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第 762c 页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
「畜生女句者,龙女、迦留罗女、一切畜生女,悉
不得捉,捉者突吉罗。度桥句者,或板或竹
或木一切桥,比丘与女人共度桥,比丘以
欲心动桥,桥动不动突吉罗。树句者,若女
人上树或大小树,比丘以欲心动树突吉
罗;船句亦如是。绳句者,若比丘捉绳头,女
人捉绳尾,比丘以欲心牵绳动偷兰遮,不
动突吉罗;或共捉杖竹木,一切犯不犯亦如
是。触钵句者,易可解耳;礼拜句者亦如
是。第二僧伽婆尸沙广说竟。
「尔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时优
卷十三 第 763a 页 T24-0763.png
陀夷,粗恶语教授,若赞叹亦如是。」
法师曰:
「后当说。无惭愧者,女人无惭愧心,心乐者
便笑其所作。答言:『善哉大德!』作种种方便,
令比丘生欲心,便语或言:『大德非是男子。』
或言恐是黄门,女人作如是戏笑语,不顾戒
者,比丘以欲心,不思虑好恶,便说粗恶语。
粗恶者,非法语也。如年少男女者,赞叹二
道,得僧伽婆尸沙。二道者,谷道水道。赞叹
者,汝有好相或言汝无相未犯,若言谷道水
道如此,真是著女想,作是说已得罪。若毁
呰言二道,或言二道合,或言长或言短或
言偏,如是为初,悉得罪,或乞或求亦得
罪,或言愿汝父母何时持汝与我,或言我
何时当得汝,作如是语,悉得罪。问句者,
汝与汝夫云何作?自答言:『汝当如是作。』亦
得罪。答问句者,我当与我夫眠,云何好夫
当念我。比丘答言:『如是如是眠』,不犯。若言
汝作淫事,得罪。教授句者,亦如是。毁呰
句者,汝根相恶有孔无形,或言有形无孔。无
血句者,汝水道燥无血。恒出者,是女人水道
血恒自流出。塞句者,恒以衣塞水道,不令
血出。长崛句者,汝根长崛。出两边者,女根中
肉长出有毛,两道合汝二根。此十一句中,长
崛、共合、两根,此三句得僧伽婆尸沙,初句谷
道水道与淫法,为初六句,得僧伽婆尸沙,
馀无形若以淫法相对得罪。」
法师曰:「馀文句
轻重汝自当知。女作女想,于第一僧伽婆尸
沙已说竟。颈以下者,从颈下至膝,上者,从
脚膝至颈,从膝以下突吉罗,若赞叹衣服
法师曰:
「后当说。无惭愧者,女人无惭愧心,心乐者
便笑其所作。答言:『善哉大德!』作种种方便,
令比丘生欲心,便语或言:『大德非是男子。』
或言恐是黄门,女人作如是戏笑语,不顾戒
者,比丘以欲心,不思虑好恶,便说粗恶语。
粗恶者,非法语也。如年少男女者,赞叹二
道,得僧伽婆尸沙。二道者,谷道水道。赞叹
者,汝有好相或言汝无相未犯,若言谷道水
道如此,真是著女想,作是说已得罪。若毁
呰言二道,或言二道合,或言长或言短或
言偏,如是为初,悉得罪,或乞或求亦得
罪,或言愿汝父母何时持汝与我,或言我
何时当得汝,作如是语,悉得罪。问句者,
汝与汝夫云何作?自答言:『汝当如是作。』亦
得罪。答问句者,我当与我夫眠,云何好夫
当念我。比丘答言:『如是如是眠』,不犯。若言
汝作淫事,得罪。教授句者,亦如是。毁呰
句者,汝根相恶有孔无形,或言有形无孔。无
血句者,汝水道燥无血。恒出者,是女人水道
血恒自流出。塞句者,恒以衣塞水道,不令
血出。长崛句者,汝根长崛。出两边者,女根中
肉长出有毛,两道合汝二根。此十一句中,长
崛、共合、两根,此三句得僧伽婆尸沙,初句谷
道水道与淫法,为初六句,得僧伽婆尸沙,
馀无形若以淫法相对得罪。」
法师曰:「馀文句
轻重汝自当知。女作女想,于第一僧伽婆尸
沙已说竟。颈以下者,从颈下至膝,上者,从
脚膝至颈,从膝以下突吉罗,若赞叹衣服
卷十三 第 763b 页 T24-0763.png
镮钏璎珞说法论义,为讲无罪,若比丘为
比丘尼说法,因说法中便生欲心,作粗恶
语僧伽婆尸沙。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
心乱、痛恼所缠不犯。律文句广说竟。
「今次随结此粗恶语,因身心口起淫性罪
身心业。若比丘以欲心方便,欲乐此事假
说傍事,若女人解此语突吉罗。若言钦婆
罗毛长,或言短或言赤或言黑突吉罗。一
切因事而言,若女人解突吉罗,若不解无罪。」
法师曰:「次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广说。
粗恶语竟。
「尔时佛住舍卫国,时优陀夷,于舍卫国多
诸知识者,恒往至知识家,为四供养故,
饮食、衣服、汤药、房舍。恶者,最恶恒流出外
血出。唾者,便唾女根,作是言:『谁用此不
净臭处?』女言:『我有何处不净?何处不好?为
衣裳不净,为颜貌丑陋,有何物不如馀人?』
律本中说,已至女边倚看竟,然后而唾。赞
叹供养者,以淫欲法赞叹供养己身,或赞
其所须淫事,此第一供养。如『我等出家,馀
供养易可得耳,此淫欲供养难得故,名第
一供养。』得僧伽婆尸沙。又言:『我亦刹利汝亦
刹利,若共和合,正好无过此也。』若如是语
无罪,若言我亦刹利,汝可以欲事与我共
通,作如是语,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馀文句
如前说无异,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不犯。今次随结,文句次第易可解耳。
第四僧伽婆尸沙竟。
「尔时佛住舍卫国,行媒戒,智慧者,大有智
比丘尼说法,因说法中便生欲心,作粗恶
语僧伽婆尸沙。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
心乱、痛恼所缠不犯。律文句广说竟。
「今次随结此粗恶语,因身心口起淫性罪
身心业。若比丘以欲心方便,欲乐此事假
说傍事,若女人解此语突吉罗。若言钦婆
罗毛长,或言短或言赤或言黑突吉罗。一
切因事而言,若女人解突吉罗,若不解无罪。」
法师曰:「次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广说。
粗恶语竟。
「尔时佛住舍卫国,时优陀夷,于舍卫国多
诸知识者,恒往至知识家,为四供养故,
饮食、衣服、汤药、房舍。恶者,最恶恒流出外
血出。唾者,便唾女根,作是言:『谁用此不
净臭处?』女言:『我有何处不净?何处不好?为
衣裳不净,为颜貌丑陋,有何物不如馀人?』
律本中说,已至女边倚看竟,然后而唾。赞
叹供养者,以淫欲法赞叹供养己身,或赞
其所须淫事,此第一供养。如『我等出家,馀
供养易可得耳,此淫欲供养难得故,名第
一供养。』得僧伽婆尸沙。又言:『我亦刹利汝亦
刹利,若共和合,正好无过此也。』若如是语
无罪,若言我亦刹利,汝可以欲事与我共
通,作如是语,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馀文句
如前说无异,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不犯。今次随结,文句次第易可解耳。
第四僧伽婆尸沙竟。
「尔时佛住舍卫国,行媒戒,智慧者,大有智
卷十三 第 763c 页 T24-0763.png
慧聪明,了了能疗理家事,不懈怠有惭愧
心。语童女者,『此男子好,汝可取为夫。』复向
男子言:『此童女极好作,又忠信真实无虚
邪心,汝可取为妇。』檀越答:『大德!我等
不甚体悉此人,未知好恶,是谁家儿子,
定是何姓何名,那得辄以女相与?若大德
教我与,我当遣嫁,若不教与不敢专辄。
如此婚姻事大,时剋吉凶发遣进止,后日
好恶悉委大德,自知故。』二众者,此女其夫
生时,是村众主,其夫死已,故号为故二
众。村后者,是村外村后边住也,诸人共相推
论,知优陀夷先后贯练嫁娶婚姻,善解
进止,悉是其知养。看儿妇者,初至看视
依儿妇无异,后便增薄犹如婢使,初至一
月悉付嘱家事,过一月已种种驱使。作田
取水苦者,是贫穷也。于是优陀夷语檀越:
『莫苦人女,如此猥使甚不可。』檀越答言:『我
等不与大德共论此事,我是白衣知白衣
事,大德是出家知出家法,各不相关。若知
白衣家者,此人非沙门。』作如是语已仍息。
优陀夷便即遣出:『汝去汝去,汝莫住此处。』
「装严者,一切金银珍宝。头多者,汉言多色
欲人也。能供养者,若女人以音声色触香
味,如是一切妙物悉持供养其夫,是名能
供养。共赌者,若我等能得此女,汝当偿我,
若不能得者,我即偿汝。如律中所说,比丘
不得戏赌。暂时者,乃至一刹那,汉言弹指
顷,是名暂时。得行媒法则。何以故?随人
驱使行媒法故。男女者,女饷男子。比丘
传言:『此女人念汝。』男子答饷,比丘复往女
心。语童女者,『此男子好,汝可取为夫。』复向
男子言:『此童女极好作,又忠信真实无虚
邪心,汝可取为妇。』檀越答:『大德!我等
不甚体悉此人,未知好恶,是谁家儿子,
定是何姓何名,那得辄以女相与?若大德
教我与,我当遣嫁,若不教与不敢专辄。
如此婚姻事大,时剋吉凶发遣进止,后日
好恶悉委大德,自知故。』二众者,此女其夫
生时,是村众主,其夫死已,故号为故二
众。村后者,是村外村后边住也,诸人共相推
论,知优陀夷先后贯练嫁娶婚姻,善解
进止,悉是其知养。看儿妇者,初至看视
依儿妇无异,后便增薄犹如婢使,初至一
月悉付嘱家事,过一月已种种驱使。作田
取水苦者,是贫穷也。于是优陀夷语檀越:
『莫苦人女,如此猥使甚不可。』檀越答言:『我
等不与大德共论此事,我是白衣知白衣
事,大德是出家知出家法,各不相关。若知
白衣家者,此人非沙门。』作如是语已仍息。
优陀夷便即遣出:『汝去汝去,汝莫住此处。』
「装严者,一切金银珍宝。头多者,汉言多色
欲人也。能供养者,若女人以音声色触香
味,如是一切妙物悉持供养其夫,是名能
供养。共赌者,若我等能得此女,汝当偿我,
若不能得者,我即偿汝。如律中所说,比丘
不得戏赌。暂时者,乃至一刹那,汉言弹指
顷,是名暂时。得行媒法则。何以故?随人
驱使行媒法故。男女者,女饷男子。比丘
传言:『此女人念汝。』男子答饷,比丘复往女
卷十三 第 764a 页 T24-0764.png
处言:『如是如是此男子念汝。』女语比丘
言:『我欲共某男子私通。』比丘受语向男子
说,还来报女,乃至一交会,僧伽婆尸沙。
「女
有十护,父护者,父禁制不听出入,恐虑他
事,母护亦如是,父母护检看视,不与馀处
游戏,亦不听行来出入。兄护、姊护、宗亲护、姓
护、法护、罚护,法护者,是同法人护也。罚护者,
若寡女欲与馀人私通,先向官说,若许者
便通,若不许者不得专辄,犯者罚金输
官,故名罚护。
「物买者,持物赎取,是名为买
也。乐住者,是乐同住也。雇住者,以物雇之,
家事悉以委付。衣物住者,因得衣裳承住为
妇,此是贫穷女也。水得者,因共洗浴以水
相灌,共作要誓为夫妇,是名水得。镮得
者,以镮安置头上,恒以戴物,取镮掷去『汝
来住我屋,常作我妇。』是名镮得。婢取者,自
己婢还取为妇。执作者,以直雇赁充家中
执作,取以为己妇,是名执作。举旗妇者,竖
旗立军往破他国,得他女取为己妇。
「若白
衣遣比丘往他处:『某方护女,求此女为我
妇。』比丘答言善,即往至女所,向女说如是
事,女意善,或应或不应。比丘受如是使,还
报男子信,僧伽婆尸沙。若男子语比丘教
语比丘,比丘仍语父母兄弟姊妹,如此使,偷
兰遮。」
又法师言:「不然。何以故?如律本中说,
意欲舍佛,误言舍僧,意欲舍僧,误言舍
佛,于戒亦不失。比丘虽语父母兄弟姊
妹,亦得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后文句如前
无异,故不更说。若众多女遣一比丘传语,
言:『我欲共某男子私通。』比丘受语向男子
说,还来报女,乃至一交会,僧伽婆尸沙。
「女
有十护,父护者,父禁制不听出入,恐虑他
事,母护亦如是,父母护检看视,不与馀处
游戏,亦不听行来出入。兄护、姊护、宗亲护、姓
护、法护、罚护,法护者,是同法人护也。罚护者,
若寡女欲与馀人私通,先向官说,若许者
便通,若不许者不得专辄,犯者罚金输
官,故名罚护。
「物买者,持物赎取,是名为买
也。乐住者,是乐同住也。雇住者,以物雇之,
家事悉以委付。衣物住者,因得衣裳承住为
妇,此是贫穷女也。水得者,因共洗浴以水
相灌,共作要誓为夫妇,是名水得。镮得
者,以镮安置头上,恒以戴物,取镮掷去『汝
来住我屋,常作我妇。』是名镮得。婢取者,自
己婢还取为妇。执作者,以直雇赁充家中
执作,取以为己妇,是名执作。举旗妇者,竖
旗立军往破他国,得他女取为己妇。
「若白
衣遣比丘往他处:『某方护女,求此女为我
妇。』比丘答言善,即往至女所,向女说如是
事,女意善,或应或不应。比丘受如是使,还
报男子信,僧伽婆尸沙。若男子语比丘教
语比丘,比丘仍语父母兄弟姊妹,如此使,偷
兰遮。」
又法师言:「不然。何以故?如律本中说,
意欲舍佛,误言舍僧,意欲舍僧,误言舍
佛,于戒亦不失。比丘虽语父母兄弟姊
妹,亦得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后文句如前
无异,故不更说。若众多女遣一比丘传语,
卷十三 第 764b 页 T24-0764.png
语众多男子,比丘受语往说还报女,众多
僧伽婆尸沙。不犯者,最初未制戒。若僧使,
若因此使往语女言:『某甲男子意欲索汝
为己妇。』不犯。何以故?由不受说语故。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不犯。具六事僧伽婆尸
沙,一者摇头,二者手印,三者口受,四者摇
身,五者受书,六者具此五事,是名为六事。
若父母斗诤,父遣母还本家,父后生悔心,
语比丘言:『我年老,旦夕无人侍养,汝可向
汝母语,还看我。』比丘受如是使,语母还报
父,悉僧伽婆尸沙。此戒不问知已不知,但
受语往说还报,悉僧伽婆尸沙。此是制罪,
非性罪具三受。今次随结文句,易可解耳,
不须广说。五僧伽婆尸沙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林中,此房舍
戒。阿罗毗迦者,是聚落名也,此比丘阿罗
毗迦聚落中生,故名阿罗毗迦比丘。自乞求
者,是自乞求种种材具,欲营造作大房。教
作者,教馀人作或自作,此比丘舍坐禅诵
经恒修下业。无主者,无檀越主,但自东西
乞求。自为者,自为己身不为众僧。大房者,
此房极大无有齐限,乞求绝多,或乞人或借
人,或乞作器或借作器,如是种种或乞或
借,除借乞得罪,不得借猎肉捕鱼,二师
悉断,馀借一切皆净。此比丘所营造作房
舍既大,鱼肉难得,恐其因借倩承遣捕猎,
所以断。若立房得作田,借犁牛及馀耕具
无罪。若寺中有拾取残食人,食竟共聚种
种戏笑,如是人驱使无罪。若比丘欲作殿,
僧伽婆尸沙。不犯者,最初未制戒。若僧使,
若因此使往语女言:『某甲男子意欲索汝
为己妇。』不犯。何以故?由不受说语故。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不犯。具六事僧伽婆尸
沙,一者摇头,二者手印,三者口受,四者摇
身,五者受书,六者具此五事,是名为六事。
若父母斗诤,父遣母还本家,父后生悔心,
语比丘言:『我年老,旦夕无人侍养,汝可向
汝母语,还看我。』比丘受如是使,语母还报
父,悉僧伽婆尸沙。此戒不问知已不知,但
受语往说还报,悉僧伽婆尸沙。此是制罪,
非性罪具三受。今次随结文句,易可解耳,
不须广说。五僧伽婆尸沙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林中,此房舍
戒。阿罗毗迦者,是聚落名也,此比丘阿罗
毗迦聚落中生,故名阿罗毗迦比丘。自乞求
者,是自乞求种种材具,欲营造作大房。教
作者,教馀人作或自作,此比丘舍坐禅诵
经恒修下业。无主者,无檀越主,但自东西
乞求。自为者,自为己身不为众僧。大房者,
此房极大无有齐限,乞求绝多,或乞人或借
人,或乞作器或借作器,如是种种或乞或
借,除借乞得罪,不得借猎肉捕鱼,二师
悉断,馀借一切皆净。此比丘所营造作房
舍既大,鱼肉难得,恐其因借倩承遣捕猎,
所以断。若立房得作田,借犁牛及馀耕具
无罪。若寺中有拾取残食人,食竟共聚种
种戏笑,如是人驱使无罪。若比丘欲作殿,
卷十三 第 764c 页 T24-0764.png
往至凿石家,借作石手为作殿,若得善,若
得石柱,比丘问檀越言:『此柱云何得竖?』
若檀越自为竖善,若檀越更与馀柱亦得。若
檀越答言:『无人。』或言:『自有事。』比丘教馀处
借。比丘复言:『我无馀知识。』若檀越无人,有
直与直亦好,若得直将至木师所,若须塼
瓦,往至瓦师所,若须刻画,往至刻画师所,
若有馀直可作床席衣服房舍所须。若拾残
食人作息正,得与食,若无食可入聚落
乞来与善,不得与钱直。
「为房舍非时入
聚落乞油,以手覆钵。若到檀越家,檀越
问比丘:『欲何所须?』比丘答言:『为房舍作乞
油充与作人。』食米亦如是说,若得油还付
知寺事人。若比丘为折或伤或失或死,比丘
悉应还直。若檀越承回施比丘,比丘不得
受,若布施寺得受。比丘不得自取,唤净
人付之,若借车及房舍所须种种杂物,亦
如牛句无异。若比丘病乞药善,白衣见比
丘来,即共念言:『此比丘已复来乞。』各走隐
避,或见比丘乞食,各自闭户。
「应量作者,云
何应量作?应量中人三磔手,当佛一磔
手,作房内量,长十二佛磔手,内广七佛磔
手。若长中减一磔手,广中益一磔手,亦
不得,若减广益长亦不得,何况长广俱过
量,未竟乃至一抟泥亦犯。若房长六磔手
广四磔手,作如是房者无主亦不犯。何以
故?以非房故。若瓦房,内外上下悉泥犯,若
草房不犯。」
法师曰:「定何时犯?为初作犯,
为后作犯,为房成毕犯?」
答曰:「初作乃至
得石柱,比丘问檀越言:『此柱云何得竖?』
若檀越自为竖善,若檀越更与馀柱亦得。若
檀越答言:『无人。』或言:『自有事。』比丘教馀处
借。比丘复言:『我无馀知识。』若檀越无人,有
直与直亦好,若得直将至木师所,若须塼
瓦,往至瓦师所,若须刻画,往至刻画师所,
若有馀直可作床席衣服房舍所须。若拾残
食人作息正,得与食,若无食可入聚落
乞来与善,不得与钱直。
「为房舍非时入
聚落乞油,以手覆钵。若到檀越家,檀越
问比丘:『欲何所须?』比丘答言:『为房舍作乞
油充与作人。』食米亦如是说,若得油还付
知寺事人。若比丘为折或伤或失或死,比丘
悉应还直。若檀越承回施比丘,比丘不得
受,若布施寺得受。比丘不得自取,唤净
人付之,若借车及房舍所须种种杂物,亦
如牛句无异。若比丘病乞药善,白衣见比
丘来,即共念言:『此比丘已复来乞。』各走隐
避,或见比丘乞食,各自闭户。
「应量作者,云
何应量作?应量中人三磔手,当佛一磔
手,作房内量,长十二佛磔手,内广七佛磔
手。若长中减一磔手,广中益一磔手,亦
不得,若减广益长亦不得,何况长广俱过
量,未竟乃至一抟泥亦犯。若房长六磔手
广四磔手,作如是房者无主亦不犯。何以
故?以非房故。若瓦房,内外上下悉泥犯,若
草房不犯。」
法师曰:「定何时犯?为初作犯,
为后作犯,为房成毕犯?」
答曰:「初作乃至
卷十三 第 765a 页 T24-0765.png
二抟泥已还,悉突吉罗,最后第一抟泥偷
兰遮,第二抟得竟,僧伽婆尸沙。泥者,有
二种,一者土泥,二者石灰泥。处者,窗牖柱
梁栋桁火烟孔处,此是非泥处。比丘应将比
丘指示作房处,房主应将比丘为示作房
处,房主先当治地平正,犹如鼓面,然后往
至僧所,请僧安处房处,第二第三亦如是
请。若僧往指示善,若僧不得往,僧差智慧
比丘往看无难处非妨处,此比丘往看已
好,如房主所治地善。
「难处者,虎狼师子下
极蚁子,若蚁有窟是中住不得作,若蚁
子游行觅食驱逐得作。何以故?为如来慈
悯众生及比丘故。妨处者,或人田园,或是
道路处,或是怨家处,或是贼处,或是尸陀
林处,或是王志护处,如是一切妨处,悉不得
作。绕屋四周使得回十二桄梯,桄间一
拳肘若回草车,馀文句已在律本,不须复
说。若比丘自起作大房,无主为身不处分过
量,随作房有所造作营理,一一悉突吉罗,
若以塼垒壁,随塼多少,一一突吉罗,最后
二塼第一塼偷兰遮,第二塼僧伽婆尸沙,
屋成泥治竟已结罪,污洒不犯。
「若作屋馀塼
泥留置,我后当成,偷兰遮。若决定罢心,僧伽
婆尸沙。若周匝垒壁上不至屋留取明,不
犯。若作屋,留一搏泥处后当成,有缘事
行不作,有客比丘来住,见不成为成,彼此
无罪。若难处、妨处,二突吉罗。僧不处分、过量,
二僧伽婆尸沙。若作屋未成,若施僧乃至一
人,若打坏若掷置,不犯。若自作自成教他成,
兰遮,第二抟得竟,僧伽婆尸沙。泥者,有
二种,一者土泥,二者石灰泥。处者,窗牖柱
梁栋桁火烟孔处,此是非泥处。比丘应将比
丘指示作房处,房主应将比丘为示作房
处,房主先当治地平正,犹如鼓面,然后往
至僧所,请僧安处房处,第二第三亦如是
请。若僧往指示善,若僧不得往,僧差智慧
比丘往看无难处非妨处,此比丘往看已
好,如房主所治地善。
「难处者,虎狼师子下
极蚁子,若蚁有窟是中住不得作,若蚁
子游行觅食驱逐得作。何以故?为如来慈
悯众生及比丘故。妨处者,或人田园,或是
道路处,或是怨家处,或是贼处,或是尸陀
林处,或是王志护处,如是一切妨处,悉不得
作。绕屋四周使得回十二桄梯,桄间一
拳肘若回草车,馀文句已在律本,不须复
说。若比丘自起作大房,无主为身不处分过
量,随作房有所造作营理,一一悉突吉罗,
若以塼垒壁,随塼多少,一一突吉罗,最后
二塼第一塼偷兰遮,第二塼僧伽婆尸沙,
屋成泥治竟已结罪,污洒不犯。
「若作屋馀塼
泥留置,我后当成,偷兰遮。若决定罢心,僧伽
婆尸沙。若周匝垒壁上不至屋留取明,不
犯。若作屋,留一搏泥处后当成,有缘事
行不作,有客比丘来住,见不成为成,彼此
无罪。若难处、妨处,二突吉罗。僧不处分、过量,
二僧伽婆尸沙。若作屋未成,若施僧乃至一
人,若打坏若掷置,不犯。若自作自成教他成,
卷十三 第 765b 页 T24-0765.png
教他作教他成,悉僧伽婆尸沙。若二三人共
作屋,若一比丘一沙弥悉不犯。何以故?人无
一屋分故。若段段分,人得一屋分,僧伽婆尸
沙。若垒塼作窟,垒石垒土垒木,若草屋乃
至过量不处分,亦不犯。有房有难处妨处,
僧不指示过量,不得僧伽婆尸沙。有智慧
者应解此义。
「若自为身,作说戒堂温室食
堂,如此作不为自己住,无罪。若兼为自己
住,僧伽婆尸沙。无罪者,最初未制戒阿罗毗
迦比丘无罪。具六事,一者自作,二者教人
作,三者不指示,四者过量,五者难处,六者
妨处,此戒具三业三受。房舍广说竟。
「尔时佛住俱参毗瞿私多园中,此房戒中,
俱参毗者,此是园名也。瞿私多园者,此是长
者子名也。孱那者,此是供养菩萨人也。令
大德示房处者,有檀越语孱那比丘言:『愿
大德示我作房处,我为大德作。』神庙树者,
此是国邑人民朝夕供养,是鬼神住处。生树
者,作众生想也。摩呵罗者,有主为身作
大房,此房有主,为身得过量作,有主为身
作大房,僧不指示、有难、有妨处,僧伽婆尸
沙。馀文句如前房无异。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园中,时沓婆
摩罗子。竹林园者,种竹围绕,竹高十八肘,
四角有楼兼好门屋,遥望叆叇犹如黑云,
故名竹林园,亦名迦兰陀。迦兰陀因缘如
前说,故不重出。沓婆是比丘名,摩罗子是王
名,此王子出家故,名沓婆摩罗子。此大德年
七岁出家,剃发落地即成罗汉,得三达智,
作屋,若一比丘一沙弥悉不犯。何以故?人无
一屋分故。若段段分,人得一屋分,僧伽婆尸
沙。若垒塼作窟,垒石垒土垒木,若草屋乃
至过量不处分,亦不犯。有房有难处妨处,
僧不指示过量,不得僧伽婆尸沙。有智慧
者应解此义。
「若自为身,作说戒堂温室食
堂,如此作不为自己住,无罪。若兼为自己
住,僧伽婆尸沙。无罪者,最初未制戒阿罗毗
迦比丘无罪。具六事,一者自作,二者教人
作,三者不指示,四者过量,五者难处,六者
妨处,此戒具三业三受。房舍广说竟。
「尔时佛住俱参毗瞿私多园中,此房戒中,
俱参毗者,此是园名也。瞿私多园者,此是长
者子名也。孱那者,此是供养菩萨人也。令
大德示房处者,有檀越语孱那比丘言:『愿
大德示我作房处,我为大德作。』神庙树者,
此是国邑人民朝夕供养,是鬼神住处。生树
者,作众生想也。摩呵罗者,有主为身作
大房,此房有主,为身得过量作,有主为身
作大房,僧不指示、有难、有妨处,僧伽婆尸
沙。馀文句如前房无异。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园中,时沓婆
摩罗子。竹林园者,种竹围绕,竹高十八肘,
四角有楼兼好门屋,遥望叆叇犹如黑云,
故名竹林园,亦名迦兰陀。迦兰陀因缘如
前说,故不重出。沓婆是比丘名,摩罗子是王
名,此王子出家故,名沓婆摩罗子。此大德年
七岁出家,剃发落地即成罗汉,得三达智,
卷十三 第 765c 页 T24-0765.png
具六神通、四无碍辩,一切声闻所知无不通
达,罗汉之中已是第一。入静处者,是处寂
静无有喧闹,故名寂静处。从三昧起者,自
言:『我所修善法今已悉讫,我当为众僧分
布房舍及诸饮食。』」
法师曰:「大德何以作如是
言?」
「此最后身,所修已极,当取涅槃,譬如然
灯置于风处,不久当灭,此身亦复如是。我
当为众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所以为众
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者,见善男子比丘,
从远方来问讯世尊,房舍迮狭无有住
处,我当以神力化作房舍床席𣰽𣯫毾𣰆
毡褥等物。又一日见诸小比丘,恭敬宿德上
座让不受前请,以此因缘饮食不时,遂成
疲劳。我今当令众僧住止安乐,各得所宜,
不以饮食为苦,是故分布令其平等。」
法师
曰:「大德沓婆摩罗子,于三业之中,何以独
修下业?」
答曰:「此是前身宿愿所牵,故有是
念。」
问曰:「此沓婆摩罗子,何时发此愿也?」
答
曰:「过去有佛,号波头勿多罗,此沓婆摩罗
子生一居士家。是时国邑人民,共作大会
请佛入国,有六万八千比丘围绕,大会供养
七日布施。时有一罗汉比丘,于大众中以
神通力,分布床席及诸饮食,是时沓婆摩罗
子,见此罗汉比丘以神通如此,心大欢喜
往至佛所,头面作礼却坐一面,而白佛言:
『愿我后身当来佛时,出家学道速成罗汉,为
诸众僧分布房舍床席及诸饮食,如今罗汉
神力无异。』是时世尊见当来世,此善男子所
愿果得成遂不?世尊观来世已,语沓婆摩罗
达,罗汉之中已是第一。入静处者,是处寂
静无有喧闹,故名寂静处。从三昧起者,自
言:『我所修善法今已悉讫,我当为众僧分
布房舍及诸饮食。』」
法师曰:「大德何以作如是
言?」
「此最后身,所修已极,当取涅槃,譬如然
灯置于风处,不久当灭,此身亦复如是。我
当为众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所以为众
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者,见善男子比丘,
从远方来问讯世尊,房舍迮狭无有住
处,我当以神力化作房舍床席𣰽𣯫毾𣰆
毡褥等物。又一日见诸小比丘,恭敬宿德上
座让不受前请,以此因缘饮食不时,遂成
疲劳。我今当令众僧住止安乐,各得所宜,
不以饮食为苦,是故分布令其平等。」
法师
曰:「大德沓婆摩罗子,于三业之中,何以独
修下业?」
答曰:「此是前身宿愿所牵,故有是
念。」
问曰:「此沓婆摩罗子,何时发此愿也?」
答
曰:「过去有佛,号波头勿多罗,此沓婆摩罗
子生一居士家。是时国邑人民,共作大会
请佛入国,有六万八千比丘围绕,大会供养
七日布施。时有一罗汉比丘,于大众中以
神通力,分布床席及诸饮食,是时沓婆摩罗
子,见此罗汉比丘以神通如此,心大欢喜
往至佛所,头面作礼却坐一面,而白佛言:
『愿我后身当来佛时,出家学道速成罗汉,为
诸众僧分布房舍床席及诸饮食,如今罗汉
神力无异。』是时世尊见当来世,此善男子所
愿果得成遂不?世尊观来世已,语沓婆摩罗
卷十三 第 766a 页 T24-0766.png
子言:『汝从此百千劫已,有佛号释迦牟
尼,汝年七岁得出家,剃发落地即成罗汉,
名沓婆摩罗子,汝具六神通必得此愿。』沓
婆摩罗子从此以后,布施持戒得生天上,
天上命终下生人间,如是展转乃至释迦出
世,从天上下生人间,出家得道,从禅定
起,而作是念。作是念已,往至佛所头面礼
足,而白佛言:『今从世尊乞二种愿,一者
为诸众僧分布房舍,二者差会分布饮食。』
于是世尊答言:『善哉!汝贪瞋既尽,堪为此
事,汝当为众僧分布床席及诸饮食。』」
「此沓
婆摩罗子,何以故?从世尊乞如是愿?」
答
曰:「为止未来诸诽谤故。于是沓婆摩罗
子,受世尊敕已,还所住处。世尊见未来
慈地比丘,因沓婆摩罗子差会分房,必生
诽谤。为止诽谤故,语诸比丘:『汝当请沓
婆摩罗子为众僧差会分房,请竟应作白
二羯磨差。』同学者,同一法事也,亦言同一
法学。若比丘共学修多罗者,为敷床座同
在一处,若学阿毗昙者毗昙者共,若学毗
尼毗尼者共,若说法者说法者共,若坐禅
者坐禅者共。何以故?为避諠闹故,无业无
记语者共无记语者,不修三业、食已而眠,
眠起洗浴、共论世间无记之语,令身体肥壮。」
问曰:「沓婆摩罗子,何以使无业好语者共在
一处耶?」
答曰:「使其得住安心道故,因乐
道故,得生天上。入火光三昧者,此是第
四禅定,从禅定起已,放右手第二指,以为
光明。须臾名闻满阎浮利地,诸比丘从远
尼,汝年七岁得出家,剃发落地即成罗汉,
名沓婆摩罗子,汝具六神通必得此愿。』沓
婆摩罗子从此以后,布施持戒得生天上,
天上命终下生人间,如是展转乃至释迦出
世,从天上下生人间,出家得道,从禅定
起,而作是念。作是念已,往至佛所头面礼
足,而白佛言:『今从世尊乞二种愿,一者
为诸众僧分布房舍,二者差会分布饮食。』
于是世尊答言:『善哉!汝贪瞋既尽,堪为此
事,汝当为众僧分布床席及诸饮食。』」
「此沓
婆摩罗子,何以故?从世尊乞如是愿?」
答
曰:「为止未来诸诽谤故。于是沓婆摩罗
子,受世尊敕已,还所住处。世尊见未来
慈地比丘,因沓婆摩罗子差会分房,必生
诽谤。为止诽谤故,语诸比丘:『汝当请沓
婆摩罗子为众僧差会分房,请竟应作白
二羯磨差。』同学者,同一法事也,亦言同一
法学。若比丘共学修多罗者,为敷床座同
在一处,若学阿毗昙者毗昙者共,若学毗
尼毗尼者共,若说法者说法者共,若坐禅
者坐禅者共。何以故?为避諠闹故,无业无
记语者共无记语者,不修三业、食已而眠,
眠起洗浴、共论世间无记之语,令身体肥壮。」
问曰:「沓婆摩罗子,何以使无业好语者共在
一处耶?」
答曰:「使其得住安心道故,因乐
道故,得生天上。入火光三昧者,此是第
四禅定,从禅定起已,放右手第二指,以为
光明。须臾名闻满阎浮利地,诸比丘从远
卷十三 第 766b 页 T24-0766.png
方来欲看神力,至已语沓婆摩罗子言:『长
老,为我等安止住处敷施床座。』沓婆摩罗
子问诸大德:『乐何处住耶?』诸比丘各各答
言:『我乐耆阇崛山住。』又言:『我乐雪山边住。』
又言:『我乐天道士山住。』又言:『我乐郁
单越住。』如是众多,沓婆摩罗子自随一比
丘,为安止住处敷施床座,为馀比丘安止
住处,悉是化身,如真身无异。安止诸比
丘已,自还竹林寺住。慈地比丘者,是六群
比丘中是第一。恶食者,不得好食,不但恶
食,房舍卧具皆悉得恶。」
问曰:「慈地比丘何以
恒得恶房恶食?」
「坐其前身无福德故,复
于众中最小,是故得恶房恶食。善饮食檀
越者,此檀越恒为众僧作肴膳饮食。又一日
善檀越入寺,至沓婆摩罗子所问:『大德!明
日次谁受弟子请?』沓婆答言:『次慈地比丘受
请。』檀越闻已心不欢喜,还至家中语其婢
言:『汝明日为慈地比丘作食,我不知事,莫
如前后食。』又语其婢言:『若慈地比丘来至,
于外敷施床席供设而已,勿使其入。』昨日
者,慈地比丘与同伴集在一处共论言:『我
等今日应得好食。』昨日此檀越来至沓婆
所,当是沓婆教语檀越,于外敷施床席及
粗饮食。无风风起者,极密处而大风起。水中
火者,本是水能灭火,今火从水中出。佛语
沓婆:『汝忆有作是事不?今慈地比丘有如
是言。』沓婆答言:『唯世尊知我,世尊是一切
智,我是漏尽罗汉,何须我言耶?』佛复语沓
婆言:『汝不得作如此语也,若汝有如此
老,为我等安止住处敷施床座。』沓婆摩罗
子问诸大德:『乐何处住耶?』诸比丘各各答
言:『我乐耆阇崛山住。』又言:『我乐雪山边住。』
又言:『我乐天道士山住。』又言:『我乐郁
单越住。』如是众多,沓婆摩罗子自随一比
丘,为安止住处敷施床座,为馀比丘安止
住处,悉是化身,如真身无异。安止诸比
丘已,自还竹林寺住。慈地比丘者,是六群
比丘中是第一。恶食者,不得好食,不但恶
食,房舍卧具皆悉得恶。」
问曰:「慈地比丘何以
恒得恶房恶食?」
「坐其前身无福德故,复
于众中最小,是故得恶房恶食。善饮食檀
越者,此檀越恒为众僧作肴膳饮食。又一日
善檀越入寺,至沓婆摩罗子所问:『大德!明
日次谁受弟子请?』沓婆答言:『次慈地比丘受
请。』檀越闻已心不欢喜,还至家中语其婢
言:『汝明日为慈地比丘作食,我不知事,莫
如前后食。』又语其婢言:『若慈地比丘来至,
于外敷施床席供设而已,勿使其入。』昨日
者,慈地比丘与同伴集在一处共论言:『我
等今日应得好食。』昨日此檀越来至沓婆
所,当是沓婆教语檀越,于外敷施床席及
粗饮食。无风风起者,极密处而大风起。水中
火者,本是水能灭火,今火从水中出。佛语
沓婆:『汝忆有作是事不?今慈地比丘有如
是言。』沓婆答言:『唯世尊知我,世尊是一切
智,我是漏尽罗汉,何须我言耶?』佛复语沓
婆言:『汝不得作如此语也,若汝有如此
卷十三 第 766c 页 T24-0766.png
事者,于众中言有,若无者,于众中答言
无。』」
法师曰:「世尊何以不直言沓婆无罪,此
是慈地比丘尼妄语?」
答曰:「世尊为怜悯众
生故。世尊言作我知比丘犯波罗夷,世尊
亦言我知汝犯波罗夷。若有比丘犯波罗
夷者,必谤世尊。何以故?为世尊随瞋爱,
爱沓婆故,不道其罪,瞋我故,今道我罪,
世尊定非一切智。因诽谤故,死堕地狱。又
为当来无惭愧比丘,实有罪而言无罪,佛不
在世,谁知我罪者。是故佛语沓婆言:『汝
若有作答言有作,若不作答言不作。』沓婆
答言:『实不作,乃至梦中亦不为此事。』灭摈
比丘尼者,灭摈有三,一者灭身,二者灭不
同住,三者灭罚,是名三灭摈。」
「云何灭身?」
答
曰:「灭作者,是灭身也。」
「云何灭不同住?」
「若犯罪
不出,复不舍邪见,名灭不同住。」
「云何灭罚?」
「汝但作罪自然灭,此是灭罚也。此慈地比丘
尼,于三灭中自得灭身也。佛语诸比丘:『汝
等灭摈慈地比丘尼。』」
法师曰:「此慈地比丘尼
身清净,为人所教作如此谤,教者应灭摈。
何以世尊,教灭摈慈地比丘尼?」
「为以其谤
故摈,为以其犯罪故摈。若以其有罪摈者,
沓婆摩罗子亦应有罪;以其谤故摈者,沓
婆无罪。于律本中说,若比丘以无根波罗
夷法谤比丘,得僧伽婆尸沙。若比丘以无
根波罗夷谤比丘尼,突吉罗。比丘尼谤比
丘亦如是。若尔慈地比丘尼得突吉罗,妄
语故波夜提。」
法师曰:「以无根波罗夷谤比
丘,得僧伽婆尸沙,无波夜提罪。慈地比丘尼
无。』」
法师曰:「世尊何以不直言沓婆无罪,此
是慈地比丘尼妄语?」
答曰:「世尊为怜悯众
生故。世尊言作我知比丘犯波罗夷,世尊
亦言我知汝犯波罗夷。若有比丘犯波罗
夷者,必谤世尊。何以故?为世尊随瞋爱,
爱沓婆故,不道其罪,瞋我故,今道我罪,
世尊定非一切智。因诽谤故,死堕地狱。又
为当来无惭愧比丘,实有罪而言无罪,佛不
在世,谁知我罪者。是故佛语沓婆言:『汝
若有作答言有作,若不作答言不作。』沓婆
答言:『实不作,乃至梦中亦不为此事。』灭摈
比丘尼者,灭摈有三,一者灭身,二者灭不
同住,三者灭罚,是名三灭摈。」
「云何灭身?」
答
曰:「灭作者,是灭身也。」
「云何灭不同住?」
「若犯罪
不出,复不舍邪见,名灭不同住。」
「云何灭罚?」
「汝但作罪自然灭,此是灭罚也。此慈地比丘
尼,于三灭中自得灭身也。佛语诸比丘:『汝
等灭摈慈地比丘尼。』」
法师曰:「此慈地比丘尼
身清净,为人所教作如此谤,教者应灭摈。
何以世尊,教灭摈慈地比丘尼?」
「为以其谤
故摈,为以其犯罪故摈。若以其有罪摈者,
沓婆摩罗子亦应有罪;以其谤故摈者,沓
婆无罪。于律本中说,若比丘以无根波罗
夷法谤比丘,得僧伽婆尸沙。若比丘以无
根波罗夷谤比丘尼,突吉罗。比丘尼谤比
丘亦如是。若尔慈地比丘尼得突吉罗,妄
语故波夜提。」
法师曰:「以无根波罗夷谤比
丘,得僧伽婆尸沙,无波夜提罪。慈地比丘尼
卷十三 第 767a 页 T24-0767.png
犯突吉罗,亦无波夜提罪,所以摈遣慈地
比丘尼,以其自言犯罪故。于是世尊从坐
起入房,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脱法服,
觅白衣服与著,驱其令出。慈地比丘,见摈
慈地比丘尼,语众僧言:『我瞋瞋故,教比丘
尼谤,此是我罪,莫摈慈地比丘尼。』瞋者,转
善心也。不喜者,因瞋故失喜心,是不喜亦
言心垢。无根波罗夷法者,此无实波罗夷。谤
者,于此处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以
肉眼见,亦不自以天眼见。不闻者,不从人
闻。不疑者,不以心疑。有见疑者,有比丘
于村外入草中便曲,有女人亦入草中,比
丘先从草出,女人复从此草出,比丘女人各
不相知。有傍比丘见已,即便生疑心,自念
言:『此两人岂无非法意耶?』是名见疑。闻疑
者,闻比丘与女人闇中语声,因此生疑,是
名闻疑。疑疑者,有男子女人,将饮食入
寺,观看游戏去已,馀残饮食处所狼藉不净,
未得扫除。明日朝旦有客比丘,来入寺中,
见此处所即生疑心,复至旧比丘身有香
气,更复疑言:『当是昨夜,此比丘与女人饮
食,共作非法淫欲也。』是名疑疑。慈地比丘
不见不闻不疑,而生诽谤,是名无根波罗夷
法谤。谤者,欲使彼比丘于清净法退堕,若
言汝得波罗夷罪、得僧伽婆尸沙,若教人
谤,语语悉僧伽婆尸沙。若遣书如此使书无
罪。谤者,有四种:一者戒谤,二者威仪谤,三
者邪见谤,四者恶活谤。」
问曰:「何谓戒谤?」
答
曰:「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若以一一
比丘尼,以其自言犯罪故。于是世尊从坐
起入房,诸比丘即教慈地比丘尼脱法服,
觅白衣服与著,驱其令出。慈地比丘,见摈
慈地比丘尼,语众僧言:『我瞋瞋故,教比丘
尼谤,此是我罪,莫摈慈地比丘尼。』瞋者,转
善心也。不喜者,因瞋故失喜心,是不喜亦
言心垢。无根波罗夷法者,此无实波罗夷。谤
者,于此处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以
肉眼见,亦不自以天眼见。不闻者,不从人
闻。不疑者,不以心疑。有见疑者,有比丘
于村外入草中便曲,有女人亦入草中,比
丘先从草出,女人复从此草出,比丘女人各
不相知。有傍比丘见已,即便生疑心,自念
言:『此两人岂无非法意耶?』是名见疑。闻疑
者,闻比丘与女人闇中语声,因此生疑,是
名闻疑。疑疑者,有男子女人,将饮食入
寺,观看游戏去已,馀残饮食处所狼藉不净,
未得扫除。明日朝旦有客比丘,来入寺中,
见此处所即生疑心,复至旧比丘身有香
气,更复疑言:『当是昨夜,此比丘与女人饮
食,共作非法淫欲也。』是名疑疑。慈地比丘
不见不闻不疑,而生诽谤,是名无根波罗夷
法谤。谤者,欲使彼比丘于清净法退堕,若
言汝得波罗夷罪、得僧伽婆尸沙,若教人
谤,语语悉僧伽婆尸沙。若遣书如此使书无
罪。谤者,有四种:一者戒谤,二者威仪谤,三
者邪见谤,四者恶活谤。」
问曰:「何谓戒谤?」
答
曰:「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若以一一
卷十三 第 767b 页 T24-0767.png
谤,是名戒谤。馀二不定、尼萨耆、九十众学,悉
是威仪谤。邪见谤者,汝言是身有吾有我,
是名邪见谤。恶活谤者,汝以因持戒觅利
养,是名恶活谤。复有四种谤:一者现处,
二者现罪,三者不同住,四者不共法事。现处
者,汝与女人共行淫事,是名现处。现罪者,
汝得重罪,是名现罪。不同住者,我不与汝
共住一处,是名不同住。不共法事者,布萨
说戒自恣一切羯磨不同,是名不共法事。若
言汝犯重罪,非沙门非释种子,如是之语
得罪。若被谤者言:『汝何不礼我?』答言:『汝非
沙门非释种子。』若如是答者僧伽婆尸沙。
若言法师自知,何假我言,如是语未犯罪。」
法师曰:「谤者被谤者后当广说。谤者共至僧
前白僧言:『愿诸大德,为我等欢喜判此事,
我等亦欢喜奉行。』众僧应为判此事。若言:『众
僧为我判此事莫停,若是者我当受持,若
不是者我不受。』若作如是语者,众僧语谤
者言:『汝且礼佛为其说法,后当为汝判此
事。』若迁延至冥,罪人语众僧言:『日既冥,我
且还所住。』众僧答言善,得稣息已,明朝复
来僧中求判此事,众僧答言:『且还去。』如是
至三。如是满三已,心软折伏,僧应取此事
为判。虽满三请,心犹刚强言语粗强,众僧语
言:『此处少律师,不得为汝判此事,汝可
往馀寺求判。』众僧问言:『汝已求僧未?』答言:
『已求僧,教我来此。』众僧言:『若如是者,此处
亦无律师,可馀寺更觅。』如是次第求觅不
得,心软折伏还归本处,白众僧言:『我等诸
是威仪谤。邪见谤者,汝言是身有吾有我,
是名邪见谤。恶活谤者,汝以因持戒觅利
养,是名恶活谤。复有四种谤:一者现处,
二者现罪,三者不同住,四者不共法事。现处
者,汝与女人共行淫事,是名现处。现罪者,
汝得重罪,是名现罪。不同住者,我不与汝
共住一处,是名不同住。不共法事者,布萨
说戒自恣一切羯磨不同,是名不共法事。若
言汝犯重罪,非沙门非释种子,如是之语
得罪。若被谤者言:『汝何不礼我?』答言:『汝非
沙门非释种子。』若如是答者僧伽婆尸沙。
若言法师自知,何假我言,如是语未犯罪。」
法师曰:「谤者被谤者后当广说。谤者共至僧
前白僧言:『愿诸大德,为我等欢喜判此事,
我等亦欢喜奉行。』众僧应为判此事。若言:『众
僧为我判此事莫停,若是者我当受持,若
不是者我不受。』若作如是语者,众僧语谤
者言:『汝且礼佛为其说法,后当为汝判此
事。』若迁延至冥,罪人语众僧言:『日既冥,我
且还所住。』众僧答言善,得稣息已,明朝复
来僧中求判此事,众僧答言:『且还去。』如是
至三。如是满三已,心软折伏,僧应取此事
为判。虽满三请,心犹刚强言语粗强,众僧语
言:『此处少律师,不得为汝判此事,汝可
往馀寺求判。』众僧问言:『汝已求僧未?』答言:
『已求僧,教我来此。』众僧言:『若如是者,此处
亦无律师,可馀寺更觅。』如是次第求觅不
得,心软折伏还归本处,白众僧言:『我等诸
卷十三 第 767c 页 T24-0767.png
处觅求僧,无人判,愿大德为我等判此
事,我等欢喜奉行。』众僧应依法为判。众僧
问被谤者言:『汝有此事不?』众僧应作白羯
磨和合灭此斗诤事,若无惭愧者谤有惭愧
者,被谤者有智慧,谤者无智慧。若来僧撤,
应穷诘此事,此比丘痴顽答对谬僻,僧语言:
『汝无知不解,何以谤人?汝应共和合还去,
莫举此事。』若谤者有智慧,以见闻疑罪于
僧前能答,众僧应问被谤者。若有罪者众
僧应为治,若无罪者僧应答言:『汝各自还
去。』若有惭愧者谤无惭愧者,谤者痴。若来
撤僧,僧应方便问谤者言:『汝以何谤?以戒
谤?以威仪谤?』」
法师曰:「何以有惭愧者教,
无惭愧者不教,众僧便随爱瞋怖痴?」
答曰:
「不然。何以故?为欲折伏无惭愧人故,有惭
愧者得安乐住故;若教无惭愧人,得势力
增长恶法故,有惭愧者无势力,不得安乐
住故,是故僧不教无惭愧人。若谤者被谤
者俱有惭愧,众僧应懦软为说法教化言:
『汝若有相触犯,更相忏谢,汝等各还和合共
住。』若相谤事,众僧乃至满三教化和合,犹
不肯罢,众僧应依法为判。」
法师问曰:「谤法
若为初中后?」
答曰:「先作求听,是为初,若撤
僧,是为中,若有罪无罪僧为灭,是为后。」
问曰:「谤法有几根、有几地?」
答曰:「谤有二根、
三处、五地。」
「何谓二根?」
「有根法谤、无根法谤,是
名二根。」
「何谓三处?」「见、闻、疑,是名三处。」
「何
谓五地?」
「一者时,二者真实不虚,三者无瞋
以怜悯心,四者有义,五者不随爱怖,是名
事,我等欢喜奉行。』众僧应依法为判。众僧
问被谤者言:『汝有此事不?』众僧应作白羯
磨和合灭此斗诤事,若无惭愧者谤有惭愧
者,被谤者有智慧,谤者无智慧。若来僧撤,
应穷诘此事,此比丘痴顽答对谬僻,僧语言:
『汝无知不解,何以谤人?汝应共和合还去,
莫举此事。』若谤者有智慧,以见闻疑罪于
僧前能答,众僧应问被谤者。若有罪者众
僧应为治,若无罪者僧应答言:『汝各自还
去。』若有惭愧者谤无惭愧者,谤者痴。若来
撤僧,僧应方便问谤者言:『汝以何谤?以戒
谤?以威仪谤?』」
法师曰:「何以有惭愧者教,
无惭愧者不教,众僧便随爱瞋怖痴?」
答曰:
「不然。何以故?为欲折伏无惭愧人故,有惭
愧者得安乐住故;若教无惭愧人,得势力
增长恶法故,有惭愧者无势力,不得安乐
住故,是故僧不教无惭愧人。若谤者被谤
者俱有惭愧,众僧应懦软为说法教化言:
『汝若有相触犯,更相忏谢,汝等各还和合共
住。』若相谤事,众僧乃至满三教化和合,犹
不肯罢,众僧应依法为判。」
法师问曰:「谤法
若为初中后?」
答曰:「先作求听,是为初,若撤
僧,是为中,若有罪无罪僧为灭,是为后。」
问曰:「谤法有几根、有几地?」
答曰:「谤有二根、
三处、五地。」
「何谓二根?」
「有根法谤、无根法谤,是
名二根。」
「何谓三处?」「见、闻、疑,是名三处。」
「何
谓五地?」
「一者时,二者真实不虚,三者无瞋
以怜悯心,四者有义,五者不随爱怖,是名
卷十三 第 768a 页 T24-0768.png
五地。若问若不问者,以无根波罗夷法谤
已,若众僧问,若二三人乃至一人,若于僧
前自说成罪,得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诤有
四诤,相言为初。」
「诤有何义?」
「證罪为诤此
事,是名为诤。」
「此相言诤,为善、为不善、为无
记耶?」
答曰:「亦善亦不善亦无记。云何善?云何
不善?善者用法论,是名善。用非法论者,是
名不善。不以法不以非法论者,是名无
记。」
法师曰:「馀三诤后当解说。若言:『汝沙弥、
汝优婆塞,汝外道、汝尼揵陀,汝黄门、汝二根
人,汝畜生,汝杀父、汝杀母、汝杀阿罗汉、汝
破和合僧、汝出佛身血。』如是为初,得僧伽
婆尸沙。狐疑者,于见闻狐疑,疑者二心也,
亦言忘前事某时某日。」
法师曰:「馀文句易可
解耳。若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僧伽婆尸
沙;僧伽婆尸沙法谤,波夜提;以威仪法谤,
突吉罗。若以瞋故不现前谤,波夜提。若以
威仪法不现前谤,突吉罗。无罪者,最初
未制戒、颠狂、心乱、痛恼所缠不犯。此戒从
身心中起,是故律本中说,身业口意业性罪。
谤戒广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迦兰陀园中,慈
地比丘从耆阇崛山下,见一羊行淫。慈地
比丘语诸伴言:『我等取羖羊名沓婆摩罗
子,取母羊为慈地比丘尼。』诸比丘答言:『善
哉,我今以此法谤沓婆摩罗子,无不为此
败。』欢喜共去往到僧所,而白僧言:『我等见
沓婆摩罗子,与慈地比丘尼共作淫事。』众僧
闻慈地比丘语已,即集众僧共判此事。众
已,若众僧问,若二三人乃至一人,若于僧
前自说成罪,得僧伽婆尸沙。」
法师曰:「诤有
四诤,相言为初。」
「诤有何义?」
「證罪为诤此
事,是名为诤。」
「此相言诤,为善、为不善、为无
记耶?」
答曰:「亦善亦不善亦无记。云何善?云何
不善?善者用法论,是名善。用非法论者,是
名不善。不以法不以非法论者,是名无
记。」
法师曰:「馀三诤后当解说。若言:『汝沙弥、
汝优婆塞,汝外道、汝尼揵陀,汝黄门、汝二根
人,汝畜生,汝杀父、汝杀母、汝杀阿罗汉、汝
破和合僧、汝出佛身血。』如是为初,得僧伽
婆尸沙。狐疑者,于见闻狐疑,疑者二心也,
亦言忘前事某时某日。」
法师曰:「馀文句易可
解耳。若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僧伽婆尸
沙;僧伽婆尸沙法谤,波夜提;以威仪法谤,
突吉罗。若以瞋故不现前谤,波夜提。若以
威仪法不现前谤,突吉罗。无罪者,最初
未制戒、颠狂、心乱、痛恼所缠不犯。此戒从
身心中起,是故律本中说,身业口意业性罪。
谤戒广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迦兰陀园中,慈
地比丘从耆阇崛山下,见一羊行淫。慈地
比丘语诸伴言:『我等取羖羊名沓婆摩罗
子,取母羊为慈地比丘尼。』诸比丘答言:『善
哉,我今以此法谤沓婆摩罗子,无不为此
败。』欢喜共去往到僧所,而白僧言:『我等见
沓婆摩罗子,与慈地比丘尼共作淫事。』众僧
闻慈地比丘语已,即集众僧共判此事。众
卷十三 第 768b 页 T24-0768.png
僧问慈地比丘:『汝定何处,见沓婆摩罗子
与慈地比丘尼共作淫事?』答言:『我等从耆
阇崛山下,入聚落乞食,道中逢见沓婆摩
罗子与慈地比丘尼共语调戏。』众僧问沓婆
摩罗子言:『此时汝在何处?』沓婆答言:『在竹
林精舍。』『汝何所作?』答众僧言:『为众僧分布
饮食。』『谁知见汝?』答言:『众僧知见。』问者,作白
羯磨问众僧:『某时某时,定见沓婆为众僧
分布饮食不?』众僧答言:『实见为僧分食。』众
僧复问慈地比丘:『汝语不相应,当是方便
非真实也。』众僧如是三问已,慈地比丘答
言:『如是实是方便。』众僧诃责慈地比丘言:
『云何以馀分事与沓婆?』」
问曰:「云何馀分?」
答
言:「馀分者,沓婆是人,羊是非人,以羊当沓
婆处,是名馀分。以母羊当慈地比丘尼,亦
名馀分。何以故?以事相似故。是故律本中
说,若片若似片,次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
广说,是名馀分。同种姓者,有一比丘,同刹
利种出家,见彼刹利行淫,谤此刹利比丘
言:『汝犯波罗夷。』众僧问言:『汝实见此刹利
行淫不?』答言:『实见。』语语僧伽婆尸沙。相名
房舍见彼而谤此,犯不犯如前所说。无罪
者,若实见犯、最初未制戒、颠狂、心乱、痛恼
所缠不犯。第二谤句广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竹林精舍,此破和合僧戒
中,于是提婆达多,往至拘迦利迦一吒
无迦利骞陀毗耶子娑勿陀达多所,至已语
诸长老言:『我等共破和合僧及如来威德。』破
和合僧因缘,后骞陀迦中当说。善哉大德者,
与慈地比丘尼共作淫事?』答言:『我等从耆
阇崛山下,入聚落乞食,道中逢见沓婆摩
罗子与慈地比丘尼共语调戏。』众僧问沓婆
摩罗子言:『此时汝在何处?』沓婆答言:『在竹
林精舍。』『汝何所作?』答众僧言:『为众僧分布
饮食。』『谁知见汝?』答言:『众僧知见。』问者,作白
羯磨问众僧:『某时某时,定见沓婆为众僧
分布饮食不?』众僧答言:『实见为僧分食。』众
僧复问慈地比丘:『汝语不相应,当是方便
非真实也。』众僧如是三问已,慈地比丘答
言:『如是实是方便。』众僧诃责慈地比丘言:
『云何以馀分事与沓婆?』」
问曰:「云何馀分?」
答
言:「馀分者,沓婆是人,羊是非人,以羊当沓
婆处,是名馀分。以母羊当慈地比丘尼,亦
名馀分。何以故?以事相似故。是故律本中
说,若片若似片,次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
广说,是名馀分。同种姓者,有一比丘,同刹
利种出家,见彼刹利行淫,谤此刹利比丘
言:『汝犯波罗夷。』众僧问言:『汝实见此刹利
行淫不?』答言:『实见。』语语僧伽婆尸沙。相名
房舍见彼而谤此,犯不犯如前所说。无罪
者,若实见犯、最初未制戒、颠狂、心乱、痛恼
所缠不犯。第二谤句广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竹林精舍,此破和合僧戒
中,于是提婆达多,往至拘迦利迦一吒
无迦利骞陀毗耶子娑勿陀达多所,至已语
诸长老言:『我等共破和合僧及如来威德。』破
和合僧因缘,后骞陀迦中当说。善哉大德者,
卷十三 第 768c 页 T24-0768.png
此是乞语也。愿一切比丘,尽形受在阿兰若
处住,此是受头陀法。若比丘还聚落中住
犯罪,愿佛为诸比丘如是结戒,馀四法亦
如是。我等令人知者,佛不随我等制,我等
自行此法,令人知我等少欲知足,于是发
大善心。佛闻调达乞五法欲破和合僧,佛
念言:『此人为利养故,必堕地狱。』佛念言:『我
若许调达五法者,多有善男子出家,若受
持此法,则于道有难。』是故律本中说,止止
调达,勿建此法。若善男子,或在阿兰若处
或在聚落,随心所乐各不障道。
「头陀乞食、
舍粪扫衣、半月树下、不食鱼肉。佛言:『除
三疑不食。』云何三疑?一者见,二者闻,三者
疑。云何见?见檀越为比丘杀。云何闻?闻檀
越为比丘杀。云何疑?疑为比丘杀。若见疑
者,云何见疑?比丘从阿兰若处入聚落乞
食,道逢见诸白衣入山行猎,明日聚落作
大会,诸比丘于会得肉,心自念言:『昨日见
诸檀越行猎,疑此肉当是为猎得也?』是名
见疑,不得食。若檀越言:『我本为王及自为
行猎,不为比丘,大德但食。』若如是者食无
罪。闻疑者,比丘在阿兰若处,闻聚落行猎
设会。檀越请比丘食,比丘疑心,若食得罪。
若檀越言:『我自为行猎,不为比丘。』若如是
者食无罪,是名闻疑。若不见不闻不疑
为比丘杀,如是食无罪,有见得食。云何
有见得食?若见人屠杀,不为比丘,后若
得肉食无罪,是名有见杀得食无罪。闻者,
比丘自闻杀声,不为比丘,比丘若得此肉,
处住,此是受头陀法。若比丘还聚落中住
犯罪,愿佛为诸比丘如是结戒,馀四法亦
如是。我等令人知者,佛不随我等制,我等
自行此法,令人知我等少欲知足,于是发
大善心。佛闻调达乞五法欲破和合僧,佛
念言:『此人为利养故,必堕地狱。』佛念言:『我
若许调达五法者,多有善男子出家,若受
持此法,则于道有难。』是故律本中说,止止
调达,勿建此法。若善男子,或在阿兰若处
或在聚落,随心所乐各不障道。
「头陀乞食、
舍粪扫衣、半月树下、不食鱼肉。佛言:『除
三疑不食。』云何三疑?一者见,二者闻,三者
疑。云何见?见檀越为比丘杀。云何闻?闻檀
越为比丘杀。云何疑?疑为比丘杀。若见疑
者,云何见疑?比丘从阿兰若处入聚落乞
食,道逢见诸白衣入山行猎,明日聚落作
大会,诸比丘于会得肉,心自念言:『昨日见
诸檀越行猎,疑此肉当是为猎得也?』是名
见疑,不得食。若檀越言:『我本为王及自为
行猎,不为比丘,大德但食。』若如是者食无
罪。闻疑者,比丘在阿兰若处,闻聚落行猎
设会。檀越请比丘食,比丘疑心,若食得罪。
若檀越言:『我自为行猎,不为比丘。』若如是
者食无罪,是名闻疑。若不见不闻不疑
为比丘杀,如是食无罪,有见得食。云何
有见得食?若见人屠杀,不为比丘,后若
得肉食无罪,是名有见杀得食无罪。闻者,
比丘自闻杀声,不为比丘,比丘若得此肉,
卷十三 第 769a 页 T24-0769.png
比丘得食无罪,是名闻。疑得食无罪,疑
者,比丘入聚落乞食,见新肉疑不敢受,若
檀越言:『不为比丘杀。』得食无罪,是名疑得
食。若檀越为比丘杀,若不见不闻不疑,
得食无罪。若檀越请二人与食,下座心自
念言:『此当为上座杀,不为我,我食无罪。』
上座复自念言:『此当为下座杀,本不为我,
我食无罪。』若如此者,两各自疑为彼,上下
座疑俱食无罪。若人为比丘杀,比丘不知,
食竟方知,如此者无罪。若比丘得肉食,应
问然后食。何以故?为欲分别净不净得食
故。熊猪肉相似故,不但熊猪,更有相似者,
是故应问。
「欢喜踊跃者,调达乞五法,世尊
不与,调达欢喜自念言:『我今定得破和合僧。』
拘迦利闻语已,心大懊恼,如服毒药无异。
调达教化同伴,作如是言:『汝何以懊恼?出
家求道宜应精进,瞿昙沙门亦有此法,不
尽形寿,我今尽形寿受持此法,何以懊恼?』同
伴闻已欢喜随从。」
法师曰:「调达痴人,已向阿
鼻地狱不觉不知,欢喜礼佛而去,还向拘
迦利等言:『我共汝等,当行此五法,令人
知我等少欲知足。』多欲无厌足者,衣服饮食
受不节量,是名多欲无厌足也。调达语同
伴言:『瞿昙沙门恒自思念,我声闻弟子云何
得衣服饮食不以为劳?此是多欲无厌足
人。』佛语调达:『汝勿乐此法破和合僧,是重
罪也。』若众僧和合,如水乳合安乐行,若破
如是僧者,一劫在阿鼻地狱受诸苦痛;若
僧破能令更和合者,一劫在天上欢喜,受
者,比丘入聚落乞食,见新肉疑不敢受,若
檀越言:『不为比丘杀。』得食无罪,是名疑得
食。若檀越为比丘杀,若不见不闻不疑,
得食无罪。若檀越请二人与食,下座心自
念言:『此当为上座杀,不为我,我食无罪。』
上座复自念言:『此当为下座杀,本不为我,
我食无罪。』若如此者,两各自疑为彼,上下
座疑俱食无罪。若人为比丘杀,比丘不知,
食竟方知,如此者无罪。若比丘得肉食,应
问然后食。何以故?为欲分别净不净得食
故。熊猪肉相似故,不但熊猪,更有相似者,
是故应问。
「欢喜踊跃者,调达乞五法,世尊
不与,调达欢喜自念言:『我今定得破和合僧。』
拘迦利闻语已,心大懊恼,如服毒药无异。
调达教化同伴,作如是言:『汝何以懊恼?出
家求道宜应精进,瞿昙沙门亦有此法,不
尽形寿,我今尽形寿受持此法,何以懊恼?』同
伴闻已欢喜随从。」
法师曰:「调达痴人,已向阿
鼻地狱不觉不知,欢喜礼佛而去,还向拘
迦利等言:『我共汝等,当行此五法,令人
知我等少欲知足。』多欲无厌足者,衣服饮食
受不节量,是名多欲无厌足也。调达语同
伴言:『瞿昙沙门恒自思念,我声闻弟子云何
得衣服饮食不以为劳?此是多欲无厌足
人。』佛语调达:『汝勿乐此法破和合僧,是重
罪也。』若众僧和合,如水乳合安乐行,若破
如是僧者,一劫在阿鼻地狱受诸苦痛;若
僧破能令更和合者,一劫在天上欢喜,受
卷十三 第 769b 页 T24-0769.png
梵天福也。
「诸比丘为调达种种方便说法,诸
善比丘见调达破和合僧,以种种方便教
化,令其开解,心同身同与僧和合,如水乳
合。心同者,心同法。身同者,身同共一和合
布萨。云何不同身?虽共一处,心行外法,是
名形同心不同。坚持不舍者,执破僧事不
置,是名坚持诸比丘。谏是比丘者,诸有惭
愧比丘谏诸比丘,莫破和合僧,令与僧同
住。诸比丘应三谏,舍者善;若不舍,第一谏
不舍突吉罗罪,第二谏不舍偷兰遮,第三
谏不舍僧伽婆尸沙罪。外谏者,诸比丘闻欲
破和合僧,往到其所谏言:『长老!莫破和合
僧。若破僧者甚重,若舍者善。』若不舍,捉手
牵至僧中语言:『汝莫破和合僧。』如是三谏。
外软语三谏,将至僧中软语三谏不舍,悉
犯突吉罗罪。若舍者善,不舍者,应作白四
羯磨谏。若初白羯磨不舍,犯突吉罗罪,若
作第一羯磨不舍,犯偷兰遮罪,第二羯磨
亦偷兰遮罪,第三羯磨不舍僧伽婆尸沙。」
问
曰:「第三羯磨,为初得僧伽婆尸沙,为中得,
为后得?」
答曰:「最后得,最初犯者,调达是也。」
问曰:「馀戒最初不犯,调达亦应不犯?」
答曰:
「以其僧三谏不舍故,所以犯罪。」
法师曰:「次
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广说。此戒具三事,
身心口意业苦受。破和合僧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精舍,第二破和合
戒中,助破僧者,心乐随从受持其法。别众
者,不同布萨说戒自恣,为助破和合僧,令
僧不增长,是名别众。我等可忍知者,若其
「诸比丘为调达种种方便说法,诸
善比丘见调达破和合僧,以种种方便教
化,令其开解,心同身同与僧和合,如水乳
合。心同者,心同法。身同者,身同共一和合
布萨。云何不同身?虽共一处,心行外法,是
名形同心不同。坚持不舍者,执破僧事不
置,是名坚持诸比丘。谏是比丘者,诸有惭
愧比丘谏诸比丘,莫破和合僧,令与僧同
住。诸比丘应三谏,舍者善;若不舍,第一谏
不舍突吉罗罪,第二谏不舍偷兰遮,第三
谏不舍僧伽婆尸沙罪。外谏者,诸比丘闻欲
破和合僧,往到其所谏言:『长老!莫破和合
僧。若破僧者甚重,若舍者善。』若不舍,捉手
牵至僧中语言:『汝莫破和合僧。』如是三谏。
外软语三谏,将至僧中软语三谏不舍,悉
犯突吉罗罪。若舍者善,不舍者,应作白四
羯磨谏。若初白羯磨不舍,犯突吉罗罪,若
作第一羯磨不舍,犯偷兰遮罪,第二羯磨
亦偷兰遮罪,第三羯磨不舍僧伽婆尸沙。」
问
曰:「第三羯磨,为初得僧伽婆尸沙,为中得,
为后得?」
答曰:「最后得,最初犯者,调达是也。」
问曰:「馀戒最初不犯,调达亦应不犯?」
答曰:
「以其僧三谏不舍故,所以犯罪。」
法师曰:「次
第文句易可解耳,不须广说。此戒具三事,
身心口意业苦受。破和合僧说竟。
「尔时佛住王舍城于竹林精舍,第二破和合
戒中,助破僧者,心乐随从受持其法。别众
者,不同布萨说戒自恣,为助破和合僧,令
僧不增长,是名别众。我等可忍知者,若其
卷十三 第 769c 页 T24-0769.png
所说我等皆忍皆知。诸长老,莫助破和合
僧,当助和合僧,僧和合欢喜不诤,如水乳
合。馀文句易可解耳。馀文句,如前破僧无
异。第二破僧竟。
「尔时佛住拘参毗耶于瞿私多园中,恶性难
语戒中,不善行者,种种身业口业,行不善
行。『长老!何以向我作如是言?此是贡高
语也。』」
法师曰:「我今解释其义。此恶性比丘,
不受诸比丘教语言:『汝等不应教我,我
应教汝等。何以故?佛是我家佛。何以故?我
与揵陟将佛入山学道,不见诸长老一
人侍从佛者,佛得道已而转法轮,是故佛
是我家佛,法亦是我家法,是故我应教诸
长老,长老不应反教我。』」
法师曰:「阐那比丘,
何以不言僧是我家僧?为与众僧斗诤故,
不得言僧是我家僧。『诸长老,譬如秋天树
叶落地,风吹聚集共在一处。又如水上浮
蓱,风吹并在一处。诸长老种种出家,入佛
法中亦复如是。是故诸长老不应教我,我
应教诸长老。』自身作不可共语者,诸同学
比丘以波罗提木叉教,以贡高故,不受
其语。应可共语者,于波罗提木叉中,共说
共罪中出故,是以佛法中得增长。次第文句
易可解耳。恶性戒广说竟。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
僧,当助和合僧,僧和合欢喜不诤,如水乳
合。馀文句易可解耳。馀文句,如前破僧无
异。第二破僧竟。
「尔时佛住拘参毗耶于瞿私多园中,恶性难
语戒中,不善行者,种种身业口业,行不善
行。『长老!何以向我作如是言?此是贡高
语也。』」
法师曰:「我今解释其义。此恶性比丘,
不受诸比丘教语言:『汝等不应教我,我
应教汝等。何以故?佛是我家佛。何以故?我
与揵陟将佛入山学道,不见诸长老一
人侍从佛者,佛得道已而转法轮,是故佛
是我家佛,法亦是我家法,是故我应教诸
长老,长老不应反教我。』」
法师曰:「阐那比丘,
何以不言僧是我家僧?为与众僧斗诤故,
不得言僧是我家僧。『诸长老,譬如秋天树
叶落地,风吹聚集共在一处。又如水上浮
蓱,风吹并在一处。诸长老种种出家,入佛
法中亦复如是。是故诸长老不应教我,我
应教诸长老。』自身作不可共语者,诸同学
比丘以波罗提木叉教,以贡高故,不受
其语。应可共语者,于波罗提木叉中,共说
共罪中出故,是以佛法中得增长。次第文句
易可解耳。恶性戒广说竟。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
卷十三 第 770a 页 T24-077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