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964-04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略卷七       明 顾起元 撰
  史别上
帝王世纪云黄帝次妃女节生少昊则少昊乃黄帝子
也是传位与子自黄帝始而非起于夏禹家语五帝德
及书序注颛帝纪并通历皆云颛帝为昌意子则亦黄
帝孙也是少昊传位于侄史记家语皆云帝喾祖元嚣
父蟜极又高辛纪书序注与帝王世纪载喾为黄帝曾
卷七 第 1b 页 WYG0964-0459b.png
孙则颛顼传位与从侄大戴礼并史记云帝喾下妃生
挚则高辛又传位于子高辛次妃庆都生尧则挚又传
位与弟史记并舜典疏以舜为黄帝八代孙则尧传位
于五世侄孙前汉律历志载颛帝五世生鲧则舜传位
于六世祖之从兄弟如是则五帝亦可谓家天下今溯
五帝之上而观之礼记注云女娲承伏羲而淮南子览
冥训注古天子姓风则亦伏羲之子孙也礼记国语皆
云炎帝少典之子而家语与史记云黄帝有熊国君少
卷七 第 2a 页 WYG0964-0460a.png
典之裔子国语又云黄帝炎帝之弟则二君同是少典
之子以此而观家天下其来远矣或曰夏之十七君皆
姓姒商之三十君皆姓子周之三十七君皆姓姬非如
五帝之异姓曰不然五帝之时世变不同人各自为一
姓故黄帝姓公孙而少昊黄帝子也改姓巳颛帝亦黄
帝孙也乃姓姬尧寄于伊长孺家从母所居故姓伊耆
舜生姚墟故姓姚稷契与尧同父兄弟也而稷姓姬契
以简狄吞玄鸟卵而生故姓子若以异姓而论谓黄帝
卷七 第 2b 页 WYG0964-0460b.png
与少昊非父子而尧与稷契非同父之兄弟可乎或曰
家以传子今五帝独黄帝高辛传位于子少昊颛帝皆
与侄而挚则与弟盖已非传子矣尧传之曾侄孙而舜
又传之同六世祖之从兄弟服纪尤为差远曰不然长
子考监明既以罪死而放齐固尝荐次子朱启明矣尧
未尝不欲传子朱之不肖不足以嗣位尧则择同宗之
侄孙而授之舜亦不敢遽然以为君而犹避朱于南河
舜亦未尝不欲传子商均不肖不能以继绪舜则择同
卷七 第 3a 页 WYG0964-0460c.png
宗之从兄弟而传之禹亦不敢冒然以为君犹避商均
于阳城尧舜岂以异族而授之天下哉且如商之外丙
传弟仲壬仲壬传侄太甲小甲传帝雍巳祖辛传弟沃
甲沃甲传侄祖丁祖丁传堂弟南庚南庚传堂弟阳甲
祖庚传弟祖甲廪辛传弟庚丁而周懿王传弟孝王康
王传弟定王则商周亦有传弟侄者其后如汉惠传弟
文帝昭帝传侄孙宣帝成帝传侄哀帝哀帝传从弟平
帝东海殇帝传堂兄安帝若冲帝传质帝则同高祖之
卷七 第 3b 页 WYG0964-0460d.png
从兄弟质帝传桓帝则又同五世祖之从侄比之舜禹
盖无异也且以祭法观之周则祖文而宗武商则祖契
而宗汤夏则祖颛帝而宗禹而舜则祖颛帝而宗尧若
舜为异姓之国奚必宗尧哉盖曰弟曰侄曰侄孙既皆
吾之族类不谓之家天下不可也
世言神农生而九井自出按九井在赖山荆州记云江
夏随县北界厉乡村南重山也井在山北重堑周之广
一顷十一亩内有地云神农宅神农生此神农既育九
卷七 第 4a 页 WYG0964-0461a.png
井自穿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寰宇记在县北百里
人不敢觞按今惟存一穴大木旁荫人即其处为神农
社年常祀之亦引荆山记所言厉乡村厉山下之穴神
农所生穴口方一步容数人上有神农庙即荆州图永
阳县西北二百三十里厉乡山东石穴也高三十丈长
二百丈谓之神农穴神农生于厉乡者老子亦生于此
故崔氏濑乡记以为老子教堂之故处祇今真源老子
祠北三里有李母祠门内东院有九井述征记云汲一
卷七 第 4b 页 WYG0964-0461b.png
则八动然当涂南十里又有九井山伏滔记丹阳山南
有九井五乾四通大江寰宇记穰之九井与江宁三井
皆汲一则馀俱震而广济之静林院亦有九井考之院
记乃开成中宗义所凿为阴窦使相通引东岩水注之
即今之九井寺因之岩井之相通附会者非一矣且若
江宁三井在城南五里三井冈而县复有烈山烈洲临
江中流上有神祠记或以为烈山氏之故迹乃伏滔记
云栗洲也其上有小山如栗王敦举兵所至者舆地志
卷七 第 5a 页 WYG0964-0461c.png
云吴之旧津是矣内有小水商客停舟以避烈风而名
亦曰溧洲非古之烈山也
罗泌路史云予游炎陵过西阳之乡值云阳老期我山
中观赤松轩辕之坛寺后山之顶为岁祈所赤松子者
炎帝之诸侯也既耄移老襄城家于石室故齐孔稚玄
馆碑云赤松家于石室之下神农行弟子之敬今襄阳
之境也而说者乃以为东阳之石室山故东阳记北山
去郡三十里有赤松庙赤松涧云昔徐公遇赤松于此
卷七 第 5b 页 WYG0964-0461d.png
而郦氏水经亦谓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烧而化故今山
上有赤松坛载稽非也乃皇初平尔初平亦赤松子也
炎世赤松迹在襄阳不在于此按习凿齿襄阳传蔡阳
界有赤松子亭下有神陂即南都赋所谓松子神陂者
也神仙传云赤松子者服水玉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
入火炎帝少女追言与之俱仙高辛之时复为雨师而
列仙传有赤松舆子者在黄帝时啖百草华不榖至尧
时为木工故传为帝俈师之又云尧师之道家亦有黄
卷七 第 6a 页 WYG0964-0462a.png
帝问赤松子中戒等经此张良所以愿从之游非末代
之数矣然今西蜀峨眉衡阳在在俱有赤松坛墺岂其
所寓耶云阳之迹迩于炎陵可得而详也
玄嚣少昊青阳三人也说者以玄嚣为青阳或以青阳
为少昊或合以为一人皆非也按春秋纬黄帝传十世
虽未足信然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以今考纪
亦十有二世昔汉杯育治始终黄帝而来至元凤之三
年凡三千六百二十九载黄帝后有帝鸿有帝魁有青
卷七 第 6b 页 WYG0964-0462b.png
阳有金天而后乃至高阳金天少昊俱为青阳之子考
之书则无疑质之世则不诡青阳玄嚣自二人明矣司
马迁作史记不纪少昊略不识其所出而言玄嚣不得
居帝位夫少昊矩度显在人目三代以来皆所尊用祀
于五帝之位正于月令之次德之在人如是之著而玄
嚣不得居帝位则玄嚣非少昊明矣史记云黄帝生玄
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此太史公之误也黄帝之子二
十五宗赐姓十二惟纪有二馀十有三皆姬姓也青阳
卷七 第 7a 页 WYG0964-0462c.png
与夷彭同为纪姓玄嚣与苍林同为姬姓少昊生于青
阳循其纪姓帝喾出于玄嚣循其姬姓世本纪姓出于
少昊而帝喾之子帝尧犹袭姬姓氏姓之来各有𣲖别
则玄嚣青阳又不得为一明矣夫玄嚣降居江水青阳
安得有降居江水之事盖太史公统纪二人皆出黄帝
而并列其文稍错误宜曰生玄嚣青阳玄嚣降居江水
尔曹子建之赞少昊也亦称祖自轩辕青阳之裔则少
昊为黄帝之孙而青阳之后矣惟帝德考云黄帝之子
卷七 第 7b 页 WYG0964-0462d.png
少昊曰清又曰清者青阳也其子曰挚兹太史公所以
致学士之疑者盖取乎此少昊二字自是传者之误赘
也是以张衡条迁固违误谓帝系说黄帝产青阳昌意
与周书异而郭璞亦云少昊金天氏帝挚之子也然以
挚为青阳之名则又误矣
禳架之事从古而有今人家正旦门设神荼郁垒为说
漫汗按风俗通引黄帝称上古有兄弟二人曰荼曰郁
律在度朔山桃下简百鬼妄滑人者援苇索执以食虎
卷七 第 8a 页 WYG0964-0463a.png
而汉旧仪乃引山海经云神荼郁垒二神人主执恶害
之鬼黄帝乃立桃人于门户画荼垒与虎索以禦鬼其
为说盖如此独风俗通作郁律战国策又作余与郁雷
厥义同也故集韵中垒音为律盖神荼者伸舒也而郁
律者苑结之谓也周代多以荼为舒如公子荼夏后荼
是也西京赋云雷郁律于岩突声郁屈也沈休文云郁
律构丹巘形郁屈也而黑深又为王充亦云礼刻
尊为雷形一出一入为相校较之状盖律郁者㟪㠥之
卷七 第 8b 页 WYG0964-0463b.png
类也相校较则鸣分裂魄然若敝裂者气射之声也郁
律忽发中人则死其引山海经郁垒与旧义同惟括地
图言二神曰郁曰律则失之矣且黄帝内传云黄帝始
傩而庄子有游岛问于雄黄逐疫出魅击鼓呼噪与黄
帝立巫咸之事则神荼郁垒爆竹之事可知矣
世本云苍颉作书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言苍
颉黄帝史官崔瑗曹植蔡邕索靖言古之王也徐整言
在神农黄帝间谯周言在炎帝时卫氏言当在包牺苍
卷七 第 9a 页 WYG0964-0463c.png
帝之世慎到言在庖牺前张揖言其为帝王生于禅通
之纪路史亦云然按元命包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
治百有一十载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
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此皆言仓颉是帝王世纪言黄帝史官仓颉孔甲吕氏
春秋说文通志略皆同世纪迄未有的论也今苍颉墓
白水县南乐县祥符县寿光县皆有之元命包言葬衙
之利乡亭衙即白水述异记仓颉墓在北海寿光亦北
卷七 第 9b 页 WYG0964-0463d.png
海地未知孰是
汉孔氏注九黎之君号蚩尤史记蚩尤在炎帝之末楚
语九黎在少昊之末孔注又言蚩尤为黄帝所灭与史
记同孔见楚语而为此说盖以蚩尤是九黎之君黄帝
虽灭之种类尚在故至少昊末复作乱康成曰九黎学
蚩尤蚩尤霸天下者孔氏三朝记曰蚩尤庶人之贪者
应劭云蚩尤古天子诸说不同今考黄帝灭蚩尤于涿
鹿之野在北鄙南蛮多黎种九黎三苗皆南蛮蚩尤九
卷七 第 10a 页 WYG0964-0464a.png
黎非一种也楚语云三苗复九黎之恶苗与黎同种康
成亦云三苗即九黎之后颛顼诛九黎其子孙为三国
高辛衰复为乱尧又诛之舜摄位又窜之禹摄位又征

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
贪虐者之戒其状率为兽形傅以肉翅盖始于黄帝龙
鱼河图云黄帝之初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
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演义云汉武时太原
卷七 第 10b 页 WYG0964-0464b.png
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疾其里人遂立祠齐魏间太
原村落中祭蚩尤神尚不用牛头述异记冀州有蚩尤
神俗谓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涿鹿间往往掘得髑
髅如铜铁蚩尤骨也齐梁间尚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
可碎秦汉间说蚩尤牛耳鬓如剑戟有角与轩辕斗以
角抵人人不能向冀州旧乐名蚩尤戏其人两两三三
戴角而相抵即蚩尤之制又按俗称关羽死后为神有
破蚩尤于盐池事今山西解州是寰宇记云蚩尤之封
卷七 第 11a 页 WYG0964-0464c.png
域有盐池之利王冰黄帝经序云其血化为卤今之解
池是也方百二十里卤色正赤故呼解池为蚩尤血则
俗称云长云云亦有自来矣
蜀记杜宇末年逊位鳖令鳖令者荆人也旧说鱼凫畋
于湔山仙去后有男子从天堕曰杜宇为西海君自立
为蜀王号望帝徙都于郫或瞿上自恃功高诸王乃以
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
绵洛为池泽岷山为蓄牧南中为园苑时鳖令死尸随
卷七 第 11b 页 WYG0964-0464d.png
水上荆人求之不得至蜀起见望帝望帝以之为相后
䄠以国去之隐于西山民俗思之时适二月田鹃方鸣
因号杜鹃以志其隐去之期一云宇䄠之而淫其妻耻
之死为子隽故蜀人闻之皆起曰我望帝也杜甫每每
起叹所谓杜宇曾为古帝王者据风俗通等鳖令化从
井出既死尸逆江至岷山下起见望帝时巫山拥江蜀
洪水望帝令令凿之蜀始陆处以为刺史号曰西州自
以德不如令从而䄠焉是为蜀开明氏年号万通生芦
卷七 第 12a 页 WYG0964-0465a.png
保亦号开明时武都出五力士辅之开明子孙八代都
郫九世至开明尚始去帝号称王治成都自开明五世
开明尚始立宗庙于蜀则犹在五帝时以今蜀记望帝
远记周襄王至鳖令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当始皇
时号蜀芦子霸王夫始皇时蜀灭久矣记言仪错伐蜀
蜀王开明拒战不利退走武阳获之乐史云在彭山县
则是张仪灭之也鳖水名也字一作鄨音别县在牂牁
集韵音币而刺史乃秦官故王充刘知几以子云之纪
卷七 第 12b 页 WYG0964-0465b.png
杜魄荆尸为妄鳖令亦作鳖灵墓在郫西五里
外纪有十日并出之说羿射落其九人以为诞古今通
占镜云众日并出天下分裂百官名设政令不行三日
并出诸侯争洪水出晋建兴二年正月辛未三日出西
方而东行后江东改元刘聪李雄作乱四年三日复出
其年帝蒙尘平阳五年正月庚子三日又见占曰三四
五日见天下兵王者如其数建武元年亦尝三日并矣
见晋阳秋而太兴三年五日且出后前秦后赵乘时并
卷七 第 13a 页 WYG0964-0465c.png
起贞观之初突厥亦记五日并见乾符六年十一月朔
两日出斗三日乃没夫天有十日居于阳谷在黑齿之
北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次以甲乙迭运中土君有
失道则两日并斗三日出争以至十日并出大乱之道
山海经云日浴温原谷上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
戴于乌夏桀之乱两日并出商纣之世两日又见其一
将没一方出故考灵曜云黑帝之亡二日并照虽然兴
亡必并有德则兴无德则丧此不易之道也显德七年
卷七 第 13b 页 WYG0964-0465d.png
正月癸卯两日固尝见矣是时苗从训从太祖出师见
日上复有一日久相摩荡曰天命也及夕六军推戴繇
此观之胤甲之事盖有之矣历代之书志更有多月者
梁太清二年正月两月相承见西方唐志贞观初突厥
言有三月连明考之乃是当时推为突厥颉利之应虽
云分域然日月正为中国之占顾得云颉利哉
书中候握河纪云尧即政十七年仲月甲日至于稷沈
璧于河青云起回风摇落龙马衔甲赤文绿色自河而
卷七 第 14a 页 WYG0964-0466a.png
出临坛而止吐甲回遰甲似龟广九尺有文言虞夏商
周秦汉之事帝乃写其文藏之东序而世纪言尧与群
臣沈璧于河乃为握河纪今中候是也王元长云握河
沈璧孙氏瑞应图云帝尧即位坐河渚神龙赤色负图
而至备载山泽河海之形国土之分域(玄云篇云龙飞/何婉婉凤翔何)
(哕哕昔在唐与虞/时见青云际此也)帝舜祇德钦象有光至于稷兴荣光
迭至黄龙负图卷舒至水畔置舜前舜与三公大司空
禹等三十人集发图周公践阼理政与天合志万序咸
卷七 第 14b 页 WYG0964-0466b.png
得休气充塞(见孝经/援神契)藩侯陪位群公皆就立如舜周公
差应(差应邪错在后圣/当受神位故近之)至于日昃荣光汨河(汨/覆)青云浮
至青云仰玄甲临坛止济止图滞(青龙灵仰之使/玄甲所以裹图)周公
视王公视(圣人精明/故先视)其文言周世之事五百之戒与秦
汉事(中候摘洛戒云若稽古周公旦钦惟皇天顺践阼/即摄七年鸾凤见蓂荚生青龙衔甲玄龙背书以)
(上野王/符瑞图)故中候又云周成王举尧舜之礼沈璧于河白
云起而青云浮乃有苍龙负图临河然据考之亦黄帝
之事尔以按野王符瑞图云黄帝轩辕氏东巡省河过
卷七 第 15a 页 WYG0964-0466c.png
洛又沈握事将加沈璧集历并臻皆临诸坛河龙负图
出赤文象文以授命(象字象时代/出握河纪)龙鱼河图云天授帝
号黄龙负图鳞甲光耀从河出黄帝命侍臣写以示天
下河图又言黄帝云予梦两龙授图乃斋往河洛求之
有大鱼溯流而至泛白图帝跪受之而河图挺辅佐曰
黄帝持斋七日七夜天老皆从以迎河洛之书至翠妫
之泉大鲈溯流而至问五圣莫见独与天老迎之兰叶
朱文五色毕见沈白图以授帝(见兔/园策)又云黄帝游于河
卷七 第 15b 页 WYG0964-0466d.png
洛之间至泽鸿之泉鲈鱼负图以授帝兰叶朱文名曰
录图前河图亦云黄帝游洛水有鲤长三丈身青无鳞
赤文成字故世纪言黄帝时大震三日帝游洛水上见
大鱼三牲醮之天甚雨七日鱼流而得图书则非止握
河之说也
世纪云尧时蓂荚夹阶而生每月朔则生一荚至月半
而十五荚十六后日落一荚至晦而尽若月小尽则馀
一荚厌而不落王者以之占历应和气而生舜亦如之
卷七 第 16a 页 WYG0964-0467a.png
一名仙茅故田俅子云尧为天子蓂生于庭为帝成历
瑞图云叶圆而五色日生一荚至十六则落一荚及晦
而尽白虎通义云考历得度则生书中候摘洛戒云尧
舜时皆有之周公摄政七年又生亦见伏书大传或云
朱草大戴礼云朱草日生一荚至十五日后日落一叶
周而复始按孝经援神契云朱草生蓂荚孳则二物也
注朱草者百草之精状如小桑栽子长三四尺枝茎如
珊瑚生名山石岩之下刺之如血其叶生落随月晦朔
卷七 第 16b 页 WYG0964-0467b.png
亦如蓂荚则蓂荚之类尔三礼义宗云朱草赤草也可
以染绛为服以别尊卑王者施德有常则应德而生光
武中元年群臣奏言地祗应灵而朱草萌生又有赤草
生于水涯则非蓂荚矣云仙茅者诞矣(抱朴子亦云又/名仙茅今西山)
(谌母所种者颇异它处少年汤饮辄致口鼻出/血仙茅方云明皇服钟乳不效婆罗门僧进之)
唐国今中山之唐县按舆地广记尧为唐侯于此汉属
中山国今中山之新乐皆故汉之唐也有尧山唐水南
有望都城望都里东北有中山故城一曰广唐城张曜
卷七 第 17a 页 WYG0964-0467c.png
中山记云中人城也望都城东有尧故城俗呼为尧姑
城世纪以为庆都山在望都南张晏皇父谧皆谓以升
尧山南望都山因曰望都相去为五十里今在唐县东
北五十四里俗呼孤山一曰豆山而十三州志唐故城
在卢奴北七十五里卢奴今之唐也郦元云城去望都
城八十去中山城七十推验宜为唐城北去尧山五里
与七十五里之说合然城南无山以拟都山于是欲以
唐城为望都城而北又无城以应唐城乃以唐城东南
卷七 第 17b 页 WYG0964-0467d.png
十五高昌城为望都城盖不知道里之误也唐之为名
在在有之平阳安邑亦皆曰唐平阳即晋之临汾正乃
诗之唐国有姑射山按九域志唐水之上地正名翼一
曰绛而总曰平阳成王灭之以封叔虞后更曰唐安邑
今𨽻解故绛之翼城城西二十里有唐城又并于晋北二
里有故唐城寰宇记为唐尧所筑夫平阳乃丹朱之封
也徐才国都城记及元和郡县志皆云翼城唐国帝尧
裔子所封而晋阳县北二里亦有故唐城云尧所筑即
卷七 第 18a 页 WYG0964-0468a.png
燮父之所徙而河北县南百二十八又有故尧城九域
志威胜军之临漳城风土记亦云尧筑而邢之尧山县
汉之柏人西十二有南蛮古城今相有古柏人城九域
记引世纪为尧都县东北二十二有柏乡城故与赵都
柏乡县东西中分城冢记言尧所置有尧庙谓尧于此
赠洪水访贤人者又河东之南二十八亦有尧山上有
尧城水经以为唐尧所理而雷首亦谓之尧山有尧祠
唐之尧山亦有尧祠张朏齐地记以为巡狩所登而河
卷七 第 18b 页 WYG0964-0468b.png
清西南八十五瑕丘东南七里洙西与滑之灵祠皆有
尧祠上党长子亦有尧水尧祠集古录记尧祠碑二皆
在济阴九域志济阴乃今有尧沟而九州记曹为尧庙
尧之所开而名若寰宇所记尧迹尤多尧舜之祠天下
不胜多矣皆以为巡狩之所记有所不得尽有如东海
县西北三里谢禄山上尧庙乃太始七年刺史刘崇之
所立自以为尧后为之此类尤多今荆湖南北江西两
浙桂阳永明二水以来祠场不可胜纪
卷七 第 19a 页 WYG0964-0468c.png
尧之冢在济阴成阳尧母灵台在南汉章帝元和二年
使奉太牢祠尧于成阳灵台是其处也今皆在濮之雷
泽东南(元和郡县志尧母庙县东南四里尧陵县西三/里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一年纪)
(载于碑贞观十一年/禁樵采春秋奠酹)而王充乃云葬崇山墨子则谓北
教入狄道死南巳之市而葬蛩山之阴盖仪墓尔(论衡/曰尧)
(葬冀州或云葬崇山仪墓如汉世远郡园陵与苍梧舜/墓之类非实葬所山海经云尧葬狄山之阳郦善长以)
(为非亦/此类)按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言灵台碑以为史记地
志水经诸书皆无尧母葬处粤稽地志及范晔志则云
卷七 第 19b 页 WYG0964-0468d.png
成阳有尧冢灵台而此碑云尧母葬兹欲人莫知名曰
灵台又郭缘之述征记成阳城东南九里有尧陵陵东
有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盖尧妃也东南六里有庆
都冢上有祠庙而水经注言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
南一里有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乡曰崇仁邑
号修义其葬处明白若此恶得云无言邪然述征记在
成阳东而今之所识乃在成阳西北四十里榖林则古
今疆场相出入有不同者郭氏所记乃小成阳小成阳
卷七 第 20a 页 WYG0964-0469a.png
在成阳西北五十里𨽻于河南有山曰成阳榖林在其
(高诱注吕氏春秋云/成阳山下有榖林是)小成阳以山得名乃尧葬所在
有尧之故名焉即庸俗所谓囚尧城者
尧母冢在濮州雷泽县有碑盖建宁五年廷尉臣所建
济阴守宋晃允让成阳令管遵君台遣大掾辅助以成
其说感赤龙而生尧则本春秋合诚图谓庆都生于斗
维之野常在三河东南天大雷电则血流润大石之中
生庆都为黄云覆盖蔑食不饥许慎尝为之论曰尧亲
卷七 第 20b 页 WYG0964-0469b.png
庆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孺家年二十九无夫出观于
河有赤龙负图而至曰赤龙受天下之图有人赤衣光
面八采鬓髯长赤命帝起成元宝及生尧视如图故眉
有八采之色以帝王世纪考之尧为帝喾子则岂为无
父汉人尚谶纬其论每若此彼以汉高祖为雷电感大
泽中以生则追叙尧事相配且为尧之后虽帝王之兴
必有徵祥不应怪诡至此刘焯尝谓左氏称在夏为陶
唐氏其处为刘氏非原史本文乃汉儒欲其传特为此
卷七 第 21a 页 WYG0964-0469c.png
语以汉出尧后独左氏为有明文以此求重于是孔颖
达特信其说观此碑与许慎之论则焯之说有所推考
之矣
尚书中候握河纪云舜为太尉故帝王世纪云命为司
徒太尉正月以太尉行事按月令命太尉赞桀俊郑注
太尉秦官汉志亦云独应氏官仪以为周官而康成中
候注首从其说与礼注相异故束晰据中候以追难之
正义且因中候之言谓三王有司马无太尉以为尧置
卷七 第 21b 页 WYG0964-0469d.png
之而三王不置予考春秋元命苞云尧游于河赤龙负
图与太尉舜等百二十人发视之而合诚图言尧坐舟
中与太尉舜等临观凤凰负图授于尧赤玉为匣长三
尺广八寸厚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章曰天赤帝符
玺而春秋运斗枢亦云舜以太尉之号即天子五年二
月东巡狩舟中与三公诸侯临观河黄龙五采负图出
置舜前䠠入水而前去黄玉为匣长三尺广八寸有户
白玉检黄金绳芝泥封两端章曰天黄帝符玺鸟文舜
卷七 第 22a 页 WYG0964-0470a.png
与大司空禹临侯博望等三十人集发图玄色绨长三
十二尺中有七十二帝地形之制天文位度之差藏之
大麓而河图所云与此略同则其为说久矣然吕氏书
孟夏命大封赞桀不云太尉黄帝时大封为司马是太
尉也(周之大司马至秦而为太尉汉武复为大司马东/汉复为太尉尉者自上安下之辞周官大司马职)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王制司马/辨论官材皆赞桀遂良之事)刘昭以为纬候之书贵
尚神鬼动挟怪诞太尉官实司天虞舜作宰璿衡赋政
当是据位以书前职非虞氏之实号盖太尉之职实舜
卷七 第 22b 页 WYG0964-0470b.png
所掌遂以职同而追称之非官之缪康成自注中候至
于礼学岂遂忘帝之职位哉盖亦知之不发之中候而
发之月令耳
西王母西方昏荒之国也在尔雅为四荒之名据大戴
礼三朝记孔子之言昔西王母献舜白玉琯及益地图
注言神也亦见书帝验期及世纪世本乃云献白玉环
及玉佩礼斗威仪云献地图及玉玦集仙录又言黄帝
在位西王母使乘白鹿授地图舜帝在位使献白玉环
卷七 第 23a 页 WYG0964-0470c.png
及益地图舜遂广九州为十二复献白玉之琯以和八
风故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中道舜祠下得笙白玉
之琯风俗通汉晋诸史吕览乐书皆备言之说文尧舜
祠下得笙玉琯盖皆以玉作琯故能使神人和凤来仪
也窃按诸书言舜时瑞事尤多如金楼子言舜摄时有
绥耳贯胸民献珠虾拾遗记言羽民等献黄布火浣之
类多不足质按竹书穆王七年西王母来宾特不过西
戎尔大历六年试西戎献白环诗指此
卷七 第 23b 页 WYG0964-0470d.png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即春秋之诸/浮冀州之地)迁于负夏(卫/地)卒于鸣
条东夷之人也(在河中府安邑或云陈留平丘有鸣条/亭然汤伐桀与三朡昆吾同时三朡在)
(定陶鸣条义不得在陈留又/安邑有昆吾亭显其非是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在河南
北故葬于纪所谓纪市也(纪在河中/府皮氏)今帝墓在安邑而
安邑有鸣条陌去纪才两舍竹书郡国志等皆言帝葬
苍梧则自汉失之(礼记/是)至郑康成遂以鸣条为南夷之
(孟子言诸冯负夏鸣条伊训言亳鸣条三朡皆卫晋/之地岂得越在南夷哉故窦革云舜卒鸣条去所都)
(蒲阪七十里无缘葬于苍梧四千里外而司马考异乃/谓苍梧为在中国非必江南然无明文且谓江南抑又)
卷七 第 24a 页 WYG0964-0471a.png
(疏/矣)夫苍梧自非五服人风婐划地气高瘴在虞夏乃无
人之境岂巡狩之所至耶方尧老舜摄也于是乎有巡
狩之事今舜既已耄期释负而付禹岂复躬巡狩于要
荒之外哉是以刘知几之徒得以摭厉王流彘楚帝迁
郴及夏桀赵嘉之事而疑舜禹之明德尝考之象封有
(今道/州)故墓在于始兴(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即南康记南康县鼻天)
(子城者亦见实宾录盖地后贯南/康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义均封于商故女英
之冢在商(事见刘禹锡嘉话广纪等世纪云舜三妃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女英盖随子均徙于封)
卷七 第 24b 页 WYG0964-0471b.png
(所而死/葬焉)其馀支庶或封巴陵或食上虞采西城邑池阳
与夫怀戎衡山长沙无锡故其墓或在江华或在巴陵
上虞(荆湖两浙虞帝之迹遍所在有风土记上虞有舜/冢郡国志云上虞东有姚丘舜葬之所东又有谷)
(林云舜生之地复有历山云舜耕于此而嘉禾降之又/越之馀姚馀姚山记以为舜父所封而风土记乃云舜)
(支庶之所封又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台下有望陵祠/云民思之而立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于姚丘妫水)
(之汭损石之东今姚丘山在馀姚西六十里上虞县之东/本作桃丘又始宁界有舜所耕田始宁乃故上虞之南)
(乡也今有吴北亭虞滨皆在小江里去县五十里对小江/北岸临江山上有立石谓之损石俗呼蔿公崭又馀姚)
(有渔浦湖舆地寰宇记以为舜渔于此沈稷谓湖今在/上虞而今泠道乃有舜庙徐俭碑谓是舜之所都而营)
卷七 第 25a 页 WYG0964-0471c.png
(浦南亦记有舜巡宿处而道州学西有虞帝庙营其它/盖不胜记如营道庙旧在太阳溪溪今不知处汉以来)
(庙九疑山下至唐不存元结建之州西置庙户刻表敕/并状僖宗时士胡曾权延唐始复之九疑宋初王继勋)
(奉诏修岁春秋降祠/版盖皆其后祠之)禹为天下帝之诸子分适它国其
之巴陵者癸比氏盖从之故其墓在于巴陵(黄陵也癸/比氏帝之)
(第三/妃)帝之三妃不得皆后于帝死盲既葬于陈仓则其
先死矣(盲即娥皇汉志陈仓/有黄帝孙舜妻盲冢)既黄英各自有墓则黄陵
为癸比之墓审矣(世以湘阴黄陵为舜妃墓而临桂县/城北十馀里有双女冢高十馀丈周)
(二里亦云二妃之葬俱缪今江华太平乡有舜寺湘阴/有大小哀州图经以为二妃哭舜而名亦妄特舜女也)
卷七 第 25b 页 WYG0964-0471d.png
虞帝之坟在在有之(海内南经苍梧山帝舜葬其阳大/荒南经帝舜葬岳山又海内北经)
(有帝舜台之/类有灵台)盖古圣王久于其位赴格之日殊方异域
无不为位而坟土以致其哀敬非一所也颛喾尧汤之
墓传皆数出汉远郡国皆起国庙亦若是也是则九疑
之陵或弟象之国所封崇尔(汉惠帝元年令郡国诸侯/王立高庙至元成时郡国)
(祖宗园庙百六十七所自高祖至悼皇考各居/陵旁立庙并京百七十六园中各有寝便殿)不然商
均窆也大荒南经云赤水之东苍梧之野舜子商均之
所葬九疑山记亦谓商均窆其阴岂非商均徙此因葬
卷七 第 26a 页 WYG0964-0472a.png
之后世遂以为虞帝坟耶(山海经古书也第首尾多衡/决后世不考按海内朝鲜记)
(云南方苍梧之东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此后人所增长沙零陵名出秦汉非古明也)
又考大传符子之书虞帝逊禹于洞庭张乐成于洞庭
之野于是望韶石而九奏则帝盖尝履洞庭而乐韶石
亦既逊位而归国矣(逊禹后十八载乃崩九山皆/石耸特立亦谓之韶石)故集
仙录言帝得修身之道治国之要瞑目端坐冉冉乘空
而至南方之国入十龙之门泛昭回之河其中有九疑
山焉历数既往归理兹山是则九疑之游特梦想之所
卷七 第 26b 页 WYG0964-0472b.png
届者是以蔡邕九疑碑乃云解体而升而胡曾九疑碑
图且谓今无复墓然则苍梧之藏有其语而已矣(真源/赋云)
(因南狩走马逐鹿同飞/苍梧莫知所去盖诞)河中之垄焉可诬也世远论略
李白云重瞳孤坟竟何是则虞帝之冢不明自昔以为
恨也(王充谓舜禹皆以治水死葬于外按是时水平已/久柳灿辟刘知几之说当矣然谓舜因天下无事)
(肆觐南巡零陵桂林不期奄化而因葬之至比始/皇孝武章帝之崩载归路寝而后成礼又大妄矣)书云
陟方乃死说者以陟方为巡狩孔氏谓升道南方以死
韩愈非其说曰地倾东南南巡巡非陟也陟者升也方
卷七 第 27a 页 WYG0964-0472c.png
乃死者所以释陟为死者苏轼亦谓陟方犹升遐乃死
为章句后学误以为经文书云商礼陟配天惟新陟王
故汲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然则在位五十载陟者为
纪帝之没明矣
唐世纪录张尚书牧弘农鞫盗有尝发商州尧女墓者
多得大珠镠金宝器玉碗厥事甚显公独怪其史传蔑
记又谓尧女舜妃从死湘岭不得在是且以玉碗宝珠
非协茅茨之事一时名流刘禹锡辈亦举为疑微达识
卷七 第 27b 页 WYG0964-0472d.png
之义矣考之舜子商均本曰义均见于山海经以其封
商而谓商均商正今之商州按帝王世纪云虞帝三妃
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今女英之冢在商则特舜崩之
后随其子均徙于封所故其卒葬在焉事允协矣又奚
史传之记不记哉彼亦岂知虞帝未始南巡与二妃初
无从巡溺死之事皆记礼者之妄尔夫果帝以南巡二
妃于时皆逾百岁岂得谓女儿复此俱存哉尧舜固俭
也然宝玉之类亦非必为深怪南阳张诞澹墓碑阴刻
卷七 第 28a 页 WYG0964-0473a.png
白楸之棺易毁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尔后人幸
勿我伤元嘉既发甚多金器垂帘一皆金钉饰之先汉
文帝敕治霸陵一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铁为饰故魏
晋群盗发掘陵堬而霸陵独得不抇至元康间三秦人
尹桓解武始发霸陵独得潜闼之中金玉粲炼繇此观
之则商墓之藏可理知矣况尧舜之俭朱均固未守也
式求刘向当时对成帝者则霸陵之事固不得甚薄也
况商均乎
卷七 第 28b 页 WYG0964-0473b.png
岳之黄陵癸比氏之墓也湘之二女虞帝子也历世以
为尧女舜妃者繇秦博士之妄对始癸比氏虞帝之第
三妃而二女者癸比氏之出也一曰宵明一曰烛光见
诸汲简皇甫氏之世纪山海经言洞庭之山帝之二女
居之者也若九歌之湘君湘夫人则又洞庭山之神尔
而罗含度尚之徒遽断以为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而以
黄陵为二妃之墓郑玄张华郦道元辈且谓大舜南巡
二妃从征溺死湘江神游洞庭之山而出入乎潇湘之
卷七 第 29a 页 WYG0964-0473c.png
浦为是说者徒见尧典有二女之文即以为尧之女而
舜之妃不复致考厥妄甚矣郭景纯云尧之二女舜之
二妃岂应降小水而为夫人当为天帝之女斯亦缪者
夫使天帝之女尤不应降小水而为夫人王逸韩愈从
而辨之得其情矣且虞帝晚年亦既退听而禅禹矣南
狩之举总之伯禹而二妃者俱过期颐孰有从狩之事
哉今考皇英之冢既各它见则此黄陵显非二妃之窆
而湘祠决匪尧女之灵皆昔人之罔说明矣山海经云
卷七 第 29b 页 WYG0964-0473d.png
舜之二女处河大泽光照百里夫大泽者洞庭之谓而
光照者威灵之所暨也讫今湘神所宝灵正百里所谓
分风送客者乃正囿一同之间然则湘祠为虞帝之二
女复何疑邪沈存中云陟方之时二妃皆百馀岁岂得
俱存而且谓之二女乃复不知位既久禅匪复陟方之
事邪黄伯思辈虽能以退之之辨为非然犹以为天帝
之女与翁养源于湘江图志述之斯亦惑矣纷纷失据
以为舜女盖自今始
卷七 第 30a 页 WYG0964-0474a.png
黄闵武陵记云武山半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槃
瓠行迹辰州图经云隍石窟如三间屋一石狗形蛮俗
云槃瓠之像按伯益经云卞明生白犬是为蛮人之祖
卞明黄帝氏之曾孙也白犬者乃其子之名盖若后世
之犬子豹奴虎豚虎犊云者非狗犬也然经又言卞明
生白犬白犬有二自相牝牡郭氏以为自相配合盖若
今之婆罗门半释迦者而应劭书遂以为高辛氏之犬
名曰槃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妇是为南
卷七 第 30b 页 WYG0964-0474b.png
蛮则知其说原衍于此是殆以白犬为厖尔至郭璞张
华干宝范晔李延寿梁载言乐史等各自著书枝叶其
说人以喜听而事遂实矣且其说曰高辛氏募有得犬
戎吴将军首者黄金千镒邑万家妻以少女杜君卿固
疑其诞谓黄金古以斤计至秦始曰镒一也三代分土
汉始分人古安得万家之封二也将军周末之官三也
吴姓宜周始有四也佑之难亦当矣又引其狱中与诸
甥书證之然不知其说之不出乎晔也夫人畜之交通
卷七 第 31a 页 WYG0964-0474c.png
世盖每有昔元嘉中孟慧度之婢与犬通处者且逾年
事具宋书志槃瓠者特狐之转尔按玄中记槃瓠浮
之东南海中是为犬封氏盖因本风俗通然亦不谓其
为蛮人之祖也
夏后氏生而母化为石此事之异闻者说见世纪盖原
禹母获月精石如薏苡吞之而生禹也淮南之修务云
禹生于石注谓修已感石坼胸而生故说者以为夏后
生而母复为石今登封东北十里有庙庙有一石号启
卷七 第 31b 页 WYG0964-0474d.png
母石应劭刘安郭璞李彤随巢王烱王韶窦革等皆云
启母历代崇祀亦以为之启母按元封元年武帝幸缑
氏制曰朕用事华山至中岳见夏后启母石伏云启母
化为石启生其中地在嵩北有少室姨神庙登封北十
二里云启母之姨而偃师西二十五里复有启母小姨行
庙淮南子禹通轘辕涂山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
鼓涂山忽至见禹为熊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禹曰
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盖本乎此事正与广德所祠
卷七 第 32a 页 WYG0964-0475a.png
乌程张渤疏圣河夫人李饷至鸣鼓事正同见事实及
桐汭志漫录等故记以为大禹之化厥有繇矣虽然启
母之庙顾野王卢元明等又以为阳翟妇人嵩高记云
阳翟妇妊三十月子从背出五岁入山学道为母立祠
曰开母祠则又疑后母矣按遁甲开山图又言上古女
娲十九代孙大禹寿三百六十岁入九嶷山飞去后化
生于石纽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
娠十四月生子代父治水尧舜以其功如古大禹乃赐
卷七 第 32b 页 WYG0964-0475b.png
号禹此又与世纪之说异
伯益即伯翳也秦声以入为去故谓益为翳也字有四
声古多转用如益之为翳契(去/声)之为卨(入/声)皋之为咎(去/声)
君牙之为君雅是也此古声之通用也有同音而异文
者如陶之为繇垂之为倕鲧之为鲧虺之为儡纣之为
受囧之为□是也此古字之通用也太史公见书孟子
之言益也则五帝本纪言益见秦记之为翳也则秦本
纪从翳盖疑而未决也疑而未决故于陈杞世家之末
卷七 第 33a 页 WYG0964-0475c.png
又言垂益夔龙不知所封则遂谬矣胡不合二书而思
之夫秦记不烧太史所据以纪秦者也秦记所谓佐禹
治水岂非书所谓随山刋木暨益奏庶鲜食者乎所谓
驯服鸟兽岂非书所谓益作朕虞若予上下鸟兽者乎
其事同其声同而独以二书字异乃析一人而二之可
谓误矣唐虞功臣独四岳不名尔而姜姓则见于书传
甚明也其馀未有无名者夫岂别有伯翳其功如此而
反不见于书史记本纪世家及总叙之谬如此不特此
卷七 第 33b 页 WYG0964-0475d.png
也重黎二人而合为一则楚有二祖也四岳为齐世家
之祖而总叙齐人伯夷之后则齐又二祖也其乖剌如
此而罗氏路史因之真以益翳为二人又以柏翳为皋
陶之子则嬴郾李三姓无辨矣且楚人灭六之时秦方
盛于西徐延于东赵基于晋使柏翳为皋陶之子臧文
仲安得云皋陶不祀乎又以益为高阳氏之才子隤敱
至夏启时则二百有馀岁矣夫尧老而舜摄舜耄期而
荐禹禹且老而荐二百岁之益以为身后计非事实也
卷七 第 34a 页 WYG0964-0476a.png
贤臣刻名于琬琰故名琬琰录然竹书纪年云后桀命
扁伐岷山氏岷山氏女于桀二人焉曰琬曰琰桀爱之
斲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则琬琰之刻非佳
事也又云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
夏亡则妺喜以弃而亡国非以嬖而亡国也
刘子政说汤无葬处崔骃薛瓒俱云济阴亳县今有汤
冢皇览云在亳城北郭东三里高七尺韩婴所谓帝乙
墓者何谓无邪按伏滔北征记博望城内有汤伊尹及
卷七 第 34b 页 WYG0964-0476b.png
箕子冢今悉成丘杜征南亦云梁国蒙县北薄伐城中
有汤冢其西有伊尹箕子冢今城内有故冢方城宜其
为是而记乃称王子乔墓亳之汤冢已名之伊尹冢颜
籀亦固疑之爰求徵地则又别有汤冢汉建平元年大
司空史御长卿按录水灾行汤冢者于汉𨽻扶风地有
汤池徵陌何谓无邪然汤都亳与葛比似亦不在兹土
及考秦宁公本纪二年伐汤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
灭汤则知周穆桓之时别自有汤亦号亳王为秦所灭
卷七 第 35a 页 WYG0964-0476c.png
乃西戎之君葬于徵者而非成汤之墓继观圣贤成冢
记汤之冢后魏天赐中已圯矣铭言二千年困于恩其
明器悉为河东张恩𩅼之于河是知成汤之冢已不复
存子政之言为不苟矣
周公叙商六臣言高宗时有甘盘而不言说何也正义
云高宗未立之前已有甘盘免丧不言乃求傅说汉儒
以为即位初有甘盘佐之甘盘卒后有傅说说有大功
周公数六臣不言说未知其故盖此六臣皆商前王旧
卷七 第 35b 页 WYG0964-0476d.png
臣辅后王者说乃高宗所求非其父小乙所遗之臣也
周公留召公专述旧臣故数盘而不及说耳
说命曰说筑傅岩之野孔氏传云傅氏之岩有涧水坏
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
供食至蔡氏不从其说乃云筑居也今言所居犹谓之
卜筑按孔子语子路云傅说负壤土释板筑而立佐天
子孟子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庄子云傅说胥靡墨子
云傅说被褐带索庸筑傅岩屈原离骚云说操筑于傅
卷七 第 36a 页 WYG0964-0477a.png
岩贾谊鵩赋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班固公孙弘赞云
版筑饭牛之朋崔骃达旨云役夫发梦于王公张衡应閒
云委锸筑而据文轩夏侯湛抵疑云傅说操筑以寤主
羊祜让开府表云有遗德于版筑之下郭璞三苍解诂云
板墙上下板筑杵头铁沓也王子年拾遗云傅说赁为赭
衣舂于深山以自给萧绮序录云傅说去其舂筑释彼佣
赁应翘旌而来相沈约恩倖传云版筑赋役也傅说去为
殷相右诸说皆远出蔡氏前并同孔传且孔孟庄墨去殷
卷七 第 36b 页 WYG0964-0477b.png
皆未大远言必有据不知蔡氏何所见而不从也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
后立为嗣史记之文也以母贱对母正后言之是二
母明启与辛非同母之所生也前此吕氏春秋载纣
之母生微子又生仲衍其时尚为妾已而为妻生纣
是太史迁之所记者非也而帝王世纪曰帝乙有二
妃正妃生三子长曰微子启中曰微仲衍小曰受庶妃
生箕子年次启皆贤初启母之生启及衍也尚为妾及
卷七 第 37a 页 WYG0964-0477c.png
为后乃生辛帝乙以启贤且长欲以启为太子史据法
争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帝乙乃立辛为太子夫
史争之辞若果有之曰妾曰妻是谓二人若直谓启与
辛皆帝乙在微时正妃所生之子则帝乙既即位正妃
得为后矣妻得从夫以贵而所生之子不得从亲皆贵
乎微子启不得称嫡长子乎大纪论乃曰帝乙泥于立
嫡而不知受之足以亡天下也亦不慎不知变之过吾
不知其何也余谓事仍当以史记为正吕氏春秋世纪
卷七 第 37b 页 WYG0964-0477d.png
或出传闻之异辞耳
文王十三而生伯邑考十五而生发则武王之生乃庚
丁三年甲辰也文王至纣十五年而始得吕尚则武王
巳年七十六七矣而云娶吕尚女邑姜岂其父方十二
即冠而娶太姒顾其子反老耄而始婚邪非人情也亦
非礼也竹书纪年言武王实得年五十有四考其在位
仅五年而崩若如礼记文王与龄之说武王崩年九十
有三文王崩年九十有七相去才四年文王之生武王
卷七 第 38a 页 WYG0964-0478a.png
才四五岁尔生伯邑考又是何时罗泌路史所以辨其
必不然钱公辅语王安石云武王圣人八十尚无太子
此尽信书所以不如无书也禹为夏契之后为商而稷
之后为周夏十七世商三十世盖四十有七世而后有
周文王禹及稷契皆当唐尧之时史载契十四世而至
成汤厥次仅是至叙稷十五世而至文王中间乃阅夏
商二代所较者三十馀世疏脱甚矣繇尧舜至周文王
千一百有馀载而其世云十五岂人理哉不窋实非后
卷七 第 38b 页 WYG0964-0478b.png
稷之子而公刘乃商世之诸侯盖当商家十叶之间故
左氏云文武不先不窋而外传乃谓夏氏之衰不窋始
失官守娄敬亦言周自后稷封邰十有馀世而公刘避
桀是公刘之去后稷已十馀世还当夏桀之时汉书匈
奴传云夏道衰公刘失其稷官窜于西戎师古以为稷
之曾孙而康成遂谓与太康并世岂不妄哉夏书纪帝
世系云帝俊生稷稷生台茧台茧生叔均叔均为田祖
帝俊帝喾之名也稷后既有台茧叔均则不窋不得为
卷七 第 39a 页 WYG0964-0478c.png
稷子明矣第其世次久远有不得尽见者单穆公言后
稷勤周十五世而兴世本史记所为据者安知所谓兴
者不为公刘也邪即稽世本不窋而下至季历已一十
有七世矣何得谓十五世哉
夷齐冢庙在蒲之蒲阪首阳山之南马融颜师古之说
同而高诿乃以为洛东北去二十里之首阳山杜预阮
籍之徒咸以为然更谓二子饿死在是即今二山皆有
夷齐冢庙九域志两从之戴延之以为疑按夷齐之踪
卷七 第 39b 页 WYG0964-0478d.png
当在河东首山雷首也是为中条一曰薄山一山九名
即萯山也据河南郡境界簿云城东北十里首阳山上
有首阳祠夷齐所居而黄太史犹以或者指武师度孟
津二子叩马而谏当以洛阳为是夫首山之名所在固
不一曹大家云在陇西而今陇西有地曰首阳东有鸟
鼠山谓之首阳而许叔重言首阳则正在辽西今辽之
和顺东实有山名首阳俱有祠庙其在吴郡亦有首山
岂得遍为据邪子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又曰不
卷七 第 40a 页 WYG0964-0479a.png
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注家亦云蒲阪阳区山
者俗号首阳而黄子且以为无饿死事按吕氏书夷齐
如周至岐阳而文王已没武王即位使叔旦就胶革于
次四内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又使召公就微子启
于共头之下盟曰世为长侯守商之祀相奉桑林宜思
孟诸各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其一以其一归夷齐
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哉非吾所谓道也周见商之僻
而遽为之其治尚谋而行货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
卷七 第 40b 页 WYG0964-0479b.png
为信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以此治商是以乱易暴
也今天下闻周德衰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不若避之
以洁吾行二子乃北行至首阳山饿焉石曼卿云死蒲
阪者耻周之事而死于尧舜之区庶几见揖巽之风焉
则亦非洛阳矣又孰有叩马之事哉三秦记谓夷齐食
薇三年颜色不变武王戒之不食而死而尔雅云芑白
苗揵为舍人以为伯夷所食首阳之草也程晏以不食
为饱以失仁为馁饿乃其饱死乃其生而李德裕且以
卷七 第 41a 页 WYG0964-0479c.png
闻媛不薇为不智不义弃兄之禄不仁伊川程氏则谓
止是不食其禄非饿不食圣言皦日而众言犹不一惜

孤竹君墨台音眉怡见孔丛子注一作默台见路史名
初字子朝见韩诗外传孤竹国名即觚竹北海之孤山
是也太史公伯夷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而
不知孤竹君有三子曰伯夷名允一名元字公信乃元
子曰伯辽名凭乃中子曰叔齐名致字公远一作智字
卷七 第 41b 页 WYG0964-0479d.png
公达乃嫡子或曰夷齐谥也略见春秋少阳篇伯辽见
周昙咏史诗注伯当作仲见吾衍閒居录初欲立夷不
可初薨夷齐偕巽去之北海之濒于是立凭或曰凭夷
齐之弟一曰乃异母弟见烈士传
太公庙碑在卫州共县晋太康十年立其文曰太公望
者此县人太康二年县之西偏有盗发冢而得竹策之
书书藏之年当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其周志曰文王
梦天帝服玄禳以立于令狐之津帝曰昌赐汝望文王
卷七 第 42a 页 WYG0964-0480a.png
再拜稽首太公于后再拜稽首文王梦之夜太公梦之
亦然其后文王见太公而讯之曰而名为望乎答曰唯
文王曰吾如有所见太公言其日且述其言臣以此得
见也文王曰有之遂与归以为卿士其纪年曰康王六
年齐太公卒盖寿一百一十岁史记谓东海上人西伯
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
望又曰吕尚处世隐海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
知而招吕尚言尚所以事周虽异要之为文武师盖不
卷七 第 42b 页 WYG0964-0480b.png
得其详乃广徵异说其谓东海上人则得于孟子其先
君望子则得于墨子至拘羑里则战国辨士之论也灼
龟而得兆立以为师今纬书有之曾不知诸侯无太师
而东海时避纣则得以为卿士其说是也诗曰维师尚
父则知为武王师也竹书最古当魏安釐王时国史也
所书宜可信晋纪言咸宁五年盗发汲郡冢与此碑异
知史误也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
卷七 第 43a 页 WYG0964-0480c.png
王之辅于是果遇太公于渭水之阳载与俱归此司马
迁之说也文王至磻溪见吕尚钓钩得玉璜刻曰姬受
命吕佐检德合于今昌来提此尚书大传之说也太公
钓于滋泉文王得而王此吕不韦之说也吕望年七十
钓于渭渚初下得鲂次得鲤刳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
于齐此刘向之说也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
兴曰盍归乎来此孟子之说也其说之不同如此
懒真子曰太公八十遇文王世所知也然宋玉楚词曰
卷七 第 43b 页 WYG0964-0480d.png
太公九十乃显荣东方朔云太公七十有二设谋于文
武王楙野客丛书云二说多有之不特此也如荀子曰
举太公于州人行年七十有二邹子曰太公年七十而
相周九十而封齐说苑曰吕望行年五十卖食于棘津
行年七十屠牛朝歌行年九十为天子师淮南子曰吕
望年七十始学兵书九十佐武王伐纣魏志尚父九十
秉旄钺白诗曰七十遇文王此类甚多然太公遇文王
之岁月无经典明文雒师谋注云文王既诛崇侯乃得
卷七 第 44a 页 WYG0964-0481a.png
吕尚于磻溪之厓是太公遇文王于伐崇之年书传云
散宜生南宫适闳夭三子相与学于太公四人遂见西
伯于羑里是太公遇文王于被囚之年史记齐世家曰
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伐崇侯大作丰邑天下三分
归其二太公之谋居多则是太公归周又在断虞芮之
前也左传称吕伋为王舅则武王之后太公女也文王
既得太公然后以武王娶其女文王受命之年武王已
八十二矣不应是时方娶其女前已有考辨之
卷七 第 44b 页 WYG0964-0481b.png
 
 
 
 
 
 
 
 说略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