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683c 页

No. 2794
律抄


传受 问。若无比丘可自非□□□□□□
□□□□□□□□□□□□□□须复白生
药草。若种不生者须复不 答。□□□□□
□□□□□饼果后不嘱。复得食不 答。得
食。若正食时更作食意亦□□□□□□竟
意乃至饮白饮波逸提 问。非时若洗饮器
不净而□□□□□□昼日手受夜分浆得复
至初夜不 答。不得。若中前至中后□□□
□□□□不得过时分八种浆无口口受法
 问。如此间作屋柱梁坚□□□□□□答。得
看。言两三重犯者。是壁上桁累耳目物突吉
罗 此物当舍不 答。不须舍 问。衣在此
房得就馀房。说净不 答。得说净 问。净施
物不尽说头数。得如法不 答。不须尽说头
数。但言三衣外所有长衣施某甲。便以如法
问。葛得被及行布不 答。不得。著水道服故
 问 可得不结聚落作界不 答。不须结
 问。住处比丘得持僧食。出界食不 答。乃至
行粮亦得 问。置所受钵暂用他钵及馀器
食不 答得用。唯不得用白铜炉食。若非正
食亦可得用 问。暂入聚落得留衣钵去不
 答。得留。若被宿应持去 问。得总白和上作
一切法事不 答。得总白 问。饭食时亦应
白和上 答。不须白。以揵椎故 问。苏著水
中。无病得非时饮不 答。得饮 问。道由聚
卷一 第 684a 页 T85-0684.png
落中过。得不著僧迦利不 答。须著 问。法
事私事得受三十九夜去不 答。三宝事得。
若私事不得 问。捉杀行不 答。得捉。若长
持者不得 问。夏后一月时。同加缔那衣时。
得离衣宿不 答。离三衣不同。馀事悉同
 问。一住处果竹幸多。知事人得分与馀处僧
及白衣不 答。知事人不得。僧先教与得与
 问。若住处又安般和合。得移精舍馀处云
不 答。不得 问。若界内见他犯罪。即出亦
须向人说 答。其应说 问。僧净器得比丘
床上食白衣不 答。得 问。若闻他粗罪。须
向人说不 答。不须说 问。若残食乞白衣
不洗手。得捉僧净器不 答。得 问。大铜槃
得私房中术不 答。不得。自畜得净施。白衣
私房中食术无犯 问。得捉金银供养具不
 答。不得捉。异部得捉 问。若上下高坐动帐
无犯不 卒不为动故 问。二三腊比丘得
作羯磨师不 答。若知法得作。

问。土人不以二受香为敬。得常立受香不
 答。得 问。从四月十七日乃至五月半。中间
悉得结后坐不 答。不得。异部中有得。受后
安居人得共前安居人并自恣不 答。数满
九十日便自恣竟。便得受加缔那衣。亦应数
日不得。至腊月方舍 问。中有润。六月半结。
后坐八月半。满九十日得不 答。不得。后坐
法要五月十五日也 问。安居中有父母师
偻病诸难。破安居去。有罪不 答。无罪。但是
破安居可 问。一人说竟。为众都竟名自恣
竟耶 一人三说竟白羯磨竟。应遮非比丘
卷一 第 684b 页 T85-0684.png
 问。加缔那衣时得不受残食及长钵不
 答。不受残食。不得受长钵 问。后安居亦有
一月时不 答。同有 问。若犯四重戒故在
不 答。戒故在 问。欲时不得楷露刑人。若
得含勒得相楷不 答。得 问。得受毡作尼
师檀不 答 得 问。若优婆塞犯同四重得
出家不 答。得与出家 问。若贵人不肯从
比丘。三自归可得像前自受不 答。得 问。
若隔慢与女人受戒得不 答。若闻声得
 问。次戒虽欲受戒羯磨时不能专心听。又不
解羯磨。当得戒不 答。得下品戒 问。沙弥
无和上。一人得与受戒不 前人得我师。得
师罪 问。沙弥遥请和上受十戒。得戒不
答。得戒 问。授沙弥戒时不求和上。得不
 答。不须求 问。先以授三归戒后受八戒时。
不说前三归总后说三归得不 答。不得□
□尽前三归 问。尼应白僧。自恣已还房。尼
得从自恣人游受不 答。应更集僧受 问。
二三尼共住亦应受八敬法不 答。受六法。
尼不作本事。直大僧中受大戒得戒不 答。
不得戒。异部有得处 问。尼僧不羯磨。差人
直遣从比丘受八敬法得不 答。不得。要应
羯磨。比丘僧中受六法。尼戒得不 答。得
 问。尼界内独宿得何罪 答。若界内有馀尼
而别房宿犯偷兰罪。若界内都无尼僧伽婆尸
沙 问。若一比丘尼僧中为六法。尼作羯磨。
得戒不 答。不得 问。比丘授沙弥尼戒。而
尼作和上。得戒不 答。得 问。若不受六法
便与大戒。得不 答。不得戒 问。若受六法
卷一 第 684c 页 T85-0684.png
而不二岁。便受大戒。得戒不 答。前人得戒。
僧得罪 问。中衣作大衣。受得著入聚落不
 答。贫不能得总。中衣受作大衣得无罪。若
曼不得入 问。直缝衣得受持不 答。不能。
好受亦无罪 问。求和上时不捉足得不
 答。随安□不必须捉 问。界内有比丘。得向
沙弥说净不 答。向不得。馀部律中得 问。
释比丘得心念口言。结安居不 答。得 问。
若独安居云何说 答。如常共人说法。若先
受三十九夜。尽复得受七日不 答。得 问。
小比丘得暂就二和上得一二宿不 答。和
上遣行彼无好师无罪 问。律中云。无惭无
愧比丘独食净。何名无惭无愧 答。犯四重
名无惭无愧 问。亡比丘卧缛长床钱米谷
应分不 答。卧缛长床小床不应分。在重物
中。钱米入僧食用。不应分 问。若贵人别请
十人。给钱米作食。若长得分不 答。得分
 问。终身药已受著器中。白中衣捉物不更受
而服。犯何罪 答。不须更受。七日药亦如是
 问。捉七日饮食药移动。更应受七日。终身
已手受未口受。移亦应更受 问。律中云。不
得著皮。除摩筏鹿摩筏。鹿皮定著不 答。不
得 问。尼依比丘安居。而不在比丘界内。得
不 答。不须在比丘界内 问。僧中常等行
食上坐。复须教等与不 答。知不须教。若不
知应教 问。不嚼杨枝而食有犯不 答。突
吉罗 问。尽日障得眠不 答。得 问。长
衣离衣宿过一月衣。长钵过十日。阿练若六
夜。过七日药有六事舍与。一人向一人悔应
卷一 第 685a 页 T85-0685.png
还。犯戒比丘从非亲理尼取衣。从非亲理居
士居士妇取衣。非亲理居士居士妇与衣。长
取劝非亲理居士居士妇置衣。劝织师作衣。
与他人还夺取知物与僧回向已。是八事应
还财主。向一人悔。馀十六事。馀尽应舍与
僧悔。异部中向一人悔。若入僧物中。是三衣
数者必应还。若馀衣还者彼比丘亦得取。若
不还无罪 问。若出家人贩卖物。如法比丘
得受不 答。若于贩卖边随喜心不得受。不
生随喜心得受。若知不知能断彼。令不作
者不得受。若以不受俱不能令彼断者得受。
不如法施僧一切得受 问。若用如法物易
彼不如法物。衣食得如法不 答。尽得名如
法 问。长床一人不奉胜容四人坐者。虽腊
数不同多少尽得共坐不 答。若别坐具别
内衣。得通覆共床卧 问。若住处僧无食。得
令比丘乞作不 答。不得。若乞者得罪 问。
若住比丘于乞比丘边生随喜心尽不得食。
若作方便往索者得受用无罪。若不作方便
尽不得为僧乞。唯有十诵律中得为僧乞取。
乃至塔寺房舍床褥尽同上 问。比丘得即用
死比丘衣覆去不 答。得用一泥洹僧一饭
行一覆残衣。亦云三衣中取一覆去 问。若
为僧乞食。房舍卧具净人诸众生类者。乃至
佛事精舍。尽令比丘往檀越。所言众僧欲散
去檀越言。何以散去可随事 答。之少故是
名方便 问。若比丘随犯可悔。罪众多无量
而忘不忆罪名。欲忏悔时。但于编中得忆罪
名者。馀同编诸罪悉得除。若都不忆者不得
卷一 第 685b 页 T85-0685.png
悔。重则兼轻罗 问。若比丘死。净施主比丘
应于僧中舍彼死比丘物。已僧乃得作羯磨
可。若净施主不舍。僧不得作羯磨。僧亦不得
从净施主索。得突吉罗。若净施主不舍与僧
者亦得突吉罗 问。若净施主远方。而是比
丘于此死。应将比丘物与净施主人同意。比
丘使比丘得已还。僧已羯磨。若知净施主持
比丘者亦得羯磨不 须求与净施同意比丘
 问。百九十二大豆轻重敌十六少钱。此十
六小钱盗满此五钱犯波罗夷。羯磨刹沙槃。
以金钱流离。作外国直二十大钱。至广州直
一两银 问。布萨贼难处。先当闭僧房大门
使人守之。若无净人使三四比丘守应与僧
欲 问。若安居中受七日法已尽。得更受不
 答。萨婆中一向不得。异部律中以事讫为
限。若七日不讫者更来受第二七日去。如是
乃至事未竟得更来受七日。黄色衣不得著。
赤黑青色等得著 问。死比丘物有二种。一
者囿田车牛。凡是众生类。二者金银及钱谷
米等。诸药草重物不应羯磨。入四方僧用。第
二种物应羯磨。已令净人卖。与众僧供食。不
得分。唯一切药物应入僧药库中。不得卖。馀
一切轻物应羯磨分之。若物作僧房应作净
地法。若已作僧房者。应舍舍已心念作净地
法。念舍者云是处我舍作净地法。念者云此
处我作净地受 问。著行腾臂衣得不 答。
为病得著 第一上坐入堂时。不得礼众。若
欲礼堂作礼。馀处上生者得偏坐食。是根本
方法。若坐食亦罪。但勿令污僧褥耳。应敷物
卷一 第 685c 页 T85-0685.png
著僧褥上食方坐。众中不得独遍坐。众中不
得独方坐。敬众故。若两众集时各别一边
 佛言。不应作如是事。若作者非威仪犯戒。为
僧出行。若施物应与分。除亡物。受加缔那
衣法。守功德衣人应到今前。作如是言。我某
甲比丘。为僧受此功德衣。前人答。善哉好
受持。是中有八事功德。我尽得之八戒同先。
知事有劳得以僧。常用物乞不答得。小床不
应。今毡若不受不应分。卧褥亦尔 不衣受
作大衣不得著。大衣作小衣受得著 作破
安居人有一月时不同。有异部中云 正得
畜长衣。馀七事不得。比丘有相应罪。又不语
前人而前人不知。从其忏悔得名悔。但受者
得突吉罗 一界内有因缘不得广布萨时。
同一界内别作三语布萨 若以如法物买他
比丘舍。舍堕物者得名清净物 答。从比丘
得舍堕物。受时得突吉罗。随用无罪。钱实物
初时即应坐念。此物如蛇。我不应受。是中净
物生我当受。五岁十五已下受三归五戒。作
耻为沙弥。十五得名沙弥。五部萨婆多部律
私记 一僧祇十诵四分三部律抄 夫戒律
之典。良由群惑起患。除戒无以息其非。自乖
止患功由于戒。戒具万行之津要。摧魔之胜
幢。怆始造行。终阶妙果。斯由于戒。非戒不
通。是以西域时人。出家并以戒学为先。但戒
律东缘流布。汉地时人。虽优依之出家而不
废其戒学。竞荣馀业。可谓舍本揽条。以自巅
隧方欲远涉生死长津。迷于发足之趣。虽复
立谈高胜。行之者鲜。大圣所以使出家之人
卷一 第 686a 页 T85-0686.png
先学戒者何。良以戒是生死足导资粮。漂流
船筏。运涩行人从此到彼。莫不由戒。大圣兴
世度人。得戒乃可无量。大泮而言有其十种
得戒。其十者何。一者自然得。唯明如来树王
成道。不从师咨。八万律仪自然具足。二者法
轮得戒。初为桥陈如等转四谛法轮。陈如见
谛以得戒。故曰法轮僧也。三者善来得戒者。
前人背恶归宗。如来应根发唱。唱必有益。应
时发戒。故曰善来僧也。四三归得戒者。明如
来弟子将服化。仓生既无善来之德。但教受
三归即名得也。五者自誓得戒。摩诃迦叶妙
因深厚。于如来前自誓要心得具足戒。六者
论义得戒。须陀沙弥七岁共佛对谈往复称
基。因斯悟道故以论义为名。七八敬得戒者。
唯令夷五百女人因奉八敬得具足戒。八遣
使受戒者。明此尼端故若出坊寺必为外人
坏其梵行。圣教开通遣使受戒。九者为边国
众僧难得。圣教回开持律五人得受具足戒。
十者明中国十众。除和上得受具足。四分者
大僧戒本。以为初分。尼戒与大僧不同为第
二分。从安居揵度尽法揵度以来目为第三
分。从房舍舍度尽增一以来目为第四分。此
皆成一部之缘。但明义不同故曰分。律者西
域胡音。此土而言。以诠量为称。能诠名字指
之为律。所诠无作称之为藏。藏者无作戒善
苞福多容隐而难测。能律益行人。所以称藏。
能防未起惑非。因之为戒。戒有二种。何等为
二。一者是作戒。二是无作戒。言作戒者。要由
心发则有心止则无 故曰作戒。无作戒者。因
卷一 第 686b 页 T85-0686.png
其作戒一发不失。始末恒随不侍更作心方
有。故曰无作戒。典发之由称之为序。发唱之
首言第一 五部律典能与末代出家成轨
非。故称之为戒。禁非夷恶故。比丘文字能诠
指之为律。此三皆可轨之生善度。世良由此
也。但时人出家虽仰寻幽指硕。自安身然复
不能寻求律典。用自决泮。但相承诵传致合
壁。悟者众。今虽有五部流布天下。馀二未
见。且就三部。僧祇十诵四分明其受戒。僧祇
云。凡欲受戒要身六缘得名如法。其六者何。
一者受戒人年满二十。二者受戒人身无十
三难障。三者结界成就。四者界内尽集无其
别众。五者羯磨称文无其多少。六者僧数满
足。若具六缘名善受具戒。若六中阙一皆不
得戒 僧祇律云。不满二十两减二十年者。
此是夏前生人。所以知然。此人满十九以过
夏。向二十时始得十九夏。故言两减。未至前
岁故言年减。此人不得戒。文言减二十两满
二十年者。此人是夏前生人。满二十时故言
年满。未过前夏故言两减。此人亦不得戒。文
言减二十两过二十年者。此夏后生人。何以
知然。此人满二十一时故言年过。安居未竟
故言两减。此人若受戒者。有得不得。云何为
得。若八月十五日后生者。二十一时此人得
戒。通胎中满夏故得。云何不得。若是五月十
五日后生。至七月十五日前生者。满二十一
时亦不得受戒。何以故。无胎中夏故不得。文
言减二十年时人谓满与受具足得名受戒
者。非是一切皆得。唯正月生人满十九过夏
卷一 第 686c 页 T85-0686.png
向二十时此人得戒。何以故。有胎受故。唯正
月生者。馀十一月皆不得戒。文言年满夏满
者。此亦是夏前生人。满二十已过夏向二十
一时名年满。亦名两满。名受具足。文言夏满
年过者。此是夏后生人。满二十一过夏向二
十二时名善受具足。文言看手足者。要年满
手足成就得名受戒。手足虽成就。若年不满
者不名受戒。上来所明受戒得以不得皆僧
祇所泮。十诵明受戒有二十四句。得以不得
一同僧祇故不出。四分明受戒。要满二十。此
二十者不论夏满。但言十二月为一岁。满者
名善受具足 第二身无十三难障。云何十
三难。一名边罪。边罪者比丘犯四重。比丘尼
亦如是。下三众犯四重。是名边罪。第二比丘
在俗时坏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净者皆不
得出家。比丘尼亦然。第三贼心受戒者。若俗
人沙弥盗听说戒羯磨者皆不得出家。沙弥
不得受大戒。第四破内外道者。来时破外道。
去时破内。此人亦不得出家。五黄门。有六种。
一生门。二割去黄门。三挎破黄门。四因他黄
门。五始黄门。六半月黄门。比丘尼四种黄
门。正无割去挎破。馀者同上。六杀父。七杀
母。八杀罗汉。九出佛身血。十破僧。十一非
人。十二畜生。十三二根。是名十三难 第三
结界成就者。要四方各六十三步无大僧结
界。成尼亦尔。此是僧祇所明也 第四界内
僧尽集无其别众 第五羯磨称文无其多少
 第六僧数满足。具上六缘是人得戒 问
曰。受戒人不自称字及和上字名受戒不
卷一 第 687a 页 T85-0687.png
 答曰。四分人云。受戒人不称和上及己字。不
名受戒 问曰。十三难得戒不 答曰。四分
云。何不问十三难者不得戒 问曰。受戒人
三衣不具。著俗服外道服。名受戒不 答曰。
四分言。皆不名受具足 问曰。比丘比丘尼
得与式叉摩尼受六法不 答。三部律皆无
成文。设有此事不名受六法。僧尼俱得突吉
罗 问曰。有人言。式叉摩那受六法时。更请
和上。此事云何 答曰。不须更请。所以然者。
未是易谓但增学其六不须也 问曰。有言。
与式叉摩那受六法时。对面羯磨。此复云何
 答曰。三部律皆言。置眠见耳不闻处逢作
羯磨。若对面作法不成。僧尼俱得突吉罗
 问曰。有人言。比丘得与沙弥尼作阿阇梨。此
事云何 答曰。无此道理。若得作阿阇梨者。
亦应得作和上尼。不应与沙弥作阿阇梨。若
尔则二众不别 问曰。尼受戒时即大僧戒
场上更不结分。得受戒不 答曰。僧尼界别。
各不相摄。更不结界作法不成 问曰。比丘
尼得再出家不 答曰。僧祇律云。尼不得再
出家 问曰。有人言。下三众犯四重。罢道已
更得出家。此事云何 答曰。是无道理。僧祇
言。式叉摩那与男子染心寻近柱。但不坏梵
行。更与六法后得受大戒。若沙弥与女人寻
近柱。犯摩触等戒。应更与十戒后得受大戒。
非诸犯重者得 问曰。安居有几种 答曰。
安居之法而有众多。略明所要可有二种。一
前。二后。前者四月十六日。后者五月十六
日。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尚名中闻
卷一 第 687b 页 T85-0687.png
亦名后安居。前者七月十五日。满中间者随
日满便止。后安居者至八月十五日。僧祇
云。不结前安居得突吉罗。不结后安居得偷
兰遮。

问曰。结安居时称。某甲聚落僧伽蓝。某甲房
舍。此三皆称谁名也 答曰。随能贯综聚落
者。应称其名。僧伽蓝主者。莫问道俗。最初
地施地立寺有应称其名。房舍亦如是 问
曰。时人受日戒。七日一受戒言事讫。是事云
何 答曰 三部所明皆无此理。如四分律明。
受日要为三宝及请唤因缘。得受七日十五
日一月。十诵律律云。明为三宝及请唤因缘。
得受七日三十九夜。僧祇律明。要为三宝事。
得受事讫当还。事讫当还缓亦急。斯皆随事
远近。若事一日得讫应即日还。若故遣至宿
破夏。言不结后安居偷兰遮者。义解也 问
曰。有人言。四月十六日结安居。若不受七日
出界外破夏。此事云何 答曰。此是擗悟。初
安居时无缘。受日不成。失法得罪。后若有缘
更不受日。即以前所受日出界径宿破夏。虽
不受日出界。但莫径宿皆不破夏 问曰。有
为私缘受日。乞索三衣及营馀事。成受日不
 答曰。此非受日因缘。虽受不成。失法得
罪。若出界径宿斯皆破夏 问曰。有人言。为
治生受日。后与僧少物得成受日。此复云何
 答曰。定是自欺。若人为治生故而言为僧。
或受七日乃至事讫当还。不成受日返犯妄
语。假使治生所得财物尽持僧与。犹是破夏。
况与少物 问曰。有人言。四分律得重受七
卷一 第 687c 页 T85-0687.png
日。此事云何 答曰。定是擗悟。思文不审。四
分但言最后受七日者。非谓重受。但安居将
满正有七日。在有缘须行听受七日出界。来
以不来不破夏。但不本处自恣。得突吉罗
 问曰。本有缘受日用不尽。馀日更得用不
 答曰。但得。须白去 问曰。云何名自恣量。有
几法得成日 答曰。恣他举罪名曰自恣。凡
自恣有二种。前安居人七月十五日自恣。后
安居人八月十五日自恣。中间安居自恣。随
日满自恣。若比丘僧十四日。比丘尼十五日
自恣。若因十五日自恣者。比丘中前自恣比
丘尼中后自恣。僧尼自恣应白二羯磨。若二
比丘尼为伴。诣大僧自恣。应礼僧足。已曲躬
低头合掌。作礼是说。大德僧听。我比丘尼僧
夏安居竟。比丘僧夏安居竟。比丘尼僧说三
事自恣。见闻疑。大德慈悯故语我。我若见知
罪。当如法忏悔。如是三说。自恣时五人以上
应羯磨差。具五德者二人为作自恣人 问。
何故自恣但须二人不差一三人 答。有劝
一人为僧所差。是其僧使得举馀人。此人有
罪则无人举。故须差二人使。更互相举二罪
时 一一别说不得并举。故不须二人也 问
曰。有人言。自恣是解夏法。此事云何 答。
此是意解。非律文说。自恣是解夏法者。便应
失夏 问曰。有人言。自恣是放舍法。此复云
何 答。此是妄说。自恣若是放舍法。后安居
人八月十五日自恣竟。亦应得放舍 问曰。
自恣若非解夏放舍。是何法也 答。此是举
罪法 问曰。举罪何故要七月十五日 答
卷一 第 688a 页 T85-0688.png
曰。有义。若夏中举罪令众斗乱。是故亭举。
夏竟将离散。使迭相举罪。悔过清净。然后随
缘覆藏除罪法。凡欲与他出罪。要知轻知重。
知犯知不犯。知覆不覆。僧祇律明。覆藏若别
不同。律文言。比丘月生一日犯一僧残。知是
罪不作覆心。二日三日乃至十日犯十僧残。
一切如是罪作覆藏心。至十一日相出时。是
名十罪。共一夜覆。应从僧乞一别住一摩那
埵一阿浮呵那。参差覆者。若比丘月生一日
犯一罪。二日发露。二日犯罪三日发露。乃至
十日犯罪十一日发露。此十罪应从僧乞十
别住十摩那埵十阿浮呵那。亦得从僧乞一
别住乃至阿浮呵那。律文言。比丘月生一日
犯一罪不作覆心。二日犯二乃至十日犯十。
一切知是罪作覆藏心。乃至十一日明相出
时。此五十五僧残共一夜覆。应从僧乞一别
住乃至阿浮呵那。亦得从僧乞五十五别住
乃至五十五阿浮呵那。律文言。参差覆者。比
丘月生一日犯一罪覆藏。二日发露。二日犯
二。三日发露。有乃至十日犯十僧残。十一日
发露。此五十五罪十夜乃至一夜覆。应从僧
乞十别住乃至十阿浮呵那。亦得从僧乞五
十五别住乃至五十五阿浮呵那。亦得从僧
乞一别住及一阿浮呵那。律文言别覆者。比
丘月生一日犯一罪覆藏。乃至十日犯一罪
覆藏。至十一日明相出时。最后一罪一夜覆。
最初一罪十夜覆藏。应从僧乞十别住乃至
十阿浮呵那。亦得从僧乞五十五别住十阿
浮呵那。四分明其出罪法。有其四种。何者是
卷一 第 688b 页 T85-0688.png
一者犯罪以来不忆日数罪数。应与清净以
来覆藏羯磨。二者忆罪数不忆日数。亦与清
净以来。三者忆罪数日数。应与随覆藏日羯
磨。四者不忆日数罪数。亦随覆藏日羯磨
 问曰。云何名摩那埵 答。此是胡音。秦言阶
定折伏治罪 问曰。云何名阿浮呵那 答。
此是胡音。秦言出罪羯磨。此人从罪中出故
言出也 问曰。比丘尼独行出入界时相去
远近。犯独 答曰。僧祇律云。比丘尼若度道
界家界时。相去□手外。犯独 问曰。比丘尼
度他妇。夫主不听。为犯何罪 答。僧祇律文
言。夫主不听。辄度与受大戒。和上尼犯僧
残。

问曰。比丘尼教化受染心男子食。犯何罪
 答曰。僧祇律云。尼教化受染心男子食。要三
谏。不止犯僧残 问曰。尼夜宿时相去远近。
犯独 答曰。四分律云。夜宿相远□手外随
转侧。犯独宿 问曰。比丘往尼房不白。界中
僧犯何罪 答曰。僧祇律云。不白入尼房得
波逸提。不白尼得突吉罗。为尼说法不白亦
得波逸提。若白入界及说法并白尼。三俱不
犯 问曰。亡比丘轻重等物。云何处分及嘱
授 答曰。四分僧祇同。十诵小异。随意消息。
亡比丘轻重物等及嘱授。四分明。重物园田
树木房舍床榻奴婢六畜。一切谷米旃辱莫
问大小。氍氀五肘旷三肘毛长三指。杖扇拂
[尚*毛]铜饼香炉。一切同器瓦器石器竹器。铜钱
木石染色。皆是重物。应入常住僧。轻者衣钵
坐具针筒糸绵绢布绫□及称剃刀。皆是轻
卷一 第 688c 页 T85-0688.png
物现前僧应分。十诵律料简。轻重等物并香
炉及一切铜器铁器釜镬瓦器瓫瓮竹器。皆
受二斗以上是重。二斗以下是轻。皮囊斗半
角五斗为重。降此为轻 问曰。比丘临终时
嘱授物与佛法僧。不死还我成嘱授不 答。
四分律明。病人临终时嘱授物与三宝及馀
人。不死还我。佛言不成。与现前僧应分
 问曰。病人欲终时嘱授言。定与此。复云何
 答。依四分成嘱授。僧祇明。为义不成。若得
物即说净。是为成。不说净为不成。还取入
僧 问曰。亡人衣物理属众僧。何须看病人
僧中三舍 答。此物虽冥理属僧。看病人则
为僧守护此物。所以须舍令僧普知 问曰。
亡者生时负人责。当云何 答。应以亡者衣
物偿。若亡人物少不足。同羯磨僧应出私物
代偿 问曰。云何与看病人物 答曰。应与
三衣钵针筒坐具。馀者现前应分 问曰。何
故羯磨亡者衣物与一人。复还与僧。未解此
意 答。有义。此物属四方僧。僧难集不可得
分。使一人以为物主。主若与僧现前得分
 问曰。比丘命过。后人用轻重等物。设福为如
法不 答。非法。若用亡人重物为其福。及已
入私已则于十方世界。上至罗汉下至沙弥。
于一人边各得重偷兰遮罪。轻物不羯磨回
施。及私入己罪同上说 问曰。用亡者轻重
等物罪可忏不 答。有可忏不可忏。若断相
续后不更作。以私物偿僧得忏。若不尔不得
忏 问曰。二人共活。一人命终。财物云何
 答。取其所有一切财物今为二分。一分入僧
卷一 第 689a 页 T85-0689.png
一分还彼 问曰。比丘此处命过。衣物异处。
何处僧应分 答。随物可在处僧应分 问
曰。出债旧在异处。比丘异处命过。保人及
券各在异处。何处僧应分 答。十诵律云。处
虽有四保处应分。若无保人券处应分 问
曰。比丘异处命过。寄物在异处。钩籥异处。
何处僧应分 答。十诵云。三处差别。钩籥处
分。若无钩籥物处应分 问曰。比丘持物寄
人。受寄者转寄馀人。物主无常。何处应分
 答。十诵律云。虽有三处受寄处僧分 问。三
宝物得异用不 答。不得。僧祇律明。三宝物
不得异用。若佛地中掘得宝藏。应入佛用若
在僧地得其宝藏。应入僧用。若修治故塔及
新塔不得伏藏。即属塔用治。新故僧伽蓝下
得伏藏亦如是。若王有教令国内所有伏藏
尽应入义。当随王法。王若言随得处用者。即
如王教。今若于佛地僧地中掘得伏藏。上有
名字有识认。应还本主。若无认者随当处用
 问曰。若故怀塔得物持。馀处作塔不 答
曰。不得。正得随处修治 问曰。此寺僧物。得
彼寺用不 答。不得。若持此寺僧物彼寺僧
用。如法治 问曰。和合持常住僧树木堪作
梁者。床榻釜镬田地及一切轻重等物。得乞
人不 答。不得。假使三天下众僧尽和合。乞
人及入私已一切犯偷兰遮罪 问曰。彼寺
僧为亡者设福。馀寺僧和合持常住僧物劝
助。彼襄为以得不 答曰。不得。和以不和皆
犯偷兰遮罪 问曰。有住处非时客僧来。旧
住僧人情以常住僧食供给所须。此事云何
卷一 第 689b 页 T85-0689.png
 答。彼此俱得偷兰遮罪。若僧有制盗取与
人自食。计钱犯重 问曰。对手悔法云何得
使罪灭 答。月半月尽忏悔法。要识罪名罪
种。请清净比丘为忏悔主。偏露右肩。脱革屣。
故跪合掌。若是上坐应礼足。已说其所犯。大
德忆念。我比丘某甲。犯此罪。今向大德发露
忏悔。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
知而不覆藏。大德忆念。我清净戒身。具足
清净布萨。如是三说。前人应问言。大德见罪
不。答言。见。应语言。长老当责心。答言。尔。一
切对手皆如上。凡欲忏悔。当若知有罪无罪。
知轻知重。知犯并少。如说戒时。三唱清净。不
自知有罪。不心念发露。不向人说说此是戒
 序默然亡语突吉罗。向人对手一说忏法
如上。云何知重发心。欲淫女色。盗满五钱。
杀人。妄语。自称得圣。若动威仪。前人不解皆
得偷兰遮。界内僧尽集。八人以上得忏。起心
还正犯突吉罗。向人对手一说悔法如上。僧
残中四事边轻偷兰遮。何者是如非道假作
道想。盗三四钱敬罪人。此是四重边轻偷兰
遮。何者僧残中重偷兰遮。虑心故出不净欲
摩触女人与女人粗语乃至二谤。此九缘差
不成。下四二谏而舍。皆犯重偷兰遮。应界场
上四人得忏。僧残中轻者。如界中界不净觉
则助动受槃剃三处毛食生皮血用人皮发。
皆犯轻偷兰遮。此中亦容有对首悔者。悔法
如上。若欲心看色摩触男不及自己身。皆突
吉罗。对手一说悔法如上。二不定数在众编
三十事罪同九十皆对三说悔法如上。四提
卷一 第 689c 页 T85-0689.png
舍尼皆对手一说。众学百戒若本故心作者
应对手说。本无故心暂悟犯者实心得。灭诤
中僧断事时作羯磨不称。前事失法。得突吉
罗。对手一说。不随顺威仪三业所作论说他
人好恶一切非法粗言出入户上下厕不三但
指逆佛塔行剃密佛僧净地。各犯突吉罗。对
手一说悔法如上。上来所列皆是忏悔大格。
明轻重不等。若有罪忏不相当。无罪作有罪
忏。失法得罪不得灭。若忏悔过时。应善听忆
罪数。二俱称说。若不忆者言。道不忆数。忏悔
法应尔 问曰。僧住处净地云何处分。具有
几法 答曰。界律明。净地有四种。一者俗人
初立僧加蓝时。垣墙周匝僧房厨舍。悉皆成
就。檀越即日分处。界畔分明。然后请僧来入
不须更分处。二者俗人造寺。垣墙周匝僧房
厨舍。皆悉成就。但不处分。请僧来入不得径
宿。僧邪处分界畔明。三者僧自立寺。或劝化
人建。篱墙不周。径营人即自处分。然后请僧
来入。四者檀越造寺。莫问篱墙周以不周。请
僧来入。径宿莫问诸界不结。若作净时要白
二羯磨结。凡始立净要先结净地。先所有一
切不净器物。受腻者尽持贸易。铜铁及石火
烧作净。一切谷米及可食者。从檀越贸易。僧
祇律明。结地但处分易成无羯磨结。若初立
寺时。不处分净地。僧来入径宿名不净。后欲
处分。要国土旧坏。人民数乱。帝主易位。然后
更得分处。十诵明。舍净者所以然也。愿明出
家修道。以无事为先 若立净厨则径营忪务。
忪务心驰于道有碍。所以舍了。欲使持钵称
卷一 第 690a 页 T85-0690.png
四威仪。深中取足支身。行道乞食有其二利。
一外益群生。二损贪进德。自利利人。即玄同
大行所以应也。但僧伽蓝内不立厨舍。则无
内宿内热。若立厨舍处所虽不作食皆名不净
 问曰。云何净不净 答曰。比丘残宿内热。
于比丘不净。于比丘尼是净。比丘尼残宿内
热。于比丘尼不净。于比丘是净 问曰。云何
触净不触净 答。不触净者。破戒比丘恶心
故触持戒比丘。悟触皆不名触者。要持戒比
丘解怠心触。是名触净 问曰。触生果菜。是
犯不 答曰。生果菜苌未足触不犯 答。苌
足以名为触净 问曰。不净地果菜得入净
厨不 答曰。僧祇明。不净地果菜净人知以
但不径宿。是净 问曰。有人护檀越家净。此
事云何 答曰。白衣舍有触不触。若持食之
施僧时。此食置僧坐中地。未更受得大比丘
触。是名触净。檀越家器物不定属。僧虽触不
犯 问曰。啖不净食。得何罪报 答曰。华鲜
经云。食不净食。五百万世堕猪豚𧏞螂中。五
百万世堕狗中。五百万世堕清厕中作虫常
食不净 问曰。知他立净触者。此复云何
 答曰。华鲜经云。故触僧净。五百万世身无手
足 问曰。比丘具几德得度弟子 答曰。要
十德堪与人作和上。亦得受依止。及度沙弥。
何者为十。一持戒具足。二学戒。三学定。四学
惠。五学多文毗尼。六多闻阿毗昙。七能自看
病使人看。八自能出罪伏使人出。九弟子有
梵行难。能自送脱难。使人送脱。十具十[萉-巴+(日/(句-口+匕))]成
就。若具依止此五不具尽受依止 问曰。比
卷一 第 690b 页 T85-0690.png
丘不具十德。度人与人依止。五德不具作阿
阇梨者为得何罪 答曰。随德不具各犯突
吉罗 问曰。比丘不满五[萉-巴+(日/(句-口+匕))]。一日不请教戒
三问讯。师为得何罪 答曰。犯突吉罗罪
 问曰。十德比丘一岁得度几人 答曰。四分
律云。十二月为一岁。得度一人。大戒复更一
岁。得度一人。依止复更一岁。得度一沙弥
 问曰。有人言。比丘尼应向沙弥礼拜。当云何
 答。此言擗悟。三部律明。五众敬法。小沙弥
应礼大沙弥尼。何况大尼不得沙弥礼也
 问曰。比丘尼问布萨请教戒比丘尼法。于半
月月尽。比丘尼众和合白二羯磨差。解法比
丘尼二为伴往至僧中。不得嘱授上坐下坐
客比丘病比丘。当嘱授中坐。知法比丘言。大
德忆念。我比丘言。大德尼某甲。众和合礼大
僧足。请教戒人。如是三说。敬还向本寺。即夜
各自说戒。僧说戒时。诵戒人问言。谁受比丘
尼嘱授请教戒人。受嘱者即起礼僧足。以白
僧。大德僧听。比丘尼某甲众和合。礼大德僧
足。请教戒人。如是三说。已往上坐前。上坐问
言。尼请谁。若言某甲若言僧次。请随尼白二
羯磨差定。然后说戒教戒尼人要具十德。何
者是。一者戒律具足。二者广诵二部毗尼。三
者多闻。四决断无疑。五善解说法。六者族性
出家。七者颜貌端政。八者堪能与比丘尼说。
九者不犯重禁。十者二十[萉-巴+(日/(句-口+匕))]。若具此十德得
教戒比丘尼。阙一不得者。若说戒竟至明日
清旦。比丘尼还往大德僧寺中。至先嘱授人
所问言。大德教戒人不。若言得。问谁是。若言
卷一 第 690c 页 T85-0690.png
某甲。即往教授人所言。大德若愿教戒比丘
尼。何日当往。除前三后二中间十日。剋日当
往。至日比丘不往突吉罗。尼不来。半申旬迎
得突吉罗。为辨种种饮食。及蹉洗足具与持
衣钵。至寺四打椎集尼众。教师即为说八敬。
已更说馀法。上来所明皆是具足教法。今时末
代十德难备。时复云何。今时教者亦明。半月
尽尼众和合白二羯磨差。知法比丘尼二人为
伴。往大僧寺如前嘱授知法比丘竟。尼即还
寺。各自说戒。僧说戒时。所嘱授人即起白僧
言。大德僧听。比丘尼某甲和合礼大德足。请
教戒人。如是三说僧说戒竟。往上坐前。上坐
问言。尼请谁。答言随僧。上坐应使受嘱人次
第问僧二十[萉-巴+(日/(句-口+匕))]以上。若无教人。上坐应语嘱
授人言。明日比丘尼来时答言。众僧有教时
此众中无教戒比丘尼人。语比丘尼。众和合
谨慎。如法莫教逸。至十六日尼往僧寺内。问
所嘱人言。得教戒不。答曰不得。大德僧有教。
如上坐奉教以还寺内。鸣犍椎集尼。僧已应
言。大僧有教时。此众中无教戒尼人。语比丘
尼。众和合谨慎莫放逸。尼比日应言。顶戴
持。
律抄壹卷

照平元年七月十三日于昌梨寺写讫故记


道人僧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