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077-A¶ 第 221c 页
* No. 1077-A
重刻准提净业序
尝闻之。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
四时凋。盖无形万形之元。性宗之秘奥。三教圣人所
不能外者。后赵文肃公画一圆相○。目之为混元图。
又加卐字其中[○@卐]。目之为万字轮相图。余尝三复于
斯。窃谓。真空也。妙有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者也。何
独于准提净业而疑之。岁戊午之至日。余梦。近溪罗
先生示余圆图曰。子眼清利。常观此。则入道速疾。巳
又语一僧。持二签授余。余目签。有南字。恍然曰吾师
也。即泣下沾襟。觉而惕然。不识所谓。俄有僧德庵。持
疏募造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余解曰。签千声相近。
非即大悲千手千眼之谓耶。巳而扣之。则善梵咒也。
且能作准提梵字曰。是西域高僧所传。对梵藏本相
合的真。可信者也。因作月轮圆相。安九圣梵字布画。
皆精妙可喜。余忆畴昔之夜。梦近溪先生示我圆图。
虽无文字。而文字曷尝不在其中。今僧人授我梵书。
虽立文字。而亦无文字相可得。盖先师塘南先生命
教也久矣。先是塘师访近翁。论及准提功德。归而语
1077-A¶ 第 222a 页 X59-022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2.png)
得生天。后见梦。以相谢教。时举而询之。先师曰。然顾
此福报耳。乃出普贤行愿品曰。汝以此经。与准提同
观。即得圆宗之意。教于是服膺不忘。而第疑梵字无
据。难以入观。不意。乃今若神告之也。夫普贤愿王。导
归极乐。固与净业。相为表里者。而或者见舍秽取净。
疑与圆宗有隔。不知混元一图。固无量妙义。百千三
昧之所从出也。九圣梵字。即体是毗卢法界。六八愿
门。即体是普贤行海。变娑婆为极乐。即极乐为华藏。
皆即大悲之手眼也。夫大悲余何敢知。而此准提净
业显密观门。傥亦所谓无量之一耶。若圆观圆修。而
超出乎文字之外。则俟乎观象得意之君子。
天启癸亥中元之吉
古虔青莲居士 谢于教 沐手焚香书
* No. 1077-B
准提净业引
是编即显密圆通之旨也。而以准提净业名。又首及
准提布字法者何也。曰重观行也。然则曷不专言观
行。而先之持诵。曰观行难入。故以持诵先之。又多字
难观。且以一字收之。盖曲为初机耳。实则深浅获益。
一多无碍也。夫既一多无碍。则以一字净法界。应得
遍净。曷为更增之以净业。曰法界无殊。究竟有异。或
1077-A¶ 第 222b 页 X59-022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2.png)
有发有不发者也。准提圆宗随众希求。指入菩提。众
得所求。遂忘正指。余故以净业合之。净业者。以普贤
之行愿。为究竟者也。果以是愿。而入于观行。则帝网
无尽之妙观。显密双融。即毗卢遍处之阿弥。法报齐
现。准提净业。尚无有一。宁复有二耶。余读显密心要。
未尝不叹其渊深浩博尽尽善美。而此割裂附会。非
敢掩前人之长。聊以见取精之意云尔。
天启癸亥孟秋古虔青莲居士谢于教沐手焚香书
* 准提净业目
* 一卷
* 准提陀罗尼经
* 陀罗尼布字法
* 持诵便览
* 持诵仪轨
* 二卷
* 观行仪轨
* 三卷
* 显密双修观行说(五首)
* 净业圆修说(六首)
* (附)供佛利生仪
1077-A¶ 第 222c 页 X59-022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2.png)
* 佛说七俱𦙆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唐武周沙门 地婆诃罗 译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
察。悯念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𦙆母佛心准提陀
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无飒哆南(一)三藐三勃陀俱𦙆南(二)怛侄他(长引)(三)
唵折戾(四)主戾(五)准提(六)娑婆诃(七)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
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
悉灭无馀。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有资具
随意充足。生生常得出家。具持菩萨律仪净戒。恒生
人天。不堕恶趣。常为诸天之所守护。若有在家善男
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诸有
所作无不谐偶。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若有诵此陀罗
尼咒。满十万遍。梦中得见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自见
口中吐出黑饭。若有重罪。诵满二十万遍。梦中亦见
诸佛菩萨。亦自见口中吐出黑饭。若有五逆罪者。不
得如是善梦现时。应当更诵满七十万遍。是时还得
如前之相。乃至梦见吐出白色粳米酪饭。当知此人
1077-A¶ 第 223a 页 X59-022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3.png)
之事。若于佛像前。或于塔前。若清净处。以瞿摩夷(此云
牛粪)涂地。而作方坛。随其大小。复以华香幡盖饮食灯
明烛火。随力所办。而供养之。复咒香水。散于四方。及
以上下以为结界。既结界巳。于坛四角及坛中央。皆
各置一香水之瓶。持咒之者。于其坛中面。向东方胡
跪。诵咒一千八十遍。其香水瓶即便自转。又手捧杂
华咒一千八十遍。散一镜面。又于镜前。正观镜面。诵
咒亦一千八十遍。又以香油(以苏摩那华香浸著胡麻油中)涂手大
指。诵咒一百八遍。即于童面镜中指爪甲内。皆各得
见佛菩萨像。复诵咒咒华一百八遍而散。供养佛菩
萨像。心所有事。一一请问。无不决了。若有鬼病。以咒
咒茅(得香茅第一。不得直茅亦可)。而拂病人。即得除愈。若有幼小。
为鬼所著。以五色缕。应令童女。合以成线。一咒一结。
满二十一结。用系其颈。以白芥子。咒之七遍。复散其
面。即便除瘥。
复次有法。于病者前。以墨画其病人形像。咒杨枝打
此画形。亦得除瘥。
复有一法。若有病人。为鬼所著。身在远处。应咒杨枝。
足满七遍。寄往持打。即亦除愈。
复有一法。若在路行。诵念此咒。无有贼盗恶兽等怖。
复有一法。常持此咒。设有诤讼。无不获胜。若欲往渡
江河大海。诵咒而渡。无有水中恶兽等难。
复有一法。若被系闭枷锁禁其身。诵此咒者。即得解
1077-A¶ 第 223b 页 X59-022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3.png)
复有一法。若诸国土水旱不调。疫毒流行。应以酥和
胡麻粳米。用手三指。取其一撮。咒之一遍。掷火中烧。
或经七日七夜六时。如是相续不绝。一切灾疫无不
消灭。
复有一法。以酥和稻谷。咒一百八遍。火中烧之。随心
所愿。无不成谛。财宝增盈。求心满足。若人欲令他敬
念者。称彼前人名字。一咒一称。满一百八遍。即便敬
念。
复有一法。于河渚间砂潬之上。以塔形像印。印砂潬
上。为塔形像。诵咒一遍。印成一塔。如是数满六十万
遍。即得睹见圣者观自在菩萨之像。或见多罗菩萨
金刚主菩萨。随其心愿。皆得满足。或见授与仙神妙
药。或见授与菩萨之记。
复有一法。作右绕菩提树像。诵咒满千万遍。即见菩
萨为其说法。欲随菩萨。即得随从。
复有一法。若乞食时。常持此咒。不为恶人恶狗等类
之所侵害。
复有一法。若在塔前。或佛像前。或舍利塔前。诵持此
咒。三十万遍。复于白月十五日。设大供养。一日一夜
不食正诵咒。得见金刚手菩萨。而彼菩萨即将是人。
往于自宫。
复有一法。若于转法轮塔前。或佛生处塔前。或于忉
利天下宝阶塔前。或舍利塔前。于如是等诸塔之前。
1077-A¶ 第 223c 页 X59-022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3.png)
其所愿。皆悉满足。若须仙药。即便授之。复为说法。示
菩萨道。若有诵此陀罗尼者。乃至未坐道场。一切菩
萨为其胜友。又此准提大陀罗尼大明咒法。过去一
切诸佛巳说。现在一切诸佛今说。未来一切诸佛当
说。我今亦如是说。为利一切众生故。得无上菩提故。
若有薄福众生。无有少善根者。无有根器之者。无有
菩提分者。若得闻此大准提陀罗尼法。速疾證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忆持诵念常不懈废此
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者。无量善根皆得成就。佛说
此大准提陀罗尼法时。无量众生远尘离垢。得大准
提陀罗尼大明咒功德。得见十方诸佛菩萨。诸圣众
等作礼而去。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竟)
*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咒文节略)
唐天竺三藏 金刚智 译
依经梵本。有十万偈。我今略说念诵观行 说陀罗
尼字想布于身法(后观行中布字即用此法)。
「 唵想安头上
其色白如月
放于无量光
除灭一切障
即同佛菩萨
摩是人顶上
折字安两目
其色如日月
为照诸愚暗
能发深慧明
𨽻字安项上
色如绀琉璃
能显诸色相
渐具如来智
主字想安心
1077-A¶ 第 224a 页 X59-022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4.png)
由心清净故
速达菩提路
𨽻字安两肩
色黄如金色
由观是色相
能披精进甲
准字想脐中
其色妙黄白
速登妙道场
不退菩萨故
提字安两䏶
其色如浅黄
速證菩提道
得坐金刚座
莎嚩字安两胫其状作赤色
常能想是字
速得转法轮
诃字置两足
其色犹如月
行者作是想
速得达圆寂」
「 如是布字想念巳
便成准提胜法门
亦如本尊真实相
能灭诸罪得吉祥
犹如金刚坚固聚
是名准提胜上法
若常如是修行者
当知是人速悉地(布身字竟)」
又以自心想七俱胝佛母口中。出七俱胝陀罗尼文
字。字字放五色光。入行者口里。安自心月中。右旋布
置。即作三摩地瑜伽观行。及谛观一一字义。与心相
应。此名三摩地念诵。
** 心月梵字观门
此即上图
中梵字直
音也。但观
真言字。惟
用梵书。有
大神力。不
是此方文
字。
1077-A¶ 第 224b 页 X59-022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4.png)
陀罗尼布字法竟
按准提大明经念诵仪轨。前后真言手印有三
十馀种。今俱不载。但取纯一观行。以为三摩地
念诵。
** 字义
唵者
流注不生灭义。复于一切法。为最胜义。
折者
一切法无行义。
𨽻者
一切法无相义。
主者
一切法
无起住义。
𨽻者
一切法无垢义。
准者
一切法无等
觉义。
提者
一切法无取舍义。
娑婆者
一切法平等
无言说义。
诃者
一切法无因寂静无住涅槃义。
又
观此字义。无断无绝。周而复始。由流注不生灭最
胜义。是故无行。由无行义。是故无相。由无相义。是
故无起住。由无起住义。是故无垢。由无垢义。是故
无等觉。由无等觉义。是故不取舍。由无取舍义。是
故平等无言说。由平等无言说义。是故无因寂静
无住涅槃。由寂静无住涅槃义。是故不生灭最胜。
如是妙义。虽立文字。亦无文字相可得。
按真言密教。不通解脱。而此云云者。但取谛观
字义。与心相应耳。非意识分别也。
* 准提真言持诵便览
「 (赞云)准提功德聚
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间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
定获无等等」
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准提菩萨(三称)。
1077-A¶ 第 224c 页 X59-022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4.png)
唵㘕(音[嚂-皿+见])(此净法界真言。诵二十一遍。或百八遍)唵啮𡄦(二合)(此获身真言。诵
二十一遍。或百八遍)唵么尼钵讷铭(二合)吽(此六字大明真言。要诵满一百八遍)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二合)他
唵折𨽻主𨽻准提娑婆(二合)诃 部林(二合)(此准提真言。与大轮
一字咒同诵。要满一百八遍。或五百遍。以至千遍。持咒毕。至心回向云)
「 我今持诵大准提
即发菩提广大愿
愿我定慧速圆明
愿我功德皆成就
愿我胜福遍庄严
愿共众生成佛道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如欲成就世法及诸善事。随意称之)。
* 持诵仪轨
(依显密心要。从头净法界护身等咒。皆是持诵准提之次第)。
** 净法界观门
前九圣梵字。安心月中。即
作三摩地瑜伽观行。恐初
机难以入手。今但用净法
界。㘕字作观。一心持诵。
自然得入净法界三昧一
多无碍也。
真言行者依法持诵。先须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胫上。或随
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二手仰掌展舒。以右手在左手上。二大拇指甲相著。安脐
轮下。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念杂染思惟)。澄定身心。方入净法界三昧。
1077-A¶ 第 225a 页 X59-022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5.png)
犹如明珠。或如满月。想此字巳。复以左手结金刚
拳印(以大拇指搯无名指根第一节。馀四指握大拇指作拳。此印能除内外障染。成就一切功
德)。右手持数珠。口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
** 净法界真言(各真言中只诵正咒。馀文不诵)
唵㘕音[嚂-皿+见](此是梵书唵㘕字)
此净法界㘕字。若想若诵。能令三业清净。一切
罪障。悉皆消除。又能成办一切胜事。随所住处。悉
得清净。衣服不净。便成净衣。身不澡浴。便当澡浴。
若用水洗净。不名真净。若用此法界心㘕字净之。
即名毕竟清净瓶。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真言一
字变染令净。偈云。(音啰)字色鲜白。空点以严之(梵书
啰字。上安空点。即成㘕字也)。如彼髻明珠。置之于顶上。真言
同法界。无量众罪除。一切触秽处。当加此字门(若实
外缘不具。无水洗浴。阙新净衣。但用此㘕字净之。若外缘具者。先用水了。著新净衣。更用此㘕字净之。即
内外俱清净也)。次诵护身真言二十一遍。
** 护身真言
庵啮𡄦二合(𡄦字去声)(此是梵书唵啮𡄦字)
此咒能灭五逆十恶一切罪业。能除一切种种病
苦灾障恶梦邪魅鬼神诸不祥事。而能成办一切
胜事。令一切所愿皆得圆满。此咒是诸佛心。若人
专诵一遍。能守护自身。一切鬼神天魔不敢侵近。
诵两遍。能守护同伴。诵三遍。能守护一宅中人。诵
四遍。能守护一城中人。乃至七遍。能守护四天下
1077-A¶ 第 225b 页 X59-022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5.png)
次诵六字大明真言一百(八遍)。
** 六字大明真言
唵么尼钵讷铭二合吽(此是梵书六字)
若诵此咒。随所住处。有无量诸佛菩萨天龙八部
集会。又具无量三昧法门。诵持之人。七代种族皆
得解脱。腹中诸虫当得菩萨之位。是人日日得具
六波罗蜜。圆满功德。得无量辨才清净智聚。口中
所出之气。触他人身蒙所触者。离诸嗔毒。当得菩
萨之位。假若四天下人皆得七地菩萨之位。彼诸
菩萨所有功德。与诵六字咒一遍功德。等无有异。
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若人书写此六字
大明。则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所获功德。等无有
异。若以金宝造如来像。数如微尘。不如书写。此六
字中一字功德。若人得此六字大明。是人贪嗔痴
不能染著。若戴持此咒在身者。亦不染著贪嗔痴
病。此戴持人。身手所触。眼目所睹。一切有情速得
菩萨之位。永不复受生老病死等苦。说此六字大
明竟。有七十七俱胝佛。一时现前。同声说准提咒。
即知此六字大明。与准提真言。次第相须也。然后
结准提印。当于心上。以准提真言。与一字大轮咒。
同诵一百八遍。于顶上散其手印(或有不乐大论咒者。只持准提
真言亦得。准提印法。以二手无名指。并小指相义于内。二中指直竖相柱。二头指屈附二中指第一节。二
大拇指。捻右手无名指中节。若有请召。二头指来去。正结印诵咒。欲记数时。于自身分手指上记。或准提
菩萨手臂上记。或于观心上记皆得。或结印诵得一千八十遍更好。或一百八遍外。但以左手作金刚拳
1077-A¶ 第 225c 页 X59-022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5.png)
**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一字大轮咒。附后同诵)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二合他
唵折𨽻主𨽻准提娑婆二合诃部林二合
(此是梵书准提二咒)
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
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
子。不拣净秽。但志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
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馀病。若不消灭。无有
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
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
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
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
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
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
切随心。又诵此咒。能令国王大臣及诸四众生爱
敬心。见即欢喜。诵此咒人。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毒
药怨家。军阵强贼。及恶龙兽。诸鬼魅等。皆不能害。
若欲请梵王帝释四天王阎罗天子等。伹诵此咒。
随请必至。不敢前次。所有驱使。随心皆得。此咒于
南赡部洲。有大势力。移须弥山。竭大海水。咒乾枯
木。能生花果。何况更能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得大
神足。往兜率天。若求长生及诸仙药。但依法诵咒。
1077-A¶ 第 226a 页 X59-022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6.png)
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寿命。齐于日月。證菩
萨位。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诣十方净土。
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證菩提。
大轮一字咒。即部林(二合)是也。亦名末法中一字心
咒。此咒于末法时。法欲灭时。有大势力。能于世间。
作大利益。能护如来一切法藏。能降伏一切八部
之众。能摧世间一切恶咒。是一切诸佛之顶。是文
殊菩萨之心。能施一切众生无畏。能与一切众生
快乐。凡有修持。随意得果。同如意珠。能满一切之
愿。若诵此咒。于四方面五百驿内。诸恶鬼神皆自
驰散。诸恶星曜及诸天魔不敢侵近。若持诵馀一
切真言。恐不成就。即用此咒。共馀真言。一处同诵
持之。决定成就若不成就。及无现验。其咒神等。即
当头破七分。是知此咒能助一切真言。疾得成就。
(或别持此咒亦得)上来次第持诵。至准提咒。若不能结得
准提印者。但以左手作金刚拳印。右手持珠诵之。
或不能从前净法界真言等次第持诵者。只持准
提神咒。更或根钝不能具受此准提者。只唵字巳
下持之。唵字巳上是归敬词。唵字等是正咒也。每
持诵了。却用右手。作金刚拳印。口诵吽字真言。而
印五处。先印额上。次印左右肩。次印心上。从印㗋
上印竟。顶上散之。能除一切魔障。成就一切胜事。
回向发愿如前。随意称之。
1077-A¶ 第 226b 页 X59-022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6.png)
** 净业续课
(按准提经云。诵真言回向竟。随意经行。转读大乘经典华严大般若等经。故今续课)。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
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
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
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
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二合)
诃。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
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
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1077-A¶ 第 226c 页 X59-022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6.png)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巳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馀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巳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 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
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
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
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
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
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
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
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
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
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
心。行者见巳。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
1077-A¶ 第 227a 页 X59-022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7.png)
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巳即
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
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
上品上生者。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神咒
曩谟阿弥哆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弥哩都
婆毗阿弥哩哆悉耽婆毗阿弥哩哆毗迦兰帝阿弥
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𨽻娑婆诃(哆去
声读如掇又如带随便皆得)
「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或千声。或三五百声。或十念)
*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
* 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声)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十声)
*** 回向西方愿文
「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
1077-A¶ 第 227b 页 X59-022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7.png)
难成。今念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
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染秽三业。
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
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
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
慈悲愿力。当證知我。当哀悯我。当加被我。愿禅观
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
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
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
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
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
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
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
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𢹂。楼阁幢幡。异香天
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
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
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
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
佛。亲蒙授记。得受记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
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
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
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
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
1077-A¶ 第 227c 页 X59-022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7.png)
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
生。同圆种智。
*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 和南圣众
(巳上俱依莲池大师节定在家要略)。(又金刚般若经普贤行愿品阿弥陀经俱大乘切要
经典。若有馀力者。更当全持)。
** 十念法门
世有冗忙之极。顷刻无间者。每日晨朝必须十念。
十念者。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
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
限佛数多少。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
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是十气。连属不断。意在
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
束心也。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十念毕。回向发
愿云。
弟子(某)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
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
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
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
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
净因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
1077-A¶ 第 228a 页 X59-022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j0750/buddhist/X59-0228.png)
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
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淮提净业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