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序品第一¶ 第 673b 页
No. 1462
《善见律毗婆沙=娑【圣】*沙沙》
* 序品第一
箫齐外国三藏=沙门【三】【宫】*三藏=沙门【宋】【元】【明】【宫】*三藏僧伽跋陀罗译三藏僧伽跋陀罗译
南无诸佛
「 若人百亿劫,
不可思议时,
为一切众生,
往至疲倦处,
正为世间故,
南无大慈悲。
由法难知故,
从生生世间,
稽首头顶礼,
甚深微妙法。
破裂坏消尽,
无明烦恼网,
若戒定智慧,
解脱具足行。
勤修功德者,
众僧良福田,
我今一心归,
头面稽首礼。
归命三宝竟,
至演毗尼义,
令正法久住,
利益饶众生。
以此功德愿,
消除诸恶患,
若乐持戒者,
持戒离众苦。」
说曰:
「律本初说,尔时,佛在毗兰若,优波离
为说之首,时集五百大比丘众。何以故?如来
初成道,于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最后说法
度须跋陀罗,所应作者已讫,于俱尸那
末罗王林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平旦时
入无馀涅槃。七日后迦叶从叶波国来,与
五百比丘僧,往俱尸那国,问讯世尊。路逢
一道士,迦叶问曰:『见我师不?』道士答言:『汝
师瞿昙沙门,命过已经七日。瞿昙涅槃,诸人
天供养,我从彼得此天曼陀罗华。』迦叶与
序品第一¶ 第 673c 页 T24-0673.png
大比丘闻佛已涅槃,宛转涕哭闷绝躄地。
时有比丘,名须跋陀罗摩诃罗言:『止,止!何
足啼哭?大沙门在时,是净是不净、是应作是
不应作。今适我等意,欲作而作,不作而止。』
时迦叶默然而忆此语,便自思惟:『恶法未兴,
宜集法藏。若正法住世,利益众生。』迦叶复
念:『佛在世时语阿难:「我涅槃后,所说法戒即
汝大师。」是故我今当演此法。』迦叶惟念:『如
来在世时以袈裟纳衣施我。』又念:『往昔
佛语比丘:「我入第一禅定,迦叶亦入定。」如
来如是赞叹我,圣利满足与佛无异,此是
如来威德加我。譬如大王脱身上铠,施与
其子使护其种姓,如来当知,我灭度后迦
叶当护正法,是故如来施衣与我。』
「迦叶即
集比丘僧,语诸比丘:『我于一时,闻须跋陀
罗摩诃罗言:「大沙门在时,是净是不净、是
应作是不应作。今适我等意,欲作而作,不
作而止。」诸长老!我等辈宜出法藏及毗尼
藏。』诸比丘白大德迦叶:『大德!当选择诸比
丘,大德迦叶!佛法九关一切悉通,一切学人
须陀洹、斯陀含,爱尽比丘,非一百亦非一
千,通知三藏者得至四辩,有大神力得三
达智,佛所赞叹。又爱尽比丘五百少一,是
大德摩诃迦叶!所以选择五百而少一者,
时有比丘,名须跋陀罗摩诃罗言:『止,止!何
足啼哭?大沙门在时,是净是不净、是应作是
不应作。今适我等意,欲作而作,不作而止。』
时迦叶默然而忆此语,便自思惟:『恶法未兴,
宜集法藏。若正法住世,利益众生。』迦叶复
念:『佛在世时语阿难:「我涅槃后,所说法戒即
汝大师。」是故我今当演此法。』迦叶惟念:『如
来在世时以袈裟纳衣施我。』又念:『往昔
佛语比丘:「我入第一禅定,迦叶亦入定。」如
来如是赞叹我,圣利满足与佛无异,此是
如来威德加我。譬如大王脱身上铠,施与
其子使护其种姓,如来当知,我灭度后迦
叶当护正法,是故如来施衣与我。』
「迦叶即
集比丘僧,语诸比丘:『我于一时,闻须跋陀
罗摩诃罗言:「大沙门在时,是净是不净、是
应作是不应作。今适我等意,欲作而作,不
作而止。」诸长老!我等辈宜出法藏及毗尼
藏。』诸比丘白大德迦叶:『大德!当选择诸比
丘,大德迦叶!佛法九关一切悉通,一切学人
须陀洹、斯陀含,爱尽比丘,非一百亦非一
千,通知三藏者得至四辩,有大神力得三
达智,佛所赞叹。又爱尽比丘五百少一,是
大德摩诃迦叶!所以选择五百而少一者,
序品第一¶ 第 674a 页 T24-0674.png
为长老阿难故。若无阿难,无人出法;阿
难所以不得入者,正在学地。』
「大德迦叶,
为欲断诸诽谤故,不取阿难。诸比丘言:
『阿难虽在学地,而亲从佛前受修多罗、祇
夜,于法有恩,复是耆老,释迦种族如来亲
叔之子,又无偏党三毒。大德迦叶!应取阿
难足五百数,此是众圣意也。』诸大德比丘
作是思惟:『在何处集法藏?唯王舍城众
事具足,我等宜往王舍城中,安居三月出
毗尼藏,莫令馀比丘在此安居。所以者何?
恐馀比丘不顺从故,是以遣出。』于是大德
迦叶白二羯磨,于僧耆品中广明。
「于是
从如来涅槃,后七日大会,复七日中供养
舍利,过半月已,馀夏一月半在,迦叶已知
安居已近。迦叶语诸长老:『我等去时已至,
往王舍城。』大德迦叶,将二百五十比丘逐
一路去。大德阿㝹楼驮,将二百五十比丘,
复逐一路去。贤者阿难,取如来袈裟,比丘
僧围绕,往舍卫国,至如来故住处。舍卫城
人见阿难已,懊恼悲泣问阿难言:『如来今
在何所而独来耶?』诸人号哭,犹如如来初
涅槃时。贤者阿难,以无常法教化诸人,既
教化已,入祇树园,即开佛房取佛床座
出外拂拭,入房扫洒。扫洒已,取房中故供养
花出外弃之,还取床座复安如本。贤者阿
难种种供养,如佛在时无异。于是阿难,从
佛涅槃后,坐倚既久四大沈重,欲自疗治,
一日已至三日中服乳,取利而于寺坐。
「时
有修婆那婆罗门来请阿难,阿难答曰:『今
难所以不得入者,正在学地。』
「大德迦叶,
为欲断诸诽谤故,不取阿难。诸比丘言:
『阿难虽在学地,而亲从佛前受修多罗、祇
夜,于法有恩,复是耆老,释迦种族如来亲
叔之子,又无偏党三毒。大德迦叶!应取阿
难足五百数,此是众圣意也。』诸大德比丘
作是思惟:『在何处集法藏?唯王舍城众
事具足,我等宜往王舍城中,安居三月出
毗尼藏,莫令馀比丘在此安居。所以者何?
恐馀比丘不顺从故,是以遣出。』于是大德
迦叶白二羯磨,于僧耆品中广明。
「于是
从如来涅槃,后七日大会,复七日中供养
舍利,过半月已,馀夏一月半在,迦叶已知
安居已近。迦叶语诸长老:『我等去时已至,
往王舍城。』大德迦叶,将二百五十比丘逐
一路去。大德阿㝹楼驮,将二百五十比丘,
复逐一路去。贤者阿难,取如来袈裟,比丘
僧围绕,往舍卫国,至如来故住处。舍卫城
人见阿难已,懊恼悲泣问阿难言:『如来今
在何所而独来耶?』诸人号哭,犹如如来初
涅槃时。贤者阿难,以无常法教化诸人,既
教化已,入祇树园,即开佛房取佛床座
出外拂拭,入房扫洒。扫洒已,取房中故供养
花出外弃之,还取床座复安如本。贤者阿
难种种供养,如佛在时无异。于是阿难,从
佛涅槃后,坐倚既久四大沈重,欲自疗治,
一日已至三日中服乳,取利而于寺坐。
「时
有修婆那婆罗门来请阿难,阿难答曰:『今
序品第一¶ 第 674b 页 T24-0674.png
日服药不得应命,明日当赴。』至日将一长
老比丘,到脩婆那家。脩婆那即问脩多罗
义,是故阿鋡第十品中,名《脩婆那脩多罗
经》。于是阿难,于祇树园中种种修护已,欲
入安居向王舍城。
「大德迦叶,与阿㝹楼驮
一切比丘众,至王舍城。尔时见十八大寺一
时颓毁,如来灭后,诸比丘衣笐诸物纵横弃
散而去,是故狼藉。五百大德比丘顺佛教
故,修护房舍。若不修护,外道当作此言:
『瞿昙沙门在世时修治房舍,既涅槃后弃舍
而去。』为息此讥嫌故,宜应料理。迦叶言:
『佛在世时赞叹安居,先事修护房舍。』作计
校已,往至阿阇世王所,告求所须。王见比
丘,头面礼足即问:『大德何所须求?』迦叶答
曰:『十八大寺颓毁败坏,今欲修护,王自知
之。』王答:『善哉!』即给作人。
「夏初一月日,迦叶
等修治,修治寺中已,复往王所而白王曰:
『所修护寺今悉毕竟,我等今者便演出法藏
及毗尼藏。』王答:『大善!所愿成就。』王复言曰:『我
今当转王威法轮,诸大德当演无上法
轮。』王白众僧:『我今政听诸大德使令。』众僧
答曰:『先立讲堂。』王问:『何处起戴?』答曰:『可于
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造,此中闲静。』
王答:『甚善!』于是阿阇世王威力,犹如第二
忉利天毗舍技巧,须臾之顷即立,成办栋
梁椽柱、障壁阶道,皆悉刻镂种种异妙。于
讲堂上,以珍玩妙宝而庄严之,悬众杂花
缤纷罗列,地下亦复如是,种种殊妙犹如
梵天宫殿无异,𣰽𣯫茵褥荐席五百,敷
老比丘,到脩婆那家。脩婆那即问脩多罗
义,是故阿鋡第十品中,名《脩婆那脩多罗
经》。于是阿难,于祇树园中种种修护已,欲
入安居向王舍城。
「大德迦叶,与阿㝹楼驮
一切比丘众,至王舍城。尔时见十八大寺一
时颓毁,如来灭后,诸比丘衣笐诸物纵横弃
散而去,是故狼藉。五百大德比丘顺佛教
故,修护房舍。若不修护,外道当作此言:
『瞿昙沙门在世时修治房舍,既涅槃后弃舍
而去。』为息此讥嫌故,宜应料理。迦叶言:
『佛在世时赞叹安居,先事修护房舍。』作计
校已,往至阿阇世王所,告求所须。王见比
丘,头面礼足即问:『大德何所须求?』迦叶答
曰:『十八大寺颓毁败坏,今欲修护,王自知
之。』王答:『善哉!』即给作人。
「夏初一月日,迦叶
等修治,修治寺中已,复往王所而白王曰:
『所修护寺今悉毕竟,我等今者便演出法藏
及毗尼藏。』王答:『大善!所愿成就。』王复言曰:『我
今当转王威法轮,诸大德当演无上法
轮。』王白众僧:『我今政听诸大德使令。』众僧
答曰:『先立讲堂。』王问:『何处起戴?』答曰:『可于
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造,此中闲静。』
王答:『甚善!』于是阿阇世王威力,犹如第二
忉利天毗舍技巧,须臾之顷即立,成办栋
梁椽柱、障壁阶道,皆悉刻镂种种异妙。于
讲堂上,以珍玩妙宝而庄严之,悬众杂花
缤纷罗列,地下亦复如是,种种殊妙犹如
梵天宫殿无异,𣰽𣯫茵褥荐席五百,敷
序品第一¶ 第 674c 页 T24-0674.png
置床上,悉北向坐。又高座以众宝庄饰,选
高座中最精妙者,拟以说法高座东向。
「众
僧语阿难曰:『明日集众出毗尼藏,汝犹须
陀洹道,云何得入?汝勿懈怠。』于是阿难自
思惟:『明日众圣集法,我云何以初学地入
中?』阿难从初夜观身已,过中夜未有所
得。阿难思惟:『世尊往昔有如是言:「汝已修
功德,若入禅定速得罗汉。」佛言无虚,当
由我心精勤太过,今当畴量取其中适。』
于是阿难从经行处下至洗脚处,洗脚已
入房却坐床上,欲少时消息倚身欲卧,脚
已离地、头未至枕,于此中间便得罗汉。若
有人问,于佛法中离行住坐卧而得道者,
阿难是也。
「于是大德迦叶至中月二日(六月十七
日)中食已竟,料理衣钵集入法堂。贤者阿
难欲现證所得令大众知,不随众僧入。众
僧入已次第而坐,留阿难坐处。下坐众僧从
上和南,次及空处而问:『留此处拟谁?』答
曰:『拟阿难。』又问:『阿难今在何处?』阿难知众
心故、现神足故,于此处没,当坐处踊出现
身。于是众僧坐竟,大德迦叶语诸长老:『为
初说法藏?毗尼藏耶?』诸比丘答曰:『大德!毗
高座中最精妙者,拟以说法高座东向。
「众
僧语阿难曰:『明日集众出毗尼藏,汝犹须
陀洹道,云何得入?汝勿懈怠。』于是阿难自
思惟:『明日众圣集法,我云何以初学地入
中?』阿难从初夜观身已,过中夜未有所
得。阿难思惟:『世尊往昔有如是言:「汝已修
功德,若入禅定速得罗汉。」佛言无虚,当
由我心精勤太过,今当畴量取其中适。』
于是阿难从经行处下至洗脚处,洗脚已
入房却坐床上,欲少时消息倚身欲卧,脚
已离地、头未至枕,于此中间便得罗汉。若
有人问,于佛法中离行住坐卧而得道者,
阿难是也。
「于是大德迦叶至中月二日(六月十七
日)中食已竟,料理衣钵集入法堂。贤者阿
难欲现證所得令大众知,不随众僧入。众
僧入已次第而坐,留阿难坐处。下坐众僧从
上和南,次及空处而问:『留此处拟谁?』答
曰:『拟阿难。』又问:『阿难今在何处?』阿难知众
心故、现神足故,于此处没,当坐处踊出现
身。于是众僧坐竟,大德迦叶语诸长老:『为
初说法藏?毗尼藏耶?』诸比丘答曰:『大德!毗
序品第一¶ 第 675a 页 T24-0675.png
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
我等先出毗尼藏。谁为法师?』长老优波离众
有问曰:『阿难不得为法师耶?』答曰:『不得
为法师。何以故?佛在世时常所赞叹,我声
闻弟子中持律第一优波离也。』众曰:『今正应
问优波离出毗尼藏。』于是摩诃迦叶作白
羯磨,问优波离:『长老僧听,若僧时到僧忍
听。我问优波离毗尼法中。白如是。』优波离
作白羯磨:『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我今
答大德迦叶毗尼法。白如是。』如是优波离
白羯磨已,整身衣服,向大德比丘头面作
礼。作礼已上高座而坐,取象牙装扇。
「迦叶
还坐已,问优波离长老:『第一波罗夷,何处
说?因谁起耶?』答曰:『毗舍离结,因迦兰陀子
须提那起。』问曰:『犯何罪也?』答曰:『犯不净
罪。』迦叶问优波离罪、因缘、人身、结戒、随结
戒,有罪亦问,无罪亦问。如第一波罗夷,
如是第二、第三、第四因缘本起,大迦叶悉问,
优波离随问尽答,是故名四波罗夷品。复
次问僧伽婆尸沙,复次问二不定,次问
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次问九十二波夜提,
次问四波罗提提舍尼,次问七十五众学,
次问七灭诤法,如是大波罗提木叉作已。
「次问比丘尼八波罗夷,名波罗夷品。复次
问十七僧伽婆尸沙,次问三十尼萨耆波夜
提,次问六十六波夜提,次问八波罗提提舍
尼,次问七十五众学,次问七灭诤法,如是
已作比丘尼波罗提木叉竟。
「次问蹇陀
(汉言杂事),次问波利婆罗(汉言三摈四羯磨也),如是律藏作
我等先出毗尼藏。谁为法师?』长老优波离众
有问曰:『阿难不得为法师耶?』答曰:『不得
为法师。何以故?佛在世时常所赞叹,我声
闻弟子中持律第一优波离也。』众曰:『今正应
问优波离出毗尼藏。』于是摩诃迦叶作白
羯磨,问优波离:『长老僧听,若僧时到僧忍
听。我问优波离毗尼法中。白如是。』优波离
作白羯磨:『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我今
答大德迦叶毗尼法。白如是。』如是优波离
白羯磨已,整身衣服,向大德比丘头面作
礼。作礼已上高座而坐,取象牙装扇。
「迦叶
还坐已,问优波离长老:『第一波罗夷,何处
说?因谁起耶?』答曰:『毗舍离结,因迦兰陀子
须提那起。』问曰:『犯何罪也?』答曰:『犯不净
罪。』迦叶问优波离罪、因缘、人身、结戒、随结
戒,有罪亦问,无罪亦问。如第一波罗夷,
如是第二、第三、第四因缘本起,大迦叶悉问,
优波离随问尽答,是故名四波罗夷品。复
次问僧伽婆尸沙,复次问二不定,次问
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次问九十二波夜提,
次问四波罗提提舍尼,次问七十五众学,
次问七灭诤法,如是大波罗提木叉作已。
「次问比丘尼八波罗夷,名波罗夷品。复次
问十七僧伽婆尸沙,次问三十尼萨耆波夜
提,次问六十六波夜提,次问八波罗提提舍
尼,次问七十五众学,次问七灭诤法,如是
已作比丘尼波罗提木叉竟。
「次问蹇陀
(汉言杂事),次问波利婆罗(汉言三摈四羯磨也),如是律藏作
序品第一¶ 第 675b 页 T24-0675.png
已。
「大德迦叶一切问优波离,优波离答已,是
故名五百罗汉集律藏竟。于是,长老优波
离放扇从高座下,向诸大德比丘作礼,作
礼已,还复本座。摩诃迦叶言:『毗尼集竟。问法
藏。谁为法师,应出法藏?』诸比丘言:『长老阿
难。』于是大德迦叶作白羯磨:『长老僧听,若
僧时到僧忍听。我问长老阿难法藏。白如
是。』阿难复作白羯磨:『大德僧听,若僧时到
僧忍听。我今答大德迦叶法藏。白如是。』
于是阿难从坐起,偏袒右肩礼大德僧
已即登高座,登高座已,手捉象牙装扇。
「大德迦叶问阿难:『法藏中《梵网经》,何处说
耶?』阿难答曰:『王舍城、那兰驮二国中间王
庵罗絺屋中说。』『因谁而起?』『因修悲夜波利
婆阇迦、婆罗门揵多,因二人起。』大德迦叶
问阿难《梵网经》因缘本起。次问:『《沙门果经》何
处说耶?』阿难答曰:『于王舍城耆婆林中说。』
『为谁说耶?』『为阿阇世王、梵弃子等。』如是《沙
门果经》因缘本起,以是方便问五部经。」
「何
谓为五部?」
答曰:「《长阿鋡经》、《中阿鋡经》、《僧
述多经》、《殃堀多罗经》、《屈陀迦经》。」
问曰:「何
谓《屈陀迦经》?」
答曰:「除四阿鋡,馀者一切佛
法,悉名《堀陀迦经》。四阿鋡中一切杂经,阿
难所出,唯除律藏。佛语一味,分别有二用,初
中后说其味有三,三藏亦复如是,戒定慧
藏,若是部党,五部经也。若一二分别有九
部经,如是聚集有八万法藏。」
问曰:「何以名
为一味?」
「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
涅槃时,于一中间四十五年,为天、龙、夜叉、
「大德迦叶一切问优波离,优波离答已,是
故名五百罗汉集律藏竟。于是,长老优波
离放扇从高座下,向诸大德比丘作礼,作
礼已,还复本座。摩诃迦叶言:『毗尼集竟。问法
藏。谁为法师,应出法藏?』诸比丘言:『长老阿
难。』于是大德迦叶作白羯磨:『长老僧听,若
僧时到僧忍听。我问长老阿难法藏。白如
是。』阿难复作白羯磨:『大德僧听,若僧时到
僧忍听。我今答大德迦叶法藏。白如是。』
于是阿难从坐起,偏袒右肩礼大德僧
已即登高座,登高座已,手捉象牙装扇。
「大德迦叶问阿难:『法藏中《梵网经》,何处说
耶?』阿难答曰:『王舍城、那兰驮二国中间王
庵罗絺屋中说。』『因谁而起?』『因修悲夜波利
婆阇迦、婆罗门揵多,因二人起。』大德迦叶
问阿难《梵网经》因缘本起。次问:『《沙门果经》何
处说耶?』阿难答曰:『于王舍城耆婆林中说。』
『为谁说耶?』『为阿阇世王、梵弃子等。』如是《沙
门果经》因缘本起,以是方便问五部经。」
「何
谓为五部?」
答曰:「《长阿鋡经》、《中阿鋡经》、《僧
述多经》、《殃堀多罗经》、《屈陀迦经》。」
问曰:「何
谓《屈陀迦经》?」
答曰:「除四阿鋡,馀者一切佛
法,悉名《堀陀迦经》。四阿鋡中一切杂经,阿
难所出,唯除律藏。佛语一味,分别有二用,初
中后说其味有三,三藏亦复如是,戒定慧
藏,若是部党,五部经也。若一二分别有九
部经,如是聚集有八万法藏。」
问曰:「何以名
为一味?」
「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
涅槃时,于一中间四十五年,为天、龙、夜叉、
序品第一¶ 第 675c 页 T24-0675.png
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
非人等,是为一味,若一解脱性复为一味。」
「何谓为二?」
「法藏、毗尼藏。」
「何以初中后说?」
「佛初
中后说,是谓为三。而说偈言:
「 「『流转非一生,
走去无厌足,
正觅屋住处,
更生生辛苦,
今已见汝屋,
不复更作屋。
一切脊肋骨,
碎折不复生,
心已离烦恼,
爱尽至涅槃。』」
「复有法师,解优陀那偈,此是如来初说,月
生三日中得一切智慧,踊跃观看因缘。说
是偈言:
「 「『时法生成就,
蹇陀迦中说。』」
「如来临涅槃时敕诸比丘:『汝于我法中慎
莫懈怠。』此是最后说,于两中间,是名中说。」
问曰:「何谓三藏?」
答曰:「毗尼藏、修多罗藏、阿
毗昙藏,是名三藏。」
问曰:「何谓毗尼藏?」
「二波
罗提木叉、二十三蹇陀、波利婆罗,是名毗尼
非人等,是为一味,若一解脱性复为一味。」
「何谓为二?」
「法藏、毗尼藏。」
「何以初中后说?」
「佛初
中后说,是谓为三。而说偈言:
「 「『流转非一生,
走去无厌足,
正觅屋住处,
更生生辛苦,
今已见汝屋,
不复更作屋。
一切脊肋骨,
碎折不复生,
心已离烦恼,
爱尽至涅槃。』」
「复有法师,解优陀那偈,此是如来初说,月
生三日中得一切智慧,踊跃观看因缘。说
是偈言:
「 「『时法生成就,
蹇陀迦中说。』」
「如来临涅槃时敕诸比丘:『汝于我法中慎
莫懈怠。』此是最后说,于两中间,是名中说。」
问曰:「何谓三藏?」
答曰:「毗尼藏、修多罗藏、阿
毗昙藏,是名三藏。」
问曰:「何谓毗尼藏?」
「二波
罗提木叉、二十三蹇陀、波利婆罗,是名毗尼
序品第一¶ 第 676a 页 T24-0676.png
藏。」
问曰:「何谓修多罗藏?」
答曰:「《梵网经》为初,
四十四修多罗,悉入《长阿鋡》;初根《牟罗波
利耶》,二百五十二修多罗,悉入《中阿鋡》;《乌
伽多罗阿婆陀那》为初,七千七百六十二修
多罗,悉入《僧述多》;《折多波利耶陀那修多
罗》为初,九千五百五十七脩多罗,悉入《鸯掘多罗》,《法句喻》、《躯陀那》、《伊谛佛多伽》、《尼波多》、
《毗摩那》、《卑多》、《涕罗涕利伽陀》、《本生》、《尼涕婆》、《波致
参毗陀》、《佛种性经》。若用藏者,破作十四分,
悉入《屈陀迦》,此是名《修多罗藏》。」
问曰:「何谓
阿毗昙藏?」
答曰:「法僧伽、毗崩伽、陀兜迦他、耶
摩迦、钵叉逼伽罗坋那祗迦他跋偷,此是
阿毗昙藏。」
问曰:「何谓毗尼义耶?」
说偈答曰:
「 「将好非一种,
调伏身口业,
知毗尼义者,
说是毗尼义。」」
问曰:「何谓种种五篇波罗提木叉?」
「波罗夷为
初,五篇七聚罪,是谓为种种戒母,将成
坚行宽方便,随结从身口不善作,此是将身
口业,是故名毗尼耶。」
问曰:「何谓修多罗?」
以
偈答曰:
「 「种种义开发,
善语如秀出,
经纬与涌泉,
绳墨綖贯穿,
是谓脩多罗,
甚深微妙义。」」
问曰:「何谓发义?」
答曰:「自发义能发他义。」
问
曰:「何谓善语?」
答曰:「先观人心然后善语。」
问
曰:「何谓秀出?」
答曰:「譬如禾稻秀出结实。」
问
曰:「何谓经纬?」
答曰:「以綖织成。」
问曰:「何谓
涌泉?」
答曰:「如泉取者众多而无穷尽。」
问曰:
「何谓绳墨?」
答曰:「如直绳能去曲木。」
问曰:
问曰:「何谓修多罗藏?」
答曰:「《梵网经》为初,
四十四修多罗,悉入《长阿鋡》;初根《牟罗波
利耶》,二百五十二修多罗,悉入《中阿鋡》;《乌
伽多罗阿婆陀那》为初,七千七百六十二修
多罗,悉入《僧述多》;《折多波利耶陀那修多
罗》为初,九千五百五十七脩多罗,悉入《鸯掘多罗》,《法句喻》、《躯陀那》、《伊谛佛多伽》、《尼波多》、
《毗摩那》、《卑多》、《涕罗涕利伽陀》、《本生》、《尼涕婆》、《波致
参毗陀》、《佛种性经》。若用藏者,破作十四分,
悉入《屈陀迦》,此是名《修多罗藏》。」
问曰:「何谓
阿毗昙藏?」
答曰:「法僧伽、毗崩伽、陀兜迦他、耶
摩迦、钵叉逼伽罗坋那祗迦他跋偷,此是
阿毗昙藏。」
问曰:「何谓毗尼义耶?」
说偈答曰:
「 「将好非一种,
调伏身口业,
知毗尼义者,
说是毗尼义。」」
问曰:「何谓种种五篇波罗提木叉?」
「波罗夷为
初,五篇七聚罪,是谓为种种戒母,将成
坚行宽方便,随结从身口不善作,此是将身
口业,是故名毗尼耶。」
问曰:「何谓修多罗?」
以
偈答曰:
「 「种种义开发,
善语如秀出,
经纬与涌泉,
绳墨綖贯穿,
是谓脩多罗,
甚深微妙义。」」
问曰:「何谓发义?」
答曰:「自发义能发他义。」
问
曰:「何谓善语?」
答曰:「先观人心然后善语。」
问
曰:「何谓秀出?」
答曰:「譬如禾稻秀出结实。」
问
曰:「何谓经纬?」
答曰:「以綖织成。」
问曰:「何谓
涌泉?」
答曰:「如泉取者众多而无穷尽。」
问曰:
「何谓绳墨?」
答曰:「如直绳能去曲木。」
问曰:
序品第一¶ 第 676b 页 T24-0676.png
「何谓为綖?」
答曰:「譬如散花,以綖贯穿风吹
不散。修多罗者亦复如是,贯诸法相亦不
分散。」
问曰:「何谓阿毗昙?」
以偈答曰:
「 「有人意识法,
赞叹断截说,
长法是故说,
是为阿毗昙。」
「此是阿毗偈也,意、识、赞叹、断截、长,此入阿毗
义也。」
问曰:「何谓为意?」
答曰:「修多罗句云,有
人言极剧意云何?是阿毗意义也。」
「何谓为
识?」
答曰:「脩多罗句画夜阿毗,此是阿毗识
义也。」
「何谓赞叹?」
答曰:「王阿毗王,此是阿毗
赞叹义也。」
「何谓断截?」
答曰:「足力阿毗,此是
阿毗断截义也。」
「何谓为长?」
答曰:「阿毗于
多(汉言长也),此是阿毗长义也。又曰:『生色界,慈
心遍观一方毗呵罗(汉言意义)。识者,色声乃至
触,是识义也。赞叹者,学法、无学法、世间无上
法,此是赞叹义也。断截者,触法成学,是断截
义也。长者,大法不可度量阿耨多罗法,是
长义也。』此义应当知之。又曰:『昙者法也。』」
「何
谓为藏?」
以偈答曰:
「 「智藏藏义味,
从义学器者,
我今合一说,
藏义汝自知,
此是藏义也。」」
问曰:「何谓为藏?」
答曰:「藏者学,此是法藏也。
又脩多罗句云,如人执揽与鋘鈇而来。此
是器义也。今已总说三藏,应当知是二义
也。已略说毗尼藏。智藏亦言义器,脩多罗
亦如是。又曰:『阿毗昙者则是藏也。』如是已
知。复于三藏中,种种因缘指示佛法,语言
分别随所薄著,学除甚深相学破合离者,
答曰:「譬如散花,以綖贯穿风吹
不散。修多罗者亦复如是,贯诸法相亦不
分散。」
问曰:「何谓阿毗昙?」
以偈答曰:
「 「有人意识法,
赞叹断截说,
长法是故说,
是为阿毗昙。」
「此是阿毗偈也,意、识、赞叹、断截、长,此入阿毗
义也。」
问曰:「何谓为意?」
答曰:「修多罗句云,有
人言极剧意云何?是阿毗意义也。」
「何谓为
识?」
答曰:「脩多罗句画夜阿毗,此是阿毗识
义也。」
「何谓赞叹?」
答曰:「王阿毗王,此是阿毗
赞叹义也。」
「何谓断截?」
答曰:「足力阿毗,此是
阿毗断截义也。」
「何谓为长?」
答曰:「阿毗于
多(汉言长也),此是阿毗长义也。又曰:『生色界,慈
心遍观一方毗呵罗(汉言意义)。识者,色声乃至
触,是识义也。赞叹者,学法、无学法、世间无上
法,此是赞叹义也。断截者,触法成学,是断截
义也。长者,大法不可度量阿耨多罗法,是
长义也。』此义应当知之。又曰:『昙者法也。』」
「何
谓为藏?」
以偈答曰:
「 「智藏藏义味,
从义学器者,
我今合一说,
藏义汝自知,
此是藏义也。」」
问曰:「何谓为藏?」
答曰:「藏者学,此是法藏也。
又脩多罗句云,如人执揽与鋘鈇而来。此
是器义也。今已总说三藏,应当知是二义
也。已略说毗尼藏。智藏亦言义器,脩多罗
亦如是。又曰:『阿毗昙者则是藏也。』如是已
知。复于三藏中,种种因缘指示佛法,语言
分别随所薄著,学除甚深相学破合离者,
序品第一¶ 第 676c 页 T24-0676.png
次第文句至义自出。今次第现此三藏。阿毗
说曰:『阿毗者,意义、识义、赞叹义、断截义、出过
广义、大义、无上义。何谓为意?忆持也。识者分
别也。赞叹者,常为圣人之所赞叹也。断截
者,分别偈也。出过者,过于馀法也。广者,于
诸法中最为广也。大者诸法之最大也。无上
者,诸法无能胜也。昙者,举义承义护义。何谓
为举?举者,举置众生于善道也。承者,承受
众生不令入三恶道也。护者,拥护众生
令得种种快乐也。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
者,能聚集众义也。』」
问曰:「藏与阿毗昙,为同
为异?」
答曰:「同。」
又问曰:「若同者,但云阿毗昙
自足,何须复言藏也?」
答曰:「圣人说法欲使
文句具足故,更安藏字也,如是三藏义亦
尔。又为指示故,为教授故,为分别故,为
系故,为舍故,为甚深相故,为离合故。若
比丘随所至处,显现如是一切诸义,此是三
藏,如是次第威德显现正义,随罪过、随比
类、随教法、随覆见缠名色差别。若人依毗
尼为行则得入定,得定便具三达智,此是
说曰:『阿毗者,意义、识义、赞叹义、断截义、出过
广义、大义、无上义。何谓为意?忆持也。识者分
别也。赞叹者,常为圣人之所赞叹也。断截
者,分别偈也。出过者,过于馀法也。广者,于
诸法中最为广也。大者诸法之最大也。无上
者,诸法无能胜也。昙者,举义承义护义。何谓
为举?举者,举置众生于善道也。承者,承受
众生不令入三恶道也。护者,拥护众生
令得种种快乐也。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
者,能聚集众义也。』」
问曰:「藏与阿毗昙,为同
为异?」
答曰:「同。」
又问曰:「若同者,但云阿毗昙
自足,何须复言藏也?」
答曰:「圣人说法欲使
文句具足故,更安藏字也,如是三藏义亦
尔。又为指示故,为教授故,为分别故,为
系故,为舍故,为甚深相故,为离合故。若
比丘随所至处,显现如是一切诸义,此是三
藏,如是次第威德显现正义,随罪过、随比
类、随教法、随覆见缠名色差别。若人依毗
尼为行则得入定,得定便具三达智,此是
序品第一¶ 第 677a 页 T24-0677.png
戒为行本,因三昧故便具六通。若人修学
阿毗昙,能生实智慧,实慧既生便具四辩。
若人随顺律语得世间乐。何谓为世间乐?
净戒之人人天赞善,常受世间四事供养,此
世间乐除欲乐。如脩多罗说、佛所说,我已知
之,不宜在家,出家学道而得道果。得道
果者,戒定慧力也。随逐恶者,皆由无智,无
智故佛教妄解,妄解故诽谤如来,作诸恶
业自破其身,从此因缘广生邪见。于阿毗
昙僻学者,捉心过急,则心发逸所不应
思,如脩多罗,告诸比丘,有四法,不应思
而思,心则发狂。」
法师曰:「如是次第破戒、邪见
乱心、善不善说已。而说偈言:
「 「具足不具足,
随行而得之,
比丘乐学者,
当爱重此法。」
「如是藏义知一切佛语,应当知。」
「何谓为阿
含?」
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
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者、《鸯堀
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
问曰:「何谓为长
阿含?」
「三品中《梵网经》为初,四十四修多罗悉
入三品中,是名长阿含。」
法师问:「云何名之
为长?」
「聚众法最多故名为长。」
又问曰:「何
谓为阿含?」
答曰:「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
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
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以是
义故,中阿含亦应知,不长不短故名为中。
于十五品,根学修多罗为初,一百五十二修
多罗,是名中阿含。
「七月日出法竟,大德迦
叶,修理成就十力法已,于是大地如人欢
阿毗昙,能生实智慧,实慧既生便具四辩。
若人随顺律语得世间乐。何谓为世间乐?
净戒之人人天赞善,常受世间四事供养,此
世间乐除欲乐。如脩多罗说、佛所说,我已知
之,不宜在家,出家学道而得道果。得道
果者,戒定慧力也。随逐恶者,皆由无智,无
智故佛教妄解,妄解故诽谤如来,作诸恶
业自破其身,从此因缘广生邪见。于阿毗
昙僻学者,捉心过急,则心发逸所不应
思,如脩多罗,告诸比丘,有四法,不应思
而思,心则发狂。」
法师曰:「如是次第破戒、邪见
乱心、善不善说已。而说偈言:
「 「具足不具足,
随行而得之,
比丘乐学者,
当爱重此法。」
「如是藏义知一切佛语,应当知。」
「何谓为阿
含?」
法师曰:「有五阿含。何谓为五?一者、《长阿
含》,二者、《中阿含》,三者、《僧育多阿含》,四者、《鸯堀
多罗阿含》,五者、《屈陀伽阿含》。」
问曰:「何谓为长
阿含?」
「三品中《梵网经》为初,四十四修多罗悉
入三品中,是名长阿含。」
法师问:「云何名之
为长?」
「聚众法最多故名为长。」
又问曰:「何
谓为阿含?」
答曰:「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
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见一
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以是
义故,中阿含亦应知,不长不短故名为中。
于十五品,根学修多罗为初,一百五十二修
多罗,是名中阿含。
「七月日出法竟,大德迦
叶,修理成就十力法已,于是大地如人欢
序品第一¶ 第 677b 页 T24-0677.png
喜,叹言:『善哉,善哉!』乃彻黄泉六种震动,又
种种奇异妙相出现,此是五百大众罗汉初
集名也。而说偈言:
「 「世间中五百,
罗汉出是法,
故名五百出,
诸贤咸共知。」
「是时大众说,大德迦叶问优波离:『波罗夷何
处结耶?』
「亦问犯处、亦问因缘、亦问人身:『此
问大德自知?』」
答曰:「时因人结戒,是故结戒一
切次第我今当说。尔时佛在毗兰若处。」
问
曰:「何时说耶?」
答:「集五百大众说,如是种种
义出已。」
问曰:「何以优波离说?」
答曰:「为大德迦
叶问是戒本已。现今谁持者?持者何处住?
我当说根本。今说章句义。尔时佛住毗兰
若,此根本律藏初如是说。长老优波离佛前
持,佛未涅槃时,六通罗汉无数千万,从优
波离受。世尊涅槃后,大德迦叶为初,诸大
悲众集阎浮利地中,谁能持?优波离为初,
诸律师次第持,乃至第三大众诸大德持,
今次第说师名字:优波离,大象拘,苏那
拘,悉伽符,目揵连子帝须。五人得胜烦恼,
次第阎浮利地中持律亦不断,乃至第三一切
诸律师,皆从优波离出,此是连续优波离。
何以故?优波离从金口所闻,聚于心中开
施与人。人知已,有学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不可计数,爱尽比丘一千。大象拘是优
波离弟子,从优波离口悉闻,自解至深极
理,学人初受不可计数,爱尽比丘一千。苏
那拘,此是大象拘弟子,苏那拘从师口受取
律已,读诵性自知律,学人初受不可计数,
种种奇异妙相出现,此是五百大众罗汉初
集名也。而说偈言:
「 「世间中五百,
罗汉出是法,
故名五百出,
诸贤咸共知。」
「是时大众说,大德迦叶问优波离:『波罗夷何
处结耶?』
「亦问犯处、亦问因缘、亦问人身:『此
问大德自知?』」
答曰:「时因人结戒,是故结戒一
切次第我今当说。尔时佛在毗兰若处。」
问
曰:「何时说耶?」
答:「集五百大众说,如是种种
义出已。」
问曰:「何以优波离说?」
答曰:「为大德迦
叶问是戒本已。现今谁持者?持者何处住?
我当说根本。今说章句义。尔时佛住毗兰
若,此根本律藏初如是说。长老优波离佛前
持,佛未涅槃时,六通罗汉无数千万,从优
波离受。世尊涅槃后,大德迦叶为初,诸大
悲众集阎浮利地中,谁能持?优波离为初,
诸律师次第持,乃至第三大众诸大德持,
今次第说师名字:优波离,大象拘,苏那
拘,悉伽符,目揵连子帝须。五人得胜烦恼,
次第阎浮利地中持律亦不断,乃至第三一切
诸律师,皆从优波离出,此是连续优波离。
何以故?优波离从金口所闻,聚于心中开
施与人。人知已,有学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不可计数,爱尽比丘一千。大象拘是优
波离弟子,从优波离口悉闻,自解至深极
理,学人初受不可计数,爱尽比丘一千。苏
那拘,此是大象拘弟子,苏那拘从师口受取
律已,读诵性自知律,学人初受不可计数,
序品第一¶ 第 677c 页 T24-0677.png
爱尽比丘一千。悉伽符是苏那拘弟子,从师
口受律已,于一千阿罗汉中,最胜性自知
律,学人初受学不可计数,爱尽比丘非百
千不可度量。尔时阎浮利地无数比丘集,
目揵连子帝须神力,第三大众欲现如是
毗尼藏,阎浮利地中诸法师次第乃至第三
大众持,应当知。」
问曰:「何谓为第三大众?」
答
曰:「此是次第时已出竟,光明妙法用智慧
故。而说是赞曰:
「 「寿命住世间,
五百智慧明,
五百中大德,
迦叶最为初,
譬如灯油尽,
涅槃无著处。」」
* 跋阇子品第二集法藏
「于是众圣,日夜中次第而去。世尊涅槃已
一百岁时,毗舍离跋阇子比丘,毗舍离中十
非法起。何谓为十?一者、盐净,二者、二指净,
三者、聚落间净,四者、住处净,五者、随意净,六
者、久住净,七者、生和合净,八者、水净,九者、不
益缕尼师坛净,十者、金银净。此是十非法。
于毗舍离现此十非法,诸跋阇子修那伽
子名阿须,阿须尔时作王,党跋阇子等。尔
时长老耶须拘迦,是迦乾陀子,于跋阇中
口受律已,于一千阿罗汉中,最胜性自知
律,学人初受学不可计数,爱尽比丘非百
千不可度量。尔时阎浮利地无数比丘集,
目揵连子帝须神力,第三大众欲现如是
毗尼藏,阎浮利地中诸法师次第乃至第三
大众持,应当知。」
问曰:「何谓为第三大众?」
答
曰:「此是次第时已出竟,光明妙法用智慧
故。而说是赞曰:
「 「寿命住世间,
五百智慧明,
五百中大德,
迦叶最为初,
譬如灯油尽,
涅槃无著处。」」
* 跋阇子品第二集法藏
「于是众圣,日夜中次第而去。世尊涅槃已
一百岁时,毗舍离跋阇子比丘,毗舍离中十
非法起。何谓为十?一者、盐净,二者、二指净,
三者、聚落间净,四者、住处净,五者、随意净,六
者、久住净,七者、生和合净,八者、水净,九者、不
益缕尼师坛净,十者、金银净。此是十非法。
于毗舍离现此十非法,诸跋阇子修那伽
子名阿须,阿须尔时作王,党跋阇子等。尔
时长老耶须拘迦,是迦乾陀子,于跋阇中
序品第一¶ 第 678a 页 T24-0678.png
彷徉而行毗舍离,跋阇子比丘毗舍离中
现十非法,闻已:『我不应隐住坏十力法,
若为方便灭此恶法?』即往至毗舍离。到已,
尔时长老耶须拘迦乾陀子,于毗舍离大林
鸠咤伽罗沙罗中住。尔时,跋阇子比丘说戒
时,取水满钵置比丘僧中。尔时,毗舍离诸
优婆塞来诣,跋阇子比丘作如是言,语
诸优婆塞:『应与众僧钱,随意与半钱若一
钱,使众僧得衣服。』
「一切应说,此是集毗
尼义。七百比丘不减不长,是名七百比丘
集毗尼义。于集众中,二万比丘集。长老耶
斯那比丘发起此事,于跋阇子比丘众中,长
老离婆多问萨婆迦,萨婆迦比丘答:『律藏
中断十非法,及消灭诤法。大德!我等辈今
应出法及毗尼,择取通三藏者,至三达智
比丘择取已,于毗舍离婆利迦园中,众已
聚集,如迦叶初集法藏无异。一切佛法中
垢洗除已,依藏更问、依阿含问、依枝叶
问、依诸法聚问,一切法及毗尼藏尽出。』此是
大众,于八月日得集竟,说偈赞曰:
「 「世间中七百,
是为七百名,
依如前所说,
汝等自当知。」
「是时,萨婆迦眉、苏寐、离婆多、屈阇须毗多、
耶须、婆那参复多,此是大德阿难弟子,修
摩㝹、婆娑伽眉,此二人是阿㝹留驮弟子,
已曾见佛,而说偈言:
「 「『第二好集众,
大法一切出,
已至重法处,
应作已作竟,
爱尽比丘者,
是名第二集。』」」
现十非法,闻已:『我不应隐住坏十力法,
若为方便灭此恶法?』即往至毗舍离。到已,
尔时长老耶须拘迦乾陀子,于毗舍离大林
鸠咤伽罗沙罗中住。尔时,跋阇子比丘说戒
时,取水满钵置比丘僧中。尔时,毗舍离诸
优婆塞来诣,跋阇子比丘作如是言,语
诸优婆塞:『应与众僧钱,随意与半钱若一
钱,使众僧得衣服。』
「一切应说,此是集毗
尼义。七百比丘不减不长,是名七百比丘
集毗尼义。于集众中,二万比丘集。长老耶
斯那比丘发起此事,于跋阇子比丘众中,长
老离婆多问萨婆迦,萨婆迦比丘答:『律藏
中断十非法,及消灭诤法。大德!我等辈今
应出法及毗尼,择取通三藏者,至三达智
比丘择取已,于毗舍离婆利迦园中,众已
聚集,如迦叶初集法藏无异。一切佛法中
垢洗除已,依藏更问、依阿含问、依枝叶
问、依诸法聚问,一切法及毗尼藏尽出。』此是
大众,于八月日得集竟,说偈赞曰:
「 「世间中七百,
是为七百名,
依如前所说,
汝等自当知。」
「是时,萨婆迦眉、苏寐、离婆多、屈阇须毗多、
耶须、婆那参复多,此是大德阿难弟子,修
摩㝹、婆娑伽眉,此二人是阿㝹留驮弟子,
已曾见佛,而说偈言:
「 「『第二好集众,
大法一切出,
已至重法处,
应作已作竟,
爱尽比丘者,
是名第二集。』」」
序品第一¶ 第 678b 页 T24-0678.png
* 阿育王品第三集法藏
「诸大德自作念言:『当来世我等师法,如是浊
垢起有无耶?』大德即见当来世非法垢起,从
此以后百岁又十八年中,波咤利弗国阿
育王已生世,生已一切阎浮利地靡不降
伏,于佛法中甚笃信极大供养。于是诸外
道梵志,见阿育王如此信佛法,外道梵
志贪供养故,入佛法中而作沙门,犹事外
道如旧,以外道法教化诸人。如是佛法极
大浊垢,浊垢欲成。于是诸大德作是念:『我
等辈及当来世见垢不?』各自观寿命不及,
复作是念:『谁为当来宣传?』诸大德观一切
人民及欲界中,都无一人。复观诸梵天,有
一天人短寿,曾观法相。诸大德作如是念:
『我等当往请此梵天人下生世间,于目揵连
婆罗门家中受胎,然后我等教化令其出
家,得出家已,一切佛法通达无碍三达智已,
破坏外道判诸诤法,整持佛法。』
「于是诸大
德往至梵天,梵天人名帝须。诸大德至,语
帝须:『从此百年后十八年中,如来法极大垢
起,我等观一切世间及欲界,不见一人能
护佛法,乃至梵天见汝一人。善哉,善人!若
汝生世间,以十力法汝当整持。』诸大德
作是言已,大梵帝须闻诸大德佛法中垢
起我当洗除,闻已,欢喜踊跃答曰:『善哉!对
已,与诸大德立誓,于梵天应作已罢,从梵
天下。』尔时,有大德和伽婆、栴陀跋阇二人,
于众少年,通持三藏,得三达智、爱尽阿罗
汉,是二人不及灭诤。诸大德语二长老:『汝
序品第一¶ 第 678c 页 T24-0678.png
二人不及灭诤,众僧今依事罚汝。当来有
梵天人名帝须,当托生目揵连婆罗门家,
汝二人可一人往迎,取度出家,一人教学
佛法。』于是诸大德阿罗汉,随寿长短各入
涅槃,而说偈言:
「 「第二七百众,
和合灭非法,
当来法因缘,
已作令久住。
爱尽得自在,
善通三达智,
神通得自在,
犹不免无常。
我今说名字,
传流于将来,
如是生无常,
已知生难得,
若欲得常住,
当勤加精进。」
「此第二僧说:『摩呵梵魔帝须,从梵天下,托
生目揵连婆罗门家。』于是和伽婆观见帝
须已入婆罗门家受胎。知受胎已,和伽婆
日日往其家乞食,乃至七年。何以故?为度因
缘故,于是七年乞饭不得,乞水亦不得。
过七年已复往乞食,其家人应曰:『食已竟,
大德!更往馀家。』和伽婆念言:『今得语已,还。』
于是婆罗门从馀处还,于路见和伽婆:『咄
出家人!从我家来耶?有所得不?』答曰:『得。』婆
罗门还至家中,而问家人:『比丘乞食,有与
梵天人名帝须,当托生目揵连婆罗门家,
汝二人可一人往迎,取度出家,一人教学
佛法。』于是诸大德阿罗汉,随寿长短各入
涅槃,而说偈言:
「 「第二七百众,
和合灭非法,
当来法因缘,
已作令久住。
爱尽得自在,
善通三达智,
神通得自在,
犹不免无常。
我今说名字,
传流于将来,
如是生无常,
已知生难得,
若欲得常住,
当勤加精进。」
「此第二僧说:『摩呵梵魔帝须,从梵天下,托
生目揵连婆罗门家。』于是和伽婆观见帝
须已入婆罗门家受胎。知受胎已,和伽婆
日日往其家乞食,乃至七年。何以故?为度因
缘故,于是七年乞饭不得,乞水亦不得。
过七年已复往乞食,其家人应曰:『食已竟,
大德!更往馀家。』和伽婆念言:『今得语已,还。』
于是婆罗门从馀处还,于路见和伽婆:『咄
出家人!从我家来耶?有所得不?』答曰:『得。』婆
罗门还至家中,而问家人:『比丘乞食,有与
序品第一¶ 第 679a 页 T24-0679.png
不耶?』家人答曰:『都不与之。』婆罗门言:『比丘
妄语,若明日来者我当诘问。』
「明日门外坐,
大德和伽婆明日来,婆罗门问曰:『大德!昨言
乞有所得。定无所得,何以妄语?比丘法得
妄语不?』大德和伽婆答曰:『我往汝家七年,
都无所得,昨始得家人语我更往馀家,是
故言得。』婆罗门自思念言:『此比丘正得语,
而言有所得。善哉!是知足人也,若得饮食
者,便应大欢喜。』婆罗门即回已饮食分,施
与和伽婆,而作是言:『从今已去,日日于此
取食。』于是和伽婆日日恒往取食。婆罗门
见和伽婆威仪具足,发大欢喜心,欢喜心
已,复更请曰:『大德!自今以后莫馀家乞,长
来此食。』和伽婆默然受请。日日食已渐示佛
法,示已而去。
「尔时婆罗门子年始十六,已
学婆罗门法三围陀书。婆罗门子初从梵
天下,犹好净洁,床席、先提悉不与人杂。
若欲往师所,以床席、先提,以白洁裹,悬
置屋间而去。去后大德和伽婆至,而作是念:
『时今至矣!来往多年,此婆罗门子都不共语。
以何方便而化度之?』即以神力,令家中床
座隐蔽不见,唯见婆罗门子所举先提。尔
时,婆罗门见和伽婆来,遍求坐床了不能
得,唯见其子所举先提,即取与和伽婆坐。
「婆罗门子还,见和伽婆坐其先提,见已心
生忿怒,即问家人:『谁持我先提与沙门
坐?』大德和伽婆食竟,婆罗门子瞋心已息。
大德和伽婆语婆罗门子:『汝何所知?』婆罗门
子:『咄沙门!我无所知,谁应知也?』婆罗门子
妄语,若明日来者我当诘问。』
「明日门外坐,
大德和伽婆明日来,婆罗门问曰:『大德!昨言
乞有所得。定无所得,何以妄语?比丘法得
妄语不?』大德和伽婆答曰:『我往汝家七年,
都无所得,昨始得家人语我更往馀家,是
故言得。』婆罗门自思念言:『此比丘正得语,
而言有所得。善哉!是知足人也,若得饮食
者,便应大欢喜。』婆罗门即回已饮食分,施
与和伽婆,而作是言:『从今已去,日日于此
取食。』于是和伽婆日日恒往取食。婆罗门
见和伽婆威仪具足,发大欢喜心,欢喜心
已,复更请曰:『大德!自今以后莫馀家乞,长
来此食。』和伽婆默然受请。日日食已渐示佛
法,示已而去。
「尔时婆罗门子年始十六,已
学婆罗门法三围陀书。婆罗门子初从梵
天下,犹好净洁,床席、先提悉不与人杂。
若欲往师所,以床席、先提,以白洁裹,悬
置屋间而去。去后大德和伽婆至,而作是念:
『时今至矣!来往多年,此婆罗门子都不共语。
以何方便而化度之?』即以神力,令家中床
座隐蔽不见,唯见婆罗门子所举先提。尔
时,婆罗门见和伽婆来,遍求坐床了不能
得,唯见其子所举先提,即取与和伽婆坐。
「婆罗门子还,见和伽婆坐其先提,见已心
生忿怒,即问家人:『谁持我先提与沙门
坐?』大德和伽婆食竟,婆罗门子瞋心已息。
大德和伽婆语婆罗门子:『汝何所知?』婆罗门
子:『咄沙门!我无所知,谁应知也?』婆罗门子
序品第一¶ 第 679b 页 T24-0679.png
问和伽婆:『沙门知围陀法不?』问已,此沙门
必知。大德和伽婆于三围陀中通达,及乾
昼(汉言一切物名)、揩昼、伊底呵写、文字,一切分别。
婆罗门子,于狐疑法不能通达。所以尔
者,由师不解。婆罗门子问和伽婆,于难解
中问问尽答。和伽婆语婆罗门子:『汝问已
多,我今次问汝一事,汝应当答。』婆罗门子
言:『善哉,沙门!我当分别答耶?』和伽婆于双
心中,问婆罗门子:『若人心起而不灭,若人
心灭而不起,若人心灭而灭,若人心起而起?』
于是婆罗门子,仰头向虚空、下头视地,不
知所以,反咨沙门:『咄沙门!此是何义?』和
伽婆答:『此是佛围陀。』婆罗门子语:『大德
得与我不?』答曰:『得。』复问:『云何可得?』答曰:『汝
若出家,然后可得。』
「于是婆罗门子心大欢喜,
来到父母所而白言:『此沙门知佛围陀,我
欲就学,用白衣服沙门不与,令我出家然
后当得。』父母作是念已:『善哉!若汝出家学
围陀竟,当速还家。』婆罗门子心念言:『我就
此沙门学佛围陀竟者当还。』临欲去时父
母教敕:『汝能勤学,当听汝去。』答曰:『无暇
教敕。』
「于是婆罗门子往诣和伽婆所。到已,和
伽婆即取婆罗门子度为沙弥,以三十二
禅定法教其思惟,婆罗门子须臾之顷得
须陀洹道。和伽婆思念:『此婆罗门子已得道
迹,不乐还家。譬如燋谷不复更生,此沙弥
亦复如是。』和伽婆复言:『若我与禅定深法,
其得罗汉者恬静而住,于佛法中不复更
学。我今遣其往诣栴陀跋阇所,教学佛
必知。大德和伽婆于三围陀中通达,及乾
昼(汉言一切物名)、揩昼、伊底呵写、文字,一切分别。
婆罗门子,于狐疑法不能通达。所以尔
者,由师不解。婆罗门子问和伽婆,于难解
中问问尽答。和伽婆语婆罗门子:『汝问已
多,我今次问汝一事,汝应当答。』婆罗门子
言:『善哉,沙门!我当分别答耶?』和伽婆于双
心中,问婆罗门子:『若人心起而不灭,若人
心灭而不起,若人心灭而灭,若人心起而起?』
于是婆罗门子,仰头向虚空、下头视地,不
知所以,反咨沙门:『咄沙门!此是何义?』和
伽婆答:『此是佛围陀。』婆罗门子语:『大德
得与我不?』答曰:『得。』复问:『云何可得?』答曰:『汝
若出家,然后可得。』
「于是婆罗门子心大欢喜,
来到父母所而白言:『此沙门知佛围陀,我
欲就学,用白衣服沙门不与,令我出家然
后当得。』父母作是念已:『善哉!若汝出家学
围陀竟,当速还家。』婆罗门子心念言:『我就
此沙门学佛围陀竟者当还。』临欲去时父
母教敕:『汝能勤学,当听汝去。』答曰:『无暇
教敕。』
「于是婆罗门子往诣和伽婆所。到已,和
伽婆即取婆罗门子度为沙弥,以三十二
禅定法教其思惟,婆罗门子须臾之顷得
须陀洹道。和伽婆思念:『此婆罗门子已得道
迹,不乐还家。譬如燋谷不复更生,此沙弥
亦复如是。』和伽婆复言:『若我与禅定深法,
其得罗汉者恬静而住,于佛法中不复更
学。我今遣其往诣栴陀跋阇所,教学佛
序品第一¶ 第 679c 页 T24-0679.png
法并宣我意。』和伽婆言:『善来沙弥!汝可
往彼大德栴陀跋阇所学佛法耶!汝到彼
已,当作是言:「大德!我师遣来此教学佛法。」』
栴陀跋阇答:『善哉沙弥!明日当教帝须一切
佛法及义,唯除律藏。』教学已竟受具足戒,
未满一岁即通律藏,于三藏中悉具足知。
和尚阿阇梨,以一切佛法付帝须已,随
寿命长短入于涅槃。尔时,帝须深修禅定,
即得阿罗汉,以佛法教导一切人民。
「尔时
宾头沙罗王生儿一百。宾头沙罗王命终,阿
育王四年中杀诸兄弟,唯置同母弟一人。
过四年已,然后阿育王自拜为王,从此佛
涅槃已一百一十八年。后阿育王即统领阎
浮利地,一切诸王无不降伏,王之威神,统
领虚空及地下,各一由旬,阿耨达池诸鬼
神,恒日日献水八担合十六器,以供王用。
「尔时阿育王已信佛法,以水八器施比丘
僧,二器施通三藏者,二器供王夫人,馀四
器自供。又雪山鬼神,日日献杨枝木,名
罗多,柔软香美。王及夫人、宫中妓女,合一
万六千人,寺中比丘有六万众,常以杨枝
恒日日供比丘僧,及王夫人宫中妓女,悉令
往彼大德栴陀跋阇所学佛法耶!汝到彼
已,当作是言:「大德!我师遣来此教学佛法。」』
栴陀跋阇答:『善哉沙弥!明日当教帝须一切
佛法及义,唯除律藏。』教学已竟受具足戒,
未满一岁即通律藏,于三藏中悉具足知。
和尚阿阇梨,以一切佛法付帝须已,随
寿命长短入于涅槃。尔时,帝须深修禅定,
即得阿罗汉,以佛法教导一切人民。
「尔时
宾头沙罗王生儿一百。宾头沙罗王命终,阿
育王四年中杀诸兄弟,唯置同母弟一人。
过四年已,然后阿育王自拜为王,从此佛
涅槃已一百一十八年。后阿育王即统领阎
浮利地,一切诸王无不降伏,王之威神,统
领虚空及地下,各一由旬,阿耨达池诸鬼
神,恒日日献水八担合十六器,以供王用。
「尔时阿育王已信佛法,以水八器施比丘
僧,二器施通三藏者,二器供王夫人,馀四
器自供。又雪山鬼神,日日献杨枝木,名
罗多,柔软香美。王及夫人、宫中妓女,合一
万六千人,寺中比丘有六万众,常以杨枝
恒日日供比丘僧,及王夫人宫中妓女,悉令
序品第一¶ 第 680a 页 T24-0680.png
备足。复有雪山鬼神献药果,名阿摩勒呵
罗勒,此果色如黄金,香味希有。复有鬼
神献熟庵罗果。复有鬼神,日日献五种衣
服,悉黄金色及手巾,又日日献贤圣蜜
浆,又献涂香及阇提花。海龙王又献名眼
药。阿耨达池边,有自然粳米香美,鼠剥去
皮取完全者,鹦鹉日日赍九十担献王。
又巧作堂屋,中蜜蜂结房,作蜜以供王。
迦陵频伽之鸟来至王所,作种种妙音以
娱乐王。王有如是神力。
「又于一日,王作金
锁遣锁海龙王将来。此海龙王寿命一劫,
曾见过去四佛。龙王到已,赐坐师子座,以
白伞覆上,种种香花供养。阿育王脱己所
著璎珞,璎珞海龙王身,以一万六千妓女
围绕供养。阿育王语海龙王言:『我闻如来相
好殊妙,我欲见之,汝可现之。』于是海龙王
受教,即现神力,自变己身为如来形像,
种种功德庄严微妙,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
十种好,譬如莲花、郁波罗花开敷庄严水上,
亦如星宿庄严虚空,青黄赤白种种光色,去
身一寻以自庄严,譬如青虹,亦如电光围
绕而去,譬如金山,众宝光明而围绕之,一切
众生视之无厌,诸梵天龙夜叉乾闼婆等,
于七日之中瞻仰目不暂舍。
「阿育王见之欢
喜。自从登位三年唯事外道,至四年中
信心佛法。王所以事外道者,时阿育王父
宾头沙罗王,本事外道,日日供施婆罗门六
万人,王与夫人宫内悉事外道,是故相承
事之。有一日阿育王供设诸婆罗门,王
罗勒,此果色如黄金,香味希有。复有鬼
神献熟庵罗果。复有鬼神,日日献五种衣
服,悉黄金色及手巾,又日日献贤圣蜜
浆,又献涂香及阇提花。海龙王又献名眼
药。阿耨达池边,有自然粳米香美,鼠剥去
皮取完全者,鹦鹉日日赍九十担献王。
又巧作堂屋,中蜜蜂结房,作蜜以供王。
迦陵频伽之鸟来至王所,作种种妙音以
娱乐王。王有如是神力。
「又于一日,王作金
锁遣锁海龙王将来。此海龙王寿命一劫,
曾见过去四佛。龙王到已,赐坐师子座,以
白伞覆上,种种香花供养。阿育王脱己所
著璎珞,璎珞海龙王身,以一万六千妓女
围绕供养。阿育王语海龙王言:『我闻如来相
好殊妙,我欲见之,汝可现之。』于是海龙王
受教,即现神力,自变己身为如来形像,
种种功德庄严微妙,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
十种好,譬如莲花、郁波罗花开敷庄严水上,
亦如星宿庄严虚空,青黄赤白种种光色,去
身一寻以自庄严,譬如青虹,亦如电光围
绕而去,譬如金山,众宝光明而围绕之,一切
众生视之无厌,诸梵天龙夜叉乾闼婆等,
于七日之中瞻仰目不暂舍。
「阿育王见之欢
喜。自从登位三年唯事外道,至四年中
信心佛法。王所以事外道者,时阿育王父
宾头沙罗王,本事外道,日日供施婆罗门六
万人,王与夫人宫内悉事外道,是故相承
事之。有一日阿育王供设诸婆罗门,王
序品第一¶ 第 680b 页 T24-0680.png
于殿上坐,见诸婆罗门左右顾视都无法
用。王见如此而作是念:『我且更选试,必有
法则者,我当供养。』作是念已向诸臣言:
『卿等!若有事沙门婆罗门者,可请来我
宫中,我当供施。』诸臣答曰:『善哉!』答已各去。
「于是诸臣依其所事事尼揵陀等诸外道,
各将至王宫,到已而白王言:『此是我等罗
汉。』是时阿育王,即敷施床座,高下精粗各各
不同。王语诸外道:『随力所堪,各各当座而
坐。』诸外道闻王此言,仍各自量而坐,或坐
先提者,或坐木段者。王观察如此,自作
念曰:『此诸外道等定无法用。』王即知已而
作是言:『外道如此,不足供施。』食讫即令
出。
「又复一日,王于殿上,在窗牖中,见一
沙弥,名泥瞿陀,从殿前过,行步平正威
仪具足。王问:『此谁沙弥耶?』左右答曰:『泥瞿陀
沙弥,是先王长子修摩那之子也。』」
法师曰:
「我今依次第说因缘。尔时,宾头沙罗王病
困,阿育王从所封郁支国来还父王国,即
杀修摩那太子,仍自把王国事。阿育王杀
太子修摩那已,捡挍宫内。修摩那妃先已
怀胎满十月,仍假服逃出,去城不远至栴
陀罗村,村边有树名泥瞿陀,有一天人作
此树神。树神见修摩那妃语言:『善来!』妃闻
树神唤,即往至树所。树神神力化作一屋,
语妃曰:『汝可住此屋。』妃闻语已即便入屋,
其夜而生一男儿,母为作字名泥瞿陀。于
是旃陀罗主敬心供给,如奴见大家无异。
时王女妃住树神屋中七年,泥瞿陀年已
用。王见如此而作是念:『我且更选试,必有
法则者,我当供养。』作是念已向诸臣言:
『卿等!若有事沙门婆罗门者,可请来我
宫中,我当供施。』诸臣答曰:『善哉!』答已各去。
「于是诸臣依其所事事尼揵陀等诸外道,
各将至王宫,到已而白王言:『此是我等罗
汉。』是时阿育王,即敷施床座,高下精粗各各
不同。王语诸外道:『随力所堪,各各当座而
坐。』诸外道闻王此言,仍各自量而坐,或坐
先提者,或坐木段者。王观察如此,自作
念曰:『此诸外道等定无法用。』王即知已而
作是言:『外道如此,不足供施。』食讫即令
出。
「又复一日,王于殿上,在窗牖中,见一
沙弥,名泥瞿陀,从殿前过,行步平正威
仪具足。王问:『此谁沙弥耶?』左右答曰:『泥瞿陀
沙弥,是先王长子修摩那之子也。』」
法师曰:
「我今依次第说因缘。尔时,宾头沙罗王病
困,阿育王从所封郁支国来还父王国,即
杀修摩那太子,仍自把王国事。阿育王杀
太子修摩那已,捡挍宫内。修摩那妃先已
怀胎满十月,仍假服逃出,去城不远至栴
陀罗村,村边有树名泥瞿陀,有一天人作
此树神。树神见修摩那妃语言:『善来!』妃闻
树神唤,即往至树所。树神神力化作一屋,
语妃曰:『汝可住此屋。』妃闻语已即便入屋,
其夜而生一男儿,母为作字名泥瞿陀。于
是旃陀罗主敬心供给,如奴见大家无异。
时王女妃住树神屋中七年,泥瞿陀年已
序品第一¶ 第 680c 页 T24-0680.png
七岁。尔时有阿罗汉比丘,名婆留那,以神
通观泥瞿陀,因缘应度,作是念:『今时至矣。』
欲度为沙弥。即往诣妃所,求度为沙弥。妃
即与令度。婆留那即度为沙弥,发未落地
即得罗汉。
「又一日,沙弥料理装束已,往诣
师所供养已,取钵盂袈裟往至母所,从
城南入过殿前行出城东门。尔时,阿育王
在殿上向东经行,王见泥瞿陀沙弥于殿
前过,威仪具足视地七尺而行,心中清净。
此因缘已前说,今当广说。于是阿育王而
作是念:『彼沙弥者,屈身俯仰威仪庠序,当
有圣利法也。』王见沙弥已信心欢喜,即
发慈哀心。何以故?过去世时,此沙弥是阿育
王兄,曾共修功德。而作偈说:
「 「『往昔因缘故,
今生复欢喜,
譬如郁钵花,
得水鲜开敷。』」
「于是阿育王,生慈悲已不能自止,即遣三
臣往唤沙弥。诸臣极久未时得还,复遣三
臣。三臣到已,语沙弥言:『沙弥速去!』于是沙
弥,执持威仪安庠而来。到已,王语沙弥:『当
自观察,随意坐也。』于是沙弥,观看众中都
无比丘,沙弥知已,仍欲就白伞高座,而作
方便令王受钵。王见沙弥作方便已,心自
念言:『此沙弥者必为家主。』沙弥即以钵授
王已,即就王座。王以己所食施与沙弥,沙
通观泥瞿陀,因缘应度,作是念:『今时至矣。』
欲度为沙弥。即往诣妃所,求度为沙弥。妃
即与令度。婆留那即度为沙弥,发未落地
即得罗汉。
「又一日,沙弥料理装束已,往诣
师所供养已,取钵盂袈裟往至母所,从
城南入过殿前行出城东门。尔时,阿育王
在殿上向东经行,王见泥瞿陀沙弥于殿
前过,威仪具足视地七尺而行,心中清净。
此因缘已前说,今当广说。于是阿育王而
作是念:『彼沙弥者,屈身俯仰威仪庠序,当
有圣利法也。』王见沙弥已信心欢喜,即
发慈哀心。何以故?过去世时,此沙弥是阿育
王兄,曾共修功德。而作偈说:
「 「『往昔因缘故,
今生复欢喜,
譬如郁钵花,
得水鲜开敷。』」
「于是阿育王,生慈悲已不能自止,即遣三
臣往唤沙弥。诸臣极久未时得还,复遣三
臣。三臣到已,语沙弥言:『沙弥速去!』于是沙
弥,执持威仪安庠而来。到已,王语沙弥:『当
自观察,随意坐也。』于是沙弥,观看众中都
无比丘,沙弥知已,仍欲就白伞高座,而作
方便令王受钵。王见沙弥作方便已,心自
念言:『此沙弥者必为家主。』沙弥即以钵授
王已,即就王座。王以己所食施与沙弥,沙
序品第一¶ 第 681a 页 T24-0681.png
弥自量取足而受。沙弥食竟,于是王问沙
弥:『沙弥师教,沙弥悉知不?』答曰:『我知少分。』
王言:『善哉!为我说之。』『善哉大王!我当为说。』
沙弥而作是念,量王所堪,即为说法咒愿,
便说半偈:
「 「『不懈怠者是涅槃,
若懈怠者是生死。』」
「王闻已,向沙弥言:『我知已,但说令尽。』沙弥
咒愿已竟,王向沙弥言:『日供养八分。』沙弥
答:『善哉!我当回与师。』王问:『沙弥师是谁
耶?』答言:『无罪见罪呵责,是名我师。』王言:『更
与八分。』沙弥答:『善哉!我当与阿阇梨。』王复
问言:『阇梨是谁?』答:『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
是我阇梨。』王复答言:『善哉!我更与八分。』沙
弥答:『此八分与比丘僧。』王复问言:『比丘僧是
谁?』答言:『我师我阇梨我是依止,故得具足
戒。』王闻是已倍增欢喜,王语沙弥:『若尔我
更与八分。』沙弥答言:『善哉!受。』受已而去。
「明
日沙弥与比丘僧三十二人来至王宫,到
已中食竟。王问沙弥:『更有比丘无?』沙弥答
言:『有。』『若有者更将三十二人来。』如是渐增
乃至六万。是时外道六万徒众失供养分。大
德泥瞿陀即授王及宫内夫人诸臣,悉受
三归五戒。是时王及诸人信心倍增,无有退
转。王为诸众僧,起立大寺安处众僧,乃至
六万日日供养。王所统领八万四千国王,
敕诸国起八万四千大寺,起塔八万四千,
王敕诸国造立塔寺,各受王命欢喜而造。
「复有一日于阿育僧伽蓝作大布施,布
施已,王于六万比丘僧中坐,而作是言:『我
弥:『沙弥师教,沙弥悉知不?』答曰:『我知少分。』
王言:『善哉!为我说之。』『善哉大王!我当为说。』
沙弥而作是念,量王所堪,即为说法咒愿,
便说半偈:
「 「『不懈怠者是涅槃,
若懈怠者是生死。』」
「王闻已,向沙弥言:『我知已,但说令尽。』沙弥
咒愿已竟,王向沙弥言:『日供养八分。』沙弥
答:『善哉!我当回与师。』王问:『沙弥师是谁
耶?』答言:『无罪见罪呵责,是名我师。』王言:『更
与八分。』沙弥答:『善哉!我当与阿阇梨。』王复
问言:『阇梨是谁?』答:『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
是我阇梨。』王复答言:『善哉!我更与八分。』沙
弥答:『此八分与比丘僧。』王复问言:『比丘僧是
谁?』答言:『我师我阇梨我是依止,故得具足
戒。』王闻是已倍增欢喜,王语沙弥:『若尔我
更与八分。』沙弥答言:『善哉!受。』受已而去。
「明
日沙弥与比丘僧三十二人来至王宫,到
已中食竟。王问沙弥:『更有比丘无?』沙弥答
言:『有。』『若有者更将三十二人来。』如是渐增
乃至六万。是时外道六万徒众失供养分。大
德泥瞿陀即授王及宫内夫人诸臣,悉受
三归五戒。是时王及诸人信心倍增,无有退
转。王为诸众僧,起立大寺安处众僧,乃至
六万日日供养。王所统领八万四千国王,
敕诸国起八万四千大寺,起塔八万四千,
王敕诸国造立塔寺,各受王命欢喜而造。
「复有一日于阿育僧伽蓝作大布施,布
施已,王于六万比丘僧中坐,而作是言:『我
序品第一¶ 第 681b 页 T24-0681.png
有四种供给,汤药、饮食、衣服、卧具,自恣与
僧。』语已而作是问:『诸大德!佛所统领有几
种法耶?』比丘答言:『支法有九,法聚有八万
四千。』王闻已,至心于法。王作是念:『我当立
八万四千寺,以供养八万四千法聚。』即日出
银钱九十六亿,而唤大臣。臣到已,王语臣
言:『我所领八万四千国,遣人宣令,国起一
寺。』阿育王自作阿育王僧伽蓝。
「众僧见阿
育王欲起大寺,见已有一比丘,名因陀
掘多,有大神力漏尽罗汉。众僧即差因陀
掘多,统知寺事。是时因陀掘多见寺有所
阙短处,自以神力修治令办,王出银钱,罗
汉神力三年乃成。诸国起寺来启答王,一
日俱到,白统臣言:『造塔寺已成。』统臣入白
王言:『八万四千国,起八万四千寺塔,皆悉
已成。』王答言:『善哉!』王语一大臣:『可打鼓宣
令,寺塔已成,七日之后当大供养布施,国中
一切内外人民,悉受八戒身心清净。』过七
日已,庄严拟赴王命,如天帝释诸天围绕,
阿育王国土亦复如是,庄严竟,人民游观无
有厌足,人民悉入寺舍。
「尔时集众,有八亿
比丘僧、九十六万比丘尼,于集众中罗汉一
万。诸比丘僧心作是念:『我当以神通力令
王得见己所造功德,见此已然后佛法大
盛。』诸比丘以神通力,王所统领阎浮利地,
纵广四万乃至海际,其中所起塔寺,一切供
养布施种种功德,使王一时睹见。王得见已
心中欢喜,而白众僧言:『如我今者,供养
如来作大布施,心中欢喜有如我不?』于是
僧。』语已而作是问:『诸大德!佛所统领有几
种法耶?』比丘答言:『支法有九,法聚有八万
四千。』王闻已,至心于法。王作是念:『我当立
八万四千寺,以供养八万四千法聚。』即日出
银钱九十六亿,而唤大臣。臣到已,王语臣
言:『我所领八万四千国,遣人宣令,国起一
寺。』阿育王自作阿育王僧伽蓝。
「众僧见阿
育王欲起大寺,见已有一比丘,名因陀
掘多,有大神力漏尽罗汉。众僧即差因陀
掘多,统知寺事。是时因陀掘多见寺有所
阙短处,自以神力修治令办,王出银钱,罗
汉神力三年乃成。诸国起寺来启答王,一
日俱到,白统臣言:『造塔寺已成。』统臣入白
王言:『八万四千国,起八万四千寺塔,皆悉
已成。』王答言:『善哉!』王语一大臣:『可打鼓宣
令,寺塔已成,七日之后当大供养布施,国中
一切内外人民,悉受八戒身心清净。』过七
日已,庄严拟赴王命,如天帝释诸天围绕,
阿育王国土亦复如是,庄严竟,人民游观无
有厌足,人民悉入寺舍。
「尔时集众,有八亿
比丘僧、九十六万比丘尼,于集众中罗汉一
万。诸比丘僧心作是念:『我当以神通力令
王得见己所造功德,见此已然后佛法大
盛。』诸比丘以神通力,王所统领阎浮利地,
纵广四万乃至海际,其中所起塔寺,一切供
养布施种种功德,使王一时睹见。王得见已
心中欢喜,而白众僧言:『如我今者,供养
如来作大布施,心中欢喜有如我不?』于是
序品第一¶ 第 681c 页 T24-0681.png
众僧,推目揵连子帝须令答王。帝须答王
言:『佛在世时诸人供养,不及于王,唯王一
人无能过者。』
「王闻帝须此语,心中欢喜不
断,而作念言:『于佛法中作大布施,无
与我等,我当受持佛法如子爱父,则无
有狐疑。』于是大王问比丘僧:『我于佛法中
得受持不?』尔时帝须闻王语已,又见王边
王子,名摩哂陀,因缘具足,便作念:『若是王
子得出家者,佛法极大兴隆。』念已而白王
言:『大王!如此功德犹未入佛法,譬如有人
从地积七宝上至梵天,以用布施,于佛
法中亦未得入,况王布施而望得入!』王复
问言:『云何得入法分?』帝须答言:『若贫若富,
身自生子,令子出家得入佛法。』作是言
已,王自念:『我如此布施,犹未入佛法,我今
当求得入因缘。』
「王观看左右见摩哂陀,而
作是念:『我弟帝须已自出家。』即立摩哂陀
为大子,王复筹量立为太子好?令出家
好?即语摩哂陀:『汝乐出家不?』摩哂陀见叔
帝须出家后,心愿出家,闻王此言心大欢
喜,即答:『实乐出家。若我出家,王于佛法得
入法分。』尔时王女名僧伽蜜多,立近兄
边,其婿先已与帝须俱出家。王问僧伽蜜
多:『汝乐出家不?』答言:『实乐。』王答:『若汝出家
大善。』王知其心,心中欢喜向比丘言:『大德!
我此二子,众僧为度,令我得入佛法。』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一
言:『佛在世时诸人供养,不及于王,唯王一
人无能过者。』
「王闻帝须此语,心中欢喜不
断,而作念言:『于佛法中作大布施,无
与我等,我当受持佛法如子爱父,则无
有狐疑。』于是大王问比丘僧:『我于佛法中
得受持不?』尔时帝须闻王语已,又见王边
王子,名摩哂陀,因缘具足,便作念:『若是王
子得出家者,佛法极大兴隆。』念已而白王
言:『大王!如此功德犹未入佛法,譬如有人
从地积七宝上至梵天,以用布施,于佛
法中亦未得入,况王布施而望得入!』王复
问言:『云何得入法分?』帝须答言:『若贫若富,
身自生子,令子出家得入佛法。』作是言
已,王自念:『我如此布施,犹未入佛法,我今
当求得入因缘。』
「王观看左右见摩哂陀,而
作是念:『我弟帝须已自出家。』即立摩哂陀
为大子,王复筹量立为太子好?令出家
好?即语摩哂陀:『汝乐出家不?』摩哂陀见叔
帝须出家后,心愿出家,闻王此言心大欢
喜,即答:『实乐出家。若我出家,王于佛法得
入法分。』尔时王女名僧伽蜜多,立近兄
边,其婿先已与帝须俱出家。王问僧伽蜜
多:『汝乐出家不?』答言:『实乐。』王答:『若汝出家
大善。』王知其心,心中欢喜向比丘言:『大德!
我此二子,众僧为度,令我得入佛法。』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一
序品第一¶ 第 682a 页 T24-06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