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辑传 卷一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a 页 WYG0168-04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辑传卷一
             明 王樵 辑
 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
 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系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
 所记之名也(杨氏勋曰春秋者史官编年记事年有/四时之序春先于夏秋先于冬故举春)
 (秋二字以包之贾逵云取法阴阳之中知不然者以/孝经云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岂是取法阴阳之中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b 页 WYG0168-0422b.png
 (知非也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左史/所书春秋是也右史所书尚书是也则春秋立名必)
 (是仲尼以往三代以/来不审谁立之耳)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
 曰周礼尽在鲁矣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
 衰官失其守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
 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隐公
 左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声/谥)
 (也益孟子之侄娣也诸侯始娶则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人故谓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a 页 WYG0168-0423a.png
 (继/室)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
 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言归鲁而生男/惠公不以桓生)
 (之年/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程子曰夫子之道既不
 行于天下于是因鲁春秋立百王之大法平王东迁
 在位五十一年卒不能兴复先王之业王道绝矣孟
 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适当隐
 公之初故始于隐公 胡传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
 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今按邶鄘而下多春秋时诗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b 页 WYG0168-0423b.png
 也而谓诗亡然后春秋作何也自黍离降为国风天
 下无复有雅而王者之诗亡矣春秋作于隐公适当
 雅亡之后又按小雅正月刺幽王诗也而曰赫赫宗
 周褒姒灭(胡悦/反)之逮鲁孝公之末幽王已为犬戎所
 毙惠公初年周既东矣春秋不作于孝公惠公者东
 迁之始流风遗俗犹有存者郑武公入为司徒善于
 其职则犹用贤也晋侯捍王于艰锡之秬鬯则犹有
 诰命也王曰其归视尔师则诸侯犹来朝也义和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a 页 WYG0168-0423c.png
 薨谥为文侯则列国犹有请也及平王在位日久不
 能自强于政治弃其九族葛藟有终远兄弟之刺不
 抚其民周人有束薪蒲楚之讥至其晚年失道滋甚
 乃以天王之尊下赗诸侯之妾于是三纲沦九法斁
 人望绝矣夫妇人伦之本朝廷风化之原平王子母
 适冢正后亲遭褒姒之难废黜播迁而宗国颠覆亦
 可省矣又不是惩而赗人宠妾是拔本塞原自灭之
 也春秋于此盖有不得已焉耳托始乎隐不亦深切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b 页 WYG0168-0423d.png
 著明也哉
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
 统也 按何休谓惟王者然后改元若诸侯不当改
 元则鲁史当书四十九年正月恐无此理盖列国奉
 王正朔至于纪事必自用其年耳 杜氏曰因鲁史
 作春秋故以鲁纪年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
 故不言一年一月 左传春王周正月(言周以/别夏殷) 谷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a 页 WYG0168-0424a.png
 梁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 胡传按左氏曰王
 周正月周人以建子为岁首则冬十有一月是也前
 乎周者以丑为正其书始即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
 朔则知月不易也后乎周者以亥为正其书始建国
 曰元年冬十月则知时不易也建子非春亦明矣乃
 以夏时冠周月何哉圣人语颜回以为邦则曰行夏
 之时作春秋以经世则曰春王正月此见诸行事之
 验也或曰非天子不议礼仲尼有圣德无其位而改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b 页 WYG0168-0424b.png
 正朔可乎曰有是言也不曰春秋天子之事乎以夏
 时冠周月垂法后世以周正纪事示无其位不敢自
 专也其旨微矣 朱子曰春秋书正据伊川则只是
 周正建子之月但非春而书春则夫子有行夏时之
 意而假天时以立义耳文定引商书十有二月汉史
 冬十月为證以明周不改月此固然矣然以孟子考
 之则七八月乃建午建未之月暑月苗长之时而十
 一月十二月乃建戌建亥之月将寒成梁之候又似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a 页 WYG0168-0424c.png
 并改月数此又何耶或是当时二者并行惟人所用
 但春秋既是国史则必用时王之正其比商书不同
 者盖后世之深文而秦汉直称十月者则其制度之
 阔略耳又曰孟子所谓七八月乃今五六月所谓十
 一月十二月乃今之九月十月是周人固已改月矣
 但天时则不可改故书云秋大熟未穫此即止是今
 时之秋盖非酉戌之月则未有以见夫岁之大熟而
 未穫也以此考之今春秋月数乃鲁史之旧文而四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b 页 WYG0168-0424d.png
 时之序则孔子之微意伊川所谓假天时以立义者
 正谓此也若谓周人初不改月则未有明据故文定
 只以商秦二事为證以彼之博洽精勤所取犹止于
 此则无他可考必矣今乃欲以十月陨霜之异證之
 恐未足以为不改月之验也盖陨霜在今之十月则
 不足怪在周之十月则为异矣又曰诗中月数又似
 不曾改如四月惟夏六月徂暑之类故熹向者疑其
 并行也 又曰某亲见文定家说文定春秋说夫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a 页 WYG0168-0425a.png
 以夏时冠周月以周正纪事谓如公即位依旧是十
 一月只是孔子改作春正月某便不敢信恁地时二
 百四十二年夫子只證得个行夏之时四个字据今
 周礼有正月有正岁则周实是元改作春正月夫子
 所谓行夏之时只是为他不顺欲改从建寅 诗七
 月朱子传曰七月斗建申之月夏之七月也一之日
 谓斗建子一阳之月二之日谓斗建丑二阳之月也
 盖周之先公已用此以纪候故周有天下遂以为一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b 页 WYG0168-0425b.png
 代之正朔也 逸周书周月篇曰凡四时成岁有春
 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十二月中气著时应闰无中
 气斗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
 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
 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号一
 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为正易民之视亦越我周
 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
 狩烝享犹自夏焉 愚按史以传信时必与月合月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a 页 WYG0168-0425c.png
 必与所书之事合若以夏时冠周月则时与月下所
 书之事常差两月朱子谓以书考之凡书月皆不著
 时疑古史记事例如此至孔子作春秋然后以天时
 加王月以明上奉天时下正王朔之义而加春于建
 子之月则行夏时之意亦在其中然鲁史谓之春秋
 似元有此字吾谓夫子所因者鲁史鲁史所用者周
 正朔此处夫子无容有所增损也然则子月可为春
 乎曰子月为一岁之始犹子时为一日之始乌在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b 页 WYG0168-0425d.png
 月不可为春乎 经传所记有例差两月者是经用
 周正而传取国史有自用夏正者失于更改也 汉
 书陈宠传曰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天以为正周以为
 春 左传不书即位摄也 公羊传公何以不言即
 位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隐长其为
 尊卑也微(谓母/俱妾)国人莫知(言惠公不/早分别)隐长又贤诸大
 夫扳隐而立之 榖梁传公何以不言即位将以让
 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音/申)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a 页 WYG0168-0426a.png
 而不信邪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
 桓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
 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大伦
 也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
 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
 则未也 程子曰元年隐公之始年春天时正月王
 正书春王正月示人君当上奉天时下承王正明此
 义则知王与天同大人道立矣周正月非春也假天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b 页 WYG0168-0426b.png
 时以立义耳平王之时王道绝矣春秋假周以正王
 法隐不书即位明大法于始也诸侯之立必由王命
 隐公自立故不书即位不与其为君也法既立矣诸
 公或书或不书义各不同既不受命于天子以先君
 之命而继世者则正其始文成襄昭哀是也继世者
 既非王命又非先君之命不书即位不正其始也庄
 闵僖是也桓宣定之书即位桓弑君而立宣受弑贼
 之立定为逐君者所立皆无王无君何命之受故书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9a 页 WYG0168-0426c.png
 其自即位也定之比宣则又有间矣 胡传国君逾
 年改元必行告庙之礼国史主记时政必书即位之
 事而隐公阙焉是仲尼削之也古者诸侯继世袭封
 则内必有所承爵位土田受之天子则上必有所禀
 内不承国于先君上不禀命于天子诸大夫扳已以
 立而遂立焉是与争乱造端而篡弑所由起也春秋
 首绌隐公以明大法父子君臣之伦正矣 仁山金
 氏曰惠公妻其妾嫡其庶王法所当正也平王不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9b 页 WYG0168-0426d.png
 不之正而反成之(如归赗/等是也)不足以怀鲁而祗以坏王
 法成鲁祸王室其有不衰乎然则王之正之将如何
 曰隐公上不敢违其父下不敢废其弟而自以为摄
 天子于是锡命焉则是受天子之命为诸侯也隐定
 而桓之逆谋弭矣此所以正王法而怀诸侯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父音甫凡人名地名放此邾/公羊传作邾娄与礼记檀弓)
 (同盖齐人语也蔑莫结反/公榖作昧 此私盟之始)
 三月斗建寅之月公隐公也鲁侯爵而称公者臣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68-0427a.png
 之辞礼五等之君国人称之曰公(见仪/礼)鲁史所书圣
 人因而不革也 左传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
 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程子曰盟誓以结信出于人情先王所不禁也后
 世屡盟而不信则罪也诸侯交相盟誓乱世之事也
 凡盟内为主称及外为主称会在鲁地虽外为主亦
 称及彼来而我及之也两国以上则称会彼盟而往
 会之也邾附庸国邾子克字仪父附庸之君称字同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68-0427b.png
 王臣也夷狄则称名降中国也 杜氏曰邾今鲁国
 邹县也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城 赵氏曰
 盟者刑牲而徵严于神明者也王纲坏则诸侯恣而
 仇党行故干戈以敌仇盟誓以固党天下行之遂为
 常焉若王政举则诸侯莫敢相害盟何为焉贤君立
 则信著而义达盟可息焉观春秋之盟有以见王政
 不行而天下无贤侯也或曰周官司寇有司盟掌盟
 载之法又礼记云殷人作誓而人始畔周人作会而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68-0427c.png
 人始疑如此则何独于衰世哉答曰周官之伪予已
 论之矣(赵子著五经辩惑说/周官是后人附益也)圣人建邦创义岂先立
 此官礼记所言亦据二代之衰时耳 按赵氏又谓
 三传贵之褒之之说为非谓彼盖见庄十六年邾子
 克卒以为即仪父以同盟而书卒不知仪父非克也
 仪父亦邾君之名与季孙行父晋荀林父父字并同
 缘其未得王命故其卒不见于经至庄十六年名克
 者乃其嗣君自以王命为子而书卒耳附庸之君非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68-0427d.png
 有勤王之善纵能自通于大国有何嘉而字以褒之
 乎若仪父实贤桓十五年与牟人葛人来朝一例称
 人何哉理又可见也 今按此说有理宜并存之
 八年榖梁传曰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赵
 子善之谓起例宜于事首移附于此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鄢音/偃)
 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申国今南/阳定县)生庄公及
 共叔段(段出奔共/故曰共叔)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寤寐而/庄公已)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68-0428a.png
 (生故惊/而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
 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虢国今/荣阳县)
 他邑唯命请京(郑邑今荣/阳京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
 仲(郑大/夫)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
 (大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
 参国之一(三分国/城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
 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
 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68-0428b.png
 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
 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郑边/邑)(两/属)于已公子吕
 (郑大/夫)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
 又收贰以为已邑至于廪延(言转侵多也廪延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
 子封(公子/吕也)曰可矣厚(谓土地/广大)将得众公曰不义(不义/于君)
 不昵(不亲/于兄)厚将崩大叔完(完城/郭)(聚人/民)缮甲兵具卒
 乘(步曰卒/车曰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68-0428c.png
 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京叛
 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共国今汲/郡共县)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
 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
 难之也(段实出奔而以克为文明/郑伯志在于杀难言其奔) 谷梁传段弟也
 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贱段而甚郑伯也何
 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
 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68-0428d.png
 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胡传姜氏
 当武公存之时常欲立段矣及公既没姜以国君嫡
 母主乎内段以宠弟多才居乎外国人又悦而归之
 恐其终将轧已为后患也故授之大邑而不为之所
 纵使失道以至于乱然后以叛逆讨之则国人不敢
 从姜氏不敢主而大叔属籍当绝不可复居父母之
 邦此郑伯之志也王政以善养人推其所为使百姓
 兴于仁而不偷也况以恶养天伦使陷于罪因以剪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68-0429a.png
 之乎春秋推见至隐首诛其意以正人心示天下为
 公不可以私乱也垂训之义大矣 赵氏曰鄢当作
 邬郑地也在缑氏县西南至十一年乃属周左氏曰
 王取邬刘蔿邗之田于郑是也传写误为鄢字杜注
 云今颖川鄢陵误甚矣按从京至邬非远又是郑地
 段以有兵众故曰克若远走至鄢陵已出境即无复
 兵众何得云克又传曰自鄢出奔共即自邬过河向
 共城为便路若已南行至鄢陵即不当奔共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68-0429b.png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咺吁阮反赗/芳凤反 此)
 (王室下交/诸侯之始)
 左传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
 薨故名(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缓子氏仲子也薨不/知在何年左氏以二年书薨者即仲子故此)
 (云未/薨)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
 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此言赴吊各以远近/为差因为葬节耳)
 赠死不及尸(尸未葬/之通称)吊生不及哀(诸侯以上既葬则/缞麻除无哭位谅)
 (闇终/丧)豫凶事(仲子在/而来赗)非礼也(啖氏曰诸侯母在天子/宁有归其赗乎不辨菽)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68-0429c.png
 (麦者犹/不当耳) 仁山金氏曰按左氏传于隐公之篇多误
 于庄公之篇多缺此考春秋者所当知也隐传之误
 如仲子之赗子氏之薨尹氏之卒是也左氏既误以
 隐妻子氏之薨为仲子故此以仲子为未薨而王赗
 之其曰不及尸不及哀谓赗惠公之缓曰豫凶事谓
 赗仲子之豫也文之四年十有一月成风薨五年天
 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赗
 则归赗当是惠公仲子俱没之后其没在春秋之前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68-0429d.png
 左氏盖误解矣 陈氏曰缓且子氏未薨以下疑后
 人增益之杂记有大夫士讣于他国之君之礼则不
 但同位外姻也且文九年秦人归成风之禭传曰礼
 也诸侯相吊贺虽不当事苟有礼焉书也以无忘旧
 好则此以赠不及尸吊不及哀为非礼者又却自相
 悖矣 公羊传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惠公者何
 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
 君也赗者何丧事有赠赠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68-0430a.png
 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
 赗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其言来何
 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当各/遣一)
 (使异尊卑也二啖氏曰若言惠公仲子是二人则僖/公成风亦是 人若是二人则成风是僖公之母而)
 (春秋之文以子先母乎故榖梁之说是士赵氏曰宰/官咺名此止是名氏耳如宰予之类王 来鲁例书)
 (名氏石尚是也/ 按此亦一说)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不言及/仲子以)
 (仲子微而不得比夫人也信若此言则何以言母以/子贵乎公羊于是乎自相矛盾矣 朱子曰惠公仲)
 (子恐是惠公之妾僖公成风却是僖公/之母不可一例看不必如孙明复之说) 榖梁传母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68-0430b.png
 以子氏(妾不得体君故以子为氏平王新有幽王之/乱迁于成周欲崇礼诸侯仲子早卒无由追)
 (赗故因惠公之/丧而来赗之)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啖/赵)
 (主此/说)礼赗人之母则可赗人之妾则不可君子以其
 可辞受之其志不及事也(赵氏曰按春秋凡此例常/事皆不书若王当赗诸侯)
 (妾母则是常事何须书之且以此为得礼又何以正/陵替乎经文缘是惠公之母故赗之自然须言惠公)
 (仲子而遂云以其可辞受之乃/是天子之非礼以为合礼可乎)赗者何也乘焉曰赗
 衣衾曰襚贝玉曰含钱财曰赙 程子曰王者奉若
 天道故称天王其命曰天命其讨曰天讨尽此道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68-0430c.png
 王道也春秋因王命以正王法称天王以奉天命夫
 妇人伦之本最当先正春秋之时嫡妾僣乱圣人尤
 谨其名分男女之配终身不变者也故无再娶之礼
 大夫而下内无主则家道不立故不得已有再娶之
 礼天子诸侯内职具备后夫人已可以摄治无再娶
 之礼春秋之始尚有疑焉故仲子羽数特异僖公而
 后无复辨矣春秋因其窃号而书之以志僣乱仲子
 系惠公而言故正其名不曰夫人而曰惠公仲子谓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68-0430d.png
 惠公之仲子妾称也以夫人礼赗人之妾是乱人伦
 之甚也然春秋之始天王之义未见故不可去天而
 名咺以见其不王王臣虽微不名况于宰乎 胡传
 上古应时称号故其名三变春秋创制立名系王于
 天为万世法冢宰称宰咺者名也王朝公卿书官大
 夫书字上士中士书名下士书人咺位六卿之长而
 名之何也仲子惠公之妾耳以天王之尊下赗诸侯
 之妾是加冠于屦人道之大经拂矣天王纪法之宗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68-0431a.png
 也六卿纪法之守也议纪法而修诸朝廷之上则与
 闻其谋颁纪法而行诸邦国之间则专掌其事而承
 命以赗诸侯之妾是坏法乱纪自王朝始也春秋重
 嫡妾之分故特贬而书名以见宰之非宰也或曰僖
 公之母成风亦庄公妾也其卒也王使荣叔归含且
 赗其葬也王使召伯来会葬下赗诸侯之妾而名其
 宰荣召何以书字而不名也于前赗仲子则名冢宰
 于后葬成风王不称天其法严矣(汪氏克宽曰说公/羊者以宰为士或)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68-0431b.png
 (引小宰宰夫为證然周官三百六十他官未尝见经/何独于小宰而书之乎或以宰为氏引宰予为證然)
 (宰周公宰梁伯纠岂可亦以为氏乎唯刘氏意林谓/春秋于大夫莫书其官至冢宰则书之此见任之最)
 (重宰者尊称非中士所当冒最得经意且左传僖九/年称宰孔使经不书宰周公而书其名则论者亦疑)
 (为士与/氏矣) 愚按惠公元妃孟子既卒约昏于宋当是
 时宠爱之私未形也而其名号已讲矣实以夫人礼
 娶也啖子谓仲子本以夫人礼娶又隐公以桓公为
 先君之嗣故行夫人丧礼书薨自成风之后妾母皆
 僣用夫人礼故亦书薨著其非礼也凡夫人葬皆书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68-0431c.png
 仲子不书葬者以诸侯不二嫡虽用夫人礼犹不列
 于庙也(别筑宫五年考/仲子之宫是也)自文公葬成风之后乃有二
 夫人祔庙非礼也斯言得之矣抑先正恶惠公有昧
 礼再娶之失遂加以妾为妻之罪故于隐桓嫡庶之
 分辩虽多而未明于夫人子氏之书论虽多而不定
 也夫诸侯无再娶之礼而惠公再娶焉惠公之失礼
 也仲子固为夫人也自周衰典礼不明当时上下盖
 安之而莫察其非矣故隐公则终身自居于庶孽而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68-0431d.png
 以桓公为当立使其知仲子声子皆妾也则隐与桓
 皆庶子也隐长而桓少安肯以其国让桓哉其所以
 举而让桓者必其安于嫡庶之分而不敢乱也安于
 嫡庶之分者以当时诸侯不再娶之礼未之讲也夫
 礼一差名一不正而其祸至于篡弑所由兴可不谨
 哉春秋于前书天王归惠公仲子之赗于后书考仲
 子之宫存其实以见夫失之不可掩正其名以见夫
 礼之不可乱岂不深切著明也哉 朱子曰春秋一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68-0432a.png
 发首不书即位即君臣之事也书仲子嫡妾之分即
 夫妇之事也书及制盟朋友之事也书郑伯克段即
 兄弟之事也一开卷人伦备矣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左传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公立
 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公羊传孰
 及之内之微者也 榖梁传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
 外卑者也 赵氏曰脩二国之好而为盟誓非君则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68-0432b.png
 卿何得使微者先儒云微者不命之卿也按例外之
 不命卿来鲁皆书名但不言氏耳且前后盟而不言
 内盟者凡七推寻事迹皆是公自盟(义见篡/例盟篇)义例昭
 然不可或称是公或称是微者(宿盟云是微幽盟云/是公皆舛驳者也)
  胡传内称及外称人皆微者其地以国宿亦与焉
  今按此经三家说不同恐赵说是 杜氏曰宿小
 国东平无盐县也凡盟以国地者国主亦与盟例在
 僖十九年宋今梁国睢阳县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68-0432c.png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祭侧界反之此/王臣私交 始)
 左传非王命也 杜氏曰祭国伯爵也 榖梁传来
 者来朝也其弗谓朝何也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
 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聘弓镞矢
 不出境埸束脩之肉不行境中有至尊者不贰之也
  程子曰祭伯畿内诸侯为王卿士来朝鲁不言朝
 不与其朝也当时诸侯不脩朝觐之礼失人臣之义
 王所当治也祭伯为王臣不能辅王正典刑而反与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68-0432d.png
 之交又来朝之故不与其朝以明其罪先儒有内臣
 无外交之说甚非也若天下有道诸侯顺轨岂有内
 外之限其相交好乃常礼也然委官守而远相朝无
 是道也周礼所谓世相朝谓邻国耳 啖氏曰榖梁
 曰寰内诸侯也按寰内诸侯例称子若以伯为爵则
 毛伯召伯荣叔祭叔复是何爵乎是知天子大夫例
 书字 按啖说是 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
 不敢贰君也檀弓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境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68-0433a.png
公子益师卒
 榖梁传大夫日卒正也不日卒恶也 程子曰诸侯
 之卿必受命于天子当时不复请命故诸侯之卿皆
 不书官不与其为卿也称公子以公子故使为卿也
 惟宋王者后得命官故独宋卿书官卿者佐君以治
 国其卒国之大事故书于此见君臣之义或日或不
 日因旧史也古史记事简略日月或不备春秋因旧
 史有可损而不能益也 东莱吕氏曰益师之卒春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68-0433b.png
 秋没其爵盖以命不出于天子虽有爵犹无爵也于
 此可以见王命之重焉内大夫之卒益师首以公子
 书所以讥鲁之用人不以贤而以亲视天职为私故
 特书公子以著其罪于此可以见天职之公焉君之
 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故小敛大敛君
 皆亲临恩厚恻怛匪自外至故春秋于其卒必谨而
 书之于此可以见春秋之义焉卒者人之终也君子
 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卿大夫佐君以任一国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68-0433c.png
 重其事又何如也回省平生无一毫之可悔于心无
 一念一事之不尽于君而后可无憾以没君子于斯
 宁无惕然而惧乎故于此可以见死生之际焉学者
 不是之求方且尺较寸量于日月琐碎之例亦独何
 哉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此书会之始始/亦会戎狄之)
 左传脩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杜氏曰戎而书
 会者顺其俗以为礼皆为居中国若戎子驹支者陈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68-0433d.png
 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潜鲁地 谷梁传会者外为
 主焉尔智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然后可以
 出会会戎危公也 何氏曰王者不治夷狄录戎者
 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程子曰周室既衰蛮夷猾夏
 有散居中国者方伯大国明大义而攘斥之义也其
 馀列国慎固封守可也若与之和好以免侵暴非所
 谓戎狄是膺所以容其乱华也故春秋华夷之辨尤
 谨居其地而亲中国与盟会者则与之公之会戎非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68-0434a.png
 义也 胡传戎狄举号外之也(啖氏曰凡戎狄不/书爵号君臣同词)
 中国而外四夷使之各安其所也正朔不加奚会同
 之有书会戎讥之也 王伯厚曰平王之迁戎为之
 也襄王之出狄为之也春秋之笔戎为先狄次之其
 末也淮夷列诸侯之会天下之变极矣
夏五月莒人入向(向舒亮反始/此入国之)
 公羊传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骇榖作侅后同帅朔律反后/仿此 此大夫专兵之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68-0434b.png
 胡传左氏曰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莒人入
 向以姜氏还此所谓案也春秋书曰莒人入向此所
 谓断也以事言之入者造其国都以义言之入者逆
 而不顺莒称人小国也(孙氏曰春秋小国卿大夫皆/略称人 陈氏曰入君大夫)
 (皆称人君将书君自楚庄入陈始大夫将书大夫自/郤缺入蔡始惟内大夫则书之 按莒向皆小国宣)
 (四年公伐莒取向则向后为莒所并可知字陆氏曰/经中一字遍施于诸例而义不同者唯人 耳国而)
 (称人则众词也师称人则寡词也名爵不贵而/称人则微词也黜其名爵而称人则贬词也)无骇
 不氏未赐族也(张洽曰无骇挟皆内大夫之未赐族/者左氏称司空无骇经不书官夫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68-0434c.png
 (削之/也)其书帅师用大众也非王命而入人国邑逞其
 私意见诸侯之不臣也擅兴而征讨不加焉见天王
 之不君也据事直书义自见矣 杜氏曰向小国也
 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莒国今城阳莒县极附庸
 小国也赐族例在八年(按向有二莒人入向与伐莒/取向乃近莒之邑按一统志)
 (今莒州南七十三里有向城是也谯国龙亢之向城/在今凤阳府怀远县西北八十五里去莒为远襄十)
 (四年会吴于/向是此向也) 程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春秋之时诸侯擅相侵伐春秋直书其事而责常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68-0434d.png
 在被侵伐者盖彼加兵于已则当引咎或自辩喻之
 以礼义不得免焉则固其封疆告于天子方伯若忿
 而与战则以与战者为主处已绝乱之道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此盟外/域之始)
 左传戎请盟秋盟于唐复脩戎好也 胡传按费誓
 称淮夷徐戎此盖徐州之戎久居中国在鲁之东郊
 者也韩愈氏言春秋谨严君子以为深得其旨所谓
 谨严者何谨乎莫谨于中外之辨矣中国而无礼则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68-0435a.png
 外之外域内侵则膺之此春秋之旨也而与戎歃血
 以盟非义矣是故成于日者必以事系日而前此蔑
 不日宿不日后此密不日石门不日独盟于唐书日
 者谨之也 张氏曰盟必详其月日以其相与约信
 或寻或寒皆考于此前此蔑宿二盟不日者久远失
 之耳 杜氏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八月无庚
 辰庚辰七月九日也日月必有误 孔氏曰杜勘检
 经传上下月日制为长历此年八月壬寅朔其月三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6b 页 WYG0168-0435b.png
 日甲辰十五日丙辰二十七日戊辰其月无庚辰也
 七月壬申朔则九日有庚辰杜观上下若月不容误
 则指言日误若日不容误则指言月误此则上有秋
 下有九月则日月俱有误故云日月必有误也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緰音须履緰/左氏作裂緰)
 左传卿为君逆也 公羊传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
 何以不称使昏礼不称主人(主人谓婿也为有廉耻/之心不欲自言娶妇)
 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娶则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68-0435c.png
 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宋公无母莫/使命之辞穷)
 (故自命之自命之/则不得不称使)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
 称母母不通也(妇人无外事母命/不得通于邻国)外逆女不书此何
 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
 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春秋之始也女在其国
 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伯姬者何内女也妇人
 谓嫁曰归 程子曰非命卿皆书名以君命来逆夫
 人也在鲁故称女内女嫁为诸侯夫人则书逆书归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7b 页 WYG0168-0435d.png
 明重事也来逆非卿则书归而已见其礼之薄也先
 儒皆谓诸侯当亲迎亲迎者迎于其所馆故有亲御
 授绥之礼岂有委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乎
 非惟诸侯卿大夫而下皆然诗称文王亲迎于渭未
 尝出疆也送之者虽公子公孙非卿则不书 愚按
 内女归于诸侯则尊同尊同则志此与其他昏礼以
 常事不书书则以著礼之失者固不同也亲迎之礼
 程子尽之渭在周旁近地也而可以亲迎韩因入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68-0436a.png
 便道也而可以亲迎故文王得迎于渭韩侯得迎于
 蹶之里也况文王时为世子乎他如列国大昏皆使
 上卿逆于其国而至则亲逆于其馆耳无出疆之理
 抑内女为夫人凡八见于经独于纪详焉夫亦以吾
 女遭人伦之变者乎是故履緰之逆其始也齐侯葬
 纪伯姬其终也吁春秋其亦有所慨也夫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伯左作帛始此/外相盟之)
 程子曰阙文也当云纪子某伯莒子盟于密左氏附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8b 页 WYG0168-0436b.png
 会作帛杜预以为裂繻之字春秋无大夫在诸侯上
 者公榖皆作伯 杜氏曰密莒邑城阳淳于县东北
 有密乡 李廉曰纪本非子爵恐子上犹有阙字
 或云子伯二字即侯字之误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公羊传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子
 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榖梁传夫人
 薨不地夫人者隐之妻也 范氏曰夫人无出境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68-0436c.png
 事薨有常处故不书地 程子曰隐公夫人也妇人
 从夫者也公在故不书葬于此见夫妇之义矣 今
 按夫人子氏左氏以为即仲子故以前归赗为豫凶
 事程子曰岂有此理夫人子氏自是隐公之妻不干
 仲子事公羊以为即声子但左氏明言惠公元妃孟
 子卒后继室以声子而生隐公继室若在恐无缘再
 娶必是声子卒后始又娶仲子而生桓公声子仲子
 皆妾也故春秋书仲子但曰仲子则书声子必不曰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29b 页 WYG0168-0436d.png
 夫人盖子将不终为君母亦不终为夫人而夫子肯
 书曰夫人以损其实乎声子乃孟子之侄娣孟子
 卒后声子以次妃摄行内事谓之继室不得称夫人
 者以于礼无二嫡也不再娶夫人者以诸侯无再娶
 之礼也声子卒后惠公以内事无主再娶仲子而正
 其名曰夫人以其非侄娣比也而不知其皆非礼也
 声子仲子皆薨于春秋之前此年薨者自是隐公夫
 人虽摄实行君事春秋书隐曰公则书其妻曰夫人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68-0437a.png
 无可疑者左氏误认为仲子故以天王归赗为豫凶
 事甚至以尹氏为君氏以君氏为声子知君氏之无
 理无据则知其前亦妄矣
郑人伐卫(此诸侯专/征伐之始)
 胡传按左氏郑共叔之乱公孙滑(段之/子)出奔卫卫人
 为之伐郑取廪延至是郑人伐卫讨滑之乱也凡兵
 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两兵相接曰战缳其
 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徙其朝市曰迁毁其宗庙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0b 页 WYG0168-0437b.png
 社稷曰灭诡道而胜之曰败悉虏而俘之曰取轻行
 而掩之曰袭已去而蹑之曰追聚兵而守之曰戍以
 弱假强而能左右之曰以皆志其事实以明轻重内
 兵书败曰战书灭曰取特婉其辞为君隐也(啖氏曰/公羊云)
 (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皆/举重也此说是有与例不合者则随义释之)征伐天
 子之大权今郑无王命虽有言可执亦王法所禁况
 于修怨乎不书战者程氏以为卫已服也卫服则可
 免矣此义施于伐而不书战皆可通矣(陆氏曰成公/已前侵伐书)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68-0437c.png
 (人者远事难详/不必皆微者)
三年春王二月
 程子曰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书王二月在三月则
 书王三月无事则书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
 事则存天时正王朔天时备则岁功成王道存则人
 理立春秋之大义也(汪氏曰春秋书王正月者九十/三书王二月者三十三书王三)
 (月者十九皆于岁首系王著周王之正朔以明大一/统之义或岁首所书事旧史止书时或例当书时则)
 (二月三月皆不书王如隐八年书遇垂三月归祊襄/十五年书向戌聘二月盟文九年书毛伯求金二月)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1b 页 WYG0168-0437d.png
 (得臣如京三月夫人至之类是也何体乃谓二月殷/之正月三月夏之正月王者存二王之后使纥其正)
 (朔其说谬甚当周之世而存夏/殷之正朔岂所谓大一统耶)
己巳日有食之
 公羊传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
 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
 也(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是/也日月之行无迟疾食不失正朔也)其或日或不
 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谓二日/食己巳)
 (日有食之是也日行/疾月行迟过朔乃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谓晦日食/庄十八年)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68-0438a.png
 (三月日有食之是也日行/迟月行疾未至朔而食) 榖梁传言日不言朔食
 晦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谓经不书/月食日)知其不可知
 知也(谓圣人慎疑作不/知之辞者智也) 程子曰日有食之有食之
 者也更不推求者何也太阳君也而被侵食君道所
 忌然有常度灾而非异也星辰陵历亦然 胡传经
 书日食三十六去之千有馀岁而精历算者所能考
 也其行有常度矣然每食必书示后世治度明时之
 法也有常度则灾而非异矣然每食必书示后世遇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2b 页 WYG0168-0438b.png
 灾而惧之意也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而有食之
 灾咎象也克谨天戒则虽有其象而无其应弗克畏
 天灾咎之来必矣凡经所书者或妾妇乘其夫或臣
 子背君父或政权在臣下或夷狄侵中国皆阳微阴
 盛之徵也是故十月之交诗人以刺日有食之春秋
 必书以戒人君不可忽天象也 愚按此日食公羊
 以为失之前者朔在前榖梁谓言日不言朔食晦日
 也杜氏以长历推明此食是二月朔不书朔史失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68-0438c.png
 也 食必在朔日不在朔日历差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
 左传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杜注谓欲/诸侯之速)
 (至故远日以赴春秋不书实崩日而书远日/者即传其伪以惩臣子之过按此说恐非) 公羊
 传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
 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
 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杜氏
 曰不书葬鲁不会 榖梁传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3b 页 WYG0168-0438d.png
 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故崩之
 其不名何也太上故不名也 胡传崩者上坠之形
 春秋历十有二王桓襄匡简景志崩志葬者赴告及
 鲁往会之也平惠定灵志崩不志葬者赴告虽及鲁
 不会也庄僖顷崩葬皆不志者王室不告鲁亦不往
 也诸侯为天王服斩衰礼当以所闻先后而奔丧今
 平王崩周人来讣而隐公不往是无君也其罪应诛
 不书而自见矣或曰万国至众也封疆至重也天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68-0439a.png
 之丧不得越境以奔而脩服于国卿供吊送之礼讫
 葬卒哭而除丧礼乎按周书康王之诰太保率西方
 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趋
 出王反丧服此奔成王之丧者安得以为脩服于国
 而可乎故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往吊谓使人可
 也鲁人不往谓当亲之者而不可使人代也诸侯岁
 时或朝觐于京师或会同于方岳或从兵革征讨之
 事越境踰时不以为难何独难于奔丧而薄君臣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4b 页 WYG0168-0439b.png
 终存没之义哉大非先王之礼失春秋之义矣 赵
 氏曰春秋王崩三不书(庄王僖/王顷王)见王室不告鲁之不
 赴也(王室使告国史当书之不然鲁闻王/崩使卿赴吊则知其日月亦当书也)哀王室之
 无人(王室陵夷公卿非/其人故礼缺耳)著诸侯之不臣也(王室虽不/告诸侯闻)
 (之自/当往)嗣王即位皆不书(逾年而即位天下更始即当/书其即位以见天下新有大)
 (君/也)不能施令于天下也(但自即位而已不能有号令/新政使天下知也亦犹诗有)
 (王风不/为雅也)罪诸侯不臣而莫之承也(诸侯视之与不即/位同不复重承也)
 哀王道积微而莫之兴也又曰王后世子废兴卒葬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68-0439c.png
 之不书何也王室不告诸侯不赴也(不庆/吊)哀其微也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左/作君)
 公羊传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
 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
 王崩诸侯之主也(赵氏曰春秋一字之义为经邦大/训岂有缘其为诸侯作主人之恩)
 (而录之/于经乎) 胡传尹氏天子大夫世执朝权为周阶乱
 家父所刺秉国之均不平谓何者是也因其告丧与
 立子朝以朝奔楚皆以氏书者志世卿非礼为后鉴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5b 页 WYG0168-0439d.png
 也或曰世卿非礼裳裳者华何以作乎(诗裳裳者华/小序古之仕)
 (者世禄小人在位则谗谄并/进弃贤之类绝功臣之世焉)曰功臣之世世其禄世
 卿之官嗣其位禄以报功也故其世可延位以尊贤
 也故其官当择官不择人世授之柄党与既众威福
 下移大奸根据而莫除人主孤立而无助国不亡幸
 耳春秋于周言尹氏武氏仍叔之子于鲁书季友仲
 遂皆志其非礼也公羊子此说必有所受矣(薛氏曰/先王之)
 (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有世禄而无世官尹氏则/世官矣王臣不卒春秋因其交鲁来赴而书之于策)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68-0440a.png
 (为万世/鉴也) 金氏曰按尹氏卒左氏作君氏谓声子也
 为公故曰君氏非也古语氏犹今云家也国君之母
 卒而云公家卒则不词甚矣故当从二传
 附录左传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卿士王卿之执/政者言父子秉)
 (周之/政)王贰于虢(虢西虢公亦仕王朝王欲分/政于虢则不复专任郑伯)郑伯怨
 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平王/子)为质于郑(平/王)
 (之末路陵/夷至于此)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
 政(周人遂成/平王本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6b 页 WYG0168-0440b.png
 周之禾(四月今二月也秋今之夏也麦禾皆未熟言/取者盖足践之温今河内温县成周洛阳县)
 (也/)
秋武氏子来求赙(赙音附此/来求之始)
 左传王未葬也 公羊传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
 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
 称使当丧未君也(谓天/子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
 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 榖梁传武
 氏子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天子之大夫其称武氏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68-0440c.png
 子何也未毕丧孤未爵(平王之/丧在殡)未爵使之非正也其
 不言使何也无君也(桓王在丧未即/位故曰无君)归死者曰赗归
 生者曰赙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周虽不求鲁
 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求之为言得
 不得未可知之辞也交讥之 程子曰武氏王之卿
 士称武氏见其世官天王崩诸侯不供其丧故武氏
 遣其子徵求于四国书之以见天子之失道诸侯不
 臣之甚也(家氏曰武氏子仍叔子衔命而出必皆有/位于朝今乃以某氏子书公榖于仍叔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7b 页 WYG0168-0440d.png
 (子曰父老子代从政世其禄位者也于武氏子乃曰/父卒子未命盖以仍叔尚存武氏已卒谛详经旨皆)
 (父在而子世其官者/耳子者父在之词也) 金氏曰平王于鲁犹归惠公
 仲子之赗隐公于周不赙天王之丧于报施之礼且
 犹不可况君臣之际乎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榖梁传诸侯日卒正也 啖氏曰天子卒曰崩诸侯
 卒曰薨皆臣子之辞外诸侯则曰卒卒终也本国不
 言卒故异其文 赵氏曰诸侯不曰薨异外内也名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68-0441a.png
 之降于天子也 左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
 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先君穆公兄宣/公也与夷宣公)
 (子即所/属殇公)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
 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
 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皮冰/反)(冯穆/公子)
 (庄公/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
 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使公子冯出居于
 郑(辟殇/公也)八月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按穆公之立殇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8b 页 WYG0168-0441b.png
 公盖知殇公若不立而立冯殇公必不靖后此吴公
 子光即其事也然不当使冯居郑郑庄奸雄因而交
 斗其间故祸宋者郑庄而致郑之为宋祸者穆公也
  公羊传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胡传
 外诸侯卒国史承告而后书圣人皆存而弗削曷为
 弗削春秋天子之事也古者诸侯之交间问殷聘而
 世相朝盖王事相从则有和好之情及告终易代则
 有吊恤之礼是诸侯所以睦邻国也周制王哭诸侯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68-0441c.png
 则大宗伯为上相司服为王制缌麻宰夫掌邦之吊
 事戒令与其币器财用是王者所以怀诸侯也凡诸
 侯卒皆存弗削而交邻国待诸侯之义见矣卒而或
 名或不名者何会盟则名于载书聘问则名于简牍
 未尝会盟聘问而无所徵者虽使至告丧其名亦不
 可得而知矣凡此类因旧史而不革者也诸侯曰薨
 夫夫曰卒五等邦君何以书卒夫子作春秋则有革
 而不因者周室东迁诸侯放恣专享其国而上不请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39b 页 WYG0168-0441d.png
 命圣人奉天讨以正王法则有贬黜之刑矣因其告
 丧特书曰卒不与其为诸侯也故曰知我者其惟春
 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按薨卒之例啖赵是
 胡氏谓夫子黜而书卒非也朱子曰刘秘丞说凡诸
 侯王以下当从陆淳例书卒温公以为确论而恨周
 秦汉纪不可请本追改则是已觉通鉴书薨之失而
 悔之矣盖薨乃臣子之辞不当施之于国史也今从
 其说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68-0442a.png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此外诸侯特/相盟之始)
 杜氏曰来告故书石门齐地 程子曰天下无王诸
 侯不守信义数相盟誓所以长乱也故外诸侯盟来
 告则书之 范氏曰传例曰外盟不日 李廉曰齐
 郑之交始此当是时郑庄以小人之雄因是春交质
 之故有志于叛王而合诸侯始欲挟公子冯以谋宋
 而宋鲁之好方固无间而入因齐僖有小伯之志于
 是党齐以仇宋此石门为东诸侯合党之始而实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0b 页 WYG0168-0442b.png
 伯之权舆也左氏于是年首序周郑交恶之事亦为
 有见于此王伯消长之机不在兹乎 陈氏曰特相
 盟不书必关于天下之故而后书齐郑合天下始多
 故矣天下之无王郑为之也天下之无伯齐为之也
 是故书齐郑盟于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齐郑盟于
 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始终也
癸未葬宋穆公(穆公榖作/缪后同)
 赵氏曰凡诸侯葬皆如我之辞何也(怪不言某/国葬某公)志我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1a 页 WYG0168-0442c.png
 大夫之往会也往会礼也生尝邀好(谓朝聘/会盟也)死不吊
 葬君子薄之记其是以著其非也 啖氏曰凡诸侯
 葬鲁往会则书之其有书葬不书往者往非卿也五
 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公葬既不请王命因而
 私谥为公(正礼诸侯皆/合请王谥)从而书之以见非礼 胡传
 外诸侯葬其事则因鲁会而书其义则圣人或存或
 削曷为或存或削春秋天子之事也传称诸侯五月
 而葬同盟至同盟谓同方岳之盟者其生讲会同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1b 页 WYG0168-0442d.png
 好其没有葬送之礼是诸侯所以睦邻国也按周制
 有职丧掌诸侯之丧礼莅其禁令序其事凡诸侯及
 诸臣葬于墓者则冢人授之兆为之跸而均其禁是
 王者所以怀诸侯也外诸侯葬或存或削而交邻国
 待诸侯之义见矣葬而或日或不日者何备则书日
 略则书时其大致然也卒而或葬或不葬者何有怠
 于礼而不葬者有弱其君而不葬者有讨其贼而不
 葬者有讳其辱而不葬者有治其罪而不葬者有避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2a 页 WYG0168-0443a.png
 其号而不葬者宋殇齐昭告乱书弑矣而经不书葬
 是讨其贼而不葬者也鲁宋盟会未尝不同而三世
 不葬是治其罪而不葬者也吴楚之君书卒者十亦
 有亲送于西门之外者矣而经不书葬是避其号而
 不葬者也怠于礼而不往弱其君而不会无其事阙
 其文鲁史之旧也讨其贼而不葬讳其辱而不葬治
 其罪而不葬避其号而不葬圣人所削春秋之法也
 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2b 页 WYG0168-0443b.png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把取牟娄(此伐国取/邑之始)
 榖梁传言伐言取所恶也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
 谨而志之也 啖氏曰凡先言伐国下言取邑者明
 其国之邑也伐把取牟娄之类是也 范氏曰明伐
 不以罪而贪其利两书取伐以彰其恶 于是始春
 秋之始也诸云某事之始放此 按把当作纪隐桓
 之篇多误纪为把牟娄纪邑在汉北海郡平昌今青
 州安邱县把都雍邱距此甚远 赵氏曰凡力得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3a 页 WYG0168-0443c.png
 曰取不当取也不是其争夺虽复取本邑亦无异辞
 (其有本是我邑及我附庸为彼所夺之后却取得当/异其文谓其不能申明直辞请于王以正疆理但专)
 (以兵争夺不得正/道故悉同辞书之)左氏云凡书取言易也榖梁亦曰
 取易辞也按取者收夺之名何关难易假令取之难
 而得之欲如何书之乎又云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
 今经见云伐何得云不用师徒乎今谓凡系属外而
 我克有之不论难易一切称取其言伐某取某者是
 用师徒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3b 页 WYG0168-0443d.png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完音九州榖作祝/后同此书弑之始)
 左传卫庄公娶于齐曰庄姜美而无子又娶于陈曰
 厉妫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已子公子州吁嬖
 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石碏七略/反卫大夫)弗纳于邪骄奢淫
 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石碏之意盖谓骄/奢淫泆乃邪之所)
 (自起而所以骄奢淫泆者由/宠禄之过也邪者恶逆之谓)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
 犹未也阶之为祸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4a 页 WYG0168-0444a.png
 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州吁弑桓公而立 程子曰自
 古篡弑多公族盖自谓先君子孙可以为君国人亦
 以为然而奉之春秋于此明大义以示万世故春秋
 之初弑君者皆不称公子公孙盖身为大恶自绝于
 先君矣岂复得为先君子孙也古者公族刑死则无
 服况弑君乎大义既明于初矣其后弑立者则皆以
 属称或见其以亲而宠之太过任之太重以至于乱
 或见其天属之亲而反为寇雠立义各不同也春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4b 页 WYG0168-0444b.png
 大率所书事同则辞同后人因谓之例然有事同而
 辞异者盖各有义非可以例拘也 胡传此公子也
 削而以国氏者罪庄公不待之以公子之道使豫闻
 政事主兵而当国也以公子之道待州吁教以义方
 弗纳于邪不以贱妨贵少陵长则桓公之位定矣乱
 何由作以卫诗绿衣诸篇考之所谓前有谗而不见
 后有贼而不知者庄公是也其不称公子而以国氏
 著后世为人君父者之戒耳故传有之曰为人君父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5a 页 WYG0168-0444c.png
 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此书遇/之始)
 左传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
 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杜氏曰清卫邑济北东阿
 有清亭古者诸侯或因朝觐或从王命无期约而
 适值于途必有两君相见之礼近者为主远者为宾
 称先君以相接所以崇礼让绝慢易也故谓之遇以
 别于朝会之正礼周衰诸侯放恣出入无度私为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5b 页 WYG0168-0444d.png
 约亦自比于不期而遇者直欲简其礼耳托于邂逅
 简约而行则莫适为主矣凡书皆讥之也 按以下
 文推之此非无事而遇盖有所谋也宋鲁合交将以
 谋郑托于无约而遇盖秘其迹也清卫地盖卫亦与
 焉淇县界清水合淇水入卫恐非阿之清亭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此诸侯会伐之始始/亦东诸侯分党之)
 左传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
 及卫州吁立将脩先君之怨于郑(二年郑讨公孙/滑之乱伐卫)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6a 页 WYG0168-0445a.png
 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杜氏曰诸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复讨故欲求此宠)
 (弑孔氏曰春秋之世王政不行赏罚之柄不在天子/ 君取国为罪虽大若已列于诸侯会者则不复讨)
 (其有臣子杀之即与弑君无异未必礼法当然要其/时俗如是 按此乃党助篡贼者自立之法人欲横)
 (流孔子所以惧/而作春秋也)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害/谓)
 (公子/冯)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
 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
 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鲁大/夫)曰卫州
 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6b 页 WYG0168-0445b.png
 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
 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尽于此/一言)于是乎不务令
 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胡传是役首谋在卫而
 以宋主兵何也宋殇不恤卫有弑君之难欲定州吁
 而从其邪说是肆人欲灭天理非人之所为也故以
 宋公为首诸国为从示诛乱臣讨贼子必先治其党
 与之法也此义行为恶者孤矣故曰春秋成而乱臣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7a 页 WYG0168-0445c.png
 贼子惧 张氏曰陈在陈州宛丘县蔡在蔡州上蔡
 县 愚按愚哉宋殇公也受国于穆公而虞其子有
 争位之心正当脩德和民外固邻好苟吾无间谁能
 害之况州吁弑君之贼内怀见讨之惧外为脩怨之
 图而求宠于诸侯知宋殇有间之可入也为伐郑除
 害之言以诱之使殇公明于大义名其为贼告于王
 而讨之则一举而君臣父子之伦定郑之心服而冯
 之望绝矣于是反冯于宗国而恩意有加焉岂不上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7b 页 WYG0168-0445d.png
 不负先君而下足以示四国哉乃怵于邪说合陈蔡
 以助逆贼使宋国之人不复知君臣逆顺之正理自
 是日从事于兵而弑逆之祸卒亦不免于其身皆由
 辨之不早之所致也可不戒哉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翚许归反之此/大夫会伐 始)
 左传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从众仲/之言)
 羽父(公子/翚)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
 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8a 页 WYG0168-0446a.png
 子曰再序四国重言其序左氏以为再伐妄也 胡
 传宋人来乞师而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而公弗许
 其辞而弗许义也翚以不义强其君固请而行无君
 之心兆矣隐公不能辨之于早是以及钟巫之祸春
 秋去其公子以谨履霜之戒春秋之义至精词极简
 严而不赘也若曰翚帅师会伐郑岂不白乎再序四
 国言之重词之复其中必有大美恶焉四国合党翚
 复会师同伐无罪之邦欲定弑君之贼恶之极也言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8b 页 WYG0168-0446b.png
 之不足而再言圣人之情见矣诛讨乱贼之法严矣
  愚按州吁之恶与四国党逆之罪不容言矣郑庄
 公于公孙滑之奔卫卫人尝为之伐郑则举兵伐卫
 以讨滑之乱至宋公子冯之居郑不犹郑公孙滑之
 在卫乎乃不能推是心以抚宋而欲纳之搆其兄弟
 之衅伤其先君之恩成宋国篡弑之祸倾危之习如
 此此卫所以起脩怨之心而宋所以听除害之诱乐
 从而不疑也然则推原事始郑安得无罪吾故著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9a 页 WYG0168-0446c.png
  赵汸谓四国实是再举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濮音/卜)
 左传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
 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
 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
 于陈曰卫国𥚹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
 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
 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奴侯/反)羊肩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49b 页 WYG0168-0446d.png
 涖杀石厚于陈(汪氏曰宋万之弑宋人求贼于陈庆/父之弑鲁人求贼于莒皆贵赂而后)
 (与今此陈人能执州吁而不匿贼取赂亦贤于后此/陈莒之为矣然陈乃卫桓之母家而陈侯亦亲率兵)
 (会伐郑欲定州吁之位则今日之善不足以赎前日/之过故经不书陈人执州吁而止著卫人之杀之也)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
 是之谓乎(愚按左传君子曰如此类极正当视宋宣/公可谓知人矣信不由中质无益也等语)
 (霄壤之/分矣) 公羊传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赵氏曰
 凡作乱自立为君而国人杀之者皆称人以杀言众
 所共弃不君之也 榖梁传于濮者讥失贼也 胡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0a 页 WYG0168-0447a.png
 传于濮者悯卫人而著诸侯之罪也(范氏曰讥其不/能即讨乃令至)
 (濮/)卫人失贼而曰著诸侯之罪何也夫州吁二月弑
 君而不能即讨者缘四国连兵欲定其位故久然后
 能杀之于濮耳非诸侯之罪而何夫以讨贼许众人
 而以失贼罪邻国与贼者寡矣故曰春秋成而乱臣
 贼子惧 按陈乃卫桓之母家卫庄公惑于嬖妾戴
 妫至于大归陈国既知之矣及嬖人之子弑立不举
 讨贼之师而反从助贼之国人心颠倒不宜至此观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0b 页 WYG0168-0447b.png
 石碏告于陈曰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则前此陈或不
 知州吁之为贼也奸党欺蔽其术多矣惑宋误陈理
 所必有石碏老臣虑之熟矣贼方据国内外皆其党
 与旁视无足与图者图之必于陈故先与陈定计然
 后风以朝陈使请王觐而即陈以图之朱子语录有
 门人疑引之去陈后倘陈人不杀却如何盖未知此
 也 杜氏曰濮陈地水名张氏曰在曹卫之间受河
 汳二水东北至漓𣲖分为二俱东北至钜野入泲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1a 页 WYG0168-0447c.png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左传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
 卫人立晋众也 榖梁传人众辞立者不宜立也
 程子曰诸侯之立必受命于天子当时虽不受命于
 天子犹受命于先君卫人以晋公子也可以立故立
 之春秋所不与也虽先君子孙不由天子先君之命
 不可立也故去其公子 愚按为子受之父为诸侯
 受之君此天下之大义安国家定社稷之大本也卫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1b 页 WYG0168-0447d.png
 桓公为州吁所弑州吁为卫人所杀晋于次当立而
 无先君之命卫之臣子宜以卫乱及贼讨之故告于
 天王方伯而以王命立晋则名正而言顺矣今也卫
 有君卫人立之是卫可以擅置其君而君可以专有
 其国也大义已不明大本已不正是以晋也继乱而
 立殊无哀痛惩艾之心愤悱图治之志未久而兴兵
 脩怨侵寻至于斁败彝伦基狄灭之祸盖观其本之
 不正有以卜其永之不终春秋于其始立而正之其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2a 页 WYG0168-0448a.png
 义岂不深切著明也哉 卫人杀州吁于濮卫人立
 晋连书卫人而二事之是非晓然何也卫可以讨贼
 不可以置君州吁为戮而晋受之春秋以是为无君
 父也
五年春公观鱼于棠(观左/作矢)
 左传公将如棠观鱼者(说文云鱼捕鱼也天官献人/凡献人掌其政令是谓补鱼)
 (为鱼鱼者犹/言猎者也)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臧僖/伯公)
 (子彄也僖谥也/大事祀与戎)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2b 页 WYG0168-0448b.png
 春蒐(蒐所求反择/取不孕者)夏苗(为苗/除害)秋狝(息浅反杀也以杀/为名顺秋气也)
 冬狩(手又反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皆于农隙(各随时/事之间)以讲
 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虽四时讲武犹复三年/而大习出曰治兵始治)
 (其事入曰振旅治/兵礼毕整众而还)归而饮至(饮于/庙)以数(上/声)军实(车徒/器械)
 (及所/获)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行/伍)顺少长(出则少者在/前还则在后)
 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俎祭/器)皮革齿牙骨角
 毛羽不登于器(谓以/饰器)则公不射(此以鸟兽言故云不/射若鱼则不可言射)
 (朱子谓据传曰则君不射则失鱼是将弓矢去射之/如汉武帝射蛟江中之类愚按朱子此说未安公榖)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3a 页 WYG0168-0448c.png
 (皆作观鱼左氏传文亦自作观鱼明是左经文矢字/误不可援射蛟之比及传文则公不射之语遂以矢)
 (鱼为射也或者见遂往陈鱼/而观之又训矢为陈皆非是)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
 泽之实器用之资皂𨽻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孙辞以略地略总摄巡行之名/传曰束略之不知西则否矣)
 往陈(设张/也)(捕鱼/之具)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
 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杜氏曰高平方与县
 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张氏曰在单州鱼台县
  程子曰诸侯非王事民事不远出远出观鱼非道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3b 页 WYG0168-0448d.png
 也
 附录左传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曲沃晋别封/成师之邑在)
 (河东闻喜县庄伯成师子也翼晋旧都/在平阳绛邑县东邢国在广平襄国县)王使尹氏武
 氏助之翼侯奔随(尹氏武氏皆周世族大夫也晋内/相攻伐不告乱故不书传具其事)
 (为后晋事张本曲沃及翼本未见桓二年弱按晋文/侯于平王有修捍之功其后嗣为曲沃所 王室不)
 (能救已非矣桓王反使尹氏武氏助曲沃于君臣恩/义邪正一切反之其末造赵魏韩三大夫分晋威烈)
 (王又爵命之王法往往/王室自坏之谓之何哉)
夏四月葬卫桓公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4a 页 WYG0168-0449a.png
 左传卫乱是以缓 程子曰称桓公见国人私谥也
 鲁往会故书送终大事也必就正寝不殁于妇人之
 手曾子易箦而殁岂苟然乎死而加之不正之谥知
 忠孝者肯为乎 胡传春秋于邦君薨正以王法而
 书卒至于葬则从其私谥而称公或革或因词显而
 义微也
 附录左传四月郑人侵卫牧(牧卫/邑)以报东门之役(在/四)
 (年/)卫人以燕师伐郑(南燕国今/东郡燕县)郑祭足原繁泄驾以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4b 页 WYG0168-0449b.png
 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
 三军而不虞制人(北制郑邑今河南城/皋县也一名虎牢)六月郑二公
 子(曼伯子/元也)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
 不可以师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
 侯于翼(春翼侯奔随/故立其子光)
秋卫师入郕(郕音成/公作盛)
 左传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公羊传曷
 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帅师将尊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5a 页 WYG0168-0449c.png
 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
 率师书其重者也 赵氏曰公羊曰将尊师众称某
 帅师将尊师少称将此例施于内师则可于外则不
 可何者凡外国来告侵伐但言其将何能悉以众寡
 来告乎且春秋意在褒贬其事之是非不必预知其
 众寡也又云将卑师少称人按前后称人以围者凡
 十五若将卑师少何能围国益知外师不可以多少
 为目也 程子曰卫晋乘乱得立不思安国保民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5b 页 WYG0168-0449d.png
 道以尊王为先居丧为重乃兴戎脩怨入人之国书
 其失道也 李廉曰郕之事书于经者四考其始末
 一入于卫再入于齐郑既而降于齐又七十一年而
 奔鲁春秋不复书矣夫以文昭之懿受甸伯之爵而
 迫胁于诸侯如此春秋抑强扶弱之书安得不重感
 乎齐郑犹可也卫郕兄弟之国而若是甚矣 杜氏
 曰东平亢父县有郕乡
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6a 页 WYG0168-0450a.png
 公羊传考宫者何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
 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 榖梁传礼庶子为
 君为其母筑宫使公子主其祭也(君不亲祭/尊宗庙也)于子祭
 于孙止 左传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万舞/也)公问
 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夫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
 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胡传考者始成而祀也
 (杜氏曰成宫安其主而祭之服虔曰宫庙初成祭之/名为考 今按榖梁曰考者成之也成之为夫人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6b 页 WYG0168-0450b.png
 (释考/字非)其称仲子者惠公欲以爱妾为夫人隐公欲以
 庶弟为嫡子圣人以为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适孟
 子入惠公之庙仲子无祭享之所为别立宫以祀之
 非礼也故因其来赗而正名之曰仲子之赗因其考
 宫而正名之曰仲子之宫而夫人众妾之分定矣隐
 公摄让之实辨矣桓公篡弑之罪昭矣存则以氏系
 姓以姓系号(如曰夫/人姜氏)没则以谥系号以姓系谥(如曰/小君)
 (文/姜)者夫人也存不称号没不称谥单举姓字者妾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7a 页 WYG0168-0450c.png
 (鲁自成风而后妾母皆称夫人称小君称谥惟定姒/以哀未成君不称夫人及小君然亦袭成风敬嬴齐)
 (归之例而称谥矣夫人且/不当别有谥而况妾乎)凡宫庙非志灾失礼则不
 书初献六羽者始用六佾也不谓之佾而曰羽者佾
 干羽之总称也羽以象文德干以象武功妇人无武
 事则独奏文乐故谓之羽而不曰佾也初者事之始
 鲁僣天子之礼乐旧矣是成王过赐而伯禽受之非
 也用于大庙以祀周公已为非礼其后群公皆僣用
 焉仲子以别宫故不敢同群庙而降用六羽书初献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7b 页 WYG0168-0450d.png
 者明前此用八之僭也(汪氏曰鲁僣天子礼乐春秋/因事书之以著其罪诸侯六)
 (佾而鲁僣八佾隐公以仲子别立宫当下于群公之/庙疑于羽数乃从众仲而改用六羽盖隐公之心若)
 (曰先公之庙可循旧用天子所赐之礼仲子别宫止/当用诸侯之礼而不知先君之妾不可与君同安可)
 (用诸侯之礼乎圣人书曰初献六羽以嘉隐公复王/制之旧一以著崇宠妾之过也孔子之时季氏舞八)
 (佾则知隐公惟用六羽于仲子之宫而群公仍僣八/佾厥后成风敬嬴定姒齐归皆以妾母用小君之礼)
 (则隐公此/举启之也)
邾人郑人伐宋
 左传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8a 页 WYG0168-0451a.png
 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王师不书不以告也抑郑/庄时为王卿士岂其擅兴)
 (天子乡遂之兵非王室遣将故不书乎然郑自周畀/虢公政怨王而不朝至于今矣岂能以王师出乎恐)
 (左氏误也郑以王师伐宋则隐九年之/事耳左氏隐篇之多误此亦其一事也)伐宋入其郛
 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
 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
 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
 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为七年/伐邾传) 程子曰先邾人
 为主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8b 页 WYG0168-0451b.png
(音冥此虫/灾始)
 公羊传螟何以书记灾也 杜氏曰虫食苗心者为
 灾故书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彄苦/侯反)
 左传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诸侯称同姓/大夫长曰伯)
 (父少曰叔父有憾/恨谏观鱼不听)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杜氏
 曰大夫书卒不书葬葬者臣子之事非公家所及
宋人伐郑围长葛(此书围/之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9a 页 WYG0168-0451c.png
 左传以报入郛之役也 榖梁传伐国不言围邑此
 其言围何也久之也伐不踰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
  程子曰伐国而围邑肆其暴也 汪氏曰明年冬
 书取长葛知围至于经年而不解也非再举之师
 杜氏曰颍川长社县北有长葛城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输左/作渝)
 左传郑人来渝平更成也(杜氏曰和而不盟曰平渝/变也公之为公子战于狐)
 (壤为郑所执逃归怨郑郑伐宋公欲救宋宋使者失/辞公怒而止忿宋则欲怀郑郑因此而来故经书渝)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59b 页 WYG0168-0451d.png
 (平传曰更成来孔氏曰渝变也变更前恶而复为和/好自狐壤以 与郑不和今日复和故曰更成言更)
 (复狐壤以前之好也而狐壤之事见十一年传以服/虔云公为郑所获释 不结平于是更为约束 结)
 (之故曰渝平孔氏曰按传公赂尹氏而/与之逃归非郑所释安得释而结平也) 公羊传输
 平犹堕成也败其成也(何氏曰翚伐郑后已相与平/但外平不书故云尔刘氏曰)
 (公羊谓战于狐壤隐公获焉讳而言输平非也战而/见获而谓之输平失其事实文与义乖非圣人本旨)
 (也何休言外平不书按鲁之/公子与郑为平理无不通者) 榖梁传输者堕也来
 堕平者不果成也(范氏曰春秋前鲁与郑平四年翚/与宋伐郑故来绝鲁坏前平也)
 (按榖梁谓鲁旧与郑平至此而绝与后日归祊会郑/之事不合 刘氏曰公羊谓败成谷梁谓不果成皆)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0a 页 WYG0168-0452a.png
 (非也平者两国约不相背云耳四年翚会伐/郑平绝可知安有郑人又来请绝前平乎) 胡传
 输者纳也平者成也郑人曷为纳成于鲁以利相结
 解怨释仇离宋鲁之党也(高氏曰曰来输必有挟也/ 陈氏曰春秋之初鲁宋)
 (卫陈蔡为一党齐郑为一党今郑先来与鲁平就合/齐鲁之交自此以后鲁合于齐郑而离宋鲁之交矣)
 (平不书必关于天下之故而后书明年宋陈及郑平/宣七年郑及晋平文十六年及齐平襄二十年及莒)
 (平哀八年及齐平皆不书书郑输平以/志诸侯之合书及郑平以志诸侯之散) 愚按输平
 左氏作渝公谷皆作输文不同而训义则一公榖训
 输为堕与左氏渝义一耳秦诅楚文云变输盟刺输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0b 页 WYG0168-0452b.png
 亦即渝也但左氏更成之意谓变更前恶而复为和
 好公榖则直谓败成绝平此其不同耳以经考之前
 年公子翚伐郑是尝有憾而未尝有平公榖堕成之
 说既不通矣而左氏更成之义谓变更前恶而复为
 和好则渝与平为二意经文简严何不直云郑人来
 平之为明晓乎是以诸儒多从公榖作输而不从其
 训曰输纳也纳平于我也是时郑与齐党鲁与宋党
 昨宋伐郑围长葛郑宋之憾方深适前此宋使失辞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1a 页 WYG0168-0452c.png
 而致鲁君之怒宋鲁之交可判郑乘此隙致平于鲁
 以离宋之党故今年输平之后夏公即与齐盟既而
 又与齐郑会于中丘以谋伐宋自是鲁持宋而与齐
 郑合矣皆郑输平所致也言纳平于我则变更前恶
 之义在其中矣或曰输平者致平之意而已盖许八
 年所归之祊田也输之意若曰鲁能不从宋而反兵
 救我当以祊田馈鲁也然郑徒言之而祊未入鲁故
 鲁虽不从宋亦未救郑有所要也按此论精矣但输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1b 页 WYG0168-0452d.png
 平在六年归祊在八年谓输平为豫许祊乃意之之
 辞但郑急于求鲁而鲁缓于许郑至归祊而后鲁郑
 合则明甚
 附录左传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
 (翼晋旧都也唐叔始封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遂世/为晋强家五正五官之长九宗一姓为九族也顷父)
 (之子嘉父/晋大夫)纳诸鄂(晋别/邑)晋人谓之鄂侯(前年桓王立/此侯之子于)
 (翼故不得复/入翼别居鄂)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艾五盖反之此/齐鲁交好 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2a 页 WYG0168-0453a.png
 左传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杜氏曰泰山牟县东
 南有艾山
 附录左传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
 于陈(按郑伯输平于鲁请成于陈不惮屈己下人以/济其私其心虽私然我以继好息争往先于人)
 (而人不从则不从者为不祥矣此郑伯所/以为一时之桀黠也宋卫陈蔡真昏庸哉)陈侯不许
 五父(陈公/子佗)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
 曰宋卫实难(乃旦/反)郑何能为遂不许
秋七月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2b 页 WYG0168-0453b.png
 公羊传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
 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程子
 曰无事书首月天时王月备而后成岁也
冬宋人取长葛
 程子曰宋人之围长葛岁月周矣其虐民无道之甚
 而天子弗治方伯弗征郑视其民之危困而弗能保
 有赴诉卒丧其邑皆罪也宋之强取不可胜诛矣
 宋人取长葛经以为冬传以为秋刘原父谓左氏杂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3a 页 WYG0168-0453c.png
 取诸侯史策有用夏正者有用周正者
 附录左传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
 礼也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
 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为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
 不蔇(至/也)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胡传叔姬伯姬之娣非夫人也则何以书古者诸侯
 一娶九女必格之同时者所以定名分窒乱源也今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3b 页 WYG0168-0453d.png
 叔姬待年于宗国不与嫡俱行则非礼之常所以书
 也(孙氏曰媵书者为庄/十二年归于酅起)眉山苏辙以为书叔姬贤之
 也若贤不得书必贵而后书则是以位而蔑德也小
 国无大夫至于接我则书是位不可以废事也位不
 可以废事而独可以废贤乎如叔姬不归宗国而归
 于酅以全妇道贤可知矣贤而得书亦春秋之法也
滕侯卒
 程子曰不名史阙文也 左传滕侯卒不书名未同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4a 页 WYG0168-0454a.png
 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
 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赵氏刘氏破赴以名之说/胡传见八年宿男卒下)
  杜氏曰滕国在沛国公丘县东南
夏城中丘(此书土/功之始)
 左传书不时也 公羊传中丘内之邑也 榖梁曰
 民众城小则益城益城无极 今按城完旧也未见
 益城之意(榖梁意谓建国立城高下大小有制/如民众而城小辄益城是无限极也) 程
 子曰春秋凡用民力必书其所兴作不时害义固为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4b 页 WYG0168-0454b.png
 罪也虽时且义必书见劳民为重事也城中丘不以
 时非人君之用心也 杜氏曰中丘在琅邪临沂县
 东北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此列国来/聘之始)
 左传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榖梁传诸
 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以其来接于我
 举其贵者也 公羊传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
 兄 胡传兄弟先公之子不称公子贬也书盟书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5a 页 WYG0168-0454c.png
 师而称兄弟者罪其有宠爱之私(罪其以弟之爱而/宠任之过也任当)
 (择贤亲其亲而/不及以政可也)书出奔书归而称兄弟者责其薄友
 恭之义考于事而春秋之义可见矣年者齐僖公母
 弟也程氏谓先儒母弟之说盖缘礼有立嫡子同母弟
 之文其曰同母盖谓嫡耳非以为加亲也此义不明
 久矣僖公私于同母宠爱异于他弟施及其子犹与
 适等而襄公绌之遂成篡弑之祸故圣人于年来聘
 特变文书弟以示贬焉郑语来盟黑肩帅师皆罪其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5b 页 WYG0168-0454d.png
 私也陈光奔楚而称弟盗杀卫絷而称兄秦针宋辰
 皆责其薄也仁人于兄弟绝偏系之私笃友恭之义
 斯得之矣 赵氏曰将国命大夫之事书弟讥之
秋公伐邾(此伐邾/之始)
 左传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
 也 程子曰擅兴甲兵为人而伐人非义之甚也
 愚按郑人输平宋鲁之交离矣结郑之新欢弃郑之
 旧好鲁在人术中而不复信义之顾宋之嗛鲁不言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6a 页 WYG0168-0455a.png
 而可知也至是郑又平宋鲁惭于宋而忌郑之合无
 以为计乃为宋伐邾以悦宋迹其情态妾妇之不若
 可耻之甚也春秋书曰伐见其执言以加罪于邾丑
 之也渝蔑之盟犹其小者耳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此王聘/之始)
 杜氏曰凡伯周卿士凡国伯爵汲郡共县东南有凡
 城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此戎患/之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6b 页 WYG0168-0455b.png
 左传初戎朝于周𤼵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
 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杜氏曰楚丘卫地
 在济阴城武县西南 胡传国而曰伐此一人而曰
 伐见其以徒众也楚丘卫地以归易词也于楚丘者
 罪卫不救王臣之患以归者罪凡伯失节不能死于
 位也周之秩官敌国宾至关尹以告侯人为导司徒
 具徒司寇诘奸佃人积薪火师监燎其贵国之宾至
 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今凡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7a 页 WYG0168-0455c.png
 伯承王命以为过宾于卫而戎得伐之以归是蔑先
 王之官而无君父也故旄丘录于国风见卫不能修
 方伯之职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见卫不救王臣
 之患也为狄所灭则有由矣 张氏曰戎见隐二年
 或曰此戎州己氏之戎本昆吾氏之别种周衰入居
 中国者也楚丘今拱州之楚丘县汉为梁国己氏县
 此非卫之楚 杜注非 按聘鲁始此而终于宣十
 年凡伯南季仍子家父皆大夫也而宰周公以三公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7b 页 WYG0168-0455d.png
 之重王季子以介弟之尊而下聘以宰纠而聘桓以
 季子而聘宣宠篡弑矣春秋书之伤之中有伤焉
 附录左传陈及郑平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左传齐侯将平宋卫(平宋卫/于郑)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
 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犬丘垂也/地有两名) 杜
 氏曰垂卫地济阴句阳县东北有垂亭 愚按宋卫
 素睦而郑其深仇也齐侯将平宋卫于郑既有会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8a 页 WYG0168-0456a.png
 矣宋卫乃请先相见而为垂之遇何哉盖有所谋也
 说者以为卫侯既不敢违齐侯之命又不能释郑国
 之怨有异志焉故遇于垂此似得事之情而以为卫
 侯则非也乃宋公耳传固云宋公以币请于卫夫有
 会期矣而请先相见相见可矣而以币请焉宋公之
 情可睹已盖卫郑之怨素浅自州吁为戮之后侵牧
 之外无大交兵惟宋郑之争至于围取长葛其怨深
 矣况公子冯之在郑实宋殇之所不能一日忘情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8b 页 WYG0168-0456b.png
 乎然则异志者乃宋公而非卫也其所谋于卫者不
 可知岂必有所要于郑者其在去冯乎以郑庄之黠
 必不从故宋不果平瓦屋之盟传称齐人卒平宋卫
 于郑然郑不会其故可知也以殇之愚而欲遂其忍
 以庄之黠而柔之以诈加以齐僖捭阖其间实阳连
 宋卫而阴固郑党是以明年宋公不王之罪又𤼵于
 郑宋之兵端不息立十年十一战弑于华督而后已
 焉督已弑殇公卒召公子冯于郑而立之以亲郑盖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9a 页 WYG0168-0456c.png
 殇公始于忌冯之一念浸滋众慝而终于杀其身良
 可以为贪忌无恩者之明鉴矣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祊必彭反/公谷作邴)
 左传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
 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成杜氏曰/ 王营王)
 (城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朝宿之邑后/世因而立周公别庙焉郑桓公周宣王之母弟封郑)
 (有助祭秦山汤沐之邑在祊郑以天子不能复巡狩/故欲以祊易许田各从本国所近之宜恐鲁以周公)
 (别庙为疑故云已废泰山之祀而/欲为鲁祀周公许田近许之田) 公羊传宛者何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69b 页 WYG0168-0456d.png
 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
 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何氏/曰有)
 (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洁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所以尊待诸侯而共其费也)
 榖梁传名宛所以贬郑伯恶与地也(去其族恶擅易/天子邑 啖氏)
 (曰不命之卿/来鲁例名之) 杜氏曰宛郑大夫不书氏未赐族祊
 在琅邪费县东南
庚寅我入祊
 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邴者郑伯所受命于天子而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0a 页 WYG0168-0457a.png
 祭泰山之邑(范氏曰王室微弱无复方岳之会诸侯/骄慢亦废朝觐之事故郑以汤沐之邑)
 (易鲁朝宿之田也诸侯有大功盛德于王室者京师/有朝宿之邑秦山有汤沐之邑所以供祭祀也鲁周)
 (公之后郑宣王母弟若此有赐邑其馀则否许慎曰/若令诸侯京师之地皆有朝宿之邑周有千八百国)
 (诸侯尽京师之地不/足以容不合事理) 赵氏曰入祊之义与归入之
 入同言不当入与用兵之入不同邑者先祖所受命
 于天子而以与人其罪著矣 高氏曰郑始于平鲁
 以离宋故归祊以市鲁鲁桓纂君以求援故赂田以
 偿郑其地相易虽旧言而卒易则异故矣郓欢龟阴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0b 页 WYG0168-0457b.png
 本我之邑归则有之矣此特书入者以其非我之有
 不当入也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胡传天王崩告于诸侯则不名诸侯薨以名赴而自
 别于太上礼也古者死而不谥不以名为讳周人以
 谥易名于是乎有讳礼故君薨赴于他国则曰寡君
 不禄敢告执事春秋之时遵用此礼凡赴者皆不以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1a 页 WYG0168-0457c.png
 名矣经书其终虽五霸强国齐桓晋文之盛莫不以
 名者是仲尼笔之也赴不以名而书其名者与鲁通
 也已通而不名者旧史失之尔未通而名者有所徵
 矣故传此义者记于礼篇曰诸侯不生名夫生则不
 名死则名之别于太上示君臣尊卑之等盖礼之中
 也诸侯薨赴不以名而仲尼革之必以名书变周制
 矣春秋鲁史圣人修之也而孟子谓之作以此类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此参盟/之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1b 页 WYG0168-0457d.png
 左传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
 东门之役 杜氏曰齐侯尊宋使主会故序齐上瓦
 屋周地 榖梁传外盟不日此何以日诸侯之参盟
 于是始 陈氏曰有参盟而后有主盟者矣 按参
 盟非始于是也隐元年及宋人盟于宿已为参盟之
 端然宿小国而内称及外称人皆微者犹不足纪故
 榖梁𤼵义于此
八月葬蔡宣公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2a 页 WYG0168-0458a.png
 程子曰速也诸侯五月而葬不及期简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浮公榖/作包)
 胡传莒小国人微者而公与之盟故特言及以讥失
 礼 杜氏曰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
 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张氏曰浮来莒地今沂州沂
 水县有浮来山

 程子曰为灾也民以食为命故有灾必书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2b 页 WYG0168-0458b.png
 附录左传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
 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
 受君之明德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骇榖/作侅)
 左传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
 曰天子建德(立有德以/为诸侯)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由生以/赐姓谓若舜由)
 (妫汭故陈/为妫姓)胙之土而命之民(报之以土而/命氏曰陈)诸侯以字
 为谥因以为族(朱子曰姓与氏之分姓是本源所生/氏是子孙下各分如商姓子其后有)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3a 页 WYG0168-0458c.png
 (宋宋又有华氏鱼氏孔氏之类周自黄帝以来姓姬/其后鲁卫毛聃晋郑之属各自以国为氏而其国之)
 (子孙又皆以字为氏如鲁国子展之后为展氏展禽/展喜是也三家以孟仲季为氏或因所居为氏如东)
 (门氏之类左氏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天子因生以赐姓谓推其所自出而赐之)
 (姓如舜居妫汭及武王即位封舜之后于陈因赐姓/为妫此所谓因地以赐姓也诸侯以字为谥谥只是)
 (氏字传写之讹遂以氏为谥无义理只是以字为氏/如上文展氏孟氏之类也杜预点以字四字为句断)
 (而为谥因以为族为一句此亦/是强解看来只是错了谥字)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邑亦如之(官若晋之士氏中行/氏邑若韩魏赵氏)公命以字为展氏(诸/侯)
 (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无骇公子展之孙故为展氏) 程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3b 页 WYG0168-0458d.png
 曰未赐族书名而已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榖梁传南氏季字也聘问也聘诸侯非正也 胡传
 刑则不举(谓诸侯不朝/王法所当治)遣使聘焉其斯以为不正乎
  按隐十年间王使三至矣以鲁为周公之后而欲
 亲之也而隐偃然受之曾无一介行李之上答春秋
 详王使之来而隐罪著矣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雨雪之雨/干付反)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4a 页 WYG0168-0459a.png
 榖梁传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
 也 胡传周三月夏之正月也雷未可以出电未可
 以见而大震电此阳失节也雷已出电已见则雪不
 当复降而大雨雪此阴气纵也春秋灾异必书虽不
 言其事应而事应具存惟明于天人相感之际响应
 之理则见圣人所书之意矣 程子曰阴阳运动有
 常而无忒凡失其度皆人为感之也故春秋灾异必
 书汉儒传其说而不达其理故所言多妄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4b 页 WYG0168-0459b.png
挟卒(挟公榖/作侠)
 公羊传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
 左传书不时也 李廉曰郎鲁近邑在高平方与县
 东南隐再城之而桓之世三国来战于此庄之世陈
 蔡之师亦次于此齐宋以兵窥鲁又宿师于此则郎
 岂非鲁之要地乎厥后筑台筑囿又皆在此始城犹
 有警惧之心终遂为游观之地矣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5a 页 WYG0168-0459c.png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防(防公榖/作邴)
 左传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秋郑人以
 王命来告伐宋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榖梁
 传会者外为主焉尔 杜氏曰防鲁地在琅邪县东
 南 高氏曰防宋地明年鲁遂取之 胡传周官行
 人曰时会以𤼵四方之禁(月礼秋官大行人注时会/即时见也无常期诸侯有)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5b 页 WYG0168-0459d.png
 (不顺服者王将有征讨之事则既朝而王/命为坛于国外合诸侯而𤼵禁命事焉)此谓非时
 而合诸侯以禁止天下之不义也列国何为有此名
 凡书会皆讥也 愚按此背瓦屋之盟将连兵以伐
 宋不欲兵出无名故假王命以行之左氏见其名而
 不察其实故如其言而录之曰宋公不王曰以王命
 讨之曰以王命来告夫齐桓召陵之师仗义讨楚责
 以王祭不共而楚人屈服虽无王命正而不谲君子
 以为彼善于此观繻葛之战则宋殇之不王岂至如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6a 页 WYG0168-0460a.png
 郑庄之甚怀恶而讨矫诬而行春秋所以深恶之也
 隐公得位之初慨然视千乘如鸿毛将举而逊其弟
 自郑庄以利诱之归祊纳成遂忘狐壤见止之雠而
 罢民玩兵以为人役夫视祊为利则视千乘之鲁果
 能脱然归其弟乎宜菟裘之老不见信于允而公子
 翚得以行其谮也抑是时未有霸也而已为霸之渐
 前此惟两君相会至此而诸侯参会矣前此惟敌国
 相攻至此而连诸侯伐宋矣自参盟而有主盟自连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6b 页 WYG0168-0460b.png
 诸侯而搂诸侯以伐诸侯故其事则齐桓晋文其义
 则正王道明大法五伯三王之罪人也而放恣之诸
 侯又五伯之罪人也此春秋之大指也 通一经言
 之则会戎于潜为春秋之始会吴黄池为春秋之终
 自中国诸侯之会而言则此会防为春秋之始哀十
 二年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为春秋之终鲁以望国从
 齐为春秋之始从吴为春秋之终观其始终而恶有
 轻重各存乎其事然律以王朝时会𤼵禁之典则皆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7a 页 WYG0168-0460c.png
 罪也故曰凡书会皆讥也惟襄十一年会于萧鱼晋
 悼公以不战而屈楚推至诚以待郑礼囚禁暴偃兵
 息民故书会伐而又书会为一经之特笔可谓彼善
 于此者矣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郑伯于中丘
 左传春王正月(杜氏曰传言正月会癸丑盟释例推/经传日月癸丑是正月二十六日知)
 (经二/月误)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盟/不)
 (书盖公还告会而/不告盟邓鲁地) 中丘地临沂水顺流而下可至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7b 页 WYG0168-0460d.png
 宋之东鄙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左传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言先会明/非公本期)
 家氏曰翚去族不称公子诛也终隐之篇皆去其族
 隐之贼也至桓而书族以明其与桓同恶也书法明
 甚或者乃以为与无骇挟同例其可得而例观乎
 陈氏曰会称君伐称人略之也 王氏曰人齐郑则
 公之恶亦可见矣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8a 页 WYG0168-0461a.png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菅古顽/反郜古)
 (服反又/工竺反)
 左传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会不书不告/于庙也老桃)
 (宋地六月无戊申戊申/五月二十三日日误)壬戌(六月/七日)公败宋师于菅庚
 午(十五/日)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二十/五日)郑师入防
 辛巳归于我(刘氏曰左氏云郑伯入郜入防以归于/我经但言公败宋师取郜防春秋岂纵)
 (漏郑伯取邑之罪/反移之其君耶) 公羊传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
 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春秋录内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8b 页 WYG0168-0461b.png
 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杜氏曰菅宋地济阴城武县东南有郜城高平昌
 邑县西南有西防城
秋宋人卫人入郑
 左传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 程子曰郑
 劳民以务外而不知守其国故二国入之 高氏曰
 郑幸菅之败而不备故师还及郊宋卫已乘其虚而
 入之矣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9a 页 WYG0168-0461c.png
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戴公榖/作载)
 左传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故不和而败
 程子曰戴郑所与也故三国伐之郑戴合攻尽取三
 国之众其残民也甚矣 家氏曰郑自克段以来汰
 于用武伐卫伐宋入许败王师皆极其兵力所至今
 也用奇一举而取三国之师其不曰善战可乎书郑
 伯者目其人也善战者服上刑奚爵之有哉 杜氏
 曰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79b 页 WYG0168-0461d.png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郕公/作盛)
 左传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冬齐人郑人入郕讨
 违王命也
十有一年(于宝曰十盈则更始/以奇从盈数故曰有)春滕侯薛侯来朝(此诸/侯朝)
 (鲁之始亦/旅见之始)
 榖梁传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正也考礼修德所以尊
 天子也诸侯来朝时正也犆言同时也(若榖伯绥来/朝邓侯吾离)
 (来朝同时/来不俱至)累数皆至也(若滕侯薛侯来/朝同时俱至) 杜氏曰薛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0a 页 WYG0168-0462a.png
 奚仲之后夏所封国在鲁国薛县 胡传周礼行人
 凡诸侯之邦交殷相聘世相朝也然谓之殷则得中
 而不过谓之世则终诸侯之世而一相朝其为礼亦
 节矣周衰典礼大坏诸侯放恣无礼义之交惟强弱
 之视以鲁事观焉或来朝而不报其礼或屡往而不
 纳以归无合于中聘世朝之制矣且列国于天子述
 所职者盖阙如也而自相朝聘可乎滕薛二君不特
 言者又讥旅见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0b 页 WYG0168-0462b.png
夏公会郑伯于时来(公榖夏字下有五月字时/来公作祁黎左又作郲)
 左传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杜氏曰时来郲
 也荥阳县东有釐城郑地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左传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瑕叔
 盈(郑大/夫)以蝥弧(郑伯之/旗名)(先/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
 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奔不书兵乱遁/逃未知所在)
 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1a 页 WYG0168-0462c.png
 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郑伯使
 许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弟)以居许东偏(东鄙/也)使公孙
 获处许西偏(公孙获/郑大夫) 杜氏曰许颖川许昌县 按
 欲得许者郑志也遂破许者郑力也特以协兵齐鲁
 故阳不有其功郑则外假存许之名遂剖分其地鲁
 隐饵于祊之小利既与之伐宋为郑复怨又与之伐
 许为郑益地春秋前书会以见伐许为郑之本志后
 书及以见公之汲汲焉以趋郑之事亦不待贬而其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1b 页 WYG0168-0462d.png
 失自见矣(会者外为主/我所欲曰及) 胡传隐公即位十有一年
 天王遣使来聘者再而未尝朝于京师罪一也平王
 崩不奔丧会葬至使武氏子来求赙罪二也礼乐征
 伐自天子出而擅兴兵甲为宋而伐邾为郑而伐宋
 罪三也山川土田各有封守上受之天王下传之先
 祖而取郜及防入祊易许罪四也今又入人之国而
 逐其君罪五也凡此五不韪者人臣之大恶而隐公
 兼有之然则不善之殃岂特始于惠成于桓而隐之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2a 页 WYG0168-0463a.png
 积恶亦不可得而掩矣使隐公者为国以礼而自强
 于善岂有钟巫之难乎是故春秋所载以人事言则
 是非善恶之迹设施于前而成败吉凶之效见于后
 以天道言则感应之理明矣不可不察也 孔氏曰
 许姓姜四岳伯夷之后颖川许县故许国汉世名许
 县耳魏武改曰许昌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左传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公曰为其少故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2b 页 WYG0168-0463b.png
 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吾将老焉羽父
 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
 战于狐壤(狐壤/郑地)止焉(内讳获/故言止)郑人囚诸尹氏(郑大/夫)
 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主尹氏/所主)遂与尹氏归而丘其
 主(立钟巫/于鲁)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围/名)馆于寪氏
 (于委反/鲁大夫)壬辰羽父使贼杀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
 氏有死者(欲以弑君之罪加寪氏阳讨其/家有死者无正名谬及之词也)不书葬不
 成丧也 公羊传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3a 页 WYG0168-0463c.png
 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
 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雠
 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
 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 榖梁
 传公薨不地(不书路/寝之比)故也隐(痛/也)之不忍地也其不言
 葬何也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 程子曰人
 君终于路寝见卿大夫而终乃正终也薨于燕寝不
 正其终也薨不书地弑也贼不讨则不书葬无臣子
春秋辑传 卷一 第 83b 页 WYG0168-0463d.png
 也 朱子曰凡鲁君被弑则书薨而以不地著之盖
 臣子隐讳之义圣人之微意也
 
 
 
 
 
 春秋辑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