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439-A¶
439-A¶ 第 522c 页

* No. 439-A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
演密钞引文
朝议大夫行起居即充乾文阁待制史馆修撰
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臣 赵孝严奉敕撰

大哉如来之教也有显有密所谓显者五性三乘是
也所谓密者总持秘藏是也若夫圆修万行具證十
身顿了一法界心直超三无数劫此乃神变加持之
力不可思议也故毗卢遮那佛亲为口说金刚秘密
主次传心印玄之又玄秘之甚秘粤从唐代有三藏
善无畏者自中天来持以梵本与禅师一行受诏同
译其理甚深尚难趣入乃请无畏再为敷说一行遂
增润其文号曰义释斯则启明门之关键也暨
我大辽国有三藏摩尼者从西竺至躬慕
圣化志弘咒典然广传授未遑论撰历岁既久逮今
方兴伏惟
天佑皇帝睿智如神
聪谋出俗以
439-A¶ 第 523a 页 X23-0523.png
至公治国赏罚无私以
大信临人恩威有济
阅儒籍则畅礼乐诗书之旨
研释典则该性相权实之宗至教之三十二乘早赜
妙义杂华之一百千颂
亲制雄词
修观行以精融
入顿乘而邃悟
肇居储邸
巳学梵文有若
生知殊非性习
通声字之根柢
洞趣證之源流欲使玄风兼扶
盛世时有总秘大师赐紫沙门觉菀幼攻蚁术长号
鹏耆学赡群经业专密部禀摩尼之善诱穷瑜伽之
奥诠名冠宗师
诏开讲会最上乘之至理由此发扬因集科文五卷
通行于世师自是谈演之暇乘精运思复撰成钞十
卷文无不周义无不摄镜先制之幽隐烛后学之昏
疑意者近报国恩远弘佛道亦既进奏亟命雕锼申
谕微臣得述前引道安天阔信侧管以徒为澄观月
高惭隔縠而莫睹强摅鄙素聊赞玄言。
439-A¶ 第 523b 页 X23-0523.png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
演密钞卷第一并序
燕京圆福寺崇禄大夫检挍太保行崇
禄卿总秘大师赐紫沙门 觉苑 撰

恭闻皇觉垂形俨十身于藏刹微言著范轶五驾于
殊途或有众生睹佛威仪而得度者或有众生闻佛
439-A¶ 第 523c 页 X23-0523.png
音声而得度者谅根器以成差遂影响而亦异然利
有攸往功不唐捐若夫理包性相义贯浅深为八藏
之泉源作一乘之钤键独标圆密迥出馀宗者则大
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其大矣哉斯经乃总持
之润府法界之灵宫金刚手方可探其𧷤莲华眼始
能窥其奥顿超位地譬之以神通速离缠痾喻之以
咒术加以入金刚界启菩提心升金刚座绍菩提种
护摩设祭大自在事火异其宗浇顶施仪色究竟受
职方其躅不入曼荼罗不依阿阇梨则不得入其手
自无畏三藏翻译之后禅师一行义释巳还绵历岁
时声光沦坠非遘昌期孰能极此今
我天佑皇帝睿文冠古
英武超今
十善治民
五常训物
博综儒经有诗赋碑记之制锦烂华明允彰乎教化
尤精释典有赞序疏章之作山辉川媚聿在乎修行
于兹邃旨夙促
宸怀爰命琐才俾宣秘咒因咸雍初提总中京大夫
庆寺属以时缘再兴未肆乃有副留守守卫尉卿陇
西牛铉守司空悟玄通圆大师弼公洎僧首紫褐师
德百有馀人同致书曰伏闻毗卢大教旨趣宏深疏
诠妙𧷤早巳著其菁华钞解至玄尚未辟于阃域傥
纳勤诚愿闻可尔尝其虽从削简未暇操䉉越大康
439-A¶ 第 524a 页 X23-0524.png
三年忽降纶旨令进神变经疏钞科则密教司南时
至矣于是敬酬圣泽兼副舆情强摭群诠谬成斯解
目之曰演密钞会于前冬诏赴
行在面奉
进呈
敕令雕印坠典斯兴
仁王之力也觉苑智亏宿种见匪生知徒然爝火之
明曷益曦轮之照庶俾来者共践玄涯尔。


将释此疏大分为二第一文前聊简第二依文正释
初文分六一起教因缘二藏教收摄三说经会处四
辨教浅深五明经宗趣六翻译传通。

且第一起教因缘分二初酬昔愿后顺当根初中分
二初明自證后释辨加持且初文者我毗卢遮那世
尊过去世时于自觉地最初一念发菩提心依三密
方便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诸度空等波罗密门超三
妄执超三执巳即證本地法界之身證此身巳常处
法界金刚宫殿以十佛刹微尘数等上首执金刚众
而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十佛刹微尘数上首诸
菩萨众为大眷属故智度云欲为诸佛内眷属欲得
大眷属等即与如是金刚菩萨无量眷属常受无尽
秘密甚深不可思议广大法乐。

后辨加持分二初
明体后辨相初明体者即以悲智而为体故遮那世
尊自受如是广大法乐由初本愿誓度无边诸众生
439-A¶ 第 524b 页 X23-0524.png
故激起大悲作是思惟一切众生皆有如是法界宫
殿二种眷属种种法乐与我无异但以无明所覆不
自觉知由不觉故轮回三有唐受辛勤备历诸苦若
我自住如是不可思议微妙境界则诸有情不蒙利
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也。

后辨相者于
是世尊作是思惟巳于三昧中现起不思议神变加
持之相经云毗卢遮那如来加持故奋迅示现身无
尽庄严藏奋迅示现语意平等无尽庄严藏乃至又
现文殊执金刚莲华手菩萨等种种相皃普于十方
宣说真言道句法上来总是酬昔愿。

后顺当根分
二初金刚启问后世尊垂答初分为二初示疑相后
伸疑问初金刚手菩萨睹佛所现加持之相仰测如
来实相之智犹如弥勒睹佛毫光神通之相作是思
惟今佛放光为欲说此为当授记今亦如是金刚睹
见庄严之相皆是外迹智者见其条末则可喻其根
本如世大龙驱雷驾电降澍大雨令鸟兽振吼百川
奔勇虽不睹其形当知此龙威势必大今佛现瑞一
时普应法界而作加持亦复如是虽不能睹佛身相
大小色像威仪然可比知如来智力必大照俗之权
尚尔契实之境当复云何后伸疑问者金刚手菩萨
由观如来加持庄严相巳复谛思惟此加持相乃从
如来一切智智为众生故之所现起又复如来一切
智智依何而得于是乘彼众心并欲自决所疑而伸
请问经云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众会中白佛言世
439-A¶ 第 524c 页 X23-0524.png
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乃至如是智
慧云何为因云何为根云何究竟意云如来不共一
切智智之果从何而得为以何法而为其因为以何
法而为其根为以何法为究竟耶。

后如来垂答于
是世尊普观众会顺彼疑问次第宣答经云毗卢遮
那告金刚手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此经七卷三十一品从始迄终皆是显斯三句之义
当知即是阿阿暗恶四字之义总也是第一起教因缘。

第二藏教收摄分二初藏收后教摄初如来所说一
大时教分成三藏一修多罗藏即是契经二毗奈耶
藏即是调伏三阿毗达磨藏即是对法又于修多罗
中分出陀罗尼门别为一藏又此通大小乘开为八
藏今遮那神变经即当第八总持藏摄问既属第八
总持藏摄何故经题之中不立总持而言经耶答经
含总别今就总故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故先哲云三
乘之外别有持明即斯是也。

后辨教摄者古来分
教总有多岐且依清凉教类有五一小乘教但说我
空纵少说法空亦未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
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始教亦名分教此既未
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三终教
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
故名为终又亦名宝教以称实理故名理为实上之
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渐四顿教但一念
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又不
439-A¶ 第 525a 页 X23-0525.png
同前渐次修行不同后之圆融具德顿诠此理故名
为顿五圆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
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
伴具足故名圆教广如彼疏今神变经典与此大同
但显密为异耳是故此经五教之中圆教所摄故下
序云此经乃秘藏圆宗深入实相为众教之源尔又
疏云此经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
住蕴中即摄诸部小乘三藏如说蕴阿赖耶觉自心
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即胜鬘法华等经
瑜伽唯识等论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生句即摄华
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入其中如说如实知自
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秘密藏皆入其中又如
释字轮旋陀罗尼义以一字摄一切字一切字全是
一字初后相摄横竖该罗一切法门不离一字即同
华严四十二字初一阿字具漫荼等亦是四十二位
举一全收疏文上下判为圆顿不思议神通之乘又
如金刚顶瑜伽指归中说五部随一一部具三十七
尊乃至一尊成三十七尊互相摄入如帝释网珠光
明交映展转无限若真言行者善达此理即同遍照
如来一一身分一一毛孔一一相一一随形好一一
福德智慧资粮住于果位演说瑜伽不共佛法乃至
顿能利乐一切有情上来总是第二藏教所摄。

第三说经会处依不空三藏所译都部陀罗尼录云
毗卢遮那成道经大本十万颂可有三百卷唐国所
439-A¶ 第 525b 页 X23-0525.png
译略本七卷缘此经来未尽处会难明且引当宗金
刚顶瑜伽比拟显示瑜伽指归云金刚顶瑜伽有十
万偈十八会说第一会名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
品一名金刚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调伏四名一切
义成就表四智印一一品中各说六漫荼罗不能具
引第二会名一切如来秘密主瑜伽于色究竟天说
具四大品广说微细实相理及说降魔醯首罗天等
第三会名一切教集瑜伽于法界宫殿说一百二十
种护摩炉一一炉所求各异第四会名降三世金刚
瑜伽于须弥顶说金刚藏等八大菩萨一一菩萨说
四漫荼罗谓大漫荼罗三昧耶漫荼罗法漫荼罗羯
磨漫荼罗乃至秘密禁戒秘密修行法第五会名世
间出世间金刚瑜伽于波罗奈国空界中略说五佛
漫荼罗及诸菩萨诸外金刚部漫荼罗等求悉地法
第六会名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于他化自
在天宫说普贤菩萨漫荼罗等乃至引入弟子授理
趣般若波罗密法第七会名普贤瑜伽于普贤菩萨
宫殿中说普贤等至金刚拳菩萨及外金刚部等及
说修行之人无时无方不依世间禁戒以菩提心为
先无为戒为本第八会名胜初瑜伽于普贤宫殿说
普贤等至外金刚部稍广于第七会大略是同第九
会名一切佛集会荼吉尼戒网瑜伽于真言宫殿说
立自身为本尊呵自身外立形像并说瑜伽法具九
味所谓华丽(金刚萨埵)勇健(毗卢遮那)大悲(持金刚)喜笑(观自在)
439-A¶ 第 525c 页 X23-0525.png
怒(金刚光)恐怖(降三世)厌患(释迦牟尼)奇特(金刚笑)寂静(瑜伽中毗卢遮
那)乃至说五部中歌赞舞仪第十会名大三昧耶瑜
伽于法界宫殿说普贤菩萨至金刚拳十六大菩萨
各各说四漫荼罗乃至偈云愚童覆无智不知此理
趣馀处而求佛不悟此处有十方世界中馀处不可
得心自为等觉馀处不说佛第十一会名大乘现證
瑜伽于阿迦尼吒天说毗卢遮那佛至毗首羯磨菩
萨及八大供养四摄等第十二会名三昧最胜瑜伽
于空界菩提场说毗卢遮那八菩萨等乃至说自身
本尊瑜伽广说阿字门通达染净无碍第十三会名
大三昧耶真实瑜伽于金刚界道场说十方一切佛
异口同音请金刚萨埵说三昧耶真实教法彼受请
巳说普贤菩萨十七字真言乃至通求世出世悉地
等第十四会名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与上同处)此经中
说普贤菩萨十六大菩萨四摄成一身广说五部互
圆融如来部即金刚部乃至法界即真如般若即实
际等第十五会名秘密集会瑜伽于秘密处说所谓
喻师婆伽处说号般若波罗密宫此中说教法坛印
真言住禁戒似如世间贪染相应语会中除盖障菩
萨从座而起白言世尊大人不应出粗言杂染相应
语佛言汝等清净相应语有何相状我之此语加持
文字化缘方便引入佛道亦无相状成大利益不应
生疑等第十六会名无二平等瑜伽于法界宫说生
死涅槃世出世间自他无二动心举目声香味触杂
439-A¶ 第 526a 页 X23-0526.png
染思虑同真如法界皆成一切佛身第十七会名如
虚空瑜伽住实际宫殿说毗卢遮那普贤外金刚部
一一说四印漫荼罗修行者与此一一尊相应皆量
同虚空法身等第十八会名金刚宝冠瑜伽于第四
静虑天金刚萨埵菩萨请佛为大梵天娑诃世界主
说五部漫荼罗引入弟子仪具三十七乃至为弟子
受学心念诵于月轮上右旋布列真言字于一一字
实相相应周而复始不假持珠遍数以为剂限但證
理门心不散动住本尊瑜伽为限等巳上一十八会
有一十四处谓法界宫有三会普贤宫有二会金刚
界道场二会俱十四处此经义当第十六会法界宫
处说也所以知者故此经云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
法界宫又云演说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即与彼同如
是会处一该一切于中法门亦复如是总是第三说
经会处。

第四辨教浅深且经开顿渐义分浅深随根器则有
差归法界则无二此经乃被上下根通显密说显谓
五性一乘该诸经论密谓字轮观行陀罗尼门略举
一二以彰教之深胜且彰自教如不空羂索苏悉地
等说修造漫荼罗须用瞿摩夷瞿模怛罗此即牛粪
及液瞿摩牛也阿夷粪也乌怛啰液也西竺之法凡
乳牛更不使用但取孳养牧于山泽水草自恣多食
香草不食谷料其粪香洁彼方共许为净用戒坛地
易施䌽绘馀牛不堪此但浅释若深释者瞿是行
439-A¶ 第 526b 页 X23-0526.png
义以入阿字门故则是诸法无行摩是我义
夷是乘义何故诸法无行以一切法我不可得故若
无有我则无所乘及与乘者故名瞿摩夷瞿
模怛罗二合此云牛液瞿摸如前释怛罗是如如离
尘垢义体即心之实相若修真言者修造内心大悲
漫荼罗能以如是如如离尘之粪液净治心地令毕
竟清净画作法界圆坛即是此中用瞿摩夷义又如
言三月持诵乃是清净圆明中阿阿暗三转方便岂
可作九旬解耶若对他教者如梵云劫跛馀教共译
为时分若度三阿僧祇时分即名成佛此中义别梵
语劫跛译为妄执妄执有三谓粗细极细此三妄
执依五根本烦恼初分成十枝第二再分成二十种
乃至第五分成一百六十随烦恼数若依于此经发
菩提心修密言行初心聚沫浮泡阳𦦨芭蕉幻事等
五种譬喻观无性空离百六十心一重粗妄执即超
一阿僧祇劫复以幻阳𦦨影响旋火轮乾闼婆城六
喻观不可得空复越百六十心等一重细妄执即超
二阿僧祇劫复以幻阳𦦨梦影乾城响水月浮泡虚
空华旋火轮等十喻观不思议空越百六十心一重
极细妄执即超三僧祇劫行者若一生度此三妄执
即一生成佛何论时分耶又如淫盗煞妄诸教共说
为波罗夷若有犯者故结为重今此教中乃是偷兰
何以故不碍菩提心故非菩萨极重此中四重者先
令不舍三宝又令不舍菩提心此即菩萨真四重也
439-A¶ 第 526c 页 X23-0526.png
若菩萨生如是心舍离于佛即名破于重禁所以然
者如来即是一切善法所从生处菩萨以自归依佛
故方有一切地波罗密等万行成就犹因阿字种子
方得生暗字之果若舍阿字自然之智则一切善法
不得生故舍佛即是断一切菩萨之命而绝其成佛
之根若行淫盗煞妄但于道有碍非断佛种故但成
偷兰偷兰遮者或云大罪或云粗恶以佛不可舍故
法僧亦尔菩提心亦然是一切诸行之本若离此心
则无一切菩萨法故舍之则犯波罗夷罪今此宗中
复以此重而为方便成就四种三昧耶戒所谓不应
舍正法舍离菩提心悭吝一切法不利众生行此戒
受时即以密印种子而加持之由此得智水灌顶见
身即同大日如来转于法轮是知此教对馀显说为
深胜尔总是第四辨教浅深。

第五明经宗趣者语之所上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此
经即以秘密不思议法界缘起观行为宗若以秘密
不思议法界缘起为宗即以观行为趣或以观行为
宗即以秘密不思议法界缘起为趣是宗之趣或宗
即趣可以意得由是疏文上下或归于不思议法界
缘起或归于甚深秘密观行其文非一不烦具出。

第六翻译传通分二初明翻译后辨传通且初唐玄
宗开元中沙门输波迦罗中印度人释迦之苗𧜟风
仪爽俊聪睿超群解究五明行该三学总持禅观妙
达其源艺术异能无不谙晓发迹中天来游东夏途
439-A¶ 第 527a 页 X23-0527.png
至北印声达帝京今上发使迎接开元四年景辰大
赍梵本来达长安初于兴福寺安置后敕住西明至
五年丁巳于菩提院译虚空藏求闻持法等并令进
内又曩时沙门无行西游天竺学毕言归回至北天
不幸而卒所将梵本有敕迎归西京华严寺收掌无
畏与沙门一行于彼拣得数本梵经并总持妙门先
未曾译至十二年随驾入洛于大福光寺译大毗卢
遮那经沙门宝月译语沙门一行笔受承旨兼删缀
词理文质相丰妙谐深趣。

后辨传通以斯经乃总
持之渊府秘藏之玄关因寄有为广示无相禅师尚
虑学者守文失意搜阅大小相应之教举显密二释
会性相微言勒成十四卷目之曰义释未及宣演玄
宗幸蜀禅师没化斯文寻坠洎我大辽兴宗御宇志
弘藏教欲及迩遐敕尽雕锼须人详勘觉苑持承
纶旨沗预校场因采群诠访获斯本
今上继统清宁五年
敕镂板流行上来六段不同总是第一文前聊拣巳
竟。

第二依文正释大分为二初明疏序后释疏文序复
分三初题名次作者后正文且序题中复分为三初
经题次经号后序字。

且经题者即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十二字
就此分二初离释后合释离释分二初翻名后释义
且翻名者梵云摩诃毗卢遮那悉提三菩提微吃哩
439-A¶ 第 527b 页 X23-0527.png
𩕳多地瑟姹曩素怛囕摩诃云大毗卢遮那云遍照
悉提云成三菩提云正觉微吃哩𩕳多云神变地瑟
姹曩云加持素怛囕云经总云大遍照成正觉神变
加持经后释义者复分为二初约三大释后约三身
释且三大者大之一字是体大谓一真法界横遍十
方竖穷三际莫寻其始宁见中边非生非灭无去无
来此即名为体大毗卢遮那四字即相大谓光明遍
照即日之别名除闇遍明义故具常乐我净恒沙性
功德故即相大也成佛神变加持即用大谓以圆满
觉体尽诸障故起三种神变加被住持护念众生故
以神境神变加持故令增威以记说神变加持故令
益智以教授神变加持故令益辨即三密方便总摄
三类变化十重他报用周法界应物现形导万种情
根归一乘智火即用大也故起信云一者体大谓一
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
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世出世间善因果故
又大毗卢遮那俱属体大成佛二字即相大神变加
持用大也又或大之一字是总毗卢神变等是别体
相用三而皆大故二约三身义释者大毗卢遮那即
法身成佛即报身神变加持为应化身又或大属法
身毗卢遮那成佛俱是报身神变加持即应化身或
可大之一字即通三身所谓大法身大报身大化身
也若真应无碍即卢遮那是毗卢故全毗卢之体是
释迦故名号品云或名毗卢遮那或名释迦牟尼三
439-A¶ 第 527c 页 X23-0527.png
大三身或同或异如理思之经者能诠声名句文四
法为体依瑜伽论兼所诠义五法为体若释义者即
贯常摄法四义为名或依杂心说经有五义涌泉出
生显示绳墨结鬘涌泉则澍而无竭出生则展转滋
多显示则彰事理绳墨则楷定正邪结鬘同线线能
贯华结成鬘故后合释者大之一字即是体大毗卢
遮那即是相大成佛神变加持即是用大谓成佛二
字自利果圆神变加持利他妙用也神是其智变即
是境是变之神从境得名或神即变当体立号神变
上即有加持用故神变即加持又神变即能发三种
神变加持乃所发三种表业是神变之加持望成佛
二字即是所起从能起以彰名是成佛之神变加持
此则用大若三大差别相望是大之毗卢遮那是大
毗卢遮那之成佛神变加持作依主释若三大不相
离者大毗卢遮那即成佛神变加持作持业释经之
一字是能诠大毗卢等是所诠能所相望依主为名
或经是通名大毗卢等是别号以别拣通亦依主释
若广释经题如下疏明上来总是释经题竟。

次疏号者即义释二字义谓义理即经旨趣释谓解
释即疏文言谓以疏主制十四卷之雄文释一七轴
之奥义是义之释名为义释或以义释二字俱属疏
文采众典之妙义释一经之微言义即释故望上经
题作释是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之义释依
主为名上来总是疏号巳竟。
439-A¶ 第 528a 页 X23-0528.png

后序字者序谓由序起疏之端由或序者说也宣一
部之大旨故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即屏墙也表一
宅之庠序也若转训时序者绪也如茧得绪序尽茧
之丝若疏得序序尽疏之意故称为序疏为所序序
是能序能所相望依主为名故云大毗卢遮那成佛
神变加持经义释序前文有三总是释序题竟。

次明作者释者沙门之通称温古即序主之别讳温
者寻也古者故也法师憙温寻故事建立新规故以
称焉论语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注曰温寻
也寻绎故者又知新可以为师故曰温古撰者述也
特谦立名故曰释沙门温古撰。

后正文者 序 持明藏者秘藏之都称也谓此经
大本有十万颂正诠一切总持明咒别为一藏故曰
特明藏也。

言持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总持通四一法总持
持能诠教二义总持持所诠义三咒总持谓是真言
四忍总持能于前三决定忍可今言总持者四总持
中此属第三虽属第三能摄馀故馀三不能摄于此
故问曰诸教说总持皆以念慧为体何言咒总持谓
是真言答云总持之体有通有别通则目于念慧若
法义咒忍俱以念慧而为体故是法之总持义之总
持等从所说所解等而立其名有法义等别若论别
体咒总持谓是真言也若尔既是真言云何能摄馀
三耶释曰非此真言唯目能诠具教理行果四法而
439-A¶ 第 528b 页 X23-0528.png
为体由具教故能摄法总持具理故能摄义总持具
行故能摄忍总持馀之三种总持不能摄此各取法
义忍而为体故故不相违又以第三此宗所尚就宗
明义故能摄馀是以序云无量事迹所有文言结会
指归无非秘密之藏故下疏云犹如揽结众发戴之
在首揽结众发者总摄诸教也戴之在首者表出众
乘之上也至乃如地载万物等故名为持又持谓加
持梵语地瑟姹曩此云加持通三密也或云忆念唯
意密故故下疏云诸佛如来自證三菩提出过一切
心地现觉诸法本初不生是处言语尽竟心行亦寂
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则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生
死中人乎由是世尊往昔悲愿而作是念若我但住
如是境界则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此自在
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
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譬
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
情所对悦可众心又下疏云入真言门略有三事一
者身密门二语密门三者意密门行者以此三方便
自净三业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
满足地波罗蜜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故大
品云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上菩萨位得不退转或
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法轮龙树以谓如
远行乘羊去者久久乃到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
发意顷便至所诣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
439-A¶ 第 528c 页 X23-0528.png
尔不应生疑则此经深旨也。

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二合)此译云明破
暗为义梵语漫怛啰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
能破众生烦恼暗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故下疏云
由不了真谛名为无明由无明故而有诸行生种种
苦虽菩萨入于地位然犹未了如来甚深秘密之境
即是微细无明亦复是苦佛为彼等说此明咒究竟
令知佛之境界除无明苦获涅槃乐般若心云是大
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空即斯义也又名谓诠显
通四法故声名句文能显义故即总持教犹暗夜金
玉藉灯炬以显彰人颜妍媸由镜鉴以区别华严经
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
了又清凉云至圣垂诰镜一心之玄极等法喻配合
易可知矣又三密中属者通途教体多语密也别释
明者据身密也故下疏云从如来身口出者名为真
言从如来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问曰前以明字
属教即声等四法今言从身生者名明何有声耶答
如下疏云从身发吼等声说亦有声也仍以身密而
为体故或依身立名句等如下布字法于身分上显
三重字轮即三转法轮义也前据多分依声立教不
遮亦依色香味等假立三故如楞伽经云大慧见此
世界蚊虻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等但
由显理生解即是教体岂要唯局言声者哉如丝竹
传心目击存道等类故曰明也亦持亦明持即是明
439-A¶ 第 529a 页 X23-0529.png
或是持之明作释随应故名持明。

藏者能摄义故天亲论云何缘名藏由能摄故谓摄
一切所应知义此义意言由能诠教能摄一切所应
知义令不失故立以藏名梵云赖耶即巢室之藏也
安住此中不为频那夜迦风雨之所侵故或云俱舍
即鞘室之藏诸佛依此而安住故或云[萨/木]啰贺即胎
藏之藏诸佛从此而出生故或云[萨/木]啰婆即府库之
藏今且取府库名之为藏由如世间国大库藏即能
蕴摄种种杂宝出内取与赈济无穷持明藏亦尔蕴
摄诸佛秘密法义利乐无尽故以为明藏有其四拣
馀三故持明之藏或持明即藏作释可知故曰持明
藏也。

言宗分条流至久矣者彰其本末也宗者本也分谓
支分条乃枝条流即流派谓此明藏大本十万颂以
其太广博传法圣者撮其宗要凡三千颂(此即宗也)有多
支分所谓阿阇梨支分弟子支分择地支分造立曼
荼罗支分乃至灌顶护摩等支分(即其分也)又于彼支分
中展转蔓延枝派无尽夫法门浩广牢究津涯故有
随宜化诱应物施缘多于大部之中略出别行欲令
披枝叶穷其根抵寻波澜究其源穴也名曰条流今
此中条流之经自后汉明帝巳来宣传翻译代有其
人北凉沙门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元魏沙门佛
陀扇多译金刚上味陀罗尼等经周沙门阇那耶舍
译佛顶咒等经东晋沙门帛尸密多罗译孔雀王等
439-A¶ 第 529b 页 X23-0529.png
陀罗尼经宋沙门昙摩密多译虚空藏等经大唐沙
门玄奘译不空羂索等经菩提流支译不空神变等
经乃至金刚智不空等大弘斯典具如开元释教录
所载故曰宗分至久矣也。

序 世之学者至中道者谓古来传译条流之经虽
盛行于世然世间修学之者不见巨本不偶明师但
多存心于有为事相少能契会于无为中道故清凉
云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
家下疏云如馀菩萨为求无上道故虽难行苦行终
不能得瑜伽行者若具方便一生可就以知甚深缘
起中道法门故真言又如云落叉此名为亿即十万
数亦名为见见谓真言行者作成就时境界现前即
以心目观之一缘不乱即是瑜伽落叉之义而今世
间执苏悉地等经不知秘决如文而住但诵十万遍
欲希悉地何时可获耶或可言有相者行者不了多
分执一切法有故名有相不遮少分著空亦不契中
道又或执空仍有边相俱名有相不合中道故云世
之学者等。

序 其瑜伽行法等者梵语瑜伽此云相应即此相
应具通显秘且显教者而有四种如瑜伽疏云一境
喻伽有总有别初总者释论解云谓一切境无颠倒
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此之四境如次与
彼理教行果有相应义后别者楞伽经云若观真义
除去分别远离瑕秽无有能取亦无所取尔时在定
439-A¶ 第 529c 页 X23-0529.png
当见瑜伽如是等法一一皆具无倒等四相应义故
名曰瑜伽二行瑜伽者复有总别言总行者谓一切
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为瑜
伽其别行者月灯经中修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说为
瑜伽此于一切顺果行中最为胜故慧到彼岸经中
说般若波罗密多名胜瑜伽导大乘行此殊胜故三
果瑜伽者亦分总别初总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
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名曰瑜伽后别者然诸
经论就相随根种种异说大义经中说如来地无分
别智及以大悲名曰瑜伽自利利他常无尽故四教
瑜伽者即说境行果三之教名教瑜伽称正理故顺
正行故引正果故故皆瑜伽有义五法名曰瑜伽前
四同前五者利生药病相应名曰瑜伽若密宗所明
瑜伽行者正是法界字门观行也若以阿字本不生
义观即属理法界观遍一切处与理相应故下疏云
但此中一切众缘皆成法界标帜所为事业尽带瑜
伽义当阿字遍一切字凡开口动舌皆带阿音若随
事法界别观下疏以字门作三重四重曼荼罗异故
或以阿缚罗诃祛五字而配五轮次不差故疏云凡
行者欲修观时先当住瑜伽座以阿缚罗诃祛五字
加持自体如悉地出现品及供养次第法中说所以
然者诸佛无上菩提虽复寂寂无相然要当以金刚
身坐金刚地方可入證自馀虚幻身土力所不堪等
(云云)其中字字三密各别观时上下非一乃至五部
439-A¶ 第 530a 页 X23-0530.png
色相各异皆属事观若作事理无碍观时随一一事
下即归理故下疏如以梦幻等五六十喻观一切法
皆顺空理复次行者初依有相瑜伽世间成就故渐
净六根面见十方诸佛乘此加持妙用游戏神变广
利众生然犹属世间悉地今观如是悉地但从众缘
生故无有生灭断常去来一异皆如梦幻泡影镜像
水月乾闼婆城即缘生无性举体即空事即理也凡
一切字皆揽阿字之所成故若无开口之音何有随
宜之说譬千里之程由初步而即登九仞之山亏一
篑而不立即理成事也若事事无碍法界观者下疏
复次所以从小至大摄大归小者欲令行人心自在
故由彼心力卷舒无碍渐能以一微尘包含无量世
界此无量世界内一微尘中又云复次行者以常修
习相应故不思议法界标帜转更现前能观自身即
是本尊身观本尊身即是自身如是不二而二二而
不二若观本尊心佛为自身时即见自身在本尊心
圆明中于自心上亦有微细圆明种子能令渐次增
广卷舒自在若观自心中佛为本尊时即见如来在
行者心圆明中于佛心上亦有微细圆明种子渐能
增广卷舒自在皆无障碍互不相妨故经云乃至本
所尊自身像皆现也即因果交彻生佛互收上来四
法界观义粗略释之于文焕矣今言瑜伽即当秘密
又复秘密之中复有秘密耳行谓观行隐谓秘隐谓
持明藏或宗分或条流虽传译久矣然世修学之者
439-A¶ 第 530b 页 X23-0530.png
但守文失意多存有相牢契中道盖此秘密瑜伽观
行之法秘隐未得显明且如苏悉地等经说弟子将
灌顶为息障故作息灾护摩之法凡作火供须与息
灾事理相应所谓火炉薪木形色憙怒时分真言密
印本尊等所有支具及所求果皆须相应然此但是
浅略有相方便未能正契深密无为中道何以故瑜
伽行法秘隐而未显明故若作深秘瑜伽释者此护
摩支分是众因缘义世间因缘能生三有灾患今还
以此为慧火之资供养一切普门身增益不思议势
力经云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
诸弟子悉皆甘嗜即是护摩瑜伽之义故苏悉地等
诸经要用此宗决之方见深意耳故云其瑜伽行法
隐而未明。

序 夫法流不通等者夫即语辞法即教法瑜伽教
法也水行曰流教法如流故曰法流言不通者拥滞
不行也言弘道等者弘谓弘扬道即教道者即假者
忧谓忧伤诸瑜伽法流拥滞未得通行即弘扬教道
之菩萨能不忧伤者哉故论语云子曰吾衰也久矣
不复梦见周公注曰孔子衰老不复梦见周公明盛
之时梦见周公欲行其道今借而用之孔子则忧治
国之至道不行菩萨则伤利物之法流斯拥治国之
至道不行人罹非法利物之法流斯拥行乖中道又
起信钞云诸佛教法欲破灭时传法菩萨当不惜身
命发不退心即造章疏讲宜经论奖劝后学使灯灯
439-A¶ 第 530c 页 X23-0530.png
相续是护教也且佛垂正教本在流通令诸众生出
于生死今乃隐废即是灭义不必同始皇之煨烬矣
又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见善不
能改此四者是吾之忧也故曰弘道者等。

序 乃秘藏圆宗等者此经乃是毗卢遮那如来亲
演执金刚莲华手同禀非普为一切故称秘藏故下
疏云秘密者即是如来秘奥之藏久默斯要如优昙
华时乃说之苟非其人则不虚授不同显露常教故
曰秘藏问华严法华涅槃经等佛亦亲宣名为秘藏
华严疏云大华严经者诸佛之秘藏彼又释云谓此
华严圆经即是一乘秘密之藏三世诸佛悉并宣说
等岂非秘藏耶答华严等经虽彰秘密教属显故大
乘四藏之中即属第一修多罗故今时此经称秘藏
者不属显故八藏之中即是第八陀罗尼藏故又此
中称秘密者不同馀故何所以耶谓此经以三密为
宗故下疏云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究了言
身密者即是诸印如四重漫荼罗一一本尊各有身
印若观此者即知此尊所表秘密之德语密者即是
诸尊所有真言若闻此者即知此尊内證之德意密
者即是本尊瑜伽之观乃至与此相应即入如来意
密之藏又下秘密漫荼罗品中偈云最初正觉等敷
罪漫荼罗密中之秘密大悲胎藏生疏释云然此大
悲藏生前巳说竟何故更说有何差别耶然前所说
虽为秘密更有秘中之秘密中之密若不得此法者
439-A¶ 第 531a 页 X23-0531.png
设通达前法亦不成故是以最为秘要若解此者一
切世间出世间诸漫荼罗皆同用之无所不入所以
此经独称秘藏盖由此也秘中秘义至文当悉。

言圆宗者圆谓圆满由含总故宗谓宗主由尊尚故
此经总能含摄一切大小性相诸法故下疏云以此
经者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住蕴
中即摄诸部小乘三藏如说观蕴阿赖耶觉自心本
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如说极无自心十缘
生句即摄华严般若种种不思议之境界皆入其中
如说如实知自心名一切种智则佛性一乘如来秘
密藏皆入其中如是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故
曰圆宗问何以得知答为此经也语其广包具无量
乘论其深胜直归一乘同华严故故下经云云何如
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为无量
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种种方便道宣
说一切智智或声闻乘道或缘觉乘道或大乘道或
五通智道或愿生天或生人中及天龙夜叉乃至人
非人等身各各同彼言音住种种威仪等疏释云复
次此中问意即是发起大悲胎藏漫荼罗也于萨婆
若平等心地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邪等四重
法界圆坛此一一本尊身语心印皆是一种差别乘
也即名广包具无量乘故又经云而此一切智智道
一味所谓如来解脱味疏释云且如有人志求五通
智道即于大悲胎藏现韦陀梵志形为说瞿昙仙等
439-A¶ 第 531b 页 X23-0531.png
真言行法行者精勤不久成此仙身更转方便即成
毗卢遮那身也如是或现佛身说种种乘乃至现非
人身说种种乘随类形声悉是真言密印或久或近
无非毒鼓因缘即名深胜直归一乘且如此宗正显
密义旋陀罗尼一字即摄一切字一切字全是一字
初后相摄举一全收横竖该罗一切法门不离一字
全同华严四十二字初阿具后荼等亦是四十二位
举一全收正当此经所尚之理故疏上下判为秘密
圆顿不思议成佛神通乘也如下疏云私谓然大般
若等中具说洗涤观心之事然须有本今行人先约
别缘起观乃至具见十方佛会诸世界等种种境界
而后约般若洗涤净除即成不思议大用顿入佛果
若不知行行次第但观彼文不入深故多错会经意
直尔入空失圆顿道也斯乃即当华严十宗之内圆
融具德宗但显密有殊矣。

言深入实相者深者形浅入者达解实者拣权相者
体相如下疏云真言行菩萨以阿字门观阴界入时
即阴求心离阴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即时
悬悟自心本不生际于如来知见大菩提道中远尘
离垢得法眼净当知此观最为秘要法门又如馀远
离方便诸菩萨渐次修习戒定智慧于无量劫以种
种门观人法二空犹未能远离心之影像今真言行
者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人
法戏论净若虚空成自然觉不由他悟当知此观复
439-A¶ 第 531c 页 X23-0531.png
名顿悟法门也若入此门即是初入一切如来境界
譬如弥勒开楼阁门内善财童子是中具见无量不
思议事非以言宣但人者自知耳故云深入实相。

言为众教之源尔者为者作也众教者表非一故水
本曰源意云此神变经与一切教而为根源且千流
万派起自昆崙积石之山十二分经出乎总持秘密
之藏详此序意而有二种一开渐本即此文是二摄
末本如下序云此中具明三乘学处乃至当知无量
事迹所有文言结会指归无非秘密之藏又下疏云
且以阿字或加下画或安上点或置傍点则成四用
何者如佛心是一约本不生理名阿上约本不生
行名阿长约本不生菩提名暗约本不生涅槃
名恶则成四义四相虽复不同而体未曾有异一
切言教皆出于阿字譬如无热恼池四河流出展转
无尽普遍大地又约字轮对如来方便智更有第五
长恶字门此是开渐本然此五字即是真言名一
切如来正等觉心能统收一切佛法无有遗馀今且
约一途修行次第故作浅深差别说之而实五字各
是一如来智各各统收一切佛法及无量言教尽入
于阿之一字有若众流入海同归一味此是摄末本
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若尔何故
判宗教处言开渐本辨所诠处言摄末本释曰各据
义别或互影显故不相违。

序 厥有中天竺者厥犹其也中天竺者西城之名
439-A¶ 第 532a 页 X23-0532.png
或云印度印度有五此当中也三藏者谓此师解三
藏法翻译三藏全取他名有财建号言字输波迦等
者字即名字输波迦罗善也僧诃无畏也此出经句
至下当知。

序 业该八藏等者业谓学业该谓该通八藏即经
律论陀罗尼大小乘异藏有其八滞带为名名冠五
天者名谓声名冠谓冠束谓我三藏业该八藏故得
芳名冠束于五天竺国即是独步于五天矣言传授
此经等者传谓翻传授谓付授嘱授即翻译付授此
经也寔犹实也为作也宗主也匠即师匠盖取巧义
即作者也谓我三藏翻传嘱授此经实为宗主师匠
而巳如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白土)
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削也)之(郢者古之善涂塈作泥者施广领大
袖以作涂而领袖不污小有飞泥误著其鼻端因令匠石运斤而斲之)匠石运斧成风听
而断之(瞋目恣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耳若使
拙而断之非徒无效而巳或更致其傍损今我三藏
性爱恬简静虑澄神时开禅观奖劝后学人或疑问
剖析无滞(此出大录)又于真言事业曲尽能事善得变通
譬如规矩绳墨众匠所同而运思精微独得其妙由
是玄宗诏译此经可谓文质相半妙谐深趣若使暗
于斯理肤受之辈而翻译者或错用梵言失于秘密
圆顿之旨故云传授此经等言顷有诏至扈从者顷
者时也诏谓诏命迎谓迎接扈谓陪扈从谓随从开
元四年三藏至北印度境声誉巳达京师玄宗发使
439-A¶ 第 532b 页 X23-0532.png
迎接于福先寺安置至开元十二年有诏并一行随
驾入洛故云顷有诏等。

序 禅师一行等者禅师者即是禅宗之师匠也禅
有南宗北宗未审是何宗之师谓即北宗之师也准
禅门师资承袭图所示第五祖弘忍大师门下有二
弟子一是慧能即南宗也一是神秀即北宗也北宗
弟子名曰普寂即疏主之师也图云忍生十子能和
尚直入其嫡于中秀弟子普寂化缘转盛为二京法
主三帝门师(今引此者要知疏主之所宗也)

一行者疏主之讳夫
圣人作则必不徒然唯一为行故曰一行如大宝积
经善住意天子复白文殊师利言大士所言禅行比
丘何等是耶文殊师利言天子若彼比丘于一切法
但取一行极相顺者所谓无生是为禅行(云云)今之
疏主取何一行是为禅行且以阿字而显示之阿字
者诠一切法本不生义即是无生故经云阿字门一
切法本不生故释曰以一切法无不从众缘生从缘
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观此能生之缘亦复从众
缘生展转从缘谁为其本如是观察时则知本不生
际是万法之本如闻一切语言时即是闻阿字声如
是见一切法生即是见本不生际若见本不生际即
是如实知自心若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如
来部唯用此阿字而为真言今疏主但取此一字而
为其行即是一行三昧故曰一行命世之生也者谓
应天命而生世也外典云一千年有圣人生五百年
439-A¶ 第 532c 页 X23-0532.png
贤人出盖与此经出与时运符会故曰命世而生也
又开元中有道士刑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圣人乎
汉之洛下闳造历一千年后八百岁当差一日云则
有圣人定之今期年毕矣而一行造大衍历正其差
失即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斯亦足为良證
也。

序 明鉴纵达等者上句定也下句慧也上句者谓
寂光鉴照无不恣修而通达也纵者出自论语大宰
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
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比况可知下句者智谓智解周
谓周悉变谓权巧通即晓畅谓我疏主不但明鉴纵
达亦乃智解周悉至于世间权巧之事靡不晓畅如
明皇杂录云初沙门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
济之约数十万一行常思报之至开元中一行承玄
宗敬遇言无不可未几会王姥儿犯杀人狱未具姥
诣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之君上执
法难以情求如何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一
行从而谢之终不顾顾行心计浑天寺中工役数百
乃命空其室内徙一大瓮于中央密选常住二奴授
以布曩谓曰某方某角有废园汝中潜伺从午至昏
当有物入来其数七者可尽掩之失一则杖汝如言
而往至酉后果有群豕至悉获而归一行大喜令寘
瓮中䨱以木盖封以六一泥朱题梵字其徒莫测诘
朝中使叩门急召至便殿玄宗迎问曰大史奏昨夜
439-A¶ 第 533a 页 X23-0533.png
北斗不见是何祥也师有以攘之乎一行曰后魏时
失荧惑至今帝车不见古所无者天将大惊于陛下
也夫疋妇疋夫不得其所则陨霜亦旱威德所感乃
能退舍感之切者其在葬枯出系乎释门以瞋心坏
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如臣曲见莫若赦天下玄宗
从之又其夕大史奏北斗一星见凡七日而复故云
智周变通言今上屈之等者上即主上即玄宗皇帝
屈谓抑请宴安也息也正取宴坐中掖内𨓍也即玄
宗抑请久常宴坐于内𨓍也当睿宗即位敕东都留
守韦安右以礼徵之一行固辞以疾不命应遂往荆
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至开元五年玄宗
令其族叔礼部朗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故曰
今上屈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大殿帝就之访以安国
抚民之道言皆切直元有所隐玄宗初见谓曰卿何
能对曰唯善记览帝因诏掖𨓍取宫人籍以示之周
览既毕覆其本记念精熟如素所习读数幅之后
帝不觉降御榻为之作礼呼为圣人故曰久宴中掖
序 闻三藏等者闻谓听审三藏即译主蕴者藏也
法宝者持明教也囊者宝器思者思念起谓发起予
者我也请者求也谓禅师审闻无畏三藏来从天竺
蕴藏持明法宝在心器之中欲将此法流通震旦即
自思念发起我教者唯一行乎欲令一行请求可与
同共翻译此经也起予之言盖出论语子曰起予者
商也(商者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始可与言诗矣(包曰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
439-A¶ 第 533b 页 X23-0533.png
可共言诗矣)今三藏思念言一行能发明我意可共译经
矣言奉诏等者奉即禀奉诏谓诏命与者共也即是
禀奉玄宗诏命共三藏翻译出此神变经也仍为笔
授者仍者复也笔谓笔削授谓付授录中或用此受
字即禀受也又录云沙门一行笔受承旨兼删缀词
理文质相半妙谐深趣故曰奉诏等言译语比丘等
者谓以梵本译作唐言宝月者法师之讳也练诸教
相者练谓练覈练覈诸教性之与相也善解方言者
善能也此解字通上去二音解(上)谓解释善能解释
华言符合梵语又解(去)谓达解善能达解东西两方
之言音故能译语耳。

序 非禅师不能等者非者不也禅师者谓能以诸
禅那之要轨匠众人故曰禅师扣系也幽深也关键
也谓此经乃秘藏圆宗深入实相若不是禅师明鉴
纵达智周通变又复命世而生则不能扣击其幽深
关键言非三藏等者莫能者不可也[改-己+易]谓宣[改-己+易]至极
也𧷤深也谓以此经理归一字事入千歧秘中之秘
密中之密不是三藏学该八藏名冠五天则不可宣
[改-己+易]其至极深𧷤者矣。

序 此中具明等者此中者指此经中也具谓具足
明谓显明三乘者二乘及菩萨为三运载名乘学处
者修学之所也谓此经中具足显明二乘及菩萨乘
修学之处故问此经既是秘密之藏不妄与人何故
具明三乘学处菩萨则可若明二乘学处岂非妄授
439-A¶ 第 533c 页 X23-0533.png
耶答此经不同常教上从诸佛菩萨下至世天龙鬼
入此漫荼罗者无非大日如来之体如大悲胎藏漫
荼罗第三院中皆是释迦眷属彼中说声闻缘觉真
言虽明谛缘之理然归阿字门以入阿字门故一切
众生本来离一切因缘以知诸法常寂灭故化城亦
灭如是无疑悔时是名决了声闻法又能以吽字声
令一切普闻即是此中声闻之义故云具明等及最
上乘者及者兼也不但具明三乘修学之处兼亦明
说无上一乘正所宗故又及者拣别拣别三乘外有
最上持明法故故古人云三乘之外别有持明最上
乘者谓于诸乘最为上故又或云金刚乘无上乘一
乘故陀罗尼序云金刚一乘甚深微细持明等如上
故云及最上等。

序 欲令学者等者从欲令至无相巳上显终教之
意从一一下彰圆宗之理知世间相性自无生故者
相即事有为也性即理无为也自无生故者即表理
体本不生故因寄有为广示无相者即事不碍理一
一推覈以尽法界之缘起者即无障碍法界大缘起
也如下字轮品三十四字更互助成即为轮体若随
阙一字即不成故即是法界缘起随阙一法缘不成
故且如暗字为菩提果轮时即釰欠等馀字助成若
以阿(平)字为行轮时即迦遮等馀字助成若随阙一
字皆不成故乃至阿字菩提心轮恶字涅槃轮等亦
复如是如世间事轮籍毂辐辋等众缘得成阙一不
439-A¶ 第 534a 页 X23-0534.png
可然此缘起具总具别有同有异亦成亦坏即世亲
六相圆融之义具矣故云以尽法界之缘起尔。

序 当知无量等者当知此中无量事相之迹收结
通会指决所归之趣无非此秘密之藏者欤又此指
字应作此旨字旨谓宗旨归谓归趣意云若能一一
推覈究尽法界缘起尔是故真言行者应当了知无
量事相教迹所有文字语言总持收结通会宗旨归
趣无不是甚深秘密持明之藏者也。

序 尚虑等者尚者加也转训为复虑谓忧虑持谓
受持诵谓讽诵守者执也失谓亡失意谓意趣意云
虽将无量事迹所有文字语言收结通会宗旨归趣
无非秘密之藏尚复忧虑受持讽诵之者但执守能
诠之文言亡失所诠之意旨如下疏云且如东方宝
幢佛乃是初发净菩提心义岂得但作四方解耶以
此例之诸馀法门皆可意领故云尚虑等。

序 禅师又请等者尚虑持诵者守文失意又请三
藏解释禅师随其解释寻记录之无有真言不穷其
趣无有密法不尽其义又控举浅略深秘两释融会
众多经中微妙言教皆同一味故下疏云如一切经
中或说诸蕴和合我不可得或说诸法从缘生都无
自性皆是渐次开实相门彼言诸法实相者即是此
中心之实相心实相者即是菩提更无别理下文出
所以但为薄福之人而能自信作佛者甚为难得故
世尊且令净诸垢障(不堪受是法随宜方便说也)将护其心要待
439-A¶ 第 534b 页 X23-0534.png
时义契合然后为说即心之印(正是其时也)又下归宗今
经则不如是直约诸法令识其心(即上引二乘真言是)所以此
经名为秘密之藏也支分有疑等者谓疑护摩之法
为是灌顶支分中摄为是引入弟子支分中收彼中
疏释然护摩法通一切法事中非但加持弟子而巳
故宜别作一种支分故别开出护摩支分今略示一
隅馀文可悉。

序 都释门威仪等者威仪者释门主者之称如今
都僧录也即今道门犹存此职智严者师讳也按开
元录云沙门释智严于阗国王之质子姓郁持名乐
(音洛)幼至大唐早居荣禄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
封金满郡公而立性淳质实信居怀请舍宅置寺神
龙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墨制云人之情也莫不贪
惜禄位卿之愿也乃欲弃俗出家袭兰若之踪起禅
那之行忽省来奏嗟赏兼怀特遂所祈或成高志以
景龙元年十一月五日和帝生日舍家剃落法号智
严仍请住终南山至相寺精苦居怀幽栖积念加以
经明唐梵智照幽微宝积真诠如来秘偈莫不屡承
纶旨久预翻译频奉丝言兼令證译开元九年于石
鳖练若及奉恩寺译决定业障经等四部并文质相
兼得其深趣具如录中所载盖法师有此学业所以
禅师见嘱伏之。

序 良时难会信矣者谓良时难会之叹今可信矣
此出论语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注云回
439-A¶ 第 534c 页 X23-0534.png
翔审视而后下止谓回旋翔审察观瞻然后下止即
是翔止得所也意显山梁雌雉得其时而人不得其
时也按唐录开元十五年安禄山背乱自范阳起兵
直抵汴洛当时玄宗大驾幸蜀此时天子蒙尘万姓
岂得安处其时禅师造却此释未遑宣演值此时乱
辞师息化故有此叹矣。

序 夫经中文有隐伏等者谓漫荼罗中圣贤之位
以第三院说作第二其第二院却为第三其理难明
故云隐伏又前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正明引入弟
子灌顶即是预说下文世间成就品灌顶之事世间
成就品所说即是显明前品灌顶故云前后相明又
谈阿字本不生处显其不变即理法界或说阿字能
生诸字显于随缘成事法界故云事理互陈皆是如
来善巧方便欲令行人从师禀授故曰夫经中等。

序 温古者师讳也师学该显密职在翻译准开元
录金刚智三藏于资圣寺译瑜伽念诵法七俱胝等
经四部法师笔授若非深达秘旨焉能措笔于是哉
言尝接诸贤等者即序主陈制序之意也谓予巳尝
攀接诸多翻译之英贤末后席肆预先闻此经是至
极绝待不可比对秘妙之法门按开元录沙门金刚
智译金刚顶瑜伽念诵法四卷七俱胝陀罗尼经时
嵩岳沙门温古笔授具如彼说序主宿登翻译之场
必是曾与诸贤商推斯经深秘之事故云尝接等言
非敢窥测者陈谦敬也谓此绝待秘妙之法门理等
439-A¶ 第 535a 页 X23-0535.png
天高言方海浚理等天高岂得以管见窥言方海浚
焉能以蠡情测但专注一心归依敬仰耳。

序 辄以等者序主云我于如是绝待微妙之法门
不敢窥测其高深但辄然以疏谬鄙拙之情思叙述
乎根本枝末者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