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22c 页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卷第三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述

第六因究竟者。四教因位各各不同。若三藏一往约
菩萨论。始从停心终至三十四心。通教从初乾慧至
于九地。别教始从十信终至等觉。圆教始从五品乾
慧终至等觉。辨此为三。一始终改不改。二因果异不
异。三因心作不作。初始终改不改者。若藏通始终唯
一空观。无复可论改与不改。若别教菩萨三观俱脩。
先空次假后中。是则始终节节须改。唯今圆人初心
即脩首楞大定。以此大定为历位之本。岂唯因心不
改。至于果地亦秪證此大定而巳。故经总结五十五
位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
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脩證渐次深入。次因
果异不异者。果无生三德之果也。藏通之果灰身灭
智。果尚生灭因岂无生。若别教登地。證与圆同。妙觉
位中生灭之心虽犹未尽。然皆称理分證。亦得果名
无生。若因心空假。既不即中。是故脩之与成无非生
灭。此则因生灭而果无生也。今之圆人。既闻生灭去
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是则发
轸。便须以无生之智脩此大定。故经明二种决定中
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脩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
卷三 第 23a 页 X13-0023.png
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
心为本脩因而求不生不灭之果无有是处。又云汝
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
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
还元觉得元明觉无性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
地脩證(云云)。此即天台所谓全性起脩全脩在性因
果始终无非常住者也。三因心作不作者。前之三教
不知生死烦恼即涅槃菩提。是故所有业惑定须翻
破。故其因心皆成有作。今之圆人知阴入处界本如
来藏。阴入处界何须翻破。如来藏性亦无烦别显。故
初心行者直下体此圆理以脩大定。至于果成而见
思尘沙无明任运销落。如来藏三谛之理法尔證得。
故乾慧地中即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二信即云阴
入界三不能为碍。何况住行向地等位耶。是名因究
竟。

第七果究竟者。果地有二种德。所谓智断。智德名菩
提。断德名涅槃。总云菩提。别则有三。谓一切智道种
智一切种智也。总云涅槃。别亦有三。谓圆净涅槃方
便净涅槃性净涅槃也。此果人所證之法也。约能證
人则有三身。约所居土则有三土。谓法身居寂光土。
报身居实报土。应身居有馀土也。辨此为三。一圆證
不圆證。二究竟不究竟。三有所得无所得。初圆證不
圆證者。藏通不闻圆名岂论圆證。若别教教行二道
虽不明圆。至初地證道證与圆同。则一證一切證。三
卷三 第 23b 页 X13-0023.png
智三德三身悉能分得。特以圆家之真因为别家之
极果与圆为异耳。若今圆人。则教行證道无不俱圆。
故名字圆闻。观行圆脩。至于分真究竟则一證一切
證。三种智断及以三身一时顿得。故今初住位云。心
精发辉十用涉入。乃至十身灵相一时具足。自非圆
證莫能销释此语矣。第二究竟不究竟者。藏教果佛。
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断见思习气。證一切智。坐木菩
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身佛。居方便有馀净土。薪
尽火灭入方便净涅槃。通教果佛。以一念相应慧顿
断见思残习。證一切智。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
座。成劣胜应佛。居方便有馀净土。薪尽火灭入方便
净涅槃。别教破十二品无明。證一切种智入妙觉位。
即圆教二行。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
王座。成圆满报身。居实报无障碍土。入圆净涅槃。此
三教果佛地位虽殊。要之悉未究竟。唯今圆佛。破尽
四十二品无明。入妙觉位。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
不生名大涅槃。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
土。故经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又云。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第三有所得无所得者。
前之三教。由不闻生死烦恼即是菩提涅槃。必须去
生死烦恼之故證涅槃菩提之新。故至果地似有所
得。今经圆人。既知生死烦恼即是涅槃菩提。则生死
烦恼之故故则非故。涅槃菩提之新新则非新。故若
非故虽在生死烦恼又何所失。故云阴入处界本如
卷三 第 23c 页 X13-0023.png
来藏。新若非新虽證涅槃菩提又何所得。故云圆满
菩提归无所得。是名果究竟。

第八教究竟者。教为能诠。既无别有体相。是则前之
所辨七种究竟。而教究竟在其中矣。但别相虽彰总
相未了。故亦立三意以辨明之。一七法整足不整足。
二七法俱圆不俱圆。三教道可废不可废。初义者。此
七种义遍布如来一代大小偏圆教中。于诸经内或
有整足不整足者。今经七义如向所引最为整足。次
俱圆不俱圆者。或七种俱圆此是圆教。七种偏小此
是前教。或前偏后圆此是别教。或圆接通别。或前后
俱圆中间带一二种偏名。此是圆教借名之意。如今
经当机證初果三果地位之中。借通教初乾慧地。及
借藏教四加行位。虽是偏名义无不圆。三可废不可
废者。前三教所诠七种既非究竟故。或被方等弹呵
而废。或被般若淘汰而废。此二时若废而不转。必待
法华开显而废。若不预法华三周废者。又须涅槃捃
拾而废。如退席声闻是也。又前二时但能废人不能
废教。或有废者以机未熟寻又建立。必待法华毕竟
而废。若此经纯圆。在方等般若则为诸佛菩萨之所
褒叹。何况能废。纵令法华亦不能废。故法华云。是诸
人等闻我所说巳入佛慧等(云云)。盖于四时之中。求
为法华网目之圆融整足无愈楞严矣。是名教究竟。
约八法行布。释首楞严竟次约诸字圆融释者。前明
八法既皆究竟。则因超果海。果彻因源。理智行位重
卷三 第 24a 页 X13-0024.png
重互入故。法身报身应身如来之大多胜也。奢摩他
三摩禅那密因之大多胜也。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
满菩提归无所得。修證之大多胜也。以三菩提上求
佛道。三慈悲下化众生。诸菩萨之大多胜也。有三摩
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万行之大多胜也。
法身本觉。二德始觉。始本不二。大佛顶之如来也。中
道属性。空假属修。修性不二。密因之如来也。修恶即
性。善恶不二。六种位次无不即理。修證之如来也。发
心究竟二不别。诸菩萨之如来也。缘即了正。了正即
缘。万行之如来也。三德秘藏如天主三目。大佛顶之
密因也。法报应三如世伊三点。如来之密因也。烦恼
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六不妨即。即不妨六。修證之密
因也。大乘因者诸法实相。诸菩萨之密因也。有三摩
提具足万行。万行之密因也。正因属性。缘了属修。全
性起修。全修在性。大佛顶之修證也。如者本觉。来者
始觉。如来之修證也。三止三德体一名异。修者修此。
證者證此。密因之修證也。性具诸法。离性无人。诸菩
萨之修證也。本有名具此属于理。该摄积聚此属于
事。万行之修證也。微妙三德遍在十界。大佛顶之菩
萨也。诸佛果地融通全證众生理本。如来之菩萨也。
方便随缘止止于俗谛。蜜因之菩萨也。不灭不生合
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修證之菩萨也。本有为
具性具十界。万行之菩萨也。三种具足即是三德。大
佛顶之万行也。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虽是一行而具
卷三 第 24b 页 X13-0024.png
五行。如来之万行也。有三摩提具足万行。蜜因之万
行也。住前圆修。登住圆證。修證之万行也。普贤愿海
万行庄严。诸菩萨之万行也。楞严教旨微妙如斯。了
义之说莫此加矣。故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释别名竟。

次释通名者。经之一字也。梵云修多罗。旧云有翻无
翻。历贯线等五一一约教行理成十五义。委如妙玄。
今但略释为二。一约通别以明教体。二约相代以训
经义。初义者。神宝记云。夫经者圣人所以示教也。因
教以悟道。则有通有别。通谓十方佛土该于六尘皆
为教体。故净名云。以一食施于一切。于食等者于法
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此则偏用舌根所对为经。
或有国土以天衣触身即能得道。此偏用触尘为经。
或见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为经。或寂然无言观心
得道。此偏用意为经。如众香土以香为佛事。此偏用
香为经。盖由他方根识峻利。故得通以六尘为经。又
若推而广之。彼一一尘皆具六根。而一一根皆具六
尘。遍法界中根根尘尘皆可入道。无适非经。纵使教
外别传心要至于无说无字。但有一法当情及无当
情者是亦教体。何处何法为别传耶。自非深见此理。
难以笔舌既也。次别者。他方六根识利。六尘可得为
经。此方三根识利。唯以色声及法尘为经。以声为经
者妙玄云。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音声诠辩听者
得道。故以声为经。大品云从善知识所闻也。用色为
卷三 第 24c 页 X13-0024.png
经者。若佛在世可以声为经。今佛去世纸墨传持。应
用色为经。大品云从经典中闻也。用法为经者。内心
思惟。心与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纸墨。但心晓悟。即法
为经。故云修我法者證乃自知。此三尘为经施于此
土也。私谓次以色为经唯在灭后可尔。若初声为经
不局佛世。如今时自有不识文字亦因声得悟。然能
说者终从色法纸墨中得。故大师偏约佛世说也。第
三用法为经。则佛世灭后皆可论之。又此通别。盖是
因明教体故作此说。若行理皆名为经。则此土根尘
识三亦遍可为经。如二十五圣从十八界悟入。此行
经遍也。普贤观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
无非佛法。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此理经遍
也。故知若约行理而论。根根尘尘遍法界中皆可为
经。次约相代以训经义者。古以修多罗翻为经者。开
善云。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方圣说为经。贤说
子史。彼圣称经。菩萨称论。既不可翻。宜以此代彼。故
称经也。既以此代彼。此方经义训法训常。法乃万代
轨则。常则百王不易。佛经亦然。天魔外道不能沮坏。
是为教常。真正无杂无能逾过。是为行常。湛然不动
决无异趣。是为理常。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名
教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名行轨。觉海性澄
圆圆澄觉元妙。是名理轨。释名竟。

大章第二辨体者。体是主质。前文解释大佛顶等二
十来字皆能诠名。今辨此名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
卷三 第 25a 页 X13-0025.png
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
乃今家释名辨体之妙意也。大分为三。初明诸经通
体。次出此经别名。三以别合通。初诸经通体者。天台
大师引释论云。除诸法实相馀皆魔事。大乘经以实
相印为经正体。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
趣之。言说问答而诠辨之。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
之宗东海。故以实相为经体也。书家解礼者训体也。
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
之释是贵极之称也。复次体是底也。穷源极底理尽
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
底。故以底释体也。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
壅。如风行空中一切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实
相不相违背。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以
体达释经体也。次出此经别名者。诸大乘经虽通以
实相而为正体。然实相体通遍受众号。故释论云。般
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若能以实相而定诸名。则名
无不圆。义无不实。故四明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
切诸法无非佛法。是则世出世间二死五住。至鞞荔
多蠢动蜎飞五无间等。若因若果。无非圆极第一义
谛。故此诸名皆实不虚。五住二死等尚是实相异名。
况实际等诸名非实相乎。故天台释诸大乘经体。有
时亦就别名而辨。如观音玄以灵智合法身为体。光
明玄以法性为体等。然则今经之体。于此通别两楹
必何所归。古之宗台教而解释此经者不下十馀家。
卷三 第 25b 页 X13-0025.png
于立五重玄义之所及见者唯孤山圆师之经疏。吴
兴岳师之说题。孤山则以常住真心为体。吴兴则以
空如来藏为体。虽泾渭分清兰蕙竞秀。然于中间所
得偏正亦或不无容议。如孤山以常住真心为体。谓
此经正宗之首。佛告阿难。当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
故有轮转。然依此而立是得经之正体者也。但不应
云经文显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安得不以此为体。
今谓。若显言其体而便立为体者。且经中处处言体。
如首卷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二卷云。元是菩
提妙净明体。又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皆经文显
言其体。何独舍彼而取此乎。吴兴以空如来藏为体
者。谓如来藏是经之盛谈故也。若以经之盛谈宜立
为体者。一经始末无非常体常宗之诠表。是则常住
真心其谈尤盛。乌得晦其义而独取于言乎。须知常
住真心即空如来藏也。经云。空如来藏等七种称谓
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其
是矣。是知若以常心为体。名义俱正。常住体遍无所
不摄。今还双收二家。正以常住真心为体。旁取如来
藏文释义。以常住真心为体则有多意。一是经之首
领。如经初发轸即云。一切众生不知常住真心性净
明体故。二是经之盛谈。如屈指飞光验见不动观河
之见童[髟/老]不迁。讫第四卷皆明常住真心故。三以智
验谛。盖体是如来妙智究尽之法。既云我以妙明不
卷三 第 25c 页 X13-0025.png
灭不生合如来藏能究尽者。既是常住所究尽者安
得不常。四以宗验体。盖体是宗之所归。宗常体亦宜
常。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不生不
灭之果无有是处。因果之宗既须常住。所归之体安
得不常。又当机发行之由具圆通常三义。弥须以常
住真心为体矣。言通取如来藏文释义者。盖常住真
心是一切法之总体。离常心无诸法可论。离诸法亦
无常心可论。故经云。如来常说诸法唯心所现。一切
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我常说言色心诸缘
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
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
宝明妙性认悟中迷。又云。此见及缘皆是菩提妙净
明体(云云)。良由实相真心具足诸法。诸法法尔。性本
无生。故如来藏文中。广约阴入处界以明常住妙明
不动周圆之义。苟非具足诸法性本无生难以销会
此语。然彼四科。文虽浩汗义犹总略。惟七大之文则
备明常住真心的义。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
本然周遍法界是也。盖竖穷三世不生不灭之谓常。
横亘十虚无去无来之谓住。体性清净不受妄染之
谓真。今言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夫清净即体性清净。
不受妄染也。本然即竖穷三世。不生不灭也。周遍法
界即横亘十虚。无去无来也。一大既然馀大亦尔。以
后验前即何之四科。所谓常住妙明等亦从而可知
矣。问七大之文。前四乃对空而辨。曰性色真空性空
卷三 第 26a 页 X13-0026.png
真色等。第五空大乃对觉而辨。曰性觉真空性空真
觉。第六见大乃对觉明而辨。曰性见觉明觉精明见。
第七识大又乃对明知而辨。曰性识明知觉明真识。
如此对辨不同其说何也。答此由众生无始迷真觉
以为根识。局内身以遗外境。对空色以分大小。如经
所谓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
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
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
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如来怜悯斯辈
将为指迷而即悟。故必自浅以之深。先以无边之虚
空对辨有边之四大。故往复言之。而曰性色真空性
空真色。乃至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所以然者。地大之
色坚质而有方所者也。虚空融通故无方所矣。水火
风大摇动而有生灭者也。虚空恒然故无摇动矣。凡
有生灭去来则有虚妄。无生灭去来故性真圆融矣。
今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犹言空性色亦性空真色
亦真。色之与空本无差别。故于第五空大文中而和
会云。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
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
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
为非出入。是则四大与空均一常住。相虽似异性乃
元同。莫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称之为大不亦宜乎。
复次色空之常遍虽融。身境之无差未会故。又于空
卷三 第 26b 页 X13-0026.png
大文中而云性真觉空性空真觉。所言觉者。通而言
之即根与识也。所以空觉相对而辨者。夫根识有觉
知者也。虚空无觉知者也。事固如是理实不然。故往
复言之。而曰性觉真空性空真觉。犹言觉性空亦性
觉真空亦真。空之与觉元无殊异故。于见大文中而
和会云。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虚
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
藏本无生灭。斯则以根识均虚空。岂唯虚空非无情
而地水火风亦非无情。以虚空均根识。岂唯虚空常
遍而根识亦常遍也。称之为大不亦宜乎。复次内外
既会身境圆融。然于真妄两途情执犹云冠履故。又
于见识两大文中。而云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性识明
知觉明真识。性见明见清净六根也。觉明觉精众生
六受用根也。性识真识八识九识也。明知觉明六识
七识也。此皆全体起用全用在体。故往复言之。若此
所以。古德云。约诸识门虽一多不定。皆是体用缘起
本末相收。从本向末寂而常用。从末向本用而常寂。
寂而常用故静而不结。用而常寂故动而不乱。静而
不结故真如是缘起。动而不乱故缘起是真如。真如
是缘起故无涅槃不生死。即八九为六七。缘起是真
如故无生死不涅槃。即六七为八九。无涅槃不生死
故法界皆生死。无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涅槃(云云)
识既如是根亦复然。岂唯六根。即向之五大莫不体
用相即。以三界唯心一切惟识故。故于识大文中而
卷三 第 26c 页 X13-0026.png
和会云。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
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
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夫诸法真常圆会若此。
称之为大不亦宜乎。是以圣言至此诠理既极。当机
冰执情亦泮然。故经叙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
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
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
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
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中吹一微尘若存
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
妙心常住不灭。(文)观斯妙悟。验前圆诠。岂唯见藏性
会通之玄。抑以知经体性具之妙。由数来所宣惟明
藏性。欲委常住尚须义求。今此叙悟乃云。一切世间
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洎乎结文又云。获本
妙心常住不灭。岂非为其常住真心性具诸法。即此
诸法性本无生。而谓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乎。是故
今经之体其义遍圆。前曰双收二家义又见乎此也。
问常住真心理固若是。即事而验可得示乎。答根尘
识三理虽常住。即事而验难可毕指。良由众生循业
既久情器确分。即鼻舌诸根尚不及牛马。矧六尘乎。
今择其目前可以对[改-己+易]即法易乎。直指唯耳根及以
眼根。庶几可以为似。虽曰眼根明前不明后四维亏
一半。观其见性洞然。而于不灭不生之义犹不假乎
晏居而辨。似有愈于耳根者。今撮其枢要而言之。如
卷三 第 27a 页 X13-0027.png
经。初以盲人瞩暗喻见非眼之后。如来将示阿难此
见不生灭地。乃先以客尘之义而问之言。我初成道。
于鹿苑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
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
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时憍陈如起立白佛。我今长
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
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
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
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
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
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
言如是。(文)憍陈如所言。客尘乃喻烦恼生灭之法也。
主之与空乃喻不生灭常住真心也。陈如之答既巳
了然。即此可以亲示阿难客尘主空之义。是故经云。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巳复开开巳又屈
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
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
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
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
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
为无住。佛言如是。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
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
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
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
卷三 第 27b 页 X13-0027.png
摇动。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头动。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
如是。(文)阿难所答。我见如来手自开合。即客义也。非
我见性有开有合。即主义也。我头自动。尘义也。而我
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空义也。当机领解既巳亲
切。于是如来普告大众云。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
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
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
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
行事。盖曰汝观阿难头自摇动岂非尘乎。见无所动
岂非空乎。如来手自开合岂非客乎。阿难见无舒卷
岂非主乎。是则主之与空不生灭义。阿难既然。人固
有之。诚宜即此非动而体悟真常。云何汝今以动为
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
事乎。且有动之身非真身也。有动之境非真境也。今
人者以之为身。以之为境。所谓性心失真。认物为巳
轮回是中自取流转矣。此中及下文。印匿王观河之
见垂手无遗。悉是明见性不生灭义。然下文虽以六
十年观河之见验其不迁。而于直指见性之义犹似
太缓。不若此间屈指飞光验见不动。乃目前对[改-己+易]之
事。而常住深旨易为领略。学人于此切宜自验。弗效
贫人数他财宝。古师云。此寄觕相密谈真见。分别显
了并在后文。此言似太容易。智者勘之。经文继此辨
于八还。择于诸物。洞视十方。非舒非缩等。是明见性
卷三 第 27c 页 X13-0027.png
周遍也。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
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
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净妙明体。云何于中有
是非是等去。是明见性真净也。然见性之妙常则必
遍必净。但言不顿彰。是故有此次第大归。自首卷盲
人瞩暗讫第二卷。辨见性非和不和。悉是明见性常
住真净之义。盖见性洞然易乎直指故也。若耳根常
住真净之义则备明于第六卷。文殊选圆通偈云。声
有亦非生声无亦非灭此则常真实。即闻性不生灭
也。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此则圆真实。即闻性周
遍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此则通真实。即闻性
真净也。此皆就凡夫迷事以指悟理。行人苟能即此
常遍而扩充之。功用转深则德量转胜。经体之妙当
不逾于见闻矣。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
不动道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此其效也。第三以别合通者。诸经通以诸法实相为
经正体。今经别以常住真心为体。名虽有别。义则不
殊。如法华方便品长行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
实相。偈颂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世间相即诸
法也。常住即实相也。今经始标常住真心。下文乃广
明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与法华世间相
常义同。是故虽以常住真心为体。义实同乎诸法实
相。此之妙体横亘十虚无去无来。即天台所谓体者
礼也。体有尊卑。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
卷三 第 28a 页 X13-0028.png
之释是贵极之称也。此之妙体竖穷三世不生不灭。
即天台所谓体是底义。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
际乃名为底也。此之妙体性体清净不受妄染。即天
台所谓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
一切无障碍也。复次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等。
体底也。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体达也。如来
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体礼也。复次耳根
圆通具圆通常三义。圆体礼也。通体达也。常体底也。
体礼是法身德。体底是般若德。体达是解脱德。若以
三德分对五章。名章总三德教相说三德。体章别在
法身。宗章别在般若。用章别在解脱。今体章别在法
身。而明体底体达者。妙宗所谓空即中故故般若德
是法身底。假即中故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云云)

大章第三明宗者。妙玄云。宗者修行之喉襟。显体之
要蹊。如梁柱持屋结网纲维。提维则目动。梁安则桷
存。盖因果之宗是一经显体之要故也。释此为二。初
简宗体。次正明宗。简宗体者。妙玄云。有人言。宗即是
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
二。理体非因非果。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体
若不二体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
即非体。云何而言体即是宗宗即是体。又梁柱是屋
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
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又宗体异者则二法孤调。
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显体之宗则邪
卷三 第 28b 页 X13-0028.png
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
因果。宗体若异其过如是。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
一而一故有体。释论云。离诸法实相馀皆魔事。普贤
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
是。即其义也。当知实相体通而非因果。行始辨因。行
终论果。是则诸大乘经皆以实相因果为经宗要也。
次正明宗者。诸大乘经虽通以实相因果为经宗要。
但因果体通而遍应众号。如观经疏。以修心妙观感
四净土为经宗要。修心妙观实相因也。四种净土实
相果也。今经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
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
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之果
无有是处。此义正同普贤观经大乘因果皆是实相。
然通义若此。别义云何。昔孤山圆师尝判此经。以圆
通妙定为宗。盖的取观音耳根圆通。通取一经所明
定行。云间师。则以楞严妙定为宗。谓阿难始以三止
为请。故经之初后非谈空假即说中道。此为宗要。今
观二师所立。虽俱得其旨。然皆有义无文。悉非经之
正意。其正意者乃佛之知见也。以此为宗。不唯摄法
周备。文义亦复显然。如经初如来首告之云。一切众
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徵心之
初。如来问云。惟心与目今何所在。当机复请云。发妙
明心开我道眼。如来许云。令诸众生获妙微密性净
明心得清净眼。四卷斥凡小云。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卷三 第 28c 页 X13-0028.png
阿难请入华屋云。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如来答云。汝
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
心。五卷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此等经文。凡若干处。显言知见体用。复次知见乃是
略举。备必六根。故经云。令汝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
非他物。然根必对境。对必发识。是以经中前之四卷
明体。广约阴入处界及以七大以明常住真心。下文
明宗。亦各以体中一法以陈圆通。故有二十五圣之
多以明佛之知见。故经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
修行皆得圆满菩提。此等经义。皆所以显诠佛之知
见也。言摄法周备者。如知见既备六根。则耳根在其
中矣。既曰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则六根通须首楞
大定为本。谓之佛之知见也。故阿难经初有通别两
请。如来下文亦有通别两答。自徵心讫自證。皆所以
答通请奢摩他也。请入华屋讫选圆通。皆所以答别
请最初方便也。然答别之中。虽正意在别。而意亦兼
通。如初心二决定义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云云)。此
则意令依常住真心以修大定。乃通义也。次云汝等
(云云)。此则意令即六根降伏烦恼。乃别义也。又此二
决定义乃应前二种根本而说。彼云。一者无始生死
根本。即第二决定也。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即第一决定也。须知一经所诠不出二种决定。如来
乃先立二种根本。是则一经大旨于首卷中先巳举
似。后之经文。不过敷陈委悉二决定之义耳。又二种
卷三 第 29a 页 X13-0029.png
根本决定。亦是总答阿难通别两请。第一根本及第
二决定答别也。第二根本及第一决定答通也。所以
阿难必通别两请如来必通别两答者。盖通若无别。
则通无所入之门。别若无通。则别为事相之行。如世
人谁无六根。由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诸佛岂无六根。
由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乃能见
种种色也。问若以佛之知见为宗者。则佛敕文殊选
择耳根又何所谓。答佛所以命文殊惟选耳根者。盖
入道虽有多门初心岂能遍入。故令但于一门深入。
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然于所入一门又必
有要。苟得其要。则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此方众生馀
根识钝惟耳根最利。故文殊顺机选之以此耳根圆
通为入佛知见之要门。非谓圆通但只耳根而巳。此
与摩诃止观初心修观必先内心。故于三科拣却界
入。复于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如去丈
就尺去尺就寸。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
销殒大同小异。所以异者。彼观第六识成圆妙三谛。
此观耳根以入圆通。所观之境虽异。其于所显之理
又则一也。今释此取意为二。初顺机对待以明耳根。
次顺理绝待以明诸境。初顺机对待以明耳根者。所
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于闻中
入。闻即耳根。以耳根为所观之境而入圆通。故观音
自叙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然耳根为境。必云何观
之而能入流亡所。须知今明宗者能观之观也。向明
卷三 第 29b 页 X13-0029.png
体者所观之境也。而观依境发。境资观显。此中略不
言入流工夫者。为巳备于前文故也。故入流之旨其
法无他。但初于闻中称性观此耳根本理如是常住
如是真净。即是入流。言流者乃圆通之异称也。不入
流则巳。若能入流即巳亡所。以声处是耳处故。是则
凡言有声尘之所者因循声而流转故也。既入圆通
何容有所。问若体此耳根常住真净即是入于圆通。
则根尘识三皆可等入。又何贵于耳根。答根尘识三
虽皆常住。秪可随佛正教之量皈依仰信。实非众生
所有智分。若耳根常住真净。就众生现量而示其理
灼然故。文殊偈云。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
击鼓十处一齐闻此则圆真实。隔垣听音响遐迩俱
可闻此则通真实。声无亦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
圆离此则常真实。常真实常也。圆真实住也。通真实
即也。此数偈不唯可以验耳根本理圆妙。行者亦宜
持此以资圆修。如人静居之时。随其音声发于何方。
应于障外或动或静。而吾之闻性圆通常住于此。弥
可资而得矣。经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又云此
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深有意乎其言之也。下言所
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所谓流既入矣则返
流全一能所都亡。妙净明心迥然独脱。皆自然而然。
妙證一时不容前后而经方言如是渐增等者。有以
见语言文字不足以载道者盖在乎此。学者殆不可
以次第取思议会。其于此理殆庶几焉。问前云。六根
卷三 第 29c 页 X13-0029.png
通以首楞大定为本而为佛之知见。今云。入流之旨
其法无他。但体此耳根常住真净即是入流。且与前
释名中奢摩他等云何会合。答观子之问。似必以止
而止其动必以观而观其昏方曰修于止观。亦必曰
以空而破其有以假而破其无以中而泯其边方曰
修于三观。即世人之忽视圆顿止观类若是也。若然
则缨络初地之修三观。此经始终之修奢摩。皆成有
作。何名圣阶。须知夫止观者。无妄名止。不昏名观。明
静寂照定慧之异称也。如方其入流之时胸中稍有
一丝情系。则彼闻性莫得其圆通且常矣。乌足以为
入流乎。故善入流者。当是时根尘迥脱独露真常。知
灭对遗惺惺寂寂。如偈所谓。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
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矣。何止观而不在乎。又
复应知法本非空非假亦非非空假。秪由法性绝待
就此寓名为中。秪由法性无染就此寓名为空。秪由
法性具足诸法就此寓名为假。只一法性即绝待即
无妄即具法。如摩尼宝珠即莹彻即具宝即体圆。虽
三宛然而是一珠。虽是一珠而三宛然。耳根圆通亦
复如是。十方俱系鼓十处一齐闻。就此绝待说名为
中。能观此圆是观中道。故经云。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就此无碍说名为空。能观
此通是观真空。故经云。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声无亦
非灭声有亦非生。就此无生说名为有。能观此常是
观妙有。故经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天台云。全由性
卷三 第 30a 页 X13-0030.png
具实匪修成。不其然乎。此犹约不次中说于次第。若
不次不次说者。举圆必通必常。举通必圆必常。举常
必圆必通。是故返闻之时但观其圆。则通之与常皆
在是矣。故观音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
入流相得三摩地。又云。我由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
名遍十方界。此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天台云。圆人
始终皆以中观为体。此经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
入。如来彰自證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
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二决定云。依不生灭圆湛性
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皆此意也。此之妙观。照而常
寂。亦名息二边分别止。一切妄思由体此而息。亦名
体真止。亦名空观。随闻一切音声达此声处全是耳
处。以闻性圆故。亦名方便随缘止。亦名假观。此乃即
观之止。即止之观。即中道之空假。即空假之中道也。
入流之时。五住磐石砂砾一切休息。名止息止。心缘
中道入实相慧。名停止止。实相之慧即非止非不上
(云云)。偈云。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又
云。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旨归于此。问经中
入流亡所。古人有以法性流释之。或言圣流之流。柏
庭拣云。然皆通而未的不当经旨。以今言之。此一流
字正指耳根闻机所在。至微至极。间不容发。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今论圆通常云。秪由法性绝待说名为
中。何与柏庭所立顿相反耶。答夫法性者有通有别。
通谓诸法同以一真法界为性。别谓诸法各有自性。
卷三 第 30b 页 X13-0030.png
然诸法是一真法界本有。即通是别。即别是通。故无
通不别无别不通。是以。一真法界之性圆通常。诸法
之性亦莫不皆圆通常。他乃混以法性流释。故拣云。
通而不的。今则的指耳根法性。即圆通常正在其所
取。不在其所拣也。问天台明法性有三种。一曰性体。
此当正因。二曰性量。此当了因。三曰性具。此当缘因。
今观耳根圆通。于三性中为观何性。答夫耳根者。本
无明生死之法。以由性具故能当体即圆通常。圆通
常即性体性量。今则称此而观。乃即性具观性体性
量也。问若性具者必生佛互具根尘互摄。在今耳根
其义云何。答性具之法有自有他。自心生佛。他心生
佛。只此耳根靡不毕具。耳根圆通常。自他生佛亦圆
通常。故曰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又曰。清净本然周遍
法界。譬如一室千灯彼彼互具彼彼互遍故。今只观
耳根。而自他生佛莫不等观。故观音妙證之时。而云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上合十方诸佛同一觉心。下合
六道众生同一悲仰。顿获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
思议。若不修时。一念顿观果地何能顿合生佛。又若
自心不具巳他生佛。则三十二应等皆成作意神通。
须知。此云合者即前不生不灭合如来藏十界三谛
也。称性而修名之为合。背性而修名为不合。览教之
者故宜会通。耳根圆通竟。次顺理绝待以明诸境者。
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
方便也。此中绝待须明两意。一顺耳根之理以论绝
卷三 第 30c 页 X13-0030.png
待。次顺诸境之理以论绝待。初意者。前之耳根既圆
通常。若此则当体法界摄法无馀。未尝有一法非耳
根圆通所在。故善入流者奚惟观声处。即耳处味处
香处根处识处乃至七大皆可入耳门圆照三昧。离
耳根圆通外更无他法可得。故云绝待。次顺诸境之
理以明绝待者。前之绝待傍兼而巳。若正论者。一切
诸法莫非圆通。故阴入处界皆云本如来藏常住妙
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不动周圆圆也。妙真如性通
也。常住妙明常也。七大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周遍
法界圆也。清净通也。本然常也。又一二卷中显示见
性周遍圆也。非舒非缩通也。屈指飞光验见不动常
也。是故以理言之无非圆通。岂独耳根之可取馀境
之可去乎。但此方众生馀根识钝耳根最利故。佛顺
初机敕文殊选之。故诸圣亦不一槩称理陈述。盖遵
佛敕所谓汝等最初悟十八界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之意耳。但众生心病既多。疗治难专一药。即世人之
善摄生者尚能导养得所。矧学佛之知善权者乎。且
此经未来人亦得道。应病顺习岂得必拘。是故逆取
经宗载伸两意。一顺经文。二顺藏理。顺经文则二十
四门大小有殊。顺藏理则阴入处界一味平等。何则。
盖世尊既命各述最初所悟方便。则诸圣宜遵佛敕。
随以本时所悟而宣故。经二十五门大小偏圆条然
有异。此义皎然。固无足以开权未开而为纷纷之竞
矣。今之所释意存修入。合顺藏理以辟圆门。顺经文
卷三 第 31a 页 X13-0031.png
巳如诸解所释。顺藏理今略明之。大意为二。一缩法
并义。二正明诸门。缩法并义者。若二十四门逐一分
释则似文繁。单明一十八界则似义阙。故缩地水火
风空五大以入六尘。缩见大以入六根。缩识大以入
六识。秪作三科而释并七大。如来藏性色真空等义。
以例三科而解。文约既尽。义深且明。况界以大为体。
大与界同义。故缩之并之。行者苟能持此缩并文义
以历六根。则虽刹刹尘尘皆斯妙观矣。又何直于二
十五门而巳哉。次正明诸门为三。初六尘。次六根。三
六识。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也。数虽秪六。义各有三。
所谓违色顺色非违非顺之色。乃至违法顺法非违
非顺之法。不可意者为违。可意者为顺。非可意非不
可意者为非违非顺。众生日用目之所睹乃至意之
所知不出此法。由众生盲瞑不了此法其相虚假其
性乃真。所以执之以为实有。于是逢可意之色。乃至
逢可意之法。即起贪爱。逢不可意之色。乃至逢不可
意之法。即起嗔恚。逢非可意非不可意之色。乃至逢
非可意非不可意之法。即瞢然无记。此之三毒诸惑
根本。根本既立技末浩然。流浪生死莫之遏绝。今之
行人既闻圆理。逢此等境即当了达。法无自性。当体
我心。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法真空性空真法。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能无所。非有非无。若逢违顺
之境。以此称性三止而止息之。则贪嗔之心预能降
伏。若逢非违非顺之境。以此称性三观而照了之。则
卷三 第 31b 页 X13-0031.png
无记之心预得破除。次六根者。非取浮尘根以为根
体。乃取能见能闻胜义之根。此之六根。乃眼因明暗。
耳因动静。鼻因通塞。舌因甘淡。身因离合。意因生灭。
吸此尘象以为见闻嗅尝觉知之性。离此诸尘毕竟
无体。众生不了。谓能见闻。取境发识念念执著流浪
生死不能断除。今之行人。既闻圆理。于此诸根即当
了达。法无自性当体我心。性见觉明觉精明见。乃至
性知觉明觉精明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能无所
非有非无。若因明暗生眼见时。乃至生灭生意知时。
以此称性三止而止息之。则善恶之心不能生起。若
明暗等灭见亦随灭。乃至生灭灭时意亦随灭。以此
称性三观而照了之。则无记之心预得破除。三六识
者。谓众生日用根尘相对即有心起。取境分别名之
为识。此之六识。乃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意法为
缘生于意识。离此根尘本无自体。众生不了谓为我
心。念念分别。心心生灭。致罗生死无有尽期。今之行
人。既知圆理。于此六识即当了达。识无自性当体妙
心。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若根尘
缘起生分别时。以此称性三止而停止之。如此等心
即得并息。若根尘缘离生无记时。以此称性三观而
照了之。此无记心即得破除。此妙奢摩他是金刚王
宝觉。诸尘劳门拟之即销。行者自当取意而修。不暇
多云矣。问耳门三昧与馀三昧相比较量胜劣有几。
答耳根圆通胜妙甚多。今以要求大略有二。盖圆修
卷三 第 31c 页 X13-0031.png
法门。一须因果名目相应。一须浅深可以长修。因果
相应者。如经云。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
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
是处。且经言。果地觉中有七种名。所谓菩提。涅槃。真
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
谓虽别。莫不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
坏。今观二十五圣因地发心。唯观音耳门三昧具圆
通常。与果地觉名目相应。其馀三昧或得其一不得
其二。况复具三。如二十四中择其利者则眼根为上。
若相与比较。惟屈指飞光验见不动正与耳根击钟
验常相类。若论圆通。眼根则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
后四维亏一半。及不能观于障外。非如耳根十方俱
击鼓十处一齐闻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故眼见
虽得一种常住不坏与果地名目相应。既不得圆之
与通。则果地清净圆满之德又不能与之相应矣。又
复应知。今耳根圆通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即果
地大圆镜智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即空如来
藏也。声无亦非灭声有亦非生。即真如佛性庵摩罗
识也。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即菩提涅槃也。又耳
根三昧。若以题中大佛会通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
齐闻。即大取包括法身法界遍一切处。是广大义也。
声无亦非灭声有亦非生。即多取含摄报身智境照
发相应不可穷尽。是含摄义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
可闻。即胜取秀出应身自在无能遏绝。是胜出义也。
卷三 第 32a 页 X13-0032.png
乃至十种大义十种三法一一会通可知。是故耳根
三昧若总若别皆与果位相应。次浅深长修者。其馀
法门或浅位可修深位不可。如优波尼沙陀修不净
观等。或深位可修浅位不可。如普贤心闻洞十方生
于大因力等。故文殊拣云。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力
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今耳根三昧
具圆通常。初心修此尚与极果名目相应。况其馀深
位乎。故结位中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
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證渐
次深入。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
者诸法实相是。于兹见矣。

大章第四明用者。天台云。用是佛之妙能经之胜用。
灭恶生善为经力用。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
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必备也。旧或以
破疑生信为此经力用。此滥同法华。孤山以返妄归
真为用。以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故。此说宗之力用可尔。若当章明义则又不然。何者。
以妙玄拣宗用中云。宗亦有用。用亦有宗。宗用非用
用。用用非宗用。用宗非宗宗。宗宗非用宗。宗用者。因
果是宗。因果各有断伏为用。用有宗者。慈悲为用宗。
断疑生信为用用。若论于宗。且置断伏但论因果。今
明于用。但论断疑生信且置慈悲。(文)孤山返妄归真
正是宗中因果各有断伏之用。今章中正意不说宗
用正明用用。宜以破妄知见显真知见为如来之妙
卷三 第 32b 页 X13-0032.png
能此经之胜用也。破妄知见是灭恶。显真知见是生
善。灭恶边际直至等觉。生善边际直至妙觉。所谓生
一切善灭一切恶也。故经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
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
有轮转。常住真心唯佛究尽。经之生善生此善也。一
切众生言该九界。经之灭恶灭此恶也。一经之旨不
出乎此。故于经首提而示之以为下文张本。若分文
段义。则初二两卷徵心辨见。破妄知见为正。显真知
见为傍。三四两卷明如来藏。显真知见为正。破妄知
见为傍。如仁王王世志在宣文。国乱民离又须先武。
故武王继文王而兴。则先之以征伐。周公辅成王而
治。则先之以礼乐。文武既济。妙得其宜。经之力用亦
复如是。众生心病偏执既甚。药弗瞑眩厥疾不瘳。故
破心极之于在内在外。破见极之于在面在眼。岂大
圣引物入如来藏之本心哉。盖亦有所不得巳而然
也。然于所破虽后深先浅。其为所显莫不初后俱深。
略如屈指飞光验见不动。示人真见直指灵源。馀之
旨归多若是也。问用之力用既闻命矣。宗之力用可
得示乎。答宗中断伏之义巳如释名断究竟中说。虽
非此章正意。若欲立名亦可以破妄知见显真知见
以为力用。如经之后文明地位防阴魔即其事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卷第三
卷三 第 32c 页 X13-0032.png