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415a 页

No. 1452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大门总摄颂曰:

「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摄颂曰:

「 近圆知日数,
 界别不入地,
 界边五众居,
 不截皮生肉。」


第一子摄颂曰:

「 近圆男女状,
 非近圆为师,
 难等十无师,
 莫授我七岁。」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具寿邬波离来诣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坐,
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苾刍与他受近圆
时,彼若根转,得名善受不?」佛言:「是受近圆,
应可移向苾刍尼处。」

「复次世尊!若苾刍与他男子受近圆时,而此
男子作女人音声、女人意乐及形状法式,此
人得名为受近圆不?」佛言:「邬波离!是受近
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苾刍尼与他女人受近圆时,而此女人作
男子音声、男子意乐及形状法式,此人得名
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尼得越
法罪。」

「若以不受近圆人为亲教师,此人得名受近
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卷一 第 415b 页 T24-0415.png

「若人身有难事,自言我有,诸苾刍为受近圆,
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不名受近圆,诸苾
刍得越法罪。」

「若人身无难事,自言我有,诸苾刍为受近
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
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实有难事,自言我无诸难,苾刍为受近
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不名受近圆,诸
苾刍无犯。」

「若人实无难事,复自言无,诸苾刍为受近圆,
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此名善受。」

「若苾刍与出家者未受十戒面受近圆,此人
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诸苾刍得越法
罪。」

「若人受近圆时,亲教师不现前,诸苾刍为受
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
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受近圆时,作如是语:『莫授我近圆。』诸苾
刍为受,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非受近圆,
诸苾刍得越法罪。」

「如世尊说:『若人年满七岁能驱乌鸟,应与出
家。』者,大德!若有童子年始六岁,于僧食厨能
驱乌鸟,此人应与出家不?」佛言:「许满七岁,此
不应与。」「若满七岁不能驱乌,与出家不?」佛言:
「不应,许能驱乌故。」

第二子摄颂曰:

「 日数每应知、
 告白夜须减、
 六日十八日、
 说戒不应频。」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婆罗门居士等至苾
卷一 第 415c 页 T24-0415.png
刍所问言:「阿离耶!今是何日?」答言:「不知。」诸
人告曰:「圣者!外道之类于诸日数及以星历
悉皆善识,仁等亦应知日数星历。云何不解
而为出家?」遂默不答。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
「我今听诸苾刍知日数星历。」时诸苾刍悉皆
学数星历及以算法,便生扰乱废修善业,佛
言:「应令一人学数。」虽闻佛教,不知谁当合数?
佛言:「应令众首上座数之。」是时上座忘失其
数,使知事人亦不能忆,佛言:「可作泥珠、或作
竹筹,满十五枚,每日移一。」如此作时被风
吹乱,佛言:「应取十五枚竹片,可长四五
指,一头穿孔以绳贯之,挂壁要处,每日移
一。」时彼举众皆共移筹,佛言:「上座及知事者
应移。」时有婆罗门居士至苾刍所问言:「圣者!
今是何日?」彼便报曰:「仁今可问上座及知事
人。」诸人告曰:「仁等亦有计番当直知日人
耶?」时诸苾刍默然无答。以缘白佛,佛言:「应可
作白普告众人。」时诸苾刍随处告白,佛言:
「不应随处作白,然于众集,在上座前而为秉
白:『大众应知:今是月一日。』」诸俗闻说复云:「仁
等岂可不说半月黑白分耶?」答言:「不作。」苾
刍白佛,佛言:「当称黑白月分。应如是说:若
于晡后大众集时,令一苾刍于上座前合掌
而立,一心恭敬作如是白:『大德僧伽听!今
是黑月一日,仁等应为造寺施主及护寺天
神,并旧住天神各诵经中清净妙颂。』」时诸苾
刍虽复日日告白,不称造寺施主名字,佛
言:「当称造寺施主名字,亦应称说明日设
食施主名字,令彼施主所愿随意福善弥增。
卷一 第 416a 页 T24-0416.png
若更有馀施主皆同此说,及馀天众八部之
类,师僧父母皆悉称名,普及一切众生,皆令
福利增长。」时诸苾刍闻是语已,即皆各说清
净伽他曰:

「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菩萨之福报,
 无尽若虚空;
 施获如是果,
 增长无休息。」」


时有施主,请诸苾刍当设供养,苾刍知已不
为宣告施主名及以住处,佛言:「应预宣告施
主名字云:『施主某甲,明日当为大众设食,住
在某处!』」复有婆罗门居士,至苾刍处问言:「圣
者!今是何日?」答言:「是十五日。」彼复问曰:「时
人皆云十四日,如何仁等言十五耶?岂可苾
刍不为减夜?」答言:「不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
佛言:「应为减夜。」时诸苾刍频于半月而为减
夜,俗人问言:「圣者!今是何日?」答:「是十四。」彼
言:「圣者!时人皆云十五日,如何仁等频于半
月而为减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
不应频于半月而减其夜。然须计时过月半
已应为减夜(谓从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为一月。从二月十六日至月尽,即是月
半,令减一夜为其小月,馀皆仿此,为东西不同故),如是一岁总有六日
是十四日,有六日是十五日为长净事。」时有
婆罗门居士来问苾刍曰:「圣者!今是何月?」答
言:「今是室罗末拿月(当五月十六日已去至六月十五日)。」彼复问
言:「圣者!诸人咸云阿沙荼月(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仁
等乃云室罗末拿月,岂可仁等不为闰月耶?」
答言:「不为。」人皆共笑。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
言:「应为闰月。」时诸苾刍于每年中恒为闰月,
卷一 第 416b 页 T24-0416.png
俗人来问:「圣者!今是何月?」答言:「是阿沙荼月。」
彼复问言:「圣者!诸人咸云:『今是室罗末拿月。』
仁等乃云:『是阿沙荼月。』岂可仁等于每年中为
闰月耶?」答言:「如是。」同前讥笑。苾刍以缘白
佛,佛言:「不应于年年中而作闰月,应至六岁
方为闰月(即是五六当三十月。此谓古法,与今不同)。」时有国王,至二
年半便为一闰,苾刍不随,人共嫌耻。佛言:「苾
刍应随王法为其闰月,若星道行参差者,亦
应随其星道而数用之。是故汝等应可识知
日月星分与俗同行,令诸外道来求过者不
得其便。」

「大德!颇有苾刍住处令授学人得说
戒不?」佛言:「不得。」

第三子摄颂曰:

「 界别不告净,
 亦不为羯磨,
 乘空不持欲,
 解前方结后。」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
「住界内人得向界外者告清净不?」佛言:「不得。」
「住界外人得向界内者告清净不?」佛言:「不得。」
「住界内人得为界外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
「住界外人得为界内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
「若有乘空持欲去,时成持欲不?」佛言:「不成,应
更取欲。」「若不解前界得结后界不?」佛言:「不得,
应以白四解前然后方结。」

第四子摄颂曰:

「 不入界舍界,
 树界有世尊,
 不越及可越,
 羯磨者身死。」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颇得以界入馀界不?」
佛言:「不得。」「有几种界不相涉入?」佛言:「谓小坛
场及现停水处,并苾刍、苾刍尼界,此皆不入。」
卷一 第 416c 页 T24-0416.png
「若先结界,有几种舍法?」佛言:「有五:一谓大众
悉皆归俗,二谓大众同时转根,三谓大众决
心舍去,四谓大众俱时命过,五谓秉白四羯
磨解。」「得以一树为二界标不?」佛言:「各取一边
得为三界标,或为四界标,量知分齐皆得成
就。」

尔时世尊在迦尸国人间游行,遇到一处遂
便微笑。世尊常法,若微笑时,即于口中,出五
种色:青、黄、赤、白及以红光,或时下照、或复上
升。其光下者,至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
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然地狱、大烧然
地狱、无间地狱、疱形地狱、连疱地狱、阿吒吒
地狱、阿呵呵地狱、阿呼呼地狱、青莲花地狱、
红莲花地狱、大红莲花地狱。如是等处,若受
炎热皆得清凉,居处寒冰便获温暖。彼诸有
情各得安乐,皆作是语:「我与汝等,为从此死
生馀处耶?」
尔时世尊令彼有情生信心故,复现馀相。彼
见相已咸作是语:「我等不于此死而生馀处,
然我必由希有大人威神力故,令我身心现
处安乐。」既生敬信,能灭地狱所有诸苦,于人
天处受胜妙身,当为法器得见真理。其光上
升者,从四大王众天,至三十三天、夜摩天、睹
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
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少净
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乃至色究竟
天,于此光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法,并说
二伽他曰:
卷一 第 417a 页 T24-0417.png

「 「汝当求出离,
 于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军,
 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
 常为不放逸,
 能竭烦恼海,
 当尽苦边际。」」


时彼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已,还至佛所。
若佛世尊说过去事,光从背入。若说未来事,
光从胸入。若说地狱事,光从足下入。若说傍
生事,光从足跟入。若说饿鬼事,光从足指入。
若说人事,光从膝入。若说力轮王事,光从左
手掌入。若说转轮王事,光从右手掌入。若说
天事,光从脐入。若说声闻事,光从口入。若说
独觉事,光从眉间入。若说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事,光从顶入。是时光明绕佛三匝从顶
而入。时具寿阿难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
尊!如来、应、正等觉熙怡微笑,非无因缘。」即说
伽他而请佛曰:

「 「口出种种妙光明,
 流满大千非一相;
 周遍十方诸刹土,
 如日光照尽虚空。
 佛是众生最胜因,
 能除憍慢及忧戚;
 无缘不启于金口,
 微笑当必演希奇。
 安详审谛牟尼尊,
 乐欲闻者能为说;
 如师子王发大吼,
 愿为我等决疑心。
 如大海内妙山王,
 若无因缘不摇动;
 自在慈悲现微笑,
 为渴仰者说因缘。」」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如是,如是。阿难陀!非
无因缘,如来、应、正等觉辄现微笑。阿难陀!此
地方所,乃是过去迦摄波佛为声闻众说法
之处。」时阿难陀闻是语已,疾疾取七条衣叠
为四重,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座,愿佛知时可
卷一 第 417b 页 T24-0417.png
于斯坐,冀令此地有二正觉受用之处,谓迦
摄波佛及今世尊。」佛告阿难陀曰:「善哉,善哉!
我虽不说汝自知时。」尔时世尊即便就座,复
告阿难陀曰:「此地方所,是迦摄波佛所住之
寺、此是经行处、此是廊宇门屋洗足之处、
此是净厨地、此是浴室处,汝等应知。」

是时邬
波离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净不净地者,不
知齐何名净不净?」佛言:「乃至正法住世,有净
不净。正法若灭,悉皆不净。」「世尊!齐何名正法
住世?云何名灭?」佛告邬波离:「乃至有秉羯磨,
有如说行者,是则名为正法住世。若不秉羯
磨,无如说行,是则名为正法灭坏。」

复白佛言:「若无上大师在于界外,苾刍得秉
羯磨不?」佛言:「不得。」「若大师在于界内,馀人得
秉羯磨不?」佛言:「得。」「又得以世尊足僧数不?」佛
言:「不得,佛宝僧宝体差别故。」「于不可越界得
越过不?」佛言:「不得。」「大德!不知有几不可越
界?」佛言:「有其五种:谓苾刍界、苾刍尼界、小坛
场、现停水处、二界中间。」「大德!若有深堑及以
河涧,不可越界,颇得越不?」佛言:「若常有桥
梁,越之非咎。」「如其桥梁破坏,得齐几时名不
失界?」佛言:「得齐七夜。此据有心修理,无心修
理随破即失。」「若有苾刍正结界时,秉羯磨者
忽然命过,得成结不?」佛言:「若知标相,所作羯
磨已秉多分,此虽命过得成结界。若未知标
相,所秉羯磨未过多分,此时命终,不成结界。」
「若苾刍尼结界,成不?」「准此应知。」

第五子摄颂曰:

「 地墙等秉事、
 结界无与欲,
卷一 第 417c 页 T24-0417.png
 但于一处坐,
 得为四羯磨。」


缘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在地
居人,共地居者遥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
「不成,与欲得成。」「大德!在地之人与墙头者共
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大德!在地之
人与树上者共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
成。」「大德!在地之人与居空者共秉羯磨,得成
秉不?」佛言:「不成。应知以树墙空为头,各有四
句亦如是。」「如世尊说:『有百一羯磨』,几合与
欲?几不合与欲?」佛言:「唯除结界,馀并与欲。」
「大德!若以神变幻术而作标相,得为标不?」佛
言:「不得,神力幻术非实有故。」「或以日月星宿
为标相者,得成标不?」佛言:「不得,日月星宿非
定住故。」「若以水波浪,得成标不?」佛言:「不得,由
其波浪疾移转故。」「若苾刍为他持欲净乘空
而去,此得名为持欲净不?」佛言:「不成,应更
取欲。」「若有苾刍秉一羯磨,于四住处并得成
不?」佛言:「得。如其四界,各有四人事现前者,各
于其处别置三人。时秉法者,或席、或床、或板、
或荐,压四界上而秉羯磨。以秉法者添彼四
数,咸成作法。如是若于四界,有别事起,作七
羯磨等,谓驱摈羯磨、今怖羯磨、折伏羯磨、求
谢羯磨、不见罪羯磨、不如法悔羯磨、不舍恶
见羯磨。若作此等羯磨之时,其秉法人,在彼
四界角相近处,若以席板床荐总压而坐,秉
法皆成。」

第六子摄颂曰:

「 大界两驿半,
 下水上山巅,
 异见明相过,
 五众受七日。」

卷一 第 418a 页 T24-0418.png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应结大界』
者,齐几许来是大界量?」佛言:「大界者,齐两
踰膳那半,应可结之(言踰膳那者,当三十里,是此一驿,由旬者讹也。欲令易
了故有言驿之处)。」「若过两踰膳那半亦是界不?」佛言:「若
过非界。」「向下齐何名为大界?」佛言:「齐至水来
名为大界。」「两踰膳那半外方至水者,此之剩
处得名界不?」佛言:「不是。」「向上齐何名为大界?」
佛言:「上至树抄或齐墙头,名为界分。」「大德!
两踰膳那半外方至抄头,斯之剩处得名界
不?」佛言:「不是。」「若上山巅,齐何名界?」佛言:「齐
其水处。」「两驿半外方至其水,亦名界不?」佛言:
「不是。」「世尊!若于夏中僧伽破坏。时有苾刍故
从法党向非法党,为是破夏?为非破耶?」佛言:
「此之苾刍,乐其异见至恶党处,经明相时,便
即破夏。若不乐异见至恶党处,虽过明相不
名破夏。」「如世尊说:『若在夏中有缘须出,应受
七日去。』者,不知何人应受?」佛言:「所谓五众:苾
刍、苾刍尼、正学女、求寂、求寂女。」「此于何处应
受?」佛言:「可于界内随意可向一苾刍前合掌
而住,作如是语:『具寿存念!我苾刍某甲于此
住处或前或后三月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为
僧伽事故,守持七日出界外,若无难缘还来
此处,我于今夏在此安居。』如是三说。或有六
日事来乃至一日,准七日应受,具如馀处。」

第七子摄颂曰:

「 五众坐安居,
 亲等请日去;
 于经有疑问,
 求解者应行。」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应夏安居』
者,未知谁合安居?」佛言:「五众合作:所谓苾刍、
卷一 第 418b 页 T24-0418.png
苾刍尼、正学女、求寂、求寂女。在于屏处对一苾
刍,当前蹲踞作如是说:『具寿存念!今僧伽
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亦于五
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于此住处
界内前三月夏安居,以某甲为施主、某甲为
营事人、某甲为瞻病人,于此住处,乃至若有
圮裂穿坏,当修补之。我于今夏在此安居。』第
二、第三亦如是说,或前或后随意应作应知。
尼亦对尼,准苾刍作。其求寂应对苾刍,正学
女、求寂女对尼应作。」「如世尊说:『苾刍坐夏之
时,若有邬波索迦等请唤之事,守持七日去。』
者,若有外道及亲族等请唤,亦得去不?」佛言:
「此亦应去。」「若于三藏有疑须欲咨问,亦得去
不?」佛言:「得去。」「若苾刍未得求得、未解求解、未
證求證,及有疑心须往开决,为斯等事,亦得
守持七日去不?」佛言:「皆得。若受一日二日等,
准此应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大唐景龙四年
岁次庚戌四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三藏法师
大德沙门义净宣释梵本并缀文正字

翻经沙门吐火罗大德达磨𥞊磨證梵义

翻经沙门中天竺国大德拔努證梵义

翻经沙门罽宾国大德达磨难陀證梵文

翻经沙门淄州大云寺大德慧沼證义

翻经沙门洛州崇光寺大德律师道琳證义

翻经沙门福寿寺主大德利明證义

翻经沙门渭州太平寺大德律师道恪證义
卷一 第 418c 页 T24-0418.png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胜庄證义

翻经沙门相州禅河寺大德玄伞證义笔受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智积證义正字

翻经沙门德州大云寺主慧伞證义

翻经沙门西凉州白塔寺大德慧积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右骁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宿
卫臣李释迦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同正员臣翟金刚證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大首领臣伊金罗證梵


翻经婆罗门左领军卫中郎将迦湿弥罗国
王子臣何顺證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领军右执戟直中书
省臣颇具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龙播国大达官准五品臣李输罗
證译

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
三品上柱国史舒国公臣韦臣源监译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许国公
臣苏环监译

特进行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
宋国公臣唐休璟监译

特进太子少保兼扬州大都督同中书门下三
品监修国史上柱国彭国公臣韦温监译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
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李峤笔受兼润色

特进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公臣韦安石监

卷一 第 419a 页 T24-0419.png

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越国公臣纪处讷监译
光禄大夫行中书令修文馆大学士监国史上
柱国郢国公臣宗楚客监译

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酂国公臣萧至忠
监译

翻经学土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门下三
品修文馆大学士上柱国逍遥公臣韦嗣立

翻经学士中散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三品著紫佩金鱼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赵
彦昭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守秘书监员外置同正
员修国史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刘宪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修文馆
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朝阳县开国子臣岑义

翻经学士通议大夫守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
兼修国史上柱国臣崔湜

翻经学士朝议大夫守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
士修国史上柱国臣张说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检校兵部侍郎骑尉修文
馆学士安平县开国子臣崔日用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中书舍人兼检校吏部
侍郎修文馆学士经车都尉臣卢藏用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礼部侍郎修文馆
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子臣徐坚贞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修文馆学士
上柱国臣郭山恽

翻经学士礼部郎中修文馆直学士轻车都尉
河东县开国男臣薜稷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前蒲州刺史修文馆学
卷一 第 419b 页 T24-0419.png
士上柱国高平县开国子臣徐彦伯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
柱国臣李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金乡
县开国男韦元亘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上柱国臣马怀素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上
柱国臣李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苏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守著作郎修文馆学士
兼修国史臣郑愔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行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
上护军臣沈佺期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行考功员外郎修文馆直
学士上轻车都尉臣武平

翻经学士著作佐郎修文馆直学士臣阎朝隐

翻经学士修文馆直学士臣符凤

书手秘书省楷书令史臣赵希令写

孔目官文林郎少府监掌治署丞臣殷庭龟

判官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臣刘令植

使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监检校殿中监兼知

内外闲厩陇右三使上柱国嗣号臣王邕
卷一 第 419c 页 T24-041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