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第 771b 页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分之九明尼戒法)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
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七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乘乘在道行。诸居士见皆讥嫌
言:「此比丘尼,不知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
『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乘乘而行,如淫
女贼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
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
比丘尼言:「汝云何乘乘在道行?」即白诸比
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
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汝所为非,非威仪、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云何比丘尼乘乘行?」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
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
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
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乘
乘在道行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
结戒。
时诸比丘尼有老者,或羸病气力微
弱,不能从此住处至彼住处。佛言:「自今已
去听乘步挽乘一切女乘。」时诸比丘尼,有
难事或命难、梵行难,疑不敢乘乘走。佛言:
「自今已去有如是诸难事听乘乘去。自今
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无病乘乘行,
除时因缘,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乘者有
四种:象乘、马乘、车乘、步乘。
彼比丘尼,无病
卷三十 第 771c 页 T22-0771.png

阿兰若处,行十里一波逸提。减一村界、若减
十里,突吉罗。若行一家界内,突吉罗。方便欲
去而不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
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
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乘种种
安乘;若命难、梵行难乘乘走;或为强力
所执将去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九)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
带。诸居士见皆共讥嫌言:「此比丘尼,不知
惭愧犯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
何正法?不著僧祇支入村,如贼女淫女无
异。」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
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尼
言:「汝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
带?」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
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
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
行,所不应为。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
胸腋乳腰带?」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
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
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
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不
著僧祇支入村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村者如上。
彼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门,
波逸提。一脚在门外、一脚在门内,若方便
欲入而不入,若期入而不入者,一切突吉
卷三十 第 772a 页 T22-0772.png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
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
腋下有疮,或无祇支,或方便欲作,或浣
染未乾,若作失,或举处深固,或为强力者
所执,或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
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偷
罗难陀比丘尼,向暮至居士家就座而坐,
随坐时顷,不语主人开门而去。时有贼先
常有心欲偷其家,遇见门开,即入偷其财
物去。时居士问言:「向暮谁开门出去?」答言:
「是偷罗难陀比丘尼。」时居士即讥嫌言:「此比
丘尼,不知惭愧、不与取,外自称言:『我知正
法。』如是有何正法?乃与贼同谋偷我财物,
如贼女淫女无异。」诸比丘尼闻,其中有
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
偷罗难陀言:「汝云何向暮至居士家?」即白
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偷罗难陀言:「汝所为非,非
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
应为。云何向暮至居士家?」以无数方便呵
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
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尼,向暮至白衣家者,波逸提。」如是世尊
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欲营佛法僧
事,若有瞻病事,或为檀越唤,皆有疑而不
敢去。佛言:「自今已去若有请唤者听往。自
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向暮至白
卷三十 第 772b 页 T22-0772.png

比丘尼义如上。
彼
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先不被请唤入门,
波逸提。一脚在门外、一脚在门内,若方便
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者,一切突
吉罗。彼比丘尼,若至白衣家随住时顷,不
语主人而去,出门者波逸提。方便欲去而
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
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
为犯。
不犯者,若为佛法僧事,若瞻视病事,
若被请唤去,或为强力者所执,若被系缚
将去,或命难、梵行难,先不唤而去至彼家,
随所住时顷语主人而去,若彼舍为火所
烧崩坏,或有毒蛇或有贼或有恶兽,或为
强力者所执,若系缚将去,或命难、梵行难,
不语主人而出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
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一)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众中有一比丘尼,向暮辄开僧
伽蓝门出,无所语而去。时诸贼见已生念:
「我当劫其财物。」念已即便入门,劫夺财物
尽。时诸比丘尼自相问言:「是谁向暮开门
无所语而去?」即闻六群比丘尼中一人开
门而出。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
尼言:「汝云何向暮无所语开门而出?」即白
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
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
不应为。云何比丘尼,向暮无所语开门
卷三十 第 772c 页 T22-0772.png

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
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
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向暮开僧伽蓝
门出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以佛法僧事,或有看视病事,
皆疑不敢出。佛言:「自今已去听嘱授出。自
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向暮开僧
伽蓝门,不嘱授馀比丘尼而出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向暮开僧伽蓝
门不嘱而出门者,波逸提。一脚在内、一脚
在外,若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
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
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佛法僧
事,或看病事嘱而去,若僧伽蓝破坏,若为
火所烧,若有毒蛇、若有贼、若有恶兽,若
为强力者所执,若被系缚将去,或命难、梵
行难,不嘱而出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
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二)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中有一人,日没开僧伽蓝门出
不嘱而去。时有贼囚突狱而出,遥见僧伽
蓝门开便来入。时诸守狱人追后而来,问
诸比丘尼:「颇见如是如是贼不?」不见者言:
「不见。」其守狱者,即便处处推觅得贼。时诸
居士皆共讥嫌:「此比丘尼等,不知惭愧作
妄语,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
见贼而言不见。」时诸比丘尼自相问言:「谁
日没开门而出?」报言:「六群比丘尼中一人开
卷三十 第 773a 页 T22-0773.png

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
尼言:「汝云何日没辄开门不嘱而出?」即白
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中一人言:「汝
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
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日没辄开门出
不嘱而去?」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
「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
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日没开僧
伽蓝门而出,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
结戒。
时诸比丘尼,营佛法僧事、若瞻视病
事,疑不敢去。佛言:「自今已后听嘱授去。自
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尼,日没开僧
伽蓝门不嘱而出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日没开僧伽蓝门不嘱出门,波
逸提。一脚在内、一脚在外,方便欲去而不
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
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为佛法僧事,或瞻视病事,若嘱
而出,或彼僧伽蓝破坏,或为火所烧,或为贼或有恶兽毒蛇在中,或为强力者所执,
或为系缚将去,或命难、梵行难,不嘱而去者,
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六十三)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
比丘尼不夏安居。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
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
卷三十 第 773b 页 T22-0773.png

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
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云何比丘尼不夏安居?」以无数方便呵责已,
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
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
不夏安居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
结戒。
时诸比丘尼,有为佛法僧事、或看病
事,不及安居疑。佛言:「自今已去听有如是
因缘后安居。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
丘尼,不前安居不后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
尼义如上。
若比丘尼,不前安居者,突吉罗。
不后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前安
居;或为佛法僧事、或瞻视病人,受后安居,
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六十四)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
比丘尼,闻世尊制戒得度人授具足戒。便
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与授具足戒,
彼污身污衣污卧具。诸比丘尼闻,中有少
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诸
比丘尼言:「汝等云何辄度常漏大小便、涕唾
常出者,污身污衣床褥卧具?」即白诸比丘,
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
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
卷三十 第 773c 页 T22-0773.png

衣床褥卧具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
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
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度常
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与授具足戒,波逸
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
亦不知常漏大小便、不漏大小便、涕唾出不
出。后乃知,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
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
结戒:若比丘尼,知女人常漏大小便、涕唾常
出者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
比丘尼,知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度授
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
三突吉罗。白一羯磨,二突吉罗。白已,一突吉
罗。白未竟,突吉罗。未白前剃发与授戒集
众众满,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
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可信人语、信父母
语与授具足戒,后有如是病,无犯。
无犯
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五)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
比丘尼度二形人,大小便时有比丘尼见,
白诸比丘尼。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
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诸比丘尼
言:「汝等云何度他二形人?」即白诸比丘,诸
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
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
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
比丘尼乃度二形人?」以无数方便呵责已,
卷三十 第 774a 页 T22-0774.png

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
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
度二形人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
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不知二形、不
二形,后方知有二形,或有作波逸提忏者,
或有疑者。「不知,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
戒:若比丘尼,知二形人与授具足戒者,波
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二形者,男形女形。
彼比
丘尼,知二形人与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
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竟,三突吉罗。白一羯
磨竟,二突吉罗。白已,一突吉罗。白未竟,突吉
罗。未白前剃发与授戒集众众满,一切突
吉罗。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
知,若信彼人语、若信可信者语、若信父母
语与授具足戒已,后变为二形,无犯。
无
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六)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
比丘尼,度二道合者与授具足戒,大小便
时诸比丘尼见。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
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诸比丘
尼言:「汝云何度二道合者与授具足戒?」即
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
缘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
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
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乃度二道合者与
授具足戒?」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
「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
卷三十 第 774b 页 T22-0774.png

者与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
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亦不知二道合不合,
后乃知二道合,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有疑
者。「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
比丘尼,知二道合者与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二道合者,大小便道不别。
彼
比丘尼,知二道合者度与授具足戒,白三
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罗。
白一羯磨,二突吉罗。白已,一突吉罗。白未竟,
突吉罗。未白前若剃发与授戒若集众众
满,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
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语、若信可信者语、
若信父母言、若与授具足戒后二道合者,
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六十七)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
比丘尼,闻世尊制戒听度弟子,便度负债人
及诸病者与授具足戒已,债主来牵捉,若
病者常须人守视不得远离。时诸比丘尼
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
者,嫌责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听度人,汝
云何度他负债人及病者,使债主牵捉、病者
常须守视不得远离耶?」即白诸比丘,诸比
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
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
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
丘尼,度他负债人及病者,债主牵捉、病者须
人守视不得远离耶?」以无数方便呵责
卷三十 第 774c 页 T22-0774.png

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
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
尼,度负债人及病者与授具足戒,波逸提。」
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不
知有负债难、无负债难;若病难、不病难,后
方知负债及病难者,中有作波逸提忏者,
或有疑者。「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当如
是结戒:若比丘尼,知有负债难者、病难者
与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负债
者,乃至一钱为十六分之一分也。
病者,乃
至常患头痛。
彼比丘尼,知负债难及病难
者度与授具足戒,白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
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罗。白一羯磨,二突吉罗。
白已,一突吉罗。白未竟,突吉罗。未白前若剃
发与授戒集众众满,一切突吉罗。
比丘,突
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
语、若信可信者语、若信父母语、若与授具
足戒已负债若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
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八)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学习咒术以自活命。咒术者,或
支节咒、刹利咒、或起尸鬼咒、或学知死相
知转禽兽论、卜知众鸟音声。诸比丘尼闻,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嫌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乃学习如
是诸咒术乃至知众鸟音声?」即白诸比丘,
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
卷三十 第 775a 页 T22-0775.png

云何比丘尼,学如是诸技术,乃至知众鸟
音声?」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
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
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
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学世俗技术以自
活命,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技术者,如上说。
彼比丘尼,习诸技术乃至知众鸟音声,说
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罗。
比丘,突吉
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学咒腹中虫病,若治宿食不消、
若学书学诵、若学世论为伏外道故、若
学咒毒为自护不以为活命,无犯。
无犯
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九)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以世俗技术教授诸白衣语言:
「汝等莫向日月及神祀庙舍大小便,亦莫
向日月神祀除去粪扫,及诸荡器不净水,
莫向日月神祀舒脚。若欲起房舍耕田种
作,当向日月及向神祀庙舍。」又言:「今日某
甲星宿日好,宜种作作舍、宜使作人、宜
与小儿剃发、亦宜长发、宜剃须、宜举取
财物、宜远行。」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
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
丘尼言:「汝云何乃以如是技术教授白衣
语言:『汝等知不?莫向日月神祀庙舍大小
便,乃至宜出远行。』」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
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
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
卷三十 第 775b 页 T22-0775.png

丘尼,乃以世俗技术教授长者家语言:『汝
知不?莫向日月所回旋处大小便,乃至宜
出远行。』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
「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
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以世俗
技术教授白衣,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技
术者,如上所说。
若欲说者当语彼人言:「莫
向如来塔及声闻塔大小便,及除弃粪扫荡
器不净水,亦莫向如来塔及声闻塔舒脚,
若欲起房舍及耕田种作者,当向如来塔
及声闻塔。」又不得言:「今日有如是星宿好,
宜起舍宜种作、宜使作人、宜为小儿剃
发、长发、剃须。」应语言:「宜入塔寺供养比丘
僧受斋法,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现变化日。」彼
比丘尼,以如是世俗技术教授白衣乃至
宜出远行,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
吉罗。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
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教言:「莫向如来
塔及声闻塔大小便及除粪扫不净水,亦莫
向如来塔及声闻塔舒脚,若耕田种作若
起房舍,向如来塔乃至受斋法。」若戏笑语、
若疾疾语、若独语、梦中语、欲说此乃错说
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
恼所缠。(七十)
尔时婆伽婆在周那絺罗国。六群比丘尼,被
摈而不去。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
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
卷三十 第 775c 页 T22-0775.png

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
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
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
被摈而不去?」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
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
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
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被摈不
去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若比丘尼被
摈应去而不去,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
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
若被摈即去,若随顺不逆、下意悔过、求解摈
羯磨,或得病、或无伴去、或水陆道断、或贼
难、或恶兽难、或大水瀑涨、或为强力者所
执、若被系闭、或命难、梵行难,被摈而不去
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
恼所缠。(七十一)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安
隐比丘尼大智慧问诸比丘义,彼诸比丘被
问已不能答皆惭愧。时诸比丘尼闻,中有
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
安隐比丘尼言:「汝云何有大智慧而问诸
比丘义使不能答令惭愧耶?」即白诸比
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
丘僧,呵责安隐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
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
为。云何有大智慧而问诸比丘义令诸
比丘不能答有惭愧耶?」以无数方便呵
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
卷三十 第 776a 页 T22-0776.png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尼问比丘义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
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教授日不知从谁
求教授,有疑不知当何从问义。佛言:「自
今已去若欲问义者,当先求听已然后问。
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尼欲问比
丘义,先不求而问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
上。
彼比丘尼问比丘义,先不求而问,说而
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突吉
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求而后问,若先常听问,若先是亲
厚,若亲厚者语言:「汝但问,我当为汝求请。」
若彼从此受,若二人俱从他受,若彼问此答,
二人共诵,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屏处语、或
梦中语、或欲说此乃错说彼,无犯。
无犯
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二)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先住后至、后至先住,欲恼乱彼
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若卧。尔时诸比丘尼
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
者,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在先住后
至比丘尼前,欲恼乱故,若经行、若立、若坐、
若卧耶?」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
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
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
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先住后至
比丘尼前,欲恼乱故,若经行、若立、若坐、若卧
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六群
卷三十 第 776b 页 T22-0776.png

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
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先住后至、后
至先住,欲恼乱彼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
若卧,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彼
比丘尼,不知先住、不先住,后至、不后至,后乃
知,或作波逸提忏者、有疑者。「不知者无犯。
若比丘尼,知先住后至、后至先住,欲恼彼
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若卧,波逸提。」
比丘尼
义如上。
彼比丘尼,知先住后至、后至先住,
欲恼彼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若卧者,波逸
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
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问,若先
听经行,若是上座,若更互经行,若次经行,
若是亲厚,若亲厚者语言:「汝但经行,我当为
汝语。」若病倒地,若强力者所执,或被系
缚,若命难、若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
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三)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舍卫城中有一多知识比丘尼命终,时诸比
丘尼在比丘僧伽蓝中立塔,彼处处取
大僧洗足石破用垒塔。有客比丘来,不
知是比丘尼塔,便向礼拜。时诸比丘尼闻,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呵责诸比丘尼言:「云何乃在大僧僧伽蓝
中立塔,令客比丘来不知而礼拜耶?」即白
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诸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
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
卷三十 第 776c 页 T22-0776.png

塔,令客比丘不知而向礼拜?」以无数方便
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
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
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
比丘尼,在比丘僧伽蓝内起塔者,波逸提。」如
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时诸比丘尼,在故
坏无比丘僧伽蓝中起塔疑。佛言:「无犯。自
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尼,在有比丘
僧伽蓝内起塔,波逸提。」彼比丘尼,不知
有比丘无比丘,后乃知,或作波逸提忏者或
有疑者。佛言:「不知,无犯。自今已去应如
是结戒: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中起
塔,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若比丘尼,知有
比丘僧伽蓝中起塔,随所取洗足石,若团
泥若草团多少,一一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
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
犯者,若先不知,若故坏僧伽蓝,若先起塔
后作僧伽蓝,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四)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世
尊制戒听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当起
迎逆礼拜、恭敬问讯、与敷坐具。然彼诸比丘
尼,不起迎逆礼拜恭敬问讯。诸比丘尼闻,中
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嫌责诸比丘尼言:「云何世尊制戒听百岁比
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恭敬礼拜问
讯、与敷坐具。云何不起迎逆耶?」即白诸比
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
卷三十 第 777a 页 T22-0777.png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云何汝等,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不起
迎逆礼拜、恭敬问讯、与敷坐具?」以无数方便
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
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
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
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恭敬
礼拜问讯,若不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
尼结戒。或有一坐食,不作馀食法食,或有
病者,或有足食者,而不起疑。佛言:「自今已
去听语言:『大德忏悔,我有如是如是因缘
不得起迎逆。』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
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恭敬、礼拜问
讯、请与坐,不者除因缘,波逸提。」
比丘尼义
如上。
彼比丘尼,见比丘不起,除因缘,波
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
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起迎逆,或一坐
食,或不作馀食法食,或病或足食语言:「大
德忍,我有如是如是因缘。」或病倒地、或为
强力所执,或命难、梵行难者,无犯。
无犯者,
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五)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著衣摇身趋行,为好故。时诸居
士见皆讥嫌言:「此比丘尼等,不知惭愧犯
梵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
为好故摇身趋行,犹若淫女贼女无异。」
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
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尼言:「汝等
卷三十 第 777b 页 T22-0777.png

无异?」时诸比丘尼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
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
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
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为
好故摇身趋行?」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
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
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为好
故摇身趋行者,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
丘尼,为好故摇身趋行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
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他所打避杖、
或有暴象来、或遇贼、或遇恶兽、或有刺棘
来以手遮、或渡河水、或渡沟渠汪水、若渡
泥、或时欲齐整著衣、恐有高下参差象鼻
多罗树叶细摄皱、如是左右顾视摇身看,
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
所缠。(七十六)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
群比丘尼,自庄严身梳发香涂摩身。诸居
士见皆共嗤笑言:「我等妇庄严其身、梳发、香
涂摩身,此比丘尼亦复如是。」便生慢心不
恭敬。时诸比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
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尼言:「汝
等出家,云何如是庄严其身?」即白诸比丘,
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卷三十 第 777c 页 T22-0777.png

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
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尼,作妇女庄严香涂摩身,波逸提。」
比丘
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作妇女庄严香涂摩
身乃至一点者,一切波逸提。
比丘,突吉罗;式
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
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父母得病被系
闭为洗沐梳发,若有笃信优婆夷遇病
被系闭与洗浴,或为强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
(七十七)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
伽罗旃陀输那比丘尼,是出家外道女姊。时
彼比丘尼,使此外道妹香涂摩身。诸居士
见皆共嗤笑言:「此比丘尼,无有惭愧犯梵
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使
外道妹香涂摩身,如淫女贼女无异。」诸比
丘尼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
惭愧者,呵责伽罗旃陀输那比丘尼言:「汝
云何乃使外道妹香涂摩身耶?」呵责已即
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
缘集比丘僧,呵责伽罗旃陀输那比丘尼
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
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乃使外
道妹香涂摩身?」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
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
卷三十 第 778a 页 T22-0778.png

道女香涂摩身,波逸提。」
比丘尼义如上。
彼
比丘尼,使外道女香涂摩身者,波逸提。
比
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
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
力者所执,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
心乱、痛恼所缠。(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竟)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
时六群比丘尼乞酥而食。时诸居士见皆
共讥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惭愧乞求无厌,
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乞
酥而食,如贼女淫女无异。」时诸比丘尼闻,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呵责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乞酥而食耶?」
呵责已即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
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尼言:
「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
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比丘尼乞酥而食
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比丘
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
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
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乞酥而食,犯应
忏可呵法,应向馀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
可呵法所不应为,今向大姊悔过。』是法
名悔过法。」如是世尊与比丘尼结戒。
彼有
疑,不敢为病者乞,自身病亦不敢乞,他为
乞复不敢食。佛言:「自今已去听自病乞、为
病者乞、他为乞得食。自今已去当如是结
戒:若比丘尼,不病乞酥食者,犯应忏悔可
卷三十 第 778b 页 T22-0778.png

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
法。」
比丘尼义如上。
彼比丘尼,无病而乞酥
食,一咽一波罗提提舍尼。
比丘,突吉罗;式叉
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
为己病乞、为病者乞、或为他他为己、或
不乞而自得,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一)
乞油,若蜜、若黑石蜜、若乳、若酪、若鱼、若肉,如
乞酥无异。
(上四戒,比丘、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下四戒,比丘,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下众学戒与大僧戒
无异,故不出耳)
《四分律》卷第三十
卷三十 第 779a 页 T22-0779.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