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210-01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稽求篇卷七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禄之去公室章)禄去公室即是政逮大夫未有去彼不之此而
 中立者然而一是五世一是四世若是其不齐何也
 曰去公室从公室数则公适五世逮大夫从大夫数
 则大夫适四世不相左也然而其五世何也曰宣成
 襄昭定也何以知宣成襄昭定按春秋昭二十三年
 叔孙舍如宋宋乐祁曰鲁君必出政在季氏三世矣
卷七 第 1b 页 WYG0210-0197b.png
 鲁君丧政四公矣至三十二年公薨乾侯史墨对赵
 简子曰季友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
 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薨而东门襄仲杀适立庶鲁
 君于是乎失国政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是两
 人所言皆春秋当年指定世数非后人所得而逆计
 者然而一曰四公一又曰四公上自文薨以后而下
 及昭终之年宣成襄昭诎指四世其不云五世者乐
卷七 第 2a 页 WYG0210-0197c.png
 祁与子墨言此在昭公时子所言在定公时多一世
 也其上不及文者以指定昭公曰于此君则等而上
 之四不及文犹之等而下之四亦不及定也故史记
 鲁世家云文公卒襄仲立宣公鲁由此公室卑三桓
 强而汉食货志云鲁自文公以后禄去公室政在大
 夫则于此禄去政逮十字凿定是文公以后为宣成
 襄昭定五世即康成注论语亦曰自宣至定为五世
 而集注遵之今经典稽疑翻谓以文宣成襄昭五公
 为断而截去定公则于乐祁子墨二公所定世数皆
卷七 第 2b 页 WYG0210-0197d.png
 不合矣其四世何也曰文武平桓也何以知文武平
 桓乐祁不云乎政在季氏三世矣谓文武平也子墨
 不云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谓季之执政自文子始
 也其不及桓者以昭公时未有桓也旧注引孔安国
 说以文武悼平为四世则多悼而少桓朱注以武悼
 平桓为四世则知有桓而又多悼而少文两皆失之
 盖武子之卒在昭之七年是时悼子先武卒而平子
卷七 第 3a 页 WYG0210-0198a.png
 于是年即代武立悼子未尝为卿也未尝为卿则政
 不逮矣故政逮四世断自文始而桓止不及悼子此
 无可疑者卢东元荷亭辨论极知新旧二注俱各有
 误然欲解此四世为公之四世为成襄昭定则欲去
 宣公以应四数而不知禄去政逮不分两时且于上
 一章自诸侯出十世必失自大夫出五世必失就诸
 侯大夫而分较其世数者相矛盾矣或曰汉五行志
 又云季氏萌于釐公而大于成公则成襄昭定恰是
 四世但此当数大夫不当数公室耳
卷七 第 3b 页 WYG0210-0198b.png
(齐景公有马千驷章)民无德而称焉旧本原是德字并无别本鲁
 论并古论齐论作得字者即注疏本可考也惟泰伯
 篇民无得而称是得字今程子欲加诚不以富亦祗
 以异八字于此章之首而安定胡氏又欲加八字于
 其斯之谓与之句之上遂改德字为得字则何可矣
 按正义曰此章贵德也齐景公虽有马千驷及其死
 而无德可称夷齐虽穷饿而到今称之其称何谓岂
卷七 第 4a 页 WYG0210-0198c.png
 非其德之谓与夫子尝曰称其德也王肃注此云此
 所谓以德为称盖谓即称也斯即德也注解甚明自
 宋儒改作得字而近代刻本则仍改德字遂难分辨
 惟祁氏东书堂藏书有宋板集注本是得字且注于
 此句并不注及若全不知此章有德字者此何意也
 况诚不以富似于千驷有合若亦祗以异句仍是费
 解岂夷齐是异与抑异于齐景公与
(谓孔子曰来至末)怀宝迷邦两问两答皆阳货与夫子为主客
 则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下何以重着孔子曰三字岂
卷七 第 4b 页 WYG0210-0198d.png
 前二答皆非夫子语夫子之答祗此句耶明儒郝京
 山有云前两曰字皆是货口中语自为问答以断为
 必然之理此如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阻立六国后八
 不可语有云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
 能得项籍头乎曰未能也能封圣人墓表贤者闾式
 智者门乎曰未能也皆张良自为问答并非良问而
 汉高答者至汉王辄食吐哺以下才是高语此章至
卷七 第 5a 页 WYG0210-0199a.png
 孔子曰以下才是孔子语孔子答语祗此耳故记者
 特加孔子曰三字以别之千年梦梦一旦唤醒可为
 极快且货求亲夫子词语絮絮而夫子以不绝绝之
 祗作五字答并不别缀一字觉于当日情事尤为可
 念解经至此谓非漆室一炬不得矣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此本何晏
 注而又误解者何注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我
 是食物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其云不食言不
 可食非不能食也云我是食物者言我是可食之物
卷七 第 5b 页 WYG0210-0199b.png
 非谓能食之物也能食之物不得称食物集注引其
 说而误解之遂添能字于不字下且又恐其说不明
 又添饮字于能字下且又恐后人更易其说又别为
 语类云不食是不求食非不可食则过于拘滞矣天
 下无植物而能饮能食者匏即瓠也然而瓠甘而匏
 苦埤雅云匏苦瓠甘甘可食苦不可食故匏之为物
 但可系之以渡水而不足食者国语叔向曰苦匏不
卷七 第 6a 页 WYG0210-0199c.png
 材于人供济而已而卫诗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则并
 以匏小不能供济为言盖植物以可食为有用俗讥
 无用往往以瓠瓜目之为不可食也故韦昭注亦曰
 不材不可食也或曰匏瓜多悬系而生故王粲登楼
 赋有云惧匏瓜之空悬畏井渫之不食其所云空悬
 不必定系以渡水然其解不可食则总是一意不知
 集注何所见而误袭人说且牢不可破如此
(虞仲)旧注不明注为何人集注以为即仲雍与泰伯同窜
 荆蛮者此似有误据史记太伯仲雍皆太王之子王
卷七 第 6b 页 WYG0210-0199d.png
 季之兄也以避季历故同奔荆蛮太伯自立为吴太
 伯而太伯无子仲雍继立即为吴仲雍三传至周章
 是时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兄弟而周
 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又封周章之弟虞仲于虞而
 汉书志亦云武王克殷后因封周章弟中于河北之
 虞(中仲古通字犹仲春称中春仲子称中子也)则虞仲初本名仲而以其
 封虞始名虞仲盖周章之弟仲雍之曾孙也左传哀
卷七 第 7a 页 WYG0210-0200a.png
 七年子服景伯称泰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但
 称仲雍并不称虞仲惟僖五年宫之奇曰太伯虞仲
 太王之昭也此追原虞仲封国所始以为此虞之封
 国实惟太王之昭故也其所指虞仲即仲雍之孙不
 指仲雍然而亦曰太王之昭者此犹鲁公封于鲁周
 公未尝封鲁也(汉食货志周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公羊)
 (传曰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又周公留周为周公伯禽封鲁为鲁公故论语周公谓鲁公称名不)
 (同)而左传曰鲁卫毛聃文之昭也正同鲁公始封鲁
 而可曰文昭则虞仲始封虞而可曰太王之昭此以
卷七 第 7b 页 WYG0210-0200b.png
 封国言不以人言故传之上文明云周公监二代之
 不咸大封同姓以翼我周室而遂曰鲁卫毛聃云云
 若鲁指周公岂周公又封周公乎此极明白者自班
 孟坚误解太王之昭一语遂于地理志太伯仲雍之
 荆蛮下引论语泰伯至德及虞仲夷逸以为虞仲即
 仲雍而后之作系谱者注左传者直注曰仲雍一名
 虞仲则岂有继君勾吴自有国号称吴仲雍者而反
卷七 第 8a 页 WYG0210-0200c.png
 名虞仲则岂有未封虞之前预知后之必封虞或不
 知封虞而暗合之名之曰虞仲此皆不通之至者也
 若曰虞仲不隐居则焉知未克商以前武王未物色
 时仲且流落荆吴作隐居逸民者而以臆断之谬矣
 要之左传史记去古未远至班史稍后矣且班氏此
 志明属偶错观其作古今人表明载两人武王未克
 商前有中雍即仲雍既克商后有虞中即虞仲两人
 两名前后历历乃以偶不简点之故自至矛盾而后
 之沿误者竟相仍而不之察其谓之何
卷七 第 8b 页 WYG0210-0200d.png
(太师挚适齐章)太师摰诸乐官是殷纣时人旧引汉书礼乐志
 云殷纣断弃先祖之乐乃作淫声用变乱正声以悦
 妇人乐官师瞽抱其器而奔散或适诸侯或入河海
 颜师古注以为即论语所记太师挚之属是也但志
 文此段实本尚书太誓文史记乃作太誓告于众庶
 即载此文而汉志亦云此书序之言则此明系尚书
 与书序之可据者故董仲舒对策亦云纣逆天暴物
卷七 第 9a 页 WYG0210-0201a.png
 杀戮贤知守职之人皆奔走逃亡入于河海而古今
 人表则以挚干缭缺等八人列于伯夷叔齐之下文
 王之上则明是殷纣时人而世多不解祗以适齐适
 蔡皆周时国名或用致疑殊不知尚书书序祗言诸
 侯原不指定何地而作鲁论者始以今地实诠之师
 古所云追系其地是也况齐蔡诸地本是旧名在商
 时已有之周但因其地而封国焉耳故周成王封熊
 绎于楚蛮考王封非子为附庸而邑之秦皆先名其
 地而后封之者况蔡为包牺蓍蔡之地因以名蔡国
卷七 第 9b 页 WYG0210-0201b.png
 语文王诹于蔡原注蔡公殷臣而乐记曰温良而能
 断者宜歌齐又曰齐者三代之遗声也则齐在夏殷
 已先有之又况太公封齐有旅人谓齐地营丘难得
 易失太公遂急行而于是果有莱侯之争则强齐之
 名著在周前又况河亦古地夏书有因民弗忍距于
 河国语有武丁自河徂亳语后儒少见多怪而师古
 诸注又不能晰遂致以尚书古经置若罔闻反杜撰
卷七 第 10a 页 WYG0210-0201c.png
 为夫子正乐乐官奔散之说夫夫子正乐但系私定
 未闻改正于朝庙乐官何从知之且春秋时事系左
 丘明目击所记虽纤毫必载岂有如此大事而不一
 书再书者何贸贸也
 太师挚摰字是疵字其又云师势之始关雎之乱此
 师挚又是一人虽关雎为周南之诗正在纣与文王
 之时然此是鲁人与人表所记不同考周本纪太师
 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奔周疵与彊即挚与阳两音
 相近之名虽书微子篇亦有太师少师是公孤名太
卷七 第 10b 页 WYG0210-0201d.png
 师箕子少师比干然此上文已有杀王子比干囚箕
 子语则接云太师少师是乐官非箕比也观殷本纪
 亦云剖比干囚箕子殷之太师少师乃持其乐器奔
 周是也
 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谓乐三奏也大食朔
 望食也又白虎通云王者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凡
 四饭诸侯三饭大夫再饭此虽是周制然王者等杀
卷七 第 11a 页 WYG0210-0202a.png
 或不相远此有四饭非鲁侯可知
(周有八士节)集注或曰成王时人此本郑康成说或曰宣王
 时人此本马融刘向说然总无考据惟晋语胥臣谓
 晋文曰文王即位询于八虞贾氏注周八士皆在虞
 官引论语十六字为证此庶外传之有徵者若逸周
 书武王克商乃命南宫忽振鹿台之财南宫伯适迁
 九鼎三巫则二名偶同然亦未见有兄弟八人即君
 奭五臣马融注十乱俱有适名然馀无他见如谓八
 虞即南宫氏子则适非虞官且晋语胥臣于询八虞
卷七 第 11b 页 WYG0210-0202b.png
 下又曰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则在八虞外别有南
 宫氏难强同矣况八虞八士有名无氏在古今人表
 每多此等至于一母四乳则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
 有云四产得八男皆君子雄俊此天之所以兴周也
 此或当时去古未远师承有据之言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至末)倦即古劵字传与劵皆古印契传信
 之物盖传者传也旧以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凡出
卷七 第 12a 页 WYG0210-0202c.png
 入关者必合之乃得过因谓之传而其后或用棨刻
 木为合符史称传信为符信是也劵者契也以木牍
 为要约之书用刀剖之屈曲犬牙分持其一以为信
 韩子所谓宋人得遗契而数其齿是也是传与劵皆
 彼此授受传信之物一如教者之与学人两相印契
 故借其名曰传曰劵劵即传也说文徐注曰今用传
 字无复作劵可验也倦即劵也周礼考工记辅人左
 不劵后郑注谓劵字即今倦字可验也先传后劵两
 俱借义虚实相当了无掎蹠而旧注失考解作厌倦
卷七 第 12b 页 WYG0210-0202d.png
 之倦夫教不倦而可以倦乎若以倦作懈解则后已
 懈矣又懈乎
 传有二音或谓师传之传当作平声邮传之传当作
 去声此尤不通之甚者夫师传者或以前而授之后
 或以此而禅之彼正如驿传关传然所谓传递亦所
 谓传导也师传老传传室传国与乘传驰传皆一传
 字有何异音
卷七 第 13a 页 WYG0210-0203a.png
 徐仲山传是斋日记曰先传后倦譬之草木之区别
 本文直下后人多不遵其说莫是子夏语中须补出
 教无差等一义否当时于古小学会次问刘蕺山先
 生先生曰何必然此是子游客说子夏主说不在是
 则不必补矣其说甚隐后以问张南士南士曰先生
 此言亦不惬此一补耳子夏本欲晓譬子游且示门
 弟子惟恐其意之不出乃其意尽在言外必需在傍
 搀一语如传婢之助嘤呦窃恐子夏在当时必不出
 此今试诵之君子之道下必需搀曰其立教之方原
卷七 第 13b 页 WYG0210-0203b.png
 无异同然后可接先传后倦句先传后倦下必需搀
 曰但学者之质自有高下然后可接草木区别句草
 木区别下必需搀曰若不问其质而概施以教是诬
 之也然后可接焉可诬也句焉可诬也下必需搀曰
 乃若生质本自悬殊而教之无分次第则本末兼该
 而始终一致然后可接有始有卒句是子夏所欲言
 之本意壹概嗫嚅虚前歇后并不作一实语主说之
卷七 第 14a 页 WYG0210-0203c.png
 未明而何有客辨且两君子之道在本文相应今训
 诂反不应尝拟于上句君子之道当搀曰君子立教
 无方于下句君子之道又当搀曰君子教不邋等然
 则成何篇章矣
 汉王贡两龚鲍传赞有云易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或默或语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又薛宣传宣令薛恭
 尹赏换县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
 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
 注怃同也此论语子夏之言谓行业不同所守各异
卷七 第 14b 页 WYG0210-0203d.png
 惟圣人为能体备之此皆以先传后倦直接区别之
 证
(堂堂乎张也节)堂堂夸大之称惟夸大不亲切故难并为仁若
 止容貌脩饰则彼自不足于人何有魏武兵书无击
 堂堂之阵越绝书去此邦堂堂披山带河汉书堂堂
 乎张后汉隗嚣传区区两郡以禦堂堂之锋皆以相
 对难近为言
卷七 第 15a 页 WYG0210-0204a.png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旧注包咸曰困极也信执其中则能穷
 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也集注不然四海之人困穷
 则君禄亦永绝矣此似易解而实不然者尚书今文
 无大禹谟咨尔舜二十二字不知在尚书何篇至孔
 壁书出始见其文在大禹谟且论语引书每散㓤其
 文联缀数处此与孔壁大禹谟中原文大异且实非
 虞书尧曰之本故包子良注虽费解而实是也集注
 虽易解然未必是也阎潜丘云四海困穷是儆辞天
 禄永终是勉词四海当念其困穷天禄当期其永终
卷七 第 15b 页 WYG0210-0204b.png
 虽与子良说亦稍有异见而其旨则同盖天禄永终
 则断无作永绝解者潜丘尝谓汉魏以还俱解永长
 典午以后始解永绝此正古今升降之辨如金縢惟
 永终是图周易归妹象词君子以永终知敝则永终
 二字原非恶词故汉魏用经语者班彪王命论云福
 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隽不疑谓暴胜之曰树
 功扬名永终天禄韦贤传匡衡曰其道应天故天禄
卷七 第 16a 页 WYG0210-0204c.png
 永终灵帝立皇后诏曰无替朕命永终天禄凡用此
 语者无不以永长为辞自新莽以后魏晋五代皆用
 尧曰文作禅位之册而策书引经前后顿异此考之
 列史而昭然者汉献禅位于魏册曰允执其中天禄
 永终魏使郑冲奉册于晋王曰允执其中天禄永终
 汉武立子齐王闳策曰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吴大帝
 告天文曰左右有吴永终天禄皆作永长解及三国
 以后魏志山阳公深识天禄永终之运禅位文皇帝
 又曰山阳公昔知天命永终于已深观历数久在圣
卷七 第 16b 页 WYG0210-0204d.png
 躬因诏禅位于晋而嗣后宋齐梁陈其文一辙皆曰
 敬禅神器授帝位于尔躬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于戏
 王其允执厥中仪刑前典以副昊天之望于是皆以
 其中为厥中以天禄永终继困穷之后为却位绝天
 之辞而于是策书改即论语亦俱改矣此实经籍文
 体升降前后一大关节而注其书者安可姑置之不
 一察也
卷七 第 17a 页 WYG0210-0205a.png
(予小子履节)予小子履一段亦不标何书但其文在尚书汤
 诰中按墨子兼爱篇亦引予小子履诸句为汤誓文
 而孔安国注论语直曰见墨子引汤誓词若其尔万
 方有罪四句则与国语内史过引汤誓曰余一人有
 皋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予一人诸句正同是旧来
 汤誓原有为今文汤誓所无有者此必旧来师承原
 有以诰名誓者观国语墨子两引汤誓而今文两无
 之必有故也不然安国注尚书明有汤诰而此反注
 曰见墨子引汤誓词是岂安国与国语墨子皆不识
卷七 第 17b 页 WYG0210-0205b.png
 诰字与抑何恶于诰而两家各引各于此字有误与
 好古者思之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命即易传乐天知命夫子知天命之命
 若吉凶祸福则听之而已何必知之宋人讲学耻言
 祸福而独于此节反以知天命为非此何说与陈晦
 伯作稽疑引韩诗及董仲舒对策为解此真汉儒有
 师承之言韩诗外传云天之所生皆有仁义礼智顺
卷七 第 18a 页 WYG0210-0205c.png
 善之心不知天之所以命生则无仁义礼智顺善之
 心谓之小人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董仲舒策曰
 天令之谓命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贵于物
 也故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然
 后知仁仪礼智安处善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此之谓也
 论语稽求篇卷七
卷七 第 18b 页 WYG0210-0205d.png
卷七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