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安居篇第十六¶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29b 页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中之上
终南山沙门释 道宣 述

* ○安居篇第十六

此篇大门有八一制意二结时三夏𨳝四对首五心
念六忘成七及界八移夏。

第一制意者此律通制三时意存悯物又偏约夏月
情在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道业二损伤物命违慈
实深三所为既非招世讥谤防兹三咎故制安居。

第二结时者此律虽云前中后三时若据结文正自
有二谓四月十六结者是前十七日巳去迄至五月
六日来皆称于后唯一日为前二十九日为后此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29c 页 X40-0729.png
律大僧不结前安居吉尼不结前同吉不结后提不
依大僧安居亦提明了论云无五过处得安居一太
远聚落求须难得二太近城市妨修道业三多有蚁
蚊自他两损四无可依人依人须具五德一求闻令
闻二巳闻令清净三能决疑网四通道达俗无滞五
除邪见得正见五无施主供给药食有此五过不可
安居僧祇云若亲里请尼者先教请比丘不肯者不
得受请见论云尼依比丘住处半由旬得安居过者
不得前夏檀越为尼请比丘来而尼巳安居竟乃至
后夏初比丘有缘事不来当更请馀比丘来若不得
来应去路有难事者得安居若初安居竟比丘有缘
事去尼后方知巳结安居者不得移去得住无罪若
夏竟不得无比丘处自恣应觅作法僧祇云虽在一
比丘处安居至半月时亦应请问布萨无者三由旬
内有僧通结取故五分云有比丘自不持律不依持
律人安居夏中生疑又无问处乃至佛言依持律处
安居若房舍迮者听近持律师七日往还处于中遥
依安居有疑往问此律不依广诵二部律师得提义
云大僧丈夫尚令依律师处住有疑皆须往问譬如
婴儿无时暂离乳母恐生罪累自溺长津今时尼众
触事无知动乖法式志性昏滞好染俗风孤游自在
不承戒律或伽蓝偏僻独处边荒或愦闹城隍无僧
迥立所以举动不仁行步失礼八敬罕自无闻三业
唯加蜂虿敬俗倒为阇梨慢僧反为师弟静言此事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0a 页 X40-0730.png
良用忾然。

第三夏𨳝者若闰五月六月定百二十日安居若闰
四月者从四月十六日至𨳝月一日结者并四月住
若𨳝月二日巳后结者渐渐转少以越𨳝月故若五
月一日迄至十六日结者皆三月住若闰七月从四
月十六日及五月一日结者尽三月住由未至𨳝故
若五月二日巳后结者皆四月住由九十日未满含
闰月故。

第四对首具修威仪至一尼前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依某僧伽蓝。前三月夏
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

五分十诵前人报云汝莫放逸答云受持又义问云
依谁持律答云某律师告云有疑当往问答云尔若
依村落山间树下安居者即须改前伽蓝又除房舍
破修治等语直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依某村家。前三月夏
安居(三说)

或有人云依皇帝聚落安居或云依法界安居此皆
不成反结无知不学之罪问所以寺中令修治房舍
耶答僧房修治用通三世前人料理今人受用今人
修补以拟当来若不修治三世不续后安居者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依某僧伽蓝。后三月夏
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

第五心念者计尼不合心念今依十诵饥俭时开尼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0b 页 X40-0730.png
依亲独住所以偏出此文具修威仪至佛前云。

若比丘尼某甲今依某聚落某家。前三月夏安居(三说)

第六忘成者此律忘不心念若为安居故来便成安
居义云既言为来者旧住之人良恐不开若旧住人
要此期夏忽忘不说亦须量行若外来尼不为益事
者此便不成。

第七及界者此律云一一脚入界二双脚入界三一
脚入园四双脚入园东方明相若出亦开外来者不
说得成。

第八移夏者此律难有二种谓命梵二难也一命难
者谓鬼神贼等及恶兽毒虫不得如意饮食医药及
随意使人若安居住此便则断命故律云我在此住
必为我命作留难佛皆听去二梵难者谓被男子诱
调畏犯重戒佛亦听去若至彼结成者从初去日即
须勤觅安身处若住处未得巳来虽曾经宿不破安
居以非故心轻慢意也反前不成若得住处夏法随
食于彼无缘不得出界恐破夏也若本处无难亦不
得来由巳结成故此律俗家安居见有二难当白檀
越求移去若听不听但应自去若依馀部不云得夏
今准母论得夏故论云移夏不破安居也问遇缘出
界经宿忘不受日得夏否答诸部并无文断唯五百
问事云夏中忘不受七日出界忆即悔者得一坐中
不得过三悔不成岁问遇缘出界忽值水陆道断诸
难不及本界失夏以否答诸部亦无文断古昔大德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0c 页 X40-0730.png
校量三藏义开得夏若为三宝益事友巳大事不及
界者开自馀悠悠无益之事破夏不疑。

* ○受日篇第十七

此篇大门有六一受缘二互用三受法四得重五逢
难六五利。

第一受缘者此律云凡受日之缘要为三宝利益大
事檀越请唤生善灭恶得去十诵云为谁受日为七
众受并为生善灭恶应去若遣使不遣使俱得受若
中路闻死反戒入外道众八难事绝皆不应去僧祇
若为私巳求觅衣钵药草等悉成受日义云贫者应
开富者宜禁若病重不堪受日直去不破夏故律云
不得随意及看病人等得去无犯若为治生觅利假
托贵胜乞谷麦等或受雇捡校经像营造佛盆或悠
悠请唤心不段重或为一缘受日遂历众事或即事
不实虚搆外缘如是无益之事并不合受日既不合
受妄数为夏无德自大冒受信施计满犯重见论云
自长巳夏受施犯重五百问事破戒治生得财造佛
尚不免地狱何况得福。

第二互用者问得互用否答十诵云受七日到聚落
七日未尽所作事未竟还来至本处佛言有残夜在
应白巳去义云谓本事上得白巳馀用非谓异事上
得若总为三宝事受日者得将互用如为营佛事得
法僧上用以俱有受日缘故若有大益私营经像或
当僧次请及舍请等成受缘然舍请须问本主听者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1a 页 X40-0731.png
得成。

第三受法者。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
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大姊知(三说)

此对首法律中唯有受名无其受文相传义说唯得
六夜在外至第七日必须还也若依界安居不得戒
场上受日以非要心本处故又二界各别然不得互
用若依戒场安居亦然互宿亦不得问尼得羯磨受
日否答诸教并无文开故僧祇尼安居中无求听羯
磨法佛事僧事而游行故知尼无也义云为尼是女
弱不许孤游若当延日在外恐难逼临危可惧之甚
所以圣意知时禁防不在出限今有诸德犹顺人情
义开羯磨敬惟斯理良恐非然假令事益虽多在外
或为王臣请唤非七日可了宁可数受七日七日不
办同难直去无犯。

第四得重者问得重受日否答观其文意但为生善
利益事得重不疑明了论亦开重受七日十诵不许
者为部别不同大唐波颇三藏亦开重受西域大德
来者皆不闻单受之法(广说妨难具在僧钞)

第五逢难者律受七日出界为父母兄弟姊妹故二
私通生善灭恶缘等至意留住过日得夏若难息即
须急还不得停住免破夏疑僧祇云夏中和僧去在
道不得迁回当直去至彼和了即还故知停住宁不
破夏。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1b 页 X40-0731.png

第六五利者此律七月十六日夏罢巳至八月十五
日巳来名迦提月此翻名功德月以夏坐有劳开受
五利润益比丘尼五利是何一得背请二得别众食
三得食前食后至别家不须嘱授四得畜长衣不说
净五得离三衣宿(尼应开五衣前三开食后二通衣也)见论云四月十
六日结者得五利十七日巳去不得名赏前罚后也
僧祇有五种人不得安居衣一被举人二破夏人三
罢道人四死人五不嘱授人破夏有十种过失一为
诸佛所诃二为诸天世人所诃三破夏四得罪五不
得受功德衣六不得五事利七不得摄施八不得安
居衣九恶名流布十后悔入地狱。

* ○自恣篇第十八

此篇大门有十一制意二时节三集僧四差使五简
人六秉法七五德八自恣九略法十杂法。

第一制意者夫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巳不自
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巳罪恣僧治举
内彰无私隐外现有纯净故曰自恣也。

第二时节者此律七月十四日十五日并得自恣又
急施衣戒中十六日亦得自恣此则三时为又叉不
知何时自恣佛听大食小食上上座应白。

大姊僧听。今白月十五日。众僧集某处自恣(维那作白亦得)

第三集僧者义云要五人巳上方得白差自恣若破
夏不安居人虽不得夏以举罪义同理必依众恣僧
治举此律若后安居人从前安居者自恣仍须待日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1c 页 X40-0731.png
满得还乃至沙弥尼等亦须尽集以治举义同待僧
唱出方可得去。

第四差使者此律比丘尼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
竟听差一比丘尼为僧故往大僧中说自恣十诵云
应差二剿了知法尼往僧中当作白和僧。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差比丘尼某甲。往僧中。说三
事自恣羯磨。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尼某甲。为比
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白如是。

大姊僧听。今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
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谁诸大姊忍。僧差比丘尼某
甲。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者
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巳忍。差比丘尼某甲。为比丘尼
僧故。往大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又应口差二三人尼为伴往大僧中礼僧足巳曲身
合掌云。

大德僧听。比丘尼僧。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竟。比
丘尼僧。说三事自恣见闻疑。大德僧慈悯故语我。我
若见罪。当如法忏悔(三说)

尼说巳大僧良久默然上座应敕尼云大众上下各
并默然不云见罪良由尼众内禁三业外无三事内
外清净并无缺犯各应如法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
如法自恣比丘尼当传此教告众令知使尼答云尔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2a 页 X40-0732.png
顶戴持更设三拜巳便还当于明日尼僧自恣时鸣
稚集尼僧巳不来者说欲尼僧等各依行立被差尼
在上座头立宣大僧教云。

大姊僧听。僧差我比丘尼某甲。往大僧中。说三事见
闻疑。大众上下。并皆默然。不云见罪。良由众众。内禁
三业。外无三事。内外清净。并无缺犯。各应如法精勤
行道谨慎莫放逸。如法自恣。

宣巳诸尼一时合掌顶上各云顶戴持然后尼僧安
庠自恣律云大僧十四日自恣巳僧十五日自恣此
二众相依故局日时若大僧病别众众不和众不满
等尼应遣使问讯大僧若尼众病乃至不满亦须问
讯大僧问尼众不知所以须问讯大僧耶答若知不
和便能为其和解。

第五简人者此律要具二种五德方堪自恣初五德
一不爱二不恚三不怖四不痴五知自恣不自恣(此五
是自恣五德)第二五德者一知时不以非时二真实不以
虚妄三利益不以损灭四柔软不以粗穬五慈心不
以瞋恚(此五是举罪五德)若不具此二五德举不知时恐恼
众僧反成自累五分云要差二人巳上乃至多人(为众
大更互息作也)三千威仪云要差二人为僧自恣竟五德自
相向出罪不得求馀人自恣竟以馀人僧不差故僧
祇十诵云差有德者作(今时多有年少者作相中不善)

第六秉法者未差五德前先须行香汤净水行筹唱
数一依前说戒法问改说戒语加自恣词然后差其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2b 页 X40-0732.png
五德上座秉法秉法时不须唤五德尼立恐成别众
问僧集和合否答曰僧集和合又问未受具戒者出
答云未受具戒者巳出(若有式叉尼等出时法用还依前说戒中无异)又问
不来比丘尼说欲若有说欲者应云。

大姊僧听。比丘尼某甲。我受彼欲自恣彼如法僧事
与欲自恣(一说便得)

今时多有依说戒法说欲若受欲尼本房内受他说
欲者对僧不得改正还令问本房取彼尼自恣若持
欲尼对僧错说者得临座改正成有边方不学律者
自恣时有病缘等不许他说欲此迷愚甚矣。

又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自恣差人羯磨。又问众
中谁能为僧。作五德自恣人。答云某甲能。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尼某甲某甲。
为僧作受自恣人。白如是。

大姊僧听。差比丘尼某甲某甲。为僧作受自恣人。谁
诸大姊忍。僧差比丘尼某甲某甲。为僧作受自恣人
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巳忍。差比丘尼某甲某甲。为
僧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第七五德法者僧既差巳即从座起至上座前礼足
跪住若在露地应在伸手相及内自作白和僧云。

大姊僧听。今日众僧自恣。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自
恣。白如是。

次明行草法者五分云好泥地布草座而自恣并须
偏袒右肩两膝著地合掌自恣前觅软净草随僧多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2c 页 X40-0732.png
少人别一剪置上座前五德取草行之从上座至下
座人付一剪讫五德亦须一剪自一手执往至本座
处然后敷地若大众多令年少尼三五人助行讫五
德至上座前白云一切僧就草坐偏袒右肩长跪合
掌如法自恣白巳僧皆警策依唱仪式增一经如来
亦同僧坐于草座告诸比丘汝等各就草座我欲受
岁等广如彼说。

第八自恣法者其一五德来至上座前大敷坐具长
跪第二五德尼至次座前立众僧行间两边并须敷
长延大席令不污五德尼足若上座见五德来就即
整衣服长跪偏袒右肩合掌一切僧亦尔然后说云。

大姊一心念。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尼某甲亦自恣。
若见闻疑罪。大姊长老哀悯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
法忏悔(三说)

上座说巳复本而坐此初五德尼翻至第三上座前
立彼第二五德尼受忏同前如是展转乃至下座律
开病尼随身所安自恣僧祇云二五德各至本座坐
处自相向出罪不得待僧竟十诵云众僧说巳五德
至上座前告云僧一心自恣竟然后礼敬而退。

第九略说者此律若有八难馀缘同前说戒中并许
略自恣令五德作白云。

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为难故。僧各各三语
自恣。白如是。

作白巳众僧一时相向各三说巳便散今时尼众或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3a 页 X40-0733.png
有小语自恣或五德尼各一时受他自恣此并非法
故律云不得窃语自恣闹乱自恣令一一次第从上
座自恣大语分明使僧尽闻上明六人巳上法若限
五人其法稍别以男内总有五尼则不合说欲先问
病总集一处白羯磨差一五德竟又差一人不得双
牒二人以所为两人不入僧数故假令六人巳上作
法无其难事亦不得双牒二人一时作羯磨至自恣
时一五德同僧坐一五德展转取自恣若事总了二
五德尼自相向说馀法同前若界内唯有四尼巳下
止得对首自恣不合众法对首云。

诸大姊一心念。今日众僧自恣。我比丘尼某甲清净
(三说)

馀下三人互说如前若二人相对云大姊一心念不
须云诸大姊等若依十诵饥俭从亲里独住尼心念
云。

今日众僧自恣。我比丘尼某甲清净(三说)

第十杂法者问所以对僧云见罪对首云清净者答
对僧治举义足故云见罪得忏别人摄治不尽故云
清净举心应僧若僧及别人自恣巳更有客来少则
告清净等多更为说若二人作法巳更有三人来应
作僧法自恣若二尼来还同对首若四人巳下犯提
乃至吉罗并须忏巳自恣若犯初二篇屏对一尼发
露巳自恣僧祇云不得此界安居馀处自恣此律前
安居人自恣竟分夏衣后安居人得同受物仍待日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3b 页 X40-0733.png
满得还安居竟不去犯罪。

* ○师徒篇第十九

此篇大门一十有三一师徒名二依止意三免依止
四合依止五通行法六白事法七请经法八报恩法
九无师法十简师德十一请师法十二师摄法十三
诃忏法。

第一师徒名者问何名为师和尚阇梨者答见论云
无罪见罪诃责是名我师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是
我阇梨义云和尚此云知有罪知无罪是名和尚故
此律云我犯不犯师不知也又义云和尚者为力生
阇梨者为正行弟子者学在我后为弟解从我生为
子。

第二依止意者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事师当具
五意一当敬难之二当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随之四
报恩不厌五从后称誉师教弟子亦有五意一当令
疾知二令胜他人弟子三令知不忘四有诸疑难悉
为开解五欲令弟子智慧胜师正法念经云若畏师
持戒名下持戒僧祇师度弟子者不得为供给自巳
故度人出家得罪当使彼人因我度故修诸善法得
成道果佛藏经云五夏巳前于人受学律藏五夏巳
后具知应学无我人法见论云云何学律谓读诵解
义也此律云和尚畜弟子当如儿想弟子看和尚当
如父想义云如儿想看者须具四意一匠成训诲二
慈念三矜爱四摄受以衣食如父看者还具四心一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3c 页 X40-0733.png
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敬养如臣子之事君父
也故律云如是展转相敬相重瞻待令正法便得久
住增益。

第三得免依止总有八人此律有六馀部有二此律
一乐静二守护住处三病四看病五满六夏巳上六
自有智行住处更无胜巳七饥俭无食处十诵云若
恐饥饿死者当在日日见和尚处住恐不尔者若十
五日若一月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时来见和尚八
行道称意处五分云诸比丘各勤行道无人与作依
止当于众中上座大德心生依止敬如师住。

第四合依止总有十人此律云一和尚命终二知休
道三和尚决意出界四和尚舍畜众五弟子缘离他
方六弟子不乐住处更求胜缘七未满六夏八不谙
教网故律云若愚痴无智慧尽形依止他十诵云虽
受戒多岁不知五法者尽形依止他一不知犯二不
知不犯三不知轻四不知重五不广诵戒通利母论
云百腊不知法者应从十腊知法者依止僧祇有四
不善知法不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尽形依
止九或愚或智愚谓性戾痴慢数犯众罪智谓犯巳
即知依法忏洗志非贞正依止于他十不诵戒本母
论云不诵戒人若故不诵若先诵后忘若钝根诵不
能得此三种人不得离依止十诵云不诵戒有四过
一不得畜弟子二不得离依止三不得作和尚四不
得作阿阇梨。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4a 页 X40-0734.png

第五通行法者此律师及弟子有七种通行法一众
僧与师作治罚弟子相料理令和尚顺从于僧设作
令如法不违逆求除罪令僧疾与解罪二若和尚犯
僧残弟子当如法劝化令其发露为集僧作覆藏六
夜出罪等(尼行十五夜摩那埵法)三和尚得病弟子当瞻视若
令馀人看乃至差若命终四和尚不乐住处弟子当
自移五和尚有疑弟子当以法以律教除六和尚若
恶见弟子教令舍恶见住善见七弟子当以二事将
护谓法及衣食(和尚于弟子并通行此法如上)僧祇云和尚阇梨有
非法事弟子不得粗语如教诫法应软语谏师云应
作是不应作是若和尚不受语者弟子应舍远去若
是依止师者当持衣钵出界一宿当还五分云若师
犯僧残求僧乞羯磨弟子应扫洒敷座集僧求羯磨
师等。

第六白事法者此律云凡有所作并须白师令知白
时具修威仪长跪合掌云尊忆念弟子某为某因缘
故须到某处同伴某甲白尊令知师应量宜谓同伴
如去处如营事如方始听去若一事乖违便不合放
而同伴之人必须明解律教持戒灼然老少相兼堪
始听去五分云欲行预前二三日白师令知唯除大
小便用杨枝不白十诵云一切所作事皆须白师唯
除礼佛法僧大小便嚼杨枝三种不白僧祇云不白
师得取与半条线半食等若约一条线而不白得罪
若不能一一白师者当通白亦得见论弟子从师行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4b 页 X40-0734.png
不得远师七步沙弥威仪云弟子随师行不得以足
蹈师影复有五事一不过历人家二不得止住道与
人语三不得左右顾视四当低头随师后五到檀越
家当住一面师教坐应坐。

第七请经法者此律云彼清旦入和尚房中受经问
义沙弥经云若入师房应三弹指见论云弟子参师
应避六处一不得当前二不得当后三不得太远四
不得太逼五不得处高六不得上风立。

第八报恩者此律云清旦入和尚房内除大小便器
白时到等又日三时朝中暮问讯和尚又执作二事
劳苦不得辞托一修理房舍二为补浣衣服师如法
教事尽当奉行若遣往馀方不得假托内缘而住僧
祗云弟子应晨起先右脚入和尚房巳头面礼足问
安眠否虽百岁比丘无智慧者应依止十腊比丘如
弟子事师无异(尼亦应同)十诵云除礼足馀尽应依师教
经云一日三时应参师和尚若参师不见时应持土
块草木以为记验天时若热日别三时以扇扇师若
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尚边不敬信心遂说长短于
将来世别有一小狱名为搥扑当堕是中堕彼处巳
一身四头俱焦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铜[𠿘]常啖
舌根若从他闻一四句偈各于千劫取彼和尚阿阇
梨等荷担肩上或时背负顶戴亦未能报也地狱经
云为人弟子说师僧过者设师有实命终入地狱啖
其舌根若得好食美果等不与父母师僧先自食啖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4c 页 X40-0734.png
生饿鬼中后生为人贫穷若人含毒向师长入铁钺
地狱后生毒蛇中若恶心学父母师长语入融铜地
狱后生为人謇吃僧祇云有人问汝和尚阿阇梨字
何等不得直道和尚阿阇梨字应告言义因缘故字
某甲此律若弟子见和尚四种非法应忏谢而去白
和尚云一我如法和尚不知二我不如法和尚亦不
知三我犯戒和尚舍不教诃四犯而忏者亦不知。

第九无师住时节者此律开先洗足饮水巳然后依
止伽论云初至他处不相谙委二三日选择师十诵
云无好师者听五六夜有好师者乃至一夜不依止
者得罪。

第十简师德者此律阿阇梨有五种一出家阿阇梨
谓依教受十戒者是二受戒阿阇梨谓为受具足秉
羯磨者是三教授阿阇梨谓教授威仪者是四受经
阿阇梨谓所从受经者是五依止阿阇梨谓受依止
者是义云前四通名阿阇梨今此所明准论依止阇
梨以替和尚处故必须谙究经律圆解明白方始得
为僧祗云不得辄请依止须成就五法一受念二恭
敬三惭四愧五乐住伽论云凡欲依止人者当好量
宜能长善法者及问馀人云此比丘尼戒德何似能
教诫否眷属复何似无有诤讼否若都无者然后依
止此律明二师德者有三一简少取老十二夏巳上
为和尚至六夏巳上为阇梨二夏数虽满必须智慧
三虽具上二德然要勤教诏弟子阇梨亦七种共行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5a 页 X40-0735.png
法如前和尚中说。

第十一请师法者此律由和尚命终无人教授故多
坏威仪佛令听有依止阇梨相依教训如和尚法展
转相依令佛法倍增益流布请时具修威仪至彼师
所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今求大姊。为依止阿阇
梨。愿大姊为我。作依止阿阇梨。我依大姊故。得如法
(三说)

彼师告云可尔与汝依止莫放逸(随道一事皆得)五分云若
师不答许可者不成依止法。

第十二摄受法者僧祇云日别三时教三藏教法不
得广者下至略知戒经轻重阴界入义若受经时共
诵时坐禅时即名教授若不尔者下至云莫放逸义
云若请师须具四意一作请彼摄我我当依彼慈念
怜悯意二请取道法资神令教授行成智立意三自
申巳意我能依止爱念恭敬如父母想意四彰巳能
依止而行谓惭愧二心也具此四法方无过咎若不
尔者徒自悠悠终无成办五分受戒巳师应六年自
摄若教他摄违者犯提弟子亦应六年依承和尚此
律受戒巳不得离和尚见论云和尚多有弟子留一
人供给馀者随意令读诵僧祇云弟子为王难师必
经理若贼抄掠等觅钱救赎否者犯罪十诵云和尚
有四种法弟子应量宜一与法不与食应住二与食
不与法不应住三法食俱与应住四若法食俱不与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5b 页 X40-0735.png
者不须问师若昼若夜应舍去阇梨亦然僧祇云苦
住乐住四句同前五百问事云其师无非法而诱将
他沙弥去犯重。

第十三诃忏法者凡弟子有过必须以理诃责诃责
之法事须出过令彼伏首依罪忏悔此律云师不出
过辄尔诃责弟子云我何过诃责我僧祗若师诃责
弟子不受者当语知事断食若前凶恶者师自远去
一宿更还得住无过善戒经云师不驱谪弟子重于
屠儿旃陀罗等屠儿不坏正法不定堕三恶道中若
畜恶弟子必生恶道又为名闻利养故畜徒众是邪
见人名魔弟子五百问事云有师不教弟子弟子破
戒故便堕龙中后因相遇返来害师义云若诃责弟
子先自量喜怒次量前过轻重外现威肃内怀悲悯
苦言切勒令息后犯又经中无有杖打弟子之法数
见僧尼每加杖捶痛彻前人于是遂引涅槃三子之
喻此未达教意然彼并是住一子地悲心无差别得
行此法罚今时杖栲众生皆瞋怒猛炽放畅心怀加
痛前人岂同大悲一子之念地持论云上过罚黜中
犯折伏下犯诃责亦无杖打之法此律或尽形责弟
子或夏初犯过罢夏瞋犹不息或不现前诃责或设
诃而受供给此并非法得罪此律云师诃弟子命馀
比丘尼将顺使向和尚阿阇梨所调伏令早忏悔应
观折伏柔和知时受忏弟子应至二师所具修威仪
合掌云大姊我今忏悔更不复作若不听者当日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5c 页 X40-0735.png
时忏悔和尚犹不许者当下意随顺求解其所犯若
求解其过和尚阇梨当受不受如法治。

* ○致敬篇第二十

此篇大门有十一敬寺二敬佛三敬法四敬僧五定
尊六致拜七八敬八报恩九医药十殡终。

第一敬寺者每惟佛法陵迟出家僧尼道心疏略至
于众行触事阙如故令堂殿朽坏舍屋崩摧门墙凋
弊粪秽盈阶路绝人踪僧徒漂寄不修不拭日就衰
隤造罪造愆无时暂舍是以荤辛酒肉竞奉僧房香
华幡盖罕供佛宇六时致拜早自无心三业虚谭弥
加蜂虿或将人共宿饮宴同餐丝竹管弦公然聚会
遂令恶人兴毁始拟便摧飙火才焚终将烟灭故使
冥鬼效灵善神舍卫伽蓝无故直为尼戒有亏招世
讥嫌亦由众无纲纪古德寺诰乃有十篇略述三五
不备具录或云道场或云寺或云无生或云停毒或
云息恶或云寂灭或云净住随义七名各有所表今
时居者岂称名者也小法灭尽经云劫火起时曾作
伽蓝所不为劫火烧乃至金刚界为土台也五百问
中昔在婆罗门相一比丘有天子相时比丘入寺持
锡杖倚佛图墙礼佛巳出遂失贵相等(今时僧尼甚知敬仪公然
造过岂类杖倚伽蓝之罪)僧祇云佛寺恶坏更好作得尼乾经云
或嫌塔寺及诸形像妨碍除灭送置馀处者如是恶
人摄在逆众生数分中上品治之十轮经云若破寺
杀害比丘其人欲终支节皆疼多日不语死堕阿鼻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6a 页 X40-0736.png
地狱具受诸苦地持论云支提者名塔杂心论云有
舍利名塔无者名支提或名塔婆或名偷婆(此云冢亦名方
坟也)支提者此云庙(庙者貌也)耶舍传云提婆鼻阿罗者(隋云
天游)天谓国王游谓僧处其处王立故名天游旧来以
寺代之寺乃此土公院谓是司也嗣也柘斗提奢者
(隋云四方但是僧处)旧招提者讹略也昔人去斗除奢柘复误
作以柘招两字形滥相似致久来误矣增一经云作
房施僧名招提十诵云有檀越施比丘僧房转施比
丘尼僧者是名非法施非法受非法用僧祇云若有
檀越施比丘尼房舍等应让比丘僧若不让而受者
佛言此违敬法。

第二敬佛者惟今道俗虔诚寡薄慢怠逾强轻懱圣
容傲物自广遂令故像丰多盈堂满室趺光堕落手
足纵横泥木杂污粪土狼藉于是青莲之座数倾白
毫之相屡危宝塔自摧严容耸峙设有与心造作镕
铸不圆相好尊仪至多疏漏或争价高下增减灵相
逐贱省功将为称意致使形仪换改不类西华随情
造作乃同粪土遂使国君有破坏之心臣民存不敬
之意善恶无徵群邪竞起至圣不加反招自辱静思
巳过岂不然乎阿含经云无恭敬心于佛法中当堕
龙蛇中以过去从中来今犹无敬故多睡也又佛升
忉利天优填王请目连为我等将巧师看世尊形下
来造之三上三审三下始得真相世尊下来此像迎
佛佛为摩顶记当来利益于我敬福经云经像主莫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6b 页 X40-0736.png
论道雇经像之匠莫云客作造佛布施二人获福不
可度量欲说其福穷劫不尽受吾约制是佛真子如
是精诚造少福多问居士之中作经像师合取直否
答不得取价直如卖父母取财者逆过三千直是天
魔离吾佛法非我眷属饮酒食肉五辛之徒不依圣
教虽造经像数如微尘其福甚少盖不足言劫烧之
时不入海龙王藏劳而少功不敬之罪死入地狱主
匠无益诸天不祐不如不造直心礼拜得福无量如
向所列造多福少像师作像不具足相五百世诸根
不具第一尽心为上妙果先升。

第三敬法者今时像季法逐人讹道俗相滥传谬背
真祈求邪道随顺邪师法受恶友不亲善友不修内
典专玩俗书或淫读庄老耽著孔经解奏鬼神咒诅
吉凶或琴棋歌戏将为正业讲经律论用为非要或
无钱请读则舌卷愁开闻财雇诵则忧不声畅或有
抄写圣文多丰升错既不勘治又不护净或将共同
宿处在门檐风零雨滴虫啖烂灭或增削经论加添
俗语科题品目混浊圣文致使西河之乱孔子献鼠
之疑玉璞经无灵验之功诵无救苦之效招世讥谤
指佛无徵福不赎过罪益弥天故敬福经云善男子
经生之法不得一字颠倒重著点污五百世中堕迷
惑道中不闻正法此律云若比丘敬佛僧戒者正法
不灭若不敬者疾灭正法也大莲华经云受佛禁戒
不护将来各言我是于大乘法亦如冥夜各自说言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6c 页 X40-0736.png
我得佛法受铁锵地狱苦事难述从地狱出瘖哑聋
盲不见正法摩耶经云若年少比丘亲于众中毁呰
毗尼当知法灭不久住。

第四敬僧者惟末世僧尼谙究既微积罪尤大服玩
乖于内典举动同于外俗知解类若管窥升駮剩为
大匠更相扇动共作愆瑕互求长短诤情难息或有
纵荡六情驰骋三毒明党痴恶思厌清众恃官形势
枉厌良善枷禁囹圄退令归俗自作好人独标众首
或有共一伽蓝两处结界大院禅院不同布萨法服
名利苟自贪荣佛制听戒便推认恶或有两处鸣钟
各集徒众诤为多少致成忿诤遂使道俗有向背之
心伽蓝有不和之相佛藏有鸟鼠之喻大集有猕猴
之况昔者学步耶郸不谓匍匐而归鸡欲朝鸣何期
反成乌调哀哉哀哉痛伤难忍永惟期理深可慎欤
故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又
二种痈疮一求见他过二自覆巳罪像法决疑经云
诸比丘自称我是法师我是律师我是禅师此三种
学人能灭我法更非他人迭相毁呰正法念经云为
求财利说法名为下施为名闻胜他说法名为中施
为增长众生智慧而为说法名为上施或有比丘不
乐禅诵卖乐求财于他病者不相应治生于黑绳地
狱五百问事云比丘志乐衣服昼夜染著因病致死
后生蛇中还来缠衣众僧葬亡比丘讫取衣钵作法
蛇延颈吐毒僧共看之有得道者劝蛇令去遂入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7a 页 X40-0737.png
中毒盛火出烧身命终死入地狱大悲经云佛过去
时见一切人故无不倾侧谦下礼敬以是义故成佛
巳来山林人畜见佛行时无不倾侧低头礼拜此律
云其敬长老者是人能护法现世有名誉将来生善
道。

第五定尊者母论云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称下
座为慧命又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
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五十夏巳上者一
切沙门国王之所尊敬是名耆旧长老五分云上无
人者即名上座婆论云内道一切皆是上座外道一
切皆是年少僧祇云无岁比丘得共三岁坐乃至七
岁得共十岁坐若卧床得三人坐坐床得二人坐伽
论云地敷得共未受具人坐。

第六致拜和南者(此云度我)出要律仪云和南者恭敬也
声论云槃那寐者此翻为礼智度论云礼有三法一
口礼二屈膝三头至地是为上礼又有三礼下者揖
中者跪上者稽首菩萨礼佛有三品一者悔过品二
者随喜品三者请佛品地持论云当五轮至地作礼
阿含经云二肘两膝及顶名五轮(亦云五体投地)五分云若
人多但别礼师总礼馀人而去三千威仪经云绕塔
有五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视四不
唾地五不与人语又当念佛法僧恩梵网经云出家
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亦不应向父母礼拜五百问事
云弟子得礼师冢以报恩故(准此尸灵未埋亦得礼也)律沙小此弥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7b 页 X40-0737.png
尼沙弥式叉摩那比丘尼比丘如来及塔如是展转
从下向上乃至大比丘得礼如来及塔五百问事云
绕塔不得女众随有优婆塞者不犯(准此尼绕塔不得男子随)
论云辞佛法绕佛三匝四方作礼而去合十指爪掌
叉手于顶上却行绝不见如来更复作礼回前而去
增一云塔前不得礼馀人十诵云佛塔声闻塔前自
他不得礼五百问事云佛塔前礼比丘犯堕此律云
大小便裸身剃发说法嚼杨枝洗口饭食啖果等皆
不应礼五百问事云净洁靴鞋履亦得著礼拜僧祇
不得如哑羊不语当相问讯少病少恼安乐否道路
不疲苦否宝梁经云破戒比丘受他持戒者恭敬礼
拜得八轻法一作愚痴二口瘖哑三颜貌丑陋四其
面侧戾见者蚩笑五转受女身作贫穷婢使六形体
羸瘦夭损寿命七人所不敬常有恶名八不值佛世
此破戒者乃至大地无涕唾处。

第七八敬者五分云瞿昙弥白佛言愿听女人出家
受戒佛言止止莫作是语所以者何往古诸佛皆不
听女人出家诸人皆自依于佛在家剃发著袈裟勤
行精进获得果證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我今听汝以
此为法如是三请佛亦不听瞿昙弥便大啼哭自剃
发等乃至佛为说八敬方听出家母论云阿难为女
人求出家迦叶谪罚阿难十事一者若女人不出家
者诸檀越等(自下为头)常应各各器盛食在道侧互跪授
与沙门二者常应与衣服卧具于道中求沙门受用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7c 页 X40-0737.png
三者常应乘象马车乘在于道侧以五体投地求沙
门而蹈过四者常于路中以发布地求沙门蹈上而
过五者常应恭敬心请诸沙门到舍供养六者常应
生恭敬心净扫其地脱身衣服布地命沙门坐七者
乃至脱体上衣扫比丘足上尘八者乃至常应舒发
拂比丘足上尘九者乃至沙门威德过于日月况诸
外道岂能正视于沙门乎十者女人不出家者佛之
正法应住千年今减五百一百年中得坚固解脱一
百年中得坚固定一百年得坚固持戒一百年得坚
固多闻一百年得坚固布施见论云所以不听女人
出家者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五百岁不住
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故正法还得千年摩耶经
云千一百岁巳诸比丘等如世俗人嫁娶行媒于大
众中毁谤毗尼义云今时尼众顺教行媒受俗驰使
街衢路首轻突大僧不避尊仪陵辱上下或独行无
侣孤游聚落出入行来类同贱俗灭法之原特由于
此然法众多不能具述今但逐要不过八敬今列八
名幸愿依行冀正法长存千龄弗坠耳此律云一者
百岁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僧当迎逆礼拜问讯请
令坐二者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三者不得与比丘
罪说比丘过失比丘得说尼过失四者式叉摩那巳
学于戒应从众僧求受大戒五者尼犯僧残应半月
在二部僧中行摩那埵六者尼于半月从僧中求请
教授人七者不应在无比丘处住八者夏安居讫当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8a 页 X40-0738.png
诣僧中求自恣人如是八法并应尊重恭敬赞叹尽
形寿不应违之中含经云若比丘听尼问经律毗昙
然后得问不听者犯第五尊师法僧祇云尼入大僧
寺中应头面一一礼一切比丘足若老病不堪随力
多少恐不遍者得就总礼应云我尼某甲头面礼一
切僧足若比丘入尼寺应须礼不得骂云是犯戒是
医师是摩诃罗无所知乃至实罪皆不得说比丘得
说尼实罪尼若憍慢不恭敬迎逆礼足者犯越敬法
大爱道尼经云若比丘举比丘尼过尼应自省不得
高声大语又比丘尼敬比丘僧视之如佛此律云比
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等触犯诸比丘者佛言应唤
来谪罚若不改悔应作舍教授羯磨僧祇云若比丘
犯过亲里尼得软语语不得诃责十诵云尼见大僧
不起提此律若一比丘唤一比丘尼乃至众多比丘
尼应往若不往如法治问何故制尼依僧耶答爱道
尼经云女人但欲惑色益寿畜弟子亦不欲学问但
知须臾之事故依僧也。

第八报恩者五分毕陵伽父母贫穷以衣食供养佛
言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荷母于上大小便
利极世珍奇衣服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
比丘尽心供养父母否者得重罪僧祇云父母不信
三宝者应少经理若有信者得自恣与无乏父母贫
贱将至寺中自手与食一切皆得母论云父母若贫
者先授三归五戒十善然后施与若不贫者虽受戒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8b 页 X40-0738.png
不合与增一经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
补处菩萨功德一等又云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
谓父母也是故比丘常当孝顺供养父母不失时节
当如是学。

第九医药者此律老病比丘不堪步涉听作步挽车
若舆若乘除牸牛草马等尼应例前见论云作医师
得突吉罗若为出家五众合药者得若和尚父母在
寺疾病弟子亦得为合药又父母贫贱在寺内供养
净人兄弟姊妹叔伯及姨舅等并得为合药无者自
有得借用不还者勿索如是乃至七世五百问事云
若道人慈心作医治不得取物自入巳前人强与应
取若病不病不得服气唾肿同外道故五分云为知
差次会等听学书不得为好废业不听卜相问他吉
凶此律不得卖卜诵咒处方治病等由事容不实谤
毁好人开学诵书及学世论为伏外道故新学比丘
开学算术尼学咒术医等得提患吐用发烧作灰以
水和漉服患热用旃檀涂沈水治患毒用腐烂药田
中泥治亦须水和受服五分云青木香著衣中辟虫
诵咒时不啖盐不眠床佛听神咒法耳僧祇云生痈
疖用小麦研涂之十诵云不净脂盐得服此律不净
苏用灌鼻。

第十殡终者此律云白衣来寺中应方便喻遣若称
誉佛法僧者随能为之若死为净伽蓝故担弃之僧
祇云比丘不得唤爷娘兄弟等名字乃至姨姑等止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8c 页 X40-0738.png
得称优婆塞优婆夷增一经云佛告阿难自今巳后
诸比丘称卿仆射向大称尊向小称贤相视当如兄
弟自今巳后不得称父母所作字又小比丘向大比
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为好学(尼亦准同)五分云不
得展转作俗人相唤阿婆阿母阿兄阿弟唤师僧应
言和尚阿阇梨(今时僧尼唤和尚阇梨为阿师唤同学云某公此无识之甚也)增一
经云四姓入佛法中同名为释迦种子不得依俗姓
见论云唤婢为大姊不得云婢。

* ○随戒篇第二十一

第一波罗夷简要释五(大僧唯有初四)尼总有三百四十八
第一篇有八第二篇有十七第三篇有二百八第四
篇有八第五篇有一百及七灭诤合有三百四十八
戒世人妄传五百戒者非也亦有经律尼戒五百此
但有总数而无实名也。

淫戒具四缘犯一是正道大小便及口是二有染心
三兴方便四与境合但使正道三处入如毛头皆犯
此律有将小儿根内口中弄虽本无淫心伹使入时
受乐便犯十诵口中要过齿犯此律若为怨家贼等
缘强持男根令入三处自无淫心但使始入入巳出
时无有一念受乐心者皆不犯若随有一时受乐便
犯若比丘及尼互教前人作者偷兰前人不作教者
吉罗下三众相教作及不作俱吉仍作灭摈不犯者
若睡眠无所觉知(谓开怨逼巳不犯)不受乐(谓开怨造他不犯也)一切
无有淫意(谓无染心不犯)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9a 页 X40-0739.png

盗戒具六缘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有盗心四重物
五兴方便六离本处犯此中约境判盗开为十三重
一佛二法三僧四三宝互用五当体互六像共宝互
七即物自互八出贷九宾客十人物十一非人物十
二畜生物十三杂明盗业。

第一盗佛物者十诵云盗佛图物精舍中供养具若
有守护主计直犯重毗柰耶律云盗佛物等望本主
结重由断彼福故(以佛无我所心盗得偷兰)十诵偷舍利婆论盗
佛并为净心供养自念云彼亦弟子我亦弟子如是
者不犯伽论云盗佛舍利不满五偷兰遮满五犯重
(由转卖活命故犯重)

第二盗法物者此律云时有盗他经卷佛言佛语无
价计纸墨犯重十诵云借他经拒逆不还令主生疑
犯兰(由心未断若决犯重)正法念经云盗他秘方犯重五百问
事云地中伏藏物若为三宝斋堂设会得取无罪不
得口吹经上尘亦不得烧故经得重罪如烧父母不
知有罪者不犯义云如前盗舍利不犯者为施主情
通若局不通亦应得重造经通塞亦然。

第三盗僧物者若有守护主望守护人犯重若主掌
自盗准善见论盗僧物犯重(谓常住僧物也)僧祇云若将长
食还房偷兰遮婆论云不打钟食者犯盗又空寺中
见食盗啖随多少犯罪(准论得兰)善生经云盗亡比丘物
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轻(谓人不满五但犯偷兰)若巳羯磨
望现前僧得重(谓人限满五得重)若临终时随亡人嘱物盗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9b 页 X40-0739.png
者随约所与人结罪五分云盗心贸僧好物直五钱
犯重一钱巳上兰。

第四三宝互用者僧祇云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
物谓之不犯佛言彼罗夷义云今时僧尼掌三宝物
取僧粮食乘僧驴马使僧家人为佛法营使者并依
律满五犯重宝梁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无人
与佛法物作主复无可咨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
有所须营事比丘和僧索欲行筹和合者得用僧物
修治佛塔依法取僧和合者得用不和者劝俗修治
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钱以施主重心故舍诸天及人
于此物中应生佛想塔想乃至风吹雨烂不得贸宝
供养以如来塔物无人作价五百问事云本非佛堂
设像在中比丘如法共宿作隔障不犯由佛在世亦
与弟子同房宿故婆论四方僧地不和合者不得作
佛塔为佛种华果十诵云僧园中树华听取供养佛
塔僧祇云院内树薪应取少多温室食厨别房用不
得过取若无分限者随意多少应取乾枯者十诵云
树皮叶等随比丘用义云虽有此开亦复省巳用之
损僧物者其业甚重随盗一毫则望十方凡圣结罪
故方等经中华严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
僧物者我所不救大集经云盗僧物者罪同五逆观
佛三昧经云用僧祇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等罪
并违戒律故受斯殃是故行者宜急深访。

第五当体互用谓本作释迦改为弥勒本作大品改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39c 页 X40-0739.png
充涅槃本作僧房改供僧食皆是违反施心并得互
用罪五百问事云用佛彩色作鸟兽形得罪除在佛
前为供养故不犯见论云若施主奉施园果拟为衣
服汤药盗心回分食者计直得重若拟作僧房回作
僧食犯兰若住处乏少粮食各欲散去无人守护者
得和僧减用其园果等重物作食守之若贼乱世听
持去贼止还本处欲供养此像乃供养彼像得小罪
十诵云僧房坏持僧卧具等物卖治房舍伽论云持
此四方僧物盗心度与馀寺得小罪以还为僧用故
不得重义云若为僧使路无乞食处听和僧持食在
道得食准前善见守寺之文在寺庄田碾硙为知事
者鸣钟得食若知事人为僧捡挍将僧净人畜生至
馀寺庄田食僧粮草豆准前伽论得吉若私为巳知
识相看纵是僧家净人畜生计直犯重此律若国土
荒坏住处无人得持此寺物将向馀寺若国土还静
本住处有人还持此物归本寺否者如法治。

第六像共宝互谓住持三宝与埋宝互用还得罪。

第七佛物自互者五百问事云佛物买取供养具供
养不得卖佛身上缯与佛作衣又佛堂柱坏换讫故
柱施僧僧不得用十诵云以佛塔物出贷佛言听僧
祇云供养佛物华多听转卖买香灯供养犹故多者
转卖著无尽财中五百问事云先上佛幡得取作馀
佛事用若施主不听不得用。

第八出贷者僧祇云塔僧二物互贷分明劵记某时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0a 页 X40-0740.png
贷某时还若知事交代当于众中读疏分明唱记付
嘱后人违者结罪十诵云别人贷塔僧物若死计直
还见论云亦得贷借财物作私舍善生经云病人贷
三宝物十倍还之馀不病者良恐不开。

第九宾客等者此律云若知法律者凡所至处迎逆
供给饮食十诵以此人替补我处故须供给僧祇云
若恶贼愚夫工匠国王大臣有力能损益者应与饮
食五分若白衣入寺不与食起嫌心佛言应与持恶
器与又嫌佛言以好器与(此谓见僧过者应与若高识君子为说信食难消非
悭吝等以此言遣亦不乖也)十诵云病人索僧贵药与两钱半价
见论云若净人分番上下者上者与衣食下者不得
与长使者供给衣食十诵云客作人若雇得一日使
卒遇风雨难缘不得作者佛令量功与价。

第十盗人物者见论云比丘为他别人乃至三宝守
护财物若谨慎掌护坚锁藏户而贼或从孔中屋中
窃取逼迫取非守护主能禁限者但望本主结罪皆
不合徵若主掌懈慢不勤掌录为贼所偷者守物比
丘须偿之以望守护主结罪十诵远处受他寄物在
道损破者好心投破者不应偿恶心投破者须偿借
他物不问好心若破一切须偿义云今多有好心为
他洗治钵器好心损破准此不合偿主索计钱犯重
有人不现前盗得物虽本心不舍后见不得夺犯重
故此律十诵律时有比丘夺劫者物佛言波罗夷若
现前盗者贼心犹豫本主不舍护心义强得取故僧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0b 页 X40-0740.png
祇云逐贼和喻得恐吓得无犯或因他逐恐怖故施
得取以成物主故伹使不从贼乞他自与者得取巳
染坏色著若有主识认者应还若贼比丘尼边认得
衣本主见者不得直夺应还本直(以物属此盗尼)僧祇云若
人被官收录未抄物名寄付比丘者得取若巳抄录
者不得取若施佛塔僧者得取应露现持出不得覆
藏若问是何物应答言佛法僧物不许者还婆论云
持国禁物出界罪入死者得重又违王教吉罗王民
合死盗持出得重自外不听无盗心者不犯僧祇云
官税比丘物方便自免不犯重一我不共要二非理
税我故此律云比丘无输税法不同白衣官须税物
比丘为他隐认者得重义云今时僧尼多为俗人影
认车牛人物免税计直犯重伽论云若狂人自持物
施不知父母眷属者比丘得取若父母可知不自手
与不得取。

第十一盗非人物者五分云盗他覆冢幡盖神庙中
衣他所守护物计直犯重僧祇云盗外道塔物神祀
物得重(此亦望守护主结重)十诵盗天神像衣及华鬘等物偷
(此望境结兰)婆论云取非人物五钱巳上重兰四钱巳
下轻兰见论云取诸鬼神物系树物无守护者无罪
(此望非人不护)

第十二盗畜生物十诵盗虎残者吉由不断望故取
师子残者不犯由断望故婆论云一切鸟兽食残取
者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0c 页 X40-0740.png

第十三杂明盗业者善见云贵贱处所等谓此土直
减五彼土直过五或此土直过五彼土直减五并依
本处断若盗心唱地云定是我地地主生疑者犯兰
决失心者重若来问僧僧答同者皆重若共诤园田
违理判与乃至口断多端偷夏唱大等得物满五皆
重举一标时重乃至一发一麦许皆重以地深无价
故十诵云或樗蒲转齿围棋移子等皆重(谓赌物者重不赌轻)
不犯者律中与想取巳有想取粪扫取暂取想亲友
意想取等皆不犯亲友者要具七法一难作能作二
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
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如是七法能行者是善亲友
应附之杀妄略如大僧辨。

摩触戒六缘成犯一是人男二人男子想三彼此有
染心四腋巳下膝巳上腕巳后五身相触六受乐便
犯若尼以轻境触男子重境男以轻境触尼重境此
二皆重不要二重境相触此律云一有衣一无衣相
触兰二共有衣吉尼随触男子多少一一波罗夷僧
祇若共男子捉器捉绳捉杖木等皆非威仪欲心动
物偷兰遮城门道狭闹待稀得过若轻处有疮痈者
得使男子治先令两女人急捉令觉女人不觉男子
若重处疮者使女师治见论云比丘触尼尼身不动
受乐随处得罪十诵云不犯者若父母儿想或水火
刀杖恶缘等触一切无染心故不犯仍有吉罪义云
今时斋会处数有尼自行水香等事终不善宜令男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1a 页 X40-0741.png
子行者最好若自行时宜可悬放勿令触著男子手
诸器物等亦然。

八事成重戒具五缘成一是男子二男子想三有染
心四七事未忏悔五作八事便犯此律捉手者轻腕
巳后重捉衣者身上衣入屏处者谓离伴见闻处共
立共语共行者亦离见闻处也身相倚者二身相及
处共期者共行淫处若尼及男子二俱染心犯前七
事者偷兰若不忏悔犯第八事竟波罗夷若准此犯
八捉手不成重以事是一文若一男犯八或一时犯
八八年犯八八男成八俱犯重罪亦无次第僧祇亦
然不犯者此律云若有所与礼拜悔过受法屏处不
作恶事不犯俱无染心故下文暗室者提以招机故
覆藏他重罪戒具六缘成一是大比丘尼二犯重罪
三知他犯重四作覆藏心五不发露六明相出便犯
(若独住无人不成覆)十诵云若尼被举狂乱心覆者不犯若狂
止覆者便犯僧祇云知尼犯应向人说若犯罪人凶
恶有势力者恐有命梵等难应作念言彼业行罪报
自当知喻如失火烧舍但自救身焉知他事得心相
应便罢义云若欲发露故不成者为非清净者若对
先知不肯发露人二俱有过以各须发露故如向有
犯者不成忏悔若欲发露称犯重人名各各说罪名
种方成发露若不得人名罪名无覆藏过若前人受
他发露竟不须更说若说则有无穷之过若彼犯人
自发露竟馀人作覆藏心皆不成以根本巳发露竟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1b 页 X40-0741.png
十诵云尼不得比丘前发露粗过还向尼前忏悔若
不识罪相至比丘所汎问取解还至尼边忏悔此律
若知尼犯重前食时知后食时说兰乃至初中后夜
时时并兰明相出重不犯者若无人可向说意欲说
而未说明相出或命梵等难不说皆不犯。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中之上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中之下


第二篇十七僧伽婆尸沙简要释七(大僧十三)

媒嫁戒具六缘犯一人男女二人男想三为媒嫁事
四媒嫁想五言章了六受语往还报便犯此律若一
念顷乃至须臾暂时和合媒嫁并犯僧残受男家语
时吉罗报女家时兰许还报残若作劵书言非我妇
犹未唱出和者兰若妇礼巳断不复往还和合者残
僧祗云若主人畜多妇妾不均斗诤一妇私成比丘
即为和平或夫妇不和劝和合者兰若妇人及女还
家比丘到舍便劝早还者兰(恐累夫瞋不得和合)五分云若为
男倩女为女倩男长使者兰此律云知事白僧媒嫁
净人供给婚具问僧和可者一切残若非理用物犯
重伽论云若指腹作媒嫁及自媒身者兰僧祇云乃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1c 页 X40-0741.png
至为他求好马种和合者兰馀畜生吉毗柰耶得僧
残。

言人戒具四缘一往俗官所言二言白衣居士三词
列其事四下手疏便犯此律相言谓诣官共诤曲直
若断官下手疏者僧残说不道名目者偷兰见论云
至官言人令官罚物随多少犯罪物应偿之若被夺
物得就官乞护身不得道名字官目访得治罚无犯
若人入寺斫伐树木不得夺刀斧应还直五分云若
为人轻陵得语父母亲里有力者援护十诵云尼在
断事人前瞋恨诃骂本所打人僧残若向馀人诃骂
本所打人兰。

度贼女戒具五缘一是贼人罪应死者二知是贼女
三不问王大臣四辄便受具五羯磨竟便犯十诵云
贼有二种一偷财物犯王法王欲杀之二偷身犯夫
欲杀之是中犯者和尚知残阇梨知兰尼僧知吉都
不知无犯五分若发心度贼女方便乃至集僧三羯
磨未竟皆吉三羯磨竟和尚残馀师皆兰僧祇云与
出家越与学戒兰受具戒残。

四独戒此戒有四合成一戒先明独渡河具四缘一
是河水此律水独不能渡亦不论深广今准道行戒
但使褰衣渡水异于陆路皆残大界中亦犯以难同
故如界中有村独入亦犯若有桥者如常开之二者
独自渡如前尼疾疾入水兰双脚上岸僧残后尼独
入水兰上岸时得前尼为伴不犯若乘车舟等不犯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2a 页 X40-0742.png
此律云彼尼当求一尼共渡入水时随入水深浅褰
衣至彼岸时渐下衣巳然后上岸若不待后伴犯兰
三者无因缘除命梵等难及伴命终皆不犯四独越
至岸便犯谓伴中无相援义独入村具四缘成一是
人村莫问大界内村独入皆犯此律云尼独行诣村
随所至村残若空野无道处行一鼓声间亦僧残村
中独行一界者吉(准此若一坊内独行及一家独行但得吉罗也)僧祇云若
共伴至城邑界当相去在伸手内共入界若在伸手
外独过界者兰二者独行三者无因缘四者越界便
(旧人云若欲入村随有横道但使越过便犯而诸部无文理应未犯)故此律若无界
独行一鼓声间离伴见闻方犯若至门不待后伴双
足入门限僧残村中先有尼者不犯以前尼为伴故
若出村亦越门限方犯独宿具三缘犯一离伸手外
宿莫问寺中村内床别席别并犯应在伸手内更相
捡挍方能离过若本在伸手内后因睡重忽相离者
不犯木作离意随转侧多少便犯故律云共宿者若
舒手不相及随转一一僧残僧祇云当在伸手内一
夜中三度以手相寻看不得一时顿三度看当初中
后夜各一时相寻觅知其在无五分若不相及处初
中后夜偷兰明相出僧残二者无因缘除命梵等难
乐静等不犯三者随卧一一结罪独在后行戒者根
本中间故作离伴见闻处行犯又伴无难缘亦犯此
律见闻俱离僧残见闻互离偷兰次明渡水不犯者
若共伴渐渡不失威仪乘船渡桥上渡蹑梁渡或同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2b 页 X40-0742.png
伴死休道远行及诸难等皆不犯五分云水狭浅无
畏男子处不犯入村不犯者如前阙缘便是独宿不
犯者此律云共二尼宿舒手相及处若一尼出大小
便或出受经诵经若乐静独处经行或为病尼煮羹
粥作饭乃至馀难缘等不犯僧祇云若病尼贼乱围
城独宿不犯独行不犯者在不离见闻处若一尼大
小便为诸难等并不犯僧祇云不得出聚落界除道
行便利邂逅失伴未及中间不犯病亦如是五分云
若恐怖走时老病不及伴者无犯。

受染心男子衣食戒具五缘犯一是男二男子想三
染心施衣食四知他染心施衣食五受得入手便犯
僧祇云若尼无染心男子授衣食汤药残若人与衣
钵所须口虽不语现身相画地作字知有欲心受者
皆兰谓劝受故十诵云因是尼与僧设食偏与所爱
尼两受者兰。

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具五缘犯一是人男子二染
心施食三知他染心施食四发言激切劝令受之五
言了使犯五分劝受语语残。

污家摈谤违谏戒具六缘犯一污家恶行事二心未
悔改三作白驱摈四违理谤僧五僧如法设谏六三
谏竟便犯此律污家但得吉罗后时摈谤违谏始得
僧残于中有四污家一依家污家(以一家物偏给一家物主生瞋得物
者喜心标名利招俗讥谤)二依利养污家(如法得利非理授俗得者报恩不得怀瞋退彼
善心违平等施)三依亲友污家(依王大臣记俗势力所为不平令俗瞋喜)四依僧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2c 页 X40-0742.png
伽蓝污家(以僧华果饷赠白衣令彼俗心恒希僧惠以非为是故曰污家)婆论云作
种种恶业破彼信敬善心是名污家作恶行者作此
不清净秽污垢浊又得恶果故若以少物赠遗白衣
纵使因此起七宝塔种种庄严建立精舍犹如祇桓
四事供养满阎浮提一切众圣不如静坐清净持戒
即供养真实法身不犯者此律云若与父母病人系
闭狱囚及寺中客作不犯。

第三篇尼萨耆简要释九(大僧同有三十戒有十二不同)

离衣宿戒具六缘一是巳五衣二受法三人衣异处
四不舍会五无因缘六明相出犯人衣异有四种不
同一者染碍谓同界有男子者名为染碍故律云诸
比丘脱衣服人家形露佛言除村村外界故知村不
摄衣名为染碍二者隔碍此律若水陆道断等离衣
不犯三者情碍此律若失夺想恶兽命梵难缘等失
衣无犯婆论云王来入界住宿大小行在近处并非
衣界以情隔故四者界碍此律自然衣界有十一种
一伽蓝二村界三树界四场界五车界六船界七舍
界八堂界九库界十仓界十一兰若界前中伽蓝及
村二界各有四相成者不名多界为僧村二界义强
襵前九界便成一界若此四相不圆者诸界并生便
有十一界起故律云若干界(谓内有三碍起)四相一周匝垣
墙二篱栅不周三篱墙不周四四周有屋此律云十
一界各加势分更有十三步故律云以中人掷石所
及处是见论云中人者取不健不羸人尽力掷至落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3a 页 X40-0743.png
处不取转处(诸师义评计十三步)若置衣在十一种界内身在
界外宿若不舍会不至掷石所及处明相出一一犯
舍堕若界内有男子持衣须近身不尔明相出犯舍
以无势分故又馀部衣界有四一道行者十诵云与
师持衣道中行前后四十九寻内不失衣婆论云纵
横四十九寻内不失衣二洲上界者见论云水洲上
十四肘内不失衣若有人来往衣须近身不尔失衣
三水界者见论云比丘在阿兰若处夜入池中浴未
竟明相出犯舍母论云一脚在岸一脚入水虽经明
相不失衣四井界者僧祇云道行露地井阑旁宿诸
衣在二十五肘内身在外宿者失衣或置衣井内身
在上宿不以绳连或不垂手脚经明相出皆犯(例馀坑窖
等皆犯)明了云道行夜宿错持衣去他衣不失巳衣失
也。

畜宝戒具四缘犯一是钱宝二知是三为巳四受取
(此戒以畜故犯文中捉者表畜时意下自有捉宝戒)宝是八不净财中一数
盛辨八不净物名通经论一是田宅二种植园林三
畜积盐粟四畜奴婢五养群畜六贮金银钱七为金
银镂床锦褥氍毹八铜铁釜镬(除十六枚器不犯)若畜此八
皆长贪坏道污染梵行又得秽果故名不净次明开
畜得否者第一田宅一向无开唯小房一口资身长
道别人开不犯五分云有人施僧田宅店肆佛言听
受使净人知第二园池者别人不许受见论云居士
以池施僧供给浣灌及众生饮用得受第三畜积盐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3b 页 X40-0743.png
粟者僧祇云若比丘籴时作是念此后时恐贵今籴
此粟当依是得诵经坐禅行道者得(亦不论多少畜三五石应得盐
准上开是尽形药馀无开法)婆论云若比丘得谷米等即日应作
净若无白衣时四众边作净若不作净至地了时作
吉忏(净法如上)第四畜奴婢者僧祇云若人施僧供给女
净人听受若施别人一切不得若施净人为料理僧
故别人得受第五养群畜者僧祇云一切众生不应
受自馀野鸟兽等若不受者我当杀之语言汝自求
水草守护勿令伤害不得剪翅羽笼系若能飞行自
活者放去莫拘絷之日藏分经云佛言大王于我法
中有诸比丘假令如法始从一人乃至四人我不听
受田宅园林象马奴婢等常住僧物若满五人乃可
得受遗教法律云骑乘车马一日除五百日斋福一
岁三百六十日乘除十八万日斋福舍利弗问经何
故比丘乘骑除五百日斋福者佛言比丘知禁律人
他见生谤令他得罪除老弱暂乘得第六畜金银钱
者僧祇云若居士施金银为衣直得受不得自手取
使净人知无净人者指脚边地语言是中知著地巳
自用草叶砖瓦等遥掷覆上将人令知持去若知佛
有金银欲举者若是生地应教净人知巳作坑内钱
置中若散落者得自提砖瓦掷钱使入得自填上僧
祇十诵善见云若病儿得金银钱令净人畜为贸药
故若多人与药直得置毡褥底眼暗求时手触无犯
第七金银镂床锦褥氍毹者母论云别人听受刻镂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3c 页 X40-0743.png
大床唯除金银不犯此律氍毹广三肘长五肘毛长
三指听受应净施畜第八铜铁釜镬者母论云瓦瓶
铜盆铜盔种种等器佛听别人得受是论云若施器
使僧应打坏不得卖若乐器不得捉得卖僧祇云若
四月八日大会供养时金银塔及菩萨像幢供养具
等有金银涂者使净人捉若倒地者助捉无金银处
若涂遍者以物裹手捉不得先提后放僧祇云受宝
物者若身分乃至手脚系僧伽梨钵中皆犯此律若
受金银者决定非我沙门释子法五分云当知是人
必定不信我之法律。

贸宝戒具五缘犯一是钱宝二相易三决价四为巳
五领受便犯此律以财物易钱宝故犯不论衣食也
此戒贸易便犯不同贩卖为利故买以还卖故得与
白衣净人不得与沙弥以同犯故。

贩卖戒具六缘犯一在俗家人二共相交贸三决价
四为巳五自贸易六领受便犯十诵云若可舍物食
啖口口吉作衣著著提若须是物审思言我以尔所
物买若彼不肯更应再语若复不肯应三语索不得
者觅净人使买净人不知市易当教以尔所物买是
物应好量议教买得者无犯若买得物此贱彼贵有
利不犯(虽教净人买无犯然不得对物主前取尼语上下屏处教者得)僧祇云市肆
上衣先有价定比丘持价来买置地时语言此直知
是衣若不语默持去者越毗尼罪有国土买物常法
先有价定赍直来著物边物主摇头当知与相比丘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4a 页 X40-0744.png
亦应语言此直知是物前人若解要须语巳持去若
默持去者越毗尼罪若贾客物直五十而索百钱比
丘以五十知者不犯十诵云若私卖买前人悔取本
物七日内听还若过不应婆论云若众僧衣未三唱
得益价若三唱巳不应悔设悔不应还五分云使净
人易时应心念宁使彼得我利我不得彼利三千威
仪云教人入市买物有五事一当教莫与人诤二当
教买净者三莫使侵人四不得走促人五当护人意
五百问事云有求利者贩卖作福此人尚不免地狱
何况得福由不随佛语故非供养请他食者受人犯
堕穷厄无食处彼应使白衣作食治生尼白僧云是
白衣物若尔可食二三人亦白得食不白犯堕使人
言非我物亦可食婆论云此贩卖戒一切提中最重
宁作屠儿不作贩卖何以故屠儿止害一生贩卖者
一切俱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常怀
恶心设若居谷恒希天下荒俭霜雹灾变若居盐及
馀物欲使四远反乱王路隔塞故重于屠儿此物作
塔作像皆不得向礼(但作佛意礼亦应得福)设与僧作食若作
僧房持戒比丘不应食用住中得罪中问若死得羯
磨分僧祇云一切九十六种出家人边不诤语买无
罪此律虽许出家五众互易仍不得如市道法许价
上下。

回僧物入巳戒具四缘一是通与僧物二许想三回
入巳四入手便犯此律云僧物有三一巳许僧物谓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4b 页 X40-0744.png
通明僧物未分僧别此回犯舍二未许僧物回入巳
无犯何意得知故律未许想尚得吉故知未许还作
未许想何容得罪三巳舍与僧此定属僧物劝回入
巳犯重五分云回向馀人者犯提向馀僧众多人者
越此彼畜生物回者越心悔见论云欲供养此像回
与彼像吉此律若许僧物回与塔许现前僧物回与
四方僧许僧物回与尼并吉故文言许异处也若入
塔不应还取即属塔用以福同故乃至入尼亦尔十
诵婆论云若檀越施此自恣僧物回与彼自恣僧者
物应此分其比丘作吉忏若不还此僧计钱犯重乃
至此彼一人物回亦重(准此定属僧僧次行道读经计供等疏回私入与人共犯
重罪)僧祇云尼众乞供乃至偏心曲受者重为众乞物
与馀众眷属者重此律回僧物者还竟得互用罪。

乞苏油戒具五缘犯一是非亲里居士二当前索苏
三不用重还四更索异物五得异物入手便犯义云
若乞苏得无提舍尼罪罪由食生既不食还主可有
罪耶盖有患及四开缘长请更请尽形请听乞医药
无直乞之愆若有直乞罪时何须结彼互索之过。

回现前僧食直作五衣戒具缘可解若居士虚心施
作食或自乞得食直回异用皆犯过。

畜长钵戒具五缘犯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器三不
说净四无颠狂等因缘五过明相便犯十六枚器者
大釜釜盖大盆大杓小釜釜盖小盆及杓水瓶瓶盖
贮水大盆及杓洗瓶瓶盖小盆及杓总有二釜四盆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4c 页 X40-0744.png
二瓶杓四四盖合有十六过长不说净并犯舍堕母
论云十六枚中各畜长者即日施人及施尼(不尔犯堕)

贸衣巳后强夺戒具五缘犯一共相贸易二决价直
三相当四瞋心强夺五得物便犯十诵云尼共大僧
贸衣竟还悔者尼萨耆僧祇云尼弃故僧伽梨有人
舍取补治还夺犯舍堕自馀小杂物舍与他人还夺
者越。

第四篇一百七十八波逸提者今简要释一百一(大僧
唯有九十戒复有二十一戒不同尼)。

小妄语戒具六缘犯一是人二作人想三违想说四
知违想五言了六闻解便犯婆论云妄语两舌恶口
相历作四句一是妄语非两舌恶口传他此语向彼
说以不实故名妄语以无分离心故非两舌软语说
故非恶口馀句类上有无可知成实论云馀口三业
或合或离绮语一种必不相离婆论云不妄语者若
说法议论传语一切是非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
本则无过也不尔是斧有口中此律若僧说戒时三
问忆念有罪而不说吉若异说者前人不解若颠倒
说若发大声不了若有所说前人不解并犯十诵云
若语高姓云是下姓提若语两眼人云汝是一眼人
得妄语提又轻恼比丘故提语一眼人云汝是瞎眼
人得恼他提。

恶骂戒具六缘犯一是比丘尼十诵五分骂下三众
吉二自毁呰语伽论云传他语骂吉三知是毁呰四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5a 页 X40-0745.png
作折辱彼意五言了六前人闻知便犯此律云种类
毁呰语者卑姓家生行业亦卑技术工巧亦卑若言
汝是犯过人依实亦犯僧祇云若以上恶法毁尼及
父母言汝父母是者提汝和尚阇梨是兰汝同友是
越毗尼成实论云虽是实语以非时故即得绮语。

两舌戒具六缘犯一是尼二说鄙恶事三知是恶事
四传于彼此五言了六闻知便犯此律两舌者彼此
斗乱令他破也僧祇云以恶法告言某甲说汝是无
有上中下法欲令他离向巳若彼离不离皆提婆论
云说巳更说提若不传此语两边令离散者一切皆
吉。

共男子同室宿戒具五缘犯一是男子二室相成三
共同宿四知同室宿五随转侧便犯此律室相有四
一四周有障上亦有覆(谓同在一堂于中隔障准论不合)二前敞无
(谓堂檐下两头有障)三虽覆而不遍(谓周匝有墙通覆其上中间开天井)四虽
覆遍而有开处(谓虽通有覆上有隙孔也)此之四室尼共男子同
宿无问先后具至伹随胁转侧一一皆提若共畜生
黄门二根人等宿吉比丘尼昼日卧男子立者吉男
子若坐便犯屏坐提婆论云若都集堂同障内设使
堂中有诸小房虽各各别以室同故犹是一房若多
房共一户亦犯覆者乃至以衣缦作屋壁者乃至高
一肘半共宿皆犯若共十男子同宿十提随一一起
更卧一一得十提随一一转侧得十提若白衣舍有
男子并房不闭户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5b 页 X40-0745.png

共未受具人同宿过三夜戒具五缘犯一是未受具
人男女二室相成三共同宿四知同宿五过三夜犯
伽论云巳二夜共沙弥尼宿第三夜共男子宿得二
提僧祇云三夜犯竟若未忏悔后共宿者转增长罪
更无二夜开悔过巳当别房宿后更得二夜也此律
若更无宿处至第三夜明相未出前遣沙弥白衣出
或自出护明相亦得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彼去更
无开法。

与未受具人同诵戒具五缘犯一佛所说法二字句
味三未受具人四齐声诵五言说了便犯婆论云若
同声句齐者提声齐句异者吉。

向未受具说他人粗罪戒具七缘犯一是比丘及尼
二犯初二篇罪三知四无僧法开五向未受具人六
言词了七前人知解便犯五分云尼向白衣说比丘
汎尔小过提婆论云宁破塔坏像不说他人粗罪若
说则破法身不问前人有罪无罪说者皆提此律云
若说名字若种姓若相貌若衣服若房舍及自说巳
罪皆提。

与男子说法过五六语戒具六缘犯一是人男子二
知是三不请四无有智俗女人五言章了六过五六
语便犯此律请者听齐五六语若他不请说随义多
少皆提五语者谓色受想行识无我也六语者谓眼
耳鼻舌身意无常也更增一句使犯僧祇云说六句
巳语云使汝速尽若得提婆论云有智女人者要解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5c 页 X40-0745.png
人情语可作證明无犯若为小男说者吉僧祇云若
盲若聋亦名无人一盲一聋此二人当一人若眠亦
名无人若为父兄弟说者亦犯五分云若自诵经男
子来听或问要义为解过者不犯。

掘地戒具五缘犯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
使人掘时不作知净语五伤如蚊脚便犯此律伹使
教人不作知净不问现前不现前掘掘皆提若自方
便掘一提若中间止住一一提若使前人多掘一提
若重语疾疾掘语语提僧祗云走来走去欲令地坏
乃至掷物令伤如蚊脚者一切提钉房内壁损伤人
功者得越毗尼罪先有孔者不犯地有沙石者不犯
见论云若野火来近寺为护住处得刬草掘地以断
火若把火烧手掷地不犯僧祇云覆处地不犯。

坏生种子戒具五缘犯一是五生种二作生种想三
自坏四不作知净语五伤物便犯此律生种有五一
根二枝三节四覆罗五子子种净法亦有五一火二
刀三疮四鸟破五不中种僧祇云根茎种者以刀中
破净节种者以刀破或以摘去芽目净心种者如萝
勤蓼等是应揉[打-丁+修]净子种者如谷麦等是脱皮净若
总用火净便通上五种五果中裹核种者如枣杏等
是应掐破净得去核食火净者得合核食肤果种者
如荜苃梨柰等是皆须火净若一切熟果自然落下
触木石伤如蚊脚者成净应去子食壳果种者椰子
胡桃石榴等是皆须火净𥢶果种者如香葇苏荏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6a 页 X40-0746.png
是无子应揉[打-丁+修]净有子应火净角果种子如大小豆
是子未成应揉[打-丁+修]净子成应火净摩摩帝有谷仓未
净畏年少尼不知法应使人火净乃至后时恒言舂
去不犯(自馀类知)若以五生种掷著池中井水中大小便
中粪扫中越毗尼罪死者提草木中行欲使死者越
毗尼罪伤如蚊子脚提(立坐卧亦如是)石上生衣饼上生毛
皆须净人知不尔犯罪若日乾得剥却水中浮萍不
得手拨有牛马行处得取水用若无行处捉土块若
石仰掷言至梵天上去若下时打水开处即得用水
中翻覆浮萍越毗尼罪若著岸上提若入水洗时水
草著身者以水复浇令入水若断朝菌越毗尼罪见
论云若须华果得自攀枝下使净人取亦得抱净人
取五分云凡诸草木若有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若
不解复语言汝看是若不解复语言我须是此律不
言看是吉坏地亦然草生覆道遍系开路枝折叶落
者无犯以不故为也。

露处敷僧卧具戒具六缘犯一是四方僧床二知三
是露处四自敷使人敷五去不自举不使人举六出
门便犯五分以不坐卧而不举佛言亦提若白衣家
借僧卧具食讫不举亦提若知事人暴晒僧卧具在
边若坐禅若眠者吉(谓大两风吹不觉故)僧祇云若僧床上安
像比丘礼拜手触不举者亦提若多人礼拜悉皆手
触属最后者此律出门犯(以作不来意也)

屏处敷僧卧具戒具六缘犯一是僧物二知僧物三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6b 页 X40-0746.png
屏处四为巳用五不自举不教人举六或出界或过
三夜便犯。

强敷僧卧具恼他戒具五缘犯一先借得住处安上
巳定二知他先住三作恼乱彼意四强于中间敷五
随坐卧便犯十诵云若为恼他故开户闲户开响闭
响然火然灯咒诅续经说法随他不乐皆提。

用虫水戒具四缘犯一是虫水二知有虫三不作漉
法四随所用便犯僧祇云若虫细者应作三重漉囊
犹有虫者更别造井谛视有虫者应舍所住处去若
用虫水方便浇者一息一提随息多少皆提若使人
浇一语一提若使人疾疾浇语语提虫生无常或先
有今无或先无今有是故日日谛看无虫便用。

别众食戒具七缘犯一是有施主二僧次请及别请
别乞三五正食在时中四食处成众五知界内有比
丘尼不集六无因缘七咽咽犯提此律无问道俗皆
成施主见论云要别请四人俱受成众即座上一人
覆钵不食待馀三人食竟一人后食不犯故知俱受
成众此律云若二三人随意食四人巳上应分作二
部更互入食(若门外僧与家内相去六十三步外者不名别众以别自然一界也)婆论
云若大界内有二处僧祇一日中俱有檀越食布萨
处无过不布萨处不请布萨处一人不送一分食者
此僧犯提此律病者不犯下至脚跟躄故不犯见论
云谓沙土入中不能行也。

非时食戒具四缘犯一是非时二非时想三时食四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6c 页 X40-0746.png
咽咽便犯此律云时者明相出乃至日中按此时为
法四天下亦尔毗罗三昧经云佛为法慧菩萨说食
四种旦起天食时午时法食时暮时畜生食时夜鬼
神食时后二种食多生病疾其出家人应作天食法
食故曰时食过午巳后非上二时故曰非时见论云
吐食未出咽喉还咽无犯若出咽者提十诵云阿那
律弟子病服吐下药中后心闷佛言稻稗竹笋汁囊
盛米粥绞汁与犹不差佛听屏处食米粥(虽有此开宜就急好)
食残宿食戒具三缘犯一是残宿食二知是三咽便
犯此律今日受食自贮界内留至明日自煮食者咽
咽得七罪谓三提四吉一不受二非时三残宿(此三提罪)
四内煮五内宿六自煮七恶触(此四吉罪)

不受食戒具缘可解见论云天人鬼神畜生飞鸟皆
成受食婆论云为作證明故非人畜生及无知小儿
悉不成受(准此前善见畜生成受者要解人意方得受)此律除水及杨枝
不须受僧祇云若风吹尘午驼振身尘来乃至众鸟
女人行衣曳地尘来如是一切尘坌钵下草不坌食
者成若及食者一切更须受唯畜生振身作意受者
得自馀一切不作意受者应更从他受若行[麨]时抖
擞[麨]器迸落钵中作意者得名为受不作意者不名
为受馀食亦尔五分云眼暗比丘得按蓖受食(令时多有
僧尼按地受食与盲何异)见论云额汗流入钵更须受臂中汗流
入手不须受得食无罪十诵云行食时净人触比丘
手若特轻故触比丘手不应受婆论云手不净受食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7a 页 X40-0747.png
犯吉僧祇云净人行果菜时应语云悬空放果堕草
上即去不名为受小停者得为受(行草本拟护净宜应多行今时斋上
唯行三五枝非体净意)见论云遥掷从地转来落比丘上成受
僧祇云大会时净人难得比丘受取行之若鎗镬。

不得受者当下以两木横置地比丘脚蹑上言受受
得成此律下文欲受油错受苏等不成受必令心境
相当得成受(准此今时诸寺旦起解斋作粥咸淡不得恒意欲受淡反得咸粥者不成受既
知此事维那旦起未行粥前白僧知令作普受意)此律受食巳有三失一任
运失谓受得巳食时既过故云任运失也二遇缘失
谓净人触失受也三自变生为熟失也(准此今时冬月斋上多有
僧尼得生麦等自索镬子温煮令熟此亦变生为熟准前失受咽咽提罪兼有自煮吉罗)见论云
受生姜后生芽不失受火净巳生芽处更净非生芽
处得食盐变成水得食。

共俗男子屏坐戒具四缘犯一是俗男子二屏处坐
三无第三人四伸手不及户处坐便犯僧祇云若母
姊妹净人等睡眠痴狂心乱婴儿非人畜生虽有是
人亦名为独(准此虽有父兄弟等亦名为独)竟日坐一提中间更起
一一提若净人作务来往不断门向道中有人行如
食顷不断若阁上阁下净人遥见者并不犯此律若
舒手及户坐使乞食尼见若二尼为伴若有识别人
在边及有难缘等并不犯。

共男子露坐戒具四缘犯一是俗男子二露处坐三
无第三人四伸手内共坐便犯十诵云与男子露地
坐随起还坐随得尔数提相去半寻提相去一寻半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7b 页 X40-0747.png
吉二寻若过无犯。

观军阵戒具四缘犯一是军阵二故往三无因缘四
往见使犯僧祇云若入聚落城邑道中逢军阵不作
意见无犯若作意举头下头窥望欲使见者提十诵
云若军阵发行为斗彼贼杀死因观无常故不犯婆
论云道由中过无犯若立住看犯左右反顾坏威仪
故吉罗。

饮酒戒具三缘犯一是酒二无重病缘三饮便犯此
律体虽是酒而非酒色非酒香非酒味不应饮体非
是酒然有酒色酒香酒味得饮若饮甜味酒若饮酸
味酒若食酒糟若食曲等并吉罗(曲者谓和酒曲乾者若馀曲食者不
犯也)自今巳去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酒
中滴入口馀药治不差以酒为药者不犯五百问事
云若医师言必差得和药服不得空服强劝人不饮
吉饮提婆论云此戒极重能作四逆唯除破僧又能
破一切戒及馀众恶故。

水中嬉戏戒具三缘犯一是水二无因缘三入水便
犯此律戏者放意自恣或以手画水相浇乃至以钵
盛水弄一切皆提除水弄馀苦酒等吉僧祇云水陆
互浇灒越俱水中者提五分持雪乃至草头露弄者
吉此律若道行渡水者不犯。

击擽他戒具四缘犯一是比丘尼二作恼意三手脚
十指四触著便犯僧祇云以指指比丘亦提五指指
五提乃至差会指某甲去者亦提(尼亦应同)五分云若击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7c 页 X40-0747.png
擽沙弥畜生等亦吉(尼下众亦同也)此律若以馀物击擽者
吉若不故作意或睡眠令觉不犯。

不受谏戒具五缘犯一自作非法事二他如法谏三
知巳所作非前人谏者是四拒谏不受五随所作犯
根本违谏得提此谏作犯虽发言拒谏未是作犯要
待作事违谏义成故得提罪此戒最益制欲犯者恐
有业行之过不可一一集僧而谏故令一人处处行
谏违便得罪婆论云前谏人有六种不应从一心有
爱憎二若钝根无智三若少闻见四为利养名闻五
为现法乐但欲自摄六若新出家爱恋妻子如是六
人谏则有损。

恐怖尼戒具五缘犯一是比丘尼二作恐彼意三以
六尘等事示说四现相言了五见闻便犯不待前怖
与不怖。

减半月洗浴戒具五缘犯一曾前洗浴二未满半月
三无因缘四更洗浴五洗过半身便犯僧祇云随数
满十五日皆名半月此律六缘不犯一热时者春后
四十五日夏初一月亦得二病时者下至身体臭秽
三作时者下至扫屋前地四风时者下至一旋风五
雨时者下至一滴雨著身六道行时者下至半由旬
来往皆开不犯五分云共白衣浴室中浴者偷兰遮
露地然火戒具四缘犯一是露地二无因缘三然草
木有𦦨者四然便犯僧祇云旋火作轮或火中有草
木比丘拨聚一切皆犯若然生种二提一坏生二然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8a 页 X40-0748.png
火五分云云𦦨高四指此律若病须火便身得自然
教人不犯(应是死土石上不犯)

藏他衣钵戒具三缘犯一比丘尼衣钵二惊动彼意
三取藏便犯此律不犯者若在露地恐风雨漂渍举
之若物主为性慢堕衣物狼藉为诫勒藏不犯。

著白色衣戒具四缘犯一是五衣二是巳物三不染
坏四著便犯。

故断畜生命戒具五缘犯一是畜二知是三有杀心
四起方便五命断便犯。

饮虫水戒具五缘犯一是虫水二作虫想三不作漉
法四饮用五随咽得提(若虫命断还属前戒为深防故故分两戒)僧祇云
比丘受具巳要畜漉囊应法澡罐无者用袈裟角漉
同伴中都无者举众有罪十诵云不持漉袋行二十
里犯罪僧祇云若漉水得巳使能见掌中细文者看
看时如大象载竹车回顷知无应用若施主请比丘
食应问漉水未若自看漉或使可信人教漉否者自
漉不得语莫杀伤虫水著器中还送水来处来处远
近有池七日不消者以虫著中若知水有虫者不得
持器绳借人若池汪水有虫不得唱云此水有虫若
问者答云长老自看若知友同师者语云此中有虫
当漉用。

与贼期同道行戒具六缘犯一是贼二知是三是与
期四同一道行五不离见闻处六越界便犯与负债
人同行越毗尼罪。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8b 页 X40-0748.png

拒劝学戒具五缘犯一作止不学意二前人如法劝
学三知巳作非前人谏者是四作不受劝意五言了
便犯。

毁毗尼戒具五缘犯一是毗尼二前比丘尼诵戒时
三作灭法意不令久住四发言毁呰五言了便犯僧
祇云僧未说戒时诃越说时诃提说巳诃越心悔五
分云发心作念令人远离毗尼不诵而毁呰提若作
念木叉令不久住兰此律若毁阿毗昙契经等犯吉
不摄耳听戒具四缘犯一是广诵戒时二在众中坐
三作不听意四说过五篇犯一提僧祇云从序至篇
吉随中间戒一一吉一切不听止一提此提不得向
人悔当于众中持戒威德敬难者前悔前人应诃治
同羯磨赏知事后悔谤僧戒此希故不述具缘婆论
云凡僧和合若执苦人大德及贫匮人和合赏巳诃
者提若外来诃者吉。

屏听四诤戒希故不述其缘僧祇云若闻他怨欲相
杀害或闻贼来非法比丘尼恶计欲偷僧物知事人
闻即白僧言当自警备我闻恶声若师日暮窃来按
行诸房闻弟子说法语不得对面赞毁后时得若来
然后叹责此律二人在暗地语若在道行共语应先
弹指謦欬否者吉罗。

瞋心打比丘尼戒具四缘犯一是比丘尼二生瞋心
三作打意四打著便犯十诵云一把沙豆散众多比
丘随著一一提(尼亦应同)伽论云瞋心欲心打女人残(尼打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8c 页 X40-0748.png
俗男亦然)大集经云若道俗等打破戒比丘罪重出万亿
佛身血何以故能示人出要道乃至涅槃故僧祇云
若畜生入寺触突塔舍形像坏华果树等得以杖打
木石鸣地等恐怖令去不得杖拟畜生。

搏比丘尼戒具缘可辨伽论云若举手刀向众多比
丘一一提(向尼亦尔)

捉遗落宝戒具五缘犯一是重宝通及自他二并诸
庄饰具三非住处及宿处四无心盗取拟还本主五
捉著便犯婆论云因拾遗宝为缘起正犯但明捉宝
便犯(同旧辨也)此律供养塔寺庄严具坚固收举不犯(应是
无净人收举故开)僧祇云若见遗物者当唱令之无主者应
悬著高显处令人见若人言是我物应问言汝物何
处失答相应者与若无识者应停至三月巳若塔园
中得者即作塔用僧园中得者作四方僧用若贵价
物者璎珞金银不得露现唱令得宝比丘应审数谛
看有何相貌然后举之来认时相应者与对众多人
与不得屏处还教授三归语言佛不制戒者汝眼看
不得若无人来认者停至三年如前处当界用之若
治故塔掘地得宝藏者净人不可信者当白王知净
人可信者停至二年巳应作塔用若王觉问比丘言
汝此中有宝藏耶答言得巳用作此塔王言巳作者
止此功德属我在者还我若王言汝不知地中宝藏
属我耶问何以用尽还我来比丘应以塔物还若塔
无物应为塔乞还若王问言佛戒中云何比丘答言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9a 页 X40-0749.png
塔地得物即在塔用僧地亦然王言从佛僧用无罪
僧祇云入聚落中有遗落物不得取有人取与比丘
者得即是施主聚落中风吹衣不得作粪扫衣想取
若嚝路无人处得取若衣有宝以脚蹑断露捉使人
见至住处始见有宝者与净人掌作衣药价直五分
云若比丘寄衣经十二年不还欲取者集僧评价作
四方僧用若彼后还以僧物偿不受者善。

非时入聚落戒具五缘犯一非时分二无启白唤缘
三不嘱授四向俗人舍五入门便犯十诵云若兰若
处白比丘来入聚落还至兰若处即以先白入聚落
者提若白入聚落从聚落出至本僧坊还入聚落即
以先白入提同一界善比丘不白入提不白比丘随
所经过大巷小巷得尔所吉罗随入白衣家随一一
提若入兰若近聚落僧坊不白无罪(尼准同僧)婆论云若
总白入聚落后到随意所至处无犯僧祇云若多人
道行欲入聚落展转相白然后当入巳到宿处复欲
出外取薪草木者若从本道出者无犯若更从馀道
出者不白提智度论云一切白衣舍皆名聚落(准此寺院
内净人房院不白亦提)见论云有市名聚落无市名村界此律
若有启白请唤路由聚落过无犯。

过量造床戒具五缘犯一是床二僧床及口床三过
量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便犯僧祗云僧床亦犯(俗床
不犯)此律为截者不犯僧祇云得过量床欲截恐檀越
不喜者应埋脚用乃至截脚木还越床脚亦犯若终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9b 页 X40-0749.png
日一坐提起巳还坐随一一提他床越若福德舍高
床无犯乃至不截者越此律足高如来八指者十诵
云佛一指二寸谓高一尺六寸如法(阔狭任情)

食䔉戒具三缘一是䔉馀辛犯轻二无重病缘三食
用咽咽犯提所以䔉重馀轻者一美味尼多憙食二
臭故重馀辛也五分云食生䔉提熟者吉五辛报应
经云比丘尼等饮酒食肉荤辛续经诵论等得提五
辛得重吉唯除僧伽蓝外白衣家限四十九日香汤
澡浴竟读诵无犯故啖秽物见不诃者亦犯僧祇十
诵五分等更无馀治者开病比丘服䔉听七日在一
边小房内不得卧僧床褥大小便处讲堂皆不得至
又不得受请及僧中食不得就佛礼拜得在下风处
遥礼七日满巳澡浴重衣方得入众若用香涂病者
先供养佛巳然后涂身还在屏处一同前法。

剃三处毛戒具缘可解(三者谓大小便及腋下为三也)母论云剃发
者但除头毛及须馀毛一切不听却所以剃发者为
除憍慢自恃心不听利木刀刮汗却毛若断一一毛
一一吉罗除头上毛不犯若断馀毛一一偷兰剃发
有四种次第一上座二发长三先洗头四有缘欲行
五分云尼过半月不剃发提涅槃云发爪长利破戒
之相此律不得为白衣剃发驱使提除欲出家者不
(今时多有僧尼谄心求利受俗驱使败善增恶无过此等)头发极长若两月若
广二指一剃爪极长如一麦即剪发不得用剪刀剪
半月应剃发一剪爪违者吉罗听畜盛发器十诵云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49c 页 X40-0749.png
发当埋坑中若发长者开畜剃刀及鞘若刀卷者手
上波石上磨其石内刀囊中。

洗净过分戒具缘可辨僧祇云大小行巳不用水而
用僧坐具床褥者越十诵不洗大小行处不得坐卧
僧卧具上若坐者吉伽论云不洗大小便处不得礼
拜受人礼除无水若为非人相瞋水神所瞋或服药
等皆不犯三千威仪经云不洗净礼佛者设礼拜无
功德。

供僧水扇戒具缘可辨僧与尼男女相别供给水扇
容生染习迹涉讥丑故犯僧祇水扇互给越水扇俱
给提众多比丘互有兄弟供给水扇无犯十诵云比
丘食时尼立侍者提与食巳还坐若别处无犯。

乞生五谷戒具缘可辨出家之人理宜乞食资身无
事修道今乃躬乞谷米事务烦杂废修道业长巳贪
结恼乱施主过实不轻故制提罪见论云乞豆瓜果
为造僧房舍乞谷米等一切无犯。

观伎乐戒具缘可辨观看伎乐令心荡逸废修道业
动越威仪污辱僧众损巳不轻故制往看见便犯提
见论云下至猿猴孔雀共言好往看得提。

共男子入屏障处共语戒具缘可解然男子有别体
无参涉今入屏处容生染习远成大过招世讥丑清
白难分故所以制若离见闻屏又无染心而非共语
但犯吉罗要假共语方犯于提若有染心落在八事
戒坐不犯此共男子屏处前离见闻屏复语犯此是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0a 页 X40-0750.png
露障屏不假语犯不云立住吉者以不行故犯轻遣
伴远去与男子屏处立行耳语此是离见闻屏唯遣
伴远去耳语为异。

入白衣舍坐巳不辞主人去戒具四缘犯一是白衣
舍二主人请在好床席坐巳三不辞辄去四出一足
便犯。

辄坐他床戒具四缘犯一白衣舍二是床座三不语
主人四辄坐便犯。

共男子入暗室戒前是覆障屏有窗牖光明无第三
人犯今以其暗室故生患处重虽有多人犹犯以此
为异故别制也五分云共男子入暗室语语提若恐
怖处若卒灯灭不犯义云不问亲与非亲须有灯明
恶心咒诅戒具三缘犯一有瞋心二作恶咒诅三言
词了了便犯此律云立誓者令称南无佛提谓经云
南者归无者命佛者觉(此云归命觉也)又南者礼无者大佛
者寿(此云礼大寿也)

因瞋心推𦙄哭戒具四缘犯一同于诤事不善忆持
二内瞋恨三推𦙄哭巳四随便泪堕一一提僧祇云
若尼自打不啼啼而不打亦打亦啼俱提。

覆身同床戒具四缘犯一同床卧二覆身三无病缘
四随卧便犯同被褥卧同床不同被褥同床同被褥
不同床在地上卧亦犯。

故恼客旧戒具四缘犯一知他比丘尼先住后至二
作故恼心三在前诵经问义四言词了便犯。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0b 页 X40-0750.png

同活病不看戒具四缘犯一是比丘尼病二是同活
三无因缘四不看便犯五分云同学病不看提同学
者谓同和尚阿阇梨及常共伴若止住不同无犯。

安居中牵他出房戒具五缘犯一是僧房分得入巳
二先听在彼房住三瞋心牵出四无因缘五出户便
犯僧祇云牵他出时彼若抱柱捉户倚壁随离一一
处皆提若口诃叱随语离处亦提此律驱下二众吉
僧祗云若尼出行不付房舍床褥与知事人闭户而
去者提十诵伽论云若鼾眠应起经行不能经行应
起屏处不应恼他。

三时无事游行戒具三缘犯一春夏冬游无因缘二
除受日及春夏冬有利益因缘故不犯三随所越界
便犯此律春夏冬游行随村界俱提义云不同旧解
破安居行提春冬犯吉听为羯磨塔事僧事游行不
言春冬受请。

安居竟不知请戒具四缘犯一是檀越安居请二夏
限巳满三无因缘四不去便犯母论云若安居竟应
移馀处若有缘不得去不犯若无缘者出界一日还
来不犯五分云若不限请若更受请处无犯。

泉渠水中露身洗浴戒具三缘犯一是河渠水二露
身洗浴三洗身遍便犯僧祇云尼入俗人室浴有年
少入身怀妊坏其净行因制不听尼入浴室病者在
房然火油涂揩不如是者越毗尼十诵云男子洗处
前浴皆提。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0c 页 X40-0750.png

过五日不看僧伽梨戒具三缘犯一是僧伽梨二举
处不坚密三过五日不看便犯十诵云故意不看五
衣俱提。

与僧衣作留难戒具四缘犯一是檀那许施衣二知
许施衣三作方便劝彼不令施衣四施主息心施便
犯。

辄著他衣戒具三缘犯一是他衣二不问辄著三入
村乞食便犯。

与俗人外道衣戒具四缘犯一是非亲里白衣外道
二是袈裟一衣三持与彼四前人领受便犯十诵与
外道与白衣皆提义云今数见尼僧往道士观求治
病交涉来往供结衣食因染俗情坏其梵行招世讥
谤损辱佛僧非但师无纲纪亦因前无法度若有力
罚令归俗者此人为护法因缘故当来之世必获净
土之报僧祇云若尼有德听女人为儿乞小小破衣
以禳灾者不得与大者不得自手与应遣人与。

僧如法分衣遮不令分戒具四缘犯一是僧作法分
二恐弟子不得三遮令不分四僧不分便犯。

与白衣外道食戒具五缘犯一是在家出家外道俱
犯二知是三是食四自手与非置地使人与五彼领
受便犯五分云若外道来乞应以巳分一团别著一
处与不得以僧食与汎汎男子自手与食提亲里者
不犯义云比见边方僧尼寺内设会及僧施每唤道
士同僧受施灭法之原无过此等自惟高迈人天重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1a 页 X40-0751.png
逾金玉忽然下坠邪流无辜自辱岂不痛心。

与白衣作使戒具四缘犯一是白衣二无病因缘三
非时为作使四随使便犯。

自手纺绩戒具三缘犯一是麻缕二自手纺绩三随
手一一犯提十诵云若纺萦绩若织若擗若抖擞若
缠手随动手一一犯提缠线开不犯五分云尼自织
作衣提若剌靴法张衣先刺吉罗衣差缩听安相义
云今时尼众慕道者希专事机帚纺绩是常作务精
勤经教多忘贫者贪美不休富则转生纷扰还复仿
习恶法愈兴荏苒流行致乖常式敬寻舍俗入道冀
免业因入道被缠反同累俗静虑推事深可悲乎。

著俗服辄在白衣床卧戒具三缘犯一是白衣舍二
是他夫妇常居止宿床三随卧便犯。

经宿不辞主人去戒具四缘犯一语主人在他舍内
宿二不辞主去三无因缘四出门便犯。

度妊身女人戒具四缘犯一妊身二知三受具戒四
三羯磨竟便犯十诵掘多尼生男儿作是念佛说比
丘尼不得独房乃至佛言告诸尼等与掘多尼作独
房宿羯磨是尼应与从僧三乞牒乞而作未离乳听
母触馀尼触吉离乳母触吉馀尼触提离母共宿吉
辞去后提五分云听白二羯磨差一尼伴之被差尼
得羯磨故不犯自今巳后欲受戒时先看乳相若无
乳相不犯僧祇云不知在白衣时妊巳度者未应与
受戒待㝃身巳若生女者出草蓐巳与受具戒若生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1b 页 X40-0751.png
男者离乳巳后与受具若有亲里将养即与受具。

度童女年不满受具戒具四缘犯一是年未满二十
二知年未满三与受具四羯磨竟便犯婆论云六十
巳去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戒以不堪任
苦行道故心智钝弱听为沙弥七岁巳下亦不许度
未满二十不得受具者以其轻躁不堪忍受寒苦若
受大戒人多诃责若是沙弥人则不诃母论年不满
者听数胎中年又不满者听数闰月复不满者听数
十四日布萨复不满者佛言实得罗汉果者此是上
法受具虽不满二十得戒无犯(若先不知受后有疑方开不得逆数受戒
以违教故)。

不与二岁学戒羯磨戒具五缘犯一是十八巳上童
女二不与学戒羯磨三年满二十四与受具戒五三
羯磨竟犯。

不说六法名字戒具六缘犯一是十八童女二与学
羯磨三不说六法四年满二十五受具戒六羯磨竟
便犯。

度受诸遮童女戒具四缘犯一是诸根不具二知不
具三与受具戒四三羯磨竟便犯。

不以二事摄弟子戒具四缘犯一是清净弟子二恒
随和尚三师有法及衣食四不以此二事摄便犯。

受戒巳离和尚戒具五缘犯一是和尚二有夏堪摄
三师不听去四未满六夏尼五离去便犯。

未满十二夏度人戒具三缘犯一内无实夏二与受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1c 页 X40-0751.png
具戒三羯磨竟便犯。

僧不听度人谤僧戒具四缘犯一内无实夏二僧不
听三非理谤僧四言词了了便犯。

父母夫主不听辄度人戒具四缘犯一有父母夫主
二不听三辄与受具戒四三羯磨竟便犯。

不与学戒尼受具戒具四缘犯一是学戒清净二满
二年三无因缘四作心不与受具便犯。

多度弟子戒具四缘犯一是曾前度人二未满十二
月三更度人受具四三羯磨竟便犯僧祇云若年年
与弟子受具者提应停一年若尼有多弟子若一年
与受学法一年与受具戒虽年年不犯古德光师云
若宽解者一年间与一人受具一人依止一人六法
一人沙弥尼令得四人若急解者一年止得度一人
准此应然据前僧祇提母论云受一人具足一年教
授一切大道人所作法竟然后更一人若沙弥尼受
学戒巳二年不得度沙弥尼式叉尼受具巳得度沙
弥尼。

不半月请教授师戒具三缘犯一僧尼众各各五人
巳上四人巳下但犯吉罗二无因缘三不差人往请
便犯。

不诣大僧自恣戒具四缘犯一是夏安居竟二五人
巳上成众三无因缘四不差人往自恣便犯五分云
若尼聚落无比丘自恣无请处兰若有比丘道路险
难彼比丘为尼入聚落自恣尼先自众中自恣巳后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2a 页 X40-0752.png
差人往比丘中教诫语同。

不依大僧安居戒具三缘犯一在无比丘处二不作
依止心三结安居竟便犯。

不白入大僧寺戒具四缘犯一是有比丘寺二不白
比丘三无因缘四入门便犯僧祇云尼不白大僧入
伽蓝者最初入者提后入者无犯五分云若立不见
比丘不得不白而入须见比丘应往前白比丘筹量
可听不可听者若人不见及不听而入提。

诃骂比丘戒具三缘犯一是大比丘二以恶言骂彼
三言词了了便犯十诵云喑嗌向比丘者提。

骂尼众戒具四缘犯一是尼众二因诤事瞋怨三以
恶言骂辱四言词了了便犯。

不白众使男子治痈戒具缘可解然男女形别理无
交对听彼破痈容生染习自坏心行所以制也五分
云若令男子治痈打钟集僧来往病人前然后衣裹
身唯留可治处治之(馀法如摩触戒具述)

背请戒具缘可解若受非正食请及正食不足背之
无犯十诵云从今听尼数数食何以故女憙数数食
故乃至若尼能受请都不食者提是中犯者乃至食
一口随受请不食一一提。

于家生嫉妒戒具四缘犯一施主好心供养于师二
见师得利内生嫉妒三发言嫉师四言词了了便犯
十诵云护惜他家者人取觅代他言无提五分云嫉
妒他人得利欲专我得犯提。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2b 页 X40-0752.png

用香涂身戒具缘可解凡出家修道理宜观身不净
特生厌离反用香气润泽涂身令形香洁耽著巳体
情存放逸患累之深所以制也。

著妇人严身具戒具缘可解既畜著俗人严身之具
多生染习障道深故故须圣制。

乘乘行戒具缘可解五分云乘乘行戒者车舆象马
乃至著屐皆名乘若老病若行路乃至脚指病无犯
僧祇云若病人不能行乘雌乘无罪。

不著祇支入村戒具三缘犯一有祗支二不著三入
村门便犯。

不安居戒具三缘犯一是后安居日二不结安居三
过后安居日便犯。

诵咒为活命戒具三缘犯一是世间咒术二为活命
三言词了了便犯十诵云以外书声诵佛经者吉五
分云学迷人咒起死人咒兰尼自使人卜提此律以
世俗咒术教授白衣亦提。

先不请比丘辄问义戒制意者辄问即慢法轻人递
相穷诘令彼恼特非所宜故所以制之若二人习一
部不解转问无犯。

百夏尼不敬比丘戒具缘可解若不礼敬便有三过
一违八敬教二违本受戒奉行之心三慢法轻人情
过是重故所以制也。

第四篇八提舍尼(上四僧吉下四僧提僧别有四提舍尼)

第五篇众学戒(大僧同尼)
○安居篇第十六¶ 第 752c 页 X40-0752.png

七灭诤亦僧尼同有。

上来所列诸戒者逐尼数犯者述之馀不尽者非无
异相或文繁寡要或事希难犯或其相易明或其理
幽隐若欲广陈恐盈卷轴冀后博学依文取决。

四分律比丘尼钞卷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