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621c 页

《四分律》卷第九(初分之九)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
三十舍堕法之四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
丘畜钵,好者持、不好者置,如是常营觅好
钵,畜钵遂多。时有诸居士诣房观看,见六
群比丘畜多钵,见已皆讥嫌言:「沙门释子求
欲无厌,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
是何有正法?乃畜尔所多钵,如陶师卖瓦
肆处。」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
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
何畜钵,好者受持、不好者便置,常营觅好
钵,畜钵遂多?」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
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
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跋难陀言:「汝所
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
行,所不应为。云何畜钵,好者受持、不好者
置,常营觅好钵,畜钵遂多?」以无数方便呵
责已,告诸比丘:「跋难陀痴人!多种有漏处,最
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畜长钵,尼萨耆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
丘结戒。

时阿难得苏摩国贵价钵,意欲与
大迦叶,以迦叶常畜此国钵故。而迦叶不
在,作是念:「世尊与比丘结戒,若比丘畜长
钵者尼萨耆波逸提。我今得苏摩国贵价钵,
卷九 第 622a 页 T22-0622.png
意欲与大迦叶。然不在,不知云何?」时阿难
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佛
言:「世尊!世尊与比丘结戒,若比丘畜长钵
者,尼萨耆波逸提。我今得苏摩国贵价钵,
意欲与大迦叶。然不在,不知云何?」佛问
阿难:「大迦叶更几日当还?」阿难白佛言:
「却后十日当还。」时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随顺说法,无数方便赞叹头陀严整、少欲
知足、乐出离者,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诸
比丘畜长钵至十日。当如是说戒:若比丘
畜长钵,不净施得齐十日。过者,尼萨耆波
逸提。」

比丘义如上。

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
国钵、乌伽罗国钵、忧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
要有二种:铁钵、泥钵。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
此是钵量,如是应持,应作净施。

若比丘一
日得钵,乃至十日得钵,畜至十一日明相
出,十日中所得钵,尽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
一日得钵,二日不得,三日得、四日得,如是乃
至十日得钵,至十一日明相出,九日中所得
钵,尽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
得,三日不得(如是转降,乃至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上)。若比丘一
日得钵,二日、三日不得,四日得,乃至十日得
钵,至十一日明相出,八日中所得钵,尽尼萨
耆。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得钵,三日、四日不
得,五日得钵(如是转降,乃至九日、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上)。若比丘
一日得钵,二日、三日、四日不得钵,五日得钵,
乃至十日得钵,至十一日明相出,七日中所
得钵,尽尼萨耆。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得钵,
三日、四日、五日不得钵(如是转降,乃至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作
卷九 第 622b 页 T22-0622.png
句亦如上)。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
不得钵,六日得钵,乃至十日得钵,十一日
明相出,六日中所得钵,尽尼萨耆。若比丘
一日得钵、二日得,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不得
(如是转降,乃至七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上)。若比丘一日得
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不得钵,七日得
钵,乃至十日得钵,至十一日明相出,五日
中所得钵,尽尼萨耆。若比丘一日得钵、二
日得,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得钵,八日
得钵(如是转降,乃至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上)。若比丘一日
得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得钵,
八日得钵,乃至十日得钵,至十一日明相
出,四日中所得钵,尽尼萨耆。若比丘一日
得钵、二日得,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
不得钵(如是转降,乃至五日、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是)。若比
丘一日得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
八日不得钵,九日、十日得钵,三日中所得
钵,至十一日明相出,尽尼萨耆。若比丘一
日得钵、二日得钵,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
八日、九日不得钵(如是转降,乃至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
作句亦如上)。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三日、四日、五日、
六日、七日、八日、九日不得钵,十日得钵,十
一日明相出,二日中所得钵,尽尼萨耆。若比
丘一日得钵、二日得,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
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如是转降,乃至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
日、九日、十日不得钵,作句亦如上)。若比丘一日得钵,二日、三日、
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十日不得钵,
十一日明相出,一日中所得钵,尼萨耆。若
比丘一日得钵不净施,二日得钵净施,三日
卷九 第 622c 页 T22-0622.png
得钵乃至十日得钵不净施,至十一日明
相出,九日中所得钵,尽尼萨耆。若比丘一日
得钵、二日得钵不净施,三日得钵净施,四
日得钵不净施(如是转降,乃至十日得钵不净施、净施,作句亦如上)。如
是遣与人(句亦如上)、若失(句亦如上)、若故坏(句亦如上)、若
作非钵(句亦如上)、若作亲友意取、(句亦如上)、若忘
(句亦如上),尽尼萨耆。

若犯尼萨耆,钵不舍更
贸馀钵,一尼萨耆波逸提、一突吉罗。此尼萨
耆钵当舍与僧、若众多人、若一人,不得别
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罗。舍时应往僧中,
偏露右肩、脱革屣、向上座礼、右膝著地,
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畜
长钵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僧。」彼舍已当
忏悔。前受忏人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
某甲比丘,畜长钵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
僧。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此某甲比丘忏。白
如是。」如是白已受彼忏,当语彼比丘言:
「自责汝心。」比丘报言:「尔。」僧即应还彼比丘
钵,白二羯磨应如是与。众中当差堪能羯
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
丘,畜长钵过十日,犯舍堕,今舍与僧。若僧
时到僧忍听,还此某甲比丘钵。白如是。」「大
德僧听!此某甲比丘,畜长钵过十日,犯舍
堕,今舍与僧。僧今还此某甲比丘钵。谁诸
长老忍僧还此某甲比丘钵者默然,谁不忍
者说。」「僧已忍还此某甲比丘钵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僧中舍钵竟,不还
者,突吉罗。若有人教言:「莫还。」者,突吉罗。
若转净施、若遣与人、若故坏、若作非钵、若
卷九 第 623a 页 T22-0623.png
数数用,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尼萨耆波逸提;
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犯者,十日内若净施、若遣与人、若劫夺想、
若失想、若破想、漂想,不犯。若夺钵、若失钵、若
烧钵、若漂钵,取用、若他与用,若受寄钵比丘
死、若远行、若休道、若被贼、若遇恶兽所害、若
为水所漂不遣与人,不犯。

不犯者,最初
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一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
陀释子钵破,入舍卫城语居士言:「知不?我
钵破,汝为我办之。」时彼居士即市钵与。复
至馀居士家言:「我钵破,汝为我办之。」彼诸
居士即复市钵与。彼破一钵,求众多钵畜。
时诸居士于异时共一处集。有一居士语
诸居士言:「我今获福无量!」诸居士问:「云何获
福无量?」答言:「尊者跋难陀钵破,我买钵与,是
故获福无量。」诸居士各各自言:「我等亦得福
无量。」馀居士问言:「汝何因缘得福无量?」诸居
士答言:「跋难陀钵破,我等亦市钵与之。」诸居
士皆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求欲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
破一钵求众多钵畜。檀越虽施无厌,而受
者应知足。」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
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跋难陀释子
言:「云何汝破一钵求众多钵畜?」诸比丘往
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
白世尊。世尊尔时集诸比丘,呵责跋难陀
释子:「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
卷九 第 623b 页 T22-0623.png
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破一钵而
求多钵畜?」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
比丘:「此跋难陀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
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
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畜钵
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为好故,尼萨耆波
逸提。彼比丘应往僧中舍,展转取最下钵
与之令持,乃至破应持,此是时。」

比丘义如
上。

五缀者,相去两指间一缀。

若比丘钵破减
五缀不漏,更求新钵,尼萨耆波逸提。若满
五缀不漏,更求新钵者,突吉罗。此尼萨耆
应舍与僧,是中舍者,于此住处僧中舍。
应往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向上座礼、
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我某
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钵,犯舍
堕,今舍与僧。」舍已当忏悔。前受忏人当作
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
漏,更求新钵,犯舍堕,今舍与僧。若僧时到
僧忍听,我受此某甲比丘忏。白如是。」如是
白已受彼忏,当语彼人言:「自责汝心。」彼比
丘答言:「尔。」此比丘钵若贵价好者应留置,
取最下不如者与之。应作白二羯磨,应如
是与。僧中当差堪能羯磨人如上,作如是
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
漏,更求新钵,犯舍堕,今舍与僧。若僧时到
僧忍听,与此某甲比丘钵。白如是。」「大德僧
听!此某甲比丘,钵破减五缀不漏,更求新
钵,犯舍堕,今舍与僧。僧今与此某甲比丘
卷九 第 623c 页 T22-0623.png
钵。谁诸长老忍僧与此某甲比丘钵者默然,
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此某甲比丘钵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比丘钵应作
白已问僧,作如是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
僧忍听,以此钵次第问上座。白如是。」作此
白已,当持与上座。若上座欲取此钵,与
之。应取上座钵与次座。若与彼比丘,彼
比丘应取,不应护众僧故不取,亦不应
以此因缘受持最下钵,若受,突吉罗。若第
二上座取此钵,应取第二上座钵与第三
上座,若与彼比丘,彼比丘应受,不应护众
僧故不受,不应以此因缘受最下钵,若受,
突吉罗。如是展转乃至下座,若持此比丘
钵还此比丘。若持最下座钵与,与时应
作白二羯磨,应如是与。僧中应差堪能
羯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若僧时
到僧忍听,僧今以此最下座钵,与某甲比
丘受持乃至破。白如是。」「大德僧听!僧今以
此最下座钵,与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谁
诸长老忍僧与此比丘钵者默然,谁不忍者
说。」「僧已忍与此比丘钵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彼比丘守护此钵,不得著
瓦石落处、不得著倚杖下及著倚刀下、不
得著悬物下、不得著道中、不得著石上、
不得著果树下、不得著不平地。比丘不
得一手捉两钵,除指隔中央。不得一手
捉两钵开户,除用心。不得著户阈内户扉
下,不得持钵著绳床木床下,除暂著。不
卷九 第 624a 页 T22-0624.png
得著绳床木床间,不得著绳床木床角
头,除暂著。不得立荡钵乃至足令钵破。彼
比丘不应故坏钵、不应故令失。若故坏,不
应作非钵用。

僧中舍钵竟,不还者,突吉罗。
若教莫还者,突吉罗。若作净施、若遣与人、
若故失、若故坏、若作非钵用、若数数用,一
切突吉罗。

比丘尼,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五缀
漏、若减五缀漏,更求新钵。若从亲里索、若
从出家人索、若为他索、他为己索、若不求
而得、若施僧钵时当次得、若自有价
得买畜,一切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二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
难陀释子欲缝僧伽梨,入城至诸居士家
语言:「汝今知不?我欲缝僧伽梨,须线。」居
士即与线。复往馀居士家语言:「我欲缝
僧伽梨,须线。」如是处处乞,得线遂多。彼
作是念言:「我可更馀时异处索线缝僧伽
梨。比丘衣服难得,应办三衣,我今宁可持
此线使织师织作三衣。」即持线往与织
师,彼手自作繀自看织。诸居士见已讥嫌
言:「汝等观此跋难陀释子,乃手自作繀、自
看织师织作三衣。」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
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跋难
陀:「云何多求线使织师织作三衣,手自作
繀、自看织师织作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
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跋难
卷九 第 624b 页 T22-0624.png
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
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多求线、手自
作繀、自看织师织作三衣?」世尊以无数方
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
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自乞缕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者,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自乞者,在在
处处自乞。

缕线者,有十种,如上十种衣缕
线也。

织师非亲里,与线者非亲里,非亲里者犯。织师非亲里,与线者或亲里、或非
亲里,非亲里者犯。织师非亲里,与线者是
亲里,非亲里者犯。或织师是亲里、或非亲里,
与线者非亲里,非亲里者犯。或织师是亲里、
或非亲里,与线者或亲里、或非亲里,非
亲里者犯。或织师是亲里、或非亲里,与线者
是亲里,非亲里者犯。织师是亲里,与线者
非亲里,非亲里者犯。织师是亲里,与线者
或亲里、或非亲里,非亲里者犯。

若比丘自乞
线,使织师织作衣者,犯舍堕。若看织、若
自织、若自作繀者,尽突吉罗。

此尼萨耆应舍
与僧、若众多人、若一人,不得别众舍。若舍
不成舍,突吉罗。舍时应往僧中,偏露右肩、
脱革屣、向上座礼、右膝著地,合掌作如
是白:「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自多乞缕线,
使织师织作衣,犯舍堕,今舍与僧。」舍已忏
悔。前受忏人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
甲比丘,自多求线使织师织作衣,犯舍堕。
今舍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此比丘
卷九 第 624c 页 T22-0624.png
忏。白如是。」白已当受忏,应语彼比丘言:
「自责汝心。」比丘答言:「尔。」僧即应还此比丘
衣,作白二羯磨,应如是与。众中当差堪能
羯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
比丘,多求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犯舍
堕。今舍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还此
比丘衣。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多
求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犯舍堕。今舍
与僧。僧今还此某甲比丘衣。谁诸长老忍僧
还此某甲比丘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
忍还彼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
如是持。」

僧中舍衣竟,不还者,突吉罗。若有
人教言:「莫还。」者,突吉罗。若转作净施、若遣
与人、若自作三衣、若作波利迦罗衣、若坏、
若烧、若作非衣、若数数著,一切突吉罗。


丘尼,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织师是亲里,与
线者是亲里,若自织作钵囊、革屣囊、针毡,
若作禅带、若作腰带、若作帽、若作𧙕、若
作摄热巾、裹革屣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
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三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舍
卫城中有一居士,是跋难陀释子亲友知识,
出好线令织师织作如是如是衣,与跋
难陀释子。彼与织师线已往馀村。时彼
织师来至僧伽蓝中,语跋难陀释子言:「大
德!未曾有,是福德人。」问言:「以何事知我
是福德人?」答言:「某甲居士持此线见与,
言:『跋难陀释子是我亲友知识,为我织作
卷九 第 625a 页 T22-0625.png
如是如是衣与。』以是故知大德是福德人。」
复问:「实尔不耶?」织师报言:「实尔。」跋难陀言:
「若欲与我织衣者,广大极好,坚致织使任
我受持。若不任我受持者,是所不须。」织师
报言:「如大德所说,此线少,不得成衣。」跋
难陀语言:「汝但织,我当更求线足之。」时
跋难陀晨朝著衣持钵,至居士家就座而
坐,语居士妇言:「居士先持线与织师为
我作衣,今线少不足。」时居士妇即持线
箱置前,语言:「随意多少取。」时跋难陀即恣
意择取好者,持往诣织师家语言:「我已得
尔许线,可与我织成衣。」织师报言:「如大
德今所作衣,与我价少。」跋难陀报言:「但与
我织,我当更与汝价。」时织师成衣已,即送
与居士妇。时居士从他处行还,问其妇言:
「我前与织师线为跋难陀释子作衣,今者
成未耶?」其妇报言:「所织衣已成,今在此。」居
士言:「持衣来看之。」即开箱出衣示,居士语
妇言:「此衣非我先敕织衣。」妇报言:「此衣即
是耶!」居士语言:「如先所与线教令织作
衣,此衣非。」时妇即具说因缘。居士与妇共
披衣看,时跋难陀释子即来至居士家,问
居士言:「先所与我织作衣,此衣是耶?」报言:
「是。」语言:「若是者便可与我。」居士即讥嫌言:
「沙门释子受取无厌,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
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从人乞衣,施者虽
无厌,而受者应知足,乃至屏处而不得语。」
时乞食比丘闻是语已,嫌责跋难陀释子
言:「云何贪著从他乞衣耶?」嫌责已,还至僧
卷九 第 625b 页 T22-0625.png
伽蓝中,以此因缘语诸比丘。诸比丘闻,其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嫌责跋难陀言:「云何贪著从他乞衣?」诸比
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
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呵责跋难陀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
何贪著从他乞衣?」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
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
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
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若居士、
居士妇使织师为比丘织作衣,彼比丘便
往其家语织师言:『汝知不?此衣为我作,
好织令广长坚致,我当多少与汝价。』彼比
丘与价下至一食直,若得衣,尼萨耆波逸提。」
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居士自恣请与
比丘衣:「大德须何等衣耶?」诸比丘疑不敢
答。佛言:「若先自恣请与衣,应随意答。」若居
士欲与比丘贵价衣,然比丘少欲知足、欲
得不如者,疑不敢索。佛言:「自今已去,听少
欲知足索不如者随意答。自今已去当如
是说戒: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使织师为比
丘织作衣,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便往织
师所语言:『此衣为我作,与我极好织,令广
大坚致,我当少多与汝价。』是比丘与价乃
至一食直,若得衣,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义如
上。

居士、居士妇如上。

衣者,十种衣,如上。


者,有二种,如上。

若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便
往求衣,若得者,尼萨耆波逸提;不得衣者,
卷九 第 625c 页 T22-0625.png
突吉罗。

此尼萨耆当舍与僧、若众多人、若
一人,不得别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罗。舍
时应往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向上座
礼、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我
某甲比丘,先不受自恣请便往求得好衣,
犯舍堕,今舍与僧。」舍已当忏悔。前受忏人
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先不
受自恣请便往求得好衣,犯舍堕,今舍与
僧。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此比丘忏。白如
是。」作是白已,然后受忏。当语彼人言:
「自责汝心。」彼比丘报言:「尔。」僧即应还彼比
丘衣,白二羯磨如是与。僧中当差堪能羯
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
丘,先不受自恣请便往求得好衣,犯舍堕,
今舍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还此比丘
衣。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先不受自
恣请便往求得好衣,犯舍堕,今舍与僧。僧
今还此某甲比丘衣。谁诸长老忍僧还此比
丘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还此比
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比丘
僧中舍衣竟,不还者,突吉罗。若有人教言:
「莫还。」者,突吉罗。若转作净施、若遣与人、
若自作三衣、若作波利迦罗衣、若故坏、若
烧、若作非衣、若数数著,一切突吉罗。

比丘
尼,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
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受自恣请往求
知足减少求,若从亲里索、从出家人索、
或为他、或他为己、或不索而得者,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
卷九 第 626a 页 T22-0626.png
(二十四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
难陀弟子善能劝化,跋难陀语言:「汝今与
我共人间行,当与汝衣。」答言:「可尔。」跋难陀
即先与衣,馀比丘语言:「汝以何事共跋难
陀人间行?跋难陀痴人,不知诵戒、不知
说戒、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彼比丘即
答言:「实尔者我不复随行。」后馀时跋难陀
语言:「可共人间行。」即答言:「汝自去,我不
能随汝去。」跋难陀语言:「我先所以与汝衣,
欲共人间行。汝今不欲去,还我衣来。」比丘
语言:「以见与衣,不复相还。」时跋难陀㥲
恚,即前强夺衣取,比丘高声言:「莫尔!莫
尔!」比房诸比丘闻声尽来集聚,问此比丘
言:「汝何以高声大唤?」时比丘以此因缘具
向诸比丘说。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
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跋难陀
言:「云何与比丘衣,㥲恚还夺取耶?」嫌责已
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
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集比丘僧,呵责
跋难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
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㥲恚还夺
他衣?」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
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
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
当如是说:若比丘先与比丘衣,后㥲恚,若
自夺、若教人夺取,还我衣来不与汝。
若比丘还衣,彼取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衣者,十种衣,如上。

若比丘先
卷九 第 626b 页 T22-0626.png
与比丘衣,后㥲恚,若自夺、若教人夺取藏
举者,尼萨耆波逸提;若夺而不藏举者,突吉
罗。若著树上、墙上、篱上、橛上、龙牙橛上、衣架
上、若绳床、木床上、若小褥、大褥上、若枕上、若
地敷上,若取离处,尼萨耆波逸提,取不离
处者,突吉罗。

此尼萨耆应舍与僧、若众多
人、若一人,不得别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
罗。舍与僧时应往僧中,遍露右肩、脱革
屣、向上座礼、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
德僧听!我某甲比丘与比丘衣已,后㥲恚还
夺取,犯舍堕,今舍与僧。」舍已当忏悔。前受
忏人当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
与比丘衣已,后悔㥲恚还夺取,犯舍堕,今舍
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受此比丘忏。白如
是。」作是白已,然后受忏。当语彼人言:「自
责汝心。」比丘答言:「尔。」僧即应还彼比丘衣,
作白二羯磨,应如是与。众中当差堪能羯
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某甲比
丘与比丘衣已,后㥲恚还夺取,犯舍堕,今舍
与僧。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还此某甲比丘
衣。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与比丘
衣已,后㥲恚还夺取,犯舍堕,今舍与僧。僧
今还此某甲比丘衣。谁诸长老忍僧还此某
甲比丘衣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还
此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
事。」

若僧中舍衣竟,不还者,突吉罗。若有人教
言:「莫还。」者,突吉罗。若转作净施、若自作三
衣、若遣与人、若作波利迦罗衣、若故坏、若
烧、若作非衣、若数数著,一切突吉罗。

比丘
卷九 第 626c 页 T22-0626.png
尼,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
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不㥲恚言:「我悔,不
与汝衣,还我衣来。」若彼人亦知其人心悔,
即还衣。若馀人语言:「此比丘欲悔,还他衣。」
若借他衣著,他著无道理,还夺取,不犯。若
恐失衣、若恐坏、若彼人破戒、破见、破威仪,
若被举、若灭摈、若应灭摈,若为此事命难、梵
行难,如是一切夺取不藏举,不犯。

不犯者,
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五竟)
《四分律》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