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下
卷下 第 1a 页 WYG0207-04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学庸正说卷下
           明 赵南星  撰
中庸正说下


自诚明谓之性  章

此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以立言谓夫子所谓诚
者与诚之者是性教之说也盖诚者由诚而入德无不
实而明无不照者也天命之谓性而此则纯乎天命之
性不谓之性而何诚之者由明而入先明夫善而后能
卷下 第 1b 页 WYG0207-0410b.png
实其善者也修道之谓教而此则循乎修道之教不谓
之教而何以诚而论明则诚明合而为一以明而论诚
则诚明分而为二然二者未始不一也自诚而明者非
诚之外有明也一真不动而万象昭然诚则无不明矣
自明而诚者亦非明之外有诚也真知既彻而妄念自
消明则亦无不诚矣夫诚而明者人性之本然而惟圣
人能之要非有加于性也明而诚者则取法于诚而明
卷下 第 2a 页 WYG0207-0411a.png
者以求复其性者也故自诚明不曰圣而曰性见人之
即天也自明诚不曰学而曰教见贤之可圣也吾人岂
可以自诿哉
 诚则明二句见诚明一理而圣凡同归之意在言外
 注明则可以至于诚矣可以至字不用

惟天下至诚  章

天下之道一诚而已矣化育流行而人物得之以为性
一人之性皆具乎天地人物之理而有伪以杂之于是
性有不尽而与天地人物始隔阂而不通矣惟天下之
卷下 第 2b 页 WYG0207-0411b.png
至诚纯粹以精真实无妄其所存所发察之由之者莫
非一真之贯彻而于天命之全体无少亏缺为能尽吾
之性矣由是以己观人人之性此理也能尽其性则能
尽人之性左右之尽宜道济天下而不过矣以人观物
物之性亦此理也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经制之
尽利曲成万物而不遗矣夫天地能赋人物以性而不
能使之各尽其性也非天地之有不能也盖以尽性者
卷下 第 3a 页 WYG0207-0411c.png
属之人矣宗子之能即父母之能也今也圣人由尽己
之性以至于尽人性尽物性则有以极其裁成辅相之
功而可以赞助天地化育之所不及矣既能赞天地之
化育则生物之职尽而天始得以成位乎上地始得以
成位乎下人始得以成位乎中三才之道始立矣如是
而后谓之尽性如是而后谓之为人要之惟其诚而已
矣夫岂出于吾性之外哉
 尽字无工夫其本领在至诚两字至诚就在尽性之
 中非至诚了才去尽性也 程子曰仁者以天地万
卷下 第 3b 页 WYG0207-0411d.png
 物为一体此言因世之不仁者视天地万物与己无
 涉故云然耳非本非一体而仁者以为一体也天地
 为万物之父母本同一气而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以其
 所覆载悉以委之矣正如父母既生肖子则一家老
 幼下至鸡狗之类悉以委之非一体而何知此则可
 以知仁可以知孝可以知尽性矣 尽性有满其分
 量之意不能参赞便是性未尽也 诚者不勉而中
卷下 第 4a 页 WYG0207-0412a.png
 诚字兼至字凡言至诚是诚之至也诚至故性尽
 尽性是尽所性之理则所谓尽人物之性者亦是尽
 人物所性之理也尽人性即是百姓昭明五品咸逊
 尽物性是万物各由其道各得其常如五行传草木
 鸟兽之妖孽便是失其性旧说只作人物得所殊不
 似说尽性者

其次致曲  章

诚之在人一而已矣至诚者一真立而全体尽直达乎
天矣其次则自其性之所近情之所感善端发见之一
卷下 第 4b 页 WYG0207-0412b.png
偏即从而扩充之使此一善遂造其极是谓致曲致曲
之意真意也久之而万念皆真致曲之功实功也久之
而众理皆实不外于曲之中而能有诚矣既诚之后而
积之不已则诚不可掩而形见于外矣既形则日新月
盛而诚之形于外者益以显著矣既著则睟然盎然赫
然喧然而诚之形且著者又有光辉发越之盛矣夫诚
既发于外则必感乎物由是明矣而动机之所触莫不
卷下 第 5a 页 WYG0207-0412c.png
竦意而慕德也动矣而变善之所被莫不改行而从道
也由是薰蒸融洽其无恶也即其本无之恶而不知其
积习之已革其为善也即其本有之善而不知其敏德
之日新天下与我而相忘故谓之曰化言其如天地之
造化也是岂可以易能哉感应同源德业无二惟至诚
德至于化是以能使人化今也能由诚而形而著而明
而动而变而且至于化焉则其一诚渐积之功亦已造
于圣人至诚之域而不止于有诚矣孰谓圣人不可学
而至哉
卷下 第 5b 页 WYG0207-0412d.png
 形著动变非诚之验乃诚之积而自不能已者也
 化字作我忘其感彼忘其应固是不如说恶变而为
 善并忘其善如鹰化为鸠二体成一不复记为鹰特
 于变则化为切而忘感忘应在其中矣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章

天下之事皆可前知天下之人皆足前知惟私伪不尽
则灵明不彻是以闻壅于耳听而见蔽于目睹也自诚
卷下 第 6a 页 WYG0207-0413a.png
而明者其诚天下之至诚也则其明亦天下之至明也
天聪天明出于耳目之外知微知彰超于闻见之表不
假象纬术数之烦意想测度之私而其道自可以前知
何以言之如国家之未兴而将兴则必有祯祥以昭其
符国家之未亡而将亡则必有妖孽以示其异不特此
耳或见乎蓍龟参两墨食之间有吉有凶或动乎四体
威仪俯仰之间有得有失凡此皆祸福之将至者也将
至而有妖祥见蓍龟动四体则祸福将定人有知之者
矣至诚则不然为善而福之将至也为恶而祸之将至
卷下 第 6b 页 WYG0207-0413b.png
也必于其未有未见未动之先而知之夫妖祥也蓍龟
之吉凶与四体之得失也皆鬼神体物之所为也以鬼
神之前知之也鬼神前知之而后露其兆于人至诚则
几方萌前而即知是其知正鬼神知之之时也鬼神涵
天地之实理而泄其机于朕兆之间至诚全天地之实
理而炳其机于著见之始故至诚如神也
 祯祥妖孽注疏甚明本有今异曰祯如文王招赤雀
卷下 第 7a 页 WYG0207-0413c.png
 之瑞国本有雀今有赤雀是也本无今有曰祥如国
 本无凤今有凤来是也左传云地反物为妖说文云
 衣服歌谣草木之怪为妖禽兽虫蝗之怪为孽 善
 必先知二句新说多言因其善不善而知其祸福如
 此太浅亦不须至诚方知且为善为恶祸福之至亦
 自有时非将至则几不萌 至诚非徒前知必有以
 消弭补救之者故易曰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然
 有至诚即吉祥之所止也天下岂可无圣人哉
卷下 第 7b 页 WYG0207-0413d.png
诚者自成也  章

天命流行一实理也所谓诚也物与无妄而物各得之
以成其为物一太极具一物乃成诚非物之所以自成
者乎是诚也根于人心而散见于日用伦常之间则谓
之道必本之以实心而行之乃能自成是道也非人所
当自行而必不容诿者乎何言乎诚者自成也天地万
物不离乎诚天地其有始乎必与诚俱始而其所以始
万物者可知矣天地其有终乎必与诚俱终而其所以
卷下 第 8a 页 WYG0207-0414a.png
终万物者可知矣是诚也者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
如使人之心一有不诚则形色象貌皆为虚假而况于
其所为乎作意为之而不谓之始毕智为之而不谓之
终何也失其所以自成故也是故君子究万物之终始
则知太极之所在鉴不诚之无物则知真宰之所存性
以诚尽斯无沗于灵万物命以诚立斯无愧于参天地
诚之为贵也以其自成也而道非其所自道也耶夫诚
也者析万物而言之则物物所自成也举一物而万物
可知也吾之所以自成即万物之所以自成亦必尽成
卷下 第 8b 页 WYG0207-0414b.png
乎万物乃可谓之自成故诚者非自成已而已也即所
以成物也何以言之盖物我虽有内外之殊而理则无
二自其成已言之妄复无妄可以观仁自其成物言之
物各付物可以观智夫仁安从生哉天以广大为德而
人得之以为性也智安从生哉天以聪明为德而人得
之以为性也既谓之性则受之于天者本无物我而具
之于我者焉有内外以其成已而谓仁之为内非也以
卷下 第 9a 页 WYG0207-0414c.png
其成物而谓智之为外非也是合外内之道也仁与智
非二理故成已成物非二事一诚立而性尽矣性尽而
仁智之道备矣由是时而措之咸得其宜从容中道安
知其为在内在外耶安知其为成已成物耶所谓诚应
而妙者也至是仅可谓之自成仅可免于无物若不能
成物则是未成已也而岂但已哉
 诚者自成也诚字指理而言心字在自道之内物之
 终始只是言物不离诚耳诚之为贵有以诚之二字
 作诚之者人之道也看语气不似从上文不诚无物
卷下 第 9b 页 WYG0207-0414d.png
 见得此理是天地间最贵之理存诚是下一层所以
 成物也所以二字宜玩见得物我一理 注疏云大
 人无诚万物不生小人无诚则事不成仁与智合谓
 之圣德与性合谓之诚明与诚合谓之教 仁智两
 言之则各一其德而犹未足以致用故曰仁者见之
 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君子之道鲜矣

故至诚无息  章

卷下 第 10a 页 WYG0207-0415a.png
人之一心真妄不并立妄起则真息故诚极其至者是
无妄之至也性与天符心与理合非作之而自不懈非
敛之而自不逸无息之诚乃为至诚夫一真既复则无
久无暂无久无暂是之谓久既久则其德盛者其流光
不惟畅于四肢而且发于事业不有以徵于外乎久之
所徵所徵必久从容而不迫长永而不穷吾知其悠远
矣悠远则教化渐被于海隅德泽浃洽于人心吾知其
博厚矣以斯之博则其势不得不高以斯之厚则其精
不得不明但见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矣夫
卷下 第 10b 页 WYG0207-0415b.png
一诚既至其德不待积累而自久其业亦不待积累而
自大故悠远乃能博厚高明而博厚高明无不极其悠
远至诚所以尽人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者岂外是哉
故地之载物以其博厚也至诚而曰博厚则德溥而泽
深极遐陬而囿规画之中尽庶姓而饫栽培之愿此至
诚之所以载物也天之覆物以其高明也至诚而曰高
明则功峻而谟显抚万邦而裕帡幪之仁光四表而普
卷下 第 11a 页 WYG0207-0415c.png
文明之化此至诚之所以覆物也悠久而不已者天地
之所以成物也至诚而悠久则涵泳之深而生者遂其
生陶化之久而性者全其性此至诚之所以成物也其
尽人物而赞化育者如此夫以博厚而载物者地也而
至诚之博厚穷地道之所至而容保之是地得至诚而
共载乎物乃能成位乎下也足以配地矣以高明而覆
物者天也而至诚之高明极天体之所际而丕冒之是
天得至诚而共覆乎物乃能成位乎上也足以配天矣
天下之称悠久者莫如天地之无疆也而至诚之悠久
卷下 第 11b 页 WYG0207-0415d.png
举天地所覆载之物而兼成之是天地得至诚而共成
乎物以奠位于不穷也应无疆于地而合无疆于天矣
此非所谓与天地参者耶夫其功用之盛如此者皆自
然而然耳经纬之文敷贲乎六合章矣而非事表暴也
何见焉陶铸之功维新乎万类变矣而非事鼓舞也何
动焉弥纶之业巍乎其莫及成矣而非有创造也何为
焉盖天地有无功之大德圣人有无恩之至仁岂与夫
卷下 第 12a 页 WYG0207-0416a.png
著而后明动而后变变而后化者同乎哉夫至诚之功
用同于天地则以天地亦至诚也天地之道大矣然要
之可一言而尽也无庸于二言也何也其为物本一焉
用二言盖天地生于太极而太极本无极岂杂揉之可
容太极生乎天地而天地本无心何伪妄之可入此天
地之神理也神理无时而息则神气无时而息神气无
时而息则神化无时而息大哉之元即至哉之元二体
分而自翕也而阳之变阴之合以化育乎庶汇者盈寰
区而莫纪元固万之所资耶而果何物耶以清之一即
卷下 第 12b 页 WYG0207-0416b.png
以宁之一两仪剖而常凝也而气之布时之行以流形
乎群品者亘终古而无穷一固万之所本耶而果何物
耶盖物生于不二生乎其所不得不生即天地不自知
而岂人之意识所可测度哉不二者天地之诚也生而
不测者天地之不息而徵也故天地之道之盛与至诚
之道一而已矣至诚之道不曰博厚高明悠久乎以是
而求之地则磅礴而凝者极其远含宏为量者极其深
卷下 第 13a 页 WYG0207-0416c.png
博也厚也以是而求之天则超形器而难于为下昭法
象而难于为隐高也明也以是而统观天地其博厚高
明理有定而不越运不息而常新悠也久也天地之道
之盛如此则其生物之功当何如哉盖天地之道一言
而尽则小入于无间而大包乎无外小入于无间则无
小而非天地也大包乎无外则无大而非天地也是故
今夫天以一处言之斯昭昭之多亦天也及举其无穷
则日月星辰之象系焉万有不齐之物皆覆焉今夫地
以一处言之一撮土之多亦地也及举其广厚则载华
卷下 第 13b 页 WYG0207-0416d.png
岳而不见其重振河海而不见其泄以至万有不齐之
物皆载焉自天地言之固见天地之大矣而山水则其
所覆所载之大者也今夫山自一处言之一卷石之多
亦山也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
水自一处言之一勺水之多亦水也及其不测鼋鼍蛟
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观山水而天地之大益可知矣
天地至诚无息而其功用之盛若此知天地则知圣人
卷下 第 14a 页 WYG0207-0417a.png
矣故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其所谓不已者盖一元
之体运而不积乃天之所以为天也否则造化有时而
息矣诗又曰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其所谓纯者盖
渊默之衷粹而无杂乃文王之所以为文也否则耿光
无由而著矣论天道而化有常运颂文谟而圣有常心
此岂有异乎哉夫纯也者纯乎天不间以人也间之以
人不可谓纯既无所间宁复有已文王之纯也亦天之
不已也非有二也不然则纯一言也不已又一言也是
天地之道不可以一言而尽也是天地圣人有二道也
卷下 第 14b 页 WYG0207-0417b.png
夫岂知天地圣人者哉
 悠远博厚高明俱一时事与上章诚则形不同在彼
 有渐次此无渐次 配者合而有助之意要知助意

如此者节即就上面而赞其如此注以章变分属

 天地不可从 纯亦不已如云纯也是不已非纯了
 亦能不已也注文王纯乎天道说的妙纯者不二之
 体也不已者不二之运也
卷下 第 15a 页 WYG0207-0417c.png

大哉圣人之道  章

道率于性天下人之道也而圣人能尽之故以道属之
圣人而谓之圣人之道也是圣人之道其大矣哉何以
见其大也盖道也者不沦于无不囿于有流动而不滞
充满而无遗何如其洋洋乎万有不齐者物也而斯道
之流行实发育之太极之真变化乎品汇之繁也得一
以清者天也而斯道之高大实上极之于穆之精贯彻
乎贞观之表也夫道岂不大哉然使小而有所不入则
亦未足以为大也斯道也巨含元气而精入无伦何优
卷下 第 15b 页 WYG0207-0417d.png
优乎其大哉经而等者为礼仪纲常伦理之间履之以
为绳墨而一不可越者三百焉三百皆道也礼仪之中
曲而杀者为威仪动容周旋之际用之以为检式而一
不容苟者三千焉三千皆道也所谓天高地下万物散
殊而礼制行焉者也合而观之道之大也如此然是人
之道也人岂小也哉天下皆人也而不常行也盖待其
人如圣人者而后行也故曰苟不至德虽至道日在目
卷下 第 16a 页 WYG0207-0418a.png
前而涣然为二不能凝聚而为我有也夫道之属于圣
人也以其有至德也圣人之德出于性之自然无俟问
学也下此者非问学何以修德而凝道哉故君子以德
性之具于吾心者天之命也本自尊也吾尊之而由问
学以尊之包含万物吾心之广大也致之而不使其蔽
于私而此广大者无所不入未尝不精微也则尽之而
不失之疏疏非真广大也同体太虚吾心之高明也极
之而不使其累于欲而此高明者无所或异未尝不中
庸也则道之而不失之过过非真高明也旧学之所已
卷下 第 16b 页 WYG0207-0418b.png
得者涵泳之不忘所以养吾心也而又日益月习以扩
充其灵明使未学者时忽焉而自悟而知不牿于见闻
矣淳质之所本有者敦笃之有加所以实吾心也而又
规行矩蹈以敬守乎典礼使率质者复灿然而有文而
行克协于中正矣凡此者以其为之自我无一而非道
问学也而即所以尊德性也以其求之于心无一而非
尊德性也而即所以道问学也能如是则德修而道凝
卷下 第 17a 页 WYG0207-0418c.png
矣亦何往而不宜哉是故居上位则无一毫自用之意
而不骄居下位则无一毫自专之意而不倍国有道则
可以言而言足以兴起在位国无道则能言而能不言
足以见容于世随事皆善无往不宜如此诗曰既明且
哲以保其身此诗之美宣王者也君子修德凝道而克
完其天命率性之真是明哲之至也随遇皆宜而不蹈
夫行险侥倖之失是保身之验也诗之所言其此之谓
与夫君子之修凝以学圣人而仅可谓保身身之所系
诚大矣参赞天地经纬民物皆属之身岂可以忽乎哉
卷下 第 17b 页 WYG0207-0418d.png
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得身而已矣
 万物发育于阴阳五行之气道即阴阳五行之理峻
 极于天不是说高盖言由下而上其高乃极于天尽
 俯仰之间皆气之充满即道之充满也优优节正是
 发育峻极之充满处大小原无二体非与上节平层
 也三千三百是言其多无一件是少得的此二节内
 不可用中和参赞等语盖此虽说圣人之道其实是
卷下 第 18a 页 WYG0207-0419a.png
 天下公共之道所以下文说待人而后行 道不外
 于人事三千三百皆人事之仪则礼仪朱子谓如士
 冠礼诸侯冠礼天子冠礼之类大莭有三百条威仪
 谓如始加再加三加之类皆其中之小目本文明说
 优优大哉不可说自其小者而言之注云入于至小
 便是大之所入也 尊德性而道问学只一事只一
 个尊德性却将个尊德性来道问学道由也用此以
 尊之也如何作的两事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而已矣求放心就是尊德性岂以学问之道与求其
卷下 第 18b 页 WYG0207-0419b.png
 放心为两事乎问学说是致知亦不是前章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之就是尊德性择执就是道
 问学择而不执可乎大抵圣门问学总是为尊德性
 致知力行皆问学之功除此无问学亦无处尊德性
 后世把读书当了问学所以纷纷致疑孔子称颜子
 好学曰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尊德性了何曾手不
 释卷 道中庸即是无过高明之人必无不及 温
卷下 第 19a 页 WYG0207-0419c.png
 故而知新句分明都是道问学温故为甚的只是为
 存心故是心所己知温之亦须用心岂不是尊德性
 讲义时文都把故作良知又把下文崇礼亦作致知
 只要字字对的齐整却将圣贤之言来就自己可笑
 也 其默足以容是不肯兴起在位观天地之闭而
 隐身不出以远祸也

子曰愚而好自用  章

道者为其所当为而已为其所得为而已为其所能为
而已平淡无奇而保身之哲在焉此圣人之所不能易
卷下 第 19b 页 WYG0207-0419d.png
也吾夫子之言曰天下无可自用之人有愚者于此以
古典为不足师而好自用天下无可自专之人有贱者
于此以王制为不必守而好自专天下无可违时之人
有时人于此以本朝之宪度为不足行而必欲反古之
道如此者在上为骄在下为倍灾必及其身者也即夫
子此言观之可见制作必天子而后可自非天子不得
议礼以定贵贱亲疏相接之体也不得制度以辨宫室
卷下 第 20a 页 WYG0207-0420a.png
车旗服色之品也不得考文以正声音点画形象之差
也观于今之天下制作大同以车之轨言之领之冬官
者万里皆合未有不同者也以书之文言之达之外史
者四方如一未有不同者也以行之伦言之秩之宗伯
者小大率由未有不同者也盖我周先王以圣人在天
子之位德与位合制作尽善非独以其位也假令尊为
天子虽有其位矣苟其德非圣人则亦谓之愚率由旧
章可也而猥曰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沿乐必自我
作焉以新天下之耳目其敢乎哉于此不敢乃可以为
卷下 第 20b 页 WYG0207-0420b.png
天子也假令德为圣人虽有其德矣苟其位非天子则
皆谓之贱恪遵王度可也而猥曰见礼可以知政闻乐
可以知德必自我作焉以为天下之法䄇其敢乎哉于
此而敢非所以为圣人也吾夫子大圣人也而不在天
子之位故其言曰吾说夏礼杞为夏之后而文献不足
徵也则人不信从吾学殷礼宋为殷之后而文献犹有
一二之存焉殷礼虽犹有存又非当世之法吾于周礼
卷下 第 21a 页 WYG0207-0420c.png
学焉周礼乃时王之制今日之所用者也吾惟从周而
已矣由此言之孔子非不能作礼乐也圣人亦人也生
于周亦周人也周人而从周分也岂待言哉盖教天下
以不倍也与
 此二章说者多言王者制作必有德有位有时此大
 愦愦生今反古是说臣子当尊时耳圣人为天子何
 时可不制作耶 礼谓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亲疏即
 所谓亲亲之杀贵贱即所谓尊贤之等 度不出于
 礼外礼以莭文言度以器数言 文书名名称谓也
卷下 第 21b 页 WYG0207-0420d.png
 昔人谓黄帝命名百物物有名而文字从而兴焉是
 也 轨者车之辙迹也周人尚舆而制作之法领于
 冬官其舆之广六尺六寸故其辙迹之在地者广狭
 如一为车者必合乎此然后可以行乎方内而无不
 通不然则不惟有司得以讨之而出不合辙自不可
 行矣 行同伦指理而言伦等级也 其位其德其
 字指作礼乐天子方是此节两不敢字正与首节两
卷下 第 22a 页 WYG0207-0421a.png
 好字相反俱重看 天下所共行圣人天子乃能一
 之

王天下有三重焉 章

古之帝王寅恭以和衷危惧以绥猷惟恐民之有过良
以天下之过一人之过也欲民之寡过其惟知所重乎
今夫以维纲常则议礼重以辨等威则制度重以治百
官以察万民则考文重三者待人主而重人主亦待三
者而重受命而王天下者钦钦焉议之制之考之令甲
一成布若日星信若金石是真能有其三重者也上之
卷下 第 22b 页 WYG0207-0421b.png
所重谁敢不重当此之时天地就其规条万物归其型
范道德齐一人为君子之行车书大同户皆可封之俗
其寡过矣乎斯世斯民何其多幸也夫王天下者所以
能使民寡过则以其德与位合也上焉而为天子者制
礼虽善然非今时之宪典何以知其为善是无徵也无
徵则不信不信民弗从矣下焉而为臣子者虽善制礼
然非在上之圣人何以成乎一统是不尊也不尊则不
卷下 第 23a 页 WYG0207-0421c.png
信不信民弗从矣夫寡民之过者其必以德乎是故王
天下之君子居五位而定一尊操三重而制六合身圣
人之德而损益于前代以定一王之法皆根于身而出
之是以为之民者不惟尊而且信信之自无不从盖观
于民之信从而其善可徵矣不宁尔也于以考诸三王
则三王此道也因以从道而革以随时与其已然者无
所谬于以建诸天地则天地此道也上则其经而下则其
义与其自然者无所悖鬼神至幽也以此质之则通变
之宜即其屈伸之机也夫何疑后圣至远也以此俟之
卷下 第 23b 页 WYG0207-0421d.png
则斟酌之权乃其推行之准也夫何惑夫君子之制作
何以质鬼神而无疑也盖鬼神之理不外乎天君子之
本诸身者足以合天于化育之流行无不默契其精微
而所议所制所考皆协于天则幽明一理此所以质之
而无疑也何以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也盖圣人之理
不异于人君子之本诸身者足以尽人于物则之各具
无不洞察其本原而所议所制所考皆宜于人心古今
卷下 第 24a 页 WYG0207-0422a.png
一理此所以俟之而不惑也即鬼神而天地可知矣即
后圣而三王可知矣夫君子之道天地鬼神三王后圣
皆不能违而况于人乎是故君子惟无动则已动则世
为天下所共由之道焉如动而为行则为天下后世之
法度人所恪守也动而为言则为天下后世之准则人
所取正也夫君子之道世世皆不能违而况于当其世
者乎是故天下之民有远者悦其德之广被而有企慕
之心盖君子日月也人宁有不望日月者乎有近者习
其行之有常而无厌斁之意盖君子父母也人宁有厌
卷下 第 24b 页 WYG0207-0422b.png
其父母者乎夫民之信从至此可谓能寡过者矣居上
者能使人寡过乃可以永终其誉振鹭之所咏是也其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夫庶几
者凛凛焉难之也君子之制作若反之身而有所不尽
验之外而有所不合欲蚤有誉于当时后世之天下岂
可得哉居上之道其不易尽如此不骄之义可识矣
 有三重有字重看含下文德位意寡过是人人君子
卷下 第 25a 页 WYG0207-0422c.png
 不止无自用自专反古之过盖此分明是圣人为天
 子人皆守礼信度尚文岂但不敢非上而已 上焉
 者是说为天子却是前朝天子无徵不是不可考前
 朝制作纵可考也行不的前章吾学周礼今用之用
 之自知其善古礼虽善今不曾用怎知他善是其善
 无徵验也虽善不尊言其制作不尊非是不在尊位
 上文下焉者便已说不在尊位了考诸三王四句只
 是说同是一道 子太叔曰夫礼者天之经也地之
 义也民之行也又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
卷下 第 25b 页 WYG0207-0422d.png
 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
 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观此可见建诸
 天地而不悖之实 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盖鬼神者造化之妙用礼乐者人心之妙用也人者
 天地之心也鬼神之会也其散在人事则谓之礼乐
 此所以质之而无疑也 鬼神生成万物礼乐生成
 万民 后圣即未来之三王 知天知人莭不言天
卷下 第 26a 页 WYG0207-0423a.png
 地三王以皆一理也时文云其不悖于天地也犹曰
 显也而鬼神则至幽而不可究诘矣其不谬于三王
 也犹曰往也而百世圣人则未来而不可遥度矣皆
 大差 注疏云鬼神从天地者也易曰故知鬼神之
 情状与天地相似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莭不必
 说寡过亦不必泥三重自在其中 蚤有誉蚤字是
 遽然之意

仲尼祖述尧舜  章

前章言圣人之道已备此复以仲尼之事终之以见中
卷下 第 26b 页 WYG0207-0423b.png
庸之道尽于群圣人而集其大成于夫子也意谓自开
辟以来圣人之道备于尧舜仲尼则祖而述之尊之为
正统而论赞其勋华俾千圣有所师承也王者之法备
于文武仲尼则宪而章之奉之为典常而阐扬其谟烈
俾百王有所取则也天时之运本于太极动静之互根
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仲尼之随时变易与化推移
非上律天时乎水土之理本于太极阴阳之对立分之
卷下 第 27a 页 WYG0207-0423c.png
所以一定而不易也仲尼之居方辨物安土敦仁非下
袭水土乎夫帝王天地之外无复有馀道矣仲尼一以
贯之吾想其全体浑然而无外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
无不覆帱者焉其应用灿然而不穷辟如四时之错行
日月之代明者焉是圣人之道真与天地同其大也然
天地之道果何如其大耶彼天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天
地间而且性命各正初不见其相侵害焉四时日月其
道并行于天地之间而且往来循序初不见其相违悖
焉其所以不害不悖者盖太极判而为阴阳阴阳判而
卷下 第 27b 页 WYG0207-0423d.png
为五行分布散殊而各一其性是其小德之川流也此
其所以不害不悖也其所以并育并行者盖五行一阴
阳阴阳一太极统一浑沦而于穆不已是其大德之敦
化也此其所以并育并行也夫覆帱持载此天地法象
之大也错行代明此天地形气之大也惟究极于小德
之川流大德之敦化则其道大矣道之大乃天地之所
以为大也然则仲尼备道之全而应用之当固仲尼之
卷下 第 28a 页 WYG0207-0424a.png
大也而求其所以为大者非天地之道何足以拟之哉
 祖者断自唐虞为始也述是述而不作便有信今传
 后之意宪是尊之而不敢违章表章于天下后世也
 上律天时便是天之时中自然之运在内水土有形
 便见他有一定之理此句只是说地夫子谓坤至柔
 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知此可知下袭之意如险夷
 逆顺随遇而安辨物居方各尽其道是也重衣曰袭
 服之而不违也
卷下 第 28b 页 WYG0207-0424b.png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  章

道属于圣而圣之中有至圣唯天下至圣具生知之质
为能聪焉而无不闻明焉而无不见睿焉而无不通智
焉而无不知足以居上而临下也又自其仁之德而言
宽焉而不狭隘裕焉而不急迫温焉而不惨刻柔焉而
不乖戾足以有容而能受也自其义之德而言发焉而不
废弛强焉而不畏缩刚焉而不屈挠毅焉而不间断足
以有执而能守也自其礼之德而言斋焉而极其纯一
卷下 第 29a 页 WYG0207-0424c.png
庄焉而极其端严中焉而无少偏倚正焉而无少邪僻
足以有敬而不慢也自其智之德而言文焉而灿然有
章理焉而井然有条密焉而极其周悉察焉而极其明
辨足以有别而不爽也至圣之德积于中者如此吾因
是而究其量则万理之统会于圣心者一一焉而无不
有在在焉而无不括其溥博乎吾因是而探其体则万
理之根极于圣心者浑浑乎而不可窥混混乎而不可
竭其渊泉乎由是诚应而妙蓄极而流无意于趋时而
触之即应理随以出大本立而达道行机之不容已也
卷下 第 29b 页 WYG0207-0424d.png
盛哉至圣之德乎惟天溥博至圣亦溥博其无外同也
惟渊渊泉至圣亦渊泉其无穷同也此其所以能时出
也则其验之于民也何如哉盖其由溥博而出之也则
一端之中有万善由渊泉而出之也则至近之中有莫
测是以有所发见而民之敬之者举天下而莫不然也
如见之为言而天下之民莫不信也信之者敬之也见
之为行而天下之民莫不悦也悦之者敬之也夫敬信
卷下 第 30a 页 WYG0207-0425a.png
悦之所及而声名随之矣声名之所及而敬信悦亦随
之矣是以至圣之声名内而洋溢于中国且由中国而
施及于蛮貊由是而推极之舟车之所能至人力之所能
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队是惟
草木土石之无情者则亦已矣凡有血气而为人类者
则必有心有心则圣德能入之则必有知有知则圣德
能通之仰其德之至大则莫不尊之曰真元后也哉慕
其德之罔极则莫不亲之曰即父母也哉天如此而覆
也圣亦如此而覆物物如此而戴天也亦如此而戴圣
卷下 第 30b 页 WYG0207-0425b.png
故曰配天以其皆能尽物也
 朱子曰足以有临大槩如临十人须是强得那十人
 方得若临天下便须强得天下所以道是亶聪明作
 元后 足以字是因体而知其用足以有敬较难看
 人无斋庄中正之德虽勉强敬亦觉费力不免作辍
 圣人便自然能敬也 溥博渊泉便是积中之盛下
 文只是把天渊比一比时出之便是当其可下文敬
卷下 第 31a 页 WYG0207-0425c.png
 信悦是当可之验时文溥博何盛也渊泉何盛也不
 通 莫不敬三句已尽天下之人末节只是极言之
 尊亲即敬信悦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  章

诚者天下之道也天一耳故不可以至言人有诚有不
诚诚有至有不至故天下有所谓至诚者诚至则无不
至性之发于人伦日用者为大经至诚能经纶之其群
分也而有礼以相接其类聚也而有恩以相爱性之涵
于未发之中者为大本至诚能立之虚极而天下之至
卷下 第 31b 页 WYG0207-0425d.png
实以寓静笃而天下之群动为宗性根于天命而为大经
大本之所从出者为天地之化育至诚能知之寂焉而
涵于穆之精感焉而契流行之妙若此者一诚之所为
耳诚则尽性是以能经纶也立也知也诚则无事是以
忘其所以经纶也立也知也夫岂倚意见以为知倚力
量以为能哉吾自至诚之能事而想像之夫其经纶大
经也圣心之仁也而无所倚是其恻怛慈爱之心贯于
卷下 第 32a 页 WYG0207-0426a.png
伦常之中各极其至而不能自已盖肫肫乎其仁也哉
其立大本也圣心之渊也而无所倚是其天理浑然私
欲尽泯真静之体所以为感而遂通之本者至深而不
可测也不可穷也盖渊渊乎其渊也哉其知化育也圣
心之天也而无所倚是其会太极之全体而五气之所
以布四时之所以行庶汇万品之所以生成皆备于一
心浑然与天为一而形体不能为之隔盖浩浩其天也
哉至诚之道其妙如此在至诚固不自知也在他人亦
不易知也即圣人未必知其至圣乎至圣者聪明圣智
卷下 第 32b 页 WYG0207-0426b.png
之资凝固而不露而上达乎天德吾之仁义礼智与天
之元亨利贞通一而无二也则化育在我而大本大经
胥此乎出浩浩在我而渊渊肫肫胥此乎成知至诚之
道者必此人也不然则诚未至而安知乎至诚有所倚
而安知乎不倚哉盖非至诚不足为至圣故非至圣不
能知至诚中庸之道若此其妙也而贤知尚欲过之岂
非妄哉
卷下 第 33a 页 WYG0207-0426c.png
 焉有所倚倚是倚靠之意思勉是也固聪明固字有
 作固有说者亦通其实只一味聪明圣智不足以知
 至诚须是达天德了方能知之时文有谓从有生后
 浚发者便非固有不足以达天如此则后章从下学
 为己如何到的无声无臭近日好奇不通每如此
 蔡虚斋曰子思亦未为聪明睿知达天德者何以能
 知之岂子思遂以此自处乎曰先儒云有有德之言
 有造道之言子思此言造道之言也虚斋之说固是
 汉人以此为子思赞孔子之言第言孔子之难知耳
卷下 第 33b 页 WYG0207-0426d.png
 殆或然哉

诗曰衣锦尚絅  章

上三章言圣人天道之极致恐学者求之于高远玄妙
而反失之故反之以本乎下学之初心遂推言之以致
其极而后已意谓为学莫先于立心立心莫要于为已
故诗有曰衣锦尚絅夫衣锦则文采外著矣而必加之
以絅者非恶夫文也文不可少而太著则欲以悦人之
卷下 第 34a 页 WYG0207-0427a.png
观非质实之意诚恶之也是以君子为道惟务实而不
近名重内而不事外闇然若无文之可观矣然有是美
存于中自然日著于外终不可得而掩小人之道则专
事表暴固的然有文之可观矣然无实以继之则日亡
而已而何足以欺人哉其所谓闇然而日章者何如泊
于世味而不以丰靡为奇淡矣然道德之滋腴在焉探
之自见其可欲虽淡而不厌也率乎性真而不以繁缛
为尚简矣然和顺之英华寓焉遏之愈见其有斐虽简
而文也平易近人而不以峭直立异温矣然浑厚之精
卷下 第 34b 页 WYG0207-0427b.png
明著焉叩之自见其能辨虽温而理也盖立心为已则
必淡必简必温是絅之袭于外也然立心为已则自不
厌自文自理由锦之美在中也所谓闇然而日章者也
惟其真切为已由是外驰尽泯而内照自彻自天下之
人而言谓之远自我而言谓之近君子由人而反之于
已知千里之外由吾身之得失而应之违之是身乃远
之近也出于吾身而为远之近是风之鼓物也君子由
卷下 第 35a 页 WYG0207-0427c.png
外而反之于内知吾身之得失由于心之邪正是心乃
风之自也存于吾心而为风之自是微而无形也君子
由内而推之于外知邪正之萌于心者虽甚微而必见
之于身必加之于民是心乃微之显也君子之知几又
如此夫惟为己故知其在己而几非外得惟知几则必
谨其几而功不外求沉潜收敛之念专而神化性命可
与渐窥切近精实之功胜而中和位育可与驯造矣其
入德何难哉夫由下学之始而逆睹其能入德以其为
己知几其功自不能已也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此
卷下 第 35b 页 WYG0207-0427d.png
言微之显也故君子内自省察无私欲之萌以为吾心
之疚则志意已修可以质天地对神明无可以自恶也
然则君子之所以不可及者其在兹乎盖观人于昭昭
之际则人品恒多使人自观于冥冥之顷则人品恒少
内之有疚无疚志之有恶无恶乃人之所不见而常情
之所易忽君子而知之独真所谓自见曰明也持之独
定所谓自胜曰强也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唯此而已夫
卷下 第 36a 页 WYG0207-0428a.png
谨于人之所不见功已密矣犹未也诗云相在尔室尚
不愧于屋漏夫不愧屋漏者不愧于神也非特人所不
见而已故君子基命宥密以于穆不已虔其衷敬非为
动而设虽不动而常敬俨天鉴于不睹也信非为言而
设虽不言而常信式天听于不闻也至是而为己之功
可谓密矣所谓可与入德者至是而德已成矣其化之
及于人者岂浅浅哉诗云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夫上不
言而下靡争是德化也是故君子德成于己而人无不
化赏以饰喜也君子虽不赏而民之慕其德者其劝于
卷下 第 36b 页 WYG0207-0428b.png
善不啻赏之为荣也鈇钺以饰怒也君子虽不怒而民
之畏其德者其远于恶不啻鈇钺之为凛也不赏而劝
则化在礼乐刑政之外矣不怒而威则化在喜怒哀乐
之表矣岂非甚盛德哉然而犹知有劝也犹知有威也
是亦德之未至也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夫不显
而刑言神化也是故君子由尚絅之心而极操存之密
无戒慎而无不戒慎无恐惧而无不恐惧己与敬而相
卷下 第 37a 页 WYG0207-0428c.png
忘不自知其敬也人与己而相忘亦不见其敬也恭之
笃也如此君子亦垂拱南面耳无思无为而天下自服
于神道之教耕食凿饮出作入息优游于天地之覆载
徜徉于鸢鱼之飞跃天下之平也平于笃恭之中岂非
不显而百辟刑者乎然不显之德未易以形容也诗曰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斯言也其可形容不显之德乎
然孔子尝有言曰声色乃化民之末务今但言不大之
而已则是犹有声色者存未足以形容其妙也诗又曰
德輶如毛斯言也庶乎可以形容矣然谓之毛则犹有
卷下 第 37b 页 WYG0207-0428d.png
可比者存是以未尽其妙也诗又曰上天之载无声无
臭夫声臭有气无形在物最为微矣而犹曰无之则是
无所谓微也无所谓微则是无可形容也非圣之可言
而拟之于天乃所以善言圣非天之可言而极之于无
乃所以善言天言至于不容言庶几至矣夫德至于同
天此至诚至圣之能事也然自下学尚絅之念基之是
以谓之中庸也
卷下 第 38a 页 WYG0207-0429a.png
 首节所谓为己者未有许多工夫在只是有此心耳

恶其文之著言文不可无只恶太著正如锦不可

 无但须尚絅的然的明也 立心为己者外面自然
 淡简温不厌文理亦就外面说其所以然则以锦之
 美在中也 知远之近不是说知远之由于近乃是
 言远不生于远而生于近则近是远之近也身近而
 能远便似刮风一般身之得失起于心便似风起处
 一般故谓之风之自微字虽是说心却入细些言心
 之所萌甚微而身之得失远之应违无不由之则是
卷下 第 38b 页 WYG0207-0429b.png
 心乃微之显也此句又从内说向外三句三样句法
 或云人知有远而不知有远之近下二句照此说不
 通风兼远近人便不知微更难知矣 内省不疚二
 句言君子已能如此而其能谨独之意即在其中君
 子不可及只泛泛说到人之所不见方指内省二句
 说 室西北隅谓之屋漏者以户明漏照其处故称
 屋漏人之所居多近于户屋漏深邃之处注疏云不
卷下 第 39a 页 WYG0207-0429c.png
 愧于屋漏之神 笃恭者人有敬时有不敬时人即
 得而见之君子与敬为一便不显是敬如朴实头一
 般不止固其聪明睿知连敬亦不露故谓之笃恭笃
 即是不显注解最是 无声无臭分明是无可形容
 所谓以不解解之 后汤武而言治者外心而求诸
 政后子思而言笃恭者外政而求诸心其说益荒矣
 此程文结句亦大有见 独者存于一念之微而天
 地万物举不能违焉者性命之同也不知学而能知
 性命之理者鲜矣不知性命之理而能谨独者鲜矣
卷下 第 39b 页 WYG0207-0429d.png
 不谨独而可与语王道者未之有也是以中庸一书
 始终言谨独也 圣人达天则固其聪明睿智君子
 修德则敛其智识文章 扬雄谓仲尼潜心文王颜
 子潜心仲尼圣贤之道未有不潜而能至者也潜也
 者闇然也 身敬曰恭意敬曰敬君子敬德之密至
 于无敬可见惟恭已以正南面而已故曰笃恭
 学庸正说卷下
卷下 第 4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