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a 页 WYG0208-03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
 矣
 此一章书见论人者当观其大节也子张曰士之为
 士贵在立身果于死生利害之关幽明始终之际实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b 页 WYG0208-0310b.png
心勘透不但可以验学问之纯亦可以徵品行之䔍


今之为士者若能见危难则委命以赴公家之急绝


无瞻顾之心见财利则思义之当得与否绝无苟且


之念至于祭祀则思敬以追远而恪将其如在之诚


居丧则思哀以慎终而极致其思慕之笃光明俊伟


外行既极其刚方仁孝诚敬内行复极其恺挚其可


谓之士也矣兹数者为士脩己之大闲可以对明廷


而质寤寐亦国家取士之大法将以敦气节而励修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a 页 WYG0208-0311a.png
 能若不务立乎其大徒拘拘于小廉曲谨之行是岂
 可以衡量天下之士哉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此一章书见为学者存乎量之广而志之坚也子张
 曰理得乎心谓之德德必执而后有守执必宏而后
 有成若使既执持其德而轻喜易足不复加以扩充
 之功是能执而不能宏也理所当然谓之道道必信
 而后无惑信必笃而后不移若使既信从乎道而锐
 始怠终不复操以坚忍之志是能信而不能笃也夫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b 页 WYG0208-0311b.png
 不宏则所执者小而德无由以新不笃则所信者虚
 而道无由以进是人也将终无所成就有是人不足
 为当世重焉能为有无是人不足为当世轻又焉能
 为无乎盖为学之道知与行而已有所得而执之太
 狭则行未尽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知未深故学者
 能始事善于信终事善于执则知之真行之力卓然
 为斯世可有不可无之人而吾道庶几其有托也否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a 页 WYG0208-0311c.png
 则泛泛悠悠迄无成就亦何关于得失之数哉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
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
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此一章书见两贤论交之异也昔子夏䔍信谨守而
 于择交也严子张才高意广而于纳交也泛是以两
 贤论交所见遂各不同子夏之门人问交道于子张
 子张曰汝师子夏云何门人对曰子夏曰其人有益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b 页 WYG0208-0311d.png
 于已是可者也则与之交其人无益于已是不可者
 也则拒绝之子夏之说如此子张曰子夏此言异乎
 吾平日之所闻吾闻君子之交于人之才德出众者
 则尊礼之至于庸众之人亦含容而不弃于人之有
 善可取者则嘉奖之至于不能之人亦矜悯而不绝
 此不特可者为君子之所与即不可者亦未尝为君
 子之所拒也且吾反己而观拒之之说无论我之贤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4a 页 WYG0208-0312a.png
 与不贤皆非可施之于交也我果大贤与于人何所
 不容而何必拒人我果不贤与则人将先拒乎我而
 如之何其能拒人也盖拒则邻于太迫容则几于太
 滥得拒之意而善用之使不至于刻得容之意而善
 用之使不至于流交道庶其无弊哉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
为也
 此一章书见君子择术之严也子夏曰道之散著于
 天下者无穷正心脩身以治人道之大者也专一家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4b 页 WYG0208-0312b.png
 之业而治于人道之小者也然虽偏曲之小道其始
 皆由圣人之创造而各有一事一物之理以之济民
 生而资世用未必无可观者焉独是能于此者或不
 能于彼在百家众技犹未可以相兼而况圣贤治平
 之大略乎苟推而极之天下国家之远恐有窒而难
 通者矣是以君子以正心脩身为务使愈远而愈通
 而于此小道有不为也盖惟有所不为斯无不可为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5a 页 WYG0208-0312c.png
 君子一身内而性命之微外而经纶之业体用全备
 彻始彻终虽至技能之末未尝不可偶一试之然用
 心于其大者则大者举而小者亦可不废也故凡为
 君子者存乎其所用心尔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
 此一章书是子夏示人以心学之功也子夏曰凡人
 之为学始患其因循而不求所未至继患其怠弃而
 不守所已然若此者殆骛乎学而未能好者也有能
 于每日之中审乎已所从事而未有得者切切焉深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5b 页 WYG0208-0312d.png
 以为念而知其所亡更于每月之中审乎已所从事
 而既有得者兢兢焉永以自持而无忘其所能夫知
 所亡则功愈进而日益无忘所能则德愈积而日新
 此非笃于向进者能之乎可谓好学也已盖人有生
 之时皆学时也诚知日有所进月有所守以期无负
 此时则心常存而不放业日广而有功古人所以务
 时敏惜寸阴不敢有一毫之间怠也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6a 页 WYG0208-0313a.png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一章书是子夏示人以求仁之实功也子夏曰人
 惟无所用其心则其心遂放逸而不存耳诚能于理
 之散著乎事物者博以学之使广其闻见而且志之
 必笃不徒泛骛以求焉理之著乎日用者切以问之
 使得其周详而又思之自近不为旷远之谋焉之四
 者乃为学之事非求仁之事然仁人心也心存于内
 则为仁驰于外则非仁今既用心于学问志思则心
 不驰于外矣不驰于外则存于内者自熟矣虽未及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6b 页 WYG0208-0313b.png
 乎力行而仁自在其中矣可见圣贤求仁之道不越
 乎心学者从事于仁亦纯其心以求之可耳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此一章书是见君子非学无以造道之极也子夏曰
 吾人凡有所为必志向有定功力克纯而后可以获
 效如百工各执一技若迁于异物而不专务其业则
 事何以成惟居于官府造作之肆耳目之所接在是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7a 页 WYG0208-0313c.png
 心思之所营在是故得尽巧尽力以成其事焉君子
 以道自命若夺于外诱而不专用其心则道何以致
 惟习乎穷理尽性之学一事之未知期于必知一事
 之未行期于必行故得日积月累以致其道焉盖道
 不远人原听人之自致而天下不皆致道之人有学
 有不学故也苟欲求尽乎道之全体非实从事于学
 何由哉甚矣人之不可不务学也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此一章书是子夏为文过者戒也子夏曰人非上圣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7b 页 WYG0208-0313d.png
 孰能无过知其过而改之则不至终于过矣若小人
 之于过也明知有悖于理而徇于私欲不能迁善以
 自新复恐人之知其过则必曲为文饰以著其善而
 匿其非以为可掩人之耳目孰知其欲盖而弥彰也
 可不以是为戒哉盖君子有过幸人知之而不敢自
 欺以欺人故卒改而为善小人之过惟恐人知而徒
 欺人以欺已故卒流而为恶信乎过之宜改不宜文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8a 页 WYG0208-0314a.png
 也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此一章书是形容君子中和气象也子夏曰君子盛
 德在躬容貌辞气各当其可故相接之时其形于身
 者顷刻变异计之约略有三方远而望之手恭而足
 重俨然有威之可畏焉以貌若此宜不可得而亲矣
 及近而即之心平而气和则又见其温焉以色若此
 宜可得而亲矣及听其言也义正而词严是是非非
 确乎其不可易则又见其厉焉不滞于声色不偏于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8b 页 WYG0208-0314b.png
 刚柔此其所以为君子乎夫君子岂有心于变哉自
 望之即之听之者则以为俨然而又温温而又厉在
 君子实不知其然而然也盖君子道全德备履中蹈
 和故其著为形容徵为词气俱有以协阴阳之极而
 备四时之宜诚中形外又何疑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
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9a 页 WYG0208-0314c.png
 此一章书是子夏示人以事上使下之道也子夏曰
 君子于君民之际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为如劳
 民之事夲非民所乐为惟平日爱民之意实可质之
 于民而民无不信我之爱然后不得已而劳其民则
 民原其平日之爱皆知其出于不得已而无所怨矣
 若使未信于民而劳之虽事之当劳而民不喻其心
 则以为病已也諌君之言夲非君所乐闻惟平日爱
 君之意实可通之于君而君亦以是信我之爱然后
 不得已而諌其君则君鉴其平日之爱深知其出于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9b 页 WYG0208-0314d.png
 不得已而无所嫌矣若使未信于君而諌之虽事之
 当諌而君莫察其隐则以为谤已也夫必信而后劳
 信而后諌将未信而终不可劳终不可諌乎非也其
 有待于信者理也其无待于信者势也为劳民諌君
 者计则无不当以信为归若为所劳为所諌者趋事
 赴功乃其常分听言纳諌乃其正理又何容计及于
 信与未信之间也倘以民情未孚而公家急迫之役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0a 页 WYG0208-0315a.png
 亦寝而不举君志未格而荩臣披沥之言俱匿焉莫
 告自古迄今有是理耶
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此一章书言人当先立其大者也子夏曰吾人一身
 毋论大与小而莫不尽善者上也然或不能必于大
 德所在如君臣父子之伦进退出处之节咸各得其
 正而于当然之规矩无少踰焉则夲原立矣其他动
 静语默及凡事物细微皆小德耳虽偶有出入未尽
 合理亦无害也若拘拘于小廉小节而于大者不无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0b 页 WYG0208-0315b.png
 遗憾斯亦不足观也已盖观人与治身之道不同观
 人者务得其大治身者不遗乎小书曰不矜细行终
 累大德正未可谨于大而忽于细也魏徵諌怀鹞程
 颐规折柳皆是此意盖修身克己贵乎严密虽须臾
 之顷毫发之微俱有不容放过处一或放过便亏欠
 夲体缺陷工夫先儒曰克勤小物最难信哉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1a 页 WYG0208-0315c.png
末也夲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
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
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此一章书见施教当有序也昔子夏以笃实自守故
 其教人先从下学切近处用功子游不知其意而讥
 之曰学有夲有末务末而失夲者非为学之要也子
 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及应对与进退之间仪节详
 习则诚有可观矣抑此特小学之末节也其于大学
 正心诚意之夲务则无有如之何其可哉子夏闻之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1b 页 WYG0208-0315d.png
 而叹曰噫言游过矣君子教人之道孰以为先而传
 焉孰以为后而倦焉在教者之心固无不欲遍物而
 示之也但学者所至自有浅深譬如草木之有大小
 其区类判然各别是以因材而授不能无分先后耳
 苟不量其造诣之浅深不问其功夫之生熟而概以
 高且远者强而语之则是诬之而已君子教人之道
 焉可诬也彼洒扫应对小学之始事也正心诚意大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2a 页 WYG0208-0316a.png
 学之终事也合始终而一贯不俟积渐而遂极其至
 者惟圣人为然若以此责之门人小子不失其序乎
 盖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无大小则学不可驰骛而进
 有大小则教不可凌躐而施故洒扫应对毋论理之
 所难忽而亦事之所当先者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一章书见仕与学当先尽其事而后及其馀也子
 夏曰仕要于称职学主于进脩二者理实相资而事
 期各尽当仕之时大君责其报政小民望其有为仕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2b 页 WYG0208-0316b.png
 则有仕所应尽之职故凡仕者必先夙夜匪懈求不
 负乎君民之意自是而有馀力则益励乃学以益其
 闻见而迪其才能庶几更有裨于仕也若仕未优而
 学则于仕为旷官矣虽学亦何为乎当学之时致知
 以穷其原力行以践其实学则有学所务尽之功故
 凡学者必先黾勉不遑务深造乎知行之极自是而
 有馀力则始出而仕以措其经纶而广其利济庶几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3a 页 WYG0208-0316c.png
 得以展所学也若学未优而仕则于学为废业矣虽
 仕亦奚益乎盖学而后仕尽人知之既仕而犹不忘
 乎学则人所易忽也故子夏首为仕者告以仕而优
 则学夫已仕者尚不可不学则未仕者必学优而后
 可仕明矣人主任官授职必得夫学而后仕仕不废
 学之人而用之则道德之真儒经济之实效庶几两
 得矣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此一章书是子游示人以崇夲之意也子游曰凡事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3b 页 WYG0208-0316d.png
 文质相须而居丧尤人子之大节徒尚文而略质失
 其实矣以吾观之人子执亲之丧但能于哀痛之诚
 致之以至乎其极如是而止安事文饰乎哉盖哀既
 有馀则礼虽不足无伤也要之丧固贵于哀而礼之
 节文亦不可废子游特为专事乎文者言耳岂真欲
 废文也与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4a 页 WYG0208-0317a.png
 此一章书见子游规朋友之义也子游曰心驰于外
 者疏于内吾友张也有过高之才人所不能为者而
 张独为之是为难能也然而少诚实则无以全乎心
 之德少恻怛则无以全乎爱之理其于仁则犹未也
 曷不反而图乎切近者耶由此知求仁之道惟专事
 乎内者乃可有成若不事乎内而徒骛乎外虽功名
 甚盛文采可观亦君子之所不许也故学者以鞭辟
 近里为吃紧工夫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4b 页 WYG0208-0317b.png
 此一章书是曾子救子张之失也曾子曰友所以辅
 仁然必以笃实为务者乃可相助有成若堂堂乎张
 也徒用心于威仪容貌之文而于己无体认密察之
 功于人无切偲观感之助盖难与之共为仁矣夫仁
 夲于心惟求之至近而脩其在内者为足以几之故
 从事于仁者宁内有馀而外不足勿外有馀而内不
 足也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则圣人之论仁亦可知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5a 页 WYG0208-0317c.png
 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此一章书是曾子使人自识其良心之意曾子曰吾
 尝闻之夫子人之一心夲自真纯恻怛苟能随事尽
 心则心之所至力亦随赴自有不容己者然人往往
 情迁物诱失其夲心未有能自推致者也必也父母
 之丧乎盖父母天性之戚而又当不幸大故居丧之
 时哀痛迫切发乎至情乃能内尽其诚外备其礼不
 待勉强无少遗憾此良心发见至真至切固非情迁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5b 页 WYG0208-0317d.png
 物诱所能夺也诚能即此心而推广之人伦物理之
 间无一念之不实无一事之不尽亲亲仁民爱物随
 处触发随处充满虽仁育天下无难也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
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此一章书是曾子引言孟庄子继述之孝也庄子鲁
 世卿名速其父孟献子相鲁有贤德曾子曰有家虽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6a 页 WYG0208-0318a.png
 与有国不同然其培养人材建立法度以为子孙之
 计其道则一吾尝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生
 事死葬致爱致悫人犹可能也惟是献子所用之臣
 皆贤臣所行之政皆善政庄子于父没之后继志述
 事略无更改不敢适已自便树私人以间老成作聪
 明以乱旧法世济其美不忝前人是为难能也庄子
 之能立身行道显亲扬名光缵先业者以此书曰人
 惟求旧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曾子之言岂但为
 有家训哉推而广之治国平天下不外乎此矣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6b 页 WYG0208-0318b.png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
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此一章书是曾子教人恤刑之意阳肤曾子弟子士
 师治狱官名孟氏使阳肤为士师来问曾子盖欲得
 明慎之要以求情法之平也曾子教之曰先王之世
 下之生业厚上之教化脩民既足于仰事俯育而又
 当仁渐义摩之后亲逊成风锥刀不竞此所以犯法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7a 页 WYG0208-0318c.png
 者寡渐至刑措不用也今也上失其教养之道一则
 饥寒所迫救死而不瞻一则礼义消亡捍网而不知
 始也以上之失道至于民心离散不相顾恤继也以
 民心离散至于忿争倾夺告讦无己狱讼繁多因之
 而起为士师者苟得其犯法之情实则当原其所以
 致此之由纵不可曲法以庇民能勿惕然深省哀矜
 庶狱之不辜乎若以发奸摘伏沾沾自喜非仁人长
 者之用心也曾子之告阳肤如此虽然阳肤一士师
 耳民之生死科条具在不得意为出入也独计为民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7b 页 WYG0208-0318d.png
 上者何以使百姓有迫于不得已陷于不自知之事
 且使治狱之吏虽疾痛惨怛而束于文法莫可奈何
 何如使百姓丰衣足食向风从善自不犯法之为愈
 乎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
天下之恶皆归焉
 此一章书是子贡借纣以警戒后人之意子贡曰古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8a 页 WYG0208-0319a.png
 今言淫虐无道者莫过于纣以予观之纣之不善殆
 不如言者之甚也盖因纣当日为恶彰著故天下不
 善之名悉归之譬如地形卑下之处众水于此钟聚
 虽欲却之其道无由是以君子知上达之难下流之
 易时时省察在在制防诚恐忽不及持一陷身于下
 流则凡天下败名失检弃理畔义之事尽以归之至
 于独蒙恶声不可解免亦其所处污下有以致之使
 然也可见天下善恶两途如冰炭之不相入苟以善
 小而弗为以恶小而为之积而不返遂成不可复回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8b 页 WYG0208-0319b.png
 之势惟知之明断之勇谨小慎微塞源拔夲以入于
 尧舜之道不难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
 此一章书是子贡劝人改过迁善之意子贡曰人非
 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常人惮于改过
 一有乖违便多方掩饰惟恐人知是重其过也君子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9a 页 WYG0208-0319c.png
 有过不妨昭示于人绝不隐讳如日月之食焉分杪
 亏缺人皆得而见之及其知过即改亦如日月亏而
 复圆贞明之体容光必照人皆得而仰之也是以君
 子平时反身克己常求无过倘检摄不到而有过未
 尝不知知则必改以省察刻励为先以因循隐蔽为
 戒如成汤之改过不吝子路之闻过则喜圣贤进德
 脩业未有不由此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
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19b 页 WYG0208-0319d.png
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此一章书是子贡言孔子宪章文武之学公孙朝卫
 大夫问于子贡曰仲尼于天下事事物物博闻广见
 无所不知果焉从受学而能之乎子贡晓之曰帝王
 之道备于文武其一代谟烈文章礼乐政教之类虽
 去今已远犹未至坠落于地不可讲求固在人也世
 有识见宏远之贤者则能佩服考订而识其大纲其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0a 页 WYG0208-0320a.png
 识见浅近而不贤者亦以传闻习见而识其节目人
 之贤不贤虽不同而识大识小莫不有文武之道存
 焉吾夫子宪章文武故文武之道所在即夫子之学
 所在贤者识大即从而学其大者是谓夫子师贤可
 也不贤者识小则从而学其小者是谓夫子并师不
 贤亦可也而亦何常师之有哉此不独绍文武之谟
 烈且接尧舜以来之心传较之他人之学有定在师
 有常主者其大小远近不侔矣书曰德无常师主善
 为师以孔子生知之圣尚且问礼老𥅆问官郯子徵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0b 页 WYG0208-0320b.png
 文考献好古敏求无非博求义理之无穷以为折衷
 反约之夲信乎为万世圣学之模范也与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
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
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
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一章书是子贡尊圣人之意叔孙武叔子服景伯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1a 页 WYG0208-0320c.png
 皆鲁大夫昔孔子道大德全鲁人莫或窥其底蕴一
 日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人皆称仲尼为圣人以
 我观之子贡之才辨博达殆更过于仲尼子服景伯
 闻此以告子贡子贡曰人之浅深固不可以悬望而
 决叔孙之言非但不知夫子并不知赐矣试以人所
 易晓者喻之其譬诸宫之有墙乎赐也造诣未深才
 识有限墙之高不过及肩凡室中所有一器一物有
 目者皆能循览而得之若夫子之墙高至于数仞体
 势崇峻莫究莫殚苟非得其门而入焉则亦徒为面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1b 页 WYG0208-0320d.png
 墙而已其中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礼乐制度损益乎
 百王政事文章黼黻乎万世又孰从而见之哉是则
 得夫子之门者或寡矣见赐易而见夫子难则必至
 轻视夫子而重视赐叔孙所云不亦宜乎子贡深折
 其儗人之失伦而更惜其所见之不远也从来惟圣
 知圣若武叔者又乌足怪哉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2a 页 WYG0208-0321a.png
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此一章书是子贡深责武叔之毁圣也叔孙武叔前
 言仲尼不及子贡至是又复毁之子贡曰彼无用此
 为也人之分量不同或以流俗之毁谤而轻或更以
 流俗之谤毁而重仲尼则非流俗之可得而轻重者
 彼其道德高深冠绝千古固不可得而毁也盖他人
 之贤者如丘陵然自平地观之虽有差殊然其所至
 尚未峻绝更有高乎此者则得而踰之矣至于仲尼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2b 页 WYG0208-0321b.png
 如日月然万物皆在其照临之下孰得加于其上而
 踰越之乎纵有庸陋无识之人欲自弃绝于圣人之
 教然圣人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日月高明之体必不
 能抑之使卑则于圣人曾何亏损祗见其不知分量
 于圣凡高下惛然莫辨徒为庸妄人耳子贡言此非
 徒戒其不当毁正明其毁之无益可谓晓之深而责
 之切矣夫道益高则谤益重圣人尚不能免况其他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3a 页 WYG0208-0321c.png
 乎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
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
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此一章书亦子贡知圣之深尊圣之至也昔孔子道
 大难名及门之士如陈子禽者虽亲炙圣教尚未能
 升堂入室一日谓子贡曰子于平日每尊崇仲尼以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3b 页 WYG0208-0321d.png
 为不可及此特推逊其师为恭敬耳仲尼岂果贤于
 子乎子贡斥之曰子何言之过也夫君子一言而当
 即成其为知一言不当即成其为不知知与不知关
 系于一言之间言不可以不慎也子为此言亦不知
 之甚矣子之意岂以夫子为可及乎吾夫子圣由天
 纵道冠百王大而化圣而神有非思勉所能至者殆
 犹天之轻清成象不可以阶梯之具攀跻而升也惟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4a 页 WYG0208-0322a.png
 夫子穷而在下故有非常之道德而不见其非常之
 事功使或得邦家而治之其过化存神之妙岂可意
 量哉是即所谓立之斯立爱养方施而民生已遂也
 道之斯行教化未遍而民性已复也绥之斯来一为
 抚循而远至迩安也动之斯和一为鼓厉而时雍于
 变也其生也荣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其死也哀遏密
 八音如丧考妣也其德化感人之速入人之深如此
 正如天之显仁藏用万物自生自成于其中而不知
 所以然也如之何其可及乎子之言亦不知之甚矣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4b 页 WYG0208-0322b.png
 子贡之语子禽者虽未然之事然当时孔子相鲁三
 月大治亦小试行道之端退而删定六经修明先圣
 之道法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莫不备具后
 代帝王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立道绥动之效传之千
 万世而无穷有天下者诚欲体尧蹈舜驾三代而轶
 汉唐舍诵法孔子其何道之从哉

尧曰第二十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5a 页 WYG0208-0322c.png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
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此一章书是记者历叙帝王相传之道以见孔子与
 门人相授受者亦不外乎此也记者曰昔唐尧将禅
 位于虞舜其戒命之词曰咨尔舜自古天位相传之
 次第犹岁时节气之先后是谓历数今尔德当天心
 天之历数已属尔身矣然天位维艰命不易保必有
 道以安天下之民而后克永享禄位尔宜廓然大公
 心无偏倚凡万几之来因时顺应皆以中道处之自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5b 页 WYG0208-0322d.png
 始至终信能执守而不失焉则民心悦安而天禄可
 常保矣苟不能执中而凡事徇一己之偏则政乖民
 乱四海困穷而怨叛将作尔所受于天之禄位亦永
 终而不可复享矣可不戒哉其后虞舜禅位于夏禹
 亦以允执厥中命之其间虽有人心道心惟精惟一
 之训无稽勿听勿询勿庸之词无非所以发明尧之
 一言非有异也夫以尧舜禹三大圣人其授受之际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6a 页 WYG0208-0323a.png
 叮咛告戒不过如此则执中也者岂非万世人君之
 标准哉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
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此一节书是述汤告诸侯之辞也记者曰继禹而膺
 历数者商汤也汤既伐桀而作诰以告诸侯先述其
 初请命于帝而伐桀之词曰予小子履敢用黑色之
 牡牲敢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今夏桀有罪已必讨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6b 页 WYG0208-0323b.png
 之而不敢赦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己必用之而不
 蔽盖其罪其贤皆简阅在上帝之心已安敢违之而
 自任其私意乎予之初请命者如此今既为天子矣
 其责任尤有重焉者盖天以万方臣庶付之于我则
 朕躬若有过举而得罪是已不能奉若天道而致之
 万方小民何预焉若万方臣庶得罪犯法是已所以
 表率抚驭者未得其道其罪无可诿矣尔诸侯其共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7a 页 WYG0208-0323c.png
 体之此汤告诸侯之辞也观其请命之辞则代桀之
 举出于天观其告诸侯之词见天下之责在于已承
 天子民慄慄危惧视三圣之执中殆异世而同符也
 与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
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脩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
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
 此五节书皆述武王之事也记者曰继汤而膺历数
 者周武王也武王初克商时即反纣之所为散鹿台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7b 页 WYG0208-0323d.png
 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然非人
 人而富之也惟有功德之善人则加厚而是富焉以
 示激劝其赏善之公如此当其代纣之初誓师之词
 有曰纣虽有至亲亿万之多然皆离心离德不如我
 周家臣子皆仁厚有德之人同心同德而可恃也是
 伐纣有必克之理矣今我既获仁人若不往正其罪
 则百姓嗟怨归罪于我之一身盖谓百姓畏纣之虐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8a 页 WYG0208-0324a.png
 望周之深而责武王不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其以除
 暴为己任如此又纣之时权量无准法度咸隳百官
 不职武王既定天下于是取权之轻重量之大小皆
 谨而较之使归中正之则而官府不得以侵渔民间
 不得以欺诈若礼乐制度凡可损可益可因可革者
 皆审而定之使合义理之当然有官职废坠不举者
 则重新修理使在官百职一时尽举无复向日颓废
 之患由是王章所布在在遵守而四方之政无有壅
 遏而不行者焉武王之以义正天下如此纣之时灭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8b 页 WYG0208-0324b.png
 人之国绝人之世逸民播弃而不用武王方有天下
 封黄帝尧舜夏商之后于其国土已灭者则裂茅土
 以兴之使享有国邑世系已绝者则取支庶以继之
 使绵其宗祀又释箕子之囚复商容之位贤人隐逸
 在下者则举用焉使野无遗俊三者皆人心所欲也
 武王行之由是德意所被人人欣戴而天下之民无
 不倾心而归向焉武王之以仁感天下如此至于加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9a 页 WYG0208-0324c.png
 意民事非独一端而所尤重者则惟在食以养生丧
 以送死祭以追远之三者故制田里以厚民生定为
 丧祭之礼以教民孝所以维人心而厚风俗也由武
 王之事观之德泽周遍政教脩明无非表建中德而
 无负上天宠绥之命也其接尧舜禹汤之中统良有
 以夫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此一节书是统论帝王之道也记者既历叙尧舜禹
 汤文武之事因总论之曰二帝三王因时立政设施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29b 页 WYG0208-0324d.png
 虽不同而为治之道不外宽信敏公四者人君以天
 下为量惟宽以有容而包涵无外则四海度内万物
 一体众莫不归附之矣出治以至诚为夲惟信以行
 政而内外如一则上以诚感下以诚应而民莫不倚
 仗之矣庶事所以丛脞者不能励精图治也惟勤敏
 而宵旰不遑则百度振举所为有功矣人心所以乖
 违者不能虚衷顺应也惟大公而好恶不作则举措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0a 页 WYG0208-0325a.png
 合宜莫不悦服矣此四者帝王所以成唐虞三代之
 盛治也夫分言之曰宽信敏公约言之不过一中而
 已有天下者执此中而不失以比隆于二帝三王也
 何难之有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此一章书是记孔子答子张问政之言以继帝王之
 统也子张问于孔子曰君子出而用世当何所作为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0b 页 WYG0208-0325b.png
 斯可以居位而从政矣孔子曰治道不一端惟在审
 所取舍而已政有美而致治者五事诚能尊而行之
 则百姓蒙其福有恶而害治者四事诚能屏而绝之
 则百姓去其害斯可以从政矣子张又问曰何谓五
 美孔子曰凡施惠于人者未免有所费君子则惠而
 不费有益于下而无损于上其为美一也劳民之力
 者多致民之怨君子则劳而不怨既已劳民之力而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1a 页 WYG0208-0325c.png
 又不拂民之心其为美二也人心有所欲易至于贪
 君子未尝无欲也而于已有所得于人无所求欲而
 不贪其为美三也人志意舒泰易至于骄君子虽泰
 然自得也而无一毫骄傲之意其为美四也人以威
 临民易至于猛君子虽有威可畏也而不至于猛厉
 而难堪其为美五也凡此五美皆为政者所当尊也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
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
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1b 页 WYG0208-0325d.png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
而不猛乎
 此一节书是详五美之事也子张闻五美之目而未
 知其实因问曰何谓惠而不费孔子备举而告之曰
 凡施惠而捐己之财则费矣又安得人人而给之君
 子因天下之利以利天下之民制其田里教之树畜
 但就百姓夲然之生理为之区画而已非分吾所有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2a 页 WYG0208-0326a.png
 以予民也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劳民而不量其力则
 民必怨君子用民之力不夺民之时不兴不急之务
 佚道使民又何得而怨之欲非其所当然则贪矣若
 仁覆天下之念不至兼济万物其欲不止则以不忍
 之心行不忍之政欲者仁而得者即仁又焉贪君子
 无论人之众寡事之大小一惟临之以敬谨而不敢
 有慢易之心则应务皆当而此心自安舒矣然夲之
 兢业自持之内非侈然自放也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端正其衣冠尊肃其瞻视俨然于上人自望而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2b 页 WYG0208-0326b.png
 畏之非作威以加人也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夫惠不
 费劳不怨施于人者也欲不贪泰不骄威不猛存于
 己者也为政内外始终之道备矣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
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

 此一节书是详四恶之事也子张又问曰何以谓之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3a 页 WYG0208-0326c.png
 四恶孔子曰为政欲民不为恶则当素教之教而不
 从乃可加刑苟不教而遽杀其民则残酷不仁而谓
 之虐凡有所兴作则当先期告戒之使知奉行渐次
 整理乃可责其成功苟不戒而遽考其成功则急遽
 无渐而谓之暴凡有所徵求如赋税兴工聚众之类
 必告戒谆切而后民知奉公若故意慢其令于前而
 刻期以急之于后是误民而必刑之以罔害其民也
 则谓之贼至若有功当赏则断然赏之而后足以劝
 若均之以物与人也而于出此纳彼之时迟回顾惜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3b 页 WYG0208-0326d.png
 悭吝而不即予则是有司为人守财不敢自专之事
 而非为政之体人不竞奋图功矣四恶之实如此皆
 为政者所为屏也记者叙此以上继帝王执中之治
 统孔子之为政从可知矣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圣学之始事也孔子曰脩身处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4a 页 WYG0208-0327a.png
 世之道固自多端然其要有三知命知礼知言而已
 盖人之有生吉凶祸福皆有定命必知命而信之尽
 人事以听天乃能为君子若不知命则不顾义理而
 见害必避见利必趋徒丧其守而陷于小人之归矣
 何以为君子此命之不可不知也至于礼者可以消
 非僻之心振惰慢之气知之则德性坚定威仪检摄
 而有以自立若不知礼则耳目手足惶惑失措无以
 持身而自立矣此礼之不可不知也至于人之邪正
 已之取舍系焉不可不知而其要在知言盖人心之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4b 页 WYG0208-0327b.png
 动因言以宣即其言语之当否可以知其心术之邪
 正若不知言则邪正何由而辨无以知人而定取舍
 也此言之不可不知也论语以是终篇诚示人以脩
 己处世之要道必自知入矣盖惟精之功先于惟一
 格致之学先于诚正故朱子曰论轻重行为重论先
 后知为先譬如行路目先见而后足履之庶无冥行
 倾跌之患否则伥伥其何之矣奈何后之儒者混知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5a 页 WYG0208-0327c.png

行为一途而不以讲学明理为急务哉

日讲四书解义卷十二
卷十二 论语下之五 第 35b 页 WYG0208-0327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