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71b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讲录卷第五
明 柴紫 释乘时 讲录
新安受法弟子 汪益源 校梓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冠注 此更索结元。而觊解除也。如来下。至终不
能解。牒前第二决定义中云。应当详审烦恼根本。
此无始来发业润生。乃至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
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汝观世间解结之人。
不知所结云何知解等语。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
灭俱生者。即领前根中积习虚妄。及生住异灭。分
齐头数等语。如后文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
卷五 第 71c 页 X15-0071.png
正是俱生无明而。在生死流中。出胎入胎。无片时
可离者也。得善根名出家者。谓所得有学小果也。
犹隔日疟者。谓得果时。暂似解脱。而入生死欲流
时。犹然被缚。可见结根未除。正前云。虽得六销。犹
未亡一。盖所谓一者。即结根也。然不特小果。即菩
萨人。亦有隔阴之迷。犹如欲洁而偏染。好正而反
邪。皆多生习气使然也。云何是结者。谓虽知六根
是结。而不知何者是结之根元也。从何名解者。谓
结元。或不出于俱生无明之外。而更不知从何处
下手。作何法以解之也。翘伫者。鸟张翼而望哺也。
阿难望佛开示似之也。】
「尔时世尊怜悯阿难(至)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冠注 此诸佛共以上乘顶法。授阿难也。与前六
湛圆明等同旨。怜悯有学者。正悯其不能亡一也。
未来众生。去圣愈远。信解愈难也。为出世因。作将
来眼者。令其修證有赖。信解不迷也。摩诃难顶者。
欲授上乘顶法。恐其器小惊疑。以预慰之也。六种
震动。解见前。凡大圣出世。皆有此瑞相。非表法也。
世尊最初从顶门放光。次从面门放光。灌十方佛
顶。乃至指端放光者。俱显佛生共有根本智光。不
出六根。而亦超脱六根。乃是上乘顶法。阿难不能
承当。而屡经开示。以至于此。根性将熟。有可入之
机。遂感十方如来。亦放顶光。共灌释迦佛顶。仍以
上乘顶法。而佥授之。正显此法。乃十方如来一门
可离者也。得善根名出家者。谓所得有学小果也。
犹隔日疟者。谓得果时。暂似解脱。而入生死欲流
时。犹然被缚。可见结根未除。正前云。虽得六销。犹
未亡一。盖所谓一者。即结根也。然不特小果。即菩
萨人。亦有隔阴之迷。犹如欲洁而偏染。好正而反
邪。皆多生习气使然也。云何是结者。谓虽知六根
是结。而不知何者是结之根元也。从何名解者。谓
结元。或不出于俱生无明之外。而更不知从何处
下手。作何法以解之也。翘伫者。鸟张翼而望哺也。
阿难望佛开示似之也。】
「尔时世尊怜悯阿难(至)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冠注 此诸佛共以上乘顶法。授阿难也。与前六
湛圆明等同旨。怜悯有学者。正悯其不能亡一也。
未来众生。去圣愈远。信解愈难也。为出世因。作将
来眼者。令其修證有赖。信解不迷也。摩诃难顶者。
欲授上乘顶法。恐其器小惊疑。以预慰之也。六种
震动。解见前。凡大圣出世。皆有此瑞相。非表法也。
世尊最初从顶门放光。次从面门放光。灌十方佛
顶。乃至指端放光者。俱显佛生共有根本智光。不
出六根。而亦超脱六根。乃是上乘顶法。阿难不能
承当。而屡经开示。以至于此。根性将熟。有可入之
机。遂感十方如来。亦放顶光。共灌释迦佛顶。仍以
上乘顶法。而佥授之。正显此法。乃十方如来一门
卷五 第 72a 页 X15-0072.png
超出妙庄严路。但约此光灌彼。乃从体起用也。约
彼光灌此。乃摄用归体也。是诸大众得未曾有者。
虽谓见希有瑞相。亦因根中妙性本同。故一睹智
光。不觉欣庆也。阿难蒙世尊指示。六亡一存。发业
润生。积生虚习。生住异灭等。故能呈说俱生无明。
而并问所结之元。解结之方。则是非毕竟不知。第
知而未切耳。是以十方如来。异口同音告之曰。生
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无上菩提。亦汝六根。
更非他物。异口同音者。以体性是同故。妙用不异
也。生死结根。即俱生无明。固而不开曰结。续而不
断曰根。谓根尘六结。元从此生。故要先知结根。然
后解结。其结若解。则根自除。故云六解则一亦亡
矣。无上菩提。能證自觉圣智也。安乐等。所證真如
理也。总是常乐我净四德也。】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源字指第八识。即下偈中一字。与陀那识也。根尘
同源四句。举十八界该七大。由尘发知四句。摄十
八界归十二处。知见立知四句。摄十二处归六根。
然而沦生死。證涅槃。只在六根中。立知见。与不立
知见而巳。故诸佛同言。更非他物也。
冠注 此述问释疑。申明结解惟是六根也。阿难
意谓。世尊前言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
得圆满菩提。今何惟是六根。而六尘六识俱不与
耶。故世尊告之曰。根之与尘。虽则内外不同。情尘
彼光灌此。乃摄用归体也。是诸大众得未曾有者。
虽谓见希有瑞相。亦因根中妙性本同。故一睹智
光。不觉欣庆也。阿难蒙世尊指示。六亡一存。发业
润生。积生虚习。生住异灭等。故能呈说俱生无明。
而并问所结之元。解结之方。则是非毕竟不知。第
知而未切耳。是以十方如来。异口同音告之曰。生
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无上菩提。亦汝六根。
更非他物。异口同音者。以体性是同故。妙用不异
也。生死结根。即俱生无明。固而不开曰结。续而不
断曰根。谓根尘六结。元从此生。故要先知结根。然
后解结。其结若解。则根自除。故云六解则一亦亡
矣。无上菩提。能證自觉圣智也。安乐等。所證真如
理也。总是常乐我净四德也。】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源字指第八识。即下偈中一字。与陀那识也。根尘
同源四句。举十八界该七大。由尘发知四句。摄十
八界归十二处。知见立知四句。摄十二处归六根。
然而沦生死。證涅槃。只在六根中。立知见。与不立
知见而巳。故诸佛同言。更非他物也。
冠注 此述问释疑。申明结解惟是六根也。阿难
意谓。世尊前言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
得圆满菩提。今何惟是六根。而六尘六识俱不与
耶。故世尊告之曰。根之与尘。虽则内外不同。情尘
卷五 第 72b 页 X15-0072.png
有隔。究其源流。同是第八识见相二分。由其同源
故。相偶而逐流。则谓之缚。不偶而逆流。则谓之脱。
缚与脱。无二体性。举根而尘在其中矣。所以不与
识者。以识性虚妄。了无实体。犹如空华。何以故。由
根尘相偶而生故。然根尘亦非实体。即此六根。亦
由六尘而后发知。六尘。亦因六根。而后有相。故尘
离根。固无独立之自性。根离尘。亦无独立之自性
是则相见两法相倚而生。如二束卢。交倚而立。是
故。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明。黏妄发光。流逸
奔境。即此知见。便是无明根本也。不由前尘所起
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即
此知见。便是涅槃根本也。然则此六根者。惟一无
漏真净本体。迥无别法。所以结从根中结。更非他
物。能为结元。解从根中解。更非他物。能为解元。是
故。诸佛同言更无他物也。此證诸佛之言。而释阿
难之疑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至)一路涅槃门。」
【梵语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梵语薄伽梵。具六义。
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多义故不翻也。
解结因次第四句。为下六解一亡及选择圆通二
段文张本也。
冠注 此明如来藏中真妄俱遣一亦不立也。意
谓。于真如实性中。反观有为生灭法。悉空如幻。何
以故。是仗因托缘而生故。岂独观有为生灭法如
故。相偶而逐流。则谓之缚。不偶而逆流。则谓之脱。
缚与脱。无二体性。举根而尘在其中矣。所以不与
识者。以识性虚妄。了无实体。犹如空华。何以故。由
根尘相偶而生故。然根尘亦非实体。即此六根。亦
由六尘而后发知。六尘。亦因六根。而后有相。故尘
离根。固无独立之自性。根离尘。亦无独立之自性
是则相见两法相倚而生。如二束卢。交倚而立。是
故。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明。黏妄发光。流逸
奔境。即此知见。便是无明根本也。不由前尘所起
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即
此知见。便是涅槃根本也。然则此六根者。惟一无
漏真净本体。迥无别法。所以结从根中结。更非他
物。能为结元。解从根中解。更非他物。能为解元。是
故。诸佛同言更无他物也。此證诸佛之言。而释阿
难之疑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至)一路涅槃门。」
【梵语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梵语薄伽梵。具六义。
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多义故不翻也。
解结因次第四句。为下六解一亡及选择圆通二
段文张本也。
冠注 此明如来藏中真妄俱遣一亦不立也。意
谓。于真如实性中。反观有为生灭法。悉空如幻。何
以故。是仗因托缘而生故。岂独观有为生灭法如
卷五 第 72c 页 X15-0072.png
幻。即观无为涅槃法。虽无起灭。犹然不实。亦如空
华。然则有为无为。皆成对待生死涅槃。等于空华。
下释成上义云。所以说妄者。欲显诸真故。若坚执
其真。则真亦同妄。故知。真如实性中。真与非真。犹
且双非。云何容得能见之六根。所见之六尘。且相
见二法。如束芦然。但交倚而立。中间实无独立之
自性。故曰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
芦。然根尘相偶。则因而固结。根尘不偶。则因而解
除。结则逆涅槃流。循生死流。故谓之凡。解则逆生
死流。循涅槃流。故谓之圣。是故从凡入圣。唯自六
根。岂有二路哉。汝若不知凡圣同途。但观根尘相
倚。势若交芦。其中性体。亦非空有。何则。根尘自性。
元皆藏识现起。非真非妄。适言其有。则交倚而立。
其体本空。适言其空。则互相显发。其用周圆。由其
空有俱非。故曰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
如空华。夫交中性。即根尘之源也。若迷此性。便是
结根。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非凡而何。若发明此
性。便是解脱。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非圣而何。凡
圣虽在迷悟。而解脱结根。要因次第。必待六解。而
后一亡。且于次第中。更当选择一圆通根本。而后
不循外尘奔逸。方可入流忘所。渐成正觉也。然阿
难但知根尘同源。犹不知源是何物。但知交中性。
而不知以何为性。虽知六解一亡。又不知一在何
处。故指示其源。及性与一者。即是第八识。梵语陀
华。然则有为无为。皆成对待生死涅槃。等于空华。
下释成上义云。所以说妄者。欲显诸真故。若坚执
其真。则真亦同妄。故知。真如实性中。真与非真。犹
且双非。云何容得能见之六根。所见之六尘。且相
见二法。如束芦然。但交倚而立。中间实无独立之
自性。故曰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
芦。然根尘相偶。则因而固结。根尘不偶。则因而解
除。结则逆涅槃流。循生死流。故谓之凡。解则逆生
死流。循涅槃流。故谓之圣。是故从凡入圣。唯自六
根。岂有二路哉。汝若不知凡圣同途。但观根尘相
倚。势若交芦。其中性体。亦非空有。何则。根尘自性。
元皆藏识现起。非真非妄。适言其有。则交倚而立。
其体本空。适言其空。则互相显发。其用周圆。由其
空有俱非。故曰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
如空华。夫交中性。即根尘之源也。若迷此性。便是
结根。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非凡而何。若发明此
性。便是解脱。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非圣而何。凡
圣虽在迷悟。而解脱结根。要因次第。必待六解。而
后一亡。且于次第中。更当选择一圆通根本。而后
不循外尘奔逸。方可入流忘所。渐成正觉也。然阿
难但知根尘同源。犹不知源是何物。但知交中性。
而不知以何为性。虽知六解一亡。又不知一在何
处。故指示其源。及性与一者。即是第八识。梵语陀
卷五 第 73a 页 X15-0073.png
那。此云执持。以执持一切种性故。谓此识即如来
藏。一念受熏。转成藏识。遂有一切种子。含藏于中。
其实渊深微细。二乘不能知其元。等觉未能穷其
际。故知。识体湛不摇动。犹如巨海。特为熏习气分。
转成七识。如瀑流相。及与六种根识。总是本识所
发。见相二分。六种尘相。总是本识所发疏相分。是
以。根尘解脱。则本识即真。根尘结缚。则本识非真。
故若言其真。恐众生迷妄为真。以解为證。若言其。
非真。亦恐众生遗真逐妄。向外驰求。所以寻常秘
藏未曾开演。或曰。既然是真。何得成妄。既然成妄。
何得为真。盖成真成妄。唯在取与不取耳。若不悟
见相二分。惟一自心。而误以能见之根。缘取所见
之境。由是。从真常非幻境中。妄见忽生。妄尘顿现。
遂成幻法。所谓缘生如幻者。此也。若悟见相二分。
惟一自心。对境不生取著。即非幻者。尚不见有生。
而能见所见之幻法。复自何而立乎。所谓无为如
空华者。此也。既到真妄两忘之处。一亦不可得。六
自何而生。真空亦不立。藏识从谁起。即此便是清
净本然。周遍法界。故曰是名妙莲华。即此便是一
切事究竟。坚固七常住果。故曰金刚王宝觉。由是
反观阿难所问。一心三观。皆如幻化矣。此则一修
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弹指间。立超无学。顿入究
竟。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三观。而后修證
哉。故惟此法门。乃世出世法。无可比类者。足见此
藏。一念受熏。转成藏识。遂有一切种子。含藏于中。
其实渊深微细。二乘不能知其元。等觉未能穷其
际。故知。识体湛不摇动。犹如巨海。特为熏习气分。
转成七识。如瀑流相。及与六种根识。总是本识所
发。见相二分。六种尘相。总是本识所发疏相分。是
以。根尘解脱。则本识即真。根尘结缚。则本识非真。
故若言其真。恐众生迷妄为真。以解为證。若言其。
非真。亦恐众生遗真逐妄。向外驰求。所以寻常秘
藏未曾开演。或曰。既然是真。何得成妄。既然成妄。
何得为真。盖成真成妄。唯在取与不取耳。若不悟
见相二分。惟一自心。而误以能见之根。缘取所见
之境。由是。从真常非幻境中。妄见忽生。妄尘顿现。
遂成幻法。所谓缘生如幻者。此也。若悟见相二分。
惟一自心。对境不生取著。即非幻者。尚不见有生。
而能见所见之幻法。复自何而立乎。所谓无为如
空华者。此也。既到真妄两忘之处。一亦不可得。六
自何而生。真空亦不立。藏识从谁起。即此便是清
净本然。周遍法界。故曰是名妙莲华。即此便是一
切事究竟。坚固七常住果。故曰金刚王宝觉。由是
反观阿难所问。一心三观。皆如幻化矣。此则一修
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弹指间。立超无学。顿入究
竟。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何藉三观。而后修證
哉。故惟此法门。乃世出世法。无可比类者。足见此
卷五 第 73b 页 X15-0073.png
六解一亡。即是大佛顶首楞严王。十方如来一门
超出妙庄严路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冠注 此惟领悟生死涅槃唯是六根。而解结次
第六解一亡尚未明悟。故复请示也。祗夜。此云应颂。
亦云重颂。即颂上长行也。伽陀。此云讽颂。亦略曰
偈。不因长行。伹讽美而颂之。杂糅者。谓二颂错综
而出也。精莹者。谓二颂合明。文虽错综。而义如贯
花。明彻精透。皆指能诠也。妙理清彻。指所诠也。如
说真妄不立观行如幻等。则理穷妙极矣。心目开
明者。谓昔日不知陀那微细识。故迷却如来藏心。
不知根尘唯是自心。故被尘所障。今得心开目朗。
顿忘能所。无复狐疑也。叹未曾有者。以如来寻常
未开演者。今尽开演故也。无遮大悲等者。谓上所
说之法。同圆普济。略无毫许遮碍。皆自世尊大悲
心中。称性净妙常之理。演成真实法句。故一闻所
说。委信无疑矣。但于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心
犹未达。故再请开示。舒结伦次。即解结次第。沉垢。
即微细惑也。】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至)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冠注 此预示绾结伦次者。欲知舒解伦次故也。
盖为身中六结。基于藏识。微细难知。故取巾设喻。
令其易晓也。然喻中微细。不可不知。当以宝叠华。
喻不变真如。缉绩成巾。喻真如随缘成藏识。巾本
超出妙庄严路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冠注 此惟领悟生死涅槃唯是六根。而解结次
第六解一亡尚未明悟。故复请示也。祗夜。此云应颂。
亦云重颂。即颂上长行也。伽陀。此云讽颂。亦略曰
偈。不因长行。伹讽美而颂之。杂糅者。谓二颂错综
而出也。精莹者。谓二颂合明。文虽错综。而义如贯
花。明彻精透。皆指能诠也。妙理清彻。指所诠也。如
说真妄不立观行如幻等。则理穷妙极矣。心目开
明者。谓昔日不知陀那微细识。故迷却如来藏心。
不知根尘唯是自心。故被尘所障。今得心开目朗。
顿忘能所。无复狐疑也。叹未曾有者。以如来寻常
未开演者。今尽开演故也。无遮大悲等者。谓上所
说之法。同圆普济。略无毫许遮碍。皆自世尊大悲
心中。称性净妙常之理。演成真实法句。故一闻所
说。委信无疑矣。但于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心
犹未达。故再请开示。舒结伦次。即解结次第。沉垢。
即微细惑也。】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至)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冠注 此预示绾结伦次者。欲知舒解伦次故也。
盖为身中六结。基于藏识。微细难知。故取巾设喻。
令其易晓也。然喻中微细。不可不知。当以宝叠华。
喻不变真如。缉绩成巾。喻真如随缘成藏识。巾本
卷五 第 73c 页 X15-0073.png
一条。绾成六结。喻藏识现起见相二分。而二者元
是一体。若一巾然。但见为能缘。相为所缘故。根境
相偶。发起识心。则名为结。若根境不偶。识心亦无。
是于结心。解即分散矣。涅槃僧。此云里衣。僧伽梨。
此云大衣。劫波罗。云时分。即夜摩天也。叠华。西天
之帛。价直无量。今天献。尤为贵重可知。凡结成。皆
示问阿难者。显其所结伦次也。】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至)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冠注 此复审其伦次也。一巾喻藏识。巾有两头。
喻藏识所现见相二分。绾成六结。喻相见因依而
结成六根也。意谓。巾实一条。应成一结。何得成六。
故返诘其第二第三不当名结。要使阿难答出。巾
体是一。因结成六。以显一是对六而称。六是藉一
而名。若以巾体论。则元是一。若以结相论。则现是
六。正见名虽有一六。而实非有一六也。】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至)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冠注 此今认定同异而不乱其伦次也。意谓。巾
体虽一。既成六结。今欲将六为一。若何而成。此就
喻以辨定阿难。令其认得分明。若知六结现存。必
不能移其名位。只待解除。而后名位自泯。足知未
入圆通时。眼根难作耳根用。一根难作诸根用。务
要从一根中。下手做工夫。只待生灭灭巳。寂灭现
前。而后一六销殒。周遍无碍。方得圆融法界。故曰。
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
是一体。若一巾然。但见为能缘。相为所缘故。根境
相偶。发起识心。则名为结。若根境不偶。识心亦无。
是于结心。解即分散矣。涅槃僧。此云里衣。僧伽梨。
此云大衣。劫波罗。云时分。即夜摩天也。叠华。西天
之帛。价直无量。今天献。尤为贵重可知。凡结成。皆
示问阿难者。显其所结伦次也。】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至)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冠注 此复审其伦次也。一巾喻藏识。巾有两头。
喻藏识所现见相二分。绾成六结。喻相见因依而
结成六根也。意谓。巾实一条。应成一结。何得成六。
故返诘其第二第三不当名结。要使阿难答出。巾
体是一。因结成六。以显一是对六而称。六是藉一
而名。若以巾体论。则元是一。若以结相论。则现是
六。正见名虽有一六。而实非有一六也。】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至)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冠注 此今认定同异而不乱其伦次也。意谓。巾
体虽一。既成六结。今欲将六为一。若何而成。此就
喻以辨定阿难。令其认得分明。若知六结现存。必
不能移其名位。只待解除。而后名位自泯。足知未
入圆通时。眼根难作耳根用。一根难作诸根用。务
要从一根中。下手做工夫。只待生灭灭巳。寂灭现
前。而后一六销殒。周遍无碍。方得圆融法界。故曰。
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
卷五 第 74a 页 X15-0074.png
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若谓如来藏性。本是一体。
何得名异。若谓根尘隔越。不能互用。何得名同。故
究其本性。毕竟是同。观其业用。毕竟是异。而同中
异。异中同。岂可不知哉。毕竟同毕竟异。即前文非
一非六意也。】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至)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冠注 此令阿难自悟解结之策也。言汝心嫌此
六结。不欲成六。而愿乐成一。用何计策。方可得成
耶。阿难谓。六结若存。则彼此各有名位。若以六作
一。则诤论纷然。是非锋起。断断乎彼结非此结。此
结非彼结也。若将六结。一总解除。既无结相。彼此
何分。若无彼此。则六既无有。对何者而言一。即一
尚不可得而名之。其六相安在哉。佛见阿难将有
亡一之机。故就明处以导之曰。欲达六解一亡。不
过如是而巳矣。】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至)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冠注 此明六根生起次第。以合喻义也。心性者。
指真心妙性。全体大用。此合前宝叠华也。狂乱者。
谓真心一念随缘。遂成藏识。合前缉绩成巾也。知
见妄发。发妄不息者。由藏识而现起见分。劳见发
尘者。依见分而复成相分。见相既成。合前一巾而
成六结也。下复举喻。以明法。如劳目睛。喻见分。则
有狂华。喻相分。于湛精明无因乱起者。犹言湛明
真体。一念随缘。遂成藏识。而劳见发尘。即如瞪目
何得名异。若谓根尘隔越。不能互用。何得名同。故
究其本性。毕竟是同。观其业用。毕竟是异。而同中
异。异中同。岂可不知哉。毕竟同毕竟异。即前文非
一非六意也。】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至)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冠注 此令阿难自悟解结之策也。言汝心嫌此
六结。不欲成六。而愿乐成一。用何计策。方可得成
耶。阿难谓。六结若存。则彼此各有名位。若以六作
一。则诤论纷然。是非锋起。断断乎彼结非此结。此
结非彼结也。若将六结。一总解除。既无结相。彼此
何分。若无彼此。则六既无有。对何者而言一。即一
尚不可得而名之。其六相安在哉。佛见阿难将有
亡一之机。故就明处以导之曰。欲达六解一亡。不
过如是而巳矣。】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至)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冠注 此明六根生起次第。以合喻义也。心性者。
指真心妙性。全体大用。此合前宝叠华也。狂乱者。
谓真心一念随缘。遂成藏识。合前缉绩成巾也。知
见妄发。发妄不息者。由藏识而现起见分。劳见发
尘者。依见分而复成相分。见相既成。合前一巾而
成六结也。下复举喻。以明法。如劳目睛。喻见分。则
有狂华。喻相分。于湛精明无因乱起者。犹言湛明
真体。一念随缘。遂成藏识。而劳见发尘。即如瞪目
卷五 第 74b 页 X15-0074.png
成劳。而发狂华也。下指实法。而言一切世间山河
大地。生死。是有为生灭法。涅槃。是无为不生灭法。
若以正智观之。总不出见相二分。故曰。皆即狂劳
颠倒华相。若顺见相。而黏湛发妄。则入生死流。若
逆见相。而脱黏内伏。则入涅槃流。正所谓涅槃生
死等空华也。】
「阿难言此劳同结(至)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冠注 此因问解结之方。而语其要诀也。意谓。此
劳见发尘之六根。固同一巾绾成之六结。但不知
以何等计策。方能解除也。左右各牵竟不能解者。
喻执根为实有者。不得境空也。执境为实有者。不
得心寂也。务要根境两忘。方得返流全一也。汝设
方便云何解除者。须令自悟可也。当于结心解即
分散者。犹如现前根尘不偶。则分别识心。自不能
生。现行既灭。种习渐销。则陀那细识。无所执持。无
所含藏。便是空如来藏矣。如云眼色为缘。生于眼
识。设若眼色不为缘。则眼识从何而生。六既不存。
一将安寄。向后耳根圆通。入流亡所。及与旋倒闻
机。返闻自性等。皆此一意耳。】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至)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冠注 此明解除结心即入道之因缘也。我说佛
法从因缘生者。所谓佛种从缘起也。复恐当机又
以昔日所明世间因缘缠绕。故曰非取世间四大
三缘和合。而生佛法也。且我能发明六凡四圣之
大地。生死。是有为生灭法。涅槃。是无为不生灭法。
若以正智观之。总不出见相二分。故曰。皆即狂劳
颠倒华相。若顺见相。而黏湛发妄。则入生死流。若
逆见相。而脱黏内伏。则入涅槃流。正所谓涅槃生
死等空华也。】
「阿难言此劳同结(至)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冠注 此因问解结之方。而语其要诀也。意谓。此
劳见发尘之六根。固同一巾绾成之六结。但不知
以何等计策。方能解除也。左右各牵竟不能解者。
喻执根为实有者。不得境空也。执境为实有者。不
得心寂也。务要根境两忘。方得返流全一也。汝设
方便云何解除者。须令自悟可也。当于结心解即
分散者。犹如现前根尘不偶。则分别识心。自不能
生。现行既灭。种习渐销。则陀那细识。无所执持。无
所含藏。便是空如来藏矣。如云眼色为缘。生于眼
识。设若眼色不为缘。则眼识从何而生。六既不存。
一将安寄。向后耳根圆通。入流亡所。及与旋倒闻
机。返闻自性等。皆此一意耳。】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至)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冠注 此明解除结心即入道之因缘也。我说佛
法从因缘生者。所谓佛种从缘起也。复恐当机又
以昔日所明世间因缘缠绕。故曰非取世间四大
三缘和合。而生佛法也。且我能发明六凡四圣之
卷五 第 74c 页 X15-0074.png
法。于一一法。皆知其本因随所缘出。谓六凡四圣
之因。本于如来藏性。如楞伽经云。如来藏。是善不
善因也。但随染缘所出。成世间法。随净缘所出。成
出世间法也。如是乃至最微细者。如恒沙界外雨
滴。皆知其头数。现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
由。意谓。若大若细。有情无情。莫非因心成体也。如
来智量。一切照了。毫无差谬。即所许取證。决不赚
误。是故。汝当诚信我语。选择圆根。若一门深入。其
馀五根。应拔圆脱。根结若除。则见分种尽。尘相自
灭。则相分种尽。诸妄种习。一并销亡。云何不成圆
满妙觉也。向后二十四圣。各缘一根一尘。悟入圆
通。本因皆是佛法从因缘生也。】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至)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冠注 此明舒解伦次也。先以同解同除反诘者。
令其自悟结有次第。而解亦有次第也。喻中次第
者。如以一巾次第绾成六结。是也。法中次第者。如
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劳见发尘。是也。然不重结边
次第。惟重解边次第。何以故。要使摄心一处故。若
于六根。一齐做工夫。未免分心涉境。徒费精神。须
是择一圆根。向此根中下手。设使一根返源。其馀
五根。应拔圆脱。是故。阿难悟得六结同体。结不同
时。则解结时。亦当次第。不可同除。而世尊。见有可
接之机。遂导之曰。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
先得人空者。谓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之时。根尘不
之因。本于如来藏性。如楞伽经云。如来藏。是善不
善因也。但随染缘所出。成世间法。随净缘所出。成
出世间法也。如是乃至最微细者。如恒沙界外雨
滴。皆知其头数。现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
由。意谓。若大若细。有情无情。莫非因心成体也。如
来智量。一切照了。毫无差谬。即所许取證。决不赚
误。是故。汝当诚信我语。选择圆根。若一门深入。其
馀五根。应拔圆脱。根结若除。则见分种尽。尘相自
灭。则相分种尽。诸妄种习。一并销亡。云何不成圆
满妙觉也。向后二十四圣。各缘一根一尘。悟入圆
通。本因皆是佛法从因缘生也。】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至)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冠注 此明舒解伦次也。先以同解同除反诘者。
令其自悟结有次第。而解亦有次第也。喻中次第
者。如以一巾次第绾成六结。是也。法中次第者。如
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劳见发尘。是也。然不重结边
次第。惟重解边次第。何以故。要使摄心一处故。若
于六根。一齐做工夫。未免分心涉境。徒费精神。须
是择一圆根。向此根中下手。设使一根返源。其馀
五根。应拔圆脱。是故。阿难悟得六结同体。结不同
时。则解结时。亦当次第。不可同除。而世尊。见有可
接之机。遂导之曰。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
先得人空者。谓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之时。根尘不
卷五 第 75a 页 X15-0075.png
偶。六识不起。遂得人空观智。了知身相本属四大
五阴。假合而成。破除共相。是空其人执矣。以但空
人执故。空性尚局。复以双空观智。了知四大五阴。
各无体性。破除自相。既得空性圆明。是空其法执
矣。虽得二空。而二空观相犹在。次复空其二空。则
无明顿破。烦恼永忘。即达根身器界。唯一如来藏
心。圆照法界。曾不见一法有去来生灭之相。则亲
證无生法忍矣。所谓结解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也。】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冠注 此请圆通根本也。蒙佛开示。如前云。根尘
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及远尘离垢。法眼清明。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乃至俱空不生。得无生忍。皆
是也。因此悟得圆自在慧。故曰慧觉圆通。然虽未
实證。而心中了然。得无疑惑矣。身心无碍者。因六
解一亡。而得人空。故身无碍。解脱法巳俱空不生。
故心无碍。虽则如是。然犹未达根选择圆通。入流
成正觉。故特请益也。飘零诸趣。未入圣流。故曰孤。
积劫门外。未栖宝所。故曰露。何心何虑者。自庆出
乎望外也。预在也。天伦者。为佛堂弟也。如失乳儿
忽遇慈母者。久失法乳。今幸得之也。际会道成。指
初悟因缘法。得證初果时也。所得密言。指前开示
也。虽蒙开示。未见增进圣果。故曰还同本悟。则与
未闻。无有差别也。惠我秘严者。再乞秘诀。令我精
严圣果也。最后开示者。确指今经。犹言不得秘诀。
五阴。假合而成。破除共相。是空其人执矣。以但空
人执故。空性尚局。复以双空观智。了知四大五阴。
各无体性。破除自相。既得空性圆明。是空其法执
矣。虽得二空。而二空观相犹在。次复空其二空。则
无明顿破。烦恼永忘。即达根身器界。唯一如来藏
心。圆照法界。曾不见一法有去来生灭之相。则亲
證无生法忍矣。所谓结解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也。】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冠注 此请圆通根本也。蒙佛开示。如前云。根尘
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及远尘离垢。法眼清明。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乃至俱空不生。得无生忍。皆
是也。因此悟得圆自在慧。故曰慧觉圆通。然虽未
实證。而心中了然。得无疑惑矣。身心无碍者。因六
解一亡。而得人空。故身无碍。解脱法巳俱空不生。
故心无碍。虽则如是。然犹未达根选择圆通。入流
成正觉。故特请益也。飘零诸趣。未入圣流。故曰孤。
积劫门外。未栖宝所。故曰露。何心何虑者。自庆出
乎望外也。预在也。天伦者。为佛堂弟也。如失乳儿
忽遇慈母者。久失法乳。今幸得之也。际会道成。指
初悟因缘法。得證初果时也。所得密言。指前开示
也。虽蒙开示。未见增进圣果。故曰还同本悟。则与
未闻。无有差别也。惠我秘严者。再乞秘诀。令我精
严圣果也。最后开示者。确指今经。犹言不得秘诀。
卷五 第 75b 页 X15-0075.png
莫严圣果。则终是不能成就如来此番开示。宁不
有负佛恩乎。退藏密机者。谓礼佛巳毕。即默默无
言。且既请秘严。决非言词可表故。唯冀世尊傍通
一线。令我默契而巳。故曰冥授。】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冠注 此令二十五圣。各陈圆通。以冥授阿难之
秘要也。最初发心者。是问发菩提心也。十八界者。
以根摄见大。识摄识大。尘摄五大。前说三科七大。
皆如来藏性。又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
皆得圆满无上菩提。又云。沦生死證妙常。惟是六
根者。皆未證据。故令诸圣。各陈所證。以显所说不
谬也。此二十五圣。勿论名位大小。法门偏圆。皆入
大乘圆通。曾无优劣。不可因名有大小。而计其證
有浅深也。】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音声为上。」
【冠注 此因声尘悟入圆通也。二十五圆通。始于
声尘。终于耳根者。俱就阿难及与此方之机故也。
鹿苑鸡园。皆古帝王养畜之地。憍陈那。此云火器。
以先世为事火外道故。五比丘。乃佛最初得度者。
佛出家时。父王乃命家族三人母族二人随卫。后
弃佛。于此各修异道。佛成道日。先寻度之。故曰观
见如来最初成道也。佛为五人。三转四谛。而陈那
最先悟證。故曰于佛音声。悟明四谛。阿若多。此云
解。以最先悟解。佛即以解名印證也。妙音密圆者。
有负佛恩乎。退藏密机者。谓礼佛巳毕。即默默无
言。且既请秘严。决非言词可表故。唯冀世尊傍通
一线。令我默契而巳。故曰冥授。】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冠注 此令二十五圣。各陈圆通。以冥授阿难之
秘要也。最初发心者。是问发菩提心也。十八界者。
以根摄见大。识摄识大。尘摄五大。前说三科七大。
皆如来藏性。又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
皆得圆满无上菩提。又云。沦生死證妙常。惟是六
根者。皆未證据。故令诸圣。各陈所證。以显所说不
谬也。此二十五圣。勿论名位大小。法门偏圆。皆入
大乘圆通。曾无优劣。不可因名有大小。而计其證
有浅深也。】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音声为上。」
【冠注 此因声尘悟入圆通也。二十五圆通。始于
声尘。终于耳根者。俱就阿难及与此方之机故也。
鹿苑鸡园。皆古帝王养畜之地。憍陈那。此云火器。
以先世为事火外道故。五比丘。乃佛最初得度者。
佛出家时。父王乃命家族三人母族二人随卫。后
弃佛。于此各修异道。佛成道日。先寻度之。故曰观
见如来最初成道也。佛为五人。三转四谛。而陈那
最先悟證。故曰于佛音声。悟明四谛。阿若多。此云
解。以最先悟解。佛即以解名印證也。妙音密圆者。
卷五 第 75c 页 X15-0075.png
由闻法音。悟入圆通。则根尘解散。能所不存。故曰妙
音。凡所声相。皆是遮那法音。故曰圆音。悟者知之。迷
者不觉。故曰密音。然一尘悟入。根根尘尘俱入圆通
矣。但因最先从声入故。当以音声为上耳。后皆准此。】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色因为上。」
【冠注 此因色尘悟入圆通也。优婆尼沙陀。此云
色性空。亦云近少。谓微尘是色之少分也。因多贪
欲。佛令作不净观以治之。使彼转贪心。而成厌心
也。色从不净等者。即九想观也。谓观此身。内有三
十六物。外则九孔。恶露常流不净。从生至死。终无
一净。如种子不净。住处不净。生处不净。究竟不净
等。九想者。一䏺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
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从
此九想。则白骨化尘。而归于空。盖初以九想与空。
治彼色相。至此则能空所空。一并销除。顿悟圆通。
成无学道。古德云。知色生时但是空生。色灭时但
是空灭。譬如划水成文。未尝生灭。妙色密圆者。谓
一切色尘。尽是遮那法身。可以将一茎草。当丈六
金身用。亦可以将丈六金身。当一茎草用。色因为
上。准前。】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香严为上。」
【冠注 此因香尘悟入圆通也。谛观者。审实而观
也。诸有为相。即根尘识法也。晏晦。谓晏安晦寂也。
清净之室。谓之清斋。香乃有为中法也。寂然者。无
音。凡所声相。皆是遮那法音。故曰圆音。悟者知之。迷
者不觉。故曰密音。然一尘悟入。根根尘尘俱入圆通
矣。但因最先从声入故。当以音声为上耳。后皆准此。】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色因为上。」
【冠注 此因色尘悟入圆通也。优婆尼沙陀。此云
色性空。亦云近少。谓微尘是色之少分也。因多贪
欲。佛令作不净观以治之。使彼转贪心。而成厌心
也。色从不净等者。即九想观也。谓观此身。内有三
十六物。外则九孔。恶露常流不净。从生至死。终无
一净。如种子不净。住处不净。生处不净。究竟不净
等。九想者。一䏺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
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从
此九想。则白骨化尘。而归于空。盖初以九想与空。
治彼色相。至此则能空所空。一并销除。顿悟圆通。
成无学道。古德云。知色生时但是空生。色灭时但
是空灭。譬如划水成文。未尝生灭。妙色密圆者。谓
一切色尘。尽是遮那法身。可以将一茎草。当丈六
金身用。亦可以将丈六金身。当一茎草用。色因为
上。准前。】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證香严为上。」
【冠注 此因香尘悟入圆通也。谛观者。审实而观
也。诸有为相。即根尘识法也。晏晦。谓晏安晦寂也。
清净之室。谓之清斋。香乃有为中法也。寂然者。无
卷五 第 76a 页 X15-0076.png
声相也。观此香气。徒木无火不香。故曰非木。不同
空性恒而不变。故曰非空。火烧别木。则无香气。故
曰非烟火也。去无所著者。根无所去也。来无所从
者。尘无所来也。由是根境不偶。故得意销而入无
分别也。发明无漏者。达此香体。非因缘等法。乃如
来藏性也。尘气倏灭者。幻相冰释也。妙香密圆者。
谓凡所气息。皆是法身香光也。然悟者证之。迷者
不识。故曰密也。香严为上。准前。】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證味因为上。」
【冠注 此因味尘悟入圆通也。五百梵天同行眷
属也。尝药作医师。叙其宿因也。众味共成曰和合。
直尔采用曰俱生。修炼炮炙曰变异。皆指味言也。
是冷是热。有毒无毒。皆指性言也。承事如来了知
味性。明其宿习不忘。即能从味尘观察也。舌味炽
然。故曰非空。味无形质。如水中盐味。故曰非有。身
即舌根。心即舌识。诸味不来。则舌与识。常自淡然。
故此味性。非即身心而生也。舌识不尝。则甘苦等
味。不能自现。故此味性非离舌识而自有也。一一
分别味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尘与根。非即非
离。忽尔超脱根尘。真常独露。故曰。分别味因。从是
开悟也。金刚三昧经云。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
灭是诸分别。是法非有灭。觉明。即本觉妙明。乃因
味尘而开悟也。】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證触因为上。」
空性恒而不变。故曰非空。火烧别木。则无香气。故
曰非烟火也。去无所著者。根无所去也。来无所从
者。尘无所来也。由是根境不偶。故得意销而入无
分别也。发明无漏者。达此香体。非因缘等法。乃如
来藏性也。尘气倏灭者。幻相冰释也。妙香密圆者。
谓凡所气息。皆是法身香光也。然悟者证之。迷者
不识。故曰密也。香严为上。准前。】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證味因为上。」
【冠注 此因味尘悟入圆通也。五百梵天同行眷
属也。尝药作医师。叙其宿因也。众味共成曰和合。
直尔采用曰俱生。修炼炮炙曰变异。皆指味言也。
是冷是热。有毒无毒。皆指性言也。承事如来了知
味性。明其宿习不忘。即能从味尘观察也。舌味炽
然。故曰非空。味无形质。如水中盐味。故曰非有。身
即舌根。心即舌识。诸味不来。则舌与识。常自淡然。
故此味性。非即身心而生也。舌识不尝。则甘苦等
味。不能自现。故此味性非离舌识而自有也。一一
分别味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尘与根。非即非
离。忽尔超脱根尘。真常独露。故曰。分别味因。从是
开悟也。金刚三昧经云。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
灭是诸分别。是法非有灭。觉明。即本觉妙明。乃因
味尘而开悟也。】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證触因为上。」
卷五 第 76b 页 X15-0076.png
【冠注 此因触尘悟入圆通也。跋陀婆罗。此云贤
首。亦云贤护。谓自守护贤德。亦守护众生也。开士。
菩萨别名。谓自开悟。而复能开悟众生也。先于威
音王佛闻法等。叙其宿昔。从水因悟入也。触是身
家尘相。盖以身根与外物相合。中间觉其冷暖涩
滑。谓之触尘。今因浴时。身与水合。而冷暖涩滑。现
在其中。因而究竟触相自何而有。若谓此触相。因
水而有者。水应自洗。而现此触相。何待洗身而知
有触相。水既不洗水。则触不因水有明矣。若谓此
触相因觉体而有者。于未洗时。云何不现。且于洗
时。亦未洗著觉体。既不洗体。则触不因体有。明矣。
然则尘无所生。根无所寄。识心顿灭。故曰中间安
然得无所有。从此悟得幻妄称相。其性本真。故在
威音时。巳得妙悟。今从佛化。又證无学。是以一触
发明藏性。则触处无非真体。故曰妙触宣明。】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至)如我所證法因为上。」
【冠注 此因法尘悟入圆通也。摩诃迦叶。此云大
饮光。检三迦叶也。尼等自明。以然灯涂佛二种胜
因。故感历劫紫金身光。祖衣吞日也。观六尘者。正
观在法尘。盖由法尘乃前五尘谢落影子。故兼言
之。变坏者。谓法尘托意根。暂现即无。于刹那间。念
念生灭。厌此变坏。故修空观。而后想心渐息。遂入
灭尽定。此定。能灭意根。空法尘。定深想灭。故能度
百千劫。如弹指顷。今在鸡足山入定。待弥勒出世。
卷五 第 76c 页 X15-0076.png
是也。我以空法者。谓以空其法尘。悟入妙真如性
也。头陀。新云杜多。此云抖擞。谓能抖擞尘劳故也。
妙法开明销灭诸漏者。谓即法尘而即真性。即妄
心而即妙明。其真妙透露。则法法皆真。欲有无明。
一并销殒矣。六尘入圆通竟。】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眼根悟入圆通也。阿那律陀。此云无
贫。亦云如意。是佛堂弟。乃白饭王子也。过去世以
一饭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受如意乐。旧说。增一
阿含云。佛在给孤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眼睡。佛
说偈诃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
不闻佛名字。那律。于是达晓不眠。便失双目。世尊
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者。令其摄念。于眼根中。
一心乐见。专欲照明。唯此一念。更无他念。至于前
戈后刃。此念莫移。天崩地裂。此念不动。如金刚王
宝。能破坏一切。而一切不能破坏。此念久之。则不
因眼根。能观十方世界。足知不是循根之妄见。乃
妙明真心所发。精真明耀。故能洞彻十方。如观掌
果也。由不见色故。旋见而不奔逸。由无眼根故。循
元而不循根也。因阿难多闻故。教以返闻闻自性
之工夫。遂得金刚三昧。而證圆通根本。因那律失
其双目故。教以乐见照明之工夫。亦得金刚三昧。
而證圆通本根。一是返闻于内。一是顺见于外。及
其成功。同归藏性。所谓圣性无不通。逆顺皆方便。
也。头陀。新云杜多。此云抖擞。谓能抖擞尘劳故也。
妙法开明销灭诸漏者。谓即法尘而即真性。即妄
心而即妙明。其真妙透露。则法法皆真。欲有无明。
一并销殒矣。六尘入圆通竟。】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眼根悟入圆通也。阿那律陀。此云无
贫。亦云如意。是佛堂弟。乃白饭王子也。过去世以
一饭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受如意乐。旧说。增一
阿含云。佛在给孤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眼睡。佛
说偈诃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
不闻佛名字。那律。于是达晓不眠。便失双目。世尊
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者。令其摄念。于眼根中。
一心乐见。专欲照明。唯此一念。更无他念。至于前
戈后刃。此念莫移。天崩地裂。此念不动。如金刚王
宝。能破坏一切。而一切不能破坏。此念久之。则不
因眼根。能观十方世界。足知不是循根之妄见。乃
妙明真心所发。精真明耀。故能洞彻十方。如观掌
果也。由不见色故。旋见而不奔逸。由无眼根故。循
元而不循根也。因阿难多闻故。教以返闻闻自性
之工夫。遂得金刚三昧。而證圆通根本。因那律失
其双目故。教以乐见照明之工夫。亦得金刚三昧。
而證圆通本根。一是返闻于内。一是顺见于外。及
其成功。同归藏性。所谓圣性无不通。逆顺皆方便。
卷五 第 77a 页 X15-0077.png
妙哉言乎。】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鼻根悟入圆通也。槃特迦。此云蛇奴。
亦云继道。以生道边故。即诵帚比丘。过去为大法
师。秘吝佛法。不常教人。感愚钝报。以宿善故。遇佛
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九十日不成。亦说教
诵条帚。则得条忘帚。得帚忘条。为治散乱。兼且愚
钝故。教令数息。摄生不杂馀缘。工夫渐熟。心渐微
细。故先从顺逆数息出入。而后更于一息上。穷其
生住异灭。乃至以此主灭。推之诸行。则见一念具
九十九刹那。于一刹那。复具九十九生灭。如此久
之。忽然于生灭尽处。彻證无生。既达生即无生。无
生即生。则心息两忘。豁然无碍。而成圣果矣。反息
循空者。谓观息既久。无息可得。便循真空妙有也。】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舌根悟入圆通也。憍梵钵提。此云牛
呞。凡不食亦事虚嚼。往昔见老僧无齿而食。笑其
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佛为遮谤。赐之
数珠。令常念佛。且教令即于舌根上。观此一味。使
心住一境。纯一清净。断诸杂念。便是心地法门。久
之心灭。得入正定。复观知味之知。非从舌体所生。
非从味所有。则根尘性空。一根超脱。诸根亦然。故
得应念超越世间诸漏。悟入妙真如性。则内脱身
心。外遗世界。如鸟出笼。正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鼻根悟入圆通也。槃特迦。此云蛇奴。
亦云继道。以生道边故。即诵帚比丘。过去为大法
师。秘吝佛法。不常教人。感愚钝报。以宿善故。遇佛
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九十日不成。亦说教
诵条帚。则得条忘帚。得帚忘条。为治散乱。兼且愚
钝故。教令数息。摄生不杂馀缘。工夫渐熟。心渐微
细。故先从顺逆数息出入。而后更于一息上。穷其
生住异灭。乃至以此主灭。推之诸行。则见一念具
九十九刹那。于一刹那。复具九十九生灭。如此久
之。忽然于生灭尽处。彻證无生。既达生即无生。无
生即生。则心息两忘。豁然无碍。而成圣果矣。反息
循空者。谓观息既久。无息可得。便循真空妙有也。】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舌根悟入圆通也。憍梵钵提。此云牛
呞。凡不食亦事虚嚼。往昔见老僧无齿而食。笑其
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佛为遮谤。赐之
数珠。令常念佛。且教令即于舌根上。观此一味。使
心住一境。纯一清净。断诸杂念。便是心地法门。久
之心灭。得入正定。复观知味之知。非从舌体所生。
非从味所有。则根尘性空。一根超脱。诸根亦然。故
得应念超越世间诸漏。悟入妙真如性。则内脱身
心。外遗世界。如鸟出笼。正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
卷五 第 77b 页 X15-0077.png
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也。还味者。脱黏
亡所也。旋知者。内伏入流也。】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身根悟入圆通也。毕陵伽婆蹉。此云
馀习。宿生为婆罗门故。馀习多慢。如呼河神为婢
子。皆习气也。初发心。即出家时也。数闻不可乐事。
即闻四谛中苦谛也。如三苦八苦等也。因而思不
可乐事。适遇不可乐境。亦悟道之机也。知痛之知。
觉痛之觉。总是身根。谓我正当知此深痛时。研究
此觉。虽能觉痛。乃依浮根触境而起。非有实体。了
此则根尘俱空。分别心灭。而我本觉清净体中。曾
无能觉之知。亦无所觉之痛。我复微细详审。正痛
之时。有能觉痛者。有痛不能及者。我本一身。岂有
双觉。如是思惟。摄其心念。循归清净觉体。未久之
间。身心无碍。忽若虚空。习漏俱尽。性觉现前。是则
不染纤尘。纯一宝觉明性。更不见有身相可得矣。】
「须菩提即从座起(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意根悟入圆通也。须菩提。此云解空。
亦云善解。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
沙之多。曾无隔阴之迷。出胎之晦也。即此生。初在
母胎时。即知空寂。虽则随世受生。而空理不昧。其
五蕴身相。了不可得。岂独空其正报。自母身外。乃
至十方世界一切依报。悉归空理。及至出胎。则广
化众生。同證空性。此乃人法皆空。自他俱利。然尚
亡所也。旋知者。内伏入流也。】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身根悟入圆通也。毕陵伽婆蹉。此云
馀习。宿生为婆罗门故。馀习多慢。如呼河神为婢
子。皆习气也。初发心。即出家时也。数闻不可乐事。
即闻四谛中苦谛也。如三苦八苦等也。因而思不
可乐事。适遇不可乐境。亦悟道之机也。知痛之知。
觉痛之觉。总是身根。谓我正当知此深痛时。研究
此觉。虽能觉痛。乃依浮根触境而起。非有实体。了
此则根尘俱空。分别心灭。而我本觉清净体中。曾
无能觉之知。亦无所觉之痛。我复微细详审。正痛
之时。有能觉痛者。有痛不能及者。我本一身。岂有
双觉。如是思惟。摄其心念。循归清净觉体。未久之
间。身心无碍。忽若虚空。习漏俱尽。性觉现前。是则
不染纤尘。纯一宝觉明性。更不见有身相可得矣。】
「须菩提即从座起(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意根悟入圆通也。须菩提。此云解空。
亦云善解。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
沙之多。曾无隔阴之迷。出胎之晦也。即此生。初在
母胎时。即知空寂。虽则随世受生。而空理不昧。其
五蕴身相。了不可得。岂独空其正报。自母身外。乃
至十方世界一切依报。悉归空理。及至出胎。则广
化众生。同證空性。此乃人法皆空。自他俱利。然尚
卷五 第 77c 页 X15-0077.png
未證真空妙有。复蒙如来发明性觉真空。性空真
觉。即得根本正智。證真如空理。且无能證之智。亦
无所證之理。则空性圆明。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
佛知见。遂了十法界依正因果。皆是大圆镜智影
像而巳。是则三谛圆融。得真解脱矣。如我所證。诸
相入非者。非即空也。结上我旷劫来下一段意。言
初得双空观智。空其依正人法等相也。非所非尽
者。二非即俱空也。结上蒙如来下一段意。言能非
之智。及所非之空。俱尽无馀。即无实无虚也。旋法
归无者。即旋空有之法。及与身器。总归宝明空海。
所谓本来无一物也。意根能摄一切故。不曰旋根。
而曰旋法也。性觉指智。真空指理。空性圆明。谓智
理一如也。五根入圆通竟。】
「舍利弗即从座起(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眼识悟入圆通也。舍利弗。此云鹙子。
宿生以来眼识明利。言。我旷劫来。凡见色时。纤尘
不染。虽假眼识。其实心见。如是受生。如恒沙之多。
生生世世。于世出世法。及与差别因果。诸变化相。
一览即过。表里洞彻。不劳馀力。获无障碍。而我此
生。亦于中途。遇迦叶波兄弟。宣说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便悟世出世
法。因心成体。法无边际。即心无边际。故从佛出家。
而得见觉明圆。则于事理。无不融通。于一切处。不
生怖畏。且于众中。首称智慧。为佛长子。皆为承佛
觉。即得根本正智。證真如空理。且无能證之智。亦
无所證之理。则空性圆明。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
佛知见。遂了十法界依正因果。皆是大圆镜智影
像而巳。是则三谛圆融。得真解脱矣。如我所證。诸
相入非者。非即空也。结上我旷劫来下一段意。言
初得双空观智。空其依正人法等相也。非所非尽
者。二非即俱空也。结上蒙如来下一段意。言能非
之智。及所非之空。俱尽无馀。即无实无虚也。旋法
归无者。即旋空有之法。及与身器。总归宝明空海。
所谓本来无一物也。意根能摄一切故。不曰旋根。
而曰旋法也。性觉指智。真空指理。空性圆明。谓智
理一如也。五根入圆通竟。】
「舍利弗即从座起(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眼识悟入圆通也。舍利弗。此云鹙子。
宿生以来眼识明利。言。我旷劫来。凡见色时。纤尘
不染。虽假眼识。其实心见。如是受生。如恒沙之多。
生生世世。于世出世法。及与差别因果。诸变化相。
一览即过。表里洞彻。不劳馀力。获无障碍。而我此
生。亦于中途。遇迦叶波兄弟。宣说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便悟世出世
法。因心成体。法无边际。即心无边际。故从佛出家。
而得见觉明圆。则于事理。无不融通。于一切处。不
生怖畏。且于众中。首称智慧。为佛长子。皆为承佛
卷五 第 78a 页 X15-0078.png
教法。转凡成圣。果地频登。法身渐著也。心见发光
者。谓自眼识而发心光也。光极知见者。谓此一光
圆极六根也。所谓一根清净。其馀五根。应时圆脱
矣。】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耳识悟入圆通也。旧说。行弥法界曰
普。位邻极圣曰贤。绍佛家业故。为法王之子。菩萨
根者。圆顿根也。普贤行者。即十大愿王。举一色一
香。俱周法界。是也。沙界十方凡修普贤行者。皆从
立名。可谓垂范之极矣。凡闻声。虽名耳识。其实心
闻。故能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以择其大根。而成就
普贤之行。且于恒沙界外。设有一众生发心。我即
分身。至于彼处。彼虽不见我。亦冥中加被。摩顶拥
护。勿令魔扰。安慰成就。勿令退堕。我说本因者。虽
古佛久證。亦有最初本因也。心闻发明者。谓转有
漏识。成无漏智也。分别自在者。谓分别一切众生
知见。而能所双绝也。】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鼻识悟入圆通也。孙陀罗。此云好爱。
妻名难陀。此云艳欢。巳名连妻彰名。检非牧牛难
陀也。是佛亲弟。出家之初。爱心不息。佛令同拘絺
罗。注心观鼻端白。以治散乱。见鼻息出入如烟者。
谓初做工夫。向粗处观故。观成此相。亦因散乱之
人。欲气粗浊故也。从此渐观。则根身器界。悉成烟
者。谓自眼识而发心光也。光极知见者。谓此一光
圆极六根也。所谓一根清净。其馀五根。应时圆脱
矣。】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耳识悟入圆通也。旧说。行弥法界曰
普。位邻极圣曰贤。绍佛家业故。为法王之子。菩萨
根者。圆顿根也。普贤行者。即十大愿王。举一色一
香。俱周法界。是也。沙界十方凡修普贤行者。皆从
立名。可谓垂范之极矣。凡闻声。虽名耳识。其实心
闻。故能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以择其大根。而成就
普贤之行。且于恒沙界外。设有一众生发心。我即
分身。至于彼处。彼虽不见我。亦冥中加被。摩顶拥
护。勿令魔扰。安慰成就。勿令退堕。我说本因者。虽
古佛久證。亦有最初本因也。心闻发明者。谓转有
漏识。成无漏智也。分别自在者。谓分别一切众生
知见。而能所双绝也。】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鼻识悟入圆通也。孙陀罗。此云好爱。
妻名难陀。此云艳欢。巳名连妻彰名。检非牧牛难
陀也。是佛亲弟。出家之初。爱心不息。佛令同拘絺
罗。注心观鼻端白。以治散乱。见鼻息出入如烟者。
谓初做工夫。向粗处观故。观成此相。亦因散乱之
人。欲气粗浊故也。从此渐观。则根身器界。悉成烟
卷五 第 78b 页 X15-0078.png
相。遍成虚净。犹如琉璃。及至净观发明。烟相渐销。
鼻端成白。以至真光透露。则出入诸息。无非光明。
合心与境。圆照无遗。是则转烦恼成菩提矣。我以
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者。化粗浊息。成智慧火。
烧灭欲种故也。旧说。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
其状如烟。昧者不觉。唯谛观者。始见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舌识悟入圆通也。我旷劫来。叙宿因
也。辩才无碍。即四无碍也。苦空。二乘权义。实相。一
乘实义。如是乃至者。谓从一佛以至无量佛也。秘
密法门者。穷尽玄奥也。微妙开示者。极其善巧而
阐发也。得无所畏。得四无畏也。佛以三轮。应物无
滞。身现神通。口说正法。意缄机缘。佛因其才。而授
以口轮。助扬法化也。助佛转轮者。谓上辅佛教。因
师子吼。谓下化众生。皆因显利他之行。而成圣果。
乃化功归巳也。降伏魔冤销灭诸漏。心内烦恼等
魔。因说法而销殒。身外天魔外道。因闻法而退藏。
内外不侵。则安然證入圆通矣。】
「优波离即从座起(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身识悟入圆通也。优波离。此云上首。
以持律。为众纲纪故。亦云近执。佛为太子时。彼为
亲近执事臣故。贪欲诸漏者。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也。承佛教戒。即受二百五十条声闻戒也。如是乃
至下。即菩萨戒也。旧说。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
鼻端成白。以至真光透露。则出入诸息。无非光明。
合心与境。圆照无遗。是则转烦恼成菩提矣。我以
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者。化粗浊息。成智慧火。
烧灭欲种故也。旧说。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
其状如烟。昧者不觉。唯谛观者。始见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舌识悟入圆通也。我旷劫来。叙宿因
也。辩才无碍。即四无碍也。苦空。二乘权义。实相。一
乘实义。如是乃至者。谓从一佛以至无量佛也。秘
密法门者。穷尽玄奥也。微妙开示者。极其善巧而
阐发也。得无所畏。得四无畏也。佛以三轮。应物无
滞。身现神通。口说正法。意缄机缘。佛因其才。而授
以口轮。助扬法化也。助佛转轮者。谓上辅佛教。因
师子吼。谓下化众生。皆因显利他之行。而成圣果。
乃化功归巳也。降伏魔冤销灭诸漏。心内烦恼等
魔。因说法而销殒。身外天魔外道。因闻法而退藏。
内外不侵。则安然證入圆通矣。】
「优波离即从座起(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身识悟入圆通也。优波离。此云上首。
以持律。为众纲纪故。亦云近执。佛为太子时。彼为
亲近执事臣故。贪欲诸漏者。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也。承佛教戒。即受二百五十条声闻戒也。如是乃
至下。即菩萨戒也。旧说。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
卷五 第 78c 页 X15-0078.png
十。对三聚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
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言三聚者。谓摄
善法。摄律仪。摄众生也。四分烦恼。谓多贪多嗔多
痴及等分也。性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即恶。如杀
盗淫。性元是恶。不待制止。犯即成业。遮业者。谓所
戒之法。体性非恶。但能开诸恶门。为前方便。即因
过始治。以遮诸恶。如酒等是也。身心寂灭。因持身
戒而得身寂。因持心戒而得心寂。是由戒生定。由
定发慧。而證圣果也。为众纲纪者。因名实相孚故。
令稽察持犯功过也。印心者。印持戒修身之本心
也。身得自在者。谓持之既纯。不止无犯。且亦无戒
可持矣。心得通达者。亦不止无持无犯。而且定慧
融通。深达实相也。身心一切通利者。谓从身识悟
入圆通。了身器二界总一妙性矣。】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意识悟入圆通也。目犍连。此云釆菽
氏。优楼频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
耶。山名。即象头山也。那提。河名。因缘深义。显非世
间和合粗相。亦非小乘所悟之法也。我顿发心。即
发菩提心也。得大通达。谓慧性开发。渐见圆通境
界也。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者。叙投佛出
家也。我游十方乃至成阿罗汉者。叙将得圆通大
用也。十方如来叹我神力者。谓不惟释尊印其神
通第一。诸佛同印许也。圆明清净者。谓自意识而
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言三聚者。谓摄
善法。摄律仪。摄众生也。四分烦恼。谓多贪多嗔多
痴及等分也。性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即恶。如杀
盗淫。性元是恶。不待制止。犯即成业。遮业者。谓所
戒之法。体性非恶。但能开诸恶门。为前方便。即因
过始治。以遮诸恶。如酒等是也。身心寂灭。因持身
戒而得身寂。因持心戒而得心寂。是由戒生定。由
定发慧。而證圣果也。为众纲纪者。因名实相孚故。
令稽察持犯功过也。印心者。印持戒修身之本心
也。身得自在者。谓持之既纯。不止无犯。且亦无戒
可持矣。心得通达者。亦不止无持无犯。而且定慧
融通。深达实相也。身心一切通利者。谓从身识悟
入圆通。了身器二界总一妙性矣。】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意识悟入圆通也。目犍连。此云釆菽
氏。优楼频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
耶。山名。即象头山也。那提。河名。因缘深义。显非世
间和合粗相。亦非小乘所悟之法也。我顿发心。即
发菩提心也。得大通达。谓慧性开发。渐见圆通境
界也。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者。叙投佛出
家也。我游十方乃至成阿罗汉者。叙将得圆通大
用也。十方如来叹我神力者。谓不惟释尊印其神
通第一。诸佛同印许也。圆明清净者。谓自意识而
卷五 第 79a 页 X15-0079.png
入圆通三昧。则周遍了知。无所染著也。自在无畏
者。如意自在。永无摧无制也。我以旋湛心光发宣
者。谓旋意识。而还妙湛本体。由湛体而发神通妙
用也。如澄浊流。喻旋湛工夫也。久成清莹者。喻湛
体发起光用也。六识入圆通竟。】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火大悟入圆通也。乌刍瑟摩。此云火
头。即火头金刚也。旧说。多淫之人。本由煖触迫发。
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教我
遍观百骸四肢。诸冷煖气者。冷字疑误。据结文。应
云诸煖触气。盖多淫之人。火大偏炽故。教令即在
火大。下手做工夫。观此业火。在百骸四肢中。自何
而起。然后观成火聚。而惧心生焉。则淫顿息。可成
观体。既成观体。能转热焰。而成神光。转散乱而成
定境。于是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故我全体。住于火
光三昧中。以智慧火。烧尽淫根种。了成阿罗汉故。
诸佛名我为火头。而我复发大愿。永为诸佛力士。
亲伏魔冤也。我以谛观身心煖触者。谓遍观百骸
四肢中欲火。皆为淫心炽盛所发也。无碍流通诸
漏既销者。谓淫心顿息。智火炽然。所谓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生大宝𦦨。登无上
觉者。谓由火光三昧发。则如来藏性也。】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地大悟入圆通也。因平外地。悟明心
者。如意自在。永无摧无制也。我以旋湛心光发宣
者。谓旋意识。而还妙湛本体。由湛体而发神通妙
用也。如澄浊流。喻旋湛工夫也。久成清莹者。喻湛
体发起光用也。六识入圆通竟。】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火大悟入圆通也。乌刍瑟摩。此云火
头。即火头金刚也。旧说。多淫之人。本由煖触迫发。
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教我
遍观百骸四肢。诸冷煖气者。冷字疑误。据结文。应
云诸煖触气。盖多淫之人。火大偏炽故。教令即在
火大。下手做工夫。观此业火。在百骸四肢中。自何
而起。然后观成火聚。而惧心生焉。则淫顿息。可成
观体。既成观体。能转热焰。而成神光。转散乱而成
定境。于是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故我全体。住于火
光三昧中。以智慧火。烧尽淫根种。了成阿罗汉故。
诸佛名我为火头。而我复发大愿。永为诸佛力士。
亲伏魔冤也。我以谛观身心煖触者。谓遍观百骸
四肢中欲火。皆为淫心炽盛所发也。无碍流通诸
漏既销者。谓淫心顿息。智火炽然。所谓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生大宝𦦨。登无上
觉者。谓由火光三昧发。则如来藏性也。】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地大悟入圆通也。因平外地。悟明心
卷五 第 79b 页 X15-0079.png
地。遂持本行而證果。故名持地。我念往昔下。叙宿
生之行也。要地。指陆路言。津口。指水处言。即渡头。
皆舟车必由之所也。有不如法者。或险而高深。或
隘而迫狭。不宽不平。故妨损车马。平高填下。作梁
负土。俗谓修桥补路也。经无量佛者。叙效力之行
极久远也。阛。市垣也。诣往也。不取其直。不受顾价
也。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唯取一钱。以饥世而
略资身命故也。或有车牛以至拔其苦恼。其行愿
既永。故感神力。以助其行也。时国大王乃至一切
皆平者。谓毗舍如来。教以摄事归理也。心为万法
之所依。平等含育。长养一切。故曰心地。悟明此心。
则情与无情。元为一体。依正二报。本无自他。圣凡
因果。一切如如。凡所差殊。皆随心感变。所谓随其
心垢。则国土垢。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也。我即心开
下。叙承佛开示。悟入圆通也。身界微尘等无差别
者。谓达地大之相。自心所现。本无实体。微尘自性。
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者。谓地大自性空
无所有。统体唯一。如来藏性。何分其能触所触耶。
既了身世二尘。染净诸法。惟一藏心故。悟法性證
无生忍也。因悟无生。而修菩萨行。故于法华会上。
闻说佛知见地。而机缘契合。是以先得證明。而为
上首也。佛问圆通下。备叙前悟也。谓由谛观内外
地大。本一如来藏性。循业发现故。妄分根境。今悟
本性。则根境自销。镜智自圆。安得不成无上知觉
生之行也。要地。指陆路言。津口。指水处言。即渡头。
皆舟车必由之所也。有不如法者。或险而高深。或
隘而迫狭。不宽不平。故妨损车马。平高填下。作梁
负土。俗谓修桥补路也。经无量佛者。叙效力之行
极久远也。阛。市垣也。诣往也。不取其直。不受顾价
也。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唯取一钱。以饥世而
略资身命故也。或有车牛以至拔其苦恼。其行愿
既永。故感神力。以助其行也。时国大王乃至一切
皆平者。谓毗舍如来。教以摄事归理也。心为万法
之所依。平等含育。长养一切。故曰心地。悟明此心。
则情与无情。元为一体。依正二报。本无自他。圣凡
因果。一切如如。凡所差殊。皆随心感变。所谓随其
心垢。则国土垢。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也。我即心开
下。叙承佛开示。悟入圆通也。身界微尘等无差别
者。谓达地大之相。自心所现。本无实体。微尘自性。
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者。谓地大自性空
无所有。统体唯一。如来藏性。何分其能触所触耶。
既了身世二尘。染净诸法。惟一藏心故。悟法性證
无生忍也。因悟无生。而修菩萨行。故于法华会上。
闻说佛知见地。而机缘契合。是以先得證明。而为
上首也。佛问圆通下。备叙前悟也。谓由谛观内外
地大。本一如来藏性。循业发现故。妄分根境。今悟
本性。则根境自销。镜智自圆。安得不成无上知觉
卷五 第 79c 页 X15-0079.png
乎。】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水大悟入圆通也。童子。乃菩萨别名。
表童真德也。我忆往昔下。叙宿因也。佛名水天者。
谓从水大。悟彻本性天真也。教习水观者。以巳之
所證示人也。观于身中下。闻法修观也。先观涕唾
津液等在一身中。虽有旋复不停清浊不一。而性
体是同。故不相倾夺也。观内既成。引伸于外。扩而
观之。浮幢王刹等。准华严经。华藏海中。有大莲华。
其莲华中。有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各有一华。为
诸佛刹世界种华藏世界。在香水海中。故曰浮幢
王刹。以华藏世界有二十重累高。如幢最为高大。
故称为王。今观行成熟故。观身之水与彼海水。性
无差别。虽则观行成熟。未得无我。故入定之时。不
见一物。但见湛水。由定中。犹存能观之心。所观之
水。故出定之时。亦存身相。是以观力纵。然增胜入
巳。所见皆同。但定色未除。能所未忘故。有激水作
声。顿觉心痛之事也。身子入定于恒河岸。有二鬼
王。乃过去宿冤。以掌击之。出定头痛。以白于佛。佛
言。若不入定。遭彼所击。必作微尘。赖蒙定力。得平
复耳。今出定心痛。故言同彼。且自思惟。久离见思。
不堕分段。今复心痛。将无退失四果也。身质如初。
心不痛也。逢无量佛。谓所经多劫也。方得亡身者。
谓无能观之心。亦无所观之水。则定果色亡。蕴身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水大悟入圆通也。童子。乃菩萨别名。
表童真德也。我忆往昔下。叙宿因也。佛名水天者。
谓从水大。悟彻本性天真也。教习水观者。以巳之
所證示人也。观于身中下。闻法修观也。先观涕唾
津液等在一身中。虽有旋复不停清浊不一。而性
体是同。故不相倾夺也。观内既成。引伸于外。扩而
观之。浮幢王刹等。准华严经。华藏海中。有大莲华。
其莲华中。有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各有一华。为
诸佛刹世界种华藏世界。在香水海中。故曰浮幢
王刹。以华藏世界有二十重累高。如幢最为高大。
故称为王。今观行成熟故。观身之水与彼海水。性
无差别。虽则观行成熟。未得无我。故入定之时。不
见一物。但见湛水。由定中。犹存能观之心。所观之
水。故出定之时。亦存身相。是以观力纵。然增胜入
巳。所见皆同。但定色未除。能所未忘故。有激水作
声。顿觉心痛之事也。身子入定于恒河岸。有二鬼
王。乃过去宿冤。以掌击之。出定头痛。以白于佛。佛
言。若不入定。遭彼所击。必作微尘。赖蒙定力。得平
复耳。今出定心痛。故言同彼。且自思惟。久离见思。
不堕分段。今复心痛。将无退失四果也。身质如初。
心不痛也。逢无量佛。谓所经多劫也。方得亡身者。
谓无能观之心。亦无所观之水。则定果色亡。蕴身
卷五 第 80a 页 X15-0080.png
亦空矣。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
者。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也。我以水性一味流
通者。所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得无生忍者。得
因地心也。圆满菩提。契果地觉也。】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风大悟入圆通也。因观身心皆风力
所转。观成圆悟。洞然无碍。故号琉璃光也。所事之
佛。名无量声。亦从此法门證得故也。开示本觉妙
明。而令观风大者。谓本觉乃不动之体。妙明乃周
遍之用。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者。谓初由
本觉一念随缘。而成无明风故。感风轮执持世界。
今观风性本空。动相寂然。则旋妄还真。归乎本觉。
然此尚是佛所示之观门也。我于尔时下。叙入观
也。观界安立者。观方位安立。由风力所持故也。观
世动时者。观三世迁流。由风力所运故也。观身之
有动静者。由风力所转也。观心有生住异灭者。由
境风鼓动心海。而成识浪也。是则世界身心。动止
不一。观其所由。皆从本觉一念妄动摇。明风出而
生。岂有差别之性耶。我于观行成熟时。觉此群动
之性。本自虚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以此推之。微
尘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自一世界众生。乃至
大千世界众生。亦复如是。各居一世界中。喻如一
器之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夫此众生。良由一念
不觉故。于自巳方寸之中。鼓发狂闹而巳。离心之
者。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也。我以水性一味流
通者。所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得无生忍者。得
因地心也。圆满菩提。契果地觉也。】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风大悟入圆通也。因观身心皆风力
所转。观成圆悟。洞然无碍。故号琉璃光也。所事之
佛。名无量声。亦从此法门證得故也。开示本觉妙
明。而令观风大者。谓本觉乃不动之体。妙明乃周
遍之用。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者。谓初由
本觉一念随缘。而成无明风故。感风轮执持世界。
今观风性本空。动相寂然。则旋妄还真。归乎本觉。
然此尚是佛所示之观门也。我于尔时下。叙入观
也。观界安立者。观方位安立。由风力所持故也。观
世动时者。观三世迁流。由风力所运故也。观身之
有动静者。由风力所转也。观心有生住异灭者。由
境风鼓动心海。而成识浪也。是则世界身心。动止
不一。观其所由。皆从本觉一念妄动摇。明风出而
生。岂有差别之性耶。我于观行成熟时。觉此群动
之性。本自虚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以此推之。微
尘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自一世界众生。乃至
大千世界众生。亦复如是。各居一世界中。喻如一
器之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夫此众生。良由一念
不觉故。于自巳方寸之中。鼓发狂闹而巳。离心之
卷五 第 80b 页 X15-0080.png
外。焉得有此动相哉。由达心外无法故。于生灭中。
速悟无生。则本觉心开。遂见震动国中。有不动尊
佛。即能于不动如来。为法王子。乃至遍事诸佛绍
隆法化也。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者。由观身心。皆属
风力妄缘所转。了妄无因。洞见本觉。如净琉璃也。
风力无依者。了此风相本空。无所来去也。悟菩提
心者。转识成智也。入三摩地者。證圆通真理也。合
十方佛者。上同佛果也。传一妙心者。下化众生也。
所谓性空真风性。风真空唯。一妙心也。】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空大悟入圆通也。无边身。即法身也。
真空法身。遍一切处。且法身无身。以万法为身。故
曰无边。盖由观彼四大无我。而證此法身无边。遂
转八识。而成四智。即持此智。照明尘刹。则色色皆
空。是以法身四智。遍融依正二界也。又于自心。现
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者。盖以一智而现十智。照十方界。穷其真空妙有。
乃从体起用也。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
同虚空。不相妨碍者。盖称法身智体。摄诸刹海。悉
入其中。乃摄用归体也。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
佛事。得大随顺者。是以一身遍入一切处。寓物现
形。随机普应。如华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是也。此大神力。总指上能融一切。能入一切。及体
用互摄也。由我谛观四大无依者。空其身相也。妄
速悟无生。则本觉心开。遂见震动国中。有不动尊
佛。即能于不动如来。为法王子。乃至遍事诸佛绍
隆法化也。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者。由观身心。皆属
风力妄缘所转。了妄无因。洞见本觉。如净琉璃也。
风力无依者。了此风相本空。无所来去也。悟菩提
心者。转识成智也。入三摩地者。證圆通真理也。合
十方佛者。上同佛果也。传一妙心者。下化众生也。
所谓性空真风性。风真空唯。一妙心也。】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空大悟入圆通也。无边身。即法身也。
真空法身。遍一切处。且法身无身。以万法为身。故
曰无边。盖由观彼四大无我。而證此法身无边。遂
转八识。而成四智。即持此智。照明尘刹。则色色皆
空。是以法身四智。遍融依正二界也。又于自心。现
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者。盖以一智而现十智。照十方界。穷其真空妙有。
乃从体起用也。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
同虚空。不相妨碍者。盖称法身智体。摄诸刹海。悉
入其中。乃摄用归体也。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
佛事。得大随顺者。是以一身遍入一切处。寓物现
形。随机普应。如华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是也。此大神力。总指上能融一切。能入一切。及体
用互摄也。由我谛观四大无依者。空其身相也。妄
卷五 第 80c 页 X15-0080.png
想生灭者。空其心相也。虚空无二。佛国本同者。性
空真色。性色真空也。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者。了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而證无生法忍也。观空无边入
三摩地。谓由观空大。而悟入圆通也。妙力圆明者。
极言色空不二依正相入自在无碍也。】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识大悟入圆通也。弥勒正云梅怛利
曳那。旧说。此翻慈氏。为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悯物
迷识故。示迹发明也。我忆往昔。叙古从凡入圣之
因行也。心重世名好游族姓者。谓身虽出家。心未
入道。重世虚名。喜亲贵族也。修习惟心识定入三
摩地。谓重世名族。散心驰求者。为见心外有法。取
著名相故。授以唯心识定。盖唯遮境有识简心空。
入此观门。即达心外无法。凡内身外境。唯自识心
熏习。变现犹若梦幻。生灭不实。能如是观。则外驰
心止。而观行成就矣。历劫以来乃至无量如来者。
谓修习既久。唯识定深。自知万法如电。一心内观。
无复外求。妄缘尽息。名心悉空。如是渐进。得成无
上妙圆。悟明如来藏性。则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而获无分别智。證如如理故。明法界身心。本无二
相。诸佛如来。自性流出。不由他现也。今得授记次
补佛处者。正显由修唯心识定。而得因圆果满。故
补佛位也。佛问圆通乃至得无生忍者。谓由前来
未修唯心识定。不知见相二分。唯藏识变起。执为
空真色。性色真空也。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者。了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而證无生法忍也。观空无边入
三摩地。谓由观空大。而悟入圆通也。妙力圆明者。
极言色空不二依正相入自在无碍也。】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识大悟入圆通也。弥勒正云梅怛利
曳那。旧说。此翻慈氏。为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悯物
迷识故。示迹发明也。我忆往昔。叙古从凡入圣之
因行也。心重世名好游族姓者。谓身虽出家。心未
入道。重世虚名。喜亲贵族也。修习惟心识定入三
摩地。谓重世名族。散心驰求者。为见心外有法。取
著名相故。授以唯心识定。盖唯遮境有识简心空。
入此观门。即达心外无法。凡内身外境。唯自识心
熏习。变现犹若梦幻。生灭不实。能如是观。则外驰
心止。而观行成就矣。历劫以来乃至无量如来者。
谓修习既久。唯识定深。自知万法如电。一心内观。
无复外求。妄缘尽息。名心悉空。如是渐进。得成无
上妙圆。悟明如来藏性。则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而获无分别智。證如如理故。明法界身心。本无二
相。诸佛如来。自性流出。不由他现也。今得授记次
补佛处者。正显由修唯心识定。而得因圆果满。故
补佛位也。佛问圆通乃至得无生忍者。谓由前来
未修唯心识定。不知见相二分。唯藏识变起。执为
卷五 第 81a 页 X15-0081.png
实有故。成依他起性。复从二者。周遍计度。起我法
二执。故成遍计执性。今由修定。而得悟性识。明知
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遂达遍计本空。依
他幻有。唯一圆成实性故。能远离依他遍计。而證
无生法忍也。唯识颂云。若时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盖由初观依正染净等
法。唯识变起。本无自性。即不起妄想遍执。计我计
法。便离遍计也。复达能变所变。唯一妙觉明性。更
无别法。便离依他。而圆成清净宝觉也。如唯识云。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
性是也。】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见大悟入圆通也。旧说。准观经云。以
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又言。此菩萨。举足下足。皆一切世界震荡。三途令
成解脱。凡入诸佛会中。必先震动。故得是名。悲华
经言。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
为次子。今在极乐。居于弥陀左右。伦。类也。十二如
来者。谓无量光。无边光。无着光。端严光。爱光。喜光。
可观光。不思议光。无等光。不可称量光。映蔽日光。
映蔽月光。超日月光。具大本。弥陀有此十三号也。
念佛三昧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若念自性弥
陀。能念属正智。所念属真理。智理一如。本性佛现
矣。若念乐邦弥陀。能念属巳。所念属佛。但巳能冥
二执。故成遍计执性。今由修定。而得悟性识。明知
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遂达遍计本空。依
他幻有。唯一圆成实性故。能远离依他遍计。而證
无生法忍也。唯识颂云。若时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盖由初观依正染净等
法。唯识变起。本无自性。即不起妄想遍执。计我计
法。便离遍计也。复达能变所变。唯一妙觉明性。更
无别法。便离依他。而圆成清净宝觉也。如唯识云。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
性是也。】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冠注 此因见大悟入圆通也。旧说。准观经云。以
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又言。此菩萨。举足下足。皆一切世界震荡。三途令
成解脱。凡入诸佛会中。必先震动。故得是名。悲华
经言。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
为次子。今在极乐。居于弥陀左右。伦。类也。十二如
来者。谓无量光。无边光。无着光。端严光。爱光。喜光。
可观光。不思议光。无等光。不可称量光。映蔽日光。
映蔽月光。超日月光。具大本。弥陀有此十三号也。
念佛三昧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若念自性弥
陀。能念属正智。所念属真理。智理一如。本性佛现
矣。若念乐邦弥陀。能念属巳。所念属佛。但巳能冥
卷五 第 81b 页 X15-0081.png
记不忘。佛自放光接引也。一专为忆。喻佛念众生
也。一人专亡。喻众生不念佛者也。若逢不逢或见
非见者。以佛更无馀事。唯念众生。曾未顷刻离众
生。故曰若逢或见也。众生无心念佛。而佛虽时现
于前。众生冥然不知。故曰不逢不见也。二人相忆
乃至不相乖异者。喻佛生同念。且如形影不离。宁
惟逢见而巳哉。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合
上喻一人专忆也。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合上喻
一人专忘也。子若忆母。如母忆子。母子历生。不相
违远者。合上喻二人相忆。乃至形影不离也。若众
生心。乃至自得心开者。申释上义。谓果心专忆佛
念佛。现前自得见佛。足见佛不离心。但因迷悟故。
成隐显耳。既得现前即见。岂有当来不见者乎。且
去佛不远。亦不假佛之方便。而自得心开见佛矣。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喻心近于佛。自有成佛气分
也。香光庄严者。谓假念佛香光庄严。自巳素法身
佛也。我本因地。以念佛證无生忍。指因行言。今于
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者。指果德言。乃因果一
如也。都摄六根者。谓念即意根。由意为诸根所依
故。意根念佛。则以诸根摄在一处故也。盖初念佛
时。即以生灭心。缘佛相好。及依报庄严眷属等。一
一乐事。专住一境。心无间断。见佛依正二报。如对
明镜。周眸一览。无非妙境。然后观此所见佛相妙
境。俱属虚妄。本无自性。唯念所现。复观能念之心。
也。一人专亡。喻众生不念佛者也。若逢不逢或见
非见者。以佛更无馀事。唯念众生。曾未顷刻离众
生。故曰若逢或见也。众生无心念佛。而佛虽时现
于前。众生冥然不知。故曰不逢不见也。二人相忆
乃至不相乖异者。喻佛生同念。且如形影不离。宁
惟逢见而巳哉。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合
上喻一人专忆也。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合上喻
一人专忘也。子若忆母。如母忆子。母子历生。不相
违远者。合上喻二人相忆。乃至形影不离也。若众
生心。乃至自得心开者。申释上义。谓果心专忆佛
念佛。现前自得见佛。足见佛不离心。但因迷悟故。
成隐显耳。既得现前即见。岂有当来不见者乎。且
去佛不远。亦不假佛之方便。而自得心开见佛矣。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喻心近于佛。自有成佛气分
也。香光庄严者。谓假念佛香光庄严。自巳素法身
佛也。我本因地。以念佛證无生忍。指因行言。今于
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者。指果德言。乃因果一
如也。都摄六根者。谓念即意根。由意为诸根所依
故。意根念佛。则以诸根摄在一处故也。盖初念佛
时。即以生灭心。缘佛相好。及依报庄严眷属等。一
一乐事。专住一境。心无间断。见佛依正二报。如对
明镜。周眸一览。无非妙境。然后观此所见佛相妙
境。俱属虚妄。本无自性。唯念所现。复观能念之心。
卷五 第 81c 页 X15-0081.png
自何而有。遂此不见一法。毕竟空寂。以心不见心
故。无相可得。是则能所俱寂。本来无念。离念相巳。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如。即證平等法身。由
念相好。證法身佛。盖生即无生也。然我既證法身。
众生法身。与我无二。且无二之性。互相关涉。故念
佛者。我皆摄入也。修行者。能知此等法门。自不以
参禅者为高利。念佛者。为卑钝矣。】
楞严经讲录卷第五
故。无相可得。是则能所俱寂。本来无念。离念相巳。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如。即證平等法身。由
念相好。證法身佛。盖生即无生也。然我既證法身。
众生法身。与我无二。且无二之性。互相关涉。故念
佛者。我皆摄入也。修行者。能知此等法门。自不以
参禅者为高利。念佛者。为卑钝矣。】
楞严经讲录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