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408-06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七
            宋 彭百川 撰
  祖宗科举取人
建隆元年安次扈蒙权知贡举庚寅奏进士合格十九
(杨砺同/立舜)二年权知贡举窦仪奏进士合格十一人(张/去)
(华/等)三年知贡举王著奏合格进士七十五人(马适/等)九月
复置书判拔萃科四年知贡举仪薛居正奏合格进士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408-0671b.png
八人(苏德/祥等)
乾德元年九月丙子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
发公荐违者重寘其罪故事每岁知举官将赴贡院台
阁近臣得保荐文艺者号曰公荐然去取不能无私至
是禁止闻十二月丁卯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于内殿
覆试吏部试中应拔萃科(田可封孙迈/宋白曹利用)上临轩观之试
毕称旨以利用为右拾遗田为著作郎各赐袭衣犀带
利用加锡鞍勒马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408-0672a.png
二年正月诏曰先以所置贤能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
优深可为师法详娴吏治达于教化等三科并委州府
解送吏部试论三道限三千字以上自曩及今未有应
者得非抱倜傥者耻肩于常调怀谠言者难动于有司
必欲兴自朕躬乎继今不限内外职官前资见任布衣
黄衣并许诣阁门投牒自荐朕当亲试焉三月知贡举
陶谷奏合格进士八人(李景/阳等)四月贤良科一人博州判
官颖贽策试称旨故也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408-0672b.png
三年知贡举卢多逊奏合格进士六人(刘察/等)
四年王祐知贡举言进士合格者六人诸科几人上恐
其有遗才复令于不中选人内取优长者策而升之(李/肃)
(毕士/安等)
开宝元年王祐知贡举奏进士合格者十人陶谷子邴
名在第六翌日入谢上谓左右曰闻谷不能训子安能
登第因下诏曰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
业如开党与颇苦切吹文衡公器岂有私滥自今举人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408-0672c.png
凡关食禄之家具析以闻当令覆试(陶邴覆试/复登第)二年知
贡举赵逢奏进士合格七人(是月亲征逢随军转运使/取士或在行宫当考安德)
(裕柴成务王猷可董循张/绅陶邴系元年所得士)三年三月壬寅诏礼部贡院
阅贡士诸科十五举以上曾终场者以名闻甲辰得司
马浦等六十三人庚戌复取未经场人四十三人并赐
出身诏自今勿以为例知贡举扈蒙擢进士合格者八
(张拱王诜/张茂直等)四年卢多逊知贡举奏进士合格者十人
(刘寅卫价/刘琼等)五年扈蒙知贡举奏合格进士安守亮等十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408-0672d.png
一人诸科二十人诣讲武殿上以进士武济川材质最
陋绌之济川乃学士李昉乡人昉知贡举上不悦会徐
士廉诉昉用情取舍非当上以问学士卢多逊曰颇亦
闻之上令贡院籍下第人姓名三百六十人癸酉召见
择一百九十五人宋准以下及士廉各赐纸札引试命
御史李莹等为考官乙亥上亲阅得进士二十六人士
廉与焉皆赐及第又赐准钱二十万以张宴会责昉为
太常少卿考官杨可法等皆坐责自兹殿试为常式宋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408-0673a.png
准贾源范翔郭成范张素左贞索箱李巨源武济川裴
询黄相是年重试宋准贾源范翔郭成范张素左贞裴
询李巨源董箱刘总田宝之柳毗刘洗任载宋玄庆徐
士廉安肃赵白贞梁谊吕镑王住王文范赵世南王利
用王渭五经四人开元礼七人三礼三十八人三传二
十六人三史三人学究十八人夏四月诏诸州考试官
令长吏僚属有才学公正者充知贡举与考试同看详
议卷定其通否即驳放不得优假虚名至终场中禁私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408-0673b.png
荐属科人募告者其赏有差举人勒还本贯重役永不
得入科场八月丁卯王祐知贡举知制诰扈蒙左补阙
梁周翰秘书丞雷德骧并权同知贡举权同贡举始此
戊辰上御讲武殿覆试王祐等所奏合格举人王式等
因语之曰向登科名给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甚
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尽革畴昔之弊式等皆顿首谢
于是内出赋题得进士王嗣宗以下三十人诸科三十四
人江南进士林松雷说试不中格以其间道来归并赐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408-0673c.png
三传出身王侣宗王式刘克荷拔萃科乾德二年四人
建隆三年复置选人限格未至者各取本州解至吏部
试判二条分五等放选利用等吏部试中诏翰林学士
于内殿复试帝临观之赐袭衣金带
乾兴元年宋若谷以下六十五人
天圣三年林异以下四人六年常禹锡以下八十三人
九年萧□以下三十人
  太宗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408-0673d.png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上初即位以封疆至远吏员益众
思广振淹滞以资其间阙顾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乂
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
具尔礼部上所试合格人名上御讲武殿出赋题覆试
依次用韵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定其优劣得河南
吕蒙正王相李至张宏张齐贤王化基王沔温仲舒一
百九十人并赐及第馀并赐出身凡五百人皆先赐绿
袍靴笏赐宴开宝寺上自为诗一章赐之唐时礼部放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408-0674a.png
榜之后醵饮今曲江号闻喜宴五代于名园佛舍中周
显德中官主之上命中使典领供帐甚盛第一第二等
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寺评事通判诸州同出
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初资职事则同簿
尉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薛居正等言取人太多用
人太骤上欲兴文教抑武事弗听及蒙正等辞乃召令
升殿谕之曰吏治所有不便于民者疾置以闻仍赐钱
二十万或曰太祖之幸西京也洛阳张齐贤献下并汾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408-0674b.png
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惩奸谨刑十策
太祖召见便坐问之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太祖善其四
齐贤坚执其馀皆善太祖怒令卫士曳出及还语上曰
我幸西京惟得一张齐贤我不欲遂官爵之汝异时可
收以自辅也于是齐贤举进士上决欲置之高等有司
第其名适在数十人后上不悦乃诏进士尽第二等及
九经凡一百三十人悉与超除盖为贤故也
三年八月上先诏权罢贡举恐场屋间有留滞者乃诏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408-0674c.png
诸州去年已得解者除三礼三传学究外馀并以秋集
礼部九月上御讲武殿覆试合格礼部人进入加论一
道馀人得无滥进者乎己巳诏自今诸科并令量定人
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入有以
文字往复与吏为奸者寘之于法私以经义相教者斥出
科场互保与知亦连坐进士倍加研覆贡举人勿以曾
经御试不考而荐始令试官亲戚别试者凡九十八人
又罢进士试帖经上御崇政殿覆试礼部贡举人得进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408-0674d.png
士须城梁颢百七十九人庚申得诸科三百一十八人
并唱名及第唱名自此始据登科记宰相李昉之子宗
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从弟蒙亨监赃使王明明之子
扶度支使许仲宣子问举进士试皆入等上曰此并势
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为有私也皆罢之
青州人王从善应五经举始踰冠自言通诵五经通注
上历举本经试之其诵如流特赐九经及第面赐绿袍
银带钱二万时左右献言尚有遗材壬戌复试又得进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408-0675a.png
士上元洪湛等七十六人癸亥得诸经科三百二人并
赐及第夏四月丙子复置明法科分周易尚书各为一
科以论语孝经尔雅三小经毛诗专为一科明法亦附
三小经进士九经以下更不习法书又以锁厅求试者
率多缪滥令诸道州府自今择材学优等而历官无过
者乃举之仍先奏俟报(甲科梁颢年八十二作状元张/惟明裴湛钱若水陈允省元熙)
(乙科吕防李昉任中正闾丘陵令丙科赵安/仁陈彭年淩策宋惟善陈昭庆四等崔度)
端拱元年夏四月丙申先是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白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408-0675b.png
知贡举放进士程宿以下二十八人诸科一百人榜既
出谤议蜂起或击登闻鼓求别试上意其遗材壬寅诏
下第人覆试于崇政殿得进士马国祥以下及诸科凡
七百人令枢密院用白纸为牒赐之以试中为目令权
知诸县簿尉谓枢密副使张宏曰朕自即位以来亲选
贡士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今封疆万里人无弃材
日思孜孜庶臻理学卿与蒙正曩者颇为大臣所沮非
朕独断则不及此宏顿首谢曰凡三掌贡士所取如苏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408-0675c.png
易简王禹偁辈皆知名而罢黜者众因致谤议时知制
诰李沆亦同知贡举谤议独不及(程宿省王元扶陈尧/佐石成之诸科卢范)
(以下八/十馀人)上既擢马国祥等犹恐遗材复命左右正言王
世则等召下第进士及诸科于武成王庙重试得合格
进士数百人丁丑上覆试诗赋又拔进士叶齐以下三
十一人诸科八十九人并赐及第(叶齐江拯/赵准等)
雍熙二年三月先是翰林学士知贡举苏易简等用亲
试壬寅上御崇政殿试合格举人得进士阆中(陈尧叟/知白曾)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408-0675d.png
(会姚揆苏奂赵/桢张智盛度等)一百八十六人赐宴令两制三馆文臣
皆预赐尧叟等箴一首勉以修身谨行稽古服官之意
十二月上谓宰相曰国家取士历级而升下位韬晦才
行多矣当勿以此为限庶朕急贤之志因言为人臣者
治平之代功效难见若乱世则止用其才不顾其行如
陈平韩信顷刻能立功业当治平则无所施其谋略故
孔子四科以德行为长又言下位卑秩不可谓无良士
大凡孔子含章守道难进易退不求闻达故常患其不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408-0676a.png
能知也吕蒙正曰迭试事任则能否洞分上曰性之善
恶何由知之蒙正曰人之为善终不能掩久则弥著至
于为恶亦然苟暂闻善恶或涉爱憎恐误任使必久而
察之则赏罚无滥上善其言
淳化三年三月上御崇政殿覆试合格进士先是胡旦
苏易简王世则梁颢陈尧叟皆以试先成擢上第由是士
争习浮华尚敏速或一刻数诗或一日十赋将作监丞
莆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于是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408-0676b.png
召三馆文学之士始令糊名考校定其优劣以分第缀
内出卮言日出赋题试者骇异不能措词相率叩殿槛
上请会稽钱易时年十七日未中所试三题皆就言者
指其轻俊特黜之得(孙何省元宋台符路振王钦/若丁度张士逊王曙薛奎等)以下
凡三百二人并赐及第上谕之曰尔等各负志业中我
廷选效官之外更励精文翰勿坠前功也何等旅拜称
谢辛丑覆试诸科就宴锡御制诗三首进士孙何而下
四人皆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馀及诸科授职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408-0676c.png
事州县官入谢于长春殿上谓宰相曰天下至广藉群
材共治之今岁登科第又千馀人皆朕所选择此等但
能自检情美替而归则驯政亨衢未可测也时诏刻礼
记儒行篇赐大臣及百官受任于外者并赐何等令为
坐右之诫初内殿策士赐诗至尧叟易以箴至何则诗
箴并赐时论荣之
咸平元年翰林杨砺等受诏知贡举请对上召坐诏之
曰贡举重任当务选推寒俊精求艺实以副朕心砺建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408-0676d.png
隆初榜首及第二月壬辰诏礼部贡院考试毕日录合
格人姓名以闻当议降敕放榜赐及第如覆试有滥谬
知举官重行朝典戊戌诏以久停贡举颇滞时材令礼
部取合格人内进士放孙仅等五十人诸科百五十人
来岁不得为例旧制国子监开封举人有与发解官亲
戚者止两司更互考试不应涉私是秋特选官别试钱
若水等覆考进士试卷故事京府解十人已上谓之等
甲非文业优赡有名称者不处时以高辅尧为首钱易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408-0677a.png
次之易颇为流辈所推许辄不平遂上书指陈发解官
所试官朽索驭六马赋又论诗策题意涉讥讪又进士
百十人诣府讼荐送不公辅尧亦投牒逊避请以易为
首开封府以闻故有是命仍令两制议所讼题时翰林
学士承旨宋白深祐易考官度支员外郎冯拯力言易士行
不可冠天府多士上以士流纷竞不可启其端且欲镇
压浮俗乃诏止拯罢两制议及覆考止令若水等有文
行兼著者一人为首乃以孙暨等为第一辅尧第二易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408-0677b.png
第三馀并如初易初以轻俊被黜既而太宗与苏易简论
当时文人且叹不与李白同时易简言易能为歌诗殆
不下李白太宗大喜曰果如是吾当以白衣召至禁林
会盗起岭南事乃止
二年正月乙丑命礼部尚书温仲舒知贡举御史中丞
张咏知制诰张颉同知贡举刑部员外郎董龟正王步
同考试及封印卷首仍当日入院礼部贡院封印试卷
自此始癸亥诏今岁举人至众仍依例恐有遗落可增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408-0677c.png
及七十人诸科增一百八十人礼部寻以孙暨等一百
五十人名闻内诸科一举六人特黜去之馀并赐及第
五月诏天下贡举人应三举者今岁并免取解其馀依
例举送必求才艺不使遗贤当俟奏名朕亲临试
三年二月学士王旦等三人同知贡举三月甲午上御
崇政殿亲试命翰林学士承旨宋白等于殿后西阁考
覆国子监博士雷悦著作佐郎梅询封印卷首亲览入
等赐(陈尧复周企李社二甲吕夷简三甲任/布四甲羌遵五甲石待问何宗朝等)四百九人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408-0677d.png
及第赐宴日以御诗褒美之上凡三日临轩初无倦怠
之色所擢凡千八百五人其中有自晋天福中随计较
艺之详推恩之大近代所未有也四月赐应制举人林
陶同进士出身陶就试学士院不及格上方欲采俊茂
故特奖之
五年三月上亲试礼部举人得进士益都王曾以下三
十八人九经诸科百八十人并赐及第(王曾省元王随/韩亿章得象等)
先是贡举人集都下者万四千五百六十二命吏部陈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408-0678a.png
恕知贡举恕所取士甚多以王曾为首及是糊名考授
曾复中甲科时议称之十一月河阳判官张之白上疏
其一言科举之弊略云圣人居守文之运将致清化源
在乎正儒术古之学者简而有限今之学者其书无涯
其道非一是故学弥多性弥乱今进士之科大为时所
进用其选也殊其待也厚进士之学者经史子集也有
司之取者诗赋策论也是故五常六艺之意不遑探讨
其所习泛滥而无著非徒不得专一又使害主其中何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408-0678b.png
谓其然且群书之中真伪相半乱圣人之微言者多背
大道之宗旨者非一若使习而成功得不揉淳粹之性荡
中正之气其为吏也安能分挈治柄使教令黜陟哉况
夫儒者之术不以广记隐奥为博学不以善攻奇巧为
能文若使明行制令大立程式每至命题考试不必使
出于典章之外参以正史至于诸子之意必须辅于经
合于道者取之过此并斥而不用然后先策论后诗赋
责治道之大体舍声病之小疵如是则使夫进士之流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408-0678c.png
知其所习之书简而有限知其所学之文正而有要不
施禁防而非圣之书自委弃于世矣不加赏典而化成
之文自兴行于世矣上览而嘉之召试舍人院除右正

景德二年三月甲寅上亲试礼部奏名举人得进士李
迪以下二百四十六人第为五等(李迪李咨/刘滋王矩)上谓宰相
曰昨亲阅考官所定试卷意其入下等太多即别加详
考往往合格比缘入试多士糊名校覆在于公当而考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408-0678d.png
官不知朕意过抑等第欲自明绝私甚无谓也迪所试
最优李咨亦有可观闻其幼年母为父所弃在舅氏咨
日夕号泣求还其母乃致绝荤茹祷祈又能刻苦为学
自取名级亦可嘉也以迪为将作监丞咨及夏侯鳞为
大理评事通判诸州进士第一等为试校书郎先是迪
与贾边皆有名场屋及礼部奏名而二人皆不与考官
取其文观之迪赋落韵边论当仁不让于师文义与注
疏异特奏令就御试参政王旦议落韵者失于详审舍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408-0679a.png
注疏而立异论辄不可许恐士子从今放荡无所准的
遂取迪而舍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夏四月枢密直学
士刘师道责授忠武行军司马知制诰陈尧叟单州团
练副使先是师道弟正道举进士礼部奏名将廷试近
制糊名考校尧叟为考官教正道于卷中密为私号正
道既上第或告其事诏落名永不预奏庚申上亲试士
百人得进士范昭等五十一人馀赐出身特奏名进士
李正辞论文武先后以为文者本乎静武者本乎动动以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408-0679b.png
止乱而至乎静则先后可知上嘉其近理将擢上第会
有言尝犯杖遂补三班奉职抚州进士晏殊年十四大
名府进士姜益年十二皆以俊秀闻乃召试殊试诗赋
各一首益试诗六首殊行文敏甚上乃叹赏宰相寇准
以殊江左人欲抑之而进益上曰朝廷取士惟才是求
四海一家岂限遐迩如张九龄何尝以僻陋弃乃赐殊
进士出身益同学究出身后一日复召殊试诗赋殊言
赋尝所私习上益爱其淳直改试他题既成上曰善擢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408-0679c.png
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翰林学士晁迥等上考进士新
格诏颁行之初陈彭年以进士轻俊喜谤主司宋白知
贡举恶其为人黜落之彭年憾然于是更定条制多意
白旧事而设关防所取不复拣择文行止校一日之艺
虽杜绝请托然寘甲等者或非人望自彭年始也
大中祥符元年夏上亲试进士命李宗谔等八人为考
官谕宗谔等务在精详勿遗贤俊赐进士姚晔等及第
先是谢恩方令释褐是日特赐绿袍靴笏以晔等三人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408-0679d.png
为将作监丞大理寺评事过判诸州四五为两使推官
六人以下为试衔知县馀为簿尉(姚晔祖士衡/郑向杜衍)先是监察
御史张士逊为贡院监门官时贡举初用糊名之法士
逊白主司有亲戚在进士中明日当引试愿出以避嫌
主司不答士逊乃自言引去上是之记名于御屏乃诏
自今举人典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项
二年六月上御崇政殿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人第为五
等赐进士梁固等及第固灏之子也以灏遗荫赐进士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408-0680a.png
出身服除诣登闻让前命愿赴乡举从之
四年十二月先是汾阴赦书举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之
士如东封例惟不重考丙子上御殿亲试进士叩殿槛
请示诗赋论题所出上令录示之方令试赋论中不得
用小臣儒有字又以冬日景短罢常务不决即令引试
内新定条制举人内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
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弥封缮录校勘用御书印方付
考官定等讫又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编排官阅其同异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408-0680b.png
未同者再考之如复不同即以相近为定始取乡贯状
字号合之乃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遂临轩唱第
赐进士(张师德丁/度程琳等)三十一人及第汾阴路多上文章庚
辰诏以约州参军许洞推官解旦等九人姓名附中书
言旦及进士范本陈矩词学可采授著作佐郎本赐及
第矩赐出身
五年壬子上谓宰相曰闻贡院试诸科举人皆解衣阅
视虑其挟藏书册有失取士之体宜令正之先是直史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408-0680c.png
馆刘锴请依本并同保人殿一举是岁诸科以挟书扶
出者十八人并同保九十三人而十二人当奏名有司
以闻上特令赴殿试乃诏礼部别加裁定罢同保殿举
之制诏录诸州军试题进内上将试进士虑其重复故
自是用为常例己丑上亲试礼部合格贡举人殿之廊
宇分列位次署其名氏仍揭于榜使不得迁易始模印
试题以赐官给纸起草得进士(徐奭明镐徐杲/王咨孔道张演)一百二
十六人五月戊辰诏礼部权止今年贡举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408-0680d.png
七年秋丙子诏自今差发解知举等授敕讫即令阁门
祇候一人引送锁宿不得与僚友交言违者閤门弹奏
如所乘马未至即以厩马给之因王曾受诏与试举与
学士李维偶语閤门使魏昭亮意曾受维请托奏之因
有是诏(曾以妻临产/属维以家事)上御景福殿试亳州南京路服勤
词学经明行修举人得进士林宥张观等二十二人赐
及第除官如西封例上谓宰相曰近年举人文艺颇精
孤贫得路然为主司亦大有不易徇请求则害公绝荐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408-0681a.png
托则获谤王旦曰今郡县至广人数亦多必须临轩亲
试至于南省解发亦朝廷特为主张则虽贵戚主司亦
难以集事
八年六月以童子蔡伯希为秘书省正字其父龟从为
校书郎以龟从善于教子召试中书而命之伯希四岁
诵诗百馀篇初开封府解服勤词学进士二十人为下
第者刘溉所讼其十三人以寓贯皆奔窜潜匿有司追
捕王旦奏曰陛下比降恩诏搜罗才俊今反变为囚系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408-0681b.png
有伤风教且科举之设本待贤德此辈操行如此望特
出宸断以惩薄俗上曰此盖当时不曾晓谕致此过误
其寓贯者当并释罪溉付外州拘管既而御史高弁上
言溉讼事得实被责太过上以问旦旦曰溉讼未必非
必据欸乃俟其得解则讼缙绅之蟊贼朝廷黜其无行
谏官所宜乐闻弁妄形奏对由是言之向非圣断明哲
辨举子误犯则须连坐府县御史紏弹甚无取也上览
诸道贡举之人减于常年因曰外郡官吏未体朕心比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408-0681c.png
者诏累下但戒其徇私尔若能精择寒俊虽多何害是
岁方置誊录院令封弥印官封印所试卷付之集书吏
录诸司供帐内内侍二人监焉命京官校正用两京奉
使印讫复送印院始送知考官考校丙子诏礼部贡院
进士六举诸科凡举以上有不合格并许奏名戊戌赵
安仁上合格之人姓名上谓宰相曰今岁举场似少谤
议安仁等乃对朕亦以此语之矣王旦曰条式备具可
守而行至公无私其实由此癸卯上御殿覆试多所黜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408-0681d.png
落又疑所加抹者未当命宰相阅视之旦曰考官过为
艰难公在其中矣于是得进士(蔡齐王/举正等)四十九人乙卯
(庞籍范仲淹/李若谷等)三百八十人馀诸科并赐及第同出身
除官如元年之制齐等考定上顾问王旦等曰有知姓
名者否皆曰人无知者真所谓搜求寒俊也故事当赐
第一新喻人萧贯与齐并见齐仪状秀伟举止端重上
意已属之知枢密院寇准又言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
士齐乃居第一上喜谓准曰得人矣特诏金吾给士驺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408-0682a.png
出两节傅呼因以为例准性自矜尤恶南人轻巧既出
谓同列曰又与中原夺得一状元齐胶西人四月赐进
士杨伟及第贾昌朝同出身大礼之初贡举人呈诗颂
者甚众近臣详考惟伟及昌期可采故召试学士院而
命之
天禧元年冬前江州瑞昌县主簿刘若冲进所业命试
舍人院以策论稍优特加两资先是若冲建议自今召
试者并请试策至是用其议而命之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408-0682b.png
二年秋诏自今试琐厅举人所在长吏先考艺业合格
即得取解如至礼部不及格当停见任其前后举送长
吏并重寘其罪
三年三月翰林学士钱惟演等四人同知贡举诸路贡
举人郭稹等见于崇政殿稹冒缌丧殿三举同保并殿
一举时有司欲脱王洙问洙曰果保稹否不然可易也洙
曰保之不愿易也乃与稹俱罢
三月上亲试礼部奏名贡举人作诗赐考校官令皇子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408-0682c.png
书示宰相得进士王整以下及第(程戡常禹/锡孙堪)除官如前

乾道元年夏壬寅以光禄寺丞尉氏马季良家本茶商
刘美女婿也于是召试馆职太后遣内侍赐食促令早
了主试者分为作之
  仁宗科举取士
天圣二年春正月甲午诏礼部贡院开封府国子监及
别头各增置点检试卷封弥巡铺监门官有差癸卯命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408-0682d.png
御史刘筠等同知贡举二月乙丑上谓王钦若曰久罢
贡举虑遗天下贤士宜令礼部贡院精加校试将来放
进士特增置二百人诸科三百五十人三月礼部上合
格进士姓名诏翰林晏殊学士冯元编排等第乙巳赐
宋郊叶清臣郑戬等及第郊与弟祁俱以辞赋得名礼
部奏祁名第三太后不欲弟先兄乃推郊第一祁第十
刘筠得清臣所对策擢第二国朝以策擢高第自清臣
始夏四月庚辰以特奏名进士李道宗等诸科王播等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408-0683a.png
为将作监主簿及诸州长史文学参军道宗等皆年止
五十常应六举王播年止六十常应八举上因谓大臣
曰此虽举业非工然闵其白首无成故甄录之第一甲
(叶清臣郑戬高若/讷曾公亮宋祁)二甲(余靖宋成/尹洙胡宿)第一人为通判德车
结旌赋(采侯/诗)
三年八月辛亥知益州薛田言本州解发举人自张咏
以来例给馆券至京师今得三司移文以责吏人偿所
给官物恐非朝廷之意上曰汉贡士皆郡国续食今独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408-0683b.png
不能行之远方耶其令悉免之
四年五月己卯诏礼部贡举人实应三举诸科五举并
免取解诏增西川广南东西路诸州军进士解额有差
又诏命官锁厅应举自今更不试所业乙第者免责罚
古制先于所属选官考试所业方听取解至礼部程文
不工勒停不及格赎罚至是上欲开诱进士之路近臣
参定而降是诏(下第免责景祐元年四月又有诏盖/此专指下第者彼又及不得解者)
十月乙酉诏进士诸科曾经先朝御试而今不预荐者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408-0683c.png
许就省试
五年春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
或广声律而不得骋其才其以策论兼考之诸科毋得
离析经注以辨问因辛酉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仍命翰林学士宋绶以下三十六人为封弥誊录考覆
详定编排官如旧制乙丑赐进士王尧臣等及第三百三
十七人(韩琦赵槩包拯吴育陈举亮文彦博二甲刘观/王翼圣有谟烈赋南风之薰诗执政如金玉论)
夏癸酉试特奏名及诸科赐同出身寻下诏戒谕诸道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408-0683d.png
举人宜奋励文学毋坐视日月以望恩泽
七年闰五月己未朔诏礼部贡举庚申诏曰朕试天下
之士以言观其趋向而比来流风之弊至于附会小说磔
裂前言竞为浮夸靡曼之文无益治道非所以望于诸
生也礼部其申饬学者以明先王之道有合朕意焉
八年春丙寅命资政殿学士晏殊同知礼部贡举三月御
崇政殿亲试进士王拱辰等二百四十九人并赐及第
(刘沆孙材蔡襄田况石介欧阳修二甲/田师锡元绛刘元俞孙甫唐介尹原)上三名并签判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408-0684a.png
八月学士晏殊言唐明经并试策问参其所习以校材
识今专取记诵请终试策一篇诏近臣议可否咸以诸
科非素习议乃止
明道二年秋七月乙亥诏诸州自今考试举人并封弥
卷首仍委运司于所部求才学若公勤者为考试监门
封弥官冬十月上谕内臣曰近岁进士所习诗赋多浮
华而学古者或不得以自进宜令有司兼以策论取之
景祐元年春诏曰朕念天下士乡学益繁而取人之路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408-0684b.png
尚狭或匿迹田里白首而不得进其令南省就试进士
诸科十取其二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常
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预先朝御试试不合格句
辄黜皆以名闻自此率以为常三月戊寅试礼部奏名
进士张唐卿以下并赐及第(张唐卿杨察石询有吴秘/林槩张来杨靖蔡挺苏舜)
(钦柳二友石亚之石元/之叶适柳三接刘安世)
四年春甲寅诏礼部贡院自今年三月一日申请贡举
其举人到省以十一月十五为限先是贾昌朝言举人有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408-0684c.png
亲戚仕在本州及侍父祖远官本州二千里宜敕运司
选官类试以十率之取三人诏两制议丁度言贡举古
制以五月一日申请十月二十五日上召于省若二千
里移试不及愿稍宽其期一如昌朝说故降是诏自是
诸路始有别头试六月丙申诏开封及国子监及别头
试自今弥封誊录如礼部左司谏韩琦之请也十月己
未章得象言开封进士章仲昌臣乡里疏属冥无艺业
近闻讼诉发解不公事请牒归其家从之时锁厅应举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408-0684d.png
人特多开封投牒者百十国子监及诸州不在及出榜
宰相陈尧佐之子博古为解元参政韩亿子孙四人无
落者故嘲谤群起然殿中侍御史萧定基直集贤院韩
琦吴育王拱辰实司试事非有所私也
宝元元年春试礼部奏名进士三百十人及第赐诸科
四百十四人及第并出身特奏名被恩赐者又九百八
十四人琼林晏初试太学篇(吕臻祖无择石杨伏王屏/司马光吕大临范镇吕晦)
(吴中伏吴/充陈执中)先是上以开封所解进士陈博古等嘲谤籍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408-0685a.png
籍诏博古并韩亿四子并两家门下士范镇家静试卷
皆勿考镇成都静眉山人考官奏请镇固有文久驰名
场屋非附两家之势而乃得听考而降其等级镇礼部
奏名为第一故事第一人赐第未有第二甲者虽近下
犹升之吴育欧阳脩殿庭唱第上三人亦抗声自陈镇乃
默然至第七十九人乃拜出退就列无一言众以是贤
之礼部第一人在第二甲自镇始初薛奎知益州还朝
与镇俱或问奎入蜀所得奎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字名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408-0685b.png

二年十一月壬辰诏礼部自今诗赋论题并以注疏所
解揭示之不许上请或题目有疑当请者仍不得近帘
闰十一月锁厅别试
庆历二年丁巳命翰林聂冠卿权知贡举初学士李淑
侍经筵询以进士诗赋策论先后俾以故事对淑退而
奏曰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以进士止试策
灭裂不见其学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材自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408-0685c.png
此沿以为常至永隆二年进士试杂文通文律者始试策
天宝十一年进士试一大经能通试文赋又通而后试策
五条皆通为中等第建中二年赵赞试以时务策五首
箴论表赞各一首以代诗赋太和二年试帖经略问大义
取精通者次试论议各一首八年礼部试以帖经口义
次试策五道问经义者三问时务者二自后变易而以
诗赋第一场论二场策三场帖经第四场今陛下欲求
理道不以雕篆为贵得取士之方矣然考官以所试分
卷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408-0685d.png
考不能通加评较而每场有退落士之中否系于幸不
幸耳愿约古制先策次论次赋次帖经墨义而敕有司
并试四场通较工拙毋以一场得失为去留诏有司议
稍施行焉一日知制诰富弼言国家沿隋唐取士之制
景德来为法尤密言省试有三长殿试有三短不容私
诗赋策论才能可见两月馀研究泛取不择三篇不能
尽人考究不服乃罢十月又言殿试始于武后不足法
辛巳诏罢殿试翰林王尧臣同修起居注梁适皆以祖
卷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408-0686a.png
宗故事不可遽废越三日诏殿试如初三月赐进士杨
寘等三百三十七人及第寘登第初试国子监礼部皆
第一及是帝临轩启封见姓名喜动于色谓大臣曰杨
寘也公卿相贺为得人授将作监丞通判颖州(杨寘韩/绛王圭)
(陈洙王安石吕公著/苏颂传尧俞吕夏卿)三年八月上擢任范仲淹责以太
平仲淹条奏十事三曰精贡举略曰外郡发解进士本
乡举里选之式必先考其履行然后取以艺业今乃不
求履行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弥封不见名姓大非
卷二十七 第 30b 页 WYG0408-0686b.png
里选之本意也又南省考试举人一场试诗赋一场试
策人皆精意尽其所能复考较日久实出舛谬及御试
之日诗赋文论共为二场既声病所拘意思不远或音
韵中一字有差生平苦率即时摈逐如音韵不失有末
学浅近俯拾科第既乡举之处不考履行御试之日更
拘声病以此士人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明君在
上固当使人以行业进乃言命运者是善恶不分而归
于天也岂国家之美事哉臣请重定外郡发解条约须
卷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408-0686c.png
是履行无恶艺业及等者方得解荐更不封弥试卷南
省考试之人已经本乡询考履行更须封弥试卷艺业
定夺高下讫入进御前选官覆考重定高下讫然后开
看明年施行南省所定高下内高下合同姓名偶有高下
更不移改若等不同人数必少却加封弥更宜两地参
较然后御前放榜此为至当内三人以上即于高等人
中选择圣意宣放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
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
卷二十七 第 31b 页 WYG0408-0686d.png
墨义通者为次等已上进士诸科并以优等及第者放
选注官次等及第者守本科选限自唐以来及第人皆
守选限国家以收复诸国郡邑之人其新及第人权与
放选注官今来选人壅塞宜有改革又足以劝学使知
圣人治身之道则国家得人百姓受赐
四年春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常言兴学校本行实
诏近臣议于是翰林宋祈御史王拱辰知制诰张方平
欧阳修侍御史梅摰侍讲曾公亮王洙右正言孙甫监
卷二十七 第 32a 页 WYG0408-0687a.png
察御史刘湜(此乃李清/臣史稿)合奏曰伏奉诏有曰取士当求
其实用人当尽其才今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
则不能覈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
尽人才此乃议者所共为言也谨参考众说取其便于
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
履行则学者修饬矣故为设立学舍保荐举送之法夫上
之所好下之所向今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简
程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取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
卷二十七 第 32b 页 WYG0408-0687b.png
记诵矣其诗赋之未能肄者杂用今体经术之未能亟
通者尚如旧科则中常之人皆可勉及矣此所以尽人之
才者也故为先策论过落用诗赋考式问诸科大义之
法此数者其大要也其州县封弥誊录进士诸科帖经
之类皆苛细而无益一切罢之法行则申之以赏罚如
此养士有本取才不乏为治之本也乙亥诏曰儒者通
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原可谓博矣然学者不得
骋其说而有司务先声病章句以拘牵之则吾豪俊奇
卷二十七 第 33a 页 WYG0408-0687c.png
伟之士何以奋焉士有纯明茂材之美而无文学作成
之法其饬身立节者使与不肖之人杂而并进则无文
德敏行之才可以见焉此取士之甚弊而学者自以为
患亦尝屡以为言比今详酌仍令政事府参定皆谓本
学校以教之然后可求其行实先策论则辨理者得尽
其说简程式则闳博者可见其才至于经术之家稍增
新制兼行古法以勉中人烦法细文一皆罢去明其赏
罚俾各劝焉如此则待人之意周取人之意大夫遇人
卷二十七 第 33b 页 WYG0408-0687d.png
以薄者不可责其厚也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士大夫之
行而更制革弊以尽学者之才教育之方勤亦至矣有
司其务严训导精察举以称朕意学者其进德修业不
失其时凡所科条可为永式其令曰州若县皆立学本
道使者以属部官为教授三年而代选于吏员不定取
于乡里宿业有道德者三年无私遣以名闻士须在学
习业三百日乃听预秋试旧常充试者百日而止亲老
无嫌特取保任听学于家而令试于州者相保任所禁
卷二十七 第 34a 页 WYG0408-0688a.png
有七曰隐忧匿服曰尝犯刑责曰行亏孝弟有状可指
曰明触宪法而经赎罚或不经赎罚而为害乡党曰籍
非本土假户冒名曰祖父犯十恶四等以上罪曰工商
杂类或尝为僧道皆不得预进士试三场先策次论次
诗通考为去取而罢帖经墨义又以旧制用词赋声病
偶切立为考式一字违忤已在绌落使博识之士临文
拘忌俯就规检美文善意郁而不伸如白居易性习相
近远赋独孤绶放驯象赋皆当时试礼部对偶之外自
卷二十七 第 34b 页 WYG0408-0688b.png
有意义可观宜详仿唐体使驰骋于其间士子通经术
愿对大义者试十道以晓析意义为通五通为中格三
史科取其明史意而文理可采者明法科试断案假立
甲乙罪合律令如法意文理优为上等
五年此即仲淹十事之三也丙子诏礼部贡院增天下
解额总诸州军凡增三百五十九人诏遂为定额
庆历六年赐进士五百四十四人出身(贾黯谢仲弓田/育王存赵瞻孙)
(园熊/本)
卷二十七 第 35a 页 WYG0408-0688c.png
皇祐元年三月进士冯京以下四百九十八人(冯京沈/遘遘以)
(有官不得为第一遂降次名钱公辅李育/文同毛国华吴申吕大防范百禄孙几)盖轸象天地
赋日昃不暇食诗天听君人之言论二年十一月诏自
今诸省元得申奏及遣念书童子赴阙
宝元元年六月戊寅罢天下举念书童子可考
五年三月辛酉赐进士郑獬等五百二十人及第二百
人出身一百五十人同出身(獬安陆人也杨绘圆丘象/天赋律听军声诗乐与人)
(心论滕甫杨美蒲宗孟李无党李清/臣吕陶李定蒲宗闵杨古客钱藻)秋戊子诏礼部贡
卷二十七 第 35b 页 WYG0408-0688d.png
院自今诸科举人并以四通为合格凡经止问大义不
须注疏全备其九经场数并各减一场仍不问兼经又
诏试官亲嫌令府监互相送若两处俱有亲嫌即送别

嘉祐二年春正月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举先是进
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厚修深疾之遂痛
加裁抑乃严禁挟书者及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
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呵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
卷二十七 第 36a 页 WYG0408-0689a.png
或为祭欧阳修文投其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
文体自是亦少变
丁亥赐进士章衡等二百六十三人及第一百二十六
人同出身是岁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李复圭纪闻/云是春以进)
(士辱欧阳修之故殿试及第不落一人当考民监赋鸾/刀诗重巽申命论章衡窦卞郑雍吕惠卿蒋之奇苏轼)
(曾肇朱光庭曾布宋希史元道/王韶梁焘苏惟贤苏辙刘元喻)十二月先是上封者言
四年一贡举四方士子客京师以待试者六七千人一
有喧噪其徒众多势莫之禁且中下之士往往废学数
卷二十七 第 36b 页 WYG0408-0689b.png
年才学之士不幸有故一不听诏沉沦十数年或累举
滞晋遂至困穷老死者甚众以此毁行冒法干进者不
可胜数宜间岁一贡中分旧数而荐之王洙侍讲周礼
至三年大比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帝曰古者选
士如此今经四五岁一下诏故士有抑而不得进者为
今之计孰若裁其数而屡举下有司议乃合奏曰间岁
之法无害有利不足疑戊申自今间岁贡举进士诸科
悉解旧额之半进士增试时务三条诸科增试大义十
卷二十七 第 37a 页 WYG0408-0689c.png
条又别置明经科其试法凡明两经或三经五经者各
问墨义大义十条两经通八三经通六五经通五为合
格兼问论语孝经十条分八场出身与进士等以礼记
春秋左氏傅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
谷梁傅公羊傅为小经其习礼记为大经者许以周礼
仪礼为中经习春秋左傅者许以谷梁傅公羊傅为小
经旧制说书举合罢之其不还乡里而寓户他州以应
选者严其法每秋试自县令佐奏行义保任之上于州
卷二十七 第 37b 页 WYG0408-0689d.png
长贰复审察得实然后上本道使者类式已保任而后
有缺行则州县皆坐罪若省试而文纰谬坐元考官又
用孙抃奏诸州解试额多而中程少不必足额
八年夏诏科场旧条皆先朝所定宜一切无易时礼部
贡院言四年宋祁等定贡举新制会明年诏下且听须
后举施行今秋试有期缘新制诸州军发解但令本处
官属保明行实其封弥誊录一切罢窃见外解送举人
自未封弥誊录以前多采虚誉苟试官别无请托亦先
卷二十七 第 38a 页 WYG0408-0690a.png
取本州曾经荐送旧人其新人百不取一封弥以后考
官不见姓名即须实考文艺稍合至公又新制进士先
试策三道次试论次试诗赋先考策论定去留然后与
诗赋通定高下然举人每至尚书省不下五七千人及
临轩覆较止及数百人盖诗赋以声病杂犯易去留若
专取策论必难升黜盖诗赋虽名小巧且须题命事若
记问该富则辞理自精策论虽有问题其间敷对多挟
他说对不及五通尽黜之即与原定解额不敷若精粗
卷二十七 第 38b 页 WYG0408-0690b.png
毕收则滥进殊广所以自祖宗以来未能猝更其制兼
闻举人经史疑义可以出策论题目凡四十条谓之经
史质疑至于时务亦抄撮其要浮伪滋甚若为考试又
旧制以词赋声病剽切之类立为考式今特许仿唐人
赋体及赋不限联数不限字数且古今文章务先体要
古未必悉是今未必悉非常规唐人体式诗赋与本朝
所取名人辞艺亦工拙相半俗儒是古非今不为通论
自三朝以来国子监生诗赋即以汗漫无体为高策论
卷二十七 第 39a 页 WYG0408-0690c.png
即以激讦肆意为工中外相傅愈远愈滥非惟渐误后
来省试其合格能几何人伏以祖宗以来得人不少考
较文艺固有规程不须变更以长浮薄请如旧制故降
是诏五年三月己卯下诏贡院所试诗赋经又并如旧
制本志以为杨察建是议而实录但上封者言新制不
便不出主名八年四月丙子又下诏乃其贡院申请即
本志所书杨察初议弘按察权判贡院初建此议当五
年三月既己施行八年四月贡院复有申请其议则实
卷二十七 第 39b 页 WYG0408-0690d.png
察五月所建者但不知此时察仍判贡院或已罢尔今
两存之仍于此年依实录不出察主名本志又于此诏
后书张方平知举请下诏辞赋新体拔方平以六年二
月知贡本志误矣初诏外州发解到省差官覆考盖虑
因此或致折退寒士故也
四年五月进士一百六十五人(尧舜性之赋求遗书于/天下诗易简得天心之)
(理论刘挥胡宗愈安/焘刘挚章惇蔡确)二月庚寅诏礼部贡院曾经御试
五举诸科六举进士省试六举诸科七举年五十以上者
卷二十七 第 40a 页 WYG0408-0691a.png
具以名闻
六年四月进士一百八十三人(士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王)
(俊民黄履刘奉世贾易江术/孔文仲韩忠彦王安礼张焘)八年三月赐进士许将等
一百二十七人及第六人同出身诸科二百四十七人
及第同出身(许将范祖禹孔/武仲沈括吕陶)治平元年五月己巳礼部
奏乡贡进士李加言等伯父为道士而死请比外继降
服大功九月许其应举天圣七年置武举皇祐元年诏
罢之嘉祐八年密院奏以为文武二选所关治乱不可
卷二十七 第 40b 页 WYG0408-0691b.png
阙一与其任用不学无术之人临时不知应变以挠师
律不若素习韬略颇闲义训之事缓急驱策可以折冲
况今朝廷所用人稍有声称多由武举而得则此举不
可废明矣即诏两制详议所集举业及较试取中推恩
之数两制议请随进士等科开设许在京管军及正在
横行使副知杂及三院御史谏官并转运判官提刑三
路知军州及路分总管钤辖各奏举一人试及武艺优
者与殿直次三班奉职殿直三班差使策不中而武艺
卷二十七 第 41a 页 WYG0408-0691c.png
绝伦者取旨学士贾黯又奏请如明经之制于太公韬
略孙吴司马诸兵法及经史言兵事者设为问目能用
已意或引前人注释辞理明畅及因所问自陈方略可
施行者为通从之而令每开举则兵部至岁中具所举
人名数以闻明年三月命馆职两人与判兵部同试策
一道命马军司试弓马武艺具所试等籍送试官参校
合格以名闻至八月则命官与判兵部同试策于秘阁
命直学士以上及正任或横行使一人与军头司试弓
卷二十七 第 41b 页 WYG0408-0691d.png
马武艺以所试等第籍送秘阁试官参考合格者以名
闻九月丁卯遂诏复置武学(盖嘉祐八年始议治平元/年九月议定乃降诏其降)
(诏因缘密院建请非治/平元年九月方建请也)
  英宗
治平二年二月赐进士彭汝砺等三百六十一人及第
出身汝砺等三人授初等幕职官如咸平年例(彭汝砺/章楶张)
(商英舒亶孔/平仲孙渐)四年进士三百五十人四等自此三岁一
(许安世宋级/那思黄庭坚)司马光权知贡举三年冬十月丁亥诏
卷二十七 第 42a 页 WYG0408-0692a.png
曰先帝以士久不贡则怠于学而豪杰者不进故下间
岁之令冀以得人而自更法以来其弊浸长何则里选
之牒仍故而郡国之取减半计偕之籍屡上而道途之
劳良苦朕甚闵焉其令礼部三岁一贡举天下解额于
未行间岁之法纪前率四分取三分礼部奏名进士以
三百为额明经诸科不得过进士之数(举志云自是恩/典不增而贡举)
(缓士得休息官以/不烦矣今前去)权知贡举司马光上言所考试合格
进士许安世以下三百五人分四等明经诸科二百一
卷二十七 第 42b 页 WYG0408-0692b.png
十一人三等诏进士第一第二第三等赐同出身明经
诸科第一第二第三人并为防禦团练推官其馀注官
守选如例
  神宗
熙宁三年知贡举王圭上合格进士陆佃等先是知贡
举吕公著在贡院中密上言天子临轩策士而用诗赋
非举贤求治意乞出自宸衷以咨访治道己亥上御集
英殿进士初就席有司犹给礼部韵及试题出乃策问
卷二十七 第 43a 页 WYG0408-0692c.png
也上顾辅臣曰对策亦何以尽人才然愈于用诗赋取
人尔既而遂赐叶祖洽(司马光目录曰时韩维吕惠卿/初考附者皆在高等言直者多)
(在下等宋敏求刘攽覆考及之吴充陈襄从初考祖洽等/考祖宗多因循苟且之政建隆下革而新之初考为三)
(中允等奏泛与者吕公泽苏轼编排上官均第一祖洽/二佃第五程尧佐奏名第三以陆佃知新法故易第二)
(为第五焉是岁进士二人直诋时/病皆在下开封范越一不知名)
四年二月丁巳朔颁学校贡举新制先是王安石谓更
学校贡举之法诏两制三馆议之司马光时为翰林学
士即应诏上议直史馆苏轼亦议曰准敇讲求学校贡
卷二十七 第 43b 页 WYG0408-0692d.png
举利害令臣等各具议状闻奏者右臣伏以得人之道
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
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𨽻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
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馀使君相无知人之明朝
廷无责实之政则虽侍从常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
复古之制臣以为未足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
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
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顺其所欲行而治之则易
卷二十七 第 44a 页 WYG0408-0693a.png
为功强其所欲而复之则难为力使三代圣人复生于
今其选举贤才亦必有道矣何必由学旧法行之百年
治乱兴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
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文武长才与今为
孰多天下之士与今为孰辨较此四者短长之议决矣
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
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室故事兼采誉望
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帖墨而考大义此数
卷二十七 第 44b 页 WYG0408-0693b.png
者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臣愿陛下明敕有司试之
以法言取之以实学博通经术者虽才不废稍涉浮诞
者虽工必黜则风俗稍厚学术近正庶几得忠实之士
不至蹈衰季之风则天下幸甚议上上曰吾固疑此得
苏轼议意释然矣然至是卒除声律专意经义罢明经
及诸科立新制如安石请其新制曰中书言今贡举新
制进士罢诗赋各专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
语孟子每试四场初本经次兼经并大义十道务通义
卷二十七 第 45a 页 WYG0408-0693c.png
理不须尽用注疏次论一道次时务策取诸科解名增
解进士以熙宁二年解明经数为率如举人数多于熙
宁二年即每十人更取诸科额一人诸科额不及三人
者听依旧每二十人如十人法礼部奏名于诸科解额
取十分之三增进士额京东陜西河北河东京西进士
开封国子监诸路尝应诸科改应是进士者别作一项
考校其诸科取到今数并充进士奏名将来科场诸科
宜令依旧应举候经一次科场除旧人外不得应诸科
卷二十七 第 45b 页 WYG0408-0693d.png
举五路先置学官中书选择逐路各三五人虽未仕有
经术行谊者亦许权教授给下县主簿尉俸愿应举者
亦听候满三年有五人奏举堂除本州判司主簿尉俸
依旧兼授即经术行谊卓然为士人所推服者除官充
教授其馀州军并令两制两省馆阁台谏官僚属荐举
见任京朝官选人有学行可为人师者中书体量堂除
遂落官令兼本州教授诸州进士不及二百人处转运
司并邻近三两州考试仍各用本州解额殿试策一道
卷二十七 第 46a 页 WYG0408-0694a.png
限千字以上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赐及第第三等第
四等同出身第五等同学究出身
六年正月知举曾布上合格进士邵刚等己酉乃御集
英殿策试遂赐余中(李夷行陈唐管/师仁管师渐)等四百人及第出
(是年罢诗赋赐/期集钱三十贯)
九年三月辛酉御集英殿策试遂赐徐铎以下四百三
十人及第出身绾第五请依旧赐进士出身无以同学
究耻之不从绾后再言卒从之初命绾知举时专以经
卷二十七 第 46b 页 WYG0408-0694b.png
取士前史兴亡治乱之迹举者莫得习绾于策问悉访
史学至是奏进士张(阙/)等合格号为得人事已绾入对
上曰卿以史学问矫学者可谓举其偏矣(徐铎李克非/邵徇武杨洵)
(刘勃邓洵/仁安律)
元丰二年春丁亥诏以经义论试宗室二月辛未知举
许将上合格进士朱浚明等庚辰御集英殿策试遂赐(时/彦)
(陈瓘朱浚明晁补/之家彬张康国)等三百四十八人及第出身(是时免/试刑法)
五年二月知举李清臣上合格进士刘槩等壬辰御集
卷二十七 第 47a 页 WYG0408-0694c.png
英殿策试遂赐黄裳(刘案张驯李西美余深邹浩三/石解冯解程美杨晦禾杨庭杰)
五百九十人及第出身槩开封人裳剑浦人也裳初考
下等上亲擢为第一考官苏颂等各罚金
八年丁亥三省言礼部贡院火试卷三分不收一分欲
令礼部别锁试从之三月兵部侍郎许将给事中兼侍
讲陆佃秘书省监孙觉并权知贡举以遗火再试也夏
四月己巳诏再试进士及诸科武举人罢今年御试内
应直赴殿试者以前举省试等第名次编排在今来止
卷二十七 第 47b 页 WYG0408-0694d.png
奏名之下不曾赴省试者即与正奏名进士同场别号
试策一道五月乙未礼部言贡院以合格进士郑奕江
屿刘正夫太史章犯高兖王讳驳放丙申太皇太后曰
此举人亦未通知特与收录蔡确曰法当黜以事初过
误恕之足彰盛德乃听例依附榜末诏科场推恩依治
平四年故事正奏名进士诸科吏部给优牒特奏名中
书给敕告优熙宁中悉罢今复之丙申赐刘逵(徐处仁/谢良佐)
(白时中郑居中薛昴丘常孙渐/刘洵仁王衮侯蒙刘正夫宋鼎)等五百七十五人并释
卷二十七 第 48a 页 WYG0408-0695a.png
褐武举进士并赐袍笏银带逵隋州人(是年状元本/焦蹈蹈卒)
  哲宗
元祐元年闰二月尚书省言礼部以掌贡举为职伏见
朝廷用经术试科盖欲人知义理学探原本近岁以来
承学者多闻见浅陋辞格卑弱其意在于治经者专守
一家之略去诸儒传记之说为文者唯务解释而不知
声律体要之学深虞人才不继而适用之言从此遂熄
欲乞朝廷于取士之法更裁之又礼部言乞置春秋博
卷二十七 第 48b 页 WYG0408-0695b.png
士及进士专为一经又侍御史刘摰言伏见国朝以来
取士设科循用唐制进士所试诗赋论策行之百馀岁
号为得人熙宁初神宗皇帝崇尚儒术训发义理以新
人才谓章句颇碎大道乃罢诗赋试以经义臣愚欲乞
试法复诗赋与经义兼用之进士第一场试经义第二
场试诗赋第三场论第四场策经义以观其学诗赋以
观其文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前二场为去留后二
场为名次又言近制明法举人试以律令刑统大义及
卷二十七 第 49a 页 WYG0408-0695c.png
断案谓之杂科明法登科者吏部将司法员阙先次差
注在进士及第人之上臣以为宜有更张欲乞杂科明
法并加论语孝经大义登科之额裁减其半及注官之
日并科依日资次所贵从事于法者稍不远义而士之
流不失其分伏望圣慈裁酌如赐开允即乞今年降诏
并自元祐五年秋试为始诏礼部与两省学士待制御
史台国子司业集议闻奏所有将来科场俱依旧法施
行三月司马光言伏睹朝廷科场制度奉圣旨令礼部
卷二十七 第 49b 页 WYG0408-0695d.png
与两省学士待制御史台国子监司业集议闻奏臣窃有
所见不敢以不闻凡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文学为
后文学之中又当以经术为先辞采为后神宗皇帝悉
罢诗赋及经学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此乃革历
代之积弊复先王之令典盖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
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已者取
异已者黜又黜春秋而进孟子废六艺而尊百家加之
但考校文学不勉励德行此其失也今国家大义科场
卷二十七 第 50a 页 WYG0408-0696a.png
之法欲尽善美以臣所见莫若于先朝成法合明经进
士为一科立周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
语为九经令天下学官依注疏讲说学士博观诸家自
择短长各从所好春秋止用左传其公羊谷梁陆淳等
说并为诸家孟子止为诸子更不试大义应举者听自
专习三经已上多少随意皆须习孝经论语于家状前
坐习某经臣愚所见如此伏乞以臣所奏及礼部等官
所议榜国子监门及遍下诸州有州学处榜学门令举
卷二十七 第 50b 页 WYG0408-0696b.png
人限一月内考状指定何法为善仰本州附递以闻候
到京齐足更委其他执政看详参酌从长施行先是光
以奏稿示范纯仁纯仁答曰孟子恐不可轻犹黜六经
之春秋矣更乞裁度光欣纳之左司谏王岩叟奏臣切
为庠序所以萃群材而乐育之以定其志业发其名誉
优游舒徐以待科举也不必科举之外别开进举之名
多岐以支离其心而激其争端使利害得失日夕战于
胸中损育德养道之惇意非所以笃教化育人才也臣愚
卷二十七 第 51a 页 WYG0408-0696c.png
乞鉴已然之弊罢三舍法开先生弟子不相见之禁学
士大夫以不疑讲解之馀上以公私试第其高下如昔
时自足以奖材气而属风声使多士欣欣于从学则上
庠而复有雍容乐易之美为四方矜式矣乞下礼部及
司业博士共议右司谏苏辙言臣伏见礼部会议科场
欲复诗赋议上未决而左仆射司马光言乞以九经取
士及朝官以下保任举人为经明行修之科至今多日
二议并未施行臣切惟来年秋试自今以往岁月无几
卷二十七 第 51b 页 WYG0408-0696d.png
而议不时决傅闻四方者知朝廷有此异论无所适从
不免疑惑懑乱臣欲乞先降指挥明言来年科场一切
如旧但所对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或出已见不
专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令天下举人知有定论一意
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祐二年以后科举式未为
晚也从先建言者谓专用诗赋尽黜经义太学生改业
者十四五监察御史上官均言义术以理为主诗赋以
文为工以理者于言为实而所根者本以文者于言为
卷二十七 第 52a 页 WYG0408-0697a.png
华而所逐者末先帝革去数百年之弊不为不难而议
者不计本末乃欲袭前日诗赋之弊未见为得也愿陛
下详审而听行之又言请令学者各占三经习以论孟
不必专用新义试策二道一问历代一访时务禁用释
典不得专据庄老比于专用诗赋使学者弊精神于无
用之文得失固相远矣章三上又为六说以辟言者其
后诗赋与经义讫并用云诏每遇科举诏下令文官升
朝以上无赃罪及无私罪重者于应进士举人不拘路
卷二十七 第 52b 页 WYG0408-0697b.png
公系有服亲各奏举经明行修一名候将来发解及南
省名内每人名下注经明行修字至殿试唱名各升一
甲姓名如历官后犯正入已赃及进犯名教者断讫收
坐举主并依举选人转京官减一等先是司马光言昨
已有朝旨来年科场且依旧法施行窃闻近有圣旨其
进士经义并兼用注疏及诸家之说仍罢律义先次施
行臣窃思朝廷之意盖为举人经义之体专习王氏新
学人务起而集之臣所乞置经明行修科者欲使举人
卷二十七 第 53a 页 WYG0408-0697c.png
趋向去科场敦尚行义不专取文学所以美教化厚风
俗此于经义之体尤有切要宜使举人预知欲乞亦降朝
旨先次施行况与进士旧法两不相妨从之十一月三
省奏立经义词赋两科下议从之
元祐三年四月丁未诏制科之设旧矣自西汉之世始
诏有司详求俊茂亲临采问受其条对故天下魁伟绝
特之才守经自重之士得以并进而谠言正论益以闻
上自斯以来历世用之逮乎祖宗以神圣文武继继承
卷二十七 第 53b 页 WYG0408-0697d.png
承设六科之选策三道之正以纲维天下贤俊百馀年
间号称得人先皇帝兴学校崇教术以作新人才变天
下之俗故科目之设有所未遑今天下之士多通于经
术而知所学矣宜复制策之科以求拔俗之才裨于治
道今复制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自今年为始令尚
书侍郎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各举
一人不拘已仕未仕以学行俱优堪备策问者充仍具
辞业进馀依旧制十一月庚申三省奏检会元祐元年
卷二十七 第 54a 页 WYG0408-0698a.png
闰二月二十二日指挥将来科场且依旧法施行四月
十二日指挥仍罢律义六月十二日指挥将来科场程
式不得用字说并用古今诸儒之说或已见即不许引
用申韩释氏之书考试官不得于老列庄子内出题举
经明行修人京东京西河北陜西路各五人淮南江南
江东江西福建河东两浙成都府路各四人荆湖南广
东西梓州路各二人荆河北夔州利州路各一人委州
县当职官同保状任申监司监司再加考察依上项人
卷二十七 第 54b 页 WYG0408-0698b.png
数闻奏仍于发解前牒报本州充本州解额赴省无其
人则阙上件逐次朝旨并已施行外今欲依项下一考
试进士分为四场第一场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
义一道第二场试律赋一首律诗一首第三场论一首
第四场问子史时务策三道以四场通定去留高下一
新科明法依旧试断案三道刑统义五道添论语义二
道孝经义一道分为五场仍俟元祐五年秋试施行其
诸路举到经明行修之人如省试不合格即未得黜落
卷二十七 第 55a 页 WYG0408-0698c.png
别作一项奏取指挥从之三年二月监察御史赵挺之
言贡举用三经新义取人近十二年今闻外议以为苏
轼之文意在矫革若见引用新义决欲黜落请礼部贡
院将举人引用新义注疏文理通行考校诏送贡院照
会又诏殿试经义诗赋并试策一道从挺之请也(吕公/著家)
(传云初公著在仁宗朝尝请进士先策论神宗初又献议/以经术取士及知熙宁三年贡举遂密告临轩专用策)
(试未几公著以言青苗等事得罪去至是时廷试执政/之以熙宁复策之初进士叶祖洽议讥祖宗自后对策)
(者讯前朝以阿当世因以为策问可废当复诗赋论三/题公著曰天子临轩发策延四方贡士询以治道岂非)
卷二十七 第 55b 页 WYG0408-0698d.png
(近古良法耶至于对者之是非邪/正则在考官去取尔乃复旧试策)三月丁巳御集英殿
试进士戊午试特奏及武举进士庚申试诸科及特奏
名人癸亥试武举进士射艺于崇政殿推恩补官十有
五人诏罢及考校祖宗免亲试法(日录云宗室自熙宁/后稍知向学故科举)
(之进士少宽乃分考以为/别异始知勇向至是罢去)己巳赐进士李常宁刘寿章
援杨彭史愿史通范致虚费贡等二十四人及第一百
九十有六人出身一百八十有八人同出身内宗室子
湜为承务郎令馡为承奉郎诸科明经七十有三人各
卷二十七 第 56a 页 WYG0408-0699a.png
赐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有差庚午赐特进奏名进士
经明行修王邻臣等同五经三礼学究出身假承务郎
京府助教诸州文学助教右班殿直三班奉职借职差
使凡五百三十有二人甲戌增新释褐进士钱百万酒
三百壶为期集费六月庚辰诏将来一次科场如有未
习诗赋举人许依旧法取应解发合格人不得过解额
三分之一一应解二人者均取即有零分及解额一人
者并通取文理优长之人十月傅尧俞等准元祐三年
卷二十七 第 56b 页 WYG0408-0699b.png
九月九日敇中书省臣僚上言将来殿试宜即用祖宗
试三题之法并乞赐论语中外之士九月九日三省同
奉圣旨令尚书侍郎学士待制两省御史台官国子监
长贰疾速详议闻奏臣等伏以天子亲策贡举自汉以
来未之有改唐之进士虽试诗赋然惟有司奏行而已
国朝开宝六年太祖始召进士亲试于廷当时公卿不
知建明易以策问而唯诗赋之用因沿著令莫之能改
神宗皇帝以为非天子临轩所以延见贡士询求治道
卷二十七 第 57a 页 WYG0408-0699c.png
之体熙宁三年始改策迄于元丰五年赐策问臣等以
谓学校教诸生州郡发解礼部考贡今已悉用诗赋足
以审其辞所有御前进士宜一依先帝故事试策合于
体于古为允十一月中书舍人彭汝砺言臣准礼部牒奉
旨令两省两制同共看详修立到考校诗赋并格式闻
奏臣伏念先皇帝受天明命悼道之郁滞奋于独断初
用经术造士以革数百馀年之弊士知本且向方而议
者独病辞章之不工欲踵隋唐之弊法狎玩经说蠹道
卷二十七 第 57b 页 WYG0408-0699d.png
真学者疑之不知取士臣考于心验于古参于今反覆
曲折终未见其可臣愚以为今学校选举宜一用元丰
条约令经明行修贤良方正之科而稍加损益焉盖亦
庶几矣如诗赋决当寝罢臣涉道浅陋不欲以偏辞独
见咈众人之所同是否朝廷已行之法必未能改为更
乞下学士大夫详议可否以求其中庶几是非好恶有
所归一闰十二月御史中丞李常侍御史盛陶殿中侍
御史翟暨监察御史赵挺之王彭年言臣等近者累次
卷二十七 第 58a 页 WYG0408-0700a.png
论奏乞以经义别为一科今与诗赋科并行均取者盖
以见行科场诏条将来一次科场如有未习诗赋举人
许依旧法取应解发合格人不得过解额三分之一以
此观之则是朝廷更无用经术设科取人之理止以旧
人未习诗赋且于将来一次科场量以分数收取而欲
阴消之故也臣等所以区区者非特为旧习经义举人
顿然失业为言且以上之好恶不可不谨以义理论之
则以经术劝士为先声律为后以教化言之则通经术
卷二十七 第 58b 页 WYG0408-0700b.png
者为利博事声律者为害大窃今闻太学生与四方之
士观望朝廷意旨皆不复治经旨凡于义理之书一皆
斥而不谈博士所讲与其父兄之训不复更及高远群
居切磨惟以论声韵调平侧事属对较比拟以轻巧靡
丽为务此臣等所以虑道术日衰以就废绝将复如唐
末五代时学士智识浅陋此有志之士固多太息而流
涕也臣等今采之舆议欲以经义诗赋各设为科一经
义进士科欲试四场经义六道每经二道欲以易书诗
卷二十七 第 59a 页 WYG0408-0700c.png
春秋礼记周礼内第一场各出题一道第二场各出题一
道又许占对三经以古今注疏及已见所长文理通赡
者为合格不得如旧日止记诵一家之义第二场试经
义五道每经一道共五道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试
策三道并问子史时务一诗赋进士科试四场第一场
试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试经义四道出题同第一场人
许占对一经试本经三道论语孟子一道第三场试论
一首第四场试策三道并问子史时务右伏望圣慈深
卷二十七 第 59b 页 WYG0408-0700d.png
惟国家教化之大陶冶人物之重四海执经之士十八
万人仰候令之所向诏以臣等愚言付之有司如或不
谬特降指挥不胜幸甚明年四月八日诏应进士不兼
诗赋人许依旧法取应增治一经增减试一场常等此奏
乞存留经义一科并行均取岂朝廷果尝欲废经义科乎
四年夏四月礼部言经义诗赋进士听习一经第一场
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场赋及律诗
一首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经义进
卷二十七 第 60a 页 WYG0408-0701a.png
士并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周易公
羊谷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即不得偏占两
中经其治左氏春秋者不得以公羊谷梁为中经第一
场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第二场试本经义三道
孟子义一道馀如向令并以四场通定高下去留不以人
数多寡各取五分即令分额及元额解一人者听取辞
理优长之人从之(初八日并十九日新纪/戊午立试进士四场法)二年十一月
十二日已立四场法己未诏元祐二年以前诸科举人
卷二十七 第 60b 页 WYG0408-0701b.png
改应新科明年法听取应外自今更不许致其获冒应
人仍增旧赏从礼部刑部请也十二月礼部言诸路申
请贡举敕经义兼试诗赋进士及经义进士解额各取
立分切虑两科者不齐拘定五分则似未尽乞行拘取
看详进士两科试法不一举人互有轻重难易之论兼
试人数不定则解额难以均当终非通法不可久行诏
来年科场以试毕举人分数均取后一次科场其不兼
试诗赋人解额并依元祐三年六月五日所降朝旨如
卷二十七 第 61a 页 WYG0408-0701c.png
未习诗赋人许依旧法取应合格人不得过额十分之
一已后并依元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敕命考试进士
分为四场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场
试律赋一首律诗一首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问子
史时务策三道以四场通定去留高下内仍减时务策
一道五年十一月右正言刘唐老言请治经举人以大
义定去留词赋而兼经义者以诗赋定去留并以策论
定高下仍依旧分经考从之殿中侍御史上官均言自
卷二十七 第 61b 页 WYG0408-0701d.png
祖宗以来固欲兼用诗赋未闻专以诗赋去留也而言
者以为治平以前词赋取士则去留主以词赋熙宁以
后经术取士则去留主以经术又以为元不分轻重考校
故当时定四场取之制不亦过欤言者以为主司已自
有四场通定之文所主不一各随习尚互为升黜臣以
为学者所习各有所长四场程文各有优劣惟所主不
一取其优长故无遗才虽各随习尚互为升黜又何害
耶今就专以词赋去取若赋不合格则经义策论虽精深
卷二十七 第 62a 页 WYG0408-0702a.png
闳赡不可复取如此则博学能文之士所失多矣伏望
依元祐二年条制以四场通定去留高下庶几无失人
之弊六年春正月己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讲范百
禄权知贡举诏五路进士及诸科明法人就试终场零
分不满十人许解一人仍取文理优长以尚书省言通
利军等处将终场十人以下零数添解一人不应元祐
贡举故有是诏己巳集英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庚午策
试正奏名进士及武举壬申试明经诸科律科并诸科
卷二十七 第 62b 页 WYG0408-0702b.png
特奏名人壬午御集英殿赐进士诸科冯涓以下及第
出身同出身假承务郎文学等(冯涓朱绂张庭坚吴时/蒲于之孙曾杨绾苏迪)
(孙迪孙渐杜湛施访/侯刚李税刘千之)总六百有二人涓阆中人也癸未
赐特奏名进士诸科刘泌以下同出身假承务郎京府
助教文学州助教三百二十二人武举进士贾君文等
三十三人乙酉延和殿太皇太后宣谕曰今岁御试考
校定后两日方唱名于内中大禁非便其令自今后具
考试次第旋定唱名日壬寅给事中范祖禹言左谏议
卷二十七 第 63a 页 WYG0408-0702c.png
大夫郑雍奏贡举条程文经义每道不得过五百字策
不过二分虽合格并降一等今辞旨优长者往往过数
用旧制自发解至御试文字并不以过数为限广收闳
博之儒以副诏科之意令礼部详定闻奏窃谓对策不当
立限众所共知理无可疑不必更令礼部详定乞并用
旧制诏今后对策过二分更不降等惟经依前降指挥
祖禹又封还以为不可其后卒亦不能行也七年夏四
月甲寅左正言姚勔言先帝表章圣学一用经行取士
卷二十七 第 63b 页 WYG0408-0702d.png
欲以大道于变斯文然议者以为师用一家之说习以
成弊不能贯通是以前日明诏复用诗赋此固陛下开
广育材之路求贤取士之深意也然臣切见举士自复
诗赋以来于今五六年颇未能工者就询其由来良亦
有说盖今贡举之法习诗赋者仍试经义既学者期于
必得则务咨兼通至有司责其俱优则必无尽善若用
意散漫则俱不精倘能遍及必有一短臣欲望朝廷并
以诗赋经义各为一科随所试人数多少均为取士之
卷二十七 第 64a 页 WYG0408-0703a.png
格如此则永远可行而学者专精一艺易见成就惟陛
下裁择又云四月二日敇臣寮上言近睹科场限制字
条制不便再具论列乞今后赋论策经义并不限字数
今已得旨策过二分更不降等而赋论经义未蒙指挥
臣之愚以谓朝廷以言取士而禁其多言未应古义且
非圣朝取士之良法往时开封举人路授倡受长赋几千
言但为浮辞不求典要当时能文者往往效之得张方
平摈斥其文遂正嘉祐初刘知几辈喜为怪僻句得欧
卷二十七 第 64b 页 WYG0408-0703b.png
阳修革去而其风复雅但系主司之风化耳今朝廷立
法不问其文之浇淳而校其字之多寡责其不及犹有
劝惩禁其多文殊无义理伏望朝廷更赐详酌诏诗赋
论二分并不降等其经义文理优长者准此五月癸巳
诏秘阁试制科论题于九经兼正史孟子扬子荀子国
语并注内出其正义内毋得出题六月甲子置广文馆
解礼部状近准都省批状勘会开封府遇科场岁多有
四方举人冒贯畿县户名取应及太学生员依条须在
卷二十七 第 65a 页 WYG0408-0703c.png
举及一年方预就试其间有未及一年之人亦不免有
寄贯取应之弊检会旧制国子监取应举人先于广文
馆补试给牒取应今欲复置广文馆生员送礼部看详
立法申尚书省礼部检校贡举敕进士解额开封府一
百人国子生四十人其诸科依旧条开封府二百四十人
本部昨已曾乞将诸科量留四十人解额外其馀二百
人并开封进士及国子生共为三百四十人发解广文
馆生员今再行看详开封府进士解额一百人即乞依
卷二十七 第 65b 页 WYG0408-0703d.png
旧外将本府诸科二百人并国子生四十人共二百四
十人解额并拨属广文馆以补中生员每十人发解一
人从之八年二月御史中丞李之纯言比岁朝廷十科
取士之令盖已行之累年近臣所荐者多而拔用甚少
乞委辅臣详择稍能进任其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多
是武臣推举其𩔖必有可用之人宜加考察三月庚子
中书省言进士御试答策多系在外准备之文工拙不
甚相远难于考校祖宗旧制御试进士诗赋论三题施
卷二十七 第 66a 页 WYG0408-0704a.png
行已远前后得人不少今朝廷见行文字多系声律对
偶非学问该洽不能成章若朝廷不复行祖宗三题旧
法则学者未知朝廷所向检书已降指挥将来一次科
场如有未习诗赋举人许于旧法取应解发合格人不
得过解额三分之一以后并兼试诗赋诏来年御试将
诗赋举人复试三题经义举人且令试策后复全试三
题其杂犯举人未得黜落别作一项闻奏五月癸卯礼
部尚书苏轼言伏见元祐贡举敕诸诗赋论题于子史
卷二十七 第 66b 页 WYG0408-0704b.png
书出如于经书出而不犯见试举人所治之经者听今
令相度欲乞诗赋题许于九经孝经论语子史并九经
论语注中杂出史不避见试举人所治之经但须于所
给印纸题目下备录上下全文并注疏不得漏落则本
经与举人所记均一更无可避兼足以示朝廷待士之
意本只以工拙为去取不以不全之文掩其所不知以
为进退于忠厚之风不为无补诏依奏今来一次科场
未得出制度题目
卷二十七 第 67a 页 WYG0408-0704c.png
绍圣元年春正月戊子礼部言诸州军就试进士及千
人以上差点检试卷官二员每增五百人添一员人数虽
多不过六员从之丁酉蔡安特言贡举敕五百人以上
差点检官一员千人以上差二员既举试官分定考试
又独力点检试卷实恐力有不逮若以不犯考试卷为
合格止坐点检官独试官无责必不加意考校显见条
约交互未为均便欲乞除在京外于贡举敇内改点检
官为考试官字所贵五百人以上添官考校同心合议
卷二十七 第 67b 页 WYG0408-0704d.png
参定去留士无遗滥从之三月丁丑诏今次御试举人
依旧试策庚辰监察御史郭知章言复元丰上舍推恩
之例以广乐育之盛德诏太学合格上舍生上等推恩
免省试每次科场不得过二人仍附春榜人数乙酉上
御集英殿进士策复词赋之选而士不加能劝常平之
官而农不加富可雇可募之说杂而役法病或东或北
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侵未弭弛
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至于吏员猥多兵备刓
卷二十七 第 68a 页 WYG0408-0705a.png
缺饥馑荐至寇盗尚蕃此其故何也夫可则行否则革
惟当之为贵人亦何必为子大夫其悉意陈之毋隐中
书侍郎李清臣之词也乙未三省言拟到武举人推恩
策入优等上三人与右班殿直四人以下与三班奉职
减三年磨勘武艺绝伦更减二年磨勘上舍更减二年
磨勘不入等与三班差使减年磨勘有差从之丁酉上
御集英殿赐进士(毕渐唐寅赵莞堂刘艺王孝迪程/畬杨皓唐恪吕颐浩张纲李天任)
等以下通礼诸科经律及第出身者六百人时初官取
卷二十七 第 68b 页 WYG0408-0705b.png
考答策者多主元祐杨畏覆考专取主熙宁元丰者故
渐为之首四月壬申殿中侍御史许亮采言罢十科贡
士法从之三年秋七月乙卯国子司业龚原言将来科
场只令依古专治一经从之四年春正月知贡举给事中
徐铎起居郎沈铢同知贡举(蔡蹈言给事/权官附月末)二月庚辰诏
罢春秋(古本云诏罢春秋科先帝以经术进士而春秋/不设科以鲁史亡有不可考士不能通故也元)
(祐又设今罢之新录辨云不设/春秋科举王安石偏见私意也)闰二月己酉御集英殿
礼部奏名进士(叶梦得程经杨鸣忠何/昌言谢克家吕天惠)三月甲子御集
卷二十七 第 69a 页 WYG0408-0705c.png
英殿放奏特名进士及诸科并武举人内谢师古本贯
郁林州陈汉奇本贯高州诏以远人各赐绢二十疋李
惟岳以高年赐绢一十疋是日未启封者三人程文至
第四人展读千百字曾布与蔡卞俱云文字显不如第
三人恐不须读启封乃章惇之子特也至第五人宣谕
云对策言先朝法度当损益可降布曰事有适于时变
于人情固当损益恐无可降之理使先帝在位至今有
可增损亦当随宜损益翰林学士承旨蔡京进曰先帝
卷二十七 第 69b 页 WYG0408-0705d.png
则当损益陛下方绍述先志不当损益布曰恐无此理
上顾卞曰如何卞曰不知如何损益京曰但言事合损
益者不可不损益布曰如此乃是卞亦默然上曰更不须
降然卒降第七人及启封则李元膺乃察之子也布又
曰第二人方天若程文中言元祐大臣当一切诛杀又
言子弟当禁锢资产当籍没而不籍没古今政事无此
义理此奸人附会之言不足取上曰只是敢言布曰此
有所凭恃非敢言也天若乃蔡京门客上曰不知布曰
卷二十七 第 70a 页 WYG0408-0706a.png
前放榜一日章惇问臣曾谕否布曰不闻惇曰有一举
人论元祐人当诛上甚称之既而林希为臣言此天若
及于放榜惇亦对蔡卞言惇知此必天若卷子臣曰恐
是惇曰何恐之有决知是天若也上乃曰惇何以知布
曰非天若不敢尔惇所以知之况京乎林希曰天若在
京家安下布曰惇每言人臣不敢欺罔此诚至论陛下
深居九重若谷人臣欺罔何所不至如天若欺罔孰大
于此上颔之天若兴化军人也
卷二十七 第 70b 页 WYG0408-0706b.png
元符元年冬十月壬辰三省考试所试宗室文字合格
者八人诏各迁秩内士仍赐进士出身三年三月己
丑知举徐铎上合格进士庚寅诏贡院就放李釜(范致/明张)
(邦昌孙宗监孙安国黄潜/善毛友童王安中孙博等)以下五百五十人及第出身
釜大名人也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都水监丞李夷行乞复诗赋科与
经义并行彭汝霖劾夷行非所宜言且云若不惩戒则
议欲坏神宗法度者将接踵而起左仆射韩忠彦收其
卷二十七 第 71a 页 WYG0408-0706c.png
章不行汝霖又言陛下方以继志述事为治专用经术
取士而夷行狂瞽妄说傥不明降指挥则天下不知禁
夷行遂罚金崇宁元年七月辛亥诏进士勿治春秋
  徽宗
崇宁二年三月知举安惇上合格进士李阶等丁亥御
集英殿策试初赐霍端友蔡佃宇文粹中王赏彭俊民
杨时汪藻王次翁王庚刘湜史汝士任稼孟庚任居实
汪伯彦张守等以下三百三十八人及第出身端友武
卷二十七 第 71b 页 WYG0408-0706d.png
进人阶深之子而陈瓘甥也时特奏名安忱对策言
使富人之子阶魁南宫多士无以示天下遂夺阶出身
而赐忱第惇兄也又黄定等十八人皆上书上临轩召
谓之曰卿等攻朕短可也神宗哲宗何负于卿等亦并黜
之三年十一月甲戌幸太学及辟雍司业吴絪蒋静各
迁一秩官论定学之士郑南程振朱丁叶祖义汪至平
林徽芝等十六人学官推恩有差南侯官人也四年九
月乙卯御崇政殿赐上舍生俞栗胡邦彦朱胜非杨迈等
卷二十七 第 72a 页 WYG0408-0707a.png
以下三十五人及第出身㮚江宁人也冬十月丙辰置
诸路提举学事官罗靖杂记曰崇宁三年罢科举三年
岁贡法成三舍天下教养人为士二千一百馀员为屋
九万二千馀楹费钱三百四十万馀缗米五十五万馀
石五年三月辛丒知举朱谔上合格进士吴倜等癸卯
御集英殿策试遂赐蔡嶷唐绾杨郁胜庾刘亮李南强
苏元老胡世将王韶刘观帅内冯熙载王钧宋辂吴渭
杨广李光徐锐杜充赵鼎等以下六百七十六人及第
卷二十七 第 72b 页 WYG0408-0707b.png
出身倜乌程人疑开封人也十一月己丑大司成薛昂
言武士之制未备请仿文士为升贡之法乙巳诏从之
大观元年六月癸酉御集英殿赐上舍生李邦彦段拂
等以下二十九人及第邦彦河内人也初怀州教授眉
山任谅试诸生邦彦每中优第至是果第一谅尝作新
学记上重其文有旨取以入上曰文士也遂擢提举夔
路学事二年知举余深上合格上舍生戊寅御集英殿
赐王侯以下十三人及第侯成都人也三年三月庚戌御
卷二十七 第 73a 页 WYG0408-0707c.png
集英殿策试赐贾安宅杨浑唐重聂山史直之孙高李
沆文彦奇孙痈史祖道任颖宇文黄中史旂李天民史
与权以下六百八十五人及第出身安宅乌程人也先
是中书侍郎林摅唱进士第姓甄而呼坚名盎而呼怏
于是中丞石公弼论摅不学无术傅笑中外夏四月戊
寅罢摅知滁州四年三月先是知举王图南上合格上
舍生丙寅御集英殿赐刘日新以下十五人及第日新
丽水人也
卷二十七 第 73b 页 WYG0408-0707d.png
政和二年二月壬子知举蔡薿上合格进士路允迪等
三月己巳御集英殿策试遂赐莫俦程洵武万俟卨李
从史易用唐允彰张乘宋昌史与权王纯仁石有中余
尧佐师与史机孙延宋朝英杨师锡王资孙坦程林吕
天觉王升许允等以下七百一十人及第出身允迪应
天人俦馀杭人也初御史李章言作诗害经术自陶潜
至李杜皆遭讥诋诏送敕更立法宰臣何执中遂禁人
习诗赋至是俦榜不赐御诗而赐箴未几知枢密院吴
卷二十七 第 74a 页 WYG0408-0708a.png
居厚侍御筵进诗改为口号后圣作屡出士大夫亦不
复守禁矣二年二月壬子知举俞㮚上合格上舍生癸
酉上御集英殿赐陈公辅胡松年胡兴乂等以下十九
人及第公辅天台人也四月二日庚戍知举张克公上
合格上舍生丁巳御崇政殿赐张纲蔡居中汪万顷以下
十七人及第纲金坛人也初克公与同知举霍端友宇
文粹中皆太师蔡京所不喜者时中丞蒋猷劾贡院必
有违法邀名之事下开封尹王韶体量得知举联名书
卷二十七 第 74b 页 WYG0408-0708b.png
晓示一事以为邀名而门下侍郎余深言晓示书名以
结两学之心此风不可长克公因以劄自辨上言祖宗
朝有三元今张纲有四元克公等又奏纲凡五魁多士
及是唱名侍立上以为得人知举官有赏于是深语
塞而猷亦色变焉五年二月知举王黼上合格贡士
傅崧卿等三月己卯御集英殿策试遂赐何㮚马守傅
中行秦桧宇文袁纯郭封吕大受贺允中史渠田孝孙
等以下六百七十人及第出身崧卿山阴人㮚仙井人
卷二十七 第 75a 页 WYG0408-0708c.png
也六年三月壬寅知举慕容达上合格上舍生癸丑御
崇政殿赐臧瑀以下十一人及第瑀鄱阳人也七年三
月甲辰知举蒋猷上合格上舍生庚戍御集英殿赐景
彻以下十二人及第彻永康人也八年二月己卯知举
陆德先上合格进士何大圭等三月戊戌御集英殿策
试有司考加王楷在第一上不欲令魁多士遂赐王昂
周天衢周望孙之才杨裕师成石粹中汤朋举任锐师
庚程敦临史似史充张俊等以下七百八十人出身大
卷二十七 第 75b 页 WYG0408-0708d.png
圭晋陵人昂开封人也
宣和元年三月己未知举陆德先上合格上舍生程文
高下失当乃别求升降辛未御崇政殿赐王俊乂以下五
十四人及第俊乂海陵人二年二月知举王孝通上合
格上舍生程文三月壬寅诏贡院所定不伦乙夜亲览
次其高下遂御崇政殿赐祖秀实以下三十一人及第
秀实蒲城人也二年二月乙酉诏罢三舍并诸路提举
学事官(蔡攸史□曰宣和三年二月诏罢辟雍而取士以/科举之目者梁师成之言也时王取为左相用事)
卷二十七 第 76a 页 WYG0408-0709a.png
(而师成从中重权以相表里因取天下赡学钱始言作/籴本谓若封桩者事定悉归应奉司为伎淫巧实本旨)
(云/)癸巳知举赵野上合格进士宋齐愈等三月丁未御
集英殿策试遂赐何涣宋齐愈范宗羽杨楚材史藻席
益陈康伯何知柔杨环文之奇朱雍杨羽衡杨师心杜
轸冯舜臣史度师敏功等以下六百三十人及第出身
时有二士对策甚直初考陆德先辈欲重致其罪而详
定官李邦彦见而奇之奏乞圣裁遂置甲乙科乃刘宁
止范宗尹齐愈临邛人涣永康人宗尹邓城人也四年
卷二十七 第 76b 页 WYG0408-0709b.png
二月癸巳初贡院点检除朝廷选外馀听知举奉辟既
久遂成私举已诏罢奏辟至是言者谓春秋铨试今尚
奏辟亦合依贡院法丙辰诏从之五年三月词学兼茂
科选人秦桧循一资桧江宁人六年闰二月知举宇文
粹中上合格进士杨椿等庚子御集英殿策试遂赐沈
诲周执羔王翼杨允恭柯柏熊沈灼文涛常一王椿时
衍之郭由中孙宗鉴史光阎安祺朱倬李就孙廷扬程
骥史寅郑克苏钦唐迪孙伯达樊汝霖鸿时行赵沂杨
卷二十七 第 77a 页 WYG0408-0709c.png
时牟国才范游史和骏魏发等八百人及第(以贡士人/众特添省)
(额一百人/赐御制诗)椿眉山人晦钱塘人文通孙也时内侍梁师成
交通宾客招赇贿士人纳钱数千缗即令赴廷试以献
颂上书为名而官之至百馀人及唱第之日侍于上前
奏请升降皆出其口其小史储宏者亦登第而执厮养
之役如初七年上舍三人元盥黄应南王师亮等并赐
同出身(建炎以后不/录并在后集)
 
卷二十七 第 77b 页 WYG0408-0709d.png
 
 
 
 
 
 
 
 太平治迹统𩔖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