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第 75a 页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一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译
杂揵度智品之七
云何一切遍因。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乃
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或有说者。一切
结使。尽是遍使。为止如是意故。亦明结使是
一切遍非一切遍而作此论。复有说者。此五
种所断结。有一切遍非一切遍。为止如是意。
明苦集所断使有一切遍非一切遍故而作此
论。复有说者。苦集所断使。尽是一切遍。灭
道所断使。尽是无漏缘。为止如是意。明苦集
所断有一切遍有非一切遍灭道所断使有
有漏缘有无漏缘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诸
使通三界者。是一切遍。如诸见疑爱慢无明。
为止如是意明通三界使亦是一切遍非一切
遍而作此论。复有说者。无明有爱。是一切遍
使。如譬喻者说。彼何故作是说耶。答曰。以是
根本使故其事云何。无明是前生缘起因。有
爱是后生缘起因。为止如是意亦明遍不遍
使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五结是一切遍使。
所谓诸见爱慢无明心。此是毗婆阇婆提所
说。如说偈。
「 一切处五法
能广生于苦
诸见爱无明
慢心是为五」
为止如是意亦明一切遍不遍使故而作此论。
如是为止他义欲显己义亦现法性相应义故
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
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
共道泰等译
杂揵度智品之七
云何一切遍因。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乃
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或有说者。一切
结使。尽是遍使。为止如是意故。亦明结使是
一切遍非一切遍而作此论。复有说者。此五
种所断结。有一切遍非一切遍。为止如是意。
明苦集所断使有一切遍非一切遍故而作此
论。复有说者。苦集所断使。尽是一切遍。灭
道所断使。尽是无漏缘。为止如是意。明苦集
所断有一切遍有非一切遍灭道所断使有
有漏缘有无漏缘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诸
使通三界者。是一切遍。如诸见疑爱慢无明。
为止如是意明通三界使亦是一切遍非一切
遍而作此论。复有说者。无明有爱。是一切遍
使。如譬喻者说。彼何故作是说耶。答曰。以是
根本使故其事云何。无明是前生缘起因。有
爱是后生缘起因。为止如是意亦明遍不遍
使故而作此论。复有说者。五结是一切遍使。
所谓诸见爱慢无明心。此是毗婆阇婆提所
说。如说偈。
「 一切处五法
能广生于苦
诸见爱无明
慢心是为五」
为止如是意亦明一切遍不遍使故而作此论。
如是为止他义欲显己义亦现法性相应义故
卷十一 第 75b 页 T28-007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5.png)
云何一切遍因。答曰。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
使。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不先说过去。答曰。
欲现过去世中有一切遍因故。过去法众多。
亦有前后。若先说过去。则不现过去世一切
遍因。若先作是说。则明过去世有一切遍因。
其事云何。若作是说。过去于未来现在。现在
于未来。是一切遍因。则不明过去于过去有
一切遍因。若作是说。则明过去世有一切遍
因。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后生见集灭
道修道所断使。乃至广说。问曰。自种一切
遍使。与自种一切不遍使作遍因。不若作
者。此中何以不说。若不作者。何以他种
作。自种不作。答曰。应作是说作。问曰。若然
者何以不说。答曰。应作如是问。前生见苦
所断一切遍使。后生见苦集灭道修道所断。
乃至广说。而不说者。为有何意。答曰。欲
明不成义。自种使不说。义已成。是故欲
明不成义故是以不说。复次自种于自种。有
二种因。所谓一切遍因。相似因他种唯有一
切遍因。无相似因故。是以不说。复次自种于
自种。有二种增长。所谓一切遍因门。相似因
门。他种唯有一切遍因门增长故。是以不说。
问曰。何故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不说相
应法。后生使说相应法耶。答曰。应作是文。前
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及相应法。与后生见
集灭道修道所断使及相应法。乃至广说。而
不说者。当知此义是有馀说。复次为止说相
似法沙门意故。彼作是说。使还与使作因。不
卷十一 第 75c 页 T28-007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5.png)
因。不与使作因。为止如是说者意故。作如是
文。使与使作因。亦与使相应法作因。使相应
法。与使相应法作因。亦与使作因。自界者欲
界还与欲界作因。色界还与色界作因。无色
界还与无色界作因。如说自界。自地亦尔。初
禅地还与初禅地作因。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还与非想非非想处作因。过去见苦所断。乃
至广说。问曰。何以复作此论。答曰。为止言无
过去未来以现在世是无为遍于世故。而作
此论。一切遍因未分别为分别故。说见苦所
断相似略说故。言见集所断亦如是。
问曰。一切遍因体性是何。答曰。欲界有十一
遍使。见苦所断七。五见疑无明。见集所断四。
二见疑无明。如是色无色界亦十一。以是事
故。波伽罗那。作如是说。此九十八使。几是一
切遍。几非一切遍。答曰。三十三是一切遍。六
十五非一切遍。问曰。如见苦所断无明使非
一切遍。何以故。言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
非一切遍。答曰。如西方沙门。此文作如是说。
二十七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六当分
别。见苦所断无明使。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
遍。云何一切遍。见苦所断。非一切遍使。不相
应无明使。如是说者好。见苦所断。非一切遍
使。不相应无明使。若作是说。一切遍使。相应
无明。则不摄不共无明。所以者何。彼不与使
相应故。云何非一切遍。见苦所断。非一切遍
使。相应无明。见集所断亦如是。西方沙门。作
如是说。罽宾沙门。何以不作如是说。答曰。是
卷十一 第 76a 页 T28-00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6.png)
如是。复次分多故。其事云何。见苦所断无明
使有十种。七种是一切遍。三种非一切遍。见
集所断无明使有七种。四种是一切遍。三种
非一切遍。以分多故。说在一切遍使分中。复
次彼见苦所断不共无明使。一向是遍。以自
功用力生。以是事故。三十三是一切遍。六
十五非一切遍。若说身见是一切遍。当知相
应无明。亦一切遍。其义已成。边见见取戒取
邪见疑。若说如是等是遍。当知相应无明亦
是遍若说爱恚慢是非一切遍当知相应无明
亦非一切遍。馀所不说者是何唯。有不共无
明一向是一切遍。以自功用力生。以是事故。
作如是说。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
遍。皆是一切遍体性。乃至广说。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言一切遍。一切
遍有何义。一切缘义。是一切遍义。于缘中有
力义是一切遍义缘中有力义者。能广缘义。
是缘中有力义。复次有三种。一切本曾起故
是一切遍义。初一切者。是九品使。中一切者。
是一切众生。后一切者。是一切有漏法处。问
曰。何以知初一切后一切本曾起耶。答曰。如
施设经说。一切皆是苦。于是苦法中。无有一
法凡夫人于中不起我我所见无有不起断常
亦谤无因无作亦起见最胜。第一亦起见净
见解脱见是乘凡夫人无有不曾起疑心无
智愚闇者。如是等众生。无有不曾起者。以
曾起三种一切故。名一切遍。复次若于一刹
那。起现在前。能为五种所断作因。能缘五种
卷十一 第 76b 页 T28-00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6.png)
无漏缘使。于缘生愚。答曰。若计于我。则谤于
对治及我寂灭先于中愚然后生谤。复次若
于一刹那起现在前。则为五种所断作因。亦
能缘使。是一切遍义。彼相应法。虽能作因。亦
能缘而不能使。非使性故。彼共俱生等。虽能
作因。而不能缘。亦不能使。非缘非使性故。
问曰。遍使相应共有法。为是一切遍为非一
切遍。若是者何以但说三十三使是遍。若非
者何以相应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
遍。答曰。应作是说。非一切遍。问曰。若然者。
何以相应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
答曰。如相应共有法。或是使或非使。如是相
应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评曰。应
作是说。是一切遍。问曰。若然者何以但说三
十三是一切遍。答曰。为使故说。所为有二种。
一为法二为使。若为使故。说有三十三。若为
法故。说是一切遍。复有说者。此文以彰故。
说一切遍。一以因故。二以缘故。三以使故。彼
遍使相应法。以因以缘故。名一切遍。不以
使故。一切遍使。共有法以因故。不以缘不
以使。使则以三事故而以为文。以是事故。
使共俱生等。是一切遍。问曰。一切遍得。为
是一切遍不。尊者僧伽婆修说曰。是一切遍。
若一切遍得。非一切遍者。非一切遍。是一
切遍耶。此难非难。所以者何。若作是说。色
法得非色。非色是色耶。如是说者好。非是一
切遍。问曰。何故一切遍。生老住无常。是一切
遍得。非一切遍耶。答曰。生老住无常。与一切
卷十一 第 76c 页 T28-00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6.png)
不同一果不相随相离前后相远于彼聚便为
非聚。如树皮离树。彼亦如是。问曰。以何等故。
见苦见集所断。立一切遍使见灭见道所断。
不立一切遍耶。旧阿毗昙人作如是说。此处
是一切遍使。族姓生地故。复有说者。见苦集
所断使。同一意。同一作。以同意同作故。所
为牢固。以牢固故。立一切遍使。彼见灭道所
断使意不同。所作亦不同。以不同故羸劣。羸
劣故不立一切遍使。犹如城邑村落人民。若
意同所作同者。村主怨敌。不能降伏。若彼诸
人。意不同所作不同者。则为村主怨敌之所
降伏。彼亦如是。复有说者。见苦集所断使。有
二种作相应使。亦作缘使。是故立一切遍。见
灭道所断使。或作相应使缘使。或唯作相应
使。是故不立一切遍使。复有说者。见苦集所
断使。安立二足。安立二足者。即上二种使义。
见灭道所断使。不安立二足。不安立二足者。
即上二种使义。复有说者。见苦集所断使。
于缘得增长。云何于缘增长。答曰。此缘有漏
法。以缘有漏法故。能自增长。如人观月。眼得
增益。无有损减。彼亦如是。见灭道所断使。于
缘不得增长。云何不得增长。以缘无漏法。若
缘无漏法。不得增长。如人观日。眼无增长。唯
有损减。彼亦如是。复有说者一切见谛所断
结。分为二分。见苦集所断作。一切遍分。非一
切遍分。见灭道所断作。有漏缘分。作无漏缘
分。复有说者。此诸结皆是堕相。云何堕相。答
曰。堕在苦集中。为苦集谛所摄故。复有说者。
卷十一 第 77a 页 T28-00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7.png)
有说者。以我见可得故。问曰。见集所断。有何
我见可得耶。答曰。虽无我见可得。而有增长
我见法可得。复有说者。若知见苦所断果。若
知见集所断因则见灭道所断。根本羸劣。以
羸劣故。不立一切遍使。如树断根故羸劣。彼
亦如是。以如是等缘故。不立一切遍。
问曰。何故见苦集所断使。立一切遍使。立不
遍使。不一切遍者爱恚慢。答曰。或有说者。此
无一切遍相故。复有说者。此是别相使。若是
总相使。立一切遍。云何别相使。答曰。于发
爪齿。各各别起爱等诸使。云何总相使。答
曰。于一切界。于一切地。一切生处。能取我见。
乃至能取无知愚闇。复有说者。难可炽燃。是
非一切遍易可炽燃。是一切遍。云何难可炽
燃。答曰。为欲故。求璎珞衣服涂香园林楼阁
游戏之处。亦求妻妾侍女。为恚故求种种铠
仗斗战之具。为慢故。见他庄严治身。亦庄
严治身。以是难炽燃故。不立一切遍。云何易
炽燃。答曰。诸结若现在前。犹如河流。诸恶行
烦恼。不用功流行。亦复如是。复有说者。此七
使能缘四谛故。立一切遍。能缘者见疑无明。
问曰。何故灭道所断。爱恚慢见取戒取。非无
漏缘。答曰。彼灭道无怨害故无爱恚。彼体
无可慢故。不生慢。见取见第一戒取见清净。
若于灭道。见第一清净者。云何是使。以是
事故。爱等诸结非无漏缘。
欲界有十一遍使。九是他界缘。二是自界缘。
自界缘者。身见边见。问曰。以何等故。身见边
卷十一 第 77b 页 T28-00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7.png)
者。身见边见从粗法生。亦从现见生。于粗现
见阴。而取于我。生欲界中。色无色界阴是
粗非现见。问曰。生色界中。欲界阴是粗是现
见。何以色界身见。不于欲界阴取我。答曰。若
是现见不离欲。能于中取我。生色界中。欲界
阴虽是现见。以离欲故。不于中取我。复有说
者。生色界中。欲界阴虽是现见法。无有结使。
能缘下地。问曰。如是则因论生论。以何等故。
无有结使能缘下地。答曰。若离下地欲。上地
烦恼现在前。以离下地欲故。上地烦恼。不缘
下地。问曰。何以知离下地欲上地烦恼现在
前。答曰。如施设经说。有六种非戒。欲界系有
二种。有心相应心不相应。色无色界系。亦有
二种。有心相应不相应。若欲界系心相应法
非戒现在前。则四种非戒现在前。一欲界心
相应。二心不相应。三色界心不相应。四无色
界心不相应。色界系心相应非戒现在前。则
三种非戒现在前。一色界心相应。二色界心
不相应。三无色界心不相应。无色界系心相
应非戒现在前。则二种非戒现在前。一无色
界心相应。二心不相应。此中诸烦恼。以非戒
名说。以是事故。知离下地欲。上地烦恼现在
前。不缘下地。
问曰。以何等故。欲界诸使。能缘色无色界。色
无色界诸使。不能缘欲界。答曰。欲界是不定
界。非离欲地。非修地。不能善摄伏诸使故。能
缘色无色界。色无色界是定地。离欲地。修地。
能善摄伏诸烦恼故。彼诸使不能缘下地。如
卷十一 第 77c 页 T28-00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7.png)
伏。乃至不能以眼视他况作非法。彼亦如是。
复有说者。生欲界中。于色无色界阴。生疑怪
心。彼为是常耶非常耶。为第一耶非第一耶。
为净耶为非净耶。以有如是疑怪故能缘。生
色无色界中。于欲界阴。不生如是疑怪心故。
不缘欲界。复有说者。若色无色界使。能缘欲
界者。则能缘使欲界。若使欲界者。则界坏。问
曰。如欲界诸使缘色无色界而不使。如是色
无色界诸使缘欲界而不使者。有何等过。答
曰。色无色界。是尊胜界。欲界诸使。缘而不
使。欲界是卑贱界。若色无色界诸使。缘则能
使。如下贱人于尊胜者不能作不爱事。如尊
胜人于下贱者随意能作。彼亦如是。
问曰。如欲界有九种他界缘使。色界亦有九
种他界缘使。无色界亦有他界缘使不。答曰。
或有说者无。所以者何。以上更无界故。复有
说者有。以能缘故。不以现在前故有。评曰。不
应作是说。更无有界。彼何所缘。初禅地有九
种他地缘。一切遍使。乃至无所有处。亦有九
种。非想非非想处。为有他地缘一切遍使不。
答曰。或有说者无。所以者何。更无上地。又不
缘下地。复有说者有以能缘故有。不以现在
前故有。评曰。不应作如是说。更无上地。彼何
所缘。
欲界。邪见能缘三界苦集。非一刹那顷能谤。
先谤欲界。若苦若集。异刹那顷。谤色无色界。
问曰。以何等故。不于一刹那顷谤三界若苦
若集。答曰。欲界邪见。缘欲界亦使。缘色无色
卷十一 第 78a 页 T28-00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8.png)
界不使耶。答曰。欲界是缘处使处。缘而则使。
色无色界。是缘处。非是使处。虽缘不使。复有
说者。欲界是缘聚使聚。缘而则使。色无色界。
是缘聚非使聚缘而不使。复次欲界有五种。
一切遍果。色无色界无。故缘而不使。复次欲
界。若见苦。若见集所断邪见缘三界。若苦若
集者。云何而缘为如欲界缘而则使。色无色
界。亦缘而则使耶。为如色无色界缘而不使。
欲界亦缘而不使耶。若如色无色界缘而不
使。欲界亦缘而不使者。无有自界使缘有漏
法。而不作二种使缘使相应使者。若一时能
缘三界苦集。或有使或不使。彼相应法亦应。
或有所使或无所使。彼若然者有如是过。则
体无自相。使性亦坏相应法。欲令无如是过
故。别缘欲界。若苦若集。别缘色无色界。若苦
若集。如是初禅地邪见。能缘八地。若苦若集。
非一刹那顷能谤八地。若苦若集。先谤初禅
地。若苦若集。异刹那顷。谤馀七地。若苦若
集。如是乃至无所有处邪见缘二地。若苦若
集。非一刹那顷能谤二地。若苦若集。先谤无
所有处。若苦若集。后异刹那顷。谤非想非非
想处。若苦若集。
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欲界
见灭所断邪见。能缘欲界诸行灭。问曰。以何
等故。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
见道所断邪见。唯缘欲界。断诸行对治。尊者
婆已说曰。若为欲爱所爱。起我我所见。此法
断对治。为欲界见道断邪见所缘。彼我见法。
卷十一 第 78b 页 T28-00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8.png)
所缘异对治异。欲界见道所断邪见所缘。即
是其对治。初禅地见苦见集所断邪见。能缘
八地。若苦若集。初禅地见灭所断邪见。缘初
禅地诸行灭。广说如上。初禅地见苦集所断
邪见。能缘八地。若苦若集。初禅地见道所断
邪见。或有说缘断初禅地诸行对治。或有说
缘九地比智分断对治九地者。从未至禅。乃
至无所有处。评曰。说缘一切比智分。此是实
义。问曰。以何等故初禅见灭所断邪见。缘初
禅地诸行灭。见道所断邪见。缘九地比智分。
答曰。灭不展转作因。道展转作因。如是乃至
非想非非想处见苦集所断邪见。缘非想非
非想处苦集。非想非非想处见灭所断邪见。
缘非想非非想处诸行灭。见道所断邪见。缘
九地比智分。馀问答如初禅说。
问曰。如一使不能使一切。云何名遍使。答曰。
总而言之。能使一切诸一切遍使。是一切遍
因。一切遍因。是一切遍使耶。应广作四句是
也。一切遍使非一切遍因者。未来一切遍使
是也。一切遍因非一切遍使者。过去现在一
切遍使相应共有法是也。是一切遍使一切
遍因者。过去现在一切遍使是也。非一切遍
使非一切遍因者除上尔所事。
问曰。见道所断法。尽为一切染污法作因不。
若见道所断法。尽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断
亦作因。不断亦作因。断与不断有何差别。若
见道所断法。尽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何故
圣人修道所断染污。或起现在前。或不起现
卷十一 第 78c 页 T28-00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8.png)
慢。起现在前者。谓诸馀爱恚缠慢。若见道所
断法。尽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施设经说云
何通。如说。颇法不善。以不善为因耶。答曰。
有离欲圣人。于彼退最初染污思现在前。若
见道所断法。不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波伽
罗那说云何通。如说何者是见道所断作因
法。答曰。染污法亦见道所断法执。若见道所
断法。不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复与此经相
违。如说云何无记作因法。答曰。无记有为法
不善法。若不作因者。复违此文。如说以身见
为因。不为身见作因。乃至广说。若不作因者。
复与识身经文相违。如说颇有不善眼识。以
不善无记为因。乃至不善意识。以不善无记
为因耶。答言有。答曰。应作是说。见道所断
法。尽为一切染污法作因。问曰。若然者诸后
所说善通。前所说者云何通。答曰。如所说断
与不断有何差别者。名即差别。本作因时不
断。今虽为因已断。是名差别。复有说者。前作
因时。则不为对治所坏。今虽为因。为对治所
坏。复有说者。本作因时。能于自身。障碍圣道。
今虽为因。不障圣道。复有说者。本作因时。能
于自身。办所作事。今虽为因。不复能作。复次
本作因时。于自身中。能取果与果。今虽为因。
不能取果与果。唯除已取果者。复次本作因
时。能于自身。与相似因一切遍因。今虽为因。
更不与相似因一切遍因。复次本作因时。能
于自身。取依果报果。与依果报果。今虽为因。
不能取依报果。复次本作因时。于自身中。
卷十一 第 79a 页 T28-00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9.png)
次本作因时。于自身中。堕可嫌责。堕在非法。
亦自染污。今虽为因。于自身中。不堕嫌责。不
堕非法。亦不染污。断与不断。是名差别。何故
圣人修道所断染污。或起现在前。或不起现
在前。答曰。见道所断法。或与修道染污法。作
相续近因。或作不相续远因。若作相续近因
者。彼圣人则不起现在前。若作不相续远因
者。彼圣人则起现在前。复次若得非数灭者。
不起现在前。若不得者。起现在前。何故不起
无有中爱现在前。答曰。彼为断见所长养。断
见相续生此爱。圣人已断断见。故不起此爱
现在前。何故不起瞋恚缠现在前。答曰。彼为
邪见所长养。邪见相续生此瞋缠。圣人已断
邪见。故不起此瞋缠现在前。何故不起诸慢
现在前。答曰。彼为我见所长养。我见相续生
此慢。彼圣人我见已断。故此诸慢不现在前。
施设经说云何通。答曰。为不断因故说。彼思
有二种因。有断不断。彼说不断因。问曰。如圣
人未离欲时。彼思以不善为因。何故说退时。
答曰。尔时此得断还相续死结还生故。问曰。
后相续思。亦以不善为因。何故说最初思耶。
答曰。以尔时不成就今成就不相续今相续
故。复有说者。非一切见道所断法为一切染
污作因问曰。若然者。先所说善通。波伽罗那
识身经云何通。答曰。当以总相通。所以者何。
自有染污色。以见道所断法为因者。非一切
色。乃至行阴亦如是。自有染污眼识以见道
所断法为因。非一切识。乃至意识亦如是。是
卷十一 第 79b 页 T28-00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9.png)
使异。彼作是说。自有见苦所断使。还以见苦
所断使为因。自有见苦所断使。以见苦所断
为因。亦以见集所断为因。自有见集所断使。
以见集所断为因。自有见集所断使。以见集
所断为因。亦以见苦所断为因。彼作是说。实
无是处。以分别故说。假设圣人见苦不见集。
乃至从圣道起。从圣道起已。若见集所断使
现在前。此使当言。见集所断因。见集所断
生见集所断因。见苦所断生。答曰。应作是
说。是使因见集所断生见集所断使因见苦
所断生不现在前。所以者何。彼因已断故。如
是自有见灭所断使。唯以见灭所断为因。自
有见灭所断使。以见灭所断为因。亦以见苦
所断为因。自有见灭所断使。以见灭所断为
因。亦以见集所断为因。无三种因。见道所断
亦如是。自有修道所断法。唯以修道所断为
因。自有修道所断法。以修道所断为因。亦以
见苦所断为因。自有修道所断法。以修道所
断为因。亦以见集所断为因无三种因。诸修
道所断。唯以修道所断为因者。圣人起现在
前。诸修道所断。以见苦所断为因。亦以见集
所断为因者。圣人不起现在前。所以者何。因
已断故。尊者奢摩达多。作如是说。则为通前
所说。彼作如是说。如圣人离欲界欲。诸修道
所断。以修道所断为因者。修道所断。以见苦
所断为因者。诸修道所断。以见集所断为因
者。尽合集为束。如剋契法九品断。后于离欲
退。诸修道所断。修道所断为因者。成就亦得。
卷十一 第 79c 页 T28-00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79.png)
所以者何。因已断故。诸修道所断使。未来世
成就亦得。当起现在前。过去者。成就而不得。
评曰。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同一对治断使。
于彼对治道退时。云何成就亦得。云何成就
不得。如是波伽罗那识身经所说便不通。如
前说者好。见道所断法。为一切染污法作因
问曰。如爱果断地断种断他界缘使。何以不
使他界他地。但使他种耶。答曰。此一切遍使。
于自界自地五种中。有依果故能使。他界他
地无依果故不使。
问曰。一切遍使报。一切不遍使报。展转为因
不。答曰。或有说者。一切遍使报。与不一切遍
使报为因。非一切遍使报不与一切遍使报
作因。所以者何。如一切遍与不一切遍作因。
彼一切遍报。亦与不一切遍报作因。如他种
不遍使不能与遍使作因。如是不一切遍报。
不能与一切遍报作因。评曰。如是说者好。一
切遍报。与不一切遍报作因。不一切遍报。与
一切遍报作因。所以者何。一切遍使。一切不
遍使。异一切遍使报。一切不遍使报。不异一
切遍因。定在过去现在。果是依果。云何报因。
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他义
故其事云何。或有说者。离思更无报因。离受
更无报果。如譬喻者说。思是报因。受是报果。
为止如是意。令离思有报因离受有报果。复
有说者。报熟因则失坏。彼作是说为因。乃至
报未熟。报熟因则失坏。如为种乃至牙未生。
牙生则种失坏。为止如是意明报熟因不失
卷十一 第 80a 页 T28-00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0.png)
恶诸业。无有果报。为止是意明善恶诸业有
果报故。复有说者。为止摩诃僧祇部意故。摩
诃僧祇部。作如是说。唯心心数法能生报。非
馀法。为止是意明五阴是报因是报果。为止
他义现于己义亦显法相相应义故而作此
论。
云何报因。答曰。诸心心数法受报色。心心数
法心不相应行乃至广说。色者是色阴。心者
是识阴。心数法是三阴。心不相应行是彼生
老住无常。此五阴是报果。心回转色。亦摄在
心心数法中。复次身口业受报色。乃至广说。
问曰。如心回转。身口业前已说。今复言身口
业者是何。答曰。或有说者。是作无作。所以者
何。同受一果故。不应作是说言。同受一果。复
有说者。此说作即此刹那生无作。所以者何。
同一时受报故。此亦不定。或有前受或有后
受。评曰。应作是说。是作无作。复次心不相应
行受报色。乃至广说。问曰。彼法生老住无常。
已摄在彼法中。今说心不相应行。是何心不
相应行。答曰。是无想定灭尽定诸得报。
问曰。无想定为受何报。答曰。或有说者。受无
想及色命根受身处(此言受身处者是旧言众生种类)。是第四
禅有心报。其馀阴是共报。复有说者。无想定
唯受无想报。命根受身处。是第四禅有心
报。馀阴是共报。复有说者。无想定受无想报。
命根是第四禅有心报。馀阴是共报。复有说
者。无想定受无想报。馀阴是共报。问曰。若
然者。如所说云何通。一法是业报非业。答
卷十一 第 80b 页 T28-00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0.png)
一法是业。报非业。复有说者。此是世俗言
说法。如见短寿人言是人作短寿业。如见长
寿人言作长寿业。命根亦从非业生报。复有
说者。无心时亦受第四禅有心报。有心时亦
受无心报。问曰。云何无心时亦受第四禅有
心报。有心时亦受无心报耶。答曰。若尔有何
过。如受色报时。亦受非色报。如受非色报时。
亦受色报。尊者奢摩达多说曰。无想定报。得
无想得受身处有心报。得色得命根。馀心不
相应行。心心数法非是报。评曰。不应作是说。
如是说者好。无想定不能造受身处(受身处有二种一是五阴
性二是心不相应行此中言不造者不造具五阴性者也)。所以者何。非是业故。业
能造受身处。及能得报命根。无想定报得无
想。诸馀阴是彼报果(诸馀者阴五情根馀悉是)。问曰。灭尽定
为受何报。答曰。灭尽定不造受身处。若业造
受身处。受彼报时。亦受彼四阴报。问曰。诸得
为受何报。答曰。得亦不造受身处。若造受身
处业。受彼报时。亦受彼报色心心数法心不
相应行。色者四入。四入者色香味触。心心数
法者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及相应法。心不
相应行者得生老住无常。尊者僧伽婆修作
是说。得能造受身处。其事云何。积集诸得。能
造受身处。受身痴不猛利卑小如是报。当知
皆从得生得。能造受身处。能得报色心心数
法心不相应行。色者九入除声入。心心数法
者。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及相应法。心不相
应行者。命根受身处得生老住无常。评曰。如
是说者好。得不能造受身处。所以者何。若得
卷十一 第 80c 页 T28-00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0.png)
果。积集百千亿得。亦不能造受身处。积集何
所益。尊者佛陀罗又说曰。得不能造受身
处受受身处报时。亦受彼报。如眼处所。色香
味触等。展转受报如是。乃至身处所色香味
触等。展转受报。生老住无常。无有别报。诸法
生老住无常。还与彼法。俱共受报。
问曰。已得报当得报者。为是报因不耶。答曰。
是报因。问曰。此文何以不说。答曰。以现在显
过去未来故。若说现在当知亦说过去未来。
复有说者。所以者施设。是地狱乃至天因。
何事故施设。答曰。以现在事故施设。如说报
现在前。是名地狱众生。以是事故但说现在。
如波伽罗那说。云何有报法。答曰。不善法有
漏善法。问曰。彼经所说与此文说报因。有何
差别。答曰。彼经所说是了义。此文所说是不
了义。此有馀意彼无馀意。此说有馀彼说无
馀。此有岸有影有相续。彼无岸无影无相
续。复次此说生。彼说生不生。此说现在彼说
三世。此文彼说是谓差别。
问曰。有作无作。同一报不。答曰。不也有作报
异。无作报异。问曰。身口有作同一报不。答
曰。不也即身有作。报亦不同。彼身有作。有
尔所微尘有尔所报。即彼生老住无常。俱同
一报。所以者何。同一意所起。同一果故。有作
有七种。不杀生乃至不绮语。当知如向所解。
如欲界中善不善心心数法四阴。作报因得
一果。善不善色二阴。作报因得一果。得生老
住无常一阴。作报因得一果。初禅地有心回
卷十一 第 81a 页 T28-00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1.png)
禅三禅四禅有心回转五阴。作报因得一果。
无回转善心四阴。作报因得一果。得生老住
无常。及无想定一阴。作报因得一果。无色界
善心四阴。作报因得一果。得生老住无常。及
灭尽定一阴。作报因得一果。
有业得一入报。谓法入中命根。有业得二
入报。谓意入法入。触入法入亦如是。若得报
眼入。得四入。眼入身入触入法入。如眼入耳
鼻舌入亦如是。若得身入。得三入。身入触入
法入。如身入色香味入亦如是。诸作是说。一
切四大。能生色声。一切欲界色香味。终不相
离。若业报得眼入尔时得七入。眼身色香味
触法。如眼耳鼻舌入亦如是。若得身入。得六
入。身色香味触法。若得色入。得五入。色香味
触法。如色入香味触入亦如是。有业报得八
入九入十入十一入。问曰。何故业或报得多
入。或报得少入。答曰。有业得种种果。有业不
得种种果。得种种果者得入多。不得种种果
者得入少。如小种子法。有得果多者。有得
果少者。得多果者。如甘蔗蒲萄稻藕花子等。
得少果者。如种娑罗树子。后生极高。唯有
一叶。其形如盖。如修芝草等。生虽极高。唯
有一叶彼亦如是。问曰。何故一世业得三世
报。无三世业得一世报耶。答曰。无有多业生
于少果。如是有一刹那业得多刹那报。无有
多刹那业得一刹那报。
卷十一 第 81b 页 T28-00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1.png)
问曰。为先作受身处造业。先作满业。答曰。或
有说者。先作造业。然后作满业。若不造者。彼
何所满。犹如画师。先摸后以众采满之彼亦
如是。复有说者。先作满业。后作造业。如菩萨
于三阿僧祇劫修集满业于最后身乃作受
身处造业。评曰。应作是说不定。或有先作造
业后作满业。或有先作满业后作造业。有三
种业。谓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云何现报业。
若业于此生作。亦令增益彼业。即此生中得
报。非馀生。是名现报业。云何生报业。若业于
此生作。亦令增益彼业。次生中得报。非馀生。
是名生报业。云何后报业。若业于此生作。亦
令增益彼业。后生中得报。是名后报业也。云
何报义。答曰。不相似义是报义。报有二种。有
相似报。有不相似报。相似报者。如善法有善
依。不善法有不善依。无记法有无记依。不相
似报者。如善不善法得无记报。问曰。若不相
似义是报义者。如地狱作不善业。受无记报。
亦不相似。何故言无报耶。答曰。彼亦是报。但
是下贱。以下贱故。名为无报。如下贱村名为
无村。复次彼亦有报。以极苦切故。名曰无报。
犹如无巧便陶师。以多薪烧物。烧过烂坏。言
物不熟。彼亦如是。复次无善果故言无报。彼
中无有善报。问曰。饿鬼畜生趣中。亦有善报。
何故言无报。答曰。以少故言无。复次彼虽有
善。但减无增。犹如仓谷有出无入。名曰仓空。
复有说者。彼虽有报所趣。非处故言无报。问
曰。何故不善有漏法生报。无漏无记法不生
报耶。答曰。如外种子。其性不破坚实。粪土调
卷十一 第 81c 页 T28-00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1.png)
牙。如不破坚实种子在良田中。如外种子不
破坚实不以粪土调适。溉灌不时。无众具力。
不能生牙。如种子在于仓中。如外种子。若
不破亦不坚实。羸劣腐坏。虽复粪土调适溉
灌以时。以性羸劣。不能生牙如腐种子在良
田中。如外缘起法有三种。内缘起法。亦有三
种。如初种子。如是不善有漏法。其性不破坚
实。以爱水溉灌。诸馀烦恼。粪土调适。亦以自
力亦众具力。生于有牙。如外种子在良田中。
如第二种子。如是无漏善法。其性不破坚实。
无爱水溉灌。亦无烦恼粪土调适。无众具力。
故不生有牙。如种子在于仓中。如第三种子。
如是无记法。亦不不破不坚实。其性羸劣败
坏。虽以爱水溉灌烦恼粪土调适。自性羸劣
故。不生有牙。如腐种子在良田中。问曰。复
以何故。无漏法不生报耶。答曰。行苦集性。则
能生报无漏是苦集对治道。则不生报。如是
行诸有世俗生死老病道则有报。无漏法断
诸有世俗生死老病道。则不生报。复次如无
漏法有报者。无漏道则与世俗相续。若与世
俗道相续无有是事。复次无漏道。无报器故。
若无漏法有报者。何处受耶。若在欲界受。非
欲界系法。若在色界受。非色界系法。若在无
色界受。非无色界系法。除三界系法更无报
器。复次若无漏法能生报者。则胜法为下作
因因。是善无漏果。是无记有漏。复次无漏法
是对治。若当生报。复须对治。彼对治复对
治。如是便为无穷。若无穷者。则无解脱出要。
卷十一 第 82a 页 T28-00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2.png)
法无报。答曰。有记法能生报。若当无记法能
生报者。如是报法。复能生报。若报复生报。便
为无穷。乃至广说。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无记
法无报。
有种种法。以报名说。或有是依。或有增益。或
有丰贱饥馑之相。或有梵天当来。或有即报。
如是等。以报名说。或有是依以报名说者。如
说。谁是受报。当言爱是我说爱是受报。或有
增益以报名说者。如说乐受是饮食医药等
报。或有丰贱饥馑之相。以报名说者。如说
日月在如是道行。有如是相。当有丰贱饥馑
等报。或有梵天当来以报名说者。如说。今此
光明照曜。为是梵天当来为有馀事。我等更
不馀行。当待此光为有何报。或有即报以报
名说者。如今此文报。得色心心数法。乃至广
说。问曰。为以一业造一受身处。为以一业造
多受身处。若以一业造一受身处者。施设经
说云何通。如说。如此众生。本为人时。曾作大
王。若作大臣。非法取财。以供己身及与妻子
僮仆兵人。以是恶行报故。生阿毗地狱。彼处
命终。彼行果报。不得生四天下。生大海中。作
水性众生。其形长大。所食亦多。常啖众生。所
啖众生。复啖其馀众生。如是转转相啖。有馀
众生著其身者。如拘执毛唼食其身。常受苦
痛。受苦痛故。以身揩摩颇梨山上。杀诸众生。
流血染水。经百由旬。阿尼卢头经。复云何通。
如说诸长老。我以一食报故。七生三十三天。
七生波罗㮈国。摩诃迦叶因缘。复云何通。
卷十一 第 82b 页 T28-00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2.png)
越。一两盐喻经。复云何通。如说尔许地狱行
报。于现身受。现身行报。于地狱受。若一业造
多受身处者。涅毗陀经。复云何通。如说以此
业报。生地狱中。以馀业报。乃至生诸天中。施
设经复云何通。如说以业种种差别种种势力
种种行缘。便施设诸趣。以趣种种差别种种
势力种种行缘。施设诸生。以生种种差别种
种势力种种行缘。施设诸根。以根种种差别
种种势力种种行缘。施设诸人。复云何有三
业差别。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施设经说复
云何通。如说修行广布增上杀生之罪。身坏
命终。堕阿毗地狱中。中者下者。乃至广说。评
曰。应作是说。一业造一受身处。若然者后所
说善通。前所说云何通。如施设经说者。答曰。
此说别业。不说一业。馀报本造业时。造五道
业。彼以造二趣业故。生二趣中。谓地狱趣
业。畜生趣业。地狱业者。生地狱中。畜生业
者。生畜生中。阿尼卢头经云何通者。答曰。若
取食报食则无报。所以者何。是无记法故。
以因食故。作如是说。因食故生多善思以思
多故。受生亦多。或有天中取果。或有人中
取果。天中取果者。生于天中。人中取果者。
生于人中。复有说者。言一食施报者。取初
种子。以一食施故。生大富家。饶财多宝。或有
说彼有忆前世念。或有说有前因力。复以百
千食施。此处命终。复生转胜大富之家。饶财
多宝。复行布施。以是事故作如是说。犹如
农夫。春时下一斗种。后所获实不敢食用。
卷十一 第 82c 页 T28-00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2.png)
其人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唱。如是言。我种
一斗子实。今得百千斛。彼人不能以一斗
种。得百千斛实。以种子转转相生故。获如是
实。如人于一两金。倍息得百千两彼亦如是。
复有说者。彼以一食施。造上中下业。下者生
人中。中者生天中。上者出家得解脱。摩诃迦
叶因缘。亦当如是通。一两盐喻经云何通者。
答曰。或有说者。彼中说二人作二业受二报。
有二人俱同杀生作地狱业。一人不修身。不
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生地狱中。一人修身。
修戒。修心。修慧。得生人中。复有说者。此说
一人作二业受二报。作一业报。生地狱中。作
异业报。得生人中。若不修身等生地狱中。若
修身等得生人中。复有说者。此说一人作一
业。受二种报。如一人杀生。应受地狱报。彼业
报应生人中。若不修身。等生地狱中。应生人
中报住不生法中。若修身等得生人中。应生
地狱报住不生法中。彼不应作是说。若作是
说。则破趣破业。一业亦是地狱业。亦是人业。
亦是恶趣。亦是善趣。应作是说。此说一人作
一业受一报。如一人杀生。造地狱业报。后时
于佛法出家。便勤方便求道。得阿罗汉果。
以修道力故。取地狱业。人身中受。以是事故。
尊者和须蜜。作如是说。地狱业。能于人身中
受不。答曰。能人身中。有修道力故。如煮饭人。
以水渍手。取饭之时。则不烧手。不渍则烧。彼
亦如是。问曰。盐喻经文说尔许。云何名尔许。
答曰。尔许者若少若等。若相似业故言尔许。
卷十一 第 83a 页 T28-00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3.png)
前所说善通。后所说云何通。答曰。或有业别
异转行。或有业不别异不转行。若业别异转
行。则通前所说。诸不别异不转行者。通后所
说。如是者。前后所说。俱得善通。评曰。应作
是说。一业造一受身处。若如是者。现报等三
业。则有别异。作增上不善业。生地狱中。受增
上不善报。作中业。生畜生中受中报。下业生
饿鬼中受下报。复有说者。作增上业。生地狱
中。受增上报。中报畜生。饿鬼如前说。复有说
者。作增上业。生地狱中。受三种报。中业生畜
生中受中。下报饿鬼。如前说。复有说者。增上
业。生地狱中。受三种报。中业生畜生中。受
三种报。下业生饿鬼中。受中下报。复有说者。
增上业生地狱中。受三种报。中业生畜生中。
受三种报。下业生饿鬼中受三种报。评曰。应
作是说。或有上中下业。生地狱中。各受三种
报。畜生饿鬼亦如是。或有作三种业生畜生
饿鬼中各受三种报。作欲界增上善业。生他
化自在天中。受增上善报。中业生五天中受
中报。下业生人中受下报。问曰。若下业生人
中受下报者。菩萨是业人中受报。此业最上。
何以言生人业是下。答曰。菩萨业胜者。自有
异缘。所以者何。此身是力无畏所依故。若以
受报轻妙。则他化自在天业胜。所以者何。彼
报身轻妙无垢。犹如灯焰。菩萨报身故。有粪
秽不净。复有说者。增上善业。生他化自在天。
受三种报。五天中人中如前说。如是下中上
善业。从他化自在天。转增乃至人中亦如前。
卷十一 第 83b 页 T28-00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3.png)
业。生他化自在天中。各受三种报。五天人中
亦如是。或有作三种业生五天及人中各受
三种报。初禅地作不别异三种业。生初禅地。
受不别异三种报。作第二禅下业。生少光天
中受下报。中业生无量光天受中报。上业生
光音天中受上报。作第三禅下业。生少净天
中受下报。中业生无量净天中受中报。上业
生遍净天中受上报。作第四禅下业。生无挂
碍天中受下报。中业生受福天中受中报。增
中业生广果天中受上报。修下薰禅。生不烦
天中受下报。修中薰禅。生不热天中受中
报。修上薰禅。生善见天中受上报。修胜上
薰禅。上善见天中。受胜上报。修胜上满足
薰禅。生色究竟天中。受胜上满足报。作不
别异业。生空处。受不别异报。乃至作不别异
业。生非想非非想处。受不别异报。
不善业。造地狱受身处。生地狱中。受不善报。
色心心数法。心不相应行。色者九入除声入。
心心数法者苦受及相应法。心不相应行者命
根受身处得生老住无常。不善业造畜生饿
鬼受身处。生畜生饿鬼中。受善不善报。色心
心数法。心不相应行。色者不善色。有九入除
声入。心心数法者苦受及相应法。心不相应
行者命根受身处得生等。善色有四入色香
味触。心心数法者乐受不苦不乐受及相应
法。心不相应行者得生等。复有说者。善业不
生畜生饿鬼中善报色。若生报生。心心数法。
心不相应行。问曰。今现见畜生饿鬼。形色好
卷十一 第 83c 页 T28-00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3.png)
为眷属。善业为眷属。诸不善业为眷属者。形
色丑陋。善业为眷属者。彼善业力。障蔽不善
业。使形色好妙。善业造。人六欲天受身处。生
彼处受善不善报。色心心数法。心不相应行。
色者。善报色有九入除声入。心心数法者乐
受不苦不乐受及相应法。心不相应行者命
根受身处得生等。不善报色有四入。色香
味触。心心数法者苦受及相应法心不相应
行者。得生等。复有说者。不善业不生人六欲
天。不善报色。若生报生。心心数法。心不相应
行。问曰。今现见人天。或有形色丑陋形色好
妙。答曰。或有善业。善业为眷属。不善业为
眷属。善业为眷属者。形色好。不善业为眷
属者。彼不善业。障蔽善业。使形色丑陋。善业
造色无色界受身处。生彼中受善报。问曰。生
人中有二形者。为是善业报。为是不善业报。
答曰。一形是善业报。若非时非处。第二形生
者是不善报。复有说者。诸根体。是善业报。根
处所。是不善业报。
问曰。何故欲界不善业受一劫报。善业无受
一劫报者。答曰。不善业自有胜事。所以者何。
五道中受报故。善业自有胜事。所以者何。于
三界中受报故。自有俱胜事。所以者何。俱受
五阴报故。问曰。若然者。何以欲界不善业。受
一劫报。善业不耶。答曰。欲界是不定界。非离
欲地。非修地。是故不善业。受一劫报。善业不
受。复有说者。欲界不善根强盛。善根劣弱。复
次欲界不善根恒增长。善根恒不增长。复次
卷十一 第 84a 页 T28-008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4.png)
则不如。复次欲界不善根能断善根。欲界善
根。则不能断不善根。复次欲界法。不相忌
难。犹如夫妻威仪无忌。如居士子与栴陀罗
子交。复次无报器故。欲界中一切处。无器受
善业报经一劫者。问曰。如四天下须弥山金
山等。此非一劫器耶。答曰。言非报器者。此四
天下须弥山金山等。非是善报。复次若欲界
善业。能得一劫报者。何由而得。唯有最上善
业。然最上善业。离欲时得。以离欲业。不能造
受身处。复次先作是说。不善业于五道受报。
问曰。因论生论。何故善业不五道受报。答曰。
应如先答。欲界善根。此中唯有一不共答。
所谓欲界。是不善田种。不善法易种。善法难。
如田恶草易长稻等难生。
佛经说业是眼因。阿毗昙说四大是眼因。复
有说眼是眼因。此三所说有何差别。答曰。以
报因故。佛经说业是眼因。以生因所依因住
因增长因润益因以生因等故。言四大是眼
因。以相似因故。言眼是眼因。问曰。如四大是
眼因。眼亦是眼因。何故佛经但说业是眼因。
答曰。业是众生自业。以业故生。业是众生取
果财处。众生属业。众生以业故。有差别异。所
谓贵贱好恶。复次以业种种差别。种种势力。
种种行因缘。乃至广说。复有说者以业故寿
有增减兴衰进退。复有说者。以业故有愚小
聪黠。复有说者。以业故诸界诸生诸趣受报
差别。复有说者。以业故七众有次第别异。复
有说者。一切众生。皆为业所印。复次以业异
卷十一 第 84b 页 T28-008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4.png)
佛经说若人修行广布杀生。生地狱中。从彼
命终。来生人中。寿命短促。问曰。即以生地狱
业。来生人中。得短命耶。答曰。或有说者。即
以如说。修行广布杀生。生地狱中。从彼命终。
来生人中。寿命短促。复有说者。以杀生故
业生地狱中。以业方便。生便短命。复有说者。
以杀生业。生地狱中。生便短命。是彼依果。复
有说者。杀众生时。使他受二种苦。一者使他
受苦痛。二者断他所爱命。以苦痛他故。生地
狱中。断他所爱命故。生便短命。问曰。若人短
命为是善业报为是不善业报。尊者和须蜜
说曰。是善业报。非不善业报。所以者何。以人
命等八根是善业报故。以善业造人中二十
年寿报。以杀生故。使寿损减。应寿二十年。
唯寿十年。十年则断。
佛经说人寿十岁时。当生寿二十岁男女。问
曰。无有成就他业者。亦无他作他受者。何以
故。作如是说。答曰。即彼寿十岁人。转寿二十
岁。如是行十善业道。则寿命十倍。尊者瞿沙
说曰。诸业各有定报。十岁业有十岁报。乃至
八万岁业有八万岁报。随修何等因。受如是
报。问曰。人寿十岁时不杀生。为是善业道所
摄不。答曰。非是业道所摄。是不作道。非是业
道。所以者何。彼作是制。不应杀生。为不作道
不为业道。施设经说。颇不受现法报。受生报
后报耶。答曰。有若现报业不现前与报。生报
业后报业现前与报。尔时受生报。得阿罗汉
者。非不得生报。后报亦如是说。问曰。如学凡
卷十一 第 84c 页 T28-008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4.png)
汉能知业是远是近是可转是不可转。复有
说者。阿罗汉更不受有彼诸业起现在前。如
人欲至他国。债主来责。彼亦如是。学人凡夫
人。更受身故。当受此报。是故不说。复有说
者。若有自力能了知此业报。是故说之。诸作
是说。一业历诸趣。有馀报者。彼作是说。阿罗
汉于前馀生。作业受报。此报有馀。以修道力
故。舍人身上现法业报受生报后报。所以受
者。能以如是缘。发起是报。唯阿罗汉能学
人。凡夫人不能。施设经说。有四种人。有寿尽
财不尽死者。有财尽寿不尽死者。有寿尽财
尽死者。有寿不尽财不尽死者。初句者。如有
一人。作短寿业。广令增长。广作财业。亦令增
长。彼寿尽财不尽而死。第二句者。如有一人。
作少财业。广令增长。复作寿业。亦令增长。彼
财尽寿不尽而死。第三句者。如有一人。作少
财业。作短寿业。俱令增长。彼财尽寿尽而死。
第四句者。如有一人。广作财业。广作寿业。俱
令增长。彼财不尽寿不尽。以馀恶缘故死。彼
尊者目揵连作如是说。明有横死是报因定。
在三世报是其果。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一
卷十一 第 85a 页 T28-008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l0011/buddhist/T28-00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