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辑传 卷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a 页 WYG0168-07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辑传卷八
             明 王樵 辑
 成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
 杜氏曰周二月今之十二月而无冰书冬温 胡传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b 页 WYG0168-0735b.png
 无冰者常燠也按洪范曰豫恒燠若此政事舒缓纪
 纲纵弛之象成公幼弱政在三家其象已见策书所
 载皆经邦大训人有微而不登其姓名事有小而不
 记其本末雨雹冰雪何以悉书天人一理也万物一
 气也观于阴阳寒暑之变以察其消息盈虚此制治
 于未乱慎于微之意也每慎于微然后王事备矣
三月作丘甲
 左传为齐难故作丘甲 杜氏曰周礼九夫为井四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a 页 WYG0168-0736a.png
 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
 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
 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
 之讥重敛故书 胡传为齐难作丘甲作者不宜作
 也唐太宗问李靖楚广与周制如何靖曰周制一乘
 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
 甲共七十五人然则一丘所出十有八人积四丘而
 具一乘耳今作丘甲即丘出一甲是一甸之中共百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b 页 WYG0168-0736b.png
 人为兵矣则未知其所作者三甸而增一乘乎每乘
 而增一甲乎鲁至昭公时尝蒐于红革车千乘则计
 甸而增乘未可知也楚人二广之法一乘至用百有
 五十人则鲁每乘而增一甲亦未可知也赋虽不同
 其实皆为益兵其数皆增三之一耳 按成公以前
 甸赋车一乘每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每甲士
 统二十四人即五伍为两也甲士为之长故亦名两
 为甲每甸四丘共出三甲是为兵车一乘之数作丘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a 页 WYG0168-0736c.png
 甲则一丘出一甲其于赋增三之一也杜征南最号
 知兵及释此亦误 公羊云讥始丘使也何休云讥
 使丘民作铠也谷梁云古者农工皆有职以事上甲
 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范宁云甲铠也
 按以甲为铠以作丘甲为使丘作铠不待深于文义
 者始知其妄也杜氏云长毂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
 人此甸所赋使丘出之按丘者十六井耳甸乃六十
 四井使丘供甸赋是加四倍恐无此理且经自云丘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b 页 WYG0168-0736d.png
 甲不云丘乘也此条惟胡氏得之盖司马法旧制四
 丘出三甲三甲七十五人今欲益兵或三甸而增乘
 或每乘而增甲大要是一丘出一甲四丘为百人矣
 四丘六十四井五百一十二家也出百人视旧为增
 三之一故民犹可供若如杜氏之说岂有一丘十六
 井一百二十八家而使之出一乘之赋哉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左传闻齐将出楚师夏盟于赤棘 按前年鲁乞师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a 页 WYG0168-0737a.png
 于楚欲以伐齐楚师不出今齐又将出楚师欲以伐
 鲁故惧而与晋盟赤棘晋地也称及鲁所欲也宣公
 之有国也襄仲谋于齐而立之自是疏晋而亲齐及
 其患三桓之专也归父谋于晋而欲去之不克见逐
 而奔齐自是三桓仇齐而媚晋矣归父本与晋谋去
 三桓及其不克乃不奔晋而奔齐者晋亦强家用事
 宁肯为鲁去强家哉此其议必有所不谐也幸而宣
 公遽薨使其尚在则昭公阳州之孙不待季平之世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b 页 WYG0168-0737b.png
 矣是时齐少懦矣三家本欲叛齐而事晋加以上怨
 宣公于是追治襄仲之事而逐归父此其所以叛齐
 之决而从晋之坚也成公即位之初方经大故未闻
 拊循其民而作丘甲将以修怨于邻国且以反好为
 仇则昨齐今晋而无恧色乞师报怨则乍晋乍楚而
 无愧辞为操如此盟亦何赖而汲汲以干于大国又
 出于三桓忿戾之私罪可见矣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公谷作/贸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a 页 WYG0168-0737c.png
 左传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刘康公邀戎将伐之叔
 服曰背盟而欺大国必败不听遂伐茅戎三月癸未
 败绩于徐吾氏(徐吾氏茅/戎之别也) 杜氏曰茅戎戎别种也不
 言战王者至尊天下莫之得挍故以自败为文不书
 败地而书茅戎明为茅戎所败 啖氏曰王师不书
 战无敌也敌则但书败而巳人臣无敌君之义也
 常山刘氏曰王者不能以义征四夷乃徼戎以取败
 圣人立法垂教一书王师败绩于茅戎而尊王之义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b 页 WYG0168-0737d.png
 与王自取败及诸侯不勤王之义咸见之矣
冬十月
 谷梁传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
 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
 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萧同侄子处台上
 而笑之闻于客客不说而去 郤克眇范氏从杜氏
 作跛 按恐无四国聘使秃眇跛偻适在同时之理
 此事当从左氏 范氏曰经冬十月下疑脱季孙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a 页 WYG0168-0738a.png
 父如齐六字
 附左传冬臧宣叔令修赋缮完具守备曰齐楚结好
 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间晋/之争)虽晋人伐齐
 楚必救之是齐楚同(共/也)我也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左传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鲁邑在泰山/博县西南)顷公之嬖
 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
 无入而封弗听杀而膊(磔/也)诸城上齐侯亲鼓士陵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b 页 WYG0168-0738b.png
 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取龙及侵巢丘/不书其义未闻)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

 左传卫侯使孙良夫(林父/之父)石稷(碏四/世孙)宁相(宁俞/子)向禽
 将侵齐与齐师遇(齐伐鲁还而卫/师与之遇也)石子欲还(卫本闻/齐伐鲁)
 (而潜师侵之故/遇其师而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
 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如不/如也)无出今既遇矣不如
 战也夏有(阙文失新/筑战事)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a 页 WYG0168-0738c.png
 惧尽(成子石稷也卫师已败而孙良/夫复欲战故成子欲使须救)子丧师徒何以
 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
 此乃止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鞫居(卫/地)新筑
 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大夫守邑以邑/冠之呼为某人)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音悬轩县也周礼天子/乐宫县四面诸侯轩县)
 (阙南/方)(步于/反)(马/饰)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
 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杜氏曰新筑卫
 地皆陈曰战 良夫不从石稷之言必进而战丧师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b 页 WYG0168-0738d.png
 辱国春秋所以罪良夫而以之主是战也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
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
(郤去逆反首公/谷作手鞍音安)
 左传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
 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
 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
 先大夫无能为役(无能为/之役使)请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a 页 WYG0168-0739a.png
 军士燮(范文/子)将上军(代荀/庚)栾书将下军(代赵/朔)韩厥为
 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子帅师
 会之师从齐师于莘(齐/地)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山/名)
 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
 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
 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
 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
 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癸酉师陈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b 页 WYG0168-0739b.png
 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
 为右齐侯曰余姑剪灭此而后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解/张)
 (也/)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镇/也)
 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音患/贯也)
 甲执兵固即(就/也)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去/声)
 右援枹(音浮鼓/槌也)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华不注/山名)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a 页 WYG0168-0739c.png
 泉骖絓于木而止韩厥执絷(张立反/马绊也)马前(示修臣/仆之职)
 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亦以/示敬)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
 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
 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
 承乏(言欲以已不敏摄/承空乏从君俱还)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
 周父御佐车(副/车)宛茷(扶废/反)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
 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
 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赦之以劝事君乃免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b 页 WYG0168-0739d.png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齐邑/下同)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
 (国佐/也)赂以纪甗玉磬与地(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
 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
 (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
 其亩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
 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
 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大/雅)曰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68-0740a.png
 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
 疆我理南东其亩(小/雅)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
 亩而已(晋之伐齐循垄东/行径易无回曲)无顾土宜无乃非先王之
 命也乎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
 霸也(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
 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商/颂)曰布政优优(和/也)百禄
 是遒(在由反/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无害焉不然
 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畏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68-0740b.png
 君之震师徒桡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
 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
 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欲于城下/复借一战)鲁卫谏曰齐疾我
 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仇我必甚唯子则
 又何求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
 晋人许之对曰群臣率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
 藉口而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禽郑自
 师逆公(禽郑鲁大夫归/逆公会晋师) 张氏曰晋为盟主兴师讨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68-0740c.png
 齐非有救乱诛暴之名而起于郤克耻一笑之愤(齐/桓)
 (伐卫与卫人战先书伐/而后书战此不书伐)故春秋不以齐为主见晋鲁
 卫曹之大夫志乎是战虽得一朝之胜不足道也
 陈氏曰凡帅非卿不书虽卿非元帅亦不书书鲁四
 卿是各自帅也自文季年而无使介(使举上客而不/及其介将称元)
 (帅而不列其/副春秋之例)至是而无将佐鲁三家之势成矣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谷作/援娄)
 左传秋七月晋师及齐国佐盟于袁娄使齐人归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68-0740d.png
 汶阳之田 公羊传曷为不盟于师而盟于袁娄鞍
 之战齐师大败师还(音环环/绕也)齐侯晋郤克投戟逡巡
 再拜稽首马前逢丑父者顷公之车右也面目衣服
 与顷公相似代顷公当左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
 至(不知顷公将欲坚敌/意抑势未得去邪)曰革取清者(革更/也)顷公用是
 佚而不反逢丑父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君已免矣
 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顾问执/法者)曰法斮(在略/反)
 是斮逢丑父齐侯使国佐如师郤克曰与我纪侯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68-0741a.png
 甗(音/言)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
 质则吾舍子矣国佐曰纪侯之甗鲁卫之侵地请诺
 使耕者东亩则是土齐也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
 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不可请战一战不胜请再
 再战不胜请三三战不胜则齐国尽子之有也何必
 以萧同侄子为质揖而去之郤克眣鲁卫之使使以
 其辞而为之请(以目通/指曰眣)然后许之逮于袁娄而与之
 盟 谷梁传鞍去国五百里袁娄去国五十里一战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68-0741b.png
 绵地五百里焚雍门之茨(国齐国也雍门/齐城门茨盖也)侵车东至
 海 今按鞍之战当用左氏说盟于爰娄当用公羊
 氏说鞍与袁娄相去远近不可知谷梁之言恐未可
 信齐之四竟不应过遥鞍已是齐地未必竟上之邑
 岂得去齐有五百里乎谷梁云一战绵地五百里又
 云侵车东至海皆侈辞也然国佐如师不盟于师而
 盟于袁娄则明是郤克恃战胜强力以非义要齐至
 欲质其君之母故国佐得以正义直辞折之郤克语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68-0741c.png
 塞国佐揖而去之郤克使鲁卫为国佐之辞以为之
 请追及乎袁娄而与之盟此则公羊之说为可信也
 萧同叔子公谷作萧同侄子公羊注谓萧同为国名
 侄子者侄娣之子嫁于齐而生顷公榖梁注谓萧为
 国同为姓侄子为字其母更嫁齐惠公而生顷公二
 家皆传闻有误因而衍说耳左氏是也鞍战之由亦
 惟左氏得之宣公十七年郤克徵会于齐跛而登阶
 妇人笑于房郤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68-0741d.png
 归而请伐齐晋侯弗许盖知兴师之无名矣断道之
 盟执齐三子为见侮故也宣公薨季文子欲叛齐事
 晋作丘甲盟赤棘皆为齐也齐伐我北鄙衅于是乎
 遂搆而卫孙良夫以新筑之败亦誓欲必报于齐故
 与季文子皆因郤献子以请师于晋以郤克憾齐而
 未有名以兴师故也郤克之答齐师一则曰大国朝
 夕释憾于鲁卫二则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足知
 是役也以鲁卫之请而鲁卫之请自各以见侵之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68-0742a.png
 耳二传增鲁卫亦见笑之事者妄说也岂有三国因
 一笑之耻谋之三年始空国以伐人乎书齐侯使国
 佐如师而不曰来盟于师见盟非前定尚欲徐观可
 否齐非有诚服之心也书及国佐盟于袁娄见晋义
 曲师老而汲汲欲盟者反在晋也若此类见曲直之
 绳墨矣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左传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殉君子谓华元乐举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68-0742b.png
 于是乎不臣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
 恶也何臣之为
庚寅卫侯速卒(速公/作遫)
 左传卫穆公卒晋二子自役吊焉
取汶阳田(汶音/问)
 公羊传汶阳田者何鞍之赂也 杜氏曰晋使齐还
 鲁故书取不以好得故不言归汶阳田汶水北地汶
 水出泰山莱芜县西入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68-0742c.png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楚书公子/自婴齐始)
 左传楚令尹子重救齐王卒尽行彭名御戎蔡景公
 为左许灵公为右(王卒尽行故王戎车亦行虽/无楚王令二君当左右之位)二君
 弱皆强冠之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侵及阳桥
 (鲁/地)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斲(匠/人)执针(女/工)织纴(织缯/布者)皆百
 人公衡(成公/子)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 杜氏曰蜀鲁
 地 胡传侵卫则书侵我致赂纳质没而不书非讳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68-0742d.png
 也(杜氏云公赂之/而退故不书侵)书其重者则莫重乎其以中国诸
 侯降班失列下与夷狄之大夫会也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
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左传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婴齐蔡侯许男秦右大夫
 说宋华元陈公孙宁卫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
 之大夫(不书其/名非卿)盟于蜀卿不书匮(乏/也)盟也于是畏晋
 而窃与楚盟故曰匮盟蔡侯许男不书乘楚车也谓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68-0743a.png
 之失位
 附左传楚师及宋公衡逃归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
 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
 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
 惩不敬劝有功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
 事而已不献其功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今叔父克
 遂有功于齐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
 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巩朔上军大/夫非命卿)又奸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68-0743b.png
 先王之礼余虽欲于巩伯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
 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宁不亦淫从其欲以
 怒叔父抑岂不可谏诲士庄伯(巩/朔)不能对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左传诸侯伐郑次于伯牛(郑/地)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
 郑公子偃(穆公/子)帅师禦之使东鄙覆(伏兵/也)诸鄤(亡袁/反)
 败诸丘舆(鄤丘舆皆郑地晋偏军/为郑所大败故不书)皇戌如楚献捷
 胡传宋卫未葬曷为称爵背殡越竟以吉礼从金革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68-0743c.png
 之事也 按前年冬楚师郑师侵卫故晋今讨之左
 氏以为讨邲之役非也邲之役晋救郑而自败于楚
 非郑之罪也奚讨乎若曰讨贰我克则来不克遂往
 我固知之矣不能争于当时而讨于今郑岂受治乎
 使晋有志于抗楚而服郑曷若移鞍之役于今日乎
 移八百乘之兵以距楚楚必却移七大夫之同心以
 争郑郑必服今兵力既尽于齐而区区搂诸侯于从
 楚之馀宜其不能得也乃若郑恃夷而抗中国蔑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68-0743d.png
 昵覆败晋师夫晋献齐捷于周天子犹以为奸先王
 之礼况败盟主兄弟甥舅而以为功乃献之于夷狄
 寇仇以取媚乎郑之罪不可胜诛矣
辛亥葬卫穆公(穆公/作缪)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新宫者宣宫也不曰宣宫神主未迁也宫成而主未
 入遇灾而哭礼乎礼称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今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68-0744a.png
 新宫神主未迁以上则不成乎庙以下则非先人之
 室也灾而哭于人情何居然则何以书宣公薨至是
 二十有八月缓于迁主可知矣又不戒于火而灾以
 为无慎重宗庙之心憯怛念亲致生神明所依之意
 是以书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左传拜汶阳之田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68-0744b.png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左传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公至自晋
 附左传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以求知罃(邲之战楚获知罃而知季则射连尹襄老/获之而载其尸射公子谷臣囚之以二者)
 (还/)于是荀首(知罃父/即知季)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
 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
 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9a 页 WYG0168-0744c.png
 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
 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
 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
 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
 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
 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身死而朽腐此/恩不朽腐也)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
 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9b 页 WYG0168-0744d.png
 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
 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左传叔孙侨如围棘取汶阳之田棘不服故围之(侨/如)
 (得臣/子) 公羊传棘者何汶阳之不服邑也 杜氏曰
 棘汶阳之邑在济北蛇丘
大雩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0a 页 WYG0168-0745a.png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廧在良反公作将/谷作墙咎音羔)
 左传讨赤狄之馀焉廧咎如溃(杜氏曰经/阙此四字)上失民也
  晋尝灭赤狄潞氏甲氏及留吁矣其馀党散入廧
 咎如又欲尽殄灭之非仁人之心也段纪明请灭羌
 种羌虽灭汉亦亡后世岂尝绝羌患哉廧咎如溃削
 而不书圣人之情见矣惟不使之侵扰华夏斯止矣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晋来聘/之始)卫侯使孙良夫
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聘而遂盟/之于是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0b 页 WYG0168-0745b.png
 左传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寻元年赤/棘盟庚林)
 (父之/子)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寻宣七/年盟)公问诸臧
 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下/卿)孙子之于卫
 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
 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
 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
 也(古制公为大国侯伯/为次国子男为小国)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春秋时/以强弱)
 (为大小故卫虽/侯爵犹为小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计等则二人位/敌以盟主故先)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1a 页 WYG0168-0745c.png
 (晋/)丙午盟晋丁未盟卫礼也 刘氏曰诸侯有聘无
 盟聘礼也盟非礼也庚与良夫生事专命为非礼不
 信以干先王之典故不系于国以见其遂事之非也
  胡传其言及者公与之盟而不言公见二卿之抗
 也盟者春秋所恶于恶之中又有恶焉者此类是也
  今按公羊云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左氏亦云聘
 且寻盟是皆以为二子聘盟两受命惟刘氏以为生
 事专命 李氏曰聘而遂盟例五此年荀庚良夫十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1b 页 WYG0168-0745d.png
 一年郤犨襄七年林父十五年向戌其皆书日一则
 以别于微者一则以别于前定也谷梁疏曰前定之
 盟不日则此非前定可知矣又曰卑者之盟不日则
 此非卑者可知矣以非前定则知其生事以非卑者
 则知其抗公
郑伐许
 程子曰郑附于楚一年而再伐许故夷之
 附左传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新中/军)赵括(佐韩/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2a 页 WYG0168-0746a.png
 巩朔(新上/军)韩穿(佐/朔)荀骓(新下/军)赵旃(佐/骓)皆为卿赏鞍之
 功也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左传通嗣君也 为共公谋昏张本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
杞伯来朝
 左传归叔姬故也 将出叔姬先修朝礼言其故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2b 页 WYG0168-0746b.png
公如晋
 左传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
葬郑襄公
 未五月
秋公至如晋
 左传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
 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
 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3a 页 WYG0168-0746c.png
 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冬城郓(公作/运)
 杜氏曰公欲叛晋故城而为备 按鞍之役晋方有
 德于鲁曾未几日率先诸侯受盟于楚晋人无讨幸
 矣两如晋未足以救匮盟之过一不为所礼又将叛
 晋而即夷甚矣鲁之无义也夫国保于义杖莫如信
 鲁无信义城郓何益哉 家氏曰郓有三莒之别邑
 亦曰郓九年楚人入郓是也鲁自有二郓文十二年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3b 页 WYG0168-0746d.png
 城诸及郓此东郓莒鲁所争者也成十六年公待于
 郓此西郓今此所城也
郑伯伐许
 左传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
 陂(亦许/地)郑伯伐许取锄任泠(力丁/反)敦之田晋栾书将
 中军(代郤/克)荀首佐之士燮佐上军以救许伐郑取汜
 (音/凡)(侧界反东汜祭郑地/成皋县 有汜水)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
 讼焉皇戍摄郑伯之辞子反不能决 胡传悼公称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4a 页 WYG0168-0747a.png
 爵丧未踰年以吉礼从金革之事所以著其恶也
五年春王正月把叔姬来归
 谷梁传妇人之义嫁曰归反曰来归 杜氏曰出也
仲孙蔑如宋
 左传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首公/作秀)
 左传荀首如齐逆女故宣伯餫(野/馈)诸谷
梁山崩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4b 页 WYG0168-0747b.png
 公羊传梁山者河上之山也梁山崩壅河三日不㳅
 (音/流)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 杜氏曰梁山在冯翊夏
 阳县北 张氏曰同州韩城县有禹贡梁山(所谓治/梁及岐)
  胡传左氏载绛人之语(绛人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
 (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时晋侯将召伯宗谋之伯宗以告而从之)
 礼文备矣而未尽其实也夫不举(去盛/馔)降服(损盛/服)
 缦(车无/文)彻乐(息八/音)出次(舍于/郊)祝币(祝官主/陈玉帛)史辞(史主/为辞)
 (自罪/贵)七者礼之文也必有恐惧修省之心主于内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5a 页 WYG0168-0747c.png
 成汤以六事检身高宗克正厥事宣王侧身修行欲
 销去之是也徒举其文而无实以先之何足以弭灾
 变乎夫国主山川(主谓所/主祭)至于崩竭当时诸侯未闻
 有戒心而修德也故自是而后六十年间弑君十有
 四亡国三十二其应亦憯矣春秋不明著事应而事
 应具存其可忽诸
 附左传许灵公愬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
 胜楚人执皇戍及子国(穆公/子)故郑伯归使公子偃请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5b 页 WYG0168-0747d.png
 成于晋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晋/地)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
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左传冬同盟于虫牢郑服也 程子曰天王崩而会
 盟不废书同见其皆不臣 杜氏曰虫牢郑地陈留
 封丘县北有桐牢 汪氏曰天子之丧人道始终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6a 页 WYG0168-0748a.png
 大变诸侯相见揖让入门而闻讣则不得终礼况已
 闻而犹相与会盟可乎 李氏曰郑自邲之役后皆
 从楚至此始从晋而晋人不能明尊王之义以示之
 汲汲于要之以盟誓此所以终不能训定郑虽再救
 而卒无功也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二月辛巳立武宫
 左传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非礼也听于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6b 页 WYG0168-0748b.png
 以救其难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已非由人也 公羊
 传武宫者武公之宫也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宫非礼
 也 按宣十二年潘党劝楚子立武军楚子答以武
 有七德非巳所堪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巳为先君
 宫其亦立武宫之类也乎武宫者武公之宫武公伯
 禽元孙成公十一世祖礼过高祖不得复立庙今立
 之服虔以为鞍之战祷武公以求胜故立其宫岂或
 然欤抑武公尝有伐齐之功故欤明堂位曰鲁公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7a 页 WYG0168-0748c.png
 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俗儒习鲁之故遂
 夸而大之以僭为典然是时鲁有武宫炀宫晋悼公
 朝于武宫晋顷公时中行穆子献俘于文宫皆远世
 应毁之庙则知当时诸侯之庙亲尽不毁者固多矣
取鄟(音/专)
 胡传鄟微国书取者灭之也内讳灭曰取项亦国也
 而书灭者以僖公在会季孙所为故直书而不𨼆
 根牟鄟邿皆微国也公羊皆曰邾邑然春秋未有取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7b 页 WYG0168-0748d.png
 他国之地而不系国者苟曰讳亟(公羊云不系于邾/娄讳亟也谓甫盟)
 (虫牢而背/信之亟也)则僖取须句訾娄可谓亟矣何以系邾邪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左传三月晋伯宗夏阳说(亦晋/大夫)卫孙良夫宁相郑人
 伊雒之戎陆浑蛮氏(河南新城县/东有蛮城)侵宋以其辞会也
 (前年虫牢之盟诸侯谋再/会宋以公子围龟之难辞) 杜氏曰经唯书卫孙良
 夫独卫告也 按楚庄逞志于宋国几毙而晋不能
 救今宋盟于虫牢未有贰志诸侯未归又谋再会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8a 页 WYG0168-0749a.png
 令实繁而尤宋之以国难辞遂使鲁卫两国兴师迭
 伐继书于策晋之恶见矣左氏载卫人不保夏阳说
 欲袭之伯宗不可曰卫唯信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
 备若袭之是弃信也无信何以求诸侯乃止及师还
 卫人登陴此与经绝不相类且晋方与卫侵宋而反
 欲袭卫亦首尾自相戾然亦晋之素无信有以招是
 言也
 附左传晋人谋去故绛(晋复命新田为绛/故谓此为故绛)诸大夫皆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8b 页 WYG0168-0749b.png
 曰必居郇瑕氏(古国名河东解/县西北有郇城)之地沃饶而近盬(盬/河)
 (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总百一十六里字从盐省古声)国利君乐不可失也
 韩献子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民于是
 乎有沈溺(湿/疾)重膇(治伪反/足肿)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
 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汾水出太原经绛北西/南入河浍水出平阳绛)
 (县南西入/汾恶垢秽)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公说从之夏四月
 丁丑晋迁于新田
夏六月邾子来朝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9a 页 WYG0168-0749c.png
公孙婴齐如晋
 左传子叔声伯如晋命伐宋(晋命/也)
壬申郑伯费卒
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左传孟献子叔孙宣伯侵宋晋命也 按鲁宋交好
 去年仲孙蔑方报华元之聘今遽为人役出二卿动
 大众不直无名民无信不立以千乘之国而背信弃
 好视如鸿毛将何以立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29b 页 WYG0168-0749d.png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楚始书/大夫将)
 左传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
冬季孙行父如晋
 左传季文子如晋贺迁也
晋栾书帅师救郑
 左传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郑/地)楚师还晋师
 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楚二/县)救蔡禦
 诸桑隧(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0a 页 WYG0168-0750a.png
 (栾/书)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荀首中/军佐)范文子(士燮上/军佐)韩献
 子(韩厥新/中军将)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
 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
 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申/息)何荣之有焉若不能
 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于是军帅之欲战者
 众或谓栾武子曰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子盍从
 众子为大政(中军/元帅)将酌于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
 不欲战者三人而已欲战者可谓众矣商书曰三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0b 页 WYG0168-0750b.png
 占从二人众故也武子曰善钧从众夫善众之主也
 三卿为主可谓众矣从之不亦可乎 按晋师救郑
 与楚师遇于绕角则非不及事也楚师去我是晋无
 亡矢遗镞之费而救郑之义亦申矣于是全师而退
 三卿之善谋栾书之知择而有断均之乎不可掩也
 故春秋书以与之易曰师或舆尸凶言军旅之任不
 专一而众人主之覆败必矣河曲之师赵盾为将而
 令出赵穿邲之师荀林父为将而令出先縠舆尸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1a 页 WYG0168-0750c.png
 效岂不昭然也哉栾书盖有惩于邲之败而不狃于
 鞍之胜者夫有惩于败而戒不狃于胜而骄君子之
 心王者之道也圣人于栾书取节焉以立教也虽然
 晋不班师于绕角楚师既还之后乃迁戮而侵蔡则
 无名矣再致楚师不亦危乎使无知庄子范文子韩
 献子三人力主之则邲之覆辙未必不蹈之矣然则
 师固忌于众主而众谋亦不可以不尽也栾子曰善
 众之主也三卿为主可谓众矣斯言可为听谋用众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1b 页 WYG0168-0750d.png
 之法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
乃免牛(鼷音/奚)
 胡传谷梁子曰郊牛日展(视/也)(音求/角貌)角而知伤展道
 尽矣其所以备灾之道不尽也(不能防灾禦/患致使牛伤)改卜牛
 鼷鼠又食其角非人之所能也(改卜后宜知慎而又/食知非有司之过)
 非有司之过则变异也其应云何许翰曰小害大下
 贼上食而又食三桓子孙相继之象也宣公有虞三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2a 页 WYG0168-0751a.png
 桓之志至成始弗戒矣理或然也 刘向曰鼠小虫
 性盗窃鼷又其小者也牛大畜祭天尊物也角兵象
 在上君威也小小鼷鼠食至尊之牛角象季氏乃盗
 窃之人将执国命以伤君威而害周公之祀也改卜
 又食天重谴之也 按改卜牛卜稷牛而代之也稷
 牛不吉及有变(伤食/之类)则皆不郊凡未成牲者曰牛牲
 伤者亦曰牛已牛矣而又免之何也尝置之上帝矣
 (谓置之/涤宫)故卜而免之不敢专也免放也为之缁衣纁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2b 页 WYG0168-0751b.png
 裳有司玄端送至于南郊也言免牛则不郊明矣下
 经复书不郊者为三望起
吴伐郯(音谈经吴/始见)
 吴今平江府郯今淮阳军下邳县越江淮而伐郯吴
 始大也曰吴狄之也吴太伯之后以属则周之伯父
 也何以狄之僭王也
夏五月曹伯来朝
不郊犹三望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3a 页 WYG0168-0751c.png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
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
 左传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音凡郑地在/襄城县南)诸侯救郑
 郑共仲侯羽(二子郑/大夫)军楚师(军字/疑)囚郧公钟仪献诸
 晋八月同盟于马陵寻虫牢之盟且莒服故也(莒本/属齐)
 (齐服故/莒从之)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军藏/府也) 杜氏曰马
 陵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 程子曰同
 盟于马陵诸侯同心病楚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3b 页 WYG0168-0751d.png
公至自会
 高氏曰诸侯会而楚师退故不以救郑至
吴入州来
 左传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
 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
 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
 乃止子重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
 取以行(适/晋)子反亦怨之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4a 页 WYG0168-0752a.png
 臣之族而分其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
 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巫
 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
 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
 (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盖留九/乘车及一两二十五人令吴习之)与其射御教吴
 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
 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
 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4b 页 WYG0168-0752b.png
 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陈氏曰吴楚之交兵不书至是始书之 王氏曰州
 来楚与国 杜氏曰州来楚邑淮南下蔡县是也
 高氏曰吴楚争强始见于此州来属楚吴以兵入之
 楚方强而敌已生其肘下矣 至昭十三年吴灭州
 来 刘氏曰州来小国世服于楚未通中夏谓真楚
 邑则背于经矣
冬大雩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5a 页 WYG0168-0752c.png
 谷梁传雩不月而时非之也冬无为雩也 刘氏曰
 谷梁云冬无雩非也周之十月今之八月若久不雨
 可不雩乎
卫孙林父出奔晋
 左传卫定公恶孙林父(良夫/之子)冬孙林父出奔晋卫侯
 如晋晋反戚(林父/邑)(林父出奔戚随属晋卫/侯如晋故晋还其邑) 杜氏
 曰春秋中年诸侯之大夫外交强国以仇其君卫之
 孙氏鲁之季氏其尤也林父自结于晋之权臣为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5b 页 WYG0168-0752d.png
 国患几四十年晋党叛臣为之羽翼卫献鲁昭所以
 失国晋实为之也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左传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季文子
 饯之私焉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
 讨无有贰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
 使归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诗(卫/风)曰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七年之中一与一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6a 页 WYG0168-0753a.png
 二三孰甚焉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
 诸侯乎诗曰犹(图/也)之未远是用大简(谏也雅/诗大)行父惧
 晋之不远犹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 公羊传
 曷为使我归之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
 七年不饮酒不食肉晋侯闻之曰嘻奈何使人之君
 七年不饮酒不食肉请皆反其所取侵地(恐无此事/公羊盖意)
 (之/耳) 杜氏曰齐服事晋故晋来语鲁使还之(杜说/是)
 按虫牢马陵之盟齐既服晋俾鲁归田所以坚齐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6b 页 WYG0168-0753b.png
 韩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
 宣子买诸贾人请诸子产子产曰吾子得玉而失诸
 侯必不为也韩宣子辞玉子产能使韩宣子辞玉唯
 信义有素晋人重之故言出而服也鲁德二三素见
 轻于晋故不敢公言以却之而季文子私于韩穿亦
 何益乎来言缓辞盖晋知言之不顺归之于者易辞
 鲁之义不足以自直而不敢逆也已不能以王法正
 疆理保有周公之宇而由大国取之由大国归之亦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7a 页 WYG0168-0753c.png
 不得不唯命是听而已矣
晋栾书帅师侵蔡
 左传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大/夫)楚师之还也
 (谓六年遇/于绕角时)晋侵沈(今汝南/平舆县)获沈子揖初从知韩范也
 (自绕角之役常/从三子之谋)
公孙婴齐如莒
 左传声伯如莒逆也(自为逆妇而书/者因聘而逆)
宋公使华元来聘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7b 页 WYG0168-0753d.png
 左传聘共姬也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公羊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伯姬贤所以/殊于众女)
  何氏曰隐二年传婚礼不称主人此称使者宋公
 无母自命之也 胡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公孙寿
 卿也纳币使卿非礼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左传晋赵庄姬(晋成公之女赵/朔妻朔盾之子)为赵婴(赵盾/弟)之亡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8a 页 WYG0168-0754a.png
 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徵(赵婴通于赵/庄姬原屏放)
 (诸齐原赵同食邑屏/赵括食邑皆婴之兄)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庄姬/子)
 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
 季(赵/衰)之勋宣孟(赵/盾)之忠而无后为善者惧矣三代之
 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
 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韩厥言必在他/年传终言之) 按赵同赵
 括好勇而轻观邲之役与栾书之救郑二人皆不度
 其可而锐于战非栾书有主则晋又败矣赵婴淫乱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8b 页 WYG0168-0754b.png
 罪所当讨不请于君而擅放之专而无上不为无罪
 然晋侯听姬氏之谮一朝而尸二大夫以赵衰之勋
 不复念而夺其田禄则失政刑矣故称国以杀而不
 去其官 按史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至景公
 之三年贾为司寇乃治灵公之贼遍告诸将曰盾虽
 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
 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
 不诛今诛其后非先君之意贾不听攻赵氏于下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9a 页 WYG0168-0754c.png
 杀赵朔朔妻有遗腹走匿公宫朔客公孙杵臼谓朔
 友程婴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杵
 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
 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婴儿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
 将曰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许之随攻
 公孙杵臼遂杀杵臼与孤儿然赵氏真孤乃在程婴
 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韩厥具以告于是景公召
 赵氏孤儿匿之宫中名曰武史记之说人多不信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39b 页 WYG0168-0754d.png
 左氏所不载也然左氏采杂记成书又历二千馀年
 岂容无所遗脱司马迁去春秋战国不远必有所传
 不可废也人所以疑者以据左氏则赵氏之祸由庄
 姬据史记则赵氏之祸由屠岸贾其说牴牾不可强
 合然尝深考之则屠岸贾杀赵朔自一事也赵庄姬
 谮杀同括又一事也观郑人追讨归生弑君之罪斲
 其棺而灭其族则屠岸贾之事岂可谓无乎崔杼弑
 君庆封党之灭崔庆之族者卢蒲嫳及庄公之嬖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0a 页 WYG0168-0755a.png
 卢蒲癸王何也屠岸贾亦犹是矣但史记谓同括婴
 齐同见杀于下宫之难则传闻之误耳至于赵武畜
 于公宫则左氏史记又无不吻合夫晋杀同括因庄
 姬之言同括虽死赵盾之室自在使无他外患庄姬
 何至无依乃将武而畜于公宫乎景公何不念庄姬
 赵武之存忍即以其田与祁奚乎盖朔死于下宫之
 难赵盾之系几绝而盾之异母弟同括婴专赵氏之
 政赵婴通于庄姬同括因而逐之虽曰以罪然中心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0b 页 WYG0168-0755b.png
 未必不出于争权故内则庄姬怨之而行其谮外则
 栾郤疾之而为之徵赵武之匿始则虞屠岸贾之害
 终则武之尚存必亦非原屏所利也故从姬氏畜于
 公宫及原屏既死韩厥始言于公而立之此事之实
 也 邲之役赵朔将下军(宣十二年晋景三年/屠岸贾之难左此年)鞍之
 役栾书将下军代赵朔(成二年晋/景十一年)朔死矣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赐公谷作锡/ 锡命止此)
 赐锡义同天王天子通称耳 陆氏曰书天子或依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1a 页 WYG0168-0755c.png
 策命之文或传写误也
冬十月癸卯把叔姬卒
 左传来归自把故书 杜氏曰悯其见出来归故书
 若更适则不复书 出而书卒者为明年逆丧起
晋侯使士燮来聘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左传晋士燮来聘言伐郯也以其事吴故公赂之请
 缓师文子(士/燮)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礼无加货
 事无二成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燮将复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1b 页 WYG0168-0755d.png
 季孙惧使宣伯帅师会伐郯 按争郑于楚而不得
 又不能于吴而伐郯徒能虐小弱耳且聘而后言伐
 晋之为盟主可见矣(不能以大/义令诸侯)吴初伐郯季孙曰中
 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亡无日矣季孙能
 有后言而不能以正义匡赞盟主及晋来言伐郯而
 以赂请缓师何其卑乎
卫人来媵
 媵贱事不书公子结为遂事起本也三国来媵非礼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2a 页 WYG0168-0756a.png
 也故书诸侯娶一国(嫡夫/人也)则二国往媵之(是为左媵/右媵所谓)
 (次/妃)以侄娣从(所娶嫡夫人之国与往/媵之二国俱以侄娣从)诸侯一聘九女
 (以上并公/羊氏语)礼也以礼制欲则治以欲败礼则乱三国
 来媵则十二女矣后世掖庭万人起于无礼以为之
 节也故备书三国以明逾制为后戒也左氏云凡诸
 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若然则莒姓已邾姓曹
 同姓至少孰为媵乎天子之内职百二十女于天子
 者曰备百姓也又可一姓乎若直为讥异姓不合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2b 页 WYG0168-0756b.png
 媵则止于明年书齐人来媵则知非礼何假先书卫
 晋乎公羊云录伯姬也谷梁云以伯姬之不得其所
 故尽其事也春秋欲显伯姬之贤而哀其遇变岂假
 于辞之繁费于所不必书而书乎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左传春把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鲁强/请之)杞叔姬
 卒为杞故也(示恩于杞未许其绝故/卒之而为之服系之杞)逆叔姬为我也
 (已出而又逆其/丧明为鲁故) 按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王法所重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3a 页 WYG0168-0756c.png
 宋襄公母出归于卫襄公即位其母思之义不可往
 赋河广之诗而圣人取之则出妻固与庙绝无复反
 之理也把叔姬之归传初不言其故然其来归也杞
 伯先来朝而言其故其卒也杞伯因鲁之请而逆其
 丧观其事推其情其与他人之大归者不同明矣疑
 叔姬无子心不自安而愿归故把伯来鲁言其故鲁
 人许之而后归之迨其卒也鲁人请之而复逆之鲁
 人许之者以顺叔姬之情后复请之者以明不绝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3b 页 WYG0168-0756d.png
 义故左氏曰把叔姬卒为杞也逆叔姬为我也以见
 鲁杞不知出母庙绝之义苟顺私情相为姑息之礼
 既逆丧归葬又知祔庙矣春秋书之著其非礼也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

 左传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晋人惧会于蒲
 以寻马陵之盟是行也将始会吴吴人不至 按晋
 德不足以宗诸侯而又常二三其命惧诸侯之贰己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4a 页 WYG0168-0757a.png
 而即楚也故又为是举威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不
 知信不由中虽交质子犹无益而况盟乎于是郑鲁
 皆有叛意执郑伐郑止公盟公徒为是纷纷也晋以
 已之不信而要人之必信故特书同盟以罪晋也卒
 至会琐泽而与楚成会钟离而借吴援晋文襄霸主
 之馀势于是尽矣然岂止晋一国之故哉 杜氏曰
 蒲卫地在长垣县西南
公至自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4b 页 WYG0168-0757b.png
二月伯姬归于宋
 杜氏曰宋不使卿逆非礼
 附左传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杜氏曰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随加聘问谓之致女所
 以致成妇礼笃昏姻之好 赵氏曰公羊云录伯姬
 也按春秋之义以辨正是非但云录伯姬是何褒贬
晋人来媵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5a 页 WYG0168-0757c.png
 何氏曰朝廷侈于妒上妇人侈于妒下伯姬以至贤
 为三国所争媵 张氏曰纳币致女皆过乎厚观左
 传载穆姜之辞(出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则前后
 越礼皆穆姜之意与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左传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丁/兮)
 (反晋别县/在上党)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5b 页 WYG0168-0757d.png
 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 按
 霸国失道蛮荆抗衡自文宣以来晋楚争郑郑从楚
 则晋师至从晋则楚师至邲之战郑之从楚者十年
 自虫牢马陵之会楚方备吴未暇争郑郑在晋者亦
 五年今年蒲之会郑方从晋楚以重赂求郑郑复会
 楚于邓夫惟利之从而不要诸义郑信有罪矣然旋
 即悔过而躬朝于晋即当原其不获已之情待之以
 礼斯得服贰之道矣岂有以礼来朝而反蒙执辱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6a 页 WYG0168-0758a.png
 哉况伐其国又杀其行人邪明年又使卫侵郑又会
 诸侯伐郑间楚之不争而肆暴无已故楚一求成郑
 即甘心于楚自是比楚以挠中国凡二十年间诸侯
 之役无宁岁鳃鳃然以失郑为忧尚谁咎哉故称人
 而执与执其君而伐其国皆直书而义自见矣杀伯
 蠲不书既执其君举重也楚侵陈以救郑不书不与
 其救也所以存中国而抑外裔也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6b 页 WYG0168-0758b.png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
 左传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城恶众溃楚师围莒
 城亦恶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 杜氏曰
 郓莒别邑 任公辅曰东郓也 按莒今密州在齐
 鲁之宇下楚师至于溃莒入郓中国之事可知矣抑
 楚之为是举非与莒有恶盖报晋之伐郑也莒同盟
 又非远国坐视而不救何哉郑会楚则执其君而伐
 之莒困极于楚则视而莫恤盟主之道固如是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7a 页 WYG0168-0758c.png
秦人白狄伐晋
 左传诸侯贰故也 按秦晋之不交兵久矣今以晋
 政衰诸侯贰秦人白狄因而交伐土宇甲兵犹故也
 而气焰威灵已为人所窥小国叛之大国侮之矣白
 狄介秦晋之间秦晋迭挟之以互相伐(宣八年晋师/白狄伐秦)
 不言及夷之也
郑人围许
 左传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曰我出师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7b 页 WYG0168-0758d.png
 围许(示不/畏晋)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勿亟遣使诣晋/示欲更立君)
 晋必归君
城中城
 谷梁传城中城者非外民也(讥公恃城自固/不能卫其人民) 按中
 城杜氏以为鲁邑在东海廪丘县西南或曰鲁之内
 城定六年城中城谷梁云三家张也以是观之非廪
 丘矣城中城盖惩莒而备楚与 赵氏曰若中城实
 摧坏岂得不修之(谷梁以为凡城之志皆讥也唐/陈氏曰凡书土功重民力)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8a 页 WYG0168-0759a.png
 附左传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前/年)
 (晋释钟仪而归之/使合晋楚之成)请修好结成
十年春
 附左传晋侯使籴(徒吊/反)(扶废反/晋大夫)如楚报大宰子商
 (楚公/子辰)之使也
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左传卫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 称卫侯之弟与齐
 夷仲年同夷仲年之子无知黑背之子剽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8b 页 WYG0168-0759b.png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谷梁传夏四月不时也五卜强也 师氏曰卜至于
 五其渎甚矣皇天飨道果可以僭而徼其吉邪 李
 氏曰卜郊不从四条惟此年五卜详见僖三十一年
 左正义曰五卜者当是三月三卜四月又二卜皆不
 吉乃止也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左传郑公子班闻叔申之谋(谋改/立君)三月子如(公子/班)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9a 页 WYG0168-0759c.png
 公子繻夏四月郑人杀繻立髡顽(郑成公/太子)子如奔许
 栾武子曰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
 归其君以求成焉晋侯有疾五月晋立大子州蒲以
 为君而会诸侯伐郑(生立子为君有是理乎春秋亦/从而书曰晋侯有是法乎此传)
 (妄/也)郑子罕(穆公/子)赂以襄钟(郑襄公/之庙钟)子然盟于修泽(荥/阳)
 (卷县东有/修武亭)子驷为质(子然子驷/皆穆公子)辛巳郑伯归
齐人来媵
 九女已足而又来媵鲁亦不辞交失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49b 页 WYG0168-0759d.png
丙午晋侯獳卒(獳乃/侯反)
 附左传郑伯讨立君者戊申杀叔申叔禽(叔禽叔/申弟)
秋七月公如晋
 左传秋公如晋(亲吊/非礼)晋人止公使送葬于是籴茷未
 反(是春晋使籴茷至楚结成晋谓鲁贰/于楚故留公须籴茷还验其虚实)冬葬晋景公
 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 按公
 亲奔丧因见止送葬不书葬晋景公此所谓讳其辱
 而不葬者也夫奔丧送葬诸侯事天子之礼也行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0a 页 WYG0168-0760a.png
 于晋是降等失列同于县鄙也纵使诸侯皆在犹辱
 也礼之所不得者圣人之所不与也故不书
冬十月(公无此/三字)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左传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公请受盟而后使
 归
晋侯使郤犨来聘己丑及郤犨盟(犨尺由反公/作州后同)
 左传郤犨来聘且莅盟 义与荀庚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0b 页 WYG0168-0760b.png
夏季孙行父如晋
 左传季文子如晋报聘且莅盟也 按杜氏谓郤犨
 文子交盟鲁晋之君其意一也意既同矣可书一以
 包二宜举重而略轻遣使为轻君亲为重故郤犨书
 聘书盟文子书如晋而盟略焉此恐未然郤犨之来
 以聘为名实要公降列而与之盟耳行父之往乃畏
 晋而报其虚礼岂敢亦言莅盟纵有亦使大夫耳岂
 能得晋君而盟之乎讳而不书皆鲁之耻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1a 页 WYG0168-0760c.png
秋叔孙侨如如齐
 左传宣伯聘于齐以修前好(鞍以前/之好) 按鞍之役齐
 疾鲁矣归汶阳之田则怨少损矣至是鲁激于晋之
 辱而往修好也齐亦知鞍之师由郤克以忿兴而外
 托鲁卫以为名也师败君几见获齐之怨晋深矣故
 至是因晋鲁有间亦乐于结鲁也
冬十月
 左传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栾武子闻楚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1b 页 WYG0168-0760d.png
 既许籴茷成而使归复命矣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
 晋楚之成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左传周公楚(楚/名)恶惠襄之偪也(惠王襄/王之族)且与伯舆(周/卿)
 (士/)争政不胜怒而出及阳樊(晋/地)王使刘子复之盟于
 鄄而入(鄄周/邑)三日复出奔晋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
 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高氏曰周无出也天下皆
 周也周公天子三公乃与伯舆争政不胜而出王既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2a 页 WYG0168-0761a.png
 复之又违命而奔于诸侯故书出以为万世之戒是
 时王室衰微号令不行于天下故逋逃之臣诸侯敢
 受之书此而晋罪昭矣 李氏曰王室书居三居皇
 居狄泉不书出惟襄王居郑书出王臣书奔三子瑕
 子朝不书出惟周公奔晋书出 陆氏曰公羊云王
 者无外此其言出自其私土而出也按周是畿内之
 国不当以私土为义谷梁云周有入无出上下一见
 之也按二百四十二年适有此二事耳非故见上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2b 页 WYG0168-0761b.png
 也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公作/沙泽)
 左传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
 子罢许偃(二子楚/大夫)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
 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
 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此语甚鄙俚恐/后人杂撰者)交贽往来
 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
 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3a 页 WYG0168-0761c.png
 也 家氏曰晋楚为成关系不细春秋略而不书岂
 无意乎晋自灵成君昏闇而臣惰偷以避楚为得计
 至是因俘累以通意遂交聘而为成晋固苟安而楚
 益桀骜略无息肩之意后三年沦盟伐郑无所恤也
 又其后宋向戌复持弭兵之说为盟而长楚遂使中
 国诸侯北面于夷楚之庭申之会冠屦倒置其祸端
 实兆于此故琐泽之会书法如此不与晋为此会也
  汪氏曰僖三十一年楚斗章求成于晋晋阳处父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3b 页 WYG0168-0761d.png
 报之晋楚始通然则南北之交晋文公开其端也
 今按左氏传全然与经不合经之所书会于琐泽者
 晋鲁卫也传之所载则宋合晋楚之成盟于宋西门
 之外者是晋人宋人楚人也而如晋听成会于琐泽
 者又郑伯也非卫侯也鲁又初不与也不知何年之
 事而左氏误附赵氏谓此若实事则无不告诸侯之
 理经不应不书也盖旧说有晋令钟仪归求成事竟
 不集左氏遂误附会为此传耳 盖晋厉公初立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4a 页 WYG0168-0762a.png
 求诸侯故为此会鲁因见止之辱有贰心焉至是复
 与晋为好会而卫侯与焉疑晋欲抚纳鲁而卫侯居
 间以成之也以宣七年卫孙桓子来盟欲为晋致鲁
 而知其然 又按传称华元克合晋楚之成谓之克
 合则必如向戌之事晋楚之上卿实来而诸侯皆会
 始足以證其成今乃三国各遣大夫而已犹秦晋为
 成将会于令狐晋侯先至而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
 城使史颗(秦大/夫)盟晋侯于河东晋郤犨盟秦伯于河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4b 页 WYG0168-0762b.png
 西秦伯归而背晋成是二事适在一时盖皆无意于
 果成也赵氏谓事竟不集是也然则宜春秋之不书
 也晋会鲁卫于琐泽自又是一事左氏乃曰会于琐
 泽成故也此妄也又以郑伯如晋听成而为会使会
 有郑伯经何以不书邪成者晋楚宋郑会者晋鲁卫
 无异于风马牛之不相及也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败必/迈反)
 左传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秋晋人败狄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5a 页 WYG0168-0762c.png
 于交刚 郑氏曰交刚狄地 今按宋之盟止三国
 之大夫君不行师不从何虚之乘且狄盗晋之边自
 其出没之常未必皆窥晋之有事而动也狄入晋地
 岂容不设备左氏盖因败而生文耳凡中国与夷狄
 不言战皆曰败之(谷梁/说)不欲以相敌与彼也左氏不
 达此义遂谬说
冬十月
 附左传晋郤至如楚聘且莅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5b 页 WYG0168-0762d.png
 地室而县焉(县钟/鼓也)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击钟而/奏乐)
 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
 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重之以
 备乐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下臣不敢(言此/两君)
 (相见/之礼)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
 相加遗(遗去/声)焉用乐(言晋楚必不肯相/期唯战乃相见)寡君须矣吾
 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
 为世之治也诸侯间(音/闲)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王事/缺暇)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6a 页 WYG0168-0763a.png
 (则修/私好)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享有体荐设/几而不倚爵)
 (盈而不饮肴乾而不食所/以训恭俭 共与恭同)宴以示慈惠(宴则折俎/相与共食)
 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
 承事朝而不夕(不夕言/无事)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
 (捍蔽也言诸侯交好兵革不兴人得安息所以/蔽捍其民如城然干盾所以捍蔽故借言捍)故诗
 曰(国风/周南)赳赳(武/貌)武夫公侯干城(干盾也干与城皆所/以为蔽捍言武夫禦)
 (侮捍患足为公/侯之干城也)及其乱也诸侯贪冒(莫报反又/亡北反)侵欲
 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喻所争/之微少便相攻伐贪冒无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6b 页 WYG0168-0763b.png
 (也/)略其武夫以为已腹心股肱爪牙(略取也言世乱/则公侯取武夫)
 (为一已搏噬之用侵/害邻国与干城相反)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此/借)
 (用也诗义本为同心同德之臣此借/以为乱世诸侯用武夫为私腹心也)天下有道则公
 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言为人捍患/不私一已)乱世则反
 之(不能捍患而反为民/患厌纵其心腹之欲)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言以/一矢)
 (相加遗是志于兵争而/无意于捍患安人也)不可以为法然吾子主也至
 敢不从遂入卒事归以语范文子文子曰无礼必食
 言吾死无日矣夫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莅盟十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7a 页 WYG0168-0763c.png
 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晋/地)
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锜鱼/绮反)
 左传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
 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礼以检于外耳目/手足由于规矩故)
 (谓身之干敬以主于心邪妄/不萌志气不乱故谓身之基)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
 卿也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杜氏
 曰将伐秦也侯伯当召兵而乞师谦辞 按晋主夏
 盟徵会讨贰用诸侯之师者多矣未尝书乞而此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7b 页 WYG0168-0763d.png
 乞师盖为卑辞以感鲁也然因是可见诸侯土地甲
 兵受之天子无王而擅兴有时而不直于辞矣
三月公如京师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
邾人滕人伐秦
 左传三月公如京师宣伯欲赐(欲王/赐)请先使王以行
 人之礼礼焉(不加厚见周语载侨如至京师/王孙说 其人而贱之言于王)孟献子
 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介辅相威仪者献子之/相公以礼故王重贿)公及诸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8a 页 WYG0168-0764a.png
 侯朝王遂从刘康公(王季/子)成肃公会晋侯伐秦(刘成/二公)
 (不书兵/不加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服虔曰脤祭社之肉/盛于蜃器故谓之脤)
 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
 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阴阳合德是曰天地/之中民受此以生乃)
 (所谓命也故凡动作礼义威仪皆有自然之准则过/之非中也不及非中也所以然者以其有定命也命)
 (出于天一定而不可易虽欲违之可得乎动作之则/如出入起居礼义之则如辞受取予威仪之则如拜)
 (跪兴俯升/降周旋)能者养之以福(虽有定命能不能在养不/养养之者顺而致福败之)
 (者逆而取祸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此养之之道也成王曰思夫人自乱于威仪)不能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8b 页 WYG0168-0764b.png
 败(败其/则)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君子以道/帅人所勤)
 (者礼以自养也小人严事/于下所尽者力以自养也)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
 敦笃敬在养神(敬之所施/莫先事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祀有执膰(音烦/祭肉)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
 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按能者养之以福当作养以/之福故孔氏云养其威仪礼)
 (法以往/适于福)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其乱两诬/今不取)
 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事在十一年秦伯不/肯涉河一盟于河东)
 (一盟于河西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秦伯归而背晋成详琐泽下)而又召狄与楚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9a 页 WYG0168-0764c.png
 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于晋(晋词多诬秦故传据/此二事以正秦罪)
 栾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庚代/荀首)士燮将上军(代荀/庚)郤锜
 佐之(代士/燮)韩厥将下军(代郤/锜)荀罃佐之(代赵/同)赵旃将
 新军(代韩/厥)郤至佐之(代赵/括)郤毅御戎(郤至/弟)栾针(其廉/反)
 为右(栾书/子)孟献子曰晋帅(军/帅)(车/士)和师必有大功五
 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
 绩获秦成差(初佳/反)及不更(秦/爵)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
 遂济泾(泾水出安定东南径扶/风京兆高陵县入渭)及侯丽而还迓晋侯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59b 页 WYG0168-0764d.png
 于新楚(既战晋侯止于新楚故师还过/迎之麻隧侯丽新楚皆秦地)成肃公卒于
 瑕(晋/地) 公羊传其言自京师何公凿(造意/也)行也公凿
 行奈何不敢过天子也(不敢过天子而不朝故复/生事造意修朝礼而后行)
 程子曰不书朝王因会伐而行也故不成其朝以伐
 秦为遂事明朝为重 胡传诸侯每岁侵伐四出未
 有能修朝觐之礼者今公欲会伐秦道自王都不可
 越天子而往也故皆朝王而不能成朝礼书曰如京
 师见诸侯之慢也因会伐而行又书公自京师以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0a 页 WYG0168-0765a.png
 秦为遂事者明朝王为重存人臣之礼也 按晋文
 公为践土河阳之会不敢入王都而会于其近地诸
 侯因而朝于王所意不失为尊王故犹书其朝此直
 九国连兵大会于京师朝王而行有若假道故不与
 其朝缘其本意非为朝王春秋安得而书朝哉秦师
 或不大败故不书杜预反谓经文阙漏者妄也或曰
 略之师者圣人所重岂容以秦晋之争不足详而略
 三军之命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0b 页 WYG0168-0765b.png
曹伯庐卒于师(庐左/作卢)
 左传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
 (二子皆宣/公庶子)秋负刍杀大子而自立诸侯请讨之晋人
 以役之劳请俟他年 谷梁传闵之也公大夫在师
 曰师在会曰会(刘氏曰诸侯死于行则纪其所/例自如此耳非闵之而书也)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孙氏曰不以京师至者明本非京师
冬葬曹宣公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1a 页 WYG0168-0765c.png
 左传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子臧公/子欣时)国人皆将
 从之(不义负/刍故)成公(负/刍)惧告罪且请焉(请留/子臧)乃反而致
 其邑(还邑于/成公)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渠丘公即季佗也在位三十二年子密州嗣是为黎
 比公莒大于邾至此始书卒 徐邈曰莒行夷礼君
 终无谥故不书葬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1b 页 WYG0168-0765d.png
 左传春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欲归/之)定公不
 可夏卫侯既归晋侯使郤犨送孙林父而见之卫侯
 欲辞定姜(定公/夫人)曰不可是先君宗卿(同姓/之卿)之嗣也(孙/氏)
 (出于卫/武公)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
 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卫侯见而
 复之卫侯飨苦成叔(郤/犨)宁惠子(宁/殖)相苦成叔傲宁子
 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为飨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
 也故诗曰(小/雅)兕觥(以兕角为觥/所以罚不敬)其觓(陈设/之貌)旨酒思柔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2a 页 WYG0168-0766a.png
 (言君子好礼饮酒皆思柔/德虽设兕觥觓然不用)彼交匪傲(彼之交于神/而不惰傲)
 福来求(乃万福/之所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 高氏曰晋
 受卫国罪戾之臣又强归之故书自晋归 按林父
 此年归国襄十四年逐卫献公立公孙剽其冬晋会
 于戚而不能讨二十五年献公入于夷仪二十六年
 林父入于戚以叛晋会澶渊反为林父讨卫疆戚田
 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此晋党孙氏之本末
 也归易词也自晋奉之故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2b 页 WYG0168-0766b.png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左传秋宣伯如齐逆女称族尊君命也(宣元年已发/尊君命尊夫)
 (人之例今复发者彼以丧娶嫌/非正礼且公子非族故重明之) 刘氏曰左氏云称
 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非也一事而再见卒名耳
 高氏曰公即位十有四年国家无事迄今始娶又不
 亲迎而使同姓之卿逆之援公子遂之例也故书以
 为戒
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3a 页 WYG0168-0766c.png
 左传八月郑子罕伐许败焉戊戌郑伯复伐许庚子
 入其郛许人平以叔申之封(四年郑公孙申疆许田/许人败之不得定其封)
 (今许以是所/封田求和) 按郑偪许楚困郑以国大小兵力彊
 弱更相吞噬人理尽矣楚争盟于中国欲诸侯之事
 已而已非能制其相侵也晋亦视而不问明年许迁
 于叶无依而依楚襄三年晋荀罃伐许犹讨其与楚
 也悲夫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3b 页 WYG0168-0766d.png
 左传舍族尊夫人也(舍族谓不/称叔孙) 谷梁传大夫不以
 夫人以夫人非正也刺不亲迎也 称妇穆姜尚存
  赵氏曰书氏传写误增
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
 左传卫侯有疾使孔成子宁惠子(孔成子/达之孙)立敬姒(定/公)
 (妾/)之子衎(献/公)以为太子冬十月卫定公卒夫人姜氏
 既哭而息见太子之不哀也不内酌饮叹曰是夫也
 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呜呼天祸卫国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4a 页 WYG0168-0767a.png
 也夫吾不获鱄(衎之/母弟)也使主社稷大夫闻之无不耸
 惧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尽置诸戚(孙氏/邑)
 而甚善晋大夫
秦伯卒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
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公羊传仲婴齐者何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
 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4b 页 WYG0168-0767b.png
 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仲何
 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后归父也归父
 使于晋而未反何以后之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文
 公死子幼公子遂谓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愿与
 子虑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
 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惠伯弑子赤
 而立宣公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
 聚诸大夫而问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为之诸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5a 页 WYG0168-0767c.png
 大夫皆杂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之家然
 后哭君归父使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
 哭君成踊反命于介自是走之齐鲁人徐伤归父之
 无后也于是使婴齐后之也 谷梁传此公孙也其
 曰仲何也子由父疏之也 李氏曰以仲遂生而赐
 氏俾世其卿之说考之则仲固为族无可疑矣故刘
 炫曰仲遂受赐为仲氏故子孙称仲氏是也谷梁说
 尤失之 啖氏曰时有叔肸子公孙婴齐此故称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5b 页 WYG0168-0767d.png
 以别之二传不知此而妄说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
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归于公作/归之于)
 左传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书曰晋侯
 执曹伯不及其民也(恶不/及民)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
 而执之则曰某人执某侯(称人示众/所欲执)不然则否(谓身/犯不)
 (义/者)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
 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6a 页 WYG0168-0768a.png
 敢失守乎遂逃奔宋 胡传春秋执诸侯者众矣未
 有执得其罪如此者 张氏曰春秋爵厉公而执曹
 伯与其讨也然犹不掩曹伯之与盟者以为先执曹
 伯以令诸侯然后盟之乃尽善也观曹人请君于晋
 曰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由一举措之不当遂开释
 奸之门岂小失哉
公至自会
夏六月宋公固卒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6b 页 WYG0168-0768b.png
楚子伐郑
 左传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
 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楚子侵郑及暴隧遂
 侵卫及首止郑子罕侵楚取新石(楚/邑)栾武子欲报楚
 韩献子曰无庸使重其罪民将叛之无民孰战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共音/恭)
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
鱼石出奔楚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7a 页 WYG0168-0768c.png
 左传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
 师荡泽为司马华喜(督玄/孙)为司徒公孙师(庄公/孙)为司
 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鳞矔/孙)向带为大
 宰鱼府为少宰荡泽弱公室(轻公室/以为弱)杀公子肥(文公/子)
 华元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
 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晋二
 华戴族也(华元/华喜)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鱼石/荡泽)
 (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皆出桓公)鱼石将止华元鱼府曰右师反必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7b 页 WYG0168-0768d.png
 讨是无桓氏也(恐并及/六族)鱼石曰右师苟获反虽许之
 讨必不敢(言畏桓/族强)且多大功国人与之不反惧桓氏
 之无祀于宋也右师讨犹有戍在(向戍桓公曾孙言/其贤华元必不讨)
 桓氏虽亡必偏(偏不/尽也)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请讨许
 之乃反使华喜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杀子山书曰
 宋杀大夫山言背其族也(荡氏宋公族还害公/室故去族以示其罪)鱼石
 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出舍于睢上(水/名)华元使止之
 不可冬十月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五子不止/华元还)鱼府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8a 页 WYG0168-0769a.png
 曰今不从不得入矣右师视速而言疾有异志焉若
 不我纳今将驰矣登丘而望之则驰骋而从之(五子/亦骋)
 (而从/华元)则决睢澨(水/涯)闭门登陴矣左师二司寇二宰遂
 出奔楚(四大夫不书/独鱼石告)华元使向戍为左师老佐(戴公/五世)
 (孙/)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 赵氏曰按经文
 云奔晋又云自晋归于宋传云鱼石自止华元于河
 上请讨许之乃反且鱼石自请讨荡泽则是处无过
 之地既讨之后何事鱼石又奔假如鱼石为与荡氏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8b 页 WYG0168-0769b.png
 同族惭而自去则是知耻之人后不应却入彭城为
 乱考之事理无非乖缪鱼石直与荡泽同恶耳又左
 氏云华元自止之不可乃反按国乱用兵相攻是仇
 敌也如何自止之乎 何氏曰不复省文再出宋华
 元者宋公卒子幼华元以忧国为大夫山所谮出奔
 晋晋人理其罪宋人反华元诛山言归者明出入无
 恶大夫山不氏者贬之明以谮华元故鱼石与山有
 亲恐见及故奔楚 李氏曰何氏此说近事情如左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9a 页 WYG0168-0769c.png
 氏说则鱼石亦自知其罪又知华元之有大功宁自
 奔而反华元华元又立向戍以存桓氏矣何至后来
 鱼石亲为乱首直入彭城以披宋乎诛有罪而称国
 以杀者陈氏云不氏所以别其非无罪也以不氏见
 其罪则称国者有司法守之词也
 附左传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晋贤/大夫)
 州犁奔楚(伯宗/子)韩献子曰郤氏其不免乎善人天地
 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既杀伯宗又及/弗忌故曰骤也)初伯宗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69b 页 WYG0168-0769d.png
 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
 必及于难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
孙林父郑公子䲡邾人会吴于钟离(咎其九反䲡音秋/ 此会吴之始亦)
 (晋大夫与诸侯之/大夫为会之始)
 左传十一月会吴钟离始通吴也 公羊传曷为殊
 会吴外吴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
 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0a 页 WYG0168-0770a.png
 者始也 杜氏曰钟离楚邑淮南县 胡传吴以号
 举夷之也会而殊会外之也殊会有二义会王世子
 于首止尊王室也会吴于钟离于柤于向贱夷狄也
  陈氏曰于是大夫自为会矣 孙氏曰诸侯大夫
 不敢致吴子也吴子在钟离故相与会吴子于钟离
 尔 赵氏曰公谷皆曰再言会外吴按实再会依实
 书之何外吴之有徒为烦迂耳 按先儒因再书会
 而生外吴之说其实诸国之大夫先相约集而后会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0b 页 WYG0168-0770b.png
 吴于钟离春秋据事直书耳若曰外吴独不外楚乎
 会楚何以不殊也赵氏谓再会亦非只一会也
许迁于叶(舒涉/反)
 左传许灵公畏偪于郑请迁于楚辛丑楚公子申迁
 许于叶 谷梁传迁者犹得其国家以往者也其地
 许复见也 按许此年迁叶昭九年迁夷十八年迁
 白羽定四年迁容城皆避郑也又二年卒灭于郑
 杜氏曰许畏郑南依楚故以自迁为文叶今南阳叶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1a 页 WYG0168-0770c.png
 县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公羊传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书记异也
 谷梁传雨而木冰也志异也传曰根枝折 杜氏曰
 记寒过节冰封著树 何氏曰木者少阳幼君大臣
 之象冰者凝阴兵之类也冰胁木者君臣将执于兵
 之徵也 朱子曰上温故雨而不雪下冷故著木而
 冰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1b 页 WYG0168-0770d.png
 附左传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汝水之/南近郑)
 (地/)求成于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左传郑子罕伐宋宋将锄乐惧败诸汋(音/酌)(败郑师/也乐惧)
 (戴公六世孙/将锄乐氏族)退舍于夫渠不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
 获将锄乐惧宋恃胜也(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
 附左传卫侯伐郑至于鸣雁为晋故也(鸣雁在陈留/雍丘县西北)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2a 页 WYG0168-0771a.png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黡来乞师(黡于斩反/一于玷反)
 左传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
 可以逞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曰不
 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将中军
 士燮佐之(代荀/庚)郤锜将上军(代士/燮)荀偃佐之(代郤锜/偃荀庚)
 (子/)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荀罃居守(荀罃下军佐/于是郤犨代)
 (赵旃将新军新/上下军罢矣)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黡来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2b 页 WYG0168-0771b.png
 乞师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鄢/音)
(偃/)
 左传戊寅晋师起郑人闻有晋师使告于楚楚子救
 郑司马将中军(子/反)令尹将左(子/重)右尹子辛将右(公子/壬夫)
 五月晋师济河闻楚师将至范文子欲反曰我伪逃
 楚可以纾忧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我若
 群臣辑睦以事君多矣武子曰不可六月晋楚遇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3a 页 WYG0168-0771c.png
 鄢陵范文子不欲战郤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众/散)
 (败/也)箕之役先轸不反命(死于/狄也)邲之师荀伯(林/父)不复从
 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先君之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
 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秦狄齐楚皆彊不
 尽力子孙将弱今三彊服矣敌楚而已唯圣人能外
 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
 乎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栾书曰楚师轻窕固垒
 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郤至曰楚有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3b 页 WYG0168-0771d.png
 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子重/子反)王卒以旧(罢老/不代)
 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晦月终阴之尽/故兵家以为忌)
 陈而嚣(喧哗/也)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
 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巢车/车上)
 (为/橹)子重使大宰伯州犁(晋伯宗子/前年奔楚)侍于王后王曰骋
 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
 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
 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4a 页 WYG0168-0772a.png
 兵而下矣曰听誓也(左将帅/右车右)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
 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伯州犁以公卒告王苗贲皇
 (楚斗椒子宣/四年奔晋)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苗贲皇言于
 晋侯曰楚之良在于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
 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吕锜(魏/锜)梦射月中
 之退入于泥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
 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王
 召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他/刀)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4b 页 WYG0168-0772b.png
 (反弓/衣)以一矢复命旦而战见星未已子反命军吏察
 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晋
 人患之苗贲皇徇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乃逸楚囚王闻之召子反谋谷
 阳竖(子反/内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王曰天败
 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晋入楚军三日谷范文
 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
 戒之 公羊传败者称师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5a 页 WYG0168-0772c.png
 痍者何伤乎矢也 谷梁传日事遇晦曰晦楚不言
 师君重于师也 杜氏曰楚师未大崩楚子伤目而
 退故曰楚子败绩鄢陵郑地今属颍州郡 何氏曰
 凡举师败绩为重众今亲伤人君当举伤君为重
 今按楚子败绩不言师君重于师也泓之战宋公伤
 股不书宋公败者泓之师亦大崩而鄢陵楚师未大
 崩也凡君将不言帅师以君重于师也战陈以师相
 敌死亡既多举师为重矣若君将被杀获则既书师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5b 页 WYG0168-0772d.png
 败又书杀获韩之战获晋侯大棘之战获华元鸡父
 之败胡沈之君灭是也 按中国胜楚者城濮鄢陵
 二战而已城濮之胜文公之治国训武经营有年一
 战而霸犹且不喜而忧知一胜之未可恃也厉公鄢
 陵之捷岂其成谋不愆于素哉亦幸而已一胜之后
 无以居之反不为晋国之福也范文子盖知之矣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左传楚师还及瑕(楚/地)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6a 页 WYG0168-0773a.png
 徒者君不在子无以为过不谷之罪也子反再拜稽
 首曰君赐臣死死且不朽(王引过亦所/以责子反也)臣之卒实奔
 臣之罪也子重使谓子反曰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
 矣盍图之对曰虽微先大夫有之大夫命侧侧敢不
 义(言以义命已/不敢不受)侧亡君师敢忘其死王使止之弗及
 而卒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
 左传战之日齐国佐高无咎(高固/子)至于师卫侯出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6b 页 WYG0168-0773b.png
 卫公出于坏隤(鲁邑隤/徒回反)宣伯通于穆姜(成公/母)欲去季
 孟而取其室将行穆姜送公而使逐二子公以晋难
 告曰请反而听命姜怒公子偃公子锄趋过(二子公/庶弟)
 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公待于坏隤申宫儆备设
 守而后行是以后使孟献子守于公宫秋会于沙随
 谋伐郑也宣伯使告郤犨曰鲁卫待于坏隤以待胜
 者郤犨将新军且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取货于
 宣伯而诉公于晋侯晋侯不见公 杜氏曰沙随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7a 页 WYG0168-0773c.png
 地梁国宁陵县北有沙随亭 唐陈氏曰公不及鄢
 陵之战宣伯诬于晋晋侯不察是罪不在公故直书
 不讳
公至自会
 附左传曹人请于晋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国人曰
 若之何忧犹未弭而又讨我寡君以亡曹国社稷之
 镇公子(谓子臧/奔宋)是大泯曹也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
 罪则君列诸会矣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7b 页 WYG0168-0773d.png
 诸敝邑敢私布之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王臣始/会伐)
 左传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公如初
 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
 (郑东/地)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侨如/弟)请逆于晋
 师(侨如于是遂作/乱豹因奔齐)为食于郑郊师逆以至(声伯戒叔/孙以必须)
 (所逆晋师/至乃食)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后食(使/者)
 (豹之/介)诸侯迁于制田(荥阳宛陵县/东有制泽)知武子(荀/罃)佐下军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8a 页 WYG0168-0774a.png
 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陈国武平县/西南有鹿邑)遂侵蔡(侵/陈)
 (蔡不书/公不与)未反诸侯迁于颍上戊午郑子罕宵军之宋
 齐卫皆失军(将主与/军相失) 杜氏曰尹子王卿士子爵宋
 卫不书后也 高氏曰晋为曹伯请于天子因假王
 命以再伐郑 家氏曰春秋于尹氏之卒与立子朝
 以朝奔走皆书氏以著世卿之讥于盟会侵伐称尹
 子则指其人而正其爵 陈氏曰春秋不以诸侯用
 王师阳处父之救江王叔桓公不书前年伐秦之役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8b 页 WYG0168-0774b.png
 刘子成子犹不书也于是初以尹子与齐国佐邾人
 序
曹伯归自京师
 左传曹人复请于晋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子臧
 反(自宋/反)曹伯归子臧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 胡传
 曹伯不名其位未尝绝也 啖氏曰诸侯在他国则
 是失地之君故反国则名之今曹伯在京师而王不
 黜之是不失国故不名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9a 页 WYG0168-0774c.png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舍如字苕音条公/作招章遥上饶二)
(反/)
 左传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
 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
 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
 父而杀之我毙蔑也(献子时/守公宫)而事晋蔑有贰矣鲁不
 贰小国必睦不然归必叛矣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
 苕丘公还待于郓(鲁西/邑)使子叔声伯请季孙于晋郤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79b 页 WYG0168-0774d.png
 犨曰苟去仲孙蔑而止季孙行父吾与子国亲于公
 室对曰侨如之情子必闻之矣(侨如欲去季/孟而取其室)若去蔑
 与行父是大弃鲁国而罪寡君也若犹不弃而惠徼
 周公之福使寡君得事晋君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
 之臣也若朝亡之鲁必夕亡以鲁之密迩仇雠(谓齐/楚)
 亡而为雠治之何及郤犨曰吾为子请邑对曰婴齐
 鲁之常𨽻也敢介大国以求厚焉承寡君之命以请
 若得所请吾子之赐多矣又何求范文子谓栾武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0a 页 WYG0168-0775a.png
 曰季孙于鲁相二君矣(宣/成)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
 谓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子叔婴齐奉君
 命无私谋国家不贰图其身不忘其君若虚其请是
 弃善人也子其图之乃许鲁平赦季孙 杜氏曰苕
 丘晋地舍之于苕丘明不以归不称行人非使人
 程子曰置之于苕丘也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左传冬十月出叔孙侨如而盟之(诸大夫共盟/以侨如为戒)侨如奔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0b 页 WYG0168-0775b.png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
 左传十二月季孙及郤犨盟于扈归刺公子偃召叔
 孙豹于齐而立之
公至自会
 郑康成曰伐而致会于伐事不成 啖氏曰有不致
 本事者盖本事非功也
 附左传齐声孟子(灵公/母)通侨如使立于高国之间(位/比)
 (二/卿)侨如曰不可以再罪奔卫亦间于卿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1a 页 WYG0168-0775c.png
乙酉刺公子偃
 谷梁云先刺后名杀无罪也啖氏曰偃直书刺者有
 罪当杀也 按穆姜怒成公指偃与锄而谓之曰女
 不可是皆君也事止如是则偃无罪据经则上书侨
 如奔齐下书刺公子偃则偃盖为侨如所累不止于
 穆姜之一言矣然使偃有罪必不能大于侨如介弟
 之亲纵有大故而情有可原者犹有议亲之辟况罪
 状未明者乎今也出侨如而刺偃难言乎诛当其罪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1b 页 WYG0168-0775d.png
 矣
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括公/作结)
 左传春王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晋二邑滑故滑国/为秦所灭时属晋)
 (后属周无按郑/侵晋恐 此事)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在阳/翟县)
 (西/南)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
 左传夏五月郑太子髡顽侯獳(郑大/夫)为质于楚楚公
 子成公子寅戌郑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2a 页 WYG0168-0776a.png
 自戏童至于曲洧(今新汲县治曲/洧城临洧水) 杜氏曰晋为兵
 主而先尹单尊王命也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左传寻戚之盟也 谷梁传柯陵之盟谋复伐郑也
  陆氏曰不重言诸侯讥尹单与盟 赵氏曰齐晋
 之盛天子之大夫会而不盟尊周也柯陵之会尹单
 始与诸侯之盟自是习以为常非礼也 薛氏曰前
 此征伐未尝出王官也未尝盟卿士也去年王官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2b 页 WYG0168-0776b.png
 今年卿士盟三伐郑而郑不服无益于事徒以为乱
 而巳
秋公至自会
 左传楚子重救郑师于首止诸侯还 不以伐致而
 以会致谷梁所谓二事偶则以后事致是也于此乃
 又曰不至自伐郑者公不周(信/也)乎伐郑也自违前例
齐高无咎出奔莒
 左传齐庆克(庆封/父)通于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辇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3a 页 WYG0168-0776c.png
 入于闳(蒙衣亦为妇人服与/妇人相冒闳巷门)鲍牵见之(叔牙/曾孙)以告国
 武子武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久不出(惭卧/于家)而告夫
 人曰国子谪我国子相灵公以会高鲍处守(高无咎/鲍牵)
 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蒐索备/奸人)孟子诉之曰高鲍将
 不纳君而立公子角(顷公/子)国人知之秋七月壬寅刖
 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无咎/子)以卢(高氏/邑)
 齐人来召鲍国(牵之弟/文子)而立之初鲍国去鲍氏而来
 为施孝叔臣鲍国相施氏忠故齐人取以为鲍氏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3b 页 WYG0168-0776d.png
九月辛丑用郊
 公羊传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周/之)
 (九月夏之七月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又非郊时)然则郊曷用郊用正月上辛
 (三王之郊/一用夏正) 谷梁传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
 春之始盖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宫室不
 设不可以祭衣服不修不可以祭车马器械不备不
 可以祭有司一人不备其职不可以祭祭者荐其时
 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吴氏曰九月乃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4a 页 WYG0168-0777a.png
 夏时建申之月不卜日不卜牲而强用其礼故曰用
 非时之甚不敬之大也 或曰惧卜而不从始不卜
 而直用之故书曰用郊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
 左传冬诸侯伐郑十月庚午围郑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
 左传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上十一月诸侯还 杜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4b 页 WYG0168-0777b.png
 氏曰不书围畏楚救不成围而还 按夏伐郑楚师
 至而诸侯还冬伐郑楚师至而诸侯还晋自鄢陵之
 役兵威非不振而若此者君臣骄泰已甚无真忧诸
 夏之意直以兵为戏耳动以示威退以保胜
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狸脤(狸力之反胗市轸/反公作轸谷作蜃)
 公羊传非此月日也曷为以此月日卒之(据下丁巳/朔知壬申)
 (在十/月)待君命然后卒大夫前此者婴齐走之晋公会
 晋侯将执公婴齐为公请公许之反为大夫归至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5a 页 WYG0168-0777c.png
 狸轸而卒公至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然后卒之
 谷梁传十一月无壬申壬申乃十月也致公而后录
 臣子之义也(言婴齐实以十月壬申日卒而公以十/一月还先致公而后录其卒故壬申在)
 (十一/月下)其地未踰竟也 杜氏曰十一月无壬申日误
 也狸脤阙 陆氏曰春秋编年月之书一例以先后
 书之言卿卒后言公至皆据实事何伤教意二传不
 达文有谬误之理遂妄说耳
 附左传齐侯使崔杼为大夫使庆克佐之帅师围卢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5b 页 WYG0168-0777d.png
 (讨高/弱)国佐从诸侯围郑以难请而归遂如卢师杀庆
 克以谷叛齐侯与之盟于徐关而复之十二月卢降
 使国胜(国佐/子)告难于晋(以高氏/难告)待命于清(清阳平乐/县是齐欲)
 (讨国佐故留/其子于外)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子貜且卒(貜俱缚反/且子馀反)
 定公也在位四十年子牼嗣是为宣公
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6a 页 WYG0168-0778a.png
 左传晋厉公侈多外嬖(外嬖爱/幸大夫)反自鄢陵欲尽去群
 大夫而立其左右胥童(克之/子)以胥克之废也怨郤氏
 (宣八年郤/缺废胥克)而嬖于厉公郤锜夺夷阳五田五亦嬖于
 厉公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牿之与其父母妻子
 同一辕(系之/车辕)既矫亦嬖于厉公栾书怨郤至以其不
 从已而败楚师也欲废之(鄢陵战栾书欲固垒郤至/言楚有六间以取胜也)
 使楚公子茷告公曰此战也郤至实召寡君(鄢陵战/晋囚公)
 (子茷/以归)以东师之未至也(齐鲁卫/之师)与军帅之不具也曰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6b 页 WYG0168-0778b.png
 此必败(荀罃佐下军居守郤犨/将新军乞师故言不具)吾因奉孙周以事君
 (孙周晋襄公曾孙/悼公君楚王也)公告栾书书曰其有焉不然岂其
 死之不恤而受敌使乎(鄢陵战时楚子/问郤至以弓)君盍尝(试/也)使
 诸周而察之郤至聘于周栾书使孙周见之公使觇
 之信遂怨郤至厉公田与妇人先杀而饮酒后使大
 夫杀郤至奉豕(进之/于公)寺人孟张夺之郤至射而杀之
 公曰季子欺余厉公将作难胥童曰必先三郤族大
 多怨去大族不偪敌多怨有庸公曰然郤氏闻之郤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7a 页 WYG0168-0778c.png
 锜欲攻公曰虽死君必危郤至曰人所以立信知勇
 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失兹三者其谁与
 我死而多怨将安用之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
 我之有罪吾死后矣若杀不辜将失其民欲安得乎
 待命而已受君之禄是以聚党有党而争命(争死/命)
 孰大焉壬午胥童夷阳五帅甲八百(八百/人)将攻郤氏
 长鱼矫请无用众公使清沸魋(徒回/反)助之(亦嬖/人)抽戈
 结衽(衽裳/际)而伪讼者(伪与清/沸魋讼)三郤将谋于榭(榭讲/武堂)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7b 页 WYG0168-0778d.png
 以戈杀驹伯(郤/锜)苦成叔(郤/犨)于其位温季(郤/至)曰逃威也
 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皆尸诸朝胥童以甲劫栾书
 中行偃于朝矫曰不杀二子忧必及君公曰一朝而
 尸三卿余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臣闻乱在外为
 奸在内为轨御奸以德御轨以刑不施而杀不可谓
 德臣偪而不讨不可谓刑德刑不立奸轨并至臣请
 行遂出奔狄公使辞于二子曰寡人有讨于郤氏郤
 氏既伏其辜矣大夫无辱(胥童劫而执/之故云辱)其复职位皆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8a 页 WYG0168-0779a.png
 再拜稽首曰君讨有罪而免臣于死君之惠也二臣
 虽死敢忘君德乃皆归公使胥童为卿公游于匠丽
 氏(嬖大/夫家)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召士丐士丐辞召韩
 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少为赵/盾所养)孟姬之谗(在八/年)
 吾能违兵(晋将讨赵氏而厥去其兵示不/与党言此者明已无所偏助)古人有言
 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
 用厥也 张氏曰郤氏虽多怨既为大夫则君之股
 肱也厉公不正其有罪无罪而用嬖幸胥童长鱼矫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8b 页 WYG0168-0779b.png
 之计一朝杀三卿又劫栾书中行偃能无及乎此春
 秋所以列书而深罪之也
楚人灭舒庸
 左传舒庸人以楚师之败也道吴人围巢伐驾围釐
 虺(巢驾釐虺/楚四邑)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橐师袭舒庸
 灭之 任公辅曰舒庸东夷偃姓之国地谱庐州城
 下舒成 薛氏曰舒庸舒之别种也诗曰荆舒是惩
 则荆舒之国皆非一种也春秋之始荆舒皆以名见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9a 页 WYG0168-0779c.png
 舒庸舒蓼舒鸠之灭荆舒一于楚矣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左传栾书中行偃杀胥童(杜氏曰以/其劫已故)民不与郤氏胥
 童道君为乱故皆书曰晋杀其大夫 杜氏曰厉公
 以私欲杀三郤而三郤死不以无罪书书偃以家怨
 害胥童而胥童受国讨文明郤氏失民胥童道乱宜
 其为国戮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89b 页 WYG0168-0779d.png
 左传春王正月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程滑/晋大)
 (夫穿此与/赵 何异)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使荀罃士
 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
 原周子曰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
 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
 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对曰群臣之愿
 也敢不唯命是听庚午盟而入馆于伯子同氏辛巳
 朝于武宫(武公曲沃/始命君)逐不臣者七人周子有兄而无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0a 页 WYG0168-0780a.png
 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问胡氏传栾书弑晋厉
 公事其意若许栾书之弑何也朱子曰旧亦尝疑之
 后见文定之甥范伯达而问焉伯达曰文定之意盖
 以为栾书执国之政而厉公无道如此亦不得坐视
 为书之计厉公可废而不可弑也张洽言传中全不
 见此意曰然文定既以为当如此作传虽不可明言
 岂不可微示其意乎今异数百言而其意绝不可晓
 是亦拙于传经者也 张洽曰闻之师曰称国以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0b 页 WYG0168-0780b.png
 者众弑其君之辞也孟子论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
 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厉公之过大矣昵用小
 人杀戮无辜举朝诸卿不保首领书偃晋之世臣以
 社稷为心可以行易位之权而程滑遽弑之故称国
 以弑而不言二臣分其恶于众也悼公逐不臣者七
 人而不诛书偃正以非里克宁喜之比故也 啖氏
 曰凡他国公子篡大夫弑必书名(若州吁宋/督之类)志罪也
 称国以弑自大臣也(州蒲之/类凡四)君有道则大臣称名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1a 页 WYG0168-0780c.png
 者称盗君无道则大臣称国卑者称人 今按弑君
 未有不书其贼之主名者其不书者非史阙文则当
 阙疑未易率然立说也书人者三宋人弑其君杵臼
 齐人弑其君商人莒人弑其君密州也书盗者一盗
 杀蔡侯申是也书阍者一阍弑吴子馀蔡是也称国
 者四莒弑其君庶其晋弑其君州蒲吴弑其君僚薛
 弑其君比也阍不称名姓阍不得齐于人不称其君
 阍不得君其君也杀蔡侯申者公孙翩也非微者而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1b 页 WYG0168-0780d.png
 书盗此则费于说矣宋昭公无道国人杀之正其弑
 名而书宋人见失众也弑齐商人者邴歜阎职也微
 而书人且商人无道不足录其主名也莒子密州虐
 国人弑之与宋昭公同莒弑其君庶其事亦与此同
 但省人字耳吴僚据左氏则公子光使专诸弑之也
 而称国此则又费乎说矣薛弑其君比胡氏曰称国
 以弑者当国大臣之罪也孙复以为举国之众皆可
 诛非矣三晋有国半天下若皆可诛刀锯不亦滥乎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2a 页 WYG0168-0781a.png
 颍川常秩曰孙复之于春秋动辄有罪盖商鞅之法
 耳按此论薛比之弑者亦即所以论晋州蒲之弑者
 也啖子之说固已如此矣理之长者也可无议矣若
 张洽氏之说恐未得圣经之意也自谓闻之师恐亦
 未必朱子之意也朱子固又尝谓晋之文下漏栾书
 二字矣拘于守文而敢于立说者不若阙文阙疑之
 为尊经也 陈氏曰弑不言故比事而见晋杀其大
 夫郤锜郤犨郤至晋杀其大夫胥童晋弑其君州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2b 页 WYG0168-0781b.png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蔡放其大夫公孙猎盗杀蔡侯
 申春秋书弑未有详于此者也 或曰厉公无道贵
 戚之卿不可坐视然可废而不可弑也信斯言也使
 书偃废之则无罪矣乎曰不然孟子曰有伊尹之志
 则可书偃何人哉 杀赵同赵括谓其将为乱也栾
 郤为徵杀三郤谓其召楚师而欲奉孙周以事楚也
 栾书徵其有焉 或曰栾书中行偃执厉公杀胥童
 使程滑弑厉公使其果有之也悼公逐不臣者七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3a 页 WYG0168-0781c.png
 而不诛书偃何也曰事难质言矣然悼公清原告大
 夫之言曰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
 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
 斯固已指诸臣之无君矣使书偃心迹素顺而悼公
 有是言乎且盟而后入无疑又焉用盟乎逐不臣者
 如夷阳五之属致厉公之乱者耳若厉公之贼则未
 易讨也故不得不且置之然其事难质言矣
齐杀其大夫国佐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3b 页 WYG0168-0781d.png
 左传齐为庆氏之难故(前年国佐/杀庆克)甲申晦齐侯使士
 华免(齐大/夫)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内宫夫/人宫)师逃于
 夫人之宫(伏兵内宫/恐不胜)书曰齐杀其大夫国佐弃命专
 杀以谷叛故也使清人杀国胜国弱来奔(弱胜/弟)王湫
 (国佐/党)奔莱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皆庆/克子)既齐侯反
 国弱使嗣国氏礼也 按是时鲁有侨如齐有庆克
 然鲁君犹能知侨如之情不听穆姜去季孟之命齐
 灵直为娄猪艾豭之所不快刖鲍牵逐高无咎既盟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4a 页 WYG0168-0782a.png
 国佐而复之而又杀之故弃命专杀以谷叛国佐虽
 不为无罪而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国胜何罪又杀诸
 清庆克死未正其讨又秩其子刑赏如是宜乎庆封
 稔祸政归陈氏其效岂不明哉
 附左传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朝庙五日而/即位也厉公)
 (弑绝故悼公不/以嗣子居丧)始命百官施舍己责(施恩惠舍劳/役止逋贵)
 鳏寡(恩及/微)振废滞(起旧/德)匡乏困救灾患(匡亦/救也)禁淫慝
 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使民/以时)欲无犯时(不纵/私欲)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4b 页 WYG0168-0782b.png
 使魏相(锜/子)士鲂(会/子)魏颉(颗/子)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
 韩无忌(厥/子)为公族大夫使士渥浊(士贞/子)为太傅右行
 辛为司空(辛将右行/因以为氏)弁纠御戎(弁纠栾/纠也)荀宾为右卿
 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省卿戎御令军/尉摄御而已)祁奚为中军
 尉羊舌职佐之魏绛(犨/子)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
 为上军尉籍偃(谈/父)为之司马程郑(荀氏/别族)为乘马御(乘/车)
 (之/仆)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
公如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5a 页 WYG0168-0782c.png
 左传朝嗣君也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左传夏六月郑伯会楚子伐宋同伐彭城纳宋鱼石
 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书曰
 复入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谓本无位/绍继而立)复其位
 曰复归(亦国/逆)诸侯纳之曰归以恶曰复入 胡传此
 伐宋以纳鱼石其不曰纳宋鱼石于彭城何也刘敞
 曰不与纳也诸侯失国诸侯纳之正也诸侯世也大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5b 页 WYG0168-0782d.png
 夫失位诸侯纳之非正也大夫不世也诸侯托于诸
 侯礼也大夫托于诸侯非礼也其言复入者已绝而
 复入恶之甚者宋鱼石晋栾盈是矣 汪氏曰诸侯
 失国而诸侯纳之春秋皆不书惟书纳顿子纳北燕
 伯讥纳者之非正也况纳大夫乎楚庄纳宁行父于
 陈使之复为大夫春秋犹非之况纳叛臣而据地以
 逼其君乎书伐书复入而不言纳见鱼石之复入由
 楚郑之伐也 苏氏曰鱼石之书复入而先言楚郑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6a 页 WYG0168-0783a.png
 之伐以著其纳乱臣也故不言自楚而言复入不言
 叛者将以乱国非直叛君而已故鱼石栾盈之罪重
 于赵鞅宋辰也 陈氏曰奔大夫复不书庄闵以上
 有书归若入者矣则皆不书奔者也奔而言归自卫
 元咺始咺讼其君者也虽然归犹言自也若宋鱼石
 晋栾盈是贼而已矣故鱼石不言自楚栾盈不言自
 齐 刘氏曰左氏归入之例事与例合者少与例违
 者多 左传宋人患之西锄吾(宋大/夫)曰若楚人与吾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6b 页 WYG0168-0783b.png
 同恶以德于我(恶谓/鱼石)吾固事之今将崇诸侯之奸而
 披其地(崇长也/披分也)以塞夷庚(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逞奸(封鱼石/为快奸)
 而携服(诸侯见楚助贼/服者皆携矣)毒诸侯而惧吴晋(隔吴晋之/道故惧)
 吾庸多矣非吾忧也且事晋何为(言平日事晋何为/正欲其患难相恤)
 晋必恤之 按楚之为是举非直纳宋之叛臣其意
 尤在隔吴晋之道也晋之通吴盖惧吴楚之合为患
 于中国也盖是时楚方张而吴亦始大楚庄之世尝
 盟吴越非直欲服属之亦以已争衡于中国而虞其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7a 页 WYG0168-0783c.png
 为患于后也而吴人之气不为楚下故晋用申公巫
 臣之计因而离之教之乘车教之叛楚(楚欲合吴巫/臣素知其情)
 (故因而行/策于晋)吴楚争强中国之利也吴既通晋明年遂
 兴鄢陵之师大败楚郑吴兴楚之肘也楚气夺矣晋
 得吴不附楚晋得气矣夫晋齐诸国不但中夏礼义
 声名文物之所在亦自古形势之区武勇强力之地
 也而顾患吴楚者诸夏处极盛之后文繁物夥渐生
 骄惰豢养之积虽强勇变为脆弱而蛮夷戎狄崛起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7b 页 WYG0168-0783d.png
 僻陋鼓其全锐以乘中国之衰所以能为吾敌也荆
 楚地大人悍与中国襟带相接故窥便乘利为患最
 剧若吴则阻隔江海非中国引之吴岂能长驱于中
 原哉中国利其一时牵楚之助而忘其他日不制之
 害是为失耳然用吴牵制楚后实为得算惜不善用
 之而晋悼之后中国道消遂至以所以长楚者而长
 吴此非吴之能霸中国而中国诸侯实自为之也吴
 敝楚越敝吴此天使裔夷自相弱以保中国礼义之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8a 页 WYG0168-0784a.png
 区而不使尽为荐食也令晋齐有人焉收诸侯如反
 掌矣陵夷不收遂为战国于是晋分为三此天下之
 大机也秦人曰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于是
 急攻韩魏既得其枢则以渐举此秦人之计也中国
 形势分裂敌则相持莫敢先动少懦则自救不暇天
 下大势于是归秦矣楚并吴越地益大而战国之楚
 反不如春秋之楚者沈酣豢养散越其精锐犹夫昔
 日之诸夏也而秦起西戎据有周兴之地形势之强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8b 页 WYG0168-0784b.png
 力完气厚未尝渐染于诸夏繁曲淫靡之习又常为
 诸国所摈排而不与通以发其愤忘其骄而郁养其
 锐是时惟齐亦强国号东西帝然齐岂秦敌哉此天
 下大势所以归秦也 杜氏曰彭城宋邑今彭城县
公至自晋
晋侯使士丐来聘
 左传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
秋把伯来朝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9a 页 WYG0168-0784c.png
 左传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杞
 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附左传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老佐卒
八月邾子来朝
 左传即位而来见也
筑鹿囿
 左传书不时也 杜氏曰筑墙为鹿苑 公羊传何
 以书讥何讥尔有囿矣又为也 谷梁传筑不志此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99b 页 WYG0168-0784d.png
 其志何也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
 也
己丑公薨于路寝
 左传言道也(在路寝得/君薨之道) 谷梁传路寝正也男子不
 绝于妇人之手以齐终也
冬楚人郑人侵宋
 左传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先遣轻军与郑/人侵宋子重为)
 (后镇故称人/而不言伐)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为政(于是栾/书卒韩)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00a 页 WYG0168-0785a.png
 (厥代将/中军)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疆自宋始矣
 晋侯师于台谷(地/阙)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宋/地)之谷楚
 师还
晋侯使士鲂来乞师(鲂音/房)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
于虚朾(杼直吕反虚起/居反朾他丁反)
 左传孟献子会于虚朾谋救宋也宋人辞诸侯而请
 师以围彭城(不敢烦诸侯/但请其师)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
春秋辑传 卷八 第 100b 页 WYG0168-0785b.png
 会葬 杜氏曰虚朾地阙 或曰宋地 高氏曰诸
 侯师至而楚郑之师已退故宋人辞诸侯而请其师
 以围彭城而先为此盟也
丁未葬我君成公
 左传书顺也(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靖世适承嗣故曰书顺)
 
 
 春秋辑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