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2b 页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三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罽宾三藏昙摩耶舍
共昙摩崛多等译

**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行一道。众生清净。远离忧悲。灭尽苦恼。得證
涅槃。断除五盖。修四念处。何谓一道。独处闲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2c 页 T28-0612.png
静乐于精勤。不乐诸业。不乐非业。不行无义
语。不乐无义语。不行睡眠。不乐睡眠。不行
集语。不乐集语。不行依止。不乐依止。不行放
逸。不乐放逸。不行亲近。不乐亲近。如是道生
正生起正起触證。是名一道。复次独远离舍
恶。远离不杂垢秽。离诸欲恶。如是道生正生
起正起触證。是名一道。复次不共贪欲瞋恚
愚痴烦恼。不共障碍覆盖系缚恶行。如是道
生正生起正起触證。是名一道。复次独不放
逸。精进念知修远离行。如是道生正生起正
起触證。是名一道。复次独处闲静。亲近随坐。
或旷野空处山谷崖窟。露处草坐处。在林薮
冢间水侧远离聚落。如是道生正生起正起触
證。是名一道。复次心独住正住正止一入定。
是名一道。复次一向柔软调伏清净。是名一
道。复次贪欲瞋恚愚痴烦恼障碍覆盖系缚
恶行尽。是名一道。复次离欲寂静修正觉灭
恶得涅槃。是名一道。何谓道一枝道。乃至
十一枝道。是名道。是道是桥。是因是门。是
根是起。是胜是绪是办。生正生起正起出
正出。善法和合成就。是名道。

何谓众生清净。众生谓五道生也。为人天众
生故。说亲近四念处修行多学。得戒清净心
清净见清净。授记度疑清净知见道非道清
净。趣道知见清净得知见清净。如见令不清
净众生清净。令垢秽众生无垢秽。是谓众生
清净。

何谓远离忧悲。云何忧。众生触若干苦法。若
忧重忧。内燋热内心热。是名忧。云何悲。谓众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3a 页 T28-0613.png
生忧缠逼迫。忧箭具足。忧恼心乱。穷叹啼
哭。追忆并语。或自堆扑。口出乱语。是名
悲。四念处亲近修学远离忧悲。是名远离忧
悲。何谓灭尽苦恼。苦谓若身觉苦。眼触苦受
乃至身触苦受。是名苦。云何恼。若心觉苦。
意触苦受。是名恼。四念处亲近修学苦恼
灭。是谓灭苦恼。

何谓得涅槃。涅槃谓四沙门果。四念处亲近
修学。得四沙门果。是谓得涅槃。

何谓断五盖。若灭五盖。是谓断五盖。何谓修
四念处。谓内身观身行勤精进。应正智念除
世间贪忧。外身观身行勤精进。应正智念除
世间贪忧。内外身观身行勤精进。应正智念
除世间贪忧。受心法亦如是。云何身观身行。
身谓四大色身。父母因缘饮食长养。衣服调
适涂油润身。无常破坏变异之法。是名身。复
次名身。色身是名身。复次地身水火风身。是
名身。复次象众马众车众步众。是名身。复次
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
六觉身六观身。是名身。云何内身观身行。若
比丘一切内四大色身所摄法。若内一处四大
色身所摄法。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
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身
观身行。复次比丘。一切内身四大色身所摄
法。若内一处四大色身所摄法。思惟苦患痈
箭贪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
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
名色缘六入。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复次比
丘。一切内身四大色身所摄法。若内一处四大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3b 页 T28-0613.png
色身所摄法。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
灭则行灭。乃至名色灭则六入灭。乃至是名
内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行乐知行乐。乃至
卧乐知卧乐。身住乐如实知。乃至是名内身
观身行。复次比丘。去来屈申回转正知行。乃
至眠觉语默正知行。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
复次比丘。出息长知长。入息长知长。出息短
知短。入息短知短。如旋师挽绳。绳长知长绳
短知短。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复次比丘。从
顶至足从足至顶。见诸不净。观身中有发毛
爪齿薄皮厚皮。血肉筋脉脾肾心肺。大小秽
藏便利涕唾脓血脂肪脑膜泪汗髓骨。如净
眼人于二门仓观见诸谷。胡麻大豆小豆
豍豆大麦小麦。如是比丘观身中。从顶至足
从足至顶。具诸不净。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
复次比丘。观身诸大此身中唯有地水火风
大。如巧屠牛师屠牛师弟子屠牛为四分。若
坐立行住但见四分。如是比丘。观此诸大。此
身唯有地大水火风大。然此诸大但依水火生各相违。饮食长养羸劣无力。不坚无强念
念不住。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观
身食住食集。缘食得住无食无住。如火缘薪
得燃无薪则灭。如是比丘。观身食住食集。缘
食得住无食不住。如佛说。

「 观身所集苦
 一切皆缘食
 若能除灭食
 则无是诸苦
 如是知过患
 食是成就苦
 比丘灭食已
 必定得涅槃」


是名内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观身尽空俱空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3c 页 T28-0613.png
以念遍知解行。乃至是名内身观身行。复次
比丘。观身是痈疮。此身有九疮津漏门。若所
出津漏皆是不净。乃至如摩诃迦叶说。四大
色身是衰耗相违津漏。乃至寿命短促。乃至
是名内身观身行。及馀诸行一切内四大色身
所摄法。一处内四大色身所摄法。思惟得定心
住正住。是名内身观身行。云何内。身身若受。
谓若内缘生自性己分。是名内。云何观。谓如
实人微观正觉缘观解。是名观。云何行。如是
微观成就不违法护持行微行。是名行。云何
勤精进。谓如实人若顺法多行精进。是名勤
精进。复次若身心发起显出越度不退。是名
勤精进。云何正智。谓如实人知见解射方便。
是名正知。云何念。谓如实人忆念。微念缘
念住不忘相续念不失不集。是名念。云何世
间。有二种世间。众生世间行世间。五道受生。
是名众生世间。五受阴。是名行世间。云何贪。
贪不善根。是名贪。云何忧。意触苦受。是名
忧。云何除。覆背解断吐出。是名除。

云何外身观身行。若比丘外一切四大色身
摄法。若外一处四大色身摄法。思惟无常知
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
住正住。是名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一切外
四大色身所摄法。若一处外四大色身所摄
法。若观苦痛痈箭著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
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
明缘行。乃至名色缘六入。乃至是名外身观
身行。复次比丘。外一切四大色身所摄法。外
一处四大色身所摄法。思惟灭知灭解灭受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4a 页 T28-0614.png
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名色灭则六入灭。乃
至是名外身观身行。及馀诸行外一切四
大色身所摄法。若外一处色身所摄法。思惟
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身观身行。云何外身。
谓身非受非内非缘生非自性非己分。是名
外。馀义如上说。

云何内外身观身行。如比丘一切内外四大
色身摄法。若一处内外四大色身摄法。观无
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
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
一切内外四大色身摄法。若一处内外四大
色身摄法。若观苦痛痈箭著味病依缘坏法
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
受缘。无明缘行乃至触缘受。乃至是名内外
身观身行。复次比丘。一切内外四大色身摄
法。若一处内外四大色身摄法。思惟灭知灭
解灭受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名色灭则六
入灭。乃至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
见死尸弃在冢间。若一日至三日。乃至是名
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弃在冢
间。若一日至三日膀胀青瘀。乃至是名内外
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弃在冢间。若
一日至三日。为乌鸟虎狼若干诸兽之所食
啖。乃至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
死尸骨节相连。青赤烂坏脓血不净臭秽可
恶。乃至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
死尸骨节相连。馀血皮所覆筋脉未断。乃至
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骨
节相连。血肉已离筋脉未断。乃至是名内外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4b 页 T28-0614.png
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骨节已坏未
离本处。乃至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
若见死尸骨节断坏远离本处。脚胫膞脾臗
脊胁肋手足肩臂项髑髅诸骨各自异处。乃至
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骨
节久故色白如贝色青如鸽朽败碎坏。乃至
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复次比丘。若见死尸在
火聚上。烧发毛皮肤血肉筋脉骨髓。一切发
毛乃至骨髓渐渐消尽。观此法不至东方南
西北方四维上下处住。此法本无而生。已生
还灭。乃至是名内外身观身行。及馀一切诸
行四大色身摄法。若一处内外四大色身摄
法。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身观身行。
云何内外身若受若非受。是名内外身。馀义
如上说。比丘观身法缘起行。观身法缘灭行。
比丘如是观身法缘起缘灭行。有身起内念。
以智以明识不依身。无所依行不受于世。如
是比丘。内身观身行勤精进正智正念。除世
贪忧。外身内外身亦如是。

云何受观受行。受谓六受。眼触受乃至意触
受。是名受。云何内受观受行。如比丘一切内
受。若一处内受。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
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
受观受行。复次比丘。一切内受若一处内
受。思惟苦患痈箭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
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
明缘行。乃至触缘受。乃至是名内受观受行。
复次比丘。若一切内受。若一处内受。思惟灭
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触灭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4c 页 T28-0614.png
则受灭。乃至是名内受观受行。及馀诸行一
切内受一处内受。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内受观受行。何谓内。受谓内。是内是缘是自
性是己分。是名内。馀义如上说。

云何比丘外受观受行。如比丘一切外受。若
一处外受。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
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受观
受行。复次比丘。一切外受。若一处外受。思惟
苦患痈箭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
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无明缘行乃至
触缘受。乃至是名外受观受行。复次比丘。一
切外受。若一处外受。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
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触灭则受灭。是名外
受观受行。及馀诸行一切外受。若一处外受。
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受观受行。云
何外。受行受非受。谓外非内非缘非自性
非己分。是名外。馀义如上说。

云何内外受观受行。如比丘一切内外受。若
一处内外受。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
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
外受观受行。复次比丘。若一切内外受。若一
处内外受。思惟苦患痈箭著味病依缘坏法
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
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触缘受。乃至是名内
外受观受行。复次比丘。一切内外受。若一处
内外受。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乃
至触灭则受灭。乃至是名内外受观受行。复
次比丘。若受乐受知我乐受。苦受不苦不乐
受亦如是。若受有染乐受。知我有染乐受。若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5a 页 T28-0615.png
受无染乐受。知我无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
受亦如是。是名内外受观受行。及馀诸行。一
切内外受。若一处内外受。思惟得定心住正
住。是名内外受观受行。云何内外受。受若非
受。是名内外。馀义如上说。如是比丘。观受法
缘起行。观受法缘灭行。如是比丘。观受法起
灭行有受念内以智以明识不依受无所依行
不受一切世。如是比丘。内受观受行勤精进
正智正念。除世贪忧。外受内外受亦如是。

云何心观心行。云何心。若心意识六识身七
识界。是名心。云何内心观心行。如比丘一切
内心。若一处内心。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
受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内心观心行。复次一切内心。若一处内心。思
惟苦患痈箭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
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
行缘识。乃至是名内心观心行。复次比丘。一
切内心若一处内心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
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是名比丘内
心观心行。及馀法行一切内心。若一处内心。
思惟得定心住正住。如是比丘内心观心行。
云何内。心若心受谓内。是内是缘是自性是
己分。是名内。馀义如上说。

云何比丘外心观心行。如比丘一切外心。若
一处外心。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
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心观
心行。复次比丘。一切外心。若一处外心。思
惟苦患痈箭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
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5b 页 T28-0615.png
行行缘识。乃至是名外心观心行。复次比丘。
一切外心。一处外心。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
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是名外
心观心行。及馀心行一切外心。一处外心。思
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心观心行。云何外。
心心非受谓外。非内非缘非自性非己分。是
名外。馀义如上说。

云何比丘。内外心观心行。如比丘一切内外
心。一处内外心。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
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
外心观心行。复次比丘。若一切内外心一处
内外心。观苦患痈箭味病依缘坏法不定不
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
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是名内外心观心行。
复次比丘。一切内外心一处内外心。思惟灭
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
灭。乃至是名内外心观心行。复次比丘。有欲
心如实知有欲心无欲心。如实知无欲心。乃
至有胜心如实知有胜心。无胜心如实知无
胜心。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
外心观心行。及馀诸行一切内外心。若一处
内外心。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心观
心行。云何内外心。心若受非受。馀义如上说。
如是比丘。观心法缘起行。如是缘灭心行。比
丘缘起灭心行。有心起内念。以智以明识不
依心。无所依行不受于世。如是比丘。内心观
心行勤精进。正智正念除世贪忧。外心内外
心亦如是。

云何法观法行。法谓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5c 页 T28-0615.png
及馀若色非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圣非圣。
是谓法。云何比丘内法观法行。若比丘除四
大色身摄法受心。若馀一切内法。若一处内
法。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
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法观法行。复
次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若馀一切内
法。若一处内法。思惟苦忧患痈箭味病依缘
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
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忧悲
苦恼众苦聚集。乃至是名内法观法行。复次
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及馀一切内法。
若一处内法。思惟灭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
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众苦
聚灭乃至是名内法观法行。及馀诸行。除四
大色身所摄法受心。若一切内法若一处内
法。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法观法行。云
何内法。法受谓内。是内是缘是自性是己分。
是名内。馀义如上说。

云何比丘外法观法行。如比丘除四大色身
摄法受心。若外一切法。若外一处法。如事
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放
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外法观法行。复
次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馀外一切
法。若一处外法。如事思惟苦恼痈箭味患依
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
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忧
悲苦恼众苦聚集。乃至是名外法观法行。复
次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及馀外一切
法。若一处外法。如事思惟灭知灭解灭受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6a 页 T28-0616.png
灭。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
苦恼众苦聚集灭。乃至是名外法观法行。及
馀诸行。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馀一切外法。
若一处外法。如事思惟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外法观法行。云何外法。法非受谓外。非内非
缘非自性非己分。是名外。馀义如上说。

云何比丘。内外法观法行。如比丘除四大色
身摄法受心。一切内外法。若一处内外法。如
事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
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法观法行。
复次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馀一切内
外法。若一处内外法。如事思惟苦恼痈箭味
患依缘坏缘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
惟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生缘
老死忧悲苦恼众苦聚集。乃至是名内外法
观法行。复次比丘。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及
馀一切内外法。若一处内外法。如事思惟灭
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
则老死忧悲苦恼众苦聚集灭。乃至是名内
外法观法行。复次比丘。我内有欲如实知我内有欲。我内无欲如实知我内无欲。如欲未
生如实知欲未生。如欲当生=未生【三】【宫】当生=未生【宋】【元】【明】【宫】当生当生如实知欲当
生。如欲现生如实知当断。如欲断已如实
知不复生。瞋恚愚痴睡眠掉悔疑亦如是。乃
至是名内外法观法行。复次比丘。我内有眼
识色欲恚。如实知我内有眼识色欲恚。我
内无眼识色欲恚。如实知我内无眼识色欲
恚。如眼识色未生欲恚。如实知未生。如眼识
色未生欲恚。如实知当生。如眼识色现在生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6b 页 T28-0616.png
欲恚。如实知当断。如眼识色已断欲恚。如实
知不复生。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乃至是名内
外法观法行。复次比丘。我内有念觉。如实知
我内有念觉。我内无念觉。如实知我内无念
觉。如念觉未生。如实知未生。如念觉未生。如
实知当生。如念觉生已。如实知有具足。修馀
六觉亦如是。乃至是名内外法观法行。复次
比丘。如实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如实知漏
漏集漏灭漏灭道。乃至是名内外法观法
行。复次比丘。厌离一切行入甘露界。是寂静
此胜。灭一切行。爱灭涅槃。乃至是名内外法
观法行。及馀诸行。除四大色身摄法受心。及
馀一切内外法。若一处内外法。如事思惟定
心住正住。是名内外法观法行。云何内外法。
法若受若不受。是名内外法。馀义如上说。如
是比丘。观法缘起法行。观法缘灭法行。如是
比丘。观起灭法行。有法起内念。以智以明识
不依法。无所依行不受于世。如是比丘。内法
观法行勤精进。正智正念除世贪忧。外法内
外法亦如是。如实修学四念处。当有是怖。于
一切世常无我行。心不高不下亦无住处。若
有我想众生想命想人想。无有是处。常应第
一空行。若得此后心不作无益。不受不著色
声香味触。于三世无碍。于欲界解脱。色界无
色界解脱灭不复生。此是苦际。如春末月极
盛热时无有云雾。少水在瓦器便速煎灭。如
是比丘。若得后心不作无益。不受不著色声
香味触。乃至灭不复生。此是名苦际。

「 如风吹猛焰
 灭时不移处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6c 页 T28-0616.png
 以觉扇名色
 尽亦无所至
 如工锻热铁
 流星灭无象
 陶冶渐归无
 求相信难得
 如雨投海中
 本渧岂复存
 解脱亦何有
 空故湛然乐
 舍身离于想
 诸受无所觉
 所行尽寂静
 识亦自然灭」


** 《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正勤品第七

问曰。几正勤。答曰四。何谓四。若比丘。恶不
善法未生欲令不生。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
断。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起欲自勉胜进摄
心正断。善法未生欲令生。起欲自勉。胜进摄
心正断。善法已生欲令住。具足修不忘增广。
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云何恶法未生欲
令不生。身口意恶行。是名恶不善法。复次
十不善业道。是名恶不善法。复次不善根不
善根相应。不善根所起非缘非受。是名恶不
善法。复次贪欲瞋恚愚痴忿怒怨嫌妄瞋嫉
妒悭惜谀谄欺伪匿恶无惭无愧自高诤讼
强毅放逸我慢增上慢等。是名恶不善法。复
次十邪法。是名恶不善法。如是恶不善法。未
生未起未和合。令我不生不起不和合。是名
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何谓起欲。若欲重
欲欲作欲起欲显出欲越度欲得欲触欲證。
是名起欲。何谓自勉。堪忍力厉未得欲得未
解欲解未證欲證。是名自勉。何谓胜进。身心
发起显出越度堪忍不退勤力修进。是名进。
此进起正起正生触證。是名胜进。何谓摄心。
心意识六识身七识界。是名心。是心摄正摄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7a 页 T28-0617.png
缘摄劝厉正劝勉。踊跃欢喜。是名摄心。何
谓正。正因正思惟正方便。是名正。何谓断。舍
恶法生善法清白法现世乐行。知见慧分别
断漏尽一切苦际。是名断。恶不善法已生必
当断。起欲自勉胜进摄心。正断亦如是说。但
已生为异。何谓善法未生欲令生。身口意善
行。是名善法。乃至何谓断。舍恶法生善法清
白法现世乐行。知见慧分别断漏尽一切苦
际。是名断。何谓善法生已欲令住。身口意行
善。是名善法。乃至复次十正法正见乃至正
智及馀随正法。是名善法。如此善法生和合。
令我住不失不忘。令我究竟。是名善法生已
住。何谓具足。戒众未具足欲令具足。乃至
解脱知见众未具足欲令具足。是名具足。何
谓修。若善法亲近正亲近。依正依勤行修学。
是名修。何谓不忘。欲令善法不失不夺相续
念不忘。是名不忘。何谓增广。欲令善法增长
广进。是名增广。乃至何谓断。舍恶法生善法
清白法现世乐行。知见慧分别断诸漏尽一
切苦际。是谓断。

** 《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神足品第八

问曰。几神足。答曰四。谓欲定断行成就修神
足精进定心定慧定断行成就修神足。

云何欲。谓欲重欲作。欲发起欲显出欲越度。
欲得欲触。欲解欲證是名欲。

云何定。若心住正住。是名定。如是欲如是定。
是名欲定。复次贵欲向欲。依欲趣欲增上欲。
以欲为主得定。心住正住。是名欲定。复次善
欲发起得定。心住正住。不善欲发起得定。心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7b 页 T28-0617.png
住正住。无记欲发起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欲定。复次不欲行善。即自思惟。此非我所善。
非所好非所应非所行非我行时。我何故不
欲行善。便以欲为尊上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欲定。复次欲行善法。即自思惟。是我所善。是
所好是所应。是所行是我行时。我欲行善。
以欲为尊上得定。心住正住。是名欲定。复次
善欲不生。善欲不生已不善欲生。共贪欲瞋
恚愚痴行。即自思惟。此非我所善。非所好非
所应非所行非我行时。我何故不欲行善。
乃共贪欲瞋恚愚痴行。尊上善欲得定。心住
正住。是名欲定。复次不善欲不生。不善欲不
生已善欲生。不共贪欲瞋恚愚痴行。即自思
惟。是我所善是所好是所应是所行。是我行
时。我欲行善。不共贪欲瞋恚愚痴行。以善欲
为尊上得定。心住正住。是名欲定。

云何断。以善法引心引正引调正调止正止
不失不移。是名断。复次身心发起显出越度
堪忍勤力进不退。是名断。复次修四正断。是
名断。复次舍恶不善法生善法现世乐行。知
见慧分别。断诸漏尽一切苦际。是名断。

云何断行。悦喜信舍念正智。是名断行。复次
欲定断行成就修神足。除欲精进心慧。馀所
随法受想思触思惟觉观。解脱顺信悦喜
心随信不放逸念心舍除身进。及馀所随色。
是名断行。

云何成就。欲定断及断行共起正共起受正
受生正生具足。是名成就。

云何修。此欲定断行成就神足。亲近正亲近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7c 页 T28-0617.png
依正依勤行修学。是谓修。

云何神。如意通如意化如意自在作种种变。
是名神。复次如比丘有大神力。能无量变化
震动大地。以一为多以多为一。若近物远物。
若墙壁高山。彻过无碍如行虚空。结跏趺坐。
陵虚如鸟入出地中如出没水。履水如地。
身出烟焰如大火聚。日月威德以手扪摸乃
至梵天身得自在。是名神。

何谓足。如欲定断行。是足是齐是因是门是
用是道是至是缘是绪是势。神生正生起
正起。出正出如意正如意。是谓足。

若比丘。欲定断行成就修神足。令我欲不高
不下不没不散。前后常想行。前如后后如
前。昼如夜夜如昼。其心开悟无有覆盖。修行
明了以身定心。以心定身。乐想轻想举身行。
云何下欲。若欲共懈怠相应。不勤进不自勉。
废善退法。是名下欲。云何懈怠。窳堕𧄼
于善法废退。是名懈怠。若欲共懈怠相应。不
勤进不自勉废退善法。是名下欲。

云何高欲。若欲共掉相应。不共寂静相应。成
就乱行。是名高欲。云何掉。若心乱不寂静。是
名掉。若欲共掉相应。不共寂静相应。成就乱
行。是名高欲。

云何没欲。若欲共睡眠相应。不共灭念慧。不
成就不别善法。是名没欲。云何睡眠。烦恼
未断。身不乐不调不轻不软不除。是名睡。云
何眠。烦恼未断。心𧄼覆蔽。是名眠。若欲
共睡眠相应。灭念不相应。慧不成就。不别善
法。是名没欲。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8a 页 T28-0618.png

云何散欲。起欲染共欲染相应。多欲见净不
观过患。于外五欲心散。著色声香味触。是名
散欲。云何欲染。若欲欲欲腻欲爱欲喜欲
支欲网欲忍欲得欲集欲悕望。是名欲染。
若欲向欲染共欲染欲染相应。多欲见净不
观过患。于外五欲心散。著色声香味触是名
散欲。云何前后常想行。若比丘。且行如事思
惟入善法。出世间入涅槃。离欲定相。应且行
已。日中行。日中行已晡行。晡行已上经行。
上经行已下经行。下经行已入室。入室已初
夜行。初夜行已后夜行。后夜行已如事思惟
入善法。出世间入涅槃。离欲定相应。是名
前后常想行。

云何前如后后如前。如比丘。如事根力觉禅
解脱定入定前行。如事根力觉禅解脱定入
定后行。如事根力觉禅解脱定入定后行。已
如事根力觉禅解脱定入定前后行是谓前如
后后如前。

云何昼如夜夜如昼。如比丘。若取明想善受
昼想。后如昼思惟明想。夜亦如是。如夜昼亦
如是。是名昼如夜夜如昼。

云何其心开悟无有覆盖。若贪欲瞋恚愚痴
垢。烦恼垢。障碍覆盖系缚。不善行垢。是障碍
心。不开心。覆盖心。是蔽心。是起向缚不净心。
是不白不明了心。是名覆盖心。若心无贪
欲瞋恚愚痴垢。乃至明了心。是谓其心开悟
无有覆盖。

云何修有明心。若比丘。修共慧光明心。修有
明心。修共明想心。修有明心。云何共慧光明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8b 页 T28-0618.png
心。若三慧照明。谓闻思修慧是名共慧光
明心。若亲近正亲近勤行修学。是谓修共慧
光明心修有明心。云何共明想心。若比丘取
诸明相。若火光日月光珠光星宿光。取诸光
明相已。若树下露处思惟光明。知光明解光
明受光明。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光明
想心。若共想生共住共灭。是名共明想心。若
亲近正亲近勤行修学。是名修共明想心修
有明心。复次比丘。若于树下露处。以清净
心遍解行有明心胜。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
是名明想心。若共想生共住共灭。是名共明
想心。若亲近正亲近勤行修学。是名修共明
想心修有明心。复次比丘。若一树下若二若
三乃至十树。以清净心遍解行有明心胜。乃
至是名修共明想心修有明心。复次比丘。若
于一园以清净心遍解行。乃至是名修共明
想心修有明心。复次比丘。于一园若二若三
乃至十园。以清净心遍解行乃至。是名修共
明想心修有明心。复次比丘。一聚落若二若
三乃至十聚落。以清净心遍解行乃至。是名
修共明想心修有明心。复次比丘乃至水陆
周匝。以清净心遍解行。乃至是名修共明想
心修有明心。

云何以身定心以心定身。若比丘以心身上
正上举正举。如人持钵。乞食以络盛钵。盛正
盛举正举。如是比丘以心身上正上举正举。
云何比丘。以身定心。若比丘思惟身无常知
无常解无常受无常。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
住正住身乐身调身轻身软身除。是名以身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8c 页 T28-0618.png
定心。复次比丘。身苦恼痈箭味患依缘。坏法
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思惟缘知缘解缘
受缘。即无明缘行。乃至名色缘六入。如是不
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身乐身调身轻身软
身除。是名以身定心。复次比丘。思惟身灭知
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名色灭
则六入灭。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身
乐身调身轻身软身除。是名以身定心。复次
比丘。行知行乐。住知住乐。坐知坐乐。取知取
乐。如是身住乐如实知住乐。如是不放逸观
得定。心住正住。身乐身调身轻身软身除。是
名以身定心。乃至复次比丘。若见死尸在火
聚上烧。发毛皮肤血肉筋脉骨髓渐渐消尽。
观此法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至馀处
住。此法本无而生。已有还灭。观身如是法
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得身乐身调身轻
身软身除。是名以身定心(此章乃有三十四科复次释以身定心不异一
支道说故略之)。

云何比丘以心定身。如比丘思惟心无常。知
心无常解心无常受心无常。如是不放逸观
得定。心住正住。得心乐心调心轻心软心除。
是名以心定身。复次比丘。观心苦恼痈箭味
患依缘坏法不定不足可坏苦空无我。思惟
缘知缘解缘受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如是
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得心乐心调心轻
心软心除。是名以心定身。复次比丘。思惟心
灭知灭解灭受灭。即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
识灭。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得心乐
心调心轻心软心除是名以心定身。复次比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9a 页 T28-0619.png
丘。有欲心如实知有欲心。无欲心如实知无
欲心。乃至有胜心无胜心如实知。如是不放
逸观得定。心住正住。得心乐心调心轻心软
心除。是名以心定身。

云何乐想忆想上身行。云何乐想。若比丘离
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
行。若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离生喜
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善澡浴师善澡浴
师弟子。以细澡豆盛著器中。以水洒已调适
作抟。抟此抟津液遍满。不乾不湿内外和润。
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离
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实人若想忆
想知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
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复次
比丘。灭觉观内净信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成就二禅行。若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身
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大陂湖
以山围绕。水从底涌出。水不从东西南北方
来。陂水自从底涌而出。此陂津液遍满无
有减少。如是比丘。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实
人若想忆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
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谓乐想上身行。
复次比丘。离喜乐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
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若此身无
喜乐津液遍满。此身无喜乐尽。津液遍满无
有减少。如优钵罗池波头摩池拘牟头池分
陀利池。若优钵罗花乃至分陀利花。从泥涌
出。未能出水。此花若根若头。水津液遍满。从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9b 页 T28-0619.png
根至头从头至根。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
丘。若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津液遍
满。无有减少。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乐
想。若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
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复次比丘。断苦乐先
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若此
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此身清净无不遍处。如
男子女人。著白净衣。上下具足。从头至足。
从足至头。无不覆处。如比丘。若此身以清净
心遍解行。此身清净。无不遍处。如实人若想
忆想知想。是名乐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
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乐想上身行。

云何轻想。若比丘思惟身轻知轻解轻受轻。
如兜罗绵轻。如劫钵轻。布著平地。微风来吹。
便得离地。如是比丘。思惟身轻知轻解轻受
轻。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即得定已。
离地四寸上行。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
轻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
以意身受。是名轻想上身行。若比丘此定亲
近多修学。若离地一尺上行。若二尺上行。如
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轻想。此想身微受
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谓轻想
上身行。若比丘若此定亲近多修学。离地半
人身上行。若一人身二人身。乃至七人身上
行。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轻想。若此
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身受。
是谓轻想上身行。若比丘此定亲近多修学。
若离地半多罗树上行。若一多罗树乃至七
多罗上行。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轻
非问分念处品第六¶ 第 619c 页 T28-0619.png
想。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
身受。是谓轻想上身行。若比丘此定亲近多
修学。如意所欲。离地上行。无有限量。近远尽
能住至。如实人若想忆想知想。是名轻想。
若此想身微受正微受缘微受。以何身受意
身受。是谓轻想上身行。

若比丘彼乐想轻想亲近正亲近多修学。欲
令我心调伏寂静由力自在。如意所欲。成就
种种神足。若彼乐想轻想亲近正亲近多
修学已。心调寂静。由力自在。如意所欲。得成
就种种神足。彼受种种无量神足。能动大地。
以一为多。以多为一。若近若远。高出墙壁。彻
过无碍。如行虚空。结加趺坐。游空如鸟。于
地出没。犹出入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
火聚。日月有大威德。手能扪摸。乃至梵天。身
得自在。如定品广说。是名欲定断行成就修
神足。精进定心定慧定断行。成就修神足。
亦如是广说。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