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206-07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因问卷三      明 吕楠 撰
学而篇

縠问学与时习奚说乎曰学言乎师诸人也习言乎绎
诸己也师诸人则论世于古亲仁于今者皆具之矣绎
诸己则内究于心外体诸身者皆具之矣于是有定静
于是无愧怍独得于己难语乎人岂不说乎乐则如何
曰一可以占我道之是二可以公众人之善故乐也不
愠何以为君子曰凡因不知而愠者道犹未得也知道
卷三 第 1b 页 WYG0206-0794b.png
为己物如饮食衣服然人虽曰未之饱煖则吾不信也
又何愠凡学而时习者求至此耳
章诏问学而时习如何先生曰此是论语第一义圣人
教人为圣为贤处凡单言学字兼知与行言故此学字
或尚友千古学尧舜稷契周孔之道或亲仁当世事大
夫之贤友士之仁欲做他那一样人便是学时习则常
以所学者内则䌷绎于心外则体验于身功夫不至间
卷三 第 2a 页 WYG0206-0795a.png
断如此则所学精深无所愧怍忧惧自得于己有难以
语人者不亦说乎学到说处则既有所得矣及其朋来
之乐无不知之愠又皆是说之验处私小其心者或来
朋亦不乐不知便愠怒此亦未足以言说也又何足以
为学乎故学必到说乐无愠然后为君子
又问朋来之乐及不愠何似曰此意西铭己具吾之心
欲并生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今有朋自远
方来既足以验吾所学之是又得以遂吾及人之心到
此地位诚有不知手舞足蹈者矣然人若不知或毁谤
卷三 第 2b 页 WYG0206-0795b.png
之来或殆辱之至又何足以动吾说乐之心此非义精
仁熟道全德备不足以语此故谓之君子故颜子之不
改其乐孔子之乐在其中皆是物也
田子中问时习只是自强不息否曰固是然人多不能
自强不息者何故对曰此不立志也曰立志犹是第二
义故知犹在先也诚真知之则固有不待强而不息者
虽纯亦不已地位亦可到
卷三 第 3a 页 WYG0206-0795c.png
又问不愠与乐天知命同否曰然此正到不怨尤知天
处矣故凡看论语不必多只体得此章意思便尽得学
问了
先生曰论语只学而与孝弟两章便可尽为学之道学
个甚么也只是个仁然学仁从那里起只于孝弟上起
孝弟则九族惇睦以此百姓昭明以此于变时雍鸟兽
鱼鳖之咸若者以此孝弟便是个根因而仁民爱物之
枝叶花萼油然而生不能已也如西铭便具为仁的道
理象先曰然则西铭可以尽仁乎曰程子谓西铭言弘
卷三 第 3b 页 WYG0206-0795d.png
仁之道为仁之方也而孝弟则所以行仁之本也是故
君子务本不可专靠西铭不然则墙屋上贴仁与身体
上贴得仁岂能相干耶
縠问孝弟为仁之本如何曰不犯上则族闾邦国之长
皆厚之矣类仁民不作乱则叛逆殄伤之心皆绝之矣
类爱物是仁也然皆自亲亲始故孝弟为仁之本故天
下之道皆尽于仁仁之性尽于孝弟故曰尧舜之道孝
卷三 第 4a 页 WYG0206-0796a.png
弟而已西铭具言此理
诏问孝弟为仁之本如何先生曰求仁是学者第一件
事须使人各得其分物各得其所快于心然必有个根
本根本者何孝弟是己人能承顺父母恭敬长上则在
近必不肯干犯乡闾之长上在远必不肯干犯邦国之
长上既不好犯上岂复有悖逆争斗之事不好犯上则
其能仁民也必矣不好作乱则其能爱物也必矣尧舜
之协和万邦鸟兽鱼鳖咸若皆自此始不然何以曰尧
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正是学者切近用功故记论语
卷三 第 4b 页 WYG0206-0796b.png
者叙此章于学而之后若云所谓学者在求仁而已
王左卿问君子如何务本先生曰不好犯上与仁民相
类不好作乱与爱物相类然民无不仁物无不爱这是
仁然行仁有本只是在自己的亲长始故君子务之也
吕时跃遂问为人子若亲己没欲孝弟而无由得今欲
行仁却从何处起先生曰亦只好在孝弟起夫孝弟岂
以亲之存没有异耶子路尝见夫子谓贫时为亲负米
卷三 第 5a 页 WYG0206-0796c.png
百里之外今累裀列鼎思欲为亲负米不可得夫子曰
若由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矣以予看来孝弟之
道显亲为上安亲次之养亲又次之故夫子又尝说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况父母之心欲子为善
人君子未已也尤欲子为贤人圣人而后快于心人子
体得亲这个意思父母在九泉之下心亦未尝不安故
夫子称舜之大孝惟在德为圣人禹为至孝亦只在无
间然处而万世之下称瞽鲧为圣人之父也又如简狄
姜嫄他只是一个妇女使他的名至今不泯没者亦只
卷三 第 5b 页 WYG0206-0796d.png
是有个教民之契养民之稷故人子于亲在时奉养或
不能尽如己意己不可及只一个行道显亲使不泯没
是则可为耳
衢问巧言令色之谓何曰不顾行而文以道德之辞者
巧言也不务实而饰以取仁之色者令色也故鲜仁
左卿问巧言令色曰此正与上章相反盖上言君子致
力于本此则专事于末致力于本仁之所以行也专事
卷三 第 6a 页 WYG0206-0797a.png
于末仁之所以亡也巧言是不顾行而文以矜德之辞
令色是不务实而饰以取仁之色本之则无如之何
衢问三省何以遗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乎曰此或曾子
自其所不足者而言子如其用三省也则此三者又非
尔之所切矣
吴光祖问曾子何故以此三事为省且先儒云曾子大
贤也尚一日三省其身吾侪造诣不及曾子万一当无
所不用其省可也先生曰此意虽好看来亦不知用功
切要处且如天下道理莫大于为臣忠为子孝为弟弟
卷三 第 6b 页 WYG0206-0797b.png
也曾子之所省者略不及此而顾拳拳于忠信传习者
想必曾子于此样大头脑处都能无愧至于为人谋等
事则觉未能尽其心故极力自省也盖为人谋是替人
干事不切于己似多有不著意者然非曾子不能省此
今人为学当省处固多然必省得病痛深处克之乃能
有得不然百孔千疮茫无下手处非切实之学
敬信节爱时之谓何曰敬言慎事也则终始利害兼图
卷三 第 7a 页 WYG0206-0797c.png
之矣信本身帅也则发号施令亦举之矣节虽主于俭
约若节于宾祭之需亦非也爱虽主于恤民姑息于顽
梗之辈亦非也役民农隙固时也如以生道杀民则有
六月出师者矣故圣人之言不易观也
先生谓诸生曰论语意无穷尽心䌷绎始得昔赵韩王
说半部论语佐太平若果有得道千乘之国一条足矣
何必半部且如敬事有谨始虑终意信有以身相孚意
节用不止于俭约爱人不流于纵奸使民如得其时虽
六月出师亦不禁也故善用论语者在得圣人之心苟
卷三 第 7b 页 WYG0206-0797d.png
泥其言而忘其意虽全部论语其如天下何
敬问入孝出弟不亦已析乎曰入孝父母其兄弟皆举
之矣出弟长上其忠孝君王皆举之矣汎爱之谓何曰
同学则规过告善同井则相友相助以至扶病济穷皆
是也
象先问入孝出弟曰出入字互言之入孝父母其兄弟
皆举之出弟长上其父母皆举之矣问馀力学文只是
卷三 第 8a 页 WYG0206-0798a.png
不在亲长之前暂离师友之侧乎曰然问四教以文为
先而行次之此以行先于文者何曰文易于行耳故先
行然犹有耽文而废行者若先尚文了其行不复论矣
故立教之规以知为先进学之功以行为急
贤贤章之谓己学然乎曰然吴氏废学之说如之何曰
末世文士之说也竭力致身之谓何曰竭力凡力之所
能者皆尽之也力有不能斯已矣致身即以身许国之

象先问贤贤章之谓己学然乎曰然吴氏废学之说如
卷三 第 8b 页 WYG0206-0798b.png
之何曰末世文士之说也夫人舍圣贤更学何事不知
此正与上章夫子之言相发明吴氏立此说者乃是就
圣贤面头上为言语也故看论语惟当质诸心庶无昂
圣低贤之私意矣
不威重何以学不固乎曰外不威重由内不忠信其何
以固其学乎忠信者自威重其择友改过皆由忠信而
得之故曰忠信本也
卷三 第 9a 页 WYG0206-0798c.png
威问君子不重则不威如何曰学者当要厚重若能厚
重则燕朋昵友自不能近我非礼之言自不能加我所
以可畏若不厚重这等事皆到我面前来又何可畏之
有故易曰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又问威重亦
可学而为乎曰可只是主忠信不然便是色庄也
温良恭让足以感人而得政矣俭何谓也曰侈肆而不
知节者则骄溢拒人之态也
问温良恭让足以感人而得政是矣俭何以得政乎曰
侈肆而不知节者则骄溢拒人之态也人岂肯乐告以
卷三 第 9b 页 WYG0206-0798d.png
善哉以温为首者何曰即舜之温恭文王之徽柔也盖
温于时为春于人为仁其气象便有与人并生之意见
者自然亲就向慕矣故圣人之温皆是这个仁发生出
来故尝与诸生说先学仁便自有此等气象诗云温温
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夫以温恭之人乃
犹有集木临谷之惧者盖惟恐陷于私欲而违夫仁也
诏问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只承父没说三年之丧哀痛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06-0799a.png
不暇故不忍遽改如何先生曰夫所谓是道只是家庭
中日用间所行得事如作一室易一器换一门户之类
便见得父母在面前不忍遽改虽室不丽器不美门户
不方便亦且因仍而用之矣便是事亡如存的意所以
为孝不必在此推求善恶也
衢问礼之用何以又曰先王之道也曰道即事也小大
则小道大道也然其中有节文也则谓之礼从容不迫
也则谓之和故贵和固可行一于和亦不可行言礼乐
之一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206-0799b.png
大器问礼乐可分否先生曰不可分礼乐乃行道器物
道不过五伦惟礼乐能举之如昔有一吏部每朝高声
问安父母方寝心不安是一于礼而失其和敝处有一
秀才父子嘻嘻甚至嘲笑是失其礼而一于和礼胜则
离乐胜则流如司马温公事父兄因寒问衣得无薄乎
随时致问不惊人骇俗蔼然可爱易曰中孚豚鱼吉程
明道对神宗云陛下奈何轻天下士乎此言何等从容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06-0799c.png
不迫这两句说话人看见不打紧对时发出来甚难何
城问后世君臣但见其礼而不见其和和可复行否先
生曰可只遇主于巷纳约自牖信而后谏便是和的意

象先问礼和于道如何先生曰道者礼和之本礼和者
道之舆道即五达道也假如就父子之道观之冬温夏
凊昏定晨省有许多节目此便是礼其间有从容委曲
的意思便是和先王之道此其所以可观小道也由此
行去大道也由此行去然如此而复有不可行者何专
卷三 第 11b 页 WYG0206-0799d.png
于和也假如就君臣言之唐虞之时都俞吁咈便见礼
和的意思如后秦便是无和的意思陈便是无礼的意
思君臣之道若此如何行得去问如何是道之美曰道
由礼和了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推之四
海而皆准传之万世而无弊斯是以为美乎
横渠曰君子宁言不顾行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羞辱
是逮不接人于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亲于可贱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06-0800a.png
之人与有子之言奚别乎曰是发有子之未发者也观
书而能为是言可与力行矣
君子好学何也曰譬之作室无求安饱犹筑基也敏事
慎言犹架屋也就正有道犹召大匠拨正也而室有不
美者鲜矣非好其室者肯如是乎何以独言食居曰此
人之养生养身之最切者也知此则衣服车马器用皆
可知矣敏事慎言奈何曰敏事如见义必为职无不尽
皆是也慎言如当默虽扪舌不恤当语虽斫头不顾要
之当于理也就正不止听其议论矣
卷三 第 12b 页 WYG0206-0800b.png
先生讲无谄章罢叹曰古人用功甚切实如子贡先贫
后富便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做起孔子曰未若贫而
乐富而好礼以足其所未能子贡闻教即悟便有脱去
旧习意不似后世空说过了又且于贫中便要求个富
也又曰人未能贫而乐则便有谄的意虽勉强以制之
其态终一露
象先问乐与好礼子贡至闻性与天道时亦几能乎先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06-0800c.png
生曰子贡尝结驷而过原宪之门见其家无担石储室
如悬磬曰若是乎子之病也宪曰是贫也非病也由此
观之无谄无骄或未之尽也况乐与好礼乎问贫非不
能好礼富又何难于乐乎此居冢宰而握发吐哺赤舄
几几惟周公之称蔬食饮水而乐在其中箪食瓢饮而
不改其乐孔颜之外无几也
王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如
今做工夫却从乐与好礼上做还从无谄无骄上做起
也先生曰如今既知道无谄无骄不如乐与好礼便从
卷三 第 13b 页 WYG0206-0800d.png
乐与好礼上做
子贡何以可与言诗也曰诗意在言语之表执章句者
虽与之言不入耳故圣人独许商赐故商赐之学其后
大有所得也
又问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此只是
比辞好听于义似支离了先生曰是诗即是学知诗即
是知学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06-0801a.png

为政篇

瑶问为政以德何以如北辰也曰德非无用之长物也
盖身帅以正既足以感民之良心而用人之贤行政之
善又足以易民之弊俗又何刑罚知力以作为之哉故
不动而化如北辰也告颜子为邦何以不言德曰此言
为政之本告众人也彼言为政之用告颜子也颜子不
违仁矣
大器问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何先生曰如三公九卿
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六德为
卷三 第 14b 页 WYG0206-0801b.png
诸侯三德为大夫皆拱向人君是也故天道运于上四
时行焉百物生焉人君行政用人至公无私善不相忌
也功不相代也而天下自化固非严刑可能又非私智
可为此法不特天下可用就一国一邑亦然虽一家用
之群众各尽其职而家无不成故无为而治此光景惟
舜有之观舜典便可见问注解德者行道而有得于心
是否曰固然但得之于心便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凡为
卷三 第 15a 页 WYG0206-0801c.png
政处皆此德意流行也不是个块然尸居的诏问无为
莫不是为所当为揆之天理而顺求之人心而安如舜
举八元诛四凶乎曰然
先生曰思无邪功夫于学者极省力须老老实实下手
做方可才起念虑便加省察向正道上去毋得使如野马
驰逐向曲径旁路走也
象先问道之以政何以不如道之以德先生曰圣贤之
心真是要以德化民至于刑政实是不得已处故谓刑
政之效免而无耻德礼之效有耻且格其轻政刑而重
卷三 第 15b 页 WYG0206-0801d.png
德礼可见矣问书曰伯夷降典折刑者何曰民间有出
礼者刑亦所不废乃夫子云尔者盖有感于春秋之时
也如孟子言善政不如善教亦此意盖亦有感于战国
之时也
夫子三十已立矣何以四十始不惑五十始知天命也
曰立言己之用力以立犹勉然也至四十则虽群言淆
乱诸诱变幻不能惑其心矣知天命则进退存亡消息
卷三 第 16a 页 WYG0206-0802a.png
盈虚之妙与天合犹孟子言夭寿不贰矣若是不亦类
不踰矩乎曰知天命犹后天而奉天时不踰矩犹先天
而天弗违也若耳顺非但闻常言也虽左异之语变幻
之说草木之鸣风雷之遇皆心通也盖知行不可析言
内外不可判说
象先问志学如何先生曰即志于道也问四十不惑以
前在下学人事上看不惑以后在上达天理上看乎曰
才至不惑则知天命耳顺不踰矩便都有了但有生熟
不同耳问颜子三十二而卒然当时亦能不惑知命如
卷三 第 16b 页 WYG0206-0802b.png
何曰颜子得圣人为之依归且其资质亦不下圣人故
曰惟我与尔有是夫问此章是圣人假此以觉人亦圣
人实如此用功乎曰此是圣人实事故曰我非生知云
黄馀庆问志学是求到从心不踰矩的地否曰谓之学
矩则可谓之从心所欲不踰矩则不可
象先问无违如何先生曰圣人实为三家生事时虽大
夫实是诸侯天子的享用死祭时虽大夫实是诸侯天
卷三 第 17a 页 WYG0206-0802c.png
子葬的丧具祭物故云然虽讥管仲镂簋三归皆是齐
之以礼有为而发也其答武伯者莫更觉说得重些否
盖人子苟能体父母忧疾之心即仁人孝子事天之心
曰无违色难岂不可见仁人孝子之心乎四孝皆有此
意圣人则固因人而发故前二章告大夫一则循理一
则守身其辞婉后二章告门人一则敬亲一则爱亲其
辞直可见圣人之教一以贯之理一而分殊
敬问色难何以异于服劳奉养也曰虽服劳奉养亦有
色惟弗色也故不足以为孝如其服劳奉养而又色也岂
卷三 第 17b 页 WYG0206-0802d.png
曰不可又曰色难乃富贵贫贱通行之孝
刘铣问夫子与回言终日者何言也曰不可指也然既
曰言终日则泛言耳如古今人物如日用细事如目之
所接意之所到何往而非理哉发谓如之何曰盖得于
言外之意而见之行也犹俗云面发酒发耳若曰圣人
言孝则发孝则圣人之所不言者颜子之所不行矣扬
子云谓夫子铸颜回亦粗说也
卷三 第 18a 页 WYG0206-0803a.png
东郭子曰孔门诸弟子同领夫子之言众弟子违之不
足以发惟颜子在夫子面前是这般体认不在夫子面
前也是这般体认无些间断所以曰亦足以发先生曰
谓众弟子违之亦不是此与颜子言也东郭子曰圣人
之言学者皆得闻只是人之领略有不同如一贯之传
众人非不闻惟曾子能唯之而门人则曰何谓也又如
子贡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谓之言性与
天道则非默然矣而子贡言其不可得而闻非真不可
得闻也闻之而不能解则是不闻非圣人有与言有不
卷三 第 18b 页 WYG0206-0803b.png
与言也先生曰若谓夫子皆与言众弟子不足以发似
亦未必尽然盖夫子于人有不可与言者有欲无言者
有与终日言者自有多少等级不似今人逢人开口便
道一贯也
诏问吾与回言终日如何先生曰要知终日所言者何
事盖夫子胸中事只是与回讲得相投他弟子便不能
勾如此俗所谓话不投机一句多何能与终日亦足以
卷三 第 19a 页 WYG0206-0803c.png
发不但语处动处是发虽静默处亦发也如物得化工
时雨发荣滋长自不能已者象先问亦是正蒙谓颜子
发圣人之蕴否先生曰是即俗言曲子发酒觉子发面
之发
诏又问夫子与回是因其语之不惰故与之终日言欤
曰正是盖师弟子以心相遇自不觉其言论之终日也
终日盖泛言之耳不可指定为一事也
藻问子张方学干禄而圣人又告以禄在其中者何曰
此禄在其中或指天禄也言能言行寡尤悔则天子不
卷三 第 19b 页 WYG0206-0803d.png
能夺诸侯不能取其贵无加焉耳其富无加焉耳故曰
禄在其中矣然则学也禄在其中之言奚不同曰彼对
忧道而言
视观察奚别乎曰视可说也观由外观内因显求隐之
意察有参伍错综之意故为益详也子贡方人夫子则
不暇又何以有是说也曰较人长短以求胜己则不可
知人以求正己固所患也
卷三 第 20a 页 WYG0206-0804a.png
书林问温故知新何以非记问之学乎曰温故知新乃
用心于内之学不止为致知说也如昨日所行如此今
日思绎又有得焉是皆其进无穷之意为人之师不亦
可乎程子曰温故知新之言可以师法亦通
王贞立问温故知新如何先生曰故者或心思之所得
或师友之所闻诗书之所载方言俗语之所入人苟一
燖温之则达天人之学在此通幽明之奥在此温字是
扩充体认意知新只是得真知了大器问此与学而时习不
亦说乎一般否先生曰一般时习是温故知新是不亦
卷三 第 20b 页 WYG0206-0804b.png
说乎如春天阳气温温于地中万物自然形形色色
许象先又问温字怎么样功夫先生曰正是用功处如
炼丹家用文武火一般如衣服一燖饮食一燖侍坐一
燖寝卧处一燖孟子谓收放心孔子谓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仁若胡思乱想不即斩去不止不温也
象先问君子不器如何先生曰不器即诗云左之左之
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的意问古人足以当此
卷三 第 21a 页 WYG0206-0804c.png
者曰尧舜足以当之究其极宓子贱亦足以当之子贱
何足以比尧舜乎曰君子哉子贱夫子尝许子贱能不
器矣盖夫子之意以虚足以受善子贱之在邑师事者
有之友事者有之充此心无处非善无善非取所至能
有穷乎故曰惜乎不齐所治者小也尧舜之道亦不过
此故尧舜之舍己从人好问好察又宁有外此者哉若
子贡悦不若己者处此所以不能至不器夫子只许以
瑚琏也问鲁君子者何所指曰此正孔子自任意盖孔
子原是这般取人为善的学问故子贱得以取法而行
卷三 第 21b 页 WYG0206-0804d.png
之耳
先行其言如何曰如敏行之意言言不可先也先行而
后可言耳如未行虽勿言可也如已行言未及之勿言
亦可也言及之言之可也
周比之说如何曰周不比便是君子比不周便是小人
犹曰喻于义者君子也喻于利者小人也注以周为亲
厚如何曰或汲引以进或相助济以财或相救免于患
卷三 第 22a 页 WYG0206-0805a.png
难皆是
商经问攻异端之说如何曰闻之我太祖之训曰去异
端则其害止矣此说精实而真切优于注说远矣
是知如何曰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便是省得者
故曰是知也注谓亦不害其为知又有可知之理恐出
夫子之意也
威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以是知先生曰此便
是心中明白而无欺蔽是知之道也若不知者亦以为
知则是自欺而心中昏暗是不知也
卷三 第 22b 页 WYG0206-0805b.png
临之以庄民何以则敬乎曰庄则惰慢邪僻之气不设
于身体而凡动容周旋皆中礼矣民方畏服之不暇又
何不敬之有乎
象先问子奚不为政如何先生曰此必圣人有为而发
如对齐景公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必因当时兄
弟父子之间孝弟之风荡无馀矣故云使我居位为政
亦不过如是而已奚其为政哉
卷三 第 23a 页 WYG0206-0805c.png
象先问人而无信何以不知其可先生曰不知其可也
下要见行不得意如无輗无以驾牛不成大车了无軏
无以驾马不成小车了失信者人已交接之关犹輗軏
者乃车与牛马交接之处若无信便不成人了其何以
行哉言人与行相违犹车与牛马相隔
仲仁问夏礼殷礼者何曰礼即制度文为如冠婚丧祭
朝觐射乡之类其所损益亦不过是以祭礼言之夏玄
牡殷白牡周骍刚岂不可见如曰以三纲五常为礼又
何须言因也
卷三 第 23b 页 WYG0206-0805d.png
象先问多闻多见则学博择精守约矣而禄在其中是修
天爵而人爵自至否先生曰古人为学是这般切实只
一言行间道理便尽得了故易云言行君子之枢机也
且禄在其中只是诗之自求多福一般若说人爵便与
子张之病不对症了徐又叹曰今人只肯多闻多见便
亦是学了象先曰何谓也曰如古人有一善言或不知
闻的或知闻了久之即厌倦的或又谓吾自有真知而
卷三 第 24a 页 WYG0206-0806a.png
不肯下心多闻的古人有一善行或不知见的或知见
了视之若不切身的或又谓吾自有真见而不必多见
的只这心便与道理捍格著此吾谓孔子至圣只在好
古敏求舜之大智只在好问好察况下舜孔者乎未几
问夏殷之礼孔子何以皆能言之先生曰亦只从多闻
多见中来也如一个礼不知便问于老聃一个乐不知
便问于苌弘下至一琴不知便问于师襄学问是这样
大是以当时一萍实之微他亦便知得而况二代典礼
之大然则何以不足徵曰或者是伤时不能复行二代
卷三 第 24b 页 WYG0206-0806b.png
之典礼乎然其缺略处亦不能无也

八佾篇

先生讲八佾舞于庭一生曰此亦无可说先生曰若道
无说便更有说时诸生中有盛服者先生曰如此就是
僣八佾其原只始于耻恶衣恶食诸生愕然曰何谓也
先生曰只就今日说富商大贾他的饮食便准玉食闾
阎富民他的衣服便仿内饰当初亦只是要吃好的穿
卷三 第 25a 页 WYG0206-0806c.png
好的一向徇欲恣肆岂意其僣妄一至于此故易不云上
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恁地看来其说却甚

象先问季氏僣八佾三家僣雍彻其原皆起于不仁故
继以人而不仁于二章之后记者之意深乎先生曰是
如此观其曰可忍正是不仁问三家之不仁其原又何
所自曰我不尝说来亦只起于耻恶衣恶食语未毕一
生遽问知其说者之知字如何先生曰才所言汝尽知
之乎对曰犹未能尽知曰未知岂可不求知既而又曰
卷三 第 25b 页 WYG0206-0806d.png
三家正所谓不知其说者苟知其说诚敬立而仁孝之
意油然生矣岂又有八佾之舞雍诗之歌乎
馀庆问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先生曰要用这礼乐须先
明此仁仁即天地生生之德至公而无私者也盖天高
地下万物散殊礼制定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乐斯兴
焉是礼乐即天地一元之气所谓仁也人能全得天地
这个一元的道理于凡品节制度舞蹈声音自与高下
卷三 第 26a 页 WYG0206-0807a.png
散殊流而不息之妙相为流通其制礼作乐以配天地
不难了不然少有私心偏见存乎其内则制礼必不能
与天地同体作乐必不能与天地同和其何以尽人物
之性哉虽有玉帛钟鼓之盛由君子观之真同儿戏耳
邓士元问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先生曰仁还是礼乐之
本夫子序此章于八佾歌雍之后者盖言季氏之不仁
也故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忍即是不仁先儒尝以
公言又以爱言仁爱字最说得好如人深有爱君亲上
之心则自不敢越礼僣乐矣又问和与仁何以别先生
卷三 第 26b 页 WYG0206-0807b.png
曰譬如事官长处僚友今日之相聚长少次立便是序
中间从容揖逊便是和若皆出于真诚恻怛此便谓之
仁然必仁为之主则自然无不和无不序又问林放问
礼之本夫子何不告之以此而止云俭戚先生曰俭戚
岂就为礼之本哉盖礼贵得中如人家行吉礼一般专
是奢侈固过也若一于俭而无敬则又不及矣至于有
亲之丧专事繁文固过也若一于哀戚而凡附于棺者
卷三 第 27a 页 WYG0206-0807c.png
通不著意岂得为礼之中乎故谓俭戚为礼之本则不
可也谓俭戚近礼之本可也观一宁字便见又问仁与
礼乐一物乎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凡物唤作仁
如桃仁杏仁取生意包涵在内故朱子训仁者本心之
全德西铭言仁之理甚广大若非至公安肯以别人之
长如己之长以别人之幼如己之幼经礼三百曲礼三
千无非仁也如人说话安详动静从容皆由在内生意
发达出来故夫子教弟子莫先学仁学仁打那处验在
习礼乐上亦可见得如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
卷三 第 27b 页 WYG0206-0807d.png
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此等恭敬和顺施于
四体非仁而何虽谓之一物可也
霄问俭戚为礼丧之本乎曰敬事者礼之本俭而不敬
亦非也安亲者丧之本戚而未知所以安亲亦非也但
俭戚去本则迩奢易去本则远故云然
君子无所争何以又言争于射乎曰言如此之争不害
其为争也是故君子欲仁不为贪太王好色不为淫
卷三 第 28a 页 WYG0206-0808a.png
大器问射可行否先生曰古人以射观德为重事天子
有天子射诸侯有诸侯射虞廷虽庶顽谗说侯以明之
于今倒看作一件轻事故文人以笔墨为业武人以弧
矢为艺不能合一也且世俗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其原
起于不恭不逊其流至于为僣为乱惟君子争于射以
观德此风一行名利之争自无矣射何以不可行
定甫问子夏言礼后乎似亦能引伸触类至作春秋如
何不能赞辞先生曰圣人泛应曲当如天地之化工故
春秋之褒贬随意所之无不曲中事理之宜此岂子夏
卷三 第 28b 页 WYG0206-0808b.png
所能及子夏若初为君子儒又不止能赞一辞矣
伯源问商赐可与言诗者何先生曰古人多就切己处
为学如子贡先贫后富便就在贫富上做无谄无骄的
工夫圣人超引他到乐好礼处他便悟得切磋琢磨道
理舍去无谄无骄旧习便向于礼乐处走则其于诗非
但视为言语诵说而已子夏文学平日亦只是在礼文上
做功及闻后素之教便向礼之根本上求超然于诗语
卷三 第 29a 页 WYG0206-0808c.png
外得道也此等人学力识见皆不凡故夫子许与言诗
若乃不达于政不能专对者虽诵诗三百要做甚
夏礼文献不足徵盖志欲行夏殷之礼盖尝考之天下
之事询之遗世之老或缘迹以求意或因此以识彼乃
得之也其曰文献不足徵盖志欲行夏殷之礼第惜其
文献之无也惜文献之无则所以不足于周礼者可见

象先问夏礼吾能言之如何先生曰自夏礼之乱也而
后殷起取而修明之自殷礼之乱也而后周起取而修
卷三 第 29b 页 WYG0206-0808d.png
明之故二代之礼不足證问微子修其礼物作宾王家
岂无存者乎曰但谓之修则必多有废者矣况至孔子
时岂复有尽存者邪然则孔子曷从而能言之曰礼失
而求诸野如老聃苌弘之徒亦庶几有能传者故孔子
能言之
禘自既灌而往何以不欲观曰方灌之时浑为交神犹
可说也既灌之后则八佾之舞雍彻之诗白牡骍刚错
卷三 第 30a 页 WYG0206-0809a.png
然并荐宛然鲁又一天子也其夫子之所甚伤乎故不
欲观
用问周监于二代何以独美其文曰此虽褒之有贬之
之意其曰吾从周者言吾乃周民不敢违耳
象先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如何先生曰每事问即如诗
中所谓告充告濯告洁等事即是礼也又鲁本诸侯而
僣用天子礼乐孔子因而问之将亦有所为乎是礼者何
曰言入太庙每事问乃礼本如此也
象先问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如何先生曰此可见圣
卷三 第 30b 页 WYG0206-0809b.png
贤用心大小处在子贡只是惜物在孔子便是惜礼问
孔子此言止为告朔欤曰意之所该者甚广因名存实
因物求理大统之道亦在是也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如何曰此皆泛论其理
以责宰予也宰予以后不可不谨矣
先生曰管仲器小夫子因或人不曾问及亦未尝说出
予看来管仲器小处盖有所在如召陵之师当时楚已
卷三 第 31a 页 WYG0206-0809c.png
僣王了却不知责却去责他不贡包茅首止之盟惠王
欲舍世子郑而立带亦当率诸侯切谏之未有不从乃
会于首止在世子则是以子去挟父在桓公则是以臣
去挟君观管仲辅桓公这二事皆是器小不能见大处
象先问子语鲁大师如何先生曰此亦孔子自卫反鲁
而正乐时言也学者能观乐之委曲处亦可以得致曲
之指一贯之妙矣
王材问韶之尽美与武未尽善固在于揖逊征伐而谓
其性之反之果何以见乎先生曰舜之由仁义行得于
卷三 第 31b 页 WYG0206-0809d.png
性之者武之盘盂几杖有铭丹扆有箴实由于反之故
发于声音容止皆可见也邦彦曰先儒谓治定制礼功
成作乐在三代则有大夏大武在汉唐亦有七德九功
之舞我太祖之定天下有陶凯宋濂王祎牛谅博学诸
贤乃于礼乐二书不定今礼有大明集礼至于乐则阙
然是岂乐之难制乎抑乐之难究其音而不制之乎先
生曰如邦彦之论似乎乐之难以予论乐似乎乐之易
卷三 第 32a 页 WYG0206-0810a.png
我尝说贾谊每劝文帝改正朔兴礼乐文帝谦让曰方
今天下疮痍万民失所我于礼乐未遑也后人言使文
帝能用贾谊不知如何其制作也我说文帝不暇于制
作之文而真有制作之实躬脩玄默示敦朴为天下先
斯时吏安其官民乐其业闾阎餍梁肉海内多讴歌虽
谓非文帝之礼乐不可也传至武帝以李延年为协律
郎以公孙卿壶遂而改正朔定历数斯时海内虚耗百
姓疲敝起为盗贼人甚以亡秦之续讥之虽谓武帝之
能礼乐不可也国初之事岂非汉文之意乎哉吾辈今
卷三 第 32b 页 WYG0206-0810b.png
日相聚正要学术讲得明白后或有州牧公卿之责务
求礼乐之实先以爱民之心为本始得切不可今日更
一法度明日更一礼乐以致天下哀怨也独不观宋之
王安石学问何尝不博亦只为欲变礼乐坏尽天下苍
生至今人不屑齿者不急其本也邦彦所谓作乐其亦
知所先后乎众愕然曰此先王端本之论也知乎此便
是仁则能如礼乐何矣
卷三 第 33a 页 WYG0206-0810c.png
象先问韶尽善如何先生曰圣人惟贵揖逊不贵征伐
观易虽称武王顺天应人然称文王以服事殷为至德
又称泰伯三以天下让为至德则不足于武可知然直
言之恐彰君上之过欲终不言又无以示万世之公故
不觉于乐上说出也圣人用心深远固如此问乐上何
以便知得圣人之心曰只于乐上说尽善与未善其德
之深浅亦自然影响出来圣人之忠厚若此

里仁篇

弘学问里仁为美其初择居之时而不知择此里仁以
卷三 第 33b 页 WYG0206-0810d.png
处则非知也如何曰然楚辞卜居亦是然也
王生问里仁为美是言择里乎抑择仁乎先生曰还是
择仁而与里亦自相通仁如夷则顽廉懦立如惠则鄙
宽薄敦所居而化矣语未尽一生曰如某先生只著述
后世便化为训诂某先生只顿悟后世便化为空寂先
生今日讲躬行却好也先生曰此又扬我抑人陷于比
方失却才所谓仁也象先曰欲为仁此处恐亦须要择
卷三 第 34a 页 WYG0206-0811a.png
先生曰择而为可也择而言不可也问比方则务外驰
故不得为仁乎曰正是才比方人便较失却为己但只
拣今日所言心里存著身上行著仁在其中矣
君子贪富贵厌贫贱是去仁也其本则自终食造次颠
沛之不违始于终食造次颠沛之不违斯取舍明乎曰

洲问好仁者所至似又愈于恶不仁先生曰天下之道
只有个仁与不仁而已人之情亦只有个好恶而已象
先曰或有知好仁矣系于小人之不仁或不知恶亦有
卷三 第 34b 页 WYG0206-0811b.png
知恶不仁矣作主不定或己之有仁不能自强如何先
生曰好仁而不知恶不仁还是好之未至也恶不仁而
不知好仁亦是恶之未至也未尽好恶之道也盖仁元
是一个理好恶元是一个情
象先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如何先生曰此工夫全
在无终食之间违仁一句密于一句曰存养取舍可分
否曰取舍中有存养意存养中有取舍意问存养中何
卷三 第 35a 页 WYG0206-0811c.png
以有取舍意曰知所好恶非取舍而何
刘邦儒问好仁何以无尚之者曰这个仁字是天地生
生之理吾之心原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第人为私意所
蔽遂将此仁背去了诚能好仁则必视天下犹一家万
民犹一人心中自然广大凡其富贵贫贱莫得而加尚
之以故孔子惟好仁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颜子不违
仁则箪瓢陋巷不改其乐若学做好仁恶不仁的工夫
到著实去处者虽至绝粮不愠也今人心中营营扰
扰常有不足处者只是未好仁先生曰圣门教人常以
卷三 第 35b 页 WYG0206-0811d.png
这仁字来说盖天地以生物为心元气一动盈天地间
麒麟凤凰生之昆虫蜂蛇亦生之松柏灵芝生之菌蓬
荆棘亦生之熙熙然都是这生意所到吾人之心元与
天地这个心一般大再无远近彼此之别大舜能全得
这个心故于庶顽谗说也要引他入于忠直并生天地之
间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亦
有这襟怀吾辈能体得这个意思则所遇者即天地间
卷三 第 36a 页 WYG0206-0812a.png
声色货利富贵势力俱敌吾这仁不过凡尽力于
学须要学仁学天方是无有不足处孔颜之所为乐
处者盖得于此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奈何曰言终未见有用力者激世
之言也
王贵问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先生叹曰尧舜之仁至于
一世夫子之仁至于万世就在人之过里面也要看个
仔细来文仲子曰夫子于我有罔极之恩诚哉斯言也
吾之于人有过须要如此看他方是金受夫曰周公之
卷三 第 36b 页 WYG0206-0812b.png
杀兄孔子之为君讳想亦是过中之仁先生曰也是程
子亦尝说来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
过中求有过
或问朝闻道何以夕死可矣先生曰此须知未闻道前
景象何如始得盖未闻道时只是血肉之躯利欲牵引
心常戚戚如何得生顺死安唯闻得此道则耳目聪明
心志宁静浑身皆是道理当生而生当死而死虽杀身
卷三 第 37a 页 WYG0206-0812c.png
成仁舍生取义亦无顾累所谓夭寿不贰脩身以俟之
也且如人之好酒好色虽终其身而无悔者是真知其
味也闻道亦然又曰此当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君子坦荡荡并看又曰我尝把孟子谓旷安宅
而不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与此对看彼谓虽生犹死
此谓虽死犹生
黄容问朝闻道夕死可矣先生曰横渠云存吾顺事没
吾宁也即此意容曰闻道如此之速乎曰这闻字不可
轻看过了以前不知用过多少工夫到此方闻得故当
卷三 第 37b 页 WYG0206-0812d.png
死之时无有遗恨孔子梦奠两楹曾子易箦而毙看他
是何等气象尝说孟子曰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
由哀哉是人失了这道虽生犹死也夫子曰朝闻道夕
死可矣是人得了这道虽死犹生也由是观之岂可不
闻道
子实问朝闻道如何曰试言所以闻的气象子实言是
持守不变的意谢顾言如闻性与天道之闻象先言即
卷三 第 38a 页 WYG0206-0813a.png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一般先生曰也皆是但所以得闻
道处汝辈皆未说及耳诸生请问先生曰我知汝辈于
这道都是可得闻的只缘血肉之躯包裹著惟终日戚
戚或是居室不安或是衣服不美或是饮食不丰这等
念虑横于胸中怎么得闻道故须实见得这道举天下
万事万物无以尚之如好酒者惟知酒之美好货者惟
知利之美故虽为酒货杀其身亦不悔焉是闻酒闻货
者矣观此可求所以闻道之气象也诸生问今有一言
官被罪从容就义亦闻道否先生曰固是好的未知他
卷三 第 38b 页 WYG0206-0813b.png
果无怨悔否若有一毫怨悔犹算不得因勉之曰闻道
亦是难事不可容易看过
象先问君子无适无莫如何先生曰无适无莫是不以
己之私意与之而惟义之与比义之与比即书义以制
事易义以方外意问孔子仕止久速各当其可亦是皆
此意否曰孔更觉自然些义即用也不消比得虽然知
得此意尽大工夫尽难如宋时韩魏公欲刺陜西义勇
卷三 第 39a 页 WYG0206-0813c.png
是有专主意司马温公諌曰天下事非一己私议迨司
马温公当执政时欲变免役法苏辙进言青苗可罢免
役犹可存温公怒不肯从苏公曰公昔能谏韩魏公刺
义勇事今日相公执政遽不容人谏邪温公是事又自
专主矣以此知己私之难免二公操行至此犹未能义
之与比况下者乎吾辈于此正当辨析明白庶乎临时
不昧所从
怀德怀刑奈何曰不溺所处之安为怀德不贪利以致
害为怀刑
卷三 第 39b 页 WYG0206-0813d.png
滋问礼让如何曰礼以撙节退让为本故凡为礼而有
逊让之意者皆出于中心之诚也不如是礼文虽具其
何如行之
诏问礼让为国亦如尧之允恭克让否先生曰然夫礼
是个让做的比如君臣父子之间其朝觐定省等项节
文皆是一个礼其中逊以处之和以将之便是一个让
礼而有此让了为臣的便能劝其君为子的便能悦其
卷三 第 40a 页 WYG0206-0814a.png
父即如文王三分有二犹率商之叛国以事纣王季有
疾文王日三至寝门外问内竖之御其有不安节即色
忧行不能正履夫事上问安此礼也至率叛国行不正
履便是让处故当时周邦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士让于
大夫大夫让于卿虽远如虞芮二国争田质成亦皆感
化而去故以礼之让为国不难若鲁昭公亟习于仪文
而亡其实虽一居忧比终丧三易衰卒为季氏逐于乾
侯此正所谓如礼何也诸君便有民社之寄高才大略
皆不足贵惟此谦虚实心不可忘耳
卷三 第 40b 页 WYG0206-0814b.png
本源问一贯忠恕奚别乎曰夫子平日有得于一贯曾
子平日用力于忠恕忠恕而熟即一贯矣曾子盖熟于
忠恕者也又曰闻一贯便说忠恕即得一贯也然岂惟
忠恕哉言敬而已矣亦可也信而已矣亦可也或言和
或言爱亦可也在人惟自得之
象先问一贯之方如何先生曰一贯譬如千钱只是一
索贯串了尽有条理而不乱载观曾子问则知曾子随
卷三 第 41a 页 WYG0206-0814c.png
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可一以贯之耳夫子以其工
夫至此盖已熟了故以一贯提掇之曾子便醒曰唯门
人犹未尽晓故曾子曰夫子之道即吾平日所谓忠恕
而已矣就变化出来以告门人曾子学力固如是之妙
问朱子谓曾子于其用处精察力行未知体一如何曰
体用本一源也问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如何曰忠
恕犹形影尽己推己亦不可分又问忠是一恕是贯否
曰固是但只就曾子会变化出忠恕来告门人便是省
得一贯了不必以一贯来分贴随事精察观曾子问篇
卷三 第 41b 页 WYG0206-0814d.png
夫子所答可见分明是一贯但曾子不知耳孔子见其
真积力久语之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禦大器问程子曰一贯乾道也忠恕坤道
也如何曰亦不消如此说此盖曾子自门人平日用力
处说如平曰用力于孝弟则必曰夫子之道孝弟而已用
力于诚敬则必曰夫子之道诚敬而已矣
陈世瞻问一贯是简易石希孟问一贯是太极否先生
卷三 第 42a 页 WYG0206-0815a.png
曰也皆是汝们且譬如行事上看二生不能答又问焉
曰易简是心之明诚处对一人如此对千万人如此皆
能知得我心便是一贯太极是至极之理在近看如此
在远看如此皆能得通此理如此便是一贯唐应得问
孝弟如何做得一贯曰居处不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
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杀一禽拔一
木不以其时非孝也只此便是
周庸泓问一贯先生曰圣人之道本自浩大若执定一
贯以求反狭小了虽如周子以静教人程子以敬教人
卷三 第 42b 页 WYG0206-0815b.png
张子以礼教人亦终不能开阔似论语一贯故曰执中
犹执一也
裘汝中说事到面前不能泛应还不是一贯先生曰一
贯一贯先要逐事磨炼如十事中虽不能一一做过也
要尽得三四件方可类推此非小事曾子不知苦过多
少功夫后孔子方与他说一贯今无孔子之资又无曾
子之学遽要一贯岂非妄想
卷三 第 43a 页 WYG0206-0815c.png
象先问君子喻于义如何先生曰喻兼行的意陆象山
鹅湖讲章云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此正见辨
志之学也看得最好
大器问几谏先生云就是易初六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在父母过将萌之际未败之前此几也谏之可得而回
过此难为用力矣劳字就父母上看大器问亦是伯俞
泣杖乎曰正是父母打我反劳父母也几谏惟闵子其
能之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大
舜其能之烝烝乂不格奸世瞻曰此只可为贤子设先
卷三 第 43b 页 WYG0206-0815d.png
生曰此正为众人设使人人可能也
顾问以约失之者之约是约礼之约否先生曰也是约正
如综约一般布丝之千条万绪自有理而不乱又如人
之一身有四体五官百骸总是约束于一心不然心不
得其理则百体举莫知所属矣是故以约失之者鲜
德不孤必有邻者何曰不孤者论其理有邻者指其事
指其事如此其理为不凿矣然人何惮而不为德
卷三 第 44a 页 WYG0206-0816a.png
象先问事君数斯辱矣如何先生曰此亦看所处之位
何如夫子告子路曰事君勿欺而犯似亦不以辱为嫌
其告子贡曰忠告而善道之似亦不以疏为虑盖位有
远近情有亲疏自不同也问须信而后谏之意则无二
者之患矣曰然
事君数朋友数则奈何曰君子以格心为本辅仁为先
德不足而惟言之恃者宜乎其辱也

公冶长篇

官问程子言嫁女量材求配则公冶长之贤果不及南
卷三 第 44b 页 WYG0206-0816b.png
容乎曰长也虽或陷于缧绁之中且非其罪况其平日
乎此与不废免刑戮者奚异哉若年之长幼时之先后
之说则当矣
鲁有君子子贱斯取为君子如宋卫无君子生于其地
者将不为君子乎曰此亦夫子自任为鲁之君子乎自
任为鲁之君子则子贱知所师以行之矣曰然则子贱
优于子贡乎曰然子贱之学即舜取人为善之意圣学
卷三 第 45a 页 WYG0206-0816c.png
之正也故夫子曰尧舜务多求贤以自辅惜乎不齐之
所治者小也
远问开既未能信夫子岂不知而又使之仕者何也曰
或开家贫亲老时可有为皆不可知又夫子或知其外
之材未究其中之信亦有之
何城问漆雕吾斯之未能信所信只是理否先生曰固
是吾辈且替他想看怎么便不肯自信象先曰莫不是
知得反身上未能诚否先生曰道理固当如此扩充看
好但且就吾人自家身上看可比如朝廷把你做个兵
卷三 第 45b 页 WYG0206-0816d.png
部官果能自信兵储边策将士之心一一能周知否把
你做个吏部官果能自信庶司百吏贤人君子一一能
周知否漆雕开不自信只是心不自足故夫子悦之且
如子路率尔而对我能千乘之国便是自足了夫子所
以哂其不让
象先问即事即物皆是学漆雕开谓吾斯之未能信不
亦拘乎先生曰谓即仕而学在焉可也谓斯之未能信
卷三 第 46a 页 WYG0206-0817a.png
而以仕学焉不可也此孔子所以恶子路之佞问一味不
自信而不苟出夫子所以取其志
官问子路闻夫子浮海之叹当忧不当喜故夫子以为
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亦非夫子假设之言也曰然
与弗如者奈何曰知所弗如则知所以求如者矣故与

问吾未见刚者如何先生曰孟子云浩然之气至大至
刚而其工夫在集义是故刚是义理用事欲是血气用
事故或人疑枨悻悻为刚而夫子斥其乃欲也刚与欲
卷三 第 46b 页 WYG0206-0817b.png
相反者也问颜子之请事曾子之弘毅不亦刚乎而夫
子云未见者其在颜子既没之后曾子尚幼之时乎曰
理亦或然但夫子之言也有因人有为而发的时候又
曰今日为学须是把一切功名富贵杂事都斩断了一
心只求道然后有进今人皆被这样事缠绕了如何得
好然斩断了也甚难非是至刚的人也不能故曰吾未
见刚者
卷三 第 47a 页 WYG0206-0817c.png
旸问文章性与天道之谓何曰性与天道皆寓于文章
中但人不能识耳子贡之得闻性与天道其亦自文章
中来之乎不然则夫子之道荒矣
象先问文章性与天道是一样否先生曰性与天道只
好在文章上求如孔子有姊之丧尚右门人皆尚右夫
子曰丘有姊之丧由是门人皆尚左一拱手是文章之
见于威仪而尚左尚右便是性与天道冉求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曰有父兄在答二
子之问是文章之见于言词而一进一退便是性与天
卷三 第 47b 页 WYG0206-0817d.png
道故遗却性与天道而求文章恐涉于粗迹离却文章
而求性与天道恐入于窈冥此是个体用一源显微无
间的道理
子路惟恐有闻者将恶闻乎曰非然也自他人观其敏
行之状若恐有闻若子路则惟恐弗闻也故曰子路喜
闻过者矣
象先问先儒言子路亚于浴沂是子路犹下曾点一等
卷三 第 48a 页 WYG0206-0818a.png
然子路未之能行惟恐有闻恐又曾点所不及先生曰
正是曾点气象之大行不掩言子路功夫之密见义必为
亚于浴沂特言其气象则可其学还是子路实落
问晏平仲善与人交如何先生曰此亦见圣人不没人
善处沮书社之封亦晏子也而犹取其善交如此可见
圣人天地之量也
象先问子张问子文文子之仁夫子不许者何故先生
曰此是子张之旧病又发作了他见子文之三仕三己
无愠色文子之洁身去累违之一邦是何等声称以为仁
卷三 第 48b 页 WYG0206-0818b.png
在是矣夫子之不许是即救闻以达救行以忠信之遗
旨也且仁者所居而化岂复有弑逆之贼生于其朝与
之并立乎有不仁则早见豫待又岂有僣王之人而甘
为之执政乎问如此则二子之谓清与忠者恐亦未之
尽曰噫若是则又过求矣
葛子东问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以愚观之似有可取朱
子解三则私意起而反惑恐非乎先生曰朱子之言是
卷三 第 49a 页 WYG0206-0818c.png
也闫调元说周公思兼三王坐以待旦不止于三孟子
取之而季文子之思孔子非之何也先生曰周公之思
与季文子之思不同周公之思但就其一事或酌古或
准今或宜土俗或合人情必待周知尽善而后行此思
之可贵也故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须熟思审处亦无
妨也文子之思不在一事上如聘晋而思遭丧之礼则
所思皆私意正犯了勿参以三之条非周公之公思也
州问宁武子之愚何以不可及先生曰元咺争讼成公
被囚智巧之士所深避者武子不避艰难卒以全君此
卷三 第 49b 页 WYG0206-0818d.png
其愚可得而及耶又问如此则死难者在所取然夫子
不取召匆者何曰管仲舍邪而就正者也召匆者甘于
辅邪者也故曰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象先问武子
之事亦庶几于仁乎曰否仁则上下化之成公不至于
被囚而其愚亦可泯于无迹故曰谓之忠则可谓之仁
则未也
问子在陈思归如何先生曰狂简如孟子所云作两人
卷三 第 50a 页 WYG0206-0819a.png
看即狂狷意然狂者有志狷者有守此其文理不亦可
观乎但一失之过一失之不及不知俯而就企而及以归
于中道此夫子所以欲归而裁之也故他日亦曰不得
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简如何曰当从孟子所解为二人也裁之则中行矣
左丘明何时又曰或即作传者盖明能如是而孔子亦
欲同之也岂惟见与人为善之意亦警学者也
回由及夫子之志如何曰子路不私其利颜渊不私其
善夫子则不可以言私盖天地之无疆也
卷三 第 50b 页 WYG0206-0819b.png
诸生问老安少怀友信先生曰孔子说个老安少怀也
罢又说个友信如何诸生答曰友是同侪的人说三等
人见包的广大些先生曰说的广也是却不甚切诸生
问是如何曰要老安少怀须是得朋友相信才得行其
志如近日诸友相聚固是彼此相信才得道理明且他
日得位有寮寀亦是朋友一般亦必是彼此相信才得
天下治然这等处亦甚难如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
卷三 第 51a 页 WYG0206-0819c.png
子路之一言又如汲黯之在汉淮南王谓惟这人难感以
非视弘辈若发蒙耳看孔子他便要使天下之朋友皆
信他这气象是甚么样宽大学者要想得之顷之伯源
问所过者化恐不是身所经历处先生问怎么便不是
曰以孔子见侮于桓魋故耳先生曰尧舜大圣人而子
朱均在己膝下亦化不得这是遭变了故桓魋之事所
谓圣人与君不能化而入也殊不害圣人过化存神之
妙张横渠不尝说来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故
凡自心思所至政教所及身所经历处皆是过周本洪
卷三 第 51b 页 WYG0206-0819d.png
问仪封人一见夫子便道如此怎么恁地见得速快曰
如尧于穷民便加志舜于谗顽亦欲并生孔子这个为
民的心肠与尧舜一般时时便发露出来正如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一样故封人一见便恁地会感发也因顾谓
伯源曰圣人所过者化此不亦一验乎
问十室之邑如何先生曰忠信如丘性相近也不如丘
之好学习相远也好学即习字意先生因讲十室之邑
卷三 第 52a 页 WYG0206-0820a.png
因谓诸生曰颜子尚无伐善孔子便说人有他的资质
没有他的这样好学他日又曰知我者其天道之将兴
废命也不几于自伐乎易泉曰莫不是圣人见得这个
道理是合为的故不消避得先生曰也还未尽圣人是
与天为一与道为一说出此语自不觉吾辈故今日与
道理犹有些未尽处要说此话便不敢此吾辈所以须
是学到那不知有天不知有道如此熟了才是学

雍也篇

举问仲弓言简之得失其喻夫子可字之意乎曰盖喻
卷三 第 52b 页 WYG0206-0820b.png
简字之意此章三可字皆同但简上有可也字便不同

聂蕲问仲弓既未喻夫子可字之意何以言能默契先
生曰此章三可字皆同但论子桑可字之下加一也字
其词抑而不扬又缀以上简字其不足处已露矣故仲
弓因得以辨其简之得失若曰止于可字上见其未尽
则可使南面之可难训矣且仲弓平日从事见宾承祭
卷三 第 53a 页 WYG0206-0820c.png
之敬与不衣冠而处者自然不同盖有不待夫子词之
毕而于简之得失自了然也
楷问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观夫子答他问政似未切于
仲弓者何先生曰徐而味之未始不切先有司恐所行
太简凡事要先有司才细密不遗漏赦小过恐于大
者亦赦了这是他简略不好处举贤才想上二事他自
忖能了得先生谓诸生曰举贤才是急务不知夫子当
时他何不以举贤才在前说诸生请教先生曰为政施
为之次第当如此使仲弓初为宰忽然举起贤才来把
卷三 第 53b 页 WYG0206-0820d.png
一切人都换了如何使得必先有司虽有司不好的也
要换他曰赦小过则过之大者亦在所不赦看来连季
氏僣窃之罪也赦不得曰举贤才立贤无方不拘其类
也盖天下四海九州之人只是好善恶恶之良心故曰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充其气象一便是天地变化草木
蕃一便是天地闭塞贤人隐系于贤才之举否耳
杨邦彦问敬以行简与居简之简同乎曰敬是行简之
卷三 第 54a 页 WYG0206-0821a.png
本如居简则一于苟简而不能临民者也邦彦起曰敬
以行简固然如簿书钱谷之繁军戎祭祀之事皆国用
所不能无者若徒执一行简亦可乎先生曰此正见行
简有其要也彼诸葛孔明每事必周谨来便食少事繁
此盖不知其要矣邦彦又问然则要在用人乎曰要在
于敬能敬以自治而中无纤毫私滞于其中则自然会
用人自然会理财事事有绪而不乱矣如自家无敬之
本惟事苟简吾见一身且弗治安望其能临民看来今
日之讲不难于简而难于敬贤辈他日居位莅政切不
卷三 第 54b 页 WYG0206-0821b.png
可忽此敬字
颜子好学独言二者何曰不迁怒则能制情为天下之
达道不贰过则能养性立天下之大本尧舜禹之精一
皆是物也
张其怡问不迁怒不贰过主其心说否先生曰然石希
孟曰邵子云颜子无形显之过曰此又却不然盖有诸
心必于言行间一露然于颜子亦无损特不远而复更
卷三 第 55a 页 WYG0206-0821c.png
不萌作孔子是以云然夫七情惟怒为甚能不迁怒则
喜哀乐恶皆正五性惟过为害能不贰过则仁义礼智
皆善
黄容之问迁怒似难若不贰过凡贤者皆可何独颜
子曰程子好猎自谓今无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
有一日萌动时也后十年果复见此心可见周子经历
过治心功夫极密而人于改亦非易事故惟颜子能不
贰过
大器问独颜子能不迁怒贰过者何先生曰今又岂特
卷三 第 55b 页 WYG0206-0821d.png
不迁不贰诸生试求颜子如何会不迁不贰江成夫曰
惟理是从曰此说固好更还要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而后能故博文约礼只是做这个工夫
陈德文问夫子不许子贱好学而许颜子者何先生曰
子贱虽是好问好察得舜禹之正脉恐工夫未到那熟
处如颜子之三月不违仁也或颜子平日只在此二事
上用功故因哀公问好学遂举以为对亦以有所儆耳
卷三 第 56a 页 WYG0206-0822a.png
因谓文德曰不独颜子吾辈今日只好在此二事上用
功又问子器近日亦曾在这上用功否对曰闻教后每
于怒时不敢妄发但未免犹有含怒的意思在先生曰
这尽觉得了但须是用个法把这含怒的意思都没有
了才好李应明云这处莫不是只如定性书所谓忘怒
观理的样子否先生曰然故我尝说知性便可以去过
约情便可以治怒能得此便是天下之大本达道盖理
得自家的情性故他日一喜便进天下之贤一怒便安
天下之民故用功虽自一身之近而实关天下之大吕
卷三 第 56b 页 WYG0206-0822b.png
时跃因问父母在穷困时受人挫折今父虽没为子的
却如何潜意在己之怒不可有在父之怒不能忘先生
曰鲁隐公及宋人盟于宿予说春秋深恶其忘亲德雠
于柯之盟亦重斥之者以小白襄公子桓公所死者之
后而庄公甘与之会故在所不取也故父与搆怒的人
虽已没但勿与往来可也潜云为子的这心终不能释
然曰王者罚弗及嗣其父已死怨及子孙不可也潜问
卷三 第 57a 页 WYG0206-0822c.png
为子者将何以报父之仇曰只有行道显亲荣亲一事
则是可为也
宣之问颜子不迁怒夫子便称他仁令尹子文喜怒不
形却不许他仁此只一仕止之小故不许之欤先生曰
然事迹若类而实则不同颜子不迁怒正是做克己的
工夫故可许他三月不违仁子文虽是一时如此未知
他由中达外是如此否推之他事便未免有窒若欲以
天下之喜为喜天下之怒为怒恐便不能怎么就好许
他个仁看仁是个甚么样大的正如说孝一般割股庐
卷三 第 57b 页 WYG0206-0822d.png
墓未尝不是孝但比舜禹之孝便相悬绝如曾子说孝
直推到杀一禽斩一草一木不以其时皆不得为孝即
割股庐墓便比对不过且王祥是个孝的却去事晋邓
攸是个友的却去事伪汉看他事继母虽生母亦不如
爱侄子虽己子亦不过何等奇特推到事君上便恁地
舛错犹足称孝友乎陈子器问此古人所以宁学圣人
而未至而不忍以一善成名欤曰是固然但谓宁学圣
卷三 第 58a 页 WYG0206-0823a.png
人而未至则不可也将子器尚不离含怒意乎
冉子请粟公粟乎曰然故冉子请议于圣人耳
忠问粟是公家否曰然以下原思辞粟事證之可见又
问有粟便与邻里乡党岂人情乎曰古人得俸禄只周
宗族亲戚乡党朋友使自家俯仰无欠不多积蓄故齐
七十家待晏子然后举火又曰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其
积货多者则谓之守财虏耳
达问颜子三月不违仁奈何曰仁最难言今吾辈于此
各学寡过各思自成其名则有之至于使万物各得其
卷三 第 58b 页 WYG0206-0823b.png
所之意则未之及也未之及便犹有利耳故言颜子不
违仁则凡视听言动必以礼而夏时殷辂周冕韶舞必
以道皆可见也然则颜子何以独能之曰只是语之不

大器问犁牛之子骍且角说周人用骍有以火尅金之
意如何先生曰骍赤色周用赤者盖从所尚如夏尚黑
则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尚白则大事敛用
卷三 第 59a 页 WYG0206-0823c.png
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尚赤则大事敛用日出戎事
乘騵牲用骍水火相制之说皆出于刻意不可从
问颜子三月不违仁如何先生曰违仁处兼学问资质
而言天有阴阳五行故人所受资质便不能纯其生身
带来所好各有重处且人分明晓得理是理欲是欲理
有时不能胜欲故又昏了一昏息了一息几能勾三月
不违仁也田子中问果然今人一日一至这也难曰可
知道难自朝至昼至夜纯然天理者方是心在于仁故
夫子叹曰吾未见刚者又系乾曰刚健中正打何处起
卷三 第 59b 页 WYG0206-0823d.png
只是无终食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惟刚斯能
久耳宣之问冉闵仲弓居德行科皆未许其仁者何曰
此仁推其极尤大著非谓无私欲而有其德一口讲便
了且看颜子不改其乐处吾辈怎么便不常乐是可知
三月不违仁矣
先生谓大器曰人安能如颜子闵子子路挺然独立于
世其行其文卓然照耀千古如闵子则曰如有复我者
卷三 第 60a 页 WYG0206-0824a.png
则吾必在汶上矣若别人便缠绕解不去
不改其乐何乐也曰行道而有得于心则乐夫行道而
有得于心其于富贵贫贱处之一矣
林颖问颜子之乐如何先生曰颜子所乐还是道得于
己而后乐问当时颜路在如何能乐得曰岂是以箪瓢
与亲不顾亲之喜怒而曰我惟自乐者乎必其平日能
谕亲于道以箪瓢养亲而亲亦喜然后能乐使颜子不
得于父母虽千驷万钟无以解忧矣却是舜一般心肠
故曰人须学颜子之学何城问学颜子之方先生曰寻见
卷三 第 60b 页 WYG0206-0824b.png
颜子之乐则知所以学颜子矣或问诸生初学未便能
语此曰学者至圣人只是此事虽是未至此地步若寻
究不得此意更别无做工夫处城曰此是素位而行的
意先生首肯
章诏曰先生尝曰颜乐唯见大心泰耳先生曰然颜子
惟见其大故外边诸样的物皆看轻了诸生今日为学
须知汝身之所始心之所终安泊在何处一念去学秀
卷三 第 61a 页 WYG0206-0824c.png
才不以未中进士为累做官不以升沈自累此便是学
颜子之学而不改其乐矣问先儒谓周茂叔令程子寻
颜子之乐处所乐何事伊川只答或人云若说有道可
乐便不是颜子如何先生曰此语极好夫颜子心胸何
等宏大何等洒落视世之富贵贫贱利害夭寿举无足
以动其中者此诚见大心泰无不足也先生讲毕举昔
伊川在经筵讲颜子不改其乐章曰陋巷之士仁义在
躬忘其贫贱人主崇高奉养极备苟不知学安能不为
富贵所移且颜子王佐之才也而箪食瓢饮季氏鲁国
卷三 第 61b 页 WYG0206-0824d.png
之蠹也而富于周公鲁君用舍如此非后世之鉴乎看
书如伊川常于文义之外反复推明归之人主古之忠
臣爱国有如此者
蒋参之问箪食瓢饮颜子固不改其乐矣以之而事其
亲亲亦乐乎先生曰我与林基学己曾说来易伯源请
问其说曰此见颜子谕亲于道使亲与己而相安才见
其乐钟启寅问乐处如何曰只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
卷三 第 62a 页 WYG0206-0825a.png
御于家邦就是乐了昔者周茂叔每令二程寻仲尼颜
子乐处未发其秘后于通书上云见大则心泰心泰则
无不足此提掇一个真乐来与人讲人自不省之耳谢
顾问不省者其病何居曰天下之人只是个不足如衣
服之美恶饮食之丰啬居室之崇卑名利之得失文艺
之高下有许多病痛若一横于中只是忧愁过了日子
那里讨个乐处而今学者不消说甚么只于所不足处
自家体贴看破就见其乐参之又问使颜子居帝王之
位亦可乐乎曰如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也何尝不乐亦
卷三 第 62b 页 WYG0206-0825b.png
有忧乎曰如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
忧又奚而不忧然则孔颜之乐同乎曰乐在其中谓之
安不改其乐谓之利
子游取澹台灭明者何曰上可以匡邑宰之不及下可
以正风俗之不善故以为得人然则夫子何以曰以貌
取人失之子羽曰或者子羽之貌陋也
史野如何曰大抵言也如野而兼文即君子野岂无兼
卷三 第 63a 页 WYG0206-0825c.png
文者乎史而兼质即君子史亦岂无兼质者乎故文质
彬彬在史野之外论亦可在史野之中亦可
大器问文质彬彬解作适均与质犹文也文犹质也一
般先生曰其实一般只后人看书将圣人言一样解将
贤人的言一样解如子夏曰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其实说得是吴氏又说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无弊
便是以私心看了又曰彬字从林从彡盖以质为主而
以文饰之文其质彬彬然斯其为君子也盖质胜其文
固为野若文胜其质遂至为史而无忠信矣
卷三 第 63b 页 WYG0206-0825d.png
知好何以不及乐乎乐则夫子所谓在其中颜子不改
者也是岂知好者可能及之乎虽然非知不能好非好
不能乐也
凤仪问知好乐何如先生曰此章知是下手处乐是到
头处问乐了还有功夫否曰至此无功夫矣如反身而
诚乐莫大焉一般故学者必求至于乐然欲求乐又必
从知上起知而不至于乐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非学
卷三 第 64a 页 WYG0206-0826a.png
之至乐不从知上起又是无头学问也故大学之道以
格物致知为始
问语上语下何以可不可乎曰此为教人者当因人而
发若不量其受教者而乱语之是渎之也故一贯惟语
于曾子终日惟言于颜渊其他则有欲无言者矣
世宁问樊迟仁知之问奈何曰务民义是知之为知之
远鬼神是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必先务民义而后能
敬鬼神故知先难后获则无私心矣故仁又曰先难自
樊迟之所难者而先克之如粗鄙近利亦其所难也务
卷三 第 64b 页 WYG0206-0826b.png
民义亦然
仁知动静如之何曰动者静之用静者动之本乐者未
尝不寿寿者未尝不乐
问乐山乐水亦似今人登山临水者乎先生曰今之游
山水者与山水全不相干只资观视游戏耳惟仁知者
而后有此相契气象
思恭问予所否者何曰否谓道之不行也道之不行天
卷三 第 65a 页 WYG0206-0826c.png
绝之也故历聘列国而无如之何南子之见亦欲因是
行之乎然其否甚矣
石希孟曰宰予问仁忧陷害又短丧又昼寝圣人也有
这样弟子先生曰此见宰予诚心直道处还是圣门高
弟若后世诸儒率多掩护不暇心中多少委曲不肯便
道己之所至只拣好的讲故论人须观其所由庶不差
宣之问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仁圣字有大小否先生曰
以夫子语意看来似有大小周本洪问仁者立人达人
人是对己之称故不及博施济众之广与曰非然也这
卷三 第 65b 页 WYG0206-0826d.png
是说仁者己方立那立人的心便生己方达那达人的
念就起状那仁的模样耳不是在此处求大小也但仁
者须是有博施的心未必就能济得众假如赈济的事
一般要把这些银两谷粟散与百姓储有千散之千储
有万散之万这却不难若是散一分民便受一分之赐
散一斗民便受一斗之惠此处便难了予往时赠恽器
之赈济均州序尝举此为说是这一事必须是能加志
卷三 第 66a 页 WYG0206-0827a.png
于穷民用哲以知人行义以革奸审方辨物有许多作
处才得又如今日陜西荒旱命下每丁给银三钱这却
好了奉行者必欲民往城中自取百姓伺候三五日来
所得的只勾打发铺家并往返路费这所在非是不仁
恐亦是作用处欠也故夫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下
一能字便有许多作用正如易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故仁只是有是心圣便能裁成辅相使民各得其所以
遂其心也问如此尧舜犹病者何曰止是也自家尝怀
歉然不足的意耳
卷三 第 66b 页 WYG0206-0827b.png
威问言博施又言济众者何先生曰亦有博施而不能
济众者不能济众或泥于道之未通或阻于势之所隔
故必也圣人在天子之位则承流宣化有其人然后能
为之何谓立达曰或立于德或立于世皆是立或达于
位或达于道皆是达夫仁者之心如此若夫学者之用
功则在能近取譬云云
洲问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如何先生曰吾旧将能字重
卷三 第 67a 页 WYG0206-0827c.png
看盖博施夫人所能博施而济众则或有不能曾以赈
饥一事言见圣人固有是心然其所及则非圣人手足
耳目之所能也是圣人能于博施而不能于济众观此
则尧舜犹病可见洲又问昔有陈巡抚过徽问中庸位
天地育万物古今谁人尽得诸生对惟尧舜能然陈公
曰夫子说尧舜犹病者看来亦未尽得先生笑曰当时何
不对曰虽先王都不尽得象先言犹病者亦自其心不
自足而言先生曰正是如此不然则尧舜之民于变时
雍古今之治莫有尚焉者若真以为病而不能位天地
卷三 第 67b 页 WYG0206-0827d.png
育万物则古今何人不病而中庸之语夫子岂虚设无
归著的故犹病二字只可以之推尧舜之心不可溺之
而少尧舜之治
立达之谓何曰仁者无人己之间故我方欲立达便欲
立达人盖与天地同其体用也程子以痿痹不仁喻之
良是也马伯循说立达甚博

述而篇

卷三 第 68a 页 WYG0206-0828a.png
澜问述作之谓何曰夫子言在我之言行非敢有所创
始也盖好古不信容或有作既信矣又何作乎删述六
经亦其一事耳
问信而好古先生曰凡好之不真者皆由信之不笃也
吾辈中安有如老彭信而好古者出焉则乐在其中矣
黄惟用曰科目害之也曰就如昨日场屋问射礼汝岂
能一一尽记无遗今人只将书肆刋行文字来看平生
精力尽费于此当代典礼且尚不知况古乎苟学者能
博古通今明体适用主司未有不知者虽当时不知只
卷三 第 68b 页 WYG0206-0828b.png
为大儒又何不可
黄德宏问信而好古如何先生曰此全在好古上他这
好古的心又在于信上如饥便信食能饱必要得碗饭
吃如寒便信衣能煖必要得件衣穿且孔子之于周公
不知几千百年心与之信便梦寐亦见得问何以只是
好古曰古人的事通是经历过躬行到故可信耳后世
多不信古所以妄作故孔子说不知而作我无是也
卷三 第 69a 页 WYG0206-0828c.png
王克章曰缙因先生言有感如朱子解尊德性道问学
章曰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未
尝偏废世儒遂肆讥诋岂非妄作不信古者乎时克章
言有所指先生曰昔象山与晦庵鹅湖争辨至面颈发
赤予说他这处已不是道了更说甚的礼云天下治则
行有枝叶天下乱则词有枝叶如只论谁不是便是空
谈我们如今若只论他人不是恐便蹈前人的弊了克
章云但世上有这等学者殊可厌先生曰子贡方人夫
子语以不暇故只是不怨不尤下学上达则知我者其
卷三 第 69b 页 WYG0206-0828d.png
天盖圣人惟顾己之所行以求天知耳那有许多閒工
夫论他人谁是谁不是也
默识三者非圣人之极至犹不敢当何也曰默识犹曰
默而行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学而不厌则智也诲
人不倦则仁也三者真圣人之极至也故夫子不敢当
又曰默识最难盖口虽不言而行未尝无心也
既曰德不脩学不讲又曰闻义不徙不善不改不亦复
卷三 第 70a 页 WYG0206-0829a.png
乎曰德学则统言之徙善改过乃其事也
问德之不脩如何先生曰脩德自己身上看然不与人
讲学未免有差处故学必讲则德之所脩者至然闻人
之善贵乎能徙不徙义又非所以讲学也至己有过又
不可苟安必改过不吝不然则亦不能徙义矣故讲学
徙义改过皆所以脩德也
庸泓问申申夭夭何等气象先生曰申申是不局促的
意夭夭是不严厉的意文王在宫雍雍亦是如此今之
学圣人者不问宫廷燕居一味矜持太过至使家人子弟
卷三 第 70b 页 WYG0206-0829b.png
莫敢亲就仰视殊失圣人此等气象余宜问如此不近
于父子嘻嘻乎曰若嘻嘻又非申申夭夭本体此等处
须恩义兼得爱敬俱至者能之
夫子不梦周公其衰乎曰此夫子嘅叹之意实非衰也
盖道之不行实世所使夫子则固未尝一日忘也然不
能行而归之已故曰吾衰也若横渠既熟不梦周公之
言则自夫子实行而言之
卷三 第 71a 页 WYG0206-0829c.png
黄惟用问孔子不曾见周公怎能梦得先生曰或见其
遗像或诵其格言或师其善行一心通是周公是以尝
梦见周公如孝子恭弟能梦见父兄是也
大器曰甚矣吾衰也吾衰是叹其道不行故耳曰然张
子说孔子不复梦见周公是熟处却不然然叹道之不
行不归罪于我生不辰但曰吾衰亦可见圣人不怨天
尤人处
顾问夫子吾衰之叹独归梦于周公者岂以尧舜之道
传之禹汤禹汤传之文武周公周公没而传泯焉故夫
卷三 第 71b 页 WYG0206-0829d.png
子惓惓念虑惟欲继周公以续斯道之行乎且梦生于
思思行其道则神会其像神会其像则道行之机可卜
是故夫子之意乎先生曰此亦孟子论承三圣之意盖
指道在人臣者而言也周公生成西周之治孔子梦周
公吾其为东周乎传道之论虽亦有理不必如此牵附
达问学至依仁而后游艺者何曰仁苟未依虽不游艺
亦无损苟依于仁虽游于艺亦何加故曰君子不多也
卷三 第 72a 页 WYG0206-0830a.png
一生问志道据德依仁而后游艺与博约之序若相反
者何先生曰道德之说与馀力学文之意同因当时专
事文辞者发有为言之也博约之说与格致诚正之序
同亦万世学者定法其序不可乱也他如危邦不入乱
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守身之经也至于欲
往佛肸弗扰之召又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者圣人体
道之权也
朱仁贵问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如何先生曰道犹路也
志于道则在这大路上走了若从旁蹊曲径上走非是
卷三 第 72b 页 WYG0206-0830b.png
荆棘挂破衣裳便是陷阱折伤手足志于道了又要据
德则外面势利纷华贫贱忧戚举莫能动其中矣依仁
则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夹杂到此地位外面
东东西西最惑他不得了故可游艺如今有道德已备
者作诗作文多几句也不妨初不害他大体若大本上
不曾立得却先去游艺到末上务其不堕于荆棘落于
陷阱者鲜矣
卷三 第 73a 页 WYG0206-0830c.png
王左卿问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一时事否先生曰一
时也说得如顷间要问这句书就是志道既问了得之
于心守而勿失便是据守此德了外物不能引动他念
不能夹杂便是依仁故苟解得此则一时也是这事又
问别章何以文艺为先乎曰凡看论语须是活落如以
教人定序为言则曰文行忠信博文约礼恐人有不行
之弊便说馀力学文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故论语是一
贯的道理若不体贴活落便滞而不相应象先问据德
依仁当重游艺似观经史之类或可少轻否先生曰此
卷三 第 73b 页 WYG0206-0830d.png
是终身去不得物閒暇时不看经史做甚且道德亦与
艺通古人解字甚好据凡物必有所据如睡据床坐据
椅居据屋德为人必据而不可离依如人穿衣服人无
衣服便看不得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欲人道同于牛
马仁为人所必依不可少艺亦在其中矣
问孔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与所谓是日哭则不歌
未尝不叹圣人心地只是一片自然至诚恻怛四字作
卷三 第 74a 页 WYG0206-0831a.png
圣之基孟子亦曰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呜呼风俗日漓
礼教日坏往往临丧不哀甚至父母之丧亦恬然如平
时也先生曰习俗成虽贤者亦改其初心有道者宜振
之耳
谷问用舍行藏何以夫子与颜子能之曰仁者心无私
系如是然使无具者用之其何所行舍之其何所藏乎
其究自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始子路盖不知也
顾问用舍行藏如何先生曰圣门群弟子俱在夫子独
许颜渊者盖谓其行必有具其藏必有物也杨完对曰
卷三 第 74b 页 WYG0206-0831b.png
莫不是以道殉身以身殉道乎曰此说亦然盖谓与尔
有是夫者言其行不徒行必如立斯立道斯行绥斯来
动斯和行夏时乘殷辂服周冕乐韶舞是也藏不徒藏
必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箪瓢陋巷不改其乐是也惟
其有行藏之具斯能通时措之宜至于众人纵用之而
无所可行纵舍之而无所可藏又或知进而不知退知
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安望其能行藏哉故此
卷三 第 75a 页 WYG0206-0831c.png
行藏亦不易得张一拱问惧事成谋只就行师说或尚
推广说曰只说行师但能如此则于凡事自无不可者

箕问富而可求以义言如不可求以非义言如之何曰

继祖问夫子学韶何以三月不知肉味曰于是乎见舜
之德夔之才矣犹可以格鸟兽而来凤凰观揖逊而窥
覆载如之何而不怀也
张其瑄问从吾所好先生曰此夫子平日所好只在义
卷三 第 75b 页 WYG0206-0831d.png
理上无纤毫他念与我有好爵与尔縻之秉彝好德良
心一般汝们亦说从吾所好恐不同乎
顾问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一友云恐溺于好了
先生曰何不教这友亦如此溺于好也看夫子此个好
正如才所谓乐在其中一般岂易得的象先问史记于
子在句下有学之二字不知夫子于何处学曰亦只在
器数上学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今只观季札观乐一
卷三 第 76a 页 WYG0206-0832a.png
篇韶乐当时是甚么感得人的孔子见当时列国抢攘
诸侯大夫尚战力复观揖逊之容文明之德如亲见得
一般且又与平日祖述意相契合了故不觉感叹之深
至如后世亦有闻乐降自西王母者此却异于孔子之
闻韶矣
椿问求仁得仁是兼言逊国谏伐否先生曰还是专言
逊国盖子贡惟问争国之事也椿又问使夫子在亦有
此事乎胡氏谓公子郢而立之果得夫子当时处之之
微意乎先生曰夫子得久于卫必能化之无这样事胡
卷三 第 76b 页 WYG0206-0832b.png
氏之言在夫子未必如是也象先问人谓辄当迎父逊
国卒不肯立则尊之如唐之太上皇之制如何曰如此
则是告辄以伪矣盖蒯聩以淫乱之耻乃人子之情至
不忍者非有大罪逆也辄若诚心迎立而蒯聩能保其
宗庙奉其祭祀收其人心反其既往之愆则虽灵公生
存不复怒焉昔人所谓子方面过于睢阳而父遂解颜
于溱洧者矣况灵公已卒世乎若是而立之以传位于
卷三 第 77a 页 WYG0206-0832c.png
辄则在灵公无立孙之嫌在蒯瞆无怨子之恨在
卫辄无承祖拒父之非父父子子祖祖孙孙又何不可
乐亦在其中之谓何曰言乐亦在其中则其他所乐可
知也盖自足之后诸物皆轻得道之馀天地同运故富
贵贫贱处之一也
象先问乐在其中与不改其乐字有浅深否先生曰汝
不要管他浅深今日只求自家一个乐如何大器曰此
乐求之有道乎曰各人拣自己所系累处一切尽除去
了便心广体胖自能乐也然所谓系累不但声色货利
卷三 第 77b 页 WYG0206-0832d.png
粗恶的只于写字作诗喜好一边也是程子尝曰书札
于儒者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丧志便可见
㠓问曲肱而枕之富贵未尝不可先生曰富贵则下莞
上簟何必曲肱然夫子蔬食饮水处皆是乐学者不是
衣食不足便是功名缠缚怎么得乐象先问世之隐而
不仕者志在山中把外面功名富贵皆放下如何先生
曰此虽不足以语圣人然外势利纷华似亦摆脱得开
卷三 第 78a 页 WYG0206-0833a.png
必须察他心中安否我尝说个达摩面壁十年外面是
如此未知心下如何隐者虽是寄迹山林又不知他心
下如何也
威问五十学易如何先生曰予尝谓五十而知天命则
五十字依经文看无妨问学易是居则观其象而玩其
占动则观其变而玩其辞否曰此是君子学易之功若
圣人则与天为一天即易也进退存亡仕止久速一天
而已言学盖谦辞耳问东汉诸贤正是不知学易道理
曰固是若胡广辈之一于通又不若诸贤之能守至若
卷三 第 78b 页 WYG0206-0833b.png
京房翼凤之徒则又泥矣
诏问子所雅言何以又曰皆雅言也曰下雅字指诗书
及礼而言
乐以忘忧夫子所忧者何事乎曰发愤忘食即忧耳故
曰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
应旂问发愤忘食题目如何先生叹曰不可作题目看
卷三 第 79a 页 WYG0206-0833c.png
过圣人实做去一日间不过愤乐耳理未得也发愤忘
食则至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及既得也乐以忘忧虽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乐亦在其中矣学者须求圣人愤乐
始得但今人一日亦有个愤乐不知愤甚么乐甚的虽
知愤乐了又或是功夫间断不能似圣人纯亦不已是
以数百年常无圣人也
我非生知好古敏求之谓何曰虽礼乐名物皆义理耳
生而知之者此也好古敏求者此也
子不语者何曰答述曰语闻人言而不附耳
卷三 第 79b 页 WYG0206-0833d.png
蕲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如何先生曰师字只就言貌动
静上说问就一人身上有善恶亦皆可师否曰然又问
易云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与此同否曰
彼言致一也虽然只要虚心吾心不虚则虽千万人有
善亦在所不取况三人乎又曰此道学之正传前乎大
舜乐取于人者此也后乎颜子以能问于不能者此也
不然则匹夫匹妇不获自尽虽民主罔与成功矣
卷三 第 80a 页 WYG0206-0834a.png
邦儒问我欲仁斯仁至如何先生曰重在欲字上七情喜
怒哀惧爱恶欲虽是情实为七情之本如目欲邪色耳
欲淫声则便不仁了如非礼不欲视非礼不欲听即便
仁了所欲有邪正于仁有远近故曰欲仁而得仁
时用问天生德于予不亦矜乎曰孝子有善不自居皆
归于父母也且其曰天生德则亦众人之所具也
亡而为有以下之谓何曰此务外而遗内者故无恒虚
少有而不实也约少积而不充也
不知而作之者谓何曰如妄行妄言妄动之类多闻指
卷三 第 80b 页 WYG0206-0834b.png
言而言多见指行而言然能从善而识之去不知而作
者远矣
与其进也有错简乎曰经文亦自通盖人洁以下申与
进之意也
庸泓问我欲仁斯仁至矣先生曰欲乃嗜欲之欲谓欲
仁正使人知仁为有味当爱慕欣乐之不忘如体之欲
衣口之欲食得衣则煖得食则饱得仁则心广体胖便
卷三 第 81a 页 WYG0206-0834c.png
可见得欲仁气象
谷问丘也幸之谓何曰人不幸不闻过圣人以闻过为
幸则不闻过者其亦人之不幸乎故曰君子之过如日
月之食然则圣人亦有过乎曰昭公君也夫子臣也夫
子之过不亦宜乎
子与人歌而善奚训乎曰与犹许也
文莫吾犹人也奈何曰此圣人以言为易而难于行也
然究其极言亦非可易者不然何四教以文为首而行
次之
卷三 第 81b 页 WYG0206-0834d.png
介问丘祷久者奈何曰此便见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
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之意若由圣人之自言则曰
吾尝与神明伍也
象先问子路请祷是否先生曰怎么是子路此个病痛
正如使门人为臣一般问夫子平日谦己诲人此处却
又直自任如何曰夫子言天便与天对得的言地便与
地对得言鬼神便与鬼神对得的而犹曰祷亦是谦词
卷三 第 82a 页 WYG0206-0835a.png
然学者须是学道质诸鬼神无疑如孔子方是学问何
以能便得到此曰在慎独始之不愧屋漏熟之便是丘
之祷久
坦荡荡者无愧于己不畏于人长戚戚者有疚于内必
惧于外
林问温厉威不猛恭安止言气质乎曰亦圣人学问之
熟如此
容问君子坦荡荡如何先生曰君子慎独工夫在前了坦
荡荡是其验也荡荡即是孔颜乐处顾问荡荡何以不
卷三 第 82b 页 WYG0206-0835b.png
同于戚戚先生曰此只是慎独学者能去体认自然见
得顾对曰坦荡荡者富贵贫贱处之一也道无入而不
自得故曰荡荡乃君子乐得其道之意小人非特贫贱
戚戚也虽处富贵患得患失无所不至故曰戚戚乃小
人乐得其欲之意乎曰这般说最是今学能去了戚戚
便是坦荡荡
宗禄问子温而厉如何先生曰德性而非气质没安顿
卷三 第 83a 页 WYG0206-0835c.png
处故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但气质
微或有异处善反之则德性备矣故学者在变化气质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亦学问中来不可全不
学也

泰伯篇

如轸问泰伯三让天下止谓传季历乎抑不从太王剪
商之志乎曰谓季历耳然则传何以云剪商曰由太王有
剪商之志欲传位于季历故可言让天下也
伯源问民无得而称如何先生曰知太王欲传季历就固逊
卷三 第 83b 页 WYG0206-0835d.png
而去世人怎么知得他心事故谓之至德问文王有取
商之心乎曰无观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
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
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
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后果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
九十三乃终其言虽未必真若有之亦足以见二圣之
心又孔子称其以服事殷为周之至德尤可见又问太
卷三 第 84a 页 WYG0206-0836a.png
王时已有剪商之志故孔子言三以天下让今云文王
无此心何也曰所谓剪商及云天下者自后世孔子时
言之言商周行事不同商政日流于恶周道日趋于善
周人作诗追述其初故曰至于太王实始剪商非太王
实有此志也若让天下事泰伯岂必知后有天下哉在
泰伯之时止可谓之让国在武王之时则可谓之让天
下矣立言先后不同如此
恭而无礼合下二章乎曰一章亦通上言求之远者之
弊下言求之近者之效
卷三 第 84b 页 WYG0206-0836b.png
曾子启手足专言保身体乎曰非履道据德者不足以
能之如其不然则世之放僻邪侈幸而获全死者皆曾
子矣范氏亏体行之说则过于大析矣又曰如下所云
道者三即战兢之实
象先问曾子临终而启手足见得平日未尝失手足于
人若止是形体则世之得保首领以没者亦多矣先生
曰然曾子一出言未尝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孝自
卷三 第 85a 页 WYG0206-0836c.png
云战战兢兢不知用过多少工夫来故孟子谓守身事
亲今之为宦者无见于此而伤人害物无所不至故人
至痛詈有伤及祖父者皆是辱亲不孝之大者故孝子
必敬其身者惧辱亲也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之谓何曰内外本末以一贯之矣
故容貌之动而远暴慢则心无不敬也颜色之正而近
信则心无不诚也辞气而远鄙背则心无不明也所居
而化所行而通君子之道何以加诸正色之谓何曰如
当喜之时而有怒色非正也喜而伪喜非信也
卷三 第 85b 页 WYG0206-0836d.png
诏问及曾子有疾事先生曰曾子易箦的去处真是夭
寿贰他不得的时象先在旁或语及尹和静出处进退
甚是分明先生曰彦明曾亦应过进士举来策问中议
诛元祐党人是尚可以干禄乎哉遂不对而出看和静
这出处去易箦不甚远了人之身只有个出处进退死
生寿夭而已诸生做工夫过得此等关馀皆易又曰曾
子有弘毅之学然后做得易箦之事若孔子存而见之
卷三 第 86a 页 WYG0206-0837a.png
不独许颜子三月不违仁矣
东郭子曰曾子说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三句看远字近
字还有工夫先生曰斯字便是即字全无工夫东郭子
曰此斯字我作立之斯立之斯字看先生曰若作此斯
字看益无工夫矣盖此举其自然者以见可贵也其工
夫则在前不能如此者工夫则在后耳
一日诸生请讲所贵乎道者三适有二生自监中来因
言近日方得拨历云云子实遂言司成可谓太执矣先
生曰才说出辞气斯远鄙背而子遽忘之乎此心一息
卷三 第 86b 页 WYG0206-0837b.png
不存便会忘了久之曰以此知工夫不可一时不密
城问动容貌斯远暴慢是修身之本否曰此是圣贤切
要处前此颜子之非礼勿视听言动后此孟子之根心
生色皆是物也威问颜色何以谓之正曰正如当喜之
时即欣然而喜当怒之时即艴然而怒此便是颜色之
正然而忻然艴然者皆出于诚而非伪也此便是近信
如当喜之时而有怒色当怒之时而有喜色皆非正也
卷三 第 87a 页 WYG0206-0837c.png
正字非著力与动字出字一样看
济民问曾子何以忆吾友曰以此知论语乃曾子及其
门人所辑曾子年少而没在诸子之后故有子及曾子
独称子故乡党非曾子不能画
顾问以能问于不能如何先生曰某尝谓此节与舜之
大智相类易伯源问何谓也曰舜之大智某尝说止是
一个仁了夫何故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欲并生
哉无一毫私意间隔于其中无一物处之不当见人一
善必取之于己己有善必推之与人问于耕稼问于陶
卷三 第 87b 页 WYG0206-0837d.png
渔问于在朝莫非心之所得也今学者只是见不破这
个仁与人物若不相干其有不得其所者就不肯思量
去处也更肯好问人耶颜子之心亦与舜同故其言曰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何等激昂讲毕又
曰某尝谓大舜生于千百载之上贵为天子者也颜子
生于千百载之下匹夫之微者也自他人视之一定把
舜做个不可到的人又何敢曰有为者亦若是颜子不
卷三 第 88a 页 WYG0206-0838a.png
畏而有此言故卒能如舜我扪学颜子之所学须提醒
此心果有个欲并生哉好问好察为舜的心才好顾又
问犯而不校如何曰此亦人触犯他他自不计较伯源
曰与不迁怒同乎曰然颜子自不迁怒进而上之就是
孔子不尤人的地位至于孟子则曰于禽兽又奚择焉
亦未免有计较的意思故说孟子不及颜子此去处亦
略见些
洲问犯而不校先生曰颜子犹从事于斯若孔子便浑
化无待于从事矣且如桓魋要己便曰其如予何司败
卷三 第 88b 页 WYG0206-0838b.png
讥其党君遂以闻过为喜问于孟子之三反如何曰孟
子犹以为妄人甚至比之禽兽何难孟子之于颜又粗

霄问托孤寄命何以不言临大难而言大节曰此自君
子之身言之也世之有大难乃君子之关节也过此则
君子不过此则小人亦有临小利害而辄形色发声者
如之何其能大节也
卷三 第 89a 页 WYG0206-0838c.png
商经问弘毅曰弘犹空洞也著一偏不得著一隘不得
著一忿恨贪欲不得毅如坚守其理遇偏隘忿恨贪欲
之起辄窒之不得行耳曾子此言或出夫子既没之后
夫子而存而闻此言也不独许颜子不违仁矣
城问弘毅先生曰天覆地载天地之心何等弘大人得
天地之心以生元初与天地一般大但自己私一胜便
自狭小与天地不相似了故必剖破心之籓篱使略无
间隔亦如天之无不覆地之无不载此便是弘任此而
无容息便是毅泉曰东郭子说弘之不息处便是毅
卷三 第 89b 页 WYG0206-0838d.png
曰然顾问弘而不毅无规矩而难立然矣毅而不弘何以
言隘陋无居曰毅亦是有力人但不知仁之所在东撞
西撞没个著落故曰隘陋无以居之
问任重何以要弘道远何以要毅先生曰天下之老皆
为吾老天下之幼皆为吾幼心胸何等著故程子谓西
铭言弘之道心便如此弘了而私意少有间息便是不
毅观曾子临终他人救死不暇心中不安虽一箦之微
卷三 第 90a 页 WYG0206-0839a.png
亦必易之看他是何等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此
曾子所以能践形惟肖也
兴诗立礼成乐之谓何曰此言其学成之序也故兴于
诗非不学礼也特不可谓之立立于礼非不知乐也特
不可谓之成
霄问民不可使知之者责君上乎曰亦然然岂不责学
者乎
衢问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则有危邦不入以下等事
而无贫且贱焉以下等事乎曰然然则夫子何以无道
卷三 第 90b 页 WYG0206-0839b.png
不隐也曰惟圣人能神其化在贤者当守其常
张一拱问笃信好学先生曰还重信字此与信而好古
信字同凡人不好学皆因信道不笃不笃信则他物可
以易之此心尚有疑贰工夫自有作辍安能好学惟笃
信则见礼义之悦我心真犹刍豢之悦我口而始能好
学不厌矣问此章之旨何居曰此是圣人示学者成法
若圣人则随时应变自无不可不拘有道无道危邦乱
卷三 第 91a 页 WYG0206-0839c.png
邦也故公山佛肸诸人凡有召俱欲往之类可见
夫子赞舜禹及尧之巍巍者何曰巍巍皆就舜禹尧说
前非言天下小也后非言天下大也夫子既言才难又
言周之至德者何曰赞文王也赞文王以服事殷则所
不足于武王者可推矣故曰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所
谓其旨微矣者此也
诏问惟天为大如何先生曰前段以德言也后段以政
言也故惟天为大唯尧则之自放勋至万邦时雍是也
文章即治历以明天道若采以明人事治水以明地道
卷三 第 91b 页 WYG0206-0839d.png
是也孔子看尧典后方有此
一拱又问尧德与天准是何等气象曰天地之大德曰
生称圣人之德亦只曰好生观天之生物气化无所不
到虽至贱一草一木无处不生育长养如石孔中亦生
一草木出来尧之德则非但恩及济民而己无告者则
不虐困穷者则不废虽这等人亦要使之各得其所这
便是与天准处求其所以能此则本于钦明文思安安
卷三 第 92a 页 WYG0206-0840a.png
允恭克让耳如其不能恭敬克让又无条理又无明见
则如何能使人各得其所便是不能生万民故即此又
可见与天准处在于德也
宣之问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夫舜在当时止用五人
而遂干尽天下之事而成于变风动之休后世用数千
百人中间岂无豪杰而天下之治卒不古若何也先生
曰五人之德固不可尚而其贤能后世相让同心同德
略无一毫嫌忌间隔之私而舜又以至圣之德临之于
上五人之用各当其才而五人之所举而用者又皆五
卷三 第 92b 页 WYG0206-0840b.png
人之才君臣上下同乎一心一惟至公无我而已诏因
仰叹之曰此隆古何等气象后世人各一心有贤能者
多为人妒嫉且才者非所用用者非其才举措失宜劝
惩无所于用况君臣情隔上下道暌如何可复三代之

宋子忠甫曰尝闻论大禹矣止以菲饮食恶衣服卑宫
室称大圣焉恐此三者不足以尽圣学之精微先生曰
卷三 第 93a 页 WYG0206-0840c.png
此正其精者耳仲尼至圣也于此三者再言其无间然
而吾子乃又以为不足夫后世学者多鹜入高远兴论
新奇或遗落事为馔浮五鼎衣度齐纨田连阡陌屋亘
里闾不知其过也侈然犹以为得道者有之吾子乃又有
是言何也陈子曰此则精一执中固在于衣服饮食宫室
之间耳若是则何以谓之人心道心乎曰夫人岂有二心
哉心方之乎形气其道即寡矣私而又害不亦危乎心方
之乎道义其人即寡矣隐而难见不亦微乎故人心虽危
其实可制而不可无道心既微其究可著而不可昩故
卷三 第 93b 页 WYG0206-0840d.png
饮食衣服宫室者心之人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者心
之道此之谓惟精惟一乎此之谓允执其中乎当舜之
时巢父许由之徒有见于道心也遂至损饮食衣服宫
室而去之尧舜禹曰世岂有不衣食者之道哉此贤知
之过乎中不可以教天下后世者也饕餮穷奇之徒有
见于人心也遂至于贪饮食衣服而亡道尧舜禹曰世岂
有丧礼仪者之人哉此愚不肖者之不及乎中不可以
卷三 第 94a 页 WYG0206-0841a.png
教天下后世者也由是言之精一执中皆自饮食衣服
宫室而作矣后世学或既为巢许之论而兼行饕餮穷
奇之事宜中庸之道三代之后民鲜能乎

子罕篇

弘学问利当绝言之可也岂可云罕言曰衣食之业岂
不是利岂宜尽绝但不太生计较之意故曰罕言若易
卦爻中尽言利也则又义之别名究而言之与命与仁
等若命仁非其人不可轻语故亦罕言
絅问利者人欲之私绝言之可也若命与仁虽雅言可
卷三 第 94b 页 WYG0206-0841b.png
矣夫子皆罕言何先生曰此问极是若以罕言为皆是
欤然则利不可与命仁并以罕言为皆非欤则命仁又
非利之可比此处宜思之杨充之王左卿皆请其故曰
利不可以训人故罕言命与仁非其人也则又以难喻
故以罕言若然则利亦有言之之时矣曰然易不云日
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此非利乎虽炎帝神农不禁也然则命与仁有言之时
卷三 第 95a 页 WYG0206-0841c.png
者何曰因由赐之不知也则固言命也因颜冉之请事
则固言仁矣王左卿又问命字与尽性至命同乎曰推
其极则只是一个命又问有理命有气命亦可分乎曰
使理无气则理无安著处理气原分不得
夫子何至执御也曰天下无一事非理无一物非道得
执御之旨则虽一贯不外是矣惜达巷党人不足以语
此然则门人其亦不知乎曰如其不知则必疑问此其
知之者也
问古之射也以观德今之射也以讲武古之御也以范
卷三 第 95b 页 WYG0206-0841d.png
驰驱今之御也以尚枉道是故观德者让之地也讲武
者争之门也范驰驱者正之本也枉道者邪之阶也呜呼
其诸古今之所以不同乎先生曰斯其人诚有志于古

谢应熊问夫子执御者何先生曰以某观之此正圣人
一贯之道盖天下无一事非理无一物非道若能解执
御之旨则虽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参赞化育皆无难矣
卷三 第 96a 页 WYG0206-0842a.png
诗云洒扫庭内惟民之章夫洒是播水于地扫是运帚
于地至微的事而可为民之章表故程子曰洒扫应对
与精义入神贯通只是一理故君子之学立则见其参
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无终食之间违仁才好又曰
圣人占地步愈卑故其所就愈高后之人占地步愈高
故其所就愈卑耳
从众从下之谓何曰此亦夫子斟酌四代礼乐之意也
如夫子生于此时则今之车服器用必可用也但其大
义则有在耳又曰颜子仰高钻坚者得非麻冕拜下之
卷三 第 96b 页 WYG0206-0842b.png
类乎
圣人以天自处故论畏匡及桓魋之言非常人所敢道
也盖有契天之实然后能为齐天之言
绝四之谓何曰以一事言亦可以四事言亦可
威问意必固我分在事前事后如何先生曰亦不必如
此且一事之中或只有意而无必固者或只有必而无
固我者安可以在前在后言圣人之心无适无莫无可
卷三 第 97a 页 WYG0206-0842c.png
无不可故毋意必固我
辅问意必固我病痛从何处起曰从意上起毋意从何
处做工曰只是个明诚之至与天地万物合通自无意
必固我者矣
如斗问太宰以多能为圣夫子言不多者何曰天下无
无理之艺圣人无无理之能故言其全体则天纵之圣
乃夫子之本指其一处则多能之艺亦夫子之末但众
人以事视多能愈见其多夫子以理视之不见其多矣
故曰君子不多也使太宰既因子贡之言求又多之意
卷三 第 97b 页 WYG0206-0842d.png
又因夫子之言求不多之故则天纵之圣可识矣
一生问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如何先生曰观此可以知
人之胸次矣太宰便以艺看做极大的子贡便以艺看
做个极小的夫子便把这艺看做一样无大无小也故
太宰蔽于物子贡犹有物夫子无物又曰只这处教颜
子如何从得高坚前后之叹其亦在此乎
文举问两端者何曰天下止有两端非道即器中人以
卷三 第 98a 页 WYG0206-0843a.png
上可以语道未尝离乎器也中人以下可以语器未尝
离乎道也顾在人察识如何故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
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梦卿问鄙夫空空则叩两端似与不愤不启者戾乎先
生曰原不相戾鄙夫空空是外虽无知而其一念向道
之诚实无毫发夹杂故能虚以受人可以始终本末语
之若谓愤悱亦是他空空的去处
伯源曰空空是不著意见的人才著了意见就不是空
空就不能愤悱曰然
卷三 第 98b 页 WYG0206-0843b.png
子见齐衰冕衣裳与瞽者何曰此见圣人纯亦不已与
天地并运之意在他人固有勉之不能者矣能此便是
尧之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文王之惠鲜鳏寡哀此茕独
也又曰此所谓逝者如斯夫此所谓高坚前后处也
大器问杨龟山看论语一部书意思尽在子见齐衰者
一节如何先生曰人多以他人之丧无干于己又子冕
衣裳者藐视之是亦私意于瞽者多忽之不敬皆非仁
卷三 第 99a 页 WYG0206-0843c.png
也孔子万物为一体则不然此与吾执御矣意思一般
三者之中瞽者尤人所易忽学到敬无目者处方是实
学缅想其心即尧之不侮鳏寡舜之不虐无告文之惠
鲜鳏寡其揆一也所谓老安少怀者亦即此气象故视
尊贵与鳏寡者无异则其心即前圣之心矣盖非至公
至仁不能得之也
世宁问高坚前后安求之曰夫子之高坚其始即学者
博文之事道之体也夫子之在前在后其始即学者约
礼之事道之用也苟学者从事于博约之功久而不已
卷三 第 99b 页 WYG0206-0843d.png
则高坚前后者未必不如颜子之卓尔也博文约礼分
先后然乎曰博文亦有先后约礼亦有先后乃循循也
博文非专言知约礼非专言行
椿问高坚前后如何先生曰高明配天可以言高博厚
配地可以言坚日月代明四时错行可以言瞻前忽后
此夫子之道直是无穷尽无方体颜子所难于步趋而
有是叹也然则博文约礼其学之法乎曰此夫子之善
卷三 第 100a 页 WYG0206-0844a.png
教也如易曰远取诸物是博文之事近取诸身是约礼
之事然有先后乎曰二者并进一文之博一礼之约非
博了文而方约礼也颜子之竭才正是并进盖高坚前
后道无一息之停学道者亦当无一息之间如今人读
书不得其义理辄自阻焉颜子惟于仰钻瞻忽之际愈
自强不息故所立卓尔又曰此章极言颜子当时学孔
子的气象只在竭才而已今人只缘不竭才
刘幼淳问颜子仰钻瞻忽是择乎中庸否先生曰张子
亦尝有此说来问亦是博文约礼否曰也是又问博文
卷三 第 100b 页 WYG0206-0844b.png
约礼分先后乎曰难说博尽文才约礼一文之博一礼
之约众文之博众礼之约毕竟文在先
伯源问弟子入则孝何为先礼而后文先生曰圣贤固
有为而发的为弟子的心驰于文恐躬行便薄了故行
先文后若平日立教曰文行忠信曰博文约礼此是定
序又如子路是个忠信明决的不怕行不到故孔子只
就知上觉他如曰由知德者鲜矣又曰知之为知之之
卷三 第 101a 页 WYG0206-0844c.png
类子张文为有馀行恐不及故孔子多就行上觉他如
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又曰在邦必达之类此亦便是
孔子一贯的去处因顾邦儒曰颜子仰高钻坚瞻前忽
后其亦在此类乎又曰今欲夫子高坚前后先要用仰
钻瞻忽工夫
城论高坚前后先生曰大略亦窥测得几分然颜子说
个仰钻瞻忽四字道体固于是可见其用心之密亦可
想矣语未终而先生以帖子付皂人城遽请问先生曰
此便是高坚前后处此便可仰钻瞻忽也又曰自家固
卷三 第 101b 页 WYG0206-0844d.png
不当如此说为尔谋则善矣诸生起问先生曰此极简
易明白而高坚前后深微亦即在此故一时即可做得
圣人一日即可做得圣人但一时不放过一事不错过
则自成片段学问矣又曰今欲求夫高坚前后先要知
仰钻瞻忽
楷问仰之弥高章先生曰道时中而已以高坚前后此
夫子之道高妙然其教人入之不过博约二事博而能
卷三 第 102a 页 WYG0206-0845a.png
约斯有自得仕止久速各当其可斟酌损益皆是时中
如麻冕礼也则从众拜上泰也则从下冉有问闻斯行
则曰闻斯行之子路问闻斯行则曰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皆此义也颜子既有得于此故学之欲罢不能及其
既竭吾才真似在面前一般怎么唤做竭才如人读书
有倦时思义理有不通时这去处多不去竭力思了颜
子于此更在博文约礼上竭其力或有时见于事物或
有时见于师友或有时见于古今然后吾之聪明以全
而道之高妙有象盖夫子之道其高妙是从心所欲不
卷三 第 102b 页 WYG0206-0845b.png
踰矩颜子未免想象摸拟所以又无著力处故发末由
之叹
炳问颜子欲从末由是如何景象先生曰只汝才所问
被人诬的便可看此景象炳思之未得先生曰如桓魋
之祸则曰天生德于予公伯寮愬子路则曰道兴废命
也孔子自家便说他已是天了已是道了著颜子如何
样子从他今人如何敢自家说是个天自家说是个道
卷三 第 103a 页 WYG0206-0845c.png
非是谦说实是无具故也如子畏于匡夫子曰吾以汝
为死矣颜子说子在回何敢死看他如此说若不在则
死矣把个生死看做个极小的事只问个是与非多少
从容含蓄我们如今学他须是要常使此心对得天地
对得日月对得鬼神则事变之来无所忧患无所恐惧
矣问东汉人亦能轻生缘何又不是道曰东汉人只是
硬要死几时有孔颜如此从容分明来
宗禄曰昨讲仰钻瞻忽生未得闻请再发之先生顾谓
钦德辈曰记得前日所言否诸生默然先生曰是尚未
卷三 第 103b 页 WYG0206-0845d.png
曾仰钻瞻忽也夫高坚前后岂可他求哉贵卿之问便
是瞻之在前诸君之忘便是忽焉在后于是诸生皆瞻
顾错愕先生曰此尚不可见瞻忽也已而钦德问约礼
是书之协于克一咸有一德否曰非也又问协一一德
尤谓之非约者何曰此约于书者也非约于子敬者也
于是诸生叹曰高坚前后其惟时乎仰钻瞻忽其在心
乎欲罢不能其惟学乎
卷三 第 104a 页 WYG0206-0846a.png
辅问雅颂得所何如先生曰诗至春秋残缺失次夫子
环聘列国以正可否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太史乃序
其五篇于鲁颂之上如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皆有
其意而忘其辞夫子皆序列于小雅六月之前亦是各
得其所之义顷之问诸生曰孔子删诗书作春秋无非
尊周室以黜伯功至于诗之所载鲁僖公本诸侯也閟
宫之诗反列于颂周平王本天子也黍离之诗又反降
于风此其故何哉诸生未对请问之曰此可以观世变
矣盖诗言其时春秋正其分如天王狩于河阳之类无
卷三 第 104b 页 WYG0206-0846b.png
非正名以统实也钦德曰孟子谓诗亡然后春秋作恐
是此意曰然大抵圣人作春秋亦因诗而扶世道者耳
子敬又问此章正乐语雅颂而专遗夫风后云师挚之
始语国风而复遗雅颂者何曰彼此互见又诗之残缺
惟雅颂独多耳楷问夫子反鲁正乐独言雅颂者何且
诗之编次不分天子诸侯者何先生曰言雅颂不言风
者盖以风在当时不甚紊乱故曰洋洋盈耳也雅颂即
卷三 第 105a 页 WYG0206-0846c.png
是乐章残缺失次夫子周流天下询咨访问得商颂十
二篇于正考甫故得知之至其编次不分天子诸侯与
书同义书皆载帝王末以秦誓不似春秋以定名分盖
当时天子实等于诸侯春秋之作出于诗书之外诗书
纪实春秋存名风在各国有不及采者亦不录故小国
或录而大国或不录也然鲁诸侯也有颂而无风周天
子也有风亦有颂可以观世变矣
先生曰出则事公卿四句此亦人道之常夫子谓何有
于我有甚意思杜钦德曰庸德之行杨完曰圣人之所
卷三 第 105b 页 WYG0206-0846d.png
易众人之所难曰二说也皆是但说个事父兄就有谕
之于道起敬起孝在其中非徒晨昏定省而已也说个
事公卿就有个畏大人事其大夫之贤者在其中非唯
以贱事贵尊有位有势而已也不为酒困如何曰此特
一事耳如人或困于货色或困于功利或困于衣服宫
室皆是酒困之义若能制之不为他所困方可至于丧
事又说个勉字此见丧礼废坏非但今日如宰我短丧
卷三 第 106a 页 WYG0206-0847a.png
于三年滕文公说鲁国先君莫之行古时亦然而今人
斩衰齐衰固不必说若缌麻小功大功期服之类一有
不慎亦累大德故曰不敢不勉此等在夫子尚且谦之
我们如何忽略了他
林颖问逝者如斯夫如何先生曰夫子见齐衰者冕者
与瞽者过趋坐作无两心其纯亦不已便是如此学者
虽是自强不息体这样子行去才好若见冕者尊贵些
便知敬待他见瞽者是无目的便忽略了却不是且天
下无目的亦广著如那样有位有势的人皆是有目的
卷三 第 106b 页 WYG0206-0847b.png
一般那样无位无势的人皆是无目的一般如于此等
类亦须是要看做一样坚问如此则无所谓分殊矣先
生曰所谓殊者如所谓三亲九族之类云耳非是将势
强的人作一样看势弱的人又作一样看有目的譬之
是昼无目的譬之是夜若但知敬冕者而忽瞽者正是
如水却流行于昼而停止于夜矣便不是学
坚问逝者如斯夫程子谓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
卷三 第 107a 页 WYG0206-0847c.png
在谨独如何先生曰此义极精盖人心本与天地相似
如西铭所云者苟其心少有私意捍格把天理间断了
便是不能谨独与天地之化往而不息者异矣何有乎
天德则王道安从而得故惟圣人之心至诚不息是慎
独乃克己之别名己私既克则天理自然流行不息如
逝川然故程子论天德王道在慎独
王左卿问子在川上说慎独者何先生曰此与子思见
鸢飞鱼跃易言天行健都是一样章宣之曰亦只是不
息曰虽然水之所以不息者亦必有其本故云有本者
卷三 第 107b 页 WYG0206-0847d.png
如是本从何处见忠信是也忠信者实也其源实则其
流无穷故曰习坎有孚维心亨学者做工夫须从实上
做将去自然昼夜不息杨充之曰忠信以立其本慎独
以研其几易言忠信所以进德也忠信亦只是一个诚
先生说出个慎独则人做工夫有下落著曰做慎独工
夫就是忠信语未毕充之曰吾未见好德如好好色也
恐是言思诚意先生笑曰言未终又举更端亦是心有
卷三 第 108a 页 WYG0206-0848a.png
息处充之默然曰我才说慎独工夫从那件事上做起
充之又不应曰即如才所说一事故君子之道造端乎
夫妇耳夫妇居室之间独见独闻最多私意易萌此处
能处得合道则见川上也是这道鸢飞鱼跃也是这道
天行健也是这道故今学者苟能自身家上体贴果好
德如好色耶抑好德不如好色耶终日检省做工夫去
即是逝川之学
宝问譬如为山是论学可进而不止乎先生曰然此章
亦明白但不知其进因甚事其止因甚事琮起曰进是
卷三 第 108b 页 WYG0206-0848b.png
自强止是自弃曰亦有不肯自强果于自弃者其故又
安在诸生未对先生曰看来还是少格致之功耳苟真
知之则其进自不能已虽自强亦不待用矣若夫止则
类振恒故某尝说仁将熟而一欲之弗窒则前仁尽废
义将精而一利之未绝则前义尽隳顾曰进曰吾往将
为仁由乎己耶止曰吾止将画地以自限耶先生曰然
此正不可仰赖于人曰行止非人所能亦此意否先生
卷三 第 109a 页 WYG0206-0848c.png
曰孟子以行道言则归之于天孔子以求道言则责之
于己
先生曰我尝看夫子与回言终日其亦回之不惰也欤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俱是他不惰处夫惟其不惰也
故在夫子终日之言不见其为倦在颜子终日之听不
见其为多也蒋三才曰回之违仁于三月之后斯亦惰
乎曰违仁处亦略见惰些易泉曰颜子三月不违仁非
谓三月后便违仁也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
其违仁处则其一念之差耳曰就是一念之差亦是违
卷三 第 109b 页 WYG0206-0848d.png
了但我们不要说违仁于三月且自寅至酉几个时辰
点检起来不知违了多少时刻故尝语诸生务要常惺
惺法做此求仁工夫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
于衡若饮食若衣服若居处交际随事随处要见此仁
方可学三月不违不然中年间是个惰过了虽到白首
亦无闻故学至于不惰甚难今学者但闻说及道多便
思睡了则知此惰字甚害事
卷三 第 110a 页 WYG0206-0849a.png
先生曰夫子谓颜渊见其进未见其止亦与吾止之止
同易泉曰此处正说颜子进进而未尝已也谢顾曰吾
见其进盖叹其到充实之谓大未见其止盖惜其未能
大而化之也钟旸曰先生言是顾曰但云惜乎恐只是
惜其死未至于圣也泉曰圣人之言意思深远这般说
也是那般说也是先生曰伯源不几于持两端乎如用
惟命之意将进止二字还同前章进止二字说惜乎亦
不妨此多在颜子不在时言颜子为人惟见其进未见
其止今也则亡是可惜耳于理亦似通盖分明以止字
卷三 第 110b 页 WYG0206-0849b.png
对进字而言不可过求耳
泉问苗秀实亦有别乎先生曰苗是真种子如和顺积
中英华发外的去处秀是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的去处
实是义精仁熟充实而有光辉的去处如物之开花到
那结了浆田地才是实孟子曰夫仁亦在熟之而已熟
即实也有子曰君子务本本即苗也是故学者做工夫
须先从根本上讨分晓钟旸曰苗秀实一以贯之乎曰
卷三 第 111a 页 WYG0206-0849c.png
然顾问曰苗似共学适道的人秀似可与立的人实似
可与权的人如何亦曰不必如此比拟但学者还只要
从根本做起不差
曹鼎问务本何先生曰孝弟为仁之本诏曰孝弟亦可
推而广之乎曰孝弟能推广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故某尝谓徐行在人有甚难处人却易视了他不能扩
充去耳今人诚使一家之中有兄长焉亦此徐行之心
而弗敢傲也宗族乡党之中有兄长焉亦此徐行之心
而弗敢侮也在朝廷之僚寀有兄长焉亦此徐行之心
卷三 第 111b 页 WYG0206-0849d.png
而弗敢自大也扩而充之以至通于神明光于四表格
于上下尧舜之道亦不外是而今人只是无徐行之心
故在家则轻视父兄在乡党宗族则干犯长上在朝廷
则动作俱是意必固我之私不能舍己从人只是不徐
行的人如何说不推广此当在前
三才问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如何仅为士之次曰孝弟
有浅深此言特举其一节耳如王祥之孝而仕晋邓攸
卷三 第 112a 页 WYG0206-0850a.png
之友而仕伪汉是不能推之矣楷问闵子之孝如何曰
圣门若闵曾之孝可谓得尧舜之绪乎
楷问阳明先生谓四十五十无闻是不闻道疾没世而
名不称是疾名不称道如何先生说不闻道是说疾名
不称道则非也盖生而务名固君子之所深戒若夫没
世而犹无令名之播则其平生无行可知矣非君子之
疾而何
先生曰何用不臧夫子已喜子路之能守矣及其终身
诵之则又曰何足以臧岂其前方臧乃遽不臧耶泉对
卷三 第 112b 页 WYG0206-0850b.png
曰道无终穷学无止法子路不耻衣敝缊袍固可谓贫
而无谄若终身诵之则不复知有贫而乐故夫子抑
之也曰然学诚不容以自足自足则不能造其极书云
有其善丧厥善必如颜子有若无实若虚可也故朱子
云自喜其能不复求进于道也此说良是
秦泮问不惑忧惧如何先生曰智者知之事仁者行之
事勇者知行造其极处
卷三 第 113a 页 WYG0206-0850c.png
旦问忧惧亦有别乎曰所谓不忧者孔颜之乐是也所
谓不惧者即内省不疚者也但说个勇守就是配义与
道仰不愧俯不怍充塞天地之间又何惧
顾问共学适道立权是因人已至而不强其所未至与
先生曰天下人自有许多等级不同资质之上下学问
之浅深亦难以一致也庸泓曰立权不知可学否曰我
们且莫说权著就学到立处也难夫子曰三十而立这
便是中立不倚的立字而今人都把个执一不通唤做
立斯看坏了立也因言某当赠人立字云泥涂而有健
卷三 第 113b 页 WYG0206-0850d.png
步必其攀缘者也中道而有僵伏必其跛足者也此亦
形容立字可以下工夫矣宋世罗氏则曰西汉人才可
与适道东汉人才可与立三国人才可与权又以其人
目之此皆想像排比之言不知其人可乎又曰汉儒以
反经合道为权还是因经行不得只用权非反经而何
汉去古未远看书甚好今不可便谓之非也
楷问颜曾可与权否先生曰可与权如用舍行藏仰钻
卷三 第 114a 页 WYG0206-0851a.png
瞻忽曾子闻一贯答门人以忠恕谓非权不能也二子
固可与权然须观其所立处箪食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鲁君致邑曾子三四返而不受故权虽难于立然必立
后方能权汝辈欲学颜曾之权请先从他立处启问先
生云品题圣门诸弟子不若先生品题自已此是要生
实下工夫问今但知志道犹不免有得失存亡之时不
识如何可以立到权耶先生曰才觉乎得处存处不使
失亡便是立得到不知其得处存处则与道存处如是
而不可与权者则夫子有吝言矣
卷三 第 114b 页 WYG0206-0851b.png
既言共学又言未可与适道共学者非道乎曰学而不
知道者多矣且学或脩一行或知一事道则会其全也
楷问可与共学学固道也而又云未可与适道者何先
生曰学如诗书六艺皆学也未可与适道者是习而不
察未能下学上达是道之高妙处所谓德成而上者也
立是有坚定把持意行止语默之间俱是此立的道理
观颜之易地皆然与曾唯一贯而语门人以忠恕亦可
卷三 第 115a 页 WYG0206-0851c.png
与权就二子可与云一处如颜之箪瓢陋巷不改其乐
曾之却赐裘而不忍委身于壑便是此章兼资质学问
言其所至之不同如此

乡党篇

既曰恂恂如也又曰似不能言者何曰恂恂以其貌言
似不能以其言言便便以其言言唯谨以其貌言唯谨
之为貌柰何曰其状若鬼神在上君父在前耳盖非恂
恂者不能便便也
达问朝与下大夫言如何曰接下虽以言言其貌可知
卷三 第 115b 页 WYG0206-0851d.png
矣事上虽以貌言其言可知矣盖互举耳
使摈之谓何曰岂惟色勃足躩为敬君哉虽襜如翼如
皆为君致敬于宾介之间矣
瑶问入公门之谓何曰虽在朝之容然有言门有言位
有言堂阶有言复位者之不同盖必随其地而异容也
言似不足之谓何曰盖不敢哗越于禁密之处如不足
也怡怡者爱君之本心也盖战惧解而本心之见矣
卷三 第 116a 页 WYG0206-0852a.png
衢问执圭如何曰鞠躬以下言上下之分也享礼以下
协彼此之情也如不胜者身容如揖授者手容战色者
色容如有循者足容是岂惟不辱君命哉彼邻国者观
其使臣可知主君矣故子禽曰必闻其政
饮食之节如何曰此孟子所谓不以小害大贱害贵然
于人所忽者则不食神所惠者则急之此可以见其心
矣瓜祭只作瓜亦通盖皆薄物也
鸾问夫子于乡党恂恂若临是非利害之际却也须便
便如在宗庙朝廷固是便便若处僚友大人以德义行
卷三 第 116b 页 WYG0206-0852b.png
实尊让也须若恂恂当时门人记载亦就其重者论之
不知是否先生曰恂恂只可施于乡党乡党中长幼尊
卑俱无所用便便处若恂恂处于宗庙朝廷亦必似訚
訚不然便陷于持禄固宠者矣
庸泓问入公门如何先生曰此门人于圣人之身容色
容口容气容手容足容无不记耳问出降一等乃逞颜
色至复位如何反踧踖曰所谓逞颜色者非不敬也盖
卷三 第 117a 页 WYG0206-0852c.png
前战色足躩屏气敬已至矣故此下阶比前为稍放耳
然而其敬则尚在至复位而踧踖则馀敬未忘然后知
逞颜色者之非肆也
顾问夫子之服衣之制盛德之至也今有志于道者便
侈然戴峨冠服深衣自以为圣贤之徒圣贤果在衣服
间乎先生曰程子云制于外以养其中由乎中以应乎
外作圣工夫虽不专于在外然服尧之服亦不可废惟
以其服而已矣乃行之不称也不几于书所谓服美于
人者乎
卷三 第 117b 页 WYG0206-0852d.png
象先问蔬食菜羹瓜祭恐只作瓜字亦无害先生曰然
诗云疆埸有瓜故亦有瓜祭的又曰圣人存心不苟只
在这小节上愈加敬见得如著件絺绤他便欲表出不
见体如个席不正亦便不坐食饐而餲亦便不食皆是
礼节之细而中庸天下国家之九经夏商周之因革损
益亦是此物故乡党一篇多是饮食衣服言动之微而
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自此出故每谓此篇是夫子行之
卷三 第 118a 页 WYG0206-0853a.png
一贯
鸾问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若是醉而不出屡舞傞
傞屡舞僛僛圣人亦应何如处先生曰古人饮酒既立
之监或佐之史不苟饮也可以圣人而同于流俗乎其
温良恭俭让格人处自无傞傞僛僛之徒矣
泉问乡人傩朝服立于阼阶如何先生曰此见圣人从
俗然亦无所不用其诚敬也顾问傩至小事必衣朝服
以敬之可乎曰古之朝服非如今之拘定而不可穿也
但夫子于当时亦无所作意鸾问傩以逐疫有诸曰致
卷三 第 118b 页 WYG0206-0853b.png
中和就能位育养真气则塞天地若能诚意以感之正
道以格之疫何不可逐乎譬如敝省有一举人名唤景
清孝友刚正人也洪武年间去京会试过河南有一大
家女子偶感风疾累医弗效其父夜间忽梦一人言曰
汝欲女病痊必须某日文曲星至庭即愈其父觉至某
日望来人景清适至其父问是何人景曰某举人也其
父遂以此人为文曲星止居数日女病果痊既去一二
卷三 第 119a 页 WYG0206-0853c.png
日女病更作其父追告之故景曰治此何难乃写景清
在此四字与之使贴在墙壁后女病遂终愈于是其地
人家有患此疾者率写景清在此辄效观此可见正能
胜邪后景公及第官至侍郎死于建文之难
寅问惟酒无量不及乱朱子注但以醉为节而不及乱
耳如何先生曰才醉无有不乱矣若孔子言无量者或
是三行五行不拘限量不及乱耳故书曰德将无醉亦
是此意
鸾问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乍忽之际固应如
卷三 第 119b 页 WYG0206-0853d.png
此若稍从容亦须有言及马也先生曰此正观圣人贵
人贱畜之心于乍忽之顷从容时不须论矣
一拱问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二句是一件事先生曰
然负版为齐衰重服见于礼记若缌功虽皆凶服却无
负版也故人于凶服者式之亦推式此负版重服者耳
非缌功轻服一概皆式之也
威问乡党一篇皆圣人之实迹否先生曰观乡党一篇
卷三 第 120a 页 WYG0206-0854a.png
见圣人之行之变化观馀篇见圣人之言之变化
问出降一等逞颜色至复位踧踖似比降阶时加敬何
也先生曰此出降一等逞颜色对前节诚为少舒些至
复到本等班行位上又不忘敬盖夫子敬君不徒是敬
其爵位以天子生养天下诸侯生养一国百姓皆在覆
帱之下见得这意思自不容己于敬观其升堂过位执
圭为摈莫非周旋中礼盛德之至也
楷问席不正者何先生曰古人席地而坐如席南向北
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方为上也是正如虚坐
卷三 第 120b 页 WYG0206-0854b.png
尽后食坐尽前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如
此也即是正又问傩者何先生曰亦是敬鬼神之意逐
疫之说亦有此理盖人命与天时相通也其必朝服者
想亦公服之类或当时通用
东郭子曰乡党一篇先儒谓分明画出一个圣人此言甚
是只是精神命脉处未曾画得出先生曰只如君在踧
踖出降怡怡之一事非精神命脉而何盖一篇皆精神
卷三 第 121a 页 WYG0206-0854c.png
命脉也大抵看此篇书当要知其周旋中礼处东郭子
曰周旋中礼还根于盛德之至睟面盎背还根于仁义
礼知之心曰此更消说也今岂可谓周旋中礼睟面盎
背者非盛德与仁义礼知耶故观人者即其外可以知
其内修德者有诸中则必形于外
大器问尹和静云中庸自祖述而下至无声无臭言孔
子之大乡党以下自始至终言孔子之小似过于分别
先生曰其实分不得不知其大者皆小也其小者皆大

卷三 第 121b 页 WYG0206-0854d.png
因讲乡党篇谓诸生曰学须见得意思常新乃乐学如
能时习乃悦也且学圣人须师其意不必泥其迹且如
平日做短右袂之衣如何使得纵是不得其酱不食亦
视所处之地如何若当疏食饮水之时虽酱亦无矣故
乡党记夫子威仪饮食衣服皆天理之发见处必先学
此而后达道但不必泥耳九经三重皆由此出
 四书因问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