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600a 页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卷第七
燕京圆福寺崇禄大夫检校太保行崇
禄卿总秘大师赐紫沙门 觉苑 撰
【疏】一切吉庆所以得生等者谓如来出现于世世间
一切吉庆之事所以得生此明叹佛之意意云今时
漫荼罗中有受灌顶位者能于一生中或成正觉由
是人故一切世间吉庆之事所以得生故下疏云若
兜率天有补处菩萨则世间佛种不断若人于秘密
藏中得灌顶者义亦同彼。
【疏】是应合如是等者偈中相应字汎指契合义恐滥
瑜伽相应义是故疏文甄别梵云欲吃多冥符义若
云瑜伽或云喻誐即教理等相应义次句多闻相应
是也。
【疏】梵名与僧伽不同等者谓上梵文之中末句云巘
儜难但只是众多之称不兼和合之义故与僧伽不
卷七 第 600b 页 X23-0600.png
同也。
【疏】有无量无边等者今此梵字应在前
文此比吒迦俱舍之上安之梵语比吒迦俱舍此译
为藏即是鞘韫椟之藏为要拣异中心之藏故言如
华严等经广说者谓菩萨在天宫中及下降时于诸
世间各有无量无边吉庆之事疏不备彰但指经说
如华严经说菩萨住兜率天有十种所作业下生亦
十且住天者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有十
种所作事业所谓为欲界诸天子说厌离法言一切
自在皆是无常一切快乐悉当衰谢劝彼诸天发菩
提心是为第一所作业次第二为色界诸天说出诸
禅解脱三昧乃至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出无量无
边如幻如影法门周遍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色
种种相种种形体种种威仪乃至种种言说随众生
心皆令欢喜是为第十所作业又云佛子菩萨摩诃
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现十种事何等为十所谓菩
萨从于足下放大光明名安乐庄严普照三千大千
世界一切恶趣诸难众生触斯光者莫不皆得离苦
安乐得安乐巳悉知将有奇特大人出兴于世是为
第一所示现事等。
【疏】法门眷属皆巳萌动等者谓此得灌顶者于秘藏
胎中初得诞生即是生在佛家名真佛子而于漫荼
罗一切法门眷属皆巳萌动言萌动者谓是八心之
中第二芽种心也言若能勇进等者若能于真言行
【疏】有无量无边等者今此梵字应在前
文此比吒迦俱舍之上安之梵语比吒迦俱舍此译
为藏即是鞘韫椟之藏为要拣异中心之藏故言如
华严等经广说者谓菩萨在天宫中及下降时于诸
世间各有无量无边吉庆之事疏不备彰但指经说
如华严经说菩萨住兜率天有十种所作业下生亦
十且住天者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有十
种所作事业所谓为欲界诸天子说厌离法言一切
自在皆是无常一切快乐悉当衰谢劝彼诸天发菩
提心是为第一所作业次第二为色界诸天说出诸
禅解脱三昧乃至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出无量无
边如幻如影法门周遍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色
种种相种种形体种种威仪乃至种种言说随众生
心皆令欢喜是为第十所作业又云佛子菩萨摩诃
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现十种事何等为十所谓菩
萨从于足下放大光明名安乐庄严普照三千大千
世界一切恶趣诸难众生触斯光者莫不皆得离苦
安乐得安乐巳悉知将有奇特大人出兴于世是为
第一所示现事等。
【疏】法门眷属皆巳萌动等者谓此得灌顶者于秘藏
胎中初得诞生即是生在佛家名真佛子而于漫荼
罗一切法门眷属皆巳萌动言萌动者谓是八心之
中第二芽种心也言若能勇进等者若能于真言行
卷七 第 600c 页 X23-0600.png
中勇猛精进次第度叶华果等七心至生死后边即
是生死无畏依第八婴童心也。
【疏】转正法轮如华严等者彼经云佛子如来应正等
觉转大法轮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一者具足清净四
无畏智二者出生四辩随顺音声三者善能开阐四
真谛相四者随顺诸佛无碍解脱五者能令众生心
皆净信六者所有言说皆不唐捐能拔众生诸苦毒
箭七者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者随出音声普遍十
方一切世界九者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者随所
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佛子
诸佛如来转于法轮有如是等无量种事(云云)如上诸
相皆有十种事不能繁引。
【疏】意生粗重之有等者随大悲愿意之所成故不随
业生故名意生身而有三种不同一者得三昧乐三
摩拔提意生身谓三昧三摩等俱是梵语如次唐言
正定等至由得此定起意生身从定立名即当初地
至五地也二者如实觉知诸法实相意生身谓菩萨
得无生忍如实觉知诸法实相由能觉慧起此身故
即当六七八地也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
现身不一名为种类一时能现名为俱生任运而能
名无作行是种类俱生无作行之意生身即当九十
地若迂会菩离虽地前亦得受变易今据胜处不言
地前或名不思议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有分别业
因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
是生死无畏依第八婴童心也。
【疏】转正法轮如华严等者彼经云佛子如来应正等
觉转大法轮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一者具足清净四
无畏智二者出生四辩随顺音声三者善能开阐四
真谛相四者随顺诸佛无碍解脱五者能令众生心
皆净信六者所有言说皆不唐捐能拔众生诸苦毒
箭七者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者随出音声普遍十
方一切世界九者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者随所
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佛子
诸佛如来转于法轮有如是等无量种事(云云)如上诸
相皆有十种事不能繁引。
【疏】意生粗重之有等者随大悲愿意之所成故不随
业生故名意生身而有三种不同一者得三昧乐三
摩拔提意生身谓三昧三摩等俱是梵语如次唐言
正定等至由得此定起意生身从定立名即当初地
至五地也二者如实觉知诸法实相意生身谓菩萨
得无生忍如实觉知诸法实相由能觉慧起此身故
即当六七八地也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
现身不一名为种类一时能现名为俱生任运而能
名无作行是种类俱生无作行之意生身即当九十
地若迂会菩离虽地前亦得受变易今据胜处不言
地前或名不思议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有分别业
因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
卷七 第 601a 页 X23-0601.png
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此望分段转净妙转微细转光
洁无定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
非凡夫二乘言议思度名不思议不思议即变易生
死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变易
生死或名变化身变谓改旧化谓新起变化即身持
业释也如唯识中具明言粗重者谓是惑障能障果
故如无上依经第一经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
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一者生缘
惑谓无明住地能生诸行如无明生业二者生因惑
谓无明住地所生诸行如无明所生诸业三者有有
谓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起三种意
生身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四者无
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随灭如缘三有中
生念念老死等无明住地一切烦恼是其依处未断
除故诸菩萨等未能究竟灭尽等名之为有今真言
行者以净菩提心为门三密为行得除一切盖障三
昧得此三昧时则与诸佛同等住即是位同大觉便
得名佛离于三种意生身即同毗卢遮那而转法轮
也。
【疏】本名各异等者谓偈中初句第三句皆有一利字
若准梵本上句利者谓系多迦㘕系多云利益迦蓝
云作即是偈中为字意云如彼诸佛出世作利益众
生之事故云如彼为利益第三赞僧偈句中梵语吃
[𭌆]耶此云福利迦啰儜此云饶益谓以自所得福利
洁无定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
非凡夫二乘言议思度名不思议不思议即变易生
死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变易
生死或名变化身变谓改旧化谓新起变化即身持
业释也如唯识中具明言粗重者谓是惑障能障果
故如无上依经第一经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
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一者生缘
惑谓无明住地能生诸行如无明生业二者生因惑
谓无明住地所生诸行如无明所生诸业三者有有
谓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起三种意
生身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四者无
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随灭如缘三有中
生念念老死等无明住地一切烦恼是其依处未断
除故诸菩萨等未能究竟灭尽等名之为有今真言
行者以净菩提心为门三密为行得除一切盖障三
昧得此三昧时则与诸佛同等住即是位同大觉便
得名佛离于三种意生身即同毗卢遮那而转法轮
也。
【疏】本名各异等者谓偈中初句第三句皆有一利字
若准梵本上句利者谓系多迦㘕系多云利益迦蓝
云作即是偈中为字意云如彼诸佛出世作利益众
生之事故云如彼为利益第三赞僧偈句中梵语吃
[𭌆]耶此云福利迦啰儜此云饶益谓以自所得福利
卷七 第 601b 页 X23-0601.png
饶益众生既本各各异是故传教度他之者宜甄别
之。
【疏】世尊般涅槃时等者谓有疑云诸经皆说如来现
迹初生至于涅槃有八种相何故今时唯明七种不
说第八涅槃相耶今通释云然实世尊八相初后无
二无别但随世谛之说则云三界空虚等是涅槃之
相今就第一义谛则无涅槃之相是故晦而不言不
云此中结会三宝等者即是显彰大涅槃义非是不
说也。
【疏】涅槃金錍亦此类者涅槃意显涅槃佛性如来未
说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
见如来既说即便少见即是喻以金錍决其眼瞙故
彼经云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为治眼故造诣良医
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瞙法配可见。
【疏】若令拙医救之等者一切众生心目本有佛知见
性由无明覆故不得现前若遇如来方便医师善用
真言金筹决之则得明了知见无碍若令二乘等无
方便拙医决之非徒无效或增其灰断等翳瞙却索
回心或经八万劫或六万四万二万劫再求救疗不
如从初令决之兔致迟回而巳。
【疏】转于救世轮者救世是人轮是其法转诸佛之法
轮如起信言救世大悲者人名救世下文言如来所
使行如来事或救世即法轮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
三界苦名救世轮。
之。
【疏】世尊般涅槃时等者谓有疑云诸经皆说如来现
迹初生至于涅槃有八种相何故今时唯明七种不
说第八涅槃相耶今通释云然实世尊八相初后无
二无别但随世谛之说则云三界空虚等是涅槃之
相今就第一义谛则无涅槃之相是故晦而不言不
云此中结会三宝等者即是显彰大涅槃义非是不
说也。
【疏】涅槃金錍亦此类者涅槃意显涅槃佛性如来未
说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
见如来既说即便少见即是喻以金錍决其眼瞙故
彼经云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为治眼故造诣良医
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瞙法配可见。
【疏】若令拙医救之等者一切众生心目本有佛知见
性由无明覆故不得现前若遇如来方便医师善用
真言金筹决之则得明了知见无碍若令二乘等无
方便拙医决之非徒无效或增其灰断等翳瞙却索
回心或经八万劫或六万四万二万劫再求救疗不
如从初令决之兔致迟回而巳。
【疏】转于救世轮者救世是人轮是其法转诸佛之法
轮如起信言救世大悲者人名救世下文言如来所
使行如来事或救世即法轮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
三界苦名救世轮。
卷七 第 601c 页 X23-0601.png
【疏】解圆镜漫荼罗义时等者谓此转法轮非同显教
若不解此中圆镜漫荼罗秘密之义失于如来深秘
之意圆镜漫荼罗者百字位成品偈云彼有能知此
内心之大我随其自心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
莲华极严丽圆满月轮中无垢犹净镜于彼常安住
真言救世者乃至云常出生清净种种自作业真言
者能作一切诸佛事等言常出生清净种种自作业
者谓身语意生也先观圆明中佛像金色等当知从
意而生是故身同佛身语同佛音心同佛心故云常
出生等又自业者即佛事也谓普现色身或示上行
菩萨八相成道正与此同诸本生事等无量无边以
要言之皆是如来自业也若如是觉知能以圆光遍
照随身口意常作一切佛事即同毗卢遮那转法轮
也。
【疏】于初发明道字成佛等者即举因况果劝修持也
前在因说成即十信顿悟初了诸法智明道起生佛
无二功行平等八相成道故前十一偈中八相作寂
嘉庆是也若十住者见性而成圆观现前时此成佛
亦有二一当位以初摄后如摄信满而成二果位以
初摄后如摄究竟而成位位皆尔正明理行圆融兼
有行證相似如清凉疏。
【疏】萨婆多授五时法等者如有部受戒总有五时一
谓冬时有四月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二谓
春时亦有四月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三谓
卷七 第 602a 页 X23-0602.png
雨时但有一月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四谓
终时唯一日一夜谓六月十六日昼夜五长时从六
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乃独于教中比丘如是
次第明有密意若依方俗但有三时向西方者必须
闲此五时然彼那烂陀寺多是长时明相才出受其
具戒意取同夏之中多为最大即当此土六月十七
日明相才出由不得后夏故若六月十六日夜将尽
而受戒即同夏之中最小由其得后夏故。
【疏】四波罗夷等者波罗夷此云他胜处对自名他胜
者夺也处体即戒谓菩萨本行持戒即是犯戒即非
今即犯于戒处即是过非映夺持戒处故名他胜处
又此言处者即无间地狱是犯戒人令住处故此处
所堪可嫌厌最极[苟*苟]故梵语捺落迦此云不可乐返
显他处如人天等即皆殊胜从他胜以立名他胜之
处波罗夷有四带数立名。
【疏】三军败绩者三军者谓上中下三也败绩退败功
业也故下疏云如大将于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则能
指麾百万动止齐一若拙将暗于事势又失幢旗则
人各异心败不旋踵矣故云三军败绩。
【疏】又此菩提心等者因上言如是等种种因缘退菩
提愿等而有难云岂菩提心同彼声闻重戒可有退
舍耶故今通云此菩提心毕竟无有可退义故乃是
金刚坚固之性非造作所成岂有退义上言种种因
缘退菩提愿者但退其用不失戒体若重受时还得
终时唯一日一夜谓六月十六日昼夜五长时从六
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乃独于教中比丘如是
次第明有密意若依方俗但有三时向西方者必须
闲此五时然彼那烂陀寺多是长时明相才出受其
具戒意取同夏之中多为最大即当此土六月十七
日明相才出由不得后夏故若六月十六日夜将尽
而受戒即同夏之中最小由其得后夏故。
【疏】四波罗夷等者波罗夷此云他胜处对自名他胜
者夺也处体即戒谓菩萨本行持戒即是犯戒即非
今即犯于戒处即是过非映夺持戒处故名他胜处
又此言处者即无间地狱是犯戒人令住处故此处
所堪可嫌厌最极[苟*苟]故梵语捺落迦此云不可乐返
显他处如人天等即皆殊胜从他胜以立名他胜之
处波罗夷有四带数立名。
【疏】三军败绩者三军者谓上中下三也败绩退败功
业也故下疏云如大将于高峰之上建立幢旗则能
指麾百万动止齐一若拙将暗于事势又失幢旗则
人各异心败不旋踵矣故云三军败绩。
【疏】又此菩提心等者因上言如是等种种因缘退菩
提愿等而有难云岂菩提心同彼声闻重戒可有退
舍耶故今通云此菩提心毕竟无有可退义故乃是
金刚坚固之性非造作所成岂有退义上言种种因
缘退菩提愿者但退其用不失戒体若重受时还得
卷七 第 602b 页 X23-0602.png
如本故疏主云然一行者自知犯戒更自洗浣其心
而重受之即还得戒不同二乘戒如折石断头无再
得义故云又此菩提心等。
【疏】此是四摄相违法者菩萨行法普为摄益一切众
生今行不饶益正违第四戒即是四摄相违法菩萨
具戒中四依等者即是布施爱语等四摄也又如律
中说此有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且人者三贤为初
依欢喜至七地为第二八九为第三十地为第四法
行四依如彼广说。
【疏】亦同字轮之体者且如字轮揽众缘成如以长声
阿字为因以长声迦祛字乃至娑诃字为缘若阙一
缘不成轮体菩萨亦尔令揽一切众生而为其体若
于一众生作不饶益损彼善根即是于一切众生作
不饶益失同体大悲故犯波罗夷罪也。
【疏】偷兰遮罪者或云大罪或云粗恶此兼轻重今取
轻故如行事钞明。
【疏】令生恶邪疑悔者为不从师遂令自心恶邪频那
野迦得便而于真言乘行生疑悔也。
【疏】兼以字门而广释之者且依下三昧真言释者三
字本体是娑字娑是谛义么是自證大空亦是我义
若娑么连合者即是等义世尊證此三昧时谛观一
一众生心中普门漫荼罗皆等于我故名等义馀皆
例此。
【疏】初入世谛等者谓行者依真言门入世谛漫荼罗
而重受之即还得戒不同二乘戒如折石断头无再
得义故云又此菩提心等。
【疏】此是四摄相违法者菩萨行法普为摄益一切众
生今行不饶益正违第四戒即是四摄相违法菩萨
具戒中四依等者即是布施爱语等四摄也又如律
中说此有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且人者三贤为初
依欢喜至七地为第二八九为第三十地为第四法
行四依如彼广说。
【疏】亦同字轮之体者且如字轮揽众缘成如以长声
阿字为因以长声迦祛字乃至娑诃字为缘若阙一
缘不成轮体菩萨亦尔令揽一切众生而为其体若
于一众生作不饶益损彼善根即是于一切众生作
不饶益失同体大悲故犯波罗夷罪也。
【疏】偷兰遮罪者或云大罪或云粗恶此兼轻重今取
轻故如行事钞明。
【疏】令生恶邪疑悔者为不从师遂令自心恶邪频那
野迦得便而于真言乘行生疑悔也。
【疏】兼以字门而广释之者且依下三昧真言释者三
字本体是娑字娑是谛义么是自證大空亦是我义
若娑么连合者即是等义世尊證此三昧时谛观一
一众生心中普门漫荼罗皆等于我故名等义馀皆
例此。
【疏】初入世谛等者谓行者依真言门入世谛漫荼罗
卷七 第 602c 页 X23-0602.png
时乃至随入一一地位漫荼罗时所生福德聚皆悉
与如来等者谓此漫荼罗虽浅深不同毕竟不异中
胎藏故巳得生于如来家故是人所有三密即是如
来三密由如来加持行如来事犹如轮王太子在胎
中时童子之时巳是轮王之具体故是故入世谛乃
至一一地位所有福德聚与如来等无有异也言是
中亦有差别等者谓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
手以见如是法界故名为普贤是谓亦有差别若见
金刚界法界无二相时即是毗卢遮那名亦无差别
若如是解时世谛不异第一义谛何有福聚不与如
来等也又不坏住地相故而有差别一一位中皆圆
融故而无差别故前疏云欲令领会圆意故云以此
法门当如是知。
【疏】七宝者仁王疏云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
主藏臣宝主兵臣宝马等五宝有情所摄珠轮二宝
乃是非情又正法念经而有七宝所谓剑宝皮宝床
宝林宝殿宝衣宝履宝此等诸宝皆由修习无嗔善
根之所招感等。
【疏】汝经书中等者指外道也此因老婢施如来潘淀
如来受巳祝愿九十一劫不堕地狱往来人天傍有
外道而诘佛言瞿昙今时何故为此少许所弃作此
妄语耶如来尔时出其舌相䨱其面门乃至三十三
天而语彼言汝经书中颇见有如是相人而出妄语
不等。
与如来等者谓此漫荼罗虽浅深不同毕竟不异中
胎藏故巳得生于如来家故是人所有三密即是如
来三密由如来加持行如来事犹如轮王太子在胎
中时童子之时巳是轮王之具体故是故入世谛乃
至一一地位所有福德聚与如来等无有异也言是
中亦有差别等者谓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
手以见如是法界故名为普贤是谓亦有差别若见
金刚界法界无二相时即是毗卢遮那名亦无差别
若如是解时世谛不异第一义谛何有福聚不与如
来等也又不坏住地相故而有差别一一位中皆圆
融故而无差别故前疏云欲令领会圆意故云以此
法门当如是知。
【疏】七宝者仁王疏云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
主藏臣宝主兵臣宝马等五宝有情所摄珠轮二宝
乃是非情又正法念经而有七宝所谓剑宝皮宝床
宝林宝殿宝衣宝履宝此等诸宝皆由修习无嗔善
根之所招感等。
【疏】汝经书中等者指外道也此因老婢施如来潘淀
如来受巳祝愿九十一劫不堕地狱往来人天傍有
外道而诘佛言瞿昙今时何故为此少许所弃作此
妄语耶如来尔时出其舌相䨱其面门乃至三十三
天而语彼言汝经书中颇见有如是相人而出妄语
不等。
卷七 第 603a 页 X23-0603.png
【疏】如一岁有三分者谓西土一年有三时从正月十
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为热时从五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五日为雨时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为寒
时也。
【疏】三军节度者三军者军众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都名六军言节度者
三军望此幢旗或进或止而不失于节则轨度也。
【疏】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汉高祖曰连百万之众攻
必取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疏】总指诸佛等者此指字应是摄字谓萨嚩名一切
亦名总即是总摄梵语萨嚩他此云摄或云一切摄
故。
【疏】亦是自在力者此诃字五轮之中是风轮于摧坏
中最得自在故以为名。
【疏】诃字具一切等者谓诃字是因义即当菩提种
子与上空智点含字合即是种子托于明妃母胎
下加画作吽字即是大悲胎分日增具如是三种
之义故发声魔散也。
【疏】界内烦恼等者界谓三界谓烦恼障惑三界内分
段生死名为界内若所知障惑三界外变易生死名
为界外也具如无上依经。
【疏】六种震动者如华严云所谓震动踊运吼击初渐
振为震渐大为动上下为踊往来为运大声为吼相
鼓为击大般若云所谓动踊震击吼爆动即摇动踊
卷七 第 603b 页 X23-0603.png
即出没震即隐隐击即扣击吼即发响爆即声惊等。
【疏】即寄此文等者寄托也此文者即下领解之偈文
也谓毗卢遮那从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起说此大
力大护明妃说巳普遍佛刹六种震动时会诸菩萨
并十方世界诸菩萨等睹如是不思议神变闻此明
妃真言之句无不心开意解如莲华敷寄外发之语
言表示内心之领解同一音声而说伽陀复能證成
此明妃大护威神之力也。
【疏】犹如金城等者金城汤池在并州昔齐显祖尝登
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何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
天府之国也又楚屈原对桓公曰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君之众无所用也今十方
诸佛同以真言之力共护持故诸为障者自然退散
矣。
【疏】诸佛国王等者即上诸佛真言众生三实相也和
会即是更相加持也天人即是凡夫未立圣胎之众
生也今众生与佛感应因缘时义契合佛现加持说
此真言众生信入即是初于大悲胎藏而托圣胎共
生毗富罗法界种子即当地前三十心也故仁王云
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又为大悲胎藏
之所摄持修习加行无有退失以如是等种种因缘
故疏复结云故名法界加持也。
【疏】谓如来现證等者即初證得之时简异宣说之时
言见一切等即观见三乘五性一切众生心中本有
【疏】即寄此文等者寄托也此文者即下领解之偈文
也谓毗卢遮那从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起说此大
力大护明妃说巳普遍佛刹六种震动时会诸菩萨
并十方世界诸菩萨等睹如是不思议神变闻此明
妃真言之句无不心开意解如莲华敷寄外发之语
言表示内心之领解同一音声而说伽陀复能證成
此明妃大护威神之力也。
【疏】犹如金城等者金城汤池在并州昔齐显祖尝登
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何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
天府之国也又楚屈原对桓公曰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君之众无所用也今十方
诸佛同以真言之力共护持故诸为障者自然退散
矣。
【疏】诸佛国王等者即上诸佛真言众生三实相也和
会即是更相加持也天人即是凡夫未立圣胎之众
生也今众生与佛感应因缘时义契合佛现加持说
此真言众生信入即是初于大悲胎藏而托圣胎共
生毗富罗法界种子即当地前三十心也故仁王云
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又为大悲胎藏
之所摄持修习加行无有退失以如是等种种因缘
故疏复结云故名法界加持也。
【疏】谓如来现證等者即初證得之时简异宣说之时
言见一切等即观见三乘五性一切众生心中本有
卷七 第 603c 页 X23-0603.png
普门漫荼罗中台二院宛然具足其普门漫荼罗中
种种身语意业即是如来身语意业故云与如来等
又不但三业与如来等三目亦等三目者即是伊字
伊字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如次即是智慧禅定
实相身也又三世平等故名初发心时与地波罗蜜
满时亦毕竟等今举初后摄于中间故云初发心等
何以故生佛毕竟无二相故生死涅槃体无异故出
过三时绝形待故是故平等。
【疏】呾[𭌆]谓心等者若句义时呾[𭌆]名三若字义时呾
字是如如义故云心如实相[𭌆]是尘垢义谓呾字下
有阿声故云一切尘垢本来不生言三世等者谓三
世诸佛出现于世以种种方便随宜说法皆为众生
以罗字门开示悟入呾字门中佛知见故名一大事
因缘言即是等者此呾[𭌆]字即是此中除障之义也。
【疏】身语心轮者谓世尊三业犹如车轮心为毂语为
辐身为网三法和合成一轮故如是之轮有能运载
摧坏之功故以为喻又轮者转也佛之三业各能转
入众生心故即是三转法轮之义也。
【疏】当以字门广释之者此六行半 疏有四个我
字且就痕字释之谓我及一切至平等义者即诃
(上)字菩提心义又我当护种种至本誓义者即痕
字大空义又我即法界至除障义者即郝字涅槃
义又令我此身主警觉义者即长郝字方便义中
间不言长诃之行者行證合故故云当以字门释
种种身语意业即是如来身语意业故云与如来等
又不但三业与如来等三目亦等三目者即是伊字
伊字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如次即是智慧禅定
实相身也又三世平等故名初发心时与地波罗蜜
满时亦毕竟等今举初后摄于中间故云初发心等
何以故生佛毕竟无二相故生死涅槃体无异故出
过三时绝形待故是故平等。
【疏】呾[𭌆]谓心等者若句义时呾[𭌆]名三若字义时呾
字是如如义故云心如实相[𭌆]是尘垢义谓呾字下
有阿声故云一切尘垢本来不生言三世等者谓三
世诸佛出现于世以种种方便随宜说法皆为众生
以罗字门开示悟入呾字门中佛知见故名一大事
因缘言即是等者此呾[𭌆]字即是此中除障之义也。
【疏】身语心轮者谓世尊三业犹如车轮心为毂语为
辐身为网三法和合成一轮故如是之轮有能运载
摧坏之功故以为喻又轮者转也佛之三业各能转
入众生心故即是三转法轮之义也。
【疏】当以字门广释之者此六行半 疏有四个我
字且就痕字释之谓我及一切至平等义者即诃
(上)字菩提心义又我当护种种至本誓义者即痕
字大空义又我即法界至除障义者即郝字涅槃
义又令我此身主警觉义者即长郝字方便义中
间不言长诃之行者行證合故故云当以字门释
卷七 第 604a 页 X23-0604.png
之也。
【疏】故异门者此言金刚者非是金刚中最坚利者谓
即法界自性有不可殂坏义用犹如金刚约此义门
说为金刚若法自性本来清净二乘浊泥不能染污
约此义故名为莲华故云异门等。
【疏】金刚甲冑者甲者兵器也所以护身如龟甲也冑
兜鍪也。
【疏】百八三昧者谓首楞严三昧宝印手三昧师子游
戏三昧乃至离著如虚空不染三昧等是名百八三
昧智度论问曰如佛说涅槃一道所谓空无相无作
舍利弗何以更问有馀之三昧令菩萨疾得佛不答
曰未近涅槃时多有馀道近涅槃时唯有一道空无
相无作诸馀三昧皆入此三解脱门譬如大城多有
诸门皆得入城何等是馀三昧谓首楞严三昧及诸
三昧等摩诃衍品中当说若菩萨能行百八三昧等
诸陀罗尼门十方诸佛皆与授记等。
【疏】次字皆转释之等者谓嚩折罗三字转相释之何
故嚩字诸法离言说以惹字生不可得故何故
惹字生不可得以罗字自性清净故三事和合为
萨埵身也。
【疏】若法是造作等者释成甲义即迦嚩左三字也若
法是造作所成即迦字也当知但有假名即嚩字也
从缘迁变即左字也。
【经】如来眼又观真言者此一真言有二名也一名如
【疏】故异门者此言金刚者非是金刚中最坚利者谓
即法界自性有不可殂坏义用犹如金刚约此义门
说为金刚若法自性本来清净二乘浊泥不能染污
约此义故名为莲华故云异门等。
【疏】金刚甲冑者甲者兵器也所以护身如龟甲也冑
兜鍪也。
【疏】百八三昧者谓首楞严三昧宝印手三昧师子游
戏三昧乃至离著如虚空不染三昧等是名百八三
昧智度论问曰如佛说涅槃一道所谓空无相无作
舍利弗何以更问有馀之三昧令菩萨疾得佛不答
曰未近涅槃时多有馀道近涅槃时唯有一道空无
相无作诸馀三昧皆入此三解脱门譬如大城多有
诸门皆得入城何等是馀三昧谓首楞严三昧及诸
三昧等摩诃衍品中当说若菩萨能行百八三昧等
诸陀罗尼门十方诸佛皆与授记等。
【疏】次字皆转释之等者谓嚩折罗三字转相释之何
故嚩字诸法离言说以惹字生不可得故何故
惹字生不可得以罗字自性清净故三事和合为
萨埵身也。
【疏】若法是造作等者释成甲义即迦嚩左三字也若
法是造作所成即迦字也当知但有假名即嚩字也
从缘迁变即左字也。
【经】如来眼又观真言者此一真言有二名也一名如
卷七 第 604b 页 X23-0604.png
来眼二名如来观。
【疏】加伊字等者谓嚩字上傍加伊声之画名伊字之
画如是加时嚩字即成尾音言嚩字是金刚义者谓
嚩曰啰名金刚故虽独一音义如是故言三昧是住
义者三昧即是伊字之画谓嚩字本体是慧加傍画
是三昧如是定慧相合名为均等离于戏论行者住
此即是住无戏论三世无碍智戒言如是戒香者此
戒因何名为涂香谓以定慧二法均等和合置于阿
字法界性净水中遍涂法身普熏一切是故此戒名
涂香也。
【疏】当以字门广释者谓此莽字之体即是净菩提
心犹如树王之种子故经云菩提心为因又莽字傍
加三昧画故即是大悲之行犹如种子于慈悲地中
生根故经云大悲为根乃至渐次滋长成开敷万德
之华此以无所得为方便于莽字之上加以空点即
是方便为究竟句若更傍加二点即是涅槃又释如
有偈云初心一念知作佛(顿悟也)果德终须万行华(渐修
也)若尔者云何南方如来名娑罗树王华开敷佛耶
然华有二一者万行华二者万德华即如来是万德
华果亦有二一庄严果二子实果即南方佛是庄严
果即瞒字也天鼓音如来是子实果即长莫字
也故云当以字门广说之也。
【疏】是随至义者谓一切众生有发起始觉菩提心处
无不随至即是达字菩提心为因亦是遍至义者
【疏】加伊字等者谓嚩字上傍加伊声之画名伊字之
画如是加时嚩字即成尾音言嚩字是金刚义者谓
嚩曰啰名金刚故虽独一音义如是故言三昧是住
义者三昧即是伊字之画谓嚩字本体是慧加傍画
是三昧如是定慧相合名为均等离于戏论行者住
此即是住无戏论三世无碍智戒言如是戒香者此
戒因何名为涂香谓以定慧二法均等和合置于阿
字法界性净水中遍涂法身普熏一切是故此戒名
涂香也。
【疏】当以字门广释者谓此莽字之体即是净菩提
心犹如树王之种子故经云菩提心为因又莽字傍
加三昧画故即是大悲之行犹如种子于慈悲地中
生根故经云大悲为根乃至渐次滋长成开敷万德
之华此以无所得为方便于莽字之上加以空点即
是方便为究竟句若更傍加二点即是涅槃又释如
有偈云初心一念知作佛(顿悟也)果德终须万行华(渐修
也)若尔者云何南方如来名娑罗树王华开敷佛耶
然华有二一者万行华二者万德华即如来是万德
华果亦有二一庄严果二子实果即南方佛是庄严
果即瞒字也天鼓音如来是子实果即长莫字
也故云当以字门广说之也。
【疏】是随至义者谓一切众生有发起始觉菩提心处
无不随至即是达字菩提心为因亦是遍至义者
卷七 第 604c 页 X23-0604.png
谓大悲心于众生界悉遍至故即是驮字大悲为
根亦是逝义者十地行满妙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
昙字方便为究竟言进不住义者谓得果不舍因
门而起化用亦属方便为究竟摄但利他为异尔即
是箨字门也。
【疏】若就字轮之相等者此释阿啰啰迦啰啰二门也
阿字有二义一本初有义谓诸众生无始无明本初
具有烦恼所知二障烦恼为尘所知为垢也由是乃
成戏论喧声第二本不生义此乃顿悟二障不生了
真本有如开门见像甘露未尝也复次下迦字二义
初有造作义勤修万行中无懈息如渴思甘露既有
希望障习不无有相还拘故华严疏云有作之修终
成败坏也二无作义由前功行励强不息以有所得
未契真极此心无间无作功全内證如如岂能宣示
故清凉云无心体极便契佛家即其义也。
【疏】如食乳糜更无所须者乳糜是一切食中极无比
味无过上味如人贪求美味若得乳糜则更何所须
以喻行者欣求胜果若得涅槃更何所欣又释迦菩
萨修苦行时日食麻麦即是此中阿啰啰义暨浴泥
连食牧牛女乳糜即是此中迦啰啰义故云如食乳
糜等。
【疏】来去亦不可得者谓此伽字正音誐字誐字通于
去来之义梵语誐蹉此方云去若言誐多即名为来
故名来去。
根亦是逝义者十地行满妙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
昙字方便为究竟言进不住义者谓得果不舍因
门而起化用亦属方便为究竟摄但利他为异尔即
是箨字门也。
【疏】若就字轮之相等者此释阿啰啰迦啰啰二门也
阿字有二义一本初有义谓诸众生无始无明本初
具有烦恼所知二障烦恼为尘所知为垢也由是乃
成戏论喧声第二本不生义此乃顿悟二障不生了
真本有如开门见像甘露未尝也复次下迦字二义
初有造作义勤修万行中无懈息如渴思甘露既有
希望障习不无有相还拘故华严疏云有作之修终
成败坏也二无作义由前功行励强不息以有所得
未契真极此心无间无作功全内證如如岂能宣示
故清凉云无心体极便契佛家即其义也。
【疏】如食乳糜更无所须者乳糜是一切食中极无比
味无过上味如人贪求美味若得乳糜则更何所须
以喻行者欣求胜果若得涅槃更何所欣又释迦菩
萨修苦行时日食麻麦即是此中阿啰啰义暨浴泥
连食牧牛女乳糜即是此中迦啰啰义故云如食乳
糜等。
【疏】来去亦不可得者谓此伽字正音誐字誐字通于
去来之义梵语誐蹉此方云去若言誐多即名为来
故名来去。
卷七 第 605a 页 X23-0605.png
【疏】以去来相观之等者如来顶髻犹如虚空不可以
去来之相而观睹之经云除盖障菩萨于大会中欲
知佛身量故令舍利弗寻之上至梵宫犹见如来若
对目前说法音声与本无异乃至往诣他方佛土亦
不异梵宫尔时除盖障自往观察过十方恒沙世界
皆见如来不起于座而演说法等除盖障菩萨等以
有去来相观之尚不见其身相边际何况如来之顶
相耶。
【疏】本体曩等者此吽字本体是诃字诃字体上加空
点空点即是曩字之门下有邬字三昧之画所谓曩
字空点诃字本体下有邬字三字合成一吽字也今
言本体曩字空是诃字者只合言本体是诃字全剩
中间曩字空三字也览者应悉。
【经】息障品者息谓止除障谓障碍息除内外二种之
障碍故能所相望作依主释又前巳说入漫荼罗支
分及真言等谓行者安立此漫荼时或有毗那野迦
等作诸障碍须假真言方便息灭故有此品。
【疏】言凡夫地等者即指信位巳前一切凡夫所有重
障其数无量言乃至者超越十信巳去十地巳还资
加位中所有诸障也言十地菩萨诸微细障者谓随
十地而有十重障故一异生性障谓二障中分别起
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及彼恶趣业果俱障初地乃
至第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俱名微细如唯识中
具明又金光明经云善男子执著有相我法无明怖
卷七 第 605b 页 X23-0605.png
畏生死恶趣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初地乃至于大神
通未得自在法变现无明微细秘密未能悟解事业
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十地等言虽从缘等者谓如上
诸障以从六尘境界邪师教等外缘生故或内因外
缘俱名缘故相宗内种为因性宗以无明薰发为因
等虽从众缘种种不同然举要言之无不皆由自心
生起故起信论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等。
【疏】今观心等者谓除盖障故观阿字等也此阿字门
诠一切法本不生义谓观心之实相本不生故当知
一切诸障亦本不生言乃至者谓超越中间迦祛等
门唯举最后诃字之门故云乃至言心之实相至因
不可得等者诃字门也诃字诠一切法因不可得梵
云系多此译为因以一切法无不属因今观此因自
体本来不生尚不可得况一切法属于因耶作如是
等观时一切诸障无不皆是大日如来内心华台金
刚眷属岂有大日金刚眷属而挂碍真言行人者也。
【疏】常当意思惟等者行者于漫荼罗凡有障起应当
计念思惟不动菩萨即不动尊明王或名使者或名
圣者今但彰名不显其相上巳说故其王本形如上
第四卷疏尽漫荼罗处显示讫应依彼相常思惟之
言而结彼密印者其密印相下第十疏密印品中而
显之耳其王真言此下之疏普通真言藏品委细分
别何不此间说耶此但说息障方便其真言密即随
品说故。
通未得自在法变现无明微细秘密未能悟解事业
无明此二无明障于十地等言虽从缘等者谓如上
诸障以从六尘境界邪师教等外缘生故或内因外
缘俱名缘故相宗内种为因性宗以无明薰发为因
等虽从众缘种种不同然举要言之无不皆由自心
生起故起信论说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等。
【疏】今观心等者谓除盖障故观阿字等也此阿字门
诠一切法本不生义谓观心之实相本不生故当知
一切诸障亦本不生言乃至者谓超越中间迦祛等
门唯举最后诃字之门故云乃至言心之实相至因
不可得等者诃字门也诃字诠一切法因不可得梵
云系多此译为因以一切法无不属因今观此因自
体本来不生尚不可得况一切法属于因耶作如是
等观时一切诸障无不皆是大日如来内心华台金
刚眷属岂有大日金刚眷属而挂碍真言行人者也。
【疏】常当意思惟等者行者于漫荼罗凡有障起应当
计念思惟不动菩萨即不动尊明王或名使者或名
圣者今但彰名不显其相上巳说故其王本形如上
第四卷疏尽漫荼罗处显示讫应依彼相常思惟之
言而结彼密印者其密印相下第十疏密印品中而
显之耳其王真言此下之疏普通真言藏品委细分
别何不此间说耶此但说息障方便其真言密即随
品说故。
卷七 第 605c 页 X23-0605.png
【疏】复次言不动等者今此息障方便要以三事因缘
具足方能遍除一切诸障言三事者谓心想明王身
相口诵悍字真言手作大慧刀印名为三事因缘也。
【疏】所以㸦文等者唐梵㸦焕其文也谓今经云阿字
为我体即观阿字遍于自体(自身也)支分普作金刚不
坏色(皆作纯黄色也)如是阿字自体即为我字之自体更不
入字门观之(浅也)若依梵本应云阿字无我体即是梵
本云巳下之疏文若从今作为字即是其浅若依梵
本作无字乃是深也故云所以㸦文等。
【疏】如是自加持巳等者此处疏文略示而巳下第九
疏云凡摄持法如前作七点等法犹未能尽此中具
足明之至文当悉言风方者西北隅也。
【疏】祛陀罗木者谓紫橿木也。
【疏】法界真言者即嚂字也言得稣息等者摩醯首罗
为不动明王以真言钵昙足而加持之寻即闷绝既
蒙放舍而得稣息其心泰然无所畏惧名到无畏处
故第二疏云梵云阿湿嚩娑译为稣息如人为强力
者所持扼喉闭气垂将命绝忽蒙放舍还得复稣众
生亦尔为妄业烦恼所缠髑缘否闭至此得稣名稣
息处亦如度险难恶道名无畏处也。
【疏】馀以类推之者谓四住地烦恼及惑业苦等枝末
皆是此第五无明住地之馀而除灭之故云以类推之。
【疏】此是真言幻相等者谓有疑云夫闻佛法深妙何
故作此咒术岂非涉于世间事耶答今此真言不思
卷七 第 606a 页 X23-0606.png
议幻法尔如是寄诸有为显示无相非同世间粗浅
咒术若解十缘生句自释此疑也。
【疏】必瞑眩治之者如药治疾要令人瞑眩疾乃瘳愈
故尚书云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如服药必瞑眩极
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此因殷高宗梦得贤
相其名曰说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官以所梦之
形象经营求之于野外得于傅氏之岩遂命为相命
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也)若金用汝
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揖若岁大旱用汝为霖雨
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又正义曰若服药不使人瞑
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今此中者谓先作为障者
之身形或以木作或以土作以白芥子为末和以毒
药涂其身形彼为障者自然身心瞑眩即时退散也。
【疏】今此本漫荼罗亦尔等者谓犹如刹利等各住自
姓则世人称誉事有成功今此亦尔真言行者了知
漫荼四种之性随本所尊各住本性则诸为障者不
能留难若以漫荼字门而显示者一金刚地性方漫
荼也本无生性阿字门也二大悲水性圆漫荼也离
言说性嚩字门也三大慧火性三角坛也离尘垢性
啰字门也四自在风性半月坛也离因缘性诃字门
也五无相之像方圆不定漫荼罗也大空本性祛字
门也如次亦是黄白赤黑增息降敬之法门也虚空
杂色义如上说也。
【疏】或在三角至半月中者前说三角是啰字火坛半
咒术若解十缘生句自释此疑也。
【疏】必瞑眩治之者如药治疾要令人瞑眩疾乃瘳愈
故尚书云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如服药必瞑眩极
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此因殷高宗梦得贤
相其名曰说群臣之内既无其人使百官以所梦之
形象经营求之于野外得于傅氏之岩遂命为相命
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言当纳谏诲直辞以辅我德也)若金用汝
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揖若岁大旱用汝为霖雨
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又正义曰若服药不使人瞑
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今此中者谓先作为障者
之身形或以木作或以土作以白芥子为末和以毒
药涂其身形彼为障者自然身心瞑眩即时退散也。
【疏】今此本漫荼罗亦尔等者谓犹如刹利等各住自
姓则世人称誉事有成功今此亦尔真言行者了知
漫荼四种之性随本所尊各住本性则诸为障者不
能留难若以漫荼字门而显示者一金刚地性方漫
荼也本无生性阿字门也二大悲水性圆漫荼也离
言说性嚩字门也三大慧火性三角坛也离尘垢性
啰字门也四自在风性半月坛也离因缘性诃字门
也五无相之像方圆不定漫荼罗也大空本性祛字
门也如次亦是黄白赤黑增息降敬之法门也虚空
杂色义如上说也。
【疏】或在三角至半月中者前说三角是啰字火坛半
卷七 第 606b 页 X23-0606.png
月是诃字风坛今何故言在三角或半月耶此虚空
轮无定相故故言或在三角等何不言方圆中但言
在三角等耶谓三角是火半月是风火风二性体虚
疏故空则入中地水二性体坚密故空难入中是故
唯在三角半月中又三角半月正是降伏事故所以
在此二轮中也。
【疏】如人手执等者如世人虽获仙方未得火法不亲
明师和合炼服而反谤为虚诞岂不知淮南王药就
俱家上升鸡犬舐鼎皆得升空耶是知如来秘藏信
智具足者乃得入之耳。
【经】普通真言藏者此品真言普遍通该一切方便真
言故名普通又亦能蕴摄一切真言等故名为藏普
通即真言普通真言即藏名普通真言藏又大日世
尊于前品中巳于遍一切处法界门宣说大刀大护
等普通真言但属如来部更有金刚莲华部等真言
欲令随部上首金刚菩萨各于自所通达一切法界
门而宣说之如是一一真言法句各是一种真言宝
乘若真言行者随通达一法界门即是普遍通达一
切法界门随通达一乘即是普遍通达一切宝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普遍通达一切宝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所达之法能所相望依
主立名又金刚手前问佛三事第一问真言行者造
立大悲胎藏漫荼罗时以何方便不为毗那野迦等
之所恼害第二问云何持真言第三问云何成果佛
轮无定相故故言或在三角等何不言方圆中但言
在三角等耶谓三角是火半月是风火风二性体虚
疏故空则入中地水二性体坚密故空难入中是故
唯在三角半月中又三角半月正是降伏事故所以
在此二轮中也。
【疏】如人手执等者如世人虽获仙方未得火法不亲
明师和合炼服而反谤为虚诞岂不知淮南王药就
俱家上升鸡犬舐鼎皆得升空耶是知如来秘藏信
智具足者乃得入之耳。
【经】普通真言藏者此品真言普遍通该一切方便真
言故名普通又亦能蕴摄一切真言等故名为藏普
通即真言普通真言即藏名普通真言藏又大日世
尊于前品中巳于遍一切处法界门宣说大刀大护
等普通真言但属如来部更有金刚莲华部等真言
欲令随部上首金刚菩萨各于自所通达一切法界
门而宣说之如是一一真言法句各是一种真言宝
乘若真言行者随通达一法界门即是普遍通达一
切法界门随通达一乘即是普遍通达一切宝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普遍通达一切宝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所达之法能所相望依
主立名又金刚手前问佛三事第一问真言行者造
立大悲胎藏漫荼罗时以何方便不为毗那野迦等
之所恼害第二问云何持真言第三问云何成果佛
卷七 第 606c 页 X23-0606.png
于前息障品中巳答第一问竟今将答第二问及第
三问缘此经大本三密门中种种真言数如恒沙不
可备载传法圣者为欲摄广为略采撮通用者令修
行之人易见故此品来。
【疏】如人论义等者转释无坏之义也如唯识疏往昔
时东天竺有僧共数论师学徒论义彼立二十五谛
说大地等常今无念念生灭广叙彼此僧难言今必
有灭以后劫坏等有灭故准前有灭外道难言后必
不灭今无灭故如今时山等彼僧于时竟不能答王
既信受僧伽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驴等然彼外道为
王重巳造七十行颂王赐千金以显之故今金七十
论即其由致也世亲菩萨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
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言彼非能破宗因喻过
我僧无故又汝所立因有随一过谁言今无灭故后
亦无灭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转变灭后有此
故如灯𦦨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其时国王遂将世
亲论遍诸方域宣令流布无人当者遂起昔时王及
外道并證义者骸骨或缚草为人拟彼时众而加挞
之等故云无坏此即论出离也。
【疏】此即是大日圆因之果者谓此菩萨从初发心行
大日之圆因乃至究竟成大日之圆果今得果不舍
因门故称菩萨。
【疏】么是大空义等者此么字谓唇音跛字下第五莽
字或呼为么更无别体此诠大空之义与大空点无
三问缘此经大本三密门中种种真言数如恒沙不
可备载传法圣者为欲摄广为略采撮通用者令修
行之人易见故此品来。
【疏】如人论义等者转释无坏之义也如唯识疏往昔
时东天竺有僧共数论师学徒论义彼立二十五谛
说大地等常今无念念生灭广叙彼此僧难言今必
有灭以后劫坏等有灭故准前有灭外道难言后必
不灭今无灭故如今时山等彼僧于时竟不能答王
既信受僧伽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驴等然彼外道为
王重巳造七十行颂王赐千金以显之故今金七十
论即其由致也世亲菩萨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
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言彼非能破宗因喻过
我僧无故又汝所立因有随一过谁言今无灭故后
亦无灭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转变灭后有此
故如灯𦦨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其时国王遂将世
亲论遍诸方域宣令流布无人当者遂起昔时王及
外道并證义者骸骨或缚草为人拟彼时众而加挞
之等故云无坏此即论出离也。
【疏】此即是大日圆因之果者谓此菩萨从初发心行
大日之圆因乃至究竟成大日之圆果今得果不舍
因门故称菩萨。
【疏】么是大空义等者此么字谓唇音跛字下第五莽
字或呼为么更无别体此诠大空之义与大空点无
卷七 第 607a 页 X23-0607.png
殊即梵书么字也言诃是因义者此诃字诠诸法
属因即梵书诃字也言是净菩提心者谓以菩提
心为因也言即是大空者由与么字相连成句故也
谓非是有相之因则是大空之因故言即是佛境界
庄严三昧者即梵书呬上字谓加三昧画故此是
大悲为根由以么字贯之非是有相庄严三昧即是
佛境界庄严三昧言亦名萨婆若慧者即梵书长
声诃字此属慧故由么字贯之即成一切智等若真
言行者入此诃字门时即得同于普贤菩萨亦能住
佛境界庄严三昧也。
【疏】以初阿字引声急呼者即恶字也谓呼恶字时
先从去声阿字起唯急即是也。
【疏】有㘕㘕字等者㘕是法界心谓心如实相毕竟清
净唯以虚空可以显示故有㘕字此字正体是罗
字啰者么义若入阿字本不生门即是么本不生么
本不生即是心之实相心之实相体同虚空故加空
点成于㘕字是故此字名法界心言是遣教道之迹
者梵语钵昙亦名为句言辞句逗也谓前真言诸句
次第显示除障真实之义究竟至于生死涅槃平等
之处无不即如然是心之行处有迹可寻未名除一
切盖障今此二字真明證处初一㘕字即是虚空法
界远离众相即教道之迹都遣遣之又遣故重言之
是故独一不思议法界真实离一切盖障故云㘕㘕。
【疏】以啰字门本不生故者此啰字应是阿字谓由阿
属因即梵书诃字也言是净菩提心者谓以菩提
心为因也言即是大空者由与么字相连成句故也
谓非是有相之因则是大空之因故言即是佛境界
庄严三昧者即梵书呬上字谓加三昧画故此是
大悲为根由以么字贯之非是有相庄严三昧即是
佛境界庄严三昧言亦名萨婆若慧者即梵书长
声诃字此属慧故由么字贯之即成一切智等若真
言行者入此诃字门时即得同于普贤菩萨亦能住
佛境界庄严三昧也。
【疏】以初阿字引声急呼者即恶字也谓呼恶字时
先从去声阿字起唯急即是也。
【疏】有㘕㘕字等者㘕是法界心谓心如实相毕竟清
净唯以虚空可以显示故有㘕字此字正体是罗
字啰者么义若入阿字本不生门即是么本不生么
本不生即是心之实相心之实相体同虚空故加空
点成于㘕字是故此字名法界心言是遣教道之迹
者梵语钵昙亦名为句言辞句逗也谓前真言诸句
次第显示除障真实之义究竟至于生死涅槃平等
之处无不即如然是心之行处有迹可寻未名除一
切盖障今此二字真明證处初一㘕字即是虚空法
界远离众相即教道之迹都遣遣之又遣故重言之
是故独一不思议法界真实离一切盖障故云㘕㘕。
【疏】以啰字门本不生故者此啰字应是阿字谓由阿
卷七 第 607b 页 X23-0607.png
字本不生故次啰字离尘故后诃字因不可得故如
是次第经中应云阿啰啰啰𤙖以乃至之言超却中
间二个啰字离尘之义故下疏云以对三毒垢故三
道垢故乃至三转言之若不是有三个啰字不应言
三转言等如上除盖障真言有二个怛㘕字故疏释
谓住生死涅槃二边中道等故重言之耳是知经中
阙阿啰二字也。
【疏】三道垢故者即无明业苦也又见修无学三道所
治之障又是身语意三业道也三眼者慧眼法眼佛
眼三智者即俗智真智中道智所对治者行相可知
也又准天台止观霍又明三眼三智之义如来虽有
五眼当知佛眼圆照无遗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无四用谓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
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见
名一切种智是知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
成三眼见不思议三谛此见从止得故受眼称一心
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从观得故受智
名境之与谛左右异尔见之与知眼智殊称不应别
说等。
【疏】瑜伽密语等者真言相应秘密之称也此尊从观
自在眼生即观音为母观音发心因观音者即此是
也言阿弥陀姊妹者谓弥陀是姊多罗是妹妹即是
其亚者将来补阿弥陀处号普光功德山王即是此
多罗尊也常途不晓真言密号无所拣辨虽世多称
是次第经中应云阿啰啰啰𤙖以乃至之言超却中
间二个啰字离尘之义故下疏云以对三毒垢故三
道垢故乃至三转言之若不是有三个啰字不应言
三转言等如上除盖障真言有二个怛㘕字故疏释
谓住生死涅槃二边中道等故重言之耳是知经中
阙阿啰二字也。
【疏】三道垢故者即无明业苦也又见修无学三道所
治之障又是身语意三业道也三眼者慧眼法眼佛
眼三智者即俗智真智中道智所对治者行相可知
也又准天台止观霍又明三眼三智之义如来虽有
五眼当知佛眼圆照无遗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无四用谓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
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见
名一切种智是知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
成三眼见不思议三谛此见从止得故受眼称一心
三观所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此智从观得故受智
名境之与谛左右异尔见之与知眼智殊称不应别
说等。
【疏】瑜伽密语等者真言相应秘密之称也此尊从观
自在眼生即观音为母观音发心因观音者即此是
也言阿弥陀姊妹者谓弥陀是姊多罗是妹妹即是
其亚者将来补阿弥陀处号普光功德山王即是此
多罗尊也常途不晓真言密号无所拣辨虽世多称
卷七 第 607c 页 X23-0607.png
念观音然不知所念之处盖懵于斯旨也。
【疏】如世间一切等者此一段文而有三节谓从如世
间至而欲灭之等文乃是萨婆陪也一切恐怖句又
从故调之以大悲下是怛罗(二合)(引)散你恐怖句从故
复以如来下是𤙖字恐怖句如是三种恐怖即是空
假中三义如次对治三劫三妄执亦是菩提心大悲
方便阿(上)阿(引)暗三字之义也。
【疏】此真言以怛字为体等者此怛字诠如如不可得
义即是如于中道故离增减今为前以萨字毕竟空
调生死我慢时即毕竟空为增生死我慢为减次以
怛字大悲之假调伏毕竟空时即假是增而空是减
复以𤙖字如来威势中道止大悲假时即中是增而
假是减既见增减之异但是对治方便未契如如不
思议之中道今入如如中道怛字观时故无增减之
异即是三智一心中得亦是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
义也。
【疏】若从一法界门等者谓此观音眷属其数无量今
但举其宗要开六种门故云一切。
【疏】此菩萨通达等者谓此文殊师利菩萨以般若为
至欲以般若授与一切众生住于加持之身现作婴
童之相如世婴童未有分别以表此深慧离于人法
戏论所以现婴童相也。
【疏】么是四魔等者此一么字略具三义一四魔义者
梵语魔罗此云煞或云破坏谓能煞坏功德法故二
【疏】如世间一切等者此一段文而有三节谓从如世
间至而欲灭之等文乃是萨婆陪也一切恐怖句又
从故调之以大悲下是怛罗(二合)(引)散你恐怖句从故
复以如来下是𤙖字恐怖句如是三种恐怖即是空
假中三义如次对治三劫三妄执亦是菩提心大悲
方便阿(上)阿(引)暗三字之义也。
【疏】此真言以怛字为体等者此怛字诠如如不可得
义即是如于中道故离增减今为前以萨字毕竟空
调生死我慢时即毕竟空为增生死我慢为减次以
怛字大悲之假调伏毕竟空时即假是增而空是减
复以𤙖字如来威势中道止大悲假时即中是增而
假是减既见增减之异但是对治方便未契如如不
思议之中道今入如如中道怛字观时故无增减之
异即是三智一心中得亦是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
义也。
【疏】若从一法界门等者谓此观音眷属其数无量今
但举其宗要开六种门故云一切。
【疏】此菩萨通达等者谓此文殊师利菩萨以般若为
至欲以般若授与一切众生住于加持之身现作婴
童之相如世婴童未有分别以表此深慧离于人法
戏论所以现婴童相也。
【疏】么是四魔等者此一么字略具三义一四魔义者
梵语魔罗此云煞或云破坏谓能煞坏功德法故二
卷七 第 608a 页 X23-0608.png
我慢义者梵语么么此云我慢三心意义者梵语么
那此翻为意言此无自性藉众生故等者谓如上战
字离迁变拿字离怨对么字离四魔等皆无自性藉
众生故(生字误悽)即是众缘缘是因缘即诃字也又诃下
有引声即是本来不生由本不生故能令路字离尘
瑟字自性钝𧹞字如大空故曰战拿么诃路瑟𧹞也。
【疏】前煞四住等者四住地者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
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即烦恼障也后煞无明住地
人者即所知障也亦煞一切贤圣故者即灭地前地
上一切烦恼也。
【疏】故有甘露义者天中甘露有十六分以十五分施
众生巳从馀一分还生如故故称不死即胜生也。
【疏】与傍曩字相连等者此满陀字梵书有二种形若
直书时作此字样若巧书时此是满陀次
下陀字即是与傍曩字相连也。
【疏】皆再言之其义同前者前缚四住地人后缚无明
住地人等故云同前。
【疏】与风轮合等者风轮半月坛也与啰字共体者
诃啰二字共为一体也傍加点至除一切障者
诃啰傍加二点也上有等者上有三昧声也。
【疏】婆字门成立相中等者此婆字梵语正云萨
嚩婆字讹也谓嚩字门诠离言说义今不取字门解
释真言但取成立相中义即与萨字连带和合则能
成立得一切之言一切之名若兼下句达摩二字都
那此翻为意言此无自性藉众生故等者谓如上战
字离迁变拿字离怨对么字离四魔等皆无自性藉
众生故(生字误悽)即是众缘缘是因缘即诃字也又诃下
有引声即是本来不生由本不生故能令路字离尘
瑟字自性钝𧹞字如大空故曰战拿么诃路瑟𧹞也。
【疏】前煞四住等者四住地者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
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即烦恼障也后煞无明住地
人者即所知障也亦煞一切贤圣故者即灭地前地
上一切烦恼也。
【疏】故有甘露义者天中甘露有十六分以十五分施
众生巳从馀一分还生如故故称不死即胜生也。
【疏】与傍曩字相连等者此满陀字梵书有二种形若
直书时作此字样若巧书时此是满陀次
下陀字即是与傍曩字相连也。
【疏】皆再言之其义同前者前缚四住地人后缚无明
住地人等故云同前。
【疏】与风轮合等者风轮半月坛也与啰字共体者
诃啰二字共为一体也傍加点至除一切障者
诃啰傍加二点也上有等者上有三昧声也。
【疏】婆字门成立相中等者此婆字梵语正云萨
嚩婆字讹也谓嚩字门诠离言说义今不取字门解
释真言但取成立相中义即与萨字连带和合则能
成立得一切之言一切之名若兼下句达摩二字都
卷七 第 608b 页 X23-0608.png
成立作一切法名即是上云言名成立相也。
【疏】满月之字者谓此𤙖字未加空点初诃字时
犹如初月菩提心也加邬画成虎声时犹如半月
大悲根也若上加空点成𤙖字时犹如满月方便
为究竟也故名满月之字。
【疏】为得二种大空生者谓菩提涅槃也故唯识云由
断续生烦恼障故證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
大菩提由能空义边俱得名空此空智生名大空生。
【疏】欲使起时等者谓感应因缘嘉会之时也譬如春
种秋收须依时速作若不尔者则失嘉会之时矣。
【疏】法华经化城喻等者如来出现有五乘法宝随根
异化各见真实于一乘道随宜说三具种种宝究竟
咸归一宝所故如彼经云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
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定等故说于涅槃乃至
前入化城生巳度想生安隐想即二乘宝也又经云
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乃至云汝
所得非灭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證一切智十
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等即大乘宝也今宝处三昧
亦尔具种种宝随彼信根各得取用又若约教行言
种种宝若理果唯一乘宝正符疏意。
【疏】折伏贫穷等者即法华穷子喻意也彼经云尔时
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乃至即坏恐怖
悔求至此又云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乃至
告言咄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馀去父乃至知子意
【疏】满月之字者谓此𤙖字未加空点初诃字时
犹如初月菩提心也加邬画成虎声时犹如半月
大悲根也若上加空点成𤙖字时犹如满月方便
为究竟也故名满月之字。
【疏】为得二种大空生者谓菩提涅槃也故唯识云由
断续生烦恼障故證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
大菩提由能空义边俱得名空此空智生名大空生。
【疏】欲使起时等者谓感应因缘嘉会之时也譬如春
种秋收须依时速作若不尔者则失嘉会之时矣。
【疏】法华经化城喻等者如来出现有五乘法宝随根
异化各见真实于一乘道随宜说三具种种宝究竟
咸归一宝所故如彼经云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
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定等故说于涅槃乃至
前入化城生巳度想生安隐想即二乘宝也又经云
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乃至云汝
所得非灭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證一切智十
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等即大乘宝也今宝处三昧
亦尔具种种宝随彼信根各得取用又若约教行言
种种宝若理果唯一乘宝正符疏意。
【疏】折伏贫穷等者即法华穷子喻意也彼经云尔时
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乃至即坏恐怖
悔求至此又云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乃至
告言咄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馀去父乃至知子意
卷七 第 608c 页 X23-0608.png
渐巳通泰成就大志等此乃折伏小乘下劣之心令
趣大果也。
【疏】迦啰啰名等者梵语迦罗此翻云黑梵语啰怛哩
翻为夜此中名字合于啰字上置之书写误也。
【疏】今观此业等者业即迦字今观此迦字本不生故
则无罗字之相亦无啰字之垢若作如是观者则成
有相无相有垢无垢相形待法是故黑夜如不实大
明如实(如实怛字也)则有舍暗求明之义若如是者则明
复成障(障哩字也)今若住此法界无障三昧于黑夜中成
最正觉即是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疏】今云忙怛[𭌆]等者忙即母也怛[𭌆]七也弊者等也
多也总云七母等即是七母通用之真言也。
【疏】从本性心地等者释此铄吃啰也三字之义也谓
从铄字本性寂心地上起吃字一切作业及啰字种
种净妙六尘(谓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净佛国土
等言从一字中即具等者上依字义释铄吃啰也义
今依句义释之谓从一铄音中即具有百字功德者
梵声中铄字此译云百梵音吃啰此云福德以此百
福德即是也字之乘故疏结云名帝释乘也。
【疏】又如半字等者此半字本体是跛字跛是第一
义谛上加空点当第十一音即半字也谓跛字第
一义谛中无有此彼岸殊故无所不通乃同于半字
大空由是义故名为如来大智慧海是故钵多心主
龙王常在其中等下有曳字即是乘义故疏结云本
趣大果也。
【疏】迦啰啰名等者梵语迦罗此翻云黑梵语啰怛哩
翻为夜此中名字合于啰字上置之书写误也。
【疏】今观此业等者业即迦字今观此迦字本不生故
则无罗字之相亦无啰字之垢若作如是观者则成
有相无相有垢无垢相形待法是故黑夜如不实大
明如实(如实怛字也)则有舍暗求明之义若如是者则明
复成障(障哩字也)今若住此法界无障三昧于黑夜中成
最正觉即是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疏】今云忙怛[𭌆]等者忙即母也怛[𭌆]七也弊者等也
多也总云七母等即是七母通用之真言也。
【疏】从本性心地等者释此铄吃啰也三字之义也谓
从铄字本性寂心地上起吃字一切作业及啰字种
种净妙六尘(谓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是净佛国土
等言从一字中即具等者上依字义释铄吃啰也义
今依句义释之谓从一铄音中即具有百字功德者
梵声中铄字此译云百梵音吃啰此云福德以此百
福德即是也字之乘故疏结云名帝释乘也。
【疏】又如半字等者此半字本体是跛字跛是第一
义谛上加空点当第十一音即半字也谓跛字第
一义谛中无有此彼岸殊故无所不通乃同于半字
大空由是义故名为如来大智慧海是故钵多心主
龙王常在其中等下有曳字即是乘义故疏结云本
卷七 第 609a 页 X23-0609.png
主乘也。
【疏】钵啰阇译云一切生等者此钵啰疏主义译为一
切谓一切世间计无不从彼生故若敌对译时或云
胜或云他谓一切世间中为尊为主故名为胜又西
方外道计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为他是故
亦得名为胜生主他生主下有曳字如上通目助声
即乘义也。
【疏】世间谓日为常等者梵云阿你底也(二合)此译云常
下之耶字即属假者故云谓日为常利众生者也。
【疏】是宝佛者宝字应是实字淮南子云日者实也常
充实故月者阙也有亏缺故故下疏云乘此如实相
生毗卢遮那大日之位言转授一切者你字本体是
娜字娜是施义女声呼之言乘此等者乘此怛夜字
如实之相则生大日之位等。
【疏】是瑜伽净月之义者谓即是真言行者修习瑜伽
相应之义也如第三疏择时支分中说谓以行者定
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昧乃至或未到时处而熟
或过此时处而熟如是变通皆应善知勿使差误故
曰瑜伽净月之义也。
【疏】即是空空之大空等者谓娜是施义上加空点即
空其施相今重言难字即空空之大空也。
【疏】如般若经初品等者谓遮那如来欲令彼上来一
切法界门中修趣之者乃至一毫之善功不唐捐故
诸有所作无所不成就故是故一切佛菩萨母等真
【疏】钵啰阇译云一切生等者此钵啰疏主义译为一
切谓一切世间计无不从彼生故若敌对译时或云
胜或云他谓一切世间中为尊为主故名为胜又西
方外道计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为他是故
亦得名为胜生主他生主下有曳字如上通目助声
即乘义也。
【疏】世间谓日为常等者梵云阿你底也(二合)此译云常
下之耶字即属假者故云谓日为常利众生者也。
【疏】是宝佛者宝字应是实字淮南子云日者实也常
充实故月者阙也有亏缺故故下疏云乘此如实相
生毗卢遮那大日之位言转授一切者你字本体是
娜字娜是施义女声呼之言乘此等者乘此怛夜字
如实之相则生大日之位等。
【疏】是瑜伽净月之义者谓即是真言行者修习瑜伽
相应之义也如第三疏择时支分中说谓以行者定
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昧乃至或未到时处而熟
或过此时处而熟如是变通皆应善知勿使差误故
曰瑜伽净月之义也。
【疏】即是空空之大空等者谓娜是施义上加空点即
空其施相今重言难字即空空之大空也。
【疏】如般若经初品等者谓遮那如来欲令彼上来一
切法界门中修趣之者乃至一毫之善功不唐捐故
诸有所作无所不成就故是故一切佛菩萨母等真
卷七 第 609b 页 X23-0609.png
言此言母等即表能出生义能出生一切佛菩萨故
今云母等即兴喻也即喻般若出生一切法界门故
故般若经初分学观品云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
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
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
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
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空解
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不可得故乃至如来
十力十八不共法慈悲喜舍及馀无量无边佛法如
是诸法不可得故如上略指一切诸法无不皆从般
若波罗蜜生故说般若名为佛母又云妃者母之异
名是其亚者犹如一灯能燃百千灯故即前母次为
妃也谓自诸得巳展转教于多众生故即灯灯不绝
义名为妃故云如般若等。
【疏】不行亦行等者如上以一切法本不生乃至因不
可得是则都无所行若于都无所行亦不可得即真
实行也故曰伽伽上一伽字都无所行下一伽字无
所之行故曰不行亦行也。
【疏】故用多声呼之者谓此真言句云那谟阿目祛难
等六字上之五字初二字是归命次三字是不空难
字即是众多义犹如寻常云那谟没驮南达磨南僧
伽南即是归命三宝众等言如世人等者般若佛母
品云譬如女人生育诸子其母得病诸子各各勤求
医疗作是念言云何我母当得无病长寿安乐身无
今云母等即兴喻也即喻般若出生一切法界门故
故般若经初分学观品云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
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
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
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
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空解
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不可得故乃至如来
十力十八不共法慈悲喜舍及馀无量无边佛法如
是诸法不可得故如上略指一切诸法无不皆从般
若波罗蜜生故说般若名为佛母又云妃者母之异
名是其亚者犹如一灯能燃百千灯故即前母次为
妃也谓自诸得巳展转教于多众生故即灯灯不绝
义名为妃故云如般若等。
【疏】不行亦行等者如上以一切法本不生乃至因不
可得是则都无所行若于都无所行亦不可得即真
实行也故曰伽伽上一伽字都无所行下一伽字无
所之行故曰不行亦行也。
【疏】故用多声呼之者谓此真言句云那谟阿目祛难
等六字上之五字初二字是归命次三字是不空难
字即是众多义犹如寻常云那谟没驮南达磨南僧
伽南即是归命三宝众等言如世人等者般若佛母
品云譬如女人生育诸子其母得病诸子各各勤求
医疗作是念言云何我母当得无病长寿安乐身无
卷七 第 609c 页 X23-0609.png
众苦心离愁忧诸子尔时各作方便求安乐具覆护
母身勿为蚊虻蛇蝎寒热饥渴等触之所侵恼又以
种种上妙乐具恭敬供养而作是言我母慈悲生育
我等教示种种世间事务我等岂得不报母恩如来
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常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
波罗蜜多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一切诸
佛功德能示世间诸法实相由此因缘我等诸佛常
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报彼恩不
应暂舍等證此可知。
【疏】若从种种外事因缘等者外事谓诸支分中或不
如法则障得生如风雨等内谓诸瑜伽中不称真实
则障得生如行者定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昧乃
至邪忆念风等名为内障言两不和合等者若菩萨
有此障乃是魔事为于善事功德令不成就非凡夫
二乘所觉名为微细如般若魔事品云复次善现能
听法者具念慧力乐听乐闻书写受持读诵习修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欲往他方不获教授当
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乐说乐施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劝励书写受持读诵修习能
听法者欲往他方不获听受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乃
至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具大恶欲爱重名利衣服饮
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供养恭敬心无厌足能听法
者少欲喜足修远离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厌怖利
养恭敬名誉等故曰两不和合等。
母身勿为蚊虻蛇蝎寒热饥渴等触之所侵恼又以
种种上妙乐具恭敬供养而作是言我母慈悲生育
我等教示种种世间事务我等岂得不报母恩如来
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常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
波罗蜜多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一切诸
佛功德能示世间诸法实相由此因缘我等诸佛常
以佛眼观视护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报彼恩不
应暂舍等證此可知。
【疏】若从种种外事因缘等者外事谓诸支分中或不
如法则障得生如风雨等内谓诸瑜伽中不称真实
则障得生如行者定心之月或时增明或时微昧乃
至邪忆念风等名为内障言两不和合等者若菩萨
有此障乃是魔事为于善事功德令不成就非凡夫
二乘所觉名为微细如般若魔事品云复次善现能
听法者具念慧力乐听乐闻书写受持读诵习修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能说法者欲往他方不获教授当
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善现能说法者乐说乐施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劝励书写受持读诵修习能
听法者欲往他方不获听受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乃
至复次善现能说法者具大恶欲爱重名利衣服饮
食卧具医药及馀资财供养恭敬心无厌足能听法
者少欲喜足修远离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厌怖利
养恭敬名誉等故曰两不和合等。
卷七 第 610a 页 X23-0610.png
【疏】故此慧力都无所破者结归钝性也如上之疏云
如彼金刚利刃以对不坚物故偏用一边则名为利
若令所向之处悉是金刚举体皆圆不可偏用则利
相同归于钝矣。
【疏】此是中胎𤙖字义者此不动明王是毗卢遮那成
办诸事智为欲普护一切菩提心故以毕竟无相之
身示作如来使者之形行如来事故此明王即是净
菩提心大日心王故此𤙖字非是金刚菩萨释迦部
等之𤙖字也。
【疏】谓普门成办等者谓以悍字如来自在风力普门
成办诸事虽种种不同然究竟同證漫字八自在我
其归一揆耳。
【疏】及旷野鬼神等者此明王现作大黑天身于旷野
中降诸鬼神诃栗底母者诃栗底鬼子母是七姊妹
与诸鬼而为母故下第八疏广明。
【疏】又对愚童等者即三种萨埵也一者愚童萨埵六
道凡夫不知实谛因果心行邪道恋著三界故以为
名二者有识萨埵即二乘也适觉生死自求出要得
至涅槃保著化城于如来功德未生愿乐之心故以
为名三者觉心萨埵无上菩提出过一切臆度戏论
白净第一即是众生不思议心愿乐修行坚固不动
故以为名也言永拔三道等者三道为无明业苦也
此三能生十二因缘大树翻成大菩提树故开三德
华也。
卷七 第 610b 页 X23-0610.png
【疏】如入楞伽所说等者彼经为欲发起楞伽王问二
种法故如来现笑彼经云尔时世尊普观众会以慧
眼观非肉眼观如师子王奋迅回眄欣然微笑于其
眉间䏶胁腰颈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
妙色光明时虚空中梵释四天遥见如来坐如须弥
楞伽山顶欣然大笑尔时诸菩萨及诸天众咸作是
念如来于法自在何因缘故欣然大笑乃至时夜义
王更著种种宝冠璎珞以严其身而作是言如来常
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等世尊为此故现大笑则同
此中大喜笑声也。
【疏】五停心者由诸有情性类有五谓贪嗔痴慢及寻
思停止其心当病设药随应治断名五停心若别显
时一者勤修不净观如理作意知实不净深可厌逆
寻思内身种种不净外诸死尸或男或女亲怨中庸
少中老年取彼相巳若死尸青瘀脓烂虫蛆膀胀烂
坏种种胜解狐狼等食支节分散是名寻思修不净
观能为贪欲厌离对治故二者勤修慈悲观由欲利
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悯
相复应思择亲品怨品中庸品当应与乐等是名寻
思修慈悯观能离嗔恚故三者勤修缘起观能正了
知十二有支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
有有巳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皆有生老病死法
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是名寻思缘起观能离愚痴
四者勤修界差别观谓正寻思地等六界坚湿煖动
卷七 第 610c 页 X23-0610.png
虚空了别此一切相以要言之皆是无常苦空无我
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憍慢便为慢倒如是六界
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假名为身
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是名寻思
界差别观能离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观能正
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若风
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
依正皆是无常此中都无持息入者持息出者从因
缘生假设言论若于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习能离
寻思故等如瑜伽三十中广明言以贪调贪等者即
三诃字真言也谓如来于一类刚强难化众生心不
舍弃名之为贪即第一诃字也又隐自万德庄严之
相现彼种种可畏之形名之为嗔即第二诃字也不
见如是二处之相名之为痴即第三诃字也以此三
毒调彼三毒名以贪调贪等也又此明王手执于钩
钩召一切天魔诸障悉不令逃名之为贪既召至巳
或以剑逼或以刀愶名之为嗔不见如是逼愶之相
名之为痴如来以此三字为一真言之句如将三种
毒药和合一处对治一切众生三毒二乘巳死之疾
救之不死起可谓奇特怪哉能降三世之义也。
【疏】此真言以怛丽字为体等者体者持义摄持馀句
归一体故谓上三世三毒诃字之义摄持归此怛字
如实相故即是罗字自性净法界又于净法界啰字
上加囇字三昧声时即是大悲万行方便之义下准
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憍慢便为慢倒如是六界
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假名为身
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是名寻思
界差别观能离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观能正
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若风
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
依正皆是无常此中都无持息入者持息出者从因
缘生假设言论若于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习能离
寻思故等如瑜伽三十中广明言以贪调贪等者即
三诃字真言也谓如来于一类刚强难化众生心不
舍弃名之为贪即第一诃字也又隐自万德庄严之
相现彼种种可畏之形名之为嗔即第二诃字也不
见如是二处之相名之为痴即第三诃字也以此三
毒调彼三毒名以贪调贪等也又此明王手执于钩
钩召一切天魔诸障悉不令逃名之为贪既召至巳
或以剑逼或以刀愶名之为嗔不见如是逼愶之相
名之为痴如来以此三字为一真言之句如将三种
毒药和合一处对治一切众生三毒二乘巳死之疾
救之不死起可谓奇特怪哉能降三世之义也。
【疏】此真言以怛丽字为体等者体者持义摄持馀句
归一体故谓上三世三毒诃字之义摄持归此怛字
如实相故即是罗字自性净法界又于净法界啰字
上加囇字三昧声时即是大悲万行方便之义下准
卷七 第 611a 页 X23-0611.png
此释之。
【疏】岂易体治之者易为改易如世间良马虽有追风
之性若未调习不胜辔勒及见鞭影即得正路呼为
龙马非调马而仆龙也故云岂易体等。
【疏】佛调等者如来调御之师亦复如是善巧调伏三
界坚著生死众生不舍生死而作普门法界调柔之
用亦能调伏坚著涅槃之者不舍涅槃而作普门示
现世界之用但调如是刚强之性非生死外别有法
界亦非涅槃外别有生死世界差别之用故下之疏
云所谓涅槃以第一义不可得故发起大悲万行不
證实际能以涅槃作种种自在之用如华严疏云良
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但相变体殊
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体达本亡情耳又譬如□玉
成器器自玉成非离玉外别有其器也。
【疏】六因四缘等者如俱舍论云一能作因谓有为法
除其所作自体之外馀一切法皆不为障俱得名为
能作因也二俱有因即俱时而有名俱有因谓四大
相望能相所相相望等故名俱有因三同类因谓善
五蕴与善五蕴相望染污与染污相望无记与无记
相望为因名为同类因四相应因心心所法要须同
依方名相应谓同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五义
五义具足名相应因五遍行因谓苦谛有七五见疑
及无明集谛有四邪见见取疑无明此十一使遍与
五部染法为因名为遍行遍行即因也第六异熟因
【疏】岂易体治之者易为改易如世间良马虽有追风
之性若未调习不胜辔勒及见鞭影即得正路呼为
龙马非调马而仆龙也故云岂易体等。
【疏】佛调等者如来调御之师亦复如是善巧调伏三
界坚著生死众生不舍生死而作普门法界调柔之
用亦能调伏坚著涅槃之者不舍涅槃而作普门示
现世界之用但调如是刚强之性非生死外别有法
界亦非涅槃外别有生死世界差别之用故下之疏
云所谓涅槃以第一义不可得故发起大悲万行不
證实际能以涅槃作种种自在之用如华严疏云良
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但相变体殊
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体达本亡情耳又譬如□玉
成器器自玉成非离玉外别有其器也。
【疏】六因四缘等者如俱舍论云一能作因谓有为法
除其所作自体之外馀一切法皆不为障俱得名为
能作因也二俱有因即俱时而有名俱有因谓四大
相望能相所相相望等故名俱有因三同类因谓善
五蕴与善五蕴相望染污与染污相望无记与无记
相望为因名为同类因四相应因心心所法要须同
依方名相应谓同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五义
五义具足名相应因五遍行因谓苦谛有七五见疑
及无明集谛有四邪见见取疑无明此十一使遍与
五部染法为因名为遍行遍行即因也第六异熟因
卷七 第 611b 页 X23-0611.png
谓有漏善及不善法异类而熟名异熟因其无记及
无漏不招异熟故言四缘者一因缘谓因即缘故名
曰因缘二等无间缘谓前后心及心所体各一故名
等中间无有馀心间隔名为无开即等无间之缘三
所缘缘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所缘即缘
第四增上缘增上即缘故如彼广明。
【疏】成无碍解脱者谓有三种解脱即慧解脱俱解脱
无碍解脱以此吽字本体是诃字诃者诠一切法因
不可得义以离一切因故心得自在自在者解脱也
下有二味声故成俱解脱即是仁王经云心善解脱
慧善解脱也上有大空点表所證也得四无碍辨时
成无碍解脱又毗昙云烦恼障解脱定障解脱一切
障解脱慧解脱人得初共解脱人得第二大力声闻
得第三故名无碍解脱也。
【疏】名为證寂然界者即涅槃之异名谓住此三昧时
观诸法毕竟如涅槃相故故上疏云于种种有为境
界中皆戏论风息不知所去故名證寂然界亦名證
极灭语言三昧也。
【疏】若是二乘一坐等者百法钞云独觉善根人于一
坐之中始从不净观乃至超八十一品无间解脱道
得于尽智无生智故名为一坐若此二乘自所说真
言但得句义何以故既唯自利无深秘故阙于字门
义也。
【疏】是枢极之心者枢本也极中也乃目肉团之心非
无漏不招异熟故言四缘者一因缘谓因即缘故名
曰因缘二等无间缘谓前后心及心所体各一故名
等中间无有馀心间隔名为无开即等无间之缘三
所缘缘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所缘即缘
第四增上缘增上即缘故如彼广明。
【疏】成无碍解脱者谓有三种解脱即慧解脱俱解脱
无碍解脱以此吽字本体是诃字诃者诠一切法因
不可得义以离一切因故心得自在自在者解脱也
下有二味声故成俱解脱即是仁王经云心善解脱
慧善解脱也上有大空点表所證也得四无碍辨时
成无碍解脱又毗昙云烦恼障解脱定障解脱一切
障解脱慧解脱人得初共解脱人得第二大力声闻
得第三故名无碍解脱也。
【疏】名为證寂然界者即涅槃之异名谓住此三昧时
观诸法毕竟如涅槃相故故上疏云于种种有为境
界中皆戏论风息不知所去故名證寂然界亦名證
极灭语言三昧也。
【疏】若是二乘一坐等者百法钞云独觉善根人于一
坐之中始从不净观乃至超八十一品无间解脱道
得于尽智无生智故名为一坐若此二乘自所说真
言但得句义何以故既唯自利无深秘故阙于字门
义也。
【疏】是枢极之心者枢本也极中也乃目肉团之心非
卷七 第 611c 页 X23-0611.png
质多心质多者名为缘虑心也。
【疏】啰婆是法界心等者若依梵本萨啰嚩二合诠
一切义经云萨婆者讹略也下皆准此。
【疏】在东方大勤勇位者此即近中胎第一院之东方
也何以得知故第四疏云次于东方内院当大日如
来之上画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锐下向在白
莲华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
诸佛心印。
【疏】娑字正是心莲华等者谓此娑字本体诠于谛义
梵音娑底也(二合)此方云谛若言娑罗即诠坚净之义
此心莲华包含子实不为外境所伤名之为坚又体
性鲜洁离诸尘染名之为净是以此字当莲华部心
也。
【疏】馀皆以类言之者上云毗卢遮那亦名极暴恶乃
至观世音金刚手亦名极暴恶谓从毗卢至真陀摩
尼属如来部观世音属莲华部金刚手属金刚部今
但举三部之中随部上首其诸眷属不及遍历故云
馀皆以类言之也。
【疏】尽地而守者尽界地而牢守也孙子曰善攻者敌
不知所守今此中善守者歒不知所攻则无能侵犯
之。
【疏】提纲振领等者提其纲而网目自张振其领而衣
毛斯举谓此高峰观三昧能部类分剂一切三昧之
门故以此为况耳言二明王者降三世及不动尊也
【疏】啰婆是法界心等者若依梵本萨啰嚩二合诠
一切义经云萨婆者讹略也下皆准此。
【疏】在东方大勤勇位者此即近中胎第一院之东方
也何以得知故第四疏云次于东方内院当大日如
来之上画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锐下向在白
莲华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
诸佛心印。
【疏】娑字正是心莲华等者谓此娑字本体诠于谛义
梵音娑底也(二合)此方云谛若言娑罗即诠坚净之义
此心莲华包含子实不为外境所伤名之为坚又体
性鲜洁离诸尘染名之为净是以此字当莲华部心
也。
【疏】馀皆以类言之者上云毗卢遮那亦名极暴恶乃
至观世音金刚手亦名极暴恶谓从毗卢至真陀摩
尼属如来部观世音属莲华部金刚手属金刚部今
但举三部之中随部上首其诸眷属不及遍历故云
馀皆以类言之也。
【疏】尽地而守者尽界地而牢守也孙子曰善攻者敌
不知所守今此中善守者歒不知所攻则无能侵犯
之。
【疏】提纲振领等者提其纲而网目自张振其领而衣
毛斯举谓此高峰观三昧能部类分剂一切三昧之
门故以此为况耳言二明王者降三世及不动尊也
卷七 第 612a 页 X23-0612.png
二奉教者讷啰驮[𭌆]沙并阿毗目祛也四大护者东
方无畏北方坏诸魔西方难降南方无胜言折冲禦
侮等者即边师戎守之类也俗书云国家宅于中土
守在海外加以城池严固何敢干之今漫荼罗国家
宅于中坛守在八方之外加以城界严固何有魔事
而能干近者欤又有用此武字薰览吴地记曰海渚
有吴王阖闾与越结怨相伐筑城名曰南武城以禦
越故曰禦武也。
【疏】自此巳下明种子真言者上来巳具说真言体相
何故更别说之然以真言行者置坛作观但存种子
是故别说。
【疏】皆以自在风为体者此二圣者皆用上声诃字为
真言体(诃上字)即是大风轮故文虽不言义必有之何
以故下有三昧涅槃成佛点故又何故皆以诃字为
体为是降伏半月风轮相故前降三世真言初有诃
字不动尊真言后有悍字门故。
【疏】阿字是一切众生等者此言阿者谓经中去声阿
字之体非是直指经中去声之阿字也何以故是一
切众生佛知见性故加三昧画方是经中阿字谓即
是此心地中万善之萌故此中凡明字门须知次第
不失真言大意耳。
【疏】此中缘生幻相等者谓如上除盖障至虚空眼所
显理智因果及巳下诸尊真言皆法界中缘生既属
缘生即同幻相此缘生幻相无所不遍无所不有即
方无畏北方坏诸魔西方难降南方无胜言折冲禦
侮等者即边师戎守之类也俗书云国家宅于中土
守在海外加以城池严固何敢干之今漫荼罗国家
宅于中坛守在八方之外加以城界严固何有魔事
而能干近者欤又有用此武字薰览吴地记曰海渚
有吴王阖闾与越结怨相伐筑城名曰南武城以禦
越故曰禦武也。
【疏】自此巳下明种子真言者上来巳具说真言体相
何故更别说之然以真言行者置坛作观但存种子
是故别说。
【疏】皆以自在风为体者此二圣者皆用上声诃字为
真言体(诃上字)即是大风轮故文虽不言义必有之何
以故下有三昧涅槃成佛点故又何故皆以诃字为
体为是降伏半月风轮相故前降三世真言初有诃
字不动尊真言后有悍字门故。
【疏】阿字是一切众生等者此言阿者谓经中去声阿
字之体非是直指经中去声之阿字也何以故是一
切众生佛知见性故加三昧画方是经中阿字谓即
是此心地中万善之萌故此中凡明字门须知次第
不失真言大意耳。
【疏】此中缘生幻相等者谓如上除盖障至虚空眼所
显理智因果及巳下诸尊真言皆法界中缘生既属
缘生即同幻相此缘生幻相无所不遍无所不有即
卷七 第 612b 页 X23-0612.png
是法界不思议缘生之幻㘕字门也。
【疏】乃至十地菩萨等者此勤勇祛字之门非是初地
二地乃至十地菩萨之境界第四疏云即是十方三
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亦名诸佛心印是故十地等
非其境界言我坐道场等者正释大勤勇是威猛降
伏之义如释迦如来以知空等虚空故以三角印坐
于道场师子奋迅大精进力降伏四魔然诸世间岂
知内證空等虚空徒见外示降魔之迹于此外迹之
上立此勤勇之名也。
【疏】能不以二相见诸佛国者见法性土也又此菩萨
亦号为明妃从补阿弥陀处为名故云见诸佛国也。
【疏】能以涅槃等者谓此半字真言本体是跛字跛字
直诠涅槃第一义谛非恶字声涅槃之义欲以此法
遍一切处周给众生故加空点空遍一切故故云能
以涅槃等。
【疏】二十五有本不生故者此有字即当梵音𠴞字本
体是婆字即上释迦真言中释婆是有义现二十五
有等又此上第二含字于因缘得自在故故知此含
字重错应是𠴞字也。
【疏】即是金刚三昧者梵云嚩曰啰(二合)此名金刚嚩字
是金刚义今加女声故名金刚三昧义也。
【疏】最后难字者此难字体是娜字正诠施义谓能开
甘露门普施一切上加大空点即是真实甘露味也。
【疏】驮是法界义等者梵音驮都此云法界此法界即
【疏】乃至十地菩萨等者此勤勇祛字之门非是初地
二地乃至十地菩萨之境界第四疏云即是十方三
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亦名诸佛心印是故十地等
非其境界言我坐道场等者正释大勤勇是威猛降
伏之义如释迦如来以知空等虚空故以三角印坐
于道场师子奋迅大精进力降伏四魔然诸世间岂
知内證空等虚空徒见外示降魔之迹于此外迹之
上立此勤勇之名也。
【疏】能不以二相见诸佛国者见法性土也又此菩萨
亦号为明妃从补阿弥陀处为名故云见诸佛国也。
【疏】能以涅槃等者谓此半字真言本体是跛字跛字
直诠涅槃第一义谛非恶字声涅槃之义欲以此法
遍一切处周给众生故加空点空遍一切故故云能
以涅槃等。
【疏】二十五有本不生故者此有字即当梵音𠴞字本
体是婆字即上释迦真言中释婆是有义现二十五
有等又此上第二含字于因缘得自在故故知此含
字重错应是𠴞字也。
【疏】即是金刚三昧者梵云嚩曰啰(二合)此名金刚嚩字
是金刚义今加女声故名金刚三昧义也。
【疏】最后难字者此难字体是娜字正诠施义谓能开
甘露门普施一切上加大空点即是真实甘露味也。
【疏】驮是法界义等者梵音驮都此云法界此法界即
卷七 第 612c 页 X23-0612.png
是一切众生本觉菩提之心由下懵字相合懵字
诠于缚义梵语满驮此译云缚此缚密致坚固即是
婆字门今观驮字法界体上本来无缚字缚故(但因缘故
有)自然出于缧绁之外是以加于难字大空也。
【疏】以种种善巧等者此中毗字梵声中诠种种义巧
义诃娑难是安乐义一切凡夫二乘无般若种种善
巧方便故自不能得安乐况安乐一切众生耶。
【疏】伊字名为极无生等者谓此伊字是阿字三昧声
形分三点如首罗三目表涅槃三事名之为极无生
三昧此三昧即是涅槃清凉之池故云所谓一切智
水清凉法性池一切十地圣人大悲说法其音深妙
令众乐闻如娑啰娑妙音之鸟乐游集处今此菩萨
以伊字悲力三昧引接示导生死旷野三毒热恼众
生同共入此清凉池中释热除垢故以为名。
【疏】但法门小有差别耳等者前伊真言诠涅槃义此
邬真言诠烦恼义虽同无生而有差别耳又此邬字
诠一切瀑流不可得故若入此字门者则能以种种
烦恼恶业为如来事等。
【疏】我是大空等者此我字是迦声下第五字诠大空
义非目假者又此我字与经中噞(语检切)字等弟不相
挮谓此我字属第一等声若类至第十一音合当颔
(五感反)字今经中噞字既属第三等声疏应用第三等
誐字即声势等弟相挮虽不乖理然于韵有差下准
此知。
诠于缚义梵语满驮此译云缚此缚密致坚固即是
婆字门今观驮字法界体上本来无缚字缚故(但因缘故
有)自然出于缧绁之外是以加于难字大空也。
【疏】以种种善巧等者此中毗字梵声中诠种种义巧
义诃娑难是安乐义一切凡夫二乘无般若种种善
巧方便故自不能得安乐况安乐一切众生耶。
【疏】伊字名为极无生等者谓此伊字是阿字三昧声
形分三点如首罗三目表涅槃三事名之为极无生
三昧此三昧即是涅槃清凉之池故云所谓一切智
水清凉法性池一切十地圣人大悲说法其音深妙
令众乐闻如娑啰娑妙音之鸟乐游集处今此菩萨
以伊字悲力三昧引接示导生死旷野三毒热恼众
生同共入此清凉池中释热除垢故以为名。
【疏】但法门小有差别耳等者前伊真言诠涅槃义此
邬真言诠烦恼义虽同无生而有差别耳又此邬字
诠一切瀑流不可得故若入此字门者则能以种种
烦恼恶业为如来事等。
【疏】我是大空等者此我字是迦声下第五字诠大空
义非目假者又此我字与经中噞(语检切)字等弟不相
挮谓此我字属第一等声若类至第十一音合当颔
(五感反)字今经中噞字既属第三等声疏应用第三等
誐字即声势等弟相挮虽不乖理然于韵有差下准
此知。
卷七 第 613a 页 X23-0613.png
【疏】又加三昧大空点者此[口*怜]字具因根究竟三义
此字亦呼为𠻱亦呼啉亦呼𠻱音势虽殊义理无
异所以翻译随语势不定也。
【疏】具足一切力故等者谓初虚空无垢心中具虚空
慧清净慧行慧并各眷属名一切力故能独步无畏
故此菩萨亦名慧步所以能作师子吼等。
【疏】如如不可得故者此如如字即是释怛字之义详
此疏文经中于拿字下啰字之上应有一怛字何以
故谓从上文以业性本寂故即是释经中吃沙字一
切法离怨对即释拿字如如不可得即释怛字法界
无尘是释啰字无所乘故释阎字离诸作故释剑也
由此故知经中阙一怛字不尔疏文何有此释耶若
翻对释之者梵音吃沙(二合)拿讹云刹那即时之极速
义怛啰此释云眼或译为渡阎字一切乘本空义剑
字一切造作亦本来空若真言行者依此真言无乘
之乘无作之作瑜伽相应则能速渡生死河流得至
中胎彼岸故名吃沙拿怛啰阎剑即是菩萨所说真
言也。
【疏】诸罗刹心等者罗刹是憘啖食众生血肉者疏用
初字为真言体者即吃字也吃字正体是加字迦者
作义欲令随名而作也。
【疏】有二重等者谓就真言字门有二重加罗之字上
重男声下重女声一啖凡夫垢二啖二乘垢又初啖
烦恼垢二啖所知垢是故重言等。
卷七 第 613b 页 X23-0613.png
【疏】故今以啰字门等者谓此啰字加三昧画呼为哩
字又此哩字上与诃字相合故即是心垢不相离义
今以哩字三昧而啖食之啖犹未尽故更加傍二点
令永尽无馀即是此中迄哩二合字义也。
【疏】以一切乘本不生等者此药吃叉(二合)字疏有句义
字义二释句义是不动字义释者药字本体是野字
野是乘义吃叉(二合)云动为药字之下有恶声故即云
不动乘此是句义是故巳下明字义谓由乘此乘故
不动本处即至道场是故此药字之乘法性自尔离
诸吃字造作即證洒字本性常寂故云夜叉义若作
持明之义谓明体上有总持用持业为名若真言行
者乘此乘时隐密速疾不可为喻故名夜叉持明也。
【疏】即于其入住等者谓此真言上之二字义当于入
下之二字即当于住是故重言。
【疏】天有四种等者一生天生彼处故二世天世人得
彼定故三净天谓菩萨四第一义天即佛也。
【疏】字门可解者意合准例释之[萨/木]是不行啰是垢染
蓝是相义重言之者为对凡夫及二乘等。
【疏】一一字中当引世间净眼品等者晋译华严经云
善海摩醯首罗天于法界虚空寂静方便光明法门
而得自在大自在称光明天于一切法普游法门而
得自在功德净眼天于一切法不生不灭方便法门
而得自在大慧光天于一切法方便智海游光法门
而得自在静光音天于一切禅无量喜乐普起法门
卷七 第 613c 页 X23-0613.png
而得自在施善眼天于转痴畏游静法门而得自在
不思议天于无量境界入不起法门而得自在乐大
乘天于一切法不来不去无所依法门而得自在普
杂香天于佛境界寂静法门而得自在乐称光天于
无量境界法门而得自在更有多种十自在门如彼
广明。
【疏】是故此趣等者谓此人趣之乘即是一切诸乘之
本何以故以如来生身一切示同人法故所谓始自
王宫诞迹终乎双树涅槃八相虽应于诸根四仪但
遵于人法是故入此乘者能建大义大义者谓于秘
密藏中依大悲胎藏漫荼罗发大心修大行归大处
即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究竟又是建立阿
阿暗恶等秘密甚深之大义也。
【经】世间成就品者世者迁流念念生灭笼锁有情不
得出离名为世间成就者获得义此言含总谓今此
中真言行者所希之事或求世间或出世间今明有
相世间成就是世间之成就故曰世间成就其来意
者上来金刚手问佛三事一问云何净除诸为障者
二问云何持诵真言三问云何成果世尊次第答初
问及第二问中所持真言未明持诵之事故此品来。
【疏】尽带瑜伽者带者兼也瑜伽者相应也此中相应
者谓是真言秘密相应与常途有异如作护摩但住
事相之火非为秘密若解智光则曰相应又如言洛
叉浅释名亿深释名见是故凡厥成就皆兼浅密故
不思议天于无量境界入不起法门而得自在乐大
乘天于一切法不来不去无所依法门而得自在普
杂香天于佛境界寂静法门而得自在乐称光天于
无量境界法门而得自在更有多种十自在门如彼
广明。
【疏】是故此趣等者谓此人趣之乘即是一切诸乘之
本何以故以如来生身一切示同人法故所谓始自
王宫诞迹终乎双树涅槃八相虽应于诸根四仪但
遵于人法是故入此乘者能建大义大义者谓于秘
密藏中依大悲胎藏漫荼罗发大心修大行归大处
即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究竟又是建立阿
阿暗恶等秘密甚深之大义也。
【经】世间成就品者世者迁流念念生灭笼锁有情不
得出离名为世间成就者获得义此言含总谓今此
中真言行者所希之事或求世间或出世间今明有
相世间成就是世间之成就故曰世间成就其来意
者上来金刚手问佛三事一问云何净除诸为障者
二问云何持诵真言三问云何成果世尊次第答初
问及第二问中所持真言未明持诵之事故此品来。
【疏】尽带瑜伽者带者兼也瑜伽者相应也此中相应
者谓是真言秘密相应与常途有异如作护摩但住
事相之火非为秘密若解智光则曰相应又如言洛
叉浅释名亿深释名见是故凡厥成就皆兼浅密故
卷七 第 614a 页 X23-0614.png
云尽带瑜伽又一切众生缘等两句触物皆真所为
事业下两句造解成观。
【疏】阿阇梨等者阿阇梨即指无畏三藏于乌仗那国
或云于阗国言撰者集也谓于大品中拣取此品所
有津要独成一卷分为五品即此经第七卷是也。
【疏】当以金刚身等者此中应作四句一有是金刚身
而非金刚地二有是金刚地而非金刚身三俱是四
俱非此取第三故云当以金刚等。
【疏】当于此尊等者若作遮那持诵当于此尊心上观
圆明中现种子字即是阿字若作释迦持诵于圆
明中转作婆字若作文殊持诵常观瞒字以为种
子等。
【疏】亦一心住缘中者谓观真言之句或大或小一时
炳现如轮鬘形循环右布或诵百遍千万亿遍须得
一心住于所缘字句之中若有异缘不得名为一心
住既不名为一心亦不得名相应故云亦一心住等。
【疏】刹是法尔如是等者梵云阿刹啰此翻为字以字
巳下次第释之先释阿字者阿者因由义因一切法
本不生故即是菩提心义又刹者是展转释成菩提
心本不生义此刹字是略梵语应云迦沙寻常云乞
叉字即是法尔如是义谓法尔巳来常如是故由此
迦字诠无作义沙字诠性寂义所谓无作性寂故云
法尔如是啰字等易显。
【疏】冷然猗乐者冷清也猗(于奇切)轻安之义谓行者持
事业下两句造解成观。
【疏】阿阇梨等者阿阇梨即指无畏三藏于乌仗那国
或云于阗国言撰者集也谓于大品中拣取此品所
有津要独成一卷分为五品即此经第七卷是也。
【疏】当以金刚身等者此中应作四句一有是金刚身
而非金刚地二有是金刚地而非金刚身三俱是四
俱非此取第三故云当以金刚等。
【疏】当于此尊等者若作遮那持诵当于此尊心上观
圆明中现种子字即是阿字若作释迦持诵于圆
明中转作婆字若作文殊持诵常观瞒字以为种
子等。
【疏】亦一心住缘中者谓观真言之句或大或小一时
炳现如轮鬘形循环右布或诵百遍千万亿遍须得
一心住于所缘字句之中若有异缘不得名为一心
住既不名为一心亦不得名相应故云亦一心住等。
【疏】刹是法尔如是等者梵云阿刹啰此翻为字以字
巳下次第释之先释阿字者阿者因由义因一切法
本不生故即是菩提心义又刹者是展转释成菩提
心本不生义此刹字是略梵语应云迦沙寻常云乞
叉字即是法尔如是义谓法尔巳来常如是故由此
迦字诠无作义沙字诠性寂义所谓无作性寂故云
法尔如是啰字等易显。
【疏】冷然猗乐者冷清也猗(于奇切)轻安之义谓行者持
卷七 第 614b 页 X23-0614.png
诵之时从字出声或时微举譬如和风(春风也)谐(调)韵
(音)铃铎发响商徵分明或时高宣如叩击钟磬摇飏
迤逦乃至无有间绝想其声字流入身中清冷然以
得轻安而巳不可以世乐而相比喻如清飙等者飙
风也又如清风扇物所有昏盖(五盖)即得消灭行者尔
时虽得如是冷然猗乐昏盖消除但观十缘生句不
生动转之心名为善住矣。
【疏】当知此尊即具三密者或从字发声为语密转成
本尊为身密圆明深邃为意密故上疏云当于本尊
心上而观圆明如净满月空明圆微而于中现种子
字故疏此是第二转者前转声字以为本尊之身今
观本尊即是自身故名第二言于一相心中者虽观
本尊即是自身然不见自他之相故名于一相心中
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卷第七
(音)铃铎发响商徵分明或时高宣如叩击钟磬摇飏
迤逦乃至无有间绝想其声字流入身中清冷然以
得轻安而巳不可以世乐而相比喻如清飙等者飙
风也又如清风扇物所有昏盖(五盖)即得消灭行者尔
时虽得如是冷然猗乐昏盖消除但观十缘生句不
生动转之心名为善住矣。
【疏】当知此尊即具三密者或从字发声为语密转成
本尊为身密圆明深邃为意密故上疏云当于本尊
心上而观圆明如净满月空明圆微而于中现种子
字故疏此是第二转者前转声字以为本尊之身今
观本尊即是自身故名第二言于一相心中者虽观
本尊即是自身然不见自他之相故名于一相心中
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