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a 页 WYG0208-05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万章章句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
 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
 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
 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b 页 WYG0208-0530b.png
 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
 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
 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
 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
 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
 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
 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a 页 WYG0208-0531a.png
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
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
以仕而仕孔子也
 此一章书是孟子历叙群圣之行事而极尊孔子以
 隐寓其愿学之意也曰学不宗至圣则其统不一然
 不取群圣折衷之则其道亦不著尝考伯夷目不视
 非礼之恶色耳不听非礼之恶声视听如此其不苟
 也非可事之君不事非可使之民不使事使如此其
 甚严也世治则进而仕世乱则退而隐进退如此其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b 页 WYG0208-0531b.png
 有择也不特是也即横暴之政之所出横暴之民之
 所止亦不忍居也不但横暴不居其心即思与乡人
 暂处如以朝衣朝冠之贵坐于涂炭之污而唯恐其
 浼已也当殷纣浊乱之时避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
 之清故后世闻伯夷之风者虽顽而无知之夫亦化
 而为廉虽懦而无守之夫亦化而有特立之志是伯
 夷之行事如此又尝稽之伊尹矣伊尹尝曰君皆可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a 页 WYG0208-0531c.png
 事何所事而非君民皆可使何所使而非民其言如
 此故其为行也治亦进而仕乱亦进而仕以求尽其
 事君使民之责焉而因以自任曰天之生斯民也原
 欲使先知其事者觉后知之人使先觉其理者觉后
 觉之人予今幸为天所生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
 先知先觉之道觉此后知后觉之民而不敢负天之
 托也由其言以推其心思天下之民但有匹夫匹妇
 不与被尧舜之泽者即若己推而内之沟中是其以
 一人之身而自任天下之重也是伊尹之行事又如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b 页 WYG0208-0531d.png
 此又尝稽诸柳下惠矣不以污君为羞而不事不以
 小官为卑而遂辞其进而事污君为小官也不隐其
 在已之贤能而必行已之直道至于为人所遗佚而
 无怨恨之意即由是以阨穷其身而亦无忧悯之情
 不特是也即与乡里之人并处而其中亦油然自得
 与之偕而不忍去也尝自言曰尔自为尔我自为我
 虽袒裼裸裎失礼于我侧亦尔之无礼耳焉能有浼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4a 页 WYG0208-0532a.png
 于我守礼之身哉故后世闻柳下惠之风者虽狭陋
 之夫亦化而为宽大之量刻薄之夫亦化而为敦厚
 之行是柳下惠之行事如此若夫孔子之行则独有
 异焉者当其于齐也因晏婴之沮而去焉则接淅而
 行不容顷刻而留也及其于鲁也因女乐之受而去
 焉然犹有待于膰肉之至曰迟迟吾行也夫其所以
 迟迟者为去父母宗国之道而不忍恝然于此也即
 此观之其或速也非失之急迫可以速而速或久也
 非失之濡滞可以久而久或处也非以隐为高可以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4b 页 WYG0208-0532b.png
 处而处或仕也非以位为荣可以仕而仕盖其神妙
 莫测与元化同流而绝无意必固我之私是孔子之
 行事又如此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
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
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5a 页 WYG0208-0532c.png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
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此三节书是言孔子时中之圣能兼三圣之事也孟
 子历叙群圣之后又从而断之曰夷尹惠与孔子其
 行事如此皆古圣人也然自我观之其圣亦有不同
 者伯夷以节高天下就其皭然粹白无少点污殆圣
 之清者也伊尹以身肩天下就其毅然担当无少退
 诿殆圣之任者也柳下惠以量容天下就其油然乐
 易无少岸异殆圣之和者也至吾孔子则仕止久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5b 页 WYG0208-0532d.png
 不倚一偏变化推移无所不可清而未尝不任任而
 未尝不和如一元之运流行不息盖圣之时者也岂
 三子之所能及哉夫孔子兼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
 之事譬之于乐其犹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者
 乎盖乐有八音独奏一音则一音自为终始而为小
 成若夫集大成也者当众音未作则击鏄钟以宣其
 声及众音既阕则击特磬以收其韵金声而玉振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6a 页 WYG0208-0533a.png
 也盖金玉二者众音之纲纪金不声则众音无由始
 自鏄钟一举则众音随之俱起是金声也者所以开
 众乐之端而始乎条理也玉不振则众音无由终自
 特磬一击则众音由是俱止是玉振也者所以收众
 音之节而终乎条理也始终之间脉络贯通此乐之
 所谓集大成也然则乐之始条理者其即孔子于群
 圣之理无不融会而为智之事乎盖时中之智其昭
 晰无所不开固有然也乐之终条理者其即孔子于
 群圣之理无不全体而为圣之事乎盖时中之圣其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6b 页 WYG0208-0533b.png
 凝成无所不收固有然也其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
 如此此孔子所为独异于三子也夫圣智兼备固孔
 子之所以集大成而智以成始又以要终则圣又由
 于智不观之射乎智之事可以合时譬则射之巧可
 以中的也圣之事可以诣极譬则射之力可以远到
 也然必知之至而后行之尽有定见乃有定力犹自
 此至彼以射于百步之外也其引弓发矢以至于侯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7a 页 WYG0208-0533c.png
 者是尔之力也其直贯于的而不失诸正鹄者非尔
 之力也巧也盖巧以运力而后为善射智以成圣而
 后为全德若孔子之巧力俱全圣智兼备信乎兼三
 圣之所不能兼而吾之所愿学者在是也可见圣人
 之行有偏全皆因知有偏全而致知之要在于穷理
 格物苟本原一毫未彻为仁即不免偏于仁为义即
 不免偏于义有志圣人者岂可以生质之美而不极
 学问之功哉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7b 页 WYG0208-0533d.png
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
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
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
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
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
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
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8a 页 WYG0208-0534a.png
 此一章书是言周室班爵禄之大略也卫人北宫锜
 者有感于战国时之爵禄皆非其旧因而问曰朝廷
 设官分职统理内外莫大于爵禄而爵禄之制莫备
 于成周周室之初其班爵禄之制如之何孟子曰周
 家爵禄之班其初制甚详今皆不可得而闻也盖因
 后世诸侯兼并僭窃恶其所班之爵妨害己之越分
 干名恶其所班之禄妨害己之侵占土地而皆去其
 载周制者之籍是以无所考而知也然而规模之建
 立体统之昭垂犹有幸存而未泯者轲也尝闻其略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8b 页 WYG0208-0534b.png
 也先以班爵言之天下之大统于一其父天母地而
 为天之子者天子也天子之贵自为一位尊无二上
 矣然天下非一人可独理于是众建万国或为同姓
 之亲或为异姓之贤与之共治焉公一位侯一位伯
 一位子与男同一位自天子以下凡此五等爵之通
 于天下其截然而不可紊如此一国之中统于尊其
 出命正众为国人之拥戴者君也天子君于畿内诸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9a 页 WYG0208-0534c.png
 侯君于列国各自为一位矣然一国亦非一人可独
 理于是分命庶官或为贤者而在位或为能者而在
 职与之共治焉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
 位下士一位自君以下凡此六等爵之施于国中其
 凛然而不可奸如此更以班禄言之禄出于地禄有
 厚薄则地有多寡天子制地于畿内方千里盖其爵
 为最尊故其地为最广也若夫公侯卑于天子故制
 地皆方百里伯又卑于公侯故制地方七十里子男
 又卑与伯故制地方五十里是禄之所班凡有四等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9b 页 WYG0208-0534d.png
 四者之外又有受地不足于五十里者则禄予之入
 有限而朝觐会同之费不给势不能自达于天子于
 是因大国之诸侯而以姓名通于天子谓之附庸此
 班禄之制之通于天下者也更以班禄之施于王朝
 者言之其为天子之卿受地所出之禄则视诸侯国
 之百里大夫受地所出之禄则视诸伯国之七十里
 元士受地所出之禄则视诸子男国之五十里以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0a 页 WYG0208-0535a.png
 官之禄比藩封之君盖以重内臣而尊天室也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
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
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
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
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
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
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
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0b 页 WYG0208-0535b.png
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
为差
 此四节书言列国班禄之差等也孟子曰以班禄之
 施于侯国者言之公侯之国则为大国其地方百里
 而其卿大夫士之禄皆准诸其君以渐及君十倍于
 卿禄卿禄四倍于大夫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中
 士中士倍于下士而下士与庶人之为府史胥徒在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1a 页 WYG0208-0535c.png
 官供事者同焉顾其禄之受于官者惟取其足以代
 耕而已盖禄班于上或加数倍之入而不嫌其丰禄
 给于下或准一夫之田而不病其啬尊卑有序厚薄
 适宜如此其于次国亦然伯为次国其地方七十里
 而其卿大夫士之禄亦准诸其君以渐及君十倍于
 卿禄卿禄则三倍于大夫大夫倍于上士上士倍于
 中士中士倍于下士而下士之禄则又与庶人之为
 府史胥徒在官供事者同焉顾其禄之受于官者亦
 惟取其足以代耕而已其于小国亦然子男为小国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1b 页 WYG0208-0535d.png
 其地方五十里而其君与卿大夫士之禄或隆或杀
 亦各有一定之制如君之禄固十倍于卿而卿之禄
 犹得二倍于大夫至于大夫则惟倍上士上士则惟
 倍中士中士则惟倍下士下士则与庶人在官服役
 者同其所受之禄焉要之受禄于官亦取其足以代
 耕而已合而言之由卿而上三等之国异盖禄寖厚
 而不杀则地必不足以供大夫而下三等之国同盖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2a 页 WYG0208-0536a.png
 禄寖薄而复杀则臣不能以自给此周制所为善也
 然庶人代耕之义岂尽同于下士而无其等哉观耕
 者所得之田每夫各受百亩百亩之田各宜加粪粪
 多而力勤者上农夫也计其所获可食九人降而上
 次其所获可食八人降而中农其所获可食七人降
 而中次其所获可食六人又降而为下农其所获可
 食五人盖力渐以惰所获渐以轻所食亦渐以寡若
 夫庶人在官者事有繁简力有劳逸故其受禄多寡
 大约以农夫所获之多寡为差等焉所谓 足以代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2b 页 WYG0208-0536b.png
 其耕者如此夫列爵有尊卑而内外殊其制班 有
 多寡而上下异其规周制之初如此奈何诸侯恶其
 害己之兼并僭窃而去其籍哉幸而孟子犹能述其
 大略所以后世得考王制之规模者赖有此篇之存
 也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
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3a 页 WYG0208-0536c.png
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
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
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
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
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
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
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
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
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3b 页 WYG0208-0536d.png
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
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
尊贤其义一也
 此一章书是因论友道而见贵贵尊贤有交相为重
 之理也万章问曰朋友五伦之一人未有不籍友以
 相成者敢问其道为何如孟子曰交友之道在忘势
 分略形迹去骄人矜己之念而已如己虽长不敢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4a 页 WYG0208-0537a.png
 其长以加于少者而与之友己虽贵不敢挟其贵以
 加于贱者而与之友己虽有兄弟之贵盛不敢挟其
 有兄弟以加于寡弱者而与之友盖友也者所以友
 其德以为我进修之助也一有所挟则其心必不虚
 而其意必不诚有德者不为我友何以成我之德故
 断断乎不可以有挟也然三者之中惟不挟贵最难
 而求诸古人则有可历举者昔鲁有世卿孟献子百
 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一曰乐正裘一曰牧仲其馀
 三人之姓名则子忘之矣夫献子之与此五人友者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4b 页 WYG0208-0537b.png
 为何良以此五人者皆自高其德而视献子之家
 无一毫歆羡之心者也是以献子与之为友若此五
 人者或有献子之家而不能忘其有位之势则献子
 必轻之不与之为友矣况肯自挟以友人乎是献子
 之不挟贵如此进而观之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
 小国之君亦有之费邑惠公尝曰吾于子思之大贤
 德可以仪型者则以师礼事之矣吾于颜般之次贤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5a 页 WYG0208-0537c.png
 德可以切磋者则以友道交之矣若夫王顺长息
 则事我之人也吾敢以事我者而置之师友之列
 哉观惠公之言其不挟贵又如此更进而观之非
 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
 之于亥唐也尝慕其德而造其庐当入门之时不
 遽入也必唐云入公则入当坐之时不遽坐也必
 唐云坐公则坐当食之时不遽食也必唐云食公
 则食其所食者虽疏食菜羹之薄未尝不饱盖敬
 贤者之命不敢不饱也然惜乎终于此而已矣至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5b 页 WYG0208-0537d.png
 于天位之所以官贤者公弗与之共也天职之所
 以任贤者公弗与之治也天禄之所以养贤者公
 弗与之食也三者皆王公所有不能推以与之而
 但唯诺承顺此为士无爵土者之尊贤也非王公
 操爵赏者之尊贤也则亦止可谓之不挟贵而已
 更进而上之则又有尧之于舜昔者舜自侧陋上
 见帝尧尧妻之以二女以舜为甥而馆之于贰室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6a 页 WYG0208-0538a.png
 亦尝就舜之馆而飨舜之食其馆甥也舜为宾尧
 为主其飨舜也尧为宾舜为主脱君臣之分更为
 宾主之交是以天子之贵友匹夫之微者也此其
 不挟为何如是则友道之极也然所以如此者岂
 徒以贵下贱过自贬损而不顾义之可否哉天下有
 一定之名位即有独隆之道德用下而敬上谓其名
 位之一定贵在彼而吾贵之是贵贵也用上而敬下
 谓其道德之独隆贤在彼而吾尊之是尊贤也二者
 事虽不同而理各有当贵贵以尊君下敬上而非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6b 页 WYG0208-0538b.png
 尊贤以尚德上敬下而非诎位非独重德非独轻皆
 义当如是而已夫既同出于义而可挟贵以待天下
 之士哉按此章因论朋友而遂及君臣取友之益止
 乎一身用人之功及于天下则君臣为尤重孟子见
 战国之君缪为恭敬而不肯行其道故言用贤之道
 当与共天位治天职食天禄不仅礼貌之末而已其
 实人君若待之非礼则贤者先自引避虽欲用之而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7a 页 WYG0208-0538c.png
 无由圣帝明王未有不虚心折节乐道忘势而可以
 得贤致治者故曰师臣者王宾臣者霸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郤之郤之
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
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郤也曰请无以辞郤之以
心郤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曰今
有禦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
受禦与曰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7b 页 WYG0208-0538d.png
不憝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于
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此一章书是论交际有可受之义折衷之圣人而论
 定也万章问曰吾人处世酬酢万事皆本于心敢问
 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者此何心也孟子曰有所敬
 于内而后有所将于外交际之举彼此相敬主于郤
 而已万章曰交际固为恭矣然辞受亦所以明礼乃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8a 页 WYG0208-0539a.png
 或有郤之而不受者人遂以为不恭何哉孟子曰凡
 处人之馈未有无故而郤者如尊者有赐于我乃必
 窃计其从来曰彼其所取之物以馈我者果义乎抑
 不义乎必合于义而后受否则弗受是未免有刻薄
 之意鄙其物而轻其人非所以待尊者之道也以是
 即为不恭故直受而弗郤也万章曰尊者之赐固不
 可却而不义之物终不可受于此有善处之术当馈
 之来请无以言辞显然却之但以心测度之曰此乃
 不义而取诸民者无可受之理姑托他辞以无受则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8b 页 WYG0208-0539b.png
 在我无不义之污在彼无不恭之嫌不亦可乎孟子
 曰辞郤固失之径直心郤尤失之诡谲亦顾其交接
 何如耳假使其交也以道而非出于无名其接也以
 礼而不失之苟简虽孔子为礼道之宗主亦受之矣
 何以郤为万章曰若不问其物之所从来而但观其
 交际之礼设有禦止人于国门之外而取其物者即
 以禦得之物与人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亦可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9a 页 WYG0208-0539c.png
 受与孟子曰乌乎可康诰之书有曰杀其人矣而复
 颠越其人之尸于以夺其货闵然蚩顽不知畏死凡
 民罔不怨憝是不待教戒而即诛者也国之有法殷
 受于夏周受于殷莫不皆然至今犹烈烈光显是禦
 得之货如此其有罪也亦安得以交道接礼而槩论
 哉如之何其受之乎苟非然者亦不必苛责其所从
 来而坚郤之矣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禦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
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19b 页 WYG0208-0539d.png
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
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
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曰然则孔
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
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也曰为
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
三年淹也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0a 页 WYG0208-0540a.png
仕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
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此三节书是因言交际而论孔子之出处见圣人未
 尝绝物也万章曰禦得之货不可受明矣然则今之
 诸侯虐取于民其不义也亦犹禦得者也苟善其礼
 以交际矣斯君子不问其可否而受之敢问何说也
 孟子曰今之诸侯取民固多不义然以法绳之未即
 至于禦人之盗也子以为有王者起明罚敕法将尽
 今之诸侯而诛之乎抑待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必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0b 页 WYG0208-0540b.png
 教之不改而后诛则与禦人不待教而诛者自不同
 矣夫禦得之货与取非其有虽同一不义然必禦人
 乃为真盗至谓取非其有为盗者乃推其类以造于
 义之极至耳非便以为真也且天下固有不可过求
 而不嫌从俗者不观诸孔子乎当其仕于鲁也鲁人
 田猎较夺禽兽以祭孔子亦姑从俗猎较而不之禁
 夫猎较亦取物之非礼者尚可以从而况诸侯之交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1a 页 WYG0208-0540c.png
 接何遂为不可受乎万章曰君子之仕将以道易俗
 今孔子从鲁之俗如此则其仕于鲁也固非以行道
 为事与孟子曰孔子身任行道之责行道之外更有
 何事乃事道也万章曰既以行道为事则猎较非道
 宜有以禁之而乃从其俗何也孟子曰以道易俗固
 自有渐彼猎较供祭所以不止者由其器无常数实
 无常品故孔子但先以簿书正其祭器使器有定数
 不以四方难继之物供其簿中之所正则实有常品
 猎较所得之物虽多亦无所用将久之而自废矣此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1b 页 WYG0208-0540d.png
 固圣人转移之妙用也安可谓之非道乎万章曰孔
 子既不能革弊乃委曲迁就如此是道已难行矣奚
 不决于去也孟子曰孔子非难于去也但世方望我
 以行道而更张太骤未免生人疑畏之心所以不去者
 盖欲小试以示人使知吾道之易行然后可以次第
 施焉而吾道大行之兆亦即于此卜之耳若夫兆既可
 行而人卒不能行其道然后不得已而去盖其去虽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2a 页 WYG0208-0541a.png
 不轻而志未尝不决是以未尝终三年之久淹留于
 一国也且孔子行道之心不但于仕鲁见之吾历观
 其出处之迹大槩有三有见其道有可行之机而仕者
 有因其君能接遇以礼而仕者又有因其君有养贤之
 典而仕者于稽其实于季桓子执政之时君用之于
 上相荐之于下乃从而仕是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
 之郊迎致粟乃从而仕是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之
 馈问有礼乃从而仕是公养之仕也夫孔子为道自重
 不肯苟且然苟可以仕不必明君贤相而亦就之况今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2b 页 WYG0208-0541b.png
 诸侯之交际犹知贤者之当重奈何不为行道之计
 而重绝之耶可见圣贤辞受出处固不徇俗为同亦
 不矫俗为异然非意必固我之尽忘而仕止久速之
 合节者亦岂可自托于孔孟而漫无择于其间哉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
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
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3a 页 WYG0208-0541c.png
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
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此一章书是言仕者各有当尽之道也孟子曰君子
 之仕也将以致用于时而有裨君民之大非为贫之
 故也然亦有道与时违家贫亲老而资其禄以仕者
 犹人娶妻本以继嗣非为养之故也然亦有不能亲
 操井臼而资其养以娶者要皆不得已而然也夫君
 子之仕本以为道至不得已而为贫则其位禄之所
 居者可无审择于其间哉必也辞其位之尊者而居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3b 页 WYG0208-0541d.png
 其卑附一命之末足矣辞其禄之富者而居其贫叨
 升斗之糈足矣如此而后为为贫之仕也辞尊而居
 卑辞富而居贫将以何者为宜乎盖为贫之仕虽不
 为道而亦不可以苟禄其惟守关之役讥防出入以
 击柝为事者庶易称其职而可居也试观孔子亦尝
 为仓廪委积之吏矣必曰吾司钱榖者也出纳之数
 不可不明惟求其会计当而已矣又为苑囿刍牧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4a 页 WYG0208-0542a.png
 吏矣必曰吾司畜养者也孳息之物不可不蕃惟求
 其牛羊茁然肥壮长大而已矣观孔子之言如此可
 见为贫而仕官卑禄薄惟取其易称职而已盖人之
 所处莫不各有其当为居微末之位则国家之责任
 轻苟不安其分而越职妄言高论朝事非惟无益适
 以取祸出位之罪莫能逭矣若夫立乎人之本朝居
 尊富之地有行道之责此岂一官一职之比哉而乃
 依阿淟涊侧足取容上无以裨益君德下无以康济
 斯民道之所在得行而不行亦可耻之甚也夫以越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4b 页 WYG0208-0542b.png
 位为罪则见卑贫无行道之责以废道为耻则见尊
 富非窃禄之官仕者于此亦可以自审矣虽然立人
 之本朝位高禄厚有当行之道者尤宜取孟氏之言
 而深思之也与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
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万章曰君
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5a 页 WYG0208-0542c.png
固周之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
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
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
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
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
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
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此一章书是明士之自处与君之待士当各尽其道
 也万章曰士当未仕时无以自食藉诸侯之禄以为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5b 页 WYG0208-0542d.png
 养宜若可为者乃不肯托于诸侯何也孟子曰士之
 分不敢托于诸侯也盖诸侯本有爵土不幸失国出
 奔而后托于诸侯以食其廪饩此在古寄公之礼也
 若士无爵土不得比于诸侯苟托于诸侯而食禄是
 以一介之士拟邦君之尊非礼之当然也万章曰士
 之不托诸侯固矣若君馈之粟则亦受之乎孟子曰
 君馈之粟如之何不受也万章曰托之则不可馈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6a 页 WYG0208-0543a.png
 则受不识受之为何义也孟子曰君之于民固有周
 恤之义士而未仕无异于编氓是以可受也万章曰
 周与赐皆出于君今周之粟则受赐之禄则不受何
 也孟子曰士之不敢受赐即不敢托于诸侯之意分
 定故也万章曰敢问其不敢受赐何也孟子曰周无
 常数此君待民之礼无常职者皆可受赐有常数此
 君待臣之礼无常职者不敢受故虽抱关击柝之吏
 至为卑小皆有常职以食其常赐于上若士未为臣
 无常职也而食常赐于上是不居臣之职而受臣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6b 页 WYG0208-0543b.png
 食故以为不恭而不受也万章曰君馈之则士受之
 不识所馈者可常继续否乎孟子曰士之自处固安
 其分之宜而君之待士则自有养贤之礼昔者鲁缪
 公之于子思也悦其贤也亟命使者问其安否又亟
 命使者馈以鼎肉自以为能养贤矣但数以君命来
 馈反使贤者有数拜之劳故子思恶其亵也不悦于
 心于其卒之复来馈乃麾使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7a 页 WYG0208-0543c.png
 首再拜而辞其馈曰向之君命来馈吾意君以礼贤
 也今而后始知君之爱而不敬特以犬马畜伋尔盖
 自是缪公悔悟不复令台官来馈也夫悦贤所重在
 举不徒在养今缪公之悦贤既不能举而用之又以
 屑屑问馈之故不能养贤尚可谓之悦贤乎然则国
 君之所以待士者可知矣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
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
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已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7b 页 WYG0208-0543d.png
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
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
王公之尊贤者也
 此二节书见能养能举而后尽悦贤之道也万章曰
 国君养君子亟馈既不可无馈又不可敢问如何斯
 可谓之能养矣孟子曰国君欲养君子不以君命则
 简常以君命则渎故始而馈粟馈肉以君命将之表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8a 页 WYG0208-0544a.png
 其诚敬贤者再拜稽首而受以重其命其后使司粟
 之廪人继送其粟司肉之庖人继送其肉不复以君
 命将之不使其有亟拜之劳此固国君养君子之道
 也若子思之所以不悦者以为君之所馈不过一鼎
 肉耳乃数以君命来致使已仆仆然拜赐之不暇非
 养君子之道也此所以麾而不受也然国君之悦贤
 不贵其能养而贵其能尊昔者尧之于舜知其有非
 常之德因待以非常之礼始则使其子九男事之以
 听其外治二女女焉以听其内治且有百官以供其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8b 页 WYG0208-0544b.png
 使令有牛羊以待其膳羞有仓廪以给其饔飧无一
 不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则继粟继肉不足言矣后
 又举而加诸上相之位如此其隆也能养能举悦贤
 之道尽矣故曰必如此乃王公之尊贤者也今天下
 无真能悦贤者故士亦以礼自待耳宁敢托焉以苟
 禄乎按孟子在当时传食诸侯国君能养者不乏然
 其志在行道不可以口腹虚拘故每惓惓以能举为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9a 页 WYG0208-0544c.png
 言惜乎当世终莫之用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
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
见于诸侯礼也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
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
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
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
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
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29b 页 WYG0208-0544d.png
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
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
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此一章书是言不见诸侯之义也万章问曰士以用
 世为心则以得君为念乃高尚其志不见诸侯敢问
 何义也孟子曰士之不见诸侯非自尊大分有所不
 可耳自其在国都而言曰市井之臣自其在郊野而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0a 页 WYG0208-0545a.png
 言曰草莽之臣二者皆谓之庶人庶人不曾传质为
 臣与执贽在位者不同故守为下之分不敢见于诸
 侯礼也万章曰士既与庶人等乃君召庶人而役之
 则往应其役君召士而欲见之则不肯往见何也孟
 子曰士与庶人语分则不异语道则有异为庶人者
 往应其役以卑承尊义当然也若为士者欲以道而
 见用必以道而自重倘召之而即往则枉道以徇人
 守己之义不如是也惟义有可有不可故士有往有
 不往耳且欲知士不可往见之义当先知君欲见士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0b 页 WYG0208-0545b.png
 之心子试言君之汲汲然欲见士者何为也哉万章
 曰夫君之欲见士者为其多闻可为考德问业之资
 为其贤可为正君善俗之助也孟子曰既为其多闻
 必真知己之不足而奉之为师矣既以为师则虽天
 子之贵犹不敢召师而况诸侯乎既为其贤便当折
 节下士而就见之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反召之者也
 何以见君之不可召士昔者鲁缪公慕子思之贤亟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1a 页 WYG0208-0545c.png
 见于子思曰古有抚千乘之国下友一介之士此其
 君为何如缪公之意盖视千乘为甚重而以友士为
 盛节矣子思以其心有所挟而不悦曰古之人有言
 人君于士当师事之岂但如君所言友之云乎吾想
 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君之于士论德不论位以位
 而言则子君之尊也我臣之卑也尊卑自有定分何
 敢与君友也若以德而言则子当以师道事我乃可
 为受益者也奚可以与我友此子思之意也夫以千
 乘之君求与一介之士为友而且不可得况欲召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1b 页 WYG0208-0545d.png
 往见哉
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
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
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
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
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2a 页 WYG0208-0546a.png
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
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
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
之也
 此五节书皆申明士不可召之意孟子曰君不可以
 召士不但徵诸子思之言更以齐景公招虞人事观
 之昔齐景公出而田猎招虞人以旌虞人不至景公
 将杀之孔子闻而美之曰志士固穷不忘死在沟壑
 勇士轻生不忘丧其元首若虞人者可以当之矣孔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2b 页 WYG0208-0546b.png
 子奚取于虞人而美之若是取非其招而守死不往
 也岂士之智反出虞人下哉万章曰旌固非所以招
 虞人敢问招虞人当用何物孟子曰以皮冠以其本
 为虞人之所有事也若招庶人则以旃盖通帛为旃
 质素无文犹庶人之无文采也士以旂盖交龙为旂
 象其有变化之意也惟招大夫则以旌盖析羽而注
 于旂干之首以象其有文明之意也各有其义如此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3a 页 WYG0208-0546c.png
 令景公以旌招虞人是以大夫之招而招虞人虞人
 且死守不敢往即此推之以招士之旂而招庶人庶
 人亦岂敢往哉夫以贵者之物而招贱者犹为宠异
 之特以招非其物而不欲往况乎召使往见此招不
 贤人之招也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则失礼而辱士
 甚矣其肯往乎此士不见诸侯之义也然则国君欲
 见贤人近则就见远则币聘必以其道而后可使以
 不贤人之招招之则是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
 其入而闭之门适以拒其入也贤何由而得见乎所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3b 页 WYG0208-0546d.png
 以然者以士有礼义之当守也夫义者事之宜一措
 足而不容离如路之平正通达也礼者心之制一措
 躬而不可越如门之谨严端直也是人人之所共由
 而同其出入者也但众人每多苟且惟君子见之明
 守之定而独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小雅大东之诗
 曰瞻彼周道其平坦如砥其端直如矢是在上之君
 子所为率履在下之小人所为视效者也由诗言观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4a 页 WYG0208-0547a.png
 之而君子之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固可知己若往应
 不贤人之招则是由非义之路出入非礼之门君子
 岂为之哉此欲见贤人者必当以其道也万章曰君
 子秉礼守义固不往见如孔子闻君命召即不俟驾
 而行然则孔子之往见非与孟子曰是何得轻议孔
 子哉孔子所以不俟驾者以其当仕而有官职之事
 而君亦以其官召之也若未有官职则市井草莽之
 臣耳岂得藉口于孔子遂轻身而往哉盖臣有相临
 之分分之所在虽孔子不敢违士有自守之节节之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4b 页 WYG0208-0547b.png
 所在虽虞人不可屈即同一为臣亦自有辨或爵位
 高卑之不同或流品清浊之殊异人君待之各以其
 礼而使之各尽其道则体统隆于上而廉耻励于下
 矣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5a 页 WYG0208-0547c.png
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此一章书是言取善之道无穷在己不可以自足也
 孟子谓万章曰君子取善之道固当博资于人尤必
 审度于己假如我之善行在一乡卓然为一乡之善
 士然后一乡之有善者我皆得而友之而一乡之善
 莫非我善矣进而在一国卓然为一国之善士然后
 一国之有善者我皆得而友之而一国之善莫非我
 善矣又进而在天下卓然为天下之善士然后天下
 之有善者我皆得而友之而天下之善莫非我善矣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5b 页 WYG0208-0547d.png
 夫至于友天下之善士则固通天下于一身而取善
 之量亦已广矣乃其心犹以为未足又进而考论乎
 千百世之上稽古帝王圣贤之为人于其诗则颂之
 于其书则读之然颂诗读书而不知其为人之实则
 亦口耳之资而已乌乎可又必缘其世代之升降考
 其行事之异同帝所以为帝王所以为王圣所以为
 圣贤所以为贤恍如身履其地亲炙其风晤对一堂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6a 页 WYG0208-0548a.png
 之上而古人之嘉言懿行皆我进修之藉矣谓之尚
 友不亦宜乎盖至于尚友而后取善之量始造其极
 也已可见学问之道今人与居又必古人与处论其
 世岂徒欲知其人哉见唐虞之成天平地君便思为
 尧舜臣便思为皋夔见三代之长治久安君便思为
 禹汤文武臣便思为益尹旦奭上下交修孜孜不怠
 如此则德必日进治必日隆而古今人无不相及之
 叹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6b 页 WYG0208-0548b.png
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
君有大过则諌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
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此一章书是论古大臣之义守经行权各有不同也
 齐宣王问为卿之道于孟子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齐王曰名之为卿均系重臣亦有不同者乎孟子曰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7a 页 WYG0208-0548c.png
 不同有从同姓之中登用而为贵戚之卿者有从疏
 逖之中登用而为异姓之卿者齐王曰请先问贵戚
 之卿孟子曰贵戚之卿与国家有亲亲之恩谊共安
 危同休戚若遇君有大过可以为宗社忧者则亟亟
 焉尽言以諌之谏之而听固社稷苍生之福也万一
 不幸反覆谏之而终于不听则不忍坐视其亡而必
 更立本宗之有贤德者以代之所以存祖宗之统于
 勿坠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则贵戚之卿达权救变之
 义如此齐王闻易位之言骇其太过不觉勃然变乎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7b 页 WYG0208-0548d.png
 色于是孟子告之曰王勿异臣言也王问臣臣谨据
 古制以对若忌讳而不言则不正矣臣岂敢哉齐王
 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孟子曰异姓之卿与贵戚
 之卿异一遇君之有过可以为宗社忧者亦亟亟焉
 尽言以諌之若不幸而反覆尽言终于不听则忠议
 谠论置之无用之地上无受善之诚斯下无可仕之
 义安可贪恋爵禄而久居其国哉惟有奉身而退以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8a 页 WYG0208-0549a.png

洁然远去耳是则异姓之卿合则留不合则去之义


如此大抵孟子所言之卿虽不同其忠君之心则一


人主诚知人臣进谏本由忠爱而虚怀嘉纳从善弗


咈则君臣有始终之美而令闻昭于无穷此魏徵之


告太宗所以愿为良臣不愿为忠臣也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第 38b 页 WYG0208-0549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