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64-055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略卷十二      明 顾起元 撰
  典述上
汉以后经学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名/胜)
诗则申公辕固生韩婴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
则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又有传云易三家曰施雠孟
喜梁丘贺又淮南王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见汉艺
文志又易九家荀爽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绩姚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64-0558d.png
信翟子玄见释文序录又古易五家吕大防眺说之雎
阳王氏东莱吕氏周燔见续书目书三家曰欧阳和伯
夏侯建夏侯胜见儒林传诗四家曰鲁申公齐辕固韩
韩婴毛苌见艺文志春秋五家曰左氏公羊高榖梁赤
邹氏夹氏见艺文志又榖梁说有五家尹更始刘向周
庆丁姓王亥礼记三家曰戴德戴圣庆普见艺文志又
礼记五传弟子高堂生萧奋后苍二戴周礼三家曰杜
子春郑大夫兴郑司农奋孝经六家曰孔安国郑康成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64-0559a.png
韦昭王肃虞翻刘邵论语三家曰古文二十一篇分尧
曰下章有两子张鲁论二十篇齐论二十二篇有问王
知道又论语十三家曰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
江惇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见皇侃疏
汉建初八年诏选高才生受四经乃左氏榖梁春秋古
文尚书毛诗也汉艺文志五学五经乃诗书礼乐春秋
也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乃诗书礼易公羊春秋也扬
子法言五经为辩乃易书礼诗春秋也唐五经博士乃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64-0559b.png
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也孔颖达与诸儒撰定
五经正义乃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也礼记经解六
艺政教得失乃诗书乐易礼春秋也史记孔子曰六艺
于治一也乃礼乐书诗易春秋也庄子天下篇六经与
上同汉武表章六经乃易书诗礼乐春秋也秦宓曰文
翁遣司马相如东受七经又傅咸有七经诗隋樊深有
七经义纲七经论乃易书诗三礼春秋也宋刘敞有七
经小傅乃诗书春秋周礼仪礼礼记论语也经典释文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64-0559c.png
序录九经乃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论语也汉书艺文
志九经唐谷那律称九经库韦表微著九经师授谱后
唐校九经镂板于国子监乃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
经小学也南史周续之通十经乃五经五纬也宋百官
志国子助教十人分掌十经乃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
官仪礼春秋左氏公羊榖梁论语孝经庄子孔子翻十
二经以说老聃云诗书礼乐易春秋又加六纬一说易
上下经并十翼也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今十三经注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64-0559d.png
疏国子监刋本乃易书诗礼记周礼仪礼左氏春秋公
羊傅榖梁傅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也
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毛诗
三万九千一百二十四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礼
四万五千八百六字左傅春秋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
十五字论语一万三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
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
千九十五字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64-0560a.png
夫子之言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于图书固
所兼法周人宝藏河图孔子叹河不出图是河图也者
古盛世实有之非后世傅会也孔安国曰龙马出河伏
羲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又曰天与禹洛出书神
龟负文出列于背有数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刘
歆乃曰伏羲氏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水赐
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叙洪范曰自五行至六极
凡六十五字洛书本文也夫安国所谓文者特数著乎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64-0560b.png
象而错综可观尔歆谓洛书有字则与孔异矣疑此时
图书已自不存故各出意想而终无定證然刘歆专佐
符命正使家秘藏有之歆何以不得而见此不可晓也
郑康成则直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说者谓其本
诸纬书者哀平间实始有之非古也不可据也夫文字
生于卦画卦画发于图书故易谓书契取夬为象若图
书始出而篇章已具则所谓书契取夬者误矣特不知
汉未远古二图尚皆茫昧而陈抟之徒生二千年后何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64-0560c.png
从得之然而九位者三列数之旁正纵横无有不为十
五故刘牧李泰伯悉谓非伪为而乾凿度本出汉世其
书多言河图曰太一取之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十五
也夫太一非所论其所谓四正四维环拱一五无往而
不为十五即此图也然则昔之作为乾凿度者实尝亲
见是图其书言七八之象九六之变皆以十五为宿盖
于图乎得之也乾凿度世儒多引之以明易指而郑康
成之论大衍以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为五十亦自乾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64-0560d.png
凿度出也晋张湛传列子至七变为九曰此章全是周
易乾凿度则汉魏以降凡言易老者皆已宗而用之非
后世托为也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礼纬含文嘉曰伏
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伏羲
则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
伏羲得河图而作易是则伏羲虽得河图复须仰观俯
察以相参正然后画卦虽画八卦而其变通犹自未备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64-0561a.png
故因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为六十四卦也然
重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
卦郑玄之徒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
等以为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系辞神
农之时已有盖取益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自破其言
神农重卦亦未为得今以诸文验之案说卦云昔者圣
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凡言作者创造之谓
也神农以后便是述修不可谓之作也则幽赞用蓍谓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64-0561b.png
伏羲矣故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羲上系论用蓍云四营
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既言圣人作易十八变成卦
明用蓍在六爻之后非三画之时伏羲用蓍即伏羲已
重卦矣说卦又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
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
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既言
圣人作易兼三才而两之又非神农始重卦矣又上系
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64-0561c.png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此之四事皆在六
爻之后何者三画之时未有彖繇不得有尚其辞因而
重之始有变动三画不动不得有尚其变揲蓍布爻方
用之卜筮蓍起六爻之后三画不得有尚其占自然中
间以制器者尚其象亦非三画之时今伏羲结绳而为
网罟则是制器明伏羲已重卦矣又周礼小史掌三皇
五帝之书明三皇已有书也下系云上古结绳而治后
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既象夬卦而造书契伏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64-0561d.png
羲有书契则有卦矣故孔安国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
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曰伏羲
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是也又八卦小成爻象未备
重三成六能事毕矣若言重卦起自神农其为功也岂
比系辞而已哉何因易纬等数所历三圣但云伏羲文
王孔子竟不及神农明神农但有盖取诸益不重卦矣
故今依王辅嗣以伏羲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卦
为得其实其重卦之意备在说卦伏羲之时道尚质素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64-0562a.png
画卦重爻足以垂法后代浇讹德不如古爻象不足以
为教故作系辞以明之
周易系辞凡有二说一说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案
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
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
之事耶又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羲卦道演德者文成命
者孔通卦验又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准
此诸文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历三圣谓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64-0562b.png
此也故史迁云文王因而演易郑学之徒并依此说也
二以为验爻辞多是文王后事案升卦六四王用亨于
岐山武王克殷之后始追号文王为王若爻辞是文王
所制不应云王用亨于岐山又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
武王观兵之后箕子始被囚奴文王不宜豫言箕子之
明夷又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说者皆
云西邻谓文王东邻谓纣文王之时纣尚南面岂容自
言已德受福胜殷又欲抗君之国遂言东西相邻而已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64-0562c.png
又左傅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云吾乃知周公之德周公
被流言之谤亦得为忧患也验此诸说以为卦辞文王
爻辞周公马融陆绩等并同此说今依而用之所以只
言三圣不数周公者以父统子业故也案礼稽命徵曰
文王见礼坏乐崩道孤无主故说经礼三百威仪三千
其三百三千即周公所制周官仪礼明文王本有此意
周公述而成之故系之文王然则易之爻辞亦是文王
本意故易纬但言文王也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64-0562d.png
按周礼太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杜
子春云连山㐲羲归藏黄帝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
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
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
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
按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
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
地名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作易之时正在羑里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64-0563a.png
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谓之周易犹周
书周礼题周以别馀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先
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虽欲
无所遐弃亦恐未可尽通其易题周因代以称周是先
儒更不别解唯皇甫谧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
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系辞之
文连山归藏无以言也
容斋随笔载易举正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64-0563b.png
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
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
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
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今本于象文霜
字下误增坚冰二字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
也今本脱何字师六五田有禽利执之无咎元本之字
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言字释也比九五象曰失前
禽舍逆取顺也今本误倒其句贲亨不利有攸往今本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64-0563c.png
不字误作小字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注
云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今本脱刚柔交错一
句坎卦习坎上脱坎字姤九四包失渔注云有其渔故
失之也今本误作无鱼蹇九三往蹇来正今本作来反
困初六象曰入于幽谷不明也今本谷字下多幽字鼎
彖圣人亨以飨上帝以养圣贤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
字故注文亦误增大亨二字震彖曰不丧匕鬯可以守
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今本脱不丧匕鬯一句渐象曰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64-0563d.png
君子以居贤德善风俗今本正文脱风字丰九四象遇
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文脱志字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
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可小事
也今本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云不
雨已止也注阳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注亦
误作阳已上故止也既济彖曰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
本脱一小字系辞二多誉四多惧注云惧近也今本误
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杂卦蒙稚而著今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64-0564a.png
本稚误作杂字
易者庐之名守宫是矣(守宫即蜥蜴也与龙通气故/可祷雨与虬同形故能呕雹)
身色无恒日十二变是则易者取其变也彖者茅犀之
名狶神是矣(彖亦曰茅犀状如犀而小角善知/吉凶交广有之土人名曰猪神)犀形独
角知几知祥是则彖者取于几也象大荒之兽也人希
见生象也按其图以想其形名之曰像故其为字从人
于象也卦孔颖达曰卦者挂也挂之于壁也盖悬物之
杙也爻木经云爻者交疏之窗也其字象窗形今之象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64-0564b.png
眼窗也一窗之孔六十四六窗之孔凡三百八十四也
所取于爻者义取于旁通所取于卦者悬有小大也
五十学易朱元晦言孔子年已七十刘器之言五十乃
卒字之误皆非也宣尼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
则彬彬矣易凿度云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五十究
作十翼盖仲尼自言加我数年如五十之时以学易则
可以无大过之事矣是加即史记之假也谓假使也五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64-0564c.png
十即凿度之五十也谓能如壮年之精力也大过即易
之卦名也谓可无大过之失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今之解者以包桑为固结之
喻非也包桑岂固结之物乎盖古人朽索六马虎尾春
冰之类也陆宣公收复河北后请罢兵状有云邦国之
杌隉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幸而不殊者屡矣此得其

易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王弼注金刚也矢直也程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64-0564d.png
子传云金取刚矢取直以九四阳德也朱子本义乃引
周礼古之讼者先入钧金束矢而后听之黄东发云周
礼出于王莽之世未必尽皆周公之制若先取出金而
后听其讼周兴来俊臣之所不为况成周之世哉盖刘
歆逢王莽之恶为聚财之囮旋激天下之乱而不果施
行又可以诬圣经乎其说卓而正矣按淮南子齐桓公
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乃入轻罪者赎以金刀讼不胜者
出一束箭百姓皆悦乃矫箭为矢铸金为刃遂霸天下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64-0565a.png
歆之附会周礼实本于此然此说乃六国阴谋托之齐
桓今观管仲内政何等规模亦决不为此也
庾子山哀江南赋声超于系表道高于河上弘明集道
照机前思超系表又言超超而出象理亹亹而踰系系
表二字人多不解所出按晋春秋荀粲曰立象以尽意
非通乎象外者也系辞以尽言非言乎系表者也象外
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晋春秋今亡仅见类书
所引耳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64-0565b.png
易忧虞之象也虞与忧对盖言乐也孟子驩虞如也魏
相传君安虞而民和睦匡衡传未有游虞弋射之宴字
又作豫易曰豫乐也孟子一游一豫扬雄传反五帝之
虞注虞与豫同或借作誉左氏传季氏有嘉树韩宣子
誉之服虔注誉豫同游其下也
易大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郑玄注水火也至解乐记
则曰方谓行虫也物谓殖生也孔颖达曰二注不同各
有以也方者行虫有性识道理故称方也群分称物者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64-0565c.png
殖生无性但一物而已按虫之名方不见于训诂但字
书有解谷虫名虸蚄见齐民要术又张有复古编虸蚄
古只作子方是方为行虫之原也郑之解方为行虫盖
缘字之音生义颇亦僻左矣
楚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孔子求古之史
记自二典九丘外三坟八索已不得而见矣后世不知
其何书也孔安国以为羲炎黄帝之书曰三坟少昊颛
喾唐虞之书曰五典康成从之而贾逵亦以三坟为三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64-0565d.png
皇时书五典为五帝常典至马融始以三坟为阴阳始
生天地人之三气五典为五行之说岂其然哉安国又
以八卦之说曰八索九州之志曰九丘贾逵以八索为
八王之法九丘为九州亡国之戒张平子以八索为法
之八议九丘为周之九刑亦复纷纭不一按道家有所
谓洞神秘录者谓是三坟小有经下记云三皇治世各
受其一以治天下是曰三坟后有八帝继三皇而起亦
以神灵为治各受其一是曰八索至黄帝𫐠历得其所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64-0566a.png
谓三皇内文者此也三洞叙目云小有三皇文本出大
有天皇地皇人皇各一卷上古三皇所受书也字似符
篆藏在名山多不具足惟峨眉山备有之晋武帝时南
海太守晋陵鲍靓于元康二年二月二日登嵩高石室
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靓授之葛洪是为三坟其陆
修静所得者则以授弟子孙游岳本止四卷至陶弘景
分折枝流稍至十一卷与今皇文小异然观三皇经文
虽号三坟多是符架等事黄芦子西岳公之所传者于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64-0566b.png
逢掖之言戾矣今世所有三坟书以山气形为之三坟
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谓之连山气坟言生动长
育止杀谓之归藏而形坟则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谓
之坤乾复有河图纪姓与天皇策辟地皇政典之类大
率假羲炎黄帝为言以迁就于孔说元丰中毛渐使西
京得之南阳逆旅伪书也今观其书有云伏羲作易而
君民事物阴阳兵象始明焉是岂隆古庖氏语哉
三坟之说前所载罗泌路史亦既辨而覈矣后人又有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64-0566c.png
说曰三坟书近出伪书也世言㐲羲本山坟而作连山
神农本气坟而作归藏黄帝本形坟而作坤乾无卦爻
有卦象文鄙而义陋与周官太卜所掌三易异三易者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唐艺文志连山十卷唐
始出今亡归藏三卷晋薛贞注今或杂见他书颇类
易林非古易也方孔子未删书之先周官外史掌三
皇五帝之书楚左史倚相又能读三坟五典孔安国尚
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坟者大也言大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64-0566d.png
道也苟言大道孔子删之诚太史公所谓文不雅驯者
矣外又有纪姓者叙上古帝王之世襄阳罗泌颇加采
用以著路史泌乃据丹壶名山记吕梁碑及輶轩使者
方言疑三坟书肤浅不可徵亦但差错其世次改易其
名号而已纪既括提合雒连通叙命之类姓三姓六姓
四姓二十一姓之类大率与路史合也莆田郑樵谓东
汉诸儒尚喜谶三坟书虽近出庸不犹愈于谶乎乃引
柴霖之传而上寘诸古易经之列以为非后世所可及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64-0567a.png
终亦不能掩其伪也
陈氏曰考之儒林传孔安国以尚书古文授都尉朝第
第相承以及涂恽桑钦至东都则贾逵作训马融郑玄
作传注解而逵父徽实受书于涂恽逵传父业虽曰远
有源流然而两汉名儒皆未尝实见孔氏古文也岂惟
两汉魏晋犹然凡杜征南以前所注经传有援大禹谟
五子之歌胤征诸篇皆曰逸书其援泰誓则云今泰誓
无此文盖㐲生书亡泰誓泰誓后出或云武帝末民有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64-0567b.png
献者或曰宣帝时河内女子得之所载白鱼火乌之祥
实伪书也然则马郑所解岂真古文哉故孔颖达谓贾
马辈惟传孔学二十三篇即伏生书也亦未得为孔学
矣颖达又云王肃注书始似窃见孔传故于乱其纪纲
以为太康时皇甫谧得古文尚书于外弟梁柳作帝王
世纪往往载之盖自太保郑冲授苏愉愉授梁柳柳授
臧曹曹授梅赜赜为豫章内史奏上其书时已亡舜典
一篇至齐明帝时有姚方兴者得于大航头而献之隋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64-0567c.png
开皇中搜索遗典始得其篇夫以孔注历汉末无传晋
初犹得存者虽不列学官而散在民间故也
国子学正梅鷟曰尚书惟今文四十二篇传自伏生口
诵者为真古文十六篇出孔壁中者尽汉儒伪作大抵
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其补舜典
二十八字则窃易中文明诗中温恭允塞等字成文其
作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等句则窃论语为
君难为臣不易成文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等句则窃论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64-0567d.png
语允执厥中等语成文征苗誓师赞禹还师等原无此
事舜分北三苗与窜三苗于三危已无烦师旅伪作者
徒见舜典有此文遂模仿为誓召还兵有苗格诸语益
稷赓歌亦窃孟子手足腹心等句成文其外五子之歌
窃孟子忸怩之语泰誓三篇取语孟百姓有过在余一
人若崩厥角稽首之文其外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
太甲咸有一德傅说武成诸篇文多浅陋必非商周之
作相传共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之不知竹简漆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64-0568a.png
书岂能支数百年之久壁间丝竹八音是何人作乃献
书者之饰辞耳梅作有成书
齐鲁燕赵四诗土音不同训诂亦异故孔颖达曰三家
之诗字与毛公异者动以百数及證之他书三家之学
非徒字异亦并与文义俱异矣当武帝时毛诗始出自
以源流出于子夏其书贯穿先秦古书惟河间献王好
古博见异书深知其精时齐鲁韩三家皆列于学官独
毛氏不得立中兴后谢曼卿卫宏贾逵马融郑众康成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64-0568b.png
之徒皆宗毛公学者翕然称之今观其书所释鸱鹗与
金縢合释北山烝民与孟子合释昊天有成命与国语
合释硕人清人皇矣黄鸟与左氏合而序由庚六篇与
仪礼合当毛公之时左氏传未出孟子国语仪礼未甚
行而毛氏之说先与之合不谓之源流子夏可乎汉兴
三家盛行毛最后出世人未知毛氏之密其说多从齐
鲁韩氏迨至魏晋有左氏国语孟子诸书證之然后学
者舍三家而从毛氏故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晋韩诗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64-0568c.png
虽傅无存之者(五十篇今但存其/外傅十篇而已)从韩氏之说则二南
商颂皆非治世音(以二南作于周衰以商/颂作于宋襄公之世)从毛氏之说
则礼记左氏无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诗独存于世也
诗有六义一曰风五曰雅六曰颂三者非特意义相属
亦其音律相比故风者归之风雅者归之雅颂者归之
颂夫子所谓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者
以此季札闻乐于鲁时尚未经夫子删定而诗序已大
略与今相似则知其掌之乐官者盖已有素鲁挚奔齐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64-0568d.png
楚旷适晋犹能抱其旧器自咸阳之火既炽而三家之
学遂兴于是转相师述习为训诂而铿锵鼓舞之节不
道于儒生然犹传于瞽史再经董卓赤眉之乱礼乐沦
亡魏人得汉雅乐郎仅能歌文王鹿鸣驺虞伐檀四篇
大和末又亡其三独存鹿鸣至晋复亡自鹿鸣亡后而
声诗之道遂绝后之讲求律吕者虽于关雎清庙等诗
尚能辨其为某宫某调而繁音促节已不可得矣然残
篇断简中尚有可考者周礼凡射王以驺虞侯以狸首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64-0569a.png
为节大夫以采蘋士以采蘩为节今所亡者独狸首一
篇而三诗则具在左氏以文王大明绵为两君相见之
乐乡饮酒礼歌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而燕礼升歌
则歌鹿鸣享则歌鹿鸣皇皇者华其笙诗四篇南陔由
庚崇丘由仪于乡饮酒燕射用之管奏则有新宫金奏
则有四夏三夏九夏丝奏则有鹊巢驺虞伐檀白驹四
操房中之乐则有关雎此足以徵诗之为乐章无疑也
诗有南雅颂无国风其曰国风者非古也夫子尝曰雅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64-0569b.png
颂各得其所又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未尝有言国风
者左氏记季札观乐历叙周南召南小雅大雅颂凡其
名称与今无异至列叙诸国自弼至豳其类凡十有三
率皆单纪国土无今国风品目也盖南雅颂乐名也若
今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颂有周鲁商本其所
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二雅独无所系以其纯当周
世无用标别也均之为雅音类既同又自别为大小则
声度必有丰杀廉肉亦如十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64-0569c.png
吕也若夫弼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十三国
者诗皆可采而声不入乐则直以徒诗著之本土故季
札所见与夫周工所歌单举国名更无附语知本无国
风也
鲁颂是僖公已殁之后序中明言季孙行父请命于周
而史克作颂是颂有四篇皆史克作明矣閟宫曰新庙
奕奕奚斯所作盖奚斯作新庙耳非作颂也而汉班固
西都赋序王延寿灵光殿赋反谓鲁颂是奚斯所作商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64-0569d.png
颂明言正考父得商颂十六篇于周太师而太史公曰
宋襄修行仁义其大夫正考父美之而作商颂此盖出
于韩诗小序未出宜乎言诗者之牴牾也二颂之作当
以序为正
张华博物志曰圣人制作谓之经贤者著述谓之传郑
氏注毛诗而曰笺不解此意孔颖达云笺表也识也郑
氏以毛诗悉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纪识其事故
特称笺馀注无所遵奉故谓之注欧阳永叔深排郑学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64-0570a.png
以为多喜改字永叔未深考耳汉时四诗并作文字各
有不同虽三家不如毛诗之密然不可谓无所长也郑
氏笺诗传意有不同者以已说易之经文有不安者以
三家易之證之他书则可知矣吉蠲为饎郑氏以蠲为
圭吉圭为饎韩诗也素衣朱襮郑氏以襮为绡素衣朱
绡齐诗也其耕泽泽郑氏以泽为释其耕释释尔雅也舟
人之子郑氏以舟当作周周人之子朱育集字也艳妻
扇方处郑氏以艳为阎阎妻扇方处汉杜钦传也当郑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64-0570b.png
氏笺诗三家俱存故郑氏虽解释经文不明言改字之
由亦以学者既习诗则三家之诗不容不知也后世三
家既亡学者惟见其改字而不见诗学之所由异此郑
氏之所以获讥也
诗学失传其铿锵鼓舞之节既已沦亡而至于草木鸟
兽虫鱼之学亦废而不讲尔雅以后若许慎陆玑张楫
曹宪邢炳陆佃之流虽各有传疏而非复风人之旨今
于断简残牍中尚有一二可稽者如燕之为鸟入则相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64-0570c.png
向而宿出则相背而飞故戴妫大归赋燕燕于飞雀之
性淫鼠之性贪故行露之诗曰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
牙韩昌黎云礼鼠拱而立故相鼠之诗曰人而无礼芍
药之别名为可离故溱洧之诗曰赠之以芍药葛以三
月而伐故采葛曰如三月兮萧以三秋而成故采萧曰
如三秋兮艾以三年为久故采艾曰如三岁兮盖莫不
各有意义不特雎鸠之关关鹿鸣之呦呦彼有取尔已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64-0570d.png
诗吁嗟乎驺虞说者因前篇麟趾为关雎之应故误以
驺虞为兽因拟之为鹊巢之应或以为不杀或以为义
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今考周礼射人以射法治射仪
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驺虞九节五正礼记
射义亦云天子以驺虞为节乐备官也则驺虞盖指此
诗而谓之备官则非兽明矣说文驺厩也月令天子教
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注谓仆戎
仆也此即周礼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令获者植旌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64-0571a.png
及献比禽者是也又云天子马有六种各一驺主之并
总主六驺者为七驺也即周礼辨六马之属六系为厩
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者是也左传晋悼公初
立使程郑为乘马御六驺虞焉使训群驺知礼则驺为
掌厩之官无疑矣舜典咨汝益作朕虞周礼山虞掌山
林之政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
致禽而弭焉泽虞掌国泽之政若大田猎则莱泽野及
弊田植虞旗以属禽者是也则虞为掌山泽之官无疑矣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64-0571b.png
诗卫风淇奥篇曰倚重较兮毛苌曰重较卿士之车孔
颖达曰倚此重较之车实称其德也周礼舆人云较两
輢上出轼者今之平隔也诗话云车广六尺四寸深
四寸轼去舆高三尺三尺较去式又高二尺二寸较式
通高五尺五寸盖古人乘车立乘非如今人之坐也论
语曰升车必正立列女传曰立辎无軿是其明證故乘
车平常则凭较若应为敬则落手凭下式而头得俯较
在式上若两较然故曰重较輢是两边植木较横輢上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64-0571c.png
輢两而较一说文车骑上曲铜也盖较在轼上恐其坠
故以曲铜关之古谓较为车耳古谚云仕宦不止车生
耳三国志吴童谣云黄金车斑阑耳闿阊门见天子符
曲铜之说矣后汉舆服志金薄缪龙为舆輢较徐广曰
缪交错之形崔豹古今注文武车耳古重较也文官青
耳武官赤耳又曰重较在车藩上重起如牛角故曰重
较考工记曰参分式围去一以为较围参分较围去一
以为轵围林希逸曰较小于式轵又小于较说文较本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64-0571d.png
作䡈从车爻声古车制与今不同重较之义故晦耳
诗扬之水戍申也申平王母家周语曰申吕虽衰徐许
犹在此四国皆姜姓四岳后也言甫许者以其同姓重
章变文因借甫许以言申其实不戍甫许也申被楚害
故戍之朱传曰并戍甫许且曰甫即吕皆非也
东山诗四章仓庚于飞熠耀其羽言仓庚鸣春嫁娶之
候也归士始行之时新昏今还故极序其情以乐之皇
驳其马车服盛也亲结其缡缡妇人之袆也邪交络带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64-0572a.png
系于体示系属于人也即所谓缨也士昏礼亲脱妇之
缨缨必有结脱者解其结也古语多倒脱而曰结犹治
而曰乱也此于昏礼东席北枕之际出烛屏媵之后又
极序其情而戏之也九十其仪九为阳天之成数十为
阴地之成数言男女天下之大道阴阳之生成也其新
孔嘉其旧如之何唐人所谓远将归胜未别离时在家
相见熟新归欢不足也旧说以缡为脱巾传又以亲结
缡为母命非诗旨矣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64-0572b.png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恫注言宗公宗庙先公也笺云宗
公大臣也晋语云文王询公虞度闳夭谋南宫诹蔡原
访辛尹重之以周召毕荣以宁百神而和万民故诗云
惠于宗公神罔时恫神者聪明正直依人而行人能行
善则神明欣悦也
前考言鲁诗亡于晋按宋丰稷鲁诗正音明丰熙鲁诗
正说云石经有数种在古唯竹帛秦焚书孔子甲藏之
屋壁灵帝光和中诏蔡邕杨赐堂溪典马日磾等以八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64-0572c.png
分勒石至魏正和中诸儒复言古文不可泯灭乃诏虞
喜摹孔壁古文于石而邯郸淳以小篆钟会以八分附
其后盖当时尚此二体故以为古文之释文也唐贞观
时专尚毛郑而鲁诗遂废蜀永年之十一经南唐升元
之十三经宋熙宁之九经绍兴之五经皆宗唐注疏而
已光和石经周大象中徙洛舟败而沈正和石经隋大
业末薶于秘省唐时不贵石刻然犹取蔡邕书仪礼典
书公羊藏之禁中宋王韶开河乃得赐书鲁诗日磾书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64-0572d.png
尚书献之蔡京脩御史台又得三体七经之石及光和
论语尔雅徽宗诏贮秘书省丰稷为御史中丞与赵明
诚黄长睿董彦远陆农师相继入秘书省皆有拓本洪
景伯摹三体刻于家塾胡元质摹光和遗字刻于雅州
陆务观序之女直入汴遗经不毁今石藏内库拓本在
内阁鲁诗为子贡传申公说多与毛异所载石经出宋
时他传记绝无载者不知丰氏何自得之也
 说略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