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8a 页

准提净业卷之二

*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前专持诵。而略观行。便于流通。此专观行。而兼持诵。切于修證。或公务忙迫。不能全依观行次第。于中随
人节取用之亦可)。

准提大明经云。若有在家出家菩萨。发菩提心。行菩
提行。求速出离生死者。先须入三摩耶灌顶道场。受
持禁戒。坚固不退。爱乐大乘菩萨戒行。于四威仪。修
四无量。发四弘愿。一切事业心不散乱。方可入此秘
密法门。初入道场。复须礼敬忏悔。自誓受戒。随喜发
愿。然后持诵(以后观行次第依此建立)

*** 坛法

(真言行者。于佛像前。斋戒设供。烧香及净水。随月十五夜。向东朝月。以一新镜未曾用者。安置
座前。对镜结印。在于心上。诵咒一千八十遍。即以囊盛此镜。佩带在身。以后每日限定二时三时。对镜礼诵。即
是净坛。或十斋日对镜。馀不对镜亦得。诸经多说想成坛法。持诵为上。但须净心合法)行者金
刚正坐。手结大三昧印(坐法印法俱见前)。诵赞云。准提功德
聚。寂静心常诵。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天上及人
间。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 南无七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8b 页 X59-0228.png
俱胝佛母大准提菩萨(三称) 观准提菩萨像(其像作黄白色。
面有三目。宝冠缨络庄严。腰下著白衣。衣〡有花上。身著轻罗绰袖天衣。以绶带系腰。珠霞络身。其手腕以白
螺为钏。其臂上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著指环。有十八臂。上二手作说法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
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俱缘果。第六手把钺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金刚杵。第九手把宝鬘。左第二手把如
意宝幢。第三手把莲华。第四手把澡罐。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轮。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贤瓶。第九手把般若
波罗密经卷。菩萨下作水池。池中安莲华。难陀龙王坞波难陀龙王共扶莲华茎。于莲华上。安准提菩萨。其像
周圆。安明光焰。准提佛母矜怜行人。慈眼下视云) 歌诀(佛母大准提。庄严极妙丽。宝冠缨络垂。天
衣罗带系。黄金满月相。三目十八臂。说法无畏施。宝幢得如意。把剑持珠。握俱缘。莲华澡罐索皆备。钺钩金刚
杵轮螺。贤瓶器宝鬘。都来色即空。般若总持第一义。此歌便记。从无畏手以下。皆先右后左。如无像。但观镜亦
得) 想准提菩萨面前有一镜坛。湛然清净。想自心
如一轮明月光明相映 次想准提菩萨口中吐出
九圣梵书。字字相续。如贯珠。有五色光。从自口入。右
旋安布心月轮中。即从中第一唵字观起。次折
字𨽻字。至第九阿字。复观第一唵字。如是周
而复始。字字分明。内外交彻。圆满清净。以应镜坛(月轮
梵字图见前。巳上入坛观)。

观㘕字。入净法界三昧。想自身顶上有一梵书
㘕字。此字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如满月。普照十方
即诵净法界真言 唵㘕二十一遍 次想㘕字。
变成三角火轮。燃尽自巳有漏之身(从头眼耳鼻舌身。一一烧尽。纵
有五无间罪。用此字烧身。亦皆除灭无遗)
。遍大地尽燃。成净法界(如同劫火烧尽
有为世界。但成空寂)。念云。愿我永离三界五欲男女臭秽不净
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巳上净法界观)。次观阿字。生成
无漏智身。想八叶大莲华上(八叶莲华表白净八识心王)。有一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8c 页 X59-0228.png
阿字。此字即是无相法界。我身从无相中受生 次
观暗字。在自巳顶门十字缝中(此字即体是十方诸佛光明法水。即
如来秘密灌顶法门)。想十方诸佛。同时以光明法水。为我灌顶。

*** 次结布字印(以二中指无名指向内相义。二大拇指二头指二小指。并直竖头相著)

用触九处。布九圣梵字。想唵字安头上。折字安
两目。𨽻字安颈项。主字安于心。𨽻字安两肩。
准字安脐中。提字安两䏶。娑婆字安两胫。
诃字安两足(俱用手印。随观随触。九处布之。准字巳上。用大指触。提字巳下。用小指触。依前
经中。布字于身法念诵。作观尤妙)。谛观从顶至足。一一真言字体皆
有无量光明。我身即同准提佛母身。具足相好光明。
(念云)如是本尊真实相。能灭诸罪得吉祥。犹如金刚坚
固聚。是名准提胜上法(由想布九圣字结印加持故。令我身即同本尊。诸相具足。
灭除一切业障。积集无量福德吉祥。即得金刚不坏之体)。然后诵护身真言。与一
字大轮咒同诵。结金刚界。

奄啮𡄦(二合)○唵部林(二合)

(同持二十一遍。作是思惟。我于四方面五百驿内。结金刚界。所有障者。诸恶鬼神远走而去。所来圣众不越本
三摩耶。大悲而住。愿垂加护 巳上护身观)。

观阿字。入礼敬观。此字即是毗卢法身。观在目前。
即作帝网无尽礼敬观。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
帝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一一自身遍
礼帝网无尽三宝。一一三宝各受帝网无尽身礼敬。
穷未来际相续不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次念普
礼真言。

唵嚩曰啰(二合)

勿七遍就定中作观礼。(念云)
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馀(观礼一拜)。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9a 页 X59-0229.png
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观礼一拜)。于
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观礼一拜。巳上礼敬观)

观唵字。入供养观。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
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一一自身烧香
散花燃灯。出无尽供具。供养帝网无尽三宝。一一三
宝各受帝网无尽身供养。穷未来际相续不断。身语
意业无有疲厌 次想自身在诸佛前。燃香普薰。(念云)
弟子(某)谨燃五分真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
知见香。运此法香。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薰众生。咸
生净土。次结出生供养印(二手当心合掌。以指上节。右压左头。相交复安。在顶
上散之)。诵出生供养真言 唵二十一遍(若无饮食香花。但佛
像前手结此印。口诵此加持真言。亦自然有无尽供养普遍法界也)念云。以我功德力
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即诵大虚空
藏菩萨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嚩目罗(二合)斛三遍
(巳上供养观)

(音吽)字。入忏悔发愿观。此字即是金刚部主解脱
法门观。此字时。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
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一一自身尽皆至诚
忏悔帝网无尽罪障。一一罪障有帝网无尽身忏悔。
一一自身发起帝网无尽清净行愿。一一净愿有帝
网无尽身成就。穷未来际相续不断身。语意业无有
疲厌 次忏云。弟子(某)至心忏悔。我及众生。无始以
来。迷本净心。染秽三业。身有杀盗淫。口有妄言绮语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9b 页 X59-0229.png
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烦恼所知一切罪障。我今悉
以清净三业。恭对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誓不复造。
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 次诵戒赞

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巳
真是诸佛子(居士沙弥大僧戒相随举增进菩萨戒云)弟子(某)一心归命
三宝。受菩萨心地戒。有十重波罗提木叉。今当受持
第一杀戒第二盗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语戒第五酤
酒戒第六说四众过戒第七自赞毁他戒第八悭惜
加毁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谤三宝戒。如是十
戒。誓愿受持。永不堕波罗夷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三称)即今自誓受菩提心戒。离一切我执。远离蕴处界。
及离能取所取。于法平等。自心本不生。自性空故。如
过去一切佛菩萨。发菩提心。我亦如是。众生无边誓
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
誓愿成。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巳上
忏悔发愿观)。

*** 次入持诵观

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
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自身。一一自身受持帝网无
尽真言教法。诸佛菩萨名号。一一真言名号有帝网
无尽身受持。穷未来际相续不断。身语意业无有疲
厌 次想五轮指端。有一吽字。变成白净五金刚
杵。又想舌端。有一吽字。变成金刚不坏舌。然后结
金刚拳印(两手俱结印。印法同前)仍诵净法界真言。

○唵㘕(二十
一遍)

诵护身真言○。

唵啮𡄦(二合)(二十一遍。用梵书唵字。七画记数。写三遍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29c 页 X59-0229.png
即合数)诵大明六字真言

唵嘛尼八讷铭(二合)(一百八遍)
 仍观准提圣像。及心月轮中九圣梵字。结准提印。
(印法同前)诵准提咒。与一字大轮咒同。诵一百八遍


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二合)他唵折𨽻
主𨽻准提娑婆(二合)诃部林(二合)

(正结印诵咒。欲记数时。将九圣梵字。画数
记之。初观唵字。意中填写。每持一遍。填写一画。至第九诃字。再写第一唵字竟。则为一周。但图转者。通
作一画。折转者。每折作一画。如是二回即合一百八遍之数。加多随人)即以右手。作金
刚拳印(拳印同前)。口诵吽字。真言而印五处(先印额上。次左右肩。
次心上喉上印竟。于顶上散之) 复结三昧印。端身闭目。澄心静意。
仍观月论梵字。及身所布字。一时齐现。炳然圆明。起
大精进。决定取證。无有懈怠。必当得见本源清净之
心。然后回向。

「 我今持诵大准提
 即发菩提广大愿
 愿我定慧速圆明
 愿我功德皆成就
 愿我胜福遍庄严
 愿共众生成佛道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弟子(某)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
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现生父母。及多
生父母。法界众生。一切冤亲。同生净土。皆得不退转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准提观行竟)

(凡设准提圣像。须以帛覆像。念诵时去覆帛。念诵毕仍以帛覆之。结印用衣覆手。勿令人见。须当秘密。巳上观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0a 页 X59-0230.png
行。但早课行之。至二时三时。只观现成身所布字及月轮中字。即便持诵真言。不必复用诸观也)。

*** 净业续课诸经如前

*** 念佛观门



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观
此阿字即体。是毗卢遮那
法身念佛。即念毗卢法身佛
十六妙观甚深法门。以此一
字收之。义无不尽又观佛有
八万四千相好光明。境细心粗。初机难入。念佛持名。
又恐散动。难得一心。今观字简易。以心缘字。又不散
乱。入手尤便也。

*** 真言之母



此字具含无量法门。释迦如
来及过去如来。皆因观想。此
字而得成佛。如观九圣字。先
观此字分明。馀皆现前。凡持
诵及四威仪中。但观此字。即得总持法门。按华严
字母四十二字。以阿字为首。疏云。阿者是无生义。
以无生之理。统该万法。故宗门教人。提无字公案。
与此相似。要之心观法门。不落分别。谛理幽邃。显
密圆融。今伹常观此阿字。作个本参。话头得失。
是非一时放却可也。又天台止观教人。昏沉时观
鼻端。掉举时观脐轮。禅门口诀。但令人观脐中白。
即入禅定。今谓脐中观一月轮。于月轮中。有一梵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0b 页 X59-0230.png
书阿字。或唵字。以意观写。默念此咒。即得三
密相应。亦与出入息。持相符较。所称玄关一窍。不
啻浮沤之与大海也。彼之所守。止于色身。此之所
观。等于法界也。

观行次第。具详前文。于中尚有修习仪轨。一往未悉。
方便多门。故当备述。又随所住处。欲辟除鬼神。结金
刚界。但诵准提真言咒。香水二十一遍。八方上下洒
之。即成辟除结界。又正持诵时。准俱胝陀罗尼经金
刚顶经及诸经教中。说随根所乐。亦有多种。一瑜伽
持。但想心月中布字。谓想自心。如一月轮。湛然清净。
内外分明。以梵书唵字。安心月中。以折𨽻主𨽻。准提
娑婆诃字。从前右旋次第周布轮缘(去声呼之)。终而复始。
(详如观行中前后所说)二出入息持。谓出入息中。想有真言梵字。
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不得间断。
(或息出时。想自心月轮中九圣梵字。字字连环。皆有五色光明从自口中出。流入准提菩萨口中。右旋安布准
提菩萨心月轮内。若息入时。想准提菩萨心月轮中字。亦字字连环皆有五色光明。从准提菩萨口出。流入自
口中。右旋安布心月轮内。如是终而复始。想之甚妙)三金刚持唇齿。不动舌。不
至腭。但口中微动(微动者。舌微动也。口不作声)。四微声持。伹令自
耳闻之。不缓不急。字字须得分明称之(准提大明经云。诵咒时不
急不缓。不得高声。须分明称字。而令自闻所观本尊及上布字念诵记数于一念中。并须一时观见。不得有缺
使心散乱。如观念疲劳。随力念诵。或一千二千。乃至三千四千五千遍。常取一数为定。如有缘事。亦不得减数
至一百八遍巳下)。五高声持。令他闻之。灭罪复有二种持诵。
一无数持诵。谓不持珠定数。常无间断持之。二有数
持诵。谓掐数珠。每日须得限定。其数不得阙少(数珠功德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0c 页 X59-0230.png
诸经广赞。又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颈项灭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又
一字顶轮仪说。先用㘕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然后掐数珠课诵。至母珠却回。不得越过母珠)。

按准提真言之妙。在于观行。经云。坐中澄心。定意
须见。心月轮中。梵字分明。既不散动。得定即与般
若波罗蜜相应。必当得见本源清净之心。又云。若
求解脱。速出离生死。作三摩地瑜伽观行者。即想
心月轮中。梵字及谛观。一一字义与心相应。不得
差互。此名三摩地念诵。则持诵之法。无若瑜伽矣。
又有一法。将前瑜伽。持金刚持。合而为一。但观想
心月轮中。九圣梵字。即将全咒。用金刚持念诵。虽
然念诵意重观行。且观字时。即便可以记数。初观
唵字。意中填写至第九诃字。再写第一。唵
字竟。则为一周(记数法详前)。又将身上布字作母数以
统记之。虽多遍而不乱(如写月轮字一周。然后写顶上唵字。作一母数又
写月轮字一周。然后写右目折字。又作一母数。次左目折字。次项颈隶字。计周身布字竟。通算共
有八百二十八遍之数。如是加多至一千二千。随人方便)。或用此法。只持九字。
亦得总要称字。观字分明。即文即义。即画即心。自
然得入三昧。故知心观法门惟贵修鍊。鍊之有味。
说之言淡也。

每日依法持诵时。须限定其时分。若一时持谓。早晨
若二时持。并黄昏若三时持。加正午(若忙务者。不拘时分。但有暇时
持之)。若上根持诵。须得三密相应。一身密结印。二语密
诵咒。三意密观想。或想真言梵字。或缘持诵之声。或
想准提菩萨。或想菩萨手中所执杵瓶花果等物。故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1a 页 X59-0231.png
神变经疏云。若用三密为门。不须经历劫数。具修诸
行。只于此生满足诸波罗蜜 又正持诵。未满一百
八遍。不得共人语话。若欲语话时。于自舌上。想一梵
书㘕字。纵语话不成间断 问曰。为当只持一道
真言功德成就。为复广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答有
二门。一者随根所乐门。谓根有多种好乐不同。或有
乐持三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间。随根所乐不
同。皆得持诵。二者疾得成就门。谓欲求一切功德。即
得成就。宜专持诵一道。真言成时。一切真言功德皆
悉成就。故文殊仪轨经说。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
于别真言。而起思想是也。如上虽有数道真言。皆是
持诵准提真言之次第。问曰。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
何以独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答云。一为准提总含
一切诸真言故。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
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二为准提坛法人易成
办故。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便是坛法(准提经云。镜坛总设二十
五部大曼荼罗。梵语曼荼罗。此云坛也。是知镜坛最尊最上。能灭一切魔障。能生一切功德。眼见身戴。皆获利
乐。故昔人云。坛者生也。出生无尽功德故。坛者集也。无边圣贤集会之处)。不同馀咒。建办
坛法。须得拣选净处香泥涂地。广造佛像。多用供具。
方能成就(有财物者。广造佛像。多办供具。于佛像前。安置镜坛。对之持诵更妙)。三为准
提不拣染净得持诵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
妻子等。皆得持诵。不同馀咒。须要持戒。方得诵习。所
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若有乐持馀真言者。随
心皆得。勿要定执一途耳。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1b 页 X59-0231.png

又真言行者。每日对镜。初欲持诵时。或只如前。想一
㘕字。或想布准提九圣梵字。然后持诵(持明藏仪轨经云。若
于准提菩萨法中求成就者。先观准提菩萨根本微妙字轮。安自身分。一一分明。是人先身所造一切罪业。悉
得除灭凡有所求。决定成就。布字法见前)。或想自心。如一月轮。圆满清净。
于月轮中。有一梵书唵字(此字具含无量法门。是一切真言之母。如来因
位多年修行。不得菩提。后习此观。于初夜分便成正觉。过去如来皆因观想此字。而得成佛)。或心
月轮中想一阿字(谓阿字。是毗卢佛身。亦是法界亦是菩提心。若人想念。能生无
量功德)。或心月轮中。想一吽字(谓吽字总摄金刚部一切真言。是金刚部
主身。亦是三解脱门。若常想念。能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或舌上想一㘕字。
或吽字想竟。然后持诵。或想自身颈上有大莲华。
于莲华上。现出阿字。复想阿字。变成月轮。又想月
轮。变成吽字。吽字变成五股金刚杵。又想此杵移
于舌上。方得名为金刚舌。然后持诵(次于一一手中。亦想阿字阿
字。变成月轮。月轮变成吽字吽字。变为白色五股金刚杵。方得名为金刚手。然后结一切印)。观想
梵字所有功德。广如诸陀罗尼经中说之(此梵字观门。若四威
仪中。常思之更妙。凡诸经中。说想真言字者。皆是梵字。非是此方文。故一字顶轮王仪轨云。所言观诸字。惟瞻
于梵字。非是随方文有大神用力)。或有不能想得梵字者。但只专心
持诵。亦具一切三昧。故大悲心经云。陀罗尼是禅定
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若人紧切持诵时。或逢种种
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难持诵。或身心不安。或多嗔
多睡。或见诸异相。或于咒反生疑心。不欲持诵等。若
对治者。应观梵书啰字。或观㘕字。或观阿字
等。但随观一字。彼境界自然消灭(此上且约一途而说。若实言之。随一
字一切处。皆得用之。谓一字实具一切字一切功用也)。问曰。何以梵字皆有如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1c 页 X59-0231.png
是不思议神用。答谓每一一字即体。是诸佛菩萨身
心故。又即体是离相法界故。又即体是教理行果故。
所以有不思议神用(西天梵字。法尔本有。世界初成时。梵王传说。便有此字。不同此
方字是苍颉等创制)。问曰。或有众生。欲除种种灾障。或欲增长
福慧。或欲祈證圣果等。为当只依前仪轨持诵耶。为
复更别有方法耶。答曰。但只依前仪轨持诵。凡有所
求决定成就。或有乐随所求之事。各别作法者。随意
皆得(准诸真言仪轨等说。有五种坛法。所谓息灾法。增益法。敬爱法。降伏法。出世间法。息灾四种。另
有作法)。若作出世间法者(为欲速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及顿圆十波罗蜜。超越三
无数劫。今世祈尅圣果现前)。行者在于山间深谷。殊胜岩窟。清净
伽蓝。运大悲心。常乐利乐。无边有情。同准提王菩萨。
仗托无尽诸佛菩萨大悲愿力。助护限一期之内。阻
绝人客。默断语言。三密相应。心无间断。行者面向东。
像面向西。于准提像前。安置镜坛。一心谛想准提菩
萨。具无尽相好光明。于菩萨心月轮中。想有九圣字
坛。行者想自心月轮中亦有九圣字坛。并自身分中
想布九圣之字。依前次第轨仪持诵。至准提真言。从
头无记无数。专精念诵。勤策身心。不令懈怠。欲近成
就时。必有种种障起。应如前观字对治之法。

又行者不须苦节劳形。恐心神散乱。于行住坐卧四
威仪中。皆得三密修习。于见闻觉知。惟观阿字(于一
真清净法界。亦常作观行。即有障起。自当消灭)。专精持诵。但令一念相应。随
行者根性差别。于其中间。必获三昧现前。即于定中。
见无数佛。会闻妙法音證。得十地菩萨之位(此一种法。唯求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2a 页 X59-0232.png
出世间。若欲于此法中求成就者。须得预前。持诵准提真言。五百万遍。或七百万遍。或千万遍。而为先行。方作
此法。定有灵验)。

又验成行相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菩萨圣僧
天女。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正持诵时。见诸𤳖光
(异相多端。不能具述)。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长。近成就
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舍之念。应观所逢境界。皆
是阿字。或㘕字等(或想皆如梦幻。或想皆如法界一心)。若得如是
应验。更须策发三业。加功持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
衒卖与人。唯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方得说之 问
曰。上说对坛结印诵咒等。岂不是有相耶。答曰。圆宗
无障碍法界体上。本具无尽法门。禅宗无相法门。但
是无尽门中之一门耳。今密宗坛法。手印真言。即体
便是无障碍法界也 问曰。上引古来诸师。皆云咒
是诸佛秘密之法。非因位所解。何却如前解说。阿字
是毗卢佛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耶。答云。准贤首般
若心经疏及神变疏并密藏诸陀罗尼经意。而有二
门。一不可说门。谓咒是诸佛密法。佛佛相传不通他
解。但当持诵不须强释。二强说门。谓真言中随举一
字。或作人。或作法。横竖该罗。自在解说。举要而言。无
尽法门。于一字中。总解说尽。方是陀罗尼字义。就此
言之。假使十方诸佛经恒沙劫。共说真言。一字中义
亦不能尽。何况馀人。说者尚难。岂况受者。所以且于
一字中少分。或作人或作法而解说之。前说阿字。是
毗卢佛身。吽字是三解脱门等。即是强说中少分一
观行仪轨(依显密心要。准提大明。诸经特标观行。即显密双修观法也)¶ 第 232b 页 X59-0232.png
途之义。馀处有文。解释真言。字义句义。皆是此强说
门中少分一途义耳。

按禅宗提无。义味话头。不通解说。欲其思尽还源
耳。持真言者亦复如是。不通解说。且理圆解偏。解
兴理丧。所以不解。准提大明经云。若求无分别者。
当观无分别无记念。若求无色相。当观文字。无文
字念。又云。如上观念。当入一切如来三摩地门甚
深方广不思议地。是正念处。是正真如正解脱。是
知不可说门。方称密宗甚深法要。
准提净业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