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音释¶ 第 382c 页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下
清浙水慈云灌顶沙门 续法集

【二释义二。先修因二。初举喻二。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
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疏】先喻单忆有离也。有人喻生佛二人也。一专忆
者。喻佛念众生也。一专忘者。喻众生不念佛也。若
逢不逢或见非见者。以佛专念众生。未尝不在众
生前。令偶逢偶见。故言若逢或见也。众生专不念
佛。佛虽在众生前。亦蹉过不见。故言若不逢见也。
二人下。后喻双忆不离也。二相忆者。喻生佛念同
也。二念深者。喻久忆不忘也。如是。结指之词。乃至。
超略之词。谓能如是念。则决定时时常相见也。从
生至生不相异者。喻生生不相离也。同形影者。谓
生佛世世不舍。犹如形影无乖违也。

【钞】佛专忆者。含二种意。一者佛有大悲愿故。二者
佛在因地。自果未圆。尚于众生念念不舍。何况果
后。更无馀事。则念众生。慇勤恳切无有加故。众生
专忘。亦有二意。一者众生无有信行愿故。二者生
在迷位。缠惑业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况佛果。
岂易得者。则念佛心沉埋隐没不能发故。偶逢见
者。诸佛菩萨不违本愿。游化娑婆。故令众生偶然
逢见也。亦蹉过者。如见文殊。但睹老人贫婆等类。
音释¶ 第 383a 页 X16-0383.png
或见本相。亦不蒙法利。此由惑业障覆。妄见劣相。
如薄福见宝为蛇为蛙。岂彼圣宝作意诈隐其本
相耶。生佛念同者。谓众生念佛。犹如佛念众生。相
同也。久忆不忘者。谓时刻在怀。虽经年累月。乃至
尽形。亦不忘也。结指者。指上相忆念深也。超略者。
谓不但此生常得见佛。乃至他生尽未来际亦常
得见佛也。乖违也。异离也。形影。略举一事以例不
离。至于声响水波镜光。皆不相舍离也。又此形影。
近对下喻合。文意单显获见佛益。远对下證果。文
意双显获见佛成二益(现当见佛一益也。心开染香二益也)应释
文云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
影亦同。不唯此世。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
严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此
非敌对正意。故疏不释。
△二母子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疏】上二人喻。泛指亲友。犹觉宽缓。故此重将母子
最亲切者为喻。使人起信行也。于中亦有二。先喻
单忆有离。首三句即上一人专忆。次二句即上一
人专忘。如来母也。众生子也。世间慈念最切者。莫
如母亲。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
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
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又母念子。慈止
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故
音释¶ 第 383b 页 X16-0383.png
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也。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
念佛而堕恶道苦也。虽忆何为者。喻如来单忆
无益也。子若下。后喻双忆不离。初二句即上相忆
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异。谓六道众生慕念如
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者。然方得感应道交生佛
不二也。故高齐大行和尚云。宗崇念佛四字教诏。
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任意
早晚终无再住娑婆之法。此为念佛第一要策。

【钞】泛指者。师资君臣。皆该在许。如来下。问。前言念
佛但念弥陀。不念诸佛。云何此言十方如来耶。答。
有二意。一即指弥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无量弥
陀佛故。观经云从下方金佛光刹。乃至上方光明
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二通
指十方诸佛。谓不唯我弥陀一佛悲愿如是。即十
方诸佛怜念亦然。正显佛佛道同。故华严问明品
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
亦然。楞伽第四云。一切诸佛有四平等。所谓字平
等。语平等。身平等。法平等。观经云。见无量寿佛者。
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怜念者。三昧经云。诸佛心者
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
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惟
巳恶而疑佛不来接。谁知佛心专于逆苦众生之
中种种救度。如何自生疑阻甘心苦趣耶。问。逃逝
二句。与上专忘逢不逢义。有差别否。答。亦同亦异。
音释¶ 第 383c 页 X16-0383.png
同者。不念佛则不能见佛。虽见佛亦不蒙法利。此
与逃逝无异。忆他何为。异者。谓前之喻意。尚明众
生或有时而念。但念之不切。忆之不深。故若逢不
逢。于佛忆犹为有益。此中喻意。竟明众生不唯忘
念而且谤佛。以不信故。堕在三途受无量苦。故若
逃逝。于佛忆则为无益。感应生佛者。子喻生感。母
喻佛应也。道交不二合不违也。故高齐下。彼论云。
往生净土。要须有信。信千即千生。信万即万生。信
佛名字。不离心口。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
口常称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二合法。】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疏】众生心者。拣口念而心不念也。忆记持不忘也。
念系缘在怀也。又初时偶然勉强记忆曰忆。后时
长久熟脱缘念曰念。又忆是暂念一忆之谓。念是
数忆常念之谓。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毫无杂缘。
若理忆念。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
相。即是三身十身。二理性。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
忆念佛中。复各有二。一行布。二圆融。谓先念化报。
然后法等。是事次第也。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
一时也。先空次不空后空不空。是理次第也。三如
来藏心佛同在一时中念。是理圆融也。问。若心外
有佛。何容理念。设心外无佛。乌用事为。答。心外有。
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经云。诸佛正知从心想
生。故须理念。心外无佛者。托心外佛。显我心佛。经
音释¶ 第 384a 页 X16-0384.png
云。心想佛时是心作佛。故须事念。若离事理二念。
何名即心即佛。问。若即佛是心。秪应念心。何必念
佛。又即心是佛。秪应念佛。何必念心。答。但执即佛
是心。不知即我本觉心性是彼究竟觉佛。经云。是
心即佛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执即心是佛。不
知即彼究竟觉佛是我本觉心性。经云。诸佛入于
众生心中。故不妨念心。若心佛偏念。即义不成矣。
问。一真法界。体无二相。何存内外心佛念耶。答。法
界一真。本无内外。不属佛心。佛自證穷知生等有。
欲令生悟。义分心佛。佛为外境。心为内境。忆念功
成。自然證知。心无佛外之心。佛无心外之佛。唯一
法界。普融无尽。现前见佛者。谓不离现阴。于定中
见。或于梦中见也。当来见佛者。谓报终阴坏。见佛
来迎。或于华中见也。而云必定者。有二意。一感应
道交难思议故。谓信得即心是佛。专于事念念相
好佛故。见果报佛来入我心中。经云。是心作佛。诸
佛如来来入一切众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尔然
故。谓信得即佛是心。专于理念念本性佛故。于自
心中见法身佛现。经云。是心是佛。心想佛时。是心
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众生者。重在众生
念佛故。

【钞】忆下。唯识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
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
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
音释¶ 第 384b 页 X16-0384.png
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慈云忏主云。凡涉历缘务。
而内心不忘于佛。谓之忆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
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
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若或失念。数数摄还。
久久成性。任运常忆。又复觉心微起恶念。即便忆
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若见他人受苦。以念佛心。
怜悯于彼。愿其离苦。如是相续。念佛系心。能办一
切净土功德。若事下。谓此中专心忆念。及下摄根
净念。即弥陀经一心不乱一向专念。观经一心系
念也。皆通事理。事则能所缘历心佛分明。唯此一
念。更无馀念。念念相续。成就定力。起信谓。以专意
念佛因缘。是也。理则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
缘。更无馀缘。缘心自在。成就慧力。起信所谓虽念
亦无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门疏云。若用心存念。无
有间断。名事一心。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名理一
心。对前四种五种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问。前
四五门。与此事理。俱约能念。为义有异否。答。前之
四五。乃标法门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约行人用
心各别。是故四五门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摄
四五。无混滥也。问。此中事理。与前四五念佛判事
理观。何别。答。前则别判四五门各属事理。此则通
判四五一一并有事理。较之。前略今细。故不同也。
然此二念中。虽不可缺一。亦有上智专于理念。或
有钝根专于事念。或有中人兼于理事。皆随机宜。
音释¶ 第 384c 页 X16-0384.png
不必疑阻。以得见佛利益同故。佛亦下。问。三中法
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称为事耶。答。堕数量(三十数也)
故。属佛身(身相事也)故。问。起信云。若人专念阿弥陀佛。
所修善根。即得见佛。岂非事念。又云。若观彼佛真
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岂非理念。今何以法
不属理耶。答。论对报化。故属理念。今对一真。故又
属事。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动
法界系缘法界等。大疏亦云。一法界行亦无一故。
问。十身佛。独出华严。馀所无者。云何今教念耶。答。
诸佛说教虽别。三十身同。故观经云。诸佛如来是
法界身。如德云但念十身佛也。清凉疏钞亦云。然
其念佛三昧。总相则一。别即三身十身。修观各别。
三身者。谓念法报化佛。于三身中各有依正。便成
六观。谓念法性身土。为法身依正。念报身华藏等
刹为依。十身相海等为正。念馀净土水鸟树林为
化身依。三十二相等为化身正。十身者。谓念愿智
法力持意生化威势及菩提福德相好庄严身。如
是重重成帝网境。则入普贤念佛之门。详在六十
二卷。行布渐次也。圆融一念也。利根则圆融。下愚
则渐次。中根则不定。又或利根先理后事。钝根先
事后理。皆随机便。无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约当部
四卷三如来藏心明。若对所念理中法界。应云。先
无为理法界佛。次有为事法界佛。后理事无障碍
法界佛。以法界如来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问下
音释¶ 第 385a 页 X16-0385.png
通妨。初释二种念中随用一种不须兼具难。次释
心佛即中随念一即不必并驱难。三释即心即佛
成心佛两存难。定中见者。华严四十六云。若有众
生专心忆念。则佛现其前等。六十二云。住自在心
念佛门。随自心乐现其像故。住一切境念佛门。普
于诸境见佛现故。楞伽云。诸佛有二加持。谓令入
三昧。(一也)现身灌顶。(二也)诸菩萨等。为二持故。即能亲
见一切诸佛。观经云。无量寿佛相好光明遍十方
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禅观中皆得见也。梦中
见者。法华云。若于梦中。见诸如来坐师子座围绕
说法。弥陀下辈文云。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
生。报终见佛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弥
陀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住其人前。
鼓音王经云。若有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
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华中见者。观
经下品中生文云。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
迎接此人。如一念顷。生莲华内。经于六劫莲华乃
敷。观音势至为说经典。问。今有专心念佛。于定梦
中亦不见佛。又有一生念佛。及临终时亦不生方。
何也。答。专心念佛。定梦中见者。由其过去业障重
故。现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无障则显
加。令其亲见。二者障重则冥加。暗令得益。故普贤
云。有诸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时分身。皆至
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
音释¶ 第 385b 页 X16-0385.png
护令就。一生念佛不生方者。念佛不精诚故。生疑
不笃信故。无有往生愿故。不能断贪爱故。问。现在
善根浅薄。可以增修。过去业障深重。云何得知而
为对治。答。有二拣别。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发相。
则知过去种植善因。何为善发。略开四种。一念化
佛善根发相者。于念佛三昧中。忽然忆佛修六度
万行。成三十二相。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说法利生。
降伏魔怨。作是念时生敬爱心。开发三昧。增进佛
行。或于定中见佛身相。心净信解。或于梦中闻佛
说法。觉悟佛心。二念报佛善根发相者。于念佛时。
忽然忆佛圆满果报之身。皆是无漏功德成就。相
好光明一一无量。神通智慧充满法界。相续湛然
尽未来际。作是念时。慧解分明。定心安隐。善念相
续。或于定中。闻说不思议佛法境界。即便出生无
量智慧法门。或于梦中。见八万四千诸妙相好。即
便出生无量愿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发相者。于
三昧时。忽然忆佛真实性身。清净无相犹如虚空。
唯是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生离灭。无作无
为。非来非去。不减不增。作是念时。善心开发。入定
安乐。通达无量法门。现起无边佛境。或于定中。见
佛以微妙法身具诸相好。即便觉悟。远离常无常。
而现常无常。唯识云。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
名法身。如是悟时。开发实智三昧现前。或于梦中。
见佛以诸法如义而为其身。即便觉悟。以真如为
音释¶ 第 385c 页 X16-0385.png
佛。无境不是佛。大品云。诸法如实相。诸法如实即
是佛。离是之外。更无别佛。如是悟时。清净六根法
性现前。四念十佛善根发相者。于禅观中。忽然忆
佛法界身云。依正圆融。真应无碍。一多即入。大小
隐显。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
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时。开发无尽
善心。出生无尽三昧。灭重重烦恼。显重重法性。或
于定中。见无障碍佛刹刹尘尘现身说法。即便證
知德云一念佛门出生二十一门。如是知后。发普
贤愿。行普贤行。或于梦中。见无尽身佛说法利生。
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统摄无尽三昧。如是悟
后。发遮那智。成遮那境。以上善根皆由过去今生
念佛习报相也。(见诸相好。悉属报因相现。发诸善心。皆是习因善发)二者三
昧中若有业障发相。则知过去不种善根。何为障
发。亦开四种。一者昏沉暗蔽业障发相。谓念佛时。
即便昏睡沉暗瞪瞢。无所记别。令诸禅观不得开
发。二者妄念散乱业障发相。欲修观时。虽不昏沉。
而生邪想。欲作四重五逆十恶毁戒等事。展转生
续。无时暂停。因是三昧不得现前。三者恶境逼迫
业障发相。将入定时。虽无妄念。而有恶境。或见焚
溺。或闻震击。或无头手。或堕山海。如是逼迫令其
惊怖。所发道心障碍不起。四者病事苦恼业障发
相。当念佛时。虽无上境。而身忽然生诸疾病。苦恼
百端。或为世间种种事务牵连不断。因是无生不
音释¶ 第 386a 页 X16-0386.png
能證入。以上业障。皆由过去不善报因相也。因此
善恶二法发相。即验自巳根性是善是恶。亦知自
巳在前生时。种善不种善。作恶不作恶。如是见巳。
善者增修令其圆满。恶者对治令其除灭。云何治
灭。亦开四门。一治灭昏沉障。应教念化佛三十二
相中随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闭目而观。若心暗钝
悬想不成。当对一尊端严佛相。缘之入观。若不明
了。即开眼观。复更闭目。如是想时。心眼开豁。即破
此障。无复沉睡。二治灭妄念障。应教念报佛所有
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脱。一切种智。不
可思议无量功德。普现色身利益。一切神通变化。
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恶心心数
法自然销灭。三治灭恶境障。应教念法佛。法佛者。
即是平等法性。空寂无为。无有形相。既无形相。焉
有境界逼迫。境界空故。即是治灭此障。四治灭病
事障。应教念十佛。缘佛菩提威势力持本愿功德。
不为世间事务牵缠。缘佛福德相好庄严意生身相。
不为一切病苦所恼。念佛法身犹如虚空。随其智
力。应化一切。非如众生烦恼阴身。八苦交煎。世事
缠缚。如蚕作茧。无出头日。如是念时。此障即灭。故
知存心念佛。广大功德无有不成。深重业障无有
不灭也。问。念佛佛现。亦有魔否。念佛所发善根。亦
有魔作否耶。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愿力。大光
明中必无魔事。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
音释¶ 第 386b 页 X16-0386.png
魔起。须当辨识。经论开二。一所现相好不与经合
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行合者。是为魔事。至
于善根发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约心境
久速。谓此见佛闻法等事若是善根发者。则报因
境相暂现便谢。习因善心相续不断。若是魔所作
者。则报因境相久久不灭。或谢去更来扰乱。习因
善心暂发还灭。或倏尔变成恶念。二约烦恼轻重。
谓见善相发时。能令心识动乱。烦恼增重。众多妨
碍。不利定心。悉属魔作。若见善相现巳。虽未證禅
定。而身心明净。善念开发。烦恼轻微。或三昧开通。
身心快乐。内外安隐。气色光润。烦恼寂寂。功德巍
巍。此为善发相也。若邪正未了。应当用二法以对
治之。一者止法。谓深入三昧。一心念佛。于所现相。
悉知虚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舍。如是息心寂然。
不起分别时。若是圣境。则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
是魔境现相。不久自坏。纵发亦不如法。二者观法。
谓观真空法界。念虚空法佛。推捡现相。不见生处。
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离真如
外无一法相。如是观念。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
消灭。然念佛遇魔亦万中一也。良由修净业人具
三种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摄取
力。云何邪魔得便扰害。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
有得闻弥陀名者。阿弥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坏
彼正觉心。是故但当一心念佛。莫疑虑也。而云必
音释¶ 第 386c 页 X16-0386.png
定下。释疑难也。妨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云何有佛现在前耶。故此通云。有二意故。佛必定
见。一约他佛。谓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应。不
妨来去。是故心净佛现。心垢佛灭。其犹水澄月来。
水浊月亡也。二约自佛。谓本觉心佛。本无来去。依
觉不觉。不妨出没。是故。心迷佛隐。心悟佛显。其犹
镜尘光暗。镜洁光明也。此中下。亦释疑也。妨曰。上
二喻中。俱含如来念众生意。云何合内无佛念耶。
故此通云。众生无有信愿故。此再三观勉。佛念众
生。乃佛自愿。何待言也。
△后證果二。初法说。】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疏】初一句蹑前修因说也。次二句正明證果相也。
不远者。现前见中。事念见他佛。则先色身相佛。后
法身真佛。理念见自佛。则先分證觉佛。后究竟觉
佛。当来见中。事念见他佛。则先化身佛。后报身佛。
理念见自佛。则先本觉佛。后妙觉佛。故云去佛不
远。不假方便者。约事则念佛法门即胜异方便。何
假馀方便门以助显我本性也。约理则念佛即是
念心。心佛无差。自他不二。岂离唯心自佛而假心
外他佛作方便耶。自得心开者。以念佛心。入佛知
觉。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约事则佛果成證。约理则
觉体圆显。所得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是也。

【钞】初一句下略提。不远下详释。现前等者。难曰。上
既见佛。今何又云去不远耶。故此释云。上之见佛
音释¶ 第 387a 页 X16-0387.png
乃是色分化本。此之去佛。即是法究报妙。故不相
违。亦可由见佛故。众生与佛同在一处。犹如形影。
不相违远也。
△二喻明。】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疏】初二句举喻。法上身近佛身。心开佛心。合喻中
人沾染香。身亦有香。次二句出名。谓以如来法身
香光。庄严自心本觉如来。如华严以旃檀沉水香
等喻菩提心香。今亦以人天名香。喻如来法身功
德香也。

【钞】法上下。若直约法言。谓念佛名香。近佛身香。开
佛心香。鬻香长者所云发心念佛香是也。喻中下。
起信云。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
故则有香气。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
习故则有净用。无明染者。本觉心佛藏在无明壳
也。彼论明在缠如来藏心。今经喻出缠如来藏心。
故云心开。谓心开成佛以近佛故。如身净成香以
涂香故。若依相宗立量。应云。念佛是有法。佛心开
宗。因云去佛不远故。同喻如染香人。香人是有法。
身有香光庄严宗。因云染香故。同喻如念佛。出名
者出三昧名。亦法门名也。如华严下。七十八云。如
白旃檀。若以涂身。能除热恼令得清凉。菩提心香。
能除贪恚痴等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又如天
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普熏千界。菩提心香一念
功德。普熏法界。又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
音释¶ 第 387b 页 X16-0387.png
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提心香若一发时。
即令一切善根永出三界。又如波利质多罗树。其
皮香气。一切华香皆不能及。菩提心树所发大愿
功德之香。一切二乘五分法香悉不能及。又波利
华一日熏衣。薝卜等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菩提
心华一生所熏。诸功德香。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
千劫熏。亦不能及。人天香者。华严云。人间有香。名
曰象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雨七日香。若遇著者。
皆成金色。众生嗅者。七日快乐无有诸病。摩罗耶
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涂身者。火不能烧。海中
有香。名无能胜。若涂螺鼓。其声发时。敌军皆退。阿
那婆达多池侧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若烧一丸。
普熏阎浮。闻者离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阿卢
那。若有嗅者。离诸垢染。罗刹界中香名海藏。轮王
烧时。王及四军皆腾虚空。善法天中有香。名净庄
严。若烧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诸天心念于佛。须夜
摩天香名净藏。若烧熏之。夜摩天众。集天王所而
共听法。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若烧一丸。普雨
一切供具。供养诸佛菩萨。普变化天香名夺意。若
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诸庄严具。清凉疏钞
云。初喻发菩提心香。次即忍香。瞋火不烧。三即进
香。魔军退散。次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四戒香可
知。五定香。得离垢三昧。六慧香。王及四兵皆腾空
者。慧證空故。七解脱香。心念于佛。脱五欲故。八知
音释¶ 第 387c 页 X16-0387.png
见香。云集听法。是知见故。九即称法界香。先陀婆。
一名四实。此宜用咸。香似此故。十忘能所香。故名
夺意。今之佛法身香。具众功德。亦犹是也。
△二略
述自巳修行二。初自利。】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本因因也。无生果也。次句彻果该因。心者。述巳
念佛非用分别意识而念。乃六根都摄一心不乱
念也。入證也。忍智也。无生约理性言。慧心安此无
生理故。名无生忍。清凉疏云。若约忍无生理。即无
生之忍。若约无生之智及烦恼不生。则无生即忍。
无生法性始终无殊。證入法忍地位不等。楞严第
三渐云。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信力入印度经云。无
生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
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巳得住无生忍故。生安隐心。
为令他住无生忍故。起安慰心。仁王经云。无生忍
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慧。远即七远行地。不动即第
八地。观慧即九善慧地也。则知此忍始于三渐。终
于等觉。今且约等觉说。以势至位居补处故。上句
能修證。此句所悟證。谓以真正净念。除灭邪妄浊
想。内想不起。外境自寂。内外法空。一切无生。仁王
云。一切法空得无生忍。又无生忍亦得名无灭忍
无住忍。华严云。无生忍者。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
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生灭则无住
处。今念化身佛。證得空如来藏智。名入无生法忍。
音释¶ 第 388a 页 X16-0388.png
念报身佛。證得不空如来藏智。名入无灭法忍。念
法身佛。證得空不空如来藏智。名入无住法忍。此
亦举一以摄馀耳。若唯忍无生。小圣亦有。岂足为
等觉深玄忍耶。

【钞】六根都摄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也。一心不乱
者。依一藏心馀念不生也。念者。心为能念。佛为所
念。念通能所忍智也。不消文。清凉疏下钞云。无生
忍有二义。一理智双明。二唯就智说。复二。一智不
生。即无分别智体无念虑故。二烦恼不生。妄想不
起故。无生法下判位。上句下出得忍所以。又无生
下。约别相义释。若无生等者。具云若无生则无灭。
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
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
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
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无生无来离欲无作无愿
空也。无灭无尽无去不空也。离垢无别无处寂静
无住空不空也。今念下配释可知。此亦下通妨也。
难曰。既有无灭忍等。云何独无生耶。释曰。此有二
意。一者举总摄别。称为无生。二者以初摄后。但标
无生理。实具诸忍也。若唯下亦通妨也。难曰。唯约
无生法理不通无灭忍等。有何过耶。释曰。等觉之
忍。在无灭等。故非浅近。若唯无生。小乘亦證。何足
深玄。
△二利他。】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音释¶ 第 388b 页 X16-0388.png

【【疏】此界娑婆。苦世界也。净土安养。乐国土也。摄者
持也接也。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临终以愿
力接引。令得往生。归者还也。此界为旅亭。彼土是
家乡。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今遇亲友指
示道路。速回家乡也。能摄属势至。所摄属行人。摄
则双通能所。归义亦然。能归行人也。所归净土也。
归兼能所念佛法也。有五法门。见五土佛。谓忆想
外境念佛。则生归变化土。见变化身佛。摄境归心
念佛。则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心境互融念
佛。则归胜受用土。见胜受用身佛。心境双泯念佛。
则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圆通无尽念佛。则归法
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身佛。人者机也。具闻
思修三妙慧故。备信愿行三资粮故。始名念佛人
也。问。设行五逆十恶。亦具三资粮慧。得生彼土否
耶。答。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如
三辈九品中下辈下品是也。问。念几时佛得能见
佛生方。答。随机不定。或尽形持。或九十日。或七七
一七。或十日一日。或十念。或一念。但能称名。必得
见佛。况有弥陀本愿。势至摄受。岂有念佛不生方
耶。

【钞】此界苦净土乐者。谓此土具八苦。生居胎狱。老
厌龙钟。病受痛疴。死悲分散。爱则欲合偏离。冤则
欲逃偏遇。求则欲得偏失。乃至五阴炽盛。而彼国
莲华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
音释¶ 第 388c 页 X16-0388.png
段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
无爱别离苦。上善人聚则无怨憎会苦。所欲自至
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慈云忏
主云。不值佛。不闻法。恶友缠。群魔恼。受轮回。堕恶
趣。尘缘障道。寿命短促。修行退失。尘劫难成。此即
娑婆十种苦也。常见佛。常闻法。圣贤会。离魔事。轮
回息。无恶道。胜缘助道。寿命无量。入正定聚。一生
行满。此即安养十种乐也。归义下。清凉贞元疏。问。
不生华藏而生极乐者何也。答。有四意。一者有缘
故。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众生归凭情
一故。若说十方皆妙。初心茫然。无所依托也。三者
不离华藏故。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即在华藏第十
三层。未出刹种外出。四者即本师故。经云。或有见
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既赞本尊遮那之德
如是。岂非本师随名异化也。事则从此界。归彼界。
见弥陀。居极乐。理则返不觉。还本觉。见自性。居唯
心。问。既万法唯心。何以见彼此土有苦乐。生佛有
来去耶。答土有苦乐。即心相垢净。生有来去。即心
性迷悟。如是垢净迷悟。总不离乎法界。故云心外
无法。楞伽亦云。若一切皆心。世间何处住。何因见
大地。众生有去来。(问难也)如鸟(喻众生)游虚空(喻自心)
分别而去。(喻分别识。谓从自心空中。而后现众生鸟。彼众生鸟。还于自心空中。随分别识
去来游履也)无依亦无住。如履地而行。(谓自心空。虽无依止住处。而能
令众生鸟如履平地似有依住也)众生亦如是。随于妄分别。游履
音释¶ 第 389a 页 X16-0389.png
于自心。如鸟在虚空。(答释也。前四句喻。后四句合)闻思修者。闻
说佛名为闻慧。忆想在怀为思慧。持念不忘为修
慧。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释云。以闻
思修。得入净土。故念佛人必具三慧。信愿行者。闻
念佛门。心不疑贰。谓之信。信巳而解。心起乐欲。谓
之愿。愿巳而念。心勤精进。谓之行。弥陀经云。若有
信者。应当发愿执持名号。虽有诸过等者。观经钞
云。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
者。属不定聚。巳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
论高下。所以者何。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
亦得不退。成正定聚故。准知罪人十念即名器矣。
反显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为
非器也。三辈九品者。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
三宝。大修功德。专念弥陀。愿生彼国。真佛来迎。坐
七宝莲。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此名为上
辈也。兼利他行。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正法。
少修功德。专念佛名。回向愿生。化佛来迎。坐莲华
中。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此名为中辈也。
唯自利行。若发菩提心。亦信因果。不谤正法。不造
五逆。虽无功德。专念佛名十声一声。临命终时梦
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此名为下辈也。缺二
利行。若七日七夜礼念佛名。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佛。法。僧。天。施。戒)读经解义。深信因果。持戒利生。发心发
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与化佛来迎。乘金刚台。即
音释¶ 第 389b 页 X16-0389.png
得华开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受诸佛记。(果也)此名为
上品上生也。若五日五夜专意念佛。不谤三宝。善
解义趣。深信因果。持戒弘法。发大心愿。回向求生
者。(因也)真佛与化佛来迎。乘紫金台。经宿华开。见佛
闻法。七日后菩提不退。一小劫得忍受记。(果也)此名
为上品中生也。若七日或五夜至心念佛。不谤三
宝。深信因果。持戒利物。发大道心。回向求生者。(因也)
真佛与化佛来接。坐金莲华。一日一夜华开。七日
之中见佛。于三七后闻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果也)
此名为上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上辈所开。兼
刹他行。若三日三夜礼念佛名。持诸齐戒。发心发
愿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来引。乘莲华台。往生彼土
莲华即开。闻四谛法。得罗汉果。(果也)此名为中品上
生也。若一日一夜称念弥陀。八戒十戒。发心发愿
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来引。坐七宝莲。经七日开。得
须陀洹。至半劫后成罗汉界。(果也)此名为中品中生
也。若一日或一夜专意念佛。孝养仁慈。临终遇善
知识指示净土法门者。(因也)命终坐莲华生彼。经
七日巳。闻法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果也)
名为中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中辈所开。唯自
利行。若不谤正法。亦作众恶。命终时。闻经名。称弥
陀至半日或半夜者。(因也)化佛来引。坐宝莲华。经七
七日华开。闻法发菩提心。过十小劫得入初地。(果也)
此名为下品上生也。若破戒偷盗。然不谤三宝。临
音释¶ 第 389c 页 X16-0389.png
终闻净土法。称念佛名。经一时一刻者。(因也)化佛来
引。坐莲华上。过六劫后。莲华始开。闻法发心。(果也)
名为下品中生也。若造五逆十恶。然亦不谤正法。
临终闻佛。至心十念乃至一念者。(因也)命终。见金莲
华。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闻实相法。发无上心。(果也)
此名为下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下辈所开。无
二利行。问。大本云唯除五逆。观经云五逆得生。二
义云何。答。大本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则知五逆
而兼谤法者。乃在所除也。如不兼谤者。亦未必除。
良由谤则不信。不信则不生。所谓疑则华不开。是
也。观经但言五逆。不言谤法。则知虽具五逆。不谤
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谤者。亦不生也。良由信则不
谤。不谤则华开。所谓信则决定生。是也。下辈下品
者。谓下辈内之下品。非中上也。问。大本三辈。纯明
善行不及恶人。止齐观经前之六品。云何今以下
辈配下品耶。答。有三意。一约行因。善恶虽异。而位
次辈品正同。(三三成九故)今取位不取行也。二下辈与
下品。十念行同故。三五逆十恶而不谤者。亦摄下
辈善人中故。大本云。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堕
地狱者。非五逆人而何。若下辈不摄。置于何辈耶。
尽形持者。大本经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则知一
生持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经云。九十日中常行
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文殊般若云。
九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七七者。
音释¶ 第 390a 页 X16-0390.png
大集经云。若专念佛至七七日。现身见佛。一七者。
弥陀经观经皆云。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十日
者。鼓音王经云。受持佛号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
得见佛。大本云。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
生我刹。一日者。大本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
夜不绝。必生我刹。十念者。观经云。其人苦迫不遑
念佛。十声称佛。即得往生。一念者。大本云。信乐不
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亦得往生。问。云何一念彼
佛。亦得生彼国土。一声弥陀。能灭八十亿劫生死
罪耶。答。一心朗念。积妄顿空。喻如一灯能灭千年
室暗。一火能烧百辆车薪。况乘如来本愿功德。岂
可思议耶。故法华云。一称南无佛。皆巳成佛道。佛
名经云。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大悲经云。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大庄严
经论云。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等俱不肯
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
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为采薪人。猛虎逼极。大怖
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况有下。上明
自力。此明他力。自力复二。一者称念彼佛力。如帆
楫。二者本有佛性力。如舟船。他力即是佛愿摄取
力。如顺风。三事周圆。必生彼土矣。问。佛既自来迎
引。何又假多少化佛授手耶。答。显其功行有浅深
故。如善导千念而飞千光。少康十声而出十佛。华
严离垢幢菩萨偈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
音释¶ 第 390b 页 X16-0390.png
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斯为第一。」

【【疏】初一句牒所问。包含众妙曰圆。遍入诸有曰通。
又总摄万化不滞一隅曰圆。统生一切无有间隔
曰通。次五句结能答。我等四句出本因。先因修。无
选择者。一拣非那律选眼空生择意。二外不选六
根相。(浮胜二根相也)内不择六根性。(见闻觉知性也)根都摄者。对
上亦二义。一眼不取色。乃至意不缘法。二唯依一
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馀念不生曰净。念而无念
故。一心系佛曰念。无念而念故。相继。谓事则忆念
无间。理则圆照无间。得句。后果證。梵语三摩地。此
云等至。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
亦云等持。谓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虽通因果。此且
取功用中纯熟一义。故名曰得。事则成念佛三昧。
理则显本性如来。斯为句。叹殊胜。问。大本弥陀经
云。极乐清净。次于泥洹。今经拣选圆通。势至念佛。
次于观音返闻。何称为第一耶。答。就楞严本经。有
三意。一文殊。谓念性生灭因果殊感故。第二势至。
谓一心净念现见自佛故。第一二阿难循声故。返
闻为当根。念佛为不当根。佛以圣性皆通归元无
二。故称观音势至并无优劣。三此方教体在于音
闻故。以耳根圆通。当此方机。势至居次。十方法门
念佛为最故。以念佛圆通。当十方机。等于观音。约
音释¶ 第 390c 页 X16-0390.png
念佛法门中。若事念他佛。助显本觉性佛。则次泥
洹。异于观音。若理念自佛。直显涅槃心佛。则等泥
洹。同观音矣。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是也。如此
念佛法门。不称第一。而谓之何哉。修心者岂可忽
诸。

【钞】牒所问者。楞严五卷云。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
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故此牒云。
佛问圆通也。包含下。约包遍释圆通。又下约摄生
释圆通。又多门入一。一门容多。名之为圆。如珠悬
空。映于五色也。一入多门。多门容一。名之为通。如
泉潜流穿于十方也。根都摄下。佛为能摄。根为所
摄。摄则通二。二义中。初通事念。次通理念。上无择
二义亦例此知之。等至下。圆觉疏翻为等至。等谓
平等住持。双离沉掉也。至谓能到胜定。及至胜位
也。等持下。此依会玄记释。事则成等至。理则成等
持。故开二义也。问下通妨也。慧觉曰。或谓净土乃
圣人之权方。所以接钝根化凡器也。苟能一超直
入如来地。何藉于他力乎。答云。马鸣龙树天亲等
诸菩萨。皆发愿往生。应尽是钝根乎。释迦于大宝
积经。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求生净土。应尽
是凡器乎。一举心念佛。即见性成佛。岂非一超直
入乎。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戒禅师后身作苏东
坡。真如哲公后身多忧苦。太平古老后身耽富贵。
海印信禅师生朱防禦家为女子。岂可单仗自力
音释¶ 第 391a 页 X16-0391.png
乎。若以此为权。将何为实。轻念佛者。可不慎欤。如
此下。结显也。若以念佛一门摄生。世出世法言之。
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一)为名利故发心
念佛。饿鬼界也(二)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三)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四)畏恶道故发
心念佛。人法界也(五)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
(六)欣涅槃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七)慕无生故
发心念佛。缘觉界也(八)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
界也(九)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十)坚心念
佛。地大也(十一)喜心念佛。水大也(十二)热心念佛。火大
(十三)勤心念佛。风大也(十四)虚心念佛。空大也(十五)
心念佛。根大也(十六)想心念佛。识大也(十七)念佛旋见。
眼根也(十八)念佛反闻。耳根也(十九)念佛转嗅。鼻根也
(二十)念佛还尝。舌根也(廿一)念佛摄觉。身根也(廿二)念佛
逆知。意根也(廿三)念佛观像。色尘也(廿四)念佛听名。声
尘也(廿五)念佛染香。香尘也(廿六)念佛有味。味尘也(廿七)
念佛光严。触尘也(廿八)念佛观想。法尘也(廿九)眼不别
色。眼识念佛也(三十)耳不别声。耳识念佛也(三一)鼻不
别香。鼻识念佛也(三二)舌不别味。舌识念佛也(三三)
不别触。身识念佛也(三四)意不别法。意识念佛也(三五)
怖生死苦。苦谛念佛也(三六)息诸惑业。集谛念佛也
(三七)修戒定慧。道谛念佛也(三八)證寂灭理。灭谛念佛
(三九)烦恼不生。无明缘念佛也(四十)不作诸业。行缘
念佛也(四一)不托母胎。识缘念佛也(四二)色心断灭。名
音释¶ 第 391b 页 X16-0391.png
色缘念佛也(四三)诸根灰泯。六入缘念佛也(四四)根尘
识离。触缘念佛也(四五)不领前境。受缘念佛也(四六)
贪财色。爱缘念佛也(四七)不求尘欲。取缘念佛也(四八)
业无有成。有缘念佛也(四九)不受后阴。生缘念佛也
(五十)空无熟坏。老死缘念佛也(五一)一心念佛万缘自
舍。施度也(五二)一心念佛诸恶自止。戒度也(五三)一心
念佛心自柔顺。忍度也(五四)一心念佛永不退转。进
度也(五五)一心念佛馀想不生。禅度也(五六)一心念佛
正智分明。智度也(五七)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
(五八)一心念佛常乐净我。涅槃也(五九)寂静念佛。空如
来藏也(六十)想像念佛。不空如来藏也(六一)圆通念佛。
空不空如来藏也(六二)日出念佛。先照时也(六三)食时
念佛。转照初也(六四)亭午念佛。转照中也(六五)晡时念
佛。转照后也(六六)日没念佛。还照时也(六七)念心外佛。
小教也(六八)念心内佛。始教也(六九)念即心佛。终教也
(七十)念非心佛。顿教也(七一)念普融佛。圆教也(七二)有佛
有心净念相继。事法界也(七三)无佛无心不假方便。
理法界也(七四)念佛念心入无生忍。事理无碍法界
(七五)若佛若心遍含无尽。事事无碍法界也(七六)
念佛门含无尽义。总相也(七七)四五义门非一念佛。
别相也(七八)十六观等同成念佛。同相也(七九)依报清
净非正庄严。异相也(八十)念佛一门揽诸义成。成相
(八一)四种五种各住自位。坏相也(八二)依正功德念
佛更周。同时具足相应门也(八三)遍周诸法不离念
音释¶ 第 391c 页 X16-0391.png
佛。广狭自在无碍门也(八四)一根念佛六根都摄。一
多相容不同门也(八五)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诸法相
即自在门也(八六)正念佛时馀门不现。秘密隐显俱
成门也(八七)此念佛门一切齐摄。微细相容安立门
(八八)五种念佛互摄重重。因陀罗网境界门也(八九)
见念佛门即见无尽。托事显法生解门也(九十)前后
念佛不异当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也(九一)念佛一法
带无尽法。主伴圆明具德门也(九二)念自心佛。本觉
(九三)念佛信心。始觉中名字也(九四)念佛解心。始觉
中相似也(九五)念佛證心。始觉中分證也(九六)念佛成
佛。究竟觉也(九七)当念佛时寂寞无为。法身佛也(九八)
当念佛时无德不具。报身佛也(九九)当念佛时凡圣
并欣。化身佛也(一百)故知念佛一法摄尽一切法矣。

△二皈命回向。

「 稽首释迦弥陀佛
 观音势至诸圣贤
 仰愿三宝加被力
 令此经疏遍尘刹
 见闻随喜及持说
 毕竟得生安乐土
 回此功德向法界
 同成无上菩提果」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卷下(终)


** 音释

遮那

(此云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音證直视貌)


(音蒙昏闷不了也)
波利
质多罗

(此云圆生忉利天树华开香遍五十由旬又翻间错庄严众杂色华周匝庄严故又
音释¶ 第 392a 页 X16-0392.png
云香遍树根茎枝叶肤实莫不皆香故)。
薝卜

(音瞻部此云黄色华最香形似栀子华其树高
大)。
摩罗耶

(翻高山或云牛头亦云离垢)
阿那婆达多

(此云无热恼池名也)

阿卢那

(此云亦色香名)
罗刹

(此云速疾鬼又云可畏暴恶)
须夜摩

(此云善时
分时唱妙善乐故)。
兜率

(华言知足于五欲境知止足故)
先陀婆

(此云石盐其香似之
咸水马器皆云先陀婆今应用咸也)。
龙钟

(老病貌谓老来腰湾背跎犹如龙之钟曲也)


(音阿病也)
楞伽

(此云不可往山也佛在此说名楞伽经)
罗汉

(翻无生应供杀贼四果也)

须陀洹

(翻预流初果也)
般舟

(翻佛立常行三昧也)


(音王心不暇也)


(音亮车辆)

那律

(华言无贫亦云如意)
浮胜二根

(谓浮尘根胜义根也六根中各各具此二种)



(音迢摇动也)
泥洹

(即涅槃音转耳此云入灭)
十八界

(六根六尘六识也)



(梵语阅头檀亦翻真净白净王名也)


(音执与哲同)


(音补申时)
因陀罗网

(此云天帝网)
* No. 311-C
刻势至疏钞缘起

诸修行中。念佛为最。念佛方法。莫尚此经。疏钞之作
不容巳也。戊午冬。京兆戴复齐先生长公仁长预祝
乃翁寿建华严会。予时首众唪至德云念佛门。谛审
沉观。其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
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巳未元宵阁笔。暨夏五
月。贵本请教于复齐戴先生。今岁七月望先生嘱公
音释¶ 第 392b 页 X16-0392.png
即募刻之。公即喜而应命。即以此为起疾延生之公
据寿增福益足可徵也。梓人曰。是佛菩萨佑耶。非佛
菩萨佑耶。余曰。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
思议。所以然者。或开五欲乐。或阐六尘境。或为声名
之蒿矢。或结世产之果因。如是施资缕本有损无益。
今刻念佛法门供一人。有一人之益。供千万人。即有
千万人之益。在一时一处。则一时一处益。尽未来遍
沙界。便有尘方亿劫之益。此则力同势至。愿比弥陀。
摄念佛人。归安养土。其无漏功德。等于虚空。何可以
心思言议耶。且既得佛心。使三宝常住。佛不佑之而
谁佑欤。故此轻小之兆不足疑也。众以为然。命作文
劝世。普起一切人之信心。复翁先生闻之曰。兹事茫
昧。不须遄举。信心众具。广劝奚为。余曰不然。生死一
大事也。其能脱之之法门。岂曰小哉。信者虽多。莫能
常遍。今表而出之。未信者令信。巳信者令增。又何伤
于转劝乎。遂记此于疏钞之末。为流通一助云。


康熙庚申年十月十一日灌顶行者续法题
 于慈云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