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964-03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略卷四       明 顾起元 撰
  时序
尝考易疏稽览图京氏以坎离震兑四正卦为方伯监
司之官每卦一爻统两卦半两爻统五卦成一月六爻
统十五卦分为六气成三月为一时一年十二月有十
二中气则置十二公卦以主之并辟侯卿大夫凡六十
卦每爻别主一日凡三百六十日馀有五日四分日之
卷四 第 1b 页 WYG0964-0395b.png
一每日分为八十分分起于夜半五日分为四百分四
分日之一又为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别
各得七分而气盈朔虚十九年一章七置闰之法靡有
不合以一岁言之冬至起于中孚初爻大雪终于颐之
上爻亦靡有差忒说者谓羲和历法本之先天之易京
氏卦气本之后天之易故与洛下闳历数相通宜有之
又历家有章蔀纪元四法邵子皇极经世因之为元会
运世历家十九章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三纪为
卷四 第 2a 页 WYG0964-0396a.png
一元通记四千五百六十年皇极经世之数元于一会
于三百六十故一元十二会为三百六十运一会三十
运为三百六十世一世三十年为三百六十月一月三
十日为三百六十时一日十二时为三百六十分卦以
挂一为序起于泰终于明夷每卦六爻共得一千五百
三十六爻爻以四为用凡一运一世一年一月一日一
时皆得四爻则三百六十数得一千四百四十爻分为
二十四气每气减闰四爻而一千五百三十六爻二百
卷四 第 2b 页 WYG0964-0396b.png
五十六卦为一周矣其于历数亦靡有不合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东风解冻
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
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火气温故解冻蛰虫始振蛰藏
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
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
盛寒伏水底而逐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
卷四 第 3a 页 WYG0964-0396c.png
曰负汲冢书作鱼上冰
(去/声)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水也故
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獭
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埤雅曰西方白虎之属似
狐而小青黑色肤如伏翼水居食鱼援神契曰谓多赖
故不使超赖才也胆分卮饮酒即毙淮南子曰獭穴知
水之高下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之报本岁始
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埤雅云獭取鲤于水裔四方
卷四 第 3b 页 WYG0964-0396d.png
陈之进而弗食世谓之祭鱼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
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候雁北雁知时之鸟热归
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雁自
彭蠡而北矣汲冢书作鸿雁来月令汉书作鸿雁北草
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
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桃始华吕氏春
秋作桃李华淮南子作桃李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
卷四 第 4a 页 WYG0964-0397a.png
始开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
名其名最多诗云黄鸟齐人谓之抟黍又谓之黄袍僧
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
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
鸠即今之布榖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
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
卷四 第 4b 页 WYG0964-0397b.png
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间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
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
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玄鸟至玄鸟燕也
齐鲁谓之乙春秋运斗枢曰瑶光星散为燕淮南子曰
燕入水为蛤玄中记曰千岁之燕户北向高诱曰春分
而来秋分而去也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
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
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
卷四 第 5a 页 WYG0964-0397c.png
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
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
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
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
而清明矣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
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
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岗子大而有油者
卷四 第 5b 页 WYG0964-0397d.png
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岗者是也今始华者乃
白桐耳按埤雅桐木知日月闰年每一枝生十三叶与
天地合气者也今造琴瑟者以花桐木是知桐为白桐
也田鼠化为鴽(音/如)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
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鴽一曰鴾母盖青州
呼鹌(音/安)鹑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
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虹始见(去/声)虹虹蜺也诗所谓螮
蝀俗谓之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
卷四 第 6a 页 WYG0964-0398a.png
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噀日自侧视之
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
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
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
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间亦有此种物但虹气似之借名

榖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榖于水也
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榖以此时播种自上
卷四 第 6b 页 WYG0964-0398b.png
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
之雨在去声也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
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阴物静以承阳也鸣鸠拂
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榖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
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
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榖戴胜降于桑戴
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
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自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卷四 第 7a 页 WYG0964-0398c.png
立夏四月节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蝼蝈鸣蝼蝈
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
一名硕鼠一名𧎅(音/斛)淮南子曰蝼蛄鸣丘螾出阴气始
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𧎅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
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
掩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
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
成以为蛙皆非也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
卷四 第 7b 页 WYG0964-0398d.png
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
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
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
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
用也礼记郑玄注曰即蓖本草作菝葜陶隐居辩其
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有本条也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也苦菜秀埤
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荼即茶也故韵/会茶注本作荼)是也
卷四 第 8a 页 WYG0964-0399a.png
凌冬不彫一名游冬颜氏家训曰叶似苦苣而细断之
有白汁花黄似菊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
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
英也蔡邕月令以谓苦蔓菜非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
皆云靡菜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
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彊而立感阴而生者柔而靡
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麦秋至
秋者百榖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卷四 第 8b 页 WYG0964-0399b.png
汲冢书作小暑至
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榖可稼种(去/声)矣螳螂生螳螂
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
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
斧也又曰蟷蠰莫貈蛑石螂拒斧说文又名蚚父深秋
生子于林木间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
螵蛸是也鵙(音/局)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
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
卷四 第 9a 页 WYG0964-0399c.png
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
经注云伯劳不能翱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
周七月夏五月也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
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
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考也易通卦
验丹铅馀录俱即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
知初旬见形后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
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964-0399d.png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
而至极也鹿角解(音/骇)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
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
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
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音/调)始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
鸣雌者无声今俗称蜘蟟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
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
卷四 第 10a 页 WYG0964-0400a.png
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螀也故风土
记曰蟪蛄鸣朝寒螀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
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
于盛阳感阴而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半夏生半夏药
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也
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
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温风至至极也温热
之风至此而极矣蟋蟀居壁一名蛬一名蜻蛚即今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0964-0400b.png
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
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
深则在野而斗鹰始挚挚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
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礼记作鹰乃学习
大暑六月中腐草化为萤萤又名曰丹良曰丹鸟曰夜
光曰宵烛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
诗曰熠耀宵行另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
不复原形也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
卷四 第 11a 页 WYG0964-0400c.png
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
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凉风至西方凄
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
风戒寒是也礼记作盲风至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
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
秋金之白色也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
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卷四 第 11b 页 WYG0964-0400d.png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鹰乃祭鸟鹰义
禽也秋令属金五行惟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
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
之禽故谓之义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禾乃登禾者榖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菰粱之属皆禾
也成熟曰登
白露八月节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
卷四 第 12a 页 WYG0964-0401a.png
水节下淮南子作候雁来玄鸟归玄鸟解见前此时自
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群鸟养羞三人以上
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
食养羞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淮南子作群鸟翔
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
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蛰虫坏(音/培)户淘瓦之泥
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
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
卷四 第 12b 页 WYG0964-0401b.png
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鸿雁来宾雁以仲秋
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
亦通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
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
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菊有
黄花草本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花皆
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卷四 第 13a 页 WYG0964-0401c.png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殒霜
豺祭兽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蛰虫
咸俯咸皆也俯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
食矣
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未
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坼也雉入大水为
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
卷四 第 13b 页 WYG0964-0401d.png
曰蜃大蛤也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
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
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中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
者如车轮岛屿间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
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
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蛟
而大腰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
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
卷四 第 14a 页 WYG0964-0402a.png
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
盛之辞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
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
耳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
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鹖鴠不鸣禽
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为
卷四 第 14b 页 WYG0964-0402b.png
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
为褐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
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皓与方氏亦曰求旦之
鸟皆非也夜即鸣何谓不鸣耶丹铅馀录作雁亦恐不
然淮南子作鳱鸣诗注作渴旦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
曰能辟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荔挺出
荔本草谓之蠡实马薤也郑康成蔡邕高诱皆云马薤
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皓注
卷四 第 15a 页 WYG0964-0402c.png
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
三月也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蚯蚓结六阴寒
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
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
云耳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小故云小月半则大矣雁北乡
(去/声)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
卷四 第 15b 页 WYG0964-0402d.png
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鹊始巢喜鹊
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
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雉雊(音/垢)雉文明之
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十二月中鸡乳乳育也马氏曰鸡木畜丽于阳而
有形故乳在立春节前也征鸟厉疾征伐也杀伐之鸟
乃鹰隼之属至此而猛厉迅疾也水泽腹坚陈氏曰冰
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
卷四 第 16a 页 WYG0964-0403a.png
内也
今之僧尼戒牒云知月黑白大小及结解夏之制皆五
印度之法也多未详其说按佛藏中国以月晦为一月
而天竺以月满为一月唐西域记云月生至满谓之白
月月亏至晦谓之黑月又十二所建各以所宜二十八
宿名之如中国建寅之类是也故夏三月自四月十六
日至五月十五日为额沙茶月即鬼宿名也自五月十
六日至六月十五日谓之室罗伐拿月即柳星名也自
卷四 第 16b 页 WYG0964-0403b.png
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谓之婆达罗钵陀月即翼
星名也黑月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中国
节气与印度递争半月中国以二十九日为小尽印度
十四日为小尽中国之十六日乃印度之初一日也
然结夏之制宜如西域记用四月十六日盖四月十五
日乃属逝瑟叱月乃印度三月尽日也
唐张乔诗远公窗下莲花漏犹向山中礼六时按佛藏
远公弟子惠要患山中无刻漏乃于水上制十二铜叶
卷四 第 17a 页 WYG0964-0403c.png
芙蓉因波随转分别旦夕以为行道之节名莲花漏何
兆诗芙蓉十二池心漏薝卜三千灌顶香是也六时僧
规以六时经行六时燕坐经行六时曰幽谷时寅也高
山时卯也日照高山平地时辰也可中时已也正中时
午也鹿苑时未也至申则旦过而退刘长卿诗亦云六
时行径空秋草
夏书曰怠弃三正傅谓观此则子丑之建唐虞前已有
之按伊尹谓商革夏正汲冢周书亦谓汤改正朔以建
卷四 第 17b 页 WYG0964-0403d.png
丑之月为正则改正自商始董仲舒谓舜承尧改正朔
此则谬妄观尧老而舜摄也书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
祖舜老而禹摄也又曰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则舜始
终用尧之正朔也明矣至于禹承舜亦以建寅为正未
闻其迭建子丑三正并用也
月令孟春之月言蛰虫始振在东风解冻之下仲春之
月言始雨水桃始华则雨水宜为二月节疏云汉时以
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刘歆作三统历改雨水
卷四 第 18a 页 WYG0964-0404a.png
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祝子经亦云惊蛰本在雨水
之前考工记注冒鼓以启蛰之日曰孟春中气也唐一
行改在雨水之后周礼考工记注启蛰正月中太玄卦
气亦以惊蛰在雨水前旧图于雨水下注云律夹钟今
雨水在惊蛰前未知刘歆所改抑亦一行所改也
正月本音政周正履端举正之义也自避秦始皇讳乃
音征诗人多不能改正如严维海上新正逢故人皇甫
冉客里新正阻旧欢岑参正月今欲半李建勋更堪正
卷四 第 18b 页 WYG0964-0404b.png
月过孟浩然新正柏酒传杜审言欲向正元歌万寿韩
退之共惊烂熳开正月薛逢相逢但祝新正寿又王十
朋答贺正启赋椒花之颂献虽后于元正占茅茹之爻
亨必同于他日是也独晋王沈正会赋伊月正之元吉
兮应三统之中灵高常侍十月朝宴诗岁时当正月甲
子入初寒则拨乱反正矣
后汉陈宠传云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物皆出蛰
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又隋书牛弘传云今十一
卷四 第 19a 页 WYG0964-0404c.png
月不以黄钟为宫十三月不以太簇为宫便是春木不
旺夏土不相则正月亦可称十三月也
岁旦爆竹于庭世谓庭燎之礼非也神异经云西方山
中有人长尺馀人见之即病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
中爆烞有声则惊遁远去又春日鞦韆楚俗谓之施钓
涅槃经谓之骨索人亦未之知也
上元然灯或云沿汉祠太一自昏至昼故事梁简文帝
有列灯赋陈后主有光壁殿遥咏灯诗影灯记正月十
卷四 第 19b 页 WYG0964-0404d.png
五日玄宗于长春殿临光宴有白鹭转花黄龙吐水金
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等灯奏月分光曲明皇杂录曰
上在东都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设蜡炬连属不绝巧
匠毛顺为上结䌽缯为灯楼三千间高百五十尺垂以
珠玉风至锵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文宗开成
中遣灯迎三宫太后是唐以前岁不常设宋朝太宗时
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
中元下元二节而其十七十八夜据宋野史俱以钱王
卷四 第 20a 页 WYG0964-0405a.png
入贺疏买两夜按贻谋录载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书
上元张灯旧止三夜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榖之
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
夜灯
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张说耗日饮诗云耗磨传
兹日纵横道未宜但令不忌醉翻是乐无为又云正月
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相传必
饮酒如今之社日此日但谓之耗日官司不开仓库而
卷四 第 20b 页 WYG0964-0405b.png
已又正月二十日江东俗号为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
谓之补天穿
荆楚记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节又谓之百五节齐人呼为人烟节又谓禁烟节梦华
录曰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用面造枣锢
飞燕以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观子美杜合
等诗是诗人例以百五日为寒食也或者乃谓自冬至
清明凡七气至寒食止百三日殊不知历家以馀分演
卷四 第 21a 页 WYG0964-0405c.png
之也司马彪续汉书云介子推焚林而死故寒食不忍
举火至今有禁烟三日子美清明诗云朝来新火起又
人家钻火用青枫皆在寒食三日之后则知禁烟止于
三日也而韩翃有寒食即事诗乃云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不待清明而已传新火何耶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
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念奴觅得又连催特敕
宫中许然烛一百六者清明前寒食之后是时店舍已
卷四 第 21b 页 WYG0964-0405d.png
无烟而宫烛然乃一时之权宜尔按周礼司烜氏仲春以
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又丹阳集
云龙星木之位也春属东方心为大火惧火盛故禁火
是以寒食有忌之禁则所谓禁烟又未必为子推设也
桓谭新论曰太原民为介子推故隆冬不火食陆翙邺
中记云并州俗冬至一百五日为子推断火冷食三日
作乾粥范晔后汉书周举迁并州刺史移文介子推庙
云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琴操云介
卷四 第 22a 页 WYG0964-0406a.png
子绥焚死文公哀之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所谓隆
冬及五月者恐记闻之误今以百五日为正耳
续齐谐记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三月曲水义对以汉
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
以为怪乃相携之水滨盥洗束晰引周成洛邑引流水
以汎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波秦昭王三月置酒河曲二
汉相沿以为盛集帝赐晰金五十斤而左迁虞为阳城
令虞所谓晓人不当如是也及风土记所载大略与虞
卷四 第 22b 页 WYG0964-0406b.png
同而云后汉末郭虞三女一女以三月上辰一以上已
二日而三女产并亡时俗大忌故到是日妇人不复止
家皆适东流水上祈祓自洁沈约宋志亦云然按周礼女
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韩诗郑国之俗上已溱洧之间
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已官
民洁于东流水上自洗祓濯除去垢为大洁洁者言阳
气布畅万物既出始洁之也然则上已水滨之会盖不
始于后汉其事亦不起于徐肇郭虞二人祓濯之原束
卷四 第 23a 页 WYG0964-0406c.png
晰亦一时附会不能知也然祓禊有春禊秋禊论语浴
乎沂注上已祓除王右军兰亭暮春脩禊此春禊也马
融西第颂云西北戌亥玄石承输虾蟆吐泻庚辛之域
又观汉书八月祓于灞上故刘桢鲁都赋曰素秋二七
天汉指隅人胥祓除国子水嬉此用七月十四日指秋
禊也
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
今日多书午字其义无取焉按玉烛宝典端午用术羹
卷四 第 23b 页 WYG0964-0406d.png
艾酒以花丝楼閤插鬓赠遗辟瘟扇荆楚岁时记曰屈
原此日投江死后人以舟楫救之遂因以为俗越地传
曰竞渡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大戴记曰午日以
兰汤沐浴谓之浴兰节汉郊祀志五月五日为枭羹以
赐百官刘昭曰桃印符汉制以止恶气今世以䌽线缯
篆符置屏帐之间抱朴子曰佩赤灵符心前以辟五兵
今钗头符是也风土记又曰午日以五䌽丝系臂辟兵
鬼气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缯今百索是也岁时记又
卷四 第 24a 页 WYG0964-0407a.png
曰午日楚人采艾挂于户上以禳毒气泗人斗百草又
曰宗测文常以五月五日未鸡鸣前采艾灸疮夏小正
曰此日采杂药以蠲阴毒之气天宝遗事云宫中端午
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孔氏六
帖曰端午日中尚署进百索绶带异闻录扬州天宝中
进水心镜云老人以五月五日于扬子江心铸之东京
梦华录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扇香糖
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卷四 第 24b 页 WYG0964-0407b.png
用梅红匣子盛裹酉阳杂俎曰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
图五时花施之帐上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皆结为人像
带之
伏日无定日历忌释曰㐲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
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
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
日必㐲庚者金也阴阳书言从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
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故谓之三伏史记注
卷四 第 25a 页 WYG0964-0407c.png
云六月上伏秦始皇所置又云秦穆公始为伏荆楚岁
时记云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泗人月令曰初伏荐瓜
于祖祢东京梦华录云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
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沈李流
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此出于事林广
记所载按汉书武帝伏日赐侍臣肉东方朔割之以遗
细君典略袁绍三伏日河朔有避暑饮魏正始中郑公
悫三伏日饮有碧筒杯则伏日之重自汉以来大都然
卷四 第 25b 页 WYG0964-0407d.png

七夕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
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
答曰暂诣牵牛今人妄云织女嫁牵牛也傅玄拟天问
曰七月七日织女牵牛会天河也周处风土记曰七月
七夕夜洒扫中庭施几筵设酒脯牵牛织女相会守夜
者咸依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光曜五色以
此为徵应荆楚岁时记云七夕女人结䌽缕穿七孔针
卷四 第 26a 页 WYG0964-0408a.png
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有蟢子罗于瓜果
上则以为得巧淮南子曰乌鹊填河而渡织女风俗记
云织女七夕渡河使鹊为桥故古诗云寂然香灭后鹊
散渡桥空开元天宝遗事云明皇与妃子每七夕宴华
清宫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以乞恩于牛女也梦华
录云七月七夕京城内外瓦子街巷皆卖磨喝乐乃小
塑土偶耳悉以䌽装栏座红碧纱笼饰以金珠牙翠有
一对直数千者本佛经云摩㬋罗俗误称也玉烛宝典
卷四 第 26b 页 WYG0964-0408b.png
云七夕乞巧使蜘蛛结万字造明星酒装同心脍又按
西京杂记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
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又云汉䌽女七夕皆穿针
于开襟楼则七夕其来古矣
中秋玩月盛行于今考古人始事龙城录云唐明皇曾
于此夜游月宫东京梦华录云中秋夜富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它无所考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婆
罗遮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则知殊域亦作此
卷四 第 27a 页 WYG0964-0408c.png
日又考诗人所咏唯杜子美有中秋望月作戎昱登楼
望月冷朝阳与空上人宿华严寺对月陈羽鉴湖望月
张南史和崔中丞望月武元衡锦楼望月皆在中秋又
欧阳詹有玩月诗在长安贞元十二年八月十五夜江
左如梁元帝江上望月唐太宗辽城望月朱起舟中望
月庾肩吾望月而其子信亦有舟中望月虽各有诗不
皆为中秋宴赏而作也
九月九日以重九为阳数之重故曰重阳按魏文帝书
卷四 第 27b 页 WYG0964-0408d.png
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
故曰重阳登高事则载始于费长房续齐谐记曰汝南
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异急
令家人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茱萸酒此祸乃
消景从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而鸡犬一时暴死仙书云
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二物以销阳九
之厄尔然按西京杂记戚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
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
卷四 第 28a 页 WYG0964-0409a.png
之至来年九日饮焉则茱萸事亦不始于长房也晋阳
秋曰陶潜九月九日无酒遂于篱边采菊花盈把望见
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饮醉而归孟嘉传曰嘉为桓温
参军九日游龙山僚佐毕集嘉醉有风吹落嘉帽而不
觉梦华录曰重阳都下赏菊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
人出郊登高前三日各以粉面蒸糕馈送上插剪䌽小
旗糁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银杏松子之类玉烛宝典
曰重九用迎凉脯羊肝饼佩瘿木符水衡记曰黄河水
卷四 第 28b 页 WYG0964-0409b.png
九月名登高水
冬至贺节而夏至则否何也汉杂记曰冬至阳气生而
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生而君道衰故不贺东京梦华
录曰京师最重冬至节更易新衣备饮食享祀先祖官
放閒庆赏往来一如年节阴阳书曰秋分昼夜各五十
刻冬至而短极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曰长至玉烛宝
典冬至阴阳百物之始日极南影有履长之庆又曰冬
至煎饧䌽珠戴一阳巾崔浩女仪曰北朝妇人常以冬
卷四 第 29a 页 WYG0964-0409c.png
至日进履袜及靴
腊无定日说文曰冬至后三戌为腊祭诸神也风俗通
曰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先祖或曰腊接也新故交
接大祭报功也蔡邕独断曰腊者岁终之大祭但送而
不迎也常言伏腊者皆所以祭祀也又曰汉祭曰腊腊
合也合祭诸神也按数说皆祭之名岁终以报本者今
以十二月为腊者正以说文谓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耳
然必于戌者何汉以火德王火终于戌故岁终之祭于
卷四 第 29b 页 WYG0964-0409d.png
戌日此说载魏台访议曰王者各以其行之盛日为祖
终日为腊火始于寅盛于午终于戌故火行之君以午
祖戌腊木始于亥盛于卯终于未故木行之君以卯祖
未腊金始于已盛于酉终于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丑
腊水土皆始于申盛于子终于辰故水土行之君以子
祖辰腊今魏以土德王宜辰日为腊也又按广雅曰夏
曰嘉平殷曰清纪周曰大蜡秦初曰腊已而更为嘉平
是腊之名虽曰始于秦然左传曰虞不腊矣则又在周
卷四 第 30a 页 WYG0964-0410a.png
世也又道书曰正月朔为天腊端午日为地腊七夕为
道德腊十月朔为民岁腊十二月正腊日为王侯腊今
俗称十二月为腊月初八日为腊八日梦华录曰十二
月都城卖撒佛花至初八日僧尼作浴佛会送七宝五
味粥谓之腊八粥又考玉烛宝典腊日造脂花餤酉阳
杂俎唐以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蜡脂盛以碧镂牙筒
杜子美腊日诗曰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此也
卷四 第 30b 页 WYG0964-0410b.png
除夕除除去之除诗曰何福不除即此义也吕氏春秋
曰岁前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李绰秦中岁
时记云岁除日傩皆作鬼神状二老人为傩翁傩母唐
辇下岁时记明皇昼寝梦虚耗二鬼怒呼武士俄有大
人顶帽衣袍捉鬼擘而啖之问其姓名乃终南山进士
钟馗也至今祠钟馗乃食虚耗也荆楚岁时记曰除日
家家具殽蔌备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眠饮留宿岁
饭至新年则弃街衢以为去故故闽中风俗除日以食
卷四 第 31a 页 WYG0964-0410c.png
物送穷想此义也神异经云山臊鬼犯人则病其鬼畏爆
竹声故今人作火爆南部新书云岁除日太常卿领官属
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驱傩燃蜡炬
燎沈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
今人除夜满室点灯照岁其故事也梦华录云除夜大
设傩仪用纸假面装将军门神判官之属自禁中驱祟
出南薰门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寝谓之守岁
玉烛宝典曰除夜铜刀刻门埋小儿砚点照水盆灯
卷四 第 31b 页 WYG0964-0410d.png
韩文公纪梦诗百二十刻须臾间方氏举正载董彦远
云日夜间只百刻百二十刻以星纪言之也朱文公考
异云星纪之说未详其旨但汉哀帝尝用夏贺良说行
之两月而改且衰世不典之事韩必不引用按古之漏
刻昼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至梁武帝天监
六年始以夜昼百刻布之十二时辰每辰得八刻仍有
馀分故今世历皆有百刻举成数耳实九十六刻也每
时分别为初初正初刻一日合二十有四每刻居六分
卷四 第 32a 页 WYG0964-0411a.png
刻之一总而计之为四刻始合百刻之数刻须有大小
其名则百有二十韩诗恐只取此耳
汉旧仪中黄门持五夜之法谓甲乙丙丁戊也故宋子
京夜宿诗云宵开甲乙迟按颜氏家训云或问一夜立
五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
戊夜又谓之五鼓亦谓之五更皆以五为节张衡西京
赋亦云重以虎威章沟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
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
卷四 第 32b 页 WYG0964-0411b.png
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至六缩不至
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也又嘉话云韦询问于刘公曰
五夜者甲乙丙丁戊更相送之今惟言乙夜子夜何也
余尝笑其言之失按汉天文志六月戊戌甲夜客星居
左右角间正月戊午乙夜月蚀荧惑崔豹古今注云建
武八年三月庚子日星不见丙夜乃解又蔡质汉仪曰
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晋天文
志怀帝永嘉五年三月丙夜月蚀既丁夜又蚀既夏统
卷四 第 33a 页 WYG0964-0411c.png
传云甲夜之初撞钟击鼓又宋诸王传云前一日甲夜
太史奏东方有急兵梁本纪中大通五年正月丙夜南
郊所忽闻异香又云帝燃烛测光常至戊夜岂止言乙
夜而已哉韦询独不见汉晋诸史何邪其曰子夜益缪
也盖晋时有子夜者善歌故李义山云莺能歌子夜又
云心酸子夜歌沈文季歌子夜来又太白有子夜歌韦
询乃以子夜为五更之数又何邪或有谓之午夜者谓
半夜时如日午也故李长吉七夕诗云罗帏午夜愁杜
卷四 第 33b 页 WYG0964-0411d.png
少陵所谓五夜漏声催晓箭者正谓戊夜耳
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
一休沐故韦应物诗曰九日驱驰一日閒白乐天诗公
假月三旬然此乃唐制而今犹袭用之则无谓矣
文选古诗十九首非一人之作亦非一时也其曰玉衡
指孟冬而上云促织下云秋蝉盖汉之孟冬非夏之孟
冬矣汉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汉之孟冬夏之七月也
其曰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则汉武帝已改秦朔用
卷四 第 34a 页 WYG0964-0412a.png
夏时后诗也三代改朔不改月古人辨證博引经传多
矣独未引此耳又唐储光羲诗夏王纪冬令殷人乃正
月此亦一證也
 
 
 
 
 
卷四 第 34b 页 WYG0964-0412b.png
 
 
 
 
 
 
 
 说略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