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2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七十八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五

问如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罗
蜜多而得圆满。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
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当言于
何时分修何波罗蜜多而得圆满。答有说。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2b 页 T27-0892.png
若菩萨行布施时。不为悭吝之所屈伏。
当言施波罗蜜多圆满。持净戒时不为恶
戒之所陵杂。当言戒波罗蜜多圆满。起精
进时不为懈怠之所退败。当言精进波罗
蜜多圆满。修般若时不为恶慧之所娆浊。
当言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有说。若时菩萨但
以悲心能施一切一切种物。乃至身命头目
髓脑都无少许恋著之心。齐此名为施波罗
蜜多圆满。若时菩萨横被有情斩截手足。
割劓耳鼻。或斫身分。乃至无完如芥子许。
尔时无有一念瞋心。况欲加报。齐此名为
戒波罗蜜多圆满。若时菩萨心勇猛故。经七
昼夜一足而立不瞬而视。以一伽他赞叹
于佛。而无一念懈倦之心。齐此名为精进
波罗蜜多圆满。若时菩萨名瞿频陀精求菩
提。聪慧第一论难无敌。世共称仰。齐此名
为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或说。乃至坐金刚
座入金刚喻定。将證无上正等菩提。齐此
方名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如是说者。此等
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
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外
国师说。有六波罗蜜多。谓于前四加忍静
虑。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后二波罗蜜多即
前四所摄。谓忍摄在戒中。静虑摄在般若。
戒慧满时即名彼满故。复有别说。六波罗
蜜多。谓于前四加闻及忍。若时菩萨能遍
受持如来所说十二分教。齐此闻波罗蜜多
名为圆满。若时菩萨自称忍辱被羯利王
割截支体。曾无一念忿恨之心。反以慈言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2c 页 T27-0892.png
誓饶益彼。齐此忍波罗蜜多名为圆满。此
二亦在前四中摄。忍如前说闻摄在慧。虽
诸功德皆可名为波罗蜜多。而依显了增上
义说。故唯有四。问修此四波罗蜜多时。
于一一劫阿僧企耶逢事几佛。答初劫阿僧
企耶逢事七万五千佛。最初名释迦牟尼最
后名宝髻。第二劫阿僧企耶逢事七万六千
佛。最初即宝髻最后名然灯。第三劫阿僧企
耶逢事七万七千佛。最初即然灯最后名胜
观。于修相异熟业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
初即胜观最后名迦叶波。当知此依释迦菩
萨说。若馀菩萨不定。如是释迦菩萨于迦
叶波佛时。四波罗蜜多先随分满。相异熟业
今善圆满。从此赡部洲殁生睹史多天。受
天趣最后异熟。问何故菩萨唯于睹史多天
受天趣最后异熟。不于馀天耶。胁尊者言。
此不应问。若上若下俱亦生疑。然生彼天
不违法相。有说。睹史多天是千世界天趣
之中犹如齐法。是故菩萨唯生彼天。有说。
下天放逸上天根钝。唯睹史多天离二过失。
菩萨怖畏放逸厌患钝根。故唯生彼。有说。
下天烦恼利上天烦恼数。睹史多天离此二
种。菩萨厌此二类烦恼。故生彼天。有说。菩
萨唯造作增长彼天处业。故唯生彼。有说。
唯睹史多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赡部洲人
见佛业熟时分相称。谓人间经五十七俱胝
六十千岁。能化所化善根应熟。彼即是睹史
多天寿量。是故菩萨唯生彼天。若生上天
寿量未尽善根已熟。若生下天寿量已尽善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3a 页 T27-0893.png
根未熟。故不生彼。有说。为化睹史多天
无量乐法菩萨众故。谓彼天中有九廊院。廊
各十二踰缮那量。乐法菩萨常满其中。补
处菩萨昼夜六时恒为说法。上下天处无如
是事。有说。菩萨恒时乐处中行。故于最后
生处中睹史多天。从彼殁已生中印度劫比
罗筏窣睹城。于夜中分踰城出家。依处中
行成等正觉。为诸有情说处中法。于夜中
分入般涅槃。由此唯生睹史多天。非馀天
处。问何缘菩萨于最后有唯从天殁不从
人来。答有说。于诸趣中天趣胜故。有说。
从天上来人所重故。有说。从天来时有神
变事。从人趣来无如是事。有说。人中无
有如是寿量如睹史多与善根熟时相称
可故。有说。睹史多天乐法菩萨业增上力。
令此菩萨必生彼天为说法故。有说。菩萨
彼有生天业定应受故。有说。若菩萨频
生人中而成佛者。则生厌贱不受化故。问
何不即于睹史多天成正等觉。而必来
人间耶。答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
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复次天
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复
次唯人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故。复次诸天耽著妙欲。于入正性离生得
果离染等事非增上故。复次人趣根性猛利
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复次最后有
菩萨必受胎生。天趣唯化生故。复次有二事
处佛出世间。一有厌心。二有猛利智。当知
此二唯人趣有。复次人天并是法器。为欲俱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3b 页 T27-0893.png
摄故来人间。若在天上则人无由往。又
不可令天上成佛。来人间化人当疑佛。是
幻所作不受法故。是以菩萨人间成佛。然菩
萨住睹史多宫。彼寿量尽将下生时。先观
四事。一观时分。二观处所。三观种姓。四观
依器。观时分者。观诸世间于何时中佛
应出世。即知从人寿八万岁。乃至百岁时佛
应出世。今正是时。观处所者。谓观世间
于何方处佛应出世。即知于赡部洲中印
度佛应出世。非边地达絮蔑戾车中。观种
姓者。谓观世间何种姓中佛应出世。即知
或刹帝利或婆罗门种姓中佛应出世。随彼
时强胜者即生其中。观依器者。谓观世间
何等女人。父母种姓并皆清净。胎藏宽博无
诸过失。能持菩萨那罗延力所合成身经十
月日。即知赡部洲中有是女人名字某甲堪
为依器。菩萨如是观四事已。即告行道天
子言。汝可巡告睹史多天众。却后七日。补
处菩萨当从此殁生赡部洲中印度劫比罗
筏窣睹城。广作佛事。诸欲随者当发往愿。
行道天子欢喜敬诺。乘己所有迅疾神通。遍
告睹史多天众言。天仙当知。却后七日
处菩萨当下赡部洲。生中印度劫比罗筏窣
睹城。广作佛事。仁等天众欲随从者当发
往愿。尔时便有五百天子。寻声即发随下
生愿。至第七日。菩萨便与五百天子。一时
从睹史多天没。于赡部洲中印度劫比罗筏
窣睹城俱时而生。皆为释种助宣佛事。当
知此说释迦菩萨。若馀菩萨随其所应。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3c 页 T27-0893.png

如说慈氏。汝于来世当得作佛。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故。如世
尊说。于未来世人寿八万岁时。此赡部洲其
地宽广。人民炽盛安隐丰乐。村邑城廓鸡鸣
相接。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彼时诸人身
虽胜妙然有三患。一者大小便利。二者寒
热饥渴。三者贪淫老病。有转轮王名曰饷
祛。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成就七宝。所谓轮
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
千子具足。勇健端政能摧怨敌。极大海际
地平如掌。无有丘坑砂砾毒刺。人皆和睦
慈心相向。兵戈不用以正自守。王有宝台。
高千寻量广十六分。种种庄严持施福田兴
大福业。其后不久剃除须发。以信出家勤
修梵行。于现法中成阿罗汉。即能自知。我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得般
涅槃。时佛说是语已。众中阿氏多苾刍。即
从座起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愿我于
未来世当得作彼饷祛轮王。威伏四方如
法化世。广说乃至得般涅槃。尔时世尊
呵叱彼曰。痴人云何不欲一死而求再死
愿于来世作饷祛轮王。乃至广说。然阿氏
多如汝所愿。汝于来世定得作彼饷祛轮
王。降伏四方如法化世。广说乃至得般涅
槃。复告大众。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
世。名曰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
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如
我今者十号具足。彼佛复于此世间天魔大
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称我是。如来应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4a 页 T27-0894.png
正等觉。乃至佛薄伽梵。具足證得自在通慧。
亦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
受后有得大涅槃。复为有情宣说正法。
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
白梵行。为诸人天正开梵行令广修学。无
量百千徒众围绕。无量慈种弟子侍卫。作大
饶益。如我今者亦于此世间天魔大梵。广说
乃至。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时佛说
是语已。众中慈氏菩萨即从座起。恭敬合掌
而白佛言。世尊。愿我于未来世当得作彼
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如今世尊亦
为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尔时世尊
闻彼语已起前际智。审观慈氏三无数劫
修四波罗蜜多得圆满不。即如实知皆已
圆满。复审观彼百大劫中修相异熟业得圆
满不。即如实知除金色相业馀皆圆满。由
此佛告大生主乔答弥言。汝今可以此金
色衣布施众僧。若供养僧当知亦名供养
于我佛时预知众僧得此金色衣已。有是
因缘应慈氏得慈氏得已必当施我。乃至
广说。由此因缘金色业满。此中或说。佛欲
令彼金色业满。告阿难陀言。汝可为我觅
新金色衣。吾欲持与慈氏。时阿难陀如教
即得。寻时跪进。世尊得已命慈氏言。汝可
取此新金色衣。慈氏承命然不敢取。佛言。
但取。任汝奉施佛上首僧。所以者何。汝于
未来当由此福饶益世间故。慈氏敬诺取
已奉施佛上首僧。由此因缘。金色业满。有
说。慈氏金色相业亦先圆满。然佛令彼施金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4b 页 T27-0894.png
色衣者。欲显功德虽满而无厌足劝引
他故。世尊起前际智观慈氏前际已。复起
后际智审观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慈氏有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身不。即知彼
有。复审观察彼于尔时为有堪能得菩提
不。即知彼能。世尊观彼前后际已。即赞慈
氏菩萨言。善哉善哉。汝能发此广大思愿
为欲饶益无量有情。诚为快善。复告慈氏。
如汝所愿。汝于来世人寿八万岁时。当得
作佛名曰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无
量慈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如我今者亦
为无量释种弟子侍卫作大饶益。问阿氏多
及慈氏俱求未来八万岁时身。何故世尊诃
阿氏多而赞慈氏。答阿氏多苾刍于有起
意乐起胜解起欣慕起希望起寻求故
佛诃之。慈氏菩萨不于有起意乐。乃至寻
求。然于利乐诸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
故佛赞之。复次阿氏多求世间轮王位故佛
诃之。慈氏求出世法轮王位故佛赞之。如
是求流转王位。求还灭王位说亦尔。复次
阿氏多求自利乐故佛诃之。慈氏求利乐
他故佛赞之。如是求自饶益求饶益他
说亦尔。契经虽作是说。慈氏汝于来世人
寿八万岁时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应正
等觉。乃至广说。而不分别此何智于何转。
契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别者今
应分别。故作斯论。问如说慈氏汝于来世
当得作佛。名慈氏如来应正等觉。此何智。
答因智道智。此即如来观察慈氏前后际智。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4c 页 T27-0894.png
问此于何转。答有于相异熟业转。由此
名因智。有于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转由此名道智。此即如来
观察慈氏前际相异熟业圆满不。圆满智于
因转故说名因智。及是观察慈氏后际。无漏
根力觉支道支得无上正等菩提。智于道转
故说名道智。然此二智俱是世俗智摄。以非
十六行相智故。或有身中虽有三十二相
而无圣法。谓异生转轮王。或有身中虽有
圣法而无三十二相。谓非轮王声闻等。或
有身中有三十二相亦有圣法而非佛。谓
饷祛王等得圣道已。或有身中无三十二
相亦无圣法。谓馀异生。一切佛身必有无
上三十二相及无上圣法。谓正等菩提。问何
故此中唯说于相异熟业转名因智。不说
于四波罗蜜多转名因智耶。答应说而不
说者。当知此义有馀。复次相异熟业近。四
波罗蜜多远此中说近不说远。复次相异熟
业修时显了人天共知。四波罗蜜多不尔。此
中随显而说。复次修相异熟业时。菩提决
定趣亦决定。修四波罗蜜多时。虽菩提决
定。而趣未决定。是故不说。复次此中说知
身近因菩提近因。相异熟业是身近因。无漏
根力等是菩提近因。四波罗蜜多及不净观
等非二近因。是故不说。

如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乃至广
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
如自恣经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
旨能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5a 页 T27-0895.png
不受后有得般涅槃。彼经虽作是说。而
不分别此何智于何转。彼经是此论所依根
本。彼所不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问
如说此苾刍即于现法当辨圣旨此何智。
答道智。问此于何转。答此于无漏根力觉
支道支得诸漏永尽转由此名道智。此即
如来观诸苾刍无漏根力觉支道支得诸漏
永尽智于道转故说名道智。此亦是世俗智
摄。以非无漏十六行相智故。问此中何故
不说因智。答有说。此中应作是说。此何
智。答因智道智。此于何转。答有于顺解脱
分善根等转由此名因智。有于无漏根力
觉支道支得诸漏永尽转由此名道智。而
不作是说者。当知此义有馀。有说。无上
菩提加行广大三无数劫百劫乃成彼因可
重。是故说观彼智。声闻菩提加行狭小。谓
极速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种。第二生成熟。
第三生解脱。因非可重故不说观彼智。有
说。菩萨相异熟业所依种性等决定故说
知彼智。声闻顺解脱分善根所依种性等不
决定故不说知彼智。有说。佛有二事胜。
一所依身。二所得菩提。故观彼所因具说
知二种因智。声闻但有所得菩提胜。非所
依身故但说知菩提因智。有说。知顺解脱
分善根等智前亦不说。故于此中不应为
问。愿智云何。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
前虽说愿智作用。而未说彼自性。今欲说
之故作斯论。问愿智云何。答如阿罗汉成
就神通得心自在。随欲知义发正愿已。便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5b 页 T27-0895.png
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如愿皆知。随
欲知义者。问何故阿罗汉欲知义耶。答三
因缘故。一为饶益弟子故。二为住持佛法
故。三为知世间安不安故。饶益弟子者。谓
阿罗汉于诸弟子修观行时。法应观彼入
圣久近。我寿尽来某甲能入正性离生不。设
不能入者我命终后。有馀能教令得入不。
如此皆以愿智故知。是等名为饶益弟子。
住持佛法者。谓阿罗汉或有经营窣堵波毗
诃罗僧伽蓝等佛法僧事时。法应观察久
近成办。尽我寿来为能办不。设不办者我
命终后。为有馀人能续办不。或有国王大
臣长者及商主等欲于佛法作衰损事。有
阿罗汉念欲化之。即便观察彼可化不。设
可化者为久近耶。我寿尽未化事果不。设
不果者我命终后有能续不。此等皆以愿
智故知。诸如是事名住持佛法。知世间安
不安者。谓阿罗汉或时观察所在国土及时
分中。当有丰俭怖畏安隐疾疫等事。欲令自
他知趣舍故起愿智知。如昔于此迦湿弥
罗国有王名铄迦。为缚喝国王入境侵夺。
时王铄迦即率兵士欲与交战。彼王本性
慈仁恒惧恶业。窃作是念。不知我今战必
得胜存王位不。脱当不遂徒杀人民。更招
殃罪死堕地狱。曾闻某甲僧伽蓝中。有阿
罗汉得妙愿智。我当往问。念已即往。归诚
礼敬请决所疑。彼阿罗汉便答王曰。我虽
曾得此智然资缘阙故。身力羸劣久不现
前。时王即以种种饮食上妙资具而供给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5c 页 T27-0895.png
之。尊者未几能起愿智即为观察。便见彼
缚喝王必当夺得铄迦王位作大饶益。见
已即报铄迦王言。王当失国愿自思勉。铄
迦敬诺。即率左右及将眷属。舍国而去往
投他土。由此因缘诸阿罗汉欲知彼义。入
边际第四静虑者。问何故名边际第四静虑
耶。答此于第四静虑。为表为极为稠林。故
名边际第四静虑。即是最胜品第四静虑义。
犹如树端树中最胜名树边际。有说。此是
表智极智稠林智等诸功德法所依处。故名
边际第四静虑。谓无量等种种功德熏相续
已。方起此定故。依此定所起功德。于诸功
德为表为极为稠林。犹如醍醐牛味中胜。
有说。此应名后际第四静虑。际有三。一前
际二中际三后际。此三即过去现在未来。如
其次第。此中前际二智所知。谓宿住随念智。
及愿智。中际亦二智所知。谓他心智及愿智。
后际唯愿智所知。以未来境中唯有此智。是
故此智名后际智。能起此定名为后际第
四静虑。有说。此应名未至际第四静虑。际
有三种。一未至际二至际三至已际。此三即
未来现在过去。如其次第。如知现在名至
际智。知过去名至已际智。如是此智多分
知未来故名未至际智。能起此定名未至
际第四静虑。有说。此但应名边际第四静
虑。所以者何。边者名现在蕴界处。际者名
过去未来。如于现在蕴界处有现见智转。
如是于过去未来亦有现见智转。故此智
名边际智。能起此定名为边际第四静虑。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6a 页 T27-0896.png
从定起已如愿皆知者。问为在定知为起
定知。若尔何失。若在定知。何故此中说从
定起已如愿皆知。若起定知。何故须入边
际第四静虑耶。答即在定能知。问何故此中
说从定起已如愿皆知。答此于说时名知
由说显知故。复次尔时令他知故说名为
知。有说。起定能知。问何故复入第四静虑。
答边际第四静虑是知方便。要入彼定此
智生故。如是说者。初说为善以在定能知
起定说故。

问愿智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如自性如
是我物性相本性亦尔。已说自性。所以今当
说。问何故名愿智。答如愿能知故名愿智。
问为如自愿能知。为如他愿能知耶。答
如自愿亦知。如他愿亦知。随所有愿皆能
知故。复次知所有愿故名愿智。愿有二种。
谓菩提愿及有愿。菩提愿者如慈氏等愿。有
愿者如阿氏多等愿。知此等愿故名愿智。
复次智随愿起故名愿智。谓此智殊胜。要由
先愿作意加行所引发故。如来虽无作意
加行。而亦必有心愿为先。有说。此应名
期智以所知境微细甚深。必起要期方能
知故。有说。此应名妙智以诸智中此最胜
故。如世间说妙饮食妙衣服等。彼于胜说
妙声。此亦如是。然此愿智。界者色界。地者
在第四静虑地。所依者依欲界身。行相者作
十六行相。或馀行相所缘者缘一切法。念住
者通四念住。智者旧阿毗达磨者说唯一世
俗智。有馀师说。八智性除尽无生。所以者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6b 页 T27-0896.png
何。彼非见性愿智是见性故。如是说者。唯
一世俗智。三摩地俱者不与三摩地俱。唯
有漏故。根相应者舍根相应。世者堕三世。
缘三世及离世。善不善无记者是善缘三种。
三界系不系者唯色界系。缘三界系及不系。
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是非学非无学。缘三
种。见所断修所断不断者是修所断。缘三种。
缘名缘义者通缘名义。缘自相续他相续
非相续者通缘三种。何处起者。欲界起非
色无色界。欲界中唯人趣非馀。人趣中唯
三洲非北洲。三洲中男女身俱能起。尊者瞿
沙筏摩作如是说。唯赡部洲能起非馀洲。
唯男子能起非女人。所以者何。愿智殊胜。要
依增上猛利之身。馀二洲及女身皆羸劣故。
如是说者初说为善。三洲男女身皆增上猛
利。以皆能得心自在及定自在故。若不尔
者。经不应说大生主为上首五百苾刍尼。
于一日中俱舍寿行而般涅槃。彼若不得
边际第四静虑则不能舍于寿行。既于此
得何独不能发起愿智。问何等补特伽罗
能起此智。答圣者非异生。圣中无学。非
有学。无学中唯不时解脱。非时解脱。所以者
何。若于定得自在及相续。不为烦恼所持
者能起愿智。诸异生及信胜解二事俱无。见
至虽于定得自在。而相续为烦恼所持。时
解脱虽相续不为烦恼所持。而于定不得
自在。是故皆不能发起。愿智唯有不时解
脱于定得自在。及相续不为烦恼所持故。
能起愿智。
卷一百七十八 第 896c 页 T27-0896.png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