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造大寺学处第七¶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4a 页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四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造大寺学处第七

尔时薄伽梵在憍闪毗国,六众苾刍斩伐胜
树欲作大寺,虽为僧伽,致招讥恼,妨修善
业。因起违诤,事恼同前,制斯学处。

「若复苾刍作大住处,有主为众作,是苾刍应
将苾刍众往观处所。彼苾刍众应观处所,是
应法净处、无诤竞处、有进趣处。若苾刍于
不应法处、不净处、有诤竞处、无进趣处,作大
住处,有主为众作,不将诸苾刍往观处所,于
如是处造大住处者,僧伽伐尸沙。」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4b 页 T24-0544.png

言大者,有二种大:一、施物大;二、形量大。若无
过者为众听造,若有不净等缘制不许作。言
住处者,过去诸佛及声闻众咸悉受用、佛所
听许诸信敬者造而奉施。若苾刍作大寺时,
限至三层,佛殿五层。因许给孤独长者造寺
法式,长者以金遍布其地买逝多林,营饰既
周,奉佛圣众。若施主为众造寺,更有施主于
此寺中欲为别人造房,施者应问造寺施主
方可兴工。

自下因明分房舍卧具法式,于
夏前豫分,或至安居日分。其授事人,告大
众云:「某房有利有衣,若欲得者随次应取。」若
当时不取,行至第三方更索者,一、二索时未
即须与,三索应与,索者得恶作罪。房若少者
应计人分之,应留一房拟客苾刍,不应尽分。若馀住处有苾刍来,及后夏者随次应与,
不及后夏此不应与。可依知识随处而住,衣
食之利应共均分。授事人等不应令作。有五
种人不应差作授事等人:谓解苏呾罗、毗奈
耶、摩窒里迦、僧伽上座,及为众读诵者。若于
住处多有房舍,应随当时人数多少,若一人
与二,或时与三,皆于此房随时受用,或前食
后食。若有破坏,用僧伽物若劝化白衣,随其
力分而为修补,不应弃舍故令损坏。若处迮
狭,同卧敷量均等共分,勿令阙事。诸坐枮
等应并均分,除安水瓨药瓶之处,并置齿木、
土屑、瞿摩耶处及众人行处。若门屋下、廊檐
前、上下阁道及仓库处,并不应分。若在阿兰
若中,于显露地可留多少安瓶器处。众受用
地,亦不应分。若有施主乐于寺内造别房施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4c 页 T24-0544.png
者,住此房人应受其利,并为修理,或任施主
意取何人。此人虽复受其别施,大众分利
皆亦应与。别房有施,随住房者而共均分。若
大床、大座难移转者,诸门徒等应为举之。若
为众事须出外行,分房之时随次留分。阿兰
若处并乞食时,可留守人共均与食。藏门
钥时应作私记,为防守故随意养狗。其畜狗
者,须知行法,若窣睹波及房院地,狗所爮
攫应可平填,若遗不净即应除去。若不修
治,并得恶作。若有药叉并猛兽处,即不应居。
不两房内而作安居。设作安居应于二处物
取一分。凡出家者于诸利养皆悉不合越分
贪求。闻有诤者将欲来时,应作三时豫分房
舍,谓春夏冬随意分给。复有六种分住处事:
一、寺;二、寺势分;三、寺外房;四、房势分;五、园;
六、园势分。若诤者云:「与我分房。」者,应告之曰:
「并己分讫。」若诤者去后还依常次准法更分。
若非斗者应共同分,若不与分,得越法罪。
或为日分,此是今日、此是明日;或为时分,
此处小食、此处大食;或为尊分,此是阿遮利
耶房、此是邬波驮耶房,如此分者皆得恶作
罪。若病苾刍乐旧房者,非次应与。不应无病
诈言有病。若分房竟,后有人来,不以年高
夺他房分。若夜至、若暂停,夜索分房及以褥
席,若其与者,授受二人咸得恶作。若夜至〔人〕-【宫】人人不应相恼,可随相识权时停止。给孤独长
者为乞食人,造立停舍,六众闻之并皆同
集,共分其舍,得恶作罪。凡是非法分与,并不
应取。若有因缘须向馀寺,时逼到者不论坐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5a 页 T24-0545.png
次,随处应食。外有食来至斯住处,欲得食者,
若无限局随意食之,若人食有限即不应食。
如于寺内,随次分房。若在树下、若在平地、
若软草处,亦随次分。应以白二差具五法者,
令分卧具所有大众卧具,下至洗足盆并须
聚在一处,从上座分。有十二人,并须差遣:一、
分饭人;二、分粥人;三、分饼果人;四、分卧具人;
五、分诸杂事人;六、藏器物人;七、藏衣人;八、分
衣人;九、藏雨衣人;十、分雨衣人;十一、杂驱
使人;十二、看捡房舍人。若分卧具及以褥席
亦随次分。有馀长者若客苾刍及尼来者,应
与令卧。所有卧具从好行讫,馀者白众更应
分掌,勿令损坏。凡是僧伽卧具受用之时,不
得随宜将轻小坐具,及垢腻疏薄恶物,而为
儭替,得恶作罪,招黑背殃。知僧事人半月半
月应巡房舍观其卧具,若老、若少不依法式
用卧具者,既捡见已,若老宿者告众令知,少
者应语二师,夺其卧具,准法呵责。若寺房廊
鸟雀栖宿为喧闹者,应使人捡察,巢无儿卵
应即除弃,有者待去方除。若有蜂窠,无儿应
除,有者以线缕缠之,由此缘故更不增长。若
施主造寺施僧伽已,有事他行久不来者,住
寺苾刍不应为乏饮食故舍斯住处悉皆远
去,应共乞食而自支济;乃至五岁尚不来者,
应共邻居比近之寺,同一利养、别褒洒陀。寺
主若来随彼情乐,若久不至具如广文。凡寺
废毁重欲修造,或等、或过不应减小;若施主
力薄,小亦随听。香台制底等过非小。若有尊
容彩画彫毁,应可拂除,还依旧状而更图画。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5b 页 T24-0545.png
佛语尊经字有磨灭,刮其旧墨应更书新。


明作净厨法:凡是寺内应作净厨,此类不同,
有其五种:一、生心作;二、共印持;三、如牛卧;四、
故废处;五、众结作。言生心者,所谓随一营作
苾刍、或复俗人,初造房宇定砖石时,心念
口言:「今于此方处当为僧伽作净厨。」共印持
者,谓捡挍苾刍创安基石,将欲兴功,告共住
苾刍曰:「诸具寿仁可共知,于此方处当为僧
伽作净厨。」如牛卧处者,谓是房门无其定准,
撩乱而住。故废处者,谓无众僧空废之处。众
结作者,谓大众共和秉白二羯磨,作法结
之。应如是作,修营处所悉备具已,齐于界
内并外势分一寻,将作净厨。僧伽同乐者,
即于此处敷座席鸣楗椎,乃至令一苾刍
为羯磨结,此据大寺,可寺坊内结作净厨。若
随一房小舍应知亦尔,于中通塞具如广文。
或于棚阁中层结净,上下四边势分咸净。若
作法已得二种利乐:一、界外贮得界内煮;二、
界内贮得界外煮,并皆无过。若异此者饮啖
之时,皆恶作罪。又有十种不净处,不应熟食:
所谓露地、门屋下、房檐前、温暖堂、洗浴室、
官人宅、制底边、外道家、俗人舍、尼寺中,若煮
食时,皆得恶作。

上因造寺遂辨馀文,次释学
处。言应将馀苾刍者,谓众多人,非僧伽也。由
何事故须将苾刍?为防后时诤竞损恼故。此
中犯相者,唯除过量,馀并如前小房戒说。
若于住处有斗诤者、有污家者、有非理者,应
驱摈之。

**** 无根谤学处第八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5c 页 T24-0545.png

佛在王舍城,时蜜呾罗、步弭迦二人,由昔生
中与实力子有怨雠故,遂共妹蜜呾罗尼,谤
实力子云:「犯波罗市迦。」便为举诘,自相符證。
由同梵行事及不忍烦恼+(故)【三】【宫】恼+(故)【宋】【元】【明】【宫】恼恼,制斯学处。

「若复苾刍怀瞋不舍,故于清净苾刍,以无根
波罗市迦法谤,欲坏彼净行。后于异时,若问、
若不问,知此是无根谤。彼苾刍由瞋恚故
作是语者,僧伽伐尸沙。」

言苾刍怀瞋者,谓瞋惑未断。不舍者,谓是
现缠意欲作其无益之事。言无根者,根有
三种:谓见、闻、疑。此若无者是无根事。言谤者,
谓以恶事毁呰于他。无根方犯;若有三根,
即非犯类。所言谤者,谓非言诤。苾刍由瞋
恚故作是语者,谓无实想故,表由瞋恨故,便
生恶谤。应知此中所谤之境,有四种人:一者清净;二者虽清净相似不清净;三者不清净;四者虽不清净相似清净。若谤初二,十事
成犯,五事非犯。何谓为十?谓不见、不闻、不疑、
妄言见等,是谓三事:或闻而忘、或疑而忘,言
我闻疑。复是二事:或闻而信、或闻不信,而言
我见。复是二事:或闻而疑,或闻不疑,或但自
疑而云我见。复是三事,语语说时咸得本罪。
五事无犯者,谓不见、不闻、不疑,有见等想而
云见等,是谓三事。或闻而忘。或疑而忘,有闻
疑想而言闻等,是为二事,此皆无犯谤。后
二人,十一事犯、六事非犯,谓以见而忘一事,
于上两处为第四事,馀事皆同,思之可识。前
之二人体是清净故无见忘。若以书、若以
字印、手印、若遣使、若自书字,作如是言:「此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6a 页 T24-0546.png
字说汝有其犯事。」若对狂痴、若眠、若定、若
先犯人、若授学人、若谤苾刍尼、若于大众作
如是言:「此中有人犯波罗市迦。」不斥名谤,咸
窣吐罗。谤之境心,句如上说。若以半择迦
男女而谤他者,皆窣吐罗。谤式叉等,咸犯恶
作。复有说言:「谤苾刍尼亦获本罪,谤式叉等
得窣吐罗。若以五无间谤苾刍者,并得众教,
以犯逆罪非苾刍故。」有云:「于中是吐罗者,谤
得轻罪。尼谤他时,准苾刍说。其式叉等,得恶
作罪。若邬波索迦谤苾刍者,应与作覆钵羯
磨。若恶骂俗人,不往其舍不受彼食及以床
座,不为说法。若彼下心从众求乞,性调柔者,
应为作仰钵羯磨。入邪部者,为正部人作覆
钵者,不成作法,翻此便成。若善俗人家作覆
钵羯磨,亦不成作。若以一床等压诸界上,一
羯磨人得覆仰多钵。」

**** 假根谤学处第九

佛在王舍城时,蜜呾罗、步弭迦二人,共见野
鹿交会,取相似事谤实力子,毁同梵行。事恼
同前,制斯学处。

「若复苾刍,怀瞋不舍故,于清净苾刍,以异非
分波罗市迦法谤,欲坏彼净行。后于异时,若
问、若不问,知此是异非分事,以少相似法而
为毁谤。彼苾刍由瞋恚故作是语者,僧伽
伐尸沙。」

言异非分者,异谓涅槃,乖生死故;四
他胜法非是彼因,名为非分,非分事谤即是
其诤。若苾刍见馀苾刍犯波罗市迦时,作非
犯想、或作馀罪想谤,言犯波罗市迦者,得众
教罪。若于众教作非犯想、或作馀罪想,乃至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6b 页 T24-0546.png
突色讫里多,事皆同此,随其所谤得罪。应
知说谤之时,前人领解,犯众教罪。无犯者,谓
实见彼作他胜等事。

**** 破僧违谏学处第十

佛在王舍城,时提婆达多由贪利故,学得神
通化未生冤,令生信乐,至如来所求索门徒。以不得故,便起恚恨,乃与孤迦里、褰茶
达骠、羯吒谟洛迦底洒、三没达罗达多以为
伴党,破和合僧。僧设谏时恶心不舍。由僧
伽事及邪智烦恼,制十、十一,二种学处。

「若复苾刍兴方便,欲破和合僧,于破僧事坚
执不舍。诸苾刍应语彼苾刍言:『具寿!莫欲破
和合僧,坚执而住。具寿!应与众僧和合,共
住欢喜无诤,一心一说如水乳合,大师教
法令得光显,安乐久住。具寿!汝可舍破僧事。』
诸苾刍如是谏时,舍者善。若不舍者,应可
再三慇勤正谏,随教应诘,令舍是事。舍者
善;若不舍者,僧伽伐尸沙。」

言和合者,谓同一味。有其六种:谓形相、作业、
戒、见、轨仪及以活命。言僧伽者,总有九种:谓
无耻僧伽、有耻僧伽、耻无耻僧伽、顺理僧伽、
非理僧伽、理非理僧伽、未脱僧伽、已脱僧伽、
脱未脱僧伽。此九种中谁可破邪?除初后
二,馀皆可破。以其最初无羞耻众,犯四重禁,
破事已成。已破之者,无重破故。后二圣众,破
事无故。第九学人,馀应准说。言欲破者,提婆
达多以愚痴故,心生异见,坏彼僧伽,于形
相等改佛正则,自制五事谤三净教,劝诸愚
小习行邪法。言五事者,一、不食乳酪,犊子饥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6c 页 T24-0546.png
困故。二、不食鱼肉,由斯杀生故。三、不啖于盐,
多有尘土故。四、不截衣𦆠,废损织功故。五、不
住兰若,受房生福故。言兴方便者,谓作破
僧事。于破僧事坚执不舍者,既思众破摄化
门徒,自守邪宗多求恶党。言莫欲破和合僧
者,欲显若破善众定堕无间,若舍此心不受
其罪。汝诸具寿应与僧和合者,谓众多人别
谏之语,或是僧伽、或僧伽所遣,虽无羯磨但
以言遮令除恶见。言共住者,谓衣食利养同
受用故。言欢喜者,善品增益各各情悦故。言
无诤者,彼此见同共相爱乐无诤讼故。言
一心者,心若散乱当令寂定,既得定已勤求
解脱。言一说者,由契经等十二分教体无别
故,亦是更互相教之义。如水乳合者,行与理
顺一相无差。大师教法令得光显者,我染瞋
痴善能调伏,令佛圣教得流通故。言安乐住
者,谓四圣种现法乐住。依斯德故能获胜
果。言再三者,谓白四羯磨不广不略,但齐二、
三。言谏时者,谓作法时。慇勤正谏者,明众至
心。随教应诘者,诘其所以,遮其非理故。

**** 助伴破僧伽违谏学处第十一

次明助伴学处,与前异者随字而释。

「若复苾刍,若一、若二、若多,与彼苾刍共为伴
党,同邪违正随顺而住。时此苾刍语诸苾刍
言:『大德!莫共彼苾刍有所论说若好、若恶。
何以故?彼苾刍是顺法律、依法律,语言无
虚妄,彼爱乐者我亦爱乐。』诸苾刍应语此苾
刍言:『具寿!莫作是说:「彼苾刍是顺法律、依法
律,语言无虚妄,彼爱乐者我亦爱乐。」何以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7a 页 T24-0547.png
故?彼苾刍非顺法律、不依法律,语言皆虚妄。
汝莫乐破僧,当乐和合僧,应与僧和合欢喜
无诤,一心一说如水乳合,大师教法令得
光显安乐久住。具寿!可舍破僧恶见,顺邪违
正劝作诤事,坚执而住。』诸苾刍如是谏时,舍
者善。若不舍者,应可再三慇勤正谏,随教
应诘,令舍是事。舍者善;若不舍者,僧伽伐尸
沙。」

言好者,陈利益。言恶者,说无益事。言法
语者,语词圆足。律语者,合理无差。有释:「能引
实义名曰法语,出柔软言名曰律语。」言无虚
妄者,谓晓其事方出于言。我亦爱乐者,彼所
作事咸称我心。莫作是说等者,劝随正部舍
背邪党。此中犯者,始从随顺欲作破僧,皆得
恶作罪。众多人谏不肯舍者,得窣吐罗罪。若
秉初白乃至羯磨第二竟时,一一咸得窣吐
罗罪。第三竟时,如法如律如大师教正为开
谏,违而不舍者,得众教罪。若作非法而众
和合、或作如法众不和合、或作非法众不和
合、或作似法众不和等,由作谏事不称法故,
无犯。若犯罪已即应说露,若不尔者,与他同
秉一切羯磨,咸得恶作。若他谏时心同恶党,
设令不语亦犯众教。有言不同而心乐破,犯
窣吐罗。若虽言同作不破心,或无破心不同
其事者,无犯。若生疑者,获窣吐罗。自有破而
非闹乱,应为四句。闹乱谓是始从搆集破
众之事。或有破众非是异住亦为四句。异住
谓是异界而住。或有破僧不为别部亦为四
句。别部谓是九清净人别处而住,一是正主、
馀八名助。齐何名破?谓是天授先领四人,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7b 页 T24-0547.png
后破正众。四人同彼行筹羯磨,齐是名为破
僧伽竟。若授学人为行筹者及无戒人等,皆
不成破。若戏笑行筹及秉羯磨作破众事,合
众咸得窣吐罗罪,众不因此而成破故。若众
破已,有馀部人在界内时,不应作长净等事,
由众不集成别住故。若如法部共非法部同
集一处,如法部解界时成解,非法部解不成
解。其处中人应共如法部出界外作褒洒陀,
不应共非法部。如法苾刍应教授尼众,此若
无者,其处中人亦应教授省缘而住。不堕二
朋名处中人。尼众若破,不应教授,应告彼曰:
「姊妹!应先和合已方求教授。」若苾刍尼众不
咨禀苾刍,辄自擅意别为轨则聚徒众者,得
窣吐罗罪。诸有被责室罗末尼罗等,若馀苾
刍辄供衣食而摄养者,破他门徒,得窣吐罗
罪。若作好心欲令调伏,权时摄诱者无犯。憍
闪薄迦诸苾刍辈,虽分二部无破众心故,不
同此破僧伽罪。随事重轻有十八句,若苾刍
于非法事作非法想,及正破时亦为非法
想者,此则生无间罪亦成无间业。若破僧时
不作非法想者,但生无间罪,不成无间业故。

有六句重、十二句轻。

非法非法非法、 非法非法法、 非法非法
疑、 非法法非法、 非法法法、 非法法疑、
 法非法非法、 法非法法、 法非法疑、 法法
非法、 法法法、 法法疑、 非法疑非法、 非
法疑法、 非法疑疑、 法疑非法、 法疑法、
 法疑疑。

**** 污家违谏学处第十二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7c 页 T24-0547.png

佛在室罗伐城,告诸苾刍曰:「若有苾刍、苾刍
尼,为污家者,众应与作白四驱摈羯磨,令出
住处。若斗诤者,众应与作令怖羯磨,应告彼
曰:『汝若不肯改前过者,众当与汝更为重
罚。』令彼生怖故,名令怖。若见门徒欲为斗
诤,轨范师等宜应遮止,或以苫摩他事而
令止息。若苾刍数数犯罪,应与作折伏羯
磨,或以馀事而责罚之,乃至未舍恶事已来,
令依止有德折伏而住,故名折伏。若苾刍与
诸长者及苾刍等相触恼者,应令苾刍就长
者等而求忏摩。若不肯者,众应与作求谢羯
磨,令往愧谢。若不见罪、不如法悔、不舍恶见,
此等皆应与作舍置羯磨。由斯舍弃不同众
法,故名舍置。其舍置者若多朋党恃怙强梁,
众应量宜勿令斗起,于所犯罪如法为除。若
不肯者不应强诘强令忆念,若强抑与作舍
置者,得窣吐罗罪。若斗诤人各怀怨恨,虽经
多日不能除灭者,有持经持律持论多闻多
知识、大福德足,门徒众所共知者,应为消
殄。若冤雠者至俗家时,应隔处中人令其间
坐。若于界内斗诤纷纭,诸处中人应出外长
净。若共馀部为长净者,不成作法,得恶作
罪。凡有为他作羯磨时,不为诘问、不作忆念、
或实无犯事、或有犯不忠、或不对面、或秉
非法,皆得恶作,作法不成。若得羯磨已,所有
行法应可顺行。云何行法?所谓不应与他出
家近圆及为依止;不畜求寂;不应差教授苾
刍尼,设先被差亦不应去;有犯苾刍不应诘
问羯磨等事,亦不应呵。若有二十法者,所作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8a 页 T24-0548.png
羯磨不应为解。何谓二十?谓于众处不现恭
勤,身不轻利故;或于众处不生卑下,不蠲傲
慢故;或于出离不肯随从,不顺治法故;或于
众边不行恭敬,乖行敬法故;或于界中不求
解放,于罪无悔故;或仗王家及断事官、或依
外道及以别人不依于众;著俗人衣及外道
服;承事外道;不应行事而复行之、苾刍学
处而不修习;或骂苾刍、或时瞋恚、或复呵叱;
或令众失利、或不欲同住,若有此二十法不
应与解。」

尔时世尊,作教敕已,令圣者阿难陀共诸上
座苾刍,在于路中,差具五法者往枳吒山,就
彼诘责,与阿湿薄迦、补㮈伐苏行污家者,作
驱摈羯磨。其同罪者,半豆卢、呬得迦等,中
路闻已,遂便逃向室罗伐城,如法除罪。时彼
二人后往逝多林,见此事已,作如是言:「我辈
同罪,有驱、不驱,知诸具寿随自己情,有瞋、有
欲。」时诸苾刍告彼二人,令其改悔,先别谏已
后为羯磨,谏由其受用鄙事故,而行污
家,因家悭烦恼制斯学处。

「若复众多苾刍,于村落城邑住,污他家、行恶
行。污他家亦众见闻知,行恶行亦众见闻知。
诸苾刍应语彼苾刍言:『具寿!汝等污他家、行
恶行。污他家亦众见闻知,行恶行亦众见闻
知。汝等可去,不应住此。』彼苾刍语诸苾刍言:
『大德有爱、恚、怖、痴。有如是同罪苾刍,有驱者、
有不驱者。』时诸苾刍语彼苾刍言:『具寿!莫作
是语:「诸大德有爱、恚、怖、痴。有如是同罪苾刍,
有驱者、有不驱者。」何以故?诸苾刍无爱、恚、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8b 页 T24-0548.png
怖、痴。汝等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众见闻
知,行恶行亦众见闻知。具寿!汝等应舍爱恚
等言。』诸苾刍如是谏时,舍者善。若不舍者,应
可再三慇勤正谏,随教应诘,令舍是事。舍者
善;若不舍者,僧伽伐尸沙。」

言村落等者,若有街巷可知人物、住处,名
为村;村外远家名为落。君王都处名为城邑。
言污家者,有二事能污于家:一谓共住;二谓受用。云何共住?谓与女人同床而坐、一
盘而食、同觞饮酒等。云何受用?谓采=探【明】采花+(滴)【宋】【宫】,(摘)【元】【明】花
果等。云何恶行?谓以粗恶法毁谤于他,及采花
果等。云何恶行?谓以粗恶法毁谤于他,及戒
见等中说其毁犯,由依污家生众罪故。见
谓眼识,闻谓耳识,知谓馀识。此显见闻知
性。汝可去者,是驱逐。言有爱等者,于不驱
者云有爱心,于所驱者说有瞋恚。言有痴者,
于污家辈不善分别合驱不驱。言有怖者,于
逃去者不敢治罚。不驱摈者,谓是半豆卢、呬
得迦等。言汝等应舍爱等者,谓是别人谏。言
再三者,众以白四谏。但言爱等,即得恶作。别
人谏时,违犯粗罪。初白及二羯磨违,得三窣
吐罗罪。第三竟时,便得众教。若秉法和别事
并同前。实有爱憎非爱憎想疑,得窣吐罗罪。
若作爱憎想者,无犯。实非爱憎作此想疑,便
得众教。若未作驱摈羯磨言爱等者,得恶作
罪。由谤众故,若于他人知无实事,自生恶念,
妄说前人作离间言,得二堕罪。

**** 恶性违谏学处第十三

佛在憍闪毗国,阐陀苾刍不忍他语违如法
教,由其恶性受用法事,求自在不忍烦恼,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8c 页 T24-0548.png
遂生忿恨自损损他,制斯学处。

「若复苾刍,恶性不受人语,诸苾刍于佛所说
戒经中如法如律劝诲之时,不受谏语言:
『诸大德!莫向我说少许若好、若恶。我亦不向
诸大德说若好、若恶。诸大德!止莫劝我!莫论
说我!』诸苾刍语是苾刍言:『具寿!汝莫不受谏
语,诸苾刍于戒经中如法如律劝诲之时,应
受谏语。具寿如法谏诸苾刍,诸苾刍亦如法
谏具寿!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佛声闻众便得
增长,共相谏诲。具寿!汝应舍此事。』诸苾刍如
是谏时,舍者善。若不舍者,应可再三慇勤正
谏,随教应诘,令舍是事。舍者善;若不舍者,僧
伽伐尸沙。」

恶性者,禀性粗言不用他语。于佛所说者,半
月所说。言戒经中者,谓佛世尊所制学处。
言如法者,谓依实事见闻疑说。言如律者,称
实而说与理相应出柔软语。言少许者,假
令少言亦不许说。言好恶者,谓利非利。言止
者,未说之言,预相遮止。莫论说我者,谓情不
忍可。言佛声闻众便得增长者,由展转相教,
世尊圣教得久住世。言共相谏诲者,谓欲
谏时先求听许,然后方谏;若他不许,不应强
诘。然诘问时不以天眼见、天耳闻,若他不忆
应为作忆念。忆时瞋忿应求听许;若不许
者,弃莫与言。若仗托有力者,不应教授,不共
长净、安居、随意,即于此日应一苾刍作如是
白:「我名某甲,遮彼苾刍某甲为长净等事,若
此苾刍在众中者,不应对之而为长净及随
意事。」若于所犯罪有馀无馀,无有定实而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9a 页 T24-0549.png
遮他者,皆成非法。若天眼、天耳及聋盲无
识,随党非党=堂【三】党=堂【宋】【元】【明】党、在地居空等,或翻此四皆不成遮。于所犯罪事有定实为遮他者,是谓应法。若以不善见闻疑而遮他者,得恶作罪。若一界内有多住处,一处遮时馀皆悉遮。((其能…谓))十七字=((若彼具五法者应受众差为诘问者应))十五字【三】【宫】((其能…谓))十七字=((若彼具五法者应受众差为诘问者应))十五字【宋】【元】【明】【宫】其能诘人虽被众差,应知轨式,有其五法:谓党、在地居空等,或翻此四皆不
成遮。于所犯罪事有定实为遮他者,是谓应
法。若以不善见闻疑而遮他者,得恶作罪。若
一界内有多住处,一处遮时馀皆悉遮。其能诘人虽被众差,应知轨式,有其五法:谓从座
起、脱革屣、整衣左肩、礼上座已、合掌而住。应
以五法而自称量:「我是持戒者不?有羞惭
不?有追悔不?能摄伏诸根不?是乐戒不?」又
生五念,谓实不实等。次应告言:「汝某甲!我今
欲诘,能容许不?」彼应答曰:「由何事故尔诘于
我?」说罪差别,如律应知。其被诘人应于五部
学处,自思忖已,当听许之。返令忆念:「尔于何
处知我有犯?当依实说,勿搆虚言。」应告彼云:
「今任汝诘。」次能诘者先为安慰,方始出言:「然
我不以错误之语、及私屏语、或造次语。仁所
说者我皆三问而详审之。」次应白言:「汝某甲
听!僧伽令我为诘责人,问尔实事,众当为汝
作羯磨法,应可善思,勿令损己,亦不应调弄
清净之人,并乐戒者耆宿有德亦不轻慢,违
此教者得恶作罪。」言共相谏悔者,有所违犯
心希清净说先所犯。此中犯者,谓别人谏时
不用语者,得窣吐罗罪。若初白及二羯磨,
得窣吐罗罪。第三竟时,得僧伽伐尸沙。恶语
之人不先诘问辄便遮止,得恶作罪。馀义通
塞如前所明,其谏羯磨如百一羯磨中说。

「我已说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九初便犯、四至
三谏。若苾刍随一一犯,故覆藏者,随覆藏日
众应与作不乐波利婆娑。行波利婆娑竟,众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9b 页 T24-0549.png
应与作六夜摩那[卑*也]。行摩那[卑*也]竟,馀有出罪,
应二十僧中出是苾刍罪。若少一人不满二
十众,是苾刍罪不得除,诸苾刍皆得罪,此是
出罪法。」

言我已说者,彰其事了,欲令诸苾刍重审其
罪,暂舒息故。九初便犯者,谓初九戒,事成获
罪。四至三谏者,即破僧等,违三羯磨方犯
其罪。若苾刍随一一等者,凡欲除罪,须有五
缘:一、由其罪谓所犯罪;二、由意乐谓知而覆
藏;三、由治罪谓随覆日与遍住等;四、由行已
谓令众心喜;五、由人殊谓满二十众。言二十
者,若少不足;作法不成;故以数定。行遍住者,
由其覆罪。覆有两种:一谓覆夜、二谓覆心。
若作覆心至过明相,是名一夜覆藏罪。若不
识不忆,由无覆心,虽经明相,无覆藏罪。后若
忆识欲说罪者,此则不须行遍住法,应说众
多恶作罪。若与聋人及不解方言,或非本性、
或被治罚,如此之人虽可共住,咸不成覆。或
时昼日与苾刍俱,若至夜时无苾刍者,假
使尽形亦无覆罪。若犯二罪二俱覆藏,或一
覆一非覆,或二俱不覆,或两俱忆,或一忆一
不忆、二俱不忆,咸经两月等,如是应知,于罪
于日、知数不知数、一罪多罪、有覆无覆。或作
白衣,或为求寂重受近圆,或得解法覆与不
覆,或前或后,于诸罪类治法众多,具如广文,
此不繁说。有四种人应行遍住:有知罪数
不知夜数、有知夜数不知罪数、或俱不知数、
或俱知数。如百一羯磨说:「若其重犯是前
罪类,应与复本遍住羯磨,令其调伏,谓坏前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49c 页 T24-0549.png
法从本更行。行时更犯是前罪类,应与重收
根本羯磨。若更犯者,重收前日,可更令行。行
遍住人所得之法,黑白不同。有其六种:一者
总黑,谓总皆非法。二、多分黑,遍住如法馀皆
非法。三、向半黑,复本是法馀皆非法。四、减半
黑,重收是法后皆非法。五、少分黑,意喜是法
后一非法。六、总是白乃至出罪悉皆如法,名
善出罪。若如法行遍住法已,应与意喜。若不
覆者,但行意喜出罪,能令众意皆悉欢喜,故
名意喜。于六夜中若重犯者,应与复本意
喜。若更重犯应与重收。六夜意喜,此谓是前
罪类。言前类者,前因故泄今还故泄,馀皆准
此;若非一类即不坏法。若行遍住及摩那[卑*也]
时更犯众教,非同类者应须发露所有恶作,
别行遍住及摩那[卑*也]。若其初日犯初众教,一
夜覆藏,乃至十三覆十三日。若欲说罪,应据
猛烈心。烦恼重者,先与行法行遍住意喜。苾
刍所有行法应随顺行,谓不应受善苾刍礼
敬,亦复不应同一座坐,不居胜座不并肩行,
若出行时应随他后,不同室卧,不度人出家
受十学处,及与近圆,不受依止,不畜求寂,不
作羯磨,不差为使,不教授尼亦不差遣,先差
应舍,不诘苾刍。不舍教诫,开门然灯涂扫寺
宇,大小便厕洗除粪秽及供土叶,寒时授火
热为扇凉,打楗椎严香火,并赞叹佛。应在
近圆下、求寂上座。僧伽卧具安钵之物应为
收举,制底香台常应涂扫。依时巡礼,应告
日数。众集之处以所行事告白令知,不应一
一为白。客苾刍来未安衣钵应就为白。无苾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50a 页 T24-0550.png
刍寺不应辄往,有缘须去不应经宿。须观时
候供给汤水。应与善苾刍洗足涂油,寺中
利养最后应受。遍住意喜作法之时,不应还
以遍住意喜及授学人足其众数,亦非此人
得共同处而行其法。不居空寺,亦非一人、非
二、非三,要须满四,是清净人同处行法。如前
所说,不依教者,咸得恶作。又正行时,闻有诤
者欲来住处,应对善苾刍,为难缘故,舍行法
已;同本性人诤者若去,还对苾刍受其行法。
若行意喜不行遍住、若行遍住不行意喜,斯
皆不应求众出罪。若并善行当求出罪,馀如
广文说。有六种人犯众教罪,对一苾刍说除
其罪,得名清净。何谓为六?一者遍持苏呾罗
藏;二者遍持毗奈耶藏;三者遍持摩咥里迦
藏;四者性极羞愧若说其罪怀惭致死;五者
众中最老上座;六者大福德人。何故此六许
易除罪?罪灭因心不由治罚。若能于所犯罪
决情断绝,誓不更为,深生惭耻心无欺诳,是
故除灭。又为耆年大德、受持三藏人见治罚,
谤议便生,开一人悔。若犯不共众教罪者,根
转之时过亦随灭。」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四
造大寺学处第七¶ 第 550b 页 T24-05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