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210-01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稽求篇卷六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冉子退朝章)集注有正名分抑季氏六字既以私朝为僭妄
而又以为大夫议政但当与同列议公朝不当与家
臣议私室故佯为不知而驾言其事说似可信然国
语有云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
此言天子诸侯有内外朝也其所以分内外者以外
议民政内议国典神事者祭祀之事即典礼也又云
论语稽求篇卷六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冉子退朝章)集注有正名分抑季氏六字既以私朝为僭妄
而又以为大夫议政但当与同列议公朝不当与家
臣议私室故佯为不知而驾言其事说似可信然国
语有云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
此言天子诸侯有内外朝也其所以分内外者以外
议民政内议国典神事者祭祀之事即典礼也又云
卷六 第 1b 页 WYG0210-0186d.png
自卿以下合官职于外朝合家事于内朝此言卿大
夫家有内外朝也其所以分内外者外朝与私臣议
公家之政事故曰业官职内朝与家臣议私家之政
事故曰庀家政(公父文伯之母谓季康子曰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
(之政焉)则是季氏本有朝季氏之朝原可以议国政并
议家事而为之家臣者则祗得诣私朝而与之议政
议事谓私家不当有朝谓议国政者当在公朝不当
夫家有内外朝也其所以分内外者外朝与私臣议
公家之政事故曰业官职内朝与家臣议私家之政
事故曰庀家政(公父文伯之母谓季康子曰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季氏)
(之政焉)则是季氏本有朝季氏之朝原可以议国政并
议家事而为之家臣者则祗得诣私朝而与之议政
议事谓私家不当有朝谓议国政者当在公朝不当
卷六 第 2a 页 WYG0210-0187a.png
在私室俱谬矣然则夫子何讥焉曰讥其议事之久
也盖朝不可晏朝见曰朝夕见曰夕又周礼大宗伯
注朝犹朝也欲其朝之早也朝而晏则议事久矣久
则多事矣故冉子推以政而夫子直指之曰其事也
若果政则吾亦国老犹将暂闻暂闻之不得而议之
若是之久乎此明白正大之语并非寓言(先仲氏云礼公事不)
(私议谓不议于大夫之外朝祇议私室则不可耳若诸侯公朝则冉子陪臣焉得入而议事乎)
凡朝无晏退之礼晏则必问国语范文子暮退于朝
武子曰何暮也与子问正同并无正名分意
也盖朝不可晏朝见曰朝夕见曰夕又周礼大宗伯
注朝犹朝也欲其朝之早也朝而晏则议事久矣久
则多事矣故冉子推以政而夫子直指之曰其事也
若果政则吾亦国老犹将暂闻暂闻之不得而议之
若是之久乎此明白正大之语并非寓言(先仲氏云礼公事不)
(私议谓不议于大夫之外朝祇议私室则不可耳若诸侯公朝则冉子陪臣焉得入而议事乎)
凡朝无晏退之礼晏则必问国语范文子暮退于朝
武子曰何暮也与子问正同并无正名分意
卷六 第 2b 页 WYG0210-0187b.png
公事曰政私事曰事原有分别何晏谓政事通言但
随事大小而异其名非是左传昭二十五年为政事
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曰在君为政在臣为事又
北魏帝问高闾论语称冉子退朝曰有政子曰其事
也何者为政何者为事对曰政者上之所行事者下
之所综也
左传哀十一年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于仲尼曰
随事大小而异其名非是左传昭二十五年为政事
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曰在君为政在臣为事又
北魏帝问高闾论语称冉子退朝曰有政子曰其事
也何者为政何者为事对曰政者上之所行事者下
之所综也
左传哀十一年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于仲尼曰
卷六 第 3a 页 WYG0210-0187c.png
丘不识也三问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
不言也此即与闻之证
(南人有言曰章)先仲氏曰缁衣曰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
羞又曰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凡前后所引皆卜
筮之事故曰不占而已不占者正言不可为卜筮也
则似巫医为卜筮之误易卜筮二字则不占句更较
明白然此皆经证偶然无所深系之言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旧注原以说字作悦字解集注所
不言也此即与闻之证
(南人有言曰章)先仲氏曰缁衣曰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
羞又曰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凡前后所引皆卜
筮之事故曰不占而已不占者正言不可为卜筮也
则似巫医为卜筮之误易卜筮二字则不占句更较
明白然此皆经证偶然无所深系之言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旧注原以说字作悦字解集注所
卷六 第 3b 页 WYG0210-0187d.png
用固是旧注特汉儒复有一解谓说如字即言说也
先听斋讲录曰此以言说定事使也夫在下为事在
上为使下欲事上必先觇上之易使而后我事之难
易以定顾事之难易全在言说难言者必易事易言
者必难事此一定之理也而在上之君子小人分焉
君子于人必厚重缄默不轻说人短长即上下相对
亦不轻为问询言说苟于义分不宜说有相对终日
先听斋讲录曰此以言说定事使也夫在下为事在
上为使下欲事上必先觇上之易使而后我事之难
易以定顾事之难易全在言说难言者必易事易言
者必难事此一定之理也而在上之君子小人分焉
君子于人必厚重缄默不轻说人短长即上下相对
亦不轻为问询言说苟于义分不宜说有相对终日
卷六 第 4a 页 WYG0210-0188a.png
不出一字者似乎深沉不可测而使人平易绝无苛
求故曰此易事者也若乃小人相对喋喋然论议螽
发又易于通导即左右慰谕亦且备极甘苦非义分
所当说亦说之而一经使人便苛求不已此则极难
事者其文曾引入四书模中若曲礼礼不妄说人郑
康成注云为近佞媚也君子说之不以其道则不说
也亦引此文为证但近佞媚难解惟孔疏云此引论
语文又云礼动不虚说凡说人之德则爵之说人之
寒则衣之若无爵无衣则为妄说近于佞媚也此为
求故曰此易事者也若乃小人相对喋喋然论议螽
发又易于通导即左右慰谕亦且备极甘苦非义分
所当说亦说之而一经使人便苛求不已此则极难
事者其文曾引入四书模中若曲礼礼不妄说人郑
康成注云为近佞媚也君子说之不以其道则不说
也亦引此文为证但近佞媚难解惟孔疏云此引论
语文又云礼动不虚说凡说人之德则爵之说人之
寒则衣之若无爵无衣则为妄说近于佞媚也此为
卷六 第 4b 页 WYG0210-0188b.png
以言语谄人以指使骄人者言虽与先听斋讲又不
同然其为言说则一也说书贵有据此则别说而颇
有据者故并载之
(宪问耻章)集注谓此篇疑原宪所记以宪字子思此不称思
问而称宪问自谦故也但记者例称字然亦有偶称
名者如篇中南宫适问孔子季氏篇陈亢问于伯鱼
子罕篇牢曰子云类据史记适字子容家语亢字子
同然其为言说则一也说书贵有据此则别说而颇
有据者故并载之
(宪问耻章)集注谓此篇疑原宪所记以宪字子思此不称思
问而称宪问自谦故也但记者例称字然亦有偶称
名者如篇中南宫适问孔子季氏篇陈亢问于伯鱼
子罕篇牢曰子云类据史记适字子容家语亢字子
卷六 第 5a 页 WYG0210-0188c.png
禽牢字子张则皆称名可验也又他宰予昼寝而求
也为之聚敛皆记者文若宪则他书记事亦多称名
如檀弓仲宪言于曾子仲宪即原宪也又史记原宪
亡草泽中子贡相卫结驷连骑过谢原宪家语作原
宪隐居卫子贡结驷连骑而见原宪皆子贡称字独
宪称名岂皆宪自记耶
史记子思问耻子曰国有道榖国无道榖耻也即接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作一章甚是邦避汉高讳
故称国
也为之聚敛皆记者文若宪则他书记事亦多称名
如檀弓仲宪言于曾子仲宪即原宪也又史记原宪
亡草泽中子贡相卫结驷连骑过谢原宪家语作原
宪隐居卫子贡结驷连骑而见原宪皆子贡称字独
宪称名岂皆宪自记耶
史记子思问耻子曰国有道榖国无道榖耻也即接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作一章甚是邦避汉高讳
故称国
卷六 第 5b 页 WYG0210-0188d.png
(问子西)卢东元曰春秋有二子西其一郑子驷之子公孙
夏子产之同宗兄弟也其一楚公子申则楚昭王之
庶兄也或人以子西与子产连问且与上为命节连
记则必是郑之子西可知而先仲氏亦尝曰或人方
物当不出齐晋郑卫之乡荆楚旷远焉得连类况其
人皆在定哀以前风徽未沫可加论骘楚申后夫子
而死安能及之其说甚确但予犹有进者古凡论人
夏子产之同宗兄弟也其一楚公子申则楚昭王之
庶兄也或人以子西与子产连问且与上为命节连
记则必是郑之子西可知而先仲氏亦尝曰或人方
物当不出齐晋郑卫之乡荆楚旷远焉得连类况其
人皆在定哀以前风徽未沫可加论骘楚申后夫子
而死安能及之其说甚确但予犹有进者古凡论人
卷六 第 6a 页 WYG0210-0189a.png
必有伦物齐称管晏卫道圉鮀不嫌并名当襄之十
年郑盗五族故杀子西子产之父于西宫子西不儆
而出先临尸而后追盗臣妾多逃器物尽丧子产置
门庀司盖藏守备仓卒成列然后临尸追盗而渠魁
授首贼众死亡当时原以此定二子之优劣其后二
子先后听政并持国事如襄之二十五年郑公孙帅
师伐陈即子西也时子产献捷于晋晋诘之赖子产
辞命得解其年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郑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美子产也明年郑使子西如晋聘
年郑盗五族故杀子西子产之父于西宫子西不儆
而出先临尸而后追盗臣妾多逃器物尽丧子产置
门庀司盖藏守备仓卒成列然后临尸追盗而渠魁
授首贼众死亡当时原以此定二子之优劣其后二
子先后听政并持国事如襄之二十五年郑公孙帅
师伐陈即子西也时子产献捷于晋晋诘之赖子产
辞命得解其年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郑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美子产也明年郑使子西如晋聘
卷六 第 6b 页 WYG0210-0189b.png
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西子产并从子西
赋黍苗之四章子产赋隰桑二十九年郑大夫盟于
伯有氏裨谌曰政将归子产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
西即世将焉避之次年子产遂相郑是子西子产本
系兄弟而又往往以同事而并见优劣且相继听政
其两人行事齐鲁间人熟闻之故连问如此若楚亦
有两子西一斗宜申在僖文间谋弑伏诛一公子申
赋黍苗之四章子产赋隰桑二十九年郑大夫盟于
伯有氏裨谌曰政将归子产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
西即世将焉避之次年子产遂相郑是子西子产本
系兄弟而又往往以同事而并见优劣且相继听政
其两人行事齐鲁间人熟闻之故连问如此若楚亦
有两子西一斗宜申在僖文间谋弑伏诛一公子申
卷六 第 7a 页 WYG0210-0189c.png
时未死安得与子产管仲连类及之
(彼哉彼哉)埤仓曰佊者邪也彼字省作佊字而广韵集韵遂
各收佊字在上纸韵且各引论语佊哉佊哉为证于
是傅会之家遂谓鲁论旧本原是佊字而后小误其
偏傍者然按公羊定八年阳虎谋弑季氏不得见公
敛处父之甲睋而曰彼哉彼哉则彼本如字且阳虎
时未有鲁论此必古成语而夫子引以作答者然则
何可穿凿矣
(桓公九合诸侯)九合是九数与下章一匡天下一数作对如吕
(彼哉彼哉)埤仓曰佊者邪也彼字省作佊字而广韵集韵遂
各收佊字在上纸韵且各引论语佊哉佊哉为证于
是傅会之家遂谓鲁论旧本原是佊字而后小误其
偏傍者然按公羊定八年阳虎谋弑季氏不得见公
敛处父之甲睋而曰彼哉彼哉则彼本如字且阳虎
时未有鲁论此必古成语而夫子引以作答者然则
何可穿凿矣
(桓公九合诸侯)九合是九数与下章一匡天下一数作对如吕
卷六 第 7b 页 WYG0210-0189d.png
览一匡天子九合诸侯王逸注楚词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两作对语可验盖九数有核实者榖梁传云衣
裳之会十有一范宁注云庄十三年会北杏十四年
会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会幽二十七年又会幽
僖元年会柽二年会贯三年会阳榖五年会首止七
年会宁母九年会葵丘凡十一会正义曰祗称九者
不取北杏及阳榖故减二也若管子兵车之会六乘
天下两作对语可验盖九数有核实者榖梁传云衣
裳之会十有一范宁注云庄十三年会北杏十四年
会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会幽二十七年又会幽
僖元年会柽二年会贯三年会阳榖五年会首止七
年会宁母九年会葵丘凡十一会正义曰祗称九者
不取北杏及阳榖故减二也若管子兵车之会六乘
卷六 第 8a 页 WYG0210-0190a.png
车之会三国语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史记兵车
之会三乘车之会六皆合九数其曰不以兵车者言
不纯乎以兵车也此则与前九会之说稍有同异然
亦可参较者若据左传僖二十六年齐伐我北鄙公
使展喜犒师曰桓公纠合诸侯而谋其不恊则九与
纠字果是相通然此是九通纠非纠通九也惟九是
正字故屈平天问亦曰齐桓九会卒然身杀而朱子
注天问亦据展喜一语而谓是纠字之通则以误据
左氏一字而欲遍改诸书中之九字不亦惑乎况九
之会三乘车之会六皆合九数其曰不以兵车者言
不纯乎以兵车也此则与前九会之说稍有同异然
亦可参较者若据左传僖二十六年齐伐我北鄙公
使展喜犒师曰桓公纠合诸侯而谋其不恊则九与
纠字果是相通然此是九通纠非纠通九也惟九是
正字故屈平天问亦曰齐桓九会卒然身杀而朱子
注天问亦据展喜一语而谓是纠字之通则以误据
左氏一字而欲遍改诸书中之九字不亦惑乎况九
卷六 第 8b 页 WYG0210-0190b.png
会可通纠会便不通以下无诸侯字也陈氏经典稽
疑引左氏别文为证如襄十一年晋悼公以郑乐之
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戎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
昭元年祁午谓赵文子曰子相晋以为盟主于今七
年矣再合诸侯五合大夫则是左氏所记凡指计盟
会无非数目岂有桓公九会历见群书而反谓九是
通字纠是正字者大凡宋人注书非无引据然往往
疑引左氏别文为证如襄十一年晋悼公以郑乐之
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戎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
昭元年祁午谓赵文子曰子相晋以为盟主于今七
年矣再合诸侯五合大夫则是左氏所记凡指计盟
会无非数目岂有桓公九会历见群书而反谓九是
通字纠是正字者大凡宋人注书非无引据然往往
卷六 第 9a 页 WYG0210-0190c.png
据一废百且必废其正说而据其旁说即以通字类
推之如佳本读家正读也其偶然押入灰韵者旁读
也乃反单立皆韵删去家韵遂致两宋至今有佳(皆)
人而无佳(家)人其注释诸经全是此法不可不察也
(桓公杀公子纠章)子纠小白皆齐僖之子齐襄之弟然子纠兄
也小白弟也春秋传书齐小白入于齐公羊曰篡榖
梁曰不让皆以纠兄白弟之故故经又书齐人取子
纠杀之而公羊曰子纠贵宜为君者也榖梁以为病
鲁不能庇纠而存之皆以兄弟次第为言故荀卿有
推之如佳本读家正读也其偶然押入灰韵者旁读
也乃反单立皆韵删去家韵遂致两宋至今有佳(皆)
人而无佳(家)人其注释诸经全是此法不可不察也
(桓公杀公子纠章)子纠小白皆齐僖之子齐襄之弟然子纠兄
也小白弟也春秋传书齐小白入于齐公羊曰篡榖
梁曰不让皆以纠兄白弟之故故经又书齐人取子
纠杀之而公羊曰子纠贵宜为君者也榖梁以为病
鲁不能庇纠而存之皆以兄弟次第为言故荀卿有
卷六 第 9b 页 WYG0210-0190d.png
云桓公杀兄以反国又曰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史记
亦云襄公次弟纠次弟小白杜元凯作左传注亦曰
小白僖公庶子公子纠小白庶兄即管仲自为书其
所著大匡篇首曰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
小白鲍叔传小白辞疾不出以为弃我盖以小白幼
而贱鲍叔不欲为傅故也观此则纠兄白弟明矣而
程朱二子独云桓公兄子纠弟桓公宜立子纠不宜
亦云襄公次弟纠次弟小白杜元凯作左传注亦曰
小白僖公庶子公子纠小白庶兄即管仲自为书其
所著大匡篇首曰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
小白鲍叔传小白辞疾不出以为弃我盖以小白幼
而贱鲍叔不欲为傅故也观此则纠兄白弟明矣而
程朱二子独云桓公兄子纠弟桓公宜立子纠不宜
卷六 第 10a 页 WYG0210-0191a.png
立一以轻召忽之死一以减管仲之罪一以定唐太
宗及王魏二臣杀兄事雠之案而求其所据皆因误
读汉薄昭上淮南王长一书中有齐桓杀弟以返国
语遂引之作据而不知薄昭此语因有忌讳以汉文
是兄淮南王长是弟不敢斥言杀兄故改兄作弟此
见之汉书与淮南本传韦昭之注明明白白而故误
袭之以颠倒古人之兄弟何其诬也况欲以此诬后
世也
管仲鲍叔各传一子因各奉出奔以避内难未尝为
宗及王魏二臣杀兄事雠之案而求其所据皆因误
读汉薄昭上淮南王长一书中有齐桓杀弟以返国
语遂引之作据而不知薄昭此语因有忌讳以汉文
是兄淮南王长是弟不敢斥言杀兄故改兄作弟此
见之汉书与淮南本传韦昭之注明明白白而故误
袭之以颠倒古人之兄弟何其诬也况欲以此诬后
世也
管仲鲍叔各传一子因各奉出奔以避内难未尝为
卷六 第 10b 页 WYG0210-0191b.png
君臣也此与唐王圭魏徵不能死建成之难而事太
宗正同故尹氏曰高祖在上命出一人太子藩王皆
其臣也王魏受高祖之命而为东宫臣僚此非臣事
高祖之比今若不以高祖为共主而各欲死于所事
其或未乱之前高祖迁王魏于秦府则战斗之际二
人将何从乎此言最当据此则二公子之傅受命在
君命傅二子未尝命事二主也先入为君何雠之有
宗正同故尹氏曰高祖在上命出一人太子藩王皆
其臣也王魏受高祖之命而为东宫臣僚此非臣事
高祖之比今若不以高祖为共主而各欲死于所事
其或未乱之前高祖迁王魏于秦府则战斗之际二
人将何从乎此言最当据此则二公子之傅受命在
君命傅二子未尝命事二主也先入为君何雠之有
卷六 第 11a 页 WYG0210-0191c.png
若夫荀息之死春秋嘉之则又与忽异奚齐卓子献
公立为储以属荀息者也况献公死二子已相继为
君则里克为弑而荀息为殉齐则僖未尝以纠为储
也襄虽死纠未尝继为君也未为储且未继为君何
殉之有
说苑子路问于孔子曰昔者管仲欲立公子纠而不
能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无仁也孔子曰召忽者人
臣之材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于天下矣
管子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于沟渎
公立为储以属荀息者也况献公死二子已相继为
君则里克为弑而荀息为殉齐则僖未尝以纠为储
也襄虽死纠未尝继为君也未为储且未继为君何
殉之有
说苑子路问于孔子曰昔者管仲欲立公子纠而不
能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无仁也孔子曰召忽者人
臣之材不死则三军之虏也死之则名闻于天下矣
管子者天子之佐诸侯之相也死之则不免于沟渎
卷六 第 11b 页 WYG0210-0191d.png
之中不死则功复用于天下夫何为死之哉此则专
论才具特尚时用与夫子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语正是一意盖夫子未尝薄事功也若应劭驳尹
次史玉杀人当死而兄母求代自缢议贳次玉以为
刑罚不中因引经云昔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
曰经于沟渎人莫之知晁氏之父非错刻峻遂自陨
其命班固亦云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传曰仆妾
论才具特尚时用与夫子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语正是一意盖夫子未尝薄事功也若应劭驳尹
次史玉杀人当死而兄母求代自缢议贳次玉以为
刑罚不中因引经云昔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
曰经于沟渎人莫之知晁氏之父非错刻峻遂自陨
其命班固亦云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传曰仆妾
卷六 第 12a 页 WYG0210-0192a.png
感慨而致死者非能义勇顾无虑耳此借召忽事以
证徒死虽非正说然死而无益与徒死同此事君致
身所以尚云未学也后儒但薄事功不度时势而于
大义所在则单辨兄弟以较是非夫人各为其主耳
事兄可死事弟不可死则凡为弟者惧矣此不特引
据不确即其论亦甚不当乃欲以此定王魏之罪岂
非冤乎
陈氏经典稽疑引据二公子兄弟甚备今并载于此
管子(见前)史记(见前)左传杜预注(见前)荀子仲尼篇(见前)庄子
证徒死虽非正说然死而无益与徒死同此事君致
身所以尚云未学也后儒但薄事功不度时势而于
大义所在则单辨兄弟以较是非夫人各为其主耳
事兄可死事弟不可死则凡为弟者惧矣此不特引
据不确即其论亦甚不当乃欲以此定王魏之罪岂
非冤乎
陈氏经典稽疑引据二公子兄弟甚备今并载于此
管子(见前)史记(见前)左传杜预注(见前)荀子仲尼篇(见前)庄子
卷六 第 12b 页 WYG0210-0192b.png
盗蹠篇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
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 韩非子桓公五伯之
上也争国而杀其兄其利大也 越绝书管仲臣于
桓公兄公子纠纠与桓争国管仲张弓射桓公中其
带钩 说苑尊贤篇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
仁义也 又鲍叔曰昔者公子纠在上而不让非仁
也 尹文子齐人弑襄公立公孙无知而无知被杀
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 韩非子桓公五伯之
上也争国而杀其兄其利大也 越绝书管仲臣于
桓公兄公子纠纠与桓争国管仲张弓射桓公中其
带钩 说苑尊贤篇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
仁义也 又鲍叔曰昔者公子纠在上而不让非仁
也 尹文子齐人弑襄公立公孙无知而无知被杀
卷六 第 13a 页 WYG0210-0192c.png
二公子争国纠宜立者也小白先入故齐人立之
邓骥左氏指纵云桓公襄公之季弟也
(陈成子弑简公章)孔子请讨事见左传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
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
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
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
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鲁史记
当时在朝问对与鲁论所载相为表里第鲁为齐弱
一段论语无之者朝堂咨算私记所略也之三子告
邓骥左氏指纵云桓公襄公之季弟也
(陈成子弑简公章)孔子请讨事见左传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
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
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
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
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鲁史记
当时在朝问对与鲁论所载相为表里第鲁为齐弱
一段论语无之者朝堂咨算私记所略也之三子告
卷六 第 13b 页 WYG0210-0192d.png
一段鲁史无之者退有后言史官未闻也其两相得
体如此若夫子所云民之不与暨以众加半诸语则
正答鲁为齐弱一问有解君之疑振君之怯忻君之
利诱君之瞻顾而予以可恃一举而数善备者此正
大圣人经术不迂阔处而儒者以为不正名义徒论
胜负非圣人之言则必彊敌压境危亡呼吸而儒臣
进策尚曰修文德舞干羽然后可也夫君臣主客自
体如此若夫子所云民之不与暨以众加半诸语则
正答鲁为齐弱一问有解君之疑振君之怯忻君之
利诱君之瞻顾而予以可恃一举而数善备者此正
大圣人经术不迂阔处而儒者以为不正名义徒论
胜负非圣人之言则必彊敌压境危亡呼吸而儒臣
进策尚曰修文德舞干羽然后可也夫君臣主客自
卷六 第 14a 页 WYG0210-0193a.png
有膈膜在哀公强弱一问较计彼此此不必尽庸君
退诿之言设使果欲兴师则此时慎重量已量敌正
非易事必以三纲大义拒之则不惟理势难辨且于
子之伐之一问告东指西不相当矣人纵不謟君亦
何可使问荅不当如此
(古之学者为己节)为者助也欲见知于人仍是助己而反曰为
人于字义较未通矣旧注孔安国谓为己者履而行
之为人者徒能言之以晓譬义理皆有裨于人之事
也若见知于人则本范蔚宗语而说又不同为己者
退诿之言设使果欲兴师则此时慎重量已量敌正
非易事必以三纲大义拒之则不惟理势难辨且于
子之伐之一问告东指西不相当矣人纵不謟君亦
何可使问荅不当如此
(古之学者为己节)为者助也欲见知于人仍是助己而反曰为
人于字义较未通矣旧注孔安国谓为己者履而行
之为人者徒能言之以晓譬义理皆有裨于人之事
也若见知于人则本范蔚宗语而说又不同为己者
卷六 第 14b 页 WYG0210-0193b.png
因心以会道为人者凭誉以显物谓誉人扬物皆知
名之事而彼以誉人而曰为人此以受人誉而仍是
为己毫釐千里识者审之
(蘧伯玉使人节)集注引庄周之言谓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
九年之非又曰行年六年而六十化以此为寡过之
证按伯玉见于春秋在襄十四年卫孙林父宁殖将
逐君问于蘧伯玉伯玉不对而出则此时已为大夫
名之事而彼以誉人而曰为人此以受人誉而仍是
为己毫釐千里识者审之
(蘧伯玉使人节)集注引庄周之言谓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
九年之非又曰行年六年而六十化以此为寡过之
证按伯玉见于春秋在襄十四年卫孙林父宁殖将
逐君问于蘧伯玉伯玉不对而出则此时已为大夫
卷六 第 15a 页 WYG0210-0193c.png
且为逆臣所敬惮如此此必在强仕之年可知矣乃
后此九年而夫子始生又六十馀年当定公十四年
夫子去鲁之后再三适卫始主伯玉家则此时伯玉
已百年馀矣以百年兢业未能寡过之人而引六十
而化以为证荒唐之言何足据也且化亦非寡过也
即化亦何易也蔡邕释诲云蘧瑗保生此长年之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旧本以此与上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合
作一章惟夫子既言位分之严故曾子引夫子赞易
之词以为证此与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正同其不
后此九年而夫子始生又六十馀年当定公十四年
夫子去鲁之后再三适卫始主伯玉家则此时伯玉
已百年馀矣以百年兢业未能寡过之人而引六十
而化以为证荒唐之言何足据也且化亦非寡过也
即化亦何易也蔡邕释诲云蘧瑗保生此长年之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旧本以此与上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合
作一章惟夫子既言位分之严故曾子引夫子赞易
之词以为证此与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正同其不
卷六 第 15b 页 WYG0210-0193d.png
署子曰者以彼有太宰子贡诸语故加子云以别之
此不必也自后儒分作两章则曾子突引此词无谓
且此原系艮卦象词不加象曰子曰则袭他人语为
己语又无其事因有据宋儒范谔昌说以为彖象文
言皆非夫子所作谬矣夫子作十翼大象者十翼之
一耳
思不出位系艮卦象词世疑象词多以字或古原有
此不必也自后儒分作两章则曾子突引此词无谓
且此原系艮卦象词不加象曰子曰则袭他人语为
己语又无其事因有据宋儒范谔昌说以为彖象文
言皆非夫子所作谬矣夫子作十翼大象者十翼之
一耳
思不出位系艮卦象词世疑象词多以字或古原有
卷六 第 16a 页 WYG0210-0194a.png
此语而夫子引以作象词曾子又引以证不在其位
之语故不署象曰子曰二字亦未可知先仲氏曰文
言体仁足以长人即春秋穆姜筮东宫语论语依于
仁游于艺即少仪依于德游于艺语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即春秋臼季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
之则也语
北齐魏长贤为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以参议时政
斥为上党屯留令论者皆以思不出位为长贤责为
其出位谋事故也夫出位谋事而即以思不出位责
之语故不署象曰子曰二字亦未可知先仲氏曰文
言体仁足以长人即春秋穆姜筮东宫语论语依于
仁游于艺即少仪依于德游于艺语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即春秋臼季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
之则也语
北齐魏长贤为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以参议时政
斥为上党屯留令论者皆以思不出位为长贤责为
其出位谋事故也夫出位谋事而即以思不出位责
卷六 第 16b 页 WYG0210-0194b.png
之则思不出位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果一章矣世
有以事证词而必不谬者此等是耳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耻其言而过其行非耻言也耻言之过乎
行也若耻过对待则言何足耻行何必过且从来无
以谨言为耻其言笃行为过其行者按杂记有其言
而无其行君子耻之表记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
其言又曰君子耻有其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
有以事证词而必不谬者此等是耳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耻其言而过其行非耻言也耻言之过乎
行也若耻过对待则言何足耻行何必过且从来无
以谨言为耻其言笃行为过其行者按杂记有其言
而无其行君子耻之表记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
其言又曰君子耻有其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
卷六 第 17a 页 WYG0210-0194c.png
行又曰耻名之浮于行也皆以耻字属行言即论语
亦有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史记家语子
贡见原宪惭而不怿终身耻其言之过也皆耻言过
耻行不及历历可据何独于此而殊之
(作者七人矣)旧以此与贤者避世四句合作一章信此则程
子以作者之谓圣强以羲轩及尧舜七人实之为非
是矣黄琼上灾异疏有云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
任棠年皆耄耋有作者七人之论后汉逸民传亦云
绝尘不反同夫作者
亦有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史记家语子
贡见原宪惭而不怿终身耻其言之过也皆耻言过
耻行不及历历可据何独于此而殊之
(作者七人矣)旧以此与贤者避世四句合作一章信此则程
子以作者之谓圣强以羲轩及尧舜七人实之为非
是矣黄琼上灾异疏有云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
任棠年皆耄耋有作者七人之论后汉逸民传亦云
绝尘不反同夫作者
卷六 第 17b 页 WYG0210-0194d.png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章)此言举直之当公也吾于人何毁誉哉将
欲誉之必先试之包咸曰凡有所誉辄试以事不虚
誉而已也是何也则以此民也夏殷迄周凡三代矣
其所以直道不回行之至今者正以举贤无阿私也
马融曰用人如此无所阿私所以直道而行也后汉
永平间诏下公卿大夫议郡国贡举有云夫人才少
能相兼故孟公绰优为赵魏老而不任为滕薛大夫
欲誉之必先试之包咸曰凡有所誉辄试以事不虚
誉而已也是何也则以此民也夏殷迄周凡三代矣
其所以直道不回行之至今者正以举贤无阿私也
马融曰用人如此无所阿私所以直道而行也后汉
永平间诏下公卿大夫议郡国贡举有云夫人才少
能相兼故孟公绰优为赵魏老而不任为滕薛大夫
卷六 第 18a 页 WYG0210-0195a.png
夫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三代之
所以直道而行者在其所以磨之之故也磨即试也
刘昭注韦彪传曰彪引直道而行者言古之用贤皆
磨励选鍊然后用之谓必试而后用也自后儒不识
用人空言毁誉遂致三代直道皆无着落且云无毁
誉者以斯民为三代直道而行之民故不得以毁誉
加之则非直道而行以无毁誉故而反云我之所以
无毁誉者以直道而行故是其所谓所以者乃所以
无毁誉非所以直道而行也且毁誉以我不以民也
所以直道而行者在其所以磨之之故也磨即试也
刘昭注韦彪传曰彪引直道而行者言古之用贤皆
磨励选鍊然后用之谓必试而后用也自后儒不识
用人空言毁誉遂致三代直道皆无着落且云无毁
誉者以斯民为三代直道而行之民故不得以毁誉
加之则非直道而行以无毁誉故而反云我之所以
无毁誉者以直道而行故是其所谓所以者乃所以
无毁誉非所以直道而行也且毁誉以我不以民也
卷六 第 18b 页 WYG0210-0195b.png
如以民毋论斯时之民已非直道即夏殷迄周兴废
不常一治一乱不必皆直道之世也直则无毁誉不
直则毁誉将毋桀纣之民当毁誉耶
后汉谷永荐薛宣疏以宣为御史中丞举错皆当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亦皆引此作用人解
(子问公叔文子)集注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枝也此袭集解引
孔安国注而致误者考春秋卫大夫并无此名惟左
不常一治一乱不必皆直道之世也直则无毁誉不
直则毁誉将毋桀纣之民当毁誉耶
后汉谷永荐薛宣疏以宣为御史中丞举错皆当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亦皆引此作用人解
(子问公叔文子)集注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枝也此袭集解引
孔安国注而致误者考春秋卫大夫并无此名惟左
卷六 第 19a 页 WYG0210-0195c.png
传文三年秦伯伐晋有秦大夫公孙枝曾荐孟明左
氏称其为子桑之忠者子桑即枝字也若公叔文子
则传称公叔发并不名枝及后见礼注引世本有曰
卫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拔拔一名发始知枝即
拔之误枝与拔字形相近拔又即发之误拔与发字
声又相近也朱氏集注极自用至于前人遗误处则
直受不辞以致举世梦梦康熙丙子举浙江乡试出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题中式士子皆公然称公孙
枝主司上下彼我冬烘然且历引檀弓卫国多难夫
氏称其为子桑之忠者子桑即枝字也若公叔文子
则传称公叔发并不名枝及后见礼注引世本有曰
卫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拔拔一名发始知枝即
拔之误枝与拔字形相近拔又即发之误拔与发字
声又相近也朱氏集注极自用至于前人遗误处则
直受不辞以致举世梦梦康熙丙子举浙江乡试出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题中式士子皆公然称公孙
枝主司上下彼我冬烘然且历引檀弓卫国多难夫
卷六 第 19b 页 WYG0210-0195d.png
子以死卫寡人并谥贞子一事行于文间按文子无
此事此系卫公子荆论语所称善居室者实亲身为
之而世多不晓左传灵公避齐豹之难其驱车过齐
氏时华寅与公子南楚以身蔽灵公齐氏射公中南
楚之背南楚即荆字则以死卫卫君者华寅公子荆
也若其谥贞则以北宫喜与齐氏同起作乱而喜能
反正攻杀齐氏故于其死时谥曰贞子是时文子不
此事此系卫公子荆论语所称善居室者实亲身为
之而世多不晓左传灵公避齐豹之难其驱车过齐
氏时华寅与公子南楚以身蔽灵公齐氏射公中南
楚之背南楚即荆字则以死卫卫君者华寅公子荆
也若其谥贞则以北宫喜与齐氏同起作乱而喜能
反正攻杀齐氏故于其死时谥曰贞子是时文子不
卷六 第 20a 页 WYG0210-0196a.png
及难且安得有谥贞子事
(知及之章)卢东元曰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易曰何以守位
曰仁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
稷皆此意也下文莅之不庄动之不以礼皆有位者
之事文理接贯不可移易若曰言理则理乃贵贱所
同有也而临民动民岂贱者所有事哉其言甚辨自
朱注误解仁守致作易本义引陆德明释文晁以道
伪古易说将夫子系词传何以守位曰仁仁字改作
人字夫显诸仁藏诸用夫子之原文也汉书食货志
(知及之章)卢东元曰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易曰何以守位
曰仁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
稷皆此意也下文莅之不庄动之不以礼皆有位者
之事文理接贯不可移易若曰言理则理乃贵贱所
同有也而临民动民岂贱者所有事哉其言甚辨自
朱注误解仁守致作易本义引陆德明释文晁以道
伪古易说将夫子系词传何以守位曰仁仁字改作
人字夫显诸仁藏诸用夫子之原文也汉书食货志
卷六 第 20b 页 WYG0210-0196b.png
曰守位以仁蔡邕释诲曰故以仁守位以财聚人古
之引经者未尝乏也自此一误解一改经致夫子易传
论语两下反覆谆谆有位之意皆灭沫矣惜哉
徐仲山尝谓及之守之以下六之字皆指民言果尔
则守位者亦守此有民之位耳盖知及谓是及民然
及家及国及天下亦无不可总是指有位者言即得
之
之引经者未尝乏也自此一误解一改经致夫子易传
论语两下反覆谆谆有位之意皆灭沫矣惜哉
徐仲山尝谓及之守之以下六之字皆指民言果尔
则守位者亦守此有民之位耳盖知及谓是及民然
及家及国及天下亦无不可总是指有位者言即得
之
卷六 第 21a 页 WYG0210-0196c.png
论语稽求篇卷六
卷六 第 21b 页 WYG0210-0196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