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a 页 WYG0208-03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
 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
 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b 页 WYG0208-0347b.png

此一章书是孟子因齐王之好乐而劝其与民同乐


亦引君当道之意也齐臣庄暴一日来见孟子曰暴


向者进见于王王语暴以己之所好在于音乐暴以


为人君好尚贵慎所趋当时欲对未得其辞不知好


乐何如果有害于治否孟子曰声音之道与政相通


特患王好之未甚耳诚能推广此心大同于物则一


念悦豫之情即为一国和平之化而齐国其庶几于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a 页 WYG0208-0348a.png
 治乎孟子虽与暴言然恐好乐之旨暴未必能达之
 于王即能达之于王且未必能曲畅其说故他日见
 于王而问曰王曾语庄子以好乐有是言乎王乃勃
 然变色曰乐固不同有先王之乐有世俗之乐寡人
 所好非能如咸英韶濩古先圣王之所作也不过新
 声杂奏适一时之听闻而已何足道哉此齐王自惭
 所好之不正也孟子遂迎其机而导之曰乐论公私
 不论今古诚使王好之之甚不徒嗜其声音之靡曼
 而得其和气之充周则自上达下欢然交欣齐国其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b 页 WYG0208-0348b.png
 庶几于治乎盖乐备乎文实生于情古今之乐文不
 同而情同古乐固足以兴化今乐亦足以致治吾王
 欲审其所好惟在甚与不甚之间耳岂今乐独异于
 古耶孟子此言非谓雅颂之音与郑卫等正以作乐
 之本无非生于人心之和故即齐王之所好而引之
 于正此亦格非心之一端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a 页 WYG0208-0348c.png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此一节书是即人之常情以启王与民同乐之意也
 齐王因孟子言声音之道可通于治故遂问曰夫子
 所言好乐之甚齐国庶几之说可得闻乎孟子欲进
 王以与民同乐之说乃先诘王以独乐与人乐之喻
 曰常人之情独自作乐以为乐与人作乐以为乐二
 者果孰乐王曰乐之私何如乐之公独乐而人不与
 情未舒也不若与人孟子乃复诘王以与少乐与众
 乐之喻曰常人之情人少而与之作乐为乐人众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b 页 WYG0208-0348d.png
 与之作乐为乐二者又孰乐王曰乐之偏隘何如乐
 之大同与少而众不与情未畅也不若与众夫独乐
 不若与人与少不若与众此事理之至明人情所共
 晓为人君者特患未能推广此量耳诚能克去己私
 廓然大公则万物一体之怀即为宇宙太和之象甚
 矣同乐之为贵也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a 页 WYG0208-0349a.png
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
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
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
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
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
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
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
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b 页 WYG0208-0349b.png
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此四节书是孟子言与民同乐及不与民同乐之效
 欲齐王知所法戒而行仁政以及民也孟子曰王既
 知与人与众之乐则作乐之理亦不外是矣臣请为
 王一一陈之可乎今王为鼓乐之乐于此百姓闻王
 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皆疾首蹙頞私相告语曰吾
 王之好鼓乐奈何使我等至此穷困之地父子不相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5a 页 WYG0208-0349c.png
 见兄弟妻子离散颠连已极而莫之省忧乎今王为
 田猎之乐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王羽旄之美
 举皆疾首蹙頞私相告语曰吾王之好田猎奈何使
 我等至此穷困之地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流
 离已极而莫之矜恤乎夫鼓乐田猎本王适情快意
 之举乃百姓触目伤心怨声载道者何哉盖由平日
 独乐其身不能推此好乐之心以安养斯民故其愁
 苦之情有所感触自不能已此不与民同乐之故也
 今王为鼓乐之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5b 页 WYG0208-0349d.png
 音举皆欣欣然有喜悦之色共相告语曰吾王庶几
 身其康强而无疾病与不然何以能为此鼓乐之乐
 也今王为田猎之乐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王
 羽旄之美举皆欣欣然有喜悦之色共相告语曰吾
 王庶几身其康强而无疾病与不然何以能为此田
 猎之乐也夫同此鼓乐同此田猎百姓欣幸之私喜
 见颜色者何哉盖由平日能推好乐之心使民仰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6a 页 WYG0208-0350a.png
 俯育各得其所故其爱戴之情发于至诚自不可遏
 此与民同乐之故也夫民情之哀乐系于好乐之公
 私如此今王诚能推此好乐之心以及于民发政施
 仁养欲给求使民安居乐业愁苦不生则四海归心
 王业可成矣臣所谓好乐之甚则齐国庶几者如此
 乐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唐臣魏徵之告太宗曰乐
 诚在人和盖人主抚临兆庶不可使一夫之不获一
 物之失所必也制田里教树畜下宽仁之诏行赈恤
 之典使老安少怀家给人足熙熙然如登春台如安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6b 页 WYG0208-0350b.png
 衽席人心既和则天地之和亦无不应此帝王作乐
 之本异世同揆不专求之声音节奏间也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
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
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
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
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7a 页 WYG0208-0350c.png
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
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此一章书是孟子因齐王论囿而引之以同民也齐
 王当日欲广其囿谀佞之徒必有假文王之事以逢
 之者故宣王问孟子曰尝闻文王之囿周围凡七十
 里之广果有之乎孟子对曰据传记所载曾有此说
 王又问曰文王不过百里之国为囿如是其大乎孟
 子曰当日之民犹以为小也王曰寡人之囿周围仅
 四十里比于文王之囿规制甚狭乃百姓犹以为大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7b 页 WYG0208-0350d.png
 何也孟子曰文王之囿虽有七十里之广然未尝以
 为己私凡民之刍以牧养荛以采薪者皆往其中以
 取焉民之雉以逐禽兔以逐兽者皆往其中以取焉
 囿中所有无一不与民共其利既与民共其利则用
 者多而出者寡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若王之囿则与
 文王异矣臣初至于王之境上羁旅之臣必先问国
 之大禁知所避忌然后敢入因而闻郊关之内有囿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8a 页 WYG0208-0351a.png
 方四十里禁人出入若有百姓擅杀囿中之麋鹿即
 与杀人同罪夫麋鹿与人贵贱悬殊乃贱人而贵畜
 立令如此之严为法如此之峻虽为苑囿实同陷阱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夫同一囿耳在文王则为民利
 在王则为民害是不在规制之大小而在与物之公
 私王当弛其禁令法文王同民之意可也按周书无
 逸有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推此
 志也其囿未必如是之大乃孟子不辨其事之必无
 而但言其心之利物则知古人设立苑囿不过农隙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8b 页 WYG0208-0351b.png
 讲武非为朝夕从禽故令宽而民不犯泽溥而君不
 私同民之治尚矣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
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
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9a 页 WYG0208-0351c.png
 此一章书是孟子欲齐王以仁智交邻以大勇安天
 下而先言事大事小之道也齐宣王问孟子曰讲信
 脩睦国之大事壤地相接之国与我为邻交之果有
 其道乎孟子对曰有邻国固有大小之殊交邻亦有
 仁智之异大凡为大国者每多称雄争长侵陵小国
 便为不仁惟仁者度量宽洪诚意恻怛为能忘己之
 大而事邻之小古之人有行之者若成汤之于葛伯
 文王之于昆夷小国虽或不恭而所以抚字之心自
 不能已此成汤文王之所以为仁也为小国者多不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9b 页 WYG0208-0351d.png
 度德量力启衅大国便为不智惟智者通晓义理酌
 量时势为能安己之小而事邻之大古之人有行之
 者若太王之于獯鬻句践之于夫差大国虽见侵陵
 而所以敬事之礼尤不敢废此太王句践之所以为
 智也然大国之当事小国之当恤仁者智者岂有所
 勉强于其间哉凡此莫非天理之当然也仁者忘其
 势之在己而嘉人之善矜人之恶是有优容之大度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0a 页 WYG0208-0352a.png
 而自然合理能乐天者也智者顺其势之在人而循
 理而行相时而动是有敬慎之小心而不敢违理能
 畏天者也仁者惟其乐天故能与天为一包含遍覆
 无物不容四海皆在怙冒之中其气象足以容保天
 下智者惟其畏天故能听天所命而制节谨度无时
 敢忽强敌无一可乘之隙其规模足以保守一国诗
 经周颂我将之篇有云人主能畏惧上天之威不敢
 违逆于是可保守天命而不失矣此为保天下者言
 也而言畏天如此可见畏天乐天总不出一敬慎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0b 页 WYG0208-0352b.png
 念保国保天下究亦同此谨守之功交邻之道诚莫
 善于此矣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
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
 此二节书是齐王以小忿为疾而孟子进之以大勇
 也齐王闻孟子之言因叹美之曰夫子论仁智交邻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1a 页 WYG0208-0352c.png
 之道能保国保天下可谓大哉言矣然欲行仁智必
 有过人之量能忍天下之所不能忍者奈寡人有一
 疾病偏好刚勇遇小国无礼不能包容遇大国见侵
 不能含忍如何能成仁智之事孟子对曰王以为好
 勇有妨于仁智臣正以为仁智非勇无以济耳但勇
 有大小王请勿好小勇若激于一时之怒抚剑疾视
 曰何人敢与我为敌哉此乃凭恃血气匹夫之勇仅
 可以敌一人不足好也王何不振其刚健之德配乎
 道义之正发愤为雄威加海内则仁之所不能容智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1b 页 WYG0208-0352d.png
 之所不能忍勇一振焉乃克有济此真帝王之大勇
 也王何以为病哉可见不忍区区之小忿便为血气
 之强能伸安天下之大勇便为义理之刚人主不可
 不审所尚也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
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
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2a 页 WYG0208-0353a.png
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
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此三节书是孟子引文武之大勇欲齐王法之以安
 天下也孟子曰臣谓王当以大勇为好盖尝观之于
 诗而文王之事有足徵矣大雅皇矣之篇有云密国
 违拒王命侵陵阮国而往至于共地王乃赫然奋怒
 整顿师旅以止遏密人往共之众使之不得至于阮
 国抑强扶弱于以笃厚周家之福于以慰答天下仰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2b 页 WYG0208-0353b.png
 望之心诗之所言如此是兴兵伐密文王之所以为
 勇也文王赫然一怒而天下之民俱赖之以安其勇
 何如大哉抑尝观之于书而武王之事更足徵矣周
 书泰誓之篇有云上天降生下民立之君以主治立
 之师以主教其意但欲为君师者代天宣化辅助上
 帝之所不及故使之享有天位宠异之于四方也今
 我既受天之命而有君师之责则凡有罪之当诛无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3a 页 WYG0208-0353c.png
 罪之当悯惟我得以主之天下何敢有过越其心志
 而作乱虐民者乎书之所言如此若有一人横行作
 乱于天下武王不胜忿耻是以有伐商之举此武王
 之所以为勇也武王亦惟赫然一怒而天下之民俱
 赖以安其勇又何如其大哉夫文武之所以称大勇
 者以其能除暴安民耳王今者诚能法文武之所为
 亦赫然一怒剪除暴乱救民水火以安全天下元元
 之命则民之想望同于救焚拯溺惟恐王之不好勇
 也何以好勇为病哉此臣所谓帝王之大勇王之当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3b 页 WYG0208-0353d.png
 好者也要之仁虽事小非以养乱为仁智虽事大不
 以仅守为智惟殄暴而天下无有阻吾之仁定乱而
 天下不能穷吾之智故事小事大无不咸宜岂非大
 勇之与仁智乃相成而不相背也哉宋臣司马光以
 仁明武为君德之要信矣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
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4a 页 WYG0208-0354a.png
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此一章书是孟子欲齐王君民同乐也齐宣王馆孟
 子于雪宫一日亲往就见王誇其礼遇之隆因曰贤
 者从田间来亦有此安居之乐否孟子对曰君以此
 待贤则贤者宜有此乐也然此乐非特贤者所有当
 与凡人共之使为人君者独享其乐而不恤其民则
 必有非怨其上之心矣夫为下者当安为下之分不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4b 页 WYG0208-0354b.png
 得其乐而遂非怨其上固非在下之所宜有然为君
 者当尽为君之道为民上而独享其乐致使百姓怨
 望亦君人者之过所以人君当推此乐公之于民不
 但当与贤者共之己也且忧乐同民民自无不感者
 如安居粒食民之乐也台池鸟兽君之乐也为君者
 诚能所欲与聚而乐民之乐则民一见君有可乐之
 事莫不欣然色喜而亦乐君之乐矣饥寒穷困民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5a 页 WYG0208-0354c.png
 忧也宵衣旰食君之忧也诚能所恶勿施而忧民之
 忧则民一见君有可忧之事莫不戚然动念而亦忧
 其忧矣夫君以民之忧乐为念则民亦以君之忧乐
 为心君民一体上下同情是忧乐不以一已而以天
 下其欢忻愉怡疾痛疴痒无不相关如此将见天下
 之民视之如父戴之如天有不成王业者哉宋臣范
 仲淹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惟其
 先忧也故闾阎无愁苦之声惟其后乐也故朝廷享
 尊荣之奉人主亦知所先后可也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5b 页 WYG0208-0354d.png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
南放于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
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
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
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
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此二节书是孟子引晏子告君以法古之言而欲齐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6a 页 WYG0208-0355a.png
 王知所以勤民也孟子曰臣谓同乐可以致王不必
 远徵诸古即齐之先君有行之者昔者景公问于其
 臣晏子曰吾意欲观于转附朝舞二山复遵海滨而
 南行至于琅邪之邑思昔先王游观当时称颂后世
 传述以为盛事吾当何所脩为而可以比隆往古也
 晏子对曰吾君当游幸之日而有志于法古善哉问
 也臣请以先王之观言之天子十二年一适诸侯之
 国谓之巡狩盖巡狩之义谓巡行诸侯所守之境而
 察其政事之治否也诸侯六年而朝于天子谓之述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6b 页 WYG0208-0355b.png
 职盖述职之义谓陈述其所受之职而待王朝之黜
 陟也天子诸侯未有无事而空行者而又每年春秋
 巡行郊野时当春和正百姓播种之候也察其中有
 不足者发仓廪以补之时当秋成正百姓收穫之候
 也察其中有不给者发仓廪以助之天子行于畿内
 诸侯行于国中其勤民之心如此之切故当时之百
 姓颂声交作流传至今夏谚有云吾王若不行游则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7a 页 WYG0208-0355c.png
 谁知吾之不足而得蒙上之休吾王若不豫乐则谁
 知吾之不给而得蒙上之助一游一豫皆有恩惠以
 及民而为四方诸侯之法则焉观夏谚所云则先王
 之补助足徵游观可法矣盖上世之君虽有省方问
 俗之典然车徒不扰供应不烦故每亲履田间进父
 老询疾苦布德行惠赈贫恤困君民之情有如家人
 父子之相得者千载而下犹想见其熙皞之象焉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
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7b 页 WYG0208-0355d.png
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
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此三节书是晏子言后世游观之弊而欲景公取法
 先王也孟子引晏子之言曰今也诸侯之观则不如
 先王矣人君一出则师旅从之既有师旅便有粮食
 供亿甚烦所至之地无不骚动于是民之饥者弗食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8a 页 WYG0208-0356a.png
 劳者弗息睊睊然侧目相视谤言交兴不胜怨恶上
 违天子之命下虐无罪之民糜费饮食如水之流无
 有穷极是乃流连荒亡纵于逸乐而为所属小国诸
 侯之累矣盖从流下而游荡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
 留恋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至于废时谓之荒乐酒
 无厌至于失事谓之亡同一游观而恣情快意遂至
 于此可不戒哉若在先王则非巡狩述职即省耕省
 敛何尝有流连之乐荒亡之行乎夫先王如彼今时
 如此得失臧否判若苍素惟在君所行何如耳诚能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8b 页 WYG0208-0356b.png
 痛改今时之弊而不致慢游以病民则何先王之不
 可几哉晏子之言如此周公之告成王曰无皇曰今
 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成王
 为守成令主而周公犹惓惓告诚者诚以逸豫之不
 可长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
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9a 页 WYG0208-0356c.png
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此一节书是孟子言景公能行晏子之言亦欲齐王
 行已之言也孟子曰景公闻晏子之言使置而不用
 究亦何补于治哉乃欣然悦从遂大申命令遍布于
 国出而次舍郊外访问民之疾苦晏子未言之前从
 未举行于是始兴发仓廪以补民之不足而晏子之
 言一一见之行事諌行言听膏泽下究既乃召乐官
 太师而命之曰喜起同心自古为难我今悦晏大夫
 之进諌而晏大夫亦悦我之听言君臣相悦如此尔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19b 页 WYG0208-0356d.png
 其播之音乐以志一时之盛当日所作之乐即今所
 传徵招角招是也盖五声之中徵以为事角以为民
 惟君臣为民事而相悦故即为民事而作乐乐以招
 名其继美都俞之意乎其乐章之辞有曰畜君何尤
 言晏子能止畜其君之欲而不至于招尤取罪也臣
 思忠臣之心惟恐其君之有欲故畜止其欲迹虽似
 乎犯颜意实出于爱主又何罪过之有哉景公能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0a 页 WYG0208-0357a.png
 晏子之言故遂有事治民安之效王能行臣之言自
 有民安物阜之休愿王与民同乐以致王可也按孟
 子先劝王以君民同乐复证之以君臣相悦者何哉
 盖民生之休戚田野之利病必明良交赞臣主一心
 而后政无不举恩无不沛圣主养贤以及民职是故
 也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孟子对曰夫
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
政可得闻与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0b 页 WYG0208-0357b.png
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
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此一章书是孟子劝齐王当行王政先正言以导之
 复曲诱以进之也昔周天子建明堂于泰山之下朝
 见诸侯至齐宣王时周室既衰人以为天子既不复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1a 页 WYG0208-0357c.png
 巡狩而齐为侯国非所宜居理当拆毁故宣王问孟
 子曰人皆谓我明堂当毁果毁之乎抑且止而不毁
 乎孟子对曰明堂非诸侯之堂乃王者所居以出政
 令之所王若欲行王政则当存而勿毁之矣王曰王
 政如何寡人可得闻与孟子对曰行王政者莫善于
 文王文王当日虽未尝称王而所行实皆王政其治
 岐也于耕者之田赋则行九一之法而敛从其薄于
 仕者之子孙则有世禄之典而报从其厚于关市但
 稽察非类而不征其私货于泽梁则任民取利而不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1b 页 WYG0208-0357d.png
 严为禁令于犯罪之人法止及其本身而不株连其
 妻子文王养民之政可谓厚矣乃其中则尤有加意
 者人之老年无妻谓之鳏夫老年无夫谓之寡妇老
 年无子谓之独夫幼年无父谓之孤子此四等人乃
 最为困苦天下之穷民而无所告诉者文王发政施
 仁生全爱养无所不周而遇此等之人尤加矜恤务
 使得所诗经小雅正月之篇有云富人犹可惟茕独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2a 页 WYG0208-0358a.png
 之人情实可怜此文王所以尤加之意也文王治岐
 虽一国之政实治天下之规模亦不外是王若欲行
 王政以文王为法可也盖帝王以天下为家士农工
 商平日固当有养之之政而鳏寡孤独之人颠连无
 告人生之最不幸者若非加意惠鲜多方养济势必
 转于沟壑以伤天地之和此王政之所以独亟也
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
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
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2b 页 WYG0208-0358b.png
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此一节书是孟子因齐王之好货而欲其推己以及
 民也公刘是后稷之曾孙孟子既述文王治岐之政
 齐王遂叹美之曰善哉夫子之言真爱民之良法也
 孟子曰闻善贵于能行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见之行
 事王曰寡人自揣有一疾病寡人喜好货财不能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3a 页 WYG0208-0358c.png
 此王政耳孟子对曰好货何伤昔者公刘亦曾好货
 诗经大雅公刘之篇有云公刘处西戎之时乃野有
 露积乃家有仓廪乃裹其糇粮于橐于囊之中为迁
 都计思和戢其人民而用以光大其国家而张我弓
 矢与干戈戚扬于是方以启行而往迁于豳焉诗之
 所言如是由此观之公刘之民必使之居者皆有积
 仓行者皆有裹粮富足如此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立
 国兴业焉惟其能推好货之心以及民也王如好货
 亦仿公刘之意与百姓同之则于王天下也何难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3b 页 WYG0208-0358d.png
 有盖乐利之心人所同有仁君在上必先为之分田
 制产使百姓比屋可封征敛不扰则府库之财皆为
 君守君民一体公私各足所以成丰亨豫大之休也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
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4a 页 WYG0208-0359a.png
 此一节书是孟子因齐王之好色而欲其推己以及
 民也太王是公刘九世之孙名亶父号古公武王即
 位始追尊为太王齐王又曰寡人自揣不但好货更
 有一疾病喜好女色不能行此王政耳孟子对曰好
 色何伤昔者太王亦曾好色而钟爱厥妃诗大雅绵
 之篇有云古公亶父因狄人侵伐乃来朝走马率循
 西水之涯至于岐山之下于是及其妃姜女同来择
 宇而居诗之所言如此当是时也百姓内无怨而无
 家之女外无旷而无妇之夫惟其能推好色之心以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4b 页 WYG0208-0359b.png
 及民也王如好色亦仿太王之意与百姓同之使室
 家相庆婚姻以时则于王天下也何难之有要之好
 货好色公刘太王非实有此事孟子特据诗言所及
 以见圣王举动无不体念民情所欲与聚所恶勿施
 坐明堂而行王政宁有舍此他求者哉故曰王道本
 乎人情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5a 页 WYG0208-0359c.png
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己之曰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此一章书是孟子责难于君之意也一日孟子设辞
 以问齐宣王曰王之臣有寄托其妻子于所厚之友
 而自往游楚国者及其自楚反也则其妻子冻馁而
 此友未尝周给王之臣将如何以处其友耶王曰朋
 友有通财之义受其托而负之友谊已废不可交也
 当弃绝之齐王固明于友谊之当尽矣孟子又设辞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5b 页 WYG0208-0359d.png
 以问之曰士师为狱官之长有乡士遂士之属为士
 师者不能统理所属之士致使刑狱不当王当如何
 以处之耶王曰人臣有官守之责任其职而旷之臣
 职已失不可用也当罢黜之齐王又明于臣职之当
 尽矣孟子因问之曰人君抚有一国若政事废弛民
 生困苦而四境之内不治必有任其责者将如何以
 处之耶王乃顾左右以释其愧言他事以乱其辞若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6a 页 WYG0208-0360a.png
 不闻其说者是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矣夫孟子以
 齐王可与有为故旁引曲喻欲其反已自责虚心下
 问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惓惓入告三致意焉不
 意其耻于闻过隐忍苟安如此所以人君贵脩身立
 政纳諌求言以为久安长治之计也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己
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6b 页 WYG0208-0360b.png
 此一章书见国之所重在于人才人君当敬慎于任
 用之时以合民心而保国祚也孟子进见于齐宣王
 曰人君缵承丕基累代相传者谓之故国其历年既
 已久远凡高大之乔木与累世之旧臣皆所宜有独
 是世臣与国义同休戚宗社生民实凭藉之则故国
 之所以见称者诚不在有乔木之谓而惟在有世臣
 之谓也然世臣皆由于亲臣今日之心膂股肱即他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7a 页 WYG0208-0360c.png
 年之老臣勋旧乃王则已无亲臣矣昨日所进用而
 亲信者今日即亡去而不知亲臣且无安望其将来
 有世臣得以称故国乎齐王自解之曰前此亡去者
 皆不才之人我初不知而误用之故今不以其去为
 意耳我今将何术而豫识其不才遂舍置之使所用
 者皆可亲信之贤才乎孟子对曰国君用人与其悔
 之于后何如致谨于初所以进贤之际迟回详审其
 难其慎一若为势所迫欲已而不得者然盖以用之
 而崇以爵位所谓尊也倘尊非其人势必以贤而卑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7b 页 WYG0208-0360d.png
 者易之是使卑踰尊矣用之而委以腹心所谓戚也
 倘戚非其人势必以贤而疏者易之是使疏踰戚矣
 夫尊卑有等疏戚有序乃国家大体攸关安可不慎
 之于始乎惟其始进能慎所以任用皆贤而无事后
 之悔也然则求贤若渴固人君之盛心而非慎重名
 器不能得真才此辨才论官之典为用人之要也夫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8a 页 WYG0208-0361a.png
贤然然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
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
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
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
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此三节书是言人君用舍刑罚皆当参之于众而察
 之于独也孟子曰进贤固所当慎而慎之必有其道
 设有人于此左右近侍皆称其贤恐出于阿誉未敢
 遽信也举朝大夫皆称其贤恐出于党同亦未敢遽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8b 页 WYG0208-0361b.png
 信也至于通国之人皆称其贤然后从而察之听其
 言语考其素履必真见其才德之实然后进而用之
 其慎于用贤如此夫人君用人不用则舍舍之之道
 亦不可不慎也有人于此左右近侍皆谓之不贤恐
 出于偏毁未敢遽听也举朝大夫皆谓之不贤恐出
 于私恶亦未敢遽听也至于通国之人皆谓之不贤
 然后从而察之核其生平究其心术必真见有不贤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9a 页 WYG0208-0361c.png
 之实然后从而去之其不敢轻去又如此一用一舍
 既采公论又加灼见则不才无由倖进而真才不致
 遗弃何至有误用之悔耶夫用舍刑罚皆人君之大
 权至于用刑尤不得已之甚者人主又安可不谨也
 有人于此左右近侍皆谓之可杀未敢遽听也举朝
 大夫皆谓之可杀未敢遽听也至于通国之人皆谓
 之可杀然后从而察之验其罪状审其情迹必真见
 其有可杀之实然后从而杀之狱虽断于朝廷而论
 实孚于通国故曰国人杀之也夫用贤退不肖以至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29b 页 WYG0208-0361d.png
 于刑戮人君必周详慎重以求合于舆情如此斯诚
 不私喜而加爵以民之所好为好不私怒而用刑以
 民之所恶为恶可以为民之父母矣人心既得邦本
 斯固此所以国祚久远等于苞桑磐石也书曰天命
 有德天讨有罪又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
 我民明威盖人君承天意以从事即在因人心以出
 政惟赏不僭而刑不滥始可下合百姓之心上邀维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0a 页 WYG0208-0362a.png
 皇之眷诚保世滋大之要图也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
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此一章书见为人君者当尽仁义之道也齐宣王问
 孟子曰自昔相传汤放桀武王伐纣果有此事乎孟
 子对曰南巢之放牧野之师考之经传诚有其事齐
 宣王又问曰汤武以诸侯而放桀伐纣是臣弑其君
 也于理可乎孟子对曰人君为天下共主以其能尽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0b 页 WYG0208-0362b.png
 仁义之道立极绥猷也若害仁之人存心淫暴灭绝
 天理则谓之贼害义之人行事乖乱伤败彝伦则谓
 之残残贼之人众叛亲离天命已去止可谓之一夫
 矣书经有云独夫纣盖纣自绝于天武王特奉天讨
 为四海除残贼故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其为弑君也
 汤之放桀亦犹是耳盖天生民而立之君必履仁蹈
 义斯足以祈天永命长享禄位故古之帝王兢兢业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1a 页 WYG0208-0362c.png
 业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也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
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
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
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
玉人彫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
何以异于教玉人彫琢玉哉
 此一章书见人君任贤当尽其才也孟子一日见齐
 宣王曰人君用贤以治国即如用木以治室欲为巨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1b 页 WYG0208-0362d.png
 室务需大木则必命工匠之师多方采取以充其用
 若工师果能得大木则王欣然喜慰谓有是美材斯
 能胜巨室之任也倘匠人误加斲削以致短小则王
 艴然作怒谓其坏是美材不能胜巨室之任矣任木
 则欲其大如此若贤人者国家之桢干也当幼时所
 讲究服习皆内圣外王之大道待至壮年欲得君而
 事见诸施行庶不负其所学乃王不能用其所长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2a 页 WYG0208-0363a.png
 谓之曰姑且舍置汝之所学以从我所好夫贤人所
 学者仁义王之所好者功利今欲其舍所学以从王
 之所好是不欲其大而欲其小之也为室则必欲尽
 一木之材而治国则不能尽贤人之用是任贤不如
 任木矣王亦比类而思之否乎且王不任贤是不爱
 才亦不爱国矣试更为王进论之今有璞玉于此其
 价直虽万镒之多极其爱重然璞玉必待彫琢而彫
 琢必需良工则爱玉之甚未有不付玉人而能成器
 者也至于国家之重甚于璞玉之贵贤人之治国甚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2b 页 WYG0208-0363b.png
 于玉人之治玉王当简贤任能举国以听之可也乃
 欲其姑舍所学而从我所好则何以异于教玉人彫
 琢玉哉是爱国不如爱玉矣王亦比类而思之否乎
 盖圣主必待贤臣而成功俊士亦俟英主以显用诚
 能驩然交洽相得益彰諌行言听道合志同将见化
 臻上理垂拱万年则任贤之道得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3a 页 WYG0208-0363c.png
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
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
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
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
益深如大益热亦运而已矣
 此一章书是言征伐之道当顺民心以合天意也昔
 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国人大乱齐人乘衅而伐
 之遂大胜燕宣王乃问于孟子曰寡人兴兵伐暴赖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3b 页 WYG0208-0363d.png
 宗庙之灵师徒奏凯燕国既破或有谓燕乱已除利
 不可贪而劝寡人勿取者或有谓燕实无主几不可
 失而劝寡人取之者自寡人思之齐与燕皆万乘之
 国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势均力敌其胜负正
 未可决乃不待旷日持久以五旬之速而举战胜之
 功夫岂强将劲兵人力之所能及乎天意固有在矣
 天既以燕与我若弃而不取是违天也违天者必受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4a 页 WYG0208-0364a.png
 其殃今欲从而取之夫子以为何如孟子对曰王欲
 知天意当观民情设使取之而燕民喜悦归附于齐
 则是人心已离天命已绝斯可取之古之人有行之
 者武王是也当时纣恶贯盈人心皆已归周故伐商
 以有天下设使取之而燕民不悦思恋故主则是人
 心未离天命未绝即当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
 是也当时纣恶未稔人心犹未忘商故服事以终其
 身今燕之可取与否王亦惟决之于民心向背何如
 耳且王若欲得民心又莫先于施仁政矣今以齐万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4b 页 WYG0208-0364b.png
 乘之国伐燕万乘之国并力固守势足相当乃燕之
 民闻齐师入境人无斗志以箪食壶浆迎犒王师岂
 有他故哉不过因燕用虐政民不堪命如在水火之
 中故迎齐师而望救耳王能发政施仁以拯其困苦
 则燕人喜慰而中心爱戴矣倘恃强力更为暴虐若
 水益加深火益加热则燕民之望救于齐者又将待
 救于他人特一转移之间耳夫岂伐之既胜而遂可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5a 页 WYG0208-0364c.png
 以取之无患哉王亦顺民心以承天意可也汉光武
 之敕冯异曰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
 耳宋太祖之戒曹彬曰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
 自归顺可见帝王得国必以民情为本有天地父母
 之心然后可以行伐暴救民之事其坐致太平享国
 长久也宜哉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
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
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5b 页 WYG0208-0364d.png
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
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
其苏
 此一章书是孟子告齐王以弭兵之策也齐人前欲
 取燕孟子告以当顺民心齐人不听竟利其有而取
 之于是诸侯将谋伐齐以救燕齐王闻之问于孟子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6a 页 WYG0208-0365a.png
 曰自寡人取燕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计以预待之
 乎孟子对曰臣闻古有以七十里之小国能行政于
 天下者商王成汤是也今齐国地方千里乃惧诸侯
 伐已是以千里而畏人矣臣未闻古有以千里畏人
 者也汤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于书见之书经仲虺
 之诰有云汤初与葛国为邻葛伯无道汤举兵伐之
 是汤之征伐自葛国始也当时天下之人皆信汤之
 伐葛原为匹夫匹妇复雠而无利天下之心汤东面
 而征则西夷之人怨望汤南面而征则北狄之人怨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6b 页 WYG0208-0365b.png
 望其言曰王何不先来征我之国乎书言如此其时
 天下之民望王师之来又恐其不来如大旱之时望
 云合而雨又恐虹见而止也及王师既至商贾安于
 市交易者不止农夫安于野耕耘者不变但诛戮其
 有罪之君而抚慰其无罪之民如大旱之后甘雨应
 时而降民皆欣然大悦所以书经又载百姓之言曰
 待我君来我君一来庶几各得苏息矣此所谓七十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7a 页 WYG0208-0365c.png
 里而为政于天下也按此二节书孟子言虽未终而
 大义已见其要在天下信之四字信在天下所以致
 其信者在一人又不专在临时而在于积久是故仲
 虺称汤之德有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为人君者所
 当留意也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
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
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彊也今
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7b 页 WYG0208-0365d.png
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

 此二节书是孟子申明上文千里畏人之说又正答
 何以待之之问也孟子对齐宣王曰汤以七十里为
 政于天下而齐乃以千里畏人者何耶盖燕国之暴
 虐其民譬如火焚水溺王兴师往伐之时燕之百姓
 皆以为王将救我于水火之中故欣然各以箪食壶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8a 页 WYG0208-0366a.png
 浆迎犒王师王必如汤之伐罪吊民发政施仁乃可
 以慰燕民之望若残杀其父兄系缚其子弟拆毁其
 宗庙迁取其重器是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如之何其
 可也夫天下诸侯之心原畏忌齐国之彊欲并力以
 图之特未有可乘之衅耳今齐并取燕国增地一倍
 而不举行仁政自示天下诸侯以可乘之衅是天下
 之兵王实有以鼓动之也能不以千里而畏人乎为
 今日计王须急发号令反其所掠之老少止其欲迁
 之重器谋于燕之群臣百姓就燕公子公孙中择一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8b 页 WYG0208-0366b.png
 贤者立以为君而后引兵去之如是则燕乱已定齐
 不为暴诸侯无以为名尚可以及其未发而止之也
 王欲求所以待诸侯者亦惟如是而已夫即伐燕一
 事凡孟子所与齐王言者虽皆随事匡救之说然亦
 可以见圣贤之学术与王政之大端惜乎齐王亲见
 孟子而不能实用其言也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9a 页 WYG0208-0366c.png
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
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
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
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
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此一章书见为人君者当行仁政以恤民也昔邹国
 与鲁国战为鲁所败邹君穆公问于孟子曰是役也
 吾有司对敌而死者三十三人而民未有赴救有司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39b 页 WYG0208-0366d.png
 而死者今将诛之则人众不可胜诛将不诛之则民
 怨恨其长上视其死而不救法令何以得行乎不知
 当如之何使刑不滥而民亦知罪也孟子对曰民之
 疾视长上之死有由然也盖凶年饥岁君之民其老
 弱者展转死于沟壑之中其少壮者离散而之四方
 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有馀粟府库有馀财有司皆
 不肯陈告于君使散财发粟以赈救之是为上者暴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0a 页 WYG0208-0367a.png
 慢不仁而残虐下民也曾子有言曰人之立心制行
 当戒之哉戒之哉凡怨雠之出乎尔身者即反报尔
 身者也由此言观之君与有司视民之死而不救民
 怨久矣至今日乃得反之所以视有司之死而不救
 也然则君无归咎于民亦反求诸已而可矣若君能
 以爱民为心而举行仁政则有司不敢不体君之心
 亦知爱民有司既能爱民为之民者自然情义相关
 居常则亲其上遇难则死其长何至疾视而不救哉
 大抵君民本同一体民之财既当供之于君君之财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0b 页 WYG0208-0367b.png
 更当散之于民丰凶散敛上下相通故虽水旱灾荒
 不能为害而国与民常相保也虽然又有说焉散财
 发粟不可废也不可恃也未荒之时别有先图救灾
 之方非专一道总又必以得人为本所谓有治人无
 治法也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
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1a 页 WYG0208-0367c.png
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此一章书见立国之道贵自强也滕文公问曰滕小
 国也介于齐楚二大国之间不能不事又不能兼事
 将事齐乎抑事楚乎孟子对曰凡谋之出于事人者
 皆侥倖苟且之谋也事齐则见怒于楚事楚则见怒
 于齐必不能两全而无害是谋或有人言之者然非
 吾所能及也君必欲吾言之而不已则别有一策焉
 惟是自守而已国有斯池也则凿之而使深国有斯
 城也则筑之而使高然又非专恃此城池也必也为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1b 页 WYG0208-0367d.png
 人君者与斯民同守之其君自能效死而斯民亦感
 其君平时之恩患难相从而弗去此为有地利兼有
 人和是则可为也按孟子他日之告文公也一则曰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再则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此效死而民弗去之本也圣贤之谋人国势有彊弱
 时有难易始终以帝王大道行之必不肯出于权谋
 苟且之说其道可彊可弱可常可变似迂远而非迂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2a 页 WYG0208-0368a.png
 远后世有谓孟子穷于策滕者非善读孟子者矣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
曰昔者太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
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
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彊
为善而己矣
 此一章书见立国者当为善也滕文公问曰滕薛相
 倚有如唇齿今齐人取薛地而将筑城则滕益孤而
 齐益偪矣寡人甚恐当如之何而可免于吞并乎孟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2b 页 WYG0208-0368b.png
 子对曰敌国外患从古有之昔者大王居邠狄人时
 来侵扰大王遂弃去邠地至于岐山之下居焉当是
 时非择岐山为兴王之地而取之也盖由迫于狄难
 不得已也惟大王能为善于不得己之时故周家王
 业由此而起苟后之为人君者能如大王之为善其
 后世子孙亦必有应运而王者矣然君子创基业于
 前垂统绪于后但能为所当为使后世子孙可继续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3a 页 WYG0208-0368c.png
 而行耳若夫兴起王业成一统之功则天之所为非
 人力所可必而君子初心未尝计及于是也今齐彊
 滕弱君将奈彼何哉止宜勉彊为善尽其在我听其
 在天而已矣夫彊为善一言非止为滕君目前之计
 实有国家者经久之谋汉儒董仲舒曰强勉学问则
 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可
 谓得孟子之意矣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
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3b 页 WYG0208-0368d.png
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
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
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
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
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此一章书见立国之道有二说而滕当以守为主也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4a 页 WYG0208-0369a.png
 滕文公问曰滕褊小之国也竭尽财力以事齐楚之
 大国则不能免其侵凌之祸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
 曰昔者大王始居于邠狄人时来侵犯始事之以兽
 皮币帛则不得免焉继事之以走犬良马则不得免
 焉终事之以明珠美玉则不得免焉大王乃会集邠
 民之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愿欲者非皮币犬马
 珠玉也乃吾邠之土地也吾尝闻之君子以爱人为
 心不以土地之生物养人者至于争地以战反害乎
 人尔二三子莫患我去之后便无君长但使有人抚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4b 页 WYG0208-0369b.png
 安尔等是即尔之君长也我将舍此而迁于他方矣
 遂弃去邠地经过梁山而作邑于岐山之下以居焉
 当其初去之时邠人相与言曰吾君乃仁人也我辈
 赖以为安何忍舍之于是从之迁岐者人众争先有
 如归市以大王之事言之此乃迁国以图存固一说
 也或者又曰国家土地原祖宗贻与子孙使世世守
 之非我身之所得专主也纵遭患难但宜效死以守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5a 页 WYG0208-0369c.png
 不可舍而他去以或人之论言之此乃守正以徇国
 又一说也为君今日计请于斯二者之中择取其一
 勉强行之而已矣总之立国以仁民为本为人君者
 必先能仁民而后可以讲随宜处置之法本末先后
 万世不能易也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
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
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
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5b 页 WYG0208-0369d.png
 此一章书见人主见贤不可不专听言不可不审也
 鲁平公因乐正子称孟子之贤将出而就见孟子有
 嬖人臧仓者忌之乃阳为不知而请曰他日君有所
 出则必先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马矣有司尚未
 知君将何往臣敢有请焉平公曰吾将往见孟子臧
 仓曰吾君乃千乘之尊孟子一匹夫而已何故吾君
 不自尊重而轻身以先加礼于匹夫无乃以孟子为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6a 页 WYG0208-0370a.png
 贤者乎夫贤者举动必循乎礼行事必合乎义礼义
 原从贤者而出而孟子之后丧其母过于前丧其父
 厚母薄父是不知礼义而不得为贤者矣君勿轻身
 而往见也于是平公惑于其言应之曰诺遂止而不
 往见焉按小人之谗君子也其词近正其术甚巧故
 能转移人主之意而使之从为人主者亦惟谋于公
 朝博采众议而无取信于小人之口斯可矣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
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何哉君所谓踰者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6b 页 WYG0208-0370b.png
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
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
 此一节书见小人之毁易入而正人之说难行也鲁
 平公既惑于臧仓之言不见孟子乐正子乃入见平
 公而问之曰君乘舆已驾矣奚为不往见孟轲也平
 公曰向吾欲见者为其贤也今或有告寡人者曰孟
 子之后丧其母踰于前丧其父则失礼义之中正而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7a 页 WYG0208-0370c.png
 不得为贤矣是以不往见之也乐正子曰何哉君之
 所谓后丧踰前丧者岂谓其前葬父用士之礼后葬
 母用大夫之礼前祭父用三鼎后祭母用五鼎如此
 之厚薄不同与平公曰吾所谓踰者非谓此也谓其
 葬母之棺椁衣衾美过其父也乐正子曰若此者非
 所谓踰也盖孟轲前为士其家贫贫则力不能厚故
 不免于薄后为大夫其家富富则力能从厚故不敢
 俭其亲丧具厚薄称家有无乃所谓礼非所谓踰也
 君以此为非贤不亦过乎夫乐正子之言辩矣而不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7b 页 WYG0208-0370d.png
 能回平公之听何也洪范有言听曰聪聪作谋听之
 不聪乱是用长君人者其慎诸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
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
不遇哉
 此一节书见圣贤不怨不尤乐天知命之学也乐正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8a 页 WYG0208-0371a.png

子不能释平公之疑退而见孟子曰克以夫子之贤


告于君君以克之言为然将欲就见也嬖人有臧仓


者进后丧踰前丧之言以沮君是以中止而不果于


来也此固君听之不聪而谗人之言亦可畏矣孟子


晓之曰君子之道其遇而行也或有人先容以使之


其不遇而止也或有人中沮以尼之是行止似系乎


人矣然所以行所以止非人之所能也有天存焉吾


今日不遇鲁侯以行吾道是气数之厄天之未欲平

卷十四 孟子上之二 第 48b 页 WYG0208-0371b.png
治天下也彼臧氏之子一嬖人耳安能以人力害我


而使我不遇于鲁侯哉但安之可也夫乐天知命圣


贤之学也敬天用贤则帝王之事也君子小人之消


长为天命去留所由分中庸去谗劝贤之说人君可


勿深思与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