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第 553b 页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一百七十八单提法
释翅搜(释种也)。迦维罗卫国(赤泽国也)尼俱律园(无节树园也)
此是佛本生国也。
波逸提
此云堕。谓堕在烧煮覆障地狱也。
毁呰
呰。音子。呵也。口毁也。
粗恶罪
谓初二篇。及二篇中方便罪也。
卷二十 第 553c 页 X44-05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3.png)
除僧羯磨
此因比丘尼自犯众罪。复于他俗家作无利益事。
三谏不止。听僧作白二羯磨。差比丘尼。往白衣家
说其罪过。唯除此羯磨差往。巳说露其罪。向说。无
犯。
实者
谓自实得过人法。向未受大戒人说。波逸提。若未
得。妄言得。波罗夷。
五六语
五语者。谓五阴法。及所有五语相应之法。六语者。
谓六根。及所有六语相应之法。此等皆是为彼解
说。如云色无我。乃至识无我。眼无常。乃至意无常。
有知女人
谓识知善恶。能解人情语言意趣。可作證明者。又
要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亦不得。以事同故也。
鬼神村
村者。聚也。谓一切鬼神。依托而住。犹若人村。故名
草木为鬼神村也。
坐蓐
蓐。音肉。荐也。以茭蒲等草为之。今借音为因蓐字。
别作褥非。
嫌窄
嫌。音贤。不平于心也。憎也。窄。音谪。狭也。迫也。
浇泥
卷二十 第 554a 页 X44-05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4.png)
浇。音骄。漓也。
户扉
户是门户。扉。音非。户扇也。以木为之曰扉。以苇为
之曰扇。
窗牖
窗。音疮。牖。音有。在墙曰牖。在屋曰窗。穿壁为之也。
覆苫
苫。音闪平声。亦音𢋃。盖也。又编茅覆屋曰苫。
施一食处
谓有檀越于无住处村。建立福舍。凡有出家者至。
限施一食。或与一宿。无病比丘尼应受一食。不得
过受也。
非时
从旦至日中名为时。从中至暮。乃至明相未出。皆
名非时也。
食家
食者。男以女为食。女以男为食。谓男女行交会时。
更相受用。故名为食也。若白衣舍。行淫欲处。更无
别人。于此处强坐。令他夫妇所欲不得随意者。故
得罪。若断淫家。受斋家。若有尊重人在座。若此舍
多人出入处。并皆无犯。
四月
谓夏四月。此亦不必定。应随施主请。或春四月。或
冬四月。或半月。一月。乃至四月。但不得过彼所请
卷二十 第 554b 页 X44-05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4.png)
军阵
阵。音振。师旅军兵行列也。
斗战
斗。音斗去声。竞也。争也。战。音旃去声。斗也。
击擽
擽。音历。击擽者。以指挃其肉令痒。而取笑也。
净施
二种净施。如上释。真实净施者。要问主然后得著。
展转净施者。问与不问。随意著用。无犯。
青黑木兰
青者。非大青。及纯青也。黑者。是泥也。木兰者。此是
木名。取其皮以染赤色也。
粗罪
粗罪者。谓波罗夷中偷兰遮罪。及僧残。僧残中偷
兰遮罪。若覆他波罗夷。即自得波罗夷。
若二若三
谓比丘尼。曾巳二三番同作布萨听说戒经。今自
知有罪。恐馀比丘尼发举其事。故诈言始知也。
与欲
欲者。谓僧如法羯磨断事。自心乐欲共同。而自有
三宝等缘者。即应与欲(具修威仪。对一比丘尼言)大姊一心念。
我某甲比丘尼。如法僧事与欲(一说。若布萨时。应言与欲清净。若自
恣时。应言与欲自恣)。
卷二十 第 554c 页 X44-055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4.png)
手搏
搏。音博。谓作打心。拟手向彼。惟不著其身耳。
刹利
此云田地主。此是世界初之王种也。今若立王时。
取四大海水灌其顶上。故名为刹利水浇头王。斯
其嫡也。若馀种姓。以水灌顶立为王者。亦名为刹
利水浇头王。
未藏宝
谓夫人共王宿时。著金银众宝璎珞。而此宝未藏
举时。名未藏宝。
门阈
阈。音域。门限也。谓门下横木。为外内之限也。
八指
谓如来八指也。如来八指。当常人二十四指。又言。
如来一指。阔二寸。八指当一尺六寸也。
陛孔
陛。音皮上声。床陛也。言除入陛孔者。谓除床脚上
入陛孔木也。毗尼母论云。作床法。一切床脚。除上
入陛。下八指也。
兜罗绵
兜罗者。草木华绵之总称也。
●律藏卷第二十五
啖蒜
蒜者。荤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荤也。有物荤而
卷二十 第 555a 页 X44-05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5.png)
是也。有物荤而复辛。五辛是也。佛戒五辛。以其臭
秽。能障圣道。食之者。必招无间之业。今人不能戒。
即是不欲见圣道。而甘为无间之罪辈者。如楞伽
经。佛告大慧。如是一切葱韭薤蒜。臭秽不净。能障
圣道。亦障世间人天净处。何况诸佛净土果报。又
楞严经云。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臭远
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
利益。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
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故涅槃经云。食
者当生苦处。污秽不净。又金棺敬福经云。饮酒食
肉五辛之人。虽造经像。劳而少功。主匠无益。诸天
不祐。又杂阿含经云。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
粪地狱。出为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又决
定经云。若人食酒肉五辛入伽蓝。堕猪胎中。后得
人身。常患腋气。报应经云。七众不得食肉荤辛。有
病。开在伽蓝外。白衣家服。满四十九日。香汤澡浴。
然后读诵。不犯罪。僧祇律。开病比丘服蒜。听七日
在一边小房。不得卧僧床褥。讲堂处。大小便处。皆
不得到。不得僧中食。不得就佛礼拜。得下风遥礼。
七日满。澡浴熏衣。方得入众。若种蒜。若山蒜。如是
比蒜。及馀一切。若生若熟。若叶若皮。悉不得食(五辛
者。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兴渠者。梵音稍讹正云形具。此方本无。惟慈悯三藏。自西域归至于阗。方
见。馀国不睹。其根粗如细蔓菁根而白。臭如蒜。彼国人种取根食之。时三藏冬到彼国。不见其枝叶。韭。言
卷二十 第 555b 页 X44-05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5.png)
摩诃波阇波提
此云大生主。亦云大爱道。是佛姨母也。
胡胶
胡国多出此胶。故名胡胶。是彼方之树胶也。
适意
适。音释。如也。自得也。广雅云。适善也。谓事物善好。
称人心也。
茄蒌草
此是梵音。西国草名。非取草头为义。经音义。作结
缕字。言上林赋云。布结缕攒戾莎。尔雅传横目孙
炎云。三辅曰结缕。今关西饶之。俗名句屡草也。
乌衔
衔。音咸。凡口含物。皆曰衔也。
问讯
讯。音信。言也。谓发言慰问。以伸敬诚也。
謦欬
謦。音卿上声。欬。音慨。謦欬之声也。又轻曰謦。重曰
欬。
树株
株。音诸。木根入土曰根。土上曰株也。
汪水
汪。音枉平声。汪水。池水也。又停水曰汪。又深广也。
巷陌
卷二十 第 555c 页 X44-055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5.png)
巷。音学去声。里中巷也。直曰街。曲曰巷。陌。音麦。市
中街也。
摩纳
此云年少。或云那罗摩纳。此云人。皆一也。
墼上
音吉。未烧砖坏也。
埵上
音朵。坚土也。
●律藏卷第二十六
谶摩比丘尼
亦作差摩。义如前释。
咒诅
诅。阻字去声。盟诅也。孔氏曰。诅小于盟。释文云。以
祸福之言相要曰诅。今言咒诅。谓咒愿使之沮败
也。
南无
或作南摩。或作曩谟。又作那谟。此云归命。亦云归
依。谓举自身命而归依。以显诚敬之极也。善见论。
翻为归命觉。觉即佛也。般若经云。佛言。若有一人
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智论问曰。云何伹
空称名字。便得毕苦。其福不尽。答曰。是人曾闻佛
功德。能度人老病死苦。若多若少。供养及称名字。
得无量福。
迦罗比丘尼
卷二十 第 556a 页 X44-055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6.png)
根本尼律云。黑色苾刍尼。本是外道。常与诸尼共
诤。
椎胸
椎。音垂。击也。然西国俗士。终殁临丧。方以拍额椎
胸。哀号相泣。显其不吉。出家之人。永绝斯模。岂得
趣释父之门。而返习俗形仪。设有为之。即非释女
也。
食噎
噎。音谒。食窒。气不通也。
婆祇陀国
亦作婆祇提。又婆伽陀。即摩竭提国。是中天竺境。
如上释。
衬身衣
衬。音榇。近身衣也。近身而著者。名衬身衣。卧时覆
身上。亦名衬体衣。此有三种作。上者从覆头下至
踝。舒覆左手。掩令等没。中者从覆头下至半胫。舒
覆左臂。掩等至腕。下者从覆头下至膝。舒覆左臂。
掩等半肘。
暴风
亦与暴。同蒲报切。庖字去声。暴暴卒起貌。又猛也。
猝也。急也(此与晒暴之暴不同。晒暴字从米)。
汎涨
汎。音泛。涨。音障。大水泛溢也。
踏杀
卷二十 第 556b 页 X44-055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6.png)
踏。踏。蹋。三形。同达合切。谈字入声。践也。
反叛
叛。盘字去声。背叛跋扈也。跋扈。乃强梁之义。
模法
模。音谟。模范也。规模也。
尽渍
渍。音恣。浸也。
磔手
侧格切。音窄。张也。开也。谓张指尽两端也。佛一磔
手。广二尺。又云。佛一磔手者。中人三磔手。此当常
人一肘半也。
六难事
毗尼母经云。一父母难。二兄弟姊妹难。三六亲难。
四国王大臣难。五盗贼难。六野兽难。
●律藏卷第二十七
跋难陀
此云欢喜贤。亦云近欢喜。
袈裟
袈裟。是赤色义。亦是赤色草木之名。因将此草以
染衣。使作坏色。故就而号之为袈裟。即坏色衣。坏
其五大色。而成沙门之服也。
出迦絺那衣
谓至十二月十五日。众僧羯磨共出此衣也。若出
此衣。五事利益不复得。馀如上释。
卷二十 第 556c 页 X44-055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6.png)
舂磨
舂。摏音。捣米也。持杵临臼。为之舂也。磨。眉波切。摩
去声。北方名硙。江南呼磨也(此亦方土物异。名号不同故也)。
炊饭
炊。音吹。爨也。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爨。音窜)。
嗤笑
嗤。抽知切。音鸱。广雅云。嗤轻也。谓相轻笑也。
自手妨绩
纺。妃两切。音仿。说文云。网丝也。绩。资昔切。音迹。缉
麻也。十诵律云。若为缝衣绳线。乃至六两。不犯。内
法传云。擎钵乞食。足得养身。虽曰女人。有丈夫志。
岂容恒营机杼。作诸杂业。广为衣服。十重五重。禅
诵曾不致心。驱驱镇恼情志。同俗妆饰。不顾戒经。
宜可门徒共相检察。西国尼众。斯事全无。并皆乞
食资身。居贫守素而巳。问曰。若尔。出家尼众。利养
全稀。所在居寺。多无众食。若不随分经营。活命无
路。辄违律教。便爽圣心。进退两途。如何折中。身安
道盛。可不详闻。答曰。本契出家。情希解脱。绝三株
之害种。偃四瀑之洪流。宜应毕志杜多。除苦乐之
邪径。敦心少欲。务闲寂之真途。奉戒昏旦。斯即道
隆。岂念身安。将为称理。若能守律。决鍊贞疏。则龙
鬼天人。自然遵敬。何忧不活。徒事辛苦。至如五衣
瓶钵。足得全躯。一口小房。弥堪养命。简人事。省门
卷二十 第 557a 页 X44-055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7.png)
(社多。即头陀。此云抖擞)。
支节咒
或云解支节咒。支。谓体之四支也。节。谓身筋节也
(此戒不得诵习世俗咒术。后第六十九戒。不得学世俗伎术)。
刹利咒
此咒。出天竺刹利书也。
鬼咒
谓起尸鬼咒也。
吉凶咒
谓知人吉凶。生死之相也。
解知音声
谓解知一切禽兽音声也。
转鹿轮卜
亦名转禽兽轮卜。谓作诸禽兽形像。周匝行列旋
转。以卜吉凶。亦出天竺鹿轮书。然天竺异书。总有
六十四种。世术无不备焉。
治腹内虫病咒
腹内虫病者。即是蛊病也。今用厌蛊鬼名咒治之。
睺睺 奴吒㝹[目*候][目*候] 尼多那睺睺 阿若兜睺
睺 阿吒㝹睺睺 毗律多睺睺 奴吒㝹睺睺
莎诃
三升水。铜盆上。以白练覆上。以七枚杨枝。纵横安
上。咒三七遍。用竟。弃之厕中(或用灭罪咒。或用六字大陀罗尼咒。咒之
卷二十 第 557b 页 X44-055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7.png)
又观世音菩萨说除卒得腹痛陀罗尼咒。
南无勒囊利蛇蛇 南无阿利蛇 婆路吉坻舍
伏罗蛇 菩提萨埵蛇 摩诃萨埵蛇 多掷哆
究之究之 罗之罗之 阿罗三婆陀尼移 莎
诃
若人卒得腹痛病困。宜急咒盐水三遍。令腹痛者
饮之。其痛即差。
治宿食不消咒
六字大陀罗尼咒曰。
斯(须何切)地(除隶切)梯(吐稽切)昙(徒绀切)安(于轲切)荼(徒嫁切)隶
(一)般荼(徒嫁切)隶(二)葛罗驰(除寄切)稽由隶萨帝婆帝
(三)耶赊婆帝(四)底阇婆帝(五)频头摩帝(六)
佛告阿难。是咒能令宿食不消。寻得消化。能除吐
下等病。能除风病。热病。冷病。杂病。能灭一切诸邪
咒术。能灭起尸。能灭一切形像厌蛊。阿难。若有人
知此神咒姓名者。彼则不怖畏王难。不怖畏怨敌
难。不怖畏贼难。不怖畏火难。不怖畏水难。若于城
邑聚落。及在旷野。悉无所畏。亦不为他人伺求其
过。无过可说。若食毒药。毒不能害。转为利益。此六
字大陀罗尼咒。乃是七三藐三佛陀所说。亦是梵
王娑婆主。释提桓因。四大王所说。亦皆随喜。破诸
咒术。消伏死尸。一切形像厌蛊。皆悉破坏断灭。
又佛说神水咒。疗一切病。
卷二十 第 557c 页 X44-055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7.png)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 南
无诸佛 南无诸佛弟子 南无诸贤圣师 南
无诸贤圣弟子(兼诵七佛名字)第一唯卫佛 第二唯式
佛 第三随叶佛 第四拘留秦佛 第五拘那
含牟尼佛 第六迦叶佛 第七释迦牟尼佛。
此是佛说神咒。随咒井池河泉。咒之三遍饮者。百
病皆除。
治毒咒
如药犍度中。持自护慈念咒。以免蛇毒。是也。
如
佛说偈。令人诵得长寿(以此护身。能免一切毒害。并得长寿)。
我慈诸龙王
天上及世间
以我此慈心
得灭诸毒恚
我以智慧聚
用心杀此毒
味毒无味毒
破灭入地去
此偈佛说。恒晨朝时。清净巳。诵一七遍。得无量功
德。灭一切恶。能令人长寿。
又观世音菩萨说除中毒。乃至巳死。陀罗尼咒。
南无勒囊利蛇蛇 南无阿利蛇 婆路吉坻舍
伏罗蛇 菩提萨埵蛇 摩诃萨埵蛇 多掷哆
莎梨莎梨 毗莎梨毗莎梨 萨婆毗沙 那含
尼 莎诃(蛇同耶音。上五句同大悲咒)
若人被诸杂毒。中毒欲死者。巳死者。急以此咒。咒
于耳中。即差。纵暴死。还苏。
婆罗
此云牢实。亦云力。
卷二十 第 558a 页 X44-055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8.png)
六法
六法如律文出。今述颂曰。
染心相触盗四钱
断畜生命小妄语
非时啖食及饮酒
是名式叉学六法
时诸比丘尼。辄度人出家。不先授与二岁学戒。便
受大戒。愚痴无知。不能学戒。不知戒相。以不知故。
造作非法。佛言。应与二岁学戒羯磨。十诵中。辄度
妊身女人。佛言。与二岁羯磨。可知有无。谓以六法
净心。二岁净身也。今按律意。不问有身无身。法尔
应与二岁学戒。听十八童女。十岁曾出嫁者。各二
岁学戒。至年满二十及十二。方与授具足戒。谓十
八童女。以不经劳苦。志节未成。未堪授以大戒。应
与二岁学法。设过十八。亦应与之(馀如下释)。佛言。式叉
尼。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事钞
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谓四重是。二学六
法羯磨。所与者。谓染心相触。盗四钱。断畜生命。小
妄语。非时食。饮酒也。三学行法。谓大尼诸戒。及威
仪。并随学之。伹不得向说五篇罪名。若犯根本戒
法者。即应灭摈。若学法中犯者。更与二年羯磨。若
违行法。直犯佛教。即须忏悔。不坏本所学六法也。
僧祇律云。式叉摩那。在一切大尼下。一切沙弥尼
上坐。于式叉摩那不净。于大尼净。于大尼不净。于
式叉摩那亦不净。大尼得与式叉摩那三宿。式叉
摩那得与沙弥尼三宿。式叉摩那得与大尼授食。
卷二十 第 558b 页 X44-055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8.png)
向说波罗夷。乃至越毗尼罪。得语不淫。不盗等。式
叉摩那。至布萨。自恣日。入僧中胡跪合掌。作是言。
阿梨耶僧。我某甲清净。僧忆念持。如是三说而去。
后四波罗夷犯者。更从始学。十九僧残巳下。若一
一犯。随所犯。作突吉罗悔。若破非时食。停食食。捉
钱金银。饮酒。著华香。五戒者。随犯日数。更学二岁。
学戒满巳。欲受具者。和尚尼。应白僧乞畜弟子羯
磨。然后二部僧中受具(阿梨耶。此云圣者。或翻尊者)。
癃躄跛
癃。音隆。罢病也。罢病。即残病。古云。吾有疲癃之疾。
是也。躄。音碧。跛。波字上声。躄者。两足俱废。跛者。一
足废也。
瘖哑
瘖。音因。哑。音鸦。瘖哑。不能言也。
安陀会
此云下著衣。亦云中宿衣。即五条衣也。
郁多罗僧
此云上著衣。即七条衣也。
僧伽梨
此云重复衣。即九条。至二十五条衣也。
僧祇支
或云僧脚踦。应法师云。正言僧脚差。僧。此云掩覆。
脚差。此云腋。名掩腋衣。律文作僧祇支。或僧竭支。
卷二十 第 558c 页 X44-055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8.png)
者。即是此方覆膊。更长一肘。正当其量。用掩肩腋。
佛制。恐污三衣。先用通覆两肩。然后于上通披法
服。绕颈令急。级𢂁纽于肩头。其𢂁纽。与衫𢂁相似。
衣总覆身。元不露膊。双手不出。敛在胸前。乃至礼
敬三宝。及受大戒。啖食之仪。曾不辄许露出胸膊。
尼在寺时。法皆如是。僧亦同此。然啖食礼拜之时。
僧便露膊。五天皆尔。不见僧尼披覆膊者。若在寺
中。无带𢂁纽法。由氎布轻涩。肩头不堕。此方绢滑
施带胸前。自是一家容仪。非关佛制。则伹由先来
翻译。传授不体其仪。云僧祇支。复道覆肩衣。然覆
肩衣者。即僧脚踦。唤作僧祇支。乃是传言不正。此
二元是一物。强复施其两名。祇支似带本音。覆肩
律无斯目。又此方古旧祇支。亦非本样。合是厥苏
洛迦。而缦偏开一边。事当下裙也。此等非真。各有
参差。著用亦未闲其轨则。南海诸国。尼众别著一
衣。虽复制匪。西方共名僧脚踦服。长二肘。宽二肘。
两头缝合。留一尺许。角头剌著一寸。举上穿膊贯
头。拔出右肩。更无腰带。掩腋盖乳。下齐过膝。若欲
此服。著亦无伤。线则唯费两条。弥堪掩障形丑。若
不乐者。即可还须同大苾刍著僧脚踦服。其寺内
房中。厥苏洛迦。及僧脚踦。两事便足。僧脚踦。取一
幅半。或绢。或布。可长四肘五肘。如披五条。反搭肩
上。即其仪也。若向馀处。须好覆形。如在屏房。袒膊
卷二十 第 559a 页 X44-05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9.png)
钵乞食。足得养身。虽曰女人。而有丈夫之志矣(南海。
是南天竺境。厥苏洛迦。亦作俱酥洛迦。如下文释)。
覆肩衣
按此一服。准如上说。即是祇支之别名也。既其二
衣。同是一服。则尼之五衣。而缺其一。须知一是裙
也。如十诵律。尼众五衣。其三衣并同名目。后之二
衣。一云覆肩。二云俱苏罗。或云祇修罗。然俱苏罗。
是俱苏洛迦音同也。此即尼之下裙。今律不言裙。
而云覆肩祇支者。斯必讹也。故尼陀那云。厥苏洛
迦。此译为篅。昔云祇修罗者。人皆不识其事。此则
形如小篅是。尼五衣之数也。应译为裙。寄归传云。
东夏诸尼。衣皆涉俗。所有著用。多并乖仪。准如律
说。尼有五衣。三衣同僧。四僧脚踦。五裙。上之四衣。
仪轨与大僧不殊。惟裙片有别处。梵云俱苏洛迦。
此译为篅衣。以其两头缝合。形如小篅也。长四肘。
宽二肘。上可盖脐。下至踝上四指。著时入内抬使
过脐。各蹙两边。双排擪脊。系绦之法。量与僧同。胸
腋之间。迥无系抹。假令少壮。或复衰年。乳高内起。
诚在无过。岂得羞人。不窥教检。漫为仪饰。著脱招
愆。临终之时。罪如濛雨。万中有一。时复能改。然其
出外。及在僧前。并向俗家。受他请食。袈裟绕颈。覆
身。不合解其肩纽。不露胸臆。下出手餐。祇支偏袒。
衫裤之流。大圣亲遮。无宜服用。准检梵本。无覆肩
卷二十 第 559b 页 X44-05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9.png)
多是传译参差。应舍违法之服。著顺教之衣(篅。音椽竹
囤。盛榖器也)。
痈疽
痈。音雍。疽。音苴。痈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脏
不调之所致。阳滞于阴。则生痈。阴滞于阳。则生疽
也。
白癞
癞。音赖。疥也。
乾痟
痟。音宵。亦云乾枯病。又云痟尽病。谓身肉枯竭。痟
瘦。
二形
亦名二根。如初篇中释。大论云。二根人。结使多杂。
亦行男事。亦行女事。其心邪曲。难可勉济。譬如稠
林曳木。曲者难出。以其心多邪曲。故不任为道也。
●律藏卷第二十八
三昧
此云调直定。亦云正定。
正受
非邪曰正。领纳曰受。故名正受也。
须陀洹
此云预流。亦云入流。
斯陀含
卷二十 第 559c 页 X44-055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9.png)
此云一来。亦云一往来。
阿那含
此云不来。亦云不还。
阿罗汉
此云无学。亦云无生。又云无著。
腐烂药
腐。音釜。朽败也。即是陈故朽败之药也。谓出家之
士。衣食任缘。四大虚假。无宜纵恣。设有病缘。随饵
可疗。不得勉求美好。生恼妨道。以乖解脱之本也。
具足戒
谓五戒。八戒。十戒。未是具足。惟比丘。比丘尼戒。乃
名具足戒。又受大戒巳。即是具足涅槃行也。亦云
近圆戒。苾刍尼律云。苾刍尼者。谓得苾刍尼性。云
何苾刍尼性。谓受近圆。云何近圆。谓白四羯磨。于
所作事。如法成就。将近涅槃。故名近圆。又其进受
人。以圆满心。希求具戒。要期誓受。情无恚恨。以言
表白。语业彰显。究竟满足。故名圆具(近圆。圆具。二义。俱通也)。
曾嫁妇
谓曾巳嫁适他人。识知欲与非欲。能妨他染。自力
任持。能事二师。于二师处。凡有片事。咸堪代为。故
许十岁。与其六法。满十二巳。为受具足。若减十岁。
软弱性昏。不能劳习。故不与法。设过十二。亦须二
岁学戒。式叉摩那。虽满二岁。而痴闇。懒惰。无知。不
能学戒。亦不得与授具足戒也(有部要年满十二。方与六法。十四与
卷二十 第 560a 页 X44-05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0.png)
由延
亦云由旬。此有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
者四十里。若西国俗用。以三十里为一由旬。圣教
所载。当六十里。常用则四十里也。
●律藏卷第二十九
果蓏
蓏。音裸。植生曰果。蔓生曰蓏。有云木实曰果。草实
曰蓏。
贼寇
寇。音扣。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
迦毗罗长老
迦毗罗。此云黄头。谓头面俱如金色。
所讳
讳。音诲。避忌也。隐也。又护短曰讳。又生曰名。死曰
讳。
麻滓
滓。音子。淀也。浊也(淀。音电)。
䘢跨衣
䘢同纻。音主。绵絮装衣也。跨胯胯三形。同苦瓦切。
誇上声。亦音誇。两股间也。今以絮装𨀉衣。名䘢跨
衣。僧祇律云。胯衣者。珂贝。琉璃。真珠。玉。金。银。摩尼。
如是比。庄严阴衣。不听著。下至结缕。作阴想。越毗
尼罪。然彼妇女著此等衣。欲令男子生爱念心故
卷二十 第 560b 页 X44-05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0.png)
用毳
吹字去声。是兽毛褥细者。可以为布。及作絮等馀
用。
劫贝
或云吉贝。木绵也。
俱遮罗
亦云拘遮罗。又云鸠夷罗。可用作衣。此方无故不
翻也。
刍摩
麻之类也。
野蚕绵
即丝绵也。
手脚钏
钏。音串。臂镮。脚镮也。
隈处
隈。音威。隈。隐蔽之处也。律多作猥处。猥音委。鄙也。
擎盖
盖。伞盖也。
跣行
跣。音癣。赤足也。徒足履地也。
作屟
悉恊切。音燮。说文云。履中荐也。又屟子。制如芒屟
而卑下也。今江南妇女犹屟子。俗作屧非。
卷二十 第 560c 页 X44-056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0.png)
●律藏卷第三十
洟唾
洟。音剃。鼻液也。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唾。音拖
去声。口液也。
二道合
谓大小便道。合为一道。小便时。大便出。大便时。小
便出。或小便道。与产道合。此等皆名不能女。杂事
律。佛言。此是非男非女。不应出家。纵受近圆。不发
律仪护。可速摈出。
一钱
天竺以一大钱。分为十六分。若负他人一分。即不
得与出家。
周那絺罗国
未详。
多罗叶
如大僧戒。一百事中释。
立塔
尼不得在比丘僧伽蓝中起塔。若先起塔。后作伽
蓝者。无犯。凡僧尼亡者。当依佛教。应为四种殡法。
谓焚烧。水葬。地埋。弃林也。及乎丧礼之仪。全不预
俗。不可妄为。以成非法。故寄归传云。死丧之际。僧
尼漫设礼仪。或复与俗同哀。将为孝子。或房设灵
几。用作供尊。或披黪布而乖恒。或留长发而异则。
或拄哭杖。或寝苫庐。斯等咸非教仪。不行无过。理
卷二十 第 561a 页 X44-05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1.png)
念佛。具施香华。冀使亡魂托生善处。方成孝子。始
是报恩。岂可泣血三年。将为赛德。不餐七日。始符
酬恩者乎。斯乃重结尘劳。更婴枷锁。从闇入闇。不
悟缘起之三节。从死趣死。讵證圆乘之十地欤。然
依佛教。苾刍亡者。观之决死。当日舆向烧处。寻即
以火焚之。当烧之时。亲友咸萃。在一边坐。或结草
为座。或聚土作台。或置砖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
诵无常经。半纸一纸。勿令疲久。然后各念无常。还
归住处。寺外池内。连衣并浴。其无池处。就井洗身。
皆用故衣。不损新服。别著乾者。然后归房。地以牛
粪净涂。馀事并皆如故。衣服之仪。曾无片别。或有
收其设利罗。为亡人作塔。名为俱儸。形如小塔。上
无轮盖。然塔有凡圣之别。如律中广论。岂容弃释
父之圣教。逐周公之俗礼。号咷数月。布服三年者
哉。曾闻有灵裕法师。不为举发。不著孝衣。追念先
亡。为修福业。京洛诸师。亦有遵斯辙者。或人以为
非孝。宁知更符律旨(虽辅教篇中。礼略涉俗。然彼乃救一时之说。令知师僧恩
德之重。塞彼无父无君之讥。不可依斯以为常途轨则。违于解脱之恒规也。黪。音惨。浅青黑色也。设利罗。
此言身骨也。凡圣塔别。释在杂犍度法中。无常经。出北藏孝字函。南藏当字函。亦巳刻流行。自当讨阅。并
临终方诀)。
优婆夷
此云近事女。谓亲近承事诸佛。及比丘尼也。
伽罗旃檀陀输那
卷二十 第 561b 页 X44-05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1.png)
伽罗。即木香也。旃檀陀。即旃檀香是也。输字。宜借
上声呼之。正曰输罗。此翻为勇猛。此比丘尼。有妹
在外道法中出家。
○八提舍尼法
一乞酥。二乞油。三乞蜜。四乞黑石蜜。五乞乳。六乞
酪。七乞鱼。八乞肉。
波罗提提舍尼
义翻为向彼悔。馀如大僧戒中释。其一百应当学
法。及七灭诤法。与大僧无异。故不出。
稽夫中边得戒。始末源由。中制十人受具。边许五
人得戒。中是中天竺。天竺之东际白木调国。南际
靖善塔。西际一师黎仙人山。北际柱国。自此四外。
名为边国。震旦乃在白木调东二万七千馀里。开
持律五人得授大戒。昔汉明帝初。摩腾法兰二法
师来至此土。与人出家。唯剃须发。披缦条衣。授彼
五戒十戒而巳。以不满五人。不得受具。后至汉桓
帝。一百馀年内。犹三归五戒十戒。递相传授。桓帝
巳后。北天竺国。有支法领等五沙门。来至汉地。始
于长安与人授具足戒。其时大律未有。唯口诵出
戒本一卷。羯磨一卷。流行此土。时尼众来求受戒。
五僧曰。如律所明。唯开边地五人僧受具戒。不论
尼众。是时诸尼辞退而还。泣泪如雨。曹魏初三年。
中天竺昙摩迦罗(此云法时)。至雒阳。译出戒律。立羯磨
受法。准用十僧。于是佛法大行震旦。为东夏受戒
卷二十 第 561c 页 X44-056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1.png)
安。见诸尼众问曰。汝等谁边受戒。尼众答曰。我到
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巳。二尼叹曰。边地尼众。悉
未有具。即为还本国。化得一十五人来。三人在雪
山死。二人堕黑𡼏死。唯馀十人到此。诸尼悉赴京
师。与授具戒。后到吴地。亦与彼尼众受具。西尼思
慕本乡。遂附舶南海而还。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
人命终。来去经途十有馀年。又按高僧传。宋元嘉
十年。西天僧伽跋摩。至建康。敕住平陆寺。为京师
沙门慧照三百七十人。渡蔡洲岸。于船中再受具
戒。或问其意。照曰。以疑先受。若中若下。更求增胜。
故须重受。依本腊次。十一年。求那跋摩。于南林寺
立戒坛。为僧尼授戒。为震旦戒坛之始。时师子国
比丘尼八人来未几。复有尼铁索罗三人至。足为
十众。乃请僧伽跋摩为师。为景福寺尼慧果等。于
南林戒坛。依二部重受具戒。度三百馀人。噫。古人
忘身为法。不惮数万里而来。然此方得戒者。岂可
不生难遭想哉。惜夫今当末法。知法秉羯磨者难
得。而二部僧尼受戒。失传久矣。昔摩腾罗汉。并诸
贤哲。多是果位圣人。尚不敢违律。僧不满数。与人
授具。一部僧而与尼授大戒。我等何人。敢违佛教。
灭佛正法。致他永失比丘比丘尼性。得虚假名。授
受俱成非法矣。顺治十四年。余在广州羊城。时各
县诸尼来求受具。余辞不获巳。因立二部僧。各满
卷二十 第 562a 页 X44-05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2.png)
与为授。要须持律清净。故云边地持律五人得受
具戒。其尼亲教师。要满十夏。而羯磨教授二师。及
馀證人。无论岁腊。事须解律。纵律未能精鍊。其羯
磨者。必是持律明了。方许秉法。若不如是。强与他
授。令他尽寿戒不沾身。罪非小也。虽云边地五人
僧受。不论尼众。斯乃古人慎重。边地僧尚难得。尼
众何能易有。兹以窃推。律既许僧。尼必预列。昔迦
旃延尊者。在西天竺。阿槃提国。有长者子名亿耳。
出家求受具戒。时彼国无十人僧。不得受具。乃往
白佛。佛听边地五人得受。时因缘在僧。故未及论
尼。况今末法出家。遇正教者实难。若不论尼。则尼
部全缺。八敬谁修。虽是边地。而有持律清净十人。
别拣五人。律文不听。知非持戒清净。方任拣择。以
受戒事大。一不如法。则戒体斯失。今诸方丛席。为
人授具。既不知作法结僧大界。戒坛奚立。则戒无
由得矣。故云。若不结界。一切羯磨受戒等法。俱是
空作。复不依律作白羯磨。唯师自心。在沙弥白衣
前。杜撰唱说。非法为法。以讹传讹。递相踵习。沿波
日久。不觉其非。佛言。若有秉羯磨说戒。则正法未
灭世间。又云。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弘绍之宾。
特宜遵教。俾正法而恒存。木叉而永固也(戒坛。即戒场
照等。以疑先受。中下之根。不得戒。故求增胜重受。不失本腊。今人尚未发求戒真切之心。惟慕衣披。不择
如法师僧。戒何由得。又常离衣宿衣。亦久失。不畏现前袈裟离体。当来铁叶缠身。呜呼。复有一期受巳。戒
卷二十 第 562b 页 X44-05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2.png)
尚求西国如法师僧临坛为授。我等何人。妄誇大言。诽佛诽祖。自取罪累于长劫也)。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
音释
𢋃
音亶。偏舍也。
扈
音胡。
囤
音屯。小廪也。
燮
音屑。
儸
音罗。
咷
音逃。哭也。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一目录
* 大人
* 雪山
* 三十二大人相
* 萍沙
* 卫逻
* 绀青
* 顾盼
* 斑荼婆山
* 姓日
* 阿蓝伽蓝
* 不用处定
* 郁头蓝弗
* 郁毗罗大将村
* 五人
* 四女
* 阎浮树
* 尼连禅
* 菩提树
* 刈草
* 吉安
卷二十 第 562c 页 X44-056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6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