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辑传 卷三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a 页 WYG0168-05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辑传卷三
             明 王樵 辑
 庄公
元年春王正月
 榖梁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啖氏曰榖梁是也左/氏不达曲为说曰庄)
 (公不言即位文姜出故也母以得罪去国犹曰不忍/父为他国所杀其情若何不举其大而举其细非通)
 (论也且三月文姜方/孙何妨正月即位乎) 按同虽嫡长未誓于天子犹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b 页 WYG0168-0501b.png
 不得称世子况不请命可以为诸侯乎父以弑逆得
 位又不以道终于他国无所受之可知先儒谓不书
 即位不正其始也然朱子则以不书即位者非圣人
 绌其即位自是鲁君元不行即位之礼其书即位者
 是鲁君行即位之礼也如此则庄公不行即位之礼
 公榖以为继故而有所不忍焉得之矣然以此示训
 可也其实庄公主王姬闵公盟落姑僖公会柽(三公/不书)
 (即/位)皆以煢然在疚之人而与于嘉事未见其创钜痛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a 页 WYG0168-0502a.png
 深之意其不行即位之礼者或自缘国乱倥偬而废
 耳
三月夫人孙于齐
 左传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 公羊传内讳奔谓
 之孙夫人何以不称姜氏与弑公也 杜氏曰鲁人
 责之故出奔 胡传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
 焉为鲁臣子者义不共戴天矣嗣君夫人所出也徇
 私情则害天下之大义举王法则伤母子之至恩此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b 页 WYG0168-0502b.png
 国论之难断者也经书夫人孙于齐而恩义之轻重
 审矣梁人有继母杀其父者而其子杀之有司欲当
 以大逆孔季彦曰文姜与弑鲁桓春秋去其姜氏传
 谓绝不为亲礼也夫绝不为亲即凡人耳方诸古义
 宜以非司寇而擅杀当之不得以逆论也人以为允
 故通于春秋然后能权天下之事矣孙者顺让之辞
 使若不为人子所逐以全恩也 汪氏曰文姜与弑
 桓公哀姜与弑二君皆罪大恶极不可复居鲁国故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a 页 WYG0168-0502c.png
 皆书孙虽不曰奔使若自知愧耻而去然亦可见其
 无所容则其绝之也至矣哀姜去而不返齐人讨而
 杀之得讨贼之义矣文姜复归于鲁而或会或享如
 齐如莒一书再书而又再书春秋非与其归鲁也所
 以深恶鲁之臣子无愤疾之心而不能仗大义以诛
 之也先儒谓唐武后废中宗而移其宗庙张柬之等
 当废为庶人而赐之死引春秋绝文姜之义以为断
 可谓得圣人之意矣春秋于文姜不曰姜氏而曰夫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b 页 WYG0168-0502d.png
 人纲目于武后不曰太后而称武氏盖称姜氏则疑
 于妾媵而其罪不彰称太后则犹为天下之母而非
 庶人矣况圣人笔削父母国之史而朱子笔削前代
 之史师其义而不袭其文岂非得传心之要乎 啖
 氏曰公羊云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念母也岂
 有先在齐而今书孙乎盖见无夫人至文故云耳不
 知夫人随丧而归矣榖梁亦言夫人先在齐至练祭
 时感母不预故录之亦非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a 页 WYG0168-0503a.png
夏单伯逆王姬(单音善后同/逆左作送)
 公羊传单伯者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陆氏曰诸/国大夫王)
 (赐之圻内邑为号令归/国如单伯祭仲是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天子
 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乎大
 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榖梁传命大夫故不名
 其不言如何也其义不可受于京师也其义不可受
 于京师何也曰躬君弑于齐使之主婚姻与齐为礼
 其义固不可受也范氏曰单姓也伯字也 孙氏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b 页 WYG0168-0503b.png
 天子命庄公主雠婚而公不辞故交讥之(单伯左氏/以为王卿)
 (士逆作送下王姬归杜/云不书逆公不与接)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谷/梁)
  (曰于庙则已尊于寝则已卑赵氏曰庙者非所当居/何论尊乎王姬不可居公寝何论卑乎公羊是也)
 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改筑
 礼也其书讥也仇雠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
 所以接弁冕也鲁忘仇雠安与之接婚姻而不辞春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a 页 WYG0168-0503c.png
 秋以为是无人心而天理灭矣一书再书不曰筑王
 姬之馆而曰筑王姬之馆于外所以深著之也其筑
 之于外何也惧齐也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
 段氏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辞焉乃馆于外
 将以众逆子羽曰小国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
 藏祸心以图之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
 之祧齐强鲁弱桓公如齐不返鲁不能雠而犹虞其
 包藏祸心如楚以众逆之事故筑于外耳胡氏谓鲁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b 页 WYG0168-0503d.png
 人知仇雠接婚姻之不可故异其礼而筑于外曾不
 若辞而弗主之为正斯意则善矣然考其实则自主
 王姬之后今年会伐卫明年同狩又明年复会伐卫
 雠齐之意无几微见于举动乌在知接嘉礼之不安
 而筑之外乎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此书锡/命之始)
 礼诸侯嗣位三年丧卑以士服见天子天子锡之黼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a 页 WYG0168-0504a.png
 冕圭璧然后归以临其民谓之受命桓篡弑未尝入
 朝受命今以王命宠篡弑又死而追锡之不正甚矣
 或书天王或书王范宁以为非义所存是矣 榖梁
 传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生服之死行之
 礼也生不服死追锡之不正甚矣
王姬归于齐
 赵氏曰凡外女归者皆以非常乃书(合礼则/不书)两书王
 姬归(此年及/十一年)皆非常讥与雠为婚主也 书外女未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b 页 WYG0168-0504b.png
 有详于此者书逆书筑馆书归书卒皆以病庄公也
齐师迁纪郱鄑郚(郱蒲丁反鄑子斯反郚/音吾 此书迁之始)
 啖氏曰齐欲灭纪故迁其三邑公羊云迁者何取之
 也曷为不言取为襄公讳也按取人邑非善事若为
 之讳是掩恶也榖梁云纪国也郱鄑郚国也或曰迁
 纪于郱鄑郚按下有纪侯大去其国明此时未迁故
 知郱鄑郚是纪之三邑尔 赵氏曰凡非所迁而迁
 之其恶著矣能以国迁曰某迁(邢迁于夷仪之/类言存为列国)徙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a 页 WYG0168-0504c.png
 臣之曰迁某(移入封内以为附庸/也宋人迁宿之类) 今按赵氏曰徙
 而臣之曰迁某如宋人迁宿之类然则迁邑义亦同
 此杜预谓徙其三邑之民而取其地自古迁灭人国
 邑未有弃其人但取空地者盟向之民不肯从郑主
 迁其人于郏此王自迁也若齐取纪邑肯如是乎
 杜氏曰郱在东莞临朐县南鄑在朱虚县东而北海
 都昌县西有訾城
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b 页 WYG0168-0504d.png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
 杜氏曰于馀丘国名也庄公时年十五则庆父庄公
 庶兄(王氏曰于馀丘小/国盖其后属邾) 胡传按二传(公/谷)于馀丘邾
 邑也(于发语词/犹曰于越)国而曰伐此邑尔其曰伐何也志庆
 父之得兵权也 愚按是时庄公幼在丧庆父专兵
 假词侵小直书而罪恶见矣
秋七月齐王姬卒
 榖梁传主之者卒之也范氏曰主其嫁则有兄弟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a 页 WYG0168-0505a.png
 恩死则服之服之故书卒礼记曰齐告王姬之丧鲁
 庄公为之大功 孔氏曰他国夫人之卒例皆不书
 唯鲁女为诸侯之妻书其卒耳王姬非是内女亦书
 其卒为比之内女故也檀弓曰齐告王姬云云或曰
 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妹之服是其比内女也 汪氏
 曰周礼为王后齐衰解之者曰诸侯为之不杖期固
 未闻主婚王女而为之服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王
 后崩不见于经则当时诸侯于王后之丧礼略矣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b 页 WYG0168-0505b.png
 顾为王姬服其重在齐而不在周也或者以为尊王
 命过矣 按后此齐桓王姬亦鲁主之而其卒不书
 盖庄公之举为齐而非为周至桓而势自废可见主
 婚修服之非礼矣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禚诸若反/公作郜)
 左传书奸也 诗序猗嗟刺鲁庄公也庄公不能以
 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 赵氏曰姜氏齐侯之恶著
 矣亦以病公也曰子可以制母乎夫死从子通乎其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9a 页 WYG0168-0505c.png
 下况于国君君者人神之主风教之本也不能正家
 如正国何若庄公者哀痛以思父诚敬以事母威刑
 以督下车马仆从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之往
 也则公威命之不行哀戚之不至尔 杜氏曰夫人
 行不以礼故还皆不书禚齐地
乙酉宋公冯卒(冯皮/冰反)
 高氏曰观宋庄忮求败类穆公之不以国与子有以
 知之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9b 页 WYG0168-0505d.png
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公羊传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赵氏曰左氏谷/梁皆以不称氏)
 (为贬按例不命之卿/不书氏不可别为义) 榖梁传恶其会仇雠而伐同
 姓 高氏曰卫朔奔齐齐欲纳之然天王已绝朔而
 立公子黔牟为卫侯鲁辄兴师会仇雠之人抗天子
  之命纳不义之君其罪大矣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68-0506a.png
 按左氏曰缓也盖王崩至是七年矣观子仪黑肩之
 乱则王室或多故矣故七年而葬鲁往会之而书夫
 以天下葬一人何故之能淹至于七年之久见周臣
 子之慢也会葬不书其人见鲁之慢也庄王以后无
 有以缓葬书而有速葬者王室益弱礼滋略矣榖梁
 言天子志崩不志葬(曰必其/时也)事孰有大于葬天子者
 而可以不志乎刘敞言公亲会之不书葬常事也(曰/不)
 (亲会之则书/葬非常也)死生终葬之际人道之大变岂以是为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68-0506b.png
 常事而不书也公榖皆以为改葬诚改葬则圣人明
 书之矣世之末也何事不有岂能必桓王前已葬哉
 况是时诸侯无王同轨毕至之礼尚不能行于初丧
 七月之期况改葬乎葬未尝会而改葬会乎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酅户/圭反)
 左传纪于是乎始判 公羊传请后五庙以存姑姊
 妹 杜氏曰季纪侯弟酅纪邑在齐国东安平县齐
 欲灭纪故季以邑入齐为附庸先祀不废社稷有奉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68-0506c.png
 故书贵之 赵氏曰此乃纪侯之命
冬公次于滑(滑公榖/作郎)
 左传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乃/旦)
 (反栎厉公/在 故)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为经/书次)
 (例也舍宿不书轻/也言凡师通君臣) 杜氏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
 西北 榖梁传次止也有畏也欲救纪而不能也
 胡传春秋纪兵伐而书次以次为善救而书次以次
 为讥次于滑讥之也鲁纪有婚姻之好于齐不共戴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68-0506d.png
 天苟能救纪抑齐两善并矣见义不为而有畏也春
 秋之所恶也 纪在鲁东北滑在鲁西南果欲救纪
 道不出于滑况庄公方幼唯齐是从岂暇谋纪左氏
 将会郑伯之说殆意之耳是年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谋纳朔盖仍以此事出耳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享公谷/作飨)
 榖梁传飨甚矣 杜氏曰祝丘鲁地
三月纪伯姬卒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68-0507a.png
 榖梁传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吾女也适诸侯
 则尊同以吾为之变卒之也 范氏曰礼诸侯绝旁
 期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尊与己同则变不服
 之例为之服大功 孙氏曰伯姬𨼆二年纪裂繻所
 逆者内女嫁国君则服大功常事也此卒者为下纪
 侯去国齐葬伯姬起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苏子由谓郑伯子仪也胡康侯谓郑伯实厉公非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68-0507b.png
 仪也按前年次于滑郑伯辞以难杜预为厉公在栎
 故则苏说是矣 春秋有一国而二君郑突仪卫衎
 剽是也须在国者得主事
纪侯大去其国
 大者纪侯之名齐灭不书而以纪去为文宗祀尚存
 也 以大去为义皆凿说也公羊复雠之说无稽害
 教致汉武穷兵匈奴援以为说公羊之得罪于圣经
 也大矣 榖梁云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词民之从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68-0507c.png
 者四年而后毕也果若其言太王之迁岐未之过也
 纪区区者之有是也有是纪不亡矣 程子云责在
 纪也非齐之罪也齐师未加而己去夫灭国者无罪
 而不争而先去者有责则太王之去邠亦非矣盖程
 子执死社稷之义然以酅入齐委曲存祀然后委而
 去之春秋详书盖亦原其情矣未见责其不死也
 胡氏谓圣人与其不争而去而不与其去而不存是
 以太王望人人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68-0507d.png
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胡传葬纪伯姬不称齐人而目其君者见齐襄迫逐
 纪侯使之去国虽其夫人在殡而不及葬然后襄公
 之罪著矣或曰葬之礼也而以为著其罪何也戕鲁
 君灭其婚姻之国而葬其女是犹加刃于人以手抚
 之也而可以为礼乎斥言齐侯恶其诈也存季似义
 葬伯姬似仁恶似而非者此也
秋七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68-0508a.png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禚公谷/作郜)
 公羊传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雠者无时焉可通
 与雠狩甚矣 按邻国市援立之恩强公子伺图嫡
 之衅当时之习为而不怪者也 季友之祥庆父之
 材皆非人下同无齐援将不得立故康节经世书云
 齐杀桓公立其子同得其事之实矣如是而望其能
 雠齐得乎人盖微者若是齐侯无缘不书也 此即
 猗嗟之诗所为刺者庄公射则贯舞则选见夸于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68-0508b.png
 人而不能以礼防闲其母人以为齐侯之子焉不惟
 不之雠出国与齐人狩直书而义自见也
五年春王正月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郳黎来来朝(郳公作倪/黎左作犁)
 左传名未王命也 杜氏曰附庸国也东海昌虑县
 东北有郳城黎来名未受爵命为诸侯传𤼵附庸称
 名例也其后数从齐桓以尊周室王命以为小邾子
 今能修朝礼故特书曰朝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68-0508c.png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左传纳惠公也 桓十六年朔出奔齐书名已以王
 命绝之矣今鲁与四国又党有罪以纳之榖梁谓是
 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诸侯所以人公也啖子
 谓若贬之而反书曰人则后人安知其齐侯宋公乎
 乃隐其恶而非贬矣此四国人与上狩禚齐人啖赵
 皆谓非其君也
六年春王正月(正月公榖/作三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68-0508d.png
王人子突救卫(书救/始此)
 榖梁传善救卫也 按王人微者而称字尊王命
 也尊王命所以甚诸侯之恶也终春秋王旅之出而
 合司马九伐之法者惟此耳救虽无功大义己正何
 休乃谓王遣贵子突卒不能救为天下笑故为王讳
 误矣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左传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卫大/夫)于秦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68-0509a.png
 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乃即位 胡传入有二义一
 难词一逆词也朔藉诸侯之力连五国之师距王官
 之微者以复归于卫其势宜无难矣而书入者逆王
 命也
秋公至自伐卫
 书至犹公至自唐之意

冬齐人来归卫俘(俘公榖/作宝)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68-0509b.png
 俘军所获也公榖作宝所获重器也朔之奔也齐侯
 容之其入也连诸侯纳之故以宝赂齐而齐以分于
 三国焉故主齐言之左传谓文姜请之也数出淫齐
 侯愧于其子若曰由姜之请多得卫宝以悦庄也以
 愚庄也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左传齐志也 杜氏曰防鲁地文姜数会齐侯至齐
 地则奸𤼵夫人至鲁地则齐侯之志故传略举二端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68-0509c.png
 以言之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辛卯夜谷夜/作昔见音现)
 (陨于闵反公作/霣凡陨字后同)
 左传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榖梁
 传恒星者经星也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不见者可
 以见也 公羊传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
 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
 星陨如雨 杜氏曰恒常也谓常见之星辛卯四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68-0509d.png
 五日月光尚微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如而也夜
 半乃有云星落而且雨其数多皆记异也 啖氏曰
 星陨如雨为奔流者众如雨之多自汉以来史籍频
 有诗曰有女如云李陵曰谋臣如雨皆言多尔左氏
 不达此理故说之凿 (按星陨如雨语本易晓止缘/左氏读如为而故有与雨偕)
 (之说其误可不必辩惟恒星不见终属难明左氏以/为夜明杜氏以为日光不以昏没何得春秋以来历)
 (代更不见/有此异耶)
秋大水无麦苗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68-0510a.png
 杜氏曰周之秋今五月平地出水漂熟麦及五稼之
 苗 刘氏曰左氏云不害嘉榖也无麦苗矣犹谓不
 害嘉榖妄也 公羊传曷为先言麦而后言苗一灾
 不书待无麦然后书无苗 何氏曰苗者何也生曰
 苗秀曰禾据是时苗微麦彊俱遇水灾苗当先亡
 按榖梁云麦苗同时也谓麦与五稼之苗同为大水
 所漂而无收故书曰无麦苗据今之五月乃麦成之
 时而禾则始苗耳麦先苗后安得言待无麦然后书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68-0510b.png
 无苗哉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榖
 杜氏曰榖齐地济北榖城县今山东兖州府东阿县
 治 谷梁传妇人不会会非正也 叶氏曰夫人
 与齐侯八年而五相求自始孙于齐见一贬其
 后不复贬恶恶不再贬也 汪氏曰齐诗南山载驱
 刺襄公而皆曰鲁道有荡不一言之圣人于春秋一
 则曰夫人姜氏会齐侯再则曰夫人姜氏会齐侯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68-0510c.png
 于国恶无少讳焉其垂戒岂不远哉 张氏曰二年
 于禚书冬十有二月四年于祝丘书春王二月此犹
 书月也五年夏如齐师则书时矣七年于防书春
 于谷书冬则时而数矣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谷梁传次止也俟待也 公羊传次不言俟此其
 言俟何托不得已也 胡传用大众曰师次止也
  伐而次者有整兵慎战之意其次善之也遂伐楚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68-0510d.png
 次于陉是也救而次者有缓师畏敌之意其次讥之
 也次于匡于聂北于雍榆是也俟而次者有无名妄
 动之意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是也何俟乎陈蔡或曰
 陈蔡将过我俟而邀之也或曰鲁将与陈蔡有事于
 邻国而陈蔡不至故次于郎以待之也若是皆非义矣
 其曰次曰以俟者深贬之也 杜氏预曰期共伐郕陈
 蔡不至故驻师于郎以待之
甲午治兵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0a 页 WYG0168-0511a.png
 左传治兵于庙礼也 公羊传祠兵者何出曰祠兵
 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言乎祠兵为久也
 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 榖梁
 传出曰治兵习战也入曰振旅习战也治兵而陈蔡
 不至矣兵事以严终故曰善陈者不战此之谓也善
 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
 死善死者不亡 胡传此治兵于郎也非善之也
 讥黩武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0b 页 WYG0168-0511b.png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左传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
 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
 德以待时乎 范氏曰郕同姓之国而与齐伐之是
 用师之过也 湛氏曰庄公舍复仇之义而反同以
 伐郕宜郕人之不服也
秋师还
 左传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榖梁传还者事未毕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1a 页 WYG0168-0511c.png
 也遁也 崔氏曰历三时而师还所以始终其事而
 见其恶
冬十有一月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左传齐侯使连称管至父(皆齐/大夫)(守/也)葵丘(齐地临淄/县有地名)
 (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音/基)戍公问(命/也)不至请代
 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
 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适太/子)襄公绌之二人(连/称)
 (管至/父)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1b 页 WYG0168-0511d.png
 曰捷吾以女为夫人(宣无知/之言)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
 棼遂田于贝丘(姑棼贝丘/皆齐地)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
 也(此与汉吕后见赵/王如意为乐事同)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
 而啼公惧队(直类/反)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
 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
 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诈欲/助贼)伏公而出斗
 死于门中石之纷如(齐小/臣)死于阶下(亦斗/死)遂入杀孟
 阳于床(孟阳亦小臣代公居床怨今按三人可谓贤/矣徒人费不怀诛屦之 以死捍君尤贤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2a 页 WYG0168-0512a.png
 (齐襄虽无道然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此出于天性民/彝不容自已故以小臣徒人而著其节彼居崇据厚)
 (号卿大夫者平日从君于昏临难又偷生苟免视此/何如哉胡氏谓费等不以死节书乃皆便嬖私昵之)
 (臣逢君之恶田猎毕弋使百姓苦之者也夫/不书自以微故尔胡自见三人逢君之恶乎)曰非君
 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襄公
 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
 出奔莒(鲍叔牙/小白傅)乱作管夷吾召忽(皆子/纠傅)奉公子纠来
 奔(来不书皆/非卿也) 赵氏曰榖梁云大夫弑其君以国氏
 者嫌也弑而代之也按例不命之卿例不书氏既不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2b 页 WYG0168-0512b.png
 书氏自然以名连国 又曰莒近齐之小国而齐襄
 强而无道大夫如何辄敢将公子奔之而获安乎榖
 梁以襄被弑二公子乃出奔此说为正
九年春齐人弑无知
 左传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齐大/夫)九年春雍廪杀无
 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蔇其器反/公谷作暨)
 左传齐无君也 杜氏曰齐乱无君故大夫得敌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3a 页 WYG0168-0512c.png
 公盖欲迎子纠也来者非一人故不称名蔇鲁地琅
 邪缯县北有蔇亭赵氏曰纳雠人之子屈礼而盟
 大夫故书公及大夫盟
夏公伐齐纳纠(左作纳/子纠)
齐小白入于齐
 左传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先入 程子曰桓公
 子纠襄公之二子也桓兄而子纠弟襄公死则桓公
 当立春秋书桓公则曰齐小白言当有齐国也于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3b 页 WYG0168-0512d.png
 纠则止曰纠不言齐以不当有齐也不言子非君之
 嗣子也公榖并注四家皆书纳纠左传独言子纠误
 也然书齐人取子纠杀之者齐大夫尝与鲁盟于蔇
 既纳纠以为君又杀之故书子是二罪也 胡传纳
 者不受而强致之称入者难词襄公见杀纠与小白
 皆以庶子出奔而纠弟也又未尝为世子按史称周
 公诛管蔡以安周齐桓杀其弟以反国是纠幼而小
 白长其有齐宜矣宜则何以不称公子内无所承上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4a 页 WYG0168-0513a.png
 不禀命故以王法绝之也 今按不称公子说又见
 昭元年莒去疾下 朱子曰程子以薄昭之言證桓
 公之为兄而荀卿尝谓桓公杀兄以争国其言固出
 于薄昭之前未可以此證其必然但以公榖春秋所
 书之文为据参以夫子答子路子贡之言断之盖圣
 人之于人功罪不相掩今但称管仲之功而不言其
 罪则可见不死子纠之难无害于义而桓公子纠之
 长少亦从以明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4b 页 WYG0168-0513b.png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乾音/干)
 左传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兵/车)
 乘(乘他/车)而归秦子梁子(二子公御/及戎右也)以公旗辟(音/璧)于下
 道(以误/齐师)是以皆止 杜氏曰小白既定而公犹不退
 师历时而战战遂大败不称公战公败讳之乾时齐
 地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竭涸故曰乾时 赵氏
 曰内败不书此书者纳雠丧师以恶内也 按庄公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5a 页 WYG0168-0513c.png
 以千乘之国周公之胤不能及雠人之在一帅义旅
 问礼成不返之由以泄不共戴天之愤今雠幸恶盈
 贯其身歼贼手乃又以德报怨欲为之图其后嗣毒
 众劳民为雠人纳其所不当立之子以致丧师身几
 不免春秋讳之不足故明书以示讥也吴与楚战吴
 子之所乘舟馀皇为楚所得其臣耻而欲死之今鲁
 与齐战一败仅以身免今年之战丧戎路僖公升陉
 之战邾获公胄县诸鱼门不闻鲁人有耻而欲死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5b 页 WYG0168-0513d.png
 者甚矣鲁之无人也胡氏谓内不言败此其言败者
 为与雠战虽败亦荣也夫敌怨不及其身而谓与雠
 战无名丧师而谓败亦荣其义迂矣又言按左氏公
 亲在行不言公败不为复雠举事也使是时庄公不
 为纳纠而以复雠举事将问罪于何人乎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
 左传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鲍叔乘/胜而进)
 (军志在生得管仲/故托不忍之辞)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管仲射/桓公故)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6a 页 WYG0168-0514a.png
 (曰雠甘心言欲/快意戮杀之)乃杀子纠于生窦(鲁/地)召忽死之管仲
 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齐/地)而税(土活/反)之归而以告曰
 管夷吾治于高徯(齐卿高敬仲也言/管仲治才过之)使相可也公从
 之 胡传取者不义之辞前书纳纠不称子者明不
 当立也此书杀纠复称子者明不当杀也或夺或予
 于义各安春秋精意也纠虽争立越在他国置而勿
 问可也必请于鲁杀之然后快于心其不仁亦甚矣
  赵氏曰左氏谓鲁杀子纠按论语云桓公杀公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6b 页 WYG0168-0514b.png
 纠则知齐自杀之非鲁也
冬浚洙(洙音/殊)
 杜氏曰洙水在鲁城北下合泗浚深之为齐备 胡
 传见劳民于守国之末务而不知本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勺上/酌反)
 左传齐师伐我公将鼓之曹刿(古卫反/鲁人)曰未可齐师
 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
 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7a 页 WYG0168-0514c.png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
 其旗靡故逐之 杜氏曰长勺鲁地 胡传齐师伐
 鲁不书责鲁也诈战曰败败之者为主 按此齐报
 九年纳纠之役也乾时之战我师败绩齐人取子纠
 杀之鲁为齐弱而又负曲齐以直责而又乘胜是以
 师至于长勺深入鲁地鲁不能有辩谕之辞以服敌
 心又无制敌之长算以正取胜乃以诡道掩获虽胜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7b 页 WYG0168-0514d.png
 不贵矣故书公败齐师于长勺而贬自见曹刿事
 恐非实
二月公侵宋
 公羊传曷为或言侵或言伐觕者曰侵精者曰伐战
 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国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
  汪氏曰赵氏驳三传侵伐之说而谓称罪致讨曰
 伐无名行师曰侵然齐桓侵蔡刘文公侵楚岂可谓
 无名行师乎文定改之曰潜师掠境曰侵其义当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8a 页 WYG0168-0515a.png
 (详见隐/二年)
三月宋人迁宿(此迁国/之始)
 谷梁传迁亡词也其不地宿不复见也迁者犹未失
 其国家以往者也 杜氏曰宋强迁之而取其地故
 文异于邢迁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乘绳/正反)
 左传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鲁大/夫)曰宋师不整可
 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雩门/鲁南)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8b 页 WYG0168-0515b.png
 (城/门)蒙皋比(虎/皮)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
 师乃还 杜氏曰乘丘鲁地 陈氏曰书齐师宋师
 次于郎以志齐伯之难书楚子蔡侯次于厥貉以
 志楚伯之难于此可以知人心矣不苟于从齐是人
 心犹有周也不苟于从楚是人心犹有晋也有王者
 作天下往归之矣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莘所巾反/舞谷作武)
 左传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9a 页 WYG0168-0515c.png
 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
 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
 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榖梁传荆者楚也何
 为谓之荆狄之也何为狄之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
 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蔡侯何以名获也(啖氏曰晋/侯之获何)
 (以不名乎故知其/以失地故名耳) 按息妫事恐未实 此年荆败
 蔡师与十四年荆入蔡自是以夷夏消长之大势而
 书蔡最近楚楚图北方蔡必首受祸是时齐桓方图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29b 页 WYG0168-0515d.png
 伯未集而荆人之势己如此矣左氏琐琐记一息妫
 之事假令其有亦岂足书哉 杜氏曰荆楚本号后
 改楚莘蔡地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此灭国/之始)
 左传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
 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啖氏曰凡灭
 国直书灭者罪来灭者也凡书灭又书其君奔者(谭/子)
 (奔莒弦子/奔黄之类)则两罪之且责其不死社稷也诸侯失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0a 页 WYG0168-0516a.png
 则名国灭而奔者何以不名既书其灭罪己昭矣缘
 随敌人归者书名以重其罪故奔者不名以示等差
 也凡书灭又书以归及书名者罪重于奔者也既责
 其不死位又责其无兴复之志也(楚灭顿以顿子牂/归灭胡以胡子豹)
 (归之/类)奔所以不名者位或未绝也以归者则位必绝
 矣 今按灭国之义啖氏详尽桓文皆有反国而讨
 不见礼之事盖其既霸之后人为之传会入而诸侯
 皆贺亦未应有此 齐桓图伯之初灭谭灭遂降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0b 页 WYG0168-0516b.png
 迁阳专以威力虐小侮弱其后虽能存三亡国而功
 不足以掩罪矣春秋书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
 归齐师灭谭谭子奔莒荆子所为齐亦为之不待贬
 绝而恶自见矣 陈氏曰书灭始于此然则灭国自
 齐桓乎前乎此矣曷为以首乱罪齐春秋灭国三十
 六五伯为之也 按五伯为之谓其自为则无以禁
 人自是接迹无忌耳 杜氏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
 西南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1a 页 WYG0168-0516c.png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鄑子/斯反)
 左传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禦之宋师未陈而
 薄之败诸鄑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
 曰败绩得隽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
 师败绩于某 啖氏曰凡鲁胜则曰败某师榖梁云
 内不言战举其大者(举败彼/足知战)此说是也 又曰左氏
 云未陈而薄之曰败某师此说为外战例则可通如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1b 页 WYG0168-0516d.png
 内战若是未陈则曰败某师据鲁败外师凡八皆言
 败某师岂是尽未陈乎  杜氏曰鄑鲁地
秋宋大水
 左传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
 之何不吊(不为天/所悯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
 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
 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
 也言惧而名礼(言惧罪己/名礼称孤)其庶乎 李廉曰外灾告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2a 页 WYG0168-0517a.png
 则书吊则书左氏注是(杜曰公使/吊之故书)公榖非(公羊曰记/灾也外灾)
 (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谷梁/曰外灾何以书王者之后也)
冬王姬归于齐
 左传冬齐侯来逆共姬(杜氏曰鲁主昏不书齐侯逆/不见公 按亲迎常事得礼)
 (不书则不书齐侯逆实非以不见公矣前筑王姬之/馆于外不见齐侯为在丧也今使实齐侯来迎无容)
  (不/见) 陆氏曰公榖皆云志其过我也按书其归为鲁
 主婚耳榖梁他处即云为之中者归之与此自相反
 矣 胡传按周制王姬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2b 页 WYG0168-0517b.png
 王后一等礼亦隆矣春秋书王姬下嫁曷为与列国
 之女同辞而不异乎曰阳唱而阴和夫先而妇从天
 理也虽以王姬之贵其当执妇道与公侯大夫士庶
 人之女何以异哉谓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
 妇逆阴阳之位故王阳条奏世务以此为失而长乐
 王回亦以其弊至父母不敢畜其子舅姑不敢畜其
 妇使人伦悖于上风俗坏于下其流至于此然后知
 春秋书王姬侯女同词而不异垂训之义大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3a 页 WYG0168-0517c.png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胡传庄公四年纪侯去国至是纪侯方卒故叔姬归
 于酅归者顺词酅者宗庙所在归奉其祀也鲁为宗
 国妇人有来归之义不归于鲁者所谓全节守义不
 以亡故亏妇道也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捷公/作接)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3b 页 WYG0168-0517d.png
 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矢/名)射南宫长万(宋大/夫)
 右歂(市专/反)孙生搏之(不书获万/时未为卿)宋人请之宋公靳之
 (戏而相愧曰靳/鲁听其得还)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
 矣病之十二年秋万弑闵公于蒙泽(宋地梁国/有蒙县)遇仇
 牧于门批而杀之遇太宰督于东宫之西又杀之(杀/督)
  (不书宋/不以告)立子游(宋公/子)群公子奔萧(宋邑今沛/国萧县)公子御
 说奔亳(宋邑蒙县西/北有亳城)南宫牛(万之/子)猛获(其/党)帅师围亳
 冬十月萧叔大心(萧大/夫名)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4a 页 WYG0168-0518a.png
 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御/说)猛获奔
 卫南宫万奔陈宋人请猛获于卫卫人欲勿与石祁
 子(卫大/夫)曰不可天下之恶一也恶于宋而保于我保
 之何补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卫人
 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
 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人皆醢之 按贼
 己讨矣不书何也春秋书逆贼出奔一以责国人之
 失贼一以责邻国之不当受也陈人始不以为贼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4b 页 WYG0168-0518b.png
 纳之后又因以为利而始杀之故书万出奔陈而不
 书陈人杀万以见其不得为正讨也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齐侯/谷作)
 (齐/人)
夏六月齐人灭遂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左传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齐人灭遂而戍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5a 页 WYG0168-0518c.png
 之盟于柯始及齐平也 胡传春秋之世以诸侯而
 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后宋襄晋文楚庄秦
 穆迹此而为之者也桓非受命之伯诸侯自相戴以
 为盟主故四国称人以诛始乱正王法也齐侯称爵
 其与之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有能会诸侯安中国
 则虽与之可也 按此与晋文公初伯书曰晋侯齐
 师宋师秦师文意正同齐晋之称爵皆始伯之辞非
 与之也桓之始事左氏不详而详具国语管子如作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5b 页 WYG0168-0518d.png
 内政而寄军令皆权谋也自是无特相会者矣 仁
 山金氏曰按左氏于庄公之篇多缺无传虽有不详
 独晋楚之事虽未见于经而传独详焉然终春秋之
 传晋楚事独详于诸国盖其时晋之乘楚之梼杌与
 鲁春秋并行故晋楚之事左氏得以参考备书之齐
 桓始霸左氏于其事独略岂齐之史策有未备耶如
 北杏之会左氏以为平宋邵氏以为伐鲁(经世书曰/齐会宋陈)
 (蔡邾之师伐鲁三败之取遂/又会鲁于柯遂复其侵地)遂之灭左氏以为北杏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6a 页 WYG0168-0519a.png
 之不至史记以为鲁之献邑(世家曰齐桓公伐鲁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
 (公许与鲁/柯而盟)邵氏以为取鲁之邑(见/上)柯之盟史记公羊
 以为曹沫之劫也(皆载曹沫劫/盟反侵地事)以愚论之遂在济北
 必鲁之附庸也齐未得鲁必有来伐之师伐遂而卒
 灭之(邑不言伐故/知附庸也)以威鲁也是以鲁忍而与齐平为
 柯之盟此其事实也故当从邵氏之说 按外传载
 桓公之言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
 其侵地堂潜然则反诸侯之侵地乃桓公之素志定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6b 页 WYG0168-0519b.png
 霸之本谋盖欲以是结与国之心耳知此则知无曹
 沫劫盟之事矣王伯厚谓曹沫即曹刿观其问战谏
 观社蔼然儒者之言公羊乃有盟柯之事太史公遂
 以沫列刺客之首此乃战国之风春秋初所未有也
 盟柯之事盖游士之虚语而燕丹又欲袭而用之其
 遣荆轲是以齐桓待秦政又愚之甚者也 杜氏曰
 北杏齐地遂国在济北蛇(音/移)丘县东北柯今济北东
 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 赵氏曰按桓公未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7a 页 WYG0168-0519c.png
 尝侵鲁地及盟后未尝归鲁田且庄公与齐大雠襄
 公之时犹欢好不绝不应至桓公却生雠怨公羊之
 说非也
 附录左传宋人背北杏之会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左传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
 还 程子曰春秋之法将尊师众曰某帅师将卑师
 众曰某师将卑师少曰某人将尊师少曰某伐某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7b 页 WYG0168-0519d.png
 自管仲为政庄十一年而后未尝兴大众也其赋
 于诸侯亦寡矣终管仲之身四十年息养天下厚矣
 惟救邢称师讥其次也至于秦晋使之不竞而已不
 强致也是以其功卑而易成
夏单伯会伐宋
 伐宋之役齐止用陈曹不烦远兵然鲁方从霸故齐
 虽不徵而鲁自往会非既约而后期也公榖以为后
 会非 会王臣之例成十六年秋书公会尹子十七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8a 页 WYG0168-0520a.png
 年夏书公会尹子单子冬书公会单子定四年三月
 书公会刘子皆特见其为王臣今书单伯会伐宋而
 已则单伯为鲁大夫明矣
 附录左传郑厉公自栎侵郑获傅瑕(郑大/夫)与之盟傅
 瑕杀郑子而纳厉公(郑子庄四年称伯会诸侯今见/杀不称君无谥者微弱臣子不)
  (以君礼成/丧告诸侯)厉公入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寡人出伯
  父无里言(纳我/之言)寡人憾焉对曰臣无二心天之制也
 子仪在位而谋召君庸非贰乎庄公之子犹有八人若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8b 页 WYG0168-0520b.png
 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其若之何臣闻命
 矣乃缢而死
秋七月荆入蔡
 左传蔡哀侯为莘故绳(誉/也)息妫以语楚子楚子灭息
 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
 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
 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李廉曰蔡为周室宗
 盟之长近于楚而常受楚祸中国之力有不及焉故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9a 页 WYG0168-0520c.png
 自北杏之后齐之盟会蔡不复与矣蔡之始录于经
 则会邓以惧楚终录于经则迁州来以避楚楚之始
 见于经曰败蔡终录于经曰围蔡齐晋之伯其极盛
 则侵蔡以伐楚其极衰则会召陵以救蔡而不能终
 于柏举之战吴操中国之权又以蔡故焉原一蔡之
 始终而中国消长之形荆楚强弱之变皆可见矣
 经世书曰自是江汉之国皆服于楚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单音善/鄄音绢)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39b 页 WYG0168-0520d.png
 左传宋服也 杜氏曰鄄卫地东郡鄄城
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左传齐始霸也
夏夫人姜氏如齐
 文姜不如齐八年矣至此复如齐桓公欲求鲁好以
 定伯业而不之拒也自是不复如齐而再如莒盖齐
 恶而绝之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郳五兮反/公作儿)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0a 页 WYG0168-0521a.png
 郳即小邾齐为宋伐故宋序齐上
郑人侵宋
 左传诸侯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 杜氏曰郳
 附庸属宋而叛故为之伐宋主兵故序齐上 按郑
 不诚服齐背二鄄之会而侵宋桓公若能声突篡夺
 之罪而废之择立庄公之子(原繁曰庄公之/子犹有八人)岂不为
 伯业之光哉不此之顾二鄄之会既列诸同好及其
 反覆三国伐之又以宋故为词其义浅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0b 页 WYG0168-0521b.png
冬十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左传宋故也 杜氏曰宋主兵也
秋荆伐郑(南北争郑/于是始)
 左传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 按齐
 方图伯楚亦浸强北侵不已陈蔡郑许适当其冲而
 郑尤要领之国中国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1a 页 WYG0168-0521c.png
 以窥中国故郑者伯与楚之所必争也自是郑被兵
 于中国者三十有九于楚者二十春秋备书以见夷
 夏之盛衰焉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
子同盟于幽(公作公会许男/下公谷有曹伯)
 左传冬同盟于幽郑成也 公羊传同盟者何同欲
 也 程子曰上无明王下无方伯列国交争桓公始
 伯天下与之故书同盟志同欲也 按杜氏云书会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1b 页 WYG0168-0521d.png
 鲁会之不书其人微者也此说非也诸侯皆序非微
 者明矣他时犹不敢以微者会公侯况斯举乎 又
 按赵氏曰不言公讳与雠同盟也此说无理敌惠敌
 怨不在后嗣况人方以尊天王安中国为名以合诸
 侯而吾欲拒之是逃义也非能雠也 胡文定云不
 书公讳也恶失信也据十七年受郑詹此只缘经文
 脱公字而转生说耳公羊本有公字从公羊为是
 杜氏曰陈国小每盟会皆在卫下齐桓始伯楚亦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2a 页 WYG0168-0522a.png
 强陈侯介于二大国之间而为三恪之客故齐桓因
 而进之遂班在卫上终于春秋滑国都费河南缑
 氏县幽宋地
邾子克卒
 榖梁传其曰子进之也 范氏曰附齐而尊王室王
 命进其爵 杜氏曰克仪父名称子者盖齐桓请
 王命以为诸侯 (赵氏以仪父与克/为二人见隐六年)
 附录左传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按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2b 页 WYG0168-0522b.png
 此左氏之特笔也而不见于春秋是时晋未与诸侯
 之会盟鲁史所无则春秋不得而书也然夫子删诗
 于唐风无衣见之 王命大夫为诸侯自此始
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詹公作/瞻下同)
 左传郑不朝也 胡传书齐人执恶齐也郑既侵宋
 又不朝齐詹为执政见执宜矣恶齐何也以责人之
 心责己则尽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此春秋之
 意也 赵氏曰左氏云郑不朝也若以国事见执据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3a 页 WYG0168-0522c.png
 例当称行人 李廉曰郑詹左氏说是公榖皆以詹
 为佞人此无据之言
夏齐人歼于遂(歼子廉反/公作瀸)
 左传遂因氏颌(乌纳反又/苦答反)氏工娄氏须遂氏(四族遂/之强宗)
 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秋郑詹自齐逃来
 杜氏曰詹不能仗节守死以解国患而遁逃苟免书
 逃以贱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3b 页 WYG0168-0522d.png
冬多麋(亡悲/反)
 杜氏曰麋多则害五稼故以灾书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榖梁传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何以知其夜食曰王
 者朝日 范氏曰天子玄冕而朝日于东门之外故
 始出而有亏伤之处是以知其夜食也 家氏曰夜
 食者必在丑寅之间故晨兴而犹见
夏公追戎于济西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4a 页 WYG0168-0523a.png
 杜氏曰戎来侵鲁鲁人不知去乃追之
秋有𧌒(𧌒又作/蜮音或)
 榖梁传一有一亡曰有𧌒射人者也(一有一亡言不/常也故书曰有)
 (含沙射人此物生扬粤乃鲁之所无而今有之故曰/有上十七年麋鲁之常兽是岁偏多若螟螽之类则)
 (在所生之又微细之物不可/以数言故不言有不言多) 沙随春秋例目云有
 蜮或考𨽻古春秋作有蜮尔雅食叶蜮音特
冬十月
 书以备四时之终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4b 页 WYG0168-0523b.png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公羊传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
 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
 侯不再娶(必以侄娣从之者欲使一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继嗣也)媵不
 书此何以书为其有遂事书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
 何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5a 页 WYG0168-0523c.png
 家者则专之可也 杜氏曰公子结鲁大夫公羊榖
 梁皆以为鲁女媵陈侯之妇其称陈人之妇未入国
 略言也大夫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
 可也结在鄄闻齐宋有会权事之宜去其本职遂与
 二君为盟故备书之 程子曰鄄之巨室嫁女于陈
 人结以其庶女媵之因与齐宋盟罪其为媵而往盟
 为遂事
夫人姜氏如莒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5b 页 WYG0168-0523d.png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襄陵许氏曰公之事齐后于诸侯又受郑詹未讨齐
 宋在鄄将以陈人伐我而结知之故权国重而与之
 盟示先下之以礼齐宋以公子之盟未足以结成也
 故卒来伐而取服焉 愚按此说近诸家多谓齐宋
 怒结因媵事遂盟伯主而来伐若止怒结之不恭不
 受其盟足矣伐我者必其素谋耳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6a 页 WYG0168-0524a.png
 附录左传初王姚(庄王/之妾)嬖于庄王生子颓有宠蔿国
 (周大/夫)为之师及惠王(庄王/孙)即位取蔿国之圃以为囿
 边伯(周大/夫)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
 詹父田(三子周/大夫)而收膳夫之秩(膳夫石速/也秩禄也)故蔿国边
 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苏氏周大夫桓/王夺其十二邑)
 (以与/郑)十九年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石速士也故/不在五大夫)
 (之/数)不克出奔温(苏氏/邑)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
 伐周(燕南/燕)冬立子颓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不克执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6b 页 WYG0168-0524b.png
 燕仲父(燕仲父南燕/伯为伐周故)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秋
 王及郑伯入于邬(邬王所/取郑邑)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
 冬郑伯见虢叔曰子颓奸王之位盍纳王乎虢公曰
 寡人之愿也(为明年/胥命起)
夏齐大灾
 杜氏曰来告以大故书天火曰灾 啖氏曰公羊云
 大灾何大瘠也按灾天火也大之者其灾大也若以
 大灾为大瘠新宫灾亦是新宫瘠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7a 页 WYG0168-0524c.png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戎谷/作我)
 张洽曰戎在徐州之域最近齐鲁故先治之 家氏
 曰周有子颓之乱齐桓为伯主若罔闻知郑伯虢公
 胥命于弭以兵讨乱杀子颓王入于王城齐亦不能
 预也齐桓之失于为义也多矣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7b 页 WYG0168-0524d.png
 左传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郑国以纳王/相命弭郑地)夏同伐王
 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
 五大夫五月郑厉公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金氏曰突与忽争国忽正而突不正然突得称郑伯
 卒葬皆书于春秋盖终有王室之功也功罪自不相
 掩春秋其为诸侯之无王假郑以示训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8a 页 WYG0168-0525a.png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眚所景反/公作省)
 杜氏曰赦有罪也 啖氏曰肆者放也眚者过也如
 今之赦尔公羊云忌省有何义乎(何休谓子卯日为/省日时鲁有夫人)
 (丧忌省日不哭省日本/以忌吉事不以忌凶事)按赦古有之原小过耳大眚
 亦肆则有罪皆赦矣书讥惠奸也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按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易之以谥末世滋
 滥谥不应实爰及妇人妇人无外行于礼当系夫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8b 页 WYG0168-0525b.png
 谥取其夫谥冠于姓之上诗称庄姜宣姜共姜春秋
 宋共姬即其义也妇人法无谥也生以夫国冠之韩
 姞秦姬是也死以夫谥冠之庄姜定姒是也(定姒哀/公妾母)
  (系夫谥者也若襄公/妾母定姒则别谥也)末世别为作谥如景王未崩妻
 称穆后皆非礼也鲁文姜弑逆淫乱之人得罪宗庙
 国人之所不容今不诛而死纵以子母之故不忍弃
 绝葬之足矣又别为之谥曰文而不复系于桓公可
 乎自是鲁国从而效尤哀姜成风声姜敬嬴齐姜穆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9a 页 WYG0168-0525c.png
 姜齐归皆别立谥不复系于夫且妾母当之不正
 益甚矣
陈人杀其公子御寇(御音遇公/谷作禦)
 左传春陈人杀其太子御寇陈公子完奔齐齐侯使
 敬仲(即公/子完)为卿辞使为工正 按据左氏御寇太子
 也而经书公子杜云陈人恶杀太子之名故以国讨
 公子告非也苟杀太子而赴以公子圣人安得不改
 而正之邪 胡传公子之重视大夫杀而或称君或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49b 页 WYG0168-0525d.png
 称国或称人何也称君者独出于其君之意而大夫
 国人有不与焉如晋侯杀其世子申生之类是也称
 国者出于君大夫而不请于天子如郑杀其大夫申
 侯之类是也称人者有二义其一国乱无政众人擅
 杀而不出于其君则称人如陈人杀其公子御寇之
 类是也其一弑君之贼人人所得讨背叛之臣国人
 所同恶则称人如卫人杀州吁郑人杀良霄之类是
 也考于传之所载以观经之所断则罪之轻重见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0a 页 WYG0168-0526a.png
夏五月
 按春秋未有以五月首时者盖下有脱事不然则四
 讹为五也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傒音/奚)
 公羊传齐高傒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
 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 赵氏曰盟
 不自内皆指公也明书高傒见其伉敌之罪也
冬公如齐纳币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0b 页 WYG0168-0526b.png
 公羊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亲纳币非礼
 也 榖梁传纳币大夫之事也 何氏曰纳币即纳
 徵纳徵礼曰主人受币士受俪皮是也礼言纳徵春
 秋言纳币者春秋质也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
 唯纳徵用玄纁束帛俪皮玄纁取其顺天地也俪皮
 鹿皮重古也(俪两/也) 范氏曰公母丧未再期而图婚
 传无讥文但讥亲纳币者丧婚不待贬绝而罪恶见
  赵氏曰婚礼有六春秋独书其二(逆女即亲迎也/纳币即纳徵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1a 页 WYG0168-0526c.png
 以纳币方契成逆女为事终举重之义也 程子曰
 齐疑婚议故公自行纳币后一年逆齐难之也
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公羊传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此何以致危
 之也何危尔公一陈佗也 赵氏曰凡公行及告庙
 则书公羊云桓会不致有何义乎
祭叔来聘
 榖梁传其不言使何也天子之内臣也不正其外交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1b 页 WYG0168-0526d.png
 故不与使也 陆氏曰不言使者原其来意非天子
 之命尔非谓责其外交则去使字也 胡传祭仲来
 朝而不言朝祭叔来聘而不言使尹氏王子虎刘卷
 来讣而不书其爵秩皆所以正人臣私交之非也
 祭采地叔字 啖氏曰私行假言聘故不言王使以
 讥之 按聘非自行之礼今曰祭叔来聘则知私行
 假言王聘矣
夏公如齐观社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2a 页 WYG0168-0527a.png
 左传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
 嗣何观 按社者诸侯祭其土示之常事未闻邻国
 之君往观之者如齐观社此何礼哉按襄二十四年
 齐社蒐军实使客观之盖齐俗每因祭社则蒐军实
 因以聚人而为观游也如后世里社赛祭陈百戏之
 意故外传载曹刿之言曰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
 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天子祀上帝诸侯
 为之受命焉诸侯祀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不闻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2b 页 WYG0168-0527b.png
 诸侯之相会祀也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内
 外传之言有足相𤼵者 程子曰婚议尚疑故公以
 观社为名再往请
 附录左传晋桓庄之族偪(桓叔庄伯/之子孙)献公患之士蔿
 (晋大/夫)曰去富子(富子二族/之富强者)则群公子可谋也己公曰
 尔试其事士蔿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以罪状/诬之同)
 (族恶其富强故士蔿得因而间之用其/所亲为谮则似信离其骨肉则党弱)
公至自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3a 页 WYG0168-0527c.png
荆人来聘(楚交中/国始此)
 胡传荆自庄公十年始见于经十四年入蔡十六年
 伐郑皆以州举者恶其猾夏不恭故狄之也至是来
 聘遂称人者嘉其慕义自通故进之也 杜氏曰不
 书荆子使某来聘君臣同词者盖楚之始通未成其
 礼 啖氏曰若言荆来聘则似举州皆来故加人字
 以成文耳无他义也 按僖十八年邢人狄人伐卫
 狄称人亦岂进之而书人邪蛮荆之情每假礼以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3b 页 WYG0168-0527d.png
 其诈故今年聘鲁二十八年伐郑矣蛮荆之日近中
 国之忧也果有慕义之心固当不拒若其怀诈窥觇
 岂可不备书荆人来聘谨之也继书楚子使椒楚子
 使薳罢彼浸浸乎中国之物章矣则亦实录之矣非
 渐进之也使彼渐染于中国之礼义圣人从而渐进
 之可也其文则华夏矣其俗则故也春秋所谨而忧
 也乌在其进之以渐邪荆楚本号后改曰楚非州名
公及齐侯遇于榖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4a 页 WYG0168-0528a.png
萧叔朝公
 杜氏曰萧附庸国叔名就榖朝公故不言来凡在外
 朝则礼不得具嘉礼不野合 刘氏曰为礼非其时
 犹非其礼也为礼非其处犹非其礼也为礼非其义
 犹非其礼也九月郊五月烝此之谓非其时萧叔朝
 此之谓非其处祭叔来聘齐侯来献捷此之谓非其
 义虽有肃敬之心繁饰之容而君子不受也故礼非
 其礼而犹不受必归之正而止又况乎未始有正者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4b 页 WYG0168-0528b.png
 乎
秋丹桓宫楹
 榖梁传礼天子诸侯黝垩(黑/色)大夫仓士黈(他苟反黄/色也又张)
 (斗/反)丹楹非礼也(楹柱/也) 何氏曰为将娶齐女欲以夸
 大示之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射音/亦)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音/户)
 杜氏曰扈郑地在荥阳卷(音/权)县西北 孙氏曰扈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5a 页 WYG0168-0528c.png
 地 胡传庄公生于桓公之六年至是生三十有六
 年矣以世嫡之正诸侯之贵尚无内主同任社稷之
 事盖制于文姜使必娶于母家(此于传无明文孙明/复陈君举有此说或)
  (又举汉吕后使惠帝/娶鲁元公主女为證)而齐女待年未及故庄公越礼
 不顾如此其急齐人有疑如此其缓而遇于榖盟于
 扈要结之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左传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并非丹楹/故言皆)御孙(鲁大/夫)谏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5b 页 WYG0168-0528d.png
 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
 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 榖梁传礼天子之桷(音角/榱也)
 (方曰桷/图曰椽)斲之砻之加密石焉(以细石/磨之)诸侯之桷斲之
 砻之大夫斲之士斲本刻桷非正也夫人所以崇宗
 庙也取非礼与非正而加之于宗庙以饰夫人非正
 也刻桓宫桷丹桓宫楹斥言桓宫以恶庄也 范氏
 曰以桓见杀于齐而饰其宗庙以荣雠国之女恶庄
 不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6a 页 WYG0168-0529a.png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榖梁传亲迎恒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不正其亲迎
 于齐也
秋公至自齐
 榖梁传迎者行见诸舍见诸(诸之也言瞻/望夫人乘车)先至非正
 也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6b 页 WYG0168-0529b.png
 公羊传其言入何难也其言日何难也其难奈何夫
 人不偻不可使入与公有所约然后入(偻疾也夫人/稽留不肯疾)
 (顺公不可使即入/约约远媵妾也) 杜氏曰公羊传以为姜氏要公
 不与公俱至盖以孟任故丁丑入而明日乃朝庙
 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恶入者也何用不受也
 以宗庙弗受也其以宗庙弗受何也娶仇人子弟以
 荐(进/也)(置/也)于前其义不可受也 按榖梁宗庙弗受
 之义甚精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7a 页 WYG0168-0529c.png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左传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杜氏曰宗妇同姓大/夫之妇礼小君至大)
 (夫执贽以见明臣子之道庄公欲奢夸夫人故/使大夫宗妇同贽俱见传不言大夫唯举非常)御孙
 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
 (小/栗)栗枣脩(脯/)以告虔(敬/也)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
 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公羊传宗妇如何大夫之妻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
 也见用币非礼也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脩云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7b 页 WYG0168-0529d.png
 榖梁传觌见也礼大夫不见夫人(刘氏曰不见谓其/常耳夫人始至而)
 (大夫见于庙礼/也何得非乎)不言及不正其行妇道故列数之也
 男子之贽羔雁雉腒(腒其居反/鸟腊曰腒)妇人之贽枣栗腵脩
 (腵丁乱反脯也腵/而加姜桂曰脩)用币非礼也用者不宜用者也大
 夫国体也(谓为君/股肱)而行妇道恶之故谨而日之也
 附录左传晋士蔿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
 (亦桓庄/之族)士蔿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大水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8a 页 WYG0168-0530a.png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
 胡传杜预谓羁盖曹世子也曹伯己葬犹不称爵者
 以微弱不能君故为戎所逐耳赤者曹之庶公子归
 易词也 陈氏曰君在丧称子其曰曹羁不能为子
 也侵浅事也以千乘之国不能守不可以言子矣然
 奔君未有言故者言故犹愈于自奔也 按戎而专
 制诸夏废置人君亦以病齐桓也 陆氏曰曹羁者
 义同郑忽公羊云是曹大夫非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8b 页 WYG0168-0530b.png
郭公
 阙文
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女音汝之此诸/侯交聘 始)
 左传始结陈好也 榖梁传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
 大夫也 杜氏曰女氏叔字季友相鲁原仲相陈二
 人有旧故女叔来聘季友冬亦报聘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9a 页 WYG0168-0530c.png
 胡传按礼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者四而日
 食与焉古者固以是为大变人君所当恐惧修省以
 答天意而不敢忽也然则鼓用牲于社何以书讥不
 鼓于朝而鼓于社又用牲则非礼矣
伯姬归于杞
 榖梁传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言尔 胡
 传不言逆逆者非卿书归者以别于大夫之自逆者
 也自逆者若莒庆齐高固是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59b 页 WYG0168-0530d.png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左传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失常/礼)凡天
 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杜氏曰门国门
 附录左传晋士蔿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
 (晋/邑)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公无/春字)
 附录左传春晋士蔿为大司空夏士蔿城绛以深其
 宫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0a 页 WYG0168-0531a.png
夏公至自伐戎
 张氏曰庄公治国家之政多阙而劳师于戎虽能复
 怨何益于内治乎踰时书至危之也
曹杀其大夫(此专杀大/夫之始)
 胡传称国以杀者国君大夫与谋其事不请于天子
 而擅杀之也义系于杀则止书其官曹杀其大夫宋
 人杀其大夫是也义系于人则兼书其名氏楚杀其
 大夫得臣陈杀其大夫泄冶之类是也 羁出赤归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0b 页 WYG0168-0531b.png
 之际必有不附于赤者故杀之耳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杜氏曰徐国在下邳县 张氏曰嬴姓国近齐鲁
  胡传不致者役不淹时而齐人同会则无危殆之
 忧矣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把伯姬于洮
 左传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狩(天子巡狩所/以宣布德义)诸侯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1a 页 WYG0168-0531c.png
 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 杜氏曰洮鲁地
 胡传伯姬庄公之女非事而特会爱其女之过而不
 能节之以礼 戴氏曰夫人会诸侯古无是事也文
 姜数会齐侯不以为异把伯姬踵而行之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左传陈郑服也 榖梁传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于
 是而后授之诸侯也(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伯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
 (则谓授之诸侯者非也/诸侯岂桓公所得有哉)其授之诸侯何也齐侯得众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1b 页 WYG0168-0531d.png
 也桓会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
 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
 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李廉曰衣裳兵车/本只谷梁一家之)
 (说陆氏深/所不取) 啖氏曰凡同盟者谓其盟辞同也若言
 大而侵小尔无我诈齐人出师鲁以兵革从如此之
 类彼此之辞非同盟也若言同奖王室之类载书之
 内众国共其信誓无彼此之异乃同盟也 赵氏曰
 公羊云同盟者同欲也予谓小国被制而至岂皆同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2a 页 WYG0168-0532a.png
 欲榖梁云同尊周也同外楚也且盟会之辞固当云
 同救灾恤患及劝善正恶等辞岂止尊周外楚一辞
 而已故知啖氏说同盟之理当矣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左传非礼也原仲季友之旧也 啖氏曰陈原仲之
 葬书者见季友私事出竟也 按直书公子友如陈
 葬原仲不待贬而义自见者也胡氏谓通季子之私
 行而无贬者乃春秋端本之意谓王臣私交乃始乱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2b 页 WYG0168-0532b.png
 而末流至于大夫交政于中国恐非经本旨 刘氏
 曰公羊云何通乎季子之私行避内难也非也是时
 内难未作何避之有若季子见几远举是忘宗国之
 乱也况去庄公没尚数年而遂云避内难乎
冬把伯姬来
 左传归宁也(问父母/宁否)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
 归(归不反/之词)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 胡传礼
 父母在岁一归宁若归而合礼则常事不书其曰杞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3a 页 WYG0168-0532c.png
 伯姬来者不当来也春会于洮冬又来鲁故知其不
 当来也来而必书春秋于男女往来之际严矣 按
 夫人归宁说见总例左氏说未是
莒庆来逆叔姬
 胡傅莒庆莒大夫也叔姬庄公女也何以称字大夫
 自逆则称字为其君逆则称女尊卑之别也何以书
 诸侯嫁女于大夫而公自主之非礼也
杞伯来朝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3b 页 WYG0168-0532d.png
 把姒姓夏禹之裔或称伯或称子义见滕子诸家谓
 王者之后本称公因贬绌而称伯称子此恐未然又
 见僖公二十三年 李廉曰切尝考之周封三恪微
 子以三仁之贤得统承先王修其礼物故其命之曰
 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杞虽王者之后然东楼公
 本无大功德岂遽锡以公侯之上爵乎
 附录左传王使召伯廖(力彫反/王卿士)赐齐侯命(赐命为/侯伯)
 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在十/九年)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4a 页 WYG0168-0533a.png
公会齐侯于城濮
 杜氏曰城濮卫地将讨卫也 汪氏曰鲁兵不与伐
 卫者亦犹鲁济谋伐戎而鲁不与伐戎也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
卫人败绩
 左传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
 胡传春秋纪兵及者为主齐人伐卫则其以卫及之
 何也齐人奉王命讨卫立子颓之罪卫不徵词请罪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4b 页 WYG0168-0533b.png
 而上逆王命下拒方伯之师直与交战则是卫人为
 志乎此战故以卫主之也战不言伐伐不言日而书
 日者战之日也见齐人奉辞伐罪方以是日至而卫
 人不谋其故直以是日与之战所以深疾之也齐称
 人将卑师少也 按卫立子颓其罪固不容诛然己
 越十年而卫君己易世矣当其时桓公方图伯事不
 能声罪致讨及郑伯纳王王来锡命使讨而后行虽
 曰己晚然奉王命以从事必使卫服其罪请归司寇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5a 页 WYG0168-0533c.png
 斯得为伯讨矣乃姑取应文数以王命取赂而还是
 何异于春秋之季赵盾诸人之为乎考之去年同盟
 于幽卫己不至桓公无亦本有怒卫之心因假王命
 以伐之夫非诚以从王非正乎伯讨则卫之不服敢
 抗伯主而与之战其罪亦当有分其亦不待贬绝而
 恶自见矣
 附录左传晋献公娶于贾(姬姓/国)无子烝于齐姜(武公/妾)
 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5b 页 WYG0168-0533d.png
 生重耳(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晋语云狐/氏出自唐叔狐伯行之子实生重耳)小戎
 子生夷吾(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
 (骊戎在京兆新丰县其君姬/姓其爵男也纳女于人曰女)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姓梁名/五在闺)
 (闼之外者东关嬖五别在关塞者亦名/五皆大夫为献公所嬖幸视听外事)使言于公曰
 曲沃君之宗也(曲沃桓叔所封/先君宗庙所在)(今平阳/蒲子县)与二屈(今/平)
 (阳北/屈县)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
 埸无主则启戎心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6a 页 WYG0168-0534a.png
 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章/也)君伐(功/也)晋侯说
 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
 皆鄙(边/邑)唯二姬之子在绛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
 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二耜相耦广一尺共起/一伐言二人俱共垦伤)
 (晋室/若此)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琐素/果反)
 琐在位十二年子籧篨嗣是为文公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6b 页 WYG0168-0534b.png
 榖梁传荆者楚也其曰荆州举之也(州举之者/狄之也) 程
 子曰齐桓伯主鲁望国宋王者之后此救郑制楚之
 始盖天下大势所在 胡传书救郑善之也齐宋称
 人将卑师少桓公主兵攘夷狄安中国之事见矣
 朱子曰齐桓晋文所以有功于王室者当时楚最强
 大时复加兵于郑郑则在王畿之内楚在春秋时他
 国皆不及其强向非桓文有以遏之则周室为其所
 并矣(按左传所载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之事不/可信夷夏大故经文自有本末左氏多采杂说)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7a 页 WYG0168-0534c.png
  (以附其间殊/汨乱经意)
冬筑郿(忘悲反公/谷作微)
 杜氏曰郿鲁下邑 郿公榖作微王氏曰帝乙子封
 于微东平寿张县西北有微子乡 按左氏云邑曰
 筑都曰城非也邑都相较无几而城筑殊名可乎
 凡土功大曰城小曰筑完旧曰城新创曰筑筑郿所
 以志者不视岁之丰凶而轻用民力冬虽用民力之
 时而下书大无麦禾则时屈可知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7b 页 WYG0168-0534d.png
大无麦禾
 杜氏曰书于冬者五谷毕入计食不足而后书也
 孔氏曰麦熟在夏禾成在秋而书于冬者计食不足
 而后总书之此年不言水旱而得无麦禾者服虔曰
 阴阳不和土气不养故禾麦不成也 啖氏曰公羊
 云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按筑微冬之初也无麦禾岁终诸榖皆入无此二榖
 乃书依先后记事耳何关讳乎 董仲舒曰春秋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8a 页 WYG0168-0535a.png
 它榖不书至无麦禾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榖最
 重麦与禾也
臧孙辰告籴于齐
 公羊传何以不称使以为臧孙辰之私行也君子之
 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籴讥也 榖梁
 传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
 之畜曰国非其国也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败谓/凶年)
 外求而上下皆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8b 页 WYG0168-0535b.png
 (麇信云/艾穫也)而百姓饥君子非之 按外传鲁饥臧文仲
 言于公曰国病矣请籴于齐公曰谁使对曰国有饥
 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请如齐公使往则
 臧孙实以公命行谓讳之以为臧孙之私行者非也
 其书之意则公榖之所言者是矣左氏云礼也则不
 知春秋非以为得礼而书也榖梁云诸侯无粟诸侯
 相归粟正也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然后与之言内之
 无外交也不知此若不告彼何由知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9a 页 WYG0168-0535c.png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左传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日中春秋/分也治厩)
 (当以秋分因马向入而修/之今以春作故曰不时) 啖氏曰马虽出入有时厩
 何妨农隙修之 公羊传新延厩者何修旧也(缮故/曰新)
  (有所增益曰/作始造曰筑)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凶年不
 修 榖梁传延厩者何法厩也其言新有故也(言改/故而)
 (新/之)有故则何为书也古之君人者必时视民之所勤
 民勤于力则功筑罕民勤于财则贡赋少民勤于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69b 页 WYG0168-0535d.png
 则百事废矣冬筑微春新延厩以其用民力为己悉
 矣
夏郑人侵许
 凡侵例见隐二年 张氏曰许郑世雠也然许自盟
 幽之后不与齐桓之会郑人侵之或齐之命与自后
 许始从中国
秋有蜚(蜚扶/味反)
 左传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 公羊传何以书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0a 页 WYG0168-0536a.png
 异也 刘歆曰负蠜性不食榖食谷为灾介虫之孽
  刘向曰蜚色青非中国所有南越盛暑男女同川
 泽淫风所生为虫臭恶是时庄公取齐淫女为夫人
 既入淫于两叔故蜚至天戒以为将生臭恶闻于四
 方也 新安罗氏曰负蠜今谓之蜚盘虫好以清旦
 集稻上食稻花田家率以蚤作掇去之日出则散去
 既食稻花又其气臭恶能熯稻使不蕃春秋书之当
 由此耳 啖氏曰左氏云凡物不为灾不书春秋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0b 页 WYG0168-0536b.png
 异多矣何必为灾乃书 尔雅蜚蠦蜰郭璞注蜰即
 负盘臭虫刘歆以为负蠜误矣江休复杂志唐彦猷
 有旧本山海经说蜚处渊则涸行木则枯疑春秋所
 书即此物若是负矾不当云有谓之多可也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杜氏曰纪国虽灭叔姬执节守义故系之纪贤而录
 之
城诸及防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1a 页 WYG0168-0536c.png
 左传书时也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
 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杜氏曰诸防皆皆邑传
 例曰书时也诸非备难而兴作传皆重云时以释之
 他皆放此诸今城阳县 释例曰都邑者人之聚
 也国家之藩卫百姓之保障不固则败不修则坏故
 虽不临寇必于农隙备其守禦无妨民务传曰龙见
 而毕务戒事也谓夏之九月周之十一月龙星角亢
 晨见东方于是纳其禾稼三务始毕而戒民于土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1b 页 WYG0168-0536d.png
 事也火见而致用大火星次角亢而晨见于是致其
 用也(致筑作/之物)水昏正而栽谓夏之十月定星昏而中
 于是树板干而兴作焉(五行北方水为北方之宿为/水星言水昏正者夜之初昏)
 (水星有正中者耳/非北方宿皆中也)日至而毕谓日既南至微阳始动
 故土功息 榖梁传可城也以大及小也(啖氏曰此/但以先后)
 (次第何必/大小乎) 范氏曰传列凡城之志皆讥此之可城
 者得土功之节则讥之浅失土功之时则责之深不
 谓作城无讥也 春秋重民力亟兴土功不系乎时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2a 页 WYG0168-0537a.png
 与不时皆贬也筑郿告籴新延厩城诸及防不已亟
 乎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左无师字张氏曰/当从公谷书师)
 榖梁传次止也有畏也欲救鄣而不能也不言公耻
 不能救鄣也 赵氏曰据齐霸己成鲁为之弱何敢
 议救盖欲会齐围鄣至成待命闻鄣己降故不行耳
 然疑事勿质阙之可也 成鲁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2b 页 WYG0168-0537b.png
 附录左传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 秋申公
 斗班杀子元(申楚县楚僭号/县尹皆称公)斗榖(奴走/反)(音/乌)(音/徒)
 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秋七月齐人降鄣(降户江反/鄣音章)
 杜氏曰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小国
 孤危不能自固盖齐遥以兵威胁使降附  公羊曰
 鄣者何纪之遗邑也 啖氏曰纪之全国犹不敢敌齐
 岂有一邑之民而能二十馀年独拒齐乎故鄣自是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3a 页 WYG0168-0537c.png
 小国耳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杜氏曰以贤录也无臣子故不谥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子礼/反)
 左传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 杜氏
 曰济水历齐鲁界在齐界为齐济在鲁界为鲁济盖
 鲁地 汪氏曰齐侯入鲁境则齐侯之意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3b 页 WYG0168-0537d.png
齐人伐山戎
 陆氏曰公榖皆云此齐侯也贬而称人按例无有诸
 侯自伐改为人者赵子曰二传不知谬文之义妄穿
 凿耳啖子曰盖齐侯谬文耳说见明年 榖梁传桓
 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善之
 也何善乎尔燕周之分子也贡职不至山戎为之伐
 矣 按言由山戎病燕使不能通职贡于周故伐之
 桓公此举多以勤远略为讥然此时桓事新集楚势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4a 页 WYG0168-0538a.png
 方张岂兴得己之师据史记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
 则不得不救然春秋不以救书而下书献戎捷则齐
 侯之志实在远略宰孔己知之矣 杜氏曰燕国今
 蓟县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杜氏曰刺奢且非土功之时 徐氏曰郎泉台也未
 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 何氏曰礼天子有灵台以
 候天地诸侯有时台以候四时动而无益于民者虽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4b 页 WYG0168-0538b.png
 乐不为也 孙氏曰庄比年兴作又一岁而三筑台
 妨农害民甚矣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薜
 公羊传讥远也 杜氏曰薛鲁地 何氏曰礼诸侯
 之观不过郊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左传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5a 页 WYG0168-0538c.png
 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虽夷狄俘犹/不以相遗) 赵氏
 曰据齐未霸之时尚不曾朝鲁今既为霸主岂肯自
 献戎捷乎必无此理但文误尔二传皆言齐侯亲伐
 山戎又僖九年葵丘之会宰孔曰齐侯不务德而勤
 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皆论齐侯亲行
 之事则知去年伐山戎当书齐侯今献戎捷当书齐
 人交互致误尔榖梁云军得曰捷戎菽也齐桓分戎
 菽与诸侯不近人情又捷者军得而安知是菽乎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5b 页 WYG0168-0538d.png
 公羊传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旂获而
 过我也(旂获建旂/县所获) 今按齐鲁方睦何威我之有旂
 获过我又妄说也
秋筑台于秦
 范氏曰秦鲁地 杜氏曰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
冬不雨
 程子曰一岁三筑台明年城小榖故冬书不雨闵之
 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6a 页 WYG0168-0539a.png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榖
 范氏曰小榖鲁邑泰山孙氏曰曲阜西北有小榖城
 五峰胡氏曰孙鲁人也考此详矣惟左传曰为管仲
 也杜氏谓公感齐桓之德故为管仲城私邑小榖者
 济北榖城县也中有管仲井不系之齐者大都以名
 通则不系国也按昭十一年楚申无宇言齐桓公城
 榖而寘管仲焉杜预盖附此而为说然经文自云城
 小榖未尝云城榖何以知小榖之为榖城邪齐自有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6b 页 WYG0168-0539b.png
 榖如文十七年公及齐侯盟榖宣十四年归父会榖
 皆济北之榖也此城小榖自是鲁之小榖耳何与于
 齐邪孙氏曰去年三筑台冬不雨今春又城小榖荐
 饥而轻用民力此其所以书也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左传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见
 于齐侯夏遇于梁丘(赵氏曰按荆伐郑经今五年岂/有许时方报之乎 杜氏曰齐)
 (善宋之请见故进其班赵氏/曰假令郑先见亦得在上乎) 杜氏曰梁丘在高平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7a 页 WYG0168-0539c.png
 昌邑县西南(今按谷梁谓梁丘在曹邾之间去齐百/里恐未是又曰非不能从诸侯而往也)
 (辞所遇遇所不遇大/齐桓也并无稽之说) 汪氏曰盟会之序主会者居
 上若遇则以简礼相见比于不期而遇者莫适为主
 故以爵之尊卑为序爵同则以国之大小为序耳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左传初公筑台临党氏(鲁大/夫)见孟任(党氏/女)从之(言欲/与通)
 (也/)(不从/公)而以夫人言许之(许以为夫人而曰以夫/人言许之者后不果如)
 (盟姑为/是言)割臂盟公生子般(音/班)焉雩(祭天/也)(肄/也)于梁氏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7b 页 WYG0168-0539d.png
 (鲁大/夫)女公子(子般/妹)观之圉人荦(力角反掌/养马者)自墙外与
 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
 力焉能投盖于稷门(稷门鲁城门投/盖于稷门未详)公疾问后于叔
 牙对曰庆父材(庆父牙/同母兄)问于季友(传曰季友文姜之/爱子与公同生)
 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季/友)使
 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针巫氏(鲁大/夫)使针季酖之曰饮
 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
 卒立叔孙氏(逵泉鲁地不以罪诛/故得立后世其禄) 公羊传何以不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8a 页 WYG0168-0540a.png
 称弟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
 季子讳杀季子之遏恶也不以为国狱缘季子之心
 而为之讳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
 子季子至而授之国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
 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
 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己知之矣(父死子继曰生/兄死弟继曰及)
 (言隐公生桓公及今君生/庆父亦当及是鲁之常也)庆父也存(庄公辞之此承/班也存 语而)
 (应/之)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俄而牙弑械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8b 页 WYG0168-0540b.png
 成(时牙实自欲弑/君兵械巳成)季子和药而饮之曰公子从吾言
 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时/世)
 (大夫诛不暴扬/子当继体如故)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
 笑必无后乎鲁国于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傫氏
 (或是大夫家/或是地名)至乎王堤(地/名)而死公子牙今将尔(将欲/弑君)
 (事未/行也)辞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然则
 善之与曰然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季子杀
 母兄何善尔诛不得避兄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不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9a 页 WYG0168-0540c.png
 直诛而酖之行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终然
 亲亲之道也 陆氏曰公羊云何以不称弟杀也按
 书公子常例也叔肸书弟自特书耳不得引以为义
  按叔牙之事公羊得之若如左氏则只以庆父材
 一语而遂杀之亦无此理牙以卒书者虽酖之以立
 叔孙氏丧以大夫之礼也周礼小司寇同族有罪不
 即市文王世子曰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鲁
 之处牙自是遵用此故事耳诸家皆有褒美成季之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79b 页 WYG0168-0540d.png
 说恐经无此意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左传子般即位次于党氏 公羊传路寝者何正寝
 也 榖梁传路寝正寝也寝疾居正寝正也男子不
 绝于妇人之手以齐终也 啖氏曰凡公薨必书其
 所(小寝路寝/高寝之类)详内事重凶变也 赵氏曰公必薨于
 正寝以就公卿也大位奸之窥也危病邪之伺也若
 蔽于隐是使小人女子得行其志也庄公正终而嗣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0a 页 WYG0168-0541a.png
 祸分位不明而闺闱不修也故宗嗣素定之兵权散
 主之闺闱严饬之小人女子不尸重任贤良受托鼎
 足交辅则篡弑之祸曷由而至哉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巳未公榖作/乙未般音班)
 左传冬十月己未共仲(庆/父)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
 成季奔陈(出奔不书国/乱史失之)立闵公(庄公庶子/时年八岁) 又曰闵
 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 公羊传子
 卒云子卒此其称子般卒何(据子赤不/言子赤卒)君存称世子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0b 页 WYG0168-0541b.png
 (明当世父/位为君)君薨称子某(明继父也名者以尸/柩尚存君前臣名也)既葬称
 子(不名者无/所屈也)踰年称公子般卒何以不书葬未踰年
 之君也有子则庙(立/庙)庙则书葬无子不庙不庙则不
 书葬 啖氏曰凡踰年君卒皆称曰卒言嗣先君未
 成君也故不书薨而曰卒先君未葬则名之(父前子/名义也)
 既葬则不名(子赤/是也) 何氏曰称卒不地降成 赵氏
 曰子般子赤以被杀故不书地义与隐同子野非被
 杀而亦不书地阙文也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1a 页 WYG0168-0541c.png
公子庆父如齐
 杜氏曰庆父既杀子般季友出奔国人不与故惧而
 适齐欲以求援时无君假赴告之礼而行 啖氏曰
 榖梁云此奔也其曰如讳之也若实奔而曰如乃是
 掩其恶岂然乎 按庆父窃国之谋久矣叔牙弑械
 己成使非季子应时诛之则庄公且不得以道终而
 子般之贼不待今年矣既弑子般犹不能遂有之见
 鲁俗秉礼人心未尽从也故因闵公之立告于霸主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1b 页 WYG0168-0541d.png
 以为自托之计齐桓大则方伯亲则比邻甥舅之国
 也岂不知庆父之为贼而容其来使纵其复归以贻
 鲁国累世之祸谓之何哉春秋书之一以见其得兵
 权出入自如而莫之制亦以见时无明王贤伯故使
 乱贼纵横而其端未已也桓文之事圣门所以不道
 也有以哉
狄伐邢(此狄入/伐之始)
 杜氏曰邢姬姓周公之胤国在广平襄国县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2a 页 WYG0168-0542a.png
 
 
 
 
 
 
 
 
春秋辑传 卷三 第 82b 页 WYG0168-0542b.png
 
 
 
 
 
 
 
 春秋辑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