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209-02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六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八佾

孔子谓季氏章 袁了凡曰不曰可诛而曰可忍全要
 发季氏一点良心 按忍包敢忍容忍二义春秋传
 所谓忍人此敢忍之义所谓君其忍之此容忍之义
 前一义指乱臣贼子之心后一义诛乱臣贼子之法
卷六 第 1b 页 WYG0209-0212b.png
圈外谢氏说虽非正意然可兼用

三家者以雍彻章 只提出天子二字便是春秋书法
 然奚取二字是冷觑语若将大夫陪臣道破反不似
 讥词 吕东莱曰儒者之议礼每力争于毫釐尺寸
 之间如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所争者才再
 重耳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之堂七尺所争者才二尺
 耳由庸人而观天子诸侯之分岂再重之席二尺之
 堂所能抑扬何儒者之迂耶大堤云横屹如山岳其
卷六 第 2a 页 WYG0209-0213a.png
 视尺寸之土若不能为堤之损益然水潦大至势与
 堤平苟有尺寸之土未没则濒水之人可恃无恐当
 是时百万生灵之命系于尺寸之土焉尺寸之土可
 以遏昏垫之害尺寸之礼可以遏僭乱之源然则儒
 者力争于毫釐尺寸之间非迂也势也
人而不仁如礼何章 不仁的人正是假礼乐以自饰
 者 翼注曰人谁无心如何说人心亡矣盖心如谷
 种仁则其生理也若谷种无生意不成谷种了便是
 谷种亡矣 又曰人而不仁包得广不敬不和各具
卷六 第 2b 页 WYG0209-0213b.png
 一端 又曰欲发如礼何如乐何只在从中流出与
 袭取于外上体认盖人心不亡则自其心之中正者
 流出便为礼自其心之和乐者流出便为乐礼乐虽
 在外面却全是一段真心发见若人心既亡则虽用
 礼乐却是袭取于外的不是从中流出的其奈礼乐
 何哉譬如谷种完固方生出枝叶若谷种朽坏如何
 生枝叶虽剪䌽为之终不是真的
卷六 第 3a 页 WYG0209-0213c.png
林放问礼之本章总旨 姚承庵曰礼之本安在此心
 之诚悫是也夫子非不欲一口吐出但世衰文盛趋
 不可挽第曰礼之本在诚悫人谁不曰我之礼吾心
 之诚悫为之而礼其亡矣所以将奢俭相形使人披
 枝见根 放问礼之本夫子不告以体而告以用不
 告以用之得中者而告以用之失中者此处可参
大哉问节 注礼之全体体字非体用之体
礼与其奢也宁俭节 注不及而质质字以质朴说
 宁俭戚与从先进有别从先进是俭戚之得中者
卷六 第 3b 页 WYG0209-0213d.png
 以本始之本言则俭戚是本以天下之大本言则非
 特奢易非本即俭戚亦非本非特俭戚之失中者非
 本即俭戚之得中者亦非本盖一则以体用对言而
 体为本一则就用之始终言则用之始又为本也勉
 斋云峰之说自明 李毅侯曰俭盖近于本者也如
 季氏歌雍舞佾奢则不逊至于蔑礼则宁若并其大
 夫之礼俱从朴略简易尚不失为忠臣孝子也其实
卷六 第 4a 页 WYG0209-0214a.png
 奢非礼俭亦非礼此一时救世之权也 胡双峰曰
 本有二其末亦不同本根之本其末为枝叶枝叶出
 于本根而亦能庇其本根可相有而不可相无本始
 之本末流必有失礼始于俭末也必奢故曰与其曰
 宁孔子因末流之失不得已而为反本之论也 佐
 案曰人心一念之忠信未可名之为文质而文质缘
 是以生此礼之本也夫子非不能直言之但救当时
 之弊则曰宁戚宁俭云尔究竟本字上章仁字已逗
 出了 礼正所以维风
卷六 第 4b 页 WYG0209-0214b.png
夷狄之有君章 伤中国而借夷狄以甚之之词有君
 谓其臣知有君也即左传不有寡君之义亡者视有
 若无不得竟作无字解
季氏旅于泰山章 呜呼二语是冉求不能救而夫子
 代救之如此 庄忠甫曰进说于人者因其心之所
 畏而为之转移则其言易入季氏舞八佾歌雍彻其
 不畏君审矣而惓惓于泰山之旅则其心犹知畏鬼
卷六 第 5a 页 WYG0209-0214c.png
 神也就其畏鬼神之念即以鬼神之灵爽不歆非类
 不享淫祀者惕之未有不爽然自沮者此不救之救
 也虽然乱臣贼子既不能惧之以王朝之赏罚又不
 能惧之以春秋之是非而徒借鬼神之灵爽以惕止
 之岂圣人之得已哉 即使泰山不吐季氏亦不当
 祭夫子之言特欲季氏知其无益耳然道理亦实如
 此 翼注曰要尊泰山不可抑林放 又曰作文只
 会意透发神不享非礼而林放字轻轻点明亦不必
多缠
卷六 第 5b 页 WYG0209-0214d.png
君子无所争章 必也射乎只是喝起的话言欲求其
 争除非是射而射唯揖让毕竟无争 让者争之反
 揖让贯下始射而升堂既射而复位射毕而饮是三
 节事 翼注曰其争也君子言其实非争也如云夫
 子之求实非求也袁了凡以君子常见万物一体讲
 无争此是老庄之论即楚人亡弓之意许鲁斋辩之
 详矣(乙丑八月廿四) 许敬庵曰君子之无争道在自反故
卷六 第 6a 页 WYG0209-0215a.png
 曰射有似乎君子 此意亦有但只说得不胜者一
 边 愚谓其争也君子要在争之中见出个君子来
 正与和光同尘者有辨
巧笑倩兮章总旨 副墨曰子夏之问是不打要紧问
 夫子之答亦是不打要紧答惟忽想到礼上于口头
 语发出一段道理方见善悟若说他问时先有重质
 意则反把悟处看呆了
巧笑倩兮节 质字有本质之质有质朴之质林放章
 质字是质朴之质此章注美质质字是本质之质
卷六 第 6b 页 WYG0209-0215b.png
 前章质字可兼本质之质此章质字不可兼质朴之
 质 首节有两说一说子夏之意重在素谓天下莫
 绚于天然而粉泽为下即质素便可当绚烂了何消
 又加妆饰故疑诗人之素绚并重一说子夏之意在
 素绚并重而错认诗人之言为即素是绚似抹杀了
 绚一边看来两说当兼用子夏原未有定见也子曰
 绘事后素下一后字便不同盖不是重素不是素绚
卷六 第 7a 页 WYG0209-0215c.png
 并重但绚后于素耳礼后乎后字亦要如此看近来
 讲章俱说杀了子夏意思玩存疑之说则又似子夏
 口中绝不评论素绚轻重只空空说去俱所未安
 徐自溟说是以绚与礼为不好的太偏了 看来子
 夏之意只是疑诗人抹杀了绚一边(壬申三月)
绘事后素节 张彦陵曰诗言素以为绚是比体以素
 比美质绚比文饰夫子言绘事后素绘即绚也不是
 又把绘事譬素绚
礼后乎节 张彦陵曰礼后乎是悟语不是问语此礼
卷六 第 7b 页 WYG0209-0215d.png
 字指仪文言 又曰子夏不是抹杀礼正深于求礼
 见得礼非无自而起者 又曰即如世人讲礼后亦
 只说得文后耳礼该文质通体俱后 此与林放章
 不同 此与从先意亦异从先是从用上择个中此
 是就用内想出个体来 可与言诗与子贡只重在
 触类者不同盖凡诗之言虽比物连类深探其旨必
 有关于人心世教今子夏即一素绚便悟到礼后上
卷六 第 8a 页 WYG0209-0216a.png
 深得诗人正人心维世教之旨故曰可与言诗与其
 可言诗正与其可论礼 即小而明大即此而得彼
 即偏而得全皆是可与处此与子贡亦不必分别但
 子贡是从颖悟得来子夏是从学力得来 杨慈湖
 曰礼后乎夫仁之在礼犹春之在草木使春在前草
 木在后则血脉断春不能荣草木而草木不能显春
 仁之非先而礼之非后犹是也故曰三千三百无一
 事非仁也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曰人
 而不仁如礼何 此论最精是深一层语但此时子
卷六 第 8b 页 WYG0209-0216b.png
 夏口中则不如此
夏礼吾能言之章 李衷一曰看来夫子叹文献无徵
 不是空空寄慨分明是欲当事培植二氏之子孙收
 文录献以待后人故曰足则吾能徵矣噫圣人所望
 于秉礼之君其意远哉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贤者
 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周之文献自足也夫子
 欲挽文胜之弊何不取周礼示之而致惜于二代之
卷六 第 9a 页 WYG0209-0216c.png
 无徵也双峰以为百王损益之大法一句最妙盖一
 代自有一代之礼而非合三代之礼不足见损益之
 妙而惜乎其无徵也 一代自有一代之礼而非合
 三代之礼不足见损益之妙苟文献俱足而夫子论
 定三代之礼则知忠后之必以质质后之必以文文
 后之当复用忠百王之损益准此矣单说挽文胜则
 偏 说约谓大段只是云言之不是行之妙若夫子
 自行之则固有不必其足者存疑两段最可玩 杨
 慈湖曰杞宋二国文献既皆不足无所徵验则孔子
卷六 第 9b 页 WYG0209-0216d.png
 何所考而能知夏商之礼既无所孜又何所据而能
 言大哉礼乎本于太乙分为天地转为阴阳变为四
 时生而为万物行而为万务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父以此慈子以此孝君以此尊臣以此卑兄弟以此
 笃夫妇以此和是谓天则是谓帝则是岂以有文与
 献而存无文与献而亡近在人心本非外物贤献知
 之愚众惑之唯孔子自知自信故自能言但无文策
卷六 第 10a 页 WYG0209-0217a.png
 可證无贤献能證则庸众必疑必不信也然则礼岂
 礼家之所能知 看潜室陈氏之说知此为偏
禘自既灌而往者章 若专主讥鲁僭禘说则岂必待
 既灌而后不欲观耶
或问禘之说章 翼注曰说字深看在礼文礼器之外

李毅侯曰不知也三字讲处不可寥寂盖此正夫

 子之善言禘也 周季侯曰要十分含蓄注中非仁
 孝诚敬不王不禘二段自是夫子意中事不可作口
 中语 禘意深远只看既灌章注自明祀始祖矣而
卷六 第 10b 页 WYG0209-0217b.png
 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这种心肠直要追到渺
 茫不可测识之际寻求至此天下之大真正只如一
 点骨血何亲何疏何远何近此岂语言形容得 若
 认做为鲁讳禘犹是第二义也 翼注又曰知其说
 二句若但云通幽者必能达明格神者必能感人则
 凡祭鬼皆然不独禘也要切知禘之说裕于治处盖
 七庙祖祢犹曰吾所建事天地百神犹曰吾所灵承
卷六 第 11a 页 WYG0209-0217c.png
 至于始祖远矣始祖所出之帝远之又远矣音容不
 相接世代不相近以远之又远如是者乃能知其精
 神一脉之相联而聚吾精神以格之则岂不知宇宙
 民物皆我一体皆可以精神联而皆可以格之也哉
 故曰如视诸斯也
祭如在节 说丛杨慈湖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此门
 人记录之词若孔子之心则知鬼神之实在也不止
 于如在 大全以祭神为孔子在官时恐不必拘
 谓祖考与吾同此一气而我之气即祖考之气可谓
卷六 第 11b 页 WYG0209-0217d.png
 祖考既往更无所谓气不可谓祖考之气待我而始
 有不可 或谓有聚散者气无聚散者理是祭祀之
 来格者理也非气也亦不是理气不相离有是理必
 有是气 谓祖考与子孙同是一气故可感格固是
 然山川社稷古昔圣贤亦同是一气但祖考更觉亲
 切耳不然难道非祖考便不可感格 祖考之气有
 聚散各因其生时之盛衰非子孙所能必然为子孙
卷六 第 12a 页 WYG0209-0218a.png
 者则唯冀其常聚且我竭诚以格之则祖考将散之
 气未必不因我之气而常聚盖散者不可复聚而将
 散者可令常聚也岂即以我之气为祖考之气而奏
 假之时无所谓来享者乎朱子虽收范氏之说而置
 之圈外有故也 鬼神来格之理不易推测若如范
 氏所谓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则是神
 之有无系于人之诚否而天下之所谓鬼神者皆妄
 也若谓已散之气随祭享而聚则是其既死之气犹
 有潜寓于宇宙之间而宇宙间去去来来只是这些
卷六 第 12b 页 WYG0209-0218b.png
 气了而佛氏之说儒者不当全斥其诞矣唯大全季
 路问鬼神章朱子说似明白人死气虽终归于散亦
 未便散尽故祭祀有感格之理先祖世次远者气之
 有无不可知然奉祭祀者既是他子孙毕竟只是一
 气所以可感通然已散者不复聚故谓释氏之说为
 非观朱子之说则祭祀之来享者是气之未尽散者
 非散而复聚也推而言之气有盛衰则散有迟速圣
卷六 第 13a 页 WYG0209-0218c.png
 贤之气浩然塞天地配道义生则泽流天下没则神
 在万世无死生无聚散而独行于古今者也如伯有
 为厉之类是邪气之偶聚也圣贤之气万世不散者
 正气之常聚也释氏所谓鬼复为人其信否虽不可
 知使其果信亦必是气之未散者若其既散则无复
 聚之理矣蒙引专主范氏之说谓祭祀之仪不过仁
 人孝子报本之心而祖考非真来享也然则人唯心
 存孝思果于为善以不辱其先亦足为孝矣何必为
 此无实之文哉即曰人不能不思其祖先故必有以
卷六 第 13b 页 WYG0209-0218d.png
 致其如在之诚不然则豺獭之不如矣夫果于为善
 不辱其先独非所以致其如在之诚乎人之所以胜
 于豺獭者不可谓不在此也又何必为此无实之文
 也其说亦难通矣且蒙引又谓天地山川之类生气
 万古不化随祭而享其理固真夫天地如此祖先独
 不可如此乎后又谓天地山川之祭亦未必天神真
 来享抑以表其诚耳则又与前说自矛盾矣
卷六 第 14a 页 WYG0209-0219a.png
吾不与祭节 吴省庵曰吾之典礼人可得而摄之吾
 之精神人不得而摄之也
与其媚于奥节 庄忠甫曰奥尊灶卑之说盖相沿而
 莫觉其非也奥非神也何尊之有贾之意盖以奥为
 公朝而灶为私室也 徐自溟曰凡祭而奉神于奥
 必先由灶而达贾意谓欲得君必先由己而致也又
 以奥特室西南隅乃栖神之虚位君之拥虚位也犹
 此
获罪于天节 获罪字不应推开就生平说只宜就媚
卷六 第 14b 页 WYG0209-0219b.png
 上见出凡人才生一媚心起念即不可与天知即是
 获罪于天
周监于二代章 王观涛曰此章还是夫子自表其宪
 章之心主挽文胜之弊说者还似牵强添设略于末
 后用之可也 陈新安曰周之文亦承夏忠商质之
 后风气渐开不得不然者况武王周公制作之初参
 酌损益良不苟矣夫子从之盖从盛时文质得宜之
卷六 第 15a 页 WYG0209-0219c.png
 文非从周末文胜之文也 徐自溟曰看起头一周
 字见周非尚文之周也乃监二代以成其周之文也
 故末吾从周周字正映起头那周字莫要认错夫子
 缘末俗之靡失却原来制作精意故思周初之文以
 志感 袁了凡曰曰监则斟酌损益之谓非加增添
 饰之谓也曰郁郁则文质合宜之谓非以文灭质之
 谓也故孔子从周即从先进之意岂从其繁文缛节
 哉 翼注曰文盛貌盛字与胜字不同吾从周不重
 为下不倍重在文盛上 大全辩曰按先王制作虽
卷六 第 15b 页 WYG0209-0219d.png
 与气数相终始其间变化推移却自有不为气数所
 拘处非概听之气数也周礼大备不可谓非气数极
 盛要之前后圣人损益之功为多须侧重圣人制作
 精详一边说 大全新安陈氏原兼气数圣人二意
 今时文多偏了若侧重圣人一边说则文字便非忠
 质文之文(壬申四月朔日)
子入大庙章 袁了凡曰大庙二字便是书法宜重看
卷六 第 16a 页 WYG0209-0220a.png
 盖大庙之祭所谓知其说即治天下无难者虽以夫
 子之习礼而精义无穷岂敢自谓已知乎则其入而
 问问而详固其良心所不能已者 李衷一曰看来
 或人讥夫子不知礼夫子不应自分疏我知礼夫子
 语意不辩我知与不知只是把礼来说犹云我虽不
 知礼我问处就是礼语意最要浑融 翼注曰夫子
 非为己辩为礼辩也恐人不知敬谨为礼反以粗率
 忽略为礼也 以我为不知礼可也以我之问为不
 知礼不可也若虽知亦问与器数必问此是人看圣
卷六 第 16b 页 WYG0209-0220b.png
 人则然非口气中正意 沈无回曰圣人动容周旋
 中礼遇一事则一事之节文生焉宗庙生钦墟墓生
 哀常人犹然况圣人乎入庙每事问是有所不能已
 于衷故问此便是节文之所在也但圣人浑身是礼
 初不自知因或人之讥始自回想亦觉不错故曰是
 礼也然师冕章节节是道然亦不觉因子张拈出便
 见是道耳旧说千番回护不免有抵对或人意大失
卷六 第 17a 页 WYG0209-0220c.png
 圣人心事
射不主皮章 古道不见于今不知其几矣夫子独于
 此而叹息谓非悯战争之祸而伤德化之衰哉 冯
 琢庵曰此感为主世教者言德力异尚即王伯分途
 之机 沈无回曰较射性情发越之际也而即以不
 尚力为闲情正性之方古人作一事便寓一深意夫
 子所以叹想之 说约主盛时之难再说固是盖是
 叹世乱而不得不用贯革与他处讥变古者不同所
 谓言古之道以正今之失者失不在于贯革而在于
卷六 第 17b 页 WYG0209-0220d.png
 所以不得不用贯革之故也然礼射武射在乱世亦
 可并用武王散军郊射之前亦未必纯用贯革也不
 主贯革则人皆可射正可以广武事岂在乱世则必
 不可用乎则讥变古之意亦自切当也 礼射武射
 在盛世是并行的在夫子时亦不是废礼射不用只
 是虽礼射亦主皮 翼注曰古之道泛说不必指定
 周初 正鹄之义东阳许氏之说详矣蒙引独谓栖
卷六 第 18a 页 WYG0209-0221a.png
 皮曰鹄天子诸侯之的也画布曰正大夫士之的也
 大夫士无革只是就布画之不知何据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章总旨 李衷一曰子贡欲去
 羊不是惜小费盖有激而言其意谓告朔之礼已久
 不行而此羊犹供何为不如并去之都是为礼发此
 议论但不晓得存羊即存礼去羊即去礼故曰我爱
 其礼不消说到兴复就此空名存亦是礼犹有存者
 子贡忿其无实夫子惜其有名 集注大全蒙引存
 疑皆以子贡为惜小费又集注礼虽废羊存犹得以
卷六 第 18b 页 WYG0209-0221b.png
 识之而可复焉得以识之是存羊即存礼而礼可复
 焉是因羊可复礼两意原并用而大全南轩张氏及
 存疑单主因羊复礼一边此等处则皆前人不及后
 人不可不知若时说单主存羊即存礼一边则又偏
 矣 存羊即存礼因羊可复礼两意原当交发与是
 知也一例看自明 沈无回曰旧说以去羊为愤激
 为覈名实皆非也羊之去留君相事也谋野之圣贤
卷六 第 19a 页 WYG0209-0221c.png
 安得与之总是痛惜古礼之亡而閒居叹息如此子
 贡曰礼已亡矣不如去之夫子曰礼虽亡矣何忍去
 之两人相对悽然满目盖有无穷之感焉同是一腔
 绝无排击子贡意 按惜小费覈名实愤激三意沈
 说内原包得(辛丑六月廿二)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节 汤若士曰子贡当时无因
 革之权只是愤时设议以激鲁人之意 订释曰告
 朔有三重焉尊正朔重天子也告大庙重祖考也修
 月令之政重民事也文公忽此三重于是政权旁落
卷六 第 19b 页 WYG0209-0221d.png
 于大夫而鲁事日非矣夫子之爱岂浅焉而已哉
尔爱其羊节 王宇泰曰此一羊也在子贡见以为羊
 在夫子见以为礼以羊为羊是礼在羊之外而礼亡
 以羊为礼是礼在羊之中而礼存壬戌十月评陈瑚
 作甚明此章诸条俱不可观
事君尽礼章 汤霍林曰礼自有个准则尽则止于礼
 之中谄则出乎礼之外 袁了凡曰当时不是诬君
卷六 第 20a 页 WYG0209-0222a.png
 子为谄他心里实见得事君之礼不必如此礼之泯
 于人心岂不重可慨哉 姚尊生曰人以为谄也此
 人是何人独非事君人乎自有此等人臣子且不畏
 礼而畏人言
定公问君使臣章 此章夫子有上下交责之意有明
 良交泰之思使不是后使只作服驭看 礼字蒙引
 兼待之诚说大全存疑谓皆自其所不足言则单就
 节文说而含待之诚意在内存疑为优 翼注曰一
 切得体皆是礼 杨维节文从人君平日纳身轨物
卷六 第 20b 页 WYG0209-0222b.png
 人臣平日宅心诚正说在事使前一层此是先辈议
 论 李衷一曰礼者君之大柄也昔齐景公忧田氏
 之偪而晏子曰唯礼可以已之此礼字当有惜威福
 正名器之意忠字当有尊君徇国不肯淩僭之意定
 公为太阿倒持之君故欲坊之以礼三家为尾大不
 掉之臣故欲教之以忠 按李说与大全蒙引诸说
 不同然可参看
卷六 第 21a 页 WYG0209-0222c.png
关雎乐而不淫章 张彦陵曰按关雎是文王宫人所
 作哀乐俱是宫人哀乐不是文王哀乐也不淫在宜
 其有三字上见不伤在不能无三字上见蔡虚斋曰
 关雎所咏本疑淫与伤也但以施于文王之与后妃
 而得为不淫不伤耳要重在后妃之德上秦他石曰
 唯圣主有肃雍之令范故闺门有哀乐之正情 此
 章蒙引存疑与大全各别愚意当兼用为是 诗乐
 注自兼说此章重在哀乐不重在诗乐也 翼注曰
 据朱注乐虽深哀虽盛等语是说词虽极乐却是理
卷六 第 21b 页 WYG0209-0222d.png
 当乐而乐不淫也词虽极哀却是理当哀而哀不伤
 也此纯主理说也今以诗经考之关雎独平淡不似
 其他变风变雅之诗语乐必极沈湎语哀必极酸苦
 则知夫子所赞不独以其理亦以其词 即宫人之
 哀乐可想文王之哀乐故朱注专主宫人盖言宫人
 可该文王言文王不可该宫人也 右说予向意如
 此今看来无以易此单主文王者固非蒙引反覆辨
卷六 第 22a 页 WYG0209-0223a.png
 论欲专主宫人亦不能无疑岂宫人如此而文王则
 漠然不动者乎诗传小注固相表里也 右予前两
 段是欲于言外见文王之哀乐看来哀乐内即兼文
 王宫人说亦似不妨 出于文王便非湛出于文王
 之宫人便非媚此当与周比章一例看 到底前说
 是(壬戌)宫人非文王姬妾之谓未娶时那得有
哀公问社于宰我章总旨 徐玄扈曰当时三家强公
 室弱鲁几不社矣哀公问社倘有起敝之思乎宰我
 曰使民战栗劝其断也夫三家之僭唯礼可以已之
卷六 第 22b 页 WYG0209-0223b.png
 而欲惧之以威是速其祸而已夫子所以深责之也

按此说与通考赵氏之说不同然各有其妙在宰

 我当日立言之意原不可考兼说亦可
哀公问社于宰我节 立社本意蒙引已见大概恐尚
 不止于此须更参之 古人立社自有深意宰我所
 对只举所树之木极没要紧且夏后氏以松之类未
 必举天下皆如此则没要紧中又有疏处此上三句
卷六 第 23a 页 WYG0209-0223c.png
 中有此二失也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则失之附会
 矣而曰使民战栗则附会得又不是此下一句内又
 有此二失也集注所谓非立社之本意以其没要紧
 与疏与附会言之又启时君杀伐之心则以其附会
 得又不是言之盖其差处尤在此也蒙引存疑似以
 非立社之本意句专属上三句以启时君杀伐句该
 下一句看来未是 非立社之本意原包四件但启
 杀伐意尤重故特加一又字抽出言之口气当云没
 要紧而疏而附会已非立社之本意又附会得不是
卷六 第 23b 页 WYG0209-0223d.png
 则愈失其本意矣 疏处集注虽不言然原已包在
 内蒙引说极是
成事不说节 说谓陈其是非谏谓申其匡救咎谓指
 其愆尤此三语正不说之说不谏之谏不咎之咎
 张治城曰振弱之道在修德不在修刑而扶鲁之策
 在威臣不在威民倘哀公用宰我之言而残民以逞
 则元气益削鲁事愈不可为皆此言误之也夫子责
卷六 第 24a 页 WYG0209-0224a.png
 之盖深悲其言之已出不可救耳 两事字不可如
 俗说作鲁事看存疑看得极好 李见罗曰非不说
 成事贵其未成而说之也非不谏遂事贵其未遂而
 谏之也非不咎既往盖不欲既往而后咎之也正君
 道友皆须识先后著一落后著不唯人之善恶无可
 救改而我虽有忠爱之心亦无所措其口矣 此论
 固好然此节主于责宰我不重在此若欲断章取义
 者则不可不知此以此作大结则佳
管仲之器小哉章总旨 蔡虚斋曰器小二字包括管
卷六 第 24b 页 WYG0209-0224b.png
 仲一身奢而犯礼正是器小中发出来的病症夫子
 非直以二事證器小也但从此二事看亦见他器小
 处朱子曰奢而犯礼是他里面著不得见此些小功
 业便以为惊天动地所以肆然犯礼无所忌也亦缘
 他只在功利上走所以设施不过如此冯具区曰仲
 即俭即知礼无解于器小而况三归备官塞门反坫
 几于滥且逼乎亦足徵器小之盈而溢也 又开之
卷六 第 25a 页 WYG0209-0224c.png
 曰作此题者惜管仲才是高手骂管仲便是拙笔
管仲之器小哉章 齐氏曰大其功为天下幸小其器
 为管仲惜 以仲之功较之春秋诸臣则大以仲之
 功拟之伊周之佐则小不可谓其功大而器小也功
 字亦即在器字内万历甲午应天程墨俱不是 辅
 氏以才器对言似谓仲才大而器小然器之能受处
 即是才器小则才亦不得为大 翼注曰器字须要
 体认譬如升合斗斛皆器也然合不能受升升不能
 受斗斗不能受斛所受多者施出去亦不易竭所受
卷六 第 25b 页 WYG0209-0224d.png
 寡者施出去亦易竭据此看则器字当兼所受所施
 言而所受所施又自相承凡为王佐者胸中容受得
 许多大学术施出去做大事功仲乃伯佐耳其胸中
 只容些小伯术故做出些小伯功故曰器小 董思
 道云彼其最初发念只为富强 说丛袁七泽曰藉
 令仲能源头上清彻一番即无一匡九合之功其器
 何尝不大孟子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209-0225a.png
 而性不存焉 注局量褊浅言其见理不明而心里
 容受不去也容受不去由于见理不明东阳许氏之
 说极是规模卑隘以其外之设施言言其不曾做得
 大功业也如伐楚之役可见然即使仲做得大功业
 亦是卑狭以其不过自私自利之事也二句总是器
 小而规模卑狭又由于局量褊浅勉斋黄氏与圈外
 苏氏之说当玩奢而犯礼亦褊浅卑隘内事然褊浅
 卑隘则不止此大全朱子第一段富贵能淫数句是
 含奢僭说麟士删去恐人错认也最有见辅氏齐氏
卷六 第 26b 页 WYG0209-0225b.png
 之说却都未免偏了 李见罗曰尧舜若非知学则
 当地平天成之后生了多少骄慢而方且兢兢方且
 业业看得天大的事只如一点浮云过太虚也
乐其可知也章 翼注曰可知蒙引作当字看不是乐
 其可知犹曰乐亦不难知也 庚戌房书评曰知字
 须浅看只以声音节奏言之若说得深奥既非太师
 所解且与下数句不相照矣 附张侗初曰太师乐
卷六 第 27a 页 WYG0209-0225c.png
 官岂不知乐只是圣人神游其际想像其自然节奏
 耳 按此说亦似是俟再定 翼注曰翕如旧说八
 音齐作也看来太浅无味还当就精妙处说听其声
 音觉神气翕聚无浮散不摄之病 翕如敔虽未作
 亦不害其为八音齐作也(辛丑四月) 翼注看翕字最好
 胡思泉讲翕如云堂上堂下其交作也工师鼓师其
 并奏也恐未是乐音自有先后之序无一时俱作之
 理看来翕纯皦绎逐音内俱有(戊午三月) 蒙引谓绎如
 者一清一浊之相为终始一高一下之相为起伏而
卷六 第 27b 页 WYG0209-0225d.png
 无间断也与大全蔡氏所谓别而又不失于和俱是
 绎如妙义 大全觉庵蔡氏东阳许氏皆以绎如连
 以成盖本圈外谢氏之说蒙引谓纯如三句俱缀以
 纵之下蒙引说是 饶双峰曰翕合之馀有纯和纯
 和之中有明白明白之中无间断 馀中二字有辩

天地间自然之节奏 以四时看纯皦绎自明

 翼注曰乐其可知常说云古乐虽亡而天地之元声
卷六 第 28a 页 WYG0209-0226a.png
 人心之元韵则未尝亡耳乐有可知之理据此说是
 声音节奏都不理会只空空说个理了非夫子本意
 也看来还是就音节中指出精妙处告他观下翕纯
 皦绎俱是节奏之妙而精理在其中 如天如地不
 图至斯亦不过是翕纯皦绎到极熟处耳(戊午三月)
仪封人请见曰章 饶双峰曰夫子得位不得位封人
 所不能知所可知者夫子之道德如是天将使之振
 扬文教以开天下后世也或得位或周流四方皆在
 其中 薛文清曰治世者以权用道师世者以道用
卷六 第 28b 页 WYG0209-0226b.png
 权劳来匡直木铎于唐虞庠序学校木铎于商周删
 定修赞木铎于万古此皆天也特孔子之天远孔子
 之天隐
子谓韶尽美矣章 张彦陵曰此章要得嘉舜而悲武
 之意美是声容之盛从外面看善是所以为声容的
 根子只就美上看出非美之外又有所为善也美善
 虽有精粗内外之分然皆兼功德不可谓美专言功
卷六 第 29a 页 WYG0209-0226c.png
 而善专言德也且又有个时在薛方山曰唐虞交会
 之间正太和文明之日而舜则躬逢其盛商周改革
 之际又馀风未殄之时而武则适遭其穷此韶之尽
 善莫能拟诸形容而武之尽善终亦不能无遗憾夫
 子伤之也惜之也不是以韶来形容武短也 四书
 家训曰此节总是契慕虞周之意非优劣之也 翼
 注曰未尽善非不善也未尽耳 此章是论舜武不
 是论征诛揖逊征诛做到尽善时亦何异于揖逊故
 大全真氏之说虽佳而予不深取也 揖逊征诛亦
卷六 第 29b 页 WYG0209-0226d.png
 是德中之一节不可认做功(戊午三月) 大全朱子德有
 浅深时又有幸不幸是圈外程子意不重观其上段
 已翻去时字 问武当舜时亦只是未尽善如此则
 竟将时字抹杀了集注何又存程子之说而大全朱
 子何以又曰德有浅深时又有幸不幸曰武遇舜时
 虽只是未尽善然或不至如此之甚则时字亦非尽
 抹杀也
卷六 第 30a 页 WYG0209-0227a.png
居上不宽章 四书家训曰此是夫子崇本之论宽敬
 哀俱以心言心本也有此宽厚之心恭敬之心哀戚
 之心由此行出来即未必尽得其中而本实未拨犹
 有可观不然纵上有条教号令礼有威仪进退丧有
 衰麻哭踊皆为末节失固失也得亦失也虽欲观何
 所据而观之如一篇文字主意既差则辞之工拙皆
 可勿论 翼注曰白文以字最重是执本以观其末
 意 根本既差则其他虽有是处都不是了非更有
 是处而不足观也集注大全看得最妙存疑谓只与
卷六 第 30b 页 WYG0209-0227b.png
 其馀不足观句同看非是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