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794c 页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
受戒揵度之三

佛告迦叶:「昨夜释提桓因持供养具来供
养我欲听法,是其光耳。」迦叶念言:「甚奇!甚
特!大沙门威德乃尔,使释提桓因持供养
具来听法耶?大沙门神足自在得阿罗汉,
虽尔故不如我得阿罗汉。」时世尊食彼食
已还诣本林。

时梵天王欲兴供养,于如来
所夜闇时放大光明,照四方如大火聚,胜
于前光清净无瑕秽,叉手合掌礼如来已
在前而住。迦叶夜起见林中,有大光明照
四方,如大火聚清净无瑕秽,胜于前光。见
已明日往如来所,白言:「时已到,可往就食。」
又复问言:「昨夜有大光胜于前光,云何得
尔耶?」佛告迦叶:「昨夜梵天王来听法,是其
光耳。」迦叶念言:「此大沙门有大神德,甚奇!
甚特!乃能令梵天王来听法。此大沙门,有
大神足自在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得
卷三十三 第 795a 页 T22-0795.png
阿罗汉。」时世尊食彼迦叶食已,还彼林中。

时迦叶欲大祠祀,于摩竭国界多人集会。
迦叶念言:「我祠祀多人集会,大沙门不来者
不亦快耶?何以故?我今大祠祀,摩竭国人
皆集,大沙门颜貌端正世所希有,若众人见
者,必当舍我事彼为师不承事我。」时世尊
知迦叶心所念,即诣郁单越取自然粳米,
于阿耨大泉坐昼日坐处。时迦叶复生此
念:「大沙门今何以不来就食?我今大祠祀,
摩竭国人大集,宁可留分耶?」即敕左右留
分。明日清旦,迦叶诣佛所白言:「日时已到,
宜知是时。」又复问言:「大沙门!昨日何以故不
来耶?我昨日大祀,多人集会,我作是念:『云
何今日沙门不来至耶?』我即留食分。」佛告
迦叶:「我亦先知汝意,汝自念言:『今日大沙门
不来者,则成我大祠。何以故?我今大祠祀,
摩竭国多人集会,大沙门颜貌端正,诸人见
者,皆当舍我事彼为师不复事我。』我知汝
心中所念已,便至郁单越取自然粳米,诣
阿耨大泉坐昼日坐处。」时迦叶念言:「此大沙
门,甚奇!甚特!有大神德,知我心中所念已,
乃至郁单越取自然粳米,至阿耨大泉坐昼
日坐处。此大沙门虽有大神足自在得阿
罗汉,故不如我得阿罗汉。」尔时世尊食迦
叶食已,还本林中。

时世尊得一贵价粪扫
衣,念言:「当云何得水浣此衣耶?」尔时释
提桓因知佛心中所念,即于如来前指地
成大池,极为清净无有垢浊,前白佛言:
「愿世尊用此水浣衣。」时世尊复作是念:「当
卷三十三 第 795b 页 T22-0795.png
于何物上浣衣?」尔时释提桓因知如来心
中所念,往诣摩头鸠罗山,取四方大石置
如来前:「唯愿世尊于此石上浣衣。」时世尊
复作是念:「浣衣已当于何处晒衣?」释提桓
因复知世尊心中所念,复诣摩头鸠罗山,
更取大方石置如来前:「愿于此石上晒衣。」
时世尊浣晒衣已,复生此念:「我今宁可于
此指地池中洗浴。」即脱衣洗浴。世尊复作
是念:「我今当攀何物出此池?」时彼池侧有
一大迦休树,本曲外向。世尊生此念已,树
即回向池,世尊得攀而出。时迦叶明日清旦
往世尊所白言:「时已到,可往就食。」又问言:
「大沙门!何由有此好池?本所不见。」佛告迦
叶:「我近者得一贵价粪扫衣。我念言:『当云
何得水浣此衣?』时释提桓因知我所念,即
以指指地,便有此池,清净无有垢浊。『愿世
尊可于此池浣衣。』迦叶当知,此池名为指
地池,犹若神祠无异。」复问言:「何由有此
大方石?本所无有。」佛告迦叶:「我作是念:
『当于何处浣衣?』时释提桓因知我所念,
即诣摩头鸠罗山上,取此四方石来,语我
言:『可于此上浣衣。』」复问言:「此第二方石,
何由而有?本来不见。」佛告迦叶:「我浣衣已
念言:『当于何处晒衣?』释提桓因知我心中
所念,复诣摩头鸠罗山上,取此方石来,语
我言:『愿于此石上晒衣。』」复问言:「此池上树,
本曲外向,今何曲内向?」佛告迦叶:「我浣
晒衣已作是念:『我宁可入此池洗浴。』即
便入池浴,浴已念言:『何所攀而出于是?』此
卷三十三 第 795c 页 T22-0795.png
树即回曲内向,令我得攀而出。是故尔耳。」
即告迦叶:「当知犹如神树无异。」时迦叶念
言:「大沙门,甚奇!甚特!有大神力,释提桓因供
给所须,乃使无情物随意。」迦叶言:「此大沙
门,神足自在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得
阿罗汉。」时世尊食迦叶食已,还诣本林。


迦叶复生此念:「有人来至此,我当与食。」
时世尊即化作五百比丘,著衣持钵从远
而至。时迦叶遥见五百比丘著衣持钵从
远而至,生此念:「咄哉!此诸比丘从何而来?
我何由得食与之?」时世尊即摄神足还使
五百比丘不现。迦叶念言:「此皆是大沙门神
力所为。」时迦叶复作是念:「若有人来至此
者,我当与食。」时世尊复以神力,化作五百
螺髻梵志,手持澡瓶从远而来。时迦叶遥
见五百编发梵志手持澡瓶来,作是念
言:「咄哉!今五百梵志来,何由得食与之?」时
世尊即摄神足,令五百梵志不现。迦叶念
言:「此大沙门所为。」时迦叶复生此念:「若有人
来至此,我当与食。」时世尊复化作五百事
火梵志,去石室不远皆共祀火神。时迦叶
见已作是念言:「咄哉!此从何来?我当何由
得食与之?」时世尊即摄神足,令五百梵志
不现。迦叶念言:「此皆是大沙门所为。」时迦
叶弟子诸梵志,日三入水浴,极寒战不
堪。尔时世尊,即化作五百火炉皆无烟焰,
使诸梵志各得自炙。诸梵志念言:「此皆是大
沙门所为。」时诸梵志,皆欲破薪,而不能得
破。诸梵志念言:「此皆是大沙门威力所为。」适
卷三十三 第 796a 页 T22-0796.png
得破,便复念言:「是大沙门神力所为。」欲得
举斧不能得举,念言:「是大沙门所为。」适
得举斧,复念言:「是大沙门所为。」诸梵志欲
得下斧,而不能得下,念言:「此大沙门所
为。」适得下斧,念言:「是大沙门所为。」诸梵志
欲然火不能得然,念言:「皆是大沙门所为。」
火既得然,念言:「大沙门所为。」欲灭而不能
得灭,念言:「皆是大沙门所为。」适得灭,念言:
「是大沙门所为。」捉澡瓶水欲泻去而不能
得出,念言:「大沙门所为。」既得去水,念言:
「大沙门所为。」诸梵志欲得止澡瓶水,不能
得止,念言:「大沙门所为。」既得止,念言:「大沙
门所为。」尔时四面有大黑云起,天大雨堕如
象尿,潦水齐腰。时迦叶念言:「此大沙门,极
为端正人中第一,或能为水所漂。」即将徒
众乘一树船往求世尊。世尊尔时在外露
地经行,地燥如旧。时迦叶见佛露地经行,
地燥如旧犹如屋内,念言:「此大沙门,甚奇!
甚特!使无情之物回转如意。此大沙门,神
足自在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得阿罗
汉。」

迦叶他日复往世尊所,白言:「食时已到
可往就食。」佛言迦叶:「汝并在前,吾后当往。」
时世尊遣迦叶已,犹如力士屈申臂顷,从
经行地没,即于彼贯迦叶船底而出。见已
便作是言:「此大沙门有大神德,先遣我言
后至,今者乃先在船耶?」佛告迦叶:「吾遣汝
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于经行地没,贯汝
船底而出。」迦叶作是念言:「此大沙门有大
神力,先遣我已,后来涌出船上。大沙门有
卷三十三 第 796b 页 T22-0796.png
大神力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道真。」尔
时世尊知迦叶心中所念,告言:「汝常称言:
『大沙门虽得阿罗汉,不如我得阿罗汉。』如
今观汝,非阿罗汉、非向阿罗汉道。」迦叶念
言:「此大沙门,有大威神,知我心中所念。此
大沙门有大神足自在得阿罗汉,我今宁
可从彼修梵行。」即前白佛:「我今欲从如来
所修梵行。」佛告迦叶:「汝有五百弟子,从汝
学梵行,汝应告彼使知。若彼有意乐者,自
随所乐修行。」时迦叶即往弟子所告言:「汝
等知不?我今欲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汝
等心所乐者,各自随意。」诸弟子白言:「我等久
已有信心于彼沙门所,唯待师耳。」尔时五
百弟子,即持螺髻事火具、净衣、澡瓶,往掷尼
连禅水中已,来诣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
面坐。时世尊与五百人渐次为说胜法,劝
令发欢喜心。所谓法者,布施持戒生天之法,
呵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五百人即于座
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就诸
法得果證。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所出
家修梵行。」佛言:「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
行得尽苦际,即名为受具足戒。」

时迦叶中
弟,名那提迦叶,在尼连禅水下流居,有三
百弟子,于中最为尊上,为众人师首。时彼
众中有一弟子,至尼连禅水上看,见水中
有事火具及发澡瓶,有净衣为水所漂。
见已疾疾来至那提迦叶所语言:「师当知,此
尼连禅水中,有发事火具净衣澡瓶,为水所
漂。不审上流大师,将无为恶人所害?」时郁
卷三十三 第 796c 页 T22-0796.png
鞞罗迦叶小弟,名伽耶迦叶,居象头山中,
有二百弟子,于中为师首。时那提迦叶语
一弟子言:「汝速往至象头山中,到已语伽
耶迦叶言:『知不?今尼连禅水中,有事火具
诸物尽为水所漂。汝速来,可共往看兄将
无为恶人所害耶?』」时弟子受那提迦叶
语已,往伽耶迦叶所:「小师知不?师有此语:
『尼连禅水中,有澡瓶净衣发诸事火具,为尼
连禅水所漂。速来,共往看大兄将无为恶
人所害耶?』」时小弟闻其语已,即将二百
弟子,诣那提迦叶所。到已,那提迦叶、伽耶迦
叶复语一弟子言:「汝速往至大兄所看,将
无为恶人所害耶?」时彼弟子受二师语
已,即往看大兄。到已问言:「云何大师,从此
大沙门学修梵行为胜耶?」迦叶报言:「汝等
当知!我从世尊出家学道,极为胜妙。」时彼
弟子,还至二师所语言:「诸师当知!我大师
已将诸弟子,诣大沙门所出家修梵行。」时
二师念言:「从家舍家从彼学梵行者必不
虚。何以故?我兄聪明垢薄多有智慧,而将
诸弟子从彼受学,必思量得所故尔耳,而
况我等不从受学。」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各
将诸弟子诣大兄所,到已白兄言:「大兄!此
处胜耶?」兄报二弟言:「此处极胜,从家舍
家,从大沙门修梵行者,乃为胜妙。」二弟
白兄言:「我等亦欲从大沙门学修梵行。」
尔时郁鞞罗迦叶,将二弟并五百弟子,往诣
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郁鞞罗迦
叶,前白佛言:「我有中弟,名那提迦叶,在尼
卷三十三 第 797a 页 T22-0797.png
连禅水边住,常教授三百弟子,为人师首。
次第三弟,在象头山中住,教授二百弟子,
为人师首。今各来集,欲从世尊求修梵
行。唯愿世尊听出家受具足得修梵行。」世
尊即听,渐次为说胜法。所谓法者,布施持
戒生天之法,呵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即
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
就诸法得果證。各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
等欲从如来法中出家修梵行。」佛言:「来比
丘!于我法中快得修梵行得尽苦际,即
名为受具足戒。」

时世尊度此千梵志授具
足已,将至象头山中。于象头山中有千比
丘僧,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教化,二者忆
念教化,三者说法教化。彼神足教化者,或化
一作无数,或无数还为一,内外通达、石壁
皆过,如游虚空无所妨碍;于虚空中结
跏趺坐,亦如飞鸟周旋往来;入地如水出
没自在,履水如地而不没溺;身放烟火如
大火聚;日月有大神德靡所不照,能以手
扪摸,身至梵天往来无碍,是谓世尊神足
教化千比丘。忆念教化者,教言:「汝当思惟
是,莫思惟是。当念是,莫念是。当灭是,
当成就是。」是谓世尊忆念教授千比丘。说
法教化者,一切炽然,何等一切炽然?眼炽然、
色炽然、眼识炽然、眼触炽然。若复眼触因缘
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亦名为炽然。
何等为炽然?炽然者,欲火、恚火、痴火也。复云
何名炽然?炽然者,生老病死愁忧苦恼炽然,
我说此苦所生处,乃至意亦如是。尔时世
卷三十三 第 797b 页 T22-0797.png
尊,以此三事教授千比丘。尔时千比丘,受
此三事教授已,即时无漏心解脱、无碍解脱
智生。

尔时世尊化此千比丘已便作是念:
「我先许瓶沙王请,若我成佛得一切智,先
来至罗阅城。我今应往见瓶沙王。」即正衣
服,将大比丘千人,皆是旧学螺髻梵志,皆已
得定调柔永得解脱,从摩竭国界游化渐
至杖林中。尔时世尊于杖林中善住尼拘律
树王下坐。时瓶沙王闻沙门瞿昙出自释
种出家学道,将千弟子游行摩竭界,皆是
旧学螺髻梵志,皆已得定调柔永得解脱,
从摩竭界游行来至杖林中,止善住尼拘
律树王下坐。彼沙门瞿昙有大名称,靡所
不闻。所谓名称者,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
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于天及世间久、魔若魔天,及梵天众、沙门、
婆罗门众中,自知得神通智證,常自娱乐。
与人说法,上中下言悉善,义味深邃,具足演
布,修诸梵行。「善哉!乃得见如是阿罗汉。我
今宁可自往见大沙门瞿昙。」时王瓶沙驾
万二千乘车,将八万四千人前后围绕,以
王威势出罗阅城,欲见世尊。时王瓶沙往
杖林中,齐车所至处,即下车步进入林。遥
见世尊颜貌殊特犹如紫金,便发欢喜心,
于如来所前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时摩
竭国人,或有礼足而坐者,或有举手相问
讯而坐者,或有称姓名而坐者,或有叉手
合掌向如来而坐者,或有默然而坐者。时
摩竭国人作是念:「为大沙门从郁鞞罗迦
卷三十三 第 797c 页 T22-0797.png
叶学梵行耶?为郁鞞罗迦叶并弟子众,从
大沙门瞿昙学梵行耶?」时世尊知其国人
心中所念,即以偈向郁鞞罗迦叶说:

「 「汝等见何变?
 舍诸事火具?
 吾今问迦叶,
 云何舍火具?」」


尔时迦叶复以偈报世尊言:

「 「饮食诸美味,
 爱欲女及祀;
 我见如是垢,
 故舍事火具。」」


世尊复以偈问迦叶言:

「 「饮食诸美味,
 于中无所乐;
 天上及世间,
 今说乐何处。」」


迦叶复以偈报世尊言

「 「我见迹休息,
 三界无所碍;
 不异不可异,
 不乐事火祀。」」


时摩竭国人复生是念:「大沙门说二偈,郁鞞
罗迦叶亦说二偈,我等犹故未别,为大沙
门从迦叶受学耶?为迦叶及弟子从大沙
门受学耶?」时世尊知摩竭国人心中所念
已,告迦叶言:「汝起为吾扇背。」答言:「尔。」时迦
叶受佛教已,即从坐起上升虚空,还下礼
世尊足,以手摩扪如来足,以口呜之自称
姓字:「世尊是我师,我是弟子。」即持扇在如
来后而扇。时摩竭国人自相谓言:「大沙门瞿
昙不从迦叶学梵行,迦叶及弟子众从大
沙门瞿昙学梵行。」尔时世尊知摩竭国人
无有疑故,渐次为说法,劝令发欢喜心。所
谓法者,布施持戒生天之法,呵欲不净、赞
叹出离为乐。时摩竭国人瓶沙王为首,八万
四千人十二那由他天,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卷三十三 第 798a 页 T22-0798.png
见法得法成就诸法自知得果證。前白佛
言:「我等归依佛法僧,听为优波塞,尽形寿
不杀生乃至不饮酒。」瓶沙王见法得法,前
白佛言:「自念昔日,为太子时,心生六愿:一
者、若父寿终我登位为王。二者、当我治国时
愿佛出世。三者、使我身见世尊。四者、设我见
佛已生欢喜心于如来所。五者、已发欢喜
心得闻正法。六者、闻法已寻得信解。今我
父王已命终,得登位为王。然我治国,正值
佛出世。今复自见佛,见佛已发欢喜心,于
佛所已发欢喜心,便得闻法,闻法已便
得信解。今正是时,唯愿世尊入罗阅城。」时
世尊默然受瓶沙王请已,即从座起,著衣
将千比丘,皆是旧学螺髻梵志,皆已得定调
柔永得解脱,万二千乘车、八万四千众前后
围绕,以佛威神入罗阅城。

尔时值天雨,世
尊前后中则清明、上有云盖,世尊现此变
化入罗阅城。时释提桓因,化作一异婆罗
门,手执金杖、金澡瓶、金柄扇,身在空中去
地四指在如来前引导,复以无数方便赞
叹佛法僧。时摩竭国人皆作是念:「是谁威
神化作此婆罗门形,手执金杖、金澡瓶、金柄
扇,身在空中去地四指,在如来前引导
驱却众人,复以无数方便赞叹佛法僧?」
那时摩竭国人向释提桓因而说颂曰:

「 「谁化作梵志?
 今在众僧前;
 叹诵佛功德,
 汝所事者谁?」」


尔时释提桓因复以偈报摩竭国人

「 「勇猛一切解,
 爱欲及饮食;
卷三十三 第 798b 页 T22-0798.png
 惭愧念知足,
 我是彼弟子。
 世无有与等,
 不见相似者;
 如来至真佛,
 我是给使者。
 灭欲及瞋恚,
 无明永已尽;
 漏尽阿罗汉,
 我是给使者。
 犹如度溺者,
 瞿昙是法船;
 最胜度彼岸,
 我是给使者。
 以度四流际,
 能说不死法;
 最胜无碍法,
 我是给使者。」」


尔时摩竭国王瓶沙复作是念:「若使世尊
将诸弟子入罗阅城,先至园中者,我当
即以此园地施之立精舍。」时罗阅城诸园
中,迦兰陀竹园最胜。时世尊知摩竭王心中
所念,即将大众诣竹园已。王即下象,自
叠象上褥,作四重敷地,前白佛言:「愿世尊
坐。」世尊即就座而坐。时瓶沙王持金澡瓶
水授如来令清净,白佛言:「今罗阅城诸园
中,此竹园最胜,我今施如来,愿慈悯故受。」
佛告王言:「汝今持此竹园,施佛及四方僧。
何以故?若如来有园、园物、房舍、房舍物、衣钵、
尼师檀、针筒,即是塔,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
门、婆罗门所不堪用。」王言:「我今以此竹园,
施佛及四方僧。」时世尊以慈悯心受彼园
已,即为咒愿:

「 「种植诸园树,
 并作桥船梁;
 园果诸浴池,
 及施人居止。
 如是之人等,
 昼夜福增长;
 持戒顺正法,
 彼人得生天。」」


尔时瓶沙王前礼世尊足已,更取一小床
卷三十三 第 798c 页 T22-0798.png
在如来前坐,欲得闻法。时世尊渐次为王
说法,劝令发欢喜心。发欢喜心已,从坐起
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在罗阅城。时城中有
删若梵志,有二百五十弟子,优波提舍、拘律
陀为上首。尔时尊者阿湿卑给侍如来,时
到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颜色和悦诸根寂
定,衣服齐整行步庠序,不左右顾视,不失
威仪。时优波提舍,时已到入园观看,见阿
湿卑威仪如是,便生是念:「今观此比丘威
仪具足,我今宁可往问其义。」复自念言:「此
比丘乞食时,非问义时。今且待彼乞食已,
当往问义。」时优波提舍寻从其后。时阿湿
卑比丘入罗阅城乞食已,置钵在地,叠僧
伽梨。优波提舍念言:「此比丘乞食已竟,今正
是问义时,我今当问。」即往问义:「汝为谁?师
字谁?学何法?」即报言:「我师大沙门,是我所
尊,我从彼学。」优波提舍即复问言:「汝师大
沙门说何法耶?」报言:「我年幼稚出家日浅,
未堪广演其义,今当略说其要。」优波提
舍言:「我唯乐闻为要,不在广略。」阿湿卑言:
「汝欲知之,如来说因缘生法,亦说因缘灭
法。若法所因生,如来说是因。若法所因灭,
大沙门亦说此义。此是我师说。」时优波提舍
闻已,即时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时优波提舍
念言:「齐入如是法,至无忧处,无数亿百千
那由他劫本所不见。」

优波提舍、拘律陀先
有要言:「若先得妙法者,当相告语。」时优波
提舍即往至拘律陀所。拘律陀见优波提
舍来,便作是语:「汝今颜色和悦诸根寂定,
卷三十三 第 799a 页 T22-0799.png
如有所得。将不见法耶?」答曰:「如汝所言。」问
言:「得何等法?」报言:「彼如来说因缘生法,亦
说因缘灭法。若法所因生,如来说是因。若
法所因灭,大沙门亦说此义。」拘律陀闻是
语已,即时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拘律陀念
言:「齐入如此法,得至无忧处,无数亿千那
由他劫本所不见。」拘律陀问言:「不审世尊
今在何处住?」报言:「如来今在迦兰陀竹园
住。」拘律陀语优波提舍言:「今日可共往如
来所礼敬问讯,即是我等师。」优波提舍报言:
「我等先有二百五十弟子,从我所修梵行,
当语彼令知,随彼意所欲。」时优波提舍与
拘律陀诣诸弟子所,语言:「汝等知不?我等
二人欲从大沙门学梵行,汝等各随意所
欲。」诸弟子白言:「我等诸人皆从师受学。今
大师犹从彼学,我等岂得不从学耶?若师
所得者,我等亦当得之。」

时优波提舍、拘律
陀并诸弟子,相与俱诣竹园。时世尊与无
数百千众围绕,而为说法,遥见优波提舍、
拘律陀并诸弟子来,见已告诸比丘:「彼远来
二人者:一名优波提舍,二名拘律陀,此二
人于我诸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无上
得二解脱。」未至竹园,如来已授记别二
人为匹。同友二人并诸弟子到如来所,头面
礼足已,在一面坐。时世尊渐次为说胜法,
令发欢喜心。所谓法者,布施、持戒、生天之
法,呵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即于座上诸
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就诸法。自
知得果證已,前白佛言:「我等欲从如来法
卷三十三 第 799b 页 T22-0799.png
中出家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
中快修梵行得尽苦源,即名出家受具
足戒。」

尔时世尊游罗阅城。时尊者郁鞞罗迦
叶与诸弟子出家学道,复有删若二百五十
梵志,出家学道。罗阅城中诸贵族姓子等亦
出家学道。时罗阅城中诸长者,自相诫敕言:
「汝等有儿者,各自慎护,妇有夫主者亦慎
护之。今大沙门,从摩竭国界度诸梵志自
随,今来至此复当将此诸人去。」尔时诸比
丘乞食时闻此诸人所说:「此大沙门将诸梵
志自随来此,今复当将此诸人去。」诸比丘
闻已皆怀惭愧,往世尊所,以此因缘具
白世尊。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入罗阅城中
乞食,闻诸长者作是言:『大沙门来至国界,
度诸梵志将自随,今复当度此诸人将去。』
者,汝等便以此偈报之:

「 「『如来大势力,
 以法而将去;
 以法将去者,
 汝等何忧惧?』」」


尔时诸比丘受佛教已,入罗阅城乞食,闻
诸长者说此语时,即以此偈报之:

「 「如来大势力,
 以法而将去;
 以法将去者,
 汝等何忧惧?」」


时诸长者作是念:「我等如所闻,大沙门以
法将去,不为非法。」

尔时尊者郁鞞罗迦叶将诸弟子出家学道,
删若弟子亦将二百五十弟子出家学道,
罗阅城诸豪姓子亦出家学道。大众皆集游
罗阅城。时彼未被教诫者,不按威仪,著衣
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食、或受
卷三十三 第 799c 页 T22-0799.png
不净钵食、在小食大食上高声大唤,如婆
罗门聚会法。时有一病比丘,无弟子无瞻
视者命终,诸比丘以此因缘往白世尊。世
尊言:「自今已去听有和尚,和尚看弟子,当
如儿意看。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意。展转相
敬,重相瞻视,如是正法便得久住,长益广
大。当如是请和尚。请时当教偏露右肩,
脱革屣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语:『我某
甲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和尚,
我依大德受具足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和尚当报言:『可尔。』若言:『如是。』若言:『当教授
汝。』若言:『清净莫放逸。』」佛言:「自今已去舍三
语授具足戒,自今已去听满十人当授具足
戒。白四羯磨,当如是授具足戒。欲受戒者
诣僧中,偏露右臂脱革屣礼僧足,右膝
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我某甲,从
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
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愿僧济度我,慈悯
故!』如是第二、第三说。众中当差堪能羯磨
者如上,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
从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
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若僧时到僧忍听,
与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白如是。』
『大德僧听!此某甲,从某甲求受具足戒。此
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为和尚。
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为
和尚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此是初羯磨。』第
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与某甲受具足戒、
某甲为和尚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卷三十三 第 800a 页 T22-0800.png

时诸比丘知世尊制戒听授人具足戒。新
学比丘辄授人具足戒,不能教授。以不
教授故,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
法、处处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小食
大食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诸比
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
惭愧者,嫌责彼比丘言:「世尊制戒听授人
具足戒,云何汝等新受戒比丘辄授人具足
戒,而不能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仪,
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食、
或受不净钵食、在小食大食上高声大唤,
如婆罗门聚会法?」

时尊者婆先始二岁,将
一岁弟子,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
坐。世尊知而故问:「此是何等比丘?」报言:「世尊!
是我弟子。」问言:「汝今几岁?」报言:「二岁。」复问
言:「汝弟子几岁?」报言:「一岁。」尔时世尊以无
数方便呵责:「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
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婆先!
汝自身未断乳,应受人教授,云何教授
人?」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
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言:「向者婆先
比丘二岁,将一岁弟子来至我所,头面礼
足在一面坐。一面坐已,我知而故问:『此是
何等比丘?』报言:『是我弟子。』问言:『汝几岁?』报言:
『二岁。』『汝弟子几岁?』报言:『一岁。』我即以无数方
便呵责:『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
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婆先!汝自
未断乳,应受人教授,云何教授人?』佛既
听授人具足戒,而汝新受戒比丘,辄便授人
卷三十三 第 800b 页 T22-0800.png
具足戒,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
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
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小食上高声大
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世尊以无数方便
呵责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十岁比丘
授人具足戒。」

彼诸比丘闻世尊制戒听十
岁比丘得授人具足戒。十岁愚痴比丘辄
授人具足戒,而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
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
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小食上
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诸比丘闻,其中
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呵责彼比丘言:「世尊制戒,听十岁比丘得
授人具足戒。汝云何十岁愚痴比丘辄授人
具足戒,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
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
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小食上高声大
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诸比丘往世尊所,
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缘集诸比丘僧,以无数方便
呵责彼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
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世尊
制戒,听十岁比丘授人具足戒。云何汝
十岁愚痴比丘辄授人具足戒,不知教授。
以不教授故,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
食不如法、处处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
在大食小食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
法?」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
「自今已去听十岁智慧比丘授人具足戒。」


卷三十三 第 800c 页 T22-0800.png
诸比丘闻世尊制戒,听十岁智慧比丘得
授人具足戒,便自言:「我十岁智慧得授人
具足戒。」而辄授人具足戒,不知教授。以不
教授故,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
法、处处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
小食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诸比
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
惭愧者,呵责彼比丘言:「世尊制戒,听十岁
智慧比丘得授人具足戒。汝云何自言智慧,
辄授人具足戒,而不知教授。以不教授
故,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
处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小食
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诸比丘
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
具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
彼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
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佛制戒听十岁
智慧比丘得授人具足戒。云何汝等自言智
慧,辄授人具足戒,不知教授。以不教授
故,不按威仪,著衣不齐整、乞食不如法、处
处受不净食、或受不净钵食、在大食小食
上高声大唤,如婆罗门聚会法?」时世尊以
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当
制和尚使行和尚法。和尚于弟子所,当
作如是法,应如是行。若弟子众僧欲为
作羯磨、作呵责、作摈、作依止、作遮不至
白衣家、作举,和尚当于中如法料理,令
僧不与弟子作羯磨,若作令如法。复次若
僧,与弟子作羯磨、作呵责、作摈、作依止、
卷三十三 第 801a 页 T22-0801.png
作遮不至白衣家、作举,和尚于中当如
法料理,令弟子顺从于僧,不违逆求除
罪,令僧疾与解羯磨。复次若弟子犯僧残,
和尚当如法料理,若应与波利婆沙,当
与波利婆沙;应与本日治,当与本日治;
应与摩那埵,当与摩那埵;应与出罪,当与出罪。复次弟子得病,和尚当胆视,若令
馀人看,乃至差若命终。弟子若不乐住处,
当自移若教人移。弟子若有疑事,当以法
以律、如佛所教、如法教除之。若恶见生,当
教令舍恶见住善见,当以二事将护,以
法、以衣食将护。是中法将护者,应教增戒、
增心、增慧、教学问、诵经。是中衣食将护者,当
与衣、食、床、卧具、病瘦医药,随力所堪为办。
自今已去制和尚法如是,和尚应行,若不
行如法治。」

时和尚于弟子所行和尚法,弟
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法,不白和尚入
村入白衣家、或从馀比丘、或将馀比丘为
伴、或与或受、或时佐助众事、或时受他佐
助、或时为他剃发、或受他剃发,或不白
和尚入浴室、或时为他揩摩身、或时受他
揩摩身,或时不白和尚至昼日住处房、或
至冢间、或至界外、或至他方。尔时诸比丘
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
愧者,嫌责彼诸比丘言:「云何和尚于弟子
所行和尚法,而弟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
法,而不白和尚入村入白衣家,乃至不白
至他方?」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
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
卷三十三 第 801b 页 T22-0801.png
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彼比丘言:「汝所为
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
所不应为。云何和尚于弟子所行和尚法,
弟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法,不白和尚入
村入白衣家,乃至不白至他方?」尔时世尊
以无数方便呵责彼比丘已,告诸比丘:「自
今已去当制弟子,如弟子所行法,使弟子
于和上所行弟子法,作如是行。若和尚,
众僧为作羯磨、作呵责、作摈、作依止、作
遮不至白衣家、作举,弟子当如法料理,
令僧不与和尚作羯磨,若作令轻。复次若
僧与和尚作羯磨,作呵责乃至作举,弟子
当于中如法料理,令和尚顺从于僧,不
违逆求除罪,令僧疾疾与解羯磨。复次和
尚犯僧残,弟子当如法料理,若应与波利
婆沙,当与波利婆沙;应与本日治,当与
本日治;应与摩那埵,当与摩那埵;应与
出罪,当与出罪。复次和尚若病,弟子当瞻
视,若令馀人看乃至差若命终。若和尚意不
乐住处,当自移若教馀人移。若和尚有疑
事,当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如法除之。若
恶见生,当劝令舍恶见住善见。当以二
事将护,以法、以衣食。法将护者,劝令增戒、
增心、增慧、学问、诵经。衣食将护者,当供养衣、
食、床褥、卧具、医药所须之物,随力所堪。自今
已去制弟子法如是,弟子应行。若不行应
如法治。」

时弟子于和尚所不行弟子法。「弟
子不白和尚,不得入村、不得至他家、不
得从馀比丘、或将馀比丘为伴、不得与、
卷三十三 第 801c 页 T22-0801.png
不得受、不得佐助众事、不得受他佐助
众事、不得使他剃发、不得为他剃发、
不得入浴室、不得为人揩身、不得受他
揩身、不得至昼日住处房、不得至冢间、
不得至界外、不得行他方,彼当清旦入
和尚房中受诵经法问义、当除去小便器,
若白时到、应澡豆若牛屎灰净洗手,若
有可食物当为取、若僧中有利养当为
取、当持澡豆杨枝授与和尚令和尚洗手
漱口、有可食物授与和尚、僧中有别利
养,当白和尚言:『得如是如是物,是和尚
分。』彼当问和尚言:『欲入村不?』若言:『不入。』
当问言:『从何处取食?』若和尚言:『从某处
取。』当如敕往取。若报言:『我欲入村。』彼当
洗手已衣架上徐徐取衣,勿使倒错。当取
安陀会舒张抖擞看,勿令有虫蛇蜂诸恶
虫。次取腰带僧祇支、郁多罗僧舒张抖擞看,
勿令有蛇蜂诸恶虫,当授与和尚,应叠
僧伽梨著头上若肩上。复次取钵,当以
澡豆若灰牛屎洗盛络囊中、若手巾裹,若
钵囊中持去。应取和尚[打-丁+亲]身衣叠举,复取
洗足物卧毡被举之。若和尚出行时,当捉
和尚行道革屣。出房舍时,当还顾闭户。复
以手推看为牢不?若不牢当更重闭。若
牢已,当取户扇孔中绳内之,遍观左右
已,持户𨷲著屏处,若恐人见、若恐不牢。
若不牢,若人见当持去,若移置深牢处。令
和尚在前行。若道路逢相识人,当共善语
善心忆念。行时当避人道。彼若欲入村时,
卷三十三 第 802a 页 T22-0802.png
应小下道,安钵置一面、头上、若肩上,下僧
伽梨舒张看,勿令有蛇蝎百足诸恶虫,授
与和尚。若彼村外,有客舍、坐肆舍、若作坊,
当持行道革屣置中。应问和尚:『我得寻
从不?』若言:『可尔。』即当寻从。若言:『不须,在
某处住。』彼应如言在某处住。若和尚入村
不时出,彼当作如是意:『入村乞食,此分
与和尚,此分属我。』彼出村已,还至革屣所,
取革屣下道,持钵置地,叠僧伽梨著头
上若肩上。若中路见相识人,当善意问讯。
若和尚所住食处,当扫令净,与敷坐具,
具净水瓶洗浴器盛食器。复当与和尚安
置洗浴坐、洗足石具、拭脚巾。若遥见和尚
来,即起奉迎。取手中钵,置钵榰上若钵床
上,若绳床角头,若头上肩上。取僧伽梨舒
张看之,勿令有脂腻沾污、或为尘土坌、或
为泥污、或飞鸟粪污。若有如是污应去
之,宜浣者浣之、捩去水舒张晒置,若木床、
若绳床上。复当与和尚敷坐与革屣、洗足
石、拭足巾、与盛水器、抖擞革屣已,置左面
看之,恐在下地湿处;若在下地湿处,便取
移彼。与和尚洗足竟当弃水,持洗足石拭
足巾还置本处。复自净洗手已授净,水与
和尚洗手。自所有食,当取与和尚,白言:『此
是我食分可食。』彼须者当取。若和尚食时,
当侍立看供给所须。若彼食时,有酪浆、煎
浆、苦酒、盐、大麦、浆菜茹授与之,若热㧌令
冷。若须水授水与。相日时若欲过者,当
即同时食。若和尚食已,当手中取钵行澡漱
卷三十三 第 802b 页 T22-0802.png
水。若自食竟、若有馀食,当与人若非人,若
著净地无草处,若著净地无虫水中。取盛
食器净洗还置本处,取坐具、洗足、床、净水瓶、
澡洗瓶还置本处。」食处净扫除粪,彼以
食钵盛粪弃之,馀比丘见者皆共恶之。「自
今已去不得持食钵盛粪弃,听用除粪
器、若破器、若故竹筐、若扫帚上除去粪食。
钵当好净洁持之。复次入和尚房时,当看
恐有尘土。若有尘土,当出绳床、木床、坐具、
大小褥、枕、毡被、若床榰若地敷,当记本
处出在外晒之。净扫除房中,去粪土弃
时当看。若有针綖若刀,若弊故段衣,下
至一丸二丸药,当取举置现处,若有主识
者当取。复当拂拭向上若杙上、若龙牙杙
上、若衣架上。若房有破坏处、若虫鼠孔穴,
可补塞者当治之,可泥者便泥之,可捣
便捣,可平治便平治,当以泥浆污洒极令
净洁。当取地敷,晒令燥抖擞内房中。若本
敷坐不齐当更齐整,若本齐整当如本齐
整。先内床脚榰拂拭之,当急绳床绳床脚,
向身内房中,安置床榰上,取大小褥、枕、毡、
被衣,内著房中。先敷大褥,次敷少褥毡被,
安枕置上。」彼取所著衣、不著衣并置一处,
取时各各错乱。「自今已去不得持所著衣、
不著衣并置一处,应各各别一处。」彼取钵
囊、革屣囊、针筒、油器置一处,诸比丘见恶之。
佛言:「不应尔。自今已去,听持钵囊针筒置
一处,革屣囊与油器著一处。彼应在房内
安𨷲壮看,令不高下出房外,应还探
卷三十三 第 802c 页 T22-0802.png
户观中庭,恐有尘土不净。若有即扫除去,
当取水瓶净洗已,还盛净水置本处。复
当与和尚具水瓶洗浴瓶饮水器,若浴室
中有洗浴时,当往问和尚:『欲洗浴不?』若
言:『洗浴。』当先至浴室中看地,若有尘土
草芥当除去,应洒便洒,应扫便扫。若有不
净涝水应弃便弃,应内水便内水,应内
薪便内薪,应破薪便破薪,应内灶中便
内灶中。应与和尚具温室中瓶,及坐机,
刮汗刀水器、泥土器、若澡豆、诸洗浴具。彼
当先白和上已然后然火,然火已白时
到。若和尚病羸、若老极,当自扶抱,若绳床木
床上、若以衣舁,往温室中,当从和尚手
中取衣。若浴室中有杙、若龙牙杙、若衣架,
当持衣置是诸处。若有油,持油与涂身,若
盛油器处处在地,当取贯著龙牙弋上。若
和尚病羸瘦老极,当扶抱至浴室中。至已
当取浴机床浴瓶、若刮汗刀与若水器、若泥
器、若澡豆、诸洗浴具。若烟熏面,当持巾与
障,若头背热,当以巾覆彼。当白和尚已
然后入浴室。若和尚先入已,恐浴室中闹
不敢入,当作是念:『我今不自为己,以和尚
洗浴故入。』可作是意入。入已当与和尚
揩摩身,当立和尚后。若欲与异人揩身,
若受他揩身,当白和尚使知。然后当与
揩身。若受他揩身,彼与和尚洗、自洗已。若和
尚病羸瘦若老极,当扶出浴室外,取座
与坐、取拭身巾、若拭面巾、若拭眼巾,授
与和尚已。当安洗脚石,与水洗脚、取
卷三十三 第 803a 页 T22-0803.png
拭脚巾,与当取洗足,革屣拂拭抖擞授与。次
取衣舒张看抖擞授与。若有眼药若丸香授
与,若有甜浆蜜浆黑石蜜浆,洗手已授与。
若和尚病瘦老极,当以绳床木床上舁,若
衣上舁还房中。还房中已,手扪摸卧处看,
与敷卧毡令卧。先与榇身衣,次以被
衣覆之。出房已还向闭户,还至浴室中,遍
看水瓶、洗浴瓶浴机、刮汗刀、盛水瓶、盛泥土
器、细末药、若澡豆诸洗浴物,还置本处。若浴
室中有不净涝水,应除去便除去,应灭火
便灭之,应覆火便覆,应闭户便闭,应持
户𨷲去便持去。彼当日三问讯和尚,朝中
日暮,当为和尚执二事,劳苦不得辞设:
一修理房舍,二为补浣衣服。和尚如法所
教事,尽当奉行。若遣往方面周旋不得辞
设,假托因缘住。若辞设者,当如法治。自
今已去,制弟子修弟子法,弟子于和尚所,
不修弟子法,当如法治。」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