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479a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会解卷第十三      邈三
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房融笔受
师子林沙门 惟则 会解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脩学妙
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
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卷十三 第 479b 页
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
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温陵曰内摄为要故先说妙门先持四律
四律为本馀戒为末故四律洁净则枝叶
不生缘尘不偶魔事潜消正定可入矣心
三即意三备举十重也真际曰口四即妄
言绮语等四也然则前妄语谓大此妄言
即小或举总数耳。】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
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
卷十三 第 480a 页
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
华所说心咒。」

【温陵曰现业易制自行可违宿习难除必
假神力今夫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
染不教而能不愿而为隐然若有驱策而
不能自已者宿习之使也德隆而福鄙行
善而身凶多障多冤数病数恼绵然若有
机缄而不能自释者宿习之召也兹非一
生一劫之缘乃无始来念念受薰者故非
神力莫能脱之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此云
卷十三 第 480b 页
大白伞盖即藏心也量廓沙界曰大体绝
妄染曰白用覆一切曰伞盖神咒从此流
演故名心咒无见顶者华严九地知识自
说为佛乳母初生亲捧持谛观不见顶示
顶法不可以见见也长水曰前说定慧破
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
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證何待。】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
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
罗汉彼尚[媱]女无心脩行神力冥资速證无
卷十三 第 481a 页
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
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温陵曰登伽[媱]质犹能速證声闻道器固
易冥资也云何合作何况吴兴曰爱心永
脱指初闻咒得阿那含也成阿罗汉指前
文殊简圆通后也若尔由闻法故方成无
学何谓神力冥资邪良以密承咒力显籍
法音内资外薰乃能速證若但因咒而不
因法者何故前云性比丘尼闻说偈巳成
阿罗汉尘譬宿习风如神咒顺风扬尘散
卷十三 第 481b 页
之则易诵咒除习脱之匪难。】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
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
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
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
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
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吴兴曰今此持戒应通大小若出家者除
戒体本净当须忏净如更禀菩萨律仪弥
益其善若在家者或受近事戒或但受菩
卷十三 第 482a 页
萨戒以下文有白衣故真际曰诵咒百八
表灭百八烦恼也。】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
越心灭贪[媱]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
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
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补注曰前云求佛灌顶今佛现身名为感
应既得感应心必开悟若见馀境与本愿
相违而又无所开悟斯非真感应也孤山
曰佛本是无心净故有水清月现感应自
卷十三 第 482b 页
然若见此相当观空寂是佛显然是魔则
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巳
开悟自知脩證无学道成末法脩行建立道
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温陵曰请问结坛轨则之详也言自知脩
證等者知咒力冥资圣果可期也。】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
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惟饮雪山
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
卷十三 第 483a 页
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
穿去地皮五尺巳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况
水苏合熏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
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
地。」

【温陵曰法王法言即事即理法不孤起事
不唐设如华严一字法门书海墨而不尽
五位行相即世谛以彰明凡所设施必有
取像则此坛场用度无非表法也山为高
土雪山纯净上信也大力白牛纯净大根
卷十三 第 483b 页
也香草清水妙善净智也茹退充实遗馀
也上旃檀为十香之首十度之总万行之
冠也原为平土中信也地皮未净也五数
之中黄色之中取中中净信也十香十波
罗密法香也细罗为粉推之以为微妙万
行也夫欲取如来寂灭场地必本于广大
信心而资乎净智妙善以养成纯一大根
充实遗馀犹足以合法香冠十度故可以
严成寂灭场地也上信大根有不可得则
求其次焉故取中中信心虽未能冠乎十
卷十三 第 484a 页
度万行而能具之者亦可以严成长水曰
雪山牛乳纯是醍醐所有茹退最为香洁。】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
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
随安所有华叶。」

【长水曰坛者除地为之即今之墠也吴兴
曰不尔上言场地可如其墠今既名坛必
须起土为之是则先除地为场后别取黄
土和香为泥于其场上以泥涂起令成坛
相也温陵曰坛寂灭坦实之体也体具八
卷十三 第 484b 页
正故为八角为摄八邪故方丈六坛心莲
华中道妙行也莲之为物华实同体染净
同源表妙行大致也用金银铜木所造者
表妙行云为也金银百炼愈精而不变铜
刚而能同义之像也木能上草以覆其下
仁之像也夫依体起行精而不变刚而能
同或以义制或以仁覆无过不及凡皆会
于中道乃所以为妙行也钵为应器表随
量应物也露为阴泽以秋降八月秋之中
也水中华叶即仁覆之行随泽所施此又
卷十三 第 485a 页
随量应物阴利潜化之表也。】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
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
沉水无令见火。」

【温陵曰圆镜大圆镜智也各安八方围绕
华钵者智行相依随方圆应也镜外莲华
香炉各十六而间设者华表妙行香表妙
德镜外即正智之外方便建立使邪正相
摄德行相熏庶久而俱化两忘邪正也纯
烧沉水无令见火者反德藏用灭伏觉观
卷十三 第 485b 页
然后能契寂灭场地也或曰表法且然柰
古德不解无伤臆说欤曰愚所宗者华严
大论若熟览彼知此非臆。】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
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
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温陵曰表以法喜禅悦献二尊也权教开
许乳酪实教遮禁而复取以享奉者意在
融权实同邪正故八味亦各十六围绕华
外表融权摄邪之法喜随行施设也。】
卷十三 第 486a 页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斤用酥三合坛
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
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
烟尽享佛菩萨。」

【温陵曰佛以日中受食故每以日中致享
中夜例日中也蜜成于华表和融法行也
酥成于乳表和融法味也半为中数三为
成数小香炉方寸觉心也以香沐炭发觉
之法也药王然身先服兜楼婆香意取发
𦦨故取沐炭然令猛炽投酥蜜于炎炉烧
卷十三 第 486b 页
令烟尽者行法既成不可终滞当于觉心
勇猛煅炼使习气并铄缘影俱亡豁然如
所谓红炉点雪者然后为佛所享夫居寂
灭场餐未禅悦者于此宜尽心焉。】

「令其四外遍悬憣花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
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
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
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
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
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卷十三 第 487a 页

【温陵曰四外憣花外行严饰也当阳正位
卢舍那等寂场真主也弥勒当来真主也
阿閦居东弥陀居西智悲真主也诸大变
化观音形像上同下合真主也金刚藏常
领金刚护持咒人伏魔断障真主也门侧
左右释梵等众有力外护也末法修行凡
赖于此一有所阙必不成就乌刍火头金
刚蓝地迦青面金刚军茶利金刚异号也
毗俱胝亦大神变等毗卢神变经称左边
毗俱胝三目持发髻是也频那夜迦即𧳯
卷十三 第 487b 页
头象鼻二使者。】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
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温陵曰坛中之镜混物而有依行人之智
也空中之镜离物而无依诸佛之智也混
物有依者方能照物未能照巳必得乎离
物无依住智交相为用然后物我互照心
境双融诸佛众生身土相入不劳动步不
待拟心法法遍周事事无碍举目千圣齐
现触处万象昭然一花一香遍供尘刹一
卷十三 第 488a 页
行一相充扩无穷不假神通不涉情谓寂
场法法本如是也密因脩證妙极于此。】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
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
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
愿心无间断我毗柰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
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
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
道场脩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脩学身心明
净犹如琉璃。」
卷十三 第 488b 页

【温陵曰凡所蕲向以皈依三宝为最初方
便故初七日至诚顶礼如来菩萨罗汉名
号所以假其不思议力发行助道也然非
愿力无以持之故第二七日依毗尼教专
心发愿也行愿坚强则得大勇猛故第三
七日时无间歇咒无遍限一向诵持遂能
以精诚感格进力克功也镜交光处则生
佛智照感应道交也身心明净谓宿缘障
纤悉荡尽此感应克功事也吴兴曰先有
愿教者如梵网经十大愿等是也。】
卷十三 第 489a 页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
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
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
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温陵曰得须陀洹者谓得入圣流非指小
果也孤山曰陀洹按位即圆初信若依涅
槃乃是初入别圆地住也苟不然者岂得
自知成佛不谬耶吴兴曰坛法行相此土
末世行之惟艰然所诵咒下文亦许不入
卷十三 第 489b 页
道场故使有缘随器受益。】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
爱求多闻故未證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
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
蒙如来佛顶神咒[宴-女+六]获其力尚未亲闻惟愿
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脩行辈末及当
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时会中
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尔
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
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
卷十三 第 490a 页
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
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
佛哀祐一心𦗟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
神咒。」

【补注曰昔阿难密承咒力得解[媱]难故曰
[宴-女+六]获而未闻今乃重请显说意在悲救此
会及当来也。】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
陀写(一) 萨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钐(二) 南无萨
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三毗迦切) 南无萨多南三藐
卷十三 第 490b 页
三菩陀俱知南(四) 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 南
无卢鸡阿罗汉跢喃(六)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七) 南无娑羯哩陀伽弥喃(八) 南无卢鸡三藐
伽跢喃(九) 三𧂀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 南无
提婆离瑟𧹞(十一) 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
瑟𧹞(十二) 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
 南无跋啰诃摩尼(十四) 南无因陀啰耶(十五) 南无
婆伽婆帝(十六) 嚧陀啰耶(十七) 乌摩般帝(十八) 娑醯
夜耶(十九) 南无婆伽婆帝(二十) 那啰野拿耶(二十一) 槃
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 南无悉羯哩多耶(二十三) 南
卷十三 第 491a 页
无婆伽婆帝(二十四) 摩诃迦罗耶(二十五) 地哩般剌那
伽啰(二十六) 毗陀啰波拿迦啰耶(二十七) 阿地目帝(二十八)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 摩怛哩伽拿(三十) 南无
悉羯哩多耶(三十一) 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 多他伽跢
俱啰耶(三十三) 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 南无跋阇
啰俱啰耶(三十五) 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 南无伽阇
俱啰耶(三十七) 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 帝哩茶输啰西
(三十九) 波啰诃啰拿啰阇耶(四十) 跢他伽多耶(四十一)
 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 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 跢他
伽多耶(四十四) 阿啰诃帝(四十五) 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 南
卷十三 第 491b 页
无婆伽婆帝(四十七) 阿刍鞞耶(四十八) 跢他伽多耶(四十九)
 阿啰诃帝(五十) 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 南无婆伽婆
(五十二) 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哩耶(五十三) 般啰婆啰
阇耶(五十四) 跢他伽多耶(五十五) 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 三
补师毖多(五十七) 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 跢他伽多
(五十九) 阿啰诃帝(六十) 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 南无婆
伽婆帝(六十二) 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 跢他伽多耶(六十四)
 阿啰诃帝(六十五) 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 南无婆伽婆
(六十七) 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 跢他伽多耶(六十九)
 阿啰诃帝(七十) 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 帝瓢南无萨
卷十三 第 492a 页
羯哩多(七十二) 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 萨怛他伽都瑟
尼钐(七十四) 萨怛多般怛嚂(七十五) 南无阿婆啰视耽
(七十六) 般啰帝扬岐啰(七十七) 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
 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 跋啰毖地耶叱陀
󲊛(八十) 阿迦啰密哩柱(八十一) 般哩怛啰耶儜揭哩
(八十二) 萨啰婆槃陀那目义尼(八十三) 萨啰婆突瑟吒
(八十四) 突悉乏般那󲊛伐啰尼(八十五) 赭都啰失帝南
(八十六) 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 毗多崩娑那羯
(八十八) 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 那义刹怛啰若阇
(九十) 波啰萨陀那羯哩(九十一) 阿瑟吒南(九十二) 摩诃揭
卷十三 第 492b 页
啰诃若阇(九十三) 昆多崩萨那羯哩(九十四) 萨婆舍都
嚧󲊛婆啰若阇(九十五) 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
(九十六) 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 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
(九十八) 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 摩诃般啰战持(一百) 摩
诃叠多(一百一) 摩诃帝阇(二) 摩诃税多阇婆啰(三)
 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四) 阿哩耶多啰(五)
 毗哩俱知(六) 誓婆毗阇耶(七) 跋阇啰摩礼底
(八) 毗舍嚧多(九) 勃腾罔迦(十) 跋阇啰制喝那
阿遮(十一) 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 跋阇啰擅持
(十三) 毗舍啰遮(十四) 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 苏
卷十三 第 493a 页
摩嚧波(十六) 摩诃税多(十七) 阿哩耶多啰(十八) 摩诃
婆啰阿般啰(十九) 跋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 跋阇
啰俱摩哩(一百二十一) 俱蓝陀哩(二十二) 跋阇啰喝萨多遮
(二十三) 毗地耶乾遮那摩哩迦(二十四) 啒苏母婆羯啰
跢那(二十五) 鞞嚧遮那俱哩耶(二十六) 夜啰菟瑟尼钐
(二十七) 毗折蓝婆摩尼遮(二十八)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
(二十九) 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 税多遮迦摩
(一百三十一) 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 翳帝夷帝(三十三) 母陀罗
羯拿(三十四) 沙鞞啰忏(三十五) 掘梵都(三十六) 印免那么么
(三十七诵者至此句称弟子某受持) 乌𤙖(三十八) 哩瑟揭拿(三十九) 般剌舍
卷十三 第 493b 页
悉多(四十)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一百四十一) 虎𤙖(四十二) 都嚧
(四十三) 瞻婆那(四十四) 虎𤙖(四十五) 都嚧雍(四十六) 悉耽婆那
(四十七) 虎𤙖(四十八) 都嚧雍(四十九) 波罗瑟地耶三般义拿
羯啰(五十) 虎𤙖(一百五十一) 都嚧雍(五十二) 萨婆药义喝啰刹
(五十三) 揭啰诃若阇(五十四) 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 虎
𤙖(五十六) 都嚧雍(五十七) 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 揭啰诃娑
诃萨啰南(五十九) 毗腾崩萨那啰(六十) 虎𤙖(一百六十一) 都嚧
(六十二) 啰义(六十三) 婆伽梵(六十四)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六十五) 波啰点阇吉哩(六十六) 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 勃𣗳
娑诃萨啰室哩沙(六十八) 俱知娑诃萨泥帝[口*隶](六十九)
卷十三 第 494a 页
 阿弊提视婆哩多(七十) 吒吒罂迦(一百七十一) 摩诃跋阇
嚧陀啰(七十二) 帝哩菩婆那(七十三) 曼茶啰(七十四) 乌𤙖莎
悉帝薄婆都(七十六) 么么印免那么么写(七十八诵称名) 啰阇婆
(七十九) 主啰跋夜(八十) 阿祇尼婆夜(一百八十一) 乌陀迦婆
(八十二) 毗沙婆夜(八十三) 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 婆啰斫
羯啰婆夜(八十五) 突毖又婆夜(八十六) 阿舍󲊛婆夜(八十七)
 阿迦啰密哩柱婆夜(八十八) 陀啰尼部弥剑波伽
波陀婆夜(八十九) 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 剌阇檀茶
婆夜(一百九十一) 那伽婆夜(九十二) 毗条怛婆夜(九十三) 苏波啰
拿婆夜(九十四) 药义揭啰诃(九十五) 啰义私揭啰诃(九十六)
卷十三 第 494b 页
 毕哩多揭啰诃(九十七) 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 部多揭
啰诃(九十九) 鸠槃茶揭啰诃(二百) 补円那揭啰诃(二百一)
 迦吒补円那揭啰诃(二) 悉乾度揭啰诃(三) 阿
播悉摩啰揭啰诃(四) 乌檀摩陀揭啰诃(五) 车
夜揭啰诃(六) 榼哩婆帝揭啰诃(七) 社多诃哩
(八) 揭婆诃哩南(九) 嚧地啰诃哩南(十) 忙娑
诃哩南(二百十一) 谜陀诃哩南(十二) 摩阇诃哩南(十三) 阇
多诃哩女(十四) 视比多诃哩南(十五) 毗多诃哩南
(十六) 婆多诃哩南(十七) 阿输遮诃哩女(十八) 质多诃
哩女(十九) 帝钐萨鞞钐(二十) 萨婆揭啰诃南(二百二十一) 毗
卷十三 第 495a 页
陀耶阇瞋陀夜弥(二十二) 鸡啰夜弥(二十三) 波哩跋啰
者迦讫哩檐(二十四)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五) 鸡啰
夜弥(二十六) 茶演尼讫哩檐(二十七) 毗陀夜阇瞋陀夜
(二十八) 鸡啰夜弥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 嚧陀
啰讫哩檐(二百三十一)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二) 鸡啰夜
(三十三) 那啰夜拿讫哩檐(三十四) 毗陀夜阇瞋陀夜
(三十五) 鸡啰夜弥(三十六) 怛埵伽嚧茶西讫哩檐(三十七)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八) 鸡啰夜弥(三十九) 摩诃迦
啰摩怛哩伽拿讫哩檐(四十) 毗陀夜阇瞋陀夜
(二百四十一) 鸡啰夜弥(四十二) 迦波利迦讫哩檐(四十三) 毗陀
卷十三 第 495b 页
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四) 鸡啰夜弥(四十五) 阇耶羯啰摩
度羯啰(四十六) 萨婆啰他婆达那讫哩檐(四十七) 毗陀
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八) 鸡啰夜弥(四十九) 赭咄啰婆耆
󲊛讫哩檐(五十)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五十一) 鸡啰夜
(五十二) 毗哩羊讫哩知(五十三) 难陀鸡沙啰伽拿般
(五十四) 索醯夜讫哩檐(五十五)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
(五十六) 鸡啰夜弥(五十七) 那揭那舍啰婆拿讫哩檐(五十八)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九) 鸡啰夜弥(六十) 阿啰汉
讫哩檐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六十一) 鸡啰夜弥(六十二)
 毗多啰伽讫哩檐(六十三)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四)
卷十三 第 496a 页
 鸡啰夜弥跋阇啰波󲊛(六十五) 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
 迦地般帝讫檐哩(六十七) 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八)
 鸡啰夜弥(六十九) 啰义罔(七十) 婆伽梵(二百七十一) 印免那么
么写(七十二至此依前称弟子名) 婆伽梵(七十三) 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 南
无粹都帝(七十五) 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 波啰婆悉
普吒(七十七) 毗迦萨怛多钵帝哩(七十八) 什佛啰什佛
(七十九) 陀啰陀啰(八十) 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
(二百八十一) 虎𤙖(八十二) 虎𤙖(八十三) 泮吒(八十四) 泮吒泮吒泮吒泮
(八十五) 娑诃(八十六) 醯醯泮(八十七) 阿牟迦耶泮(八十八) 阿波
啰提诃多泮(八十九) 波啰波啰陀泮(九十) 阿素啰毗
卷十三 第 496b 页
陀啰波迦泮(二百九十一) 萨婆提鞞弊泮(九十二) 萨婆那伽
弊泮(九十三) 萨婆药义弊泮(九十四) 萨婆乾闼婆弊泮
(九十五) 萨婆补円那弊泮(九十六) 迦吒补円那弊泮(九十七)
 萨婆突狼只帝弊泮(九十八) 萨婆突涩比𠼐讫瑟
帝弊泮(九十九) 萨婆什婆𠼐弊泮(三百) 萨婆阿播悉
摩𠼐弊泮(三百一) 萨婆舍啰婆拿弊泮(二) 萨婆地
帝鸡弊泮(三)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 萨婆毗
陀耶啰誓遮哩弊泮(五) 阇夜羯啰摩度羯啰
(六) 萨婆啰他婆陀鸡弊泮(七) 毗地夜遮哩弊
(八) 者都啰缚耆󲊛弊泮(九) 跋阇啰俱摩哩
卷十三 第 497a 页
(十) 毗陀夜啰誓弊泮(三百十一) 摩诃波啰丁羊义耆
哩弊泮(十二) 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 波啰丈耆啰
阇耶泮(十四) 摩诃迦啰夜(十五) 摩诃末怛哩迦拿
(十六) 南无娑羯哩多夜泮(十七) 毖瑟拿婢曳泮(十八)
 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 阿耆尼曳泮(二十) 摩诃羯
哩曳泮(三百二十一) 羯啰檀持曳泮(二十二) 蔑怛哩曳泮(二十三)
 唠怛哩曳泮(二十四) 遮文茶曳泮(二十五) 羯逻啰怛哩
曳泮(二十六) 迦般哩曳泮(二十七) 阿地目质多迦尸摩
舍那(二十八) 婆私󲊛曳泮(二十九) 演吉质(三十) 萨埵婆写
(三百三十一) 么么印免那么么写(三十二至此依前称弟子名) 突瑟吒质多
卷十三 第 497b 页
(三十三) 阿末怛哩质多(三十四) 乌阇诃啰(三十五) 伽婆诃啰
(三十六) 嚧地啰诃啰(三十七) 婆娑诃啰(三十八) 摩阇诃啰(三十九)
 阇多诃啰(四十) 视毖多诃啰(三百四十一) 跋略夜诃啰(四十二)
 乾陀诃啰(四十三) 布史波诃啰(四十四) 颇啰诃啰(四十五) 婆
写诃啰(四十六) 般波质多(四十七) 突瑟吒质多(四十八) 唠陀
啰质多(四十九) 药义揭啰诃(五十) 啰刹娑揭啰诃(三百五十一)
 闭[口*(隶-木+上)]多揭啰诃(五十二) 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 部多揭
罗诃(五十四) 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 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
 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 车夜揭啰诃(五十八) 阿播萨
摩啰揭啰诃(五十九) 宅祛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 哩
卷十三 第 498a 页
佛帝揭啰诃(三百六十一) 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 舍俱尼揭
啰诃(六十三) 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 阿蓝婆揭
啰诃(六十五) 乾陀波尼揭啰诃(六十六) 什伐啰堙迦醯
(六十七) 坠帝药迦(六十八) 怛[口*(隶-木+上)]帝药迦(六十九) 者突托迦
(七十) 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三百七十一) 薄底迦(七十二)
 鼻底迦(七十三) 室𨽾瑟密迦(七十四) 娑󲊛般帝迦(七十五) 萨
婆什伐啰(七十六) 室嚧吉帝(七十七) 末陀鞞达嚧制剑
(七十八) 阿绮嚧钳(七十九) 目祛嚧钳(八十) 羯哩突嚧钳(三百八十一)
 揭啰诃揭蓝(八十二) 羯拿输蓝(八十三) 惮多输蓝(八十四) 迄
哩夜输蓝(八十五) 末摩输蓝(八十六) 跋哩室婆输蓝(八十七)
卷十三 第 498b 页
 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 乌陀啰输蓝(八十九) 羯知输蓝
(九十) 跋悉帝输蓝(三百九十一) 邬嚧输蓝(九十二) 常迦输蓝(九十三)
 喝悉多输蓝(九十四) 跋陀输蓝(九十五) 娑房盎伽般啰
丈伽输蓝(九十六) 部多毖跢茶(九十七) 茶耆󲊛什婆啰
(九十八) 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 萨般
嚧呵凌伽(四百) 输舍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 毗沙喻
(二) 阿耆尼乌陀迦(三) 末啰鞞啰建跢啰(四) 阿
迦啰密哩咄怛敛部迦(五) 地栗剌吒(六) 毖哩
瑟质迦(七) 萨婆那俱啰(八) 肆引伽弊揭啰哩
药义怛啰刍(九) 末啰视吠帝钐(十) 娑鞞钐悉怛
卷十三 第 499a 页
多钵怛啰(四百十一) 摩诃跋阇嚧瑟尼钐(十二) 摩诃般
赖丈耆蓝(十三) 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 辫怛𨽾
(十五) 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 帝殊槃昙迦嚧
(十七) 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 跢侄他(十九) 唵
(二十) 阿那𨽾(四百二十一) 毗舍提(二十二) 鞞啰跋阇啰陀哩(二十三)
 槃陀槃陀󲊛(二十四) 跋舍啰谤尼泮(二十五) 虎𤙖都嚧
瓮泮(二十六) 娑婆诃(二十七)

【吴兴曰咒谓咒诅亦曰咒愿佛以此语诅
愿众生生善灭恶革凡成圣若蜾蠃之咒
螟蛉也亦是密诠首楞严义与前显说力
卷十三 第 499b 页
用无殊但被物之异耳有云显说令解则
生慧密说令诵则生福一往如之孤山曰
诸经神咒例皆不翻自古人师多有异说
天台会之不出四悉一云咒者鬼神王名
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义
也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
诃问不相应者即执治之此为人义也三
云咒者密默遮恶馀无识者如微贱人奔
逃异国讹称王子因以公主妻之多瞋难
事有一明人从其国来主往诉之其人语
卷十三 第 500a 页
曰若当瞋时应说偈云无亲往他国欺诳
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瞋说是偈
时默然瞋歇即对治义也四云咒者诸佛
密语惟圣乃知如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
四实谓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惟智臣解
之咒亦如是秪一法语遍有诸力病愈罪
除生善合道即第一义也具此四义故存
本音五不翻中即秘密故不翻于四例中
即翻字不翻音补注曰孤山所引四悉者
四悉檀也悉遍也檀施也佛以四法遍施
卷十三 第 500b 页
众生也初世界悉檀者随方异说令生欢
喜益也二为人悉檀者生善益也三对治
悉檀者破恶益也四第一义悉檀者入理
益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会解第十三
卷十三 第 50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