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450a 页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说第七卷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
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
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
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四种为根本。馀为枝叶。身口意三。意乃其主。今心
与口同名枝叶者。论生起。则内起意业。外发身口。
论罪垢。则四种为根本。而馀悉轻耳。四种律仪。巳
戒妄语。此小妄语也。色香味触。举四该六。尘依念
住。念绝而尘何依。魔托尘入。尘忘而魔何托。】
卷七 第 450b 页 X13-0450.png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
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
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且汝宿世。
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
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
神力冥资。速證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现业易制。自行可违。宿习难除。必假神力。行人好
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隐然有驰策而不能巳。宿
习之使也。德隆而福鄙。行善而身凶。多障多冤。数
病数恼。若有机缄而不能自释。宿习之召也。摩诃。
此云大。萨怛多。般怛啰。此云白伞盖。即如来藏心。
量廓沙界曰大。体绝妄染曰白。用覆一切曰伞盖。
神咒从此流演。故名心咒。亦名咒心。无见顶相者。
华严九地知识。为佛乳母。初生亲捧持。谛观不见
顶。示顶法不可见见也。学人不同淫女。发无上心。
不同无心修行。尘喻宿习。风喻神咒。】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
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
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巳后。著新净衣。然香閒居。
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
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
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
卷七 第 450c 页 X13-0450.png
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
安慰。令其开悟。」
【道场。得道之场。即诵咒处也。坐是禅坐。意在坛中
坐进此道。故云坐道场。以戒禁邪。故名禁戒。师者。
人之模范。邪正所由出。故不遇真僧。律仪不得成
就。诵咒百八。表灭百八烦恼也。求如来放光灌顶
者。因戒求定也。问阿难见相发心。世尊斥之为妄。
何故行人求如来灌顶。答阿难目见如来。不肯进
修。故令其反观。今行人既反观。故欲求灌顶。昼夜
十二时。六时行道。六时静坐。行中坐中所习皆反
闻自性。入流亡所而巳。不寐有二意。一除昏睡不
觉。二戒忘失反闻。前求佛灌顶。今佛现身。名为感
应。既得感应。心必开悟。因定发慧也。诸佛法身平
等。遍一切处。但依众生之心。譬之镜然。无垢则法
象随现。有垢则法象不现。】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巳开悟。自
知修證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
佛世尊清净轨则。」
【前说入道场。未说何如建立。故特请之。自知摄心
远魔。咒力冥资。可成无学。结坛轨则。代末法请耳。】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
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
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
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黄土。
安慰。令其开悟。」
【道场。得道之场。即诵咒处也。坐是禅坐。意在坛中
坐进此道。故云坐道场。以戒禁邪。故名禁戒。师者。
人之模范。邪正所由出。故不遇真僧。律仪不得成
就。诵咒百八。表灭百八烦恼也。求如来放光灌顶
者。因戒求定也。问阿难见相发心。世尊斥之为妄。
何故行人求如来灌顶。答阿难目见如来。不肯进
修。故令其反观。今行人既反观。故欲求灌顶。昼夜
十二时。六时行道。六时静坐。行中坐中所习皆反
闻自性。入流亡所而巳。不寐有二意。一除昏睡不
觉。二戒忘失反闻。前求佛灌顶。今佛现身。名为感
应。既得感应。心必开悟。因定发慧也。诸佛法身平
等。遍一切处。但依众生之心。譬之镜然。无垢则法
象随现。有垢则法象不现。】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巳开悟。自
知修證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
佛世尊清净轨则。」
【前说入道场。未说何如建立。故特请之。自知摄心
远魔。咒力冥资。可成无学。结坛轨则。代末法请耳。】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
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
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
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黄土。
卷七 第 451a 页 X13-0451.png
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
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
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
十六香垆。间华铺设庄严。香垆钝烧沉水。无令见火。」
【此坛场清净轨则。坛仪之设。取其藉境摄心。祈祷
诸圣来格。务用严洁。法王法言。即事即理。法不孤
起。事非唐设。山为高土。雪山。表纯净上信也。大力
白牛。表纯净大根也。香草净水。表妙善净智也。茹
退。表充实遗馀也。栴檀为十香之首。表十度之总。
万行之冠也。原为平土。表中信也。地皮未净。故穿
去。五。数之中。黄。色之中。取中中净信也。十香。表十
波罗蜜法香也。细罗为粉。表微妙万行也。坛表寂
灭坦实之体。体具八正。故为八角。能摄八邪。故方
丈六。坛心莲华。表中道妙行也。钵为应器。表随量
应物也。水中华叶。表仁覆之行。随泽所施也。圆镜。
表大圆镜智也。各安八方。围绕华钵者。表智行相
依。随方圆应也。镜外莲华香垆。十六间设者。华表
妙行。香表妙德。镜外表正智之外。方便建立。使邪
正相摄。德行相熏。久而俱化。两忘邪正也。纯烧沉
水。无令见火者。表反德藏用。灭觉观。契寂场也。】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
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
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
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
十六香垆。间华铺设庄严。香垆钝烧沉水。无令见火。」
【此坛场清净轨则。坛仪之设。取其藉境摄心。祈祷
诸圣来格。务用严洁。法王法言。即事即理。法不孤
起。事非唐设。山为高土。雪山。表纯净上信也。大力
白牛。表纯净大根也。香草净水。表妙善净智也。茹
退。表充实遗馀也。栴檀为十香之首。表十度之总。
万行之冠也。原为平土。表中信也。地皮未净。故穿
去。五。数之中。黄。色之中。取中中净信也。十香。表十
波罗蜜法香也。细罗为粉。表微妙万行也。坛表寂
灭坦实之体。体具八正。故为八角。能摄八邪。故方
丈六。坛心莲华。表中道妙行也。钵为应器。表随量
应物也。水中华叶。表仁覆之行。随泽所施也。圆镜。
表大圆镜智也。各安八方。围绕华钵者。表智行相
依。随方圆应也。镜外莲华香垆。十六间设者。华表
妙行。香表妙德。镜外表正智之外。方便建立。使邪
正相摄。德行相熏。久而俱化。两忘邪正也。纯烧沉
水。无令见火者。表反德藏用。灭觉观。契寂场也。】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
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
卷七 第 451b 页 X13-0451.png
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
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垆。以兜楼婆香。煎取香
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垆内。烧令烟
尽。享佛菩萨。」
【此亨献清净轨则。权教开许乳酪。实教遮禁。取以
享佛者。白牛瑞物。雪山不恒有。意在融权实。同邪
正。故八味各十六。围绕华外者。表融权摄邪之法
喜。随行设施也。佛以日中受食。是谓食时。中夜例
日中。蜜成于华。表和融法行也。酥成于乳。表和融
法味也。小火垆。表方寸觉心也。以香浴炭。使无馀
臭。表发觉之法也。然令猛炽。投酥蜜于炎垆。烧令
烟尽。必有釜也。今文阙略。表行法既成。不可终滞。
当于觉心勇猛煅炼。使习气铄绝。缘影销亡。豁然
如红垆点雪。是名真法供养。然后为佛所享。】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
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
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
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
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
重重相涉。」
【此像设清净轨则。四外幡华。外行严饰也。当阳。即
室中央。卢舍那。释迦。寂场真主。弥勒。当来真主。阿
閦。东方佛。弥陀。西方佛。智悲真主。诸大变化观音
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垆。以兜楼婆香。煎取香
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垆内。烧令烟
尽。享佛菩萨。」
【此亨献清净轨则。权教开许乳酪。实教遮禁。取以
享佛者。白牛瑞物。雪山不恒有。意在融权实。同邪
正。故八味各十六。围绕华外者。表融权摄邪之法
喜。随行设施也。佛以日中受食。是谓食时。中夜例
日中。蜜成于华。表和融法行也。酥成于乳。表和融
法味也。小火垆。表方寸觉心也。以香浴炭。使无馀
臭。表发觉之法也。然令猛炽。投酥蜜于炎垆。烧令
烟尽。必有釜也。今文阙略。表行法既成。不可终滞。
当于觉心勇猛煅炼。使习气铄绝。缘影销亡。豁然
如红垆点雪。是名真法供养。然后为佛所享。】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
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
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
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
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
重重相涉。」
【此像设清净轨则。四外幡华。外行严饰也。当阳。即
室中央。卢舍那。释迦。寂场真主。弥勒。当来真主。阿
閦。东方佛。弥陀。西方佛。智悲真主。诸大变化观音
卷七 第 451c 页 X13-0451.png
形像。上同下合真主。金刚藏。伏魔断障真主。安左
右者。以方便度众生故。以上法王法臣。为内主伴。
释梵等众。乃外护也。乌刍。火头金刚。蓝地迦。青面
金刚。军利茶。金刚异号。毗俱胝。是三目持鬟髻。频
那。是猪头。夜迦。是象鼻。二使者名。坛中之镜。混物
而有依。表行人之智。空中之镜。离物而无依。表诸
佛之智。混物有依者。方能照物。未能照巳。必得离
物无依住智。交相为用。然后佛我互照。心境双融。
诸佛众生。身土相入。法法周遍。事事无碍。】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
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
犹如琉璃。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
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从三
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
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
道场建立如是。」
【此礼诵清净轨则。凡所祈向。以皈依三宝。为最初
方便。初七日至诚顶礼如来菩萨罗汉名号。假其
不思议力。以助道也。于一时间。行道诵咒。俱一百
八遍。咒文甚长。一时何能诵百八遍。意祗诵唵字
右者。以方便度众生故。以上法王法臣。为内主伴。
释梵等众。乃外护也。乌刍。火头金刚。蓝地迦。青面
金刚。军利茶。金刚异号。毗俱胝。是三目持鬟髻。频
那。是猪头。夜迦。是象鼻。二使者名。坛中之镜。混物
而有依。表行人之智。空中之镜。离物而无依。表诸
佛之智。混物有依者。方能照物。未能照巳。必得离
物无依住智。交相为用。然后佛我互照。心境双融。
诸佛众生。身土相入。法法周遍。事事无碍。】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
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
犹如琉璃。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
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从三
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
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
道场建立如是。」
【此礼诵清净轨则。凡所祈向。以皈依三宝。为最初
方便。初七日至诚顶礼如来菩萨罗汉名号。假其
不思议力。以助道也。于一时间。行道诵咒。俱一百
八遍。咒文甚长。一时何能诵百八遍。意祗诵唵字
卷七 第 452a 页 X13-0452.png
下八句。然非愿力。无以持之。故二七日。依毗尼教。
专心发愿。愿教。指梵网经十大愿也。行愿至强。得
大勇猛。故三七日。时无间歇。咒无遍限。精诚感格。
进力克功也。前以镜表智。今佛智与行者智。交相
熏发。因果通㳷。即摩顶意。事理互融。心境冥会。即
十方佛现意。即凡心见佛心也。身心明净。谓宿习
缘障。纤悉荡尽。一切密圆净密。悉现其中。因定发
慧也。故知显修密持。功德无异。若此下。反显道场
成就。必由于师也。从三下。明證果。利根者。惑障俱
薄。慧性明悟者也。得须陀洹。谓入圣流。非指小果。
至此了见佛性。信得本来是佛。不复向外驰求。】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
闻故。未證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
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
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
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是
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尔时
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
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
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
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
如来宣说神咒。」
【阿难冥获咒力。实未亲闻。请重宣说。意在悲救此
会。及当来也。肉髻。即无见相。髻中涌百宝光者。表
专心发愿。愿教。指梵网经十大愿也。行愿至强。得
大勇猛。故三七日。时无间歇。咒无遍限。精诚感格。
进力克功也。前以镜表智。今佛智与行者智。交相
熏发。因果通㳷。即摩顶意。事理互融。心境冥会。即
十方佛现意。即凡心见佛心也。身心明净。谓宿习
缘障。纤悉荡尽。一切密圆净密。悉现其中。因定发
慧也。故知显修密持。功德无异。若此下。反显道场
成就。必由于师也。从三下。明證果。利根者。惑障俱
薄。慧性明悟者也。得须陀洹。谓入圣流。非指小果。
至此了见佛性。信得本来是佛。不复向外驰求。】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
闻故。未證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
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
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
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是
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尔时
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
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
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
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
如来宣说神咒。」
【阿难冥获咒力。实未亲闻。请重宣说。意在悲救此
会。及当来也。肉髻。即无见相。髻中涌百宝光者。表
卷七 第 452b 页 X13-0452.png
无相见相。即大智光明也。从光涌出宝莲者。表从
智起行也。有化如来坐宝华中者。表诸佛皆从智
行流出也。化佛顶放宝光。光中复现密迹者。化复
作化。密中之密。金刚从喻说。护法心坚固。密迹。是
实中现权。不可思议。位在上地。迹现金刚。此十恒
沙众。各现威神。大众既畏其威。复爱其慈。兼于怀
抱。秘咒是圣贤秘密之语。非唯凡人不知。即下位
圣贤。不达上位之咒。诸经神咒。例皆翻字不翻音。
古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檀。一云咒者。
鬼神王名。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生喜
益。世界悉檀也。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
无所呵问。不相应者。即执治之。此生善益。为人悉
檀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恶。馀无识者。如贱人逃异
国。讹称王子。多瞋难事。有人从本国来。语异国曰。
若当瞋时。应说偈云。无亲游他国。欺诳一切人。粗
食是常食。何劳复作瞋。说是偈时。默然瞋歇。此破
恶益。对治悉檀也。四云咒者。诸佛密语。唯圣乃知。
如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四实。谓盐水器马。群下
莫晓。唯智臣解之。祗一法语。遍有诸力。病愈罪除。
生善合道。此入理益。第一义悉檀也。本有异同。则
前后翻译小差。但依一诵持。无得拣择。亦不必求
解。既出佛顶。是如来全身精神所现。救护末劫。不
惜髻中之珠。必须先遵四清净明诲修习三决定
义。三渐次。力不敌魔。然后一心观佛。持诵此咒。乃
智起行也。有化如来坐宝华中者。表诸佛皆从智
行流出也。化佛顶放宝光。光中复现密迹者。化复
作化。密中之密。金刚从喻说。护法心坚固。密迹。是
实中现权。不可思议。位在上地。迹现金刚。此十恒
沙众。各现威神。大众既畏其威。复爱其慈。兼于怀
抱。秘咒是圣贤秘密之语。非唯凡人不知。即下位
圣贤。不达上位之咒。诸经神咒。例皆翻字不翻音。
古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檀。一云咒者。
鬼神王名。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生喜
益。世界悉檀也。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
无所呵问。不相应者。即执治之。此生善益。为人悉
檀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恶。馀无识者。如贱人逃异
国。讹称王子。多瞋难事。有人从本国来。语异国曰。
若当瞋时。应说偈云。无亲游他国。欺诳一切人。粗
食是常食。何劳复作瞋。说是偈时。默然瞋歇。此破
恶益。对治悉檀也。四云咒者。诸佛密语。唯圣乃知。
如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四实。谓盐水器马。群下
莫晓。唯智臣解之。祗一法语。遍有诸力。病愈罪除。
生善合道。此入理益。第一义悉檀也。本有异同。则
前后翻译小差。但依一诵持。无得拣择。亦不必求
解。既出佛顶。是如来全身精神所现。救护末劫。不
惜髻中之珠。必须先遵四清净明诲修习三决定
义。三渐次。力不敌魔。然后一心观佛。持诵此咒。乃
卷七 第 452c 页 X13-0452.png
有大益。非徒出口入耳而巳。】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
萨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
跢鞞弊(三)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
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六)南无苏
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娑羯哩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
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
婆离瑟𧹞(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𧹞(十二)舍
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
(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
乌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
拿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哩多
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哩
般刺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拿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
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哩伽拿(三十)南
无悉羯哩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
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啰
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
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哩茶输啰西那(三十九)
波啰诃啰拿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
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
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
(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
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
萨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
跢鞞弊(三)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
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六)南无苏
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娑羯哩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
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
婆离瑟𧹞(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𧹞(十二)舍
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跋啰诃摩泥
(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
乌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
拿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哩多
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哩
般刺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拿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
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哩伽拿(三十)南
无悉羯哩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
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跋阇啰
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
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哩茶输啰西那(三十九)
波啰诃啰拿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
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
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
(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
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
卷七 第 453a 页 X13-0453.png
俱嚧吠柱哩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
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
捺啰刺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
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
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
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
(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哩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无
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岐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
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
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哩柱(八十一)般哩怛啰耶儜揭
哩(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
(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
六)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哩(八十
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
萨陀那羯哩(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
(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哩(九十四)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
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
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
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一百句)摩诃叠多(一百一)摩诃帝
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
(四)阿哩耶多啰(五)毗哩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
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跋阇啰制喝
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
捺啰刺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
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
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
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
(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哩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无
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岐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
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跋啰毖地
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哩柱(八十一)般哩怛啰耶儜揭
哩(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
(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
六)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哩(八十
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
萨陀那羯哩(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
(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哩(九十四)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
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
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
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一百句)摩诃叠多(一百一)摩诃帝
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跋啰槃陀啰婆悉你
(四)阿哩耶多啰(五)毗哩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
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跋阇啰制喝
卷七 第 453b 页 X13-0453.png
那阿遮(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
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
诃税多(十七)阿哩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
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哩(二十一)俱蓝陀哩(二十
二)跋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哩迦(二十
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哩耶(二十六)
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
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
遮迦摩啰(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
母陀啰羯拿(三十四)沙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
那么么写(三十七诵至此称某受持)乌𤙖(三十八)哩瑟揭拿(三十九)般
刺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四十一)虎𤙖(四十二)都
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𤙖(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
婆那(四十七)虎𤙖(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
叉拿羯啰(五十)虎𤙖(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
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
虎𤙖(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
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𤙖(六十一)都嚧
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哩(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
娑诃萨啰室哩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㘑(六十九)阿
弊提视婆哩多(七十)吒吒罂迦(七十一)摩诃跋阇嚧陀啰
(七十二)帝哩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乌𤙖(七十五)莎悉
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七十八诵至此称某
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
诃税多(十七)阿哩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
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哩(二十一)俱蓝陀哩(二十
二)跋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乾遮那摩哩迦(二十
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哩耶(二十六)
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
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
遮迦摩啰(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
母陀啰羯拿(三十四)沙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
那么么写(三十七诵至此称某受持)乌𤙖(三十八)哩瑟揭拿(三十九)般
刺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四十一)虎𤙖(四十二)都
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𤙖(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
婆那(四十七)虎𤙖(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
叉拿羯啰(五十)虎𤙖(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
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
虎𤙖(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
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𤙖(六十一)都嚧
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哩(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
娑诃萨啰室哩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㘑(六十九)阿
弊提视婆哩多(七十)吒吒罂迦(七十一)摩诃跋阇嚧陀啰
(七十二)帝哩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乌𤙖(七十五)莎悉
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七十八诵至此称某
卷七 第 453c 页 X13-0453.png
受持)啰阇婆夜(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祗尼婆夜(八十一)乌
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
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
夜(八十七)阿迦啰密哩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
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坛茶婆
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拿
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
哩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
(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句)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
补丹那揭啰诃(二)悉乾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
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哩婆
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哩南(八)揭婆诃哩南(九)嚧地啰
诃哩南(十)忙娑诃哩南(十一)谜陀诃哩南(十二)摩阇诃哩
南(十三)阇多诃哩女(十四)视比多诃哩南(十五)毗多诃哩南
(十六)婆多诃哩南(十七)阿输遮诃哩女(十八)质多诃哩女(十九)
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十一)毗陀耶阇嗔
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哩跋啰者迦讫哩檐
(二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
尼讫哩檐(二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
(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哩檐(三十一)毗陀
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拿讫哩
檐(三十四)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
埵伽嚧茶西讫哩檐(三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八)
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哩伽拿讫哩檐(四十)毗
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
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
夜(八十七)阿迦啰密哩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
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坛茶婆
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拿
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
哩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
(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句)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
补丹那揭啰诃(二)悉乾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
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哩婆
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哩南(八)揭婆诃哩南(九)嚧地啰
诃哩南(十)忙娑诃哩南(十一)谜陀诃哩南(十二)摩阇诃哩
南(十三)阇多诃哩女(十四)视比多诃哩南(十五)毗多诃哩南
(十六)婆多诃哩南(十七)阿输遮诃哩女(十八)质多诃哩女(十九)
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十一)毗陀耶阇嗔
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哩跋啰者迦讫哩檐
(二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
尼讫哩檐(二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
(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哩檐(三十一)毗陀
夜阇嗔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拿讫哩
檐(三十四)毗陀耶阇嗔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
埵伽嚧茶西讫哩檐(三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三十八)
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哩伽拿讫哩檐(四十)毗
卷七 第 454a 页 X13-0454.png
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哩迦讫
哩檐(四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
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哩檐
(四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
啰婆耆你讫哩檐(五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一)鸡啰
夜弥(五十二)毗哩羊讫哩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拿般
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哩檐(五十五)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
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拿讫哩檐(五十八)毗
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罗汉讫哩檐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
讫哩檐(六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跋
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哩
檐(六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
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诵至此称某受持)婆
伽梵(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
多那啰刺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
钵帝哩(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
啰频陀啰嗔陀嗔陀(八十一)虎𤙖(八十二)虎𤙖(八十三)泮吒
(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
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
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九十一)萨婆提鞞弊
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
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
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
哩檐(四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
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哩檐
(四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
啰婆耆你讫哩檐(五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一)鸡啰
夜弥(五十二)毗哩羊讫哩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拿般
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哩檐(五十五)毗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
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拿讫哩檐(五十八)毗
陀夜阇嗔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罗汉讫哩檐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
讫哩檐(六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跋
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哩
檐(六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
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诵至此称某受持)婆
伽梵(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
多那啰刺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
钵帝哩(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
啰频陀啰嗔陀嗔陀(八十一)虎𤙖(八十二)虎𤙖(八十三)泮吒
(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
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
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九十一)萨婆提鞞弊
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
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
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
卷七 第 454b 页 X13-0454.png
比𠾆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𠼐弊泮(三百句)萨婆
阿播悉摩𠾆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拿弊泮(二)萨婆
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
啰誓遮𠾆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
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哩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
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哩(十)毗陀夜啰誓弊泮(十一)摩诃
波啰丁羊叉耆哩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
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哩迦
拿(十六)南无娑羯哩多夜泮(十七)毖瑟拿婢曳泮(十八)勃
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哩曳泮(二十
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哩曳泮(二十三)唠怛哩曳
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哩曳泮(二十六)迦
般哩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
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十一)么么印兔那
么么写(三十二诵至此称某受持)○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哩
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
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
视毖多诃啰(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
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
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
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五十一)闭[口*(隶-木+上)]多揭啰诃(五十
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
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
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祛
阿播悉摩𠾆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拿弊泮(二)萨婆
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
啰誓遮𠾆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
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哩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
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哩(十)毗陀夜啰誓弊泮(十一)摩诃
波啰丁羊叉耆哩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
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哩迦
拿(十六)南无娑羯哩多夜泮(十七)毖瑟拿婢曳泮(十八)勃
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哩曳泮(二十
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哩曳泮(二十三)唠怛哩曳
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哩曳泮(二十六)迦
般哩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
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十一)么么印兔那
么么写(三十二诵至此称某受持)○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哩
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
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
视毖多诃啰(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
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
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
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五十一)闭[口*(隶-木+上)]多揭啰诃(五十
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
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
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祛
卷七 第 454c 页 X13-0454.png
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哩佛帝揭啰诃(六十一)阇弥迦揭
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
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乾陀波尼揭啰诃(六十六)
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𨽻帝药迦
(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七十一)
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
迦帝(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
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祛嚧钳(八十)羯哩突
嚧钳(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拿输蓝(八十三)惮多输
蓝(八十四)迄哩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哩室婆
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
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迦输
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
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
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
嚧诃凌伽(四百句)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
(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跢啰(四)阿迦啰蜜
哩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哩瑟质迦(七)萨婆
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哩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
吠帝钐娑鞞钐(十)悉怛多般怛啰(十一)摩诃跋阇嚧瑟
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
辫怛隶拿(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
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上是皈命诸佛菩萨众圣贤等及叙咒愿加被
离诸恶鬼病难)哆侄他(十九此翻即说咒曰)唵(二十下是正咒)阿那隶(二十一)毗
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
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乾陀波尼揭啰诃(六十六)
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𨽻帝药迦
(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七十一)
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
迦帝(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
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祛嚧钳(八十)羯哩突
嚧钳(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拿输蓝(八十三)惮多输
蓝(八十四)迄哩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跋哩室婆
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
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迦输
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
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
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
嚧诃凌伽(四百句)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
(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跢啰(四)阿迦啰蜜
哩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哩瑟质迦(七)萨婆
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哩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
吠帝钐娑鞞钐(十)悉怛多般怛啰(十一)摩诃跋阇嚧瑟
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
辫怛隶拿(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
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上是皈命诸佛菩萨众圣贤等及叙咒愿加被
离诸恶鬼病难)哆侄他(十九此翻即说咒曰)唵(二十下是正咒)阿那隶(二十一)毗
卷七 第 455a 页 X13-0455.png
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啰陀哩(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
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𤙖都嚧瓮泮(二十六)娑婆诃(四百
二十七)。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
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
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
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十方如
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如来。持此咒
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
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
狱饿鬼畜生。盲聋瘖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
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
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消散。十方如来随此咒
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
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
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
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
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
律。悉得清净。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
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
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
事。无有是处。」
【此咒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故十方如来。因此。报
跋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𤙖都嚧瓮泮(二十六)娑婆诃(四百
二十七)。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
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
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
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十方如
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如来。持此咒
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
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
狱饿鬼畜生。盲聋瘖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
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
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消散。十方如来随此咒
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
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
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
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
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
律。悉得清净。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
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
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
事。无有是处。」
【此咒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故十方如来。因此。报
卷七 第 455b 页 X13-0455.png
此。乘此。乃至传此。以成种种妙用。佛且然。况凡夫
乎。盖此咒心为诸佛母。是出生如来之真种子。故
佛必因之以得菩提。具大威神。是断邪惑之金刚
王宝剑。故佛必执之以制魔外。运载众生。脱离生
死。是出火宅之大白牛车。故佛必乘之以应尘国。
包罗万德。是具足法财之真宝藏。故佛必含之以
转法轮。含。犹藏也。总持一切善恶诸法。是无上觉
皇之正印。故佛必持之以授记人。为安隐功德之
所住处。是离怖畏之尊胜幢。故佛必依之以救苦
济厄。依。犹仗也。随顺觉性。是从心满愿之如意珠。
故佛必随之以遍供恒沙圣贤。随。即顺也。通达无
碍。是千圣万贤共适之通衢。故佛必行之以摄亲
因。而开秘密。究竟圆满。是法王诏万国之严敕。故
佛必诵之以成正觉。而入涅槃。永存不灭。是普照
世出世间之大慧灯。故佛必传之以垂万世。一切
法事。戒为前导。戒既清净。则诸法事悉得究竟成
就。十种俱乘咒心为言者。咒心即藏心故。初一为
总。馀九为别。尚是略说。故又云说是终不能尽。上
乃如来境界。亦说下。正答道场持之摄心远魔。】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
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
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
诸毒所不能害。」
【教人书写贮带。略举毒不能害一节功德。下文详
乎。盖此咒心为诸佛母。是出生如来之真种子。故
佛必因之以得菩提。具大威神。是断邪惑之金刚
王宝剑。故佛必执之以制魔外。运载众生。脱离生
死。是出火宅之大白牛车。故佛必乘之以应尘国。
包罗万德。是具足法财之真宝藏。故佛必含之以
转法轮。含。犹藏也。总持一切善恶诸法。是无上觉
皇之正印。故佛必持之以授记人。为安隐功德之
所住处。是离怖畏之尊胜幢。故佛必依之以救苦
济厄。依。犹仗也。随顺觉性。是从心满愿之如意珠。
故佛必随之以遍供恒沙圣贤。随。即顺也。通达无
碍。是千圣万贤共适之通衢。故佛必行之以摄亲
因。而开秘密。究竟圆满。是法王诏万国之严敕。故
佛必诵之以成正觉。而入涅槃。永存不灭。是普照
世出世间之大慧灯。故佛必传之以垂万世。一切
法事。戒为前导。戒既清净。则诸法事悉得究竟成
就。十种俱乘咒心为言者。咒心即藏心故。初一为
总。馀九为别。尚是略说。故又云说是终不能尽。上
乃如来境界。亦说下。正答道场持之摄心远魔。】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
贝叶。纸素白氎。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
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
诸毒所不能害。」
【教人书写贮带。略举毒不能害一节功德。下文详
卷七 第 455c 页 X13-0455.png
言之。诵咒必空三轮。达三观。然后得验。书写贮带。
唯藉信心。若信心轻鲜。未必即验。非咒之不灵也。】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
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
他诵。当知如是持诵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
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
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
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
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
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阿难。
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
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
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
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
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
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此总说诵持功德。火不能烧等。所谓救护世间。得
大无畏也。精心阴速。发彼神识等。所谓成就众生
出世间智也。下种种别说。不出此二项。诵咒利彼。
故诸恶鬼王。皆领深恩。金刚随侍者。此咒即是金
刚宝觉。故同声相应。阴。暗处也。决定菩提心者。不
但常随而巳。复能在冥冥中。以神力加被。速令开
发神识。使得无疑。以金刚慧能断人之疑故。】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
唯藉信心。若信心轻鲜。未必即验。非咒之不灵也。】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
众生出世间智。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
他诵。当知如是持诵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
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
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
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
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
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阿难。
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
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
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
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
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
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此总说诵持功德。火不能烧等。所谓救护世间。得
大无畏也。精心阴速。发彼神识等。所谓成就众生
出世间智也。下种种别说。不出此二项。诵咒利彼。
故诸恶鬼王。皆领深恩。金刚随侍者。此咒即是金
刚宝觉。故同声相应。阴。暗处也。决定菩提心者。不
但常随而巳。复能在冥冥中。以神力加被。速令开
发神识。使得无疑。以金刚慧能断人之疑故。】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
卷七 第 456a 页 X13-0456.png
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
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
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此明不随恶趣。以此咒心。是白净法。是最上善故。
第一劫。即初发菩提心时。后身。即最后成佛时。中
间修行。永无诸委曲相。药叉等。皆是委曲相。是善
男下。明不生下贱。以此咒心。是至尊至贵之法故。
读诵书写者。皆如太子处胎。贵压群臣也。】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
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
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
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
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
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此明现获功德。如来功德。悉与此人者。由此咒心。
即如来顶法。而如来顶法即行者本具藏心。能持
咒者。即持自巳藏心。藏心具足万行。何福不备哉。
诸佛同生一处者。与诸佛气分交接。心精通䐇。佛
不离心。心不离佛故。恶叉聚。喻戒定慧。同修无散
者。以行人之所修。即诸佛之所證。打成一片故。破
戒之人。戒根清净者。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故。未戒
得戒者。具戒根故。未进得进者。具进根故。无慧得
慧者。具慧根故。不净自净者。具清净根故。】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
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
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此明不随恶趣。以此咒心。是白净法。是最上善故。
第一劫。即初发菩提心时。后身。即最后成佛时。中
间修行。永无诸委曲相。药叉等。皆是委曲相。是善
男下。明不生下贱。以此咒心。是至尊至贵之法故。
读诵书写者。皆如太子处胎。贵压群臣也。】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
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
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
修。永无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
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
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此明现获功德。如来功德。悉与此人者。由此咒心。
即如来顶法。而如来顶法即行者本具藏心。能持
咒者。即持自巳藏心。藏心具足万行。何福不备哉。
诸佛同生一处者。与诸佛气分交接。心精通䐇。佛
不离心。心不离佛故。恶叉聚。喻戒定慧。同修无散
者。以行人之所修。即诸佛之所證。打成一片故。破
戒之人。戒根清净者。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故。未戒
得戒者。具戒根故。未进得进者。具进根故。无慧得
慧者。具慧根故。不净自净者。具清净根故。】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
卷七 第 456b 页 X13-0456.png
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
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
为过。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
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
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
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巳。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
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
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
读诵书写此咒。有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
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此能灭现在业。未受时。谓未持咒时也。持咒后不
可更犯矣。著不净衣。清贫不备也。坛法极难全备。
故许无坛诵咒。勿疑功德差别。比丘四弃。即杀盗
淫妄四根本罪。犯此四者。永弃佛法海外。不与共
坐。不入僧数。比丘尼复加四弃。第五名触。谓与男
子触著。起染心故。第六名八。有八事故。谓与男子
捉手。捉衣。同入屏处。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
期。第七名覆。谓尼闻大僧说法时。遮覆他罪。不肯
对众陈首。第八名随。谓尼于大众中。未与作共住
法。即随共住故。通上四弃。故名八弃。阿难下。能消
过去业。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悟无生忍。即二渐
次所获无生忍也。尚在十信前。】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
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
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
为过。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
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
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
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巳。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
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
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
读诵书写此咒。有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
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此能灭现在业。未受时。谓未持咒时也。持咒后不
可更犯矣。著不净衣。清贫不备也。坛法极难全备。
故许无坛诵咒。勿疑功德差别。比丘四弃。即杀盗
淫妄四根本罪。犯此四者。永弃佛法海外。不与共
坐。不入僧数。比丘尼复加四弃。第五名触。谓与男
子触著。起染心故。第六名八。有八事故。谓与男子
捉手。捉衣。同入屏处。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
期。第七名覆。谓尼闻大僧说法时。遮覆他罪。不肯
对众陈首。第八名随。谓尼于大众中。未与作共住
法。即随共住故。通上四弃。故名八弃。阿难下。能消
过去业。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悟无生忍。即二渐
次所获无生忍也。尚在十信前。】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
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
卷七 第 456c 页 X13-0456.png
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
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
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此能随诸愿。海宝千般。先求如意。咒心是如意珠。
取之不穷。用之不匮。故生时随心自在。而命终时。
亦得随愿往生。不生下贱者。以此咒心。是无比法。
是至贵物。故独往独来。处处称尊。】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斗诤。兼馀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
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
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
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
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
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
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
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
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
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此能消灾难。种种灾难。起于逆理。今顺法性永离
诸过。故一切不能入。支提。此云可供养处。即净刹
通称。脱阇。即城台也。一心供养。谓专心致敬。始得
灵验。恶星八万四千。由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所感。
二十八宿。各有所主之事。随人心善恶而变。善则
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
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此能随诸愿。海宝千般。先求如意。咒心是如意珠。
取之不穷。用之不匮。故生时随心自在。而命终时。
亦得随愿往生。不生下贱者。以此咒心。是无比法。
是至贵物。故独往独来。处处称尊。】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斗诤。兼馀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
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
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
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
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
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
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
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
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
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此能消灾难。种种灾难。起于逆理。今顺法性永离
诸过。故一切不能入。支提。此云可供养处。即净刹
通称。脱阇。即城台也。一心供养。谓专心致敬。始得
灵验。恶星八万四千。由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所感。
二十八宿。各有所主之事。随人心善恶而变。善则
卷七 第 457a 页 X13-0457.png
福应。恶则灾应。八大恶星。即五行及罗计孛也。今
举逆处言。故总名恶星。由旬。此云限量。一由旬四
十里。祥。吉兆也。何以却之。意以平顺为福。】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
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
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
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
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
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结归道场修持。父母身者。现身即證也。心通。如前
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应时心
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等。】
「说是语巳。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
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
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
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
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
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
令菩提心。速得圆满。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
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
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
得无所畏。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
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
举逆处言。故总名恶星。由旬。此云限量。一由旬四
十里。祥。吉兆也。何以却之。意以平顺为福。】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
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
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
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
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
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结归道场修持。父母身者。现身即證也。心通。如前
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应时心
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等。】
「说是语巳。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
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
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
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
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
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
令菩提心。速得圆满。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
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
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
得无所畏。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
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
卷七 第 457b 页 X13-0457.png
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此众神护咒也。金刚。力士众。梵王下。诸天众。无色
天当在此。药叉下。八部众。日月下。天神众。山神下。
地祇众。此咒是如来心印。故凡所有处。百灵守护。】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
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
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
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
若在道场。及馀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
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
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
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
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
如愿。」
【此菩萨护咒也。华严十地品。藏王为说法主。位在
上地。示金刚身。常护此咒。世尊下。明护心之切。纵
令下。驱斥外魔。大自在。以统世之心。深耽固执。成
大慢天。是魔之甚者。亦不得其便。馀小鬼神。自当
远去。发心修禅者。亲住如来座下。可得近傍也。护
持行人。而言宝杵碎首者。折摄并行。以杀为慈也
○修行有正有助。若利根人。从耳根一门正修足
矣。若根器稍劣。必须持咒为助行。方得成就。四卷
请入华屋至此。名修道分。下别起證果分。】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
【此众神护咒也。金刚。力士众。梵王下。诸天众。无色
天当在此。药叉下。八部众。日月下。天神众。山神下。
地祇众。此咒是如来心印。故凡所有处。百灵守护。】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
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
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
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
若在道场。及馀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
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
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
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
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
如愿。」
【此菩萨护咒也。华严十地品。藏王为说法主。位在
上地。示金刚身。常护此咒。世尊下。明护心之切。纵
令下。驱斥外魔。大自在。以统世之心。深耽固执。成
大慢天。是魔之甚者。亦不得其便。馀小鬼神。自当
远去。发心修禅者。亲住如来座下。可得近傍也。护
持行人。而言宝杵碎首者。折摄并行。以杀为慈也
○修行有正有助。若利根人。从耳根一门正修足
矣。若根器稍劣。必须持咒为助行。方得成就。四卷
请入华屋至此。名修道分。下别起證果分。】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
卷七 第 457c 页 X13-0457.png
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
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
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巳。
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瞪瞢瞻仰。」
【此请修證位次也。涅槃。指极果。乾慧。指因心。信住
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三渐次。是修行目。初
地至等觉。名證入。阿难但问修證位次。如来先明
觉性。次辨迷妄。后示渐次者。妙性圆明。本绝圣凡。
亦无修證。因有迷妄。灭妄明真。始有修證位次耳。】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
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
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前云远契如来常乐我净。此云悬示如来正修行
路。自三渐次。以至妙觉。中历五十五位。然后至菩
提法性之家。岂不远乎。言汝今未得入。预为汝揭
而示之。则从始至终。直趋宝所。更无委曲矣。刳者
剜也。虚心受教也。】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
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
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
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
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
云何名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巳。
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瞪瞢瞻仰。」
【此请修證位次也。涅槃。指极果。乾慧。指因心。信住
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三渐次。是修行目。初
地至等觉。名證入。阿难但问修證位次。如来先明
觉性。次辨迷妄。后示渐次者。妙性圆明。本绝圣凡。
亦无修證。因有迷妄。灭妄明真。始有修證位次耳。】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
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
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前云远契如来常乐我净。此云悬示如来正修行
路。自三渐次。以至妙觉。中历五十五位。然后至菩
提法性之家。岂不远乎。言汝今未得入。预为汝揭
而示之。则从始至终。直趋宝所。更无委曲矣。刳者
剜也。虚心受教也。】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
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
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
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
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卷七 第 458a 页 X13-0458.png
【先明所依真如离一切相也。妙性者。直指真如之
体。统众德而大备之谓圆。烁群昏而独照之谓明。
离诸名相者。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
无自他之形相。不但无世界众生。亦无菩提涅槃。
因妄三句。因染缘而有众生世界之名也。妙性离
名绝相。本无诸妄。由最初一念不觉妄动。遂有生
相无明。因生相而复起住异灭相。唯其有生有灭。
所以称之为妄。遂有二种颠倒。所谓依本觉故。而
有不觉也。灭妄五句。因净缘而有菩提涅槃之名
也。转世界颠倒。依菩提。转众生颠倒。依涅槃。所谓
依不觉故。而有始觉也。阿难下。直示二种转依果
当在二种颠倒因中求也。以此二种颠倒不生处。
即是如来真三摩地。前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是
也。故知圣凡二途。皆由生灭迷悟而立。真如门中。
实无是事○此下发明二颠倒。众生依世界而居。
世界因众生而起。两不相离。文亦互见。】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
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
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
及诸众生。」
【此总标无明熏真如成其染用。为二种颠倒因也。
众生二字。是二种两字之讹。性明心。即本觉体。圆
谓通妄通真。因明发性者。明指无明言。发性。谓无
明所发之性。即业识也。妄见。即见分。究竟有。即相
卷七 第 458b 页 X13-0458.png
分。从本觉体。一念妄动。而有无明。因无明而成业
识。因业识而有见分。因见分而有根身器界。所谓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能有之无明。与所有众生
世界。本非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非有住。为彼所
住之处。如空中花。如睡时梦。诘之无根。觅之无本。
即本此无住之无明。建立世界众生二种颠倒。】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
欲真巳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
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
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明众生颠倒由见思而起也。妙性明圆。迷之乃
生虚妄。迷真起妄。妄性元空。实无体也。凡夫颠倒
如此。无论矣。将欲下。指外道颠倒言。妄性既空。了
妄无体。妄自无依。乃无端欲求复真。谓妄之外别
有一真。即此欲真一念。巳非真真如性矣。真真如
性。不离妄故。既知非真。犹自求复。如知是幻。犹自
求幻。终竟无有。故曰非相。非生二句。正明非相。非
生。即非因计因。妄计邪修为生果之因。非住。即非
果计果。妄计诸无常处。为常住之果。非心即邪智。
总摄一切邪妄见解。各自谓明本来心。非法即邪
境。总摄一切邪妄修證。各自谓得无上法。展转发
生六句。俱指外道。此辈自谓不造现业。不受后有。
与凡夫异。岂知邪因邪果。邪智邪境。互相引发。生
出邪力。造作发明。现在熏成业种。将来定感业果。
识。因业识而有见分。因见分而有根身器界。所谓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能有之无明。与所有众生
世界。本非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非有住。为彼所
住之处。如空中花。如睡时梦。诘之无根。觅之无本。
即本此无住之无明。建立世界众生二种颠倒。】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
欲真巳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
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
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明众生颠倒由见思而起也。妙性明圆。迷之乃
生虚妄。迷真起妄。妄性元空。实无体也。凡夫颠倒
如此。无论矣。将欲下。指外道颠倒言。妄性既空。了
妄无体。妄自无依。乃无端欲求复真。谓妄之外别
有一真。即此欲真一念。巳非真真如性矣。真真如
性。不离妄故。既知非真。犹自求复。如知是幻。犹自
求幻。终竟无有。故曰非相。非生二句。正明非相。非
生。即非因计因。妄计邪修为生果之因。非住。即非
果计果。妄计诸无常处。为常住之果。非心即邪智。
总摄一切邪妄见解。各自谓明本来心。非法即邪
境。总摄一切邪妄修證。各自谓得无上法。展转发
生六句。俱指外道。此辈自谓不造现业。不受后有。
与凡夫异。岂知邪因邪果。邪智邪境。互相引发。生
出邪力。造作发明。现在熏成业种。将来定感业果。
卷七 第 458c 页 X13-0458.png
生灭无巳。何时得出耶。凡夫从非有成有。外道从
非真求真。凡外不同。颠倒则一。】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
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
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
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
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
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
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
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释世界颠倒由根尘而起也。世界本来清净。何
有颠倒。悉由众生颠倒。识妄相成。成十二类。故世
界亦成颠倒耳。是有所有者。指无明所起之众生。
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
也。本无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无有处。为彼所住
之处。皆由念念迁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
也。以世涉方。以方涉世。俱成十二。所以变化众生。
亦应其数而成十二类。是故下。约一念妄动而内
根外境一时具足也。尘来应心。声必先至。以声最
通达。耳又遍利也。循声必至觅色。近色必至闻香。
闻香必至觉触。觉触必至尝味。尝味必至知法。知
法则想缘不舍矣。由疏转亲。渐成取著之相。一切
众生。颠倒趣生。皆由此也。业者。习也。性者。不可改
转之意。所谓习以成性也。业性广之八万四千。总
非真求真。凡外不同。颠倒则一。】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
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
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
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
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
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
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
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释世界颠倒由根尘而起也。世界本来清净。何
有颠倒。悉由众生颠倒。识妄相成。成十二类。故世
界亦成颠倒耳。是有所有者。指无明所起之众生。
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
也。本无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无有处。为彼所住
之处。皆由念念迁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
也。以世涉方。以方涉世。俱成十二。所以变化众生。
亦应其数而成十二类。是故下。约一念妄动而内
根外境一时具足也。尘来应心。声必先至。以声最
通达。耳又遍利也。循声必至觅色。近色必至闻香。
闻香必至觉触。觉触必至尝味。尝味必至知法。知
法则想缘不舍矣。由疏转亲。渐成取著之相。一切
众生。颠倒趣生。皆由此也。业者。习也。性者。不可改
转之意。所谓习以成性也。业性广之八万四千。总
卷七 第 459a 页 X13-0459.png
为十二区分。声香味触。举四以该十二。根尘穷十
二变。为一周旋往复。乘此下。谓能造根尘既具十
二。故所造众生亦具十二类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
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
龟蛇。其类充塞。」
【首三句。所作之因也。末数句。所受之果也。和合至
乱想。指因果之间。中阴托生时也。下同。卵唯想生。
虚妄。即想也。虚妄轮回。是好大喜高。不肯素位之
人。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故曰轮回。动颠倒者。不动
真心。全体躁动也。和合者。中阴身与生缘和合也。
气谓以气交。即托生之缘也。因中好高使气。故托
气为生缘。遂成乱想。当受鸟身。作轻举想。当受鱼
身。作游泳想。因此妄想。然后传命。羯罗蓝。此云凝
滑。世界轮转。变化众生。故十二类生。皆言由因世
界。类各八万四千者。各由八万四千烦恼变成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
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
其类充塞。」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情生于欲。名欲颠倒。滋。指
父母交媾之缘也。夫妇为正淫。外色为邪淫。情有
邪正。故所感之果亦有横竖。当受人身。作竖行想。
当受畜身。作横行想。遏蒲昙。此云疱。】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煖成八万四千
二变。为一周旋往复。乘此下。谓能造根尘既具十
二。故所造众生亦具十二类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
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
龟蛇。其类充塞。」
【首三句。所作之因也。末数句。所受之果也。和合至
乱想。指因果之间。中阴托生时也。下同。卵唯想生。
虚妄。即想也。虚妄轮回。是好大喜高。不肯素位之
人。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故曰轮回。动颠倒者。不动
真心。全体躁动也。和合者。中阴身与生缘和合也。
气谓以气交。即托生之缘也。因中好高使气。故托
气为生缘。遂成乱想。当受鸟身。作轻举想。当受鱼
身。作游泳想。因此妄想。然后传命。羯罗蓝。此云凝
滑。世界轮转。变化众生。故十二类生。皆言由因世
界。类各八万四千者。各由八万四千烦恼变成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
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
其类充塞。」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情生于欲。名欲颠倒。滋。指
父母交媾之缘也。夫妇为正淫。外色为邪淫。情有
邪正。故所感之果亦有横竖。当受人身。作竖行想。
当受畜身。作横行想。遏蒲昙。此云疱。】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煖成八万四千
卷七 第 459b 页 X13-0459.png
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
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执著即合也。合由爱滞。触境趋附。名趣
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煖成。所趣无定。名翻覆乱
想。蔽尸。此云软肉。湿生初相也。愚钝之情为蠢。柔
弱之形。唯见其动。状不可别。名蠕。如醯鸡之类。唯
其生平不配道义。无丈夫气。故感此无知之报。】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
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
其类充塞。」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类
而变。名和合触成。厌故趋新。名新故乱想。羯南。此
云硬肉。下皆称羯南者。诸类通称也。脱故趋新为
蜕。如虫为蝶。转行为飞。如雀为蛤。脱飞为潜。凡不
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是谓化相。唯其生平毫无
操守。触处生变。故感此无定之报。】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
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
其类充塞。」
【有等外道。以日月为父母。知水去垢之能。知火作
热之义。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坚执不舍。障隔不
通。故名留碍。名障颠倒。精明显著。因此受生。故名
色相。日月星辰之类。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乃至爝
火蚌光。皆精耀也。此人弃自巳大智慧光。而认昭
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执著即合也。合由爱滞。触境趋附。名趣
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煖成。所趣无定。名翻覆乱
想。蔽尸。此云软肉。湿生初相也。愚钝之情为蠢。柔
弱之形。唯见其动。状不可别。名蠕。如醯鸡之类。唯
其生平不配道义。无丈夫气。故感此无知之报。】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
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
其类充塞。」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类
而变。名和合触成。厌故趋新。名新故乱想。羯南。此
云硬肉。下皆称羯南者。诸类通称也。脱故趋新为
蜕。如虫为蝶。转行为飞。如雀为蛤。脱飞为潜。凡不
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是谓化相。唯其生平毫无
操守。触处生变。故感此无定之报。】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
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
其类充塞。」
【有等外道。以日月为父母。知水去垢之能。知火作
热之义。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坚执不舍。障隔不
通。故名留碍。名障颠倒。精明显著。因此受生。故名
色相。日月星辰之类。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乃至爝
火蚌光。皆精耀也。此人弃自巳大智慧光。而认昭
卷七 第 459c 页 X13-0459.png
昭者为极则事。故一遇显著之境。便托为生缘。】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
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
其类充塞。」
【厌有著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漏无闻。名惑
颠倒。依晦昧空。名和合暗成。阴隐乱想。即无色界
外道类。有想无色。不成业体。亦称羯南者。有义系
也。此人不知有相身中无相身。故将此身心。销磨
沉没。散入于空。因中巳成昏暗。一遇暗境。便托为
缘。巳上二种。是情之变。】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
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
其类充塞。」
【似有若无。彷佛不真。名为罔象。影即阴影。有影无
形也。外道凡夫祠祷神明。皆从忆想所生。故曰和
合忆成。神鬼相不可见。众生邪慕灵通。逐影忆相。
恍惚见之。久之忆成境界。又将幻心和合所忆之
境。以为生缘。隐隐跃跃。结成相貌。故曰潜结乱想。
生当堕其类。神鬼精灵。如天魔精怪等。皆由错乱
修习。得其影而不得其真。即有五通。未得漏尽。】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
枯稿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
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外道不知性本圆活。勉强抑伏。心随境变。遇物成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
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
其类充塞。」
【厌有著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漏无闻。名惑
颠倒。依晦昧空。名和合暗成。阴隐乱想。即无色界
外道类。有想无色。不成业体。亦称羯南者。有义系
也。此人不知有相身中无相身。故将此身心。销磨
沉没。散入于空。因中巳成昏暗。一遇暗境。便托为
缘。巳上二种。是情之变。】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
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
其类充塞。」
【似有若无。彷佛不真。名为罔象。影即阴影。有影无
形也。外道凡夫祠祷神明。皆从忆想所生。故曰和
合忆成。神鬼相不可见。众生邪慕灵通。逐影忆相。
恍惚见之。久之忆成境界。又将幻心和合所忆之
境。以为生缘。隐隐跃跃。结成相貌。故曰潜结乱想。
生当堕其类。神鬼精灵。如天魔精怪等。皆由错乱
修习。得其影而不得其真。即有五通。未得漏尽。】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
枯稿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
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外道不知性本圆活。勉强抑伏。心随境变。遇物成
卷七 第 460a 页 X13-0460.png
形。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之类。问枯稿则无想。何
云枯稿乱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为有轮回。为无
轮回。答枯稿如草乍枯。根本未绝。时至复生。以顽
定力而成顽物。遇缘生情。依旧流转。巳上二种。是
想之变。合计四种。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
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
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相待者。倚靠泰山。资藉名势也。伪者。认物为巳也。
不知自性卓然立于物先。而恃他人为巳力。非颠
倒乎。因中自无肺肠。随人所染。故染缘和合。认为
可因依之境。不觉身堕水母等类。水母。以水沫为
体。以虾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故曰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
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
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相引者。邪语邪业。诱引他人也。性颠倒者。使乖弄
巧。全是业性用事。忽乘咒诅之力。惹起故业种子。
将谓彼此呼召。不觉身堕咒诅厌生。反被他人役
使。呼召者。书符捻诀之类。世有邪神邪鬼。听人役
使。如樟柳神。及撒豆成兵之类。不由生理。则本自
无色。既感成质。非无色也。巳上二种。是合之变。】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
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
云枯稿乱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为有轮回。为无
轮回。答枯稿如草乍枯。根本未绝。时至复生。以顽
定力而成顽物。遇缘生情。依旧流转。巳上二种。是
想之变。合计四种。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
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
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相待者。倚靠泰山。资藉名势也。伪者。认物为巳也。
不知自性卓然立于物先。而恃他人为巳力。非颠
倒乎。因中自无肺肠。随人所染。故染缘和合。认为
可因依之境。不觉身堕水母等类。水母。以水沫为
体。以虾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故曰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
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
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相引者。邪语邪业。诱引他人也。性颠倒者。使乖弄
巧。全是业性用事。忽乘咒诅之力。惹起故业种子。
将谓彼此呼召。不觉身堕咒诅厌生。反被他人役
使。呼召者。书符捻诀之类。世有邪神邪鬼。听人役
使。如樟柳神。及撒豆成兵之类。不由生理。则本自
无色。既感成质。非无色也。巳上二种。是合之变。】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
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
卷七 第 460b 页 X13-0460.png
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合妄者。本非真心相合。但为财势之故。妄相附合
也。因中欺罔他人。回取他物。互为巳有。故生缘到
时。和合异质之物。亦作回互之想。不知身堕蒲卢
等中。反被他物回为彼有。蒲卢。诗作蜾裸。即土蜂
也。取桑虫负于木空中。七日化为巳子。以异质故。
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
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
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非止寻常之怨。盖施恩负恩。恨入骨髓也。杀
颠倒者。向来施恩因缘。至此全成杀机。怪。谓怪异
之境。冤恨既深。故触著怪境。托为生缘。遂起父母
可食之想。不觉身入块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
曰非无想相。托生在块果中。故曰无想。此何等事。
而有是想。穷其起处。只是怨害为因而巳。吾辈慎
勿怨人。亦慎勿令人怨。巳上二种。是离之变。】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以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妄随轮
转。非正修行。莫能免脱。故下卷示除妄修正之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说第七卷
【合妄者。本非真心相合。但为财势之故。妄相附合
也。因中欺罔他人。回取他物。互为巳有。故生缘到
时。和合异质之物。亦作回互之想。不知身堕蒲卢
等中。反被他物回为彼有。蒲卢。诗作蜾裸。即土蜂
也。取桑虫负于木空中。七日化为巳子。以异质故。
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
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
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非止寻常之怨。盖施恩负恩。恨入骨髓也。杀
颠倒者。向来施恩因缘。至此全成杀机。怪。谓怪异
之境。冤恨既深。故触著怪境。托为生缘。遂起父母
可食之想。不觉身入块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
曰非无想相。托生在块果中。故曰无想。此何等事。
而有是想。穷其起处。只是怨害为因而巳。吾辈慎
勿怨人。亦慎勿令人怨。巳上二种。是离之变。】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以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妄随轮
转。非正修行。莫能免脱。故下卷示除妄修正之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说第七卷
卷七 第 460c 页 X13-046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