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论语上之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a 页 WYG0208-00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四
 论语(上之一)
论语一书皆孔子与及门弟子及当时君臣论学论


政之辞门人记之凡二十篇其言不外乎人伦日用


之常而其义则该乎天德王道之大学者反复寻绎


乎此而圣人之气象可得而见矣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b 页 WYG0208-0078b.png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一章书是孔子教人勤学之意孔子曰穷理尽性


期臻圣贤其功在学己所未知效圣贤之所已知己


所未能效圣贤之所已能学之事也而或以此事为


苦者不克时习之故耳若既学矣又能时时习之无


有间断则所知益精所能益熟中心亹亹然不厌不


亦说乎学既有得人自信从同类之朋自远方而来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a 页 WYG0208-0079a.png
 以求教诲一人之学广为众人之学一人之说广为
 众人之说中心油油然不倦不亦乐乎然朋知我者
 也朋之外岂无不知我者苟以人不知我而稍有不
 乐焉学犹未纯也惟人不知而无一毫含怒之意中
 心旷旷然无累不亦君子乎夫学由说而乐至于不
 愠而为君子则臻乎圣贤之域矣总而论之学之正
 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成德岂难事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
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夲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b 页 WYG0208-0079b.png
其为仁之本与
 此一章书是有子重夲之意有子名若孔子弟子有
 子曰孝弟之心良心也乃失其良心者有父母而不
 能孝有兄长而不能弟由是犯上作乱所必至矣苟
 其为人也善事父母兄长而为孝弟之人则其和顺
 之心必无乖戾敢于干犯上人之事断然少矣犯上
 是乖戾之小者且不敢为悖礼乱常乖戾之大者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a 页 WYG0208-0079c.png
 敢为之岂有是理哉孝弟之当务也如此所以君子
 凡事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事事物物各当其理
 而道自生因思孝弟也者爱其亲因而及人之亲敬
 其长因而及人之长至于抚民育物皆从此而推之
 其行仁之本与为人上者务此则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人人亲其亲长其
 长而天下平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一章书是孔子论观人之法孔子曰养德惟在存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b 页 WYG0208-0079d.png
 心务学莫重为己即言色之间而理欲辨焉言贵乎
 诚也法与巽未常不善乃有巧其言者逢人之意以
 为顺欲人喜其顺讦人之私以为直欲人誇其直色
 贵乎正也俨与温未常不善乃有令其色者曲为柔
 色以媚人欲人悦其可亲故为厉色以欺人欲人悦
 其可敬此等人纯是私意私意胜则天理亡鲜矣仁
 此孔子言其自坏心德如此但此等人交人而人近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a 页 WYG0208-0080a.png
 之即足以损人之心德损友也事君而君悦之即足
 以累君之心德邪臣也书云知人则哲何畏乎巧言
 令色用人者不可不知人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此一章书曾子毋自欺之学也曾子名参孔子弟子
 曾子曰吾每日间常以三事省察吾身三者维何凡
 人谋己之事必尽其心若为他人谋便不与谋己之
 事一般是不忠也吾每日自省为人谋事倘有不尽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b 页 WYG0208-0080b.png
 其心者乎与朋友交当于理无违于情无伪所谓信
 也吾每日自省与朋友交倘有面交而不以心交者
 乎师之所传当细细理会实实力行所谓习也吾每
 日自省受之于师者倘有苟明焉而即止苟能焉而
 即怠者乎此三者如其有之是欺人也欺友也欺师
 也自欺而已不可不改如其无之一念无欺当求念
 念无欺一事无欺当求事事无欺不可不勉是以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a 页 WYG0208-0080c.png
 敢一日少懈耳曾子毋自欺之学如此书云兢兢业
 业又云无怠无荒又云君子所其无逸言省身也皆
 此意也夫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一章书是孔子论治国之要实千古治天下之夲
 务也孔子曰千乘之国事繁人众治要有五凡事无
 论大小动于一念便思及治乱所关则不敢忽施于
 一时便虑及安危所系则不敢轻兢兢业业无有不
 敬而信者又上下感通之要也政令一使人有所遵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b 页 WYG0208-0080d.png
 守赏罚明使人有所激劝布一纶诰使四方亮其不
 欺定一制度虽百年守而不变一言一动无有不信
 国家理财量入为出先王之世三年馀一年之蓄九
 年馀三年之蓄虽或兴军旅而繁费恤水旱而蠲租
 而不忧用诎者只是平日用所当用而不敢妄用故
 常有馀也乌可不节人者国之夲古之王者一夫失
 所引为己辜爱之至也故当视百姓有无食者犹己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a 页 WYG0208-0081a.png
 饥之视百姓有无衣者犹己寒之必使之得所而后
 己国家有事不免使民但不妨农务之时方可使耳
 此五者治国之要也治天下之道亦不外此然孔子
 首言敬五者又以敬为主尧舜以来治道皆兢兢业
 业之心为之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
馀力则以学文
 此一章书是孔子教弟子之法孔子曰凡为弟子者
 入处家庭之内须善事父母以尽其孝出在宗族乡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b 页 WYG0208-0081b.png
 党之间须善事兄长以尽其弟凡遇一事必慎始慎
 终而行之惟谨凡出一言必由中达外而发之惟信
 其与人接也于众人皆一体爱之而不憎不忌于仁
 人则益加亲厚而是则是效此皆伦常日用之要务
 须一一力行随在自勉不可少懈而燕閒之顷又不
 可使之暇逸则以其馀力学夫诗书六艺之文盖诗
 书所载皆教人为人之道而礼乐射御书数亦日用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7a 页 WYG0208-0081c.png
 之不可缺者必博求广览以为修德之助如此德行
 文艺内外交养则爱敬日生醇厚日积聪明日广虽
 小学之功实为大学之基矣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
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一章书是子夏勉人以躬行实践之学子夏姓卜
 名商孔子弟子子夏曰人之为学于经常伦理上见
 得明白方是根夲切要工夫如见人之贤真知笃信
 凡嗜好不足以移之直以易其好色之心而好善极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7b 页 WYG0208-0081d.png
 其诚矣如事父母委曲承顺凡分所当为情所当尽
 者俱竭其力而无遗而事亲极其诚矣如事君实心
 任事无虞必儆艰大不辞直以己身委置于君而事
 君极其诚矣如与朋友交言语之间极其诚信内不
 欺己外不欺人虽久要而不忘而交友极其诚矣此
 四事皆经常日用之大者而行之各尽其诚此即见
 道分明践履笃实所在虽或言其未尝为学而躬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8a 页 WYG0208-0082a.png
 之外有何讲究纲常之外有何名理我必谓之己学
 矣子夏此言以敦行为实学自是探夲之论但学者
 于人伦日用事事求造其极则又不可恃德性而不
 加学问之功故圣人教人文行不偏废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
者过则勿惮改
 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以进德修业之功也孔子曰
 君子为学气质必须厚重若使轻浮浅露则见于外
 者无威之可畏而所知所行之学必不坚固故立身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8b 页 WYG0208-0082b.png
 以厚重为贵而存心又以忠信为主忠以不贰信以
 不欺止而思动而为无往而不在是焉则德立矣至
 于友以辅德必胜巳者方为有益若友不如已者虽
 非便佞善柔而学业未深切磋难藉慎勿与之为友
 人有过每苦于不及觉既觉矣犹因循不改则德日
 损矣故或闻人諌诤或自己省悟须持之以刚断随
 觉随改不可稍存畏难之念如此则治气以庄治心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9a 页 WYG0208-0082c.png
 以实取友以明克己以勇内外人已交相存养而后
 学固而德成学者可不勉哉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此一章书是曾子勉为人上者敦夲以起化之意曾
 子曰人伦莫重于事亲而事亲者每能尽孝于生前
 易忽略于身后故于亲之终也凡丧葬之事不能尽
 礼者多矣居丧之初或能思念其亲至于岁时既远
 而祭祀之顷不能竭诚思慕者多矣此皆民德之薄
 由上之人无以倡导之耳若能致谨于亲终之时非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9b 页 WYG0208-0082d.png
 徒哭泣之哀而已凡事详密尽礼不遗后日之悔又
 能于祭之时追思既远忾乎如闻僾乎如见极其孝
 敬爱慕之情则己之德厚矣凡此皆上之人自致其
 情以厚其德初非以此作则于民也而民油然观感
 咸生仁孝之心以至居丧皆能尽礼致祭皆能尽诚
 各念所生咸敦天性而其德亦归于厚矣可见德为
 人之所同而表率自上为人君者岂可不知教化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0a 页 WYG0208-0083a.png
 本哉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
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此一章书是明孔子盛德感人自然闻政之验子禽
 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俱孔子弟子子禽问于
 子贡曰夫子每至一邦必然与闻国政此是夫子访
 求而闻之与抑是列国之君自以其政事告于夫子
 而闻之与为求为与俱未可以测夫子此子禽之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0b 页 WYG0208-0083b.png
 以疑而问也子贡答曰夫子之闻政岂是有心然亦
 非无故其平日德盛化神积中形外故与列国之君
 相接或著于仪容或发于辞气见其蔼然和厚者为
 温坦然易直者为良肃然庄敬者为恭敛抑而不自
 纵谦退而不自高者为俭与让备此德容人人感动
 既敬信之兼至亦疑忌之皆忘凡国中政事应因应
 革者咸来访问于夫子其得闻也盖有故矣即就子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1a 页 WYG0208-0083c.png
 之所谓求者而论之而夫子之求岂不异乎他人之
 求之与此子贡深知孔子而信其能得之也子禽子
 贡一问一答圣人过化存神之德万世而下可想见
 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谓孝矣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为人子者不可须臾有忘亲之
 心也孔子曰事亲乃终身之事而观人子者亦不在
 旦夕之间是故父在之时子不得自专仅可观其志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1b 页 WYG0208-0083d.png
 向何如父没之后子之行事昭然乃观其实行何如
 至于三年之久犹不忍有亡其亲之心而无改于父
 之道则终始不渝存没无间方可谓之孝矣可见父
 子之间原属一体其父已善之规当恪遵之未竟之
 业当缵承之即使偶有缺陷势须盖愆亦止可有变
 化之方不可彰一改革之迹如此则善继善述丕显
 丕承而后可传美于无穷为人子者不可不知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2a 页 WYG0208-0084a.png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
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此一章书是有子言用礼者当探其原而不可直任
 其情也有子曰礼者所以范围天下使人不敢过不
 敢不及何其严也然正于秩然不紊之中尊卑上下
 各尽其道则心安理得自有蔼然浃洽之意所谓和
 也是其用盖以和为贵焉此先王治天下之道以斯
 为美而小事大事莫不由之所以行之久而无弊也
 和既可贵如此宜无不可行矣乃又有所不行者何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2b 页 WYG0208-0084b.png
 哉盖徒知和之为贵而一意于和任情恣意全不以
 礼节制之则心如何安理如何得是求和而反不和
 亦不可行也盖当时周末文胜流于虚伪于是有一
 等任真之人脱略简易以为可以矫当世之弊而不
 知其荡检踰闲愈失先王制礼之原矣有子所以深
 警之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3a 页 WYG0208-0084c.png
失其亲亦可宗也
 此一章书是有子教人以谨始之学也有子曰天下
 之事必谨之于始而后可善其后即如与人言语相
 约谓之信后日践之于行谓之复倘约信而不合于
 义理之正则虽欲践行而有所不能矣惟是约信之
 初即不以非道相期而近于义则今日所言者他日
 皆可行不待既复而己知其言固可复也敬以待人
 谓之恭内惭于己则为耻招尤于人则为辱倘恭敬
 而不合于当然之节则虽欲自立而有所不能矣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3b 页 WYG0208-0084d.png
 是致恭于人之时即不以足恭取悦而近于礼则内
 不失己外不失人自不至于卑贱而知耻辱之已远
 也与人相倚谓之因终身依归谓之宗倘相因而不
 择夫有德之人则虽欲不乖离而有所不能矣惟是
 偶然因依之顷即慎审于贤否而不失其可亲则一
 时定交者生平可托不待既宗而已知其可宗也可
 见人之言行交际惟能善始者自能善终与其悔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4a 页 WYG0208-0085a.png
 于后不若虑之于前不然则因循苟且之间将有不
 胜其失者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君子笃学之心也孔子曰凡人
 学之不能有成者嗜欲胜之也即如食与居二者人
 所不能免但有一妄求之心则其害于义理妨于学
 业者不小惟君子非不食而无求饱非不居而无求
 安其不为俗情所摇惑者如此至于躬行之事人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4b 页 WYG0208-0085b.png
 易忽也君子则汲汲皇皇敏以图之有馀之言人所
 易发也君子则讷讷收敛慎以持之其审于缓急之
 宜者又如此然则君子其遂可以自足乎犹未也又
 必就有道之人或考证其所已得或借资其所未至
 而取正焉其虚心以广益者复如此此其自治之功
 每进而不止正其笃好之心愈精而愈深也信可谓
 之好学也己盖不学不可以为君子而不好不可以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5a 页 WYG0208-0085c.png
 为真学人能好学则人欲自净天理自纯聪明闻见
 将有日进而不自觉者虽希圣希天何难之有哉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
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
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此一章书见圣贤教学相长之益也子贡曰夫人所
 遇之境皆学力见端之地即如贫人之常也每有自
 歉于贫者于是谄心生焉富亦人之常也每有自恃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5b 页 WYG0208-0085d.png
 其富者于是骄心生焉若处贫而能无谄处富而能
 无骄此其得力为何如孔子曰此其人固能制胜于
 贫富之际者殆亦可也然犹有进焉未若贫矣而欣
 然自乐富矣而秩然好礼者又超于贫富之外也子
 贡有悟而言曰无谄无骄赐盖自以为至矣而不知
 又有所谓乐与好礼者可见道理无穷不可自足彼
 淇澳之诗言君子之好学如治骨角者切矣而又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6a 页 WYG0208-0086a.png
 精而益求其精如治玉石者琢矣而又磨密而益求
 其密其斯不可自足之谓与于是孔子称许之曰切
 磋琢磨之诗非为贫富言也而赐忽见及此非深于
 诗而若是乎赐也如此颖悟始可与言诗已矣吾方
 告之以往而赐已知我所未言之来者盖诗虽三百
 理无不通以此言诗安往而不得全诗哉此可见贤
 者得力之处圣人不欲其自足贤者颖悟之处圣人
 更欲其推广其教学相长之益宁有限量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6b 页 WYG0208-0086b.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教人贵于知人之意孔子曰学求
 在己不求人知但人多好名不肯务实或我有品行
 我有学问不见知于人便以为患其于人之贤否不
 能分辨正是可忧患之事而每贸贸然处之君子则
 以为立身惟贵内脩不在浮誉人不已知此其责在
 人何患之有若我不知人或其人而贤者不能与之
 相亲其人而不贤者偏自以为可信心体不明邪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7a 页 WYG0208-0086c.png
 莫辨是则可患也已夫知人之明自古帝王皆以为
 难有正直之人有邪曲之人又有似贤非贤似忠非
 忠之人倘不审择势必是非颠倒举措乖宜然则所
 以清心明理以为鉴别之地者又何可已哉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人君尚德之化也孔子曰国家
 之政有科条有禁令无非欲驱率万民咸归于正但
 天下之夲在身身正然后可以正人诚能端夲澄源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7b 页 WYG0208-0086d.png
 自正其身去嗜欲存天理凡其立纲陈纪皆根诸躬
 行心得方是以德为政由是至德所重被至诚所感
 动不待赏而民自劝不待怒而民自威遐迩率俾倾
 心向化譬诸北极之辰为天之枢在天之中居于其
 所凝然不动而众星分布四面环绕尽皆拱向人君
 德脩于己而化及于天下感应之神拟诸其象固有
 如此所以从古帝王虽天纵聪明亦不敢自恃常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8a 页 WYG0208-0087a.png
 兢业之心守精一之传务脩其德以为天下先为君
 者可不以脩德为要务哉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此一章书是孔子教人读诗之要孔子曰凡学者诵
 读必务知要即如诗之风雅颂其篇数有三百之多
 或托物比兴或随事成赋体则不同类则不一然就
 其大旨而约论之实一言可括全义这一言就是诗
 经上鲁颂駉篇有曰思无邪凡人念虑一动便不能
 无邪正诗之立教善者美之恶者刺之无非欲人去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8b 页 WYG0208-0087b.png
 其邪而归于正学者诚知诗之教在于使人无邪而
 于念虑之间省察谨慎求自慊毋自欺庶体贴躬行
 开卷有益矣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此一章书是孔子论治效之浅深见任法不如任道
 之为得也孔子曰人君之治天下有法术道术之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9a 页 WYG0208-0087c.png
 同法术为致治之具而道术为致治之夲若不知夲
 原所在止用法制禁令以开导之如事亲则禁民不
 孝事长则禁民不弟有违犯者便加以刑罚俾尽归
 约束以此治民虽能使民不敢为恶然只是畏刑惧
 法苟且倖免而其中全无愧耻之心政刑之效如此
 若君之导民不徒以其法而必躬行实践以为天下
 先如欲民兴孝先自尽孝道欲民兴弟先自尽弟道
 如此民既有所观感矣而其间或有厚薄浅深之不
 同则又有品秩节文以齐一之以此治民自然感发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19b 页 WYG0208-0087d.png
 兴起不但耻为不善亦且勉至于善矣德礼之效如
 此总而论之政刑德礼四者相为表里岂可偏废但
 措注有夲末设施有先后人主诚不可不致审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其生平心学以渐而进之功
 也孔子曰凡人为学当先定志向继加体验终归纯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0a 页 WYG0208-0088a.png
 熟不可躐等而进亦不可半途而废吾自十有五时
 则志于学学者所以学乎所当由之道也如何而致
 知如何而力行念念在此必求其成然此时仅向乎
 道犹未得乎道也由十五而进至于三十觉道得诸
 己有以自立私意不能侵外物不能夺守之固矣然
 知未至于融通而守犹假于勉强由三十而进至于
 四十觉于道之所当然者皆无所惑即事之粗而见
 其精即物之显而得其微知之明矣然犹但知其所
 当然而未能知其所以然由四十而进至于五十凡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0b 页 WYG0208-0088b.png
 天命之赋于物而为事物所以当然之故者皆无不
 知契二气之大原会万殊于一夲知极其精矣然知
 之虽精而犹假于思也由五十而进至于六十觉心
 与理融理与心会人之言方入于耳而言之理即契
 于心知之之至不思而得矣然所知虽出于自然而
 所行或犹未出于自然由六十而进至于七十觉涵
 养者纯熟矜持者浑化随心之所欲于大中至正确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1a 页 WYG0208-0088c.png
 然不易之矩自无踰越夫岂待于勉而后中哉吾自
 十五至七十所进之次第大约如此夫孔子为生知
 安行之圣而其工夫绝无间断其效验亦以渐臻然
 则人欲希圣希贤可不先立其志以渐期于有成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
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之以礼祭之以礼
 此一章书见人子事亲有当然之理即有一定之分
 也孟懿子是鲁大夫樊迟是孔子弟子孟懿子问孝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1b 页 WYG0208-0088d.png
 孔子曰人子事亲有至当不易之理所当遵守不失
 不可有一毫违背盖孝亲之道惟在无违而已彼时
 孔子尚未说明懿子不能再问孔子恐其误以无违
 为从亲之命故因樊迟御车之时复以孟孙问答之
 语告之樊迟问曰何谓之无违孔子曰所谓无违止
 是不违乎礼礼即天理之节文也尊卑上下各有一
 定之礼如父母在生之时定省奉养俱依于礼及其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2a 页 WYG0208-0089a.png
 没也殡葬祭享必诚必信亦俱依于礼自始至终礼
 之所当为者不敢不为不至苟且简陋而不敬其亲
 礼之所不当为者即不敢为亦不至僭越非分而陷
 亲于有过此之谓无违此之谓孝可见人道以孝行
 为先孝行以礼法为重在一人为维持百行之端在
 天下即为纪纲万世之法孔子此言所以警僭越者
 深矣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此一章书见人子当以守身为孝也孟武伯是孟懿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2b 页 WYG0208-0089b.png
 子之子孟武伯问孝孔子曰凡人欲尽事亲之心必
 先体父母之心以为心何也天下无不爱子之父母
 唯爱之也切故忧之也深如服食起居寒暑燥湿之
 类举足以致疾病者无不切切焉以为忧不但忧于
 有疾之时即无疾之日亦常忧其爱护之不谨若为
 子者体此心以敬守其身时时谨饬处处堤防不敢
 有一毫纵肆自然清明强固保身无失可不谓之孝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3a 页 WYG0208-0089c.png
 乎凡处富贵逸乐之地纷华靡丽一有不慎最易致
 疾尤当屏却护持以培养身心也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
养不敬何以别乎
 此一章书见人子当以敬亲为孝也子游姓言名偃
 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孔子曰人子于亲饮食供养固
 不可缺然必内有尊敬之心外有恭敬之礼方可谓
 孝古之仁人事亲如事天岂非至敬之道若今世俗
 之人谓能以饮食供养父母即谓之孝不知徒以饮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3b 页 WYG0208-0089d.png
 食供养而已岂特父母为然虽至微贱如犬马之类
 待食于人人亦有以养之若事亲者狎恩恃爱少有
 不敬之心而徒以供养为事其后骄慢成习无所忌
 惮穷极其不敬之罪便与那养犬马者何所分别乎
 此孔子深究人情之失而甚言其流弊至此以警天
 下之人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4a 页 WYG0208-0090a.png
曾是以为孝乎
 此一章书见人子以深爱为孝也子夏问孝孔子曰
 人子事亲之际凡事可以勉强独是和婉愉悦之色
 发于中心毫不可以伪为故为最难盖真有此深爱
 笃孝之心方能见此和婉愉悦之色诚于中形于外
 全要内求之心不在容色上做工夫也若夫父兄有
 事为子弟者代任其劳子弟有酒食进奉于父兄以
 供饮馔此则力之所可勉而事之无难为者曾是可
 以为孝乎此言孝之末节不足重轻正见深爱之当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4b 页 WYG0208-0090b.png
 重愉色之难至为人子者不可不深长思也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此一章书是孔子深赞颜回悟道之妙也颜回是孔
 子弟子孔门高弟唯颜子已具圣人体段故孔子称
 赞之曰我与颜回讲论道理至于终日之久所言不
 止一端在他人必有所疑而有待于问难回则默默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5a 页 WYG0208-0090c.png
 听受绝无一语问难有类于愚人者然及回既退我
 省察其閒居独处时见其动静语默之间以我所言
 之理躬行实践一一有以发明乃知回之不违正其
 深潜纯粹默识心融之处功力既到一经指点便触
 处洞然无不心领神会可见回夲无所疑而不必问
 非有可疑而不知问也回也岂真愚者哉孔子知之
 切信之深矣颜子虽气禀清粹毕竟由博约克复上
 来故能尽发圣人之蕴此见有天纵之资者尤不可
 无希圣之学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5b 页 WYG0208-0090d.png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观人之法也孔子曰观人之法
 据迹考心由显极微方是彻底穷源学问凡人行事
 善恶昭然处谓之以意所从来谓之由心安意乐绝
 无勉强谓之安观人者当先视其所为之事为善则
 为君子为恶则为小人若为善之人又须观其意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6a 页 WYG0208-0091a.png
 从来果能毫无假饰方是为善之诚意所从来既善
 又须察其平日心之所存果能毫无矫强方是为善
 之纯夫自以而由而安在人者既从外而探其内自
 视而观而察在我者又因略而致其详考验至此人
 何得而藏匿之哉人何得而藏匿之哉重言之者以
 见其必不能隐也人主以此衡鉴天下其行事之淑
 慝心术之邪正百不爽一若视观察之夲则程子所
 谓知言穷理不可不加之意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6b 页 WYG0208-0091b.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君子之学贵乎理明心得不徒
 以闻见为事也孔子曰天下之义理无穷吾人之见
 闻有限若专在记问上做工夫虽日积月累究非心
 得如能将旧日所闻反覆玩味久而心领神会日知
 所无不但已知者义理融洽即未知者无不触类旁
 通于常闻习见之中自有油然独得之益如此则智
 虑日新学问日益充足如有相质问者便能应答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7a 页 WYG0208-0091c.png
 竭剖晰无遗岂不可以为人之师乎孔子恐学者驰
 骛于口耳文字之末故示之以心得之妙温故即时
 习之意人可不自勉乎哉
子曰君子不器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有成德者自有全才欲人以德
 备才之意孔子曰人之可以器言者必拘于才之有
 限譬如器皿一般虽各有用处终不能相通惟成德
 之君子其心虚能具众理其心灵能应万事大之任
 经纶匡济之业小之理兵刑钱榖之事件件周到无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7b 页 WYG0208-0091d.png
 往不宜不可以一材一艺拟之所以说君子不器然
 此以君子学问而言若论用人则全才不可多得即
 一材一艺亦必因人器使无求备于一人则天下之
 寸长足录者皆得效用于圣世矣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此一章书是孔子教人以躬行践履之实也子贡问
 君子孔子曰圣贤垂世立教言之功居多六经皆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8a 页 WYG0208-0092a.png
 也须从躬行心得上出来方可以传世如子臣弟友
 之道仁义礼智之德一一身体力行凡欲言之理无
 不先行之然后议论所发皆实有诸己而不徒托诸
 空言是行常在先而言常在后此乃为笃实之君子
 易曰脩辞立诚所以居业即是此意学者脩身固当
 敏行而慎言人主用人亦宜听言而观行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君子小人之待人有公私大小
 之别也孔子曰君子小人迥然不同而迹实相近以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8b 页 WYG0208-0092b.png
 待人言之君子从天下起见其心常公公则自有民
 胞物与之度凡理所当爱恩所当施不必人来附和
 自然亲疏遐迩均令得所所以周遍广阔不为偏党
 之私小人止从一身起见其心常私私则因势附利
 伐异党同或任情以为好或交结以为援所以偏党
 私昵而无普遍之公周则不比比则不周天理人欲
 不并立也人臣以身许国若无一念营私自可告天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9a 页 WYG0208-0092c.png
 地质鬼神稍有偏向不能见谅于天下后世矣存心
 可不慎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学思不可偏废也孔子曰学之
 为言效也取圣贤言行而效法之一一习之于事谓
 之学就圣贤言行之中有所以然之理细细体会于
 心谓之思二者阙一不可若但学其事而不思索其
 义则所学者不过在外之粗迹其道理精微处未能
 理会于心心体上不得洞达分晓常昏而无所得是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29b 页 WYG0208-0092d.png
 谓罔若但在心上空空思索而不身体力行实践其
 事则所思者不过意中之虚见终无安稳著实处是
 谓殆惟学而思则知益精思而学则守益固知之精
 守之固作圣之功不外乎此商书曰念终始典于学
 周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思学兼进帝王不可不加意
 也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0a 页 WYG0208-0093a.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欲人正学术以维持世道人心之
 意孔子曰自古圣人继往开来止是一平正通达之
 理其伦则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其德则仁义礼
 智信其事则礼乐刑政可以脩己可以治人世道所
 以荡平人心所以正直皆由于此舍此以外有与圣
 人之道相悖而别为一端者便是异端邪说诬民左
 道惑众为害不小若使惑于其说专治而欲精之如
 工人之攻金玉者然则以之治己则汨没一己之性
 情以之治人则败坏天下之风俗世道不得太平人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0b 页 WYG0208-0093b.png
 心不能归正害莫大焉异端指杨氏墨氏及仙家佛
 家一切妖妄术数之类后世邪教横行左道日盛奸
 诡邪僻之徒方为之标榜附会其说以蛊惑天下弃
 人伦而灭天理放肆猖狂斯文扫地其为害不可胜
 言惟正道昌明则邪道自熄叙人伦明教化渐仁摩
 义使纲常名教昭然斯世则几尧舜之治无难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1a 页 WYG0208-0093c.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示子路以本体之知也子路姓仲
 名由孔子弟子孔子教之曰人之入道全在乎知真
 知之夲体须从自知自觉处体验不必无所不知方
 谓之知我今教汝以知之之道汝于义理事物之间
 有所知必有所不知必虚心体认凡义理事物体之
 于心果能真知确见已知之者则以为知之若未能
 真知确见尚有所不知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不能
 尽知天下之理而夲心之灵毫无自欺之蔽即是真
 知之夲体是知也若以此自知之明从事于学问思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1b 页 WYG0208-0093d.png
 辨则格致诚正之功可以次第渐进而知之为用亦
 无穷矣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
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此一章书是孔子勉子张以脩身用世之实学也子
 张姓颛孙名师孔子弟子子张为学常求人知有系
 恋利禄之意孔子教之曰凡人处己接物莫大于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2a 页 WYG0208-0094a.png
 行出言非是容易必多闻古今人之善言以为所言
 之资多闻之中有疑而未信者必阙而不敢言其馀
 已信者又慎言之不敢轻忽则所言当理自不取咎
 于人岂不寡尤行事非是容易必多见古今人之善
 行以为所行之资多见之中有殆而未安者必阙而
 不敢行其馀已安者又慎行之不敢怠肆则所行当
 理自无内疚于心岂不寡悔言既寡尤行既寡悔则
 为有道有德之士朝廷言扬行举必用此等人未尝
 求禄而得禄之理自在其中矣可见学者不袭虚声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2b 页 WYG0208-0094b.png
 国家务崇实学庶几真儒出而奔竞之风亦息耳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此一章书是言人君服民之道也哀公是鲁国之君
 问于孔子曰人君以一身居群臣百姓之上不知何
 所作为方能使众人悦服孔子对曰民服者服其心
 也人心之公惟好贤恶不肖为生人之正情人主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3a 页 WYG0208-0094c.png
 权惟进贤退不肖为治国之大夲凡臣下有心术光
 明行事端慎者即是正直之君子必然人人敬爱有
 心地奸昧行事乖方者即是邪枉之小人必然人人
 憎恶此好恶之公心人所同有也人君诚能将直者
 举而授之以位枉者舍置之而不用则用舍各当合
 乎人心之公民自悦服若将枉者举而使之在位直
 者舍置之而不用则用舍颠倒拂乎人心之公虽欲
 服民而民不服民之服与不服只在用舍之公与不
 公可不慎哉推而言之举错之道贵其能公又贵其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3b 页 WYG0208-0094d.png
 能明能断惟明则能知邪正之辨惟断则能伸黜陟
 之权而其夲全在读书穷理理明则是非贤否不至
 混淆人主加意于此天下之福也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以身化民之意季康子是鲁大
 夫问于孔子谓使百姓敬于我而不敢慢忠于我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4a 页 WYG0208-0095a.png
 不敢欺相劝于为善而不敢怠何道可以致此孔子
 曰民原无不敬其上者但上示以可慢则民慢心生
 焉诚能临民之时容貌端庄衣冠瞻视不敢少忽安
 有上不敢忽而民反敢忽其上者则不期敬而自敬
 矣民原无不忠于上者但上示以可欺则民欺心生
 焉诚能尽其心以事亲而孝尽其心以爱众而慈安
 有上尽其心而民反不尽其心于上者则不期忠而
 自忠矣民原无不可劝者但上示以可怠则民怠心
 生焉诚能善者举用之使知善之当为不能者教诲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4b 页 WYG0208-0095b.png
 之使知善之可为安有知善而不相勉于善者则不
 期劝而自劝矣使民敬忠以劝其道如此盖季康子
 之意专在责民孔子之言专在责己责民者民未必
 应责己者不求应而民自应之是故身者化民之本
 也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
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5a 页 WYG0208-0095c.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明为政之理定公初年孔子不仕
 盖为季氏擅权阳货作乱非可有为之时也或人不
 知谓孔子曰夫子怀才抱道正宜致君泽民何故不
 肯出仕而理国政乎孔子曰古来言政莫备于书岂
 不闻书之言孝乎周书君陈篇言君陈能孝于亲因
 而友爱于兄弟又能推此孝友之心施为一家之政
 使一家之人有恩有礼无有不正书之所言如此由
 此观之政之事不同政之理则一家庭之间帅人以
 正是亦为政何必居官任职方谓之为政乎盖孔子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5b 页 WYG0208-0095d.png
 不仕之意难以明言故托辞以答之但大学言脩身
 齐家而治国平天下之道即不外是则孔子托辞实
 为政不易之至理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
以行之哉
 此一章书是孔子欲人立心诚实之意孔子曰信者
 人之根本人而无信则所言欺妄所行虚伪彼且自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6a 页 WYG0208-0096a.png
 以为机诈过人何所不可吾不知其可也譬之车然
 平地任载之车大车也必有辕端之輗乃可以驾牛
 而行田车兵车乘车小车也必有辕端之軏乃可以
 驾马而行若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虽具轮辕不能运
 动其何以行之哉盖无信之人言行不顾人皆贱恶
 之闻其言即以为欺妄见其行即以为虚伪居家不
 可行于父母妻子而况于疏焉者乎处世不可行于
 宗族乡党而况于远焉者乎甚矣人之立心不可不
 诚实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6b 页 WYG0208-0096b.png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

 此一章书是孔子明礼为百世不易之经也子张问
 孔子谓自今以后易姓受命至于十世之远其间一
 世必有一世之事可得而前知乎孔子曰欲识将来
 当观已往继夏之世者殷也殷所行之礼止是因袭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7a 页 WYG0208-0096c.png
 夏所行之礼若夫制度文为或以太过而损或以不
 及而益其所损益亦止扶植此礼其事可考而知也
 继殷之世者周也周所行之礼只是因袭殷所行之
 礼若夫制度文为或以太过而损或以不及而益其
 所损益亦止扶植此礼其事可考而知也由此观之
 三纲五常立国之夲三代不易是诚不可易也损益
 者随时变通正是善于因袭之处后之视今亦犹今
 之视昔其或继周而兴者虽百世之远可以前知岂
 但十世而已哉然孔子所谓前知第据理而论虽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7b 页 WYG0208-0096d.png
 人弗易非若后世谶纬占候及术家射覆之言求之
 杳冥不可知之域为荒诞而难信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欲人专心务义之意孔子曰凡人
 有当为之事不可不为有不当为之事必不可为夫
 不当为之事非一端即以祭言之非其所当祭之鬼
 而祭之非致敬也乃媚神以邀福谄也当为之事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8a 页 WYG0208-0097a.png
 一端总以义名之苟见义所当为而不为非不明也
 乃畏难而偷安无勇也盖此二者一则不当为而为
 一则当为而不为然而未有不相因者谄者其中甚
 馁其态甚柔安得有浩然之勇气勇于义者内直而
 外方至刚而至大安得有无耻之谄心孔子并举言
 之欲人去谄心而养义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诛权臣僭窃之心也季氏是鲁大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8b 页 WYG0208-0097b.png
 夫佾是祭祀时乐舞行列古者乐舞各有定数天子
 用八行每行八人名为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
 可紊乱当时周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特赐天子礼
 乐以祭周公其后鲁之群公俱因循僭用已是失礼
 乃季氏于家庙中祭祀亦用八佾之舞于庭故孔子
 因其事而罪其心曰凡人于天理上行不去之事未
 有不惕然动心者此即所谓不忍之心也今季氏大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9a 页 WYG0208-0097c.png
 夫也于家庙中祭祀时僭用天子八佾之舞俨然行
 之毫无顾忌是忍为人所不忍为者则其蔑理乱常
 自无所不至矣又何事不忍为乎此孔子罪之深故
 言之切如此可见人臣越礼犯分起于一念之敢忍
 而其后肆行无忌遂至横决而不可制而为之君者
 又不能防微杜渐始于一事之容忍而其后优柔不
 断遂至威福下移而不悟所当取孔子责季氏之言
 而深思之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39b 页 WYG0208-0097d.png
之堂
 此一章书是孔子讥权臣自取僭妄之罪也三家是
 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天子祭毕则歌雍诗以
 彻俎告成礼也鲁三家者亦歌雍以彻是大夫而僭
 用天子之乐章矣故孔子讥之曰彼三家之不顾礼
 义忍心僭越者盖由率意妄为绝无顾名思义之念
 耳抑知义有一定名无可假即如雍诗中所云相维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0a 页 WYG0208-0098a.png
 辟公天子穆穆是言祭文王于庙中于时骏奔走执
 豆笾肃雍以相者诸侯也秉瓒鬯俨对越穆穆然诚
 敬以将者天子也今三家之堂助祭者不过陪臣主
 祭者不过大夫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哉不惟僭越
 抑且甚无谓矣孔子此言词婉而意严不特警当时
 僭窃者之心即以立万世人臣之大防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此一章书是孔子言礼乐夲乎人心也孔子曰天所
 赋之德而具于人之心者所谓仁也仁存于心敬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0b 页 WYG0208-0098b.png
 将之以仪文谓之礼和而达之于声容谓之乐故人
 必先有恭敬之心存于中而后玉帛升降不为虚文
 有和平之心蕴于内而后钟鼓干戚不为虚器若人
 而不仁则其心放佚已失礼之夲矣纵使三揖百拜
 心与礼相背而驰礼其为我用乎人而不仁则其心
 乖戾已失乐之夲矣纵有五音六律心与乐不相联
 贯乐其为我用乎可见仁者礼乐之本礼乐不可斯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1a 页 WYG0208-0098c.png
 须或去人心不可顷刻不仁用礼乐者求之心焉可
 也
林放问礼之夲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
 此一章书是孔子救礼之失而为反夲之论也林放
 是鲁国人当春秋时人俱逐于礼之末节乃林放以
 礼之夲问于孔子孔子曰时方逐末而子独有反夲
 复古之思大哉子之问也原夫制礼之始有朴素之
 质而后有周旋之文有惨怛之心而后有衰麻之节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1b 页 WYG0208-0098d.png
 不可过也不可不及也今行礼则专事繁缛失于奢
 矣居丧则专治仪文失于易矣是皆不知夲也然则
 今之为礼者与其敬不足而文有馀流而为奢宁使
 文不足而敬有馀失之于俭居丧者与其哀不足而
 文有馀流而为易宁使文不足而哀有馀不失为戚
 夫俭与戚虽未得乎礼之中然朴素者万物之质恻
 怛者天性之诚以是求之可识礼之夲矣此孔子以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2a 页 WYG0208-0099a.png
 复古之论为补偏救弊之方移风易俗之意深已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伤春秋之世臣下僭乱而重叹之
 也孔子曰分莫严于君臣有君则礼乐以定征伐以
 一尊卑上下以辨自周室衰微王纲不振或以诸侯
 而凌天子或以大夫而分公室或以陪臣而执国命
 君臣定分荡然无存矣彼外国犹且上统其下下奉
 其上俱知有君长反不似诸夏之君弱臣强绝无上
 下之分也此孔子甚言之以见体统不可一日不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2b 页 WYG0208-0099b.png
 名分不可一日不严君臣上下各安其位自然四海
 永清万方效顺中外禔福君道不万世永存哉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
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此一章书是孔子明僭礼者之无益也古者祭祀之
 礼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境内山川泰山者鲁之镇也
 惟鲁侯得而祭之季氏乃不安于大夫之分而欲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3a 页 WYG0208-0099c.png
 旅祭之礼于泰山其僭妄为已甚矣冉有名求孔子
 弟子时为季氏家臣于是孔子谓之曰尔季氏欲旅
 泰山甚为非礼汝为家臣自有尽言匡救之责乃竟
 坐视其失而不一救正之与冉求对曰季氏之意已
 定实非求所能挽回也孔子乃叹曰呜呼季氏之越
 礼而谄求者吾不知其何心彼林放一鲁人耳尚悼
 流俗之弊而问礼之夲何况泰山五岳之尊其神必
 聪明不可欺必正直不可谄岂反不如林放之知礼
 而享季氏非礼之祭乎盖神人一理也干名犯分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3b 页 WYG0208-0099d.png
 事既不合于人自无当于神孔子此言其所以维持
 世道者至矣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
 此一章书是孔子以君子止天下之争也孔子曰凡
 人之不能无争者正以德器未成彼我之心未化耳
 惟成德之君子心气和平仪容恭逊未常有所争竞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4a 页 WYG0208-0100a.png
 无已其必行射礼之时乎盖射胜负相形正争之所
 也然观将射之初则三揖三让而后升堂既射之后
 同射者俱下堂胜者乃揖不胜者使之升堂取觯立
 饮罚酒射礼之行如此是虽有胜负之相形而终不
 失雍容之雅其争也仍然君子之争而非小人血气
 之争矣夫惟射之必争而究竟不见其争则君子真
 无所争哉是知天下有君子自能使太和满宇宙而
 天下享和平之福乡曲遵礼让之化风俗人心日进
 于淳古岂独一人之美哉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4b 页 WYG0208-0100b.png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
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
 此一章书见经义无穷善悟者可以相通也子夏问
 曰逸诗有云人皆有笑而笑之巧者则倩兮而口辅
 端好人皆有目而目之美者则盼兮而黑白分明此
 商之所知也乃又云素以为绚兮夫素则无文绚乃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5a 页 WYG0208-0100c.png
 华饰未有以无文而谓之为华饰者此非商之所知
 也何谓也孔子曰诗言素以为绚非即以素为绚是
 言因素而为绚耳譬如绘画之事必先有其质地而
 后加以文彩则是素常在先绘常在后人之美好华
 饰理无不然素与绚正相须而不可少也子夏遂有
 悟而言曰观夫子之言可见素不得不先绘不得不
 后然后知先王制礼缘人情而为之节文盖必有处
 乎其先者而大经小曲因事制宜殆亦绘事之后矣
 乎不然何以文质相扶历世而无弊也孔子急称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5b 页 WYG0208-0100d.png
 曰吾以绘明诗而商即绘以通礼是起发予者商也
 夫诗之意无尽即素绚而可知诗之所包者广即于
 礼而无不可推也商之颖悟岂易得哉始可与言诗
 已矣即一问荅间而圣人之教贤人之学俱有会悟
 于意言之表者令人可深长思也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
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6a 页 WYG0208-0101a.png
 此一章书是孔子欲考古礼而叹其无徵也孔子曰
 礼莫备于我周而周礼皆取法于二代者也昔禹有
 天下其制度文章为有夏一代之礼者吾尚能言之
 乃夏之后为杞杞国虽存然不足取以为證矣汤有
 天下其制度文章为有殷一代之礼者吾尚能言之
 乃殷之后为宋宋国虽存然亦不足取以为證矣所
 以然者礼非书籍不能记载非贤人不能诵习今杞
 宋二国世祚衰微简编既已残缺老成亦复凋谢文
 献不足故也使文献果足则吾能取之以为證以可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6b 页 WYG0208-0101b.png
 据之典型合吾一人之闻见斟酌进退定为世法将
 我周文武监视二代郁郁彬彬之盛不亦万世昭然
 也哉惜乎其未之逮也圣人以礼维世之意如此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此一章书是孔子讽僭礼之非也古者天子既祭其
 始祖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祭于太庙而以始祖配
 之五年一行此礼谓之曰禘鲁诸侯也乃以周公有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7a 页 WYG0208-0101c.png
 大勋劳遂得用天子之禘祭虽系报功之典然而非
 周公之意也故孔子讽之曰古先王制祭自始至终
 足以起敬起慕无有不可观者我鲁之行禘祭也我
 亦尝入太庙而观之矣乃自灌地降神而往礼未尝
 不九献也乐未尝不八佾也然而虚文徒具诚意未
 孚吾殆不欲观之矣盖礼莫大于禘而禘非徒贵乎
 其名孔子之所不欲观又岂周公之所乐享哉何鲁
 人之不悟也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知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7b 页 WYG0208-0101d.png
示诸斯乎指其掌
 此一章书是孔子为鲁讳禘之意或人以禘为祭礼
 之大者问其说于孔子孔子不欲显言鲁禘之非因
 答曰祭礼有可知者有不易知者若禘之礼仪重大
 意义深远吾所不知有能于禘之说而知其所以然
 之故则通之于天下何以正典礼何以定名分何以
 聚天下人之欢心以祀其祖宗凡治天下之理俱昭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8a 页 WYG0208-0102a.png
 示于禘礼之中其如示诸斯乎门人记孔子言及此
 而即自指其掌盖禘为天子大祭鲁以诸侯僭用孔
 子有人臣之谊不欲显言其非而禘之义则通诸天
 下实明白易晓既对或人以不知而复指掌以示之
 孔子之寓意深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此一章书是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也门人曰祭以
 诚为主吾夫子之于祭有独极其诚者其祭先祖则
 孝心纯笃俨如先灵之在上焉其祭外神则敬心专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8b 页 WYG0208-0102b.png
 一俨如神明之在上焉夫鬼神无形无声非真有在
 但其诚敬所至则忾闻僾见固有若此故夫子平日
 亦尝有言谓祭必尽其诚惟亲行享献乃慊于心倘
 或有故不得与祭至使他人代之虽行享献之文而
 诚意终不能伸即与不曾致祭者无异观孔子所言
 则知身在即心在心在即神在总不外一诚所以古
 来帝王每于祭祀必亲致虔恭以致天神感地祇格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9a 页 WYG0208-0102c.png
 百灵效顺岂非夲诸一诚以致之哉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称天以折权臣之心也王孙贾是
 卫国大夫之有权者时孔子在卫王孙贾疑其有求
 仕之心欲其附己又不便直言因借俗言以讽曰俗
 语云祭有灶有奥灶是灶神位虽卑而有专祀奥是
 室西南隅之神位虽尊而非专祀凡人祀神以祈福
 者与其媚于奥以仰其徒尊之位不如媚于灶以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49b 页 WYG0208-0102d.png
 其默助之力时俗所言自有深意果何谓乎此王孙
 贾明以灶自喻以奥比君谓自结于君不如阿附于
 己孔子知其意亦不明斥其非但答曰媚奥媚灶吾
 皆以为不然奥灶之上至尊无对莫过于天顺理而
 行则天降之祥逆理而行则天降之灾倘所行不能
 安分不能循理即为得罪于天天之所罪将何所祷
 以求免哉从来国家权臣每欲借天子威福使人才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0a 页 WYG0208-0103a.png
 予夺尽出私门惟光明正大之人方能以道自持即
 如王孙贾欲孔子附己讽以媚灶孔子则对以获罪
 于天他日弥子瑕欲其附己告以主我卫卿可得孔
 子则辞以有命诚以行止非人能为进退俱各有数
 倘一失足权门则天谴有归清议难逃为君子者可
 不进以礼退以义而效法圣人以自爱其身哉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此一章书是孔子追思周初之礼以挽当时文胜之
 弊也孔子曰夏之天下尚忠商之天下尚质二代法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0b 页 WYG0208-0103b.png
 度俱有可观至我周初以武王为君周公为相监视
 二代之礼因革损益以成一代典章品式仪文俱本
 忠质之遗意所以其文郁郁然特盛吾生周之世为
 周之民舍周其何从哉孔子当日见周末文胜务华
 鲜实因追思周初制礼之意见其非专事浮靡徒尚
 繁华然则国家制礼诚不可不取法往古斟酌时宜
 以定世守之规模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1a 页 WYG0208-0103c.png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
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明礼意于鲁之庙也鲁有大庙以
 祀周公孔子时入而助祭于庙中陈设之礼器享献
 之礼仪一一详问盖其敬慎独至故其询问必详或
 人不知乃从而议曰鄹人之子人俱称为知礼由今
 以观孰谓其知礼乎知者不待问问者必不知观其
 每事必问其为不知礼明矣孔子闻之乃曰礼有不
 可不考究者不考究则无以明吾入大庙每事必问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1b 页 WYG0208-0103d.png
 是乃所以为礼也或人顾谓我不知礼抑独何哉孔
 子之学致知格物无表里精粗俱必详究而况于祭
 祀之大乎审问之心正其敬事之心非或人之所能
 识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思古道以救当时之失也孔子曰
 先王之教射也贵其容比于礼节比于乐原以观人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2a 页 WYG0208-0104a.png
 之德故但主于中的不必穿贯皮革方见胜负所以
 乡射礼文有云射不主皮其所以然之故盖为人之
 气力有强有弱科等不同但主乎中则彊弱俱可以
 习学而能若必贯革则气力不可以勉强而至此所
 以不主皮也然此乃古者盛王偃武修文尚德不尚
 力其道如此代至春秋礼衰化息列国兵争尚德之
 风不可见矣故孔子叹之盖帝王创制立教莫不以
 尚德修礼潜消其强悍之气兴起其协和之风由是
 推之凡事皆然天下之治所以日进于古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2b 页 WYG0208-0104b.png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此一章书见圣贤维礼之心也古者天子以季冬颁
 来岁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每遇
 月朔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不行告朔之
 礼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亦有激而为此言
 也孔子曰赐也尔之欲去饩羊者岂非以告朔之礼
 不行饩羊之供无益爱惜此羊而拜欲去之乎若我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3a 页 WYG0208-0104c.png
 之所爱则更有重于此者盖正朔颁于天子所以示
 天下尊君之礼告朔行于祖庙所以示天下尊祖之
 礼今此礼虽废而饩羊尚存则因羊求礼犹可冀其
 复行若并去此羊则礼随羊亡是礼终不可复见矣
 岂不尤可惜乎可见持世之权在乎礼而维礼之实
 寓乎名存名正所以存实也孔子正名之意大抵如
 此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此一章书见人臣事君有当然之礼也孔子曰臣之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3b 页 WYG0208-0104d.png
 于君既有一定之分即有一定之礼尊卑上下为维
 系纲常之大法恪恭敬慎为臣子畏罪之小心此万
 世通行而无敝者也今我之事君一事不敢苟且无
 时不存敬畏不过分之当然心之本然止求尽乎礼
 之中初未尝有加于礼之外也乃时人不知以为事
 君之礼不必如是反以为求媚取悦可见礼法之不
 明于天下甚矣孔子欲挽回世道故其言如此若夫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4a 页 WYG0208-0105a.png
 君子之事君责难以为恭陈善以为敬以礼自持其
 心迹断不容一毫谄媚小人之事君阿顺以求容逢
 迎以求悦一意谄媚其外貌却似乎尽礼此又为人
 臣者心术之邪正不同所当熟察而明辨之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此一章书见君臣各有当尽之道也定公是鲁国之
 君问于孔子曰为君上者使令臣下为臣下者奉事
 君上各有当尽之道不知如何孔子对曰君之于臣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4b 页 WYG0208-0105b.png
 以尊临卑易至于简慢道在以礼如大而股肱心膂
 之寄待以优崇之体小而奔走禦侮之人加以周恤
 之情外则隆以体貌内则达以至诚情文备而不失
 此所谓礼也使臣之道如是臣之于君以下奉上易
 至于欺罔道在以忠如近而赞襄补衮之职必不敢
 沽名干誉以自欺远而屏藩保障之司亦不敢罔上
 行私以自利上之可以格帝天下之可以信寤寐心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5a 页 WYG0208-0105c.png
 力交尽而无遗此所谓忠也事君之道如是君臣各
 尽其道易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岂非明良之极
 盛哉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一章书是孔子表诗人性情之正以风世也孔子
 曰哀与乐二者皆人之性情所发也然乐过于淫则
 流于邪僻哀过于伤则病在忧思俱失其性情之正
 矣惟关雎之诗宫人为周文王求后妃太姒而作也
 当其求之既得则有琴瑟钟鼓之乐乐虽盛而不失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5b 页 WYG0208-0105d.png
 其正故不至于淫放当其求之未得不无寤寐转侧
 之忧忧虽深而不害其和故不至于悲伤至今听其
 声音中正和平足使欲心消躁心释此岂无所夲而
 能然乎盖诗夲性情乐以观德唯文王有刑于之化
 后妃有贞静之德故能感格宫人使各得其性情之
 正发为音节之和可见王化始于闺门周家八百年
 之基业皆起于此故孔子以关雎列三百篇之首读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6a 页 WYG0208-0106a.png
 者所当玩其辞审其音以为养德之助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
往不咎
 此一章书见告君当慎言不可以妄发也宰我名予
 孔子弟子鲁哀公问宰我曰国家立社以祭地其义
 何居宰我对曰古者立社俱种树木使神依焉夏人
 则用松树殷人则用柏树周人则用栗树松柏之义
 已不可考惟用栗则取于战栗之义若曰使民望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6b 页 WYG0208-0106b.png
 恐惧战栗也夫先王立社原以祭地报功所树之木
 不过因方土所宜非有取义宰我此论既非立社之
 本意又将启时君以严猛之心可谓失言矣所以孔
 子闻之曰如予之言夲当救正但天下事已成者不
 须辨说己遂者不须谏诤已往者不须追咎今使民
 战栗之言已出诸口是事之已成已遂已往者也吾
 又何责哉孔子之不责宰我正深责之也可见立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7a 页 WYG0208-0106c.png
 不可妄发况人臣告君尤当引经断义岂可穿凿附
 会以一偏之说进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
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
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
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此一章书是以器之大小定王霸之分也管仲齐国
 大夫名夷吾孔子曰管仲相桓公一匡九合功亦大
 矣但出于权谋功利之私不夲于圣贤大学之道故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7b 页 WYG0208-0106d.png
 局量褊浅规模狭隘其器不亦小哉或人问曰管仲
 器小得非过于俭约乎孔子曰俭约之人必遵制度
 管仲筑三归之台为游观地其兴作之烦费可知又
 设官属各治一事不使兼摄其廪禄之冗滥可知焉
 得为俭或人又问曰建台备官或因礼不可缺意者
 管仲知礼乎孔子曰知礼之人必守名分邦君为树
 屏塞门障蔽内外管氏以大夫而亦树塞门邦君为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8a 页 WYG0208-0107a.png
 两君好会有献酬反爵之坫管氏以大夫而亦有反
 坫二者皆属僭越若谓管氏知礼天下孰为不知礼
 者孔子见管仲一生止用私意小智为功利富强之
 计即其奢僭所形正见其器量狭小若能扩而充之
 自可致君王道不徒以霸业终此孔子所以深惜之
 也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
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此一章书见正乐必先审音也大师鲁国掌乐之官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8b 页 WYG0208-0107b.png
 孔子语之曰先王夲人心之太和以传之于乐就声
 音节奏之中有始终条理之妙可得而知也盖乐有
 六律五声八音一有不备不可言乐故始作时众音
 齐举而翕然以合及其从之清浊高下调适中节而
 纯然以和就纯之中又宫自为宫商自为商一一分
 晓皦然明白皦则易于间断却又宫商相续终始相
 生络绎不绝自始至终曲尽条理节奏此乃乐之一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9a 页 WYG0208-0107c.png
 成也盖声音之道与政相通既可养性情又可移风
 俗王者昭德象功成一代之乐和上下而格神人关
 系最重故圣人谆谆告戒之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
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此一章书是封人信孔子有先知先觉垂教万世之
 任也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孔子周流列国偶至
 卫邑封人请见曰凡君子至止必蒙接纳未有拒而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59b 页 WYG0208-0107d.png
 不见者夫子或亦不我拒乎从者因其求见之诚为
 之引见既见而出对门人曰夫子失位去国亦一时
 之不遇耳二三子何必以此为患乎今天下风教陵
 替人心不古亦已久矣然乱极当治剥后有复以夫
 子之德盛化神自有以斯道觉斯民之实用天生非
 常之人必不终困殆将使之得位施教以开生民之
 耳目启天下之愚蒙如木铎之徇于道路以警众也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0a 页 WYG0208-0108a.png
 从来圣人一身关乎气运封人能独见孔子忧世觉
 民之意可谓知圣且知天矣奈列国诸君不能推心
 委任竟以辙环终老惜哉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此一章书是孔子评论圣乐之不同也记者谓帝王
 昭德象功必宣之于乐观乐之情文可以知功德之
 不同矣夫子尝谓舜乐名韶取继尧致治之义其声
 音节度极盛美而可观然美之中更觉雍容广大德
 意悠长又尽善也武乐名武以象武功之成其声容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0b 页 WYG0208-0108b.png
 节度亦盛美而可观但美之中犹觉发扬蹈厉比于
 韶乐未尽善也盖舜以生知安行之圣际雍熙揖让
 之时自然心气和平神人协应武以反身脩德之圣
 值取残伐暴之时未免举动猛厉声音激亢孔子神
 游两朝就乐而赞论之以见帝王之分皆时与德为
 之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1a 页 WYG0208-0108c.png

此一章书见凡事当得其夲也孔子曰凡有一事必


有一夲如居上者有政教号令之施要之以宽为夲


为礼者有进退周旋之节要之以敬为夲临丧者有


哭泣擗踊之文要之以哀为夲有其夲则所行之得


失可见如宽有过不及敬有至不至哀有浅深皆可


从其夲而观之若使居上苛细而不宽为礼慢忽而


不敬临丧虚饰而不哀是其夲既已无矣虽有政教


号令之施进退周旋之节哭泣擗踊之文而大夲既

卷四 论语上之一 第 61b 页 WYG0208-0108d.png
失其馀皆无从置论将何所依据以观之哉可见凡


事当得其夲之所在而居上用宽尤帝王之要道书


曰敬敷五教在宽又曰克宽克仁孔子又云宽则得


众宽者千古不弊之道非纵弛之谓也纲举目张皆


以宽大之意行之此居上之大体也

日讲四书解义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