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602a 页
No. 30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
万行首楞严经观心定解卷第一
住嘉禾楞严讲寺天台比丘 灵耀 述
弥天高判之后诸经皆约三分分文。此经从始至
归来佛所为序分。从阿离见佛至不恋三界为正
宗分。此后为流通分。序中先通序。次别序。通序文
通而义别。别在今经故。别序事别而义通。通皆有
故。又今通序声闻约开显以叹德。菩萨因自恣以
来列。特异于诸经则又是通中之别矣。经前五事
今为六种成就。一信成就。
「如是。」
【如是乃指法之词。犹言此事此人此物之谓也。今
指此经中所诠初正观一心次别约招报以明圆
解行證直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法也。言此一
种密因修證之轨则是我阿难亲从佛边咨问钦
闻而得也。今复依一宗成范以因缘约教释文。初
四悉释者。三世佛经初皆安如是。诸佛道同不与
世诤世界悉檀也。大论云。举时方人令人生信者
为人悉檀也。又对破外道阿欧二字。阿之言无。欧
之言有。外人所计此二为宗。今立如是破外道不
如不是对治悉檀也。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信则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
万行首楞严经观心定解卷第一
住嘉禾楞严讲寺天台比丘 灵耀 述
弥天高判之后诸经皆约三分分文。此经从始至
归来佛所为序分。从阿离见佛至不恋三界为正
宗分。此后为流通分。序中先通序。次别序。通序文
通而义别。别在今经故。别序事别而义通。通皆有
故。又今通序声闻约开显以叹德。菩萨因自恣以
来列。特异于诸经则又是通中之别矣。经前五事
今为六种成就。一信成就。
「如是。」
【如是乃指法之词。犹言此事此人此物之谓也。今
指此经中所诠初正观一心次别约招报以明圆
解行證直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法也。言此一
种密因修證之轨则是我阿难亲从佛边咨问钦
闻而得也。今复依一宗成范以因缘约教释文。初
四悉释者。三世佛经初皆安如是。诸佛道同不与
世诤世界悉檀也。大论云。举时方人令人生信者
为人悉檀也。又对破外道阿欧二字。阿之言无。欧
之言有。外人所计此二为宗。今立如是破外道不
如不是对治悉檀也。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信则所
卷一 第 602b 页 X15-0602.png
闻之理会。顺则师资之道成。即第一义悉檀也。次
用约教释者。佛先巳说今复重述故云如是。约文
言如约理言是。以文是重述故约能诠而论如。理
本无差故约所诠而论是也。约教有四。佛言。世出
世法皆从因缘生。因烦恼故有生死。若离烦恼即
无生死。烦恼是集谛。生死是苦谛。离烦恼是道谛。
无生死是灭谛。阿难传此与佛说不异故云如是。
此三藏经初如是也。佛言。因缘生法当体即空。来
时不从自他共离来。去时不向东西南北去。即有
而空非色灭空。阿难传此文如理是。则通教经初
如是也。佛言生死之法皆若空华。真空涅槃亦如
幻化。佛性如云外月迥出二边。阿难传此与佛说
不异。则别教经初如是也。佛言生死即是中道况
复涅槃宁非中道。地水火风与空见识一性咸具。
妙觉明心即相离相。虽空而具虽具而空。阿难传
此与佛说不异曰如。理本无非曰是。则圆教经初
如是也。楞严在方等时应具四种如是。复经开显
则全成圆教如是矣。经虽开显部在方等。且庋本
迹。此经正宗全明心观。故于序内勿论观心。
○二
闻成就。】
「我闻。」
【我即阿难自指。正法念经明有三阿难。阿难陀此
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陀此云欢喜贤。受持杂
藏。阿难娑伽此云欢喜海。持佛藏。阿含经有典藏
用约教释者。佛先巳说今复重述故云如是。约文
言如约理言是。以文是重述故约能诠而论如。理
本无差故约所诠而论是也。约教有四。佛言。世出
世法皆从因缘生。因烦恼故有生死。若离烦恼即
无生死。烦恼是集谛。生死是苦谛。离烦恼是道谛。
无生死是灭谛。阿难传此与佛说不异故云如是。
此三藏经初如是也。佛言。因缘生法当体即空。来
时不从自他共离来。去时不向东西南北去。即有
而空非色灭空。阿难传此文如理是。则通教经初
如是也。佛言生死之法皆若空华。真空涅槃亦如
幻化。佛性如云外月迥出二边。阿难传此与佛说
不异。则别教经初如是也。佛言生死即是中道况
复涅槃宁非中道。地水火风与空见识一性咸具。
妙觉明心即相离相。虽空而具虽具而空。阿难传
此与佛说不异曰如。理本无非曰是。则圆教经初
如是也。楞严在方等时应具四种如是。复经开显
则全成圆教如是矣。经虽开显部在方等。且庋本
迹。此经正宗全明心观。故于序内勿论观心。
○二
闻成就。】
「我闻。」
【我即阿难自指。正法念经明有三阿难。阿难陀此
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陀此云欢喜贤。受持杂
藏。阿难娑伽此云欢喜海。持佛藏。阿含经有典藏
卷一 第 602c 页 X15-0602.png
阿难持菩萨藏。盖指一人具于四德传持四法门
也。小乘即藏教。杂藏即通教。菩萨即别教。佛藏即
圆教。故释签初云具如疏文四种阿难。然第一义
中无我无闻今言我者。凡夫三种我。谓见我。慢我。
名字我。学人二种。无见我。能伏慢我未能即断慢
我。无学一种。随世名字称我无咎。然大经云。阿难
多闻士知我无我而不二。故能传持如来无碍智
慧也。闻者。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心欲
闻。众缘和合故云我闻。大经云。有不闻闻。有不闻
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一家用配四教。若持藏教
是传闻闻法。持通教是传闻不闻法。持别教是传
不闻闻法。持圆教是传不闻不闻法。今此经中具
有四义。或有经云闻如是盖前后其词耳。更有多
解不能具出。
○三时成就。】
「一时。」
【法王启运嘉会之时。感应道交当机得道。不后不
前名为一时。故不标春夏秋冬日月岁时也。
○四
主成就。】
「佛。」
【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觉者。于道场树下知觉世间
出世间总相别相。于六即佛中即究竟觉也。复能
开觉一切众生。故云奇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得。佛于法性无动无出
能令众生感见动出。身长丈六现八十老比丘相
也。小乘即藏教。杂藏即通教。菩萨即别教。佛藏即
圆教。故释签初云具如疏文四种阿难。然第一义
中无我无闻今言我者。凡夫三种我。谓见我。慢我。
名字我。学人二种。无见我。能伏慢我未能即断慢
我。无学一种。随世名字称我无咎。然大经云。阿难
多闻士知我无我而不二。故能传持如来无碍智
慧也。闻者。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心欲
闻。众缘和合故云我闻。大经云。有不闻闻。有不闻
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一家用配四教。若持藏教
是传闻闻法。持通教是传闻不闻法。持别教是传
不闻闻法。持圆教是传不闻不闻法。今此经中具
有四义。或有经云闻如是盖前后其词耳。更有多
解不能具出。
○三时成就。】
「一时。」
【法王启运嘉会之时。感应道交当机得道。不后不
前名为一时。故不标春夏秋冬日月岁时也。
○四
主成就。】
「佛。」
【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觉者。于道场树下知觉世间
出世间总相别相。于六即佛中即究竟觉也。复能
开觉一切众生。故云奇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證得。佛于法性无动无出
能令众生感见动出。身长丈六现八十老比丘相
卷一 第 603a 页 X15-0603.png
木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正习俱尽者三藏佛自觉
觉他相也。若带比丘像现尊特身树下一念相应
断馀残习即通教佛自觉觉他相也。单现尊特身
坐莲华台受佛职者即别教自觉觉他相也。若现
不可思议身如虚空相遍于法界即圆教佛自觉
觉他相也。今经具四教则具四佛。约开会说惟一
圆佛。即向身是圆常之身。向佛是圆常之佛也。
○
五处成就。】
「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室罗筏或云舍卫。新翻丰德。以国丰四德。一货财。
二欲境。三多闻。四解脱。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
翻战胜。太子之名也。生时父王与外国战胜因立
美号。即须达为之买园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
林也。精舍者。冬屋夏堂僧寮禅窟沙门精行所居
故以名焉。佛内住首楞严定能建大法故迹住精
舍以利群生。
○六众成就分三一声闻众五一明
类。】
「与大比丘众。」
【与者。阿难与彼千二百五十人为同闻众故举为
證信序也。又与是共义。或云佛与比丘同住一处
即佛为主比丘为伴其说亦通。若据證信则阿难
同众之说为长。若据主伴则佛与比丘为当。今以
證信为正意耳。梵言摩诃今具三义谓大多胜也。
器量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云大。遍知内外
觉他相也。若带比丘像现尊特身树下一念相应
断馀残习即通教佛自觉觉他相也。单现尊特身
坐莲华台受佛职者即别教自觉觉他相也。若现
不可思议身如虚空相遍于法界即圆教佛自觉
觉他相也。今经具四教则具四佛。约开会说惟一
圆佛。即向身是圆常之身。向佛是圆常之佛也。
○
五处成就。】
「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室罗筏或云舍卫。新翻丰德。以国丰四德。一货财。
二欲境。三多闻。四解脱。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
翻战胜。太子之名也。生时父王与外国战胜因立
美号。即须达为之买园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
林也。精舍者。冬屋夏堂僧寮禅窟沙门精行所居
故以名焉。佛内住首楞严定能建大法故迹住精
舍以利群生。
○六众成就分三一声闻众五一明
类。】
「与大比丘众。」
【与者。阿难与彼千二百五十人为同闻众故举为
證信序也。又与是共义。或云佛与比丘同住一处
即佛为主比丘为伴其说亦通。若据證信则阿难
同众之说为长。若据主伴则佛与比丘为当。今以
證信为正意耳。梵言摩诃今具三义谓大多胜也。
器量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云大。遍知内外
卷一 第 603b 页 X15-0603.png
经书故云多。胜出九十五种外道故云胜。比丘名
含三义。乞士。怖魔。破恶。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
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
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四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
名清净乞士。至果成应供德也。怖魔者。自既出家
复化馀人俱离三界。乖于魔意魔用力制反被五
系但愁惧而巳故名怖魔。至果成无生德也。破恶
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皆断故名破恶。至果成杀
贼德也。众者。四人以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
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
○
二示数。】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初成道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
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
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但云千二百五十。此等
并先事外道累劫勤苦一无所證。才遇佛法即得
上果。感佛恩深为常随众也。
○三显位。】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孤山曰无漏者。内冥中道不漏落二边也。阿罗汉
名含三义。杀贼。应供。无生。准涅槃四依品第四依
即十地菩萨名阿罗汉。若常途所释三漏者。一欲
漏。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二界一
切烦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然惑业为
诸漏之因生死为诸漏之果。今言无漏是无分段
含三义。乞士。怖魔。破恶。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
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
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四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
名清净乞士。至果成应供德也。怖魔者。自既出家
复化馀人俱离三界。乖于魔意魔用力制反被五
系但愁惧而巳故名怖魔。至果成无生德也。破恶
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皆断故名破恶。至果成杀
贼德也。众者。四人以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
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
○
二示数。】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初成道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
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
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但云千二百五十。此等
并先事外道累劫勤苦一无所證。才遇佛法即得
上果。感佛恩深为常随众也。
○三显位。】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孤山曰无漏者。内冥中道不漏落二边也。阿罗汉
名含三义。杀贼。应供。无生。准涅槃四依品第四依
即十地菩萨名阿罗汉。若常途所释三漏者。一欲
漏。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二界一
切烦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然惑业为
诸漏之因生死为诸漏之果。今言无漏是无分段
卷一 第 603c 页 X15-0603.png
变易两种三界诸漏。故孤山指为十地。此从开显
释也。
○四叹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明诸大弟子皆住首楞严定也。古解首楞严定
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今初四句标住此定也。在
法华中领付家业是佛之子。住佛境界。护持正法。
亦是住于大定之中故曰住持。言诸有者指二十
五有。即有而超名为善超。岂非住大乘灭尽定耶。
既超诸有巳得寂光之本。故能应下三土。正容悟
物。岂非现诸威仪耶。从佛下释上四句。初二句释
佛子住持。从佛转轮者。佛有顿渐法轮悉能随转。
法华疏云。夫首楞严种种示现称适根性靡所不
为。若法轮初启甘露门开。诸大士化缘未熟示为
聋哑全生如乳。若所化缘熟则素丝易染池华早
开。革凡成圣转乳成酪师宗为上首弟子。或智慧
神通辩才三昧各各第一。共辅法王更度未度重
熟巳熟。于方等座席闻菩萨不可思议功德耻小
慕大如转酪为生酥。次闻般若摩诃衍门。初历色
心终于种智。含挟小大出内取与。或共或别或偏
或圆。奉命领知心渐通泰如转生酥为熟酥。次闻
法华。会天性定父子授记莂付大乘废三归一。如
馀四味同一醍醐。诸大罗汉从法身地俯影随缘
释也。
○四叹德。】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
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明诸大弟子皆住首楞严定也。古解首楞严定
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今初四句标住此定也。在
法华中领付家业是佛之子。住佛境界。护持正法。
亦是住于大定之中故曰住持。言诸有者指二十
五有。即有而超名为善超。岂非住大乘灭尽定耶。
既超诸有巳得寂光之本。故能应下三土。正容悟
物。岂非现诸威仪耶。从佛下释上四句。初二句释
佛子住持。从佛转轮者。佛有顿渐法轮悉能随转。
法华疏云。夫首楞严种种示现称适根性靡所不
为。若法轮初启甘露门开。诸大士化缘未熟示为
聋哑全生如乳。若所化缘熟则素丝易染池华早
开。革凡成圣转乳成酪师宗为上首弟子。或智慧
神通辩才三昧各各第一。共辅法王更度未度重
熟巳熟。于方等座席闻菩萨不可思议功德耻小
慕大如转酪为生酥。次闻般若摩诃衍门。初历色
心终于种智。含挟小大出内取与。或共或别或偏
或圆。奉命领知心渐通泰如转生酥为熟酥。次闻
法华。会天性定父子授记莂付大乘废三归一。如
馀四味同一醍醐。诸大罗汉从法身地俯影随缘
卷一 第 604a 页 X15-0604.png
迹临万水。首楞严力方便善权为若此(文)盖从佛
转五时法轮示为权行使实行成五味之益是从
佛转轮义也。然佛在世则随转法轮。佛灭度后则
妙堪遗嘱。皆佛子之事。如父临终必有遗嘱。佛以
教法付诸弟子亦名遗嘱。须知声闻不堪付嘱。如
老病人不堪寄金。无上佛法应付菩萨。如二十五
人百金可托。以诸菩萨善能问答使佛法久住于
世。增益炽盛利安众生。方名妙堪。如此经阿难能
种种问佛诠显深义乃妙堪之相也。又临灭时种
种问答名妙堪。灭后使佛法久住亦名妙堪。故此
二句是释佛子住持也。次二句释善超诸有。毗尼
翻灭。灭身口诸非故。或云此非正译正翻为律。律
者铨也。铨量轻重分别犯非犯也。善超诸有定慧
之力。而定慧由戒而得。若具大乘十戒则定慧亦
在其中。故云惟佛一人持净戒馀人皆名污戒者。
今就分真所證分与佛同可称严净。如是则广为
三界之范。苟非超出诸有岂为二种三界之师范
乎。应身下释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久得法报之本
应下三土。现十界身方名无量。是度说九界众生
归于佛界也。复拔济未来有情越三界尘累。此显
巳得常住法身非灰身灭智者比。若自若他威仪
咸具故是释成就威仪也。此文先标次释皆明诸
大弟子巳住首楞严定具二种开显之义。一者开
权显实。谓开小乘之权即大乘之实。二者开迹显
转五时法轮示为权行使实行成五味之益是从
佛转轮义也。然佛在世则随转法轮。佛灭度后则
妙堪遗嘱。皆佛子之事。如父临终必有遗嘱。佛以
教法付诸弟子亦名遗嘱。须知声闻不堪付嘱。如
老病人不堪寄金。无上佛法应付菩萨。如二十五
人百金可托。以诸菩萨善能问答使佛法久住于
世。增益炽盛利安众生。方名妙堪。如此经阿难能
种种问佛诠显深义乃妙堪之相也。又临灭时种
种问答名妙堪。灭后使佛法久住亦名妙堪。故此
二句是释佛子住持也。次二句释善超诸有。毗尼
翻灭。灭身口诸非故。或云此非正译正翻为律。律
者铨也。铨量轻重分别犯非犯也。善超诸有定慧
之力。而定慧由戒而得。若具大乘十戒则定慧亦
在其中。故云惟佛一人持净戒馀人皆名污戒者。
今就分真所證分与佛同可称严净。如是则广为
三界之范。苟非超出诸有岂为二种三界之师范
乎。应身下释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久得法报之本
应下三土。现十界身方名无量。是度说九界众生
归于佛界也。复拔济未来有情越三界尘累。此显
巳得常住法身非灰身灭智者比。若自若他威仪
咸具故是释成就威仪也。此文先标次释皆明诸
大弟子巳住首楞严定具二种开显之义。一者开
权显实。谓开小乘之权即大乘之实。二者开迹显
卷一 第 604b 页 X15-0604.png
本。谓外现声闻之迹内蕴菩萨之本。此法华开显
之旨咸于经首明之。则是经必与法华同醍醐味
明矣。然或谓今经在法华后说亦未必然。今经初
会所说徵心辨见等文实在法华之前而叹德反
胜法华者。以是经佛为结集人说历二十年始成
一部。初会所说虽在法华前。四五卷去是法华后
说。阿难自记所闻前后悟门皆在今经。若所闻开
权显实开迹显本之旨不于经首发明更于何处
露此意耶。盖通序是经前序在一经之首故。亦名
经后序是结集人所安故。故结集者得明巳意。若
开今经馀经可例知矣。由结集人自述所知阐明
教意故叹德之语反胜法华也。复由结经五名中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所以开显之义得于经首
明之。
○五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
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其母好形身。身
之所生故云身子。又云鹙子。其母于女人中聪明。
聪明相在眼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如鹙故名鹙
子。又舍标父。利标母。双显父母故名舍利弗。弗子
也。父名优波提舍故也。云大智者。声闻众中智慧
第一。如菩萨众中之有文殊故称第二世尊。佛说
一句。身子以一句为本七日七夜作狮子吼。更出
异句异味使无穷尽。况佛多说。则身子智辩宁可
之旨咸于经首明之。则是经必与法华同醍醐味
明矣。然或谓今经在法华后说亦未必然。今经初
会所说徵心辨见等文实在法华之前而叹德反
胜法华者。以是经佛为结集人说历二十年始成
一部。初会所说虽在法华前。四五卷去是法华后
说。阿难自记所闻前后悟门皆在今经。若所闻开
权显实开迹显本之旨不于经首发明更于何处
露此意耶。盖通序是经前序在一经之首故。亦名
经后序是结集人所安故。故结集者得明巳意。若
开今经馀经可例知矣。由结集人自述所知阐明
教意故叹德之语反胜法华也。复由结经五名中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所以开显之义得于经首
明之。
○五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
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其母好形身。身
之所生故云身子。又云鹙子。其母于女人中聪明。
聪明相在眼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如鹙故名鹙
子。又舍标父。利标母。双显父母故名舍利弗。弗子
也。父名优波提舍故也。云大智者。声闻众中智慧
第一。如菩萨众中之有文殊故称第二世尊。佛说
一句。身子以一句为本七日七夜作狮子吼。更出
异句异味使无穷尽。况佛多说。则身子智辩宁可
卷一 第 604c 页 X15-0604.png
尽耶。大目犍连姓也。翻赞诵。文殊问经翻莱茯根。
真谛云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名拘
律陀此云无节树。释论称舍利弗为右面弟子。大
目连为左面弟子。神通第一。通因定生。是定慧一
双也。称为大者拣异算数目连等故。摩诃拘絺罗
此翻大膝。舍利弗舅。常论胜姊。姐怀鹙子论则不
胜。知怀智人寄辩母口。遂往南天竺学十八经。时
人笑之累世难通一生非冀。喟然叹曰。在家为姊
所胜。出路为他所轻。誓读不休无暇剪爪时号长
爪梵志。学讫还家问甥所在。人云为佛弟子。即大
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天。彼沙门者有何道术诱
我姊子。径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语佛
言一切法不忍。忍是安义。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
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不忍。佛问是见忍否。梵志
自思我堕两负处。若忍是见前云一切法不忍。若
不忍是见何以胜佛。即低头。得法眼净。身子扇佛
闻舅论得阿罗汉。增一云。得四辩才触难能答拘
絺罗第一。富楼那父名此云满。弥多罗尼母名此
云慈。今连父母名云满慈子。于说法人中最为第
一。中阿含云生处安居比丘称叹满慈子。少欲知
足精进閒居。一心正念智慧无漏劝法亦称第一。
时身子闻念我何时得见此人。他示云。白皙龙鼻
鹦鹉嘴者是其形像。后于安陀林见满慈子。身子
问。贤者于瞿昙所修梵行耶。答如是。又问为戒净
真谛云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名拘
律陀此云无节树。释论称舍利弗为右面弟子。大
目连为左面弟子。神通第一。通因定生。是定慧一
双也。称为大者拣异算数目连等故。摩诃拘絺罗
此翻大膝。舍利弗舅。常论胜姊。姐怀鹙子论则不
胜。知怀智人寄辩母口。遂往南天竺学十八经。时
人笑之累世难通一生非冀。喟然叹曰。在家为姊
所胜。出路为他所轻。誓读不休无暇剪爪时号长
爪梵志。学讫还家问甥所在。人云为佛弟子。即大
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天。彼沙门者有何道术诱
我姊子。径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语佛
言一切法不忍。忍是安义。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
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不忍。佛问是见忍否。梵志
自思我堕两负处。若忍是见前云一切法不忍。若
不忍是见何以胜佛。即低头。得法眼净。身子扇佛
闻舅论得阿罗汉。增一云。得四辩才触难能答拘
絺罗第一。富楼那父名此云满。弥多罗尼母名此
云慈。今连父母名云满慈子。于说法人中最为第
一。中阿含云生处安居比丘称叹满慈子。少欲知
足精进閒居。一心正念智慧无漏劝法亦称第一。
时身子闻念我何时得见此人。他示云。白皙龙鼻
鹦鹉嘴者是其形像。后于安陀林见满慈子。身子
问。贤者于瞿昙所修梵行耶。答如是。又问为戒净
卷一 第 605a 页 X15-0605.png
修梵行耶。答不也。为心净。见净。度疑净。知道非道
净。道亦知见净。道迹智断净。修梵行耶。答不也。又
问。向言如是今言不也。此义如何。答。为无馀涅槃
故修梵行。又问。以戒净故设无馀涅槃。答不也。乃
至道迹智断净设无馀涅槃。答不也。又问。此义云
何。答。若以戒净设无馀者此以有馀称无馀。乃至
道迹智断净设无馀者亦是有馀称无馀。若离此
七者凡夫人当般涅槃。凡人离七故。以不离故从
戒净至心净乃至道迹智断净。仁者听我说喻。如
波斯匿王欲从拘萨罗至婆鸡帝。中间布七车。舍
初乘二。乃至舍六乘七。婆鸡帝人问。为乘初车。答
不也。乃至乘第七车。答不也。准喻可知。身子问。贤
名何等。梵行人云何称汝。答。我父名满母名慈。梵
行人称我为满慈子。身子称叹善哉。贤者满慈子。
为如来弟子。智辩聪明。决定安隐无畏。逮大辩才。
得甘露幢。于甘露自作證。值汝者得大利益。诸梵
行人应萦衣顶戴。满慈子问。贤者何名。梵行人云
何称。答。我父字优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称我为舍
利子。满慈子叹曰。今与世尊等弟子共论而不知。
与第二世尊共论而不知。与法将共论而不知。与
转法轮复转弟子共论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
答一句况复深论。善哉善哉。为如来弟子。乃至萦
衣顶戴。(云云)大膝满慈是辩才说法为一双也。须
菩提翻空生。生时仓库器皿一切皆空占者言吉。
净。道亦知见净。道迹智断净。修梵行耶。答不也。又
问。向言如是今言不也。此义如何。答。为无馀涅槃
故修梵行。又问。以戒净故设无馀涅槃。答不也。乃
至道迹智断净设无馀涅槃。答不也。又问。此义云
何。答。若以戒净设无馀者此以有馀称无馀。乃至
道迹智断净设无馀者亦是有馀称无馀。若离此
七者凡夫人当般涅槃。凡人离七故。以不离故从
戒净至心净乃至道迹智断净。仁者听我说喻。如
波斯匿王欲从拘萨罗至婆鸡帝。中间布七车。舍
初乘二。乃至舍六乘七。婆鸡帝人问。为乘初车。答
不也。乃至乘第七车。答不也。准喻可知。身子问。贤
名何等。梵行人云何称汝。答。我父名满母名慈。梵
行人称我为满慈子。身子称叹善哉。贤者满慈子。
为如来弟子。智辩聪明。决定安隐无畏。逮大辩才。
得甘露幢。于甘露自作證。值汝者得大利益。诸梵
行人应萦衣顶戴。满慈子问。贤者何名。梵行人云
何称。答。我父字优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称我为舍
利子。满慈子叹曰。今与世尊等弟子共论而不知。
与第二世尊共论而不知。与法将共论而不知。与
转法轮复转弟子共论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
答一句况复深论。善哉善哉。为如来弟子。乃至萦
衣顶戴。(云云)大膝满慈是辩才说法为一双也。须
菩提翻空生。生时仓库器皿一切皆空占者言吉。
卷一 第 605b 页 X15-0605.png
因空而生字曰空生。若供养者得现果报故名善
吉。佛忉利下率土辐辏争前顶礼。尊者端坐石室
念诸法空。色非佛。乃至识非佛。眼非佛。乃至意非
佛。豁然悟道。佛告莲华比丘尼非汝前礼。汝礼色
身。须菩提岩中晏坐前见法身。优波尼沙陀此云
尘性。以观尘性空得道故。空生尘性是以空有为
一双也。更有馀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此皆头角
声闻为众知识故曰上首。孤山曰。诸经列名不同。
或尚年腊则先陈如。或尚声德则先身子。今从尚
德之例。
○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梵语辟支迦罗此翻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
亦翻独觉出无佛世无佛自悟故。景德云。梵言毕
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行。音义云。独觉正得其义
也。长水云。此分二类。其利根者曰麟喻。麟之独角。
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其钝根者曰部行。
亦出无佛世部党而行师徒训化。即中云。经既云
并其初心正似师徒共集是佛世亦有部行也。然
部行未必全钝。为师者必自悟即麟喻也。徒众随
之可名为钝即部行也。言无学者。㭊玄云。至此位
中四智巳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有四无生智。一
我生巳尽苦谛智也。二不受后有集谛智也。三梵
行巳立道谛智也。四所作巳办灭谛智也。初心者
即是初发辟支佛心。妙玄云。此人根利不须制果
吉。佛忉利下率土辐辏争前顶礼。尊者端坐石室
念诸法空。色非佛。乃至识非佛。眼非佛。乃至意非
佛。豁然悟道。佛告莲华比丘尼非汝前礼。汝礼色
身。须菩提岩中晏坐前见法身。优波尼沙陀此云
尘性。以观尘性空得道故。空生尘性是以空有为
一双也。更有馀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此皆头角
声闻为众知识故曰上首。孤山曰。诸经列名不同。
或尚年腊则先陈如。或尚声德则先身子。今从尚
德之例。
○二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梵语辟支迦罗此翻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
亦翻独觉出无佛世无佛自悟故。景德云。梵言毕
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行。音义云。独觉正得其义
也。长水云。此分二类。其利根者曰麟喻。麟之独角。
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其钝根者曰部行。
亦出无佛世部党而行师徒训化。即中云。经既云
并其初心正似师徒共集是佛世亦有部行也。然
部行未必全钝。为师者必自悟即麟喻也。徒众随
之可名为钝即部行也。言无学者。㭊玄云。至此位
中四智巳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有四无生智。一
我生巳尽苦谛智也。二不受后有集谛智也。三梵
行巳立道谛智也。四所作巳办灭谛智也。初心者
即是初发辟支佛心。妙玄云。此人根利不须制果
卷一 第 605c 页 X15-0605.png
又能侵习。譬如身壮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
果。虽不制果岂无初心之人。缘觉独觉有种种辨
今不繁述。不列名叹德者。厌喧乐静多在空闲不
为众所知识故耳。若据开显则阿罗汉位在十地
无学亦然。若从本为名且从小乘释之以无叹德
之文也。
○三菩萨众。此文应在别序中成发起序。
言发起者。如来当说戒时而阿难将毁戒体。意必
相关故云发起。然通序中列众未竟故且属通序。
又托因缘以列菩萨益见此经巧妙。】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
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坐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
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属者当也。夏于此休故云休夏。孤山曰。自恣律开
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迷所犯恣任僧举
当忏清净曰自恣。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大论云。
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
故。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言十方者。跋陀婆
罗等菩萨是本国人为菩萨众中之主。馀诸菩萨
多从十方来。左氏云。访问于善为咨。心疑者。尘沙
无明未尽则有疑也。如来大慈时当说戒故云慈
严。钦奉显菩萨之心。慈严显如来之德。九旬禁足
无由见佛。故于夏终而觐礼焉。将求密义者。约时
而论。于般若时欲闻法华涅槃。约教而论。对佛说
果。虽不制果岂无初心之人。缘觉独觉有种种辨
今不繁述。不列名叹德者。厌喧乐静多在空闲不
为众所知识故耳。若据开显则阿罗汉位在十地
无学亦然。若从本为名且从小乘释之以无叹德
之文也。
○三菩萨众。此文应在别序中成发起序。
言发起者。如来当说戒时而阿难将毁戒体。意必
相关故云发起。然通序中列众未竟故且属通序。
又托因缘以列菩萨益见此经巧妙。】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
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坐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
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属者当也。夏于此休故云休夏。孤山曰。自恣律开
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迷所犯恣任僧举
当忏清净曰自恣。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大论云。
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
故。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言十方者。跋陀婆
罗等菩萨是本国人为菩萨众中之主。馀诸菩萨
多从十方来。左氏云。访问于善为咨。心疑者。尘沙
无明未尽则有疑也。如来大慈时当说戒故云慈
严。钦奉显菩萨之心。慈严显如来之德。九旬禁足
无由见佛。故于夏终而觐礼焉。将求密义者。约时
而论。于般若时欲闻法华涅槃。约教而论。对佛说
卷一 第 606a 页 X15-0606.png
戒指大乘深定慧为密义也。即时下明应机说法
宴安属定。宣示是慧。非禅不智须先入定。末世狂
慧多不从三昧而得。圣人应物垂范于一文中具
三学可不遵耶。深奥者。大经云。十二部经修多罗
中微细之义为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即中
云。无常无我即是浅近。无常中有常无我法中有
真我岂非微细。今云深奥意亦如是。迦陵频伽翻
妙声鸟。出雪山。在壳中能鸣即胜诸鸟。其声和雅
听者无厌。佛音如之。遍十方界。是佛圆音。如俗典
载吴孙休时有人能为响言。言于此而闻于彼。自
其所听之不觉其声之大也。自远听之如人对言
不觉声之自远来也。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
过十数里。凡夫报法尚有如此。况如来仙音宁不
遍到。所谓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又岂目连所
能穷究者哉。恒沙菩萨非即前十方之众。因闻仙
音故来聚集。感应道交法门是起。文殊师利此翻
妙德。以證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于楞严会上为择
法眼故居上首也。
○二别序二一王臣营斋二阿难被摄初又二一
佛应王宫。】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
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波斯匿此云和悦。亦翻胜军。仁王经波斯匿名月
光。德行十地也。讳日者。曲礼云卒哭而讳。谓诸侯
宴安属定。宣示是慧。非禅不智须先入定。末世狂
慧多不从三昧而得。圣人应物垂范于一文中具
三学可不遵耶。深奥者。大经云。十二部经修多罗
中微细之义为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即中
云。无常无我即是浅近。无常中有常无我法中有
真我岂非微细。今云深奥意亦如是。迦陵频伽翻
妙声鸟。出雪山。在壳中能鸣即胜诸鸟。其声和雅
听者无厌。佛音如之。遍十方界。是佛圆音。如俗典
载吴孙休时有人能为响言。言于此而闻于彼。自
其所听之不觉其声之大也。自远听之如人对言
不觉声之自远来也。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
过十数里。凡夫报法尚有如此。况如来仙音宁不
遍到。所谓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又岂目连所
能穷究者哉。恒沙菩萨非即前十方之众。因闻仙
音故来聚集。感应道交法门是起。文殊师利此翻
妙德。以證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于楞严会上为择
法眼故居上首也。
○二别序二一王臣营斋二阿难被摄初又二一
佛应王宫。】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
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波斯匿此云和悦。亦翻胜军。仁王经波斯匿名月
光。德行十地也。讳日者。曲礼云卒哭而讳。谓诸侯
卷一 第 606b 页 X15-0606.png
既葬七月有祭于庭庙谓之卒哭。乃命于中宫舍
故而讳新无敢称名。故匿王以其日设斋恭延圣
众所以资先王之灵也。又讳日亦云忌日。祭义曰。
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宫掖者。按唐志及宋元宫
殿录。掖皆谓掖垣掖门而非内庭。盖云宫城也。若
班固西都赋云。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吕向注掖庭
宫名。在天子左右如肘掖也。此文请佛下有五重
见敬之至。其迎则亲。其设则广。其羞则珍。味则无
上。伴则诸大士也。若请佛宫掖是处中之道耳。斋
者齐也。不过中食。方言云羞熟也。谓熟食也。或云
羞进也。
○二僧应臣舍。】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
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天竺以积财巨亿为长者。守道居正为居士。韩子
曰厚重自居谓之长者。玉藻云居士锦带。注曰居
士道艺处士也。
○二阿难被摄二一独行无供二
乞食遭摄初又二一简阿难他行。】
「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先受别请或因他事而非斋也。长水曰。涅槃言阿
难不受别请盖不随佛受别请耳。四分律明请僧
有二种。谓僧次请。别请也。虽律开别请。而诸文中
多斥别请偏赞僧次。十诵律云。别请佛及五百罗
汉不如僧次请一似像极恶比丘。成论云。僧次请
僧如饮海水即饮众流。梵网经中亦作此说。
○二
故而讳新无敢称名。故匿王以其日设斋恭延圣
众所以资先王之灵也。又讳日亦云忌日。祭义曰。
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宫掖者。按唐志及宋元宫
殿录。掖皆谓掖垣掖门而非内庭。盖云宫城也。若
班固西都赋云。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吕向注掖庭
宫名。在天子左右如肘掖也。此文请佛下有五重
见敬之至。其迎则亲。其设则广。其羞则珍。味则无
上。伴则诸大士也。若请佛宫掖是处中之道耳。斋
者齐也。不过中食。方言云羞熟也。谓熟食也。或云
羞进也。
○二僧应臣舍。】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
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天竺以积财巨亿为长者。守道居正为居士。韩子
曰厚重自居谓之长者。玉藻云居士锦带。注曰居
士道艺处士也。
○二阿难被摄二一独行无供二
乞食遭摄初又二一简阿难他行。】
「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先受别请或因他事而非斋也。长水曰。涅槃言阿
难不受别请盖不随佛受别请耳。四分律明请僧
有二种。谓僧次请。别请也。虽律开别请。而诸文中
多斥别请偏赞僧次。十诵律云。别请佛及五百罗
汉不如僧次请一似像极恶比丘。成论云。僧次请
僧如饮海水即饮众流。梵网经中亦作此说。
○二
卷一 第 606c 页 X15-0606.png
明独还无供。】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上更无人名上座。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律制僧远
出侣须三人。一上座。一轨范师。所以严行止防误
失也。今无上座阿阇黎故独归。不遑僧次故无供。
是为乞食遭摄之缘也。
○二乞食遭摄二一乞食
运怀三一俯运等慈。】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
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
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当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时。钵云应器以其体
色量三皆应法故。熏闻云。律明钵体大要有二。泥
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等。
量者。大钵受三斗。小者受斗半。中者可知。南山云
此姬周之斗也。准唐斗上钵一斗。下者五升。城即
室罗筏城。檀越此云施主。望前僧次是为最后。即
中云。最后檀越谓从末饭僧者。求得此人即名初
求非阿难初发是心也。摩登非其人耶。所求斋主
中净秽为一双。贵贱为一双。刹帝利王族即贵姓
也。旃陀罗云杀者即贱姓也。方法也。轨则如来行
平等慈也。微贱之言兼秽与旃陀罗。既云不择岂
择摩登伽乎。欲令净秽皆趣菩提故云圆成无量
功德。夫大士行门全凭本愿。后来性比丘尼速取
无学必归佛果。亦可谓成无量功德矣。
○二仰遵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上更无人名上座。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律制僧远
出侣须三人。一上座。一轨范师。所以严行止防误
失也。今无上座阿阇黎故独归。不遑僧次故无供。
是为乞食遭摄之缘也。
○二乞食遭摄二一乞食
运怀三一俯运等慈。】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
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
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当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时。钵云应器以其体
色量三皆应法故。熏闻云。律明钵体大要有二。泥
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等。
量者。大钵受三斗。小者受斗半。中者可知。南山云
此姬周之斗也。准唐斗上钵一斗。下者五升。城即
室罗筏城。檀越此云施主。望前僧次是为最后。即
中云。最后檀越谓从末饭僧者。求得此人即名初
求非阿难初发是心也。摩登非其人耶。所求斋主
中净秽为一双。贵贱为一双。刹帝利王族即贵姓
也。旃陀罗云杀者即贱姓也。方法也。轨则如来行
平等慈也。微贱之言兼秽与旃陀罗。既云不择岂
择摩登伽乎。欲令净秽皆趣菩提故云圆成无量
功德。夫大士行门全凭本愿。后来性比丘尼速取
无学必归佛果。亦可谓成无量功德矣。
○二仰遵
卷一 第 607a 页 X15-0607.png
诃诫。】
「阿难巳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
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言巳知者。阿难未證罗汉巳知罗汉有偏。所以独
仰如来。又此时巳过方等故云巳知也。须菩提舍
贫从富。大迦叶舍富从贫。一为富者易施。一为贫
者植因。如来诃之是阐明平等无遮之慈而超越
不均之疑谤。言钦仰者。阿难钦仰如来之至训耳。
○三肃仪如法。】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城之濠堑曰隍。斋法者齐整严重次第行乞之谓
也。分卫经明一切贤圣欲济贫苦故入聚落。当乞
食时乃至入无城想。见无人想。阿难严整威仪肃
恭斋法是巳。此等运心行事皆遭摄之由也。
○二
经历遭摄二一摄入淫席。】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
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长水曰。摩登伽义翻本性。下文云性比丘尼是也。
孤山曰。摩登伽经云阿难昔五百世曾与此女而
为夫妇爱习未忘故有斯事。资中曰。娑毗迦罗即
金头仙。食米脐外道。师事梵天而得此咒。幽溪曰。
戒体即无作戒体也。谓授戒之时三白四结身口
承受心不异缘。因作得戒发得无作之戒。无作者。
戒体常存任运成就非关身口造作故云无作戒。
「阿难巳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
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言巳知者。阿难未證罗汉巳知罗汉有偏。所以独
仰如来。又此时巳过方等故云巳知也。须菩提舍
贫从富。大迦叶舍富从贫。一为富者易施。一为贫
者植因。如来诃之是阐明平等无遮之慈而超越
不均之疑谤。言钦仰者。阿难钦仰如来之至训耳。
○三肃仪如法。】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城之濠堑曰隍。斋法者齐整严重次第行乞之谓
也。分卫经明一切贤圣欲济贫苦故入聚落。当乞
食时乃至入无城想。见无人想。阿难严整威仪肃
恭斋法是巳。此等运心行事皆遭摄之由也。
○二
经历遭摄二一摄入淫席。】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
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长水曰。摩登伽义翻本性。下文云性比丘尼是也。
孤山曰。摩登伽经云阿难昔五百世曾与此女而
为夫妇爱习未忘故有斯事。资中曰。娑毗迦罗即
金头仙。食米脐外道。师事梵天而得此咒。幽溪曰。
戒体即无作戒体也。谓授戒之时三白四结身口
承受心不异缘。因作得戒发得无作之戒。无作者。
戒体常存任运成就非关身口造作故云无作戒。
卷一 第 607b 页 X15-0607.png
疏所谓不起则巳起则性无作假色是也。须知毁
戒正毁此体。后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则将毁而
巳。当机初果巳断邪淫。不入欲流故不沦溺。
○二
如来慈救三一在宫密知。】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
【大经云。佛求侍者心在阿难如东日照西壁。当此
被摄岂得不知。彼指阿难。以咒导淫名为淫术。幽
溪曰。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正明佛界机兴感应道
交也。知之一字即如来鉴机之智寂而常照。无缘
慈悲之体也。
○二归园演法。】
「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
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如来常仪受请斋毕俱为说法。今既速归必别有
意。故王臣大众相随而来也。于时者是将毁戒体
之时。顶即无见顶相。华严云。初生疾捧持谛观不
见顶。故知此顶即法身也。然不但从顶现而且放
光。不但放光而且涌千叶宝莲。故知无为心佛无
上神咒尊之至矣。无善不具故曰百宝。无恶不摧
故曰无畏。因果满足故现千叶宝莲。化佛从顶现
且坐千叶宝莲即报身也。故此文中三身咸具。释
迦应身也。顶法身也。华台现佛报身说咒全是智
光。特敕文殊有由来矣。问。如来既知逼切何不于
王宫施救而必待返精舍耶。答。佛知初果不犯邪
戒正毁此体。后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则将毁而
巳。当机初果巳断邪淫。不入欲流故不沦溺。
○二
如来慈救三一在宫密知。】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
【大经云。佛求侍者心在阿难如东日照西壁。当此
被摄岂得不知。彼指阿难。以咒导淫名为淫术。幽
溪曰。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正明佛界机兴感应道
交也。知之一字即如来鉴机之智寂而常照。无缘
慈悲之体也。
○二归园演法。】
「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
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如来常仪受请斋毕俱为说法。今既速归必别有
意。故王臣大众相随而来也。于时者是将毁戒体
之时。顶即无见顶相。华严云。初生疾捧持谛观不
见顶。故知此顶即法身也。然不但从顶现而且放
光。不但放光而且涌千叶宝莲。故知无为心佛无
上神咒尊之至矣。无善不具故曰百宝。无恶不摧
故曰无畏。因果满足故现千叶宝莲。化佛从顶现
且坐千叶宝莲即报身也。故此文中三身咸具。释
迦应身也。顶法身也。华台现佛报身说咒全是智
光。特敕文殊有由来矣。问。如来既知逼切何不于
王宫施救而必待返精舍耶。答。佛知初果不犯邪
卷一 第 607c 页 X15-0607.png
淫不妨稍缓。且提奖归来登伽亦至王宫岂所宜
乎。问登伽小术佛何不自说咒。而假之化佛且特
遣大智文殊。区区恶咒安用牛刀。答。今值希有之
事故施难思之法。希有事者。文云遭大幻术摩登
伽女何但小术。故以微贱而欲得阿难王子为夫
一奇也。以邪摄正二奇也。以凡匹圣三奇也。初果
圣人戒体将毁岂无缠绵之意。良由五百世中常
为夫妇恩爱巳深岂小缘哉。非法报应三身之力
莫破著相之惑。非文殊大智不堪受敕。况淫爱之
障为生死本。今借阿难发起以救末代众生。此所
谓难思法也。若据摩登伽经但是如来自说一咒
解彼淫术。问。他人犯淫如来未必即救。今救阿难
一何骚扰。答。初果之法不堕邪淫。今佛设救即其
验也。末代有證初果者感应亦然。其未證须陀洹
者本是凡夫。安得责如来之不应乎。苟放逸不谨
但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而巳。
○三文殊护归。】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
伽归来佛所。」
【顶光化佛体势尊严。所说神咒在小智尚不能解
况往救乎。非文殊固不能受敕也。而文殊密说妙
解恶咒阿难亦不显闻。故后文(云云)。提谓提拔。奖
者助也。亦借力也。与登伽同归者。如下经题五名
中云。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性比丘尼是也。登伽
不但出家兼證圣果。如下文云淫火顿歇得阿那
乎。问登伽小术佛何不自说咒。而假之化佛且特
遣大智文殊。区区恶咒安用牛刀。答。今值希有之
事故施难思之法。希有事者。文云遭大幻术摩登
伽女何但小术。故以微贱而欲得阿难王子为夫
一奇也。以邪摄正二奇也。以凡匹圣三奇也。初果
圣人戒体将毁岂无缠绵之意。良由五百世中常
为夫妇恩爱巳深岂小缘哉。非法报应三身之力
莫破著相之惑。非文殊大智不堪受敕。况淫爱之
障为生死本。今借阿难发起以救末代众生。此所
谓难思法也。若据摩登伽经但是如来自说一咒
解彼淫术。问。他人犯淫如来未必即救。今救阿难
一何骚扰。答。初果之法不堕邪淫。今佛设救即其
验也。末代有證初果者感应亦然。其未證须陀洹
者本是凡夫。安得责如来之不应乎。苟放逸不谨
但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而巳。
○三文殊护归。】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
伽归来佛所。」
【顶光化佛体势尊严。所说神咒在小智尚不能解
况往救乎。非文殊固不能受敕也。而文殊密说妙
解恶咒阿难亦不显闻。故后文(云云)。提谓提拔。奖
者助也。亦借力也。与登伽同归者。如下经题五名
中云。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性比丘尼是也。登伽
不但出家兼證圣果。如下文云淫火顿歇得阿那
卷一 第 608a 页 X15-0608.png
含此中特未叙耳。至文殊简圆通竟成阿罗汉。若
据登伽经说闻咒时未言得益。寻求阿难自到佛
所且非文殊提奖而归。至闻说法亦證四果。然则
两经并由闻经證阿罗汉。但大小机见不同。古注
云若约实行则机熟得道之时。由阿难牵以欲钩
后令入佛道也。若是大权乃同阿难发起是教以
益群机耳。别序竟。】
【○正宗大分二章。从阿难启请妙奢摩他去至问
结经名。乃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證。从阿难问七
趣何生至不恋三界。约别能招报心以明修證。大
凡行人修行贵乎先得其本。一切众生自一念不
觉即成根本无明以障本觉。而即本觉心亦不变
随缘为一念阴识。所谓法性之与无明遍造众恶
名之为染。乃成现行发得业报枝末。而不知一念
识阴体虽虚妄亦即真常。如经云。一切浮尘诸幻
化相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其性真为本如来藏妙
真如性。又云。使汝流转生死结根即汝六根更非
他物。使汝究竟安乐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知
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迷妄有无
明发明即解脱。故只须观此总无明心则自然妄
去真显。垢尽明生。如灸病得穴伐本枝枯之要道。
今如来开口即徵问此心。正令观破此一念阴心
真心自显之妙法。今家拣境修观观现前一念显
难思妙境皆先根本之意也。至下七趣五阴是五
据登伽经说闻咒时未言得益。寻求阿难自到佛
所且非文殊提奖而归。至闻说法亦證四果。然则
两经并由闻经證阿罗汉。但大小机见不同。古注
云若约实行则机熟得道之时。由阿难牵以欲钩
后令入佛道也。若是大权乃同阿难发起是教以
益群机耳。别序竟。】
【○正宗大分二章。从阿难启请妙奢摩他去至问
结经名。乃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證。从阿难问七
趣何生至不恋三界。约别能招报心以明修證。大
凡行人修行贵乎先得其本。一切众生自一念不
觉即成根本无明以障本觉。而即本觉心亦不变
随缘为一念阴识。所谓法性之与无明遍造众恶
名之为染。乃成现行发得业报枝末。而不知一念
识阴体虽虚妄亦即真常。如经云。一切浮尘诸幻
化相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其性真为本如来藏妙
真如性。又云。使汝流转生死结根即汝六根更非
他物。使汝究竟安乐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知
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迷妄有无
明发明即解脱。故只须观此总无明心则自然妄
去真显。垢尽明生。如灸病得穴伐本枝枯之要道。
今如来开口即徵问此心。正令观破此一念阴心
真心自显之妙法。今家拣境修观观现前一念显
难思妙境皆先根本之意也。至下七趣五阴是五
卷一 第 608b 页 X15-0608.png
识五意识受想行三心之现行能招报。及禅定中
发起则观不发不观之发得能招报皆枝末相应
惑也。故略一拣斤令行人不著即显本如来藏矣。
如大纲中说。今初为两章。一正明修證。二结显经
名。初中作三大章。一约破显以开圆解。二示正助
以修圆行。三明迷悟以證圆位。初开解中一对阿
难双约次不次明三止观。次对满慈更审除细惑
明如来藏。初又三。一阿难悔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
最初方便。」
【阿难持法藏人示迹恒为魔娆。此独悲泣者悲从
自恨而发也。法华经云。昔于空王佛所同如来发
心。佛常勤精进故成菩提。阿难常乐多闻未得无
漏。据此。则无始来一向多闻信矣。此时在法华前
尚未发迹。然圣位中人讵不自知多生习性乎。道
言体也。力言用也。有道而后有力。有体而后有用。
既以多闻小慧自咎故自叙殷勤启请等。十方如
来者言诸佛道同。小乘中不言有十方佛。阿难发
心本在圆大故言十方。所谓一切无碍人一道出
生死也。如来是极果人菩提是极果法。果必有因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是也。妙者言一心中具此三
法。考诸翻译。奢摩他翻止乃寂静之义宜属于空。
三摩翻俗宜属于假。禅那翻静虑双收止观宜属
发起则观不发不观之发得能招报皆枝末相应
惑也。故略一拣斤令行人不著即显本如来藏矣。
如大纲中说。今初为两章。一正明修證。二结显经
名。初中作三大章。一约破显以开圆解。二示正助
以修圆行。三明迷悟以證圆位。初开解中一对阿
难双约次不次明三止观。次对满慈更审除细惑
明如来藏。初又三。一阿难悔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
最初方便。」
【阿难持法藏人示迹恒为魔娆。此独悲泣者悲从
自恨而发也。法华经云。昔于空王佛所同如来发
心。佛常勤精进故成菩提。阿难常乐多闻未得无
漏。据此。则无始来一向多闻信矣。此时在法华前
尚未发迹。然圣位中人讵不自知多生习性乎。道
言体也。力言用也。有道而后有力。有体而后有用。
既以多闻小慧自咎故自叙殷勤启请等。十方如
来者言诸佛道同。小乘中不言有十方佛。阿难发
心本在圆大故言十方。所谓一切无碍人一道出
生死也。如来是极果人菩提是极果法。果必有因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是也。妙者言一心中具此三
法。考诸翻译。奢摩他翻止乃寂静之义宜属于空。
三摩翻俗宜属于假。禅那翻静虑双收止观宜属
卷一 第 608c 页 X15-0608.png
于中。空假中在一心中故名为妙。古今解此文者
具有三说。会解云。奢摩他等乃楞严大定之别名
也。孤山尝用三止配之。一曰体真止止于真谛即
奢摩他也。二曰方便随缘止止于俗谛即三摩也。
三曰息二边分别止止于中道第一义谛即禅那
也。依此。则三名皆属于止。或云一奢摩他是空观。
二三摩是不空观。三禅那是中道观。则三名皆属
于观。然考圆觉经中三皆名定。又名三净观。如释
题中巳引。故知偏止偏观皆非圆乘。三名咸具止
观方为正义。奢摩他者真谛之止观也。三摩者俗
谛之止观也。禅那者中谛之止观也。如是解之庶
无遗漏。人情自属安可依耶。或云奢摩他是止。三
摩是观。禅那双收止观。作此释者于义无碍消文
即偏。言于义无碍者。如止观云。次第三观中二乘
及通菩萨有初观分。此属定多慧少不见佛性。别
教菩萨有第二观分。此属慧多定少亦不见性。二
观为方便得入第三观则见佛性。则以空观属定
而今以奢摩属止。止即是定。以假观属慧而今以
三摩属观。观即是慧。义正相符故无碍也。言消文
即偏者。诸师分文以徵心辨见属奢摩他而其中
岂可无观。以五阴三科为诸三摩提而其中岂可
无止。岂非欲圆而反偏耶。故以三名圆具止观为
正释也。三止观咸在一心始称为妙。应知若约圆
乘空假中三既在一心。定慧二轮必无偏取。古人
具有三说。会解云。奢摩他等乃楞严大定之别名
也。孤山尝用三止配之。一曰体真止止于真谛即
奢摩他也。二曰方便随缘止止于俗谛即三摩也。
三曰息二边分别止止于中道第一义谛即禅那
也。依此。则三名皆属于止。或云一奢摩他是空观。
二三摩是不空观。三禅那是中道观。则三名皆属
于观。然考圆觉经中三皆名定。又名三净观。如释
题中巳引。故知偏止偏观皆非圆乘。三名咸具止
观方为正义。奢摩他者真谛之止观也。三摩者俗
谛之止观也。禅那者中谛之止观也。如是解之庶
无遗漏。人情自属安可依耶。或云奢摩他是止。三
摩是观。禅那双收止观。作此释者于义无碍消文
即偏。言于义无碍者。如止观云。次第三观中二乘
及通菩萨有初观分。此属定多慧少不见佛性。别
教菩萨有第二观分。此属慧多定少亦不见性。二
观为方便得入第三观则见佛性。则以空观属定
而今以奢摩属止。止即是定。以假观属慧而今以
三摩属观。观即是慧。义正相符故无碍也。言消文
即偏者。诸师分文以徵心辨见属奢摩他而其中
岂可无观。以五阴三科为诸三摩提而其中岂可
无止。岂非欲圆而反偏耶。故以三名圆具止观为
正释也。三止观咸在一心始称为妙。应知若约圆
乘空假中三既在一心。定慧二轮必无偏取。古人
卷一 第 609a 页 X15-0609.png
云。义立三名体惟一法。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
互融故谓之妙。如是妙修方曰楞严大定。准此。亦
应云。义立止观体惟一法。举定即慧言慧即定方
谓之妙。方可称楞严大定。又圆觉经中奢摩他三
悟后方修。今从初即论者亦约圆乘释义境智行
三在一心中方名妙也。如玄签三下行妙初文盛
明此义。若昧此义何以消今文耶。束上所说共有
三义。一三法在一心。二三观三止咸在一心。三解
行證亦在一心。始称为妙。此乃一经之要旨趣理
之玄门。菩萨所修宗极于此。如来所證亦不出此。
的是今经能观之观。且是如来成道之本。一佛既
尔诸佛咸然。文中但言十方而三世可准知矣。最
初方便者。三观之先更有一三摩提即最初方便
是名为假也。阿难此问彻上彻下该果该因。如来
下文所说总酬斯问之意而巳。
○二大众愿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
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三观法门兼于圆别孰不当闻。大众欲闻假于请
主故默然承受。至下如来一喝中当有无量三乘
四众在座悟入。如良马见鞭影即归正路者。皆此
处愿闻之众也。
○三如来演说二。初酬请开示。二
闻法领悟。初文分三。初寄从假入空酬奢摩以助
圆理。即徵心辨见之文是也。二寄从空出假酬三
摩以归圆理。即五阴三科之文是也。三明中道了
互融故谓之妙。如是妙修方曰楞严大定。准此。亦
应云。义立止观体惟一法。举定即慧言慧即定方
谓之妙。方可称楞严大定。又圆觉经中奢摩他三
悟后方修。今从初即论者亦约圆乘释义境智行
三在一心中方名妙也。如玄签三下行妙初文盛
明此义。若昧此义何以消今文耶。束上所说共有
三义。一三法在一心。二三观三止咸在一心。三解
行證亦在一心。始称为妙。此乃一经之要旨趣理
之玄门。菩萨所修宗极于此。如来所證亦不出此。
的是今经能观之观。且是如来成道之本。一佛既
尔诸佛咸然。文中但言十方而三世可准知矣。最
初方便者。三观之先更有一三摩提即最初方便
是名为假也。阿难此问彻上彻下该果该因。如来
下文所说总酬斯问之意而巳。
○二大众愿闻。】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
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三观法门兼于圆别孰不当闻。大众欲闻假于请
主故默然承受。至下如来一喝中当有无量三乘
四众在座悟入。如良马见鞭影即归正路者。皆此
处愿闻之众也。
○三如来演说二。初酬请开示。二
闻法领悟。初文分三。初寄从假入空酬奢摩以助
圆理。即徵心辨见之文是也。二寄从空出假酬三
摩以归圆理。即五阴三科之文是也。三明中道了
卷一 第 609b 页 X15-0609.png
义酬禅那以显圆理。即性具七大之文是也。璎珞
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出假观亦名平
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
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与今楞严宛然
符契。但今经一以圆融为主。约次第以显不次。节
节明别节节入圆。考之止观意亦如是。故辅行云。
先明次第意者令不思议易显故也。若弃思议别
求不思议者远矣。从来解者虽立三观。而不善用
璎珞经文故于解释多有不顺。今以七番逐破为
空前之假。假即三摩提的是最初方便为从假入
空观。庶合经旨。大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生法即假也。观假
为入空之诠非方便乎。就初从假入空中分二。初
审问心见。二破妄显真。破妄显真即从假入空观
也。如来欲示能观妙观且先徵出现前阴心为所
观境。境既定巳观方可施。如射必定的。灸先定穴。
须知一切名色五识五意识受想行心并是今境
俱得为观。但宽漫难入。若观心者近而复要。故须
徵出此总无明心为今破显张本。言总者真妄皆
在其中也。盖心有真心妄心。见有真见妄见。下文
云。使汝流转使汝安乐皆此六根更非他物是也。
今如阿难所执若知若见无非是妄。所谓知见立
知。法在必破。下文所显若知若见无非是真。所谓
知见无见又所当护矣。盖此心为众生出生死之
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出假观亦名平
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
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与今楞严宛然
符契。但今经一以圆融为主。约次第以显不次。节
节明别节节入圆。考之止观意亦如是。故辅行云。
先明次第意者令不思议易显故也。若弃思议别
求不思议者远矣。从来解者虽立三观。而不善用
璎珞经文故于解释多有不顺。今以七番逐破为
空前之假。假即三摩提的是最初方便为从假入
空观。庶合经旨。大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因缘生法即假也。观假
为入空之诠非方便乎。就初从假入空中分二。初
审问心见。二破妄显真。破妄显真即从假入空观
也。如来欲示能观妙观且先徵出现前阴心为所
观境。境既定巳观方可施。如射必定的。灸先定穴。
须知一切名色五识五意识受想行心并是今境
俱得为观。但宽漫难入。若观心者近而复要。故须
徵出此总无明心为今破显张本。言总者真妄皆
在其中也。盖心有真心妄心。见有真见妄见。下文
云。使汝流转使汝安乐皆此六根更非他物是也。
今如阿难所执若知若见无非是妄。所谓知见立
知。法在必破。下文所显若知若见无非是真。所谓
知见无见又所当护矣。盖此心为众生出生死之
卷一 第 609c 页 X15-0609.png
大本。诸佛度众生之要诀。若心境不定即妙奢摩
他等能观妙观从何处用耶。初文中分为二一审
问发心二详审心见初又二一问。】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
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此云庆喜。斛饭王子。如来成道夜生。净饭既
闻太子成道斛饭又奏宫中生男举国欣庆因名
庆喜。孤山曰。斛饭王子者。初师子颊王有四子。一
曰净饭。二子。一悉达。二难陀。二曰斛饭。二子。一调
达。二阿难。三曰白饭。二子。一摩诃男。二阿那律。四
曰甘露饭。二子。一跋提。二提沙。弟兄为同气。情均
天伦者。阿难是佛堂弟与嫡无殊故曰情均。言天
伦者。天然伦序是天性之亲也。此出家之由也。当
初下更审出家之意。夫遇境生心每事皆然。而徵
问阿难之发心见相以严初离俗一念为出生死
成佛之因。因地若真必获圣果。苟带凡情即混生
死。故特徵之。益知真妄皆在一心中也。发心即该
下文所徵之心。见何胜相即下文所辨之见。
○次答。】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
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
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
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我见下是答见相。常自思惟下是答发心。三十二
相者下自奁轮上至肉髻。超胜转轮故云胜。端严
他等能观妙观从何处用耶。初文中分为二一审
问发心二详审心见初又二一问。】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
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此云庆喜。斛饭王子。如来成道夜生。净饭既
闻太子成道斛饭又奏宫中生男举国欣庆因名
庆喜。孤山曰。斛饭王子者。初师子颊王有四子。一
曰净饭。二子。一悉达。二难陀。二曰斛饭。二子。一调
达。二阿难。三曰白饭。二子。一摩诃男。二阿那律。四
曰甘露饭。二子。一跋提。二提沙。弟兄为同气。情均
天伦者。阿难是佛堂弟与嫡无殊故曰情均。言天
伦者。天然伦序是天性之亲也。此出家之由也。当
初下更审出家之意。夫遇境生心每事皆然。而徵
问阿难之发心见相以严初离俗一念为出生死
成佛之因。因地若真必获圣果。苟带凡情即混生
死。故特徵之。益知真妄皆在一心中也。发心即该
下文所徵之心。见何胜相即下文所辨之见。
○次答。】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
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
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
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我见下是答见相。常自思惟下是答发心。三十二
相者下自奁轮上至肉髻。超胜转轮故云胜。端严
卷一 第 610a 页 X15-0610.png
美丽故言妙。殊绝者谓世间所必无也。映彻者当
是世间色象皆于身中现故譬琉璃。答发心中先
标。次徵。释言粗浊者。人当欲时气息极粗以知昏
浊之至。男女遘精故是腥臊谓臭秽也。所成之形
则脓血杂乱。胜净与腥臊相反。净谓无秽。妙明与
粗浊相反。妙则非粗。明非昏浊。紫金光聚者。阎浮
檀金比迦叶身金犹如聚墨。若比佛身迦叶复如
聚墨。如此妙身岂从欲生。若据渴仰之心亦欲成
佛故舍深重恩爱而出家。所谓见相发菩提心也。
天如曰。阿难见相乃缘尘分别之见。其所发心乃
妄想攀缘之心。后文七徵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
交光曰。下文正破思惟之心不破见相之见。以见
是所显非所破故。然见有真妄。真见是所显。妄见
是所破。何云全不破耶。后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是所显也。又云见闻如幻翳。是所破也。故交光显
见之言不如辨见为妥。又所发之心亦通真妄。若
知爱乐之心从缘而起本无心相即通于真。若认
爱乐为心即属于妄。故于善哉阿难下双示真妄
也。
○二详审心见又三。一直示常心。二劝进直心。
三正审心见。先示常心者。如来之意谓发心贵乎
真正。阿难缘相好发心不可不谓之正。而攀缘未
息著相未忘。未必全真故特示常心。即首标不思
议境也。契悟真常则发心真正矣。】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
是世间色象皆于身中现故譬琉璃。答发心中先
标。次徵。释言粗浊者。人当欲时气息极粗以知昏
浊之至。男女遘精故是腥臊谓臭秽也。所成之形
则脓血杂乱。胜净与腥臊相反。净谓无秽。妙明与
粗浊相反。妙则非粗。明非昏浊。紫金光聚者。阎浮
檀金比迦叶身金犹如聚墨。若比佛身迦叶复如
聚墨。如此妙身岂从欲生。若据渴仰之心亦欲成
佛故舍深重恩爱而出家。所谓见相发菩提心也。
天如曰。阿难见相乃缘尘分别之见。其所发心乃
妄想攀缘之心。后文七徵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
交光曰。下文正破思惟之心不破见相之见。以见
是所显非所破故。然见有真妄。真见是所显。妄见
是所破。何云全不破耶。后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是所显也。又云见闻如幻翳。是所破也。故交光显
见之言不如辨见为妥。又所发之心亦通真妄。若
知爱乐之心从缘而起本无心相即通于真。若认
爱乐为心即属于妄。故于善哉阿难下双示真妄
也。
○二详审心见又三。一直示常心。二劝进直心。
三正审心见。先示常心者。如来之意谓发心贵乎
真正。阿难缘相好发心不可不谓之正。而攀缘未
息著相未忘。未必全真故特示常心。即首标不思
议境也。契悟真常则发心真正矣。】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
卷一 第 610b 页 X15-0610.png
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
不真故有轮转。」
【善哉阿难者美恶不嫌同辞也。如来将示第一义
谛先以大慈哀悯之辞与而进之。如止观明发心
有多种。有见种种相好而发心者。有闻种种法而
发心者。乃至第十(云云)。今阿难见相发菩提心诚
可嘉叹。汝等指现前大众一切众生遍及有情从
无始来竖穷过去。由所示者大。故所告者多。所追
溯者远也。生死相续谓积苦至今。从来未悟故云
不知。即无始无明也。常住真心者。言语道断。心行
亦讫。不生不灭。离根离尘。一切皆妄唯此独真。常
途以随缘为心不变为性。此文心即是性。然亦以
遇缘常了为心。从来不改为性。离染常照故曰净
明。是人心体亦是经体。须知小乘诠真理。大乘诠
中理。盖心非心智非智之别也。辅行云。藏通三乘
皆为灭心以为极果。据此文则真理非心。今云常
住真心故中理是心。小乘灰身灭智故真理非智。
今云性净明体故中理是智。然以心智为中理亦
通圆别二教。如下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
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夫心既常住则一切莫
非常住。二卷云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本
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据此文则总指诸
法皆常为常住真心。亦即现前一念心王。若證此
不真故有轮转。」
【善哉阿难者美恶不嫌同辞也。如来将示第一义
谛先以大慈哀悯之辞与而进之。如止观明发心
有多种。有见种种相好而发心者。有闻种种法而
发心者。乃至第十(云云)。今阿难见相发菩提心诚
可嘉叹。汝等指现前大众一切众生遍及有情从
无始来竖穷过去。由所示者大。故所告者多。所追
溯者远也。生死相续谓积苦至今。从来未悟故云
不知。即无始无明也。常住真心者。言语道断。心行
亦讫。不生不灭。离根离尘。一切皆妄唯此独真。常
途以随缘为心不变为性。此文心即是性。然亦以
遇缘常了为心。从来不改为性。离染常照故曰净
明。是人心体亦是经体。须知小乘诠真理。大乘诠
中理。盖心非心智非智之别也。辅行云。藏通三乘
皆为灭心以为极果。据此文则真理非心。今云常
住真心故中理是心。小乘灰身灭智故真理非智。
今云性净明体故中理是智。然以心智为中理亦
通圆别二教。如下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
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夫心既常住则一切莫
非常住。二卷云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本
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据此文则总指诸
法皆常为常住真心。亦即现前一念心王。若證此
卷一 第 610c 页 X15-0610.png
心即如意珠王身也。妙玄云小乘灰断无如意珠
身正是此意。言如意珠者。譬如来现形十界随所
宜身说所应法不须作意。身土互融如如意珠王
随意雨宝。妙玄之意以十界身土性本具足随机
变现方名圆教常住。岂但以性不生灭为常住乎。
今经七徵之后有圆别进否之义。进则明圆。否则
明别。在圆教中以圆融三谛为常而带最初方便。
或但指见性为常根尘非常。虽拨根尘与小乘空
理有异实别教耳。今经正意的显圆常旁兼别教。
苟不甄别鲜不以别而为圆矣。向下更明兹不繁
述。用诸妄想。谓用攀缘心为自性也。妄想非一。如
五阴即有五重妄想故名曰诸妄想。生巳即灭元
非实有如镜上尘垢而巳。今若以此为因则所感
生死之报起灭不停犹如轮转。如来将欲破妄故
双示真妄。真心是其所显。妄心是其所破。两重能
所不待下文而巳宛然于此矣。
○二劝进直心。】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真发明性是了因也。谓真欲发明性体也。或云真
发明性者从真发现之谓也。如后文云我以妙明
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至)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是真
发明性也。劝进直心者。经云。一者直见不邪。二者
直闻不听。三者直治不曲。四者直说不烦。五者直
身正是此意。言如意珠者。譬如来现形十界随所
宜身说所应法不须作意。身土互融如如意珠王
随意雨宝。妙玄之意以十界身土性本具足随机
变现方名圆教常住。岂但以性不生灭为常住乎。
今经七徵之后有圆别进否之义。进则明圆。否则
明别。在圆教中以圆融三谛为常而带最初方便。
或但指见性为常根尘非常。虽拨根尘与小乘空
理有异实别教耳。今经正意的显圆常旁兼别教。
苟不甄别鲜不以别而为圆矣。向下更明兹不繁
述。用诸妄想。谓用攀缘心为自性也。妄想非一。如
五阴即有五重妄想故名曰诸妄想。生巳即灭元
非实有如镜上尘垢而巳。今若以此为因则所感
生死之报起灭不停犹如轮转。如来将欲破妄故
双示真妄。真心是其所显。妄心是其所破。两重能
所不待下文而巳宛然于此矣。
○二劝进直心。】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真发明性是了因也。谓真欲发明性体也。或云真
发明性者从真发现之谓也。如后文云我以妙明
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至)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是真
发明性也。劝进直心者。经云。一者直见不邪。二者
直闻不听。三者直治不曲。四者直说不烦。五者直
卷一 第 611a 页 X15-0611.png
行不迷。六者直念不思。七者直意不动。八者直受
不寻。今言直心即是常心。此心下不落乎攀缘。上
可合于常住。后徵问时欲阿难有疑即陈勿自遮
掩。故如来答之便成应病与药之益。所以欲效十
方如来出离生死先当效其直心。古人云。后文言
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即直心也。攀缘心
者即虚假也。古人所言良可思矣。言者心之声。由
心直故所言皆直。酬问即言直也。此文正明十方
如来心言皆直故所历地位咸无委曲以有顿超
十地之用。先言终而后言始意劝当机之仿效焉。
○三正审心见分二一审心见二审心目之处初
中先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
所见。谁为爱乐。」
【前阿难言见三十二相发心爱乐真妄端倪巳露。
如来就此端倪更为研究。前虽云见未曾言目故
今问将何所见。前云渴仰即是爱乐故复问谁为
爱乐。
○次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
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如是下总答。由目下别答也。由目观见是答将何
所见。下文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而今以目为见
谬矣。心生爱乐是答谁为爱乐。真心本无攀缘。而
今以爱乐为心是取缘尘分别之心谬矣。两谬之
不寻。今言直心即是常心。此心下不落乎攀缘。上
可合于常住。后徵问时欲阿难有疑即陈勿自遮
掩。故如来答之便成应病与药之益。所以欲效十
方如来出离生死先当效其直心。古人云。后文言
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即直心也。攀缘心
者即虚假也。古人所言良可思矣。言者心之声。由
心直故所言皆直。酬问即言直也。此文正明十方
如来心言皆直故所历地位咸无委曲以有顿超
十地之用。先言终而后言始意劝当机之仿效焉。
○三正审心见分二一审心见二审心目之处初
中先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
所见。谁为爱乐。」
【前阿难言见三十二相发心爱乐真妄端倪巳露。
如来就此端倪更为研究。前虽云见未曾言目故
今问将何所见。前云渴仰即是爱乐故复问谁为
爱乐。
○次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
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如是下总答。由目下别答也。由目观见是答将何
所见。下文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而今以目为见
谬矣。心生爱乐是答谁为爱乐。真心本无攀缘。而
今以爱乐为心是取缘尘分别之心谬矣。两谬之
卷一 第 611b 页 X15-0611.png
外。更有一谬。尊者是谓心不能见岂非谬耶。虽发
心愿舍生死生死由之起矣。然如是病根今七徵
初尚不即破。至辨见初方破此病。幽溪云。止观明
见相发心有四种。有见父母生身而发心者。有见
胜应而发心者。有见报身而发心者。有见法身而
发心者。今阿难所见即父母生身。然四教虽即不
同莫不一以生为身境。解圆则圆解偏则偏。故如
来先标常住真心为本然后诲敕阿难当以直心
詶我。使阿难果能依常住而发心一以直心训佛
所问。如柏庭所谓我以心见见佛惟心。我心遍于
佛身佛身现我身内。心不自知心。佛不自见佛。心
有想则痴。无想则泥洹。是真见佛。般舟云。又能了
知如来之身。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亦不住。不观
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等。净名云。是则依于佛慧
不以二相见于如来。唯依心现不离真如。能如是
答。则七处徵心无从生起安有是经。惟阿难发起
是教特閟其妙。惟以缘心酬佛所问曰。如是爱乐
用我心目。安能契常住真心哉。
○次审心目之处
先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
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
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言目见心乐。佛即当破见者非目。爱乐非心。
心愿舍生死生死由之起矣。然如是病根今七徵
初尚不即破。至辨见初方破此病。幽溪云。止观明
见相发心有四种。有见父母生身而发心者。有见
胜应而发心者。有见报身而发心者。有见法身而
发心者。今阿难所见即父母生身。然四教虽即不
同莫不一以生为身境。解圆则圆解偏则偏。故如
来先标常住真心为本然后诲敕阿难当以直心
詶我。使阿难果能依常住而发心一以直心训佛
所问。如柏庭所谓我以心见见佛惟心。我心遍于
佛身佛身现我身内。心不自知心。佛不自见佛。心
有想则痴。无想则泥洹。是真见佛。般舟云。又能了
知如来之身。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亦不住。不观
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等。净名云。是则依于佛慧
不以二相见于如来。唯依心现不离真如。能如是
答。则七处徵心无从生起安有是经。惟阿难发起
是教特閟其妙。惟以缘心酬佛所问曰。如是爱乐
用我心目。安能契常住真心哉。
○次审心目之处
先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
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
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言目见心乐。佛即当破见者非目。爱乐非心。
卷一 第 611c 页 X15-0611.png
但尊者病根巳露。必使病根尽露。方堪应病与药。
盖病有根标药有缓急。先破心在内者所谓急则
治其标也。真所爱乐谓真诚爱乐。所字助语词耳。
文有法譬合。因于心目即下心目为咎之意。下文
七徵以破妄心之处是降伏尘劳。假使阿难不执
在内何由破其内乎。馀六亦尔。以心例目其意亦
然。执目在面然后可破在面之目。如云眼能显色
如是见性是心非眼。非破在面之目耶。或谓此文
但破心而不破目岂不谬耶。尘谓尘缘。由尘缘而
劳累心神也。譬中国王譬真心。贼譬妄心。如来七
徵喻发兵讨除。贼所在喻七处。合中使汝流转同
国王为贼所侵。心目为咎是妄心妄目。若真心真
见有何咎与。又此文双标心目为咎而今特破心
者。是所对所观之阴心根本。若破心巳如伐本枝
枯擒贼擒王法也。目是枝末至下略破即足矣。问
心与目何在者合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次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
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
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先举凡心在内次举佛眼在面例巳亦然。是尊者
答词之巧也。十种异生者。或云十二类中除空散
消沉及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但有十类。熏闻云。青
莲华眼者。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复广青白分
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橘-矛+隹]李云。浮根四尘即外
盖病有根标药有缓急。先破心在内者所谓急则
治其标也。真所爱乐谓真诚爱乐。所字助语词耳。
文有法譬合。因于心目即下心目为咎之意。下文
七徵以破妄心之处是降伏尘劳。假使阿难不执
在内何由破其内乎。馀六亦尔。以心例目其意亦
然。执目在面然后可破在面之目。如云眼能显色
如是见性是心非眼。非破在面之目耶。或谓此文
但破心而不破目岂不谬耶。尘谓尘缘。由尘缘而
劳累心神也。譬中国王譬真心。贼譬妄心。如来七
徵喻发兵讨除。贼所在喻七处。合中使汝流转同
国王为贼所侵。心目为咎是妄心妄目。若真心真
见有何咎与。又此文双标心目为咎而今特破心
者。是所对所观之阴心根本。若破心巳如伐本枝
枯擒贼擒王法也。目是枝末至下略破即足矣。问
心与目何在者合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次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
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
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先举凡心在内次举佛眼在面例巳亦然。是尊者
答词之巧也。十种异生者。或云十二类中除空散
消沉及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但有十类。熏闻云。青
莲华眼者。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复广青白分
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喻。[橘-矛+隹]李云。浮根四尘即外
卷一 第 612a 页 X15-0612.png
五根名浮尘根。浮谓粗浮。尘以染污为名。染污真
性故。根以能生为义能生五识故。然内五根皆清
净四大所造属不可见有对色也。又内外五根皆
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风。所造四尘色香
味触。今在浮根中能造四大性不可见故指所造
而巳。夫前指目为能见是一重谬。今云眼根在面
是第二重谬也。前指爱乐为心是一重谬。今云心
在身内是第二重谬也。后文云十方虚空生汝心
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
真心中物。今言识心实居身内乃当机之大谬。须
先擒破。此属心王也。至于眼根二谬枝末稍缓俟
辨见中破。若不破眼根则恐又堕根尘之中。成常
见外道矣。
○二破妄显真。破妄即是从假。显真即
是入空。从假即假观也。显真即空观也。嗟夫世人
不善观心不知圆别门户。闻次第三观先空次假
后中便欲直从空观而入。不知欲入空者先须观
假。所以璎珞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摩诃止
观云。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圣说如此岂可
违乎。若不观假而能入空此古今必无之事。须知
从假入空乃空前之假非空后之假也。今观妄心
不在七处。意显妄心元非实有岂非假乎。所言假
者非谓永无但非实有。苟直以妄心为一无所有
即如水消盐之邪空矣。又从来习台教者皆谓楞
严尚耳根。天台观六识。然今所破妄心岂非第六
性故。根以能生为义能生五识故。然内五根皆清
净四大所造属不可见有对色也。又内外五根皆
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风。所造四尘色香
味触。今在浮根中能造四大性不可见故指所造
而巳。夫前指目为能见是一重谬。今云眼根在面
是第二重谬也。前指爱乐为心是一重谬。今云心
在身内是第二重谬也。后文云十方虚空生汝心
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
真心中物。今言识心实居身内乃当机之大谬。须
先擒破。此属心王也。至于眼根二谬枝末稍缓俟
辨见中破。若不破眼根则恐又堕根尘之中。成常
见外道矣。
○二破妄显真。破妄即是从假。显真即
是入空。从假即假观也。显真即空观也。嗟夫世人
不善观心不知圆别门户。闻次第三观先空次假
后中便欲直从空观而入。不知欲入空者先须观
假。所以璎珞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摩诃止
观云。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圣说如此岂可
违乎。若不观假而能入空此古今必无之事。须知
从假入空乃空前之假非空后之假也。今观妄心
不在七处。意显妄心元非实有岂非假乎。所言假
者非谓永无但非实有。苟直以妄心为一无所有
即如水消盐之邪空矣。又从来习台教者皆谓楞
严尚耳根。天台观六识。然今所破妄心岂非第六
卷一 第 612b 页 X15-0612.png
意识。此与止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简去四阴唯
观识阴的观现前一念总无明心。文意正同。昧者
犹欲岐而二之不可解也。文中先约三摩提观假。
次约奢摩他显真。二科之中皆明圆理。初文分七。
先破心在内。又三。一以现事比例。二示最初方便。
三正破斥在内。初中三。一定内外。心若在内应先
见内。内必先见外必后见。故先问内外也。】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
堂外。」
【现坐者谓现在可据之事当以为例也。讲堂在内
祇陀林在外其事显然。而反问阿难者欲其亲自
答出则无可回避耳。若比例者。阿难例心。讲堂例
身。现坐讲堂例心在身中祇陀林以喻身外。世尊
下阿难答也。堂在园中隐然指身为内境。林在堂
外隐然指物为外境。据其自说则内外定矣。
○二
定先后。】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
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此定见之次第也。内外既定先后斯分故问先后。
文意本以阿难例心。而今问汝在堂中先何所见
则俨然以心为能见矣。但急攻心在内之执。未显
破目在面及见者是目之病者。先根本而后枝末。
自然之道也。阿难所答。必先见内而后见外。以此
观识阴的观现前一念总无明心。文意正同。昧者
犹欲岐而二之不可解也。文中先约三摩提观假。
次约奢摩他显真。二科之中皆明圆理。初文分七。
先破心在内。又三。一以现事比例。二示最初方便。
三正破斥在内。初中三。一定内外。心若在内应先
见内。内必先见外必后见。故先问内外也。】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
堂外。」
【现坐者谓现在可据之事当以为例也。讲堂在内
祇陀林在外其事显然。而反问阿难者欲其亲自
答出则无可回避耳。若比例者。阿难例心。讲堂例
身。现坐讲堂例心在身中祇陀林以喻身外。世尊
下阿难答也。堂在园中隐然指身为内境。林在堂
外隐然指物为外境。据其自说则内外定矣。
○二
定先后。】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
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此定见之次第也。内外既定先后斯分故问先后。
文意本以阿难例心。而今问汝在堂中先何所见
则俨然以心为能见矣。但急攻心在内之执。未显
破目在面及见者是目之病者。先根本而后枝末。
自然之道也。阿难所答。必先见内而后见外。以此
卷一 第 612c 页 X15-0612.png
例心。亦当先见焦腑后见外物明矣。盖以讲堂例
身如来大众当例五脏故也。
○三定因由。】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
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内外先后巳定绰然可以破心在内。兹复问因由
者欲阿难答出户牖开豁。盖既以阿难例心便当
以户牖例五根也。隐然指五根开通然后心得缘
于外境。是则据当机所答外以眼为户牖明矣。执
心在内此计既破。眼为户牖即此可破眼为能见
之执。故知破有傍正。此中正破妄心。傍驳妄见。正
根露枝枯也。
○二示最初方便。】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
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
伏受慈旨。」
【前比例巳竟即应破执。佛不即破。而云有三摩提
等者示最初方便也。破法先须观假。假是三摩提。
特举其名以冠徵心辨见之首焉。此名古师讲之
太略。但云圆融三谛举一即三。今人讲之太讹。云
三摩提是总相法门。夫首楞严巳是总相。今又以
三摩提为大总相何所总耶。考圆觉经以静幻寂
释奢摩他等三名。而云三摩提起幻。今经亦云如
幻三摩提。则三摩提为三观中之假观。三定中之
假定明矣。又翻译中翻三摩提为等持。释云离沉
身如来大众当例五脏故也。
○三定因由。】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
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内外先后巳定绰然可以破心在内。兹复问因由
者欲阿难答出户牖开豁。盖既以阿难例心便当
以户牖例五根也。隐然指五根开通然后心得缘
于外境。是则据当机所答外以眼为户牖明矣。执
心在内此计既破。眼为户牖即此可破眼为能见
之执。故知破有傍正。此中正破妄心。傍驳妄见。正
根露枝枯也。
○二示最初方便。】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
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
伏受慈旨。」
【前比例巳竟即应破执。佛不即破。而云有三摩提
等者示最初方便也。破法先须观假。假是三摩提。
特举其名以冠徵心辨见之首焉。此名古师讲之
太略。但云圆融三谛举一即三。今人讲之太讹。云
三摩提是总相法门。夫首楞严巳是总相。今又以
三摩提为大总相何所总耶。考圆觉经以静幻寂
释奢摩他等三名。而云三摩提起幻。今经亦云如
幻三摩提。则三摩提为三观中之假观。三定中之
假定明矣。又翻译中翻三摩提为等持。释云离沉
卷一 第 613a 页 X15-0613.png
掉为等。令心专住一境为持。既云专住一境非假
而何。然特举假者何也。当机首请一心三观理最
圆融要因门入。世尊于三法中。特举三摩提为入
门方便使措心有地亦通途修定之法耳。盖三观
有二种。一次第三观。二不次第三观。次第三观必
先假后空。璎珞经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
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人但知空假中为三观而
不知有空前之假有空后之假。空前之假名从假
入空。止观云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正是此
义。空后之假名从空出假。止观明复疏倒入即是
其义。二假义异其名则同。今经有三摩提乃是空
前之假。后文开示奢摩他路非从假入空乎。圆融
三观必约假以立空中。三大部中其例甚多。聊举
四文不能尽引。妙乐释经万二千人俱观心中云。
境据假边且存其数。空中尚无其数安在。然必约
假以立空中。观亦如是。止观云。若一法一切法即
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
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
道观。彼文观不思议境中历阴入界等。文文如是。
是亦约假以立空中也。辅行云。三谛无形俱不可
见。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妙玄
云。见思幻破真谛幻成。无知幻破俗谛幻成。无明
幻破中道幻成。如上四文总明圆教行人必从妙
假入门。假即空中一心具三止观。今经圆旨义趣
而何。然特举假者何也。当机首请一心三观理最
圆融要因门入。世尊于三法中。特举三摩提为入
门方便使措心有地亦通途修定之法耳。盖三观
有二种。一次第三观。二不次第三观。次第三观必
先假后空。璎珞经云。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
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人但知空假中为三观而
不知有空前之假有空后之假。空前之假名从假
入空。止观云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正是此
义。空后之假名从空出假。止观明复疏倒入即是
其义。二假义异其名则同。今经有三摩提乃是空
前之假。后文开示奢摩他路非从假入空乎。圆融
三观必约假以立空中。三大部中其例甚多。聊举
四文不能尽引。妙乐释经万二千人俱观心中云。
境据假边且存其数。空中尚无其数安在。然必约
假以立空中。观亦如是。止观云。若一法一切法即
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
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
道观。彼文观不思议境中历阴入界等。文文如是。
是亦约假以立空中也。辅行云。三谛无形俱不可
见。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妙玄
云。见思幻破真谛幻成。无知幻破俗谛幻成。无明
幻破中道幻成。如上四文总明圆教行人必从妙
假入门。假即空中一心具三止观。今经圆旨义趣
卷一 第 613b 页 X15-0613.png
全同。故首标有三摩提下即云大佛顶等其意可
见。如是则七徵之文即是圆门。但世尊以圆融立
宗。阿难每从方便启请。至七徵后重请示奢摩他
路。显今七徵但是从假。至后辨见方是入空。此别
教义。分圆即别融别即圆。圆别岂相碍耶。后有三
番进否之文。进则明圆。否则明别。进否之义实昉
于此。名大佛顶下此世尊以圆融立经名也。上虽
但立三摩提而假能破法即是空中。圆融三谛是
法身之理法身遍到妙明无相名大佛顶。證入此
谛由三止观。首楞严王该三止观即具万行。总定
具别故称为王。准题中名诸菩萨万行。今虽不言
菩萨义巳该之。又在菩萨但名万行首楞严。在佛
名首楞严王。今文多就如来说也。次云十方如来
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即如来密因修證了义也。一
门超出岂非密因。因即是门。后文云识阴若尽如
是乃超十信等五十五位是巳。妙庄严是修證。谓
一心具万行之因庄严果德也。然一门对十方说。
十方佛虽多孰不由此一门超出。路对果说。门之
与路皆却指因中之修耳。经题存三隐二义得于
此。须知十方如来皆从观假得入。由观假故證大
佛顶乃至具妙庄严。行人舍此何从證入耶。而以
此为最初方便者。空假中之前又有一假岂非最
初方便乎。定林云。摩顶者抚以示爱。礼足者伏以
示敬。上爱下故摩顶。下敬上故礼足。
见。如是则七徵之文即是圆门。但世尊以圆融立
宗。阿难每从方便启请。至七徵后重请示奢摩他
路。显今七徵但是从假。至后辨见方是入空。此别
教义。分圆即别融别即圆。圆别岂相碍耶。后有三
番进否之文。进则明圆。否则明别。进否之义实昉
于此。名大佛顶下此世尊以圆融立经名也。上虽
但立三摩提而假能破法即是空中。圆融三谛是
法身之理法身遍到妙明无相名大佛顶。證入此
谛由三止观。首楞严王该三止观即具万行。总定
具别故称为王。准题中名诸菩萨万行。今虽不言
菩萨义巳该之。又在菩萨但名万行首楞严。在佛
名首楞严王。今文多就如来说也。次云十方如来
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即如来密因修證了义也。一
门超出岂非密因。因即是门。后文云识阴若尽如
是乃超十信等五十五位是巳。妙庄严是修證。谓
一心具万行之因庄严果德也。然一门对十方说。
十方佛虽多孰不由此一门超出。路对果说。门之
与路皆却指因中之修耳。经题存三隐二义得于
此。须知十方如来皆从观假得入。由观假故證大
佛顶乃至具妙庄严。行人舍此何从證入耶。而以
此为最初方便者。空假中之前又有一假岂非最
初方便乎。定林云。摩顶者抚以示爱。礼足者伏以
示敬。上爱下故摩顶。下敬上故礼足。
卷一 第 613c 页 X15-0613.png
○三正破斥在内二一立例按定。】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
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
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如汝所言牒阿难语也。身在讲堂而见堂外牒前
初二两答。户牖开豁牒前第三答。此两义皆是能
例。次云亦有众生就所例说与能例违。此众生隐
然指阿难也。不见如来而见堂外正如阿难心在
身中不见身内而但见身外也。如阿难答断无不
见内而见外之事是自破心在内义。长水云。只知
据理直申不觉计宗危矣。
○二循例正破破中先例次纵后结。】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
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
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
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
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是处。」
【例破中初句正斥。汝亦如是者谓汝即是不见如
来能见林泉之人也。汝之下破计。先立义云心灵
一切明了。有二义。一者内外皆见故曰明了。二者
眼见耳闻皆是心灵故云一切明了。如是即旁破
眼为能见应上文户牖之喻也。若汝至身内此句
牒执。尔时句定也。颇有下正破在内之计。古解云。
颇者可也。或云少也。意言不问其多。还少有人见
卷一 第 614a 页 X15-0614.png
身中否。既无此人不合言心在内。此句即是破辞。
纵破者谓太近不见。或不能见心肝脾胃如眼不
见睫理亦有之。而爪发生长筋脉转摇诚应明了。
如何不知此句责破。必不内知等者并责不应见
外。言汝心在内而不内知况外物疏远而能知耶。
此句生起下文心不住内也。阿难计心在外由闻
此语。谓除非心在外则知外耳。结破者。一切凡夫
皆谓心在身内。阿难初果宜无此执。示与众同亦
言在内。如上所破心不在内其义了然。然佛虽破
妄心之处乃破妄心非实有也。不实即假。是之谓
三摩提巳。即中云。问。交光正脉中。大非天如会解。
谓如来所答前四卷皆明奢摩他性定道理。只言
性而不言修。会解硬配三止甚违经旨。今以七徵
为三摩提观假之法。及前约空假中分科。得非以
修释性耶。答。若约圆乘解行證三一念具足。修性
可岐为二乎。若约方便。解行或分修性难擘。止观
非理何依。理非止观不显。纵在别教亦须约奢摩
他等三名以明三谛。况圆乘乎。然会解中。实未尝
以修释性。如云阿难请楞严大定。如来下文所示
别无其方。始则决择真妄。次则真妄和融。乃至会
通藏性深穷万法。皆是发明究竟之圆理而巳。盖
此圆理乃大定之本也。会解此文以前三卷半文
为发明究竟圆理。何尝硬配三止。理非性乎。须知
空假中名是谛非观。如观经玄义云。假是虚妄俗
纵破者谓太近不见。或不能见心肝脾胃如眼不
见睫理亦有之。而爪发生长筋脉转摇诚应明了。
如何不知此句责破。必不内知等者并责不应见
外。言汝心在内而不内知况外物疏远而能知耶。
此句生起下文心不住内也。阿难计心在外由闻
此语。谓除非心在外则知外耳。结破者。一切凡夫
皆谓心在身内。阿难初果宜无此执。示与众同亦
言在内。如上所破心不在内其义了然。然佛虽破
妄心之处乃破妄心非实有也。不实即假。是之谓
三摩提巳。即中云。问。交光正脉中。大非天如会解。
谓如来所答前四卷皆明奢摩他性定道理。只言
性而不言修。会解硬配三止甚违经旨。今以七徵
为三摩提观假之法。及前约空假中分科。得非以
修释性耶。答。若约圆乘解行證三一念具足。修性
可岐为二乎。若约方便。解行或分修性难擘。止观
非理何依。理非止观不显。纵在别教亦须约奢摩
他等三名以明三谛。况圆乘乎。然会解中。实未尝
以修释性。如云阿难请楞严大定。如来下文所示
别无其方。始则决择真妄。次则真妄和融。乃至会
通藏性深穷万法。皆是发明究竟之圆理而巳。盖
此圆理乃大定之本也。会解此文以前三卷半文
为发明究竟圆理。何尝硬配三止。理非性乎。须知
空假中名是谛非观。如观经玄义云。假是虚妄俗
卷一 第 614b 页 X15-0614.png
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释签云。观中之观名为中
观。据此。知观空之观名为空观。而空则未尝非谛。
观假之观名为假观。而假则未尝非谛。观中亦然。
谛是性。观是修。岂得才见空假中名便以为三观
耶。不惟交光不知空假中是谛。今人弘台教者亦
谓真俗中是谛。空假中是观。株守此说所以来交
光之难也。若寻古辙。谛观并举方名三观。故今经
前三卷半以空假中三谛之理使阿难开悟。然必
托止观以彰深理。兹七徵文托三摩提俗谛止观
会归圆理皆修性相依。交光分擘修性岂通方之
说乎。又如彼所释谓今文是奢摩他性定。其如七
徵之首如来即云有三摩提乃强解云。三摩提名
随便寄居干此。夫三摩既是寄居奢摩之名何能
无寄居。无奢摩而强加。有三摩而不用。如此僻解
安可判修性耶。彼云性定似不必用修。又云略带
缘修。益不可解。皆回经就情全成臆说而巳。问。幽
溪科经亦以七徵为奢摩他何也。答。幽溪以五阴
三科为从空出假。以徵心辨见为从假入空。既许
从假今必是假特引而不发耳。又复计心在内名
为性执天下人同耳。但闻破心在内之人三根不
同。上根人闻破在内性计既空契入无生。解行證
三当下圆成。一部楞严至此毕矣。其名首楞严王
具足万行宜乎。亦即中论观因缘生法显即空假
中也。中根性执方破圆解全开。即当说妙湛总持
观。据此。知观空之观名为空观。而空则未尝非谛。
观假之观名为假观。而假则未尝非谛。观中亦然。
谛是性。观是修。岂得才见空假中名便以为三观
耶。不惟交光不知空假中是谛。今人弘台教者亦
谓真俗中是谛。空假中是观。株守此说所以来交
光之难也。若寻古辙。谛观并举方名三观。故今经
前三卷半以空假中三谛之理使阿难开悟。然必
托止观以彰深理。兹七徵文托三摩提俗谛止观
会归圆理皆修性相依。交光分擘修性岂通方之
说乎。又如彼所释谓今文是奢摩他性定。其如七
徵之首如来即云有三摩提乃强解云。三摩提名
随便寄居干此。夫三摩既是寄居奢摩之名何能
无寄居。无奢摩而强加。有三摩而不用。如此僻解
安可判修性耶。彼云性定似不必用修。又云略带
缘修。益不可解。皆回经就情全成臆说而巳。问。幽
溪科经亦以七徵为奢摩他何也。答。幽溪以五阴
三科为从空出假。以徵心辨见为从假入空。既许
从假今必是假特引而不发耳。又复计心在内名
为性执天下人同耳。但闻破心在内之人三根不
同。上根人闻破在内性计既空契入无生。解行證
三当下圆成。一部楞严至此毕矣。其名首楞严王
具足万行宜乎。亦即中论观因缘生法显即空假
中也。中根性执方破圆解全开。即当说妙湛总持
卷一 第 614c 页 X15-0614.png
之偈而领谢之也。如前恒沙菩萨十方三乘同时
愿闻中必有此二根性。惟阿难示同人法机在下
根。故更有转计在外潜根之问。所谓众生处处著。
正闻破有即计空亡。闻不在内即计在外也。下文
节节皆有三根同闻。上中先悟之机例之可知。
○
二破心在外二一立计三一因破转计。】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
实居身外。」
【如上所破以不见内故心不在内。转计能见身外
心在身外也。如是法音。指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
二立喻例显。】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
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
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所以者何徵也。譬如下释。先立例中灯光喻心。若
心在身中必先知内然后及于外物。言室门者领
上户牖开豁之喻。由耳目开通心方能识外境也。
一切下合法。不见身中独见身外是立计之本。与
室中灯其义相反。此中废一喻。立一喻。谓废室内
灯喻。立室外灯喻。以心在身外则不知身内。犹灯
在室外则不能照室。又灯然于室中从其室门后
及庭际。以门开之故。室外灯光不能照室。以门闭
之故。例心在身外不知身中亦为皮膜所隔耳。
○
三结意请正。】
愿闻中必有此二根性。惟阿难示同人法机在下
根。故更有转计在外潜根之问。所谓众生处处著。
正闻破有即计空亡。闻不在内即计在外也。下文
节节皆有三根同闻。上中先悟之机例之可知。
○
二破心在外二一立计三一因破转计。】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
实居身外。」
【如上所破以不见内故心不在内。转计能见身外
心在身外也。如是法音。指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
二立喻例显。】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
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
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所以者何徵也。譬如下释。先立例中灯光喻心。若
心在身中必先知内然后及于外物。言室门者领
上户牖开豁之喻。由耳目开通心方能识外境也。
一切下合法。不见身中独见身外是立计之本。与
室中灯其义相反。此中废一喻。立一喻。谓废室内
灯喻。立室外灯喻。以心在身外则不知身内。犹灯
在室外则不能照室。又灯然于室中从其室门后
及庭际。以门开之故。室外灯光不能照室。以门闭
之故。例心在身外不知身中亦为皮膜所隔耳。
○
三结意请正。】
卷一 第 615a 页 X15-0615.png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如上所计心有离身之过。尊者谓室外灯与室外
心法喻宛齐。同佛了义犹怀疑而请正焉。夫心不
在内势必居外亦所谓直心酬佛也。
○二正破二
一立例按定。】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
归祇陀林。我巳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
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心若离身即同他人。故引诸比丘一人受食众皆
腹饱。立此例者明相外则不相涉也。孤山曰。前云
受请。今云从我乞食者。提奖阿难。在赴请日。为彼
演法事应隔宵。故指即日循乞为例。我巳宿斋者
即我一人巳饱也。斋乃经宿方食故云宿斋。谷响
云。谓待明相故加宿之一字。足显斋义。谓今日明
相现时方可得食。熏闻云。循与巡同。抟食即第八
云段食是也。今存古翻。
○二循例破执。】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
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
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
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初若汝至身外牒计。心总馀根故言觉了知见。次
例破。文分三节。初身心至不能知。以理定其相外。
卷一 第 615b 页 X15-0615.png
初句标。心在身外身在心外故云相外。若尔则如
一食难令众饱。则心下释。上句明心知。未必眼见。
以心在身外也。下句明眼见。未必心知。以眼在身
根也。如是则为心在外矣。此定心在外之式也。次
我今下约见验其相知。兜罗此云细香。其绵色如
霜。佛手柔软似之。文云汝眼见时心分别否。此句
为后潜根计本。如是世尊者谓眼见时心即分别
如世尊所言也。三佛言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此句
方是正破。上文止是示其相外定其相知耳。若立
相外之义必如彼食不能此饱。今既相知一体不
分可言心在外耶。是故下结破。前破在内今破在
外。只一念妄心破之不巳所谓专心一境非耶。须
知如来之意不但破妄兼明观道。利根闻之解行
并进。科就钝根但名为开解耳。问。既具行解亦具
證否。答。七徵之文约證释之其义始便。何者。若约
开解只须销落诸念直契本心。苟用推简反觉迂
远。古人云。中论观法被末代钝根。此从开解说也。
若欲断惑證真入贤圣位。浅者从因缘入。故阿难
云我从因缘心得开悟。深者必从破因缘入。须用
四性推简。如孤山云。七番中。在内潜根似自性。在
外似他性。中间似共性。随合无著似无因性。四句
求生皆不可得即是无生。夫如此推简直就惑体
观察故得断惑證真。所谓观阴心以显不思议是
也。是则如来七番所说元明證位之道。观文云名
一食难令众饱。则心下释。上句明心知。未必眼见。
以心在身外也。下句明眼见。未必心知。以眼在身
根也。如是则为心在外矣。此定心在外之式也。次
我今下约见验其相知。兜罗此云细香。其绵色如
霜。佛手柔软似之。文云汝眼见时心分别否。此句
为后潜根计本。如是世尊者谓眼见时心即分别
如世尊所言也。三佛言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此句
方是正破。上文止是示其相外定其相知耳。若立
相外之义必如彼食不能此饱。今既相知一体不
分可言心在外耶。是故下结破。前破在内今破在
外。只一念妄心破之不巳所谓专心一境非耶。须
知如来之意不但破妄兼明观道。利根闻之解行
并进。科就钝根但名为开解耳。问。既具行解亦具
證否。答。七徵之文约證释之其义始便。何者。若约
开解只须销落诸念直契本心。苟用推简反觉迂
远。古人云。中论观法被末代钝根。此从开解说也。
若欲断惑證真入贤圣位。浅者从因缘入。故阿难
云我从因缘心得开悟。深者必从破因缘入。须用
四性推简。如孤山云。七番中。在内潜根似自性。在
外似他性。中间似共性。随合无著似无因性。四句
求生皆不可得即是无生。夫如此推简直就惑体
观察故得断惑證真。所谓观阴心以显不思议是
也。是则如来七番所说元明證位之道。观文云名
卷一 第 615c 页 X15-0615.png
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岂无證而能若是乎。
闻者未能破惑但能进行则兼于行。钝根闻之但
能开解则惟于解。经意元为初心进道之人故科
云开解。而佛旨渊深实明證入之道也。此义人多
不晓并中论观法亦似受屈。今并为申之。
○三破
潜根三一立计二一因破计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
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计内计外所计俱穷。复因世尊之言而生转
计。实自无主宰。性计不能守定矣。
○二因徵叙计。】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
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
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
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
者潜根内故。」
【以两义故成潜根之计。一不知内。二能见外。潜者
藏也。谓潜伏于五根之中也。次譬琉璃碗者喻潜
根之状。彼根随见等八字就法上说。琉璃喻眼根。
琉璃合眼之见喻分别之心。以潜根里故分别极
速。然潜伏根里之根指五根也。彼根随见之根指
眼根也。此宽狭之分耳。然我下谓成上两义。一成
不见内义。以在根则不在内故不见内也。二成见
外之义。以清净四大犹如琉璃心在根内分明瞩
外也。
○二逐破二一立例按定。】
闻者未能破惑但能进行则兼于行。钝根闻之但
能开解则惟于解。经意元为初心进道之人故科
云开解。而佛旨渊深实明證入之道也。此义人多
不晓并中论观法亦似受屈。今并为申之。
○三破
潜根三一立计二一因破计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
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计内计外所计俱穷。复因世尊之言而生转
计。实自无主宰。性计不能守定矣。
○二因徵叙计。】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
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
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
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
者潜根内故。」
【以两义故成潜根之计。一不知内。二能见外。潜者
藏也。谓潜伏于五根之中也。次譬琉璃碗者喻潜
根之状。彼根随见等八字就法上说。琉璃喻眼根。
琉璃合眼之见喻分别之心。以潜根里故分别极
速。然潜伏根里之根指五根也。彼根随见之根指
眼根也。此宽狭之分耳。然我下谓成上两义。一成
不见内义。以在根则不在内故不见内也。二成见
外之义。以清净四大犹如琉璃心在根内分明瞩
外也。
○二逐破二一立例按定。】
卷一 第 616a 页 X15-0616.png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
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
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初句牒计。古人云此责阿难有法喻不齐之过。其
说是也。彼人下明在喻则俱见山河与琉璃有两
重所见。观实见之言阿难之计危矣。
○二循例破
执。】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
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汝心至何不见眼。正责其法喻不齐也。在喻则有
两重所见。在法止有一重所见。但见山河不见巳
眼潜根之计破矣。若见下双责。纵彼所计能见眼
者则眼为心家所缘之境。何得言随。汝所言彼根
随见随即分别其义不成。所言随者一体之义。使
眼为外境尚能与心为一体乎。若不见眼又堕法
喻不齐之过。眼根不可见岂同琉璃之可见耶。进
退失据其计穷矣。
○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
无有是处。」
【○四破内外三一立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
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
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卷一 第 616b 页 X15-0616.png
【此问吴兴释之至矣。阿难此计虽不同潜根。元与
潜根相类。前云既不知内而能见外故计潜根。又
蒙破斥。今复立此计明不知内而能见外之故。可
免第一第二之难也。初云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是
众生身相。次云有藏则暗定暗为内境也。有窍则
明定见外之由也。今我下正立计。良由有窍则明
故开眼而眼光向外亲见明相。如主人开门而见
门外。何必心定在外而招外不相干之难耶。有藏
则暗故见暗时即是见内。如主人闭户而见暗室。
何必定见心肝爪发等耶。是不知内而能见外各
有其由。此计若成还成计心在内之义。据下佛破
云何成在内计内明矣。然计中心体活泼有向内
向外之义。故下文以对眼不对眼破之。
○二佛破。
温陵作三节破。或云此文只有二义。如经云为与
眼对为不对眼。温陵作三节非也。但对中有二义。
一约眼前。一约内对。今科分二。一双约对不对破。
二单约内对破。初中二一双定。】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
为不对眼。」
【计中双计见明见暗。然闭眼见暗成心在内之计。
故特破之。双定对不对者。对则成见故可计对。不
对眼则成内故可计不对。
○二双破。】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
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卷一 第 616c 页 X15-0616.png
【文中初破对。先正破。本取在内之暗。今暗相实在
眼前则非内矣。次纵破。若成内者立纵计也。据阿
难意以暗为内则眼前之暗必成身内。居暗室下
破也。暗室开眼之见不同合眼之见。然既以暗为
内则开眼所见室中之暗必是焦腑。以皆是暗则
皆是内。作此破者甚言暗之非内也。上皆是破对
也。古注云。焦元也。天地有三元之气生成万物。人
法天地。亦以三元之气而养身形。白虎通曰。五藏
谓肝心肺肾脾。六府者五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
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
小肠为心府肺府也。次破不对。对在眼前既非身
内则不对者当是身内。若取不对之暗。内义虽成
又非所见。眼根明前不明后以其不对故耳。今既
不对何成见耶。
○二单破内对二一立内对。】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此中元欲取对。但与前对不同。前对在眼前。今离
外见之暗取内对之暗以成身中之义。意谓合眼
则眼光向内名内对也。补遗云此文是牒前计。如
前计云开眼见明闭眼见暗乃外见内对之义不
同。意明离于外见内对自成。今重牒之(谓离外见之明即是
内对之暗。故今文是牒前计也)欲使内外两相例难。(以开眼见明难闭眼见暗
是两相例难)义不得成。故下破中应今所牒。(指合眼见暗名为身
中句)虽双牒内外意在破内。(合眼见暗是牒内。开眼见明是牒外。所破但在
内对)即中谓补遗之意。谓离外见之明即是内对之
卷一 第 617a 页 X15-0617.png
暗。然外见之言亦得离外见之暗。离此外暗而取
返观所对之暗。故云内对所成。补遗另一途尔。
○
二破内对二一正破。】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
内对不成。」
【合眼至身中。亦牒计也。开眼下。准外破内也。合眼
既能返观身中。逃前不见焦府之责。今准此义开
眼亦应返观巳面故云何不见面。若开眼不能返
观巳面则内对之义不成。而合眼又何能返观身
中乎。
○二纵破。】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巳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
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文有三重纵计。初重约在空破云见面若成者且
纵彼成于见面之义。阿难所执见性既开眼即在
外境是眼光元可在外又能返观。是必成见面之
势。破云。如是则心与眼皆在虚空。盖眼非知。意非
见。两者相合方能成见。今两者皆在虚空。容有是
耶。不特无此事。而阿难多分计心在内义亦堕矣。
次若在虚空下约自他破。阿难见性在外又可返
观。又有心眼在空之势。故今转破在空。此计有三
重破。一者在空则非汝体。二者汝既无身。则如来
今见汝面反是汝身。三者汝眼及了知之心俱在
返观所对之暗。故云内对所成。补遗另一途尔。
○
二破内对二一正破。】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
内对不成。」
【合眼至身中。亦牒计也。开眼下。准外破内也。合眼
既能返观身中。逃前不见焦府之责。今准此义开
眼亦应返观巳面故云何不见面。若开眼不能返
观巳面则内对之义不成。而合眼又何能返观身
中乎。
○二纵破。】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巳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
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文有三重纵计。初重约在空破云见面若成者且
纵彼成于见面之义。阿难所执见性既开眼即在
外境是眼光元可在外又能返观。是必成见面之
势。破云。如是则心与眼皆在虚空。盖眼非知。意非
见。两者相合方能成见。今两者皆在虚空。容有是
耶。不特无此事。而阿难多分计心在内义亦堕矣。
次若在虚空下约自他破。阿难见性在外又可返
观。又有心眼在空之势。故今转破在空。此计有三
重破。一者在空则非汝体。二者汝既无身。则如来
今见汝面反是汝身。三者汝眼及了知之心俱在
卷一 第 617b 页 X15-0617.png
身外。身宁更有觉耶。此三重俱破第二心眼在空
之转计也。三必汝下约两觉破。若必欲成返观外
见之义又何妨执身眼两觉故并破之。谓汝若执
眼觉明暗而心知附眼光而起。身觉痛痒而心知
亦附身触而起。故云两觉又云二知。则一身应成
两佛审矣。至此则破尽计穷。后即结破。
○三结破。
从来解者皆谓闭眼见内成心在内之计故独破
之。此文中之意。若据显文只是破暗为内境而巳。】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开眼见外不能返观则闭眼见暗亦非见内。但破
见内者。文中带破见外。如心眼在空是也。
○五破
随合三一立计。】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
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
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孤山曰。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
迁也。即中云。何难前之四计既被穷逐。今转推心
生之由。所以引开示之言者。谓诸法本无由心故
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此引文之意也。虽引二句
意重下句法生心生及种种二字。我今等者此定
思惟是心。盖阿难本计如此。前文多以见为心。今
独表心惟是心。言随合随有者。如系心身中则合
于内。驰心千里则合于外。不定在一处故云非内
外中间。其实遍该三处。中间指潜根也。
○二佛破
之转计也。三必汝下约两觉破。若必欲成返观外
见之义又何妨执身眼两觉故并破之。谓汝若执
眼觉明暗而心知附眼光而起。身觉痛痒而心知
亦附身触而起。故云两觉又云二知。则一身应成
两佛审矣。至此则破尽计穷。后即结破。
○三结破。
从来解者皆谓闭眼见内成心在内之计故独破
之。此文中之意。若据显文只是破暗为内境而巳。】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开眼见外不能返观则闭眼见暗亦非见内。但破
见内者。文中带破见外。如心眼在空是也。
○五破
随合三一立计。】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
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
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孤山曰。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
迁也。即中云。何难前之四计既被穷逐。今转推心
生之由。所以引开示之言者。谓诸法本无由心故
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此引文之意也。虽引二句
意重下句法生心生及种种二字。我今等者此定
思惟是心。盖阿难本计如此。前文多以见为心。今
独表心惟是心。言随合随有者。如系心身中则合
于内。驰心千里则合于外。不定在一处故云非内
外中间。其实遍该三处。中间指潜根也。
○二佛破
卷一 第 617c 页 X15-0617.png
二一牒执。】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心随有者。」
【阿难欲计法生心生故通举二句。盖佛常有此说
故也。其实只就下句为计。所以佛破祗牒其下句。
○二正破二一直明无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
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心既随合而有似先无心体因合而有。故今破云。
心若无体则并无此合。若无下纵破。若无体之心
与物能合。比例言之。应十九界与七尘合。界止十
八。今言十九者更加一无体之尘为第七尘合成
十九界也。既无无体之尘岂有无体之心乎。补遗
云。如世之火自有体性。然后假于阳燧为缘而能
发焰。若云心自无体假缘能合者。状似火自无体
乃合阳燧尔。
○二委破有体二一约内外出入破
二一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
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既破无体必计有体故约内出外入破之。明心无
所从来。挃音质。古注云挃犹触也。
○二救又二一
救。】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自初徵以来佛即以见为心。阿难亦权顺佛语。然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心随有者。」
【阿难欲计法生心生故通举二句。盖佛常有此说
故也。其实只就下句为计。所以佛破祗牒其下句。
○二正破二一直明无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
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心既随合而有似先无心体因合而有。故今破云。
心若无体则并无此合。若无下纵破。若无体之心
与物能合。比例言之。应十九界与七尘合。界止十
八。今言十九者更加一无体之尘为第七尘合成
十九界也。既无无体之尘岂有无体之心乎。补遗
云。如世之火自有体性。然后假于阳燧为缘而能
发焰。若云心自无体假缘能合者。状似火自无体
乃合阳燧尔。
○二委破有体二一约内外出入破
二一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
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既破无体必计有体故约内出外入破之。明心无
所从来。挃音质。古注云挃犹触也。
○二救又二一
救。】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自初徵以来佛即以见为心。阿难亦权顺佛语。然
卷一 第 618a 页 X15-0618.png
阿难前云由自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据此。则
阿难本意岂以见为心乎。故今反难如来。谓见自
属见心但能知。心既非眼而以为见于义成非。前
来未有此问。至此方出阿难本意。此受病之根也。
○二破。】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巳死尚有
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初句牒计。汝在下释难。佛谓汝言眼能见心不能
见。例如汝在室中必见室外亦由门开而后能见。
眼但如门心则如人。心因眼开而后能见。如人因
门开而见室外也。倘谓眼见而心不见。亦可云门
见而人不见耶。故能例中门虽通见。必室中有人
而后见。则见者是人而非门矣。所例中眼虽通见。
必眼中有心而后见。则见者是心而非眼矣。更举
巳死为例者。温陵云。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明徒
眼不见。其说是也。由生时心见非眼故死后徒眼
不见。若见下更纵破也。如此明文。皆言心识为主。
破显唯心。根但如门。从门出入乃是方便。而执者
何言用根不用识耶。
○二约一多遍局破二一定。】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
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此中遍与不遍似从一体中分出。而一体多体指
心为体。遍与不遍指身为体。遇事时为知觉遍到
一身之中。为但在一处而知觉不能遍耶。
○二破。】
阿难本意岂以见为心乎。故今反难如来。谓见自
属见心但能知。心既非眼而以为见于义成非。前
来未有此问。至此方出阿难本意。此受病之根也。
○二破。】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巳死尚有
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初句牒计。汝在下释难。佛谓汝言眼能见心不能
见。例如汝在室中必见室外亦由门开而后能见。
眼但如门心则如人。心因眼开而后能见。如人因
门开而见室外也。倘谓眼见而心不见。亦可云门
见而人不见耶。故能例中门虽通见。必室中有人
而后见。则见者是人而非门矣。所例中眼虽通见。
必眼中有心而后见。则见者是心而非眼矣。更举
巳死为例者。温陵云。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明徒
眼不见。其说是也。由生时心见非眼故死后徒眼
不见。若见下更纵破也。如此明文。皆言心识为主。
破显唯心。根但如门。从门出入乃是方便。而执者
何言用根不用识耶。
○二约一多遍局破二一定。】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
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此中遍与不遍似从一体中分出。而一体多体指
心为体。遍与不遍指身为体。遇事时为知觉遍到
一身之中。为但在一处而知觉不能遍耶。
○二破。】
卷一 第 618b 页 X15-0618.png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
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
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
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文分四。初破一体。初句牒。则汝下难。汝若一体而
有二觉则非一体。有觉有不觉即二相也。故难以
四支应觉。是出一体之相。若成下破。若言俱觉痛
痒者。是则欲击汝头但击汝足。欲击汝左但击汝
右。有是理乎。挃应无在谓不定在一支也。若挃下
结破。挃有定在便成离合两觉。即是二相非一体
义。二破多体。一体既破或转计觉有多体。然一人
止有一觉多觉即成多人。其中必分自他以何觉
体而为汝耶。三破遍体。遍者知觉遍于一身。挃一
支时应遍于有觉之处。则与前四支应觉义正相
同。难辞虽同意则有别。一体者谓无二相。遍体者
觉处咸遍。四破不遍。不遍者谓知觉不遍于一身。
若执心不遍。头足俱触一既有觉一合无知。今汝
不然者。谓俱触俱觉则非不遍也。
○三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如上所说有体既非无体亦谬。心尚难立何云随
合随有耶。
○六破中间三一立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
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
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
卷一 第 618c 页 X15-0618.png
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计从第五发来。因前佛破有体中云。若复内出
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内外既破故复计
中间也。于中初举佛与文殊谈实相者。实相即是
心。心不在内非内六根。亦不在外非外六尘。此实
相离根离尘之义。阿难不解复起谬执。文有三重。
初举前破辞。内无所见谓在内则不当无所见也。
外不相知谓在外当不相知也。次明不成内外。三
方计中间。不遽定者见踟蹰之意耳。问。上阿难言
亦非内外中间。今何复计中间耶。答。上言中间乃
以潜根为中。与今有异。今被重重难破。又不得巳
引彼不在内不在外之语为例。既不在内外而必
居中间矣。此之中间实有根尘为二边影显中相。
与前中间不同。
○二佛破二一约身处破二一按
定。】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
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中必不迷者。迷则不知所在。不迷则非无所在。迷
谓惑也。处谓依报之处。身谓正报。
○二推破二一
破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身之可见者皆边非中。在中同内谓同前计心在
内也。
○二破在处。】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此计从第五发来。因前佛破有体中云。若复内出
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内外既破故复计
中间也。于中初举佛与文殊谈实相者。实相即是
心。心不在内非内六根。亦不在外非外六尘。此实
相离根离尘之义。阿难不解复起谬执。文有三重。
初举前破辞。内无所见谓在内则不当无所见也。
外不相知谓在外当不相知也。次明不成内外。三
方计中间。不遽定者见踟蹰之意耳。问。上阿难言
亦非内外中间。今何复计中间耶。答。上言中间乃
以潜根为中。与今有异。今被重重难破。又不得巳
引彼不在内不在外之语为例。既不在内外而必
居中间矣。此之中间实有根尘为二边影显中相。
与前中间不同。
○二佛破二一约身处破二一按
定。】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
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中必不迷者。迷则不知所在。不迷则非无所在。迷
谓惑也。处谓依报之处。身谓正报。
○二推破二一
破在身。】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身之可见者皆边非中。在中同内谓同前计心在
内也。
○二破在处。】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卷一 第 619a 页 X15-0619.png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
体既混心应杂乱。」
【表者如立杖以表其处。大地广博以何为中。故无
表则同于无中矣。表则下破有表。先标。次释。人在
表东则以表为西。人在表南则以表为北。表之四
方既混。以心为在中。亦得云在边。故杂乱也。
○二
约根尘破二一救。】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
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眼即清净四大。色即眼家之尘。有眼而无色则不
生识。有色而无眼亦不生识。二法相合以为生识
之缘。即生眼识。云眼有分别者眼根能引生眼识。
眼识生时有随念分别故云眼有分别。是指能生
分别为有分别也。而色毕竟无知。眼识生起在有
知无知之中。故招下杂乱之难。又前四计皆先有
心识。五六皆论生心。约生论处故曰识生其中。则
为心在。
○二破。】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
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
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文中先定。次破。破中先破兼二。然前定中云此之
心体乃指心知为体。破中云物体杂乱乃指眼根
为体。物即尘也。以阿难计云眼有分别故且就所
执而破之。适时之语不须定执。当知物体杂乱此
体既混心应杂乱。」
【表者如立杖以表其处。大地广博以何为中。故无
表则同于无中矣。表则下破有表。先标。次释。人在
表东则以表为西。人在表南则以表为北。表之四
方既混。以心为在中。亦得云在边。故杂乱也。
○二
约根尘破二一救。】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
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眼即清净四大。色即眼家之尘。有眼而无色则不
生识。有色而无眼亦不生识。二法相合以为生识
之缘。即生眼识。云眼有分别者眼根能引生眼识。
眼识生时有随念分别故云眼有分别。是指能生
分别为有分别也。而色毕竟无知。眼识生起在有
知无知之中。故招下杂乱之难。又前四计皆先有
心识。五六皆论生心。约生论处故曰识生其中。则
为心在。
○二破。】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
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
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文中先定。次破。破中先破兼二。然前定中云此之
心体乃指心知为体。破中云物体杂乱乃指眼根
为体。物即尘也。以阿难计云眼有分别故且就所
执而破之。适时之语不须定执。当知物体杂乱此
卷一 第 619b 页 X15-0619.png
句之难。谓一识而兼根尘之二。尘为物。根为体。当
杂乱于一识之中矣。物非体知下破其不成中也。
外物之无知不同根体之有知。即成敌对之法相
形而立。更无调停为一法之义。何以为中。破兼二
也。非知下是破不兼。不兼根则非知。不兼尘则非
不知。凡言中者必有双非之体。今之心知若离根
尘更无体性。中何在耶。
○三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兼二不兼。二义俱无成。则当在中间之计其不可
立也明矣。
○七破无著三一立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
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
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
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前之六计以有处所皆被穷逐。阿难不得巳而计
无著。所引佛与四大弟子共转法轮是通教义。而
有通别之义故言心性。谓觉知分别中有此心性
也。不在内外如前文解。中间应指识心。既非内外
中间则一切无著此佛语也。而阿难还以不著内
外中间为心又成计著故须破之。泐潭云。既非内
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
识本真。如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
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
引佛言妄立无著。
○二佛破。】
杂乱于一识之中矣。物非体知下破其不成中也。
外物之无知不同根体之有知。即成敌对之法相
形而立。更无调停为一法之义。何以为中。破兼二
也。非知下是破不兼。不兼根则非知。不兼尘则非
不知。凡言中者必有双非之体。今之心知若离根
尘更无体性。中何在耶。
○三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兼二不兼。二义俱无成。则当在中间之计其不可
立也明矣。
○七破无著三一立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
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
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
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前之六计以有处所皆被穷逐。阿难不得巳而计
无著。所引佛与四大弟子共转法轮是通教义。而
有通别之义故言心性。谓觉知分别中有此心性
也。不在内外如前文解。中间应指识心。既非内外
中间则一切无著此佛语也。而阿难还以不著内
外中间为心又成计著故须破之。泐潭云。既非内
外中间即知心无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无体令
识本真。如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
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谬
引佛言妄立无著。
○二佛破。】
卷一 第 619c 页 X15-0619.png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
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阿难妄计因一切无著而起。故佛拈此一句破之。
于中先研覈无著之体。次相有下结斥非无著也。
虚空水陆一切有法。此阿难计为实有者也。汝以
不著此法者。为心为实有一不著之心。而但不滞
于物象耶。为并无此不著心耶。此句是双问。下正
研云。若并无不著之心则心同龟毛有名无体并
不必言无著。阿难言不著者必有一不著之心是
即有心非无心也。无相下重以相无相申释上句。
以上未言相无相故再定之。既定有相次即结破。
当知阿难胸中实计有心而强谓无著。故被佛破。
则所破乃伪无著非真无著。下文云无有是处。亦
但阿难所计无是处耳。若并破转法轮之言是因
咽废食矣。问。古解云。为在为无。问汝心不著而彼
物象为存在耶为虚无耶。今何违古注。答。古解云。
若彼物象空无则同龟毛。试思水陆虚空则该依
报。飞行之类则该正报。乃谓我心不著便同龟毛
兔角义恐不妥故今作此释也。
○三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上来七番穷逐妄心使无住著。乃三摩提起观之
门谓之最初方便可也。止观十乘观法中最初拣
卷一 第 620a 页 X15-0620.png
示所观之境云。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
唯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此意与今文同。彼止观
文先拣去界入故譬去丈就尺。于五阴中。又拣去
四阴唯取识阴故譬去尺就寸。辅行云直尔观心。
义当观王。四明云即能观为所观易绝念故。皆是
此意。须知止观中明两重所观之境。一指第六识
心为境。即拣境之文是也。二观不思议境。即一念
三千是也。观六识心意在显不思议境。故孤山云。
观一念之妄心显三谛之真理。妄心为第一重。真
心为第二重。虽立二重。观之不巳则阴境转成不
思议境矣。今经亦然。初七番穷逐是以妄心为境。
后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
因心成体。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又
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
国土。岂非一念三千为观境耶。至三卷云。如来藏
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则观六识以成不思议境
盖无疑矣。是则今经前三卷多明十乘中第一不
思议境。三卷末阿难大众说偈赞佛云如一众生
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是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请入华屋是第三巧修止观。十乘观中前三最要
故略配之。第四破法遍是證果时事。二十五圆通
即破遍也。若第五识通塞是破遍之馀意耳。在今
经耳根则通馀根则塞。第六对治助开可配建坛
持咒。第七道品调适但从不思议境分出。识次位。
唯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此意与今文同。彼止观
文先拣去界入故譬去丈就尺。于五阴中。又拣去
四阴唯取识阴故譬去尺就寸。辅行云直尔观心。
义当观王。四明云即能观为所观易绝念故。皆是
此意。须知止观中明两重所观之境。一指第六识
心为境。即拣境之文是也。二观不思议境。即一念
三千是也。观六识心意在显不思议境。故孤山云。
观一念之妄心显三谛之真理。妄心为第一重。真
心为第二重。虽立二重。观之不巳则阴境转成不
思议境矣。今经亦然。初七番穷逐是以妄心为境。
后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
因心成体。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又
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
国土。岂非一念三千为观境耶。至三卷云。如来藏
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则观六识以成不思议境
盖无疑矣。是则今经前三卷多明十乘中第一不
思议境。三卷末阿难大众说偈赞佛云如一众生
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是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请入华屋是第三巧修止观。十乘观中前三最要
故略配之。第四破法遍是證果时事。二十五圆通
即破遍也。若第五识通塞是破遍之馀意耳。在今
经耳根则通馀根则塞。第六对治助开可配建坛
持咒。第七道品调适但从不思议境分出。识次位。
卷一 第 620b 页 X15-0620.png
能安忍。离法爱正属圆位。盖能忍能离方得證入
圆位也。此于总无明心用十乘妙观始终修證法
也。至于七趣阴魔即五识五意识等能招报心。亦
当用十乘能观之法而修證之。使一一皆成一念
三千之不思议境方显两重所观。观识即真也。夫
两重所观十乘观法佛祖意合。而或谓天台专观
六识。楞严独用耳根。未必然也。苕溪曰。总此七番
似破四性。若四性未破此觉了心世而非谛。破四
性巳乃名世谛。世谛虚假犹存于相。若破此相方
名真谛。亦曰第一义谛。故智者大师云。世谛破性
真谛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今文七徵是
破性。一喝即真谛破相也。即中云。初心观假名空
前之假。经称三摩提。斯时三谛未彰但观诸法不
实故云假也。如今文七番逐破岂得谓妄心为实
有乎。但属性空。下文如来一喝使当机言思道断
妄心全空方入真谛。此真谛显名奢摩他乃从假
入空也。在利根人观空前之假即悟三谛。所以云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在钝根
者真谛未彰但属观假。故此后文更请示奢摩他
路。圆教进否其源在兹。问。四句推检止耶观耶。答。
一往言之宜属乎止。辅行释止观体真止云。案文
解释。其文尚略。具足应以四句推检破性相巳具
二空故方得名空。据此文应属止。然辅行释弘誓
中。即以四句推检性相二空为能观智。须知就停
圆位也。此于总无明心用十乘妙观始终修證法
也。至于七趣阴魔即五识五意识等能招报心。亦
当用十乘能观之法而修證之。使一一皆成一念
三千之不思议境方显两重所观。观识即真也。夫
两重所观十乘观法佛祖意合。而或谓天台专观
六识。楞严独用耳根。未必然也。苕溪曰。总此七番
似破四性。若四性未破此觉了心世而非谛。破四
性巳乃名世谛。世谛虚假犹存于相。若破此相方
名真谛。亦曰第一义谛。故智者大师云。世谛破性
真谛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今文七徵是
破性。一喝即真谛破相也。即中云。初心观假名空
前之假。经称三摩提。斯时三谛未彰但观诸法不
实故云假也。如今文七番逐破岂得谓妄心为实
有乎。但属性空。下文如来一喝使当机言思道断
妄心全空方入真谛。此真谛显名奢摩他乃从假
入空也。在利根人观空前之假即悟三谛。所以云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在钝根
者真谛未彰但属观假。故此后文更请示奢摩他
路。圆教进否其源在兹。问。四句推检止耶观耶。答。
一往言之宜属乎止。辅行释止观体真止云。案文
解释。其文尚略。具足应以四句推检破性相巳具
二空故方得名空。据此文应属止。然辅行释弘誓
中。即以四句推检性相二空为能观智。须知就停
卷一 第 620c 页 X15-0620.png
心谛理称止。就能照了称观。
○二约奢摩他显真。
前虽破妄似但以世谛破性尚未以真谛破相。此
后咄破妄心岂非破相即是空也。然圆别并明。圆
则三谛在一心中。别则次第三谛而巳。故有三番
进否之义不可不知。科分二一请奢摩他。】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
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
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唯愿世尊大慈哀悯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
隳弥戾车。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
钦闻示诲。」
【即从座起者。听法在座请益故起。于中具三业恭
敬。偏袒至合掌是身业也。恭敬是意业。而白佛言
是口业。文先悔过。次请法。悔过中皆以上句生下
句。幽溪云。当机悔过而有六重。溺淫舍过由不能
伏邪。不能伏邪过由有漏。有漏过由多闻。多闻过
由恃佛憍爱。恃佛憍爱过由为佛最小堂弟。六重
中最自恨者未得无漏。故结重于不知真际所诣。
若得无漏即知真际所诣矣。即中云憍怜者。不以
难事苦之曰憍。怜谓世尊怜惜。为彼所转者。彼指
娑毗罗咒。所以自叙者。向蒙佛慈。未尝如今日七
番穷逐故作是说。惟愿下次请法。或云真际之家
以奢摩他为能诣故称为路。然前标三摩提是从
○二约奢摩他显真。
前虽破妄似但以世谛破性尚未以真谛破相。此
后咄破妄心岂非破相即是空也。然圆别并明。圆
则三谛在一心中。别则次第三谛而巳。故有三番
进否之义不可不知。科分二一请奢摩他。】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
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
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唯愿世尊大慈哀悯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
隳弥戾车。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
钦闻示诲。」
【即从座起者。听法在座请益故起。于中具三业恭
敬。偏袒至合掌是身业也。恭敬是意业。而白佛言
是口业。文先悔过。次请法。悔过中皆以上句生下
句。幽溪云。当机悔过而有六重。溺淫舍过由不能
伏邪。不能伏邪过由有漏。有漏过由多闻。多闻过
由恃佛憍爱。恃佛憍爱过由为佛最小堂弟。六重
中最自恨者未得无漏。故结重于不知真际所诣。
若得无漏即知真际所诣矣。即中云憍怜者。不以
难事苦之曰憍。怜谓世尊怜惜。为彼所转者。彼指
娑毗罗咒。所以自叙者。向蒙佛慈。未尝如今日七
番穷逐故作是说。惟愿下次请法。或云真际之家
以奢摩他为能诣故称为路。然前标三摩提是从
卷一 第 621a 页 X15-0621.png
假法起观。今言奢摩他即是从假入空。前七徵但
破四性名世谛破性。后咄破妄心乃真谛破相。因
相空故得见真心岂非路乎。见真即获圣果。能除
阐提邪恶之见。阐提翻信不具。弥戾车翻恶见。据
经所言。知有道果则能息众生邪见不见真谛。安
有道果。佛既七番穷逐。阿难知欲荡相显空故作
此请也。然有二义。一三摩提与奢摩他合空有不
二即是禅那。是名三观在一心中。不必更出禅那
之名。二者从假入空意重于空。止名奢摩他正是
阿难之所求耳。倾渴者倾心渴仰。翘谓翘首而望。
伫是立待之意。
○二演奢摩他二一现瑞。】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
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今经放光现瑞至多。此当其首。是为总瑞。总冠一
经。将欲开示圆妙三观先以形示也。形示也顿。上
根利智目击而道存。声示也渐。中下之机耳提而
方悟。今经形声双示。渐顿兼施。无法不融无机不
摄。面门口也。或以面门为眼耳鼻舌则无据矣。吴
兴云。此中现瑞。凡有四意。谓教行人理也。口放种
种光。表从一理演出众教。即此方真教体清净在
音闻也。六种震动。表依教修行破六根惑。即一根
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十方合成一界。表十界染
破四性名世谛破性。后咄破妄心乃真谛破相。因
相空故得见真心岂非路乎。见真即获圣果。能除
阐提邪恶之见。阐提翻信不具。弥戾车翻恶见。据
经所言。知有道果则能息众生邪见不见真谛。安
有道果。佛既七番穷逐。阿难知欲荡相显空故作
此请也。然有二义。一三摩提与奢摩他合空有不
二即是禅那。是名三观在一心中。不必更出禅那
之名。二者从假入空意重于空。止名奢摩他正是
阿难之所求耳。倾渴者倾心渴仰。翘谓翘首而望。
伫是立待之意。
○二演奢摩他二一现瑞。】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
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今经放光现瑞至多。此当其首。是为总瑞。总冠一
经。将欲开示圆妙三观先以形示也。形示也顿。上
根利智目击而道存。声示也渐。中下之机耳提而
方悟。今经形声双示。渐顿兼施。无法不融无机不
摄。面门口也。或以面门为眼耳鼻舌则无据矣。吴
兴云。此中现瑞。凡有四意。谓教行人理也。口放种
种光。表从一理演出众教。即此方真教体清净在
音闻也。六种震动。表依教修行破六根惑。即一根
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十方合成一界。表十界染
卷一 第 621b 页 X15-0621.png
净同一真心。即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也。诸大
菩萨皆住本国。表行门虽殊各證一理。即归元性
无二方便有多门也。(文)吴兴之说。谓放光表楞严
之教。地动表楞严之行。十方合成一界表不二之
理。大菩萨是住定之人。教行人理备矣。以住定故。
菩萨不必远来。亦由合成一界。则远听无隔。且密
表耳根圆通也。文句记曰。六动者。动起涌。震吼击。
摇飏不安曰动。自下升高名起。璘珑凹凸名踊。六
方出没亦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响名吼。令
物觉悟名击。动起踊。形三也。震吼击。声三也。震动
者形声各举其一耳。然此放光合土。是真谛破相
之形。下文一喝。即真谛破相之声。真谛不思议本
不属形声。然即此形声亦即不思议也。
○二声益
二一示二种根本又二一标示。】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
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
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
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
终不能得。」
【阿难请示奢摩他路。而世尊示以二种根本为后
破妄显真之本也。种种颠倒者。众生有三种颠倒
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古师解云。识有心倒想受
有想倒行有见倒。有云初心妄计名心倒。次心想
成名想倒。想成外执名见倒。由此三倒起种种倒。
菩萨皆住本国。表行门虽殊各證一理。即归元性
无二方便有多门也。(文)吴兴之说。谓放光表楞严
之教。地动表楞严之行。十方合成一界表不二之
理。大菩萨是住定之人。教行人理备矣。以住定故。
菩萨不必远来。亦由合成一界。则远听无隔。且密
表耳根圆通也。文句记曰。六动者。动起涌。震吼击。
摇飏不安曰动。自下升高名起。璘珑凹凸名踊。六
方出没亦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响名吼。令
物觉悟名击。动起踊。形三也。震吼击。声三也。震动
者形声各举其一耳。然此放光合土。是真谛破相
之形。下文一喝。即真谛破相之声。真谛不思议本
不属形声。然即此形声亦即不思议也。
○二声益
二一示二种根本又二一标示。】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
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
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
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
终不能得。」
【阿难请示奢摩他路。而世尊示以二种根本为后
破妄显真之本也。种种颠倒者。众生有三种颠倒
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古师解云。识有心倒想受
有想倒行有见倒。有云初心妄计名心倒。次心想
成名想倒。想成外执名见倒。由此三倒起种种倒。
卷一 第 621c 页 X15-0621.png
颠倒是妄惑。即业种也。种必有果。业惑苦三生则
同条。如恶叉果一枝三子常聚不离。故令众生流
转三有。如来先示此者以见众生执妄心为自性。
是颠倒也。次示修行岐路。藏通佛果权教所说皆
非无上菩提。声闻缘觉保證涅槃未免沉空滞寂。
外道即六师之类。诸天以十善为宗。魔罗此云杀
者。盖自谓成无上道耽荒五欲断人慧命者也。彼
皆不知二种根本妄意欲成菩提。犹煮沙成馔岂
可得乎。馔熟食也。
○二正明。】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
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
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初根本中言攀缘心者。思量分别之心至下文咄
破者是也。如见色之后自谓见色闻声之后自谓
闻声。乃以第二念追缘第一念中所历之事。故号
攀缘心。众生轮回生死由此心不绝之故。以此心
是著相之心。著相则生痴爱。由痴爱故便入生死。
其事了然。下阿难云。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
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亦由此心。若此非心我乃
无心同于土木。岂非执此为自性耶。二示菩提涅
槃根本。菩提智德。涅槃断德。众生本具二德不假
修成无始巳然是根本也。而指阿难现前识精元
明者。所谓无明即法性。而观现前一念识心。即显
同条。如恶叉果一枝三子常聚不离。故令众生流
转三有。如来先示此者以见众生执妄心为自性。
是颠倒也。次示修行岐路。藏通佛果权教所说皆
非无上菩提。声闻缘觉保證涅槃未免沉空滞寂。
外道即六师之类。诸天以十善为宗。魔罗此云杀
者。盖自谓成无上道耽荒五欲断人慧命者也。彼
皆不知二种根本妄意欲成菩提。犹煮沙成馔岂
可得乎。馔熟食也。
○二正明。】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
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
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初根本中言攀缘心者。思量分别之心至下文咄
破者是也。如见色之后自谓见色闻声之后自谓
闻声。乃以第二念追缘第一念中所历之事。故号
攀缘心。众生轮回生死由此心不绝之故。以此心
是著相之心。著相则生痴爱。由痴爱故便入生死。
其事了然。下阿难云。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
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亦由此心。若此非心我乃
无心同于土木。岂非执此为自性耶。二示菩提涅
槃根本。菩提智德。涅槃断德。众生本具二德不假
修成无始巳然是根本也。而指阿难现前识精元
明者。所谓无明即法性。而观现前一念识心。即显
卷一 第 622a 页 X15-0622.png
不思议境是也。或云识精是八识元明是九识。恐
未必然。何者。第二卷云。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
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下文明元是
第二月则今元明其义亦然。盖攀缘心是月影。今
精明是第二月皆非第一月也。识体深细名精。未
杂思量分别故曰元明。若于此而起攀缘。全成生
死根本。若于此不起攀缘。则尘劳即是智慧。生死
即是涅槃。故指为二转依号焉。言能生诸缘者。从
见色闻声后。人必自谓见色闻声。非攀缘从此起
耶。言缘所遗者有二义。一显攀缘若起即失真体。
二显真体元非攀缘。故为诸缘所遗。由众生下结
过。无明全是智慧故曰本明。涅槃经云。无明明者
即毕竟空是此义也。既遗此体遂为根尘埋没言
思缠扰。本无生死而为生死所缚名枉入诸趣。良
可悲夫。问。前巳云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今何
复出二种根本耶。答。前欲示三摩提之宗。先示常
住真心之体。令成空前之假。盖必得体而后可以
成宗也。今欲示奢摩他之宗。复示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令成从假入空之观。前云用诸妄想。此中云
用攀缘心为自性。前云常住真心。今示识精元明
为智断体。广前所说所指更切。
○二明奢摩他路
又二一双徵心目。】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
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
未必然。何者。第二卷云。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
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下文明元是
第二月则今元明其义亦然。盖攀缘心是月影。今
精明是第二月皆非第一月也。识体深细名精。未
杂思量分别故曰元明。若于此而起攀缘。全成生
死根本。若于此不起攀缘。则尘劳即是智慧。生死
即是涅槃。故指为二转依号焉。言能生诸缘者。从
见色闻声后。人必自谓见色闻声。非攀缘从此起
耶。言缘所遗者有二义。一显攀缘若起即失真体。
二显真体元非攀缘。故为诸缘所遗。由众生下结
过。无明全是智慧故曰本明。涅槃经云。无明明者
即毕竟空是此义也。既遗此体遂为根尘埋没言
思缠扰。本无生死而为生死所缚名枉入诸趣。良
可悲夫。问。前巳云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今何
复出二种根本耶。答。前欲示三摩提之宗。先示常
住真心之体。令成空前之假。盖必得体而后可以
成宗也。今欲示奢摩他之宗。复示菩提涅槃元清
净体。令成从假入空之观。前云用诸妄想。此中云
用攀缘心为自性。前云常住真心。今示识精元明
为智断体。广前所说所指更切。
○二明奢摩他路
又二一双徵心目。】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
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
卷一 第 622b 页 X15-0622.png
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
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
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
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阿难言。如
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
将为心。」
【前示常住真心后即云有三摩提。今示二种根本
后即云奢摩他路。皆是约体以明宗也。此下经文
权实并谈。实则圆三观。权则先明空理。云欲知奢
摩他路指空明矣。当机请妙三观故以圆酬。带初
方便故以权酬。非权无以入实非实无以究竟。进
退明之经文甚显。出生死者空观之力也。今复问
下有四问答。初屈五轮指者。或云如来五指有地
水火风空五相在其指端此五皆称轮也。举臂屈
指而问见者示奢摩他观之所依也。即呈拳。示掌。
举青莲。竖一指。要当人直荐本明之法耳。藏教空
理见闻冥寂。今指见体为常住真心即超小教。阿
难言见未出常情。次问汝何所见者。即问汝见个
甚么之意。答曜心目者。眼非知。意非见。合而言之
双曜心目也。三四问答。分目与心为二番。世尊问
谁见正问能见者是谁。亦即念佛者是谁。而答眼
见则阿难谬矣。见即是心可云眼乎。其病在不离
根尘也。此等问辞及下一喝并上现瑞皆不落言
思之真谛也。岂惟下之一喝方是真谛乎。佛不即
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
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
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阿难言。如
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
将为心。」
【前示常住真心后即云有三摩提。今示二种根本
后即云奢摩他路。皆是约体以明宗也。此下经文
权实并谈。实则圆三观。权则先明空理。云欲知奢
摩他路指空明矣。当机请妙三观故以圆酬。带初
方便故以权酬。非权无以入实非实无以究竟。进
退明之经文甚显。出生死者空观之力也。今复问
下有四问答。初屈五轮指者。或云如来五指有地
水火风空五相在其指端此五皆称轮也。举臂屈
指而问见者示奢摩他观之所依也。即呈拳。示掌。
举青莲。竖一指。要当人直荐本明之法耳。藏教空
理见闻冥寂。今指见体为常住真心即超小教。阿
难言见未出常情。次问汝何所见者。即问汝见个
甚么之意。答曜心目者。眼非知。意非见。合而言之
双曜心目也。三四问答。分目与心为二番。世尊问
谁见正问能见者是谁。亦即念佛者是谁。而答眼
见则阿难谬矣。见即是心可云眼乎。其病在不离
根尘也。此等问辞及下一喝并上现瑞皆不落言
思之真谛也。岂惟下之一喝方是真谛乎。佛不即
卷一 第 622c 页 X15-0622.png
斥。而复问以何为心。欲彰重迷以斥之耳。至以能
推为心则迷甚矣。其病在不离思量也。前文曰由
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佛指其为贼所侵。今
经七番穷逐。妄想之贼现矣。故佛即施致太平之
剑。直与一喝斩断思量命根也。
○二斥妄辨真二。
一斥妄心。次辨真心。所斥即第一生死根本也。所
辨即第二菩提涅槃根本也。初中三一咄破。】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性相二空为入真之要道。前破妄心之处虽不在
内外中间但是破自他共无因之性耳。而一念推
测之心尚未能除。犹存其相。故佛以师子奋迅之
威震声一喝曰咄。此非汝心。此所谓命根下杀一
刀也。故知思量推度必宜急断。起信云若离于念
名为得入。又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
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
法身。又云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据起信
文。知意根断绝方合真谛。是谓真谛破相之道也。
夫定此一喝为真谛。禅教两宗皆有疑议。禅人谓
一咄上多立名相。教师谓言语法何指为真。殊不
知此一喝非语言。而真谛非名相也。正如说药人
真药现前反不能识。盖当机既蒙多番穷逐。至此
则羽翼巳去巢穴亦空。惟现前一念思量命根未
断。若再施有意味之法语则更引起当人思量妄
念而不能断。所谓重增迷闷矣。故佛直与无意味
推为心则迷甚矣。其病在不离思量也。前文曰由
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佛指其为贼所侵。今
经七番穷逐。妄想之贼现矣。故佛即施致太平之
剑。直与一喝斩断思量命根也。
○二斥妄辨真二。
一斥妄心。次辨真心。所斥即第一生死根本也。所
辨即第二菩提涅槃根本也。初中三一咄破。】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性相二空为入真之要道。前破妄心之处虽不在
内外中间但是破自他共无因之性耳。而一念推
测之心尚未能除。犹存其相。故佛以师子奋迅之
威震声一喝曰咄。此非汝心。此所谓命根下杀一
刀也。故知思量推度必宜急断。起信云若离于念
名为得入。又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
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
法身。又云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据起信
文。知意根断绝方合真谛。是谓真谛破相之道也。
夫定此一喝为真谛。禅教两宗皆有疑议。禅人谓
一咄上多立名相。教师谓言语法何指为真。殊不
知此一喝非语言。而真谛非名相也。正如说药人
真药现前反不能识。盖当机既蒙多番穷逐。至此
则羽翼巳去巢穴亦空。惟现前一念思量命根未
断。若再施有意味之法语则更引起当人思量妄
念而不能断。所谓重增迷闷矣。故佛直与无意味
卷一 第 623a 页 X15-0623.png
难思量之一喝。竟斩断当人念想攀缘之妄而使
无可凑泊商量。凑泊攀缘之妄绝功由一咄。名真
谛破相。则此一喝即不思议境也。即第一义谛也。
虽似语言音声。不落音声语言之相。若从一咄之
下剿绝妄情即金刚王宝剑。若一切攀缘心不能
及即踞地师子。在凡情认为一喝在如来则全体
大用即一喝不作一喝用。当机于此一喝下有领
有不领。领有浅深之殊。如阿难云我乃无心同于
土木。即探竿影草。一咄之下和盘托出家珍。即是
体。因机叩而遽施。即是用。须知如前所列。有无量
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闻此一咄顿断相心直證无
生者不可算数。及东土吐舌耳聋者。皆上根利智。
因此喝而深契不思议境故曰真谛。又岂语言名
相法哉。惟阿难尘相未忘秪作得个探竿影草耳。
又佛言此非汝心正指体上之妄非心。非指六识
心王为非心也。妄去真现即识即智何曾有二哉。
如大纲中说。然当机既示为迷惑。未断攀缘。故佛
于今文示离思量。至后辨见示离根尘。应机之序。
又如是耳。若近日交光谓一念未生正是根相。此
别据眼根而起妄计。不知见根闻根亦须脱去。况
一念未生又安有根相耶。
○二惊问。】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矍然遽视貌。阿难见佛前来推穷并无怒意。忽闻
咄破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遽视如来避坐而问。
无可凑泊商量。凑泊攀缘之妄绝功由一咄。名真
谛破相。则此一喝即不思议境也。即第一义谛也。
虽似语言音声。不落音声语言之相。若从一咄之
下剿绝妄情即金刚王宝剑。若一切攀缘心不能
及即踞地师子。在凡情认为一喝在如来则全体
大用即一喝不作一喝用。当机于此一喝下有领
有不领。领有浅深之殊。如阿难云我乃无心同于
土木。即探竿影草。一咄之下和盘托出家珍。即是
体。因机叩而遽施。即是用。须知如前所列。有无量
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闻此一咄顿断相心直證无
生者不可算数。及东土吐舌耳聋者。皆上根利智。
因此喝而深契不思议境故曰真谛。又岂语言名
相法哉。惟阿难尘相未忘秪作得个探竿影草耳。
又佛言此非汝心正指体上之妄非心。非指六识
心王为非心也。妄去真现即识即智何曾有二哉。
如大纲中说。然当机既示为迷惑。未断攀缘。故佛
于今文示离思量。至后辨见示离根尘。应机之序。
又如是耳。若近日交光谓一念未生正是根相。此
别据眼根而起妄计。不知见根闻根亦须脱去。况
一念未生又安有根相耶。
○二惊问。】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矍然遽视貌。阿难见佛前来推穷并无怒意。忽闻
咄破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遽视如来避坐而问。
卷一 第 623b 页 X15-0623.png
妙玄云。痴犬逐块徒自疲劳。块终不绝。如黠师子
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阿难被咄当忽悟
自心不从人得。则如师子放块咬人。吐舌耳聋深
入不暇。今恋恋于妄心而复问当名何等。与逐块
何异乎。
○三显示。】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
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初句明妄心所从来。前尘者。目前所对之五尘也。
第二卷云。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
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
留碍。此文但指目前所对为前尘。然前尘实通五
尘也。前尘巳是虚妄之相。又于相上起想成今妄
心。次句明妄心功能。惑者谓使人不知也。妄心是
生灭法。力能惑乱真性不生不灭而使人不知。由
汝下明妄认受轮。此正前文所谓用攀缘心为自
性名无始生死根本也。夫六识是贼。性如父。心如
子。今以攀缘为巳心即认贼为子。损法财失慧命
莫不由兹皆是贼义。以不知不生灭法而失元来
常住慧命。妄心所惑岂非贼乎。轮转之根实在于
此。据此文知前生死根本当指见思第六识心审
矣。
○次辨真心二一疑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
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
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
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阿难被咄当忽悟
自心不从人得。则如师子放块咬人。吐舌耳聋深
入不暇。今恋恋于妄心而复问当名何等。与逐块
何异乎。
○三显示。】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
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初句明妄心所从来。前尘者。目前所对之五尘也。
第二卷云。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
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
留碍。此文但指目前所对为前尘。然前尘实通五
尘也。前尘巳是虚妄之相。又于相上起想成今妄
心。次句明妄心功能。惑者谓使人不知也。妄心是
生灭法。力能惑乱真性不生不灭而使人不知。由
汝下明妄认受轮。此正前文所谓用攀缘心为自
性名无始生死根本也。夫六识是贼。性如父。心如
子。今以攀缘为巳心即认贼为子。损法财失慧命
莫不由兹皆是贼义。以不知不生灭法而失元来
常住慧命。妄心所惑岂非贼乎。轮转之根实在于
此。据此文知前生死根本当指见思第六识心审
矣。
○次辨真心二一疑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
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
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
卷一 第 623c 页 X15-0623.png
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
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
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
示未悟。」
【此问最有关系。大凡人情必得真心方舍妄心。阿
难尚未得真遽欲舍妄势必不能故发此问。初明
善行由心。言令我出家者。谓因爱佛而佛命我出
家也。以爱一佛遂欲遍事诸佛及善知识因发勇
猛而行善行。此心之功也。次明恶行由心。谤法与
爱佛供养相反。断善与行善相反。是心之罪也。若
此下。明无心即同土木。阿难谓除推度心则更无
心便与土木相类。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是释上同
于土木。谓何故同于土木。以离觉知更无心故。我
实惊怖明矍然避席之意也。阿难此问亦似因咽
废食。如来虽示推测非心。然发心行善未必皆属
推测。须知纷然思议中元有不思之体。即是真心。
今时讲者但知佛破六识非心。后显见性是心。不
知佛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惟心所现。巳明六识
元是真心。此是圆义。后明见性是心。自属别义。经
意难知。可妄判耶。
○二开示有三番进否。三番中
初番先略示圆心。次别显见性。初文为二一略示
惟心又二一显惟心。】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
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
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
示未悟。」
【此问最有关系。大凡人情必得真心方舍妄心。阿
难尚未得真遽欲舍妄势必不能故发此问。初明
善行由心。言令我出家者。谓因爱佛而佛命我出
家也。以爱一佛遂欲遍事诸佛及善知识因发勇
猛而行善行。此心之功也。次明恶行由心。谤法与
爱佛供养相反。断善与行善相反。是心之罪也。若
此下。明无心即同土木。阿难谓除推度心则更无
心便与土木相类。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是释上同
于土木。谓何故同于土木。以离觉知更无心故。我
实惊怖明矍然避席之意也。阿难此问亦似因咽
废食。如来虽示推测非心。然发心行善未必皆属
推测。须知纷然思议中元有不思之体。即是真心。
今时讲者但知佛破六识非心。后显见性是心。不
知佛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惟心所现。巳明六识
元是真心。此是圆义。后明见性是心。自属别义。经
意难知。可妄判耶。
○二开示有三番进否。三番中
初番先略示圆心。次别显见性。初文为二一略示
惟心又二一显惟心。】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
卷一 第 624a 页 X15-0624.png
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此第一番开示唯心进明圆理也。夫世尊岂欲指
见为心。正欲显诸法唯心耳。因何难不解故退指
见性是心。今之所示。正是圆宗。此后共有三番进
否。进则明圆。否则明别。然后广明如来藏理。文初
云开示等者。谓下文所说是以圆教开示阿难大
众也。无生法忍者。悟惟心之旨不见有一法生不
见有一法灭称无生法忍。师子座者。座无师子之
形。但有所表。大论云佛是人中师子。故佛所坐名
师子座。佛之所说名师子吼。如来常说者正标宗
旨。前既以推穷者为非心则今所云心必是真心。
据后文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必是真心也。诸
法生起更无别体惟是心现则无非常住。既皆常
住即自心本具诸法。故所造法全能造心。盖此文
正明圆融三谛。诸法所生假也。惟心中也。所现者
现如镜像不实空也。三谛在一心中。莫非常住皆
是真心。即酬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之请。而古人谓
真心为妄所熏变起根身器界一切俗法。真心是
空。俗法是不空。此二不二遂成中道。若尔。真心是
妙。俗法不妙。俗既不妙。惟应存真。三观之中独存
一观而巳。今谓古人所说于二造中但得事造之
义。而事造全由理具。具故能造。名为理造。如此方
合华严心造之旨。观今文岂不宛然具二义耶。如
云诸法所生事造也。惟心所现理造也。事造即理
【此第一番开示唯心进明圆理也。夫世尊岂欲指
见为心。正欲显诸法唯心耳。因何难不解故退指
见性是心。今之所示。正是圆宗。此后共有三番进
否。进则明圆。否则明别。然后广明如来藏理。文初
云开示等者。谓下文所说是以圆教开示阿难大
众也。无生法忍者。悟惟心之旨不见有一法生不
见有一法灭称无生法忍。师子座者。座无师子之
形。但有所表。大论云佛是人中师子。故佛所坐名
师子座。佛之所说名师子吼。如来常说者正标宗
旨。前既以推穷者为非心则今所云心必是真心。
据后文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必是真心也。诸
法生起更无别体惟是心现则无非常住。既皆常
住即自心本具诸法。故所造法全能造心。盖此文
正明圆融三谛。诸法所生假也。惟心中也。所现者
现如镜像不实空也。三谛在一心中。莫非常住皆
是真心。即酬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之请。而古人谓
真心为妄所熏变起根身器界一切俗法。真心是
空。俗法是不空。此二不二遂成中道。若尔。真心是
妙。俗法不妙。俗既不妙。惟应存真。三观之中独存
一观而巳。今谓古人所说于二造中但得事造之
义。而事造全由理具。具故能造。名为理造。如此方
合华严心造之旨。观今文岂不宛然具二义耶。如
云诸法所生事造也。惟心所现理造也。事造即理
卷一 第 624b 页 X15-0624.png
造。全妄即真。故曰诸法皆真心所现。理造即事造。
则事造一念中亦具十界因果。故荆溪云惟心之
言岂惟真心也。问。释今经文云惟真心。其义巳足。
何故复云惟妄心耶。答。观二卷云色身外暨山河
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是惟真心。后八卷
云。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发爱涎举体光润。据此。
岂无惟妄心之义乎。同在一经。义不可缺。如人多
饶财宝遇不肖子便成浪用。岂得非长者之物。故
不立妄具则真具义亦不全。工夫之要在达妄即
真。所以先云惟真心耳。孤山曰。一切因果即十界
正报。世界微尘即十界依报。此释上诸法所生也。
因心成体此释上惟心所现也。即中云。正报惟心
故成百界千如。依报惟心故名无情有性。正报为
能依。依报为所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
此文因阿难疑心无体。遂特揭之以树宗旨。其语
甚略。至第二番明圆理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
所缘法惟心所现等文。方是畅明今义。
○二举物
况。】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
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
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一切所有遍该万物。乃至草叶有根种。缕结因丝
麻。故咸有体性。又涅槃说空有四名谓虚空无所
有。不动。无碍。貌者。如杂集论说空一显色。论云显
则事造一念中亦具十界因果。故荆溪云惟心之
言岂惟真心也。问。释今经文云惟真心。其义巳足。
何故复云惟妄心耶。答。观二卷云色身外暨山河
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是惟真心。后八卷
云。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发爱涎举体光润。据此。
岂无惟妄心之义乎。同在一经。义不可缺。如人多
饶财宝遇不肖子便成浪用。岂得非长者之物。故
不立妄具则真具义亦不全。工夫之要在达妄即
真。所以先云惟真心耳。孤山曰。一切因果即十界
正报。世界微尘即十界依报。此释上诸法所生也。
因心成体此释上惟心所现也。即中云。正报惟心
故成百界千如。依报惟心故名无情有性。正报为
能依。依报为所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
此文因阿难疑心无体。遂特揭之以树宗旨。其语
甚略。至第二番明圆理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
所缘法惟心所现等文。方是畅明今义。
○二举物
况。】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
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
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一切所有遍该万物。乃至草叶有根种。缕结因丝
麻。故咸有体性。又涅槃说空有四名谓虚空无所
有。不动。无碍。貌者。如杂集论说空一显色。论云显
卷一 第 624c 页 X15-0624.png
色岂非貌耶。子书云。苍苍者其正色亦貌也。空无
体而有名貌。亦体之类也。以此况显真心。毕竟有
体。三谛无形。故曰清净。妙谓非三非一。净即是空。
明即是假。心性即中。性一切心者。谓为十界心之
本性。如辅行云十界诸法皆以三谛为不改之性。
正此义也。如此清净之心岂无体耶。上约圆法开
示。所以解阿难之疑也。
○二明妄无体又二一斥
妄次结过初又二一正斥二即时阿难下默领初
又二一明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
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
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初句牒计。坚执不舍故云执吝。初心在缘名觉细
心分别名观即指前推穷之心也。此心至全性反
显离尘无体。色香味触。先举四尘。声尘则在下文
明之。五根各缘一尘。意则总缘诸尘故曰诸尘事
业。业者谓外尘牵心而有业用也。据法相说。意根
不能自缘外尘。或与五识同时而缘。或相续而起
分别。总皆因尘而有。若依他有。大半诸尘所成。岂
离尘而有全性乎。故佛反说若离尘有性即是心
也。如汝下。正明离尘无性。声是耳家之尘。闻声时
有同时意识起。与耳识同缘声尘。是随念分别。若
以后念缘前声尘名独影境。是计度分别。闻声尚
体而有名貌。亦体之类也。以此况显真心。毕竟有
体。三谛无形。故曰清净。妙谓非三非一。净即是空。
明即是假。心性即中。性一切心者。谓为十界心之
本性。如辅行云十界诸法皆以三谛为不改之性。
正此义也。如此清净之心岂无体耶。上约圆法开
示。所以解阿难之疑也。
○二明妄无体又二一斥
妄次结过初又二一正斥二即时阿难下默领初
又二一明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
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
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
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初句牒计。坚执不舍故云执吝。初心在缘名觉细
心分别名观即指前推穷之心也。此心至全性反
显离尘无体。色香味触。先举四尘。声尘则在下文
明之。五根各缘一尘。意则总缘诸尘故曰诸尘事
业。业者谓外尘牵心而有业用也。据法相说。意根
不能自缘外尘。或与五识同时而缘。或相续而起
分别。总皆因尘而有。若依他有。大半诸尘所成。岂
离尘而有全性乎。故佛反说若离尘有性即是心
也。如汝下。正明离尘无性。声是耳家之尘。闻声时
有同时意识起。与耳识同缘声尘。是随念分别。若
以后念缘前声尘名独影境。是计度分别。闻声尚
卷一 第 625a 页 X15-0625.png
非实有。影事那得是真。纵灭等者谓不但有意所
缘皆是虚妄。纵六识皆灭犹缘法尘。大论曰眼曰
见。耳曰闻。鼻舌身曰觉。意曰知。今云灭者似是深
定境界。而古人以为散位独头。以定中亦缘性境。
何但影事。其说亦是。然据后文云现前虽成九次
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今恐指次第定中六识
渐灭。至灭尽定受想不行。佛名此定为内守幽閒。
以无六尘粗相故曰幽閒。虽灭受想心王尚在。所
对正是法尘。有灭有守。岂非分别。能缘为分别所
缘为影事。盖是五尘俱灭之影。是事而非理也。以
定中亦有比量。故名分别影事。况未阶此定而推
穷寻逐非影事而何。
○二敕揣摩。】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
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
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證无生法忍。」
【敕者诫敕。荆公云此亦是心。然达本心则此心是
妄。然前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岂分别反在惟
心之外。然果悟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则此心即性
识。阿难未悟不可认妄为真。须自揣摩前文先反
显妄心无体。次正释离尘无性。今复同前者劝其
依佛语而揣摩也。若离下反显。既云分别即依前
尘便非真心。故此句是反显也。佛作此语者。意显
离尘独立方是真心耳。若分下正释。五根所对名
缘皆是虚妄。纵六识皆灭犹缘法尘。大论曰眼曰
见。耳曰闻。鼻舌身曰觉。意曰知。今云灭者似是深
定境界。而古人以为散位独头。以定中亦缘性境。
何但影事。其说亦是。然据后文云现前虽成九次
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今恐指次第定中六识
渐灭。至灭尽定受想不行。佛名此定为内守幽閒。
以无六尘粗相故曰幽閒。虽灭受想心王尚在。所
对正是法尘。有灭有守。岂非分别。能缘为分别所
缘为影事。盖是五尘俱灭之影。是事而非理也。以
定中亦有比量。故名分别影事。况未阶此定而推
穷寻逐非影事而何。
○二敕揣摩。】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
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
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證无生法忍。」
【敕者诫敕。荆公云此亦是心。然达本心则此心是
妄。然前文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岂分别反在惟
心之外。然果悟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则此心即性
识。阿难未悟不可认妄为真。须自揣摩前文先反
显妄心无体。次正释离尘无性。今复同前者劝其
依佛语而揣摩也。若离下反显。既云分别即依前
尘便非真心。故此句是反显也。佛作此语者。意显
离尘独立方是真心耳。若分下正释。五根所对名
卷一 第 625b 页 X15-0625.png
为前尘。而意识缘落谢影子名分别影事。前因声
分别犹属随念分别。今此正判推穷之心全属计
度分别。古人以为散位独头是巳。尘非下明执妄
成失。心虽赖尘而尘非常住。除生住巳即是异灭。
变即异也。此时如形亡影灭安有心乎。真心即法
身。若以无常为真心者。义合法身同于断灭。法身
既灭智照亦不能起。其谁修惟心之道而證无生
法忍耶。佛意在进明圆理。故结语及之。
○二默领。】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上闻开示圆心茫然不解。及斥妄心无体自亦知
非。泐潭云所执既消。故云自失。
○二结过。】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
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人指前三果。前云灭一切见闻觉知。故以九次
第定当之。九次第定三果巳成。位当身證。修此定
者。必先修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如初背
舍位在初禅。第二背舍位在二禅。三净背舍位在
三禅四禅。次历四空。第八是灭尽定总名八背舍。
此观禅也。上来虽得八禅。入则有间。今欲纯熟重
从初禅至灭尽定。次第而入。中间更无散心。令不
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此练禅也。释要云灭尽定
者。灭六全分尽七染分也。四果漏尽义当空观巳
成。故不执生死妄想。三果后心。妄想未尽。未成罗
分别犹属随念分别。今此正判推穷之心全属计
度分别。古人以为散位独头是巳。尘非下明执妄
成失。心虽赖尘而尘非常住。除生住巳即是异灭。
变即异也。此时如形亡影灭安有心乎。真心即法
身。若以无常为真心者。义合法身同于断灭。法身
既灭智照亦不能起。其谁修惟心之道而證无生
法忍耶。佛意在进明圆理。故结语及之。
○二默领。】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上闻开示圆心茫然不解。及斥妄心无体自亦知
非。泐潭云所执既消。故云自失。
○二结过。】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
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人指前三果。前云灭一切见闻觉知。故以九次
第定当之。九次第定三果巳成。位当身證。修此定
者。必先修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如初背
舍位在初禅。第二背舍位在二禅。三净背舍位在
三禅四禅。次历四空。第八是灭尽定总名八背舍。
此观禅也。上来虽得八禅。入则有间。今欲纯熟重
从初禅至灭尽定。次第而入。中间更无散心。令不
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此练禅也。释要云灭尽定
者。灭六全分尽七染分也。四果漏尽义当空观巳
成。故不执生死妄想。三果后心。妄想未尽。未成罗
卷一 第 625c 页 X15-0625.png
汉。阿难亦在学人数中。故结斥之。今谓九次第定。
内外俱修。内弟子在初果位中巳断现前生灭妄
见。从修道巳去不同性解脱人缘空直入烧灭骨
人。故重修观禅。九次第定断八十一品思惑。方得
漏尽成俱解脱罗汉。若外人但知修六行观厌下
忻上。全用见妄而灭思惑。此则九次第定虽成未
断思惑。故虽成上定。漏不尽果不成。如本断超人
见思齐断。其位退下是也。两个虽字极是吃紧处。
正显成罗汉得圣果有馀。而反为不足不成者。见
妄不除故也。予释恰与长水疏云凡夫所修随禅
感果不出三界义合。上第一番据圆破妄。略示圆
心竟。
○二别显见性。前文破妄心以显真心。如经
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世界因果因心成体。其辞
虽少。其旨极圆。昧者不悟圆旨似但破妄而未显
真。故阿难至此重复悔过哀请。佛不得巳而辨见
性于义为别。此圆教之否也。古今解者谓前破妄
心巳竟。从此处起文明见性。谁曰不然。然进圆退
别其义不明。夫以别为圆势必至并圆成别。今使
圆别分途其理不滥。如华严顿教尚兼别明圆。况
阿难请示最初方便暂用别教非屈经旨。然进否
中忽别而又忽圆者。即大部所立圆接别通之义
也。文分二一重哀请。】
「阿难闻巳。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内外俱修。内弟子在初果位中巳断现前生灭妄
见。从修道巳去不同性解脱人缘空直入烧灭骨
人。故重修观禅。九次第定断八十一品思惑。方得
漏尽成俱解脱罗汉。若外人但知修六行观厌下
忻上。全用见妄而灭思惑。此则九次第定虽成未
断思惑。故虽成上定。漏不尽果不成。如本断超人
见思齐断。其位退下是也。两个虽字极是吃紧处。
正显成罗汉得圣果有馀。而反为不足不成者。见
妄不除故也。予释恰与长水疏云凡夫所修随禅
感果不出三界义合。上第一番据圆破妄。略示圆
心竟。
○二别显见性。前文破妄心以显真心。如经
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世界因果因心成体。其辞
虽少。其旨极圆。昧者不悟圆旨似但破妄而未显
真。故阿难至此重复悔过哀请。佛不得巳而辨见
性于义为别。此圆教之否也。古今解者谓前破妄
心巳竟。从此处起文明见性。谁曰不然。然进圆退
别其义不明。夫以别为圆势必至并圆成别。今使
圆别分途其理不滥。如华严顿教尚兼别明圆。况
阿难请示最初方便暂用别教非屈经旨。然进否
中忽别而又忽圆者。即大部所立圆接别通之义
也。文分二一重哀请。】
「阿难闻巳。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
卷一 第 626a 页 X15-0626.png
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
如来哀悯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此请与前请义同意异。前是三摩提假观之后请
开奢摩他入真之路。今所请示寂常心性即奢摩
他所契之理。是义同也。但前虽请奢摩他而佛示
诸法唯心之旨属圆三观。阿难闻巳仍不知真心
体性故今求开见道之眼。则意异也。自我等者。出
家禀戒虽可从佛。定慧必由自修。岂可望如来惠
我耶。失我下有两重法喻。初失心喻。失本心如舍
父。徒出家如穷子。不入道如逃逝也。今日下次多
闻喻。多闻如说食。若不修行喻终不能饱。二障者。
谓烦恼障。所知障。古今诸师依地持论云。二乘无
漏人无我智为烦恼障净智。佛菩萨法无我智为
智障净智。又云断爱故得心解脱烦恼障净。断无
明故得智解脱所知障净。若以二障配二惑。烦恼
是见思惑。所知是尘沙无明惑。玄签云二障者。烦
恼障。及智障。具如止观引达磨郁多罗释。今师依
大品大论开为三惑。是故智障兼于事理。障事智
者是尘沙惑。障理智者是无明惑。若通俗解者。见
思粗惑。能令心烦使心作恼为二乘人无我智之
障。故云烦恼障也。所知者。指佛菩萨法无我智为
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
如来哀悯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此请与前请义同意异。前是三摩提假观之后请
开奢摩他入真之路。今所请示寂常心性即奢摩
他所契之理。是义同也。但前虽请奢摩他而佛示
诸法唯心之旨属圆三观。阿难闻巳仍不知真心
体性故今求开见道之眼。则意异也。自我等者。出
家禀戒虽可从佛。定慧必由自修。岂可望如来惠
我耶。失我下有两重法喻。初失心喻。失本心如舍
父。徒出家如穷子。不入道如逃逝也。今日下次多
闻喻。多闻如说食。若不修行喻终不能饱。二障者。
谓烦恼障。所知障。古今诸师依地持论云。二乘无
漏人无我智为烦恼障净智。佛菩萨法无我智为
智障净智。又云断爱故得心解脱烦恼障净。断无
明故得智解脱所知障净。若以二障配二惑。烦恼
是见思惑。所知是尘沙无明惑。玄签云二障者。烦
恼障。及智障。具如止观引达磨郁多罗释。今师依
大品大论开为三惑。是故智障兼于事理。障事智
者是尘沙惑。障理智者是无明惑。若通俗解者。见
思粗惑。能令心烦使心作恼为二乘人无我智之
障。故云烦恼障也。所知者。指佛菩萨法无我智为
卷一 第 626b 页 X15-0626.png
所知。无明未断能障此智故云所知障也。寂常心
性者。寂谓寂静。常是常住。心谓随缘之能。性是不
变之体。即奢摩他止观所契也。夫心性之言本在
于中。而今属空者。奢摩是空所依。与中不隔。岂与
小乘空观同耶。穷露者。如穷子背父则奔走长途
风餐露宿。约法则以不识本心无慧行食行行衣
曰穷。常在生死曰露。发妙心开道眼元非二事。下
文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则显见即显心也。元明
之体不可思议名妙明心。道眼者见道之眼。
○二
正开示二一现瑞许说二一现瑞。】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
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
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前光从口冠戴一经。今光从胸必表从心显见。百
千色者。表说三科七大即万行也。普遍十方灌如
来顶者。表此法门是大佛顶也。普佛世界显真性
无所不遍即大义也。时会当获此益故旋至阿难
等耳。卐字。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亦云吉祥海
云。是吉祥万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以是吉
祥万德所集故也。华严如来相海品云。如来胸臆
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摩尼宝华以为
庄严。放一切宝光。
○二许说。】
「佛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
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性者。寂谓寂静。常是常住。心谓随缘之能。性是不
变之体。即奢摩他止观所契也。夫心性之言本在
于中。而今属空者。奢摩是空所依。与中不隔。岂与
小乘空观同耶。穷露者。如穷子背父则奔走长途
风餐露宿。约法则以不识本心无慧行食行行衣
曰穷。常在生死曰露。发妙心开道眼元非二事。下
文云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则显见即显心也。元明
之体不可思议名妙明心。道眼者见道之眼。
○二
正开示二一现瑞许说二一现瑞。】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
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
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前光从口冠戴一经。今光从胸必表从心显见。百
千色者。表说三科七大即万行也。普遍十方灌如
来顶者。表此法门是大佛顶也。普佛世界显真性
无所不遍即大义也。时会当获此益故旋至阿难
等耳。卐字。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亦云吉祥海
云。是吉祥万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以是吉
祥万德所集故也。华严如来相海品云。如来胸臆
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摩尼宝华以为
庄严。放一切宝光。
○二许说。】
「佛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
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卷一 第 626c 页 X15-0626.png
【如来之意在明圆顿故名大法幢。幢表摧邪立正。
建者竖也。次明见性是心。指此心为妙微密性净
明心。指此见为清净眼耳。云亦令者即兼明教也。
妙者忘相之义。下文云奢摩他微密观照。例今妙
微密等。亦属奢摩慧眼所见云微密也。奢摩所照
乃本性净明之心不假修成。而云清净眼者。谓见
离根尘即清净矣。上文请发妙明心。故今云获妙
微密惟净明心。上文云道眼。今云清净眼。上来现
瑞许说虽在别明见性科内义通圆别。文意岂有
隔耶。
○二正辨见性。古人云先破妄心。次破妄见
者。以前破妄心且离缘尘分别想相而未能知心
性常住。今破妄见则引盲人瞩暗等以彰见性不
灭。乃至举手飞光皆显性无摇动。当知如来自浅
而深示阿难奢摩他路也。即中云阿难执目在面
而心在内。故对机而说宜先破妄心次辨见性似
有两意。若就如来说意不过前破妄心次显真心
岂有二耶。然文意总归圆融。而以此为别者。前显
心则云诸法唯心。今辨见则云头自动摇见无所
动。手自开合见无舒卷。其以动摇对不动摇舒卷
对不舒卷明矣。又云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
皱。皱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其以变易对不
变易。生灭对不生灭又明矣。故此是第一番退明
别教。盖非别无以辨见。见性之后诸法皆常。岂非
别教为圆教之门乎。交光不知教分权实于此后
卷一 第 627a 页 X15-0627.png
作十重显见之科。是为平头十王。略无统摄。所不
取焉。又古人云破妄见显真见。交光独云。此是显
见不是破见。又云破识心而不用。取根性为因心。
夫显见但是立义之偏。取根足见悟门之谬。如今
文中取盲人瞩暗验见性无亏。彼盲人眼根巳坏
而见性宛然则巳脱于根尘之外。交光反云是取
根中之性可乎。况众生见闻之性虽曰在六根中
而未始少带根尘。佛因钝根不解不得巳而取盲
人为例。所以建首辨见即离根尘。如云前尘自暗
见何亏损离尘也。见性是心非眼离根也。若恋恋
于六根。正如净名诃云。若求见闻觉知。是则见闻
觉知非求法也。若脱根尘。方是以不生灭心为本
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證。此是要义不得不辨。又
先破后立法门常规。古人云破妄显真言实不谬。
如经中明眼不能见见者是心。岂非破妄见显真
见耶。交光不知此义反欲取根。又云带妄显真。夫
妄何物而可带乎。岂非外道邪常旧医乳药乎。但
若破若显义似相违。今云辨见即兼之矣。科分三
一示见性是心次明见性不变三明见性常住初
中三一徵定拳见于中先问。】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
成拳。汝将谁见。」
【首句总。下三句别。总中见之一字是文正意。前阿
难言我见世尊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故
取焉。又古人云破妄见显真见。交光独云。此是显
见不是破见。又云破识心而不用。取根性为因心。
夫显见但是立义之偏。取根足见悟门之谬。如今
文中取盲人瞩暗验见性无亏。彼盲人眼根巳坏
而见性宛然则巳脱于根尘之外。交光反云是取
根中之性可乎。况众生见闻之性虽曰在六根中
而未始少带根尘。佛因钝根不解不得巳而取盲
人为例。所以建首辨见即离根尘。如云前尘自暗
见何亏损离尘也。见性是心非眼离根也。若恋恋
于六根。正如净名诃云。若求见闻觉知。是则见闻
觉知非求法也。若脱根尘。方是以不生灭心为本
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證。此是要义不得不辨。又
先破后立法门常规。古人云破妄显真言实不谬。
如经中明眼不能见见者是心。岂非破妄见显真
见耶。交光不知此义反欲取根。又云带妄显真。夫
妄何物而可带乎。岂非外道邪常旧医乳药乎。但
若破若显义似相违。今云辨见即兼之矣。科分三
一示见性是心次明见性不变三明见性常住初
中三一徵定拳见于中先问。】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
成拳。汝将谁见。」
【首句总。下三句别。总中见之一字是文正意。前阿
难言我见世尊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故
卷一 第 627b 页 X15-0627.png
今文云汝先答我见光明拳。下三别问。初问光明
何因相带来耳非文正意。次问拳者欲以拳理例
眼根也。三问谁见。此见即是离根之见而阿难必
以为根。故重问之。
○二答。】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
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梵语阎浮提此云上胜。赩盛也。佛全体金色光明
照耀犹如宝山。此光明拳之近由也。清净所生不
从爱欲。此光明之远因也。次答我实眼观。卷初即
云由目观见如来胜相。认眼为见是阿难病根。前
文又云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今云眼观总是内根
未脱耳。
○二复例拳见三一问。】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
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实言告汝者。此后佛言见性是心其言最实遂先
示之。要以譬喻得开悟者。指后客尘主空及今以
拳例见皆譬喻也。譬如下立譬。若无下是法。无手
不能成拳。无眼不能成见。此法喻不齐者也。佛见
阿难依旧认眼能见故问如此。于前三问中但举
两事为例。拳理者。理谓物理。
○二答。】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
如来拳事义相类。」
【阿难果以无见例于无拳。此大误也。见为眼之本。
何因相带来耳非文正意。次问拳者欲以拳理例
眼根也。三问谁见。此见即是离根之见而阿难必
以为根。故重问之。
○二答。】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
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梵语阎浮提此云上胜。赩盛也。佛全体金色光明
照耀犹如宝山。此光明拳之近由也。清净所生不
从爱欲。此光明之远因也。次答我实眼观。卷初即
云由目观见如来胜相。认眼为见是阿难病根。前
文又云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今云眼观总是内根
未脱耳。
○二复例拳见三一问。】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
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实言告汝者。此后佛言见性是心其言最实遂先
示之。要以譬喻得开悟者。指后客尘主空及今以
拳例见皆譬喻也。譬如下立譬。若无下是法。无手
不能成拳。无眼不能成见。此法喻不齐者也。佛见
阿难依旧认眼能见故问如此。于前三问中但举
两事为例。拳理者。理谓物理。
○二答。】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
如来拳事义相类。」
【阿难果以无见例于无拳。此大误也。见为眼之本。
卷一 第 627c 页 X15-0627.png
见不与眼俱丧。拳为手之末。拳必与手俱丧。本末
可相齐乎。然阿难言最逊顺。无拳之语不以唐突
世尊。故自居于无眼而例同于无拳。足显相类。
○
三破。】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
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
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惟
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以盲人立义者。当知识精元明真妄和合自成眼
根以来。常情惟知眼为能见不知离眼有见。若欲
指见性离根。庶惟盲人可显此体。以盲人眼根既
坏而见性不昏。则无眼有见其义昭然。故特藉盲
人以开道眼。则眼为能见之执破矣。又当机不知
心为能见。如来意在指见归心。惟彼群盲见不依
眼。则心为能见其义亦成。故特藉盲人以显妙心。
则目在面之执亦破矣。阿难前有二执今始破之。
于中先标不类。何以故下释不类之故。手为拳本
本丧则末亡。见是根元末亡而元在。所以者何下
释盲非无见。盲人而言诸者示此理之同也。诸盲
见暗。若论所见非是全无。若论能见即是全有。而
于此彰见性之离尘矣。
○三会见归心四一计诸
盲立难。】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难者。见暗非见此常情也。阿难之意全以眼为能
可相齐乎。然阿难言最逊顺。无拳之语不以唐突
世尊。故自居于无眼而例同于无拳。足显相类。
○
三破。】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
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
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惟
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以盲人立义者。当知识精元明真妄和合自成眼
根以来。常情惟知眼为能见不知离眼有见。若欲
指见性离根。庶惟盲人可显此体。以盲人眼根既
坏而见性不昏。则无眼有见其义昭然。故特藉盲
人以开道眼。则眼为能见之执破矣。又当机不知
心为能见。如来意在指见归心。惟彼群盲见不依
眼。则心为能见其义亦成。故特藉盲人以显妙心。
则目在面之执亦破矣。阿难前有二执今始破之。
于中先标不类。何以故下释不类之故。手为拳本
本丧则末亡。见是根元末亡而元在。所以者何下
释盲非无见。盲人而言诸者示此理之同也。诸盲
见暗。若论所见非是全无。若论能见即是全有。而
于此彰见性之离尘矣。
○三会见归心四一计诸
盲立难。】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难者。见暗非见此常情也。阿难之意全以眼为能
卷一 第 628a 页 X15-0628.png
见耳。
○二以二黑相校。】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
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诸盲承上文来。无眼对下有眼。佛不急明盲人有
见而但以二黑相校者。前佛云前尘自暗见何亏
损。则盲人有见其义了然不必更明。阿难固执眼
为能见。此是妄想攀缘之心仍妄根所缚。佛此下
竟明眼非能见。则妄根自破真见自显。欲斥妄根
非见须明灯眼同功。欲明灯眼同功先明二黑无
别。至妄见破真见立。盲人有见其义自成。不心结
显者此非要义故也。
○三复顺问而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生希有心不意有眼无眼二黑无异。佛止欲
明二黑是同故应云如是。
○四正破根显见。】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
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
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
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
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文又分三。一明二黑无异则灯眼同功。若者假如
也。无眼者山河大地一无所瞩故云全见前黑。有
能治目还得眼光。前无眼而见前黑今有眼而见
前尘似惟眼为能见。此阿难胸中所执也。例推暗
中之人无灯而见前黑有灯而见前尘。灯亦应名
○二以二黑相校。】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
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诸盲承上文来。无眼对下有眼。佛不急明盲人有
见而但以二黑相校者。前佛云前尘自暗见何亏
损。则盲人有见其义了然不必更明。阿难固执眼
为能见。此是妄想攀缘之心仍妄根所缚。佛此下
竟明眼非能见。则妄根自破真见自显。欲斥妄根
非见须明灯眼同功。欲明灯眼同功先明二黑无
别。至妄见破真见立。盲人有见其义自成。不心结
显者此非要义故也。
○三复顺问而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生希有心不意有眼无眼二黑无异。佛止欲
明二黑是同故应云如是。
○四正破根显见。】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
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
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
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
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文又分三。一明二黑无异则灯眼同功。若者假如
也。无眼者山河大地一无所瞩故云全见前黑。有
能治目还得眼光。前无眼而见前黑今有眼而见
前尘似惟眼为能见。此阿难胸中所执也。例推暗
中之人无灯而见前黑有灯而见前尘。灯亦应名
卷一 第 628b 页 X15-0628.png
能见。以有眼而不见黑与有灯而不见黑。其功均
也。前阿难执眼能见。今示眼仅同灯以破当机之
执耳。二破灯非能见。此中藏破眼见之义。欲破眼
见故破灯见。二黑既同。二不见黑亦同。灯见若破
眼见亦破。古人云。此是纵破。说汝许灯能见者灯
即是人岂名灯耶。又灯既另是一人彼自能观与
汝何涉。三正破根显见。此中之文。或以灯能显色
对有眼在暗室时。眼能显色对盲者得眼光时。亦
可。然一人之见实亦赖两重显色也。是故两字承
上破灯见来。灯能显色者。灯体无知而无灯不见
有灯即见。是显色义。眼根同灯体亦无知。但如镜
中无别分析。以眼根是清净四大所成。刻论则与
灯无异。其灵知之性是心而非眼也。以此论见见
性了然。前既斥妄想非心。今所云心必是常心。心
心自见岂赖根乎。文云是眼非灯则见离尘。又云
是心非眼则见离根。离根离尘厥旨显矣。问六根
皆是有知。今何云眼体无知。答。佛意实尔非关臆
说。如二黑校量以来眼根事事同灯。二黑既同二
见前尘亦同。灯见既破眼见亦破其义亦同。乃至
二名显色无知亦同。眼若有知岂得同于灯乎。故
后文云。见觉无知因色空有。维摩经云。是身无知
如土木瓦石皆是明證。以眼体无知故现前之见
即是真见元离根尘。此所谓破妄见显真见也。自
卷首徵问心目以来至此方结其义。
○二明见性
也。前阿难执眼能见。今示眼仅同灯以破当机之
执耳。二破灯非能见。此中藏破眼见之义。欲破眼
见故破灯见。二黑既同。二不见黑亦同。灯见若破
眼见亦破。古人云。此是纵破。说汝许灯能见者灯
即是人岂名灯耶。又灯既另是一人彼自能观与
汝何涉。三正破根显见。此中之文。或以灯能显色
对有眼在暗室时。眼能显色对盲者得眼光时。亦
可。然一人之见实亦赖两重显色也。是故两字承
上破灯见来。灯能显色者。灯体无知而无灯不见
有灯即见。是显色义。眼根同灯体亦无知。但如镜
中无别分析。以眼根是清净四大所成。刻论则与
灯无异。其灵知之性是心而非眼也。以此论见见
性了然。前既斥妄想非心。今所云心必是常心。心
心自见岂赖根乎。文云是眼非灯则见离尘。又云
是心非眼则见离根。离根离尘厥旨显矣。问六根
皆是有知。今何云眼体无知。答。佛意实尔非关臆
说。如二黑校量以来眼根事事同灯。二黑既同二
见前尘亦同。灯见既破眼见亦破其义亦同。乃至
二名显色无知亦同。眼若有知岂得同于灯乎。故
后文云。见觉无知因色空有。维摩经云。是身无知
如土木瓦石皆是明證。以眼体无知故现前之见
即是真见元离根尘。此所谓破妄见显真见也。自
卷首徵问心目以来至此方结其义。
○二明见性
卷一 第 628c 页 X15-0628.png
不变二一默请。】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巳默然心未开悟。
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口巳默然者。前阿难以为心而佛斥云非心。阿难
以为见而佛复云是心。知醉辩无益故默然也。未
悟者。巳闻见性是心而未能顿破诸惑状同未悟。
又见性虽离根尘而此性随根尘之缘见有外物。
则客尘未除义当空观未成故未开悟。伫佛悲诲
者。依然是请世尊开我道眼之意。
○二正示。夫教
相有四。一藏。二通。三别。四圆。如是四教共诠二理。
藏通诠真。别圆诠中。析空体空则诠真之教殊。但
中圆中则诠中之教殊。此四教所繇分也。所以不
言俗者。俗乃事法由观俗而会真中。真中名理。二
理一事共成三谛。今楞严带权说实定兼别教。别
教诠次第法必先空次假后中。而空观实用藏通
方便。今文佛因阿难未悟还叩鹿苑初悟以发明
之。岂非藏乎。此文既兼藏教。前后文必有通教。又
引藏入别即是通也。此文来意因前见性随缘见
有外法。见性虽显根尘尚在即是客尘。根尘是客
见性是主须去客而存主。根尘未空总喻为尘须
去尘以存空。方合奢摩他空观之义。是则陈如所
悟可以助释见性。此佛叩问之意也。文分三一徵
名验悟三一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巳默然心未开悟。
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口巳默然者。前阿难以为心而佛斥云非心。阿难
以为见而佛复云是心。知醉辩无益故默然也。未
悟者。巳闻见性是心而未能顿破诸惑状同未悟。
又见性虽离根尘而此性随根尘之缘见有外物。
则客尘未除义当空观未成故未开悟。伫佛悲诲
者。依然是请世尊开我道眼之意。
○二正示。夫教
相有四。一藏。二通。三别。四圆。如是四教共诠二理。
藏通诠真。别圆诠中。析空体空则诠真之教殊。但
中圆中则诠中之教殊。此四教所繇分也。所以不
言俗者。俗乃事法由观俗而会真中。真中名理。二
理一事共成三谛。今楞严带权说实定兼别教。别
教诠次第法必先空次假后中。而空观实用藏通
方便。今文佛因阿难未悟还叩鹿苑初悟以发明
之。岂非藏乎。此文既兼藏教。前后文必有通教。又
引藏入别即是通也。此文来意因前见性随缘见
有外法。见性虽显根尘尚在即是客尘。根尘是客
见性是主须去客而存主。根尘未空总喻为尘须
去尘以存空。方合奢摩他空观之义。是则陈如所
悟可以助释见性。此佛叩问之意也。文分三一徵
名验悟三一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
卷一 第 629a 页 X15-0629.png
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
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
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兜罗绵此云细香。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以色
得名。或云名妒罗绵。妒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得
称。熏闻云。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三十二
相中云五手足指合缦网胜馀人。正是此相。似自
前屈指握拳以来至此方舒手耳。鹿园者。群鹿所
居故云鹿苑。昔释迦行菩萨道时为鹿王居此园
慈救群鹿。缘在辅行。佛初成道时居鹿苑说法。从
树为名亦名柰。二仙所居亦名仙苑。五比丘者。太
子入山学道。父王思念遣五人追侍。一憍陈那。二
额鞞即马胜比丘也。三跋提。亦名摩诃男。四十力
迦叶。五拘利太子。不成菩提及阿罗汉者。藏教中
以三十四心断结成道正习俱尽为菩提。然在鹿
苑时亦得密示大乘菩提。即三智一心中得。如今
经所云得成菩提是矣。由客尘烦恼不成圣果故
云为所误也。然经云。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分
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是知最初所说必该四谛。
据后文以根境二种通喻客尘。则客尘之言但是
见思之集而巳。政以集能招苦故为所误是该苦
谛。若知是误不起于集即道谛。无集则无苦即灭
谛。今经一语四谛义足而正意在烦恼之集也。如
来所以引此者。前攀缘妄想及根尘妄法皆是客
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
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兜罗绵此云细香。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以色
得名。或云名妒罗绵。妒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得
称。熏闻云。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三十二
相中云五手足指合缦网胜馀人。正是此相。似自
前屈指握拳以来至此方舒手耳。鹿园者。群鹿所
居故云鹿苑。昔释迦行菩萨道时为鹿王居此园
慈救群鹿。缘在辅行。佛初成道时居鹿苑说法。从
树为名亦名柰。二仙所居亦名仙苑。五比丘者。太
子入山学道。父王思念遣五人追侍。一憍陈那。二
额鞞即马胜比丘也。三跋提。亦名摩诃男。四十力
迦叶。五拘利太子。不成菩提及阿罗汉者。藏教中
以三十四心断结成道正习俱尽为菩提。然在鹿
苑时亦得密示大乘菩提。即三智一心中得。如今
经所云得成菩提是矣。由客尘烦恼不成圣果故
云为所误也。然经云。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分
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是知最初所说必该四谛。
据后文以根境二种通喻客尘。则客尘之言但是
见思之集而巳。政以集能招苦故为所误是该苦
谛。若知是误不起于集即道谛。无集则无苦即灭
谛。今经一语四谛义足而正意在烦恼之集也。如
来所以引此者。前攀缘妄想及根尘妄法皆是客
卷一 第 629b 页 X15-0629.png
尘烦恼。众生为其所误令常住真心不得明了。故
引彼释此令当机悟入见性之不动主人焉。因何
开悟指初果见道。即下因主客而断见。以开悟真
谛也。圣果指四果。即下因空尘而断思以成罗汉
果也。
○二答。】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
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
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
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
客义。又如新霁清晹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
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
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答中初总述。有长人之德故曰长老。独得解名者。
夫巨夜长寝无人能觉。日若未出明星前现。憍陈
如比丘初得无生智。譬若明星在众明之始。一切
人智明无前陈那。独得解名不亦宜乎。悟客尘二
字者以譬喻得开悟也。不悟主空而悟客尘者。妙
玄云。如来初教正诠思议之俗谛。旁诠思议之真
谛。签云。初但说无常苦等故云思议之俗。虽通涅
槃涅槃是小乘法性。若初诠法性恐增邪倒不能
破常我等僻故俗正真旁(文)据此文则鹿苑初教
客尘为正而主空为旁。机教相符。故悟客尘二字
成果。愚谓客尘之喻。乃陈如追述鹿苑场中断见
思二惑而證真谛涅槃之解也。客喻见惑。尘喻思
引彼释此令当机悟入见性之不动主人焉。因何
开悟指初果见道。即下因主客而断见。以开悟真
谛也。圣果指四果。即下因空尘而断思以成罗汉
果也。
○二答。】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
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
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
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
客义。又如新霁清晹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
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
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答中初总述。有长人之德故曰长老。独得解名者。
夫巨夜长寝无人能觉。日若未出明星前现。憍陈
如比丘初得无生智。譬若明星在众明之始。一切
人智明无前陈那。独得解名不亦宜乎。悟客尘二
字者以譬喻得开悟也。不悟主空而悟客尘者。妙
玄云。如来初教正诠思议之俗谛。旁诠思议之真
谛。签云。初但说无常苦等故云思议之俗。虽通涅
槃涅槃是小乘法性。若初诠法性恐增邪倒不能
破常我等僻故俗正真旁(文)据此文则鹿苑初教
客尘为正而主空为旁。机教相符。故悟客尘二字
成果。愚谓客尘之喻。乃陈如追述鹿苑场中断见
思二惑而證真谛涅槃之解也。客喻见惑。尘喻思
卷一 第 629c 页 X15-0629.png
惑。主空即是见性真理。八十八使如狂澜无定名
为利使。触处便生。法华喻如魑魅魍魉处处皆有。
忽而起贪。忽而起瞋。著有著无。如客之不定一处
也。著见之心暂久不同名为或宿或食。而见心无
定名为不遑安住。因观见惑之狂澜无住即会出
恒住之主人公。主人公则初无去来也。只一旅字
即该尽喻中生客同时法上真妄交际矣。易中旅
卦。艮山为内为主止于此而不动。离火为外为客
去其所而不留。喻中主客一段宛然明白。即法上
陈如断见时修忍位三十一周减缘减行真妄并
驰。推四真谛理排利钝使惑。如子夏交战于胸中
之时。正主客同时真妄交际义也。此约卦体而言。
若审爻词九四得其资斧则客有得利之象。如陈
那舍利先皆著见忙忙然以求理息而不可得故
不安住。一闻如来因缘之说。初闻再悟先得泥洹
一日之价。即投得好主人有获利之义也。此述断
见见真之解明矣。又如新霁清阳升天一段即追
述畴昔断思惑也。八十一品烦恼尘劳之多。如昏
鹜尘埃。若未见真前混混而去不觉其烦。因巳断
去见惑如雨天新霁。用四谛智慧重虑缘真以断
思惑时。如清阳升天。而思惑烦恼弥觉其烦多矣。
清阳甚嫩。显非菩萨般若如日光。诸佛智慧如日
轮停午也。光入隙中。乃化他之权。不能当门正照。
即牖中窥子门侧见父之意。今于隙中而见空相。
为利使。触处便生。法华喻如魑魅魍魉处处皆有。
忽而起贪。忽而起瞋。著有著无。如客之不定一处
也。著见之心暂久不同名为或宿或食。而见心无
定名为不遑安住。因观见惑之狂澜无住即会出
恒住之主人公。主人公则初无去来也。只一旅字
即该尽喻中生客同时法上真妄交际矣。易中旅
卦。艮山为内为主止于此而不动。离火为外为客
去其所而不留。喻中主客一段宛然明白。即法上
陈如断见时修忍位三十一周减缘减行真妄并
驰。推四真谛理排利钝使惑。如子夏交战于胸中
之时。正主客同时真妄交际义也。此约卦体而言。
若审爻词九四得其资斧则客有得利之象。如陈
那舍利先皆著见忙忙然以求理息而不可得故
不安住。一闻如来因缘之说。初闻再悟先得泥洹
一日之价。即投得好主人有获利之义也。此述断
见见真之解明矣。又如新霁清阳升天一段即追
述畴昔断思惑也。八十一品烦恼尘劳之多。如昏
鹜尘埃。若未见真前混混而去不觉其烦。因巳断
去见惑如雨天新霁。用四谛智慧重虑缘真以断
思惑时。如清阳升天。而思惑烦恼弥觉其烦多矣。
清阳甚嫩。显非菩萨般若如日光。诸佛智慧如日
轮停午也。光入隙中。乃化他之权。不能当门正照。
即牖中窥子门侧见父之意。今于隙中而见空相。
卷一 第 630a 页 X15-0630.png
即初果初断见后所显偏真小空。而重缘此空以
断思惑。初但见思惑尘劳纷纷不巳。久视而尘静
光澄。三空涅槃当下證矣。断思證寂。法喻分明。佛
既印之。而犹恐阿难不领此旨故举拳以显断见
之后有常住之主人。飞光以显断思之后有不动
之真空也。常住真心无乃不动之见性乎。
○印可。】
「佛言如是。」
【○二现相證成又二一以客尘义令见性脱尘。】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巳复开开巳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
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
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
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
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
为无住。佛言如是。」
【此阿难因客尘之喻而悟见性离根尘也。夫如来
之言一闻之而得道果。再研之而识指归。客尘之
喻在阿含初教陈那悟此而尽见思。大集经云。甚
深之理不可说第一实义无声字。陈如比丘于诸
法获得真实之知见此初教之益。所谓一闻而得
圣果非欤。然初教以俗谛为正真谛为旁。所云真
谛亦不明指见闻尝臭之性。今经不然。以界外真
谛为正界外俗谛为旁。则主空是正客尘是旁。主
空以喻真见。客尘以喻妄心妄见。昔教灭心。今见
断思惑。初但见思惑尘劳纷纷不巳。久视而尘静
光澄。三空涅槃当下證矣。断思證寂。法喻分明。佛
既印之。而犹恐阿难不领此旨故举拳以显断见
之后有常住之主人。飞光以显断思之后有不动
之真空也。常住真心无乃不动之见性乎。
○印可。】
「佛言如是。」
【○二现相證成又二一以客尘义令见性脱尘。】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巳复开开巳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
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
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
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
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
为无住。佛言如是。」
【此阿难因客尘之喻而悟见性离根尘也。夫如来
之言一闻之而得道果。再研之而识指归。客尘之
喻在阿含初教陈那悟此而尽见思。大集经云。甚
深之理不可说第一实义无声字。陈如比丘于诸
法获得真实之知见此初教之益。所谓一闻而得
圣果非欤。然初教以俗谛为正真谛为旁。所云真
谛亦不明指见闻尝臭之性。今经不然。以界外真
谛为正界外俗谛为旁。则主空是正客尘是旁。主
空以喻真见。客尘以喻妄心妄见。昔教灭心。今见
卷一 第 630b 页 X15-0630.png
性是常住真心则与昔殊。昔教灭智。今见性是无
分别智光复与前异。所谓再研而识指归非欤。由
前阿难闻见性是心非眼茫然未解。佛使陈如旁
通一线。当机始悟外境内根皆是客尘。见性是主
空。以昔之喻移喻今法。主空得显。功由客尘。不惟
阿难领旨而陈如之悟亦进。如峰回谷转别一溪
山。无量义经云。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无量义者。
从一法生不其然乎。文中佛手凡两屈一开。此如
来以自手当阿难之外境而与见性对辨也。阿难
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者。不惟见性对
境而为内外而其中且有主客譬义。见是主。手是
客。方其见时主客会合明矣。前旅亭为主客交会
之处。今见时即旅亭也。开合是往来之类也。忽开
忽合。弥显不住。盖佛手倏开而倏合如客之乍去
而乍来。正喻邪见之或常而或断也。如来掌中有
千辐轮相具百宝光故云百宝轮掌。佛告下。重问
阿难发明主客之义。汝见我手众中开合者。如言
见客往来也。为是我手有开有合者。如言但客有
往来也。为复汝见有开有合者。如言内心亦可作
客而有往来也。阿难言下答出正义。言世尊宝手
众中开合谓手为外境如客有往来。我见如来手
自开合谓内心对外而见外境如客。非我见性有
开有合谓内心为主定无往来。如上所说见中主
客之义明矣。又问谁动谁静。更欲合尘空之义。而
分别智光复与前异。所谓再研而识指归非欤。由
前阿难闻见性是心非眼茫然未解。佛使陈如旁
通一线。当机始悟外境内根皆是客尘。见性是主
空。以昔之喻移喻今法。主空得显。功由客尘。不惟
阿难领旨而陈如之悟亦进。如峰回谷转别一溪
山。无量义经云。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无量义者。
从一法生不其然乎。文中佛手凡两屈一开。此如
来以自手当阿难之外境而与见性对辨也。阿难
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者。不惟见性对
境而为内外而其中且有主客譬义。见是主。手是
客。方其见时主客会合明矣。前旅亭为主客交会
之处。今见时即旅亭也。开合是往来之类也。忽开
忽合。弥显不住。盖佛手倏开而倏合如客之乍去
而乍来。正喻邪见之或常而或断也。如来掌中有
千辐轮相具百宝光故云百宝轮掌。佛告下。重问
阿难发明主客之义。汝见我手众中开合者。如言
见客往来也。为是我手有开有合者。如言但客有
往来也。为复汝见有开有合者。如言内心亦可作
客而有往来也。阿难言下答出正义。言世尊宝手
众中开合谓手为外境如客有往来。我见如来手
自开合谓内心对外而见外境如客。非我见性有
开有合谓内心为主定无往来。如上所说见中主
客之义明矣。又问谁动谁静。更欲合尘空之义。而
卷一 第 630c 页 X15-0630.png
阿难答中言不住者。不住是客。动是尘。客尘元是
一义故兼言之。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者。见性是真
常之体。拟议皆绝可云静耶。静尚难言何况动乎。
无住即动也。前来客尘主空有喻无法。今佛手对
见正可合喻。又前约见思烦恼以喻客尘。是主空
之喻具而未彰。今约见性以显真心。则主空之义
辨而方的。佛印如是者。阿难至此巳知见是常住
真心脱于色尘之外可不印欤。
○二以客尘义令
见性脱根。】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
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为何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
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盻佛
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
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次约内身与见对辨也。左右头动元是阿难之身。
较之外境境疏身亲复须载示。盻应作盼。流视也。
回首右盼谓回之于右也。左盼亦然。汝头今日因
何摇动者。头是身根。根因尘动。故作此问。阿难答
因见光头动。而头动中实兼眼动之义。我头自动。
总合客尘。而我见性无止与动。所谓动静二相了
然不生。并主空尚不立谁为摇动乎。须知见性脱
于根尘之外。前佛手开合而见无开合明示脱尘
之义。头自摇动而见无摇动次示脱根之义。既脱
一义故兼言之。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者。见性是真
常之体。拟议皆绝可云静耶。静尚难言何况动乎。
无住即动也。前来客尘主空有喻无法。今佛手对
见正可合喻。又前约见思烦恼以喻客尘。是主空
之喻具而未彰。今约见性以显真心。则主空之义
辨而方的。佛印如是者。阿难至此巳知见是常住
真心脱于色尘之外可不印欤。
○二以客尘义令
见性脱根。】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
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为何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
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盻佛
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
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次约内身与见对辨也。左右头动元是阿难之身。
较之外境境疏身亲复须载示。盻应作盼。流视也。
回首右盼谓回之于右也。左盼亦然。汝头今日因
何摇动者。头是身根。根因尘动。故作此问。阿难答
因见光头动。而头动中实兼眼动之义。我头自动。
总合客尘。而我见性无止与动。所谓动静二相了
然不生。并主空尚不立谁为摇动乎。须知见性脱
于根尘之外。前佛手开合而见无开合明示脱尘
之义。头自摇动而见无摇动次示脱根之义。既脱
卷一 第 631a 页 X15-0631.png
内根。可不印如是乎。
○三结会责失。】
「于时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
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
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
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认物为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前双印陈那阿难之后因普告大众而总责之。若
复下述陈那所答。汝观下述阿难所答。云何下责
失也。如来之意。本欲明诸法惟心根境非动。不得
巳而明见性是心非眼。阿难因陈那所答虽悟动
不动义。然谓根境有动见性不动。终非诸法唯心
之旨。故责其缘尘分别岐心境为二途也。身本无
动而阿难以为动。如云头自动摇是巳。境本无动
而阿难以为动。如明手自开合是巳。如是则始终
惟一生灭。据现生。则始从胎中五位终至身坏命
尽。据后经文。始则晦昧为空终则执心存内。念念
莫非生灭也。乃遗圆融真性而认六识攀缘为心
是颠倒行事。此责阿难大众不但迷圆且以能推
为心也。如来之意谓阿难既知见闻唯一真心。何
不知根身器界亦唯真心而岐之为二耶。性心等
者。幽溪科云。前云何下初责逐末忘本。今责弃本
循末。其说是也。不变之性随缘之心本皆依正不
二。不解圆理则失其真。言认物为巳者。始既迷巳
为物终必认物为巳。如最初不觉心动变成根身
○三结会责失。】
「于时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
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
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
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认物为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前双印陈那阿难之后因普告大众而总责之。若
复下述陈那所答。汝观下述阿难所答。云何下责
失也。如来之意。本欲明诸法惟心根境非动。不得
巳而明见性是心非眼。阿难因陈那所答虽悟动
不动义。然谓根境有动见性不动。终非诸法唯心
之旨。故责其缘尘分别岐心境为二途也。身本无
动而阿难以为动。如云头自动摇是巳。境本无动
而阿难以为动。如明手自开合是巳。如是则始终
惟一生灭。据现生。则始从胎中五位终至身坏命
尽。据后经文。始则晦昧为空终则执心存内。念念
莫非生灭也。乃遗圆融真性而认六识攀缘为心
是颠倒行事。此责阿难大众不但迷圆且以能推
为心也。如来之意谓阿难既知见闻唯一真心。何
不知根身器界亦唯真心而岐之为二耶。性心等
者。幽溪科云。前云何下初责逐末忘本。今责弃本
循末。其说是也。不变之性随缘之心本皆依正不
二。不解圆理则失其真。言认物为巳者。始既迷巳
为物终必认物为巳。如最初不觉心动变成根身
卷一 第 631b 页 X15-0631.png
器世间等是迷巳为物。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
尘缘影为自心相是认物为巳。见有生死生死得
而苦之。故云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若不见有生死
岂复招分段变易二苦报耶。如来用权引物总为
入实。上来明见性不动。义虽属权秪令众生入实
而巳。经中进圆退别脉络相通。此章之文是起第
二番进明圆教也。天如以为普告大众语意浅深
随机各解。亦是一说。若尔。即八教中不定教相矣。】
首楞严经观心定解卷第一
尘缘影为自心相是认物为巳。见有生死生死得
而苦之。故云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若不见有生死
岂复招分段变易二苦报耶。如来用权引物总为
入实。上来明见性不动。义虽属权秪令众生入实
而巳。经中进圆退别脉络相通。此章之文是起第
二番进明圆教也。天如以为普告大众语意浅深
随机各解。亦是一说。若尔。即八教中不定教相矣。】
首楞严经观心定解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