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第 770b 页
水忏科注卷下
龙住释 成简西宗 集注
赞文
「 大慈大悲悯众生
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
众等志心归命礼」
佛称大慈悲父。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悲而言。
大者。世间父母。亦有慈悲。爱惜儿孙。止在一世。
音释¶ 第 770c 页 X74-077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0.png)
名为大。诸佛菩萨。慈心不尔。见苦众生。悲心益
重。乃至入于无间地狱。大火轮中。代诸众生受
无量苦。如是慈悲。过于父母无量无边。故称为
大。悯即哀悯怜念之谓也。众生。指六道四生而
言。父精母血。巳灵种子。乃至五阴四大。众法相
生。故曰众生○喜者。庆他众生。离苦得乐。舍者。
冤亲平等。无憎爱心。济者。拔济拯接之谓也。含
识。抱识含灵之类。即上六道众生也。此二句。赞
佛四无量心也○佛之报身应身。皆有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八万四千光明。此赞佛之庄严也
○归命者。梵语南无。此云归命。见佛悲愿弘深。
即以身命竭诚而归投之。故云志心等。礼者敬
礼。又礼即履也。进也。进退有度。尊卑有分。以卑
敬尊。故名曰敬礼。先以此四句称扬赞美于佛
者。总表发觉初心。虔恳至诚之谓也。
「慈悲水忏法卷下
一切诸佛。悯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今当归命
一切诸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
陀佛。南无弥勒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龙自在
王佛。南无宝胜佛。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南无袈裟
幢佛。南无师子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普超三昧经。佛言我今得佛。皆文殊之恩。本是我
音释¶ 第 771a 页 X74-077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1.png)
致。文殊乃佛道中父母也。尔时众念。文殊既在佛
前。何不成佛耶。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
未成道○而又当知文殊。三佛分三世成。成佛巳
久。谁曰不成。过去龙种上尊王佛。巳成者是。见在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亦算巳成。未来普见佛。当成
者是。此出诸经。亦非臆说也。而今逆流度生。故称
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
无大庄严菩萨。南无观自在菩萨。」
【菩萨受记经。德藏菩萨白佛言。观世音得大势至。
二大士。于何国土成等正觉。佛答。阿弥陀佛正法
灭后。观世音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彼
佛国土。号曰众宝善集庄严。般涅槃后。得大势。即
于其国成等正觉。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势至永
不入灭。更无所补也。】
「礼诸佛巳。次复忏悔。上来巳忏身三口四竟。今当忏
悔佛法僧间一切诸障。」
【此承前起后。上忏三业中所造之罪巳竟。下忏悔
佛法僧间业障。三宝分中所造之业。如下文云云。
然而三业六根。乃至于三宝分中。若福若业。莫不
出于自心。自心清净。虔恳至诚。珍敬无怠。则无罪
不灭。无福不生。否则虽云礼忏。唱和相资。欲求罪
灭福生者。亦恐未必然也。思之。】
音释¶ 第 771b 页 X74-077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1.png)
「经中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众僧难值。信心难生。
六根难具。善友难得。而今相与宿植善根。得此人身
六根完具。又植善友。得闻正法。于其中间。复各不能
尽心精勤。恐于未来长溺万苦。无有出期。是故今日
至诚求哀忏悔。」
【经中佛与阿难游行歇息间。以爪取土。问阿难言。
爪上土多。大地土多。阿难答言。爪上之土。少许之
甚。大地之土无穷。佛言。得人身者。如爪土之上。失
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又云。佛行偶至爪园。取土喻
之亦尔。呜呼。我与众等。观此人身难得之一言。便
应大生恐惧。惭愧交心。二六时中。当观得人身是
何法得耶。如是。始与忏法相应。正法念处经云。五
戒不持。人天路绝。五戒坚持。人天交接。正在于斯。
慎毋忽也○所以人身难得今巳得。佛法难闻今
正闻者。尽皆宿德之所感。当生庆幸。必也尽心精
勤至敬。毋得因循怠惰。而招下文种种之过𠎝也。
慎之○上略明起障之由。忏悔巳竟。下广举起障
之由而尽情忏悔。此由。皆在不能尽心精勤一句。
直贯下文。不能尽心恭敬。乃至于三宝中种种过
患。无出于斯。临文自见。】
「某等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常以无明覆心。烦恼
障意。见佛形像不能尽心恭敬。轻蔑众生。残害善友。
破塔毁寺。焚烧经像。出佛身血。或自处华堂。安置尊
像卑猥之处。使烟熏日暴。风吹雨露。尘土污坌。雀鼠
音释¶ 第 771c 页 X74-077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1.png)
掩灯烛。关闲殿宇。障佛光明。如是等罪。今日至诚。皆
悉忏悔。」
【初忏慢佛业障○不能尽心恭敬者。今人于三宝
像前。不肯礼拜供养。正在于此也○焚烧经像者。
如一切印造佛马。所造纸作。皆是焚烧。今道场事
毕。火化一切。皆所不宜。故云栖法禁之不用也○
出佛身血者。如调达推山之类。今之佛面刮金之
类亦是○华堂岑楼邃阁之中。卑猥者。不净之所。
尘翳也。坌埲塕也。埲塕尘起貌○礼敬者。礼佛一
拜。罪灭河沙。无礼敬者。安得无业也○裸露。裸身
露体。缕线不挂○如是等。皆不能尽心精勤。以至
如此。下皆仿此。】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于法间。以不净手把捉
经卷。或临经书。非法俗语。或安置床头。坐起不敬。或
开闭箱箧。虫蠹朽烂。或首轴脱落。部帙失次。或挽脱
漏误。纸墨破裂。自不修习。不肯流传。如是等罪。今日
至诚。皆悉忏悔。」
【次忏悔轻法业障○法者。即三藏十二部。一切
诸经教典之佛法也。言不净手者。每于晨朝。或未
梳洗。或大小行。乃至执捉一切秽污之物者。皆应
洗盥。如不洗盥。总名不净。必须以清净水而盥其
手。方许捧持经典。所以教中有洗手偈咒。详明他
处不引○非法等者。间言杂语。以至恶俗粗谈。俱
音释¶ 第 772a 页 X74-077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2.png)
即为有佛。汝既不敬。岂无罪乎○箧。箱匣也。或全
卷。或数卷为部。一套为帙。失次者。颠倒无序之谓
也○挽脱漏误者。遗落不全之谓也。破裂者。字句
残缺也。流传。流通人间为流传。传。转也。展转无尽
日流传也。】
「或眠地听经。仰卧读诵。高声语笑。乱他听法。或邪解
佛语。僻说圣意。非法说法。法说非法。非犯说犯。犯说
非犯。轻罪说重。重罪说轻。或抄前著后。抄后著前。前
后著中。中著前后。绮饰文词。安置巳典。或为利养名
誉恭敬。为人说法。无道德心。求法师过而为论义。非
理弹击。不为长解求出世法。或轻慢佛语尊重邪教。
毁呰大乘赞声闻道。如是等罪无量无边。皆悉忏悔。」
【此紊法也。眠地仰卧以下。种种紊乱。不敬之甚
○法。即世出世间之正法。非法。即世出世间之邪
法也○非法说法六句。正是邪解僻说处○乃至
云天堂是妄造。地狱非真说。酒肉不碍菩提。淫欲
不妨正性等言。俱是邪解僻说之意也○重。即戒
律中四弃八弃十波罗夷等。轻。即戒律中三十九
十乃至四十八等轻也。抄等四句。可就上文轻重
二句三等分之。如律中前篇至重。中篇稍重稍轻。
后篇纯轻。邪解者。即以抄之。将轻重等事。混乱于
后人者。可知之矣。智者详之○绮饰文词。安置巳
典者。工于法语庄饰巳意。而窜入经典也○求法
音释¶ 第 772b 页 X74-077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2.png)
○诸经要集云。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贪取财物。或
用饮酒。或与女人共饮食。自卖求财。如是法施。其
果甚少。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名下品
法施。若为名闻。为胜馀法师故。而为人说法。得报
亦少。生于天中。受中异报。或生人中。是名中品法
施。若以清净心。为欲增长众生智慧。及令住正法。
不为财利。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人最胜。乃至涅
槃。其福不尽。是名上品法施。至于悭吝佛法。不肯
开示众生。障他慧明。后生边地。无佛法处。犹为过
咎。】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于僧间有障。杀阿罗汉。
破和合僧。害发无上菩提心人。断灭佛种。使圣道不
行。或剥脱道人。鞭拷沙门。楚挞驱使。苦言加谤。或破
净戒及破威仪。或劝他人舍于八正。受行五法。或假
托形仪。窥窃常住。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次忏蔑僧业障○五分律云。调达不能害佛。欲破
其和僧。佛语调达曰。若僧巳破。能和合者。其人生
天。若僧和合而破之者。堕地狱中○僧众和合而
故为诽谤。离间谓之破阿罗汉和合僧无上菩提
心人。皆佛种也。而弑之。而破之。而害之。故曰断灭
佛种。道人者。是有道有德之人。故曰道人。亦即沙
门之等类也○破诸魔经佛云。菩提有三种。若人
虽发菩提心。但乐自利以求解脱。故名声闻菩提。
音释¶ 第 772c 页 X74-077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2.png)
诸缘法。随所观察而行。故名缘觉菩提。若复有人。
发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巳复劝他人。发如
是心。于轮回身。不生厌倦。乐欲利乐。一切众生。皆
令解脱。以巳善利。普施一切。故名为无上菩提○
以上至此。文同七逆可知。梵语阿罗汉。此云杀贼。
应供。无生。此三号也○梵语沙门。又云桑门。三门
等。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摄心达本
原。故号为沙门。云云○八正见前。五法者。涅槃五
种世法名。世句。世缚。世法。世执著。是名世谛五法
○窥窃者。瞰伺之谓也。】
「或裸露身形。轻衣唐突。在经像前。不净脚履。踏上殿
塔。或著屧屐。入僧伽蓝。涕唾堂房。污佛僧地。乘车策
马。排揬寺舍。凡如是等。于三宝间所起罪障无量无
边。今日至诚。向十方佛尊法圣众。皆悉忏悔。」
【裸露。赤体也。赤身露体谓之裸露。轻衣。小衣。小衣
轻跳。谓之唐突。又唐突。即傏𠊲。不逊也。比丘不著
三衣礼拜。亦名轻衣唐突○屧屐也。又履中荐也。
屐。木屐。又履为无跟凉履。屐为脚靸而套。经云。著
屐见佛。生马蹄国○梵语僧伽蓝。此云众园。清众
所居之处也○排揬。推排冲突轻触之谓也。】
「愿生生世世。常值三宝。尊仰恭敬。应有厌倦。天缯妙
䌽。众宝缨络。百千伎乐。珍异名香。华果鲜明。尽世所
有。常以供养。若有成佛。先往劝请。开甘露门。若入涅
音释¶ 第 773a 页 X74-077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3.png)
【上忏悔竟。下发愿成德○说法度人。是为甘露开
甘露门。即转法轮也○甘露名不死药。食之长生
不死。喻若得佛法。即證不生不灭。常住之法。故云
甘露云尔○门通出入义令人出生死。入佛法门
故也○献最后供。考经律异相云。佛临入灭。有拘
尸城工巧之子。名曰纯陀。泣告世尊。我等从今无
主。无救贫穷困苦。欲从如来。求将来食。惟愿哀怜
摄受我等微供。然后涅槃。佛言。我今为汝断除贫
穷。以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令汝具足。檀
波罗蜜。纯陀号哭。复白大众。同共礼劝。佛莫涅槃。
佛告纯陀。诸佛法尔。有为亦然。速办所施。不宜久
停。是时天人皆来奉供。佛悉不受。大众唱言。善哉
纯陀。成就大福。我等供具则为唐捐世尊欲满众
望。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
丘僧。悉皆受供。释迦如来。自受纯陀所奉。设者食
满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众。】
「于众僧中。修六和敬。得自在力。兴隆三宝。上弘佛道。
下化众生。」
【六和者。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
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修此六和。匪
敬弗得。故曰修六和敬。所以云无不敬者。亦此意
也。】
「如上所说于三宝间。轻重诸罪。皆以忏悔。其馀诸恶。」
音释¶ 第 773b 页 X74-077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3.png)
【上结忏。下结前起后之文○其馀诸恶。盖谓如上
所说。说所不尽。故又言其馀。】
「今当次第。复更忏悔。」
【承前起后。】
「如经中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巳能悔。
又有二种白法。能为众生灭除众障。一者惭自不作
恶。二者愧不令他作。有惭愧者。可名为人。若不惭愧。
与诸禽兽不相异也。是故今日至诚。归依于佛。如法
忏悔。」
【此引经文如法劝诫。健者精进自强之谓。白者洁
白。纯净之词○显密圆通云。白法功德。只须惭愧
二种。能为众生灭除众障。不须财宝而自成就此
功德。故云白法。惭愧二字。亦即智信之意也。】
「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信邪倒见。杀害众生。解奏魑
魅。魍魉鬼神。欲希延年。终不能得。或妄言见鬼。假称
神语。如是等罪。皆悉忏悔。」
【此邪倒列相忏悔。下皆因无智不信。无惭无愧。
故有邪倒等种种过恶。直贯下文。正忏上若不惭
愧等二句○魑魅者。老物之精。山泽之怪。魍魉大
力鬼也○欲希延年。当知非但不得。延年。抑且难
免地狱之苦○妄言见鬼假称神语者。如关亡捕
鬼。重子女巫。开堂附体。及关神乱语之类。如是等
罪者陈忏也。后同。】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行动傲诞。自高自大。或
音释¶ 第 773c 页 X74-077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3.png)
不避亲疏。惛醉终日。不识尊卑。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此傲慢列相忏悔。傲者慢也。倨也。诞者放也○种
姓者。种族尊胜。自恃高贵自高自大等○以贵轻
贱二句。释上轻慢一句○经云。饮酒者过失无量。
若持酒器与人饮者。五百世中无手。何况自饮。何
况斗乱等云云。乃至教人饮者。犯轻垢罪○饮酒
犯三十六种失。大藏一览云。不孝父母。轻慢长上。
不敬三宝。不信经法。诽谤沙门。吁露人罪。恒说妄
语诬人。恶事传言。两舌恶口伤人。致病之根。斗诤
之本。恶名流布。人所憎嫌。排斥圣贤。怨黩天地。废
忘事业。破散家财。恒无惭愧。不知羞耻。无故捶打
奴婢。横杀众生。奸淫他妻。偷人财物。疏远善人。狎
近恶友。常怀恚怒。日夜忧愁。牵东引西。持南著北。
倒沟卧路。堕车堕马。逢河落水。持灯失火。暑月热
亡。寒天冻死。此是三十六种失也。】
「或嗜饮食。无有期度。或食生鲙。或啖五辛。熏秽经像。
排揬净众。纵心恣意。不知限极。疏远善人。狎近恶友。
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此秽浊列相忏悔。嗜欲也。好也。鲙。鱼鲙。生鲙。或鯹
羴之物。五辛。梵网经云。一大蒜。二茖葱。即韭薤。三
慈葱。即家葱。四兰葱。即小蒜。五兴蕖。即胡荽为之
五辛。附食辛有五失。一多过。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二天远。纵能说法。诸天远离。三鬼近。鬼舐神𠯳。常
音释¶ 第 774a 页 X74-077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4.png)
说法。非毁禁戒○排揬净众者。臭气触秽一切斋
戒善友等众故也。】
「或贡高矫假。偃蹇自用。跋扈抵揬。不识人情。自是非
他。希望侥倖。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此暴戾列相忏悔。矜满才能为贡高矫情饰诈为
矫假。怠缓率意为偃蹇自用。自强自逞。肆无忌惮。
为跋扈抵揬。总是不随顺之意也○凡其所有不
当得而滥叨得者。谓之侥倖。】
「或临财无让。不廉不耻。屠肉沽酒。欺诳自活。或出入
息利。计时卖日。聚积悭尅。贪求无厌。受人供养。不惭
不愧。或无戒德。空纳信施。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此贪诳列相忏悔。屠刳也。杀也。屠者。割肉知牛之
长少○沽者。买也。梵网经云。若佛子自沽酒。教人
沽酒。沽酒因。沽酒缘。沽酒法。沽酒业。是酒起罪因
缘。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生众生颠
倒之心者。波罗夷罪○出入息利者。放债盘折积
算子母钱。谓之出入利息。本为父母。利即如子。故
云息也○而今世人放债取利。月不过五等说。谓
之计时卖日。尅积。贪求也○无净戒之德。而纳受
檀信之布施。则信施难消。故曰空纳信施。淫杀盗
妄饮酒昏迷。乃至上文临财无让欺诳自活等者。
一总名为无戒无德也。】
「或捶打奴婢。驱使僮吏。不问饥渴。不问寒暑。或发撤
音释¶ 第 774b 页 X74-077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4.png)
【此残忍列相忏悔。】
「或放逸自恣。无记散乱。摴蒱围棋。群会屯聚。饮酒食
肉。更相扰饯。无趣谈话。论说天下。从年竟岁。空丧天
日。初中后夜禅诵不修懈怠懒惰尸卧终日。于六念
处心不经理。见他胜事便生嫉妒。心怀惨毒。备起烦
恼。致使诸恶猛风吹罪薪火。常以炽然。无有休息。三
业微善一切俱焚。善法既尽为一阐提。堕大地狱无
有出期。是故今日至祷稽颡。向十方三宝。皆悉忏悔。」
【此放逸列相忏悔○摴蒲。博戏也。即赌赛之具。围棋
尧造。丹朱善之○酒者。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食肉者。梵网经云。断大慈悲。犯轻垢罪○又食
肉有十过。一览云。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是巳
亲。二食肉人。众生见即惊怖。三坏他信心。四慈心
薄少。五增恶罗刹习气。六令学咒术不行。七众生
身命。于巳无别。八诸天贤圣远离。恶神恐怖。九不
净所出。十死堕恶道○扰者。乱也。搅也。饯。送行之
燕○初中等者。欲求无上菩提。宜应昼夜禅诵精
勤。不可暂时怠惰。而无空丧可也。故遗教经云。汝
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
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
一生空过无所得也。禅者。梵语禅那。此云息寂。息
虑忘缘。体究自心。顿悟无生之理。即今谓之参禅
也。诵者。持咒诵经念佛等是也。因不修习而堕昏
音释¶ 第 774c 页 X74-077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4.png)
者乎○见他胜事者。即念佛参禅持诵等事○六
念者。念佛为慈悲导师。念法为三世佛母。念僧为
人天福田。念天为长寿安乐。念戒为清净身心。念
施为普济贫穷。是为六念。心不经理者。于此处懈
怠。毫无儆醒可知○恶业属风。烦恼怒气属火。因
积习业风所扇。罪火炽焰。烧断菩提径路。故曰一
切俱焚○三业微善者。上言诸恶。不出十恶等业。
今之微善。不出五戒十善。恶胜善微。故曰俱焚。此
乃嫉妒烦恼之所害也○梵语一阐提。此云退没
善心。亦云信不具。】
「向来所有一切众罪。若轻若重。若粗若细。若自作。若
教他作。若随喜作。若以势力逼迫令作。如是乃至赞
叹行恶法者。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总指上文。其馀罪业。重求。忏悔而发露之。】
「愿承是忏悔。一切诸恶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慈和忠
孝。谦卑忍辱。知廉识耻。先竟问讯。修良正谨。清洁义
让。远离恶友。常遇善缘。收摄六情。守护三业。捍劳忍
苦。心不退没。立菩提志。不负众生。
发愿巳。归命礼诸佛。」
【上来总申忏悔巳竟。愿承下发愿成德○慈和至
义让。是世界法。远离至众生。是出世法。下结忏○
经云谦下诸比丘。远离自高心。道生于卑退。德生
于安和故云尔○知耻近乎勇。其意亦在斯矣○
音释¶ 第 775a 页 X74-077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5.png)
无恣情偏曲等也○恶友。行十恶之人。善缘。五戒
十善之行○回光反照。摄念归真。故云收摄等○
六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识。称为六情。识情分
别起贪爱等故也○捍。即勇猛精进之谓也○若
依文看来。中卷宜此处完。以忏悔业障竟故也。】
「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
陀佛。南无弥勒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龙自在
王佛。南无宝胜佛。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南无袈裟
幢佛。南无师子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宝积文殊云。愿我成佛之时。以恒沙诸佛世界为
一佛刹。名为普见。诸菩萨言。文殊所得佛刹与弥
陀佛刹等不。世尊告言。譬如有人。析一毛为百分。
以一分于大海中取一滴水。喻弥陀佛刹庄严。彼
大海水喻普见佛刹庄严。复过于是。】
「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
无大庄严菩萨。南无观自在菩萨。
礼诸佛巳。次复忏悔。向来巳忏悔烦恼障。巳忏悔业
障。所馀报障今当次第披陈忏悔。」
【上忏烦恼业障巳竟。此处忏悔果报障○果报之
中。有地狱报。畜生报。饿鬼报。阿修罗报。更有人天
之中无量馀报。皆为果报。从此逐一次第忏悔。】
「经中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閒。无有
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
音释¶ 第 775b 页 X74-077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5.png)
【此引经言以示劝。四不可得经云。兄弟四人学仙。
得五神通。宿对来至。自知寿尽。各自念神足飞腾。
所至无碍。各以神通力而自避死。于是一踊空中
藏形。一入市中人多无觅之处。一入大海。三百三
十六万里下不至底至于其中。一劈开山隐形石
閒。自谓无常之对。无从而觅。以后死俱不免。入空
者死堕于地。如果熟落。入市者死于众中。入海者
死为鱼鳖所食。隐山者死为禽兽所啖。佛既观知。
谓此四人欲舍宿对。三毒未除。安脱此患。】
「何以知然。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切心。归诚三宝。
五相即灭。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经教所明。其事非一。
故知忏悔。实能灭祸。」
【此指一事以作證验。譬喻经云。有帝释天。五德离
身。自知福尽。甚大忧愁。念三界中济人苦厄。唯有
佛耳。往到佛所。时佛坐禅。入普济三昧。大帝作礼
伏地。志心三归佛法圣众。未起之閒。其命忽出。便
至陶家驴母腹中作子。时驴自解。走瓦坏閒。践坏
坯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复反。还为天帝。佛
三昧觉赞言善哉。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
巳毕。更不勤苦。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涅槃经
云。诸天五衰相。一头上华萎。二腋下汗出。三衣常
垢染。四身体臭秽。五不乐本座。此大五衰必死之
相。又俱舍云。衣服绝香。身光忽灭。浴滴沽身。本性
嚣驰。两目眴运。此小五衰。遇胜缘犹可解。非定死
音释¶ 第 775c 页 X74-077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5.png)
也○故知忏悔等直至文尽。皆是策发激励后昆。
必自知其业障重深。定应忏悔而灭之。免其后悔
难追之患也。】
「但凡夫之人。若不值善友奖导。则靡恶而不造。致使
大命将尽。临穷之际。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
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殃祸异处。宿预严待。当独趣入到地狱所。但得前行。
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如此之时。欲求一礼
一忏。岂可复得。」
【此举报以警迷人。奖。劝也。称。誉也。又助也。导。引也。
启。迪也。穷。极也。究竟也。殃祸。犹言灾害。异处者。轻
重各异其报也。人未命终。一生宿业。冥府巳预分
明。故罪业之报。宿预严待。宿者宿昔。预先。严者。严
明以待罪人之至也。趣。疾也。又督迫也。镬。鼎镬釜
属。火镬。即地狱之所也○此下策进激励于后人
也。】
「众等切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懒惰懈怠。放逸自恣。
死苦一至。无问老少。贫富贵贱。皆悉摩灭。奄忽而至。
不令人知。夫人命无常。喻如朝露。出息虽存。入息难
保。云何忽此而不忏悔。」
【此言人命无常。正云临穷方悔。悔无所及处。当知
无常迅速。生死难期○无常忽到。欲忏无及。乘此
无病。正宜精进。切勿以少年且得自宽。致令后悔。
音释¶ 第 776a 页 X74-07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6.png)
摩灭。即消灭也。奄忽。即倏忽也。息。一呼一吸为一
息。故有出入息。甚言其速也○金刚经云。一切有
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云何
忽此句。忏主痛责之词。学人母得种种放过而不
解之也。慎夫哉。慎夫哉。】
「但五天使者既来。无常杀鬼卒至。盛年壮色。无得免
者。当尔之时。华堂邃宇。何关人事。高车大马。岂得自
随。妻子眷属非复我亲。七珍宝饰乃为他玩。以此而
言。世閒果报皆为幻化。」
【此言一切世事。皆是虚假。五天。据增一阿含经云。
须弥山半有四种天。毗沙门。天王将诸夜叉。毗留
波叉天王将诸鬼神。毗留勒天王将诸魔鬼。提头
赖咤天王将诸乾沓和等。又婆沙论云。自四天王
巳下。有日月天。星宿天。常憍天。持鬘天坚首天。此
为五天。上天所敕为天使。冥司所遣为杀鬼○又
阎罗王请问经云。生老病死刑为五天使者。其文
甚详○古云。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体。
纵有华堂等用。与我了不相关。故曰。何关人事。亦
指自言也。到此地位。世间乐事。皆非我有。迷者不
思厌离而求出世。反生贪恋。更增苦本○非复我
亲者。先贤俚语云。夫妻一似同林鸟。大限来时各
自飞○七珍。金玉珠宝珊瑚琥珀玛瑙等○玩。弄
也。戏也。好也。他玩。于巳无益。徒为他有○幻化。幻
音释¶ 第 776b 页 X74-07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6.png)
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法喻各开五法。喻
中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
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无。五痴执为马。法中五者。
一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
法。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不例然。故云幻化也。】
「天上虽乐。会归败坏。寿尽魂逝。堕落三涂。是故佛语。
须跋陀言。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能伏烦恼。至于
非非想处。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狸之身。况复馀者。
故知未登圣果巳还。皆应轮转。备经恶处。如不谨慎。
忽尔一朝亲婴斯事。将不悔哉。」
【此云天福有尽○梵语须跋陀罗。此云好贤唐言
善贤梵语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仙人之
名也○郁头蓝弗果报。智度论云郁陀罗伽仙人。
得五神通。飞到王宫。王夫人接足而礼。夫人手触。
即失神通。从王求车驾而出。更修五通。一心专志。
而鸟鸣以乱其意。次诣水边求定。复闻鱼斗。即生
瞋恚。曰。我当尽杀鱼鸟。此人久后得定。生非非想
天。后彼寿尽。下生报为飞狸。杀诸鱼鸟。作无量罪。
堕三恶道○狸之伎俩。止可杀鱼。今为飞狸。并杀
飞鸟。以遂其恶。致堕恶道。嗔时一念。可不慎哉○
圣果。即无上涅槃妙果○婴受也。又触也。】
「如今被罪。行诣公门。巳是小苦。情地障惶。眷属恐惧。
求赦百端。地狱众苦。比于此者百千万倍。不得为喻。」
音释¶ 第 776c 页 X74-077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6.png)
【此以世事小苦喻大。阳閒官府小苦。尚知可畏。地
狱众苦。比之无量而反不畏。不预修善。岂不大愚
而更大错者也。岂不惧哉。岂不畏哉。下举众发叹
○巳上大槩言罪报必不可免。故须忏悔力。方得
除灭。巳下正言地狱中一切恶相恶报。今日至诚。
求哀忏悔。】
「众等相与尘劫以来。罪若须弥。云何闻此安然不畏。
不惊不恐。令此精神复婴斯苦。实为可痛。」
【此苦劝脱离罪报○云人生无有无罪。岂可不谨
慎而不忏悔。可伤可痛。】
「是故至诚。求哀忏悔。」
【结忏令除。巳上忏悔业障巳竟。下文忏悔报障。有
四。先忏地狱罪报。】
「某等从无始巳来。至于今日。所有报障。然其重者。第
一唯有阿鼻地狱。」
【地狱众苦。说不可尽。至于阿鼻犹为极重。阿者言
无。鼻者言遮。阿者言无。鼻者言救。合言无遮无救。
即无閒地狱也。下正说阿鼻狱中恶相恶报。受苦
无量。】
「如经所明。今当略说其相。此狱周匝有七重铁城。复
有七重铁网。罗覆其上。下有七重铁刀为林。无量猛
火纵横八万四千由旬。罪人之身遍满其中。罪业因
缘。不相妨碍。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东西南北通彻交
过。如鱼在𨫼。脂膏皆尽。此中罪苦亦复如是。」
音释¶ 第 777a 页 X74-07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7.png)
【经。楞严经。地狱中。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阿
鼻狱。乃八大狱之一。谓斩活。黑绳。石磕。叫唤。大叫
唤。焰热。大焰热。阿鼻狱。前七者。各阔五百由旬。唯
阿鼻狱。三十二万里。前七者。各寿千岁。唯阿鼻狱
王。寿二万岁。俱治第一根本极重罪。谓弑父母。弑
阿罗汉破和合众。逼奸净尼。出佛身血。而阿鼻之
罪。所犯犹重。人间六十小劫。此狱方为一昼夜。故
曰甚重者第一阿鼻地狱。故谓阿鼻狱王。即此直
为纵。横为广。梵云由旬。此云限量。犹言此方之驿。
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小者四十里。为一由旬
○因本经。佛告诸比丘。于四大洲。八万小洲。诸馀
大山。须弥山王之外。外有一山。名日铁围。高六百
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尔。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
破坏。此铁围外。复有一重大铁围山。高广正等。两
山之间。极大黑暗。无有光明日月。具有八大地狱。
谓活大地。狱。黑大地狱。合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
叫唤大地狱。热恼大地狱。大热恼大地狱。阿鼻至
大地狱。此八大地狱。各。各复有十六小地狱。周匝
围绕而为眷属。皆纵广五百由旬。谓黑云沙地狱。
粪屎泥地狱。五叉地狱。饥饿地狱。燋渴地狱。脓血
地狱。一铜釜地狱。多铜釜地狱。铁铠地狱。函量地
狱。鸡地狱。灰河地狱。斫截地狱。剑叶地狱。狐狼地
狱。寒冰地狱○除上八大狱。复有十次地狱。文长
难录。又次之。则有孤独地狱。此狱在阎浮提诸处。
音释¶ 第 777b 页 X74-07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7.png)
轻。寿亦不定。所摄有情上下品十恶来生其中。偈
曰。阎浮地阔七千旬。处处皆有孤独狱。或在山林
旷野中。或在大海江河畔。或在城隍社庙间。所摄
上品下恶罪。汤火刀兵虽各具。时日年月减。前科。
随因感果苦多端。眷属八万如经说○地狱猛火
等相。大抵如十习因中淫习之所感。更兼瞋习之
所招。后楞严经可知○如鱼者。引喻法。而人难受
可知○鏊。饼鏊槃。脂膏戴角者脂。无角者膏。又曰
凝者。脂。释者膏。总皆身中润泽之物。而可尽乎○
上来根本地狱。如州司牢狱。边处地狱。如县道牢
狱。孤独地狱。如场镇锁杻之属。】
「其城四门有四大铜狗。其身纵广四千由旬。牙爪锋
长。眼如掣电。复有无量铁嘴诸鸟。奋翼飞腾。啖罪人
肉。牛头狱卒。形如罗刹而有九尾。尾如铁叉。复有九
头。头上十八角。角有六十四眼。一一眼中皆悉迸出
诸热铁丸。烧罪人肉。然其一瞋一怒哮吼之时。声如
霹雳。」
【此明狱中兽类形状。甚可怖畏。掣电者。言其红光
闪烁。故如掣电。奋者勇也。发忿腾跃之势耳。】
「复有无量无边刀轮。空中而下。从罪人顶入。从足而
出。于是罪人痛彻骨髓。苦切肝心。如是经无数岁求
生不得。求死不得。如是等报。今日皆悉稽颡。惭愧忏
悔。」
音释¶ 第 777c 页 X74-077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7.png)
【此皆恶业所感之报。不可不知也○今皆稽颡惭
愧者。忏悔巳上阿鼻狱报。巳下乃是忏悔其馀诸
狱。如刀山剑树。以至八万四千鬲子地狱之类。如
是等报。即同经中十因六报。大略相同○楞严经
云。一切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云何
十因。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故有猛火铁床铜
柱诸事。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故有寒冰吒吒
波波诸事。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故
有血河灰河铜灌诸事。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
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故有刀山剑树斧
越诸事。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故有
绳木绞校杻械诸事。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
妄不止。飞心造奸。故有尘秽没溺诸事。七者恐习
交嫌。发于衔恨。故有擒捉击射诸事。八者见习交
明。发于邪业。萨迦耶见。邪悟诸业。故有王吏推鞫
诸事。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故有合山耕磨诸
事。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覆藏。故有业镜对验诸事
○云何六报。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
根出。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
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火入无间
狱。发明二相。一者明见。见种种恶。生无量畏。二者
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
汤烊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燋丸铁糜。
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为星火迸洒。二者闻
音释¶ 第 778a 页 X74-07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8.png)
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开听。种种闹乱。二者闭
听。寂无所闻。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
则能为雷为毒。注息则能为雨为虫。注味则能为
脓为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注意则能为电为雹。
推碎心魄。三者嗅报。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
气。充塞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
通闻。恶气熏心。二者塞闻。不通闷绝。如是嗅报。冲
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
为没为溺。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
烂冲思则能为灰为瘴。四者味报。此味业交。则临
终时先见铁网周覆。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入无间
狱。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冰冻裂。二者吐气。为火
燋烂。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
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
历触则能为弓为箭。历思则能为热铁雨。五者触
报。此触业交。则临终时。先见四山来合。无复出路
神识被驱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合触。合山逼
体。二者离触。身心屠裂。如是合触。历触则能为厅
为案。历见则能为烧为热。历听则能为撞为击。历
息则能为拷为缚。历尝则能为耕为钳。历思则能
为煎为炙。六者思报。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
风吹坏神识被吹上空旋落。堕无閒狱。发明二相。
一者不觉。迷极荒走。二者不迷。觉知则苦。如是邪
音释¶ 第 778b 页 X74-07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8.png)
则能为冰为霜。结息则能为火车火槛。结尝则能
为叫为唤。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死万
生。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自业
之所招感也。】
「次复忏悔刀山剑树地狱。身首脱落罪报。忏悔镬汤
炉炭地狱烧煮罪报。忏悔铁床铜柱地狱焦然罪报。
忏悔火车地狱劈砾罪报。忏悔拔舌犁耕地狱楚痛
罪报。」
【刀山等者。亦即十习之中瞋习之所招感也。云云
○炉炭者。亦是六交报中见火之所招感也○砾。
小石也。研碎之意也。】
「忏悔吞啖铁丸烊铜灌口地狱五内消烂罪报。忏悔
铁磨地狱骨肉灰粉罪报。忏悔黑绳地狱肢节分离
罪报。忏悔灰河沸屎地狱恼闷罪报。忏悔咸水寒冰
地狱皮肤拆裂裸冻罪报。」
【五内。即五脏也。灰粉者。以绳牵扯。如世閒分尸之
例也。】
「忏悔豺狼鹰犬地狱更相残害罪报。忏悔刀兵距爪
地狱更相搏撮斫刺罪报。忏悔火坑地狱炮炙罪报。
忏悔两石相磕地狱形骸碎破罪报。忏悔众合黑耳
地狱解剔罪报。」
【或豺害于犬。犬害于豺。故云更相等。距爪者。鸡距
爪鹰之类。鸡距。凡刀锋有倒剌。皆曰距。赵广汉善
音释¶ 第 778c 页 X74-077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8.png)
术中而不能出。以钩索其隐情也。搏手击斫刀斩。
搏撮斫剌。皆受苦之状。磕。石相筑声。众合黑耳者。
或有众物相合。黑暗耳目。更有锯解刀剔之苦。】
「忏悔暗冥肉山地狱斩剉罪报。忏悔锯解钉身地狱
断截罪报。忏悔铁棒倒悬地狱屠割罪报。忏悔焦热
叫唤地狱烦冤罪报。忏悔大小铁围山閒长夜冥冥
不识三光罪报。忏悔阿波波地狱阿婆婆地狱阿吒
吒地狱阿罗罗地狱。」
【自上至下。种种地狱。受如是苦。各各之所不同者。
皆有牛头狱卒马面夜叉等。各以大力追逐驱逼
而使之然也。然而皆众生业力之所招感。本非天
降亦非人与当自知之而莫自昧也○波波婆婆
吒吒罗罗。俱寒狱中忍寒之声也。】
「如是八寒八热一切诸地狱中。复有八万四千鬲子
地狱。以为眷属。」
【如是者。总上地狱而言。八热即八狱。阿鼻即其一
也。惟阿鼻狱至大故云狱之王。八寒狱。一頞部陀。
二尼剌部陀。此二从寒逼身疱裂立名。三頞折吒。
四嚯嚯婆。五唬唬婆。此三从寒苦痛发声立名。六
嗢钵罗。七钵特摩。八摩诃钵特摩。此三从身裂。如
三种莲华。立名。一青莲。二红莲。三大红莲。此为八
寒狱。无游增八热狱。一等活。谓斩剌磨捣吹活等。
二黑绳。谓以黑绳绷量。后方斩锯。三众合。谓苦具
音释¶ 第 779a 页 X74-07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9.png)
大叫。极苦所逼谓大叫称怨。六炎热。谓炎逼身转
极苦难堪。七极热内外自他身出猛火。互相烧害。
八阿鼻。趣果受苦时命及形。五皆无间。此八热狱。
每一狱各有四门。每门各有四狱。谓煻煨尸粪锋
刃烈河增也。一狱既有十六则。八狱总有一百二
十八。皆名游增。连八大狱。其成一百三十六座。有
情游彼。其苦增苦。故名游增。自行十恶五逆。感八
大地狱。教他行逆恶。感十六眷属游增狱。八万等
者鬲子地狱。梁皇忏略见。八万四千未曾具陈。以
为眷属者。以为同类之谓。谓八寒八热大地狱中。
总有一百二十八游增狱。即此一切诸地狱中。复
有八万四千鬲子地狱。正与大狱相为表里。互为
分属。合此众苦而成大狱。故曰眷属。正与大狱小
狱相合而成之。如人之有大小眷属然耳。非真有
眷属也。诸地狱中者。以其为主。以为眷属者。如主
有从者故云眷属。】
「此中罪苦。炮煮楚痛。剥皮刷肉。削骨打髓。抽肠拔肺。
无量诸苦。不可闻不可说南无佛。」
【刷者。刮也。扫也。削者。刮削。皆剐剔之意○忏悔至
此。宁不骇污。南无佛。心心念念。早办资粮。急为改
革。勿致此苦。资粮即所修福智是也○人间五百
岁。地狱方为一昼夜。寿命一千岁。则无始巳来。经
生父母。倘受重罪者。竟不知其凡几矣。此尚小狱
音释¶ 第 779b 页 X74-07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9.png)
寿命二万岁。受苦何所穷极。更有无量无边不可
思议之长时。难以说尽。可不痛惜也哉○不为预
办资粮。不速为渐愧改革。地狱之苦。宿预严待。可
不惧哉○经云。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忏主叙至于此称南无佛者。以至极悲。深痛地狱
之中。一切苦恼众生。无非无始恶业因缘。以至于
此。然而非唯一切。或我无始以来。未必不然。所以
总申恳祷念佛。发露求哀忏悔。愿乞除灭。离诸苦
恼。得解脱乐也。】
「今日在此中者。或是我等无始以来。经生父母。一切
眷属。我等与彼命终之后。或当复堕如此狱中。今日
洗心恳祷。叩头稽颡。向十方佛大地菩萨。求哀忏悔。
令此一切罪报。毕竟消灭。」
【巳上忆苦。忏悔地狱报竟。下即发愿离苦得乐。】
「愿承是忏悔地狱等报所生功德。即时破坏阿鼻铁
城。悉为净土。无恶道名其馀地狱。一切苦具转为乐
缘。刀山剑树变成宝林。镬汤炉炭莲华化生。牛头狱
卒除舍暴虐。皆起慈悲。无有恶念。地狱众生得离苦
果。更不造因。等受安乐。如第三禅。一时俱发无上道
心。
忏悔巳。至心信礼常住三宝。」
【离喜妙乐为三禅。人间最乐无有过者。三禅。谓三
禅天。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此三天。巳
音释¶ 第 779c 页 X74-077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79.png)
等受安乐如第三禅也○发无上道心。即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梵语阿耨云云者。华言无
上正等正觉。】
「南无毗卢遮那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
陀佛。南无弥勒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龙自在
王佛。南无宝胜佛。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南无袈裟
幢佛。南无师子吼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
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大庄严
菩萨。南无观自在菩萨。
礼诸佛巳。次复忏悔。巳忏地狱报竟。今当忏悔三恶
道报。」
【承前启后○此下忏悔果报中三恶道报。即下畜
生道饿鬼道修罗道是也。兼上地狱名四恶道。】
「经中佛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犹不称意。
伹世閒人忽有急难。便能舍财不计多少。而不知此
身临于三涂深坑之上一息不还便应堕落。」
【此忏人道出其多求不足悭吝之苦代为忏悔○
此处三涂且指地狱饿鬼畜生而言。文义不在修
罗故也。】
「忽有知识。劝营功德。令作未来善法资粮。执此悭心
无肯作理。」
【善知识者。怜其罪苦。故来劝彼令修善法使之灭
音释¶ 第 780a 页 X74-07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0.png)
称善法资粮也。】
「夫如是者。极为愚惑。何以故尔。经中佛说。生时不赍
一文而来。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积聚为之忧恼。
于巳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恃。无德可怙。致使命终
堕诸恶道。」
【赍即赍装也。送也。行道所用也○既不益巳。纵是
自有。还成他有。因悭贪故。无善。无德。故生恶道也。】
「是故今日归命三宝至诚忏悔。」
【上总明悭贪苦报忏悔竟。下别开三道。次第披诚
忏悔。先忏畜生道。】
「次复忏悔畜生道中无所识知罪报。忏悔畜生道中
负重牵犁偿他宿债罪报。忏悔畜生道中不得自在
为他斫剌屠割罪报。忏悔畜生道中。无足二足四足
多足罪报。忏悔畜生道中身诸毛羽鳞甲之内为诸
小虫之所唼食罪报。如是畜生道中有无量罪报。今
日至诫。皆悉忏悔。」
【此忏畜生道○畜生道如楞严经云。是诸众生。若
于本因。贪物为罪。遇物成形。名为怪鬼。物销报尽。
生于世閒。多为枭类。酬足为人。参合顽类。贪色为
罪。遇风成形。名为魃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
咎徵。酬足为人。参合异类。贪惑为罪。遇畜成形。名
为魅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酬足为人。
参合庸类。贪恨为罪。遇蛊成形。名虫毒鬼。蛊灭报
音释¶ 第 780b 页 X74-07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0.png)
为罪。遇衰成形。名为疠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
为蛔类。酬足为人。参合微类。贪傲为罪。遇气成形
名为饿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酬足为
人。参合柔类。贪罔为罪。遇幽成形。名为魇鬼。幽销
报尽。生于世閒。多为服类。酬足为人。参合劳类。贪
明为罪。遇精成形。名魍魉鬼。精销报尽。生于世间。
多为应类。酬足为人。参合文类。贪成为罪。遇明成
形。名役使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徵。酬足
为人。参合明类。贪党为罪。遇人成形。名传送鬼。人
亡报尽。生于世閒。多为循类。酬足为人。参合达类。】
「次复忏悔饿鬼道中长受饥渴百千万岁不闻浆水
之名罪报忏悔饿鬼食啖脓血粪秽罪报。忏悔饿鬼
动身之时一切肢节火然罪报。忏悔饿鬼腹大咽小
罪报。如是饿鬼道中无量苦报。今日稽颡求哀。皆悉
忏悔。」
【上忏畜生道竟。次忏饿鬼道。饿鬼道者。如正法念
处经云。饿鬼险恶之业。由心贪嫉欺诳于人。贪惜
积聚欲望长富。广积众恶。不行布施。沙门婆罗门。
及诸病瘦盲瞑贫穷。有来乞求。心生悭嫉。不肯施
与。不作功德。不持禁戒。以是因缘。堕饿鬼中○复
次若有众生。受他寄物。抵拒不还。生于彼处。一者
人中住。若人夜行则有见者。二者在阎浮提下。五
百由旬。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恶道眷属。其数无量。
音释¶ 第 780c 页 X74-078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0.png)
火。肢节烟生。二者针咽。腹大如鼓。项颈如针。形状
苦瘦。三者臭口。口气臭恶。臭不可闻。四者大瘿。颈
生瘿瘤。啖彼脓血。五者针毛。出毛如针。转刺身体。
六者臭毛。身毛臭秽而不堪闻。七者得弃食。人所
弃以充饥饿。八者得失。物失不堪。方得就吃。一日
一夜。比人间十年。如是五百岁。名为一生○腹大
咽小者。针咽鼓腹之徒。焰口焦身之辈。即此类也。】
「次复忏悔一切鬼神修罗道中谀谄憍诈罪报。忏悔
鬼神道中担沙负石填河塞海罪报。忏悔鬼神罗刹
鸠槃茶诸恶鬼神生啖血肉受此丑陋罪报。如是鬼
神道中无量无边一切罪报。今日稽颡。向十方佛大
地菩萨。求哀忏悔。悉令消灭。」
【次忏阿修罗道。阿修罗。此云非天。由前因中。虽愿
得天身而不信正业福田力故。智度论云。欲界众
生。三种善根。上分天道果报。中分人道果报。下分
修罗果报。修罗结使腹心。心多邪曲。得道甚难。诸
天虽随结使。直心信道。修罗虽则与天相似。以其
近道难故。故在人下。天之怨敌。名阿修罗。王于。欲
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楞严经云。阿修罗有
四种。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
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
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
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释梵四天争权。此阿
音释¶ 第 781a 页 X74-07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1.png)
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前阿修罗王。住大海底。须弥山侧。所住之城。名曰
光明。纵广八千由旬。寿五千岁。一日一夜。比人间
五百岁○谀谄面从。曰谀。佞言曰谄。憍。恣也。逸也。
纵肆也。诈。伪也。诡谲也○罗刹。是食人鬼。亦是啖
精气鬼。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养精神。鬼啖一滴。
令人头痛。三滴闷绝。七尽即死。一心持咒者。即脱
此难○鸠槃茶。是可畏鬼。】
「愿承是忏悔畜生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灭愚痴
垢。自识业缘。智慧明照。断恶道身。」
【上忏三报巳竟。此发愿求成三道之功德。灭恶生
善。必承忏法而入也○因愚痴无慧故。受畜生身
报。今得智慧。一念醒悟。即可断畜生恶道身。而生
人天善道○愚垢既除。畜生报尽。或生天上。或生
人间。慧性开明。自识业缘果报。必不更受于畜生
者。莫非忏悔之功。亦自知之也。】
「愿以忏悔饿鬼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永离悭贪。
饥渴之苦。常餐甘露解脱之味。愿以忏悔鬼神修罗
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质直无谄。离邪命因。除丑
陋果。福利人天。」
【梵语阿修罗。此云非天。有天福而无天行故。又云
无酒等。其形极丑。常与诸天斗战。力不胜故。但彼
縳故。又云具缚有四。如上所明○为利养故。现奇
音释¶ 第 781b 页 X74-07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1.png)
命因也。今既质直无谄。是即离邪命因。修正因缘。
自然除丑陋果。得端正报。乃至于自利利他。亦承
忏法之力而得如是也。】
「愿从今以去。乃至道场。决定不受四恶道报。唯除大
悲为众生故。以誓愿力。处之无厌。」
【鬼畜修罗。兼前地狱。故云四恶道报○此下忏果
报中人天馀报。】
「巳忏三涂等报。今当复次稽恳。忏悔人天馀报。相与
禀此阎浮寿命。虽曰百年。满者无几。于其中间盛年
夭枉。其数无量。但有众苦。煎迫心形。愁忧恐怯。未曾
暂离。」
【巳忏云云者。承前起后。相与禀此云云。分忏过现
促命。阎浮。具云南阎浮提。此云秽树。盛年夭枉者。
或少年横死之流是也。此皆有业而未及忏悔之
报。】
「如此皆是善根微弱。恶业滋多。致使现在凡有所为。
皆不称意。当知悉是过去巳来恶业馀报所致。是故
今当忏悔。」
【此分忏过现。原因善根微弱。故有盛年夭枉等苦
也○以下一切罪报。正明凡有所为。皆不称意处。
人间恶报。无非众苦煎逼心形者是。】
「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所有现在及以未来人天之中。
无量馀报。」
音释¶ 第 781c 页 X74-078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1.png)
【上先明馀报之由竟下正举无量馀报罪业。总申
忏悔也。】
「忏悔人间流殃宿对癃残百病六根不具罪报。忏悔
人间边地邪见三恶八难罪报。忏悔人间多病消瘦
促命夭枉罪报。忏悔人间六亲眷属不得常相保守
罪报。忏悔人间亲友凋丧爱别离苦罪报。」
【此广忏现未列报○流者流落。殃即灾殃。此因无
始宿业。纵修善法而得人身。恶业未尽。犹有流落
馀剩之殃。故曰流殃宿对等云耳○六根。眼耳鼻
舌身意。不能完具○三恶者。恶大恶。恶中恶。恶者。
人以恶加巳。还以恶报之。大恶者。人不侵巳。无故
加害于人。恶中恶者。人来恭敬供养。不念报恩而
反害之○八难者。生于边地邪见之家。便不知三
宝。一地狱。二饿鬼。三旁生。此又名三恶道。亦在八
难数中。四盲聋瘖哑。五世智辩聪。六佛前佛后。七
北俱卢洲。此四者在人道中。八无想天。此八者。有
一于此。不得见佛闻法。总名八难。出净名疏○不
得常相保守者。父母兄弟妻子中有一死别生离
便是○凋。瘁也。焦瘁也。】
「忏悔人间冤家聚会忧愁怖畏罪报。忏悔人间水火
盗贼刀兵危险惊恐怯弱罪报。忏悔人间孤独困苦
流离波迸亡失国土罪报。忏悔人间牢狱系闭幽执
侧立鞭挞拷楚罪报。忏悔人间公私口舌更相罗染
更相诬谤罪报。」
音释¶ 第 782a 页 X74-07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2.png)
【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流离波迸。亡失国
土。无家可归。困苦非常○幽执侧立。在牢狱之中。
不得自在而鞭挞也○彼此互相绮饰文词。乃至
彼此恶言加谤。故曰更相等。】
「忏悔人间恶病连年累月不差枕卧床席不能起居
罪报。忏悔人间冬瘟夏疫毒疠伤寒罪报。忏悔人间
贼风肿满否塞罪报。忏悔人间为诸恶神伺求其便
欲作祸崇罪报。忏悔人间鸟鸣百怪飞尸邪鬼伪作
妖异罪报。」
【差。病瘳也。毒疠。秋间疟疠。春患伤寒○此言四季
之中。尝怀病苦者。如法华云。水肿乾痟。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者是也○痞。气隔不通也。邪
风涨满。痞塞缠绵等病。直至下文种种罪报。无非
过去之馀殃也○伺。侦候也。探伺也。崇。神祸也○
尸。死者在床曰尸飞尸。即怪异。百怪等者。或即毗
陀罗起尸之类便是。】
「忏悔人閒为彼虎豹豺狼水陆一切诸恶禽兽所伤
罪报。忏悔人閒自缢自刺自杀罪报。忏悔人閒投坑
赴火自沉自坠罪报。忏悔人閒无有威德名闻罪报。
忏悔人閒衣食资生不能称心罪报。忏悔人閒行来
出入有所运为值恶知识为作留难罪报。如是现在
未来人天之中。无量祸横。灾疫厄难。衰恼罪报。」
【虎。猛兽。豹似虎圜文。豺。狼属狼似犬。皆恶兽也○
缢。绞也。自经死也。剌。穿也。伤也。闻。声誉也○皆不
音释¶ 第 782b 页 X74-07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2.png)
苦煎逼心形。愁忧恐怯。未曾暂离者此也。人閒有
此许多不称意。正缘善根微弱恶业滋多。故有此
等苦报。可不生大惭愧大恐怖。以哀求忏悔也。】
「某等今日至诚。向十方佛尊法圣众。求哀忏悔。愿皆
消灭。」
【上来忏悔三障巳竟。下文总申发愿求成功德。】
「前巳忏悔三业六根一切烦恼障。一切业障。四生六
道一切报障。今当次第发愿回向。」
【承前起后。下正名回向。】
「某等愿以此忏悔三障。所生功德。悉皆回向施与一
切众生。俱同忏悔。愿与一切众生。现生之内。身心安
乐。三灾八难。不吉祥事。咸悉消除衣食丰饶。」
【此普及众生现生感乐果○饥馑疾疫刀兵为三
小灾。火劫水劫风劫为大三灾。此特以小三灾言
之耳。八难见前。毗婆沙论云。人能一日一夜持不
杀戒于未来世。决不逢刀兵灾。若以一诃梨勒果。
起殷净心。奉施病僧。于当来世决不逢疾疫灾。若
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
逢饥馑灾。】
「正信三宝。舍此报身。皆得往生极乐世界。亲觐弥陀。
得授记莂。当来世中。见弥勒佛。听闻正法。如教进修。」
【正信三宝句。亦普及众生现生植善因○信此一
乘无上之法为正信也○舍此以下。是普及众生
音释¶ 第 782c 页 X74-078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2.png)
身。正为来受苦乐之报。故为报身。死即舍此形命
而往。故曰舍此报身○弥陀佛国。清净人民。种种
快乐。皆是阿鞞跋致。不比五浊恶世也。见小弥陀
经○莂者。禾稻秧种。字义从草从别。禾秧为草中
别一佳种。故曰莂。以喻授记即作佛秧。故曰得授
记莂也○弥勒佛国。其地平正。无有山陵溪谷。人
民众多。少贪淫瞋恚愚痴。寿皆八万四千岁。面目
桃华色。弥勒龙华三会说法。初会度九十六亿万
人。二会度九十四亿万人。三会度九十二亿万人。
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正法如是。像法亦复如是。】
「愿得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值国王。兴降三宝。不生
外道邪见之家。」
【此普及众生。当来远魔。外道邪见。即不得兴隆也。】
「又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莲华化生。种族尊胜。安隐
快乐。衣食自然。」
【此普及众生当来感胜○从此忏法功勋。更加一
心念佛。以净其心。在处佛土。悉皆清净。所以不受
父母胞胎。常在莲华托质耳○若必莲华化生。种
族不止豪贵高门。若据此二句。劣者犹在化乐天
宫。胜者必生十方净土。更观下文可见也。】
「又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慈仁忠孝。等心济物。不生
一念逆害之心。」
【此普及众生。当来尚善也。】
音释¶ 第 783a 页 X74-07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3.png)
「又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为诸佛之所护念。能降
魔怨及诸外道。与诸菩萨俱会一处。菩提道心相续
不断。」
【此普及当来值圣也○净印法门经云。以无所为
心。即能降诸魔。当知有四知苦能降蕴魔。断集能
降烦恼魔。證灭能降死魔。修道能降天魔○。婆沙
论云。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而害自身。故
名魔。魔者杀也○华严会上第二十一位知识。遍
行外道。告善财言。阎浮提内九十六种外道。各起
异见而生执著。我悉于中方便调治。令其舍离所
有诸见。乃至普及十方世界。悉亦如是○楞严注
云。悟道之人。一生众里。与道相应。不作三业。所以
不受三界死生。又一乘人。常入生死度生。实由道
力所资。不染三界根本烦恼来往自由。】
「又愿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兴显佛法。修行大乘。分身
无量。救度众生。直至道场。无有退转。」
【此普及当来。自利利他○华严云。虽复现身于世
中生。而于世法心无所著。不同凡夫永没三界。又
不同二乘求出三界。方知学佛人。能免生死。义在
于斯。乃无生死可免。无三界可出。观四生如一子。
等三界于同仁故也○分身无量。如法华经云。我
分身谓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云云。】
「如诸佛菩萨所发誓愿。所修福智。所行回向。我亦如
是发愿修集迥向。」
音释¶ 第 783b 页 X74-07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3.png)
【此上同诸圣○发誓愿者。如四弘誓愿等修福智。
即福慧双修。回向有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
生相回向。度无所度。二者不坏回向。坏其可坏。远
离诸离故。三者等一切佛回向。觉齐佛觉。四者至
一切处回向。发明无地。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身
土涉入。六平等善根回向。同于佛因。七等观一切
众生回向。性同众生。八真如相回向。不即不离。九
无缚解脱回向。十方无碍。十等法界无量回向。性
得圆成。】
「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
【统结回向。反明四法有尽。】
「我此修行回向终无有尽。」
【正明修行无尽。】
「发愿回向巳。至心信礼常住三宝。」
【总结归敬三宝○巳上如是十种回向。楞严广明。
兹不繁引。然而人回向者。回因向果。回小向大。乃
至回向真如实际。庄严无上佛果菩提。经云。回巳
施众生。皆共成佛道。正此意也。此中言如是回向。
虚空界尽等言。如忏悔文云。乃至虚空世界尽。众
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
是。所以说我此回向。终无有尽也。发愿巳。而更信礼
常住三宝者。当知前来一部忏文。所说无量无边
一切罪业。欲求忏灭者。毕竟全凭十方常住三宝。
广大威德神通之力。巳躬一念竭诚之力。始得罪
音释¶ 第 783c 页 X74-078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3.png)
故也。我众等欲求忏法。当于三宝巳躬之处。宜尽
心焉。慎毋忽耳。慎毋忽耳。倘或稍有一念轻微。便
是虚搆文言。非但不能益于理。亦恐不能益于事
也。思之。】
「慈悲水忏法卷下(终)」
【忏如浣涤。以水为名。至心顶礼。罪根清罪灭。福由生。
慧日昭灵觉海性圆澄。】
** 音释
*** 佛法僧间后文
毁
(亦去声)。
曝
(步木切音仆)。
坌
(步闷切盆去声)。
裸
(鲁果
切。罗。上声赤体也)。
箧
(乞协切音怯)。
轴
(直六切音逐)。
帙
(直质切。音侄书衣经套也)。
挽
(武绾切。音晚。引)。
肯
(苦等切同肯)。
抄
(楚交切。同钞。誊写也)。
著
(直略切。附也。置也)。
呰
(祖此
切音子)。
杀
(式吏切。音试下杀上曰弑)。
著
(职略切音灼)。
屧
(悉协切音燮)。
屐
(竭戟切。音
极)。
*** 其馀文
魑
(抽知切音鸱)。
摴
(抽居切音抠)。
蒱
(蓬晡切音匍)。
相见
(上息
亮切。去声下形甸切。音县)。
杀
(所界切。音晒。疾也)。
卒
(苍没切。村。入声。忽也。速也)。
邃
(须兑切音
岁)。
鼻
(皮意切。音避。无入声)。
掣
(敕列切音彻)。
砾
(即狄切音力)。
搏
(伯各切。音博。手击也)。
磕
(充合切。石相筑声)。
斫
(职略切音酌)。
鬲
(各鵅切。音格。同隔读。力者曲脚之鼎)。
*** 三恶道文
营
(于平切音刑)。
赍
(俗赍字。𤖆西切。音齑。今书此字。巳久不可改矣)。
唼
(色洽切音霎凫雁聚食也)。
*** 人閒文
差
(楚懈切。音虿。病瘳也)。
闻
(无闷切。音问声誉。曰闻)。
莂
(必列切。音别)。
音释¶ 第 784a 页 X74-078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203/buddhist/X74-0784.png)
** 注音释
*** 赞佛偈
分
(无闷切去声)。
*** 卑猥注
埲
(蒲孔切)。
塕
(乌孔切。翁。上声)。
盥
(古玩切。音贯。以盆洗手曰盥)。
套
(他到
切滔去声)。
紊
(文运切。音问。乱也)。
*** 窥窃注
瞰
(苦滥切。音阚。俯视曰瞰)。
伺
(息恣切。音四。察也)。
靸
(悉合切糁。入声)。
乩
(坚溪切。音鸡。卜以问疑)。
*** 饮酒注
黩
(杜谷切。音读。黑也。垢也)。
*** 生鲙注
羴
(尸连切。扇。平声。羊臭也)。
蒜
(苏贯切音算)。
茖
(各鵅切。音格。山葱也)。
韭
薤
(上居有切。音九。下下戒切。音械)。
荽
(苏回切。音绥亦荤菜也)。
舐
(上纸切侍上声)。
吻
(武粉
切。音刎。口唇边曰吻)。
*** 屠沽注
刳
(空胡切音枯)。
醪
(郎刀切音牢)。
秫
(食律切。音术。稷之黏者)。
*** 衰相注
坏
(铺梅切。音丕。未烧陶瓦)。
殒
(羽敏切。音允。殁也)。
萎
(乌胃切。音秽。饭牛也)。
眴
(输慎切。音舜。目动摇也)。
*** 地狱注
疱
(披教切)。
嚯
(忽郭切音霍)。
唬
(虚交切音哮)。
嗢
(与喔同音屋喉咽也)。
捣
(都稿切刀上声)。
绷
(补耕切。音崩)。
煻煨
(上徒即切。音堂。下乌魁切。音威。煨烬盆中物也)。
剐剔
(上占华切。寡。平声。剔肉置骨也。下他力切。音惕。解也)。
鞫
(居六切。音匊推穷罪也)。
嗅
(许救切休去声)。
*** 畜生注
魃
(蒲末切。音拔。旱神)。
魅
(莫佩切音妹)。
蛔
(于妫切音为)。
魇
(于检切音
掩)。
*** 饿鬼注
瘿瘤
(上庚顷切。音颖。下力求切。音留。肉起病也)。
*** 忏悔注
剩
(时正切。音盛。馀也)。
八难之难
(去声)。
瘁
(秦醉切音萃)。
瘳
(丑鸠
切音抽)。
痞
(普弭切。音披气隔不通)。
侦候
(上丑正切。称。去声。下与侯同)。
崇
(须兑切。音
岁。神祸也)。
圜
(于权切。音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