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 第 901c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八十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七

尊者婆呬迦等心濡心调柔心和顺增上者。
等言即摄尊者颇洛迦。尊者至履迦。此中心
濡心调柔心和顺名异义一。如其次第以后
释前。或心濡者是总句。心调柔者别显无憍
心心和顺者别显无慢。云何得知婆呬迦
等有心濡等事。曾闻彼三人闻佛出世。访
知佛在室罗筏城。三人相随从王舍城往
室罗筏。世尊知彼经涉往反善根方熟。即
取别路从室罗筏往王舍城。婆呬迦等至
室罗筏。闻佛已复往王舍城。即复相将还
趣王舍。至已闻佛已往瞻波。复更相将往
瞻波国。至已寻访闻佛已往婆罗痆斯。三人
相随复往彼国。至已承佛已往劫比罗筏窣
睹城。复共诣彼承佛已往吠舍离城。如是
世尊于六大城循环六反。婆呬迦等亦恒寻
佛六反往还。佛知彼人根熟时。至于室罗
筏与其相见。佛方入城彼从城出忽遥见
卷一百八十 第 902a 页 T27-0902.png
佛欢喜不堪。足未至地得预流果。于后
不久成阿罗汉。然彼三人若不心濡调柔和
顺便应趣在一城待佛。岂能寻佛遍六
大城循环六反。初无一念劳倦之心。才见
佛时便證圣果故。佛赞言。婆呬迦等敏捷
第一。

问如说我弟子中小路于心回善。大路于
想回善。此二何差别。答尊者小路多住于心
循心观念住。尊者大路多住于法循法观念
住。问何故尊者小路多住心念住。尊者大路
多住法念住耶。答由彼尊者意乐异故。复
次尊者小路是爱行者。彼由心力无始时来
于生死中多受苦恼。今成无学常诃责心
由此多住心念住观。尊者大路是见行者彼
由想力无始时来于生死中多受苦恼。今
成无学常诃责想由此多住法念住观。问
此二尊者何故立此名耶。答曾闻室罗筏有
婆罗门妇数生男生已辄死。其妇未几复
产一男。即时遣人弃之大路。经久不死故
立此名。彼妇后时复生一子还即遣人弃
之小路。亦经久不死因立此名。尊者大路
利根见行。至年长大归佛出家。精进修行
成阿罗汉。尊者小路爱行钝根。乐处居家
保恋亲属。广致财产位望奢豪。宗族炽盛
受诸欲乐后皆衰减。如伽他曰。

「 财积后必尽
 位高后必退
 亲合后必离
 寿住后必死」


由此小路于后未几父母丧亡。财宝散失
退舍豪位。眷属乖离形容憔悴。其兄大路见
卷一百八十 第 902b 页 T27-0902.png
而悯之度令出家受具足戒。授俱迦声颂
令习诵之。

「 身语意莫作
 一切世间恶
 离欲念正知
 不受苦无义」


彼极闇钝受此伽他。雨四月中勤苦习诵。
牧牛羊者在路闻之诵皆通利。彼犹未得
过雨四月。处处苾刍为谒世尊皆来集会。
每日晨旦新学苾刍。皆往邬波陀耶阿遮利
耶所受文请义理所废忘。小路尔时亦效
他往将出房户。兄即问言汝欲何往。答言
欲往邬波陀耶阿遮利耶所受文请义理
所废忘。其兄语言我即是汝邬波陀耶。更
何所往然彼小路是应诃摈而入道者。大路
即时手搦其项曳出房外叱言。愚人。我四
月中授汝一颂。牧牛羊者诵皆通利。汝犹
未得而今乃言欲往他处受文请义理所
忘耶。小路既被兄诃摈已至誓多林间啼
泣而住。佛时从外入誓多林见而问之。可
怜小路汝何以啼泣。彼以上事具白世尊。
佛便语言。汝能随我理所忘不。彼答言能。
尔时世尊即以神力转彼所有诵伽他障更
为授之。寻时诵得过前四月所用功劳。复别
授以除尘垢颂而语之言。今日苾刍从外
来者汝皆可为拭革屣上所有尘垢。小路敬
诺如教奉行。至日暮时有一苾刍。革屣极
为尘垢所著。小路拭之一只极净一只苦拭
而不能净即作是念。外物尘垢暂时染著
犹不可净。况内贪欲瞋痴等垢长夜染心何
由能净。作是念时。彼不净观及持息念便现
卷一百八十 第 902c 页 T27-0902.png
在前。次第即得阿罗汉果。问小路何缘如是
闇钝。答尊者小路于昔迦叶波佛法中。具
足受持彼佛三藏。由法悭垢覆蔽其心。曾
不为他授文解义及理废忘。由彼业故今
得如是极闇钝果。有说。彼尊者曾于婆罗
痆斯城作贩猪人。缚五百猪口运置船上
度至彼岸。及下船时气不通故猪皆已死。
由彼业力如是闇钝。有说。彼尊者昔馀生
中曾闭塞瞿陀兽窟门令不得出在中而
死。由彼业故闇钝如是。如世尊说苾刍当
知。我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所以
者何。心速疾回转难作譬喻。是故汝等应
学善知心善知心回转。问所说心速疾回转
为以世为以所缘。设尔何失。若以世者则
一切有为法皆于世速疾回转。若以所缘则
一切心心所法皆于所缘速疾回转。何故但
说心耶。答亦以世亦以所缘说心速疾回
转。然依相续不依刹那。若依刹那说心
速疾回转者则应于世有少分速疾回转。
少分不速疾回转。亦无于所缘速疾回转。
以说若法为彼所缘此法无时非彼所缘
故。由此但依相续说心速疾回转。谓一
身中心或时善或时不善或时无记。或时依
眼乃至或时唯依于意。或时缘色乃至或
时缘法。一一类中复转易故。问诸心所法亦
有如是速疾回转。何故但说心耶。答亦应
说心所而不说者。应知是佛有馀之说。亦
是随缘简略之说。有说。此中举心亦摄心
所以同聚故。有说。此中说最胜者如说
卷一百八十 第 903a 页 T27-0903.png
王来。有说。心所依心以心故名心所。以心
是大地故心所名大地所有。故说心时亦
说心所。有说。他心智證通无间道但缘于
心是故偏说。有说。此中心声总说一切心
及心所。以彼皆有积集义故。有说。心是前
导故但说心。如伽他言意为法前导等。有
说。心名远行。如伽他言心远行独行等。有
说。心名为王。如伽他言第六增上王等。复
次心名为依。如契经说五根行处境界各
别。意兼受用五根行处及彼境界彼依意
故。复次心名城主如契经说。言城主者即
有取识由如是义故但说心。复有说者。心
能发起善戒恶戒是故偏说。如契经说善
戒恶戒俱依心起。有说。心崄生恶趣。心平
生善趣。故但说心如契经说。都提耶子鹦
鹉儒童。以于佛边起恶心故身坏命终。
如掷贝珠顷当堕地狱。彼复于佛起善心
故身坏命终如掷贝珠顷当生天中。有说。
心是内法遍一切处。能有所缘是故偏说。
心是内法者内处摄故。遍一切处者下从无
间上至有顶皆遍有故。能有所缘者能缘
一切法故。有说。心恒相续心所不尔。复次
心无增减心所不尔。有说。心于如是所依
所缘行相转时。心所随转如雄鱼行处雌鱼
皆随。是故偏说。有说。若心不调伏不密不护
不防不修。不调柔者即便朽败心所亦尔。若
心调伏密护防修而调柔者。便不朽败。心所
亦尔是故偏说。复次若心不制驰散五境。心
所亦尔。若心由制不驰五境。心所亦尔。如
卷一百八十 第 903b 页 T27-0903.png
滤水筒上开则漏上闭则止。是故但说心非
心所。问佛于馀处说心犹如猿猴。何故乃
言心速疾回转难作譬喻。答非随人随力
随时随慧能作彼喻故说难作不言无
喻。非随人者。非诸异生随闻寻思劣定者
能作。唯佛独觉及圣弟子。善知诸心自相共
相者能作。非随力者非不作意无加行作。
要由作意加行能作。非随时者。非无佛时
能作。要佛日出世方能作故。非随慧者非
粗浅慧能作。唯深细觉慧乃能作故。有说。若
有于心善知起善知住善知出善知增善
知损善知方便善知时分善知所行善知
引发者。乃能作彼喻故说难作。有说。谁能
作彼喻谓佛。谁知能作彼喻谓即佛。此二
不俱故说难作。有说。谁能作彼喻。谓善知
心刹那无间生灭者。谁知能作彼喻。谓善
知心刹那无间生灭者。此二不俱故说难
作。有说。彼喻或等或相似。等者如说心如
心。相似者如说心如受等。此俱摄在心速
疾中。是故前说此中心声总摄一切心及心
所。此外更无等及相似故说难作。有说。若
法如心取境势用可为彼喻。然无此法故
说难作。虽契经说心如猿猴。然彼舍一枝
取一枝顷有百千心。于境回转故说难作。
有说。世尊但说难作。譬喻以无證知者故
不说全无譬喻。谓佛力能化作一刹那树
以喻于心。然无知者故说难作。问尊者舍
利子可不知耶。答有说。不知极迅速故
有说。能知但不作意知以无用故。胁尊者
卷一百八十 第 903c 页 T27-0903.png
曰。世尊说心如猿猴者。即是以心喻心。猿
猴腾跃轻躁皆心所为故。问所说善知心善
知心回转有何差别。答有说。无差别。
善知心即是善知心回转。有说。亦有差
别。谓名即差别名善知心。名善知心回转。
复次观心自性名善知心。观心行相名善
知心回转。复次观心性差别名善知心。观
心行境差别名善知心回转。复次观心自
相名善知心。观心共相名善知心回转。有
说。心念住观名善知心。法念住观名善
知心回转。复次唯观识食识蕴意处七心界
名善知心。总观四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名善知心回转。有说。观心名善知心观心
所名善知心回转。有说。观识名善知心。
观识住名善知心回转。胁尊者曰。观有贪
心名善知心。观转有贪心为离贪心。名
善知心回转。如有贪离贪。应知有瞋离瞋有
痴离痴。散略下举小大掉不掉不寂静寂静
不定定不修修不解脱解脱染不染有漏无漏
缚解系不系亦尔。

如说我弟子中舍利子具大慧辩。执大藏得
无碍解。此二何差别。答尊者舍利子多住义
无碍解。尊者执大藏多住四无碍解。是故世
尊各说第一。问若尔。尊者执大藏胜舍利
子耶。答舍利子胜以能自在住四但舍而
住一故问何故舍利子多住于义。执大藏多
住四耶。答尊者舍利子厌离名言爱重于
义。尊者执大藏于义名言皆生爱重。有说。
尊者舍利子于四无碍解皆得自在。而随
卷一百八十 第 904a 页 T27-0904.png
乐住一义无碍解。彼一切时但求义故。尊者
执大藏于四无碍解皆未自在。世尊说彼
得无碍解。彼作是思勿我于此四无碍解
入住出心有所忘失不称所记。是故于四
循环多住。如二苾刍俱诵四阿笈摩一皆通
利一则生梗。彼通利者随乐讽一。其生梗者
循环遍理此亦如是。故二尊者所住各异。
问四无碍解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云何知
然如品类足说。法无碍解云何。谓于名句
文身不退转智。义无碍解云何谓于胜义不
退转智。词无碍解云何。谓于言词不退转
智辩无碍解云何。谓于无滞应理说。及自在
定慧中不退转智。由此故知慧为自性智
即慧故。是谓无碍解自性是我是物是性是
相是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
名无碍解。答于所知境通达无滞名无碍
解。谓法无碍解于名句文身义无碍解。于
涅槃胜义词无碍解。于诸方言辞辩无碍
解。于正说及道以不退智解无滞碍。有
说。于所知境现见而知名无碍解。如世于
一现见事中云我于此解知无碍。有说。此
应名深密解。谓解阿毗达磨深密处故。有
说。此应名随应解。谓随于何境如应解故。
界者法词二无碍解堕欲色界。义辩二无碍
解堕三界及不堕界。地者法无碍解。有说。
在二地谓欲界初静虑。有说。在五地谓欲
界四静虑。有说。在七地谓欲界未至静虑
中间及四静虑。义辩二无碍解有漏者。在十
一地。谓欲界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四无色。
卷一百八十 第 904b 页 T27-0904.png
无漏者。在九地。谓未至静虑中间四静虑三
无色。词无碍解在二地。谓欲界初静虑。所依
者。四无碍解并依欲界。行相者。法词二无碍
解不明了行相。义无碍解。诸有欲令唯涅槃
是胜义者。彼说作灭四行相及不明了行相。
诸有欲令一切法是胜义者。彼说作十六
行相及不明了行相。辩无碍解。有说。作十
二行相及不明了行相。有说。作道四行相及
不明了行相。所缘者。法无碍解缘名句文身。
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缘灭谛。或有欲令
缘一切法。词无碍解缘言词。辩无碍解缘
道及说。念住者。法无碍解法念住。义无碍解
或有欲令唯法念住。或有欲令具四念
住。词无碍解身念住。辩无碍解四念住。智
者。法词二无碍解世俗智。义无碍解。诸有
欲令唯涅槃是胜义者。有说。六智性谓法
智类智世俗智灭智尽智无生智。有说。四智
性除尽无生。无碍解是见性故。诸有欲令
一切法皆是胜义者。有说。十智性。有说。八
智性除尽无生智辩无碍解。有说。九智性
除灭智。有说。七智性又除尽无生智。有说。
六智性。谓法智类智世俗智道智尽智无生
智。有说。四智性又除尽无生智。三摩地俱
者。法词二无碍解非三摩地俱。义无碍解。或
有欲令唯无相及非三摩地俱。或有欲令
三三摩地。及非三摩地俱。辩无碍解。有说。
空无愿及非三摩地俱。有说。唯道无愿及
非三摩地俱。根相应者。总说与三根相应。
然欲界者喜舍相应。初二静虑喜根相应。第
卷一百八十 第 904c 页 T27-0904.png
三静虑乐根相应。在馀地者。唯舍根相应。
世者。皆堕三世。法辩二无碍解缘三世。词
无碍解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生者
缘未来。不生者缘三世。有说。法与词同。
有说。法词辩三无碍解过去现在缘过去。未
来缘三世。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缘离世。
或有欲令缘三世及离世。善等者皆是善。
法无碍解缘无记。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
缘善。或有欲令缘三种。词辩二无碍解缘
三种。欲界系等者。法词二无碍解欲色界
系。义辩二无碍解三界系及不系。法无碍解。
诸有欲令无色界。亦有名句文身者。彼说
缘三界系。诸有欲令无色界无名句文身
者。彼说缘欲色界系。义无碍解。或有欲令
唯缘不系。或有欲令缘三界系及不系。词
无碍解缘欲色界系辩无碍解。有说。缘三
界系及不系。有说。缘欲色界系及不系。学
等者。法词二无碍解是非学非无学缘亦尔。
义辩二无碍解是无学及非学非无学义无碍
解。或有欲令唯缘非学非无学。或有欲
令缘三种。辩无碍解缘三种。见所断等者。
法词二无碍解修所断缘亦尔。义辩二无碍
解有漏者修所断。无漏者不断。义无碍解。或
有欲令唯缘不断。或有欲令缘三种。辩
无碍解缘修所断及不断。缘名缘义者。法无
碍解唯缘名。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缘义。
或有欲令通缘名义词辩二无碍解唯缘
于义。缘自相续等者。法词辩三无碍解缘
自相续他相续。有说。但缘自相续。义无碍
卷一百八十 第 905a 页 T27-0905.png
解。或有欲令但缘非相续。或有欲令缘
三种。加行得离染得者。通加行得及离染得。
于中有说。佛离染得尽智时得故。声闻独觉
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前。有说。佛独觉离染
得尽智时得故。声闻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
前。有说。佛独觉到究竟声闻离染得尽智时
得故。馀声闻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前。如是
说者。若定应得彼离染得尽智时得故。后
加行现在前。佛不加行。独觉下加行。声闻或
中或上。有无碍解由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
前。问四无碍解加行云何。答有说。法无碍
解以习数论为加行。义无碍解以习佛语
为加行。词无碍解以习声论为加行。辩无
碍解以习因论为加行。于此四处若未
善巧必不能生无碍解故。有说。法词二无
碍解以习外论为加行。义辩二无碍解以
习内论为加行。如是说者。四无碍解皆以
习佛语为加行。如于一伽他中应如是
说彼名习如是说名是法无碍解加行。应
如是解彼义习如是解义是义无碍解加
行。应如是训彼词习如是训词是词无碍
解加行。应如是无滞说。习如是无滞说是
辩无碍解加行是故四无碍解皆以习佛语
为加行。问依何引发此无碍解。答依第四
静虑边际定慧之所引发。胁尊者言。依四静
虑通慧引发。问何处能起此无碍解。答唯欲
界能起。欲界中唯人趣三洲。女身男身俱能
起。尊者众世说曰。唯赡部洲唯男子能起。如
是说者初说为善。以三洲男子俱能留舍
卷一百八十 第 905b 页 T27-0905.png
寿故。问何等补特伽罗能起无碍解。答圣者
非异生。无学非学。不时解脱非时解脱。所
以者何。要相续不为烦恼所持。及得自在
定者方能起故。信胜解二事俱无。见至虽得
自在定而相续为烦恼所持。时解脱虽相续
不为烦恼所持而不得自在定。唯不时解
脱具有二事是故能起。问四无碍解次第云
何。为如说而起为不尔耶。答有说。如说
而起。如契经中先说义无碍解是故前起。
乃至后说辩无碍解是故后起。谓瑜伽师为
知义故先起义无碍解。虽已知义而于名
等未善安布。是故次起法无碍解。虽于名
等已善安布而于言词未能训释。是故次
起词无碍解。虽于言词已能训释而未能
无滞应理而说。是故后起辩无碍解。有说。如
说。而起如阿毗达磨中先说。法无碍解是故
前起。乃至后说辩无碍解。是故后起。谓瑜伽
师为知名等次第安布。是故先起法无碍
解。虽知名等次第安布。而未了所诠义。是
故次起义无碍解。后二如前说。有说。不如
说而起。谓先起词次起法次起义后起辩。
所以者何。以彼行者先应了达世俗言词。次
知言词所依名等。次知名等所依义趣。知
三事已方能无滞应理而说。是故词能引法
法能引义义能引辩。问四无碍解一一而得
为不尔耶。答若得一时必具得四。如四圣
种一时而得。随所爱乐次第现前。问独觉到
究竟声闻得无碍解不。若得者无退转智名
无碍解。此智所知应无谬失。何故尊者大目
卷一百八十 第 905c 页 T27-0905.png
揵连记他生男而后生女。记天当雨而竟
不雨。记王舍城军胜而后反为吠舍离军
所败。独觉何缘不能说法。伽他所说复云
何通。

「 唯佛称无学
 得无碍解者
 到功德彼岸
 永无诸误失」


若不得者。何故经言。我弟子中摩诃俱瑟耻
罗得无碍解。彼尊者根劣佛尚说得大目揵
连根胜。于彼何故不得耶。答应言。独觉到
究竟声闻亦得无碍解。问无退转智名无碍
解。何故尊者大目揵连所记有谬。答彼于自
分所观境中智无退转。非于异分不观境
中故无有过。如彼所记。先实是男后转为
女。时天亦雨。但罗怙罗阿素洛王接置大
海。又二国将欲战时护国药叉先斗王舍城
药叉初胜后败国人亦尔。非初不胜。然彼尊
者于此所记男等事中。但观前位而不观
后。若观后者记亦无谬。问若独觉亦得无碍
解者。何故不能为他说法。答彼爱寂静
乐独处故。怖畏喧杂厌众集故。见远离
功德愦闹过失故。心背徒众岂能说法。有
说。一切独觉皆是奢摩他行。要毗钵舍那行
方能说法。有说。一切独觉不乐安布名身
等故。有说。彼审观察设我说法。彼即能入
正性离生。得果离染及漏尽者我亦当说。然
不能如是。我何能唐捐其功耶。是故不
说。有说。一切独觉能审度量世间。唯有二
种所化。一者佛所化。二者声闻所化。无有
独觉所化有情故不说法。有说。夫说法者。
卷一百八十 第 906a 页 T27-0906.png
由二因缘。一者力所引发。二者由随他教。
独觉无力不随他教。又一者无畏引发。二者
由随他教。独觉无无畏不随他教。又一者
大悲引发。二者由随他教。独觉无大悲不
随他教。是故彼不能说法。问说法具由一
切佛法。何故但说力无异大悲非馀耶。答
力能安立自论。无畏能摧他论。大悲能起
说法欲更不待馀故唯说此。有说。彼独觉
作是思惟。能说法者。所谓法王及法王子。我
非法王亦非法王子。何能说法是故不说。
有说。彼独觉作是念。我从昔来不曾习学
诸说法事是故不说。有说。若自觉而于三
种正调伏事得善巧者乃能说法。独觉不
尔。有说。自觉而能具一切智一切种智者
方能说法。独觉不尔。有说。夫说正法皆为
破我独觉出世时。众生著我坚固难破故
不说法。有说。彼自觉者于说法时心必依
趣涅槃。独觉若起趣涅槃心时。第二刹那便
入寂灭极乐解脱故。如来不尔。虽乐解脱
而为大悲大舍所持能久住说。有说。自觉
而能成就无忘失法乃能说法。独觉若在空
闲林中能以无碍解安布蕴界处等名句
文身。若入聚落行乞食时前所安布或有
忘失。彼作是念。我既不得无忘失法何用
说法是故不说。有说。独觉种性法应如
是。虽得无碍解而不乐说法。欲有饶益
唯现神通。或但为他授八斋戒。问若声闻
独觉亦得无碍解。伽他所说复云何通。答唯
佛所得究竟圆满最胜自在无有错谬故作
卷一百八十 第 906b 页 T27-0906.png
是说非谓二乘皆不成就。若不尔者。二乘
亦应不得无学。以伽他说唯佛是无学故。
有馀师言。声闻独觉一切不得四无碍解。
问何故经言。我弟子中摩诃俱瑟耻罗得无
碍解。彼根非胜。佛尚说得独觉到究竟声闻
根胜。于彼何故言一切不得耶。答彼所说
得是无碍解相似善根而非真实。以彼尊
者于长夜中爱乐此法精勤修习。佛随其
意故说彼得。馀虽得此相似善根。非极爱
乐勤修习故不说彼得。问何故二乘一切
不得无碍解耶。答无退转智名无碍解。声
闻独觉于诸境界智有退转。以所记说有
误失故非无碍解。如是说者。初说为善。以
声闻独觉于自分境中智无退故。

此中愿智摄愿智边际智无诤智四无碍解。
如愿智应知义无碍解亦尔。边际智不摄
词。馀如愿智说。无诤智摄无诤智愿智边
际智。义无碍解不摄法词辩三无碍解。如
无诤。应知法词辩三无碍解亦尔。如其所应
各说自摄除无诤词无碍解。又不摄边际
智。此七种皆依边际定得。边际定力所引
发故。边际静虑体有六种。谓七除词。以第
四静虑最上品名边际故。有馀师说。四静
虑最上品皆名边际。是故彼说边际静虑具
有七种七智相摄。亦有差别准上应知。然
能引发唯是第四静虑边际非馀。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

卷一百八十 第 906c 页 T27-09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