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945b 页
卷一 第 945b 页


No. 1478
《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

附北凉录

尔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卢,与诸大比
丘众俱。是时大爱道裘昙弥行到佛所,稽首
作礼,迁住一面,叉手白佛言:「我闻女人精进
可得沙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
信有乐,欲出家为道。」

佛言:「且止。裘昙弥!无乐
卷一 第 945c 页 T24-0945.png
以母人入我法律中、服我法衣者;当尽寿命,
清净洁己究畅梵行,静意自守未曾起想,如
道憺然无邪念欲,心与空寂为娱乐。」

时大
爱道即复求哀言:「如是行者为可不乎?愿佛
见过度得至泥洹。」如是至三,佛不肯听之,便
复前作礼绕佛而去。

去后未久,佛与诸大比
丘俱,从释氏精卢行入迦维罗卫。时大爱道
闻佛从诸弟子来入国中,心大欢喜,即行到
佛所,叉手前稽首,礼佛足下却坐。须臾起,长
跪叉手,前复白佛言:「我闻女人精进可得沙
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使得无上正真之道。
我以居家有信有乐,晓知无常,如是乐欲出
家为道。」

佛言:「止止。裘昙弥!无乐以母人入我
法律服我法衣者;当尽寿命,清净洁己究畅
梵行,静意自守未曾起想,如道憺然无邪
念欲,心与空寂为娱乐。」

时大爱道即复求哀
言:「如是行者为可不乎?愿佛见过度得至泥
洹。」如是至三,佛复不肯听之,前后作礼绕佛
而去。自感愁毒悔过悲哀,泪出不能自止。自
念:「作女人情态罪患乃当如是。」即便作大愿:
「愿一切诸菩萨及人非人,莫复更此女人想
态也。今要当求佛,尽形寿终不懈倦。」

佛时与
大比丘留止是国避雨三月,补纳成衣已,著
衣持钵出国而去。大爱道即与诸老母等,俱
行追佛。佛转到那和县顿止河上,大爱道便
前稽首作礼,迁住白佛言:「我闻女人精进可
得沙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
有乐,晓知无常,如是乐欲出家为道。」

佛言:「止
止。裘昙弥!无乐令母人入我法律中服我法
卷一 第 946a 页 T24-0946.png
衣者;当尽寿命,清净洁己究畅梵行,静意自
守未曾起想,如道憺然无邪念欲,心与空
寂为娱乐。」时大爱道即复求哀言:「如是行者
为可不乎?愿佛见过度得至泥洹。」如是至三,
佛复不肯听之,便复前作礼绕佛而去,退住
于外门,被弊败之衣,踱跣而立。泪出如雨,面
目颜色垢秽流离,衣服污尘身体疲劳,歔欷
悲啼不能自胜。自悔恣态恶有八十四,迷乱
丈夫使失道德。佛知深谛实如是审,天下男
子无不为女人所惑者。甚难甚难。我今用是
态欲故,要当洁己不敢厥废也。唯子当度母
耳,终不失子本愿也。

贤者阿难见母大爱道
如是不乐,即问言:「裘昙弥!何因著弊衣踱跣,
面目流离身上蒙尘,疲劳悲涕乃尔耶?」

大爱
道答言:「贤者阿难!今我用母人故,不得受佛
法律,是故自悲伤耳。」

阿难言:「止止。裘昙弥!且
自宽意,莫复悲怀乎。待我今入当向佛说是
事,令母得安隐、使母欢喜。」

大爱道报言:「阿
难!唯贤者当见过度使得成立。」

贤者阿难即
入,叉手长跪稽首佛足下,三自归命,前白佛
言:「我从佛闻,母人精进可得沙门四道。今大
爱道以至心欲受佛法律。其以居家有信有
乐,晓知无常。自审欲态,深知已谛。今欲出家
为道,愿佛许之。」

佛言:「止止。阿难!无乐使母人
入我法律为沙门也。所以者何?必危清高之
士故。譬如,阿难!族姓之家生子,多女少男者,
当知其家欲微矣。为已弱衰,不得大强盛也。
今使母人入我法律者,必令佛法地清净梵
行不得久住也。复譬如稻田禾稼且熟,而有
卷一 第 946b 页 T24-0946.png
恶露灾气,则令善谷伤败。令使母人入我法
律者,必令佛法地清净梵行大道不得久兴
盛。何以故?阿难!复譬如好良田,持蒺藜种
散其中,必败良田。今使母人入我法,譬如是。
母人入我法律中者,无有成我法时,但猗我
法欲坏败清净梵行使堕欲中,立罪之根耳。」

阿难复言:「今大爱道!多有善意于佛。佛初生
时乃自育养至于长大,皆从大爱道善乐之
德也。」

佛言:「阿难!有是。大爱道信多有善意,于
我有大恩。我生七日而母亡,大爱道育养我
至于长大。今我天上天下最尊自致作佛,号
名如来无上正真觉,亦念多有恩德于我,我
念大爱道其恩大重。大爱道但由是恩故,得
来自归佛、自归法、自归比丘僧。又信佛、信法、
信比丘僧,不复疑苦、不复疑习、不复疑尽、不
复疑谛,乃成其道、成其信、成其禁戒、成其名
闻、成其布施、成其智慧,亦能自禁制,不杀
生、不盗窃于他人、不淫妷于女欲、不妄语證
人罪、不饮酒迷乱。如是阿难!正使人终身相
给施与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因缘医药,不
及此恩德也、亿百千分也。」

佛告阿难:「假使母
人欲作沙门者,有八敬之法不得踰越,当尽
形寿学而持之,自纪信解专心行之,譬如防
水善治堤塘勿令漏泆。其已能如是者,可
得入我法律戒中也。

「何谓为八敬?一者比丘
持大戒,母人比丘尼当从受正法,不得戏故
轻慢之,调欺咳笑说不急之事用自欢乐
也。

「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当礼
事之。不得故言新沙门劳精进乎,今日寒热
卷一 第 946c 页 T24-0946.png
乃尔耶?设有是语者,便为乱新学比丘意。常
自恭敬谨敕自修,劝乐新学远离防欲,憺然
自守。

「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相与并居同止。
设相与并居同止者,为不清净、为欲所缠,不
免罪根。坚当自制明断欲情,憺然自守。

「四
者三月止一处自相捡挍,所闻所见当自省
察。若邪语受而不报,闻若不闻、见若不见,亦
无往反之缘。憺而自守。

「五者比丘尼不得讼
问自了。设比丘以所闻所见,若比丘有所闻
见讼问比丘尼,比丘尼即当自省过恶,不得
高声大语自现其欲态也。当自捡挍,憺而自
守。

「六者比丘尼有庶几于道法者,得问比丘
僧经律之事,但得说般若波罗蜜,不得共说
世间不急之事也。设说不急之事者,知是人
非为道也,是为世间放逸之人耳。深自省察,
憺而自守。

「七者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法律
之戒,当半月诣众僧中自首过忏悔,以弃憍
慢之态。今复如是自耻惭愧深自省察,憺而
自守。

「八者比丘尼虽百岁持大戒,当处新受
大戒比丘下坐,当以谦敬为作礼。

「是为八敬
之法。我教女人,当自束修不得踰越,当以尽
寿学而行之。假令大爱道审能持此八敬法
者,听为沙门。」

贤者阿难受佛语已,以熟谛思
惟深而且要,便起作礼而出。报大爱道言:「裘
昙弥!勿可复愁忧也,已得舍家之信,去家就
道亦甚安隐矣。佛说:『女人作沙门者,有八敬
之法,不得踰越,但当终身勤意学而行之耳。
持意当如防水善治堤塘,勿令漏泆。』」尔时阿
难便一一为母说佛教敕八敬之事,言:「能如
卷一 第 947a 页 T24-0947.png
是者,可得入佛法律。」

于是大爱道闻是语即
大欢喜而言:「唯诺阿难!听我一言。譬如四姓
家女,沐浴涂香衣被庄严之事,而人复欲利
之,如是宁当益安隐不?」对曰:「无不安隐也。」「复
以好华香珍宝结为步瑶,持与女人,岂不爱
乐头首受乎!今佛所教敕八敬法者,我亦观
心,愿以头顶受而行之,遂乐所业万不惟恨,
自约如是无不悦豫。」

尔时佛便授大爱道十戒为沙弥尼。「沙弥尼
奉戒者,断之根也。不得杀生,禽兽虫蛾斫树
生折草华,终无害心。不得盗不得偷,不得贪
人财物、或娱色欲、软细语言令人迷乱。贪得
布施以为家业,此利堕贪盗之中。比丘尼当
慎莫豫也。」

尔时大爱道便受十戒为沙弥尼。「何等为十
戒?为贤者道。当以慈心不起毒意,尽形寿不
得残杀群生伤害人物,常念所生当慈念之。
精进行道,欲度父母及一切人,慎无温讼求
直害彼。蜎飞蠕动蚑行之类,一不得伤害。
恒欲济生慈心于道,及见杀者为其堕泪,闻
声不食,常当悲哀之。自誓淫欲之根,乃致
是哉乎。作是、得是、不与他人。有犯斯戒,非沙
弥尼也。

「二者尽形寿不得偷盗、不得贪财。买贱卖贵
圭合铢两,一不得欺人。心存于道,静志自守。
口不教人买使奴婢借倩僮客,或人惠施财
宝及男子衣被,一不得取。若受者,为不清净,
是为勃乱。不得服饰衣珍宝之衣,不得著珠
环璎珞,不得坐高床帏帐之中。若有此想,为
卷一 第 947b 页 T24-0947.png
不清净。衣取盖形,莫用文采。饭取充口,立
其四大,莫著味、积秽恶宝、人与莫受,恶从何
得前耶。若设受者,为不清净。为人说经前,叹
罪恶地狱之患。贤者当知,天上之福不可称
量,违说世间生死之事也。若设布施者,宁就
斩手不取非财也,寂然自守坚离色欲。有犯
斯戒,非沙弥尼也。

「三者沙弥尼尽形寿不得淫。不得畜夫婿、不
得思夫婿、不得念夫婿,房远男子禁闭情
态、心无存淫、口无言调、华香脂粉无以近身。
常念欲态垢浊不净,自念淫恶万事百端,宁
破骨碎心焚烧身体死死无淫。非淫妷而生,
不如守贞洁而死。淫妷之态,譬如须弥山,
溺在海中无有出期。淫妷之欲,没在泥犁
中,甚于须弥山。有犯斯戒,非沙弥尼也。

「四者沙弥尼尽形寿至诚有信。心直为本,口
无二言,不得两舌说道奸非,不得恶骂詈中
伤他人,妄言绮语前誉后毁、證入人罪。不得
诽谤于他人,是不是好不好。徐语惟正乃宣,
不正无宣也。若人说法一心听之,思念要义
意以为庆。大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杀身
皆由恶言。恣心快语乃致祸患,捡身口意灾
当何缘?智者所达,自守节一心。有犯斯戒,非
沙弥尼也。

「五者沙弥尼尽形寿不得饮酒。不得尝酒、不
得嗅酒、不得粥酒、以酒饮人。不得言有欺
药酒、不得至酒家、不得与酒客共语言。夫酒
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原众恶
之本,残贤毁圣败乱道德,轻毁致灾立祸根
卷一 第 947c 页 T24-0947.png
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祸靡不更之。宁饮焬
铜,不饮酒味。所以者何?酒令人失志迷乱颠
狂,令人不觉入泥犁中,是故防酒耳。有犯斯
戒,非沙弥尼也。

「六者沙弥尼尽形寿不得乘车马舆、快心恣
意可口骂詈、咒咀自可。不得戏故五岁男儿,
不得引掌触雄畜生,不得挝捶雄畜生,不得
摸𢱢雄畜生阴。静志自守思念经道,常以空
寂为娱乐。一切群生无快死者,欲买其肉,五
肉不得食。常自惭愧恶露不净,忏悔慈心无
所伤害。有犯斯戒,非沙弥尼也。

「七者沙弥尼尽形寿不得采画。不得金缕绣,
不作织成衣与他人,不得坐高床上低帷而
坐,不得照镜自现其形相好不好,不得施床
襜衣,不得倨床而吟,不得大笑而语。不得
高声大语,语时当软声。不得弹琴手执乐
器,不得歌舞自摇身体,不得顾视而行,不得
邪视而行,不得市买百姓、诤欲利害使人诽
谤。有犯斯戒,非沙弥尼也。

「八者沙弥尼尽形寿不得学习巫师,不得作医
蛊饮人,不得说道日好日不好、占视吉凶仰
观历数、推布盈虚日月薄蚀、星宿变殒山崩
地动、风雨水旱占岁寒热。有多病疾一不得
知。不得论说国家政事,某国强某国弱、某
国人健某国人劣,可出军行师攻伐胜负、可
得财利以为家业。不得道说某家富乐某家
贫苦,不得相人某相富某相贫,不得行伐生
树自治屋室。不得自手折生华以散佛上,若
人持华来上佛应受,当为三反咒愿。当悯伤
卷一 第 948a 页 T24-0948.png
于人,此华化华耳不得久立,一切人亦复如
化,皆从女人生形而不久立、坐之苦痛。生
老病死更相哭吊,忧恼意乱,善神日远、邪鬼
复娆,身当复死。是以如化而不久立。有犯
斯者,非沙弥尼也。

「九者沙弥尼尽形寿男女各别不得同室而
止,行迹不与男子迹相寻。不得与男子同舟
车而载,不得与男子衣同色,不得与男子同
席而坐,不得与男子同器而食,不得与男子
染作采色,不得与男子裁割作衣,不得与男
子浣濯衣服,不得从男子有所求乞。若男子
进贡好物,当重察观之,当远嫌避疑慎所
思名。不得书疏往来,假借倩人使。若有布
施,亦不宜受。若欲行者必须年耆,慎莫独行。
行必有所视视,设见色为不清净。不得别行
独止一室而宿也。有犯斯戒,非沙弥尼也。

「十者沙弥尼尽形寿身不犯恶。口不犯恶、心
不犯恶,言行相应。非贤不友、非圣不宗。何以
故非贤不友也?夫贤者心无起灭故。何以故
非圣不宗也?夫圣无缚著之色,灭断种姓贪
垢已尽故。不宗不孝之子、屠儿贼寇嗜酒之
徒,志趣邪冥履行凶危,慎莫交游往来,往
来者与之滓浊毁损道行。坚当自持。无大笑
戏调,不得奔走著长者前,不得仰头而行,不
得数与国王相见。若道街里有伎乐,不得攀
垣墙视之、不得倚壁而视。不得交脚而坐,不
得展脚而坐,不得伏坐上而语。常当自羞耻
女人恶露。有犯斯戒,非沙弥尼也。」

尔时比丘尼裘昙弥受佛十戒,一一不失。如
卷一 第 948b 页 T24-0948.png
十戒行之,无有漏缺。常在佛左右,遂尔三年。
聪明智慧博览众经,欢喜不乱志如大山,心
端意正平直无邪,恒自悯伤及一切人,蜎飞
蠕动蚑行之类莫不悲叹,劝化善法终离恼
患。三年之中未常短愆,复还诣佛稽首陈
情,叩头悔过靡所不言。「佛有慈慧告诉罪
患,以见成立以脱恶愆。万不惟恨愿启一言:
十戒便止,复有残馀。十戒微少不足设心,愿
告异戒令心酸勤。当学问无有懈慢,当如法
律行菩萨焉。」

佛告比丘尼裘昙弥:「汝行十戒如法者,有大
戒名具足,真谛行之疾得作佛。凡有五百要
事。若且复行十事可得道场,若不能行者不
得至,终不能得是大具足戒也。」

尔时裘昙弥
见佛说是语,大欢喜,前以头面著地,稽首礼
佛足下,却长跪叉手白佛言:「受恩。使复受十
戒之慧。」佛告沙弥尼:「已作沙弥尼,依其法律
奉行十事,可疾得入。何等十?一者常有慈心,
内外清白无伤害意。二者思念布施,无爱悭
惜,不畜馀遗,无窃盗意。三者常自净洁,静志
自守,无淫邪垢。四者常当至诚,口无异言。五
者常当自清净,终离蜜酒,无醉乱意。六者常
自守志,无恶口骂人。七者常谦卑,无贡高坐
珍宝高床。八者常持斋,日中乃食。九者常持
等心,无嫉妒意。十者当观菩萨及诸师如视
佛想,心常柔软无瞋怒意。是为沙弥尼十事
法律也。

「沙弥尼复有十事法。何谓为十?一者当敬佛,
至心无邪,持头脑著地,常自忏悔宿世罪行
卷一 第 948c 页 T24-0948.png
恶。二者常敬法,心存于道,慈孝于经。三者常
敬于僧,心平不废,至诚有信。四者昼夜事师,
心不懈惓如事佛。五者视一切众生,心皆平
等,如自视其师。六者还自视诸沙弥尼,心敬
爱之如视父母。七者视一切悉以等心,如视
兄弟姊妹。八者视一切畜兽,心悯伤敬爱,如
视夫主儿子。九者视一切置心树草木芭蕉,
敬之视之无厌,如视身。十者当念十方天
下蠕动蚑行勤苦不可言。是为沙弥尼十事
法律也。

「沙弥尼事师,有十事。何等为十?一者当敬于
师,常附近之,如法律行。二者当如师教,常当
和顺。三者常当早起、勿后师起,自敬其心勿
令师呼。四者常诚信于师,心直有实。五者慈
孝于师,心存左右不去食息。六者若行国中
见怪异之事,当启语师,问其变异。七者从师
受经,当端心至实,身心口意无差特如毛发。
八者师设使行所至到,当疾去、疾来还。设有
人问:『沙弥尼!汝师在不?』当默然而去,不当共
相应和也。九者设有过恶,寻当疾向师首过
言无状。十者一切当信向师,若闻人说师,即
当呵之。是为沙弥尼十事法律,行之得道。」


言:「已说沙弥尼十戒,复说行十事具足。无毛
发之缺,可师意,无增无减一心持之。」时沙弥
尼裘昙弥即头脑著地作礼而去。

尔时裘昙弥,自检挍奉持十行事,无一缺减
行,如中事一心行之,终无差特,意无退转,
精进诚感应。时佛知沙弥尼至诚有信,佛语
阿难:「汝见是沙弥尼瑞应百鸟侍之不也?」阿
卷一 第 949a 页 T24-0949.png
难对曰:「蒙佛恩。」时沙弥尼复来到佛所,稽首
作礼却住一面。须臾前叉手头脑著佛足下,
复白佛言:「佛道恩慈多所过道。前受佛十戒
为沙弥尼,次行十事悉具足,不审如行不也?」

佛言:「大爱道!汝自当知之。大佳耳!」

大爱道复
白佛言:「人命无常,恍惚之间。如大爱道辈,旦
日当过去,恐不及佛时。愿佛悯念,授我大戒,
令至无上之觉一切蒙度也。」

佛告沙弥尼裘昙弥:「汝欲受具足戒,大善。」尔
时大爱道便更正衣服,叉手作礼绕佛十匝
却住一面。尔时佛便授大爱道裘昙弥大具
足戒,为比丘尼,奉行法律,遂得应真道。且睹
生死本际、所见已谛,眼能彻视、耳能通听、鼻
能禅息、心知他人意所念、身能飞行。

然后大
爱道比丘尼与诸长老比丘尼俱,行诣佛、贤
者阿难,而问言:「阿难!是诸长老比丘尼,受大
戒皆已久矣,勤修梵行且已见谛。云何,阿难!
甫当使我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礼也?」


难言:「小住且待,须我问之。」须臾阿难即入稽
首佛足下,白佛言:「大爱道比丘尼言:『是诸长
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以见谛。云何甫使
当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礼也?』」

佛言:「止止。阿难!当慎此言,勿得说。是汝所知,
何以薄少也?汝尚未知一,焉能知二?汝所知
似不如我知谛耶!若使女人不于我道作沙门
者,外诸梵志及诸居士,皆当以衣被用持布
施,以头脑著地求哀于诸沙门,当言:『贤者有
净戒志,愿以足行此衣上,令我长夜得其福
德。』不可称量皆从心计,如其所愿皆得其證。
卷一 第 949b 页 T24-0949.png
若使女人不于我道作沙门者,天下人民皆
当解发布地,以头脑著地,求哀于诸沙门,皆
言:『贤者有净戒闻慧之行,愿以足行此发上,
令我长夜身得安隐福德无量。』若使女人不
于我道作沙门者,天下人民当豫具衣被饭
食床卧具病瘦因缘医药赈给,愿诸沙门当
自来取之,使我国土人民无啼哭者。若使女
人不于我道作沙门者,天下人民奉事诸沙
门,当如事日月、当如事天神,过踰于外道异
学者上。沙门亦清净不可沾污,如摩尼珠。若
国中有沙门者,国中常安隐,胜于馀国土。若
使女人不于我道作沙门者,佛之正法当住
千岁兴盛流布,归留一切悉蒙得度。今以女
人在我法中为沙门故,当除减五百岁寿,法
消衰微。所以者何?阿难!女人有五处,不得
作沙门。何等为五处?女人不得作如来、至真、
等正觉,女人不得作转轮圣王,女人不得作
第七梵天王,女人不得作飞行皇帝,女人不
得作魔天王。如是五处者,当皆丈夫得作为
之尊。丈夫得作佛、得作转轮圣王。得作天帝
释、得作魔天王、得作梵天王、得作人中王。
如是,阿难!诸女人譬如毒蛇,人虽取杀之,
破其身、出其脑。是蛇以死,复有人见之,心
中惊怖。如此女人虽得沙门,恶露故存,一切
男子为之回转。用是故,令一切人不得道。」


言:「如是女人,政使作沙门,持具足戒百岁,乃
至得阿罗汉,故当为八岁沙弥作礼。何以故?
沙弥具足亦得阿罗汉,身中能出水火,以足
指按须弥山顶,三千大千国土皆为六反震
卷一 第 949c 页 T24-0949.png
动。如是女人虽得阿罗汉道,不能动摇一针
大如毛发也。云何,阿难!女人坐贡高、以阴不
净、以倰男子,用是故不得道也。」

佛言:「夙夜
不学,目无所见,动入罪中,宛转益深,自没其
体。其亦苦辛往而不反,投命太山地狱之罪,
难可堪任。生时不学死当入渊,老不止淫尘
灭世门,呼吸而尽何足自珍?能自改悔守身
良真,今世灭罪后世得申。有财不施世世受
贫,常多疾病面目萎黄,行步须人卧亦不安。
甫能自悔深远之端,今入我法律、得全人身,
却后无数亦得自然。」

尔时大爱道比丘尼与诸长老比丘尼,闻佛
说经如是,皆大愁忧不乐,泪下如雨。前头面
著佛足下,白佛言:「如是女人为不可度耶?」


报言:「有女人作沙门,精进持戒具足无缺减,
不犯如毛发,现世得化成男子身,便得无量,
决得作佛。无所挂碍自恣所作,若所求者皆
可得。」

大爱道裘昙弥比丘尼复问佛言:「宁有
比乎?」

佛言:「有。乃前过去佛时,有女人持金花
散佛上,佛即授决:『却后如恒沙数劫,当得作
佛,号名金花佛。』其女人名恒竭优婆夷,受决
已大欢喜,踊在虚空中,化成男子身。时我上
佛华五茎,佛亦授我决:『却后无数劫,当得作
佛,号字释迦文。』今我身是也。我为释迦文佛
时,尔时恒竭优婆夷来生我国土,为女人身,
号字须摩提。谁能当此慧?为文殊师利瑞应
故化成男子,为作八岁沙弥。如是分明当勤
精进,可得无上正真之道。」

佛言:「复有明比,前
过去迦叶佛时,国王家有七女人,从生至长
卷一 第 950a 页 T24-0950.png
大不乐绮饰,六情断灭无馀垢欲。行观死人,
分别身中恶露,愁悲不乐,乃彻第七梵天。时
第二释提桓因来下问讯之:『欲求何愿乎?吾
皆能得之。』时七女各各说愿,乃愿摩诃衍不
可思议事。尔时释提桓因了不能得是愿。天
神语之:『迦叶佛近在此,可往问之也。』七女即
从诸女人共到佛所,稽首佛足下。释提桓因
叉手白佛言:『七女愿如是,我不能得之。愿佛
开解之,使得安隐。』佛言:『如是七女,前过去佛
时世世作功德,今得生国王家,当得受决。此
愿,阿罗汉、辟支佛尚不能及知,何况诸天释
梵也。』尔时七女踊跃欢喜,踊在虚空中,皆成
男子身。却后亦当受决,当得作佛。今大爱道
辈,常行大慈大悲,却后亦当成男子,受决作
佛。」

大爱道闻佛说是语,头脑著地作礼而去。
《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