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第 150310c 页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0472-062.png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三立三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外篇骈拇第一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
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
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多方骈
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
于聪明之用也
郭象注骈枝皆出于形性非假物也骈与
武林道士褚伯秀学
外篇骈拇第一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
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
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骈于足者
连无用之肉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多方骈
枝于五藏之情者淫僻于仁义之行而多方
于聪明之用也
郭象注骈枝皆出于形性非假物也骈与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0472-063.png
不骈其性各足而此独骈枝则于性为多
故云侈耳或云非性欲割弃之是道有所
不存德有所不载人有弃材物有弃用也
岂至治之意哉物有小大能有少多所大
即骈所多即赘骈赘之分物皆有之若莫
之任是都弃万物之性也夫与物冥者无
多也故多方于仁义者罗列于五藏然自
一家之正耳未能与物无方各正性命也
方之少多未尝有限少多之差则有定分
不可相跂各守其分无不自得或者闻多
故云侈耳或云非性欲割弃之是道有所
不存德有所不载人有弃材物有弃用也
岂至治之意哉物有小大能有少多所大
即骈所多即赘骈赘之分物皆有之若莫
之任是都弃万物之性也夫与物冥者无
多也故多方于仁义者罗列于五藏然自
一家之正耳未能与物无方各正性命也
方之少多未尝有限少多之差则有定分
不可相跂各守其分无不自得或者闻多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0472-064.png
之不足以正少因欲弃多而任少是举天
下而弃之不亦妄乎骈枝之于手足直自
性命不得不然非有用而然犹五藏之情
自多方耳而少者横复尚之以至淫僻而
失至当于体中也聪明各有本分多方不
为有馀少方不为不足然情欲之所荡未
尝不贱少而贵多若忘其所贵保其素分
则于性无多而异方俱全矣
吕惠卿注骈拇枝指非不出乎性而德则
所无也附赘县疣非不出乎形而性则所
下而弃之不亦妄乎骈枝之于手足直自
性命不得不然非有用而然犹五藏之情
自多方耳而少者横复尚之以至淫僻而
失至当于体中也聪明各有本分多方不
为有馀少方不为不足然情欲之所荡未
尝不贱少而贵多若忘其所贵保其素分
则于性无多而异方俱全矣
吕惠卿注骈拇枝指非不出乎性而德则
所无也附赘县疣非不出乎形而性则所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0472-065.png
无也于所无而有之此所以为侈其气为
五行其德为五常其事为五事其形为五
藏则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非不列于五
藏也而非道德之正则亦所无而已故骈
于足枝于手皆为无用而所谓道德之正
者无为以反一而已
林疑独注骈枝与形俱生出于性也疣赘
因形而有出乎形也以性配德性在天而
德在人以形对性性在内而形在外出乎
天者人以乌侈出乎外者内以为侈此自
五行其德为五常其事为五事其形为五
藏则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非不列于五
藏也而非道德之正则亦所无而已故骈
于足枝于手皆为无用而所谓道德之正
者无为以反一而已
林疑独注骈枝与形俱生出于性也疣赘
因形而有出乎形也以性配德性在天而
德在人以形对性性在内而形在外出乎
天者人以乌侈出乎外者内以为侈此自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0472-066.png
然之理也夫仁义道德未尝不相为用而
仁义之迹所以见恶于道德者犹疣赘见
恶于形也骈枝喻仁义之本疣赘喻仁义
之迹形性喻道德之正骈枝出于性而不
可去犹仁义之本亦出于性也疣赘出于
形而可去犹仁义之迹出于人为故可去
也若能忘仁义之迹则冥于性命之理与
道德为一矣忘形骸之累则骈枝亦出于
形性与四肢同矣赘疣乃形外之物仁义
之迹亦性外之物去之所以全其形忘之
仁义之迹所以见恶于道德者犹疣赘见
恶于形也骈枝喻仁义之本疣赘喻仁义
之迹形性喻道德之正骈枝出于性而不
可去犹仁义之本亦出于性也疣赘出于
形而可去犹仁义之迹出于人为故可去
也若能忘仁义之迹则冥于性命之理与
道德为一矣忘形骸之累则骈枝亦出于
形性与四肢同矣赘疣乃形外之物仁义
之迹亦性外之物去之所以全其形忘之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0472-067.png
所以浑其道也
陈详道注性以德立形以性成骈拇枝指
在德无是也故曰侈于性仁义之端具于
始生之时则道之骈枝者也而其用见于
已生之后则道之赘疣者也人知骈枝之
无用赘疣之为累而不知仁义之行亦然
盖尚道德则仁义为无用用仁义则道德
为有累也
碧虚子陈景元注骈枝与生俱生故出乎
性而为生德之馀赘疣生后而有是出乎
陈详道注性以德立形以性成骈拇枝指
在德无是也故曰侈于性仁义之端具于
始生之时则道之骈枝者也而其用见于
已生之后则道之赘疣者也人知骈枝之
无用赘疣之为累而不知仁义之行亦然
盖尚道德则仁义为无用用仁义则道德
为有累也
碧虚子陈景元注骈枝与生俱生故出乎
性而为生德之馀赘疣生后而有是出乎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0472-068.png
形而为性之外累故皆曰侈夫五行均则
五常无偏乃道德之正今多于仁义是五
藏之气禀受必有少之者故非道德之正
也且骈枝之于手足皆无用之指何足决
齧哉若夫骈枝于五藏之情淫僻于仁义
之行多方于聪明之用者乃骈枝于有用
之处所以重增其弊也
竹溪林希逸鬳斋口义云与生俱生曰性
人所独得曰德骈枝本于自然比人所同
得者则为侈矣赘疣之为累亦然似此性
五常无偏乃道德之正今多于仁义是五
藏之气禀受必有少之者故非道德之正
也且骈枝之于手足皆无用之指何足决
齧哉若夫骈枝于五藏之情淫僻于仁义
之行多方于聪明之用者乃骈枝于有用
之处所以重增其弊也
竹溪林希逸鬳斋口义云与生俱生曰性
人所独得曰德骈枝本于自然比人所同
得者则为侈矣赘疣之为累亦然似此性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0472-069.png
德二字与吾圣经稍异多方犹多端列于
五藏哉言非出于内故曰非道德之正告
子言义外庄子并以仁为外矣以仁义为
淫僻而与聪明并言皆以为非务内之学
故但见其多事也
褚氏管见云天命之谓性物得以生之
谓德会德性而充之之谓形是皆禀乎
自然所以尊生配道体天立极至诚而
不息者也凡在德性之外皆为骈枝赘
疣所谓多方乎仁义聪明而非道德之
五藏哉言非出于内故曰非道德之正告
子言义外庄子并以仁为外矣以仁义为
淫僻而与聪明并言皆以为非务内之学
故但见其多事也
褚氏管见云天命之谓性物得以生之
谓德会德性而充之之谓形是皆禀乎
自然所以尊生配道体天立极至诚而
不息者也凡在德性之外皆为骈枝赘
疣所谓多方乎仁义聪明而非道德之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0472-070.png
正故漆园立是论为外篇之首而议者
谓薄仁义为太过且老庄之学非好为
高大而固薄仁义也盖尊道德则仁义
在其中然当时所谓仁义皆多骈旁枝
而非正者耳故不得不辞而辟之若仁
义根心安行中理其去道德也何远夫
骈枝赘疣气之暂聚初无痛痒之切身
任之而勿嫌可也或者恶其累形而欲
决龁之其为害愈甚故真人善巧设喻
以祛其惑觊学者心冥体会即伪明真
谓薄仁义为太过且老庄之学非好为
高大而固薄仁义也盖尊道德则仁义
在其中然当时所谓仁义皆多骈旁枝
而非正者耳故不得不辞而辟之若仁
义根心安行中理其去道德也何远夫
骈枝赘疣气之暂聚初无痛痒之切身
任之而勿嫌可也或者恶其累形而欲
决龁之其为害愈甚故真人善巧设喻
以祛其惑觊学者心冥体会即伪明真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0472-071.png
则天命之至理可全得以生之良贵可
复道物一致天人浑融回视骈枝赘疣
何足为吾形累而所谓聪明仁义者皆
自吾德性中来是亦道之徼也但不徇
其迹以求善于物思复其本而同乎大
通则亦终归乎道德之妙而已何淫僻
之有哉多方于聪明之用一句今本皆
然碧虚子陈景元云张君房校本此句
无方字引后文多于聪者为證其论颇
长
复道物一致天人浑融回视骈枝赘疣
何足为吾形累而所谓聪明仁义者皆
自吾德性中来是亦道之徼也但不徇
其迹以求善于物思复其本而同乎大
通则亦终归乎道德之妙而已何淫僻
之有哉多方于聪明之用一句今本皆
然碧虚子陈景元云张君房校本此句
无方字引后文多于聪者为證其论颇
长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0472-072.png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
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
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
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
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
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
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
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枝者不
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
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
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
是已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
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
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故此
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
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枝者不
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0472-073.png
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
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郭象注夫有耳目者未尝以慕聋盲自困
所困常在于希离慕旷则离旷虽聪明乃
乱耳目之主也曾史性长于仁而性短者
横复慕之慕之而仁仁已伪矣天下未尝
慕桀蹠而必慕曾史则曾史之簧鼓天下
使失其真性甚于桀蹠骋其音辩致其危
辞者未尝容思于梼杌之口而必竞辩于
杨墨之间则杨墨乃乱群言之主也此数
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郭象注夫有耳目者未尝以慕聋盲自困
所困常在于希离慕旷则离旷虽聪明乃
乱耳目之主也曾史性长于仁而性短者
横复慕之慕之而仁仁已伪矣天下未尝
慕桀蹠而必慕曾史则曾史之簧鼓天下
使失其真性甚于桀蹠骋其音辩致其危
辞者未尝容思于梼杌之口而必竞辩于
杨墨之间则杨墨乃乱群言之主也此数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0472-074.png
子皆师其天性直自多骈旁枝各是一家
之正以一正万则万不正矣故至正者不
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自此
以下观之至正可见以枝正合及谓合为
骈以合正枝乃谓枝为跂以短正长乃谓
长为有馀以长正短乃谓短为不足各自
有正不可以此正彼而损益之知其性分
非可断续而任之则无所去忧而忧自去
矣
吕惠卿注明者谓其自见今以所见为明
之正以一正万则万不正矣故至正者不
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自此
以下观之至正可见以枝正合及谓合为
骈以合正枝乃谓枝为跂以短正长乃谓
长为有馀以长正短乃谓短为不足各自
有正不可以此正彼而损益之知其性分
非可断续而任之则无所去忧而忧自去
矣
吕惠卿注明者谓其自见今以所见为明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0472-075.png
是以自见与所见合而骈之也聪者谓其
自闻而声律丝竹皆在外者则是益而多
之也故道之所自出率性之自通则天下
皆足于己不为有馀也擢德则助长塞性
则厌其所生唯其为之太过以牧名声则
天下相鼓和之以奉不及之法此曾史之
所以枝于仁也道在不言则辩非道也瓦
贵鳞比而累之绳贵条直而结之句所以
通其读而窜藏之心贵乎虚而游于坚白
同异之间敝行跬立以喻无用之言如累
自闻而声律丝竹皆在外者则是益而多
之也故道之所自出率性之自通则天下
皆足于己不为有馀也擢德则助长塞性
则厌其所生唯其为之太过以牧名声则
天下相鼓和之以奉不及之法此曾史之
所以枝于仁也道在不言则辩非道也瓦
贵鳞比而累之绳贵条直而结之句所以
通其读而窜藏之心贵乎虚而游于坚白
同异之间敝行跬立以喻无用之言如累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0472-076.png
瓦结绳然者此杨墨之所以骈于辩也凡
此皆非天下之至正彼至正者不失其性
命之情则无为自然而无所加损矣
林疑独注骈于明者为五色所乱不知道
在内者可以返视也多于聪者为五声所
乱不知无声之和非听所及也枝于仁者
仁之散故擢其德蔽其性以收名声使天
下如吹笙鼓簧更相扇动以奉其法常若
不及也骈于辩者其辞如累瓦之险其执
若结绳之固邪说隐微曰窜句坚执白马
此皆非天下之至正彼至正者不失其性
命之情则无为自然而无所加损矣
林疑独注骈于明者为五色所乱不知道
在内者可以返视也多于聪者为五声所
乱不知无声之和非听所及也枝于仁者
仁之散故擢其德蔽其性以收名声使天
下如吹笙鼓簧更相扇动以奉其法常若
不及也骈于辩者其辞如累瓦之险其执
若结绳之固邪说隐微曰窜句坚执白马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0472-077.png
异同之论分外用力于无用之言此皆多
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天下之至正
道德是也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已彼正
正者正物而不正于物不失其性命之情
而万物之分明矣故合者不为骈枝者不
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各任
自然之分则忧无所遣而自去矣
陈详道注擢德塞性以明曾参仁其亲之
过史鳟仁其君之过也累瓦结绳危辞敝
敝然誉之也圣人无名而枝于仁者收名
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天下之至正
道德是也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已彼正
正者正物而不正于物不失其性命之情
而万物之分明矣故合者不为骈枝者不
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各任
自然之分则忧无所遣而自去矣
陈详道注擢德塞性以明曾参仁其亲之
过史鳟仁其君之过也累瓦结绳危辞敝
敝然誉之也圣人无名而枝于仁者收名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0472-078.png
声仁者不忧而仁者反多忧则其去道也
远矣形无骈枝而骈枝生于形非形之常
然也道无仁义而仁义出于道非道之常
然也形安其常然则骈枝不足为之累故
合不为骈枝不为跂道安其常然则仁义
不足为之患故臧于其德善于其性而已
矣今世之人已陷身于仁义之患且蒿目
以忧之是决骈龁枝者也不仁之人复强
仁义以饕富贵是决性命之情而为骈枝
者也
远矣形无骈枝而骈枝生于形非形之常
然也道无仁义而仁义出于道非道之常
然也形安其常然则骈枝不足为之累故
合不为骈枝不为跂道安其常然则仁义
不足为之患故臧于其德善于其性而已
矣今世之人已陷身于仁义之患且蒿目
以忧之是决骈龁枝者也不仁之人复强
仁义以饕富贵是决性命之情而为骈枝
者也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0472-079.png
陈碧虚注骈拇者比五指之数则乌不足
骈明者以兼倍之性谓之有馀圣人收视
反听以养内映世俗慕离旷之聪明纵耳
目于外景以困弊其形骸则离旷为乱耳
目之帅矣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
奔驰四方失其真性则曾史为惑人心之
宗矣辩之纵横如累瓦重叠学之慱喻如
结绳屈樻论之眇微者其窜句隐语之谓
乎游之卓诡者其离合是非之谓乎誉之
小道者其敝跬不进之谓乎大辩若讷多
骈明者以兼倍之性谓之有馀圣人收视
反听以养内映世俗慕离旷之聪明纵耳
目于外景以困弊其形骸则离旷为乱耳
目之帅矣枝于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声
奔驰四方失其真性则曾史为惑人心之
宗矣辩之纵横如累瓦重叠学之慱喻如
结绳屈樻论之眇微者其窜句隐语之谓
乎游之卓诡者其离合是非之谓乎誉之
小道者其敝跬不进之谓乎大辩若讷多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0472-080.png
言数穷故杨墨为恢诡谲怪之首也夫形
性之有馀不足皆非至正之道以所禀正
性而能自正者谓之正正若役彼从己役
己从彼皆失其性命之情矣合不为骈枝
不为跂相忘形骸也鹤胫不断凫胫不续
无所去忧而忧自去也
鬳斋口义云五色文章古者以养目而庄
子以为乱淫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之意
离朱用明者也若以为非乎而用明之人
则以为是矣多于聪者亦然德性本静而
性之有馀不足皆非至正之道以所禀正
性而能自正者谓之正正若役彼从己役
己从彼皆失其性命之情矣合不为骈枝
不为跂相忘形骸也鹤胫不断凫胫不续
无所去忧而忧自去也
鬳斋口义云五色文章古者以养目而庄
子以为乱淫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之意
离朱用明者也若以为非乎而用明之人
则以为是矣多于聪者亦然德性本静而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0472-081.png
强于为仁是擢德塞性使天下簧惑鼓动
以奉难行之法也多言而无味者比之累
瓦结绳窜改言句以为辩故游心于坚白
同异之间也敝跬劳跂也其言无用而称
誉自喜徒自劳苦也以为非乎则杨墨之
徒以为是矣多骈旁枝言皆馀剩之事非
至正也正正犹云自然而然不失性命之
实理故合不为骈枝不为跂长不为有馀
短不为不足此数句即大秋毫小太山之
义跂起也有所跂则不平贴自在矣凫鹤
以奉难行之法也多言而无味者比之累
瓦结绳窜改言句以为辩故游心于坚白
同异之间也敝跬劳跂也其言无用而称
誉自喜徒自劳苦也以为非乎则杨墨之
徒以为是矣多骈旁枝言皆馀剩之事非
至正也正正犹云自然而然不失性命之
实理故合不为骈枝不为跂长不为有馀
短不为不足此数句即大秋毫小太山之
义跂起也有所跂则不平贴自在矣凫鹤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0472-082.png
短长出于本然之性性之所安无忧可去
也仁人何其多忧一句尧舜孔孟皆在其
中
此段发明前意谓人各有正性性各有
良能能各有分量一毫不可强跂故慕
离朱者丧其明希师旷者损其聪习曾
史者过于仁学杨墨者僻于辩此皆以
不足企有馀等而上之攀援无极非天
下之至正也彼至正者尽性命之情而
无所企羡人安其分物得其宜合不为
也仁人何其多忧一句尧舜孔孟皆在其
中
此段发明前意谓人各有正性性各有
良能能各有分量一毫不可强跂故慕
离朱者丧其明希师旷者损其聪习曾
史者过于仁学杨墨者僻于辩此皆以
不足企有馀等而上之攀援无极非天
下之至正也彼至正者尽性命之情而
无所企羡人安其分物得其宜合不为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0472-083.png
骈枝不为跂长短各适而无有馀不足
之累世间忧患不待去而自去矣是谓
尽己之性而后尽物之性然则全物之
乐所以全己之乐也欤窃详经文累瓦
当是累丸彼正正者宜照上文作至正
不为跂当作岐皆传写之误
南华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三
之累世间忧患不待去而自去矣是谓
尽己之性而后尽物之性然则全物之
乐所以全己之乐也欤窃详经文累瓦
当是累丸彼正正者宜照上文作至正
不为跂当作岐皆传写之误
南华经义海纂微卷之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