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83a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会解卷第二 绵二】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
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
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秪在我面如是识心
实居身内。」
【温陵曰谓心在内目在外自众生至如来
阿难皆然文互见也异生有十二类除土
木空散非心眼伦也补注曰浮根四尘言
眼也详见第四卷中。】
楞严经会解卷第二 绵二】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
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
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秪在我面如是识心
实居身内。」
【温陵曰谓心在内目在外自众生至如来
阿难皆然文互见也异生有十二类除土
木空散非心眼伦也补注曰浮根四尘言
眼也详见第四卷中。】
卷二 第 183b 页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
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
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
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
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
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温陵曰定内外境欲明在内之心当次第
见定先后见欲破在内之心不先见内汝
瞩等皆且引事辨定下乃牒破。】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
卷二 第 184a 页
云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
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
路汝今谛𦗟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温陵曰三摩提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昧此
云正定首楞三昧千圣共由故曰一门妙
庄严海由此而至故谓之路孤山曰阿难
向以三名为请今如来但举三摩提者圆
融三止举一即三故下文奢摩他路其意
亦尔。】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
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
路汝今谛𦗟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温陵曰三摩提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昧此
云正定首楞三昧千圣共由故曰一门妙
庄严海由此而至故谓之路孤山曰阿难
向以三名为请今如来但举三摩提者圆
融三止举一即三故下文奢摩他路其意
亦尔。】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
卷二 第 184b 页
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
外者阿难荅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
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
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
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瓜生发长筋转脉摇诚
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
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
处。」
【温陵曰心在身内合见身中颇犹可也引
外者阿难荅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
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
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
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瓜生发长筋转脉摇诚
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
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
处。」
【温陵曰心在身内合见身中颇犹可也引
卷二 第 185a 页
众以问决不能也心胃内藏纵不能知瓜
脉外浮云何不晓既不内知果非在内矣
补注曰前文双呈心目所在今乃先破妄
心虽曰破妄心而但言此心无有处所却
不显言此心是妄者要引阿难处处推呈
令其情𥁞而理穷也由是直至七处徵心
之后始告之曰此非汝心等然则七处逐
破者且破妄心无所在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
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
脉外浮云何不晓既不内知果非在内矣
补注曰前文双呈心目所在今乃先破妄
心虽曰破妄心而但言此心无有处所却
不显言此心是妄者要引阿难处处推呈
令其情𥁞而理穷也由是直至七处徵心
之后始告之曰此非汝心等然则七处逐
破者且破妄心无所在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
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
卷二 第 185b 页
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
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
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
佛了义得无妄邪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
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巳宿
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荅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
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温陵曰因破非内复生妄计谓心在外彼
食不能饱此则外心不能知身矣宿预也
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
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
佛了义得无妄邪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
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巳宿
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荅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
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温陵曰因破非内复生妄计谓心在外彼
食不能饱此则外心不能知身矣宿预也
卷二 第 186a 页
食有四种搏即段也有形段可搏取拣非
思食识食等也孤山曰前云受请今言从
我乞食者提奖阿难在赴请日为彼演法
事应隔宵故指即日循乞为例我巳宿斋
者即我一人巳饱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
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
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
时心分别不阿难荅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
思食识食等也孤山曰前云受请今言从
我乞食者提奖阿难在赴请日为彼演法
事应隔宵故指即日循乞为例我巳宿斋
者即我一人巳饱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
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
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
时心分别不阿难荅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
卷二 第 186b 页
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温陵曰身心相外下辨非外也我今示汝
下验非外也兜罗此云细香其绵色如霜
佛手柔软如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
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
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
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
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
【温陵曰身心相外下辨非外也我今示汝
下验非外也兜罗此云细香其绵色如霜
佛手柔软如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
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
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
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
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
卷二 第 187a 页
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
者潜根内故。」
【长水曰琉璃喻根眼喻于心眼根色净不
碍于心同琉璃碗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
随根知。】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
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
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
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
者潜根内故。」
【长水曰琉璃喻根眼喻于心眼根色净不
碍于心同琉璃碗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
随根知。】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
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
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
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
卷二 第 187b 页
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
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
合无有是处。」
【真际曰此责阿难有法喻不齐之过喻见
琉璃法不见根纵许见根根即是境若是
境者不得言随以前文云彼根随见随即
分别故温陵曰事理俱违非潜根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
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
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
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
合无有是处。」
【真际曰此责阿难有法喻不齐之过喻见
琉璃法不见根纵许见根根即是境若是
境者不得言随以前文云彼根随见随即
分别故温陵曰事理俱违非潜根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
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
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
卷二 第 188a 页
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吴兴曰初计心在身内佛以不见腑藏为
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离之难又计潜
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今立内外欲免前
三之过也何者良以有藏则暗故见暗时
即名为内何必须见内之物耶有窍则明
故见明时即名为外岂应更责外不相干
耶内外若成自显此心不在一处亦异潜
根也然则虽云见外所执心体还成在内
以开眼见明不同灯在室外故泐潭曰白
【吴兴曰初计心在身内佛以不见腑藏为
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离之难又计潜
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今立内外欲免前
三之过也何者良以有藏则暗故见暗时
即名为内何必须见内之物耶有窍则明
故见明时即名为外岂应更责外不相干
耶内外若成自显此心不在一处亦异潜
根也然则虽云见外所执心体还成在内
以开眼见明不同灯在室外故泐潭曰白
卷二 第 188b 页
虎通云五脏即肝心肺肾脾六腑者即五
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
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
府肺府也温陵曰复计心在内故以见暗
为见腑藏也下约三节破之。】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
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
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
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温陵曰汝当下问之若与下难之若不下
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
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
府肺府也温陵曰复计心在内故以见暗
为见腑藏也下约三节破之。】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
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
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
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温陵曰汝当下问之若与下难之若不下
卷二 第 189a 页
破也。】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
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温陵曰眼前之境名外见身内之境名内
对前以对眼为外不得成内今纵离外见
而成内对即是眼能返观且合能返观身
中则开应返观巳面若不尔者义不成矣。】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
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
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巳知身合非觉必汝执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
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温陵曰眼前之境名外见身内之境名内
对前以对眼为外不得成内今纵离外见
而成内对即是眼能返观且合能返观身
中则开应返观巳面若不尔者义不成矣。】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
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
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巳知身合非觉必汝执
卷二 第 189b 页
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温陵曰展转辨明无返观理也汝眼已知
身合非觉者既在虚空自非汝体也若执
两皆有知则成两体矣吴兴曰是故应知
下不言见明为外者略也又见外为成见
内今从正计结也。】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
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
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温陵曰展转辨明无返观理也汝眼已知
身合非觉者既在虚空自非汝体也若执
两皆有知则成两体矣吴兴曰是故应知
下不言见明为外者略也又见外为成见
内今从正计结也。】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
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
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
卷二 第 190a 页
中间三处。」
【孤山曰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
心逐境迁也温陵曰以心法相生则随境
思惟即是心体心法合处即为心在。】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
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
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
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
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
从外来先合见面。」
【孤山曰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
心逐境迁也温陵曰以心法相生则随境
思惟即是心体心法合处即为心在。】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
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
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
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
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
从外来先合见面。」
卷二 第 190b 页
【温陵曰以即思惟体为心特浮想耳故难
其体之有无也设若无体则空有其名云
何随合如十九界七尘特空名耳设若有
体当何所在令挃身而验明体实无在也
挃犹触也。】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
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巳死尚
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温陵曰阿难言下解上难也谓心但能知
不可言见曾不悟能见在心徒眼不见也
卷二 第 191a 页
佛言下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明徒眼不
见。】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
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
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
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
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
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
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见。】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
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
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
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
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
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
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卷二 第 191b 页
【温陵曰当知真心非一非多非遍不遍四
义既非则不可谓随所合处心随有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
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
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
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
内无见当在中间。」
【温陵曰以为在内则不见腑藏以为在外
则身不相知二义不成当在根境之中长
水曰外不相知合云外又相知恐字之误
卷二 第 192a 页
也。】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
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
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
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
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
心应杂乱。」
【温陵曰此且各就根境辨定中位身即根
处即境也若在身者下谓身有中边二义
在边则不得为中在中则同前在内应见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
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
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
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
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
心应杂乱。」
【温陵曰此且各就根境辨定中位身即根
处即境也若在身者下谓身有中边二义
在边则不得为中在中则同前在内应见
卷二 第 192b 页
内矣若在处者下亦辨中位无定也表者
标物以表显也混乱则无所取中矣。】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
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
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
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
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
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
在中间无有是处。」
【温陵曰若兼二者下破兼二不得为中也
标物以表显也混乱则无所取中矣。】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
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
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
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
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
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
在中间无有是处。」
【温陵曰若兼二者下破兼二不得为中也
卷二 第 193a 页
物根尘也体心体也物非体知者物不同
体之有知则根尘与心两立无中位矣兼
二不成下破不兼不得为中也不兼根则
非知不兼尘则非不知二义既非中云何
定补注曰环师解物非体知则曰根尘无
知心体有知及解非知不知则又以根为
有知语似未顺今应仍以知属心体不知
属根尘盖谓若不兼二则非心又非根尘
即无体性矣中何相哉物非体知古人有
以体知为根者非也盖佛明言此之心体
体之有知则根尘与心两立无中位矣兼
二不成下破不兼不得为中也不兼根则
非知不兼尘则非不知二义既非中云何
定补注曰环师解物非体知则曰根尘无
知心体有知及解非知不知则又以根为
有知语似未顺今应仍以知属心体不知
属根尘盖谓若不兼二则非心又非根尘
即无体性矣中何相哉物非体知古人有
以体知为根者非也盖佛明言此之心体
卷二 第 193b 页
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
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
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
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
名为心不。」
【泐潭曰既非内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
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识本真如云三际
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
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引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
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
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
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
名为心不。」
【泐潭曰既非内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
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识本真如云三际
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
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引
卷二 第 194a 页
佛言妄立无著。】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
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
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
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补注曰七徵之文皆且破其妄心无所依
处阿难前云随所合处心即随有佛即难
其心体是有是无是一是多是遍不遍虽
似破其随有之心然既令其挃身以验则
意在破其随所合处也今指一切无著名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
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
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
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补注曰七徵之文皆且破其妄心无所依
处阿难前云随所合处心即随有佛即难
其心体是有是无是一是多是遍不遍虽
似破其随有之心然既令其挃身以验则
意在破其随所合处也今指一切无著名
卷二 第 194b 页
之为心佛乃难其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一
切物象为在为无等者亦是就其所依之
处破也温陵曰为在为无者问汝心不著
而彼物象为存在耶为空无耶若彼空无
则同龟毛云何可著而说不著若有不著
者则为有物故曰不可名无此皆牒难下
乃结破。】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
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温陵曰物果无相则同龟毛物果非无即
切物象为在为无等者亦是就其所依之
处破也温陵曰为在为无者问汝心不著
而彼物象为存在耶为空无耶若彼空无
则同龟毛云何可著而说不著若有不著
者则为有物故曰不可名无此皆牒难下
乃结破。】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
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温陵曰物果无相则同龟毛物果非无即
卷二 第 195a 页
自有相知相有则心有在云何得为无著
也吴兴曰夫相不自有由心在故有心不
自无由相𥁞故无是以有相而言无著者
理不可也孤山曰总此七番似破四性在
内潜根见内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间似
共性随合无著似无因性故龙𣗳云诸法
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
无生是知如来七番逐破使介尔妄心无
逃避处妄贼既除真王得显无生之理于
兹见矣利根上智巳合潜悟但为中下之
也吴兴曰夫相不自有由心在故有心不
自无由相𥁞故无是以有相而言无著者
理不可也孤山曰总此七番似破四性在
内潜根见内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间似
共性随合无著似无因性故龙𣗳云诸法
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
无生是知如来七番逐破使介尔妄心无
逃避处妄贼既除真王得显无生之理于
兹见矣利根上智巳合潜悟但为中下之
卷二 第 195b 页
辈更广说耳补注云虚妄浮心缘尘而有
本无实体亦无定所上文七番破其妄所
意在显真而阿难未悟故于下文重请开
示世尊乃复放光现瑞示以二种根本次
则举拳验见重诘其心引其复认能推然
后咄而告之乃至今其微细揣摩离尘无
体等始是破其妄心无实体也。】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遍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
之弟蒙佛慈爱虽令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
本无实体亦无定所上文七番破其妄所
意在显真而阿难未悟故于下文重请开
示世尊乃复放光现瑞示以二种根本次
则举拳验见重诘其心引其复认能推然
后咄而告之乃至今其微细揣摩离尘无
体等始是破其妄心无实体也。】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遍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
之弟蒙佛慈爱虽令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
卷二 第 196a 页
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
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
慈哀悯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
戾车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
伫钦闻示诲。」
【温陵曰因前徵发乃知迷妄而责躬请教
求诣真际真际者真心实际也奢摩他路
乃所以诣真际也长水曰阐提即拨无之
人隳坏也弥戾车恶见也。】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
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
慈哀悯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
戾车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
伫钦闻示诲。」
【温陵曰因前徵发乃知迷妄而责躬请教
求诣真际真际者真心实际也奢摩他路
乃所以诣真际也长水曰阐提即拨无之
人隳坏也弥戾车恶见也。】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
卷二 第 196b 页
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
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
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
合掌承𦗟。」
【温陵曰将显本明故先现此瑞言面门放
种种光即口眼耳鼻眉间之光并放示此
本明于诸根门无所不现也以无所不现
故齐彰并照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即法界
也六震者表破六识无明感结妄境也微
尘国土一时开现者本明洞照妄尘不隔
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
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
合掌承𦗟。」
【温陵曰将显本明故先现此瑞言面门放
种种光即口眼耳鼻眉间之光并放示此
本明于诸根门无所不现也以无所不现
故齐彰并照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即法界
也六震者表破六识无明感结妄境也微
尘国土一时开现者本明洞照妄尘不隔
卷二 第 197a 页
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圆现情量
不碍也菩萨𦗟众皆住本国者心量本周
心闻本洞也了兹光瑞则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得矣补注曰六种震动者即动踊震
起吼击也摇扬不安曰动[嶙-山+土]垄凹凸曰踊
隐隐有声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发响
曰吼打搏警物曰击然各有三直动名动
四天下动名遍动𥁞大千动名等遍动馀
五例此。】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
不碍也菩萨𦗟众皆住本国者心量本周
心闻本洞也了兹光瑞则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得矣补注曰六种震动者即动踊震
起吼击也摇扬不安曰动[嶙-山+土]垄凹凸曰踊
隐隐有声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发响
曰吼打搏警物曰击然各有三直动名动
四天下动名遍动𥁞大千动名等遍动馀
五例此。】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
卷二 第 197b 页
种自然如恶义聚诸脩行人不能得成无上
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
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脩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
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
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
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
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
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温陵曰众生业种成聚行人不成正果皆
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
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脩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
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
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
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
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
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温陵曰众生业种成聚行人不成正果皆
卷二 第 198a 页
由不知二本错乱脩习故须决择也业种
者颠倒妄惑也恶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
科喻惑业苦三生必同聚也攀缘心即前
七处妄认者清净体即今正与决择者不
染烦恼名菩提不涉生死名涅槃不染不
涉故号元清净体识精陀那性识也元明
本觉妙明也根身器界一切缘法依此而
生而人者认缘失真故曰缘所遗者由遗
此故无明不觉枉入诸趣言元体元明又
言本明者自本而出曰元直指当体曰本。】
者颠倒妄惑也恶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
科喻惑业苦三生必同聚也攀缘心即前
七处妄认者清净体即今正与决择者不
染烦恼名菩提不涉生死名涅槃不染不
涉故号元清净体识精陀那性识也元明
本觉妙明也根身器界一切缘法依此而
生而人者认缘失真故曰缘所遗者由遗
此故无明不觉枉入诸趣言元体元明又
言本明者自本而出曰元直指当体曰本。】
卷二 第 198b 页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
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
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
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
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
告阿难汝今荅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
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
如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
能推者我将为心。」
【温陵曰金拳举处直下要识本明尘相未
卷二 第 199a 页
除依旧认贼为子。】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瞿然避座合掌
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孤山曰佛言咄者嗟其迷重故叱以语之
矍惊愕貌。】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
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
轮转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
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
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瞿然避座合掌
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孤山曰佛言咄者嗟其迷重故叱以语之
矍惊愕貌。】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
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
轮转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
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
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
卷二 第 199b 页
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
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
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
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
大悲开示未悟。」
【吴兴曰阿难以对境觉知异乎土木封为
我心此则正当人执之相忽闻诃斥故以
无情为难而不知真我无我灵知无知妙
净明心何所不在斯由大权起教岂庆喜
之实然乎。】
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
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
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
大悲开示未悟。」
【吴兴曰阿难以对境觉知异乎土木封为
我心此则正当人执之相忽闻诃斥故以
无情为难而不知真我无我灵知无知妙
净明心何所不在斯由大权起教岂庆喜
之实然乎。】
卷二 第 200a 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
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
常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
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
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
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
而自无体。」
【温陵曰因其怖谓无心故举常所说引物
以證示有真心使知所措也心入无生法
忍者令悟实相不生灭心也三界惟心万
卷二 第 200b 页
法惟识故曰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
果指十界正报也世界微尘指十界依报
也既无不因心成体安得谓之无心同土
木哉以本自无染曰清净染而不染曰妙
净孤山曰诸法所生惟心所现者因心本
具随缘能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
是一心一心实无能所譬如水具波性方
能造波全所造波即能造水故观所造惟
见本具此则实相真心法尔具足诸法诸
法法尔性本无生故虽本具有而不有共
果指十界正报也世界微尘指十界依报
也既无不因心成体安得谓之无心同土
木哉以本自无染曰清净染而不染曰妙
净孤山曰诸法所生惟心所现者因心本
具随缘能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
是一心一心实无能所譬如水具波性方
能造波全所造波即能造水故观所造惟
见本具此则实相真心法尔具足诸法诸
法法尔性本无生故虽本具有而不有共
卷二 第 201a 页
而不杂离亦不分虽一一遍亦无所在性
一切心者即常住真心能为九界妄心之
本性也。】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
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
全性如汝今者承𦗟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
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
分别影事。」
【温陵曰此依六尘辨无自性也分别觉观
即能推心也此心离尘无性不应执以为
一切心者即常住真心能为九界妄心之
本性也。】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
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
全性如汝今者承𦗟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
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
分别影事。」
【温陵曰此依六尘辨无自性也分别觉观
即能推心也此心离尘无性不应执以为
卷二 第 201b 页
真觉知灭则意幽闲然彼幽闲者犹是法
尘影事亦无自性也真际曰诸尘事业即
色等六尘皆有牵心为缘业用。】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
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
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
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
其谁脩證无生法忍。」
【补注曰我非敕汝执为非心等者暂纵之
辞也盖上已破其执吝分别觉观非真心
尘影事亦无自性也真际曰诸尘事业即
色等六尘皆有牵心为缘业用。】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
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
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
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
其谁脩證无生法忍。」
【补注曰我非敕汝执为非心等者暂纵之
辞也盖上已破其执吝分别觉观非真心
卷二 第 202a 页
矣恐其固执而未悟乃复暂纵之曰我非
敕汝所执定非真心汝且试将此心微细
揣摩以自验其真邪妄邪孤山曰但汝下
劝其揣摩分别之心为当离尘有体为复
离尘无体若此妄心离尘有体则容是真
心既离尘无体非妄而何应知即真汝心
亦暂纵之语非显真也盖六尘如形分别
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
体邪。】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
敕汝所执定非真心汝且试将此心微细
揣摩以自验其真邪妄邪孤山曰但汝下
劝其揣摩分别之心为当离尘有体为复
离尘无体若此妄心离尘有体则容是真
心既离尘无体非妄而何应知即真汝心
亦暂纵之语非显真也盖六尘如形分别
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
体邪。】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
卷二 第 202b 页
间一切诸脩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
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
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长水曰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名为九定从
一禅入一禅次第而脩然脩此定能成无
漏今言不得成阿罗汉者此明不得大乘
阿罗汉也灭受想亦云二乘灭𥁞定补注
曰上文破妄心此下破妄见以至会见归
心渐显真性也原夫妄心本无自性依真
发现全体即真所谓破无所破无明即明
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
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长水曰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名为九定从
一禅入一禅次第而脩然脩此定能成无
漏今言不得成阿罗汉者此明不得大乘
阿罗汉也灭受想亦云二乘灭𥁞定补注
曰上文破妄心此下破妄见以至会见归
心渐显真性也原夫妄心本无自性依真
发现全体即真所谓破无所破无明即明
卷二 第 203a 页
真无别真一念即是如镜现像全像是镜
此乃今经之圆旨也世尊前云一切众生
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今云执此生死
妄想误为真实然则妄想果非真心邪当
知法无得失迷悟在人若根利惑薄者了
达妄想之体直下便是真心是犹因像悟
镜则无像而不是于镜因镜悟像则无镜
而不具于像也今阿难示同于迷大似不
识镜体却认去来之像而执以为镜不亦
误哉故假重重破斥扫荡执情使其是非
此乃今经之圆旨也世尊前云一切众生
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今云执此生死
妄想误为真实然则妄想果非真心邪当
知法无得失迷悟在人若根利惑薄者了
达妄想之体直下便是真心是犹因像悟
镜则无像而不是于镜因镜悟像则无镜
而不具于像也今阿难示同于迷大似不
识镜体却认去来之像而执以为镜不亦
误哉故假重重破斥扫荡执情使其是非
卷二 第 203b 页
明白然后始可会妄全真也会通之文备
见于第二第三卷中。】
「阿难闻巳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
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
思惟无劳我脩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
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
不脩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
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
愿如来哀悯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见于第二第三卷中。】
「阿难闻巳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
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
思惟无劳我脩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
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
不脩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
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
愿如来哀悯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卷二 第 204a 页
【资中曰烦恼所知名为二障烦恼障谓根
本及随也所知障亦云智障障一切种智
故吴兴曰前破妄心但离粗执故今请云
发妙明心也将破妄见欲显真见故复请
云开我道眼也又则眼见必由识心故心
眼双举扣佛音教其旨甚微问何故先破
妄心后破妄见荅应有三义一者心为迷
妄之元复是人执之本须先破之二者心
属王数通乎三性故在前破见惟眼根但
属无记故在后破三者所破妄心且离缘
卷二 第 204b 页
尘分别想相而未能知心性常住今破妄
见则引盲人瞩暗等以彰见性不灭乃至
举手飞光皆显性无摇动当知如来从粗
至细自浅而深开示阿难奢摩他路也。】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
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
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
众。」
【温陵曰将明真见而从胸卐字放宝光者
表由宝明妙心发正知见也佛胸有卐字
见则引盲人瞩暗等以彰见性不灭乃至
举手飞光皆显性无摇动当知如来从粗
至细自浅而深开示阿难奢摩他路也。】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
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
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
众。」
【温陵曰将明真见而从胸卐字放宝光者
表由宝明妙心发正知见也佛胸有卐字
卷二 第 205a 页
表吉祥万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
百千色亦表妙心照用具足万德也光遍
佛界者示清净本然也遍灌佛顶者表极
果所同也旋及大众者示群灵共有也此
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圣不增处凡不减
但随量应现耳。】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
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温陵曰幢表摧邪立正也下明妙心净眼
使摧伏邪异得正知见是谓建大法幢邪
百千色亦表妙心照用具足万德也光遍
佛界者示清净本然也遍灌佛顶者表极
果所同也旋及大众者示群灵共有也此
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圣不增处凡不减
但随量应现耳。】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
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温陵曰幢表摧邪立正也下明妙心净眼
使摧伏邪异得正知见是谓建大法幢邪
卷二 第 205b 页
异既摧知见既正则妙心可获净眼可得
矣生佛等有而不可测知曰妙微密垢不
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净明见离眚病廓然
照了曰清净眼。】
「阿难汝先荅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
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
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
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
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
矣生佛等有而不可测知曰妙微密垢不
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净明见离眚病廓然
照了曰清净眼。】
「阿难汝先荅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
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
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
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
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
卷二 第 206a 页
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
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
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温陵曰阎浮檀𣗳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
赤焰也眼根例拳事义不类而阿难示同
未悟故荅言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
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
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
必来荅汝我今眼前惟见黑暗更无他瞩以
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
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温陵曰阎浮檀𣗳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
赤焰也眼根例拳事义不类而阿难示同
未悟故荅言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
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
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
必来荅汝我今眼前惟见黑暗更无他瞩以
卷二 第 206b 页
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温陵曰见暗即见矣是知盲非无见特无
眼耳。】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
阿难诸盲无眼惟观黑暗与有眼入处于暗
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
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
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
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
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
【温陵曰见暗即见矣是知盲非无见特无
眼耳。】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
阿难诸盲无眼惟观黑暗与有眼入处于暗
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
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
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
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
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
卷二 第 207a 页
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
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
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温陵曰若灯见者下牒上结明见不由眼
也资中曰心为其主馀是助缘既知见性
属心渐明真见矣。】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巳默然心
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
悲诲。」
【真际曰大众默然伫诲良由真妄未明若
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
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温陵曰若灯见者下牒上结明见不由眼
也资中曰心为其主馀是助缘既知见性
属心渐明真见矣。】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巳默然心
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
悲诲。」
【真际曰大众默然伫诲良由真妄未明若
卷二 第 207b 页
认见境之心前来巳夺若谓本真之见岂
假根尘口既默然心希开悟。】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
𠡠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
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
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
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长水曰五比丘者初佛入山脩道王命父
族三人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摩诃男拘利
母族二人一憍陈如二十力迦叶随而卫
假根尘口既默然心希开悟。】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
𠡠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
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
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
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长水曰五比丘者初佛入山脩道王命父
族三人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摩诃男拘利
母族二人一憍陈如二十力迦叶随而卫
卷二 第 208a 页
之后各舍佛去在鹿苑脩异道佛得果巳
乃往为三转四谛法轮问言解不陈那先
荅巳解已知故佛命名阿若多者解也憍
陈那姓也此云火器其先事火因以命族
也资中曰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非无始
无明也吴兴曰此中所问且约昔时小乘
所悟耳意令荅出客尘是动主空不动欲
将动以譬妄不动喻真下文屈指飞光义
亦如是或曰此教既经开显故今问荅客
尘二字即是根本无明者非也。】
乃往为三转四谛法轮问言解不陈那先
荅巳解已知故佛命名阿若多者解也憍
陈那姓也此云火器其先事火因以命族
也资中曰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非无始
无明也吴兴曰此中所问且约昔时小乘
所悟耳意令荅出客尘是动主空不动欲
将动以譬妄不动喻真下文屈指飞光义
亦如是或曰此教既经开显故今问荅客
尘二字即是根本无明者非也。】
卷二 第 208b 页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
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
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
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
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
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
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
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吴兴曰小乘客尘喻见思生灭主空喻真
谛寂然真谛理一以喻从法则主之与空
卷二 第 209a 页
不可分二见思惑异则客之与尘应有二
义何则客义粗故喻迷事之惑尘义细故
喻迷理之惑。】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
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
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
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
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
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
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
义何则客义粗故喻迷事之惑尘义细故
喻迷理之惑。】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
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
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
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
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
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
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
卷二 第 209b 页
谁为无住佛言如是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
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
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
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
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
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
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长水曰前明手有开合见无动静对外境
以辨也次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
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
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
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
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
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
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言如是。」
【长水曰前明手有开合见无动静对外境
以辨也次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
卷二 第 210a 页
也。】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
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
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
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
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补注曰只一身境所计不同凡夫则计其
身境以为实有是于无常而计常也二乘
虽知身境无常而尚未悟其真常之理是
于真常而计无常也故佛因普告大众而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
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
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
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
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补注曰只一身境所计不同凡夫则计其
身境以为实有是于无常而计常也二乘
虽知身境无常而尚未悟其真常之理是
于真常而计无常也故佛因普告大众而
卷二 第 210b 页
总责之语意浅深随机各解吴兴曰此因
阿难谓身境有动见性不动寄斥大众迷
真常而见无常也智论明无常有二种谓
相续法坏及念念生灭今云从始洎终盖
言从生至死即相续法坏也既失真性惟
造妄业故曰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认物为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吴兴曰前云颠倒行事但是为物所转正
斥能迷之心今言认物为已又斥认所迷
之境为我我所也如圆觉云妄认四大为
阿难谓身境有动见性不动寄斥大众迷
真常而见无常也智论明无常有二种谓
相续法坏及念念生灭今云从始洎终盖
言从生至死即相续法坏也既失真性惟
造妄业故曰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认物为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吴兴曰前云颠倒行事但是为物所转正
斥能迷之心今言认物为已又斥认所迷
之境为我我所也如圆觉云妄认四大为
卷二 第 211a 页
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若如是则尘
劳之境何由可出邪故曰轮回是中自取
流转已上经文虽明见性不动然犹未论
此见亦妄离见乃真资中曰此寄粗相密
谈真见分别显了并在后文。】
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会解卷第二
劳之境何由可出邪故曰轮回是中自取
流转已上经文虽明见性不动然犹未论
此见亦妄离见乃真资中曰此寄粗相密
谈真见分别显了并在后文。】
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
楞严经会解卷第二
卷二 第 2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