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689c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观心定解卷第四


【○二对满慈更审除细惑明如来藏。即中云。三卷
末闻法领解中偈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
微细惑。即今富那所问如来所破之微细惑也。科
为二一答富那问次更释馀疑初中四一疑请二
一述未达。】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
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
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
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
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
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
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
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言第一义谛者。对偏小因缘生法祗是世谛今名
第一义谛。世尊所演是一心三谛之道总名第一
义谛。能善敷演是真善说法也。富那但于真谛说
法第一。今闻中道了义故不能知。喻中含三比况
之义。聋人之耳觌面不闻况逾百步。大声不闻况
于蚊蚋。形之大者远或可见。今尚不见何况得闻。
然聋人之譬本譬声闻根性远于佛智。故云逾于
百步。亦兼以蚊蚋喻微妙法音也。问。前后皆云今
卷四 第 690a 页 X15-0690.png
闻喻中何言何况得闻。答。言不闻者乃是聋人不
见不闻。不必以喻难法而言富那不闻。此中文意
但明闻犹不闻而巳。本所不见喻本不知中道之
理。何况得闻喻不悟中道。百步外喻二乘真理去
中道远。不生闻慧如聋人也。秪因二乘不悟令佛
微妙法音喻同蚊蚋。若悟则同涂毒鼓音闻即杀
人岂蚊蚋乎。本所之言对下何况。不必以本为昔
而作今昔相对之解。交光云。叙昔未闻。又云回思
昔日方显叙昔。一何谬哉。未究竟无疑者如下问
二疑是也。阿难虽悟而未除漏。则于所悟幽微之
处必未了了。我等除漏尚纡疑悔。较之阿难似各
有得失。长水云。罗汉烦恼障轻故得无漏。所知障
重故纡疑悔。阿难所知障轻故先开悟。烦恼障在
未除习漏。
○二呈二疑二一疑世界生起。】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
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
复始。」

【此问总蹑前三科七大而生。其中山河忽生发起
下文妄为明觉之义。次第迁流发起下文三种相
续之义。幽溪曰。温陵云。清净则宜无诸相。本然则
宜无迁流。与下答文似不相应。富那问意谓七大
既清净本然而随缘不变。方其随缘之始且云何
忽然而生。既生巳后云何无有巳时次第迁流终
而复始。如来下文答以妄为明觉正答生起之由。
卷四 第 690b 页 X15-0690.png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想爱同
结爱不能止。正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盖富那问
意谓随缘即是不变何故有染法生起。如云世间
一切根尘阴处界等是随缘也。皆如来藏清净本
然是不变也。岂非随缘即不变乎。若尔。则不应有
山河大地诸有为相矣。况相续乎。
○二疑大性周
遍。】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
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
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
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巳
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前问总蹑三科七大而起。今闻专从七大而有。前
如来明七大周遍融成一性。满慈闻此执相上互
相陵灭疑性中不合相容。此正疑性具之理也。譬
如慈母而生七子兄弟相争。惑者谓未生子前慈
母胸中巳先具阋墙之变。岂有是哉。良由满慈未
晓即空而具即具而空故怀此惑。是未明三如来
藏耳。幽溪曰。此虽问理而实问行。问行而实问惑。
乃不随三种分别之一揆。如曰汝以生灭之心相
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非惑乎。吾
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
圆照法界。非行乎。祗此二语而如来藏能随染净
卷四 第 690c 页 X15-0690.png
缘具造十法界之理俱明。可谓善问善答者矣。攸
所也。如后所说则此义往至三如来藏中也。惟愿
下结请。
○二许宣。】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
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
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欲答其问先示闻法之益。诸会中指诸听众。漏尽
下别指罗汉。大乘为胜义圆教为真胜义。又胜义
根中拣显真如胜义之性故云也。定性下有二种
声闻。保證涅槃名定性声闻。不及回心罗汉巳向
上乘。然皆获一乘者。此经前三卷未开权教。四卷
巳去时有开显之言恐巳入法华时矣。盖法华八
年所说其中未必无馀经。如方等陀罗尼经亦其
类也。今云定性声闻皆获一乘讵非开显之明文
乎。未得二空者。未得大乘人法二空亦未得大乘
性相二空。吴兴曰。寂场指得果之地。练若指修因
之处。因果所依皆是实相故曰寂曰真也。阿练若
翻无喧杂。正是寂因故以为正修行处。
○三伫听。】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四正说二。一答世界生起。二答大性周遍。初世
界生起中二。初明众生迷真故起妄。二明如来證
真故无妄。初又二。先答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卷四 第 691a 页 X15-0691.png
大地诸有为相。二答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初中又
二一直拈正义有问答。】

「佛告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
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即前开示七大中性色真空
性空真色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只一圆融总相天
然三谛之理具足诸法。觉是圆中。妙是真空。明是
妙假。而妙假中天然能生诸法。而诸法一一性具
皆即空中。正全性起修即理具而为事造。一一无
非本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即中云。妙而
明不失俗谛之照山河大地何尝不现其中。明而
妙不乖真谛之空何曾有山河之相。如下文云。汝
称觉明。是知觉明离妙便为生界之由。故觉妙明
三缺一不可。乃天然三谛初无能生所生之相。其
如富那虽闻巳上开示未能师子咬人。犹认名言
将山河与真性分作两橛而问云何忽生。此一问
即见当机未解前七大中所明空不空如来藏皆
具三谛无非清净周遍之妙矣。故佛换转话头直
示之曰。既曰清净本然何有能生所生之相。汝岂
不闻如来比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觉妙明本
觉明妙。能所既绝对待俱亡之天然谛德乎。此是
如来高提向上一事。意令当机直荐周遍圆融随
缘不变清净本然者也。正如古人疑问清净本然
卷四 第 691b 页 X15-0691.png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而答者只高声蹑其所问而
答之。疑者一闻即悟无生之妙诀也。其如机情未
解但曰闻说而巳。佛则不得巳且置向上用中下
法以勘出迷源也。此中解释吴兴天如言之皆当。
可无烦辞。但恐交光异说诒误后贤再为辨之。夫
性觉本觉只一中道。不过转易其文耳。而交光曰。
性本异称各有诠表。性表一真理体未有事用。而
旧以三谛释之不知其无俗谛也。本表天然本具
不论修为。而旧以三观释者不达其非工夫也。据
交光之说斥孤山谬论三谛。吴兴云。空假中复是
三观。不知孤山所言俗谛是性觉中本具妙有何
得定云此中无俗谛耶。不知谛之与观皆名空假
中乃谬斥云此非工夫。又不知性中本具体用乃
呵云此中未涉事用。交光法相不明妄斥古人皆
是此类。如观经玄云。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
真谛也。据此文岂非空假亦名谛乎。今经性具七
大岂非本有妙俗。体兼用冥宁不该事。予岂好辩
哉聊存古规而巳。交光又云。此是空劫以前真理。
愚谓遇饭即饭遇茶即茶。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
妙何定属空劫前耶。
○二勘出忽生二一明世界
生起迷源二示世界生起相状今初有问答定。】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
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
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
卷四 第 691c 页 X15-0691.png
觉湛明性。」

【巳过关者在佛提性觉妙明处如俊鹰快鹞翱翔
而去。不必更说。机既未悟则易验迷情。故佛只将
两个话头以探试之。为复性明称名为觉此是自
然性明一途。富那元以此说为是。为觉不明称为
明觉此是晦昧无明一途。觉体不明而称之为觉
元无此事。是如来以此觉不明三字权词以探试
当机者。而当机即曰若觉体不明而名之为觉则
全然是一段无明境界矣。乌得称之为觉。又乌得
称之为明哉。盖以无明为觉人人知其不可也。何
者以其觉体昏昏。既无能明之明亦无所明之觉
非无明而何哉。故曰则无所明。富那此答虽清不
觉堕在能所因缘生起内矣。盖所明二字大是病
根。有所明之觉有能明之明能所历然对待齐立。
下云明妄非他。又云所立照亡。所明岂非迷本乎。
盖富那语势巳落在必是有一能明之明去明所
明之觉方得名为觉明耳。故佛即提富那病根而
足成其语以结出忽生之源云。据汝说若无所明
则无明觉。则必要有一能明所明矣。讵知性觉妙
明境智一如。如来藏体即大光明藏。譬大圆镜法
尔自有光明。明非外有亦无能所。今汝谓若无所
明则无明觉。是欲于明镜上更加一个能明之物
方称明觉。岂知此所加之明即是镜上障碍。正能
所立而照性亡。大有所有而本觉妙明白云万里
卷四 第 692a 页 X15-0692.png
矣。故曰有所非觉。此句乃断定能所因缘。而忽然
生起之迷源也。下即继之以无所非明等者。此如
来截定众生因缘自然及与双非之计皆是妄也。
盖恐愚人不知。见认为有所则落于能所句内为
生起根本。即生转计计无所为究竟。斯则又堕于
自然窟内。故佛复遮之曰无所非明。又恐愚人见
佛有无皆斥即计为不有不无不局因缘自然而
但是任运随他去。此则又落于非自然之无明窟
内矣。岂是灵明洞彻之性觉明妙乎。故又曰无明
又非觉湛明性也。
○夫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觉
妙明本觉明妙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所谓圆满
太虚无欠无馀也。世人之所以迷妄忽生者良由
取舍所以不如耳。富楼那之见必要有一能明之
法以明觉体。此是体上加明成乎增谤之取。若曰
无所。此又于体上去明成乎减谤之舍也。宁知这
个上取不得舍不得耶。或者以为任运昏昏不取
不舍。此又落在非有非无无明窟内。均非本觉妙
明圆满太虚正体。所以佛以三关通斥迷情也。又
复若斥富那忽生迷源只有所非觉一句至矣尽
矣。其如世间执计之人知见甚活。如佛世外道破
有计空。破空计双亦。破双亦计双非。所谓恶见稠
林处处贪著。佛欲法门详尽破执周悉。故约三句
斥之而双亦该在其中矣。又复应知巳能了悟清
净本然周遍法界者。有亦是。如来藏元具诸法也。
卷四 第 692b 页 X15-0692.png
无亦是。第一义空不存一相也。双亦双非亦是。圆
中寔相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也。今不了悟者有亦
不是。有所非觉矣。无亦不是。无所非明矣。不有不
无亦不是。无明又非觉湛明性矣。然如来先以两
关诚问。虽是勘验迷人之权法亦是如来不得巳
而施之者也。盖无状忽生难以形言。秪是真如不
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动动即有苦遂成世界河
山。论到忽生之源地住菩萨方见其终等。觉后心
能见其始。惟佛与佛破尽明了。所谓冷煖自知难
以拈出示人。以其全体虚妄如迷头狂走初无因
由。所以如来亦只就富那现前不了处点示之耳。
昔鱼朝恩问钦禅师如何是无明无明从何起。钦
曰。世衰道微奴也解问佛法。鱼朝恩大怒。钦曰。此
即是无明无明从此起。亦□只就现前点示意也。
则知今日富那谓有所明未尝非真。盖如来藏明
元自生法索照以其未了执有即忽生迷源矣。富
那方便土中能所是现前法。朝恩同居土中大怒
是现前法一同。此段诸说甚夥但一涉法相便觉
支离。故愚竟以浅直之语解之。
○二示世界生起
相状二。初能所细相。二依正粗相。先细后粗次第
应尔。初中二一立妄能所。】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

【此如来重释明上忽生之妄以成能所细相。上虽
卷四 第 692c 页 X15-0692.png
有有无双非三妄。富那只执所明。故今亦只在所
明上点迷。言性觉必明者。性觉既明便不须更明
此觉。其如明必索照。遂起妄心还来明此觉体是
妄为明觉也。觉非所明二句又是释清妄为明觉。
意问何故此明却是妄耶。即释曰觉体是中道亡
能绝所元非所明。而明既索照因别立一所照。如
人作梦从无而有。因明立所其义亦然。今经示从
真起妄多先成外境后成内根。今由明索所照妄
立外境本无忽有是为所明。所明既立复妄立能
明以照前境。到此全是妄法真明隐矣。言生汝妄
能者。汝指富那。富那漏尽巳脱分段生死。在变易
界中业识未空。妄所妄能富那咸具故云生汝妄
能也。所以此文是能所细相。后劳久发尘下方是
依正粗相。又复因明立所。空如来藏中具有三谛。
性觉本觉中道之体也。妙明明妙空假之用也。空
是寂。寂故妙。假是照照故明。三谛之中有一谛能
生山河。俗谛是也。经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岂非
于俗谛开出诸法乎。此义在妙玄。妙玄五下三法
妙中。以第一义谛为中。如来藏为假。第一义空为
空。而云佛从何法开出权乘。于如来藏开出声闻
缘觉及通别菩萨等乘。据彼文于俗谛开出权乘。
今亦例彼于俗谛出生山河。义最相合。何者。经云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汝是富那。例推藏通果位别
教因人妄所妄能全在皆可出生山河。故于俗谛
卷四 第 693a 页 X15-0693.png
开出权乘。即于俗谛出生山河也。溯因明立所以
前。明是俗谛元非妄法。至立所时明即妄因。故后
偈云。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是则因明而生不
明之法其义明矣。须知俗谛能生诸法而以真谛
达其本空。即是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故在如来
称妙空明觉。若为事法所惑不达空理便成三种
相续矣。此明能生法惟即中四十年台宗随缘三
十载教观方能说能證也。
○二出能所相。】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
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从性觉妙明之无同异上因明立所成森罗山河
大地之异相。异彼晦昧森罗之异者即成虚空之
同相。此依报所相先立也。于空色边投一分妄想
即知觉乃众生之正报能相立。故曰因此复立无
同无异。此无同异即下所谓真有为法。非虚空故
非同。即四大故非异。是妄能所成有情正报之本。
又同与异乃上妄所之所成也。非同非异乃上妄
能之所成也。先分能所后成依正理数然耳。能所
皆惑心所具故不同依正二报也。今言无同异者。
如性具七大本无同异。今于妄所中忽彰四大等
相及十二诸有为相等故云炽然成异。问。尘劳未
发安有四大。答。性中巳有四大。今因明立所岂不
即彰其相。须知四大相非一种。如背舍禅中见无
烟清净之火。无尘迥净之风。黄白净洁之地。深渊
卷四 第 693b 页 X15-0693.png
清澄之水。如此四大岂有尘耶。咸是一心所现。今
亦例之。于根本惑中彰此四大。是为下文世界之
本也。今名粗细实不配同起信三细六粗。而引背
舍禅为證者。昔天台智者谓八色流光是界外法。
正与今文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其相相似。何者。汝
指富那。富那是阿罗汉巳成背舍等定。见思既破
无明尚在。其所见地水等相非即分段生死中事
也。若尔。应是方便土相。然妄所妄能又在方便土
先。此是无明细惑。先有此惑后成方便土。又成同
居分段生死。方便同居皆属尘劳。故后文斥富那
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又云。背觉合尘故发尘劳
有世间相。是则尘劳之言尚该方便。皆在妄能所
后其义明矣。
○二依正粗相二。初烦恼因。二依正
果。问。此中既有因果。前能所细相中何无因果。答。
妄为明觉妄即最初之因。又云因明立所及因异
立同乃至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即后文所云自诸
妄想展转相因也。若以前念为因后念为果则前
文巳有因果。但不及此中因果彰显耳。但如是下
古人俱作指上之辞。今谓如是之言虽是指前。尘
劳烦恼此中别立。】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
尘劳烦恼。」

【如是者牒上之辞。因细生粗须承上文。上文同异
及无同无异三种显发故云扰乱。又云相待。费力
卷四 第 693c 页 X15-0693.png
曰劳。劳久发尘者。欲成山河大地先现微尘。尘具
四微谓色香味触。并声成五。据后文云相待成摇
故有风轮。则此中相待岂无声乎。以此五尘混入
见闻觉知名自相浑浊。由尘劳故心则昏烦恼乱。
是五住烦恼为生死因也。观劳久之言则知后时
方起尘相不得作指前之释。又六尘劳扰心则烦
恼。前相待生劳是觉体之劳。后尘劳烦恼是人心
之劳。
○二依正果。】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
真有为法。」

【上尘劳烦恼元该五住。此中依正该同居方便二
种三界。起为世界者欲界色界也。静成虚空者现
前顽空及无色界也。言虚空为同等者。指今三界
为前同异所成。前是根本。今是枝末。指枝末即根
本之相耳。无同异是正报。众生造善造恶靡不由
此真是有为之法。对前真无同异故云彼无同异
也。当知未成依正先有妄所妄能此是细惑。后依
正成而正报为能依。依报为所依。元是能所之相。
又先成外境后成内根其相皆然。故知依正只一
能所。其根源皆在妄为明觉耳。
○二答次第迁流
终而复始。前答忽生巳竟。今约三种相续答迁流。
分二一别示三相三一世界相续二一释相又二
一成四大。】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
卷四 第 694a 页 X15-0694.png
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初成风大中言觉明者即觉体之明也。觉明为生
界之由故首言之。觉明是元明。然因明立所所即
空昧。一有昧空则真妄相待。明欲摇暗。暗亦欲摇
明。是相待成摇。世界最下依风轮住故云执持世
界。大槩二法能生一法。明昧二法生风轮一法。下
文例之。温陵以五行助释。而云土水生木者此时
未有土水。明得水性。昧得土性。风属东方木。是为
土水生木也。次生金轮。虽相待成摇而易摇实由
虚空。如空处必生风是其验也。觉明之体因摇发
坚故号坚明。上觉明犹是真明。今加一坚相是为
妄心所染。言立碍者。昧欲摇动其明而明既发坚
不为昧所摇。亦不为风所动。彼金下出金宝体。此
中以明为主。明不为昧所摇。而觉是其体。故先言
明而后言觉也。所立坚相便是金宝。金得觉体最
多故为世间上宝。经云如来之身金色微妙其明
照耀。据经所言故知但除情坚即證金光明法门
矣。轮有圆转之义。世间最下风轮之上次有水轮
后有金轮。然生起之序实先金后水于义无碍。言
木土生金者。如云因空生摇。空昧属土。风摇属木。
由此二法生金宝一法。国土之名当属地大。而下
为金轮所持故皆属地也。次生火大。坚觉宝成牒
卷四 第 694b 页 X15-0694.png
上文也。金得觉体而染妄情之坚故云坚觉。宝之
一字义该于明。然上句坚觉以觉该明。下句摇明
以明该觉。同一风也。前因摇觉明而成金。今又因
摇明光而成火。火必由相摩而有。如金木生火是
巳。言变化性者。火能变生作熟化有为无也。后生
水大。谷响云。若以五行论之金生水。金是水之母
水是金之子。故生润即金之含育也。火是金之贼
火尅金。既母被尅故子下流成水轮也。如釜中含
水下以火蒸则其水腾气流汗而下也。即中云。金
火生水。水虽在风轮之上金轮之下而实为金之
所生。不专在下亦遍于上。故云含十方界。如上四
轮虽不离众生现前一念。然以法性为因无明为
缘生此大种。不必专约有情心释。恐滥同于众生
业果耳。
○二成诸相。上文虽明四大。而明觉立坚
故有金轮实未阐国土之相。今明水火生土方成
大地。并示草木烧绞以尽其相。】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
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
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𦦨。融则成水。土势劣水
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
递相为种。」

【上明世界之体。今明器界之相。交发立坚者是水
火成土。此与明觉立坚坚相虽同而金土别矣。湿
为巨海水降之所立也。乾为洲潬水火之所成也。
卷四 第 694c 页 X15-0694.png
湿为巨海而在立坚中者。海有底岸讵非土乎。洲
者水中可居处人及鸟物所聚息也。潬音坛。水中
沙渚。观海中火起则知火交于水。观洲中河注则
知水交于火。水势劣火者。是水势少火势多。击则
成焰复火之本也。融则成水复水之本也。水底蛟
龙以石为食亦融则成水之證也。草木为地之毛。
草木多处为林薮。或谓五行生尅非楞严经旨。难
云。遇烧成土是火生土。因绞生水岂木生水乎。今
谓水生木是相生之次。木成水是复本之义。水既
生木故木还成水。文中击成焰融成水乃至烧成
土皆复本释耳。交妄下总结上文。文中皆以二法
和合而生一法故云交妄。然最初觉明空昧是真
交妄。馀俱二妄相交。递相为种者。如木土生金。金
木生火。火金生水。水火生土。土水生木是也。
○二
结示。】

「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真妄和合名为因缘。又两妄交合亦名因缘。前后
相望为世。方位为界。终而复始是相续。即以两法
生一法之因缘而世界相续也。
○二众生相续。前
答忽生之故。必先立所明后立能明。所即是境能
即是根。今三种相续中国土即妄所也。众生业果
即妄能也。故妄所妄能摄尽前后之义。文云所妄
既立明理不踰。明既称理不可即是妄能。而所必
先立其义了然。至云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
卷四 第 695a 页 X15-0695.png
知则先所后能明矣。为二一释相二一明根尘和
合流转四生。】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
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
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前文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乃至相待成
劳以后之事皆明妄也。非他者言更不从他处起。
乃因中道之觉具有照法之明遂生诸法故曰为
咎。所妄既立即上文所既妄立。明理为本明之体
是理非事即性觉必明也。由所妄乃明觉所成故
明理即附合于所妄而不能踰越。乃真妄和合之
义耳。众生相续中先揭此者。以国土是无明昏昧
所成。众生是明所成。而众生之明又必依附于无
情之法故先示之。以是因缘者以真妄和合之因
缘也。此中当以明理为因。所妄为缘。听见是人本
性。听附于声故不能过声而及色。见附于色亦不
能超色而及香。所以成根。此二句承上真妄和合
而明根隔之故也。色香下专显根隔。言六妄成就
者。在前细能所中尘未彰露。今粗尘既彰名六妄
成就。又世界相续中风但有声及触。火具色触。水
具色触味。地则咸具。名为成就。尘成则根愈隔。众
生为根尘所局其相孰不然耶。同业下明四生相。
温陵曰。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巳三者业同故相
缠著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巳业。
卷四 第 695b 页 X15-0695.png
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或离异而托化如天狱
鬼等类也。
○二明受生形相升沉不定二一别示
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
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
遏蒲昙等。」

【人投胎时见大地皆黑惟一处明了。祗见父母交
会之色故云见明色发。于明了处既见此相即成
托胎之想。如下所云异见同想是也。故曰明见想
成。若识神是男。则以父为异为憎以母为同为爱。
女人反此。此中阴身中所见。母纳受此想而成胎
耳。流爱者。当是父母所流赤白二滴即是爱水。此
为受身之种。纳想者。纳想于亦白二滴之中也。因
父母交遘发生后阴。而实由父母与巳其业相同
故为所吸引。如磁石吸铁。故有因缘下明胎中五
位。俱舍云。一七名羯罗蓝此云凝滑。二七名遏蒲
团此云疱。三七名闭尸此翻软肉。四七名健南此
云硬肉。五七名钵罗奢祛此翻形位。今略举前二
等取后三。有因缘者。凝酥薄酪各有因缘。在母胎
中每须一相即用一风染之。(在句记十二卷二纸具明)则胎中
五位各有因缘可知。孤山曰。纳想者。有福者想其
母胎如华林殿堂。薄福人惟棘树圊厕(云云)
○二
总明四类。】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
卷四 第 695c 页 X15-0695.png
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有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

【随其所应者。随其所造惑业而受此果也。想者取
相执著有似乎卵。情则钟爱耽恋结而为胎。合者
附著不离以此业而感湿。离者不与物合故得化
生之应。四句中感应交杂因果互陈。情想下更论
改易。先因次果。因心中或情变为想。合易为离。所
有下示其果也。受业者。所有受报随业善恶三世
受生不定一道。在六道中或飞而升或坠而沉。然
前云情想合离有似乎惑。既云受业应是业苦。受
即苦果也。盖总论多生则有变易飞沉之不定故
下即云众生相续。或云雀变为蛤。鱼化为龙。别一
途耳。止在畜趣不太局耶。又卵生居首者。想念初
动情爱后起。又兼胎湿化故耳。此文论想。乃内分
染想非外分净想。论化乃转蜕业化非意生妙化
也。
○二结示。】

「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以根尘不脱之因缘故众生相续。欲出生死必须
脱根。欲脱内根必先脱尘。以根由尘所成耳。乌有
不脱根尘而出生死者哉。
○三业果相续。业为招
果之因。因果并陈故云业果。业即淫杀盗三。世间
众生惟见现在不见未来。于此三事谓名教所不
禁恣意放行。不知生死之由实在乎此。为二一释
相又二一别示三一欲贪果。】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
卷四 第 696a 页 X15-0696.png
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想爱下举业。则诸下举果。想爱之言似专指惑。然
观文意想指淫想。爱即兼业。如男女相爱岂非业
乎。以惑助业故云同结。父母子孙恐不专在人伦。
亦不独在胎生。即想爱之果也。是等下举果彰业。
谓眷属繁多蒸尝相继皆以欲贪之业而为其本。
观子孙相继则巳身生死相续可知。
○二杀贪果。】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
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贪是贪彼之味。爱则自爱其身。贪爱两念互相滋
长。虽欲自止其贪而不可得。以强食弱是递相吞
食。畜生中鱼鳞相咀亦其类也。杀是嗔业。实可助
贪。以助贪故杀不可止。又酬命时亦兼贪嗔。酬命
是嗔也。贪味是贪也。文中递相吞食一句。杀业及
果皆在其中。以强弱可互为耳。是等下举果彰业。
相吞相报其事甚多。皆以杀贪之业而为其本。

三盗贪果。】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
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
盗贪为本。」

【盗贪中复论相食者。杀生罪重故重举之。又前杀
贪必资始于欲故建首云贪爱同滋。今盗贪又资
始于杀故云以人食羊等。淫杀盗三相由而致可
不慎哉。特言羊者举一例诸。又旁生中羊最无罪。
卷四 第 696b 页 X15-0696.png
人喜食之是弱肉强食耳。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是
强弱可互为也。羊既无罪为人甚易。人死为羊偿
报宜然。世人但贪滋味。岂知人羊酬报之相似乎。
十生如二卷中巳释。死死生生者。前死后死。前生
后生。前生则我啖彼。今生则彼啖我。前死后死例
之。言历无量世恒相吞噬也。恶业俱生者。冤对相
聚故曰俱生。不与而取曰盗。如羊不与人食而人
食之盗也。盗贪为本者谓还偿以盗贪为本。盗亦
名贪。人能止贪则三恶业皆除矣。
○二总显。前别
示中是举果以彰业。今总显中是举业以明果。】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爱我心我爱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此省文影互故合杀盗为一股以成对偶。若汝负
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汝命我还汝命。我负汝债我
还汝债。汝负我债汝还我债。则二句即成八句。言
百千劫在生死者。或谓众生以淫欲受生杀盗非
续生之本。不知负财负命还偿无巳何由出生死
乎。爱怜相对只有二句。如一人有色可怜一人有
心可爱便可相当。而有色者未必有心。有心未必
兼色。故只二句而巳。纵再演之惟有四句。或汝爱
我心。或我爱汝心。色亦例之。无八句也。言百千劫
在缠缚者。前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此种类相续非
巳业报。今所明者即巳之业果而自他业果皆在
其中矣。又杀盗淫三种皆贪则三种皆续生死。又
卷四 第 696c 页 X15-0696.png
三种业果皆通自他思之可见。
○二结示。】

「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以身三恶业之因缘而业果相续。前二相续皆是
巳成之局。惟今业果最宜痛戒。为报在未来故也。

○二总结缘由。】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
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
此虚妄终而复始。」

【初句总牒前文三种颠倒不出依正。皆是觉明者
推其原也。如初告满慈即云汝称觉明非其原乎。
而此觉明性元非妄。因明而起明了知性妄之始
也。如前云妄为明觉。谓妄心起而还自照其觉此
明是妄之始。即今云明了知性。虽属妄始未离真
明。真妄和合亦名为性。因了发相即因明立所也。
妄见即生汝妄能也。诸有为相意该有情。因此虚
妄者。指妄为明觉及妄所妄能皆名虚妄。前文有
三妄字可据。若竟指觉明为妄。岂中道之觉俗谛
之明皆称妄耶。但俗谛为生法之原故必依此而
起妄念耳。
○二明如来證真故无妄二一疑问。】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
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
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问此妙觉乃众生同有之妙觉也。妙觉体中本具
三谛故云本妙觉明。此心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
卷四 第 697a 页 X15-0697.png
减平等无差。满慈先立此句以为设难之本。意谓
在众生不减既无状而忽生。无状犹无故也。在如
来之不增山河大地何当复生乎。有为即众生。习
漏即业果。
○二喻释二。一明妄因妄果其体本虚。
二明真智真断不重起妄。窃观此文四喻而有三
结。观下结文喻意可识。初迷方喻妄因本空兼破
有为习漏复生之疑。次空华喻妄果非有破前山
河复生兼斥富那之问。第三第四喻菩提涅槃。法
喻相合文甚了然。初中二。一迷方喻妄因本空。又
二。一别喻二。一喻迷因无本。有问答。】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
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
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
云何因悟。」

【迷人喻众生。聚落喻如来藏。民之聚居故名聚落。
夫山河忽生有因有果。果是山河。因是妄心。人之
忽然起妄其犹迷方之人惑南为北。南北正方以
喻本觉。惑南为北总喻妄心。不必如古注以南喻
性明北喻所明。则伤于凿矣。此迷下意显妄心无
体。故佛设两关以待富那之自答也。骤然起迷故
曰无根。是不因迷也。若谓悟能生迷悟岂为迷之
因耶。法有来原方能自立。既无来由则妄心非有
明矣。
○二喻觉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
卷四 第 697b 页 X15-0697.png
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
尊。」

【前富那疑悟后生迷故以觉不生迷晓之。悟人即
是先佛。此显诸佛莫不由师之指示而破无明。无
明既破永不复迷。文中以迷为彼人。悟为此人。指
昔曾迷故曰纵迷。然悟后实不迷也。答不也世尊
者。若在喻则以迷虚方实故不复迷。若就法论。众
生性德必迷须以修德合之。真如出缠便成佛果。
又迷虚理实故不迷耳。
○二总合。】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
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十方如来皆先迷后觉可总合上两喻。故云亦复
如是。此迷下合前喻妄体本空。迷是最初妄念尔
前无迷故不因迷。性中无迷故不因悟。既无来原
迷即非有。昔本下合后喻觉不生迷。昔本无迷承
上文说。因指示而知无迷则似有昔迷今觉。若名
为似即非实有。觉迷之后迷则永灭。修性一合岂
更迷哉。
○二空华喻妄果非有二一妄果元空。】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
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巳是颠倒。
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愚人为愚为慧。」

【佛问中翳喻妄见。华喻山河。意明空本无华良由
目翳见空中华。华灭亦然妄见若亡山河即灭。山
卷四 第 697c 页 X15-0697.png
河既灭生灭咸亡。忽有愚人的譬富那。前翳人未
必皆愚。今此愚人翳而愚者也。于彼空华所灭空
地者。华因翳生与空何涉。今不归之于目而求之
于空故称空为彼也。空无华处名为空地。目既无
翳待华更生惑之甚矣。满慈答中言空本无华者
指空决不生华。言妄见生灭者。上云亦如翳人见
空中华是妄见生。次云翳病若除华于空灭是妄
见灭。生灭未亡容有此见。此但妄见非是颠倒。次
见华灭空而云颠倒者。华随翳灭而云华灭于空
故颠倒也。颠倒之见为待华更生之因。敕者命也。
命其重出也。又必欲其生华故云敕也。言狂痴者。
既有妄见又加颠倒。况华是目病。反立待空华之
生谓可悦目。如是狂痴之人不必商酌其愚慧矣。
问。诸佛无始曾迷可譬翳人。今妄见灭即是诸佛。
若以富那喻愚人岂富那空华巳灭耶。答。譬有要
意。此中只有空地譬佛所證妙觉明空。复以待华
更生为狂愚以斥富那之问。此要意也。岂可以妄
见生灭譬佛所證妙觉果耶。故见生见灭只可譬
声闻小果。佛元无生灭。妄见既是小果不妨富那
巳證。犹昧妙觉明空似不知空地无华故有待华
更生之惑耳。须知富那小果见思巳破。山河虽未
全除亦有分灭之处故云妄见生灭也。
○二印合
结责。】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
卷四 第 698a 页 X15-0698.png
更出山河大地。」

【如汝所解者。印上富那指待华更生为狂是其所
解巳知空不生华矣。云何下结责。佛證妙觉明空
正喻空地何问其复生山河耶。观此一结。即知空
华当喻山河而兼斥富那之问明矣。
○二明真智
真断不重起妄。】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初以金灰立喻。矿喻无明。金喻菩提。木喻生死。灰
喻涅槃。烧木锻金俱假于火。火即中间智行之功
也。次以智断合喻。菩提是智果。涅槃是断果。智果
不变如金。断果不生如灰。何疑山河习漏有复生
之患乎。温陵(云云)
○次答大性周遍二一牒问。】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
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
合相容。」

【富那虽总疑大性而所疑在前五大。以相上有相
陵相夺之迹故执相以疑性也。
○二正答二一立
譬喻显法二明三如来藏初中二一喻虚空二喻
俱现初中三先立虚空譬二一先明不拒诸相二
一总明不拒。】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譬如来藏体非七大而不拒彼七大发挥。不拒喻
随缘。正喻藏性能不变随缘也。问。前卷明性具七
卷四 第 698b 页 X15-0698.png
大今又云体非群相。何前后相违乎。答。如来藏性
不可思议。适言其有一相不立。适言其无七大宛
然。虽云染具体离染污。若历然有七大之相便非
清净本然矣。故得以虚空譬之。然但云无相不言
无性中七大乃具无具相耳。
○二别喻七大。】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
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随义对法。当以日照则明譬火大。云屯则暗譬空
大。晦昧为空故。日云是体明暗是相。三风摇则动
者。风是体动是相。虚空无体安有动哉。吹万不同
而若有所撼耳。四霁澄则清譬见大。见能照境而
相清净故。五气凝则浊譬识大。识遍缘五尘影子
有凝聚义。想念分杂故云浊也。土对地大。水对水
大。尔雅云。风而雨土成霾。水澄则空故能映物。映
即相也。所谓不拒诸相发挥也。
○次明诸相虚妄。】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
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
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
异空日。」

【文中先徵。次难。三结。徵中言殊方者。七事不在一
方故曰殊方。殊方则一显空体不殊。有为则反显
空体无为。为因彼生徵他生。为复空有徵自生。次
若彼下难破。初句牒计。前文云日照则明。今先破。
卷四 第 698c 页 X15-0698.png
明相以例馀六。文中有标。有定。有破。且日照下标
也。承上若彼所生故即云既是日明。十方句定也。
言因日明故十方同日色也。云何下破也。既是日
明不当有藉虚空。何空中更见圆日而日外皆空
耶。日少空多。当知空自有明与日何涉。若谓空明
又不然矣。中宵是夜。益以云雾明相全无。当知下
结明虚妄。即离俱非求其定相了不可得安得以
明为实有乎。幽溪云。若彼所生去破他生。若是空
明去破自生。非日非空破共生。不异空日破无因
生。故此结中兼破共离二性。
○二即譬显法。以法
中七大喻中七事。皆以四句推捡知其虚妄。推检
既同归真则一故法譬合明也。】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
相陵灭义。观性元真惟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
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观相之相指上文殊方诸有为相。及前卷七大之
相。以七大群相皆如来藏随缘之用不妨并举也。
如上以四性推之是观相元妄。即离俱非是无可
指陈。邀者留也。空华无质何可邀留。然空华犹可
见空果更不可得。如水火尚无复诘相陵。何殊空
华邀令结果。则不但性无陵灭而有相之水火亦
无陵夺也。相既全空观相即性。所云性者即性具
之性也。性具之法巳离相著全体是真。体兼用冥
惟一三谛之理。妙属真谛兹欲荡相故居其首。觉
卷四 第 699a 页 X15-0699.png
明是中假二谛。三谛在一心中。但空偏假至此全
袪。惟一圆中具三谛理。言性而复言心者。谓性具
七大更无形相惟一圆三谛心而巳。亦显一念之
心必具三千三谛之法。辅行云。三谛无形俱不可
见。不其然乎。先非水火者此句结譬归法。妙心非
云非日亦非水火。先者巳也。谓妙心巳非水火何
更问其不相容耶。此文解者不同。有云妙心本无
水火。而前卷有性水性火之称者。因随缘时有水
火之相。相由性起故名水火为性水性火。的论性
体元无水火。作此解者。乃指未随缘时为先。而云
性中空无一物。于今文似顺。于前卷则违。或云妙
觉明心但无相水相火。非无性水性火。若谓性中
一总无水火即非此经性具之旨也。作此说者与
前文最合。释今文稍偏。今谓三四两卷皆是佛说
何容顿乖。须知今文观性之性正指性具。而云先
非水火者。指前性水性火其体寂灭惟一真心。乃
具无具相如来藏不思议之德也。后文三如来藏
义出于此。世人不明性具又不知全具即空。故释
今文每多掣肘。今点具无具相。于前卷既合与今
文复符。岂不妙得两卷之意欤。又先非水火者。先
非同居水火。亦先非有馀水火。释论云。出三界外
有清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释论所云即方
便有馀土也。此土中亦有水火。何以知之。如后文
云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至云风动空澄。
卷四 第 699b 页 X15-0699.png
日明云暗。汝指富那。富那巳出同居三界。犹见色
空则所生有馀土中必有水火明矣。以今妙觉明
心是光光土体。寂光实报相为表里。而同居方便
二土乃为所非故非水火。又寂光土中体具七大
即具而空则并非寂光水火。前卷明具德则七大
无非本然。今文因释难则妙心元非水火。二义不
具何以成三谛乎。又世人闻惟心之言但知三界
之法惟一心造。不知性具之法亦惟一心。事用惟
心能泯诸相。性具惟心岂不泯诸相耶。此文就喻
显法。而先非水火巳合譬中体非群相。至汝以空
明下合不拒诸相其文了然。交光欲移此文置于
无可凭据之后。岂可先合不拒诸相而后合体非
群相乎。
○三正合空喻。前科云就喻显法者。因前
文以空喻藏性云日等七以喻七大。空非云日而
不碍云日。喻性非七大而不拒七大。后以空日对
简并喻亦显真性。据其文势就喻归法非是正合。
今方是正合之文也。】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
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承上观性元真惟妙觉明来。
上文巳合体非群相故今但合不拒诸相。言汝以
空明者。满慈巳出分段生死未超变易三界。如前
引出三界外有清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正
其文也。既有净土。土中必有四大虚空明矣。于觉
卷四 第 699c 页 X15-0699.png
心中发起空相。如后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
发。是即有空现。又前云出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
亦其事也。四大亦然。如方诸取水。阳燧取火。皆是
发明之道。方便土中有无烟清净之火。无尘迥净
之风等。亦如前引。若俱发明者。土色空各明今色
空齐显故曰俱现。同居方便二土皆有色空。若非
俱发土何由成。言俱现者是一念中俱现其相耳。
七大尚于一念俱现况色空乎。齐此合不拒喻巳
竟。后文重喻俱现。
○二俱现喻。此喻从上不拒喻
中分出。上合不拒喻中有俱现之言。佛恐满慈不
解俱现之妄。重以水中日影喻之。又二一喻。】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
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
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
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一水。古人以水喻妄心。近人云。水喻真觉妙明。盖
妄心无体元是真心。苟无妄心何以现色空之境
乎。如各行见日元在水中。水亦通妄其义可知。今
但以水喻心则真妄皆在其中矣。日影喻色空之
相体非实有。一水中现止是一日喻色空元非异
法。如前文云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据经此文色空
岂异法乎。故以一日喻之。又天日喻性具色空。日
影喻色空妄境。有天日而后有日影岂不由性具
而后有妄相乎。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今
卷四 第 700a 页 X15-0700.png
成妄境色空。亦合令知妄具全是真具也。两人喻
能感色空之业。此二种业初时同感一境故云同
观水中之日。以二业元在一人一念之中故亦同
感一境。不尔。则不名俱现矣。东西各行者喻分别
色空之念两念背驰。此时两人各见一日便有两
日。如以心分别于色则惟见色。以心分别于空是
惟见空。喻各有日随两人也。两日喻色空二种。古
人以七大释之其说太。烦若据本文俱现正喻色
空而巳。一东一西喻色空顿分。先无准的者谓先
非定一定二。准者则也。的谓射的。丹面白的是也。
不应难下结成虚妄。同观是一似当以一难二。各
行是二似应以二难。一然日影虚妄何必作此难
耶。俱现亦然。虽同招一境分别则成二法。不应难
言同感一境云何成二。分别有二何名一境。以若
一若二皆是虚妄有何定乎。霅川云。宛转虚妄者。
同观是一知二是虚。各行既双验一是妄是也。须
知各行见双亦止喻一人一念中事。如分别色时
对空显色。分别空时对色显空。故云俱现。
○二合
二一正合随染缘。】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
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
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前满慈问地水火风本性圆融。疑水火性不相陵
灭即相倾也。虚空大地不合相容即相夺也。今以
卷四 第 700b 页 X15-0700.png
色空两心发明藏性正合俱现。前喻云两人同观
水中之日其义在此。而如来藏随为色空者此该
同居方便二土。二乘證人无我未證法无我。在同
居土中犹见色空之相生方便土亦有色空故云
周遍法界。须知法界中事咸于一念中现故可合
上俱现之喻。于中者于法界中也。前巳详喻日照
则明等七句。今以约该广但云风动空澄日明云
暗。动静为一双。明暗为一双。该上七句亦该七大。
又云日等前是喻文今作合法故知法喻元非硕
异。所以前文得就喻显法也。前二卷云为物所转
是故于中观大观小与今正仝。对后如来文中今
则一为一。无量为无量。小为小。大为大。其病在分
别未亡而背觉合尘耳。众生迷闷者。众生该九界
以未开悟称为迷闷。前文云觉非所明。今背无能
无所之觉而合妄所之尘。又背寂光之觉体合两
土之尘相。两土者谓同居方便也。尘劳之名兼于
五住。尘劳是集。世间相是苦。即日明云暗等是巳。
幽溪曰。生佛迷悟前后二文其相天悬。然须了知
相虽有异性本不殊。盖全性以为相则全相而在
性。性犹湿也。相犹水也。水相虽有动静之不同。湿
性岂有波澄之差别。不变之旨此喻最亲。故知我
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非弃波而观湿乃即
相以达性。境风若息性水自澄。百千澄清大海海
印发光全体大用现前元不异乎众生界也。
○次
卷四 第 700c 页 X15-0700.png
兼明随净缘。】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
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
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
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上合随染缘。今明随净缘。以上明俱现乃于一念
中顿现。诸相元全性以起修但不能全修即性遂
成同居方便两土之相。今如来达修即性。故俱现
之法一多无碍大小相容成寂光实报两土融即
之相。但菩萨自初住至等觉證一分寂光感一分
实报故实报乃菩萨所居之土。今文所明是究竟
寂光无上报土。涅槃云。我今所献食愿得无上报。
此无上报土乃妙觉如来之所居也。苟非众生俱
现之本无以成如来融通之用。全性起修全修在
性不其然乎。于中先明能合所合。次明所起净用。
言妙明者能合之智。以妙融明故成寂照之德。自
因明立所以来皆生灭法。以妙融明则无生灭。又
无相陵灭之相则法不灭。观相元妄则法不生。对
上互相陵灭。故先不灭而后不生也。如来藏是所
合之理即众生一念心体而巳。如来藏下明起净
用。先明净用之体。惟妙觉明谓无尘相惟一三谛
之理。觉即如来藏体是一性。妙明是二修。修性一
合无复分张故能圆照法界。言圆照者示与东西
卷四 第 701a 页 X15-0701.png
各行不同也。众生以识心分别故空非色色非空。
喻以东西各行。今如来分别既忘色空不二。百界
千如靡不彰显。是转众生迷中之俱现而为果上
之胜用耳。又惟妙觉明祗是一念忘情之智。而忘
情之处诸法圆彰。圆照下文及三如来藏皆委明
其义也。次是故下正示净用之相。分三。初列。二释。
三结。初列中言于中者于法界中也。列有四句。一
属理。无量属事。前二卷中霅川解于一毛端遍能
含受十方国土云。此明无量为一。盖摄事成理。非
从体起用也。对显今文体用备陈事理双照。故云
一为无量则全理而成事。无量为一则全事而成
理。玄签十上释二鸟双游亦以一为理无量为事。
今岂有异释乎。然下文以道场释一是以所證一
理为一。又云身含十方是以法身正报为一。云遍
十方界是以多为无量。云无尽虚空是以无穷极
为无量而非多也。大之与小一往且约事论。二卷
经云为物所转是故于中观大观小。对显今文佛
能转物故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小大虽约物论然
毛端微尘即是妙心又岂转属于事耶。又正当一
为无量之时反显多不碍一即无量为一。正当小
中现大时反显大不碍小即是大中现小。束此四
句不出二句。毛端微尘既是妙心即当一理。故知
小中现大即是一为无量。束此四句全归一句而
巳。不动下别释其相。初释一为无量。据下如来藏
卷四 第 701b 页 X15-0701.png
文有十界诸法当以十界为无量立义方确。故今
十方之言义含十界。是则百界千如不出一念正
是初句中义。且就现文释之。道场指成道之地。字
书曰治谷曰场。今治无明糠显法性米名曰道场
即寂光土也。正当成道之时不动寂光。而十方机
感则应身即遍于十方。是垂为下之三土。妙玄云。
寂光理通如镜如器。三土别异如像如饭。正是其
义。前云无上报土乃从胜为言。文句云同居有馀
自体皆是妙色妙心果报之处。据疏此言岂非三
土皆无上报耶。起应之时示为实报他受用身。及
方便同居胜劣二应。就佛言之皆是寂光。故云不
动寂场。苟寂光有动即非寂场矣。若以十界对三
土者。同居有十。方便有四。谓无六凡。实报有二。寂
光惟一。兹以应遍三土故云遍十方界。须知道场
不离同居。即同居为寂光。还即寂光而遍三土耳。
次释无量为一。法身正报与寂光依报无二无别
故云含受无尽虚空。此以无边际为无量也。而云
全事成理者。融三土色归寂光空故有摄事成理
之义。然此句正意在显遮那依正不二之相故不
言器界也。虚空之义具如涅槃一十复次。不得以
邪空释之。既是遮那依正即佛自受用境界。与初
句示他受用不同。然皆正中现依也。三释小中现
大。毛端现刹是正中现依正也。毛端是身分极微
处。身心圆明毛端即是一念既。是一念则毛竭。即
卷四 第 701c 页 X15-0701.png
常寂光土。于寂光中现宝王刹。如后文云清净宝
严妙觉王刹是也。宝王是正。刹即是依。乃从寂光
而现实报。虽小中现大亦该大中现小。如现宝刹
而不坏毛端之相非大中现小乎。尘里转轮是依
中现正。上句惟色。此句惟依。一微尘亦是一心则
五时八教不出一尘之外。以时教全是一心。故大
圣安坐微尘而转法轮。说法破惑必有所被之机
是自他皆现尘中。而此句正意同剖尘出经也。问。
坐微尘里即坐道场与初句何别。则末句亦该四
土耶。答。若论四土何句不该。如毛端现刹岂离同
居。此文四句。初句明他受用。次句明自受用。三句
惟色。四句惟依。当依此分文耳。毛端微尘处极狭
者。显一念具法不假他念。故妙乐云。此中一心无
复馀心也。霅川曰不释大中现小。近人非之。然由
上文以第三句该第四句。无别释第四句。故霅川
作此说也。灭尘下总结前义。前因背觉合尘则有
同居方便土相。今因背尘合觉则有寂光及无上
报土之相。分别情忘是曰背尘。以妙融明便合觉
体。霅川曰。不思议用非修所成故曰发。今不言用
而言性者并由理具方有事用。近来释此文者多
引十玄门及四法界。须知四土是此中要义故特
引之。
○二明三如来藏。上云我以妙明不灭不生
合如来藏。妙明之言似中道智。然中道中具有三
谛故须广明。又上云一为无量。无量之名当指十
卷四 第 702a 页 X15-0702.png
界。诸法方有归著。故广约之以明三谛。为二。一正
明。二斥迷。初为三。一明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
三明中道正义。虽曰空与不空实是中道。所以十
界俱空。十界俱假。乃至空假即中。与次第三谛其
相不同。常途所明以璎珞经中三谛为次第义。如
初卷巳引。以中论四句为不次第义。中论云。因缘
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幽
溪云。十界皆因缘生法以佛种从缘起故。我说即
是空十界缘起皆真也。亦名为假名十界缘起皆
俗也。亦名中道义十界缘起皆中也。即中云。中论
与今经大同亦复稍异。以中论明缘生十界即空
假中。此通染净二缘。今明妙明心中所具十界即
空假中。专属佛界随净缘法。一空如来藏。】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
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
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刺若
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
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前云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今云本妙圆心
者。空如来藏以妙为主本来自妙也。明能生法故
不言明。十界皆空惟是一心非圆心乎。非心至非
意识界总非六凡法界。非明无明等非缘觉界也。
卷四 第 702b 页 X15-0702.png
先缘觉而后声闻者。十二因缘声闻恒有。四谛法
轮非佛不宣。故先缘觉。缘觉以无明为初支而先
举明者。不知因缘名为无明。自悟因缘名之为明。
譬如人坐暗中一见电光便能睹物。正见电光是
第一刹那。是人方知眼藉电光始能见物是第二
刹那。第一刹那是集法忍。第二刹那是集法智。此
两刹那所得忍智名之为明。若无此明谁晓因缘。
故先举明而后言无明。又十二支有流转还灭二
门今兼举焉。次非声闻界。缘觉以集为初门。声闻
以苦为初门。先知苦而后断集。先慕灭而后修道。
声闻法中畏果断因见果行因次第然也。言智得
者。大论三十六卷第十九纸云。智者谓无漏八智。
得者谓得圣道。据论所言智之与得惟在初果。今
谓初果遍观四谛后三果唯观一谛。故举四谛则
可以该四果矣。非檀那等非菩萨界。菩萨以道谛
为初门。非六度即非道。此先非能趣之行。非波罗
蜜多者总非所趣之理。六度有事理之殊。次第不
次第之别。无非性具今皆非之。非怛闼下非佛界。
怛闼阿竭云如来。阿罗诃云应供。三耶三菩云正
遍知。此先非能證之人。次非所證之法。涅槃四德
是也。涅槃二十八卷云。若言我者则是如来。何以
故。身无边故。无疑网故。不作不受故名为常。不生
不灭故名为乐。无烦恼垢故名为净。涅槃二十一
卷末明大我大乐大净须者往检。前非二乘是非
卷四 第 702c 页 X15-0702.png
空。非菩萨界是非假。非佛界是非中。空如来藏俱
空十界。故止观云。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
总空观也。
○二不空如来藏。此经止有空如来藏
名。今依大宝积经称俱即为不空如来藏。文二一
结前文。】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如如意珠俱非众宝。能具众宝。藏性亦然。故结上
云俱非等也。世结六凡。出世结四圣。
○二明俱即。】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
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
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刺若
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
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言元明心妙者。以明为主。本具俗谛之照故曰元
明。前不言明而今言明。明岂不属假乎。十界惟是
一心故云心。前真谛中以即有而空故云本妙。今
俗谛之心即空而有故复云妙。元明心妙是能即
之体。即心下明所即之法。具历十界一一即之。问。
所云即者。为性中本具十界故名为即。为即俗谛
之相故名为即。答。此中文意因前云故发真如妙
觉明性后遂有三谛之文。则今俗谛不空之法亦
是真如妙觉明性其义明矣。既是妙性非关造作
卷四 第 703a 页 X15-0703.png
岂非性具之法乎。以一性而具十界。则十界互融
界界具十岂非百界。一性无性百界宛然。但前文
妙觉明性元是所发。此乃如来从法界体起法界
用非众生境界。亦与次第十界不同。复以一心而
具十界。此中有一有多而一多相即。有大有小而
大小互融。无非不生灭法。涅槃云虽非常住不念
念灭正此义也。当知众生境界念念生灭。今非生
灭故与众生不同。次第三谛中前六凡界秪是因
缘生灭。后之四圣对次第三谛。二乘为空。菩萨为
假。佛界为中。大约以无性之空随缘之假二者相
即方名曰中。未修中时空假皆非性德。皆非佛界。
空假即中中为性德方是佛界。佛界是实。九界是
权。今是圆教俗谛。十界皆是佛界。一一皆实。无非
性德。故与次第不同。故荆溪云。次第即巳方成今
即。今若即巳三俱圆极。据荆溪意次第不可不即。
次第即巳便归纯圆。惟圆三谛为究竟耳。此圆俗
谛虽是如来所发。而众生性德本具非硕异也。又
常途所说。空是破法假是立法。今文既立十界则
三谛咸立。止观云。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
总假观也。若以十界历四教者。金錍云。藏通造六。
别圆造十。此犹一往论于所造。据辅行意。藏通明
八法界。谓六道法界及声闻缘觉也。藏通菩萨弘
誓未全止八界半。别教或九或十。分教證故。圆教
始终不二而二。文在三十八卷。既云始终不二则
卷四 第 703b 页 X15-0703.png
从初即观性具十界与别不同也。按宝积经云。空
如来藏离不解脱一切烦恼。不空如来藏具河沙
佛不思议法。霅川以山河忽生及三种相续为不
空藏但彰染污生灭之相。应如今文十界咸具方
合宝积云具恒沙佛不思议法耳。又据文次第虽
在空后。此中十界实为空如来藏之本。苟非不空
藏中元具十界。安得约十界以论空耶。空得具本
方是真空耳。
○三明中道正义。】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
是即非即。」

【十界有万不同。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者假即中也。
承上妙空明俗咸归一心。心元之名正指中道。本
来如是故名为元。离乃非之异名。是为即之殊称。
上离俗谛十界俱即。下离真谛十界俱非。此显中
道双遮二边也。上是俗谛十界俱即。下是真谛十
界俱非。此显中道双照二边也。但次第三观中道
亦名双亡双照。对前异时亡照而立此名。以初观
破假。次观破空。此之二破为双亡之方便。初观用
空。次观用假。此之二用为后双照之方便。由前异
时作意遮照得入中道任运遮照。此以作意为任
运之方便。入中道时无心亡照任运寂知。与前异
时亡照不同故名中道观也。今圆三观中前之二
藏巳是圆理。兹明中者。如释签云。应以毕竟空不
思议假相对以成圆融三谛。正与今合。初十界俱
卷四 第 703c 页 X15-0703.png
空名毕竟空。次十界俱假名不思议假。今云双亡
是双亡毕竟空不思议假。双照亦然。此名圆中之
圆。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应知二边分别若亡即
是中道。于中道中更点三谛皆是圆融。止观云。一
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总中观也。与今意大
同。三文之中皆云心者。通指佛界随净缘之心耳。

○四斥凡小不了三一法。】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闻声闻缘觉。以所知心
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上明三谛竟。今指三谛是如来所證。非凡小能知。
如何两字正责之之辞。前云众生迷闷背觉合尘。
又云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则凡夫二乘
皆不能测佛明矣。其病在所知心不忘。世语言不
绝。坠落空有二边。不知所滞之有即真空。所著之
空即妙有。以迷背中道故动成戏论也。圆融三谛
名无上菩提。
○二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琴等喻十界众生。妙音喻如来藏理。妙指喻实智。
发谓发明。白虎通云。琴者乐也。所谓禁止诸邪以
正人心也。广雅云。长三尺六寸。以象三百六十日。
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宽和而温。小弦为臣清廉
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瑟者缜
密也。五十弦。箜篌者。白虎通云。汉武帝命乐工候
调作。或云候晖作。其声坎坎然以应奏节故谓之
卷四 第 704a 页 X15-0704.png
坎候。复讹转为箜篌耳。候者因彼乐工而得名也。
杨升庵云。琴瑟秦筝之属。丝木相去皆未寸许。惟
空侯丝与木相去远。声自空出。空侯之名或因此
立。又谓二字不必加竹恐未必然。瑟琶者。汉遣乌
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远行故思慕无巳。使工巧裁
筝筑为马上之乐。以手推却前后而奏声故名琶
琶。推手为琶。却手为琶。有打拨钩桃之音。今四弦
者是巳。云妙音者。琴瑟等音通实报土。如大树紧
那罗王弦歌一动声震大千。须弥山王低昂踊没。
一切声闻犹如舞戏。天冠菩萨问迦叶言。少欲知
足头陀第一。云何今日犹如小儿。迦叶言非本心
也。妙乐判云。彼经属方等部以大斥小。紧罗奏于
别圆之乐故使迦叶不能自安。所谓菩萨胜妙五
欲能令迦叶起舞也。或以琴喻宝觉真心。妙音喻
无方大用。妙指喻楞严大定。然考大经中亦以箜
篌喻众生。音喻佛性。故知琴等喻众生其说最是。

○三合。】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
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
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汝与众生略该九界。合前琴等。宝觉真心合前妙
音。具德为按即妙俗也。觉即圆中。真即妙空。一心
具此三谛何人不然。言按指发光者。佛意元是引
證必有所指今不可晓。聊举维摩经及赀中解以
卷四 第 704b 页 X15-0704.png
发明之。维摩经云。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千
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
莲华。岂非海印发光之明證乎。谓于海印三昧中
发光明也。资中云海印者大集云。阎浮所有色像
大海皆有印文。此喻如来法身性海普现一切世
间之相。正性具依正无不具足。喻同海印。如来證
此法门复从体起用即是海印发光。是时山河大
地即无上知觉无碍融通成无上报。而从按指发
之者喻同有妙指而发妙音也。次云汝暂举心尘
劳先起。合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声闻举心巳是尘
劳。不待动形故云先起。若以四住为尘劳富那巳
断四住。今不指见思粗惑当以习气为尘劳耳。习
气即尘沙无明惑也。据此文知二乘生方便土犹
有劳久发尘之相。与同居土隙中微尘其相不远。
义推实报土中虽有尘相不同下之二土也后。偈
云馀尘尚诸学故实报当有尘相。然既依正无碍
岂比二下土乎。由不勤求下释尘劳先起之由也。
若求无上菩提知并由理具方有事用即相似海
印发光。今保證小果得涅槃一日之价自以为足。
故虽在尘中而不知是尘耳。此方等部应有禅斥。
虽巳入法华时顺方等部仪故宜斥小。
○二更释
馀疑二一满慈重徵妄因二阿难再执缘起初中
二一疑问。】
卷四 第 704c 页 X15-0704.png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
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问中分三。初明巳佛无殊。具德之觉名曰宝觉。是
不但中也。十界俱照名为圆明。是不思议假也。第
一义空名真妙净。一心具此三谛。此句领上三如
来藏之义。亦蹑上宝觉真心各各圆融而发此问
也。次而我下明巳迷佛悟。无始妄想指无明惑即
妄为明觉等是。久在轮回该三种相续之相。今得
四果但除四住未破无明故云犹未究竟。次推佛
悟中明佛圆断五住是诸妄皆灭。对彼诸妄则三
谛俱名妙真常矣。三敢问下正穷妄因。前问云何
忽生山河大地。佛答妄为明觉故生山河。明觉之
义辨之巳详。今问此妄从何而有是到底一问也。

○二佛答分三。一以演若失头为喻。二以妄本无
因合喻。三示顿乘不藉修證。初中二一牒惑。】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馀惑未尽。」

【闻妄为明觉则除山河忽生之疑。闻三如来藏则
除大性周遍之疑。而疑妄必有因是馀惑也。
○二
引喻。】

「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
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
瞋责巳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
卷四 第 705a 页 X15-0705.png
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文有问答。世事易明故佛引以为问。演若觅头是
诸事之一耳。夫喻本喻法。喻若未明何由知法。前
释因明立所。而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今以镜照面喻明觉也。爱镜中头瞋责巳头喻立
所也。以为魑魅无状狂走者喻妄能也。妄所在前
文为同异。妄能在前为无同无异。无同异是有为
众生。故喻狂走。文相甚齐无劳异议。盖妄有三重。
一妄为明觉。二所既妄立。三生汝妄能。今喻亦有
三重。一以镜炤面。二爱镜责巳。三无状狂走。岂非
文相相齐之甚乎。孤山曰。晨朝者喻起妄之始。然
晨朝炤面男子所不必然。是炤面巳有狂意。故演
若炤镜责头之意在其中矣。上举事竟。于意下正
问。何因之言问其因也。富那答中心狂二字正明
其因。据后经文有狂性因缘之言。此中当以心狂
为因。炤镜为缘。是则世尊说其缘。满慈出其因。盖
心狂在炤镜狂走之前。狂走以心狂为因。而心狂
则更无因。故曰更无他故。若合后文。心狂喻最初
之妄也。炤镜至狂走所谓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也。
演若达多此云祠授。从神乞得故也。山神虎头曰
魑。宅神猪头人形曰魅。
○二以妄本无因合喻二
一合二结初中三一决明妄本无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
卷四 第 705b 页 X15-0705.png
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
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初云妙觉明圆者。妙即是空。觉即是中。明即是假。
三谛在一心中故云圆。此句立圆融三谛以为性
本。本圆明妙非修之始妙。此句亦明妄想之无本
也。既称下反覆明妄无因。因即是本。既妄为明觉
矣又何有因。又有因即不名妄。乃约名以申其义
耳。然无因之妄是无始无明。由此而生四住烦恼
则展转相因故云从迷积迷。若对前文。自妄为明
觉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乃至三种相
续是展转相因也。若对喻文。因照镜而责头因责
头而狂走亦展转相因也。虽佛发明但断四住成
声闻果。无明尚在名不能返。乃责满慈以责众生
耳。如是迷因仍指最初无明。此更无因故曰因迷
自有。是则妄有二种。一者最初之妄必无有因。二
者妄所妄能展转相因。前文云。是人心狂更无他
故。今云既称为妄云何有因。法喻齐矣。次示灭妄
之方。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者。迷即是妄。因即所
依。迷无因即妄无依也。以最初妄前更无有妄。而
真又不生妄。所依竟安在乎。无因则不能生。无生
则亦无灭。如来所以永断无明识此而巳。
○二约
得菩提况释。】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
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
卷四 第 705c 页 X15-0705.png

【疑者云。妄既本无。何以得菩提人言妄有生灭因
缘乎。故以寤寐释之。菩提如寤。妄想生灭如梦。梦
不知梦至寤而始知梦。迷不知迷至寤方能辨迷。
如说梦中事以其心之精明故也。能辨五住枝末
故曰精明。然梦竟叵得。况字从因缘上发来。心精
明故梦物因缘如在目前。然不能据梦中因缘以
取梦中之物。况一念梦心不从因生。并梦亦无而
梦物岂可取哉。梦物有因缘者。喻妄所妄能依于
明觉也。梦心无因。喻妄为明觉之妄不从因生也。
前但示无因则无生灭。今兼示有因缘者亦无生
灭。言梦心无因者。梦前无梦是不因梦。醒时非梦
是不因醒。
○三复宗明无得失。】

「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
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前更约寤梦为喻。今复宗重举演若。演若狂走虽
以心狂为因照镜为缘。然因缘毕竟叵得。如他人
炤镜不狂而彼独狂是无当狂走之缘也。狂性无
本是无当狂走之因也。次明头无得失正显妄心
无因。头喻真心。头无得喻真之无得。演若谓巳失
头所以狂走而头实不失。喻在妄时真不曾失。

二结。】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前虽双明有因无因二种妄法皆不可得。然满慈
所问是最初之妄。此妄无因故结显之。真不为妄
卷四 第 706a 页 X15-0706.png
因。如不狂不为狂因。
○三示顿乘不藉修證又二
一法。】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
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證。」

【直示顿乘要在不随分别四字。分别之心即是三
种相续。由分别故成世界相。乃至众生业果亦然。
此中云世间该二种三界之相。所以不随分别即
得成菩提也。吴兴云。三缘即业果中杀盗淫也。三
因即三种贪。亲生为因。疏助为缘。以杀盗淫是身
根所造之业。三种贪是意根能造之惑。惑亲缘疏
因缘之义彰矣。天如非之。谓三缘三因是三种相
续之因缘。而配释亦未明了。即中谓佛语多含。三
种相续意巳穷深。下三缘三因独在业果。浅深俱
断三惑圆除。正是歇狂之方。何必纯在于深方不
藉修證耶。故当以吴兴解为正。心中演若达多即
妄为明觉之心。此心起时还欲照明觉体。是向外
驰求反生器界。此三种相续所由来也。今明真本
无得但须歇狂。歇即菩提顿成佛道。经自初卷来
渐说居多。独此中文最为圆顿。偏渐教中须无量
劫修菩萨行。乃至后文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俱
属渐教。渐说是权。良由阿难未除四住当与言渐。
满慈巳除四住宜其言顿。顿说是实乃究竟旨归
之地耳。胜净明者。谓不随分别自然清净明鉴。名
卷四 第 706b 页 X15-0706.png
之为胜。胜于明觉曰胜净明。周法界者。如圆觉云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也。此心虽赖师示实不
从人得。上文云忽然狂歇头非外得。今以此文合
之。是则头喻真觉。照镜喻明觉。其义明矣。肯綮出
庄子养生篇云。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骨
间肉曰肯。筋肉经处曰綮。刀经此处便觉艰难。今
以勤劬修證名肯綮也。圆顿根人悟修證在一心
中何必肯綮修證哉。
○二喻。】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
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前迷头喻众生之狂性。次梦事喻迷妄之不实。惟
今神珠堪比妙心。复显迷时无失。悟时无得。苕溪
以衣譬五阴。珠喻胜净明心。由无明故不觉。所遭
皆是穷途曰穷。在三界中如风餐露宿曰露。流转
六道如驰走他方。因流转故求小乘偏教或取人
天之乐为乞食驰走。此与怖头狂走何异。无功德
法财曰贫。虽贫珠在喻迷时无失也。佛如智者。教
为示珠。證理起用名大饶富。虽藉师教不从师授。
以显悟亦无得。幽溪曰。法华系珠与今不同。彼明
十六王子覆讲法华结大乘缘种喻以亲友系了
因珠。今经于自衣中系正因珠。喻本有佛性虽穷
不失。一解一性自不同年。上文佛答富楼那竟。或
疑。解门将毕。修證方兴。佛告满慈即云何藉劬劳
卷四 第 706c 页 X15-0706.png
肯綮修證何也。答。如来说教破立同时。据圆顿教
悟修證在一心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云何藉
劬劳肯綮修證。非废修證也。若在渐教必先悟后
修。先修后證。此如来方便析重派深应彼渐机。以
施权教。既是权说须先扫后立。要之为顿施渐渐
必归顿圆实部主。永无异途。
○二阿难再执缘起。
幽溪云。经自二卷来破因缘自然者屡矣。今阿难
复以因缘为难何惑情之难袪乎。答。因缘自然其
言虽一义涉多门。有在缠之因缘自然。有出缠之
因缘自然。前三卷所破是在缠之因缘而巳。若今
重以为问乃出缠之因缘自然。虽单问因缘实兼
自然。是以世尊答中双破二义。原其问意而备在
答中。将谓解门巳竟当辨修途。圆因搆造有似乎
因缘。分果冥契有似乎自然。苟不双遣必堕双非。
故冀如来有以明之庶不堕于偏修偏證之失。如
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皆为戏论。乃至
云。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其事
理修證之殊了然可知矣。为二一疑请三一引所
说之理。】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
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
顿弃因缘。」

【阿难不引三种相续而引杀盗淫三缘三因者。立
卷四 第 707a 页 X15-0707.png
因缘之名也。缘狂性歇即成菩提此因缘之义也。
既出其名又立其义。斯则因缘皎然明白。虽有不
从人得之言似属自然。然岂以此而碍因缘乎。言
顿弃因缘者。如前文云。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所因云何名妄。是顿弃因缘也。
○二引巳他得悟。】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
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
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舍利弗目连同师沙然梵志。梵志道术身子皆得。
师有二百五十弟子悉付身子而成就之。沙然临
死欣然而笑。身子问故。答。世俗无眼为恩爱所缠。
我见金地国王死。夫人投火聚愿同生一处。言巳
命终。后见金地商人问之果然。身子追悔我未尽
师术。而不授此法为我非其人师秘乎。自知未达
更求胜法而无师可事。于路见頞䫌威仪庠序。因
问师法。頞䫌答云。诸法从缘生。是故说因缘。是法
缘及尽。我师如是说。一闻即得须陀洹果。来至佛
所。十五日后得阿罗汉。目连闻偈亦證初果。后见
佛亦得罗汉。须菩提闻因缘事未考。梵志或翻净
裔。頞䫌偈中略说三谛。初句苦谛。次句集谛。第三
句灭谛。法即苦。缘即集。苦集俱尽是究竟灭。
○三
结所说同邪。】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
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卷四 第 707b 页 X15-0707.png

【前佛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
即是菩提不从因缘也。拘舍梨外道名。维摩经云。
末伽梨拘舍梨子。什公云。末伽梨字也。拘舍梨是
其母名。其人起见云众生罪垢无因无缘。据此似
末伽梨为拘舍梨之子。或云。末伽梨俱舍梨字形
楚越前后译不同耳。翻译名义云。末伽梨此云不
见道。其计自然亦是断灭自然。然是也。自如是也。
婆沙云。法应尔不可改易不可徵诘是法尔义。自
然与法尔同。即中云。自然有二种。一断灭自然。二
常见自然。交光云。外道自然此八万劫自然成道。
犹如缕丸极则停住。此常见删阇夜毗罗胝子所
计与拘舍黎何涉。删阇夜计常。拘舍梨计断。因名
自然。若以等字摄之则无不可。阿难就对待说不
执因缘必入自然。似外道反为得之故作此难。

二佛示二一委辨因缘自然二发起行门方便初
中二一辨因缘自然二明无戏论法初中二一总
述。】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
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狂性因缘者。心狂为因。照镜为缘也。不杂因缘称
为自然。狂赖因缘。不狂则不赖因缘。故曰不狂性
自然而出。温陵曰。不狂之前二皆本无。由是观之。
凡所谓因缘自然本皆不有悉由狂妄而立故曰
理穷于是。
○二别破三一以因缘破自然。】
卷四 第 707c 页 X15-0707.png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
缘故怖头狂走。」

【此文以头为自然故云头本自然。又前文云不狂
性自然而出。似不狂在后。今明头元自然乃立自
然之义也。本自下二句定自然计。本自其然者谓
先来元是自然。无然非自谓后日无非自然。何因
下破。不藉因缘方名自然。今何以心狂炤镜之因
缘而怖头狂走乎。则自然之计穷矣。
○二以自然
破因缘。】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
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初二句定。何不下破。本头下结。此文以狂为因缘。
立自然者不赖因缘。立因缘者必先有自然。自然
头即不狂不杂因缘之头也。彼计云。自然之头元
来不狂。后以照镜因缘故狂。破云。若立此计亦应
自然头不失以照镜因缘而失何不尔耶。结云。今
既本头不失狂自妄出。则狂与头了不相涉。何曾
变换而假因缘。则因缘之计穷矣。言失头者演若
自谓失头故也。此文及前因缘不须合法。但就喻
观。妙义自显。
○三破转计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
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由前以头为自然。狂为因缘。既因缘被破。转计狂
亦自然。不狂亦自然。故此破之。初破狂自然。初句
卷四 第 708a 页 X15-0708.png
立计。次句释本狂二字。未狂下二句破。如文。次破
不狂自然。初句立计。头本下破。既头本无妄而有
今日之狂走。安得定云本来无妄。则不狂自然之
计破矣。
○二明无戏论法又二一明悟本俱非以
显前义。】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
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欲明无戏论法先斥戏论。在今释此文者多指因
缘自然皆是狂走。前屡明头是自然狂是因缘恐
此释未妥。详文意似谓悟本头而知其非自然。识
狂走而知其非因缘。则两俱戏论其义明矣。次结
显前义。三缘断则不关自然。即菩提心则不涉因
缘。所以前文之言本离戏论也。
○二简二种生灭
名无戏论。】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则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
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
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菩提心中最宜甄别。故复重重研覈。大要以因缘
自然对简有两重生灭。既离对待方除戏论。初约
菩提简生灭云菩提心生者。向来不悟菩提今悟
菩提故曰生。分别情忘是生灭心灭。智生惑灭既
成对待岂非生灭法乎。遣此生灭方成无功用道。
卷四 第 708b 页 X15-0708.png
云灭生者由断惑而證真也。此以住前缘修名为
灭生。登住證真不见有断惑證真之功称无功用
道。方离第一重生灭耳。若有下更约自然简生灭。
言若有者非相似之若。谓情计不忘复立自然。如
是则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仍指智生惑灭为
生灭也。上云灭生俱尽即俱灭也。又须遣之故云
此亦生灭。此生灭与上智生惑灭不同。乃指自然
为生。智生惑灭俱灭为灭。前简缘修为因缘生灭。
今贬自然亦归生灭。以亦是对待法耳。次云非生
灭者名为自然释成自然是生灭义。疑云。何故自
然亦是生灭。释云。对彼智生惑灭称无生灭者为
自然岂非是对待法乎。对待即生灭也。犹如下立
喻。如地水火风和合成一譬第二重中智生惑灭
之义也。虚空非合号曰本然譬上无智生惑灭之
自然也。就喻既成对待。法中可知。所以本然之计
决不可立故云非然。和合之计亦不可立故非合。
合然俱离承上文和合本然二俱远离而说。是离
第二重中无智生惑灭之自然。与智生惑灭之和
合耳。离合俱非者。离即离然离合。合谓并离亦非。
即不离也。夫离合离然既非对待巳是正义。今又
非之。不但非离并亦非合。到此一句方名无戏论
法。当是妙觉之所證耳。前云歇即菩提理最直捷。
今遣之又遣似与前违。非违也。满慈得意祗贵承
当。阿难多闻须除计执。故前后互出耳。
○二发起
卷四 第 708c 页 X15-0708.png
行门方便分四一佛果尚遥。】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

【菩提智德。涅槃断德。阿难志在佛果欲成菩提涅
槃。就其情计尚执因缘。去离合俱非甚远。故云尚
在遥远。
○二须勤修證。】

「非汝历劫辛勤修證。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
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戏论。」

【文意谓苟非历劫修證虽有多闻只益戏论。以为
下谓行门之开端也。
○三戏论无益。】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
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
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
成精进林。爱河乾枯令汝解脱。」

【阿难是初果人从十六刹那證入。因缘二字具十
六刹那之义。如云法从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
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夫缘生之缘是集谛。生是苦
谛。缘灭之缘是道谛。灭是灭谛。一往观之具四刹
那明矣。然见苦者有一忍一智。见集亦然。见灭者
有一忍一智。见道亦然。再往观之具八刹那明矣。
又欲界四谛名法忍法智。上色无色界四谛名比
忍比智。因观欲界缘生缘灭比知上二界缘生缘
灭。欲界既有四忍四智。上界亦然。反覆详观具十
六刹那明矣。此谈因缘决定明了也。又云法性自
天而然。苦不能恼。集不能染。道不能通。灭不能尽。
卷四 第 709a 页 X15-0709.png
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三谛焉是。此谈自
然决定明了也。阿难所闻又不止此。就證十六心
辟支佛声闻分为三品。于声闻中身子上。目连中。
馀皆下。一一知之故多闻第一。况自空王佛来多
闻熏习而不能免摩登伽难。孰谓多闻有益乎。何
须下谓汝若多闻有功何须待我咒力。言精进林
者精进法多名林。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不来欲
界受生故。巳断欲界九品俱生于一生中超过七
生七返故名精进林也。令汝解脱得离淫室也。

四结劝进修。】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
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如摩登伽宿为淫女。
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
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
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前谓不修无漏只益戏论故今劝修。言秘密妙严
者即三德秘藏微妙庄严也。幽溪云。无漏业者不
随分别是也。世间轮回由憎爱生。憎爱由分别起。
分别则漏落于世界众生业果相续。故以不随分
别为无漏业。此因中说果举果标因耳。文中始云
历劫。次云一日。又次云一念者。前云菩提在远尚
须历劫修行。今斥多闻无功不如一日修习。须知
历劫修持祗图一念相应而巳。又恐疑历劫多闻
即是辛勤修證。故云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复举摩
卷四 第 709b 页 X15-0709.png
登者。前云淫火顿歇显咒力耳。今意谓彼是女人
尚證无漏。汝是男子云何自欺。不明自心即自欺
也。无漏之言亦通深浅故。或出欲缠如性比丘尼。
或蒙授记如华色比丘尼也。今经第四卷必在法
华后说此文是其證也。方等收经摄后归前其例
实多。然法华亦授阿难记莂。今引二尼是策其断
结耳。尚留观听者。谓为根尘所碍。霅川云。略举见
闻以摄觉知即六妄也。大章第一约破显以开圆
解竟。

○大章第二示正助以修圆行。自古诸师如温陵
孤山长水吴兴天如。莫不大判先解后行。独交光
悬示通驳诸家而自判从初至此。答阿难奢摩他
巳竟。向下开行门乃答三摩之请。作如此说割截
三谛不会佛心。须知前开解门是谈奢摩他等所
照三谛。后开行门乃示三法中因果名目相应。及
决定烦恼根本。与夫选择一门深入。故知开解三
法必俱。行门三法亦必俱。第有修性之分。境智之
殊尔。前三卷末当机闻法领解巳是结文。安有不
具三法而遽结益。至此后方明三摩者乎。又上根
利智悟證必俱修在其中。例如小乘舍利弗闻说
因缘悟心无际悟也。即證初果證也。前十五心名
见道。第十六心名修道。是修在其中也。大乘圆教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发心悟也。正觉證也。前十五
心为信行。第十六心名信解。如法华信解品正是
卷四 第 709c 页 X15-0709.png
其文。是修在其中也。如此根性末代必无。阿难为
后人法式。故先请解而后请行耳。为二。一示观理
直入正行。二示带事兼修助行。初又二。一庆喜叹
领述请二。一经家叙相。】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
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
佛言。」

【自佛答满慈来未有结益。今即总结上文之意也。
三卷末云希更审除微细惑。今云疑惑销除与前
相应。言心悟实相者。二卷云汝等声闻狭劣无识
不能通达清净实相。三卷七大文初云亦令当来
修大乘者通达实相。当知实相秪是三谛之理耳。
无量义经云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释云
无相者无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相也。夫无生
死相岂非空乎。不涅槃相岂非假乎。经又云不相
无相岂非中乎。或解经文云究竟除因缘自然为
实相。窃谓前文云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何但离因缘自然耶。应知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无
句可指故名实相。今所悟者即此理也。桐洲曰舍
生死重担息肩于藏性轻安之义。
○二庆喜陈辞
二一叹领。】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
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幽溪云赞佛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者。知佛悟妄如
卷四 第 710a 页 X15-0710.png
迷方。空华本无所有。證真如精金。湿灰更不重生。
位无有上万累多捐。无心无缘而能拔苦与乐。故
又叙益云善开我心等也。前破妄会真归三如来
藏。故云种种因缘。皆有别有圆故云方便提奖。五
住为沈冥。二死为苦海。
○二述请三一述前但解。】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
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
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庆喜巳开圆解深得文旨故今云知如来藏等。妙
觉明即三谛也。藏心既遍。三谛咸遍。但观今文。岂
非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
成体。及二卷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等。
为前文之要义乎。补遗云。心具为含。心生为育。清
净言无染。宝严谓具庄严。世界因明生。今以妙合
觉故王此净土。心含净刹是因心彻果也。上十方
犹兼净秽此专在净。解心至是可谓极圆。然未兼
修證则不逮修习。故佛责之。问。解行相去几何。答。
解则广兼诸法修即惟在一门。例初果见道通观
四谛。后三果重虑缘真止观一谛耳。今经亦然。据
阿难自呈所解心含十方。而后文拣选圆通止在
一根。讵非解广而行专耶。
○二通喻解行。】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
要因门入。」

【陆宿曰旅。水宿曰泊。喻心行理外也。天王赐与华
卷四 第 710b 页 X15-0710.png
屋者。有喻必有法。远指即前三卷半经。近指即虽
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等也。要因门入。
远指即后修道分经。近指即下本发心路也。总之
法在前后喻在中间。观要因门入之言解广行专
其义明矣。
○三正请行门。】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
毕获如来无馀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
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巳五体投地。
在会一心伫无慈旨。」

【在会多先习小乘之人是诸蒙暗。今巳开权故求
毕获无馀涅槃。补遗云。小乘烦恼子缚断名有馀
涅槃。生死果缚断名无馀涅槃。今此大乘五住二
死究竟尽。名无馀涅槃。是圆果。义通分满。对此涅
槃而指最初能入之路为本发心路。此文与初卷
云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
禅那最初方便其义是同。但前云菩提是究竟果。
此云涅槃是究竟果。果前举三观及最初方便。今
云本发心路则兼之矣。下文摄伏攀缘是奢摩他。
得陀罗尼是三摩提。入佛知见是中道义。总该解
门三义。而请其最初方便故建首云从何耳。问。此
中当机所问与初卷同。何分解行。答。初卷问意欲
明从假是最初方便。故佛答云。有三摩提是最初
方便也。此中欲明耳根是所从之假乃行门之要
故重问之。问。前七处徵心。以妄心为所从之假。今
卷四 第 710c 页 X15-0710.png
以耳根为所从之假云何得同。答。七处穷逐使言
思道断。今耳根云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相虽
不同其旨一也。又三科七大名诸三摩提那得不
同。云有学者。或云等觉巳还皆名有学。今谓尊者
之意恐指前三果人名有学。以上文云捐舍小乘
则兼四果。今别指前三者。由第四果人空观巳成
亦得云摄攀缘也。
○二如来宣示行门二一经家
叙。】

「尔时世尊哀悯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
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此时巳说法华会三归一故声闻缘觉咸向菩提。
初心之人未明中道名不得自在。此为现在之机
也。及为下是为未来众生。若知心遍十方自趋佛
果名菩提心。开无下总承上现未二机。无上乘者
谓超过三乘。妙修行路者谓一心三观。
○二正宣
示二一发觉初心二显示修證初中二一正明二
义二从七常住名去决通疑滞初又二一总述。】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
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妙三摩提者。梵语三摩提此云等持。离沉掉曰等。
专心一境曰持。于三观中独当假观。假即空中故
云妙也。解行之要皆在乎此。问。前释有三摩提约
次不次两门。次第则从假入空。不次则假即空中。
卷四 第 711a 页 X15-0711.png
今亦具二义否。答。前次第中虽明从假入空元非
正意。此经之意正为显圆。在约假以立空中。今文
亦然。前约开解。解是行家之解。今约起行。行是解
后之行。故特举三摩提为入门使措心有地。立修
定之轨则其旨正同。又前开解。正明圆旨。兼用别
教。而经旨在会别入圆。今妙三摩提尽摄后文。如
观音圆通正是约假以立空中。而憍陈如等小乘
圣位岂无从假入空之义。会权归实无非圆矣。幽
溪云。决定有二义。一者如来圣人决而方定。二者
巳受决于如来定不可易。同是一义。但有机应授
受之殊耳。或谓二决定义与前二种根本为同为
异。答。同而不同。前先云生死根本次云菩提涅槃
元清净体则先妄而后真。今先审观因地发心次
审详烦恼根本则先真而后妄。立名虽尔今一义
中实兼前二种根本。何者。第一义审观因地发心
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
湛性成。夫因果名目相应则与智断根本中涅槃
义同。前为开解但示生死根本。今为立行须择去
生死根本。则第一义中具二种根本明矣。第二审
详烦恼根本意兼选择圆通显六湛圆明本所功
德。夫觉体不离六根是称六湛圆明。此与前第二
根本中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何以异乎。
而烦恼根本与生死根本义亦相通。则第二义中
亦具二种根本明矣。同而不同其义如此。今所以
卷四 第 711b 页 X15-0711.png
有二义者。第一以因心彻果。第二就自身观察。而
意皆所以选耳根也。发觉初心者。指初心所发之
悟。如五卷云。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是巳。

○二别明二一徵起。】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二正释二。初审观因地发心。文三。初略示因果
同异。二以是下明生灭不生灭。三则汝下正示起
浊除浊。初中先劝审观。次明须审所以。初审观因
地者所谓以因心彻果。辅行四教因心不同今是
圆初心也。何者。前阿难问中云。捐舍小乘毕获如
来无馀涅槃。佛答中云求佛乘不生不灭。后结云
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是以界外灭为初门。属圆明
矣。问。第二义初云汝修菩提。菩提是道。是仍以道
为初门何也。答。灭为初门非不修道。第二义中云
汝修菩提乃以道谛助成灭谛也。由其契理至深
故合灭谛。而道为修行之法岂可废乎。此之果理
必从六根證入故劝审详烦恼根本耳。应知第一
义中以灭治苦。生死根本苦也。不生不灭灭也。第
二义中以道治集。烦恼根本集也。得循圆通道也。
是为四谛同观而以灭为首非圆教而何。】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
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
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无有是处。」
卷四 第 711c 页 X15-0711.png

【既舍声闻因果。便求菩萨因果。入佛知见岂非果
乎。因地该信前乾慧。后文云。初伏客尘烦恼。客尘
指见思。见思尚伏。故通信前。吴兴云。因该十信果
通分满。发心指所发之悟。亦指初心所修止观法
门。如后文云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以湛
之言正指起行。盖初修止观时圆伏五住。发心求
佛。亦是发心毕竟二不别也。若于下明须审所以。
交光直指识心为生灭则与下文相违。盖四大五
浊是生灭法。若除四大即是涅槃不生不灭之果。
下文了然无劳异议。因心稍带五浊则与佛果不
相符矣。问。前开解中指攀缘心为生死根本。今以
四大为生死本岂不异耶。答。根本名同而义异。
攀缘是集。集为苦本故名生死根本。是相生之根
本也。今云根本者四大为生死之体。若无四大安
成生死。是当体之根本也。前举其因。今言其果。由
因致果元非硕异。前为开解。解门以识心为障故
断攀缘。今为成行。行门以根尘为障须除四大。用
与不同。当识文旨。
○二辨生灭不生灭。】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
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
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此文之意。明有生必有灭。可作是生后则有灭。若
前无生后亦无灭。幽溪云。地水火风可作者也。湛
圆妙觉明心不可作者也。然此是法说之义。今文
卷四 第 712a 页 X15-0712.png
是喻。喻中先可作。次不可作。可作中先正说。次反
显。正说中以外四大喻内四大故举器世间明其
生灭。山河国土器世间也。而云诸器世间可作之
法则瓶衣等皆在其中矣。虚空喻真心其义可知。

○三正示五浊及除五浊分二一示浊妄二除五
浊初又二一明浊相二示五浊初又二一法。】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煖触为火。动摇为风。
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
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身中是根。四大是尘。揽尘为根成一期生死之相。
则四大为生死根本更无疑矣。涅槃亦云。为非佛
性说为佛性。非佛性者谓墙壁瓦砾。据涅槃所云。
知外四大定非佛性。今揽四大以成内身岂成佛
性。四缠即四蛇也。人固有湛圆妙觉明心元在生
死之外。本无四大曰湛。六根互用为圆。妙觉明即
三谛之理。一心具五种功德。而此妙心为四缠所
分即真妄和合全成妄中之用也。为视为听等者。
四大有色因结色而成眼。四大有声因卷声而成
耳。鼻舌身曰觉。意曰察。六根应用皆以真妄和合
而为浊耳。如此似成十二入。而前有空大后有烦
恼等。从劫至命共有五番浑浊也。
○二喻为二一
立喻二略合。】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
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
卷四 第 712b 页 X15-0712.png
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
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幽溪曰。水喻湛圆真心。灰沙喻四大缠缚。言土失
留碍者喻四大无知而反成有知。水亡清洁者喻
真心无生死而反成生死。须知水亡其洁咎归灰
沙。真心成生死咎则归于四大明矣。然则水虽浊
而清体不亡。浊遍之处即是清遍。故圆修者非拨
浊以求清。乃即湛以复湛也。汩乱也。熏闻曰。准悲
华经人寿八万至三万岁未有浊名。至二万时为
五浊之始。今文盖约五阴妄想为五浊。故辨魔中
色阴有坚固妄想。受阴有虚明妄想。想阴有融通
妄想。行阴有幽隐妄想。识阴有罔象虚无颠倒妄
想。是故色阴尽则超劫浊。受阴尽则超见浊。想阴
尽则超烦恼浊。行阴尽则超众生浊。识阴尽则超
命浊。以后验前知是五阴。
○二示五浊五一劫浊。
前文明四大妄法能浊真心此就身中说耳。四大
之前实先有空能浊见也。】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
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寻常所论五浊之义。但云劫浊是总。四浊是别。然
劫虽总四岂无劫浊之体乎。今正出劫浊之体即
空见不分是也。空遍十方界能容地水火风。见亦
遍十方界能包见闻觉知。众生所共。故可总乎四
浊。劫者时也。四浊既聚此时则浊。何但以空劫当
卷四 第 712c 页 X15-0712.png
其义哉。若云此经论劫浊与他经有殊便失经旨。
亦无会通之趣。有空无体者空无形质故。有见无
觉者不附身根故。见既无觉故与见浊中见闻觉
知义不相同。见遍十方闻岂不遍。今但以见为言
端。总之遍十方者尽名劫浊。如下见闻觉知总名
见浊意可知矣。相织妄成者。以无体之空织无觉
之见。以无觉之见织无体之空。故妄成第一重浊。
见至于无觉而犹名浊者以为空所杂也。二卷云
见在眼前是义非实。当知今之遍十方者亦妄见
耳。吴兴曰。应知五浊皆就阿难现前而示。是故五
节文初并云汝见汝身等。孤山用配五阴。初劫浊
配色阴者。空名一显色是色之根本也。
○二见浊。】

「汝身现四抟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
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前浊云见但取遍空无觉之见。今则附著于身故
云汝身现抟等。抟捏聚也。见闻觉知本非留碍。而
以四大织之。四大有色结色成根。四大有声卷声
成耳。是壅滞也。因之见不踰色。听不超声。是留碍
也。水火风土本非觉知。而以见闻织之转无知成
知。如四大净色能见能觉。此取六根有发识之用
故曰觉知。是局在身根明矣。此句虽似局根而上
句见闻觉知实通指见精闻精等也。名见浊者。见
闻觉知总名为见。而为四大所浊。妄成者妄成第
二重浊也。以次序言之。先有劫浊今当第二。此浊
卷四 第 713a 页 X15-0713.png
配受阴者。六根有知则能领纳前境故属受。
○三
烦恼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
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上见浊通举六根及现量识。今从见浊生攀缘心
名烦恼浊。如首卷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心
性正是此浊。故孤山以配想阴。观文意似多指第
六识王数故建首云又汝心中也。长水云。忆过去
境。识现在尘。诵习未来境界。长水以诵习属未来
者言诵习之力能至未来耳。性发知见者。六根生
识。初刹那未起分别次一刹那转入意地。故妄想
之性发于前之知见。性者体也。然第六识离六尘
无别有相。故妄想之容现于六尘。次云离尘无相
明相是妄。离觉无性明性是妄。相织者。知见六尘
相织妄成第三。所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观今
文则第一决定义中双具二种根本明矣。
○四众
生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
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前见浊及烦恼浊皆是妄法。念念生起刻刻迁谢
即众生浊。生灭属行。行有二种。一不相应行遍于
根尘。二思即是行能造业招果。孤山曰。造作之心
能趋于果名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
即是业。谓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不动业也。
卷四 第 713b 页 X15-0713.png
即中云前烦恼是惑。从惑生业。从业生苦。而双取
业苦为众生浊。文云业运每常迁于国土岂非并
取业苦为今浊乎。知见欲留者欲留六根于世间
也。为业所运不能久住。初朝夕不停细生灭也。从
细至粗流转国土乃成一期生死之相。一去一来
名为相织。法华疏云。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
报上立此假名。今文双该上之二浊。又以业苦为
今浊相。与彼文何异耶。又上四浊皆有从前生后
之义。
○五命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
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五浊中以命浊为主。见性即闻性是无异也。众尘
指六尘。卷声结色成根有异生识亦异。问。前文云
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与今何殊。答。前但明异不言
其同。今意欲明同异相织故与前异。又前壅碍之
言虽该根识似未及第六分别。今则第六分别亦
在其中。虽第六通缘前五对彼五识其相不同亦
得云无状异生耳。性中句释上元无异性。如后文
云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
是同。是其义也。用中句释上无状异生。同是识体。
异是识用。适言其同则用相背。适言其异则性相
知。是无定准。同异相织成命浊者。识体本同与异
相织。是阿赖耶识为人命根故曰命浊。据无异之
性真妄巳是相合。而同异又复相织岂不浊耶。此
卷四 第 713c 页 X15-0713.png
五浊文。长水用三细六粗以释其相。孤山改用五
阴与后辨魔文合。千古承用。然当文自有五相。如
劫浊以无体无觉为相则该乎四浊也。文云汝见
虚空遍十方界非总四浊乎。若见浊则以识精之
附身者为相。烦恼浊则以历缘对境所起分别心
为相。在三道中前之三浊皆属惑道。劫见二浊属
无明惑。烦恼是第六识王所属见思惑。众生浊以
从惑起业苦为相。文云业运每常迁于国土。其义
了然。至于命浊。乃指报因必有命根。真妄和合同
异混杂而为五浊中主。虽在受报之后实可统前
四浊。相虽有五举业惑苦三即该之矣。
○二除五
浊分二一择真妄。】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
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见闻觉知其性本真。因四大浑浊而成生死。言远
契等者。前云菩提涅槃尚在遥远。又阿难初请行
门云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馀涅槃。是欲远契如
来之四德也。温陵云生死根本五浊业用也其言
甚是。交光非之。自立六处识心初卷七番所破者
为生死根本。不知生死以根尘为体。今欲立行须
破根尘。云先择者。盖欲择去根中之尘则见闻觉
知自复真体。况经自坚相为地以来频言四大能
混真性。既浊真性故今结显须除四大。前后相映
文旨可识。乃反远引初卷之文。则成解行不分之
卷四 第 714a 页 X15-0714.png
过矣。幽溪云。择去也。依取也。前文巳示由此四缠
分汝圆湛。则一真一妄遍乎五浊。今当先择生死
之浊者而不用。竟取圆湛性之清者而成之也。或
问。根中四大何法能除。答。不循外尘则内尘自灭。
外尘皆妄心所成。识心愈动则四大逾生。五浊逾
盛。夫执持世界者风轮也。今空中之风蓬蓬然起
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孰非众生心力所致乎。
意念弥增则风轮弥广。人自不觉。乃至贪爱为水。
觉观为火。坚执为地。皆是攀缘所成。但除攀缘尘
相自灭六根亦净。是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也。成谓
成因成果。
○二明伏断二一正明伏断。】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
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證。」

【以湛下先明因。然后下次明果。因即是伏。果即是
断。以湛之言以清治浊正是起行。虚妄灭生指五
浊耳。前地水火风空为生死根本有此五大则成
虚妄灭生。灭生既妄故可转旋。但除攀缘即以湛
旋灭生也。伏是伏惑不动之义灭生既旋觉心不
扰为伏还元觉。元觉者。无五大之觉性本来如是
故名曰还。乃以工夫合本体耳。得元明等者明由
湛得。据下文云明相精纯而接以变现之言则明
含假义。觉即中道。无生灭即空。契合此性为因地
心。古人云修三止观照三谛境。不其然乎。此心如
指南车所向皆正故可圆果地修證。三观功成證
卷四 第 714b 页 X15-0714.png
三德秘藏则修證圆矣。
○二喻显修證。】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
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五浊喻浊水。湛喻静器。澄浊水喻旋其虚妄灭生。
静深不动喻伏还元觉。静是器静。不动是水不动。
止观明静能穷觉体故复喻以深也。沙土自沉喻
无生灭性。清水现前喻得元明觉。名为初伏下本
文自合喻耳。客尘烦恼即界内见思。初伏应指十
信前五品位中圆伏五住。不但无明初伏即见思
亦是初伏。涅槃云。具足烦恼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即其例也。纵断见思尘沙未断无明此十信位人
亦为初伏所摄也。去泥下喻果位。既澄之后。泥自
泥。水自水。故可去泥而为纯水。喻上圆成果地修
證。名为下本文自合。永断无明合去泥。明相下合
纯水。古注云言永断者。且约从因至果通相而说
理寔妙觉方名永断。盖因穷五品之初心。果穷妙
觉之极證。但举初后自摄诸位。一切变现。孤山以
为随机所感十界现形。幽溪引前文惟妙觉明圆
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是也。妙
假观成。从法界体起法界用。岂与凡位烦恼同耶。
涅槃清净妙德即四德也。为对五浊。故以清净观
之。
○二审详烦恼根本。所谓就自身观察也。前第
一决定义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
卷四 第 714c 页 X15-0714.png
我净。只此一语巳该尽两门之意。以二决定义说
虽次第用必同时故。前见闻觉知之言巳该今文
所辨六根矣。今云烦恼根本者对前生死根本。烦
恼从六根出故云烦恼根本。烦恼是因。生死是果。
烦恼既净。生死根本亦尽。详究文意岂非知苦而
断集乎。又前文云涅槃清净妙德。今云汝修菩提。
菩提是智德属道谛。涅槃是断德属灭谛。详究文
意岂非慕灭而修道乎。四谛法门于起行时缺一
不可。生死若尽便證涅槃。故第一义中明断妄果
而證真果。烦恼若净名修菩提。故第二义中明除
妄因而修真因。此与初卷二种根本其文相映。菩
提涅槃皆在第二根本中。而第一生死根本亦该
苦集。生死是苦谛。根本指攀缘心即集也。或以二
决定义分配二种根本。而以第一根本同第二决
定义。以第二根本同第一决定义。未必然也。今之
二义分配四谛宛转相成。惟灭为首故成无作四
谛之相。灭既居首。以灭治苦。为灭修道。以道治集。
义势然也。文分二一总劝审详二正示审详初文
二一劝审详。】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
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梵语菩提此翻道。发菩提心谓发愿修道也。前云
涅槃此以灭谛而超生死。今云菩提乃以道谛而
卷四 第 715a 页 X15-0715.png
治烦恼。四谛宛然。诸有为相指上文四大五浊等
也。慕果修因须详烦恼根本。注者云。寻声逐色所
起贪嗔名烦恼。眼耳等六根为烦恼根本。今谓如
下文云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
据此当以六根取境为烦恼。对彼六尘则以六根
为烦恼根本。盖六尘元无分别起贪嗔由于六根
故独受根本之名。又烦恼虽由六根而返穷流根
至不生灭则圆通亦不出六根。故须审之。言发业
润生者。六根当体是惑。又能生识起见思枝末之
惑。故发善不善业遂润将来生死。当观发业谁作。
润生谁受。盖六根自作。斯六根自受也。
○二示须
审文有法譬一法。】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
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虚妄根尘何处颠倒者。谓六根六尘虽皆虚妄。而
颠倒必归六根非六尘也。六根不取六尘是降伏
义。问。第一义中先择生死根本。今言降伏六根何
法为要。答。择生死根本是去根中之尘正是降伏
义耳。
○次譬。】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
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喻意谓世间解结之人不一时解结贵先见结。知
先时如何而结则知今时如何而解。法中谓行人
观十八界孰不欲解烦恼结。故解结之名意犹通
卷四 第 715b 页 X15-0715.png
泛。结所从生名为所结。所结的指六根以是烦恼
根本故耳。下文六结之名从此处起。若不知根为
结要。则或于尘而解根。或于识而解根。解之则难。
故云云何知解。所结喻颠倒之处也。解喻降伏取
如来位也。次虚空喻真性。以内根有四大四微著
相所致故须解之。真性无形本无有结又焉用解。
此与第一义中虚空不坏取喻大同。总名有相非
真。惟无相为真耳。
○二正示详审分二一委示颠
倒处所二正劝详择降伏初又二一明六为贼媒。】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夫见闻觉知元是真性。由揽四大成根而生烦恼。
六尘为四大所成。缘外四大则内四大增长是六
尘为贼明矣。六根取此六尘为贼之媒更无疑也。
交光云。尘虽在外而体本无情说贼非义。且于本
经无据。今谓涅槃经中明以六尘喻六大贼。经云
菩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
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
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乃至云如六大贼欲
劫人时要因而入。若无内人则便中还。是六尘贼
亦复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内有众生知见常乐我
净不空等相。若内无有如是等相。六尘恶贼则不
能劫一切善法。经文了然何谓无据。今经虚处使
人离尘独非据乎。交光自立决定用根之义。而根
卷四 第 715c 页 X15-0715.png
为四大四微所成。若指尘为贼则根亦贼伴非决
定可用之法。故回经就情作此颠倒之说。盲人是
之良可悲夫。温陵云。则汝下示虚妄根尘颠倒也。
眼等六根妄根也。媒引六贼妄尘也。自劫真性颠
倒也。世界有三种。谓众生。五阴。国土。今举众生亦
该五阴。五阴是实法。众生是假名。揽五阴成众生
故言缠缚。吴兴云。由六根所起烦恼故发业润生
乃有无始众生世界等。然众生见闻所及亦名众
生世界。以是千二八百功德所涉也。若起贪著是
生缠结。六结由此而成。故于器界自难越矣。须知
从根生识称烦恼根本。以根对尘名曰贼媒。后卷
十方如来告阿难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
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复欲知无上
菩提令汝速證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
非他物。今文初指六为贼媒所谓沦生死惟六根
也。后云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所谓證妙常惟六根
也。心有真妄。根亦真妄。何独用根不用心耶。
○二
释众生世界。是明千二八百功德所繇成也。功德
数量由世界相涉。数量既明则选择圆通有自来
矣。前六为贼媒明根是妄。此下意兼真妄。如云织
妄相成妄也。返穷流根至不生灭真也。若世界相
涉之言则通真妄。六千功德凡夫尚具岂圣反无
故通于真。以前烦恼根本之义亦通真妄故尔。分
二一约众生以明世界二约世界以历六根初中
卷四 第 716a 页 X15-0716.png
二一释名辨体二简定变叠初中二一释名。】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孤山云。上示两种世界。一众生世界是正报。二器
世界是依报。以由正报缠缚故于依报不能超越。
故今但约正报而明。
○二辨体二一指相示数。】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
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汝今下指相。方位下示数。寻常世谓差别。界谓五
阴。今以三世四方为正报之世界也。此中元明众
生六根正报。而今文约三世十方者为示六根有
此功德本与依报世界相涉而成故也。
○二结归
众生。】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三世十方在众生莫非是妄故云织妄相成。有时
则必有方是相成也。下身中贸迁等正示织妄之
义。言身中者。众生见闻所及总名身中。何必以六
尺躯中为身中乎。身者聚也。谓阴入界聚在一处
也。既属阴入岂非身中。长水云。贸迁世也。世界交
织故云相涉。即中云。身中是界。贸迁是世。贸是贸
易。迁是迁流。以过去易现在。以现在易未来。故名
贸迁。于界贸迁名世界相涉。夫世界相涉乃千二
八百功德数量之本。在凡夫则为织妄相成。在圣
人则为真性妙用。古人谓迷本元明是生虚妄。一
念不觉故有三世十方。但法华六根清净亦具六
卷四 第 716b 页 X15-0716.png
千功德。若在圣位数量元同宁无世界相涉之义。
惟织妄之名独在凡夫。
○二简定变叠二初简四
涉三。】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秪目东西南北。
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十是数方故云十方。其实定位止有四方。言定位
者。且如东南一隅止是两借元无定位。故定位只
有东西南北。上下无位即上下无界也。相待而言
不知自何为上自何为下。故天如曰指著上下皆
是四方之上下耳。中亦为四方所摄故无定方。文
中先简四维。次简上下。次简中方。故最明显者惟
有四方。言与世相涉者。或为过去之四方。或为现
未之四方。是与三世相涉也。
○二流变增叠。】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世各有四方。四方各有三世。皆成十二故云宛
转。流变似就世言正是世界相涉。一十百千通举
增数之法耳。谓增一为十。增十为百等。此流变三
叠古今解之不一。惟吴兴为最当。今依其所释稍
为敷演。初以方涉世明三叠者。第一约四方各论
三世共成十二世。第二叠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
谓一世变为三世。三世各立过现未便成九世。并
最先根本一世。故成十世。则东方有三十世。四方
各三十有一百二十也。其中十二世为能变一百
卷四 第 716c 页 X15-0716.png
八世皆是所变。第三叠复将一百二十世一世变
为十世共成一千二百世也。其中除根本十二世
馀一百八世咸是所变。复为能变皆成根本。若畏
支离能变所变不论亦可。次以世涉方明三叠者。
第一叠三世各有四方成十二方。第二叠一世变
为九世并根本成十世。每世有四方则成四十方。
合三世共有一百二十方。第三叠复将一世变为
十世。则十世变为百世。三十世变为三百世。每世
四方成一千二百方也。能变所变不复更论。吴兴
又云。斯盖如来只指凡夫六根。根尘相织世界相
涉从粗至细且至三叠以彰厥德。大意令知现在
见闻觉知刹那刹那皆涉方世粗细之相也。此据
六根了别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
对六尘了别之用有异所以功德全缺不等。言功
德者。功言力。德言用。谓六根各有竖穷横遍之力
用耳。云始终者。一变为十为始。至千二百即其终
矣。
○二约世界以历六根二一总标。】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十方如来元无优劣。阿难六根不无优劣。故须定
之。
○二别简六一眼根。】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
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
当知眼惟八百功德。」

【天如云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所见前及
卷四 第 717a 页 X15-0717.png
左右三方巳成六百。并前二隅二百共成八百。惟
后方二百及后二隅二百不见故云三分之二也。
仁庵云三分之二者。文云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
右旁观则后方无德。而前后左右为二分。故成八
百功德也。二说皆是。不必以指空唱数非之。或云
此中功德约方而不约时。然前文以方涉世以世
涉方故有千二八百功德。苟但约方八百竟安在
哉。补遗云。此中以方涉世是也。
○次耳根。】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
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言十方无遗者。既显周听十方。又兼障不能隔。此
约方论。动若下以世涉方论也。因声有远近而闻
亦似远近。其实闻性何遐迩乎。若静无边际则与
法界合体矣。
○三鼻根。】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
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鼻有出入息。而出能取香入能嗅香所以异于无
情之风气也。非出即入非入即出终不停止是阙
中交。苕溪云。鼻中通出入息前后两不相交是也。
此中以世涉方。如出息属过去。入息属未来。则中
交属现在。故后偈云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但
或出或入不可定其前后耳。长水云。出入中交共
成三分。一分四百阙于中交故惟八百。
○四舌根。】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
卷四 第 717b 页 X15-0717.png
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孤山曰舌取能言不论尝味。若取尝味其德则劣。
以合中知故。华严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譬
如大暗中非灯无所见。故舌功最大。有小言有大
言而即小可以喻大。有深言有浅言而即浅可以
明深。是言有分而理无穷也。况因言悟理理岂可
穷尽哉。
○五身根。】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
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惟八百功德。」

【补遗云离则根境单一故阙其知。合则根境双触
故知违顺。
○六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
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默容者对口能宣演而言。十方是横。三世是竖。世
出世约法。圣凡约人。圣凡无不容则具十界。尽其
涯际则具十如。幽溪曰。默容者。谓此根性具功德
法尔如斯不假思量拟议。如来掩室净名杜口皆
从此默字上得来。天台明一念性具百界千如诸
法实相亦得乎此。即中云佛是一切智人十界十
如靡不洞达。故法华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而凡
夫一念心中亦性具百界此性德之容也。苟能洞
达意根遍照此修德之容也。既有修性二重凡夫
毕竟咸具故经直云默容不别凡圣。苟不明修性
何以释默容乎。古人云意根独生遍缘诸法。此修
卷四 第 717c 页 X15-0717.png
德之少分耳。孤山曰。此经明六根功德与法华不
同。今示发觉初心令知颠倒处所故辨六根优劣。
俾阿难择于耳根以为修證之本。彼经依经修行
巳发似解。六根清净互用无方。虽眼八百亦具馀
五根功德。乃至意根亦复如是。即同今经一根既
返源六根成解脱。
○二正劝详择降伏二一简劝
略明二因疑广说初文二一劝简根修行二示须
拣所以初又三一简圆通。】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
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
圆满。」

【汝今下先牒阿难所愿。六根流逸取外六尘因之
而致生死名生死欲流。顺之而出故招生死。逆之
而入名为入流。生死苦也。欲流集也。返穷流根道
也。至不生灭灭谛也。即中云。烦恼流从六根出。今
不逐外境自达见闻即返穷流根。所谓将闻持佛
佛何不自闻闻也。返穷即逆生死流。流根即妙湛
不动者也。前第一决定义中明生死根本及果地
不生不灭。今此中具明四谛。岂非两门合一耶。又
返穷者。若欲脱根必先脱尘。先亡前尘次尽内根
名返穷。契涅槃四德名不生灭。与前云汝今欲令
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其义一耳。故此二
句是两门之文心也。当验下次劝简根。前拈烦恼
根本及具显六根功德。意取一根修行故须拣之。
卷四 第 718a 页 X15-0718.png
受者谓受六尘。用谓众生所用。六受用根亦可别
配离合等六。合者身也。身由合知故。离者意也。不
亲缘外境故。深者舌也。言有方分理无穷尽故。浅
者鼻也。鼻缺中交浮于外故。圆通者耳也。耳闻十
方故。不圆满者眼也。明前不明后故。如是简验意
显耳根为当修矣。前来多言六根是妄。今云至不
生灭知根中有真。复令选根修行选其最合真者
而巳。
○二较优劣。】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
与不圆通日劫相倍。」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结上当验此等文也。不待文
殊选择自知耳门为胜岂非悟乎。逆彼无始织妄
业流结上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至不生灭也。上云
欲流兼于惑业。今织妄是惑。业流是业根逐外境
造善恶业故云业流。得循下正较优劣。圆根密指
耳根。于圆根修习则根尘易脱妙用宜成。能以一
日同彼一劫。前文备显六根功德其意在此。又前
审观因地发心是修行纲要。尚未的指华屋之门。
第二义方密指其门。乃两决定义结穴之处。
○三
许发明。】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
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云备显者。前云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又
云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即备显也。觉性不离六根
卷四 第 718b 页 X15-0718.png
名六湛圆明。言木所功德者。行人虽从六根悟明
自性元须因其本然。故从眼根入者不及耳根。岂
返穷流根至不生灭便转劣根而成胜乎。故云本
所功德数量如是。苟悟后便能转根则不须拣选
圆通。观音得真圆通名无作妙用由善知本数量
耳。
○二示须拣所以。】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
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
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
一时清净。」

【十方如来称机设化。世界非一。众机不同。或以天
衣而作佛事。或以寂默无言而作佛事。香饭金光
其类非一。故佛修时于十八中随研一法皆成无
上菩提。言圆满者。一成一切成。但證一法于十八
界皆成解脱。以佛證圆理故根尘识皆无优劣。则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不待言矣。阿难下
劣不但逊佛。并非圆机。岂能随举一法便该十八。
选根之法急宜宣说。于十八中拣去尘识惟取六
根。如去丈就尺。又于六根中拣去馀五根惟取耳
根。如去尺就寸。所谓汝复于中克定优劣也。佛应
劣机带别说圆故施此法岂得巳哉。一简劝略明
竟。
○二因发广说二一疑请。】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
时清净。」
卷四 第 718c 页 X15-0718.png

【前云但于一门深入。阿难巳知华屋之门必在兹
矣。故再问以畅其义。
○二广示三一举果比斥。】

「佛告阿难。汝今巳得须陀洹果。巳灭三界众生世间
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
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阿难但断见惑尚未断思及尘沙无明故未知一
入六净也。须陀洹此云预流。小乘初果巳预圣流
故。是见道位。巳除见惑八十捌使。见惑历三界。于
二世间中属众生世间。云见所断者谓见道所断
之惑也。见惑历四谛下增减不同。俱舍颂云。苦下
具一切。(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取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共十使)集灭各
除三。(除身见边见戒取)道除于二见。(身见边见)上界不行嗔。共
八十八使。准辅行二十三卷去有料简缺具之义。
集注亦引。兹不烦录。根中无始虚习指思惑。谓思
道所断之惑。以修道时重虑缘真故云见思。亦云
见修。即后三果所断也。历三界九地每地有九品
贪嗔痴慢共有八十一品。此迷事思亦云俱生我
执。与生俱生故在根中。不惟积生且无始恒有。惟
圣者重修止观方能断之。生住异灭即同体尘沙
无明也。初住巳上四十二品为分剂头数。下明理
无一六及六根互用。则分剂不隔。头数亦融。佛意
明八十八使初果断之八十一思后三果除之。生
住异灭分剂头数惟破无明者能融能消耳。
○二
理无一六二一法二喻一法中二一根非一六二
卷四 第 719a 页 X15-0719.png
一六义生初又三一徵。】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前云深入一门者。或从眼入。或从耳入也。为一为
六者。现前六根为止一体为有六体也。此一字与
前一字不同。
○二破二一破一。】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
无语。」

【六根之用不同。一身之中犹若异域。故以为一者
非矣。
○二破六有问答。】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
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
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初句牒计。次问答中问六根谁领。而阿难答耳闻
者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佛言下结破。
虽六根各不相知而用复相随。安可云定六乎。

三结。此中明理非一六者。幽溪云。前当机问行实
兼问理。盖由不达理无一六故于六根生一异执。
意谓六根成结要须次第一一而解。云何深入一
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耶。世尊全约理答。盖理明
而行疑自销。故答理全是答行。所以前破一六。次
明非一六也。】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

【非一者破执一之惑。以诸根之用终然有六故非
卷四 第 719b 页 X15-0719.png
一也。次破执六之计。以六根之用终自相随故非
六也终不下正双遣一六以显双非。元者本也。以
非六之故名为终一而非本来是一。又以不一之
故名为终六而非元来是六。一六之计既不可立
则是根非一非六明矣。当知六根虽由妄立实与
真理相符。非一非六岂非理乎。若生双非之见即
是违理。今以离见故云双非。是佛所證岂小圣所
能及欤。
○二一六义生。前明理体虽非一六。然若
无一六云何可说非一非六。故一六义生此义又
不可少。所以下文立喻。亦先喻一六义生次喻理
非一六。】

「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
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颠倒约惑。沦替约业果。三道所缠故迷圆湛之体
而为一六。上文元明根非一六。今圆湛亦不离根
即根是理曰圆。理无根相为湛。又非一为圆。非六
为湛。而初果法执未忘不得不为之一。众生六根
现具不得不谓之六。安知一六即非一六哉。次约
人斥中虽得六销六指六根。交光谓止销六尘未
销六根。未必然也。此中元辨根之一六故文首云
现前六根为一为六。而反以六为六尘可乎。夫根
由尘有。既不入六尘则六根自销。第法执尚存故
未妄一耳。然孤山以一为涅槃吴。兴云下。文见精
乃至知精元是一体。或疑小乘灭智涅槃岂非一
卷四 第 719c 页 X15-0719.png
精明体。但阿难既悟大乘岂犹执灰断之说。所證
涅槃正是一精明体无足疑也。六根既除伏归元
真。未能起用故云犹未亡一也。
○二喻二一喻二
合喻中二一喻一六义生。】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
说空为一。」

【太虚喻圆湛之性。群器以喻六根。人皆知之。然前
明六根非一非六。双非之理不离六根。今云如空
正指六根当体如太虚空耳。故后合云则汝了知
六受用根亦复如是。此根凡夫见六。二乘见一不
知根性圆离二边如太虚空体非群相也。参合群
器喻非六而六。如方器中见有方空之类名之异
空。喻凡夫不见一体必立六根之名岂定六乎。除
器观空喻非一而一。初果巳證有馀涅槃故云除
器。法华亦云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即说空为
一之意。
○二喻理无一六。】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虚空之体元非同异岂可更加之以名耶。太虚参
合群器则似有异。除器观空则似有同。故今遣云。
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名之异空说空为一是更加
之以名。故今遣云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异空即是
非一。交光以防转计释之谬矣。
○二合。】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观此合文知六受用根其义甚深。凡夫小乘不能
卷四 第 720a 页 X15-0720.png
测也。
○三一入六净二。一明六根生起。二明一入
六净。欲示一入六净而先明六根生起者。知根所
从生。则一入六净亦可明也。初又二一正明生起
二明离尘无体初又二一列六根六一眼根。】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
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今经中明依正生起必先立妄所次立妄能。成根
亦然。前三卷云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今
云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前示
二种皆妄。今示二种由相形而有。皆所既妄立之
义耳。前云发见居中乃以中统二边。今云黏湛表
见所从来。皆生汝妄能之义耳。夫明暗既由相形
而有。苟分别不起则明暗皆忘。此虽起妄之由而
归真之路因此可知。言妙圆者。即有而无为妙。六
根互用为圆。妙圆中有明湛之德正是见性。而不
别属于见。为色所黏专发眼根之见即是见精。岂
非真妄和合之义耶。即吴兴由明暗等尘染起净
性之说也。见精映色句是牒上文。上云黏湛发见
即见精也。由明暗而有见即映色也。应知无见方
是真见。有见即属见精。方其映时见与明暗几附
合而为一体故得结色成根。所结指明暗之色而
四大亦在其中。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明胜义根也。
有能造四大。所造四尘。今但云四大即摄得所造。
卷四 第 720b 页 X15-0720.png
云清净者。乃八法中至精之物故云清净。所谓染
中说净也。因名眼体如蒲葡朵则通上胜义。亦通
下浮尘。盖胜义如形。浮尘如影。无有影而不类形
者。经文省约故以此句通上而冠下也。携李释为
浮尘根岂胜义果无其状耶。故云间师准显宗论
为之辨云。眼根极微居眼星上。体清净故如秋泉
池。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还而住如卷桦皮。又旧
婆沙论云。舌根邻虚居舌中央。如半月形。鼻根极
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垂爪。据此等文岂属
浮尘耶。又准婆沙说。人身根如腰鼓颡。颡鼓筐也。
上下阔中间小。汉宫女谓之细腰正与相类。若男
人身根应取熏闻记引他经说身如立戟槊。此则
居然有丈夫之状。今眼根既谓之如蒲萄朵。又谓
之如秋泉池者。正以眼根四微圆转光洁如水晶
萄。映彻照物如秋泉池也。上皆圆通疏文。言浮根
四尘者。前胜义是不可见有对色能照境发识。乃
天眼圣目所见。其义深远。今浮尘根粗浮浅露。虚
假可坏曰浮。体无知觉不能照境曰尘。亦用能所
八法为体。今言四尘但举所造。二根相假流逸奔
色。以眼根元是色之所成而又成相对之势故色
可以牵之况眼所知在色而不在他故专念而成
奔逸。
○二耳根。】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
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
卷四 第 720c 页 X15-0720.png
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动句是所既妄立。发听句是生汝妄能。声由叩
击而发有动静之势故云相击。无相为妙即真谛
也。六用互具为圆即中道也。明湛是俗谛有照境
之用。故动静得而粘之。三谛中有一谛能生诸法
不其然乎。但云映声举动该静也。卷声为听精之
用。此乃带用而成根体。长水曰声性虚散须卷摄
以成听义。既卷成根还如卷叶。新卷之叶完好如
耳。此则似乎浮尘之根。而胜义为根之元或亦似
之。二根相助流逸奔声。前虽带用成体。今则专指
根用。以耳根元是动静所成故惟知动静。
○三鼻
根。】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
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
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通塞关乎鼻息而其中可以取香。由通知塞。由塞
知通。故云相发。纳吸取也。所纳虽香而香合四大
故可成根。长水曰。香气上腾根垂下取。如双垂爪。

○四舌根。】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
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
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淡味为恬。馀味为变。参者杂和也。精必有光故能
映声。乃至映味。馀根亦然。方其映时几附合而为
卷四 第 721a 页 X15-0721.png
一体。及根尘成两始流逸而奔尘。言绞味者。或卷
或舒舌状如绞。初偃月即半月也。
○五身根。】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
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
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离合相遇而往来不停有相摩之状。抟取也。或谓
文中有四时。初由离句是二尘相形之时。第二句
明发觉是从真起妄之时。第三句觉精映触是未
成根时。第四句抟触成根是成根形时。六根皆然。
今谓二种相摩巳是从真起妄何待第二句耶。若
觉精映触句是牒上文觉精所发之觉。映触即映
难合之触。不得谓是第三时也。惟未成形及成根
形似有前后。然是两义不得谓是二时。何者。觉精
体虚但以精光映物。至成根则有实色故成两义。
但成根后岂便无觉精映触乎。亦不能言有二时
也。故四时之说不足凭也。腰鼓颡如桐洲注。即中
云两根相假流逸奔触者。由成根后仍有觉精映
触故具流逸之势。流逸从根而说。奔望外尘而言。
前后皆尔。
○六意根。】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
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
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初二句明由尘发知。妙圆中岂无有知而真知无
知。由生灭所黏专发为意根之知。知精映法句仍
卷四 第 721b 页 X15-0721.png
牒上文。揽者取也。前五根胜义名清净四大。意根
亦然。言意思者。补遗云意既无体不可说形量。今
经就虑知所托肉团则如幽室之相也。孤山吴兴
并以意托肉团为幽室见非也。此文上下并明清
净四大胜义根相。意之胜义者。清净四大托于肉
团之内引发意思而外缘法尘。如处幽室而见于
外。六根之中眼之胜义发在于外。惟此意之胜义
在肉团内故有室之喻耳。又前五根皆有窍穴通
外。惟意所托包在肉团亦能引思故譬幽室。又幽
室如意之浮尘根也。以胜义根附托于内故云见
耳。为显意之浮尘犹如幽室。非意所托何名幽室。
正法念经云。如莲华开合者是也。补遗谓意必无
形而虑知所托亦有其相名胜义根。经云意思。思
指虑知而巳。言幽室见者。肉团在人身中巳如幽
室。而清净四大复托之以知法如幽室中有人能
见也。人在幽室我见人而人不见我。意根亦然。正
法念经云。形如莲华。上有七叶。朝开暮合。色法所
摄。正今文所喻为幽室者也。前云寤寐二相随身
开合亦是此意。七徵初执心在内不见脏腑正在
乎此。
○二结。】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
发光。」

【觉即中道之体。明即俗谛之照。觉明失妙则生世
界。六根岂不从此生乎。以六根属妄能也。觉明是
卷四 第 721c 页 X15-0721.png
真明元不可少。因有明故明必索照。妄心起时还
以明照此觉。故曰有明明觉。且觉体何所不遍。故
明所照处正是觉体。称为明觉不亦宜乎。失彼精
了者。如前云。所既妄立。后文殊偈云。所立照性亡
也。前明六根因六尘有。未明六尘从何而有。今示
前六尘十二相皆从明觉而生。所中无明故照性
亡而失精了耳。妄所既立生汝妄能。因粘六尘而
发六根照用之光。前示六尘粘湛。今则湛粘六尘。
既名为黏必有相黏之义也。言发光者。则映色映
声等皆精光所映正是妄明而巳。
○二明离尘无体。】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
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
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此文正示拔根之道。根若从一法生则永劫难离。
赖因两法对待。如明待于暗。动待于静。故尘可离
而根可拔。幽溪云惟其生起因尘而有所以现用
离尘无体。故眼见因色而有离色无体。耳听因声
离声无体。乃至意根亦然。谚所谓躄者命在杖。失
杖则颠是也。
○二明一入六净。前由明暗下文意
本明一入六净。而先示六根生起者。意显只一妙
圆黏湛而成六根。所以入一无妄则六根咸净。今
则正明一入六净也。为二一明脱根尘二明消根
尘初又二一明一入六净二一一入六净。】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
卷四 第 722a 页 X15-0722.png
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
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

【初总明不顺六尘。言不循者不起分别也。人情不
著于动则著于静。若分别不生二俱不著。下观音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也。前文皆先论眼根今忽
以动静居首其选用耳根之意乎。如是十二皆离
则六尘咸脱。六尘本由明觉而有。明觉者。谓照了
觉体因之反起外尘。今不循声色则治明觉之病
所以六尘皆亡。楞伽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今经圆通正因此入。前
审详烦恼根本惟在六根似应从根用力。今明脱
根之要先在脱尘。以根从尘起故耳。次随拔一根
下正示其要。言一根者。初心但离一根之尘则一
根即拔。因脱根尘便归真理名曰内伏。根尘为外。
真如为内。伏者不动义。即性寂也。伏归元真句乃
牒上文。此时当有六用不行之义是先入空。发本
明耀是由真入中。当内伏时见闻之用不彰。若并
不住空则妙用顿显发本明耀。耀性本是圆湛之
体。今得此体复其本然。本无六根故六根圆拔。五
黏指五根及十种外尘之相。此乃由假而入空中。
吴兴云阿难所疑一入六净正释在兹。
○二六根
互用。】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
互相为用。」
卷四 第 722b 页 X15-0722.png

【此明本明既发则不藉根尘而六根互用也。文有
四句。不由前尘句明不藉尘。凡夫六根由尘发知
今是本明故不由前尘也。明不句明不依根。凡夫
结色成根有根则有知见。今是本明何赖六根。循
者顺也。第三句言寄根明发者。吴兴云。寄二种根
觉明开发。如智论云报生天眼在肉眼中。此乃寄
于肉眼而发天眼。今亦如是。吴兴言二种根乃浮
尘胜义根也。谓虽不依根而权借浮尘胜义以彰
其用。此亦示同凡夫而巳。若法身之体光明遍满
又何赖六根哉。第四句言由是者。由本明寄根所
以六根互用。谓眼能闻声。耳能见色。然必根隔既
消方是真互用义。若带根隔而能合开根未全消
非本明也。今因发本明耀一根之中即能见色。闻
声。嗅香。别味。人以为根根互用而岂知本明之所
寄乎。手鉴云此显證真起用。约位明之即相似分
满也。前云从何析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
见。斯由随拔一根脱粘内伏故得不由前尘所起
五眼三智开明而互用自在也。不漏意识引五识
生。一一通缘一切境故。然六根既自在六识六境
亦自在。由是根尘识三皆自在故方曰互用。若细
分别有十二重。谓各有四句。一根自在四句。一根
发六识。六根发一识。一根照六境。六根照一境。二
识自在四句。一识依六根。六识依一根。一识缘六
境。六识缘一境。三境自在四句。一境依六根。六境
卷四 第 722c 页 X15-0722.png
应一根。一境牵六识。六境牵一识。(云云)然此示本
明不藉根尘因此而及互用故云由是。且就根言
未详及尘识。而义必具焉。又十二重亦有未尽。应
云一根作六根。六根作一根。一根作一根。六根作
六根。初二句可晓。言一作一者。如眼反司闻。耳反
司见。变换言之共有三十六句。其中只三十句是
互用耳。若眼司见但是寄根非互用也。六作六者。
六六有三十六也。
○二證明不循根。】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
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钵提异舌
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
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
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引阿那律陀等者證明不循根之有据也。阿那律
此云无贫。或云无灭。以多睡故如来呵之。从此精
进七日不眠而失双目。佛令修乐见照明金刚三
昧。大论云得天眼人中最为第一者阿尼卢头。色
界四大造色半头清净。佛眼四大造色全头清净。
跋难陀云贤善。龙王名。大槩鱼龙皆无耳而听也。
殑伽河名。此云天堂来。以其自雪山顶无热恼池
流出故得此名。河神是女故曰神女。憍梵钵提云
牛呞。下云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
病。今取其舌似牛故云异舌。以能辨人所食味故
云异舌知味。舜若多云虚空。主空神名。虽无有身
卷四 第 723a 页 X15-0723.png
而能觉触。此神多劫以无身为苦。如来放拔苦光
映令暂现。身触则乐不可言。所现身质其相如风。
则元无体明矣。灭尽定亦云灭心定。亦云灭受想
定。今云灭尽者。长水云灭六全分尽七染分。释要
云留净分不断要持种。吴兴云。诸灭尽定即九次
第定中灭受想定也。摩诃迦叶入鸡足山待弥勒
佛。正是此定。意根既灭圆明了知即是本明。故对
境时不假兴心动念耳。然上所说是證明不循根
非證六根互用。其中或小乘或凡夫且因根缺之
故迫于不得巳而发。非六根互用之比。而真明不
假根尘亦因此可知。本明人人皆具。所谓在圣不
增在凡不减者是也。
○二明销根尘三一正明销
根尘。】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巳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
世闻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前明离尘拔根。或疑根既拔巳内根外尘便为无
用。今明根尘尽销即所归也。幽溪曰。应念化成无
上知觉者。化乃变化当体改转之义。盖根身器界
元是妙圆真心。由无始从清净本然中随心应量
成九界染碍色心。如水成冰非碍而碍。今诸根圆
拔内莹发光如汤销冰冰还成水当体改转不遗
馀力。故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即中云。浮尘指正
报浮尘根也。器世间指依报山河国土也。诸变化
相总指四大所成法。是则根尘依正全成正觉故
卷四 第 723b 页 X15-0723.png
曰无上。下文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
殒。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此由内莹发光故根尘销
落。本明发露名内莹发光。吴兴云真智如汤妄境
如冰。了妄即真化成智觉。
○二證暗不能昏。】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
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
一辨。知觉是同。」

【前明根尘销落。或疑见闻是因缘生法不假根尘
从何有见。故引世人亦不假根尘为證。言聚见于
眼者。见性本周法界今局在眼故云聚见。良由明
暗二尘黏湛发见。故聚于眼而不及他处也。若令
急合则离见根。暗相现前则离明缘。六根指他人
六根。方合眼时头足秪一暗相故云相类。彼人指
合眼人也。以手循绕他人之体故云外扰知。觉是
同者。谓暗中知觉与明中所见不殊。须知能知之
心即是能见之心。故以合眼而当开目耳。此则虽
无根尘元自有见。凡夫岂必假根尘乎。
○三显觉
心圆妙。】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
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缘见下仍是牒前文也。缘尘之见凡夫必假于明。
言暗成无见者。指上暗相现前至头足相类也。不
明自发指上循体外绕至知觉是同。由是观之。见
不藉于根尘其义显然。故结云则诸暗相永不能
卷四 第 723c 页 X15-0723.png
昏。离根离尘皆是暗相故云诸耳。次根尘下方明
圣境。凡夫之见尚不假根尘况圣人根尘巳销岂
无妙用。上不假根尘犹是性德。今销根尘即是修
德。根是隔义。尘是暗义。隔暗巳销圆妙斯显。六根
互用曰圆。即有而空曰妙。一入六净道极于斯。第
二义竟。
○二决通疑滞分二一明因果并常通初
义二明解结无二通次义初中二一庆喜疑二一
疑因心不能克果。】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
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
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
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
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
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
来七常住果。」

【此疑虽从初决定义发来。实执第二义中离尘无
体之语难第一义中因果相应之文也。为四节。初
如佛说言下举第一义审觉因地之文。因地觉心
即觉悟也。欲求常住即求常住果也。果位名目即
下所列七种名是。二明果地常住。菩提是智。涅槃
是断。真如是正因之体。合此三因名曰佛性。因果
无殊故云性耳。庵摩罗此翻白净。第九识名。由来
地摄二论立识互诤。地人止立第八阿赖耶识。摄
大乘人立第九识。今经乃有二名。今文庵摩罗是
卷四 第 724a 页 X15-0724.png
第九识。下卷云陀那微细识是第八识。然大圆镜
智乃转第八识所成。温陵曰分别一切而无染著
曰庵摩罗识。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曰大圆镜智。此
释显了。但既云分别又云无分别者似即破即立
之义。故以空如来藏而居其中即该三谛。以多所
含藏而无积聚名空如来藏也。称谓下言名异体
一。灭尽无明曰清净。具足众德曰圆满。更无改变
日坚凝。金刚王即金刚宝。或云帝释所执者是。此
约喻明常住耳。三若此下明因无常。即举第二义
中离尘无体之语也。阿难之意似谓前闻见性常
住将谓见听必离尘有体便当依比以求佛果。今
闻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
无塞嗅性不生等。则与第六念性何以异乎。初卷
文云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
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
同于断灭。故今云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也。四云何
将此下疑因不克果。若离前尘见闻则同龟毛兔
角是毕竟断灭之因。岂依此而获七常住果乎。盖
修门之要在离根尘。根尘既离见听安在。此人情
必有之疑故此问决不可少。又前明内莹发光根
尘销落。正指见闻之性为本明耀。但前云脱黏内
伏后发本明。本明似非根中见闻。故此叩之。
○二
以念与见性再推。】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离前尘念自性灭。进退
卷四 第 724b 页 X15-0724.png
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
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
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前文眼耳例同意识。今复以眼见同意者。因初卷
中以心眼对辨。言攀缘非心眼见是心。今疑念因
前尘而有。见亦因尘何必与见而夺念乎。前第一
番以离尘无体难因果相应。虽引初卷之文而所
难者在二决定义。今第二番并难初卷文也。进退
者。进以眼根而推之若离明暗见毕竟空。退以意
根而推之如无前尘念性自灭。循环者。前以眼耳
与意对推。今以见性与意对推。两番推求名循环
也。于根尘中微细推求本无有心。何云见性是心。
亦无见中心数是无心所。此翻难前如是见性是
心非眼耳。若见性常必依此立因而求佛果。今既
不尔将谁立因。初卷云其谁修證无生法忍。今云
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其意是同。如来下讥佛顿乖
先说。前文云六湛圆明本所功德。又自初卷来屈
指飞光等频言见性常住。及云见精明性等。今又
言见无自性。两端不定非戏论欤。惟垂下请佛开
决。吝者执吝也。
○二世尊答三一斥迷许说。】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
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
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幽溪曰。缘尘而有分别是为颠倒所因。离尘而有
卷四 第 724c 页 X15-0724.png
知见即是真常。反谓之无常是为真倒现前。阿难
虽有多闻未尽思惑故知此而不知彼也。恐汝下
者谓直说谛理恐汝不信。须示尘俗诸事方可除
疑。下文击钟梦寤皆尘俗诸事耳。
○二示闻性常
二。一就闻钟显迷倒。二就闻性示因常。初又二。一
诘闻声。二斥矫乱。初又二。一诘闻。二诘声。此中文
势与诸文不同。前文处处以根尘对说。今皆以闻
性与声尘对辨。当知闻性其犹清水。若在根中为
根所浊。如溪流入河变成浊水。虽成浊水湿性不
失。虽入根中闻性不入。故皆以性与声辨。明一常
一无常。前文云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此以根尘对
说。且明根尘若袪闻性圆妙。阿难疑毕竟断灭。似
谓水既不清并失湿性岂其然哉。故今直以性与
尘辨庶不迷于性也。初诘闻中二一诘有无二云
何下诘所以。】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
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
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
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即时与尔时少异。尔时者谓前事之末后事之始。
其时尚宽。名为尔时。即时亦是前事之末急续前
事。故称即时。敕罗睺击钟者佛意将选耳根圆通
卷四 第 725a 页 X15-0725.png
也。初诘有无中。初番言闻而兼大众。表所见之同
也。第二番俱言不闻此答为谬。据佛后文所简。不
闻之言含三种过。一含以声为闻之惑。二含不知
闻性常惑。三含不知闻静之惑。故知凡小所言无
非是惑岂不痛哉。次罗睺再击者。温陵曰此但无
声非谓无闻。必再击叠问者欲令审辨而而悟也。
次诘所以中总问闻与不闻。答亦总示其意。言音
响者。响是馀响。音是正击。故云双绝。答中无闻之
言谬之甚矣。下文云声销无响汝说无闻牒此语
也。前云不闻巳含三惑。至此则显言之。然阿难以
闻为根。如来指闻为性。根有生灭。性无改更。故阿
难言闻。佛亦言闻。阿难言不闻。佛亦云闻。则闻性
是常明矣。前后文欲除根尘故对明其妄。今阿难
堕断灭见。苟不直显性真何以除疑。故将闻性对
尘俗诸事言之。其意在此。
○二诘声亦二一诘有
无二诘所以。】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
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
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
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又敕之意欲明是声生灭非闻生灭。温陵曰。上答
为倒。此答为正。盖声有生灭闻性常在。迷情不了
卷四 第 725b 页 X15-0725.png
以闻同声。是以常为断也。
○二斥矫乱。】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
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
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
云何不名矫乱。」

【矫者矫强。乱者杂乱。据阿难疑闻者是根。根由尘
有无声便合无闻。然答闻答声语全相似。难免杂
乱之失。语意必有矫强故以矫强责之。如来谓闻
者是性。声属外尘不应报答无定。无定者相似也。
若言声有生灭闻非有无。语不相类即无矫乱之
咎矣。
○二就闻性示因常二。一就闻正示。二引梦
明常。阿难前疑见性断灭。本无我心及我心所。今
明闻钟正是闻性。此性常住。乃至重睡之时觉观
宛然。岂非心及心所。所以破断灭之疑也。初中三
一正破无闻。】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巳灭同于
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

【先斥矫乱竟。次正出其过。先出汝言不闻则堕断
见之过。声销下牒计。前诘闻中第二番。阿难大众
俱言不闻。次诘所以中云音响双绝则名无闻。指
上不闻为无闻耳。今总牒云汝说无闻。据无闻之
语是不知闻性常住故今破云闻性巳灭。但观此
言知阿难疑闻根而如来正辨闻性。闻性若灭至
钟声再叩应无第三更答之文矣。知即闻也。阿难
卷四 第 725c 页 X15-0725.png
因昧闻者是性遂成断见。所谓目对真而莫觉。故
先斥之。
○二辨析闻尘二一斥谬。】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知有下示答声为是。答闻总差之过。若论有无声
尘为正。对此声尘说彼闻性为汝有无犹言被汝
有无也。夫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则不惟答无
为误而答有亦成谬矣。阿难不知辨析。故惑声以
为闻也。次闻实下示不知闻静亦是闻尘之过。兼
斥以常为断。前破无闻正破以常为断。今文中亦
具斥三过。
○二显正。】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
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前但云声尘或无或有。今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
以声与闻交互说也。于闻中者谓于常住闻性中
耳。故后偈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引今文也。
前但云岂彼闻性为汝有无。今以闻与声交互而
说。故后偈云无声号无闻非实无闻性。声无既无
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亦引今
文。当知前为出过。今为结显正义。既云闻无生灭
则常住义成。既云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
为有为无。闻声灭则闻静义成。辨析闻尘不得认
声为闻其义亦成。前有三过。今结三义对之了然。
长水云。声于闻中者。闻性不动其犹镜明。声生声
卷四 第 726a 页 X15-0726.png
灭正如影像。岂由影像有去有来令其镜明为生
为灭。但闻性中本无根尘。而有根时其闻声者亦
是闻性。二卷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例此亦应
云。闻闻之时闻非是闻。虽有闻即涉闻精。而闻即
无闻不得舍闻以求无闻也。
○三斥显闻性。】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
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初句斥其以尘为性。非斥其以尘为根。夫以声之
生灭为闻之有无非惑声为闻乎。声可灭亡闻性
常住。既认声为闻则必以常为断矣。言何怪者势
必然也。终不下正显闻性。前虽就闻声显性而闻
性必离根尘。动静尘也。开闭通塞根也。性既常住。
离根尘则性愈明。前云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是离
根尘而疑毕竟断灭是说闻无性。佛先明性必有
闻故击钟以验之。今明闻必有性不与根尘同失。
其明常住均耳。阿难堕断见中谓性无闻。非击钟
则疑不破。而闻声之性即离根尘之性。故结归于
离根尘也。
○二引梦明常二一引睡梦验常。】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
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
自告家中。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
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

【引梦闻舂捣与前击钟不同。前明闻性常。今兼明
卷四 第 726b 页 X15-0726.png
闻性离根尘识也。眠轻易醒故举重睡。以重睡则
根尘不接耳。长水云睡人六识归种思觉不行。但
任运闻即真闻性。其说最是。捣练是杵音。(杵椎也亦名钟
馗)舂米是碓声。其人睡时即以闻舂捣声为梦更
无别梦。此闻既非根识决是闻性更无疑也。别作
下验非醒时根尘。别作他物句是总标。或为下别
出二声释成上句耳。即于下验非醒时意识。怪为
木石正是梦时意识。前阿难疑离根尘时本无我
心及我心所。今梦时能闻岂非心乎。疑为击鼓撞
钟乃至自怪非心所乎。后偈云纵令在梦想不为
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正引今文。别作
下是觉。即于下是观。梦中有觉观其义了然。于时
忽寤者因梦闻而寤也。遄知杵音是醒时根尘。自
告下是醒时意释。以鼓释钟文意互现。举醒对梦
显梦中无醒时根尘识耳。阿难下结显闻性。言岂
忆者忆即是识。根尘由忆而有不忆即无。故以忆
居首。不忆静摇。明不忆尘则无尘相可知。不忆开
闭等。明不忆根则无根相可知。无根尘识全是真
性故云闻性不昏。言不昏者。文意但取梦闻舂捣
是闻性不昏。不取惑为木石声也。以是梦中意识
故不取之。若尔。何故如来曲为模拟云别作他物
等耶。佛意明梦中有心及心所。而正意在取闻性
不灭也。问。既梦闻是性何故与外尘相对性岂有
外尘乎。答。一切众生皆用此疑。须知不忆外尘即
卷四 第 726c 页 X15-0726.png
无尘相此忘尘之要道也。
○二结形销不灭。】

「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既晓梦中不昏。便知身死不灭。以真性本离根尘
岂随幻影而灭亡耶。言命光者。前文云黏妄发光
即是命光。为者被也。真性常然不被舍报所灭。前
阿难通疑六根离尘无体。如来所以别显闻性为
常。诚欲发耳根圆通之机也。二示闻性常竟。
○三
结会通示分二一明迷常故无常。】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
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意明众生流转生死皆由不识常住。言无始者指
无明住地惑也。循者顺也。根尘相对循声逐色。因
之起识是逐念流转。不曾知见闻之性本来常住
清净无相。是为无常所惑而乏见道之智耳。不悟
性常故不依常住而起修。逐念流转是逐诸生灭。
由是永沉生死非净妙则杂染矣。非常住则流转
矣。前云流转是流转于意念。今云流转即流转于
生死。此由集而起苦也。
○二明弃无常即常。】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前是起集招苦。今是修道證灭。弃生灭守真常者。
长水云。于妙常寂绝念而游。于真觉明亡缘而照
是也。若观文意弃根尘识为弃生灭。守见闻性为
卷四 第 727a 页 X15-0727.png
守真常。常光者。内莹发光如前所说。根既圆拔尘
识亦除。上是修道今證灭也。想相下释根尘识销
落之义。夫尘者忆之则有。不忆则亡。是想所成之
相也。识情若起爱憎随之故名垢秽二可远离。而
根则惟在乎转。眼根转为见法之眼。一入六净馀
根可知。尘垢离则清明矣。远离之言释弃生灭守
真常。法眼清明是释常光现前。云何句正释销落。
如前文云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前文举
要但明拔脱根尘。今并明应去识耳。无上知觉应
指分满佛果。前第一义明苦灭。第二义明集道。今
正两门并用也。】
首楞严经观心定解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