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5b 页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十二
金陵宝华山弘律沙门 读体 集

**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5c 页 X39-0445.png

「若比丘藏他比丘衣钵坐具针筒。若自藏教人藏。下
至戏笑者。波逸提。」

【缘起 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有居士请僧。明日
食夜办供巳。明日清旦往白时至。尔时十七群持
衣钵坐具针筒。著一面经行。彷徉望食时到。六群
伺彼背向时取而藏之。时到寻觅不得见。六群在
前调弄。馀比丘察知嫌责。白佛结戒。由调戏事不
寂静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盗根本种类。

释义 藏者(密举也)。衣者(三衣及馀衣也)。钵者(铁瓦二种应量之器)。坐
具者(敷以坐卧)。针筒者(贮针之器此等皆是比丘要用随身之六物也)。下至戏
笑者(若故令他生恼而藏。或戏弄取笑而藏)

结罪 是中犯者。若自藏。若教人藏。下至戏笑者
波逸提。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调弄心藏。二须是比丘
六物。三彼人寻觅不获。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实知彼人物相体悉而取举。若
在露地为风雨所飘渍取举。若物主为人性慢。狼
藉六物。为欲戒敕彼。故而举之。若借衣著。而彼不
收摄。恐失便举之。或以此衣钵诸物故。有命难梵
行难。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五分律云。藏馀四众。乃至畜生物。突吉罗
 尼藏二众物。波逸提 藏馀三众物。皆突吉罗。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6a 页 X39-0446.png

十诵律云。彼若觅得。突吉罗 觅不得。波逸提
 若藏空针筒觅不得。突吉罗。

律摄云。伹是沙门合畜之物藏。得堕罪 不合畜
者。得恶作 若犯舍堕物及不净三衣减量衣授
学人物。外道婆罗门等物。辄藏举者。咸得恶作。

根本律云。若苾刍寄与馀苾刍。彼伹藏自衣。不藏
他衣。被贼盗去。不犯。

此戒大乘同学。】

** 第五十九辄著净施衣戒

「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后
不语主还取著。波逸提。」

【缘起 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六群真实施亲厚
比丘衣巳。后不语主还取著。诸比丘闻。有少欲惭
愧者嫌责。白佛结戒。由衣事及废阙烦恼。制斯学
处。乃初篇盗根本种类。

释义 文分二节。与比丘下明施衣有主。后不语
下结成所犯。律云。衣有十种如上。与衣者。净施衣
有二种。一者真实净施。言此是我长衣未作净。今
为净故与长老。作真实净。二者展转净施(展转净施法。于
作持中明。此中约真实净施制也)。

结罪 是中犯者。若真实施衣不语主而取著者。
波逸提。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是真实净。二不语主知。
三私取辄用。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6b 页 X39-0446.png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真实净施。语主取著。展转净施。
语以不语随意取著。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此戒大乘同学。】

** 第六十衣不坏色戒

「若比丘得新衣。应三种坏色。一一色中随意坏。若青
若黑若木兰若不坏色著馀新衣。波逸提。」

【缘起 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六群比丘著白色
衣。时诸居士见共皆讥嫌。谓如似王大臣。有惭愧
比丘闻知。白佛结戒。由衣服事讥嫌烦恼。制斯学
处。

释义 文分二节。得新衣下明其正制。若不坏下
结成所犯。律云。衣有十种如上。新者。若是新衣。若
初从人得者。尽名新衣。若青者(非大深青及纯青也亦要坏其正青
之色)。若黑者(谓是泥染。然亦不听用纯乌泥皂以类外道故。宜兼赤土树皮染之可也)。若
木兰者(木兰树名也。亦名林兰。其染衣色赤。又云紫淡色。非正赤色也)

结罪 是中犯者。若得新衣。不染作三种色著者。
波逸提 若得重衣。若得轻衣。不作净而畜者。尽
突吉罗 若非衣钵囊革屣囊针线囊禅带腰带
帽袜巾等。不作净畜者。一切突吉罗(此谓非说净。是百一中数
应点作净也)。若以未染衣寄白衣家。突吉罗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是纯白及正上色衣。二
不以三种色染坏亦不点净而畜。三作三衣中数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6c 页 X39-0446.png
于现处著用。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不违上制。若衣色脱更染。及最初
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十诵律云。若得青衣应泥茜净(泥即黑色也。茜音倩。
染绛之草也)。得泥衣应青茜净。得茜衣应青泥净。得黄
衣赤衣白衣应青泥茜三种净。

五分律云。应三种色作志。若不作志著著。波逸提
 若不著。宿宿波逸提。

律摄云。下至拭钵巾拂足巾钵囊腰绦等。咸须坏
色点净而畜。

萨婆多论云。除三衣馀一切衣但作三点净著。无
过 若非纯青浅青及碧作点净得作衣里。舍勒
外不现相得著(舍勒此云内衣。似短裙也)。若作现处衣。尽不得
著赤黄白色。色不纯大者亦如是 除富罗革屣
馀一切衣卧具等。尽应三点净著。不点净著用。皆
堕罪 若如法色衣以五大色作点净者。恶作。

除五大色。有纯黄蓝郁金青黛。及一切青亦不得
著 若黄赤白虽三点净。著亦恶作。

僧祗律云。作净时极大。齐四指。极小如豌豆。或一
或三或五或七或九不得如华形 若得多杂碎
新物合补一处者。一处作净。各各补者。一一作净
 若作新衣趣一角作净 若一条半条补者亦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7a 页 X39-0447.png
作净。

此戒大乘同制。】

** 第六十一杀生命戒

「若比丘故杀畜生命者。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迦留
陀夷不喜。见乌作竹弓射之。时诸居士来入园中。
礼拜佛僧。见巳讥嫌云。沙门释子不知惭愧。无有
慈心。诸比丘闻之。启白世尊。此初结戒也。佛结戒
巳。时诸比丘坐起行来。多杀细小虫。其中或有作
波逸提忏者。或有畏慎者。佛言不知不犯。更加故
杀之语。复为僧第二结戒也。此是性罪。由生命事
无悲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杀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畜生者。不能变化者。杀者。谓断其命。
若自断。若教人断。乃至毒药安杀具等(杀言故者谓有心害
物非无意错误也)。广如初篇杀波罗夷中所释
结罪 是中犯者。若故有杀心杀者。波逸提 方
便杀而不死。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有杀心。二是畜生。三畜
生想。四必令命断。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不故杀。或以瓦石刀杖掷馀处。而
误断命。若比丘经营作房舍。手失瓦石而误杀。若
土墼杖木。若屋枉椽。如是手不禁堕而杀者。若扶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7b 页 X39-0447.png
病起卧出入房时。一切无有害心而死。及最初未
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五分律云。畜生者除龙。馀畜生是(龙虽是畜。而能
变化。具神力。守护国土。保绥正法。其功用与诸天相类。故所杀龙者。犯偷兰遮。本律亦云。不能变化者义
皆同此。故尔除之)。

根本律云。若苾刍作杀害心。乃至以一指损害旁
生因。此命终者。得堕罪 或当时不死。后时因此
死者。亦得堕罪 若后时不死者。得恶作罪。

律摄云。若使癫狂者。行杀害时。彼虽无犯。教者本
罪 旁生旁生想。堕罪 旁生疑 旁生非旁生
想 非旁生旁生想 非旁生疑。皆得恶作罪
 萨婆多摩得勒伽云。欲斫藤。误斫蛇。不犯 欲斫
蛇。误斫藤。恶作 欲杀此虫。而误杀彼虫 欲斫
虫。而斫地 欲搦虫而搦土。皆得恶作罪。

此戒大乘同制。菩萨以护众生。凡有命者。一切不
得杀。杀者犯重。

附考 律摄云。若守房廊鸟雀栖宿为喧闹者。应
使人检察巢。无儿卵应即除弃。有者待去方除
 若有蜂窠。无儿应除。有者以线缕缠之。便不增长。

大论云。好杀之人。有命之属。皆不喜见。若不好杀。
一切众生皆乐依附故。持戒之人命欲终时。其心
安乐。无疑无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长寿。是
为得道因缘。乃至得佛住寿无量。杀生之人今世
后世受种种身心苦痛。不杀之人无此众苦。是则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7c 页 X39-0447.png
杀他。还是自杀。其有智者肯自杀乎。】

** 第六十二饮用虫水戒

「若比丘知水有虫饮用。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六群
比丘取杂虫水而饮用。诸居士见巳讥嫌。有少欲
比丘闻知白佛。此初结戒也。尔时诸比丘不知有
虫无虫。后乃知。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畏慎者。佛
言不知不犯故。更加知水有虫。复为僧第二结戒
也。此是性罪。由受用水时。害众生命。制斯学处。乃
初篇杀根本种类。

释义 知者。或自知或他告。水有虫者。虫有二种。
一谓才观即见。二谓罗漉方见。水谓一切河池泉
井沟渎等水。用水有二。一内受用。谓是内身所有
受用。洗浴饮啖嚼齿木。或洗手足。此乃内用。二外
受用。如前第十九戒中所明(此准根本律释之)

结罪 是中犯者。知是杂虫水饮用者。及饮用杂
虫浆醋等。波逸提。

有虫水有虫水想。波逸提 有虫水疑 无虫水
有虫想 无虫水疑。皆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是杂虫水。二有虫想。三
不观漉。四饮用入咽。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先不知有虫无虫想。若粗虫触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8a 页 X39-0448.png
水使去。若漉水饮者。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此戒大乘同制。

引證 僧祗律云。波罗脂国有二比丘。共伴来诣
舍卫国。问讯世尊。中路渴乏无水。前到一井。一比
丘汲水便饮。一比丘看水见虫。不饮饮水比丘问
言。汝何不饮。答言。世尊制戒不得饮虫水故。彼复
劝言。长老但饮。勿令渴死不得见佛。答言。我宁丧
身。不毁佛戒。遂便渴死。饮水比丘渐到佛所。佛问
汝从何来。又问汝有伴不。彼即具以事答。佛言。痴
人。汝不见我。谓得见我。彼死比丘巳先见我(十诵律云
彼持戒者不饮便死。即生三十三天。得天身具足。先到佛所。礼佛闻法。得法眼净。受三皈依。故曰巳先见
我也。根本律中其事亦同)。若比丘放逸懈怠不摄诸根。虽共我
一处。彼离我远。彼虽见我。我不见彼。若有比丘在
海彼岸。能不放逸。精进不怠敛摄诸根。虽去我远。
我常见彼。彼常近我(此约界论也。若约世论。则放逸之人虽生圣世。不异末法。
不放逸者虽生末世。不异正法。佛身真常。本无出世及与灭度。愿深信智者。莫起像法法灭尽想。而自委
弃。誓当精进不懈善摄诸根。严净毗尼。勿轻小过。常如面奉慈颜亲承明诲。修持不巳。当见灵山一会俨
然未散也)。

附考 僧祗律云。虫者。非鱼鳖等。谓小小倒孑诸
虫。乃至极微细形。眼所见者。不应以天眼看。亦不
得使闇眼人看。下至能见掌中细文者。得使看水
不得太速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水中虫极细。
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孑音结馀也。说文云。人无右臂。今取义。谓
此虫乃无足而倒行也)。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8b 页 X39-0448.png

律摄云。有五种眼。不应观水。一患疮眼。二睛翳眼。
三狂乱眼。四老病眼。五天眼。齐几许时应观水。谓
六牛车回转顷。若顺河流一度观水无虫。齐一拘
罗舍。随意饮用。然须中间无别河入(一拘罗舍谓五里也。或云
二里)。 若下流水及逆流河一度观时。齐一寻内得
(八尺为一寻也)。 有五种净水。一僧伽净。二别人净。三
漉罗净。四涌泉净。五井水净。若知彼人是持戒者。
存护生命。纵不观察。得彼水时。饮用无犯。凡一切
观水。始从日出。迄至明相未出。咸随受用 应知
漉物有其五种。一谓方罗。二谓法瓶。三谓君持。四
谓酌罗。五谓衣角。

第四分云。不应无漉水囊行。乃至半由旬若无应
以僧伽梨角漉木。

五分律云。亦听畜漉水筒。用铜铁竹木瓦石作之。
以细衣缦口。不听用粪扫衣。

根本杂事云。以绢系君。持口细绳系项。沉放水中。
抬头半出(口若全。沉水则难入)。待满引出。仍须察虫。但是绰
口瓶瓨。无问大小。以绢缦口。随时取水。极是省事
(绰昌入声。宽也。瓨与缸同)

缁门警训漉囊教意云。出家之人修慈为本。慈名
与乐。无杀为先。物类虽微。保命无异。此乃行慈之
具。济物之缘。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兹而尅(所以匿王
大将梨师达多及富罗那受居家五禁。凡奉王命征讨时。弓稍恒挂漉水囊。况僧慈护。岂容乏之)。】

** 第六十三故恼他戒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8c 页 X39-0448.png

「若比丘故恼他比丘。令须臾间不乐。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十
七群比丘往问。六群长老云何入初禅第二第三
第四禅。云何入空无相无愿。云何得须陀洹果斯
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耶。六群报言。如汝等
所说者。即巳犯波罗夷法。非比丘。十七群便往上
座比丘所问言。若有诸比丘。作如是问。云何入初
禅乃至得阿罗汉果。为犯何罪。上座报言。无犯。即
察知。此六群与十七群作疑恼。往白世尊。此初结
戒也。如是结戒巳。时诸比丘集在一处。共论法律。
有一比丘退去。而心有疑。作是言。彼诸比丘与我
作疑。诸比丘白佛。佛言不故作者无犯。此第二结
戒也。由戏弄事掉举烦恼。制斯学处(按根本律。乌陀夷苾刍见
十七群受近圆巳。作恼乱心。而告之曰。汝等虽蒙作法。实不得戒。何用劳心。更求学业。故制)。

释义 律云。疑恼者。若为生。若为年岁。若受戒。若
为羯磨。若为犯。故为法也。为生时疑者。问言。汝生
来几时耶。报言。我生来尔所时。语言。汝不尔所时
生。汝如馀人生。非尔所时生。是谓问生时疑 问
年岁时疑者。问言汝几岁。报言。我尔所岁。语言。汝
非尔所岁。如馀受戒者。汝未尔所岁。是谓问年岁
时生疑 问受戒生疑者。问言汝受戒。既年不满
二十。又界内别众。是谓问受戒时生疑 问羯磨
时生疑者。问言。汝受戒时。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
别众。是谓问羯磨生疑 于犯生疑者。语言汝犯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9a 页 X39-0449.png
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
遮突吉罗恶说。是谓于犯生疑 于法生疑者。汝
等所问法者。则犯波罗夷。非比丘是谓于法生疑。
令须臾间不乐者(三十须臾为一昼夜。谓令他少时间。情不安隐也)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故。为比丘作疑。若以生
时若为年岁。乃至法时疑。说而了了者。波逸提
 说而不了了者。突吉罗。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前人是比丘。二故有疑
恼心。三说听了了。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其事实尔。不故作恼。或戏笑语。或
疾疾语。或独语。或梦中语。或欲说此错说彼。及最
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有人来欲受具足戒。若满二
十与受具足。若不满者。语言。且住待满。若彼便于
彼处受具足来。不得语疑悔。语者越毗尼罪 若
诸根不具及病。亦尔(此上二句谓总摄百遮等人是也)

五分律云。令馀四众疑悔。突吉罗 尼令二众疑
悔。波逸提 令馀三众疑悔。突吉罗。

萨婆多论云。若更以馀事欲令疑悔故。语者突吉
罗。所谓语比丘言。汝多眠多食多语等 是人非
比丘。非沙门。非释子。令疑悔者。突吉罗。

此戒大乘同学。】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9b 页 X39-0449.png

** 第六十四覆他粗罪戒

「若比丘知他比丘犯粗罪覆藏者。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跋难
陀数犯罪。向一亲厚比丘说之。嘱令勿语人。后二
人共斗。彼比丘即向馀比丘说其所犯。馀比丘闻
知白佛。此初结戒也。时有比丘。闻佛结戒巳。不知
犯粗不犯粗。后乃知粗罪。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
疑者。佛言不知无犯。复更与结戒也。此是性罪。由
旧伴属事覆藏烦恼。制斯学处。

释义 律云。粗罪者。四波罗夷十三僧残。覆藏者
(谓掩蔽其过。而不说也 萨婆多论云。覆藏罪令佛法。不清净。长养恶法故)

结罪 是中犯者。小食知食后说 食后知至初
夜说 初夜知至中夜说。尽突吉罗。

中夜知至。后夜欲说。而未说。明相出时。波逸提
 除粗罪覆馀罪者。突吉罗 自覆藏粗罪。突吉罗
(此是经夜展转名从生小罪也)。除比丘比丘尼覆馀人粗罪。突吉
(馀人谓出家下三众。及居家受戒者二众)

粗罪粗罪想。波逸提 粗罪疑 非粗罪粗罪想
 非粗罪疑。尽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是受具戒人。二所犯是
粗罪。三粗罪想为他人覆。四覆经明相巳出。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问准尼律。比丘尼覆藏。他尼弃罪。犯波罗夷。此定波逸提。二义
何从。答少有差别。若尼覆他尼行淫。一事得重。馀戒从轻。故尔结堕)。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49c 页 X39-0449.png

随开 不犯者。先不知粗罪不粗罪想。若向人说。
或无人可向说。发心言。我当说未说之间。明相巳
出若或。说有命难梵行难不说。及最初未制戒等。
是为不犯。

会采 萨婆多论云。覆他粗罪有三种。一覆他四
弃僧残。得堕罪 二覆出佛身血坏僧伦。得对首
偷兰遮 三覆下三篇。得突吉罗。

十诵律云。见他犯罪。向一人说。便止。若闻若疑不
须说。

僧祗律云。不得趣向人说。当向善比丘说。若彼罪
比丘凶暴。或依王力大臣力起夺命因缘。伤梵行
者。应作是念。彼罪行业必自有报。彼自应知。喻如
失火。但自救身。焉知馀事。斯则无罪。

根本律云。恐与为障碍之事。或缘此令僧破坏者。
覆皆无犯。

此戒大乘同制。与不教悔罪戒一也。

附考 第三分云。内有五法。应举他以时不以非
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
慈心不以瞋恚。

第四分云。佛告优波离。身威仪不清净。言不清净。
命不清净。寡闻不知修多罗。寡闻不诵毗尼。言辩
不了喻。若白羊是不应举他。若诸法具足。应以时
以法举他罪 又复此比丘有爱恭敬。于我则应
举罪。或无爱有恭敬。或无恭敬有爱。应举。或虽无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0a 页 X39-0450.png
恭敬。能令舍恶就善应举。或彼有所重比丘尊敬
信乐者。能令舍恶行善应举。若都无者。僧应都舍
置驱弃。语言。长老随汝所去处。彼当为汝作举。作
忆念。作自言遮出罪。遮说戒。遮自恣。譬如调马师
恶马。难调即合缰杙驱弃。如此比丘不应先从其
求听。即此是听。

萨婆多论云。天眼举他罪。突吉罗。天耳举亦如是。】

** 第六十五授戒不如法戒

「年满二十。应受大戒。若比丘知年不满二十。与受大
戒。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诃痴故。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时
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先为亲友。最大者年十七。最
小者年十二。共求出家。诸比丘即度令出家。与受
大戒。时诸童子小来习乐。不堪一食。至于夜半患
饥。高声大唤啼哭言。与我食来。与我食来。诸比丘
语言。少待须天明。若众僧有食。当与共食。若无食
者。当共乞。此间都无作食处。佛闻知而故问。阿难
具以事白。佛言。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大戒。此初
结戒也。时彼比丘闻结戒巳。不知年满二十。不满
二十后。乃知不满二十。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
者佛言。不知无犯。此第二结戒也。由近圆事摄众
烦恼。制斯学处。

释义 文分二节。年满二十应受大戒明其正制。
若比丘知年不满下结成所犯。律云年不满二十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0b 页 X39-0450.png
者。不堪忍寒热饥渴暴风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
若身有种种病苦痛。不能堪忍。又复不堪持戒。不
堪一食。与受大戒者(与是能授之者。谓坛上三师及七位證盟僧也。受谓求具
足戒之人)。此人不得戒者(谓所受人年既不满。三师七證。虽如法秉宣白四羯磨。而
彼不成比丘性。戒体不圆。名非具足。盖佛为诸法之王。深知众生业性差别。而诸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
生。是故依制则比丘性具违教则戒法匪成也)
。彼比丘可诃痴故者(谓不但所
受者不得戒。而能授者亦招愆。以痴无智慧不知戒法故 律摄云。满足十夏。方住师位。复须成就五法。
一知有犯。二知无犯。三知轻。四知重。五于别解脱经。广能开解。于诸学处。创结随开。若遇难缘。善知通塞。
常诵戒本。能决他疑。戒见多闻。自他俱利。威仪行法无有亏犯。具如是德。名亲教师。由其亲能教。出离法
故 若苾刍虽近圆巳。于诸学处不识重轻。设六十夏。仍须仗托。明德依止而住。若师小者。唯除礼拜。自
馀咸作。此即名为老小苾刍。不得与他出家及受近圆也)。

结罪 是中犯者。和尚若知年未满二十。众中问
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
二十。或疑。或不知年数。或默然。或众僧不问授大
戒三羯磨竟。波逸提 白巳二羯磨竟。三突吉罗
 白巳一羯磨竟。二突吉罗 白竟。一突吉罗
 和尚疑年未满。得罪亦尔 若未白为作方便。若
剃发(净坛敷座。是为作方便。剃发者。非出家时。凡登坛受具。必须相同比丘。不得长发俗衣。故
当先剃发也)。若欲集众。若众僧巳集和尚。一切突吉罗
 众僧若知若疑年未满二十不问。一切突吉罗。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是授具和尚。二知年未
满。三羯磨巳竟。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下三众犯突吉罗者。彼非大僧。无登坛作师之位。若受居家八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0c 页 X39-0450.png
戒等法。不遵律制。岂无违越毗尼之咎)。

随开 不犯者。先不知信受戒人语。若旁人證。若
信父母。若受戒巳。疑听数胎中年月及𨳝月。若数
一切十四日说戒。以为年数(半月半月说戒。每年共有二十四次。白月
及黑月。大皆十五日说戒。若黑月小则十四日说戒。一年仅有六次。十四日说戒。当有十八次。是十五日
说戒。今以方便皆约十四日说戒。以算日数。则每年省出一十八日。十年便有百八十日。傥其人是十九
岁共省三百四十二日又可算作一年。即可名为满二十岁矣)。

会采 律摄云。若有人近圆时。年实未满。而作满
想。后有亲属。报云。不满应数胎月𨳝月若满者善
斯名善受。若不满者退为求寂。应更与受近圆。若
不尔者。同前贼住 若有人年满十九。作二十心。
而受近圆。后经一年。亲属来见。报云不满。或自忆
知不满。或年十八而受近圆。后经二岁。同前忆知。
斯等皆名善受。正教难逢。是开听故(本部未满。更开数一切十
四日说戒。律摄未满。但听数胎月闰月以足之。若不足者。退为求寂。须知上根受具。应准本部机。若下劣
律摄当依。然斯乃受具巳后有疑。佛慈听开。若未登坛。先算此而为满岁者。则法犯相似人堕。全非断不
可例此。宜应钦遵于此)。

此戒大乘比丘同学。】

** 第六十六发起诤事戒

「若比丘知诤事。如法忏悔巳。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斗诤僧如法灭巳。后更发起。作如是言。汝
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令
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起。巳有诤事。而不除灭。诸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1a 页 X39-0451.png
比丘察知其故。具白世尊。此初结戒也。与结戒巳。
时诸比丘不知诤事如法灭。不如法灭。后乃知如
法灭。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无犯。
此第二结戒也。由起诤事不忍烦恼。制斯学处。

释义 律云。诤者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详如
后七灭诤法中释)。如法者。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忏悔巳
(谓善灭诤法)。后更发起者(谓其诤巳灭。复以不善心而举发。令众诤论不息也)

结罪 是中犯者。知如法灭巳。后更发起。作如是
言。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
说而了了。波逸提(言观解者。谓称量得宜。应与何法。当与何法也。不成观解者。谓
法不应诤与毗尼相乖也)。

观作观想者。波逸提 观疑 不成观有观想
 不成观疑。尽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见比丘诤事。二如法灭
巳。三观作观想而更发起。四说而了了。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观作不观想。若事实
尔言。不善观。乃至不成灭。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
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
犯。

会采 律摄云。若众为众作羯磨。得窣吐罗罪。以
是破僧方便故。

萨婆多论云。若是僧制不入佛法。发起得突吉罗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1b 页 X39-0451.png
罪。

此戒大乘同制。为菩萨不能善和。斗诤而反乱。众
斗诤罪结轻垢。】

** 第六十七同贼伴行戒

「若比丘知贼伴。结要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间。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有众
多比丘。从舍卫至毗舍离。有私度关贾客。欲为伴
与之同行。俱为守关者所捉。将至波斯匿王。王问
其故。诸尊实知此人不输王税。是贼贾不。答言知。
王言。若实知者法应死。复作念云。岂宜杀沙门释
子耶。但以诃责放去。臣众不服。有少欲比丘。闻知
白佛。此初结戒也。时诸比丘不知是贼非贼伴行。
后乃知是贼伴。或作波逸提忏者。或生疑者。佛言。
不知无犯故。有第二结戒也。此是遮罪。由行路事
讥嫌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盗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贼伴者。若作贼还。若方欲去。结要者。
共要至城。若至村道者。村间处处道。

结罪 是中犯者。知是贼伴。共要同道。行至村间。
处处道行。一一波逸提 无村嚝野无界处共道
行波逸提。

若共村间半道 若无村旷野行减十里。皆突吉
罗 若村间一道行 若方便欲去而不去 共
要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实知是贼。二结要同行。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1c 页 X39-0451.png
三行处不减。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先不知。不共结伴。逐行安隐(谓无
恐怖也)若力势所持。若被系缚将去。若命难梵行难。
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比丘欲行时。当求车伴。贼相
貌有三事可知。香。色。庄严。香者在空处食生熟肉
气。色者常恐怖色。庄严者终日结束。面黑发黄。凶
恶似阎罗人。若贼诈称作好人。著好衣服。到空回
处。展转相语。今日当入聚落。破墙壁。劫夺财物。不
问沙门婆罗门一切尽取。当知是贼不得。即便舍
离。宜随顺去。若近聚落。方便舍去。若贼觉者。应语
言。长寿我正到此。若与偷金贼共行。波逸提(金乃七宝
之首摄馀可知)与叛负债人共行。越毗尼罪
十诵律云。若险难处。贼迭度者。不犯。

根本律云。若迷失道。彼来指示。虽同行。不犯。

五分律云。共恶比丘期行。突吉罗。若诸难缘不犯。

此戒大乘同制。】

** 第六十八恶见不舍戒

「若比丘作如是说。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
彼比丘谏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
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犯淫欲。
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彼比丘乃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2a 页 X39-0452.png
至三谏。舍此事故。若再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缘起 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有阿梨吒比丘。生
是恶见。诸比丘闻。欲除去彼恶见。故谏而不舍。往
白世尊。世尊以无数方便。诃责阿梨吒巳。告诸比
丘。听众僧为彼作诃谏白四羯磨。舍此事。若有馀
比丘。作如是言。亦应诃谏白四羯磨。故结此戒。由
邪思事僻执烦恼。制斯学处(此并下二戒。于三破中。皆名破见也)

释义 文分三节。若比丘作如是说等明所生之
恶见。彼比丘谏此比丘言乃至犯淫欲是障道法
等明所谏之词。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等
结成所犯。作是说者(谓谬引佛语。以證巳见。由见居家善信士女受持三皈五
戒。唯断邪淫。虽有妻室。而亦能證须陀洹。乃至亦得阿那含果。故生如是恶见)。我知者(谓自
能解知非他告知也)
。佛所说法者(所说是彰义。法有二种。一是佛亲说。二是弟子说。虽
弟子说。由承佛教故。亦名法也)
。行淫欲者(是鄙恶事也)。非障道法者(谓习
行其事而不能障碍诸贤圣道法也)
。彼比丘谏此比丘言者(谓作下别谏之
词)。大德者(是如律尊称之词)。莫作是语者(谓不可作是恶见之言也)。莫
谤世尊者(谓佛所说法。离欲清净。寂灭无为。若言欲非障道。即违反佛说。是诽谤世尊。谤
者谓出非理之言也)。不善者(谓当来定招恶果报也)。世尊不作是语者
(谓佛不说淫非障道法也)。世尊无数方便说犯淫欲是障道者
(谓世尊以种种言词说法。教断欲想。除爱欲所烧。度于爱结。欲如火坑如火炬。欲如枯骨如段肉如梦所
见。欲是不净法。是有漏法。是障诸贤圣道果法)。彼比丘谏时坚持不舍者
(谓一比丘于屏处别谏之时。固执邪见。不受谏语也)。彼比丘乃至三谏等者
(谓别谏不从。当鸣椎集僧白四羯磨。其羯磨全法。于作持中明。向下唯明谏词结罪)

结罪 是中犯者。彼比丘谏此比丘言。乃至无数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2b 页 X39-0452.png
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汝今可舍此事。莫为僧
所诃更犯重罪。若受语者善(此是一比丘别谏也)。不随语者
应白(此是集僧诃谏。凡作羯磨。皆先有白)。白巳当语言。我巳白竟。馀
有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为众僧所诃责更犯罪。
若随语者善(言善者。仅免本罪。其方便罪仍当忏除)

不随语者。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巳。当语言。我巳白
初羯磨竟。馀有二羯磨在。汝当舍此事。莫为僧所
诃责犯罪。若随语者善。

若不随语者。当作第二羯磨。第二羯磨巳。当语言。
巳作白二羯磨竟。馀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是事。莫
为众僧所诃犯罪。若随语者善。

若不随语者。唱三羯磨竟。波逸提。

作白巳二羯磨竟舍者。三突吉罗 作白巳一羯
磨竟舍者。二突吉罗 作白巳舍者。一突吉罗
 若白未竟舍者。突吉罗。

若未作白作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
法。一切突吉罗(此谓别谏时。及未曾别谏之前也)

彼比丘谏此比丘时。馀比丘遮。若比丘尼遮者。若
有馀人遮。汝莫舍此事。众僧谏与不谏遮者。一切
突吉罗。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坚持恶见。二频谏不舍。
三羯磨如法。四三番白竟。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2c 页 X39-0452.png

随开 不犯者。若初语时舍(谓最初别谏时。一闻谏语即舍)若非
法别众谏。若非法和合谏。法别众。法相似别众。法
相似和合。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谏。若无谏者。及
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律摄云。若苾刍心生恶见。谓为正见云。我
所解最为殊胜。实不从佛闻如是语。但出自意说
其文义。不生惭愧。邪说诳他。馀苾刍见时。应为屏
谏。若不舍者。得恶作罪。次羯磨谏。作初白竟。乃至
第二羯磨竟。若不舍者。一一皆得恶作之罪。第三
竟时。便得堕罪。应于众中。说悔其罪(然忏单堕皆对首作法。即
得除灭。今准律摄云。众中说悔者。其义有二。一以众为證。更不再生如是邪见故。二治此一人。以诫众人。
令正思惟故)。

此戒大乘犯重。摄谤法戒故。

引證 大般若经云。若染色欲。于生梵天尚能为
障。况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萨断欲出家。能得
无上菩提。非不断者 又云。菩萨摩诃萨于五欲
中。深生厌患。不为五欲过失所染。以无量门。诃毁
诸欲。欲为炽火。烧身心故。欲为秽恶。染自他故。欲
为魁脍。于去来今常为害故。欲为怨敌。长夜伺求
作衰损故。欲如草炬。欲如苦果。欲如利剑。欲如火
聚。欲如毒器。欲如幻惑。欲如闇井。欲如诈亲旃陀
罗等。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无量过门。
诃毁诸欲。】

** 第六十九党恶见不舍戒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3a 页 X39-0453.png

「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邪见而不舍。供给
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阿梨
吒生恶见。众僧诃谏。而故执不舍。诸比丘嫌责白
佛。佛令僧与作恶见不舍举白四羯磨。此初结戒
(即前戒是)。时六群比丘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
语。有知足头陀比丘。诃责白佛。此第二结戒也。亦
由邪思事僻执烦恼。制斯学处。

释义 律云。如是语者。作如是语。我闻世尊说法。
行淫欲非障道法。未作法者。若被举未与解羯磨。
如是邪见不舍者。众僧诃责。而未舍恶见。供给所
须者。有二种。若法若财。法者教修习增上戒增上
意增上智。学问诵经。财者供给衣服饮食床座卧
具病瘦医药。同羯磨者同说戒。止宿者。屋有四壁。
一切覆。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
言语者(谓教授及与评论善恶等事也)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先入屋。后有如是语人
来。若如是语人先入。比丘后来。若二人俱入宿。随
胁著地。一切波逸提。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知是恶邪见人。二知僧
作举不舍。三供给所须止宿。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准尼律。若随顺被举比丘。三谏不舍者。波罗夷。是尼
发起之本制也。此乃比丘发起之兼制也)。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
罗。是为犯。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3b 页 X39-0453.png

随开 不犯者。不知有如是语人在中宿。若屋不
尽覆障。若露地。若病倒地。若为势力所持。若被系
闭。或命难。梵行难。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五分律云。共语。语语波逸提。共坐。坐坐波
逸提。共宿。宿宿波逸提。共事。事事波逸提 虽舍
恶见。僧未解羯磨。亦波逸提 若作恶见。僧未羯
磨。突吉罗 若不知及不如法羯磨。不犯。

十诵律云。若教他法。若从受法。若与他财。若取他
财。若共宿。一切波逸提。

根本律云。若彼身病看侍。无犯 或同居令舍恶
见。此亦无犯。

此戒大乘同制。】

** 第七十畜被摈沙弥戒

「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言。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
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谤世
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
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
应乃再三诃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而舍者善。不
舍者。彼比丘应语彼沙弥言。汝自今巳去。不得言佛
是我世尊。不得随逐馀比丘。如诸沙弥得与馀比丘
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
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者。波逸
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跋难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3c 页 X39-0453.png
陀有二沙弥。共行不净。自相谓言。我等从佛闻法。
其行淫欲。非障道法。闻中有少欲比丘白佛。佛敕
诸比丘。置此二沙弥于众僧前。眼见不闻处立。作
诃谏白四羯磨。舍此事故。而彼故不舍。乃令僧如
前置立。作不舍灭摈白四羯磨(此乃不现前羯磨法也。若谏诃则呼
之近前而令听。若羯磨则遣之远立而不闻)。时六群比丘知僧为此二
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而便诱将畜养。同共
止宿。诸比丘嫌责六群。启白世尊。此初结戒也。如
是结戒巳。彼二沙弥城中摈出。便往外村。城外摈
出。还入城中。时诸比丘亦不知此是灭摈不灭摈。
后乃方知是灭摈。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
言。不知者无犯。此第二结戒也。亦由邪思事僻执
烦恼。制斯学处。

释义 文分四节。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言等明
沙弥所起邪见。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等明诃
谏白四羯磨。彼比丘应语沙弥言自今巳去等明
不舍灭摈白四羯磨。若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
弥等结成所犯。律云。灭摈者。僧与作灭摈羯磨(灭谓
灭除摈谓摈弃)。诱者。若自诱若教人诱(谓以财法劝动。引诱将去也)。畜
养者。若自畜。若与人畜(畜谓摄受与作依止。养谓教授学问经法。并给饮食
也)共止宿者(谓同馀比丘一处居止。共房二三宿也 羯磨法于作持中明)。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先入宿。灭摈者后至。若
灭摈者先入。比丘后至。或二人俱至。随胁著地转
侧。一切波逸提。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4a 页 X39-0454.png

此戒具三缘。方成本罪。一是恶邪被摈。二明知诱
引。三同宿畜养。

兼制 比丘尼波逸提(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
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先不知。若比丘先至。灭摈者后至。
比丘不知。若房四无障上有覆。若颠发倒地。若病
动转。或为势力所持被系闭。若命难。梵行难。及最
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十诵律云。通夜坐不卧。亦波逸提。

律摄云。若与依止。及教读诵。皆得堕罪 凡不见
罪等。被舍置人。共为受用。皆得恶作罪(此谓凡是三举二摈
等人。若共同受用。皆不应故)。

根本律云。若是亲族或时带病。或复令彼冀舍恶
见。虽权摄教。并皆无犯。

此戒大乘同制。

附考 僧祗律云。若有人为和尚阿阇黎所嫌。馀
比丘不得诱引言。我与汝四事。汝当在我边住。受
经诵经 若观彼人。必当舍戒就俗者。得诱取巳。
当教言。汝当知。二师恩甚重难报。汝应还彼目下
住。】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十二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4b 页 X39-0454.png

** 音义

彷徉
上音旁。下音羊。彷徉犹徘徊也。又彷徉以
逍遥也。


与钥同。关令不能开。


音六。淋也。水下也。

畜生
梵语底栗车。此云畜生。立世论云。由因谄
曲业故。于中受生。复说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名
底栗车。
婆沙论云。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
生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

若以畜养名畜生者。如诸龙水陆空行。岂可为人
所养。名为畜生耶。答养者义宽。且满人世及以六
天。不养者处狭。唯在人中山野泽内。又古昔诸龙
亦为人养。具在文史。今从畜养偏多。故名畜生。


音虽。安也。


音诺。按也。

沟渎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
浍。注浍曰渎。
又田间之水曰沟。
又水渎广四
尺深四尺曰渎。

一寻
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又云舒两臂为
一寻。

天眼
此眼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能见远近前
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见之。以无色质障碍。故名
天眼。通非碍也。

得法眼净
證须陀洹果。断三界分别惑。见真谛
第五十八藏他物戒 第 454c 页 X39-0454.png
理。名法眼净。

阿梨吒比丘
阿梨吒。亦名阿利吒。此云无相。是
人所以生此邪见者。言须陀洹斯陀含皆有妻室。
亦不障道。牵此自比。故生邪见。言淫欲非障道法
也。
萨婆多论云。此人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见
师遣入佛法中。倒乱佛法。其人聪明利根。不经少
时。通达三藏。即便倒说云。行障道法。不能障道。尽
其智辩。不能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