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乐律全书卷十三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213-04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律全书卷十三

  明 朱载堉 撰

  律吕精义外篇三

  古今乐律杂说并附录

  辨李文察刘濂之失第三

  序曰李文察据隔八相生刘濂据五音切韵所撰皆非
故辨之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213-0414b.png
  李文察撰谱据隔八相生其建议曰古先圣王之乐无
他其始隔八以生律吕然后隔八而成五音已耳隔八
而成律吕者阴阳进退之义也隔八以成五音者娶妻
生子之道也故曰黄钟娶林钟以生太簇是矣由是奏
黄钟歌大吕以祀天神由是奏太簇歌应钟以祭地示
由是奏夷则以享先妣由是奏无射以享先祖皆隔八
之音以贯之而无遗矣汉唐宋以来律吕不全而五音
之奏不由于隔八惟取相近之律以成调殊不知五音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213-0414c.png
即五行也五行之位有相得之数焉有相合之数焉相
得者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之谓也相
合者天一生水地六化成之故一与六合地二生火天
七变成之故二与七合天三生木地八化成之故三与
八合地四生金天九变成之故四与九合天五生土地
十化成之故五与十合是五行犹有合而后能相得也
隔八之音乃有合之道是故黄钟合于林钟而得太簇
也太簇合于南吕而得姑洗也姑洗合于应钟而得蕤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213-0414d.png
宾也以后诸律皆然今太常协音亦仍近代之法以相
得之律而成调大槩顺合四一尺工六之序习成腔调
纯熟而难变一旦遽试以隔八之音未免有捍格不胜
之嫌若习之惯则亦成自然矣夫隔八之音为近世所
嫌者其亦有说盖隔八之音规圆矩方之音也连近相
得之音取便捷径之音也犹之行礼焉隔八之音端冕
以行礼也连近相得之音便服以行礼也犹之作字焉
隔八之音真楷以为文也连近相得之音行书以为文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213-0415a.png
也犹之摄生焉隔八之音真人之息也以踵连近相得
之音凡人之息也以喉古人步趋重规矩古人行礼重
端冕古人作书重真楷古人摄生重踵息故于乐也亦
重夫隔八之音后人步趋乐捷径后人行礼乐便服后
人作字乐行书后人摄生乐喉息故于乐也亦乐习夫
连近相得之音望洗唐宋以后之陋必习隔八相生之
音则乐真可比隆于虞舜矣天下万世之大幸也

  臣谨按文察本不知音而乃强作解事故其建议如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213-0415b.png
此盖孔子所谓巧言孟子所谓诐辞也臣恐后世学
者苟非有超卓之见不为其所惑者鲜矣故不得不
辨也文察杜撰乐书以进所谓青宫乐章并谱鄙俚
缪妄识者无不笑之今录为撰谱戒

  第一章第一句黄钟为宫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213-0415c.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213-0415d.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213-0416a.png
  万 垩 夷 宫   第二章第一句夷则为宫

  年 □ 夹 徵

  功 □ 无 商

  业 上 仲 羽

  垂 六 黄 角

  贤 尺 林 宫   第二章第二句林钟为宫

  子 四 太 徵

  贤 工 南 商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213-0416b.png
  孙 一 姑 羽

  培 凡 应 角

  勉 勾 蕤 宫   第二章第三句蕤宾为宫

  勉 □ 大 徵

  帝 垩 夷 商

  王 □ 夹 羽

  学 □ 无 角

  培 上 仲 宫   第二章第四句仲吕为宫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213-0416c.png
  培 六 黄 徵

  顶 尺 林 商

  山 四 太 羽

  嵬 工 南 角

  帝 一 姑 宫   第三章第一句姑洗为宫

  王 凡 应 徵

  学 勾 蕤 商

  法 □ 大 羽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213-0416d.png
  天 □ 夷 角

  天 □ 夹 宫   第三章第二句夹钟为宫

  理 □ 无 徵

  备 上 仲 商

  宫 六 黄 羽

  县 尺 林 角

  元 四 太 宫   第三章第三句太簇为宫

  子 工 南 徵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213-0417a.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213-0417b.png
  臣谨按旋宫者每篇各为一宫非每句各为一宫也
文察不晓此理其所撰谱每句各为一宫遂致宫商
角徵羽五者皆错乱正古人所谓迭相陵者也乐记
曰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
矣此之谓也或曰信如乐记之说果有吉凶之感应
乎曰不然也何瑭尝辨之曰若此者以其象言之也
盖乐之有宫商角徵羽犹国之有君臣民事物宫商
角徵羽乱则不可以为乐犹君臣民事物乱则不可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213-0417c.png
以为国其道相似故以为比非谓君臣民事物之失
道真由于宫商角徵羽之乱也曰然则何以为声音
之道与政通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
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谓声音
之道与政通者此也非宫商角徵羽之谓也

  已上辨李文察据隔八相生撰谱之非

  乐经元义刘濂所撰其论五音曰宫如牛之鸣窌商若
羊之离群角若雉之鸣木徵若豕之负骇羽若马之鸣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213-0417d.png
野言一物具一音也惟人禀中和之性而备声气之全
古人制五音必本之人声又必以中原之人为准宫本
喉商本牙角本舌徵本齿羽本唇此五音之原也凡人之
言说歌唱必会通五音而成声若统论音声之大致则
沉郁重浊者为宫商飘扬轻清者为徵羽宫商洪远而
悠长徵羽高厉而剽疾以器数论则宫商役徵羽以声
响论则徵羽轧宫商如歌宫商浊曲亦必会徵羽而成
声其大致则宫商也如歌徵羽清曲亦必会宫商而成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213-0418a.png
声其大致则徵羽也五音之妙尽于此矣世儒谓气呼
而声出必自宫而徵自徵而商自商而羽自羽而角愚
大不然五音之出皆本于喉四者待喉而有声无喉焉
四者无声矣无四者喉能自为声宫者元声之所出也
喉会于牙为商喉会于舌为角喉会于齿为徵喉会于
唇为羽未有一字出而周流于五音者也惟诗章能备
五音如鹿鸣文王二曲一篇数章一章数句一句数音
故能会五音之全而大致则黄钟太簇调也以此论音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213-0418b.png
岂不易简乎

  其论乐调曰五音不可以为调至六律始有调一律为
主而众律从之如听调然故谓之调如以黄钟为宫则
太簇姑洗林钟南吕以次相从此宫音黄钟调也观一
调馀调可知矣盖六律六吕又济以四清故能尽五音
之变而为调若五音止于五耳何能为调也愚定调必
先审五音次定十二律次四清然后用旋宫之法衍为
六大调乐调之说尽于此矣王氏家藏集谓𤼵声收声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213-0418c.png
始终会于喉之分者宫调也始终会于舌齿之交际者
徵调也始终会于舌腭之际而口张者商调也始终会
于唇吻之际者羽调也故诗章七首一周可以识调王
氏认音以为调故遗律吕而专求人声果若此说圣人
何不直以人声为乐调而乃设十二律四清不几于赘
乎既谓之诗章即属之人声既谓之乐调即属之律吕
虽一贯之物其实有分辨也何氏管见集谓乐虽备五
音而起调毕曲则恒以一音为主如作宫调则起调毕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213-0418d.png
曲皆主于宫作商调则起调毕曲皆主于商何氏亦认
音以为调故遗声音之大致而惟求之起调毕曲设使
起调毕曲为宫矣而其中或杂以他音亦可以宫论乎
断不然矣

  其论乐章曰三百篇古乐章也以声音大致论之皆宫
商也如周南之麟趾大雅之文王宫音黄钟调秦之蒹
葭王之黍离商音太簇调观四诗馀可知矣王氏谓五
音在人声气有定而诗章之字则无定如宫字本宫音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213-0419a.png
也使在第四声则亦可以协羽商字本商音也使在第
二声则亦可以为徵何也为人声气节度所夺虽本音
平仄素定而亦不能拘矣愚大不然如思齐之篇曰雍
雍在宫则宫字在第四声矣歌之则仍为宫必不能变
而为羽文王之篇曰有商孙子则商字在第二声矣歌
之则仍为商必不能变而为徵二诗之大致则皆宫音
黄钟调也又谓诗之一字即人之一声人之一声即律
之一管愚又不然一字一声是矣一声一管于理不通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213-0419b.png
如一句数宫字皆统于一宫律数商字皆统于一商律
一句有五音则散为五律岂可谓一律一管也何氏谓
诗之词句有短长则其音自有清浊高下之异审其音
之宜宫宜商一也句之韵脚字各不同审其音之为宫
为商一也荆卿易水之歌初为商声士皆流涕则商调
也继为羽声士皆裂眦则羽调也夫易水之歌一也其
调可以为商可以为羽古之乐调亦可以变通而用之
矣此又大不然诗乐之道重浊者为宫商轻清者为徵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213-0419c.png
羽不论一篇大致而求之一字一句然一诗数句一句
数字未有不备五音者将以何者为调主乎自今观之
易水之歌其浊少次于宫乃商音太簇调曲也实不能
为清声乃谓可以商可以羽诬矣至于始为商音士皆
流涕继为羽声士皆裂眦此世儒讲文义而不识声音
曲为异说以附会者也盖以商者伤也故流涕羽者清
而激也故裂眦果士之哀与怒由于商羽则再变而为
宫为角徵将嬉笑乎和平乎将复流涕裂眦也荆卿之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213-0419d.png
行为何行其哀与怒有不待感者矣

  臣谨按濂所论音调大率认切韵之法为撰谱之法
夫切韵之喉牙齿舌唇虽取象于宫商角徵羽实与
乐调非一途也盖人之五音有定而乐之五音无定
以其无定是故可以为宫可以为商瑭论易水诚为
得之矣濂盖未达妄以为不然臣闻国初冷谦深知
撰谱之理至今神乐观人人皆能之惟攻儒业者未
暇考耳今摘刘氏所撰乐谱数句以见其失复摘冷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213-0420a.png
氏所撰乐谱数句以见其得初学撰谱者知所取舍


  刘氏所撰乐谱之失(录其大略不必全载)

  文王在上 文王陟降 亹亹文王 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

  林南姑姑 林南黄太 黄黄林南 姑林南黄黄 林南黄黄

  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 仪刑文王

  林南黄林 太太林南 黄林林南

  已上八句文字王字谱同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213-0420b.png
  有周不显 帝命不时 令闻不已 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

  太黄黄太 黄太黄黄 太黄黄黄 黄太太黄 黄黄黄太

  其丽不亿 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

  林姑黄太 黄黄黄太 黄黄黄太

  已上八句不字谱同

  凡周之士 世之不显 维周之桢 商之孙子 王之荩臣

  姑黄黄黄 黄黄黄太 林黄黄太 太黄黄黄 林黄黄林

  殷之未丧师 命之不易 上天之载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213-0420c.png
  黄黄太姑黄 黄黄黄太 姑姑黄姑

  已上八句之字谱同

  亹亹文王 厥猷翼翼 济济多士 穆穆文王

  黄黄林南 黄南姑姑 黄黄太黄 太太林南

  已上四句重字谱同

  依喉牙齿舌唇定谱者其弊率类此学者当以为戒(右辨刘氏之失)
冷氏所撰乐谱之得(录其大略不必全载)

  追远其光 其气昭明 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欲报其德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213-0420d.png
  潢林南林 南林姑太 林姑潢林 汰潢南林 姑林南林

  神其燕娭 安其所适 其灵在天 其主在室

  林太南黄 姑太南黄 潢南姑林 姑黄太姑

  已上九个其字两个如字两个在字谱皆不同

  来格来从 显兮幽兮 子子孙孙

  林姑潢林 林南姑黄 姑林姑黄

  已上三句字重而谱不同

  不依喉牙齿舌唇其谱故无弊学者当以此为法也(右论冷氏之得)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213-0421a.png
  拟冷氏旋宫谱

  臣谨按朱熹语录曰或问周礼大司乐说宫角徵羽
与七声不合如何曰此是降神之乐如黄钟为宫大
吕为角太蔟为徵应钟为羽自是四乐各举其一者
而言之大吕为角则南吕为宫太蔟为徵则林钟为
宫应钟为羽则太蔟为宫以七声推之合如此又曰
所谓黄钟宫大吕角这便是调如头一声是宫声尾
后一声亦是宫声这便是宫调若是其中按拍处那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213-0421b.png
五音依旧都用不只是全用宫今依冷氏旧谱推衍
三谱如左

  庆源𤼵祥 世德惟崇 致我祖宗 开基建功 京都之内



  亲庙在东 惟我子孙 永怀祖宗 气体则同 呼吸相通



  来格来从 皇灵显融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213-0421c.png



  亲庙在东 惟我子孙 永怀祖宗 气体则同 呼吸相通


  来格来从 皇灵显融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213-0421d.png






  已上一曲羽调曲也太蔟之宫应钟为羽故以应钟起调毕曲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213-0422a.png






  五音谱类放对类之书作(初学对者须看对类初学谱者须看谱类)

  宫调韵脚 徵调韵脚 商调韵脚 羽调韵脚 角调韵脚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213-0422b.png
  合四一合 合四合尺 合四一四 合四合工 合四合一

  合四尺合 合四一尺 合四尺四 合四一工 合四尺一

  合四工合 合四工尺 合四工四 合四尺工 合四工一

  合一四合 合一合尺 合一合四 合一合工 合一四一

  合一尺合 合一四尺 合一尺四 合一四工 合一尺一

  合一工合 合一工尺 合一工四 合一尺工 合一工一

  合尺四合 合尺四尺 合尺合四 合尺合工 合尺合一

  合尺一合 合尺一尺 合尺一四 合尺四工 合尺四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213-0422c.png
  合尺工合 合尺工尺 合尺工四 合尺一工 合尺工一

  合工四合 合工合尺 合工合四 合工四工 合工合一

  合工一合 合工四尺 合工一四 合工一工 合工四一

  合工尺合 合工一尺 合工尺四 合工尺工 合工尺一

  四合一合 四合四尺 四合一四 四合四工 四合四一

  四合尺合 四合一尺 四合尺四 四合一工 四合尺一

  四合工合 四合工尺 四合工四 四合尺工 四合工一

  四一四合 四一合尺 四一合四 四一合工 四一合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213-0422d.png
  四一尺合 四一四尺 四一尺四 四一四工 四一尺一

  四一工合 四一工尺 四一工四 四一尺工 四一工一

  四尺四合 四尺合尺 四尺合四 四尺合工 四尺合一

  四尺一合 四尺一尺 四尺一四 四尺四工 四尺四一

  四尺工合 四尺工尺 四尺工四 四尺一工 四尺工一

  四工四合 四工合尺 四工合四 四工合工 四工合一

  四工一合 四工四尺 四工一四 四工一工 四工四一

  四工尺合 四工一尺 四工尺四 四工尺工 四工尺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213-0423a.png
  一合四合 一合四尺 一合一四 一合四工 一合四一

  一合尺合 一合一尺 一合尺四 一合一工 一合尺一

  一合工合 一合工尺 一合工四 一合尺工 一合工一

  一四一合 一四合尺 一四合四 一四合工 一四合一

  一四尺合 一四一尺 一四尺四 一四一工 一四尺一

  一四工合 一四工尺 一四工四 一四尺工 一四工一

  一尺四合 一尺合尺 一尺合四 一尺合工 一尺合一

  一尺一合 一尺四尺 一尺一四 一尺四工 一尺四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213-0423b.png
  一尺工合 一尺工尺 一尺工四 一尺一工 一尺工一

  一工四合 一工合尺 一工合四 一工合工 一工合一

  一工一合 一工四尺 一工一四 一工四工 一工四一

  一工尺合 一尺一尺 一工尺四 一工尺工 一尺尺一

  尺合四合 尺合四尺 尺合一四 尺合四工 尺合四一

  尺合一合 尺合一尺 尺合尺四 尺合一工 尺合尺一

  尺合工合 尺合工尺 尺合工四 尺合尺工 尺合工一

  尺四一合 尺四合尺 尺四合四 尺四合工 尺四合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213-0423c.png
  尺四尺合 尺四一尺 尺四一四 尺四一工 尺四尺一

  尺四工合 尺四工尺 尺四工四 尺四尺工 尺四工一

  尺一四合 尺一合尺 尺一合四 尺一合工 尺一合一

  尺一尺合 尺一四尺 尺一尺四 尺一四工 尺一四一

  尺一工合 尺一工尺 尺一工四 尺一尺工 尺一工一

  尺工四合 尺工合尺 尺工合四 尺工合工 尺工合一

  尺工一合 尺工四尺 尺工一四 尺工四工 尺工四一

  尺工尺合 尺工一尺 尺工尺四 尺工一工 尺工尺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213-0423d.png
  工合四合 工合四尺 工合一四 工合四工 工合四一

  工合一合 工合一尺 工合尺四 工合一工 工合尺一

  工合尺合 工合工尺 工合工四 工合尺工 工合工一

  工四一合 工四合尺 工四合四 工四合工 工四合一

  工四尺合 工四一尺 工四一四 工四一工 工四尺一

  工四工合 工四工尺 工四尺四 工四尺工 工四工一

  工一四合 工一合尺 工一合四 工一合工 工一合一

  工一尺合 工一四尺 工一尺四 工一四工 工一四一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213-0424a.png
  工一工合 工一工尺 工一工四 工一尺工 工一尺一

  工尺四合 工尺合尺 工尺合四 工尺合工 工尺合一

  工尺一合 工尺四尺 工尺一四 工尺四工 工尺四一

  工尺工合 工尺一尺 工尺工四 工尺一工 工尺工一

  系宫调者 起调毕曲皆宫 韵脚或宫或徵(宫徵相生)

  系徵调者 起调毕曲皆徵 韵脚或徵或宫或商(徵商相生)

  系商调者 起调毕曲皆商 韵脚或商或徵或羽(商羽相生)

  系羽调者 起调毕曲皆羽 韵脚或羽或商或角(羽角相生)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213-0424b.png
  系角调者 起调毕曲皆角 韵脚或角或羽(角羽相生)

  古人有言声不过五五声之变至不可穷也在人摘
而用之耳但乐章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
亦有长短句者谱类不能尽载各举数章以为定式
庶几放此而推之也

  世宗肃皇帝御制乐章谱

  大祈榖献香乐奏达馨之曲(黄钟之徵用林钟起调林钟毕曲) 四言

  恭祈宝穑 爇献真香 青烟结篆 紫穗凝祥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213-0424c.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213-0424d.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213-0425a.png
  饬子诚兮再觞 歌洞章兮瑶范 愿神歆兮乐康

  南林姑太黄 黄太姑太潢南 南潢林姑太黄

  洪应殿送神乐奏敷祥之曲(仲吕之羽用太蔟起调太蔟) 七言

  雷车殷兮云旗张 戒万乘兮腾九光 迂大漠兮陟青苍

  黄仲林潢仲林 南林仲太黄仲太 黄太仲太潢潢林

  琼阙窈兮银汉长 回慧鉴兮眷八方 寅拜送兮伫遐想

  林仲太黄仲太 太黄仲林潢南林 南林仲太潢南林

  锡简福兮祚闳昌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213-0425b.png
  南林仲太黄仲太

  大祈榖献玉帛乐奏通真之曲(毕曲黄钟之宫用黄钟起调黄) 八言

  植苍璧兮文币肆陈   耀七襄兮光映百纯

  黄太姑太林姑潢林   潢南林姑林姑太黄

  俨帝鉴兮顾此华珍   熙岁事兮佑我天民

  太黄蕤太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黄太黄

  大祈谷送神乐奏敷祥之曲(钟毕曲黄钟之宫用黄钟起) 九言

  龙舆载驾兮云旗肃张  庆烟塞路兮非雾流祥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213-0425c.png
  黄太姑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

  千真万圣兮回返帝乡  高上太虚兮璚宫紫房

  太黄蕤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姑林姑林黄太黄

  丹灵显著兮保国宁邦  标名金箓兮享寿无疆

  太黄太姑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

  臣谨按孟子曰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章则可
以为谱古人之诗则不能为谱孟子岂欺我哉抑学
者自画耳臣愚建议以为该部考选协律郎及典学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213-0425d.png
等官之时取太常知音人赴部出题试之其题四言
则取毛诗五言七言则取文选文粹等书长短句取
楚骚或古乐府各一二篇以为题目务要创新谱不
许雷同就令歌之以协笙笛其谱宜以世宗肃皇帝
御制乐章谱及存心录太常总览二书所载本朝雅
乐谱为式不许如刘濂李文察之所杜撰本寺堂上
官知音者充考官品定等第头等选协律郎次等选
典乐三等者仍习学以俟再考夫如是则人人留心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213-0426a.png
音律不惟雅乐不致失传又免后世有乐官不知乐
之诮其于圣政未必无小补也拟撰谱格式为初学
筌蹄附录如左

  释奠大成乐章新旧谱同异考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213-0426b.png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213-0426c.png
  常中和乐谱及释奠大成乐谱最为近之观其大哉
宣圣之圣于昭圣容之圣度越前圣之圣此三圣字
于律或为仲吕或为黄钟或为太蔟神其来格之神
神其宁止之神神驭还复之神此三神字于律亦各
不同维持王化之王惟王神明之王大哉圣王之王
百王宗师之王此四王字律皆异焉瞻之洋洋威仪
雍雍二句虽系叠字而律不重用黄钟之后或继以
太蔟或继以姑洗不拘定法但取美听以此观之为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213-0426d.png
是谱者亦可谓知音矣其次则僧家宣偈道家步虚
船家棹歌之类尚存古法于万一焉夫礼失求诸野
言相去不远也尝怪世之不知音者或以律吕上下
相生之音循序更迭而奏若李文察所定之谱是也
或以平上去入及牙齿舌喉唇审定音调若刘濂所
拟之谱是也如文察所定则篇篇相似而雅颂无别
如濂之所拟则字字重复而曲折不分其于古法相
去远矣殊不思善歌者一一字中五音具焉随调宛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213-0427a.png
转变动不居岂可以平上去入牙齿舌喉唇拘之哉
近世有书名志乐古乐筌蹄乐经元义乐律管见等
项其所杜撰歌诗之谱盖皆不知而作者也文献通
考曰乐者器也声也非徒以资议论而已今订正虽
详而铿锵不韵辨析虽可听而考击不成声则亦何
取焉观诸家所著乐书凡数十万言其辞非不富也
然于乐之本旨犹昧其论歌谱舍腔韵之抑扬而取
五行之生克其论舞谱舍功德之形容而取曰躔之
乐律全书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213-0427b.png
方位傅会穿凿不亦甚乎

  已上辨刘濂据五音切韵撰谱之非(黄佐乐典之类凡以切韵
之法为乐谱者皆非惟季本谓乐谱与切韵虽各有五音自是两途不可牵合详见下文起调毕曲
新说)



  乐律全书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