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0c 页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
十四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第四摄颂曰:
「 数食一宿处、
受钵不为馀、
足食别非时、
触不受妙食。」
**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
中。时具寿大目乾连于时时中,常往捺落迦、
傍生、饿鬼、人、天诸趣慈悯观察,于捺落迦中
见诸有情备受刀剑斩斫其身,尸粪煻煨猛
焰炉炭烧煮等苦;于傍生中见其更互相食
啖等苦;于饿鬼处见为种种饥渴所逼等苦;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1a 页 T23-081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1.png)
有种种艰辛求觅资生衣食杀罚等苦。既见
是已,于四众中普皆宣告:「诸人当知!如我所
见五趣差别,苦乐之报皆悉不虚。汝等应信,
勿致疑惑。受苦报者恶业所招,谓杀、盗、邪淫,
乃至邪见,不敬三宝、欺慢尊亲,无慈悯心不
持禁戒,由斯恶行得苦异熟。受乐报者善业
所感,谓不杀盗乃至不邪见,崇信三宝、敬重
尊亲,具慈悯心奉持禁戒,由斯善行得乐异
熟。」诸人闻已叹未曾有,悉皆举手高声唱言:
「善哉!圣者能为我等盲冥之辈,但见现在不
睹未来,亲于五趣,观善恶事还来相告,我等
始知报应影响必不唐捐。从今已去改恶修
福,希生善道不堕恶趣。」是时四众既自闻已
皆作是念:「我之男女或弟子等常为恶业,不
勤修习清净梵行。」欲令弃舍诸恶业故,悉皆
将至圣者大目乾连处,令其听法。既闻法已
冀修善行,免堕恶趣證殊胜果。当尔之时四
众云集来听法要,人众諠嚣。世尊知而故问
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众云集?」
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
五趣见诸苦恼,于四众中具说其事,由此诸
人为听法故皆来集会。」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非一切时处常有大目
乾连,如是之辈颇亦难得,是故我今敕诸苾
刍,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时诸苾刍不知画
法,世尊告曰:「应随大小圆作轮形处中安毂,
次安五辐表五趣之相。当毂之下画捺洛迦,
于其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于其上可画人、天,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1b 页 T23-081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1.png)
瞿陀尼、北拘卢洲,于其毂处作圆白色,中画
佛像,于佛像前应画三种形:初作鸽形表多
贪染,次作蛇形表多瞋恚,后作猪形表多愚
痴,于其辋处应作溉灌轮像,多安水罐画作
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中出头,死者于罐
中出足,于五趣处各像其形,周圆复画十二
缘生生灭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无
明支应作罗刹像,行支应作瓦轮像,识支应
作猕猴像,名色支应作乘船人像,六处支应
作六根像,触支应作男女相摩触像,受支应
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应作女人抱男女像,
取支应作丈夫持瓶取水像,有支应作大梵
天像,生支应作女人诞孕像,老支应作男女
衰老像,病应作男女带病像,死支应作舆
死人像,忧应作男女忧戚像,悲应作男女啼
哭像,苦应作男女受苦之像,恼应作男女挽
难调骆驼像。于其轮上应作无常大鬼蓬
发张口,长舒两臂抱生死轮,于鬼头两畔书
二伽他曰:
「 「『汝当求出离,
于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军,
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
常为不放逸,
能竭烦恼海,
当尽苦边际。』」
「次于无常鬼上应作白圆坛,以表涅槃圆净
之像。」如佛所教,于门屋下应作生死轮者,时
诸苾刍奉教而作。诸有敬信婆罗门居士等
见画轮像,问言:「圣者!此之画轮欲表何事?」苾
刍答曰:「我亦不知何所表示?」诸人报曰:「若不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1c 页 T23-081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1.png)
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应差苾刍于门屋下
坐,为来往诸人婆罗门等,指示生死轮转因
缘。」如佛所教令指示者,时诸苾刍遂不简择,
令无识解者开导其事,不生物信更招讥丑,
佛言:「令知解者指示诸人。」
时王舍城有一长
者,娶妻未久便诞一男,颜容端正人所乐见,
告其妻曰:「贤首!我今有子,多有费用,宜入大
海经求珍货。」妻告言:「善。」长者即便持诸杂物
入大海中,因风破舶往而不返。其妻辛苦,或
假宗亲、或以自力长养小儿,以孤贫养育名
曰贫生。时贫生童子既渐长大,付师受业,遂
与同学往竹林园。至寺门下见画五趣生死之
轮,问言:「圣者!此名何物?」苾刍报曰:「此是五趣
生死之轮。」白言:「圣者!为我宣说。」苾刍告曰:「汝
当善听!所谓捺洛迦、傍生、饿鬼、人、天趣别。」又
问:「圣者!此捺洛迦有情,曾作何业受斯斩斫
碎身等苦?」苾刍报曰:「贤首!此于十恶业道,以
极重心数作不息,由彼业力今受斯苦。」又问:
「圣者!此傍生趣,曾作何业受斯负重相食等
苦?」苾刍报曰:「贤首!此由造作十恶业道,以轻
微心数作不息,由彼业力今受斯苦。」又问:「圣
者!此饿鬼趣,曾作何业受斯饥渴烧然等苦?」
苾刍报曰:「贤首!此由悭惜己物不肯惠施,见
他施时便为遮止,于三宝处、父母亲族无分
布心,数习不已,由彼业力今受斯苦。」又问:「圣
者!此之天趣,曾作何业受胜妙乐?」苾刍报曰:
「贤首!此由以慇重心修十善业,敬信三宝受
持禁戒,由彼业力今得生天受胜妙乐。」又问: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2a 页 T23-081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2.png)
求活命等苦?」苾刍报曰:「贤首!此于十善业道,
以轻微心而数修习,由彼业力今得人身受
处中乐,而有驰求活命等苦。」童子白言:「圣者!
下三恶趣我所不欲,生人天中情有钦尚。圣
者!我作何业生彼天中?」答曰:「汝若能于佛正
教中善说法律而出家者,于现世中策励修
习,断诸烦恼尽苦边际。若不获果,有馀烦恼
而命终者,当生天上。」「圣者!若出家者当作何
业?」答曰:「乃至命终无亏梵行。」曰:「我不能作,更
有何业得生天上?」「若受八支及五学处为近
住近事。」曰:「此作何事?」答曰:「若一日夜或至尽
形,不杀、盗、淫、不妄语等。」曰:「此亦不能,更作何
业当得生天?」答曰:「若以饮食供佛及僧,由此
福因当生天上。」「圣者!可用几物得为饮食供
佛及僧?」答曰:「可用五百金钱。」「圣者!此事可办。」
即从座起礼足而去。
还家白母曰:「我于向者
诣竹林园,于寺门下见有彩画五趣生死之
轮,所谓捺洛迦、傍生、饿鬼及以人、天。下三恶
趣我所不欲,上之二趣心有爱乐,母今欲得
生人天不?」母曰:「欲得。」「若如是者,当可与我五
百金钱,奉佛及僧一中供养,当得生天。」母曰:
「汝少失父孤茕养育,或以自力、或假宗亲,今
始成人付师受业,束脩之直尚自不充,五百
金钱卒何能得?」白言:「若贫无者,我当佣力求
觅金钱。」母曰:「汝今少年气力微劣,何能客作
求觅珍财?」答曰:「我当勠力望及馀人。」母见慇
勤即放令去,往市店所求自佣赁。时有婆罗
门居士等来觅作人,曾不见问乃至日暮,伫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2b 页 T23-081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2.png)
处不?」答言:「曾无见问。」母曰:「岂有作人如汝束
带。凡作人者,头蒙尘土著破弊衣,在作行中
他人见问。」既至明朝如母所说,著粗衣服住
作行中。时有长者欲造宅舍,来至行中觅佣
力者,将馀人去不问贫生。于时贫生报长者
曰:「我亦客作,何不相雇?」长者曰:「汝容貌柔
软,岂能执作?」答曰:「佣力之人岂先与价?」长
者曰:「日暮方酬。」贫生曰:「我且为作,至日晡时
若称作功当酬价直,若不惬意物不须与。」长
者将归令其作务,诸馀作者并不齐心,唯此
贫生尽力为作。诸人报曰:「观汝形势,未解客
作,但可度日,何苦自身?」贫生报曰:「兄等知不?
我由恶业生在贫家,今更欺人当生何道?」诸
人报曰:「汝今未解,且事勤劳,不久之间懒剧
于我。」时彼贫生善能谈说,为诸作者巧说当
机,诸人乐闻执作随走,欲听其话不暇徐行,
贫生引之乃至终日,一日之作比馀两倍。长
者至暮自来检察,睹其所作倍胜于常,问当
作人曰:「汝于今日加作人耶?」报言:「不加。」「若尔,
何故两倍于前?」其当作人以事具告,长者闻
已极生欢喜,遂与贫人两倍之价。贫入问曰:
「两日之价,岂并相酬?」长者曰:「我心愧汝,故倍
酬直。」贫人曰:「若称意者,乃至宅成常容我作,
所有价直且未须还,作了之辰一时当付。」长
者曰:「善哉!」遂常令执作,至宅功毕长者算钱
欲酬作直,唯得四百五十未满所期。贫人见
已遂便啼泣,长者曰:「何故啼泣?岂我于汝相
欺负耶!」答曰:「长者大人无容欺负,然我本心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2c 页 T23-081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2.png)
复苦身,为此因缘我悲啼耳!」长者曰:「若缘福
事我愿助成。」贫人报曰:「长者添满自成福业,
乖我本愿不得生天。」长者曰:「汝以信心奉佛众
不?」报言:「如是。」「若尔,汝可往问世尊,如佛所说
汝当奉行。」
时彼贫人寻诣佛所,礼佛足已在
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为供佛僧众,自赁己
身求五百金钱,在某长者家多时客作,及至
作了五百不充。长者见欠为我添满,为当取
耶?为不取耶?」佛言:「童子!应可取之。」白佛言:「世
尊!他物相助恐不生天。」佛言:「童子!汝初发心
当生天处,何况舍施不生天耶?」奉佛教已
欢喜而去,至长者家取五百金钱还诣母所,
白言:「慈母!此是五百金钱,幸愿营办供佛及
僧。」母曰:「汝岂不知,家道先贫触途阙乏,食手
器具座褥皆无,欲请佛僧若为能济?汝今可
去白佣力处长者,令知彼舍宽容或能为作。」
贫人闻告,诣长者处白言:「今我家贫触途匮
乏,食手器具座席并无,欲请佛僧事不能济,
敢欲凭告就此宅中为办所须,请佛僧食是
事得不?」长者便念:「我造新宅得供佛僧斯成
善事。」告曰:「汝可留物往请佛僧,来就宅中为
受供养。」时彼贫生留物而去,遂于明日往诣
佛所,礼佛足已长跪合掌白言:「世尊!唯愿明
日就某宅中哀受微供。」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见佛受已礼足而去,报
长者知时。彼长者即为具办种种上妙饮食,
于晨朝时敷设座褥,安大水器布列香花,令
使白佛:「饮食已办,愿佛知时。」尔时世尊,于日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3a 页 T23-081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3.png)
众苾刍问授事人曰:「今日谁家请佛僧众?」报
言:「某长者子。」六众议曰:「彼客作人有何饮食?
我今宜往馀相识处求觅小食。」至彼舍已,彼
言:「圣者!可食小食。」即皆饱食方诣请处。尔时
世尊并诸大众至长者家,各洗足已就座而
坐。是时贫生便以清净上妙饮食,手自供给
悉令饱满,见六众苾刍不能美食,便诣佛所
白言:「世尊!我见众中有诸圣者不能美食,将
非由此障我生天?」佛言:「贤首!但施座褥定得
生天,何况佛僧为受饮食。」是时贫人见佛僧
众饭食既讫,收钵器已,便持小席在佛前坐,
听说妙法。佛为宣说示教利喜从座而去。
当
尔之时有五百商人,从大海来过王舍城,初
至之日遇大节会,所将珍货无人交易,共相
议曰:「既无交易事欲如何?饮食所须无求觅
处。」中有一人,曾近苾刍谙知法式,告诸人曰:
「宜可散问,今朝何处供佛及僧?其家必有馀
残饮食,我等往彼而求觅之。」访知某甲长者
之宅已供佛僧,「我等往彼当以价直而求赎
之。」即便至舍白言:「长者!佛僧食讫必有馀残,
求赎多少?」长者报言:「非是我食,是此少年所
设饮食。」商人就彼同前求觅。贫人报曰:「我不
须钱,直尔相惠。」时彼商人悉皆恣食,既饱满
已咸并称叹,白长者曰:「仁于今日获大善利,
于己舍内供佛及僧,我等商人亦蒙饱足。」长
者报曰:「此非我食,是此少年所设供养。」问曰:
「今此少年是谁之子?」报云:「是某甲长者子。」商
主报曰:「此人即是我知识之子。」便以大叠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3b 页 T23-081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3.png)
闻众缕成衣渧水盈器,仁有施者宜安此处。」
须臾之间便成宝聚。商主报曰:「当受此物。」贫
生曰:「我但施食,无求物心。」商主曰:「斯非食价,
此中一宝能成百供,非关食直,以庆喜心共
相赠遗。」报言:「我今设食求觅生天,仁虽见惠
我不敢取,勿缘此故障我生天。」商主曰:「汝信
佛不?」答言:「我信。」「若信佛者可往问佛,随佛所
教当奉行之。」时长者子往诣佛所,礼佛足已
白言:「世尊!我向设供尚有馀食,与五百商人
皆令饱满。时彼欢喜以众多珍宝见惠于我,
为受此物为不受耶?」佛言:「受取。」白言:「世尊!勿
缘此宝障我生天!」佛言:「此是花报,果报在后。」
时长者子礼佛而去,为受珍宝。
尔时王舍城中有一首望长者,遇疾身亡更
无子息,众人议曰:「长者身死,首望交无,欲觅
于谁共相领摄?宜应共觅大福德人立为首
望。」诸人议曰:「如何得知是大福德?」中有智
者,告诸人曰:「应以众多种子置一𤬪中,令
彼诸人以手探取。若得一色种子者,当立其
人以为首望。」即便如议,以杂种子置一瓨中,
众人各探咸得杂种,独此贫生得纯色种子。
众人虽见而佥议曰:「我等岂可立客作人以
为首望?」便令三取,皆得纯色。诸人既见共生
希有,云:「是天神之所加护,我等今者宜可同
心请为尊首。」是时郭邑共拜贫生以为首望。
时设供长者见是事已,即以众宝璎珞严饰
其女而娉与之,时贫生善业力故宅中珍宝
忽然自生,众人因此号曰善生。时善生长者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3c 页 T23-081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3.png)
神之力,我今宜可请佛及僧,来至宅中受我
供养。」是时善生长者往诣佛所,礼佛足已在
一面坐,佛为说法既闻法已,即起长跪整衣
一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愿慈悲与诸
苾刍,明当就宅为受微供。」尔时世尊默然为
受。善生长者见佛受已,即礼佛足从坐而去。
时善生长者,即于其夜备办种种上妙饮食,
广说如前,手自持食奉佛僧众。见收钵已为
欲听法,便持小席在佛前坐。尔时世尊知彼
长者意乐根性随机说法,令彼长者心得开
悟,即于座上夫妇二人以金刚智杵,摧破二
十种萨迦耶见山,得预流果。既见谛已,白佛
言:「世尊!我等由佛得解脱果,此非父母、高祖、
人王,及诸天众、沙门、婆罗门、亲友、眷属之所
能作。我逢世尊大善知识故,于地狱、傍生、饿
鬼趣中拔济令出,安置人天胜妙之处,当尽
苦际得涅槃乐,乾竭血海超越骨山,无始积
集所有身见,悉皆除灭获得初果。我今归依
佛法僧宝,唯愿世尊證知我是邬波索迦、邬
波斯迦,始从今日乃至命终,受五学处:不杀
生乃至不饮酒。」说是语已俱礼佛足欢喜奉
行。尔时世尊为彼夫妇宣说法要,示教利喜
得胜果已,从座而去。
至住处已,时诸苾刍咸
皆有疑,请世尊曰:「彼善生长者曾作何业?由
彼业力为客作人,复作何业于其宅中珍宝
自出?」世尊告曰:「今此善生先所作业,缘合成
熟果报不失。凡诸有情先身所作善恶之业,
非于外界地水火风而令成熟,然于自身蕴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4a 页 T23-081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4.png)
「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汝等苾刍!此之因缘,汝等应听!过去世时于
聚落中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春阳
之月众花遍开,茂林清池皆可爱乐,异色诸
鸟发和雅音,所谓舍利、鹦鹉、百舌之类。时彼
长者将诸男女,诣花林中共为游观。尔时世
间无佛,有独觉者出兴于世,于贫窭类常怀
哀悯,住下房舍及以粗食,譬如麟角独现世
间。时此独觉为悯物故,人间游行至斯聚落,
于日初分著衣持钵欲行乞食,复自思念:『我
今何故为难满身辛苦入村多处求食?宜住
园内。若有节会人来,随彼所施用自充足。』
是时独觉即往园中。长者遥见身心湛寂容
仪详序,弥加信敬起渴仰心,便就礼足白
言:『圣者!仁为求食,我为求福,宜住园中受我
供养。』时彼独觉默然许之,长者于日日中奉
施饮食。后时长者有事须诣馀村,告其妇曰:
『贤首!我今有事须往某村,汝于圣者如常供
养勿令有阙。』告已便去。时长者妇晨朝早起
备办饮食,其子问曰:『母今辛苦每日为谁?』母
曰:『为上福田。』闻已怒曰:『彼不佣力而受他食。』
母便诃叱:『汝莫作此口业重罪。』长者后还问
其妻曰:『圣者饮食无阙乏不?』妇报之曰:『所供
饮食无阙时须,然我童儿于圣者处作口业
罪。』具陈子语。长者便念:『小儿无识自害其躯,
当堕恶趣。』即携童儿诣尊者处。时彼独觉遥
见长者与子俱来,便作是念:『长者比来独行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4b 页 T23-081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4.png)
言以身说法,为悯彼故踊身空界,犹若鹅王,
现大神通作十八变,上腾红焰下流清水,卷
舒自在令生深信。凡夫之人见神通时,速能
发悟如摧大树,顿首归依遥礼尊足,白言:『尊
者慈悲净意,唯愿哀悯速为下来受我微诚
略申供养。』时彼圣者为哀悯故纵身而下,长
者即以随时香花慇勤供养,父子悉皆顶礼
尊足,而发愿言:『此大福田是应供养,而反为
恶骂出佣力言,愿于当来勿受苦报。所有勤
诚供养功德,愿于来世生大富家,并得如是
殊胜之果,胜此大师我当承事不生厌背。』
「汝
等苾刍勿生异念,往时长者子者即今善生
长者是,由于独觉所发瞋怒心作佣力语,遂
于五百生中常为客作,至今佣力恶业方尽。
复由至诚供养功德生大富家,由昔愿言并
得如是殊胜果者,今于我所得见真谛。又
愿胜此大师我当承事不生厌背者,我胜独
觉百千亿倍,供养于我无厌背心。是故汝等
苾刍!若作纯黑业得纯黑异熟,若作纯白业
得纯白异熟,若作黑白杂业得杂异熟。汝等
苾刍!应离纯黑及以杂业,当修纯白业得纯
白报,如是应学。」此是缘起,尚未制戒。
尔时世尊出王舍城诣广严城,住猕猴池侧
高阁堂中。时有长者名曰勇利,闻佛来至在
高阁堂中,便诣佛所礼佛足已却坐一面,佛
为说法示教利喜,令欢悦已默然而住。时勇
利长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白言:「世尊!唯愿
哀悯,佛及众僧明就我家为受微供。」世尊尔时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4c 页 T23-081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4.png)
至宅已告家人曰:「我已请佛及僧明当就食,
然佛僧众疲于道路,汝等多办上妙饮食。」时
彼家人依言备办。长者于晨朝时敷设座褥
安大水器,遣使白佛:「饮食已办,愿佛知时。」六
众苾刍前至此城往门徒舍,彼见致敬,报言:
「圣者!当食小食。」答曰:「我受他请。」又复白言:
「可食少许庵没罗饼。」答言:「好。」遂即饱食。时有
乞食苾刍从门前过,长者出见亦唤食饼,苾
刍报曰:「我一坐食,不应二处。」长者曰:「若如是
者,随意将去就彼俱食。」即以小钵受取赴彼
请家。尔时世尊不去赴请,苾刍皆往。有五因
缘佛遣取食。云何为五?一为自宴默,二为诸
天说法,三为观病者,四为观卧具,五为弟子
制其学处。此中所为欲制学处,住在堂中令
人取食。时勇利长者睹众坐定,手自奉献种
种清净上妙饮食,悉令饱满。时彼长者行食
之时见乞食者于小钵中所持之饭,行食将
了在乞食者前立,乞食苾刍作如是念:「今此
长者独观于我欲有言说,乃至此未发言我
当先语。」报言:「长者!何但我独食此庵没罗饼?
彼六众苾刍亦皆食讫。」长者答言:「圣者!是何
言欤?」乞食者曰:「非我独食庵没罗饼,彼之六
众亦皆食讫。」长者闻已忿怒作色,告言:「圣者!
岂我宅内无斯饼耶?」告家人曰:「汝可行此庵
没罗饼。」彼即行饼。时取食苾刍受得食已,往
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世尊常法与取
食人共相言问:「今日众僧饮食饱不?」白言:「世
尊!上妙饮食悉皆饱满,然彼勇利长者有忿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5a 页 T23-081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5.png)
利长者出忿恨言,是应道理。」尔时世尊饭食
讫收衣钵,澡漱已出外洗足,旋入房中宴默
而坐。于晡后时便从定起,诣常集处于僧众
前就座而坐,告六众曰:「汝等实作展转食耶?」
六众白言:「实尔。大德!」世尊种种呵责:「汝非威
仪、非随顺行、非清净法,所不应为。云何汝等
作展转食?」既呵责已告诸苾刍,广说如前,乃
至「为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展转食者,波逸底迦。」如是世尊为
诸苾刍制其学处。
佛在广严城高阁堂中,时
有苾刍身婴疾苦,有解医者来入寺中。苾刍
见已报言:「贤首!宜观我病为处药方。」医言:「圣
者!可食小食。」报言:「贤首!世尊不许。」医言:「此
即是药,非馀能疗。」苾刍答曰:「世尊制戒不许
我食。」医曰:「世尊大悲,为有病缘必应听食。」时
诸苾刍闻斯事已以缘白佛,佛言:「除病因缘。」
又有苾刍为营僧务,或为窣睹波事,身体饥
虚遂便偃卧废修善品。时有净信婆罗门居
士等来入寺中,见其偃卧作如是语:「圣者!世
尊教法一向勤修,何故今时偃卧而住?」答言:
「贤首!我极虚羸。」报言:「应食小食。」答曰:「佛制
不许。」诸苾刍白佛,佛言:「除作因缘。」
尔时世尊从广严城往给孤独园。时有苾刍,
疲于道路身体羸损,共相谓曰:「我身疲倦。若
佛世尊听许我等食小食者,虽涉长途身不
劳倦。」以事白佛,佛言:「除道行时。」
尔时世尊至室罗伐城给孤独园。时此城中
有一长者,自立要期,每于月八日、十五日、二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5b 页 T23-081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5.png)
处。又作要期,请苾刍就舍而食,乃至苾刍未
来食者必不先食。同于此日有馀长者,请佛
及僧就舍受食。佛及僧众赴请之后,长者遂
遣使人往诣寺中请僧来食。使者至寺不见
苾刍,还报长者:「我于寺内不见一人。」长者曰:
「彼何处去?」答曰:「有别长者请佛僧众就舍而
食。」长者曰:「彼食苾刍随唤取一。」使人去唤,见
彼苾刍悉皆食讫从舍而出,白言:「圣者!某甲
长者家中设食,唯愿慈悲无违所请。」苾刍曰:
「我已食讫。」还报长者:「苾刍食讫。」长者曰:「汝更
疾去白言:『圣者!可来就食,食了之后,以大氎
施。』」使者复去报苾刍曰:「可来就食,食了之后,
以大氎施。」苾刍曰:「我已足食,随氎大小无宜
更去。」使报长者:「苾刍足食更不肯来,随衣大
小无宜重食。」时彼长者为待苾刍日时已过,
遂便一日绝食。时彼邻人闻是事已共生嫌
贱:「云何此诸沙门释子他施衣时亦不肯食。
违彼长者信敬之心,由不受请令他绝食。」诸
苾刍闻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曰:「除施
衣时。」尔时世尊赞叹少欲持戒敬重戒者,说
随顺法告诸苾刍曰:「前是创制,此是随开。」广
说如前。「我今为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展转食者,除馀时,波逸底迦。馀时
者,病时、作时、道行时、施衣时,此是时。」
若复苾刍者,谓是六众也,馀义如上。
展转食
者,谓数数食。
除馀时者,谓除其时。此中时者,
谓是病时。病时者,若苾刍于一坐时不能饱
足。作时者,若于窣睹波所有营作及众僧事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5c 页 T23-081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5.png)
道行时者,若行半驿回还,或直行一驿。施衣
时者,谓如拭巾、裙量、缦条量等,此皆无犯,结
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施衣之时请有
多种,谓有衣施、或无衣施等有十六番。
若苾刍前请有食有衣、后请有食有衣,两请
俱受二处皆食,并悉无犯。若苾刍前请有衣、
后请无衣,应受前请,勿受后请。若受已,应转
与馀人,若不转与人,受时恶作,食得堕罪。若
苾刍前请有衣、后请有衣有衣直,俱受无犯。
若苾刍前请有衣、后请无衣无衣直,应受前
请,勿受后请。若受已,应转与馀人,若不转与
馀人,受时恶作,食得堕罪(此是初番,馀句应准此)。
若苾刍前请无衣、后请有衣,俱受无犯。若苾
刍前请无衣、后请无衣,应受前舍后。若苾刍
前请无衣、后请有衣有衣直,俱受无犯。若苾
刍前请无衣、后请无衣无衣直,应受前请,勿
受后请。若受已,应转与馀人,若不转与人,受
时恶作,食得堕罪(此是第二四番)。
若苾刍前请有衣有衣直、后请有衣,俱受无
犯。若苾刍前请有衣有衣直、后请无衣,应受
前舍后。若苾刍前请有衣有衣直、后请有衣
有衣直,俱受无犯。若苾刍前请有衣有衣直、
后请无衣无衣直,应受前请,勿受后请。若受
已,应转与馀人,若不转与人,受时恶作,食得
堕罪(此是第三四番)。
若苾刍前请无衣无衣直、后请有衣,俱受无
犯。若苾刍前请无衣无衣直、后请无衣,应受
前舍后。若苾刍前请无衣无衣直、后请有衣
展转食学处第三十一¶ 第 816a 页 T23-081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k0023/buddhist/T23-0816.png)
后请无衣无衣直,应受前请,勿受后请。若受
已,应转与馀人,若不转与馀人,受时恶作,食
得堕罪(此是第四四番)。
又无犯者,最初犯人,或痴狂、心乱、痛恼所缠。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