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二不定法¶ 第 594c 页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
十三僧残法之四
世尊尔时以无数方便呵责:「汝云何以
五法教诸比丘?广说如上。提婆达!汝莫断
四圣种。何等四?如上所说。提婆达!汝今莫
方便破和合僧,莫方便受破和合僧坚持
不舍,汝当与僧和合不斗诤,同一水乳于
佛法中安乐住。是故提婆达!当知破和合
僧甚恶艰难得大重罪,破和合僧在泥犁
中一劫受罪不可救。」时世尊以无数方
便令提婆达破僧心暂息。以无数方便呵
责提婆达已,告诸比丘:「听僧与提婆达呵
谏,舍此事故,白四羯磨。众中应差堪能羯
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提婆
达欲方便破和合僧,坚持不舍。若僧时到僧
忍听与作呵谏,舍此事故:「提婆达!汝莫破
和合僧坚持不舍,汝提婆达当与僧和合,
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法中安乐住。」白
如是。』『大德僧听!此提婆达欲受破和合僧
法坚持不舍,今僧与呵谏,舍此事故:「汝
莫破和合僧坚持不舍,汝提婆达当与僧
和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法中安乐
住。」谁诸长老忍僧与提婆达呵谏舍此事
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
亦如是说。『僧已忍与提婆达呵谏舍
二不定法¶ 第 595a 页 T22-0595.png

是呵谏。」
僧为提婆达作如是呵谏白四羯
磨,诸比丘以此事故白世尊。世尊告言:「若
馀比丘,方便欲破和合僧者,亦当以此
白四羯磨呵谏。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戒,
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
是说: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
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大德!
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
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与僧和合
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
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
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
时,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比丘义如
上说。
和合者,同一羯磨、同一说戒。
僧者,四比
丘、若五、若十,乃至无数。
破者,破有十八事:
法非法、律非律、犯不犯、若轻若重、有残无残、
粗恶非粗恶、常所行、非常所行、制非制、说非
说,是为十八。住破僧法者,即住此十八
事是。若比丘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僧法
坚持不舍,彼比丘当谏此比丘言:「大德!莫
方便欲破和合僧,莫受破僧法坚持不舍。
大德!当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
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大德!可舍此事,莫
令僧作呵谏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
用语者,复令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王、大臣、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求。若馀方
比丘闻知其人信用言者应来。若用言者
善,若不用言者应作白,作白已应更求:
二不定法¶ 第 595b 页 T22-0595.png

事,莫令僧为汝作羯磨更犯重罪。」若用语
者善,不用语者应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
应更求:「大德!我已白、作初羯磨竟,馀有二
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令僧更为汝作羯
磨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不用语者应作
第二羯磨。作第二羯磨已应更求:「大德!我
已作白二羯磨竟,馀有一羯磨在。汝可舍
此事,莫令僧更为汝作羯磨而犯重罪。」若
能舍者善,若不舍者与说第三羯磨竟,僧伽
婆尸沙。作白二羯磨竟,舍者,三偷兰遮。作
白一羯磨竟,舍者,二偷兰遮。作白竟,舍者,一
偷兰遮。若初白未竟舍者,突吉罗。若一切
未白,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和合僧法坚
持不舍,一切突吉罗。若僧为破僧人作呵
谏羯磨时,有比丘教言:「莫舍。」此比丘,偷兰
遮。若不呵谏,突吉罗。若比丘尼教言:「莫舍。」
尼偷兰遮。未作呵谏尼教莫舍,突吉罗。除
比丘、比丘尼,更有馀人教莫舍,尽突吉罗。
比丘尼,僧伽婆尸沙;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初谏便舍,若非
法别众作呵谏、非法和合众作呵谏,法别
众、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合众、非法非
律非佛所教。若一切未作呵谏,若破恶友、
恶知识,若破方便欲破僧者遮令不破,若
破方便助破僧者,二三人羯磨,若欲作非
法非毗尼羯磨,若为僧、为塔、为和上、同和
上、为阿阇梨、同阿阇梨、为知识,作损减、
作无住处破者,是谓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
二不定法¶ 第 595c 页 T22-0595.png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提婆达故执此
五法,复往教诸比丘言:「世尊以无数方便
常叹说头陀,少欲知足、乐出离者,尽形寿乞
食、著粪扫衣、露坐、不食酥盐、不食鱼及
肉。」时诸比丘语提婆达言:「汝莫破和合僧,
莫住破僧法坚持不舍。何以故?与僧和
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法中有增益
安乐住。」时提婆达伴党方便助破和合僧比
丘,语诸比丘言:「汝莫呵提婆达所说,提婆
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
忍可。」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
学戒、知惭愧者,嫌责提婆达伴党比丘:「汝
等云何言:『提婆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
婆达所说我等忍可。』」诸比丘嫌责已,往世
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
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无数方便
呵责提婆达伴党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云何语诸比丘言:『莫呵提婆达所说,提婆
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
忍可。』」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提婆达伴
党比丘已,告诸比丘:「听僧与提婆达伴党
比丘作呵谏,舍此法故,白四羯磨。众中当
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
听!此提婆达伴党比丘,顺从提婆达,作如
是言:「汝等诸比丘莫呵提婆达。何以故?提
婆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
等忍可。」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提婆达伴
二不定法¶ 第 596a 页 T22-0596.png

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
忍可。』然提婆达非法语比丘、非律语比丘,
汝莫欲坏和合僧,汝等当助和合僧。大德!
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法中
有增益安乐住。」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提婆达伴党比丘,顺从提婆达,作如是语:「汝等
诸比丘莫呵提婆达,提婆达是法语比丘、
律语比丘。提婆达所说我等忍可。」僧今为提
婆达伴党比丘作呵谏,舍此事故:「大德!莫
作如是语:『提婆达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
提婆达所说我等忍可。』而提婆达非法语比
丘、非律语比丘,汝等莫坏和合僧,汝等当
助和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
水乳,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谁诸长老
忍僧呵谏提婆达伴党比丘令舍此事者
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
如是说。『僧已忍呵谏提婆达伴党比丘令
舍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当作
如是呵谏提婆达伴党比丘白四羯磨。」诸比
丘白佛,佛告诸比丘:「从今已去若有如是
伴党,相助坏和合僧者,亦当作如是呵谏
白四羯磨。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
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
若比丘有馀伴党、若一、若二、若三乃至无
数,彼比丘语是比丘:『大德!莫谏此比丘,此
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
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彼比丘言:『大
德!莫作是说言:「此比丘法语比丘、律语
二不定法¶ 第 596b 页 T22-0596.png

丘。大德!莫欲破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
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
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
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
是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
沙。」
比丘义如上说。
顺从者有二顺从:法顺
从、衣食顺从。法顺从者,以法教授,增戒、增心、
增慧,讽诵承受。衣食顺从者,给与衣被、饭
食、床卧、敷具、病瘦医药。
伴党者,若四、若过四
人。
助伴党语者,若一、若二、若三、若众多。
若比丘作非法群党,语诸比丘言:「大德!
汝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
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汝莫作是语:『此
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
等忍可。』而此比丘非法语比丘非、律语比丘,
汝等莫坏和合僧,当助和合僧。大德!与僧
和合欢喜不诤同一水乳,于佛法中有增
益安乐住。可舍此事,勿为僧所呵更犯重
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当白。白已当
语彼人言:「我已白,馀有羯磨在,汝可舍此
事,勿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
若不随语者当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
当语彼人言:「我已白及初羯磨,馀有二羯
磨在,可舍此事,勿为僧所呵更犯重罪。」
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当作第二羯磨。
作第二羯磨已,当语彼人言:「已白二羯磨
竟,馀有一羯磨在,汝可舍此事,勿为僧
二不定法¶ 第 596c 页 T22-0596.png

三羯磨。作三羯磨竟,僧伽婆尸沙。白竟二
羯磨舍者,三偷兰遮。白竟一羯磨舍者,二偷
兰遮。白竟舍者,一偷兰遮。作白未竟舍者,
突吉罗。若未白,一切随破僧伴党,尽突吉
罗。若比丘谏群党比丘时,更有馀比丘
语:「莫舍。」此比丘,偷兰遮。若未作呵谏,突吉
罗。若比丘谏群党比丘时,比丘尼语:「坚持
莫舍。」者,尼偷兰遮。若未作谏,尼言:「莫舍。」
者,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馀人教言:「莫
舍。」尽突吉罗。
比丘尼,僧伽婆尸沙;式叉磨
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
初语时舍,非法别众、非法和合众、法别
众、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合众,非法、非律、
非佛所教,若一切未作呵谏,不犯。
不犯
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羁连有
二比丘:一名阿湿婆,二名富那婆娑,在
羁连行恶行污他家,污他家亦见亦闻,
行恶行亦见亦闻。彼作如是非法行,自种
华树、教人种花树,自溉灌、教人溉灌,自摘
花、教人摘花,自作华鬘、教人作华鬘,自以
线贯系、若教人线贯系,自持花、教人持
花,自持华鬘与人、教人持华鬘与人。若
彼村落中有妇女、若童女,共同一床坐起,同
一器饮食,言语、戏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他
作已唱和,或俳说,或弹鼓簧、吹贝,作孔雀音
或作众鸟鸣,或走或佯跛行,或啸、或自
二不定法¶ 第 597a 页 T22-0597.png

尸国渐渐游行,至羁连止宿。晨朝著衣持
钵入村乞食,法服齐整,行步庠序,低目直
前,不左右顾视,以次乞食。时诸居士见已自
相谓言:「此是何人低目而行,不左右顾视,
亦不言笑,亦不周接,亦不善言问讯,我等
不应与其饮食。我等阿湿婆、富那婆娑二
人,亦不低目而行,左右顾视与人周接、善言
问讯,应与饮食供养。」时彼比丘在羁连乞
食困乃得之,彼自念言:「此住处恶,恶比丘
在此住,彼作如是恶乃至受雇戏笑。」时
诸比丘即从羁连往至舍卫城,到世尊所,
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慰问客比
丘言:「汝等住止安乐不?众僧和合不?不以
饮食为苦耶?」诸比丘白世尊:「大德!住止安
乐众僧和合,我曹从迦尸国游行至羁连。」
以上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无数方
便遥呵责阿湿婆、富那婆娑二比丘:「汝所为
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
所不应为。云何阿湿婆、富那婆娑,在羁
连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
行亦见亦闻,乃至受雇戏笑。」
时世尊以无
数方便呵责已,告舍利弗、目连:「汝等二人,
往羁连与阿湿婆、富那婆娑作羯磨。何
以故?是汝等弟子故。应作白四羯磨,应如
是作:集僧已为彼二人作举,作举已为
作忆念,作忆念已应与罪。众中应差堪
能羯磨人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阿
湿婆、富那婆娑在羁连污他家、行恶行,
二不定法¶ 第 597b 页 T22-0597.png

时到僧忍听,今僧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作摈
羯磨。「汝等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
闻、行恶行亦见亦闻。汝等行恶行,出去,不
应在此住。」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阿湿婆、
富那婆娑在羁连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
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今僧与阿湿
婆、富那婆娑作摈羯磨:「此二人污他家、行
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
汝等污他家出去,不应在此住。」谁诸长老
忍僧为此二人作摈羯磨者默然,谁不
忍者说。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忍与阿湿婆、富那婆娑作摈羯磨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尔时舍利弗、
目连闻佛教已,即从坐起礼佛足绕三匝
而去。舍利弗、目连著衣持钵与五百大比
丘众俱,从迦尸国游行至羁连。时阿湿婆、
富那婆娑,闻舍利弗、目连将五百大比丘
众俱从迦尸国游行来至羁连,必为我等
作摈羯磨。彼二人即往诣诸居士所语言:
「今有二比丘来:一名舍利弗,二名目连。其
一比丘善能幻术飞行虚空,第二比丘行
恶行自能说法,汝等好自观察莫为彼
所惑。」时舍利弗、目连从迦尸国渐渐游行,
来至羁连止宿。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
大目连现神足踊身空中,舍利弗亲自说
法。时诸居士见已自相谓言:「此二比丘:一
善知幻术飞行空中,第二比丘行恶行自
能说法。」时舍利弗、目连,即为羁连诸居士
二不定法¶ 第 597c 页 T22-0597.png

钵还至住处,以此因缘集比丘僧,集僧
已为阿湿婆、富那婆娑作举,作举已为作
忆念,作忆念已与罪。时舍利弗在众中
即作羯磨如上说时,阿湿婆、富那婆娑僧
为作羯磨时作是言:「众僧有爱、有恚、有怖、
有痴,更有馀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
者,而独驱我。」时舍利弗、目连在羁连为阿
湿婆、富那婆娑作羯磨已,还舍卫国祇树
给孤独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一面坐已白佛言:「我等已于羁连与阿
湿婆、富那婆娑作摈羯磨已。众僧作摈羯
磨时,阿湿婆、富那婆娑作如是言:『众僧有
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
者、有不驱者。』」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遥诃
责阿湿婆、富那婆娑:「汝所为非,非威仪、
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
云何众僧与作摈羯磨时言:『众僧有爱、有
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
有不驱者。』」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彼阿湿
婆、富那婆娑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僧
与阿湿婆、富那婆娑作呵谏白四羯磨。众
中应差堪能羯磨人如上,应作如是白:『大
德僧听!此阿湿婆、富那婆娑在羁连,僧与
作摈羯磨时便作是言:「僧有爱、有恚、有怖、
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
者。」若僧时到僧忍听,今僧与阿湿婆、富那
婆娑作呵谏,舍此事故:「汝等莫作是言:
『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
二不定法¶ 第 598a 页 T22-0598.png

怖、不痴。汝等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
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汝等污他家、行
恶行。」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阿湿婆、富那婆
娑在羁连,僧与作羯磨时便作是言:「僧
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
驱者、有不驱者。」僧今与阿湿婆、富那婆娑
作呵谏,舍此事故:「汝等莫作是言:『僧有爱、
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
者、有不驱者。』而诸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
痴。汝等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
行恶行亦见亦闻。汝等污他家、行恶行。」谁
诸长老忍僧与阿湿婆、富那婆娑作呵谏
舍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
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阿湿婆、富那
婆娑作呵谏舍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如是与阿湿婆、富那婆娑作呵
谏白四羯磨已,时诸比丘往白佛,佛言:「若
有馀比丘,若僧已摈、若摈时、若未摈,作如
是言:『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亦应如是与
作呵谏白四羯磨呵谏。自今已去与诸比
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
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依聚落、若城邑住,污
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
见亦闻。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污他
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
亦闻。大德!汝污他家、行恶行,今可远此聚
落去,不须住此。』是比丘语彼比丘作是
语:『大德!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
二不定法¶ 第 598b 页 T22-0598.png

言:『大德!莫作是语:「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诸
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污他家
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
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者,彼比丘
应再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
舍者,僧伽婆尸沙。」
比丘义如上。
村者,有
四种,如上。
聚落城邑者,属王。
家者,有男有
女。
污他家者,有四种事:依家污家、依利
养污家、依亲友污家、依僧伽蓝污家。云
何依家污家?从一家得物与一家。所得物
处闻之不喜,所与物处思当报恩,即作是
言:「若有与我者我当报之,若不与我者
我何故与?」是为依家污家。云何依利养污家?
若比丘如法得利,乃至钵中之馀,或与一居
士、不与一居士,彼得者即生是念:「当报其
恩,其有与我者我当报之;若不与我,我
何故与?」是为依利养污家。云何依亲友污家?
若比丘依王、若大臣,或为一居士、或不为
一居士,所为者即思当报恩:「其为我者我
当供养,不为我者我不供养。」是为依亲友
污家。云何依僧伽蓝污家?若比丘取僧华
果与一居士、不与一居士,即作是念:「其
有与我者我当供养,不与我者我不供
养。」是为依僧伽蓝污家。以此四事故污家,
是故言污他家。
行恶行者,自种华树、教
人种华树,乃至受雇戏笑,如上说。
若比丘
依聚落住,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
二不定法¶ 第 598c 页 T22-0598.png

言:「大德!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
闻。大德!污他家、行恶行。可舍此事,莫为
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
者应作白。作白已应求言:「大德!已作白,
馀有三羯磨在。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
更犯重罪。」若舍者善,若不舍者应作初羯
磨。作初羯磨已,应更求:「大德!已作白作
初羯磨竟,馀有二羯磨在。大德!可舍此事,
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
随语者,应作第二羯磨。作第二羯磨已,应
更求:「大德!已作第二羯磨已,馀有一羯磨
在。大德!可舍此事,莫为僧所呵更犯重
罪。」若随语者善,若不随语者,作第三羯磨。
作第三羯磨已,僧伽婆尸沙。若白二羯磨
舍者,三偷兰遮。若白一羯磨舍者,二偷兰遮。
若白竟舍者,一偷兰遮。若初白未竟舍者,突
吉罗。若未白前言:「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一切突吉罗。若僧作呵谏时,更有馀比丘
教莫舍,此比丘偷兰遮。若未作呵谏者,突
吉罗。若僧作呵谏时,有比丘尼教言:「莫舍。」者,尼偷兰遮。若未作呵谏前教者,尼突
吉罗。除比丘比丘尼,馀人教莫舍,呵不呵
尽突吉罗。若不看书持往,突吉罗。若为白衣
作信使,突吉罗。
比丘尼,僧伽婆尸沙;式叉摩
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
初语时舍,非法别众、非法和合众,法别众、
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合众,非法、非律、非
佛所教,若一切未作呵谏前,若与父
二不定法¶ 第 599a 页 T22-0599.png

狱系人、与寺中客作者,不犯。若种花树复
教人种供养佛法僧,教人取花供养佛法
僧,自造花鬘教人造供养佛法僧,自以
线贯花教人贯供养佛法僧,自持花教
人持花供养佛法僧,自以线贯华鬘教
人贯持供养佛法僧,皆不犯。若人举手欲
打,若被贼、若象、熊罴、师子、虎狼来恐难之处,
若担刺棘来于中走避者,不犯。若渡河
沟、渠坑,跳踯者,不犯。若同伴行在后,还顾不
见而啸唤者,不犯。若为父母病、若闭在
狱、若为笃信优婆塞有病、若闭在狱看
书往、若为塔、为僧、为病比丘事持书往返
者,一切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
乱、痛恼所缠。(十一竟)
尔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时尊者阐
陀比丘恶性不受人语,语诸比丘言:「汝莫
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语诸大德若好若
恶。诸大德止!莫有所说。何用教我为?我应
教诸大德!何以故?我圣主得正觉故,譬如
大水初来漂诸草木积在一处,诸大德亦复
如是,种种姓、种种名、种种家出家,集在一处。
亦如大风吹诸草木集在一处,诸大德亦
如是,种种姓、种种名、种种家出家,集在一
处。是故诸大德,不应教我,我应教诸大
德!何以故?我圣主得正觉故。」时诸比丘闻,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嫌责阐陀比丘:「云何恶性不受人语,语诸
比丘言:『诸大德!莫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
二不定法¶ 第 599b 页 T22-0599.png

说。何用教授我为?我应教诸大德!何以
故?我圣主得正觉故。譬如大水初来漂诸
草木集在一处,亦如大风吹诸草木聚在
一处,诸大德亦复如是,种种姓、种种名、种种
家出家,集在一处。是故我应教诸大德,诸大
德不应教我。何以故?我圣主得正觉故。』」
诸比丘往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以无数方便呵责阐陀比丘:「汝
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
顺行,所不应为。云何阐陀恶性不受人语,
广说如上,乃至我圣主得正觉。」时世尊呵
责阐陀已,告诸比丘:「听僧与阐陀比丘作
呵谏白四羯磨。如是呵谏。僧中应差堪能
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阐陀
比丘恶性不受人语,诸比丘以戒律如法
教授,自作不可共语,语诸比丘言:「大德!莫
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语诸大德若好若
恶。大德且止,不须教我。」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今与阐陀比丘作呵谏舍此事故:「汝
阐陀莫自作不可共语,当作可共语。阐陀
汝应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当如法谏
汝,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教、展转
相谏、展转忏悔。」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阐陀比
丘恶性不受人语,诸比丘以戒律如法教
授,自作不可共语,语诸比丘言:「大德!莫语
我若好若恶,我亦不语诸大德若好若恶。
大德且止,不须教我。」今僧为阐陀比丘作
二不定法¶ 第 599c 页 T22-0599.png

当作可共语。汝当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
亦当如法谏汝。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
转相教、展转相谏、展转忏悔。」谁诸长老忍僧
为阐陀比丘作呵谏舍此事者默然,谁
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忍与阐陀比丘作呵谏舍此事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当如是呵谏。」
僧与阐陀比丘作呵谏白四羯磨,令舍此
事已。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馀比丘,恶性
不受人语者,僧亦当与作如是呵谏白四
羯磨。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
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
丘恶性不受人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如法
谏已,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
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
恶。诸大德且止,莫谏我。』彼比丘谏是比丘
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德!自身当
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
如法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
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是比丘如是谏
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是事故。
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比
丘义如上说。
恶性不受语者,不忍、不受
人教诲。
以戒律如法教授者,有七犯聚:波
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
偷兰遮、突吉罗、恶说。
如法者,如法、如律、
如佛所教。
若比丘恶性不受人语,诸比丘
以戒律如法教授,自身作不可共语:「大德
二不定法¶ 第 600a 页 T22-0600.png

若恶。大德!且止,不须谏我。」彼比丘谏此
比丘言:「大德莫自作不可共语,当作可共
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当如法
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教、
展转相谏、展转忏悔。大德,可舍此事,莫为
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
应作白。作白已应更求:「大德!我已作白
竟,馀有三羯磨在。大德可舍此事,勿为僧
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
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应更求:「大德!已作
白初羯磨竟,馀有二羯磨在。大德!可舍
此事,勿为僧所诃更犯重罪。」若随语者
善,不随语者为说第二羯磨。说第二
羯磨已,应更求:「大德!我已作白第二羯磨
竟,馀有一羯磨在。大德!可舍此事,勿
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
者为说第三羯磨。说第三羯磨竟,僧伽婆尸
沙。白二羯磨舍者,三偷兰遮。白一羯磨舍者,二偷兰遮。白已舍者,一偷兰遮。作白未
竟舍者,突吉罗。未白前恶性不受人语,尽
突吉罗。若为恶性作呵谏时,若有馀比丘
教言:「莫舍。」此比丘偷兰遮。若未作呵谏而
语者,突吉罗。若比丘尼教言:「莫舍。」此比丘尼
偷兰遮。若未呵谏,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
馀人教莫舍,呵不呵尽突吉罗。
比丘尼,僧伽
婆尸沙;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
为犯。
不犯者,初语时舍,非法别众、非法和合
众,法别众、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合众,
二不定法¶ 第 600b 页 T22-0600.png

不犯。若为无智人呵谏时,语彼如是言:「汝
和上、阿阇梨所行亦如是,汝可更学问诵
经。」若其事如是,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独语、
若梦中语、欲说此错说彼,是谓不犯。
不
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
(十三竟)
** 二不定法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迦留陀
夷先白衣时有亲友妇,名曰斋优婆私,颜
貌端正,迦留陀夷亦颜貌端正。迦留陀夷系
意在彼,彼优婆私亦系意在迦留陀夷。时
迦留陀夷,到时著衣持钵诣斋优婆私家,
与共独屏覆处坐。时迦留陀夷与斋优婆私
语。时有毗舍祛母,有小缘事往彼比
舍,遥闻迦留陀夷语声。此优婆私有信乐之
心,闻内比丘语声,作是念:「或能说法。」即就
倚壁而听,但闻说非法语声。复念言:「闻比
丘声而说非法言,比丘不应作如是语。」
即窥看之,见迦留陀夷与斋优婆私共床
坐、作非法语。见已便作是念:「此比丘在非
法处坐,又说非法言。若此夫主见,当呵骂
其妇,生不信心。」时优婆私即还出其舍,疾
疾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以此因
缘具白世尊。白世尊已,头面礼足绕三
匝而去。时世尊集比丘僧,知而故问迦留陀
夷言:「汝审与斋优婆私独在屏覆处坐耶?」
答言:「实尔。世尊!」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汝
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
二不定法¶ 第 600c 页 T22-0600.png

在屏覆处坐耶?」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
迦留陀夷已,告诸比丘:「迦留陀夷愚人,多
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
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
是说:若比丘共女人独在屏覆处、障处、可
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私,于
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
三法中应一一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
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私所说,应如法治
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比丘义如上说。
女人
者,人女有智未命终。
独者,一比丘、一女人。
屏覆者二种:一者见屏覆,二者闻屏覆。见
屏覆者,若尘、若雾、若黑暗中不相见也。闻
屏覆者,乃至常语不闻声处。
障覆者,若
树、若墙壁、若篱、若衣,及馀物障。
可作淫处者,
得容行淫处。
说非法语者,说淫欲法。
信
乐优婆私者,信佛法僧、归依佛法僧,不杀、
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善忆持事,不错
所说,真实而不虚妄。
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
自言所到处、自言坐、自言卧、自言作,即应
如比丘所语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自言
所到处、自言坐、自言卧,不自言作,应如
优婆私所说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自言
所到处、自言坐,不自言卧、不自言作,应
如优婆私所说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自
言所到处,不自言坐、不自言卧、不自言作,
应如优婆私所说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
二不定法¶ 第 601a 页 T22-0601.png

不自言作,应如优婆私所说治。若比丘不
自言所趣向处、不自言所到处,不自言坐、
不自言卧、不自言作,应如优婆私所说治。
是中无定法,故言不定。(一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迦
留陀夷先白衣时有知友妇,名曰斋优婆私,颜貌端正,迦留陀夷亦颜貌端正。迦留陀
夷常系意在斋优婆私,斋优婆私亦系意
在迦留陀夷。时尊者迦留陀夷,到时著衣持
钵往至斋优婆私家,二人俱露现处坐共语。
时毗舍祛母以小因缘往到比舍,遥闻迦
留陀夷语声,作是念言:「或能说法。」即就倚
壁而听,但闻在内说非法语声,复自念
言:「闻比丘声而说非法言,比丘不应作
如是语。」即窥看之,见迦留陀夷与斋优婆
私俱露现处共坐说非法语。见已作是念:
「今此比丘坐既非法处,又说非法语,夫主见
者当呵骂其妇,生不信心。」时优婆私即还
出其家,疾疾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
立,以此因缘具白世尊。白世尊已,头面礼
足,绕三匝而去。时世尊知而故问迦留陀夷:
「汝审与斋优婆私在露现处共坐言语不?」
答言:「实尔。世尊!」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言:
「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
随顺行,所不应为。汝今云何与斋优婆私
在露现处共坐说非法事耶?」时世尊以无
数方便呵责迦留陀夷已,告诸比丘:「迦留
陀夷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二不定法¶ 第 601b 页 T22-0601.png

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共女人在露现
处、不可作淫处坐作粗恶语。有住信优婆私
于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
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事。』于二法中
应一一法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
信优婆私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
定法。」
比丘义如上。
露处者,无墙壁、若树木,
无篱障及馀物障。
不可作淫处者,不容行
淫处。
粗恶语者,说淫欲法、赞叹二道好
恶。
信乐优婆私者,信佛法僧、归依佛法僧,
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善忆持
事不错、所说真实而不虚妄。
若比丘自言所
趣向处、自言所到处、自言坐、自言卧,即应如
比丘语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自言所到
处、自言坐,不自言卧,应如优婆夷所说
治。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自言所到处,不
自言坐、不自言卧,应如优婆私所说治。
若比丘自言所趣向处,不自言所到处、不
自言坐、不自言卧,应如优婆私所说治。若
比丘不自言所趣向处、不自言所到处、不
自言坐、不自言卧,应如优婆私所说治。
是中无定法,故言不定。(二不定法竟)。
《四分律》卷第五
二不定法¶ 第 601c 页 T22-0601.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