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第 544b 页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九
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律藏卷第二十二
○比丘尼法
卷十九 第 544c 页 X44-054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4.png)
惟夫女人心弱。情欣恣放。谄伪多过。媟嬻无恒。故
佛世尊。以应其机。防之而密。禁之以牢。是每立戒。
倍逾于男。凡为遮制。严必加僧。苟非宿植妙因。曷
由获斯圣训。既舍俗嬩。称为释女者。当奉能父之
诲。粗服蔽形。蔬食资身。寡步少言。蠲情灭逸。内外
根尘。使无相涉。如善护龟。巧而藏六。持戒则吉罗
无犯。澄心乃触物无移。于三藏中。方便勤学。修五
分与八敬。拔三毒与七支。心存圆悟。志在上乘。视
四生如赤子。念三途若巳苦。早求成道。以法济之。
具如斯行。现则人天之良友。终为三界之舟航者
也(凡比丘尼受大戒巳。即应熟读戒本。使无差脱。方阅律藏。令晓持犯。若智有馀。乃学僧律。俾知
二部毗尼。共不共别。今此尼戒。所有名句。多同僧律。如前详释。兹复出者。以恐女志多劣喜忘。不能记习
僧律。故今重出。略而释之。中有不同者。随文详注。然此律文。多是简鲜。名句无几。不能一一条列科相。伹
出篇目。以便寻讨若乐广知。当阅僧律)。
○八波罗夷法
世尊
梵音路迦那他。此云世尊。是佛十号后之一号也。
谓具上九号。为物钦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
尊故。旧称众祐。谓有众德自祐。复能祐诸有情。故
称众祐。祐犹助也。
毗舍离
此云广博严净。谓其国宽平。名为广博。城邑华丽。
故名严净。
猕猴江
卷十九 第 545a 页 X44-054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5.png)
猕。音迷。猴。音候。此兽无脾。以行消食。江。应言池。此
池在毗舍离宫城外五六里。是昔众猕猴。为佛穿
作此池也。
名字比丘尼
此以名为称。非真比丘尼也。或是比丘尼种族。或
世间人与男女立字。唤作比丘尼。
相似比丘尼
若人剃发。不受佛戒。以其形貌威仪。似比丘尼也。
自称比丘尼
谓人实非比丘尼。自言我是比丘尼。或是贼住者
(贼住。谓自剃发。不受佛戒。盗听僧戒。或共羯磨布萨。名为贼住。此人后不听与出家)。
善来比丘尼
谓有女人。具信乐心。来至佛所。欲求出家。佛即唤
言善来比丘尼。头发自落。成比丘尼性。如摩登伽
女等。毗尼母经云。佛在舍卫国。摩登祇女来到佛
所。礼世尊足。退坐一面。佛即为说法。深悟法性。得
须陀洹果。求佛出家。世尊告曰。听汝于我法中。善
修梵行。尽诸苦际。佛言巳讫。头发自落。法服应器。
忽然在身。威仪详序。如久服法者。
乞求比丘尼
梵言比丘尼。此言乞士女。凡称比丘。皆是乞求义
也。如诸俗女妇人等。从他乞求时。亦言我是比丘
尼。是谓乞求比丘尼。非真比丘尼。
著割截衣比丘尼
卷十九 第 545b 页 X44-054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5.png)
谓以诸贵价衣等。割截坏色。然后披著。名为能著
割截衣者。是名比丘尼。虽著割截衣。不受戒。非真
比丘尼。
破结使比丘尼
一切烦恼。名为结使。若人出家。或满二十岁。或不
满二十岁。破诸烦恼。尽一切漏。得阿罗汉果。即名
得具足戒。名为比丘尼。
白四羯磨比丘尼
谓受戒者。无诸障难。善法成就。于比丘比丘尼。二
部僧中。秉白四羯磨。得具足戒。是为白四羯磨比
丘尼(一白三羯磨。名白四羯磨)。巳上诸比丘尼。惟取此中比丘
尼制戒。
二形
亦名二根。谓人一身。俱有男女两根也。
黄门
谓诸不能男者。此略有五种。一者生。二者犍。三者
妒。四者变。五者半。详如第三卷释。
偷兰遮
此云大障。谓能与善道作大遮障。后堕恶道。亦名
粗罪。
突吉罗
此云恶作。身犯者名恶作。口犯者名恶说。
式叉摩那
此云学法女。谓于二年中。学其六法。及比丘尼诸
卷十九 第 545c 页 X44-054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5.png)
沙弥
此云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万物也。梵音云
室罗末尼罗。此云求寂男。谓欲求趣涅槃圆寂之
处也。
沙弥尼
尼者。女也。正梵音名室利摩拿理迦。此云勤策女。
亦云求寂女。馀如上释。
灭摈
灭者。绝也。没也。摈者。斥也。弃也。谓犯此戒。即应除
去。不问不治。永绝舍弃。灭没其名。更复不得入道
也。
最初未结戒等
谓最初犯戒人。佛未制戒。故不得罪。如须提那子。
及痴狂心乱者。痛恼之所迫缠者。由彼失于本性。
于自身中。皆无比丘尼想。故无犯也(初事竟)。
罗阅城
此云王舍城。是摩竭国城名也。
耆阇崛山
此云鹫顶山。谓其山顶。形似鹫鸟也。
聚落
巷陌街衢住处。名为聚。聚外远家。名为落。又有市
名聚落。无市名村也(二事竟)。
誉死
卷十九 第 546a 页 X44-05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6.png)
誉。音豫。谓称人之美。曰誉也。
咄人
咄。音独。喝也。呵也。
恶活
活。桓字入声。生也。不死也(三事竟)。
过人法
亦名上人法。谓四圣果等法。此法过于一切凡愚
之上。人中无以等者。故名为过人法。亦言入涅槃
法。此法是佛。辟支佛。罗汉法也。
入圣智胜法
谓佛及四果。殊胜之法。非由色力。及以聪明而能
获者。皆由行者精进不懈。胜妙力故。而能證入也。
大姊
姊。音子。女兄也。本作姊。俗作姊。姊。四姓出家。同归
姓释。是为法中姊妹。
增上慢
谓未得證圣。而谓巳得。以其圣智。是增上行。于此
出世增上法中。起心生慢。名为增上慢也。此以其
内心。实为巳得巳證。此心增上。而慢于他。是为增
上慢。若自知未得上人之法。诳他言得。是为妄语。
故此除增上慢。不犯(四事竟)。
舍卫国
此言闻物国。此乃城名。非是国号。以其城名出人
物。好行道德。五天共闻。故名闻物。国号憍萨罗。
卷十九 第 546b 页 X44-05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6.png)
祇树给孤独园
祇是祇陀。此云胜。给孤独。是须达长者之称。须达
长者。将金钱布地。与祇陀太子买园。为佛建寺。太
子心喜。以林树施之。以二人同心施故。故共称名
为祇树给孤独园。
豪䝿
古作䝿。今作贵。
大善鹿乐长者
五分律云。毗舍祛母婿。名鹿子。其孙名尸利跋。尸
利跋。常系念偷罗难陀比丘尼。梵云尸利跋。此言
吉善。大善。吉善。义皆一也。鹿乐是父名也(婿是女夫。今俗
作婿)。
偷罗难陀
亦云偷兰陀。或云吐罗难陀。又云鍮卢。此皆梵音
之轻重讹转也。偷罗义多。不可翻。难陀。此翻欢喜。
亦释种女。然此比丘尼。解通三藏。善闲说法。六群
尼中之最者。亦是大权菩萨示现。致佛结戒也。
阿姨
阿。阿葛切。音遏。俗呼为亚。姨。今称比丘尼为阿姨
者。有云。以大爱道比丘尼。是佛姨母。故效唤阿姨。
馀如比丘尼犍度中释。
捉鸣
鸣。谓鸣。唼其口也。即口之相近也。
酸枣
卷十九 第 546c 页 X44-054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6.png)
五分律云。彼问言。汝须何物。尼答言。我须乾枣。便
买与之。比丘尼以手捧枣。问言。汝见是乾枣不。答
言。见。比丘尼言。若人系心于不可行欲处。神明乾
缩。亦如此也。
从腋
腋。音亦。是左右肘胁之间也。
若捺
捺。音纳。搦也。手按之也。
捉髀
髀。音彼。两股也。
阿修罗
此翻无端正。谓男丑。女端正故也。又翻非天。谓此
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
尼师坛
此云坐具。或云随坐衣。又云随足衣。谓将随行坐
卧。不得离故也。
革屣
屣。音徙。皮履也。熟皮曰韦。生皮曰革也。草曰屝。麻
曰屦。皮曰履(屝音费。屦音踞)。
僧伽婆尸沙
僧伽。此云众。婆尸沙者。是馀残义。总略言之名僧
残。如人为他所残。尚有咽喉。名之为残也。如二人
共入阵间。一为他所害命绝。二为他所害。命根少
在不断。若得好医良药。可得除瘥。若无。不可瘥也。
卷十九 第 547a 页 X44-05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7.png)
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
净大众。不可除灭。是名僧残也(五事竟)。
沙楼鹿乐长者
鹿乐。或云鹿子。此亦鹿子长者儿也。
屏处
屏。音平。屏者。是隐蔽处也。
相倚
倚。音椅。依也。
八事
一捉手。二捉衣。三入屏处。四共立。五共语。六共行。
七身相倚。八共期。
至挽
挽。音晚。牵引也。
夜叉
此云勇健。亦云暴恶。有光。迅飞如流。世人见光。谓
之流星。口中出烟𦦨。世人云帚星。一念能至百千
由旬。
有剌
剌。音次。直伤也(六事竟)。
坻舍难陀
坻舍是星名。或遇此星直月而生。故以为名也。坻。
音邸。
明相
卷十九 第 547b 页 X44-05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7.png)
谓东方巳赤也。此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是明相
也。又以观见掌文为限也。
命难
谓恐有失命因缘也。
梵行难
谓恐有破戒因缘也(七事竟)。
拘睒弥国
中天竺境。周六千馀里。国大都城。周三十馀里。睒。
音闪。
瞿师罗园
瞿师罗。此云美音。是长者名也。园在城之东南。不
远。
阐陀比丘
又名车匿。佛未出家时。为佛守马人也。
慰次比丘尼
或名优蹉。是阐陀妹。有云是其姊也(慰。亦作尉)。
教增戒心慧
教增戒者。谓教增五篇戒学。教增心者。谓教增得
四禅。教增慧者。谓教增明见四谛。又教增戒者。教
律藏。教增心者。教经藏。教增慧者。教论藏。
非法别众
谓同一住处。羯磨时。有不来者。应与欲。而不与欲。
在前应呵者。便呵(此名别众)。彼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
磨。白此事。乃为彼事羯磨(此名非法)。是为非法别众羯
卷十九 第 547c 页 X44-054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7.png)
非法和合众
谓同一住处。和合一处羯磨。应与欲者与欲。在现
前应得呵者。不呵(此名和合)。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磨。
白此事。乃为彼事作羯磨(此名非法)。是为非法和合众
羯磨。
法别众
谓同一住处羯磨时。有不来者。应与欲。而不与欲。
在现前应得呵者呵(别众)。彼作白二羯磨。白四羯磨。
如法作(是法)。是为法别众羯磨。
法相似别众
别众如上释。法相似者。作白二。白四羯磨。前作羯
磨。而后作白(此是法相似也)。是为法相似别众羯磨。
法相似和合众
和合众如上释。法相似亦如上释。巳上五种羯磨。
皆不如法。若僧作此等羯磨者。以不如法故。不犯。
毗尼
此云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亦云
灭恶。谓佛所说。作无作戒。能灭身口之恶。故云灭
恶也(八事竟)。
○十七僧残法
无根
根者。谓见闻疑根也。见根者。实见彼于八波罗夷
中。犯一事。若他见者。从他闻。是谓见根也。闻根者。
卷十九 第 548a 页 X44-05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8.png)
从彼闻。是谓闻根也。疑根者。有二种生疑。一从见
生疑。若见与男子入林出林。乃至手捉刀血污。与
恶知识伴。是谓从见生疑。二从闻生者。若在暗地。
若闻床声。乃至闻言。我得上人法。是谓从闻生疑。
除此三根巳。更以馀法谤者。是谓无根也。不问前
人清净不清净。无此三根谤时。皆名无根(以后四波罗夷
谤者。亦尔)。
异分事中取片
异分者。八波罗夷是。此中若犯一事。即非沙门。非
释女。失比丘尼法。涅槃无有其分。以涅槃乖生死
故。故名异分。片者。诸威仪中。小小事也。谓取波罗
夷法中小小之罪。谤他言犯波罗夷也。
阿兰若
此云闲静处。谓离村落。五里之处也。
精舍
所谓精舍者。非以其舍精妙。由其精练修行者所
居。故谓之精舍也。
诣官
诣。音艺。至也。善见律云。若人偷比丘尼衣。不得言
是贼。但言此人取贫道衣去。若人当劫夺尼。得就
王乞护身。不得称名字。若道名字。犯。又云。若人入
尼寺。斫伐树木。不得夺刀斧。及打坏。若打坏应还
直。若不还。计直多少。犯罪。
卷十九 第 548b 页 X44-05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8.png)
一念顷
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僧祇律
云。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
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
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夜长日短。反上应知)。
波斯匿
此云胜军。
梵志
即婆罗门也。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
胜故。独取梵名。以为是梵天苗裔也。唯五天竺有。
馀国皆无。
离奢
此云皮薄。亦云同皮。
王舍城
即罗阅城。
僧伽蓝
此云众园。谓生植佛子道种根芽圣果处也。此方
名寺。又名院。又名精舍。
摩竭国
此云善胜国。亦云无恼国。
瓶沙王
此云影胜王。亦云胜身王。
种姓者
舍夷(贵姓也。即释迦所住处。以住处而立其姓也)。拘离(亦作拘梨。是罗摩伽国人种姓
卷十九 第 548c 页 X44-054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8.png)
月)。
羯磨
此云作法办事。
褰衣
褰。音牵。所谓褰裳涉水。是也。
触娆
娆。音鸟。戏弄也。
差摩比丘尼
差摩。亦作谶摩。此云安隐。此比丘尼得慈心三昧。
智慧聪明。于五百阿罗汉比丘尼中。最为上首。
拘萨罗国
是舍卫城之国号。乃波斯匿王所治之境也(拘。亦作憍)。
蹑梁
蹑。音捻。登也。蹈也。梁者。桥梁也。
煮羹
羹。音耕。五味和羹也。煮。同鬻。
●律藏卷第二十三
提舍难陀
提舍。即坻舍。
贩卖
贩。音范。贱买贵卖。曰贩。
茎食
茎。音恒。草木干也。说文云。枝柱也。枝生于茎。故曰
卷十九 第 549a 页 X44-05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9.png)
胡麻
一名巨胜。本生胡国。故名胡麻。黑色。俗呼为黑芝
麻。是也。八谷之中。最为大胜。故曰巨胜也。
黑石蜜
是甘蔗糖之坚硬者。有黑白二种。
饭[麨]
[麨]。音炒。谓粳米。栗米。麦米等。炒以磨粉为[麨]。或散
[麨]。或以糖蜜抟之。
摩尼
此云如意珠。又云离垢。由其宝光净。不为垢秽所
染。此宝珠在龙王项中。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
不烧。按此宝。天上人间俱有。惟人间功德相少。不
具足耳。
毗琉璃
毗。或作吠。或无毗字。琉或作琉。古字伹作流离。后
人加其玉。原是梵语。何劳加玉。此翻为青色宝。亦
翻不远。谓天竺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山出此宝。
因以为名也。或云绀琉璃。绀者。谓青而含赤色也。
珂贝
珂。音轲。一云玛瑙。洁白如雪者。一云螺属。生海中。
或云贝大者。曰珂。
珊瑚
梵语钵攞娑福罗。此云珊瑚。形如枯树。赤色。大论
卷十九 第 549b 页 X44-05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9.png)
可七八百里。到珊瑚洲。洲底磐石。珊瑚生上。人以
铁网取之。述异记曰。珊瑚树碧色。生海底。一株数
十枝。枝间无叶。大者高五六尺。小者尺馀(大秦。即波斯国。
在西天竺外。今东海。亦有珊瑚)。
生像
外国唤金为生。称银名像。谓金生色本自黄。故云
生。像者。似也。谓银可以染色似金。故云像。
乾闼婆
此云香阴。亦云陵空之神。即天帝乐神也。
同一师学
谓同一如来大师教法中学。十二部经。体无别故。
如水乳合
谓如来十二部经。体无有别。行与理顺。一相无差。
如水与乳。合为一体。无别色味也。
法语律语
法语者。谓语词圆足。律语者。合理无差。又能引实
义。名曰法语。出柔软言。名曰律语也。
二比丘尼
一名苏摩(苏字上声。如上释)。二名婆颇夷(或云婆颇)。僧祇律云。
一名真檀。是释家女。二名郁多罗。此云上也。
溉灌
溉。音既。灌也。灌。音贯。溉也。浇也。
华鬘
卷十九 第 549c 页 X44-054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49.png)
鬘。音蛮。梵言磨罗。此云鬘。天竺结鬘。多用苏摩那
华。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
或首。或身。以为饰好。
倡妓
倡。俗作娼。同音昌。女乐也。妓。音计。亦女乐也。
唱和
唱。音畅。引先也。发歌。谓之唱也。和。禾字去声。谓声
音相和。前后之相随也。
俳说
俳。音牌。俳优。杂戏也。
鼓簧
簧。音黄。谓笙竽管底之侧。以薄金叶障之。吹则鼓
之而出声。名之为簧。故笙竽皆谓之簧也。
吹贝
贝。乃蠡之大者。吹之以为节乐也。
佯跛
佯。音羊。诈也。跛。波字上声。足行不正也。
或啸
音笑。蹙口而出声也。
沙门释子
沙门。此云功劳。言其修道有多劳也。又翻勤行。谓
勤行众善。止息诸恶也。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
名沙门。释是释迦。此云能仁。今言沙门释子者。谓
拣馀沙门也。此总有四句。以别沙门义。是释子。非
卷十九 第 550a 页 X44-05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0.png)
行者)。是沙门是释子。乃比丘也。非沙门非释子。二下
姓也(一商贾。二农作)。增一阿含经。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
家者。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子。所以然者。生由我
法生。成由我法成。其由四河入海。无复本名。同名
大海。又长阿含经。佛告比丘。若有人问。汝谁种姓。
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亲从口生。从法化
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当来弥勒弟子。皆称曰慈
子。
婆罗门
此云净行。亦云梵志。乃天竺四姓中之一姓。或出
家。或居家。以修道为务。馀如上释。
四种诤
一言诤者。比丘尼共比丘尼诤言。引十八诤事。共
诤言语。遂彼此共斗。二觅诤者。比丘尼与比丘尼
觅罪。三犯诤者。犯七种罪(波罗夷。乃至恶说)。四事诤者。言
诤中事作。觅诤中事作。犯诤中事作。名为事诤也
(十八诤事。如破僧犍度中出)。
○三十舍堕法
迦絺那衣
此云功德衣。七月十五日。自恣竟。十六日受。受此
衣巳。得畜长衣。离衣宿。别众食。展转食。得食前食
后。不嘱授馀尼入聚落。至十二月十五日舍。是名
衣巳舍。舍巳。不复得五事利益。
卷十九 第 550b 页 X44-05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0.png)
长衣
长。音场去声。馀也。剩也。若布长一尺六寸。阔八寸。
即名长衣。此谓长衣中。极少之量也。
净施
净施有二种。一真实净施。谓真实施与他。二展转
净施。谓对彼作法。文如馀处释。
尼萨耆波逸提
尼萨耆。此云舍。波逸提。此云堕。谓犯此罪巳。其物
应舍与僧。乃至一人。馀有堕罪。应对一清净比丘
尼悔过。
衣巳竟
谓五衣巳竟也。
除僧羯磨
若有病缘。粪扫衣重。不堪持行。应僧中三乞不失
衣羯磨。僧作白二羯磨。与彼不失衣法。故此除僧
羯磨。不犯(详如大律)。
非时衣
时者。谓不受迦絺那衣。有一月名时(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
日)。受迦絺那衣。有五月名时(七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若此
二时中。所得衣者。名为时衣。除此二时。于馀时所
得衣者。名为非时衣也。
非亲里
谓非父母亲里。乃至七世无亲也。若亲里者。父母
亲里。乃至七世有亲也。
卷十九 第 550c 页 X44-055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0.png)
先不受自恣请
谓先未曾受施主恣恁随意请。许尼求索也。
我曹
曹。音早平声。辈也。众也。
执事人
谓执作众务给事比丘尼之净人也。
僧伽蓝民
谓守护寺门人。或自发心。或檀越雇来。
优婆塞
此云近事男。谓受五戒者。
口可受
谓口言诺。即置地受也。
五缀
缀。音惴。合联也。连补也。杂事云。诸苾刍尼。随处安
钵。铁遂生垢。或因打掷。多有损坏。佛言。应以薄锡。
替钵而用。彼便以锡遍里其钵。佛言。不应以锡。遍
裹其钵。可为小替。才承钵底。彼作种种奇异形势。
佛言。不合。替有二种。一如菩提树。及多根树叶。二
如手掌(多根树。即尼拘律树)。
贸至
贸。音茂。交易也。
求缕
缕。音楼。线也(线同线)。
酥油生酥
卷十九 第 551a 页 X44-05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1.png)
酥者。是牛羊等乳。抨钻成之。油者。谓胡麻蔓菁等
油。生酥者。谓牛羊等诸生酥。净洒洗。无食气。一受。
得七日服。
蜜石蜜
蜜。谓诸蜂蜜也。石蜜如上释。
●律藏卷第二十四
檀越
檀是梵音。此云施。越是此方之言。谓人能行施。即
得超越贫穷海矣。
五衣
一安陀会。二郁多罗僧。三僧伽黎。四僧祇支。五覆
肩衣。根本羯磨云。一僧伽胝(即僧伽黎)。二嗢怛罗僧伽
(即郁多罗僧也)。三安怛婆娑(即安陀会)。四厥苏洛迦(下裙)。五僧脚
踦(掩腋衬衣)。此五衣者。尼所要用。三衣如旧。馀二须论。
厥苏洛迦。正译名篅。意取形状。立目(以其两头缝合。形如小篅
也)。即是尼之下裙。长四肘。宽二肘。两头缝合。著时
入立。抬上过脐。各蹙两边。双排后掩。系以腰绦。在
踝上二指。此是西方尼众著裙之仪。惟此一裙。更
无馀服。以是暖地。充事长道。不同寒国。重数须多。
旧云厥修罗。或云祇修罗者。皆讹也(系绦之式。量与僧同。如众
学法中释)。僧脚踦者。即是此方覆膊。更长一肘。正当其
量。用掩肩腋。佛制。恐污三衣。先用通覆两肩。然后
于上通披法服。绕颈令急。级𢂁纽于肩头。其𢂁纽
与衫𢂁相似。衣总覆身。元不露膊。双手不出。敛在
卷十九 第 551b 页 X44-05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1.png)
之仪。曾不辄许露出胸膊。尼在寺时。法皆如是。僧
亦同此。然啖食礼拜之时。僧便露膊。五天皆尔。不
见僧尼披覆膊者。若在寺中。无带𢂁纽法。由氎布
轻涩。肩头不堕。此方绢滑。施带胸前。自是一家容
仪。非关佛制。则但由先来。翻译传授。不体其仪。云
僧祇支。复道覆肩衣。然覆肩衣者。即僧脚崎。唤作
僧祇支。乃是传言不正。此二元是一物。强复施其
两名。祇支似带本音。覆肩律无斯目。又此方古旧
祗支。亦非本样。合是厥苏洛迦。而缦偏开一边。事
当下裙也。此等非真。各有参差。著用亦未闲其轨
则。略注大纲。广如馀处。自非亲观西国。谁复委的
元由。设有见此告言。改者万中有一。即似三衣之
类也。既如雷同执旧。不肯随新。斯乃知而故为。违
教之𠎝。谁代之也。
婆伽婆
此是世尊有大功德至圣之名。体含多义。不可直
翻。如智论云。婆伽。秦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又婆
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
伽婆。又翻有名声。谓无有得名声如佛者。或云婆
伽梵。新云薄伽梵。释陀罗尼云。婆伽梵者。男声呼
也。婆誐嚩底。女声呼也。二俱会意。释云世尊。若依
声明。敌对释者。婆伽云破。梵翻为能。能破四魔。名
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声明论云。薄名为破。阿名
卷十九 第 551c 页 X44-055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1.png)
破烦恼。故佛世尊。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
不断不常。不增不减。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
伽梵。薄伽云福智。梵名为具。会意释云。由具福智。
庄严满足。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亦是男声呼。佛地
论云。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
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颂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
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
梵。其义云何。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
义。猛𦦨智火所烧鍊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
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
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
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
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巳上广释。为欲令知如来有此众德故也)。
愦闹
愦。音脍。乱也。闹。音铙去声。不静也。扰也。
狼藉
狼。音郎。兽名也。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其性多
贪。故曰贪狼。蹂攉其草。使之杂乱。故曰狼藉。藉。音
寂。草不编。离披杂乱也(攉音霍。反覆也)。
六枚
枚。音梅。个也。数物几个。曰几枚。
大釜
釜。音辅。鍑属。无足。大口。古时釜量。六斗四升。本作
卷十九 第 552a 页 X44-05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2.png)
大瓮
瓮。亦作瓮。同音翁去声。汲水瓶缸也。
涅槃僧
此云裙也。
栴檀输那比丘尼
栴亦作旃。旃檀是香名。输那者。苑法师云。输宜借
上声呼。正曰输罗。此翻为勇猛也。增一阿含经云。
降伏外道。立以正教。所谓输那比丘尼是。
橛上
橛。音掘。木段。以木段安墙壁上也。
象牙杙
杙。音亦。橛也。谓墙壁间杙。翘上。如象牙也。
破戒见威仪
破戒者。谓犯波罗夷。僧残。偷兰遮。破见者。谓破于
正见。起于六十二见。诸邪见等。破威仪者。谓犯波
逸提。悔过法。突吉罗。恶说也。
梨奢
即离奢。如上释。
迦罗比丘尼
迦罗。此云黑色。
张氎
氎。音牒。细布也。天竺白氎。幅宽二肘。若是大氎。则
与袈裟量同。亦为一幅。似西洋布。此方皆无。
卷十九 第 552b 页 X44-05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2.png)
跋陀迦毗罗比丘尼
跋陀。亦云跋陀罗。此翻为贤。迦毗罗。此云黄色。言
此比丘尼身体金色。端正细软。犹如天身。或云迦
毗罗是姓。即大姓迦毗罗婆罗门女也。
价直四张氎
五分律云。直四大钱。按此四氎。价直四迦利沙波
拿。言钱者。非也(迦利沙波拿。原是数名。非钱号)。僧祇律云。四羯利
沙槃者。四四十六故钱(即十六分也)。毗尼母经云。冬天
遮寒。极重价衣。用四迦罗沙畔作。不得过(羯利沙槃。迦罗
沙畔。迦利沙波拿。此皆一号。由音有轻重之讹耳)。
十六条
按天竺。一迦利沙波拿。分为四分。一分有五磨洒。
一磨洒。有八十贝齿。四分共有二十磨洒。总得一
千六百贝齿。此是一迦利沙波拿。为一千六百贝
齿之数也。今此十六条。即十六分。是四迦利沙波
拿四四十六分。共有八十磨洒。总得六千四百贝
齿。此是四迦利沙波拿之大数也。馀如大僧初篇
中释(磨洒亦是数名。是贝齿许八十个名。若言一分。则有五磨洒。五磨洒大数总有四百贝齿。
贝齿俗呼名海巴。小儿常带压惊。又呼为压惊螺。上古皆为货用。至秦乃废贝行钱。今摩竭国。犹现用也)。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十九
音释
媟嬻
上音屑。下音读。慢也。
卷十九 第 552c 页 X44-055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2.png)
五分
谓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
三毒
贪。瞋。痴。
七支
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四生
胎。卵。湿。化。
三途
地狱。饿鬼。畜生。
蠡
同螺。
蹙
音促。
诺
音纳。
抨钻
上音烹。下音剪。
鍑
音富。大釜也。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第二十目录
* 释翅搜迦维罗卫国尼俱律园
* 波逸提
* 毁呰
* 粗恶罪
* 除僧羯磨
* 实者
* 五六语
* 有知女人
* 鬼神村
* 坐蓐
* 嫌窄
* 浇泥
* 户扉
* 窗牖
* 覆苫
* 施一食处
* 非时
* 食家
* 四月
* 军阵
* 斗战
* 击擽
* 净施
* 青黑木兰
* 粗罪
* 若二若三
* 与欲
* 手搏
* 刹利
卷十九 第 553a 页 X44-05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3.png)
* 门阈
* 八指
* 陛孔
* 兜罗绵
* 啖蒜
* 摩诃波阇波提
* 胡胶
* 适意
* 茄蒌草
* 鸟衔
* 问讯
* 謦欬
* 树株
* 汪水
* 巷陌
* 摩纳
* 墼上
* 埵上
* 谶摩比丘尼
* 咒诅
* 南无
* 迦罗比丘尼
* 椎胸
* 食噎
* 婆祇陀国
* 衬身衣
* 暴风
* 汎涨
* 踏杀
* 反叛
* 模法
* 尽渍
* 磔手
* 六难事
* 跋难陀
* 袈裟
* 出迦絺那衣
* 舂磨
* 炊饭
* 嗤笑
* 自手纺绩
* 支节咒
* 刹利咒
* 鬼咒
* 吉凶咒
* 解知音声
* 转鹿轮卜
* 治腹内虫病咒
* 治宿食不消咒
* 治毒咒
* 婆罗
* 六法
* 癃躄跛
* 瘖哑
* 安陀会
* 郁多罗僧
* 僧伽梨
* 僧祇支
* 覆肩衣
* 痈疽
* 白癞
* 乾痟
* 二形
* 三昧
* 正受
* 须陀洹
* 斯陀含
* 阿那含
卷十九 第 553b 页 X44-055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173/buddhist/X44-0553.png)
* 腐烂药
* 具足戒
* 曾嫁妇
* 由延
* 果蓏
* 贼寇
* 迦毗罗长老
* 所讳
* 麻滓
* 䘢跨衣
* 用毳
* 劫贝
* 俱遮罗
* 刍摩
* 野蚕绵
* 手脚钏
* 隈处
* 擎盖
* 跣行
* 作屟
* 洟唾
* 二道合
* 一钱
* 思那絺罗国
* 多罗叶
* 立塔
* 优婆夷
* 伽罗旃檀陀输那
* 波罗提提舍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